巧问

2024-07-16

巧问(通用11篇)

巧问 篇1

《新课标》提倡,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常常存在提问肤浅、提问模糊、提问方式方法不当、提问时机不准、提问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不当的提问阻碍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实属低效课堂。现以七年级下册课文《夸父逐日》为例,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巧问策略。

一、从文本中人物的行为目的上提问

叙事性文本中,人物是文本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迅速抓住文本主旨,揭示文本的中心。因此,探讨人物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正面描写分析法、侧面描写分析法、环境描写分析法等等。 其实,分析人物行为目的的方法能更高效、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因为人物的行为目的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动力,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要素。深入分析人物行为的目的有助于学生解读人物形象, 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行为目的上来探索文本的主题。在人物的行为目的上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纵深。

《夸父逐日》中开篇即道:“夸父与日逐走。”这短短六字背后, 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主题。只需一个巧妙的提问,即可顺藤摸瓜, 找到本文的主旨之一。因此,在该课的语文教学中,我话锋一转, 向学生问道:“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学生在已经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之后,对这一问题兴趣浓厚,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有说:“因为他想看看太阳的家在哪里。”有说:“因为他想留住太阳。”此时,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初步感知阶段,我适时追问:“为什么他想留住太阳呢?”值此一问,学生立马醒悟,立刻答道:“因为太阳的光和热能够帮助人们驱赶黑暗,也有益于庄稼的生长。所以, 夸父追逐太阳是为人民谋福利,代表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精神。”如此巧问,能帮助学生拨开重重迷雾,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旨。

二、从文本中的矛盾冲突点上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中要注意抓住主要的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这是我们新教师现在迫切需要加强的。” 矛盾冲突是戏剧、小说中的关键点,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社会关系,推动精彩情节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本的矛盾点上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打破课堂的沉寂,活跃课堂气氛。

在《夸父逐日》中,学生已经品味了夸父的巨人形象。此时, 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强壮有力的夸父能一口气喝干黄河、渭河的水,却最终在去往大泽的路上渴死。这样的死法与夸父的英雄形象很是不符。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夸父这样卑微的死法呢?”此问有些难度,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或许能略知一二。 经过小组的商讨,最终学生得出:“强壮的夸父最终在半路上渴死, 更能体现出他不屈不挠、为人民献身的伟大形象。”“夸父的渴死更能让人民敬佩他的为人。”这些闪耀着学生睿智思想的答案让老师赞叹不已。这样充满矛盾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另辟蹊径, 让他们的思想更成熟、深邃。

三、从作者安排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上提问

文章的结尾往往能体现作者的匠心独运。无论是《桃花源记》 中怎么也找不到的世外桃源,还是《狮子和蚊子》中打败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网住的蚊子,不禁让读者在惊叹故事百转千回的情节之余, 更能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夸父逐日》中,强壮有力的英雄夸父渴死在半路上,让人扼腕不已。作者却在文章最后给了读者一个充满想象的结局:“弃其杖, 化为邓林。”对于这样的结局,老师怎能熟视无睹呢?因此,启发学生思考:“夸父为什么要丢掉他的手杖?”此问一抛出,立刻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各小组整理出各自的答案。 有小组说:“鞠躬尽瘁的夸父“死而不已”,在生命完结之时也没忘造福人类,将随身携带的唯一手杖送给人类。手杖变成一片桃林, 留给后人福祉。”又有小组说:“夸父最终也未能追上太阳。心有不甘的他丢下手杖,其实是希望有后人能拾起他的手杖,继续走他未完的路,完成他的遗愿。”听到这样的答案怎能不叫人欣慰激动。 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设置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挖掘答案,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因此,只有精心地设计巧妙的课堂提问,让卓有成效的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得课堂妙趣横生,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高效、巧妙的提问就能成为艺术品。要想收获成果,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高效提问, 形成自己的提问艺术风格,只有课堂上的妙“问”连珠,才能在不经意间得到学生异彩纷呈的回答。

摘要:教师巧妙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核心,发散学生思维,而且能加强师生互动,构建高效、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本文以初中课文《夸父逐日》为例,浅析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巧妙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高效提问,巧妙提问,策略

巧问 篇2

当我们要到一些公司面试时,工资、福利、待遇是求职者非常关注的一点,毕竟都想找个条件不错的单位。因此大家在面试时都想问清楚这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但是,现在存在一种说法,即在面试时最好不要问薪酬,否则可能引起招聘官的反感,而且有的人事经理更加直接地说,如果应聘者主动问薪酬,我肯定让他走人。

于是,这就让应聘者很为难:主动问吧,怕被面试官看成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本来有好感的可能就会因为问了薪酬而不聘用自己;但不问吧,自己心里又不爽,万一去上班了发现工资给的低,其他福利也不好,岂不是浪费了自己找工作的时间。

所以呢,我个人觉得在面试的时候还是有必要询问薪酬的,毕竟应聘者都想找个待遇好的公司发展自己。只是我们在询问薪酬时把握好一个度就行了。以下四种情况对应聘者来说可能会经常碰到,那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面试时,在谈到你的工作经历时,面试官往往会问你之前的收入情况。你可以在回答了问题后,礼貌的问一句:这个标准与贵公司的相比怎么样呢?面试官是不会回答你准确数字的,但是会基于你的收入标准作参照,他的回答也许会含蓄些。比如,“不会低于过去的收入”“与你之前的收入相差不大”或“目前我们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但差距不会很大”。通过他的回答,你可以大概推算出这个岗位的大致薪酬水平。即使对方不作正面回答,也不会过分怪罪于你。

2、在人才交流招聘会上,当你回答完面试官所有问题时,他会问你一句:“你还有没有什么想了解的”,这时你可以不失时机地问一声:这个岗位的收入大约是多少?由于交流会人多嘈杂,招聘者忙得焦头烂额,很可能在不经意中说出真相。如果他不愿回答甚至有点反感,由于此时乱哄哄的,他也不大可能清楚记住你的名字,再“秋后算帐”。

3、还会有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主动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你可以以提出反问: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待遇,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样,你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了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的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可能一拍即合。如果不满意也没事,到时通知你去上班时就说自己已经找到工作就行了,他也记不住你。

4、最后,要打听应聘岗位的薪酬,不但可以直接从招聘者口中问到,你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关系间接打听到你应聘企业、应聘岗位的大致薪酬水平。现在很多招聘宣传单上都会明确标上薪酬标准的。但根据一般经验,间接打听到的数字往往会比实际水平低,所以,如果你对打听到的数字能接受的话,那么,你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表现自己,让面试官聘用你。

巧问,点燃课堂精彩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指向明确;问题难度;问题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81-01

美国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问题教学值得关注,有效的提问更值得探讨。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利于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和综合素质。下面,结合自身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问题指向应明确

教学中,教师的问题犹如一个路标,导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方向。而如果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往往导致学生思维障碍。

一次数学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内容是五年级的《负数的认识》,在课堂之初,教师出示了光明服装厂的上半年的盈亏情况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

盈亏(元)+3000+4200-1800+2700-900+3600

教师呈现表格后,先介绍:正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继而提出问题:你根据这个表格,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看似问题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然而,这个问题,可能给学生造成困惑,可谓指向不明。学生们的答案会五花八门,如三月和5月亏损,一、二、四、六月盈利;上半年总体看是盈利……虽然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可是,总起来看,问题与教学内容有失偏颇。

而如果教师在课之初,先说出光明服装厂统计上半年的生产销售情况,如果盈利为正数,如一月份获利是3000元,那么三月份的-1800元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直击本节课的所学核心内容,并且指向性明确,不会给学生造成思维的障碍。

二、注意问题难度应适中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道出了有效问题的重要性。而教学时,教师的随便问、信手拈来的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而构建“满堂问”的问题模式。审视这些问题,真正具有思考价值的有多少,“问题不在多,在于精”。

1、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的随意问,问题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挑战性,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的兴趣。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方式是近乎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等,这样的问题是批判性的简单和肤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也会感到数学的枯燥和乏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小数的乘法”的教学,问1.9×0.42是三位小数对不对,不如问1.9与0.42相乘,积是几位小数更具有“数学味”和“思考性”。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学习了九九乘法之后,老师如果给出思考题: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4=24,学生们根本不用思考会脱口而出,“填6”.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许学生感到成功的自信、学习的快乐,但对于问题本身而言,缺少思考的价值,没有探究的必要,只是口诀的运用而已。而如果老师给出( )×( )=24,难度系数有所增大,且问题灵活,富于变化,答案不唯一。再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算式,比一比谁写得多,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增大,思维会更活跃,学生们会写出3×8=24、8×3=24、4×6=24、6×4=24,甚至有的还会写出1×24=24、24×1=24等,这样的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积极性的激发。

2、问题的难度系数大,使学生望而生畏

与问题相对过于简单而言,另一个极端就是问题难度系数太大。问题难度太大,会使学生退避三舍、畏而远之。

对于“乘法的认识和计算”后,教师给出思考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42,这个思考题,虽然答案不唯一,但只要使不等式成立,就是正确的,因而,学生们的答案0、1、2、3、4、5、6、7、8都不错。学生们会感到简单、不难。而如果教师给出的问题是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最大的数,使式子成立。那么,这个问题对于80%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但并不是太大,只要教师稍微点拨,学生也会迎刃而解。

但是,对于二年级刚刚学过乘法的小朋友,如果给出练习:问○□☆分别代表什么数?(1)○+○+○=18;(2)○+□=14;(3)☆+☆+☆+☆=20其实,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太难,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问题的方式复杂化,会使孩子们怀疑自己的能力,造成思维的障碍。

三、凸显问题的价值,使学生乐在其中

“问题千千万,关键在会问”,强调问题的艺术和价值。小学一年级的“数的分合”的教学,如果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小红花6朵,让学生将这6朵小花分为两部分,如果学生将这6多红花氛围2和4,教师再问“那么,2和4合在一起是不是6呢”的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更谈不上思考价值。

教学五年级的《小数的乘法》时,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出16×2=32,再给出1.6×0.2=?的问题,通过讨论和计算,1.6×0.2=0.32.教师再和学生们一起归纳计算的方法:整数相乘,移动小数点。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而完成以下的练习吗?(1)( )×( )=3.2 (2)( )×( )=0.032这样的问题设计,显然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并且突出“即学即用”原则,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兼具数学思想和数学价值。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问得不当,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问得缺少梯度、没有层次性,都会使问题教学顿失色泽和价值,学生思维受阻,兴趣被扼杀。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巧问,可以成就精彩课堂,促使学生思考的兴趣、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绽放思维之花。

参考文献:

[1] 华兵.高效课堂从有效提问开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8).

英语课堂的“善问”与“巧问” 篇4

一、“善问”———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 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 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 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有效设计旧知问题。一方面, 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 发现错误或模糊不清时, 及时纠正;另一方面, 为新知识的讲解铺平道路, 使新旧知识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打开探求新知识的思路。有些教师习惯在导入或教学过程中问类似问题:“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day is it today?”等, 且每节课都用, 学生面对这样烂熟的问题, 刚提起的兴致一下就没有了, 难以调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有效地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 作好铺垫。如教师C选择的教学内容为NSE B6 Module9 Unit1, 这是一篇精读课, 她先与学生一起复习了动词的过去式, 而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等句型的问答, 为后续的阅读教学作了较好的铺垫,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重点有效地设计好新知问题。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好本课的知识要点, 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握好难易度, 科学地设计问题, 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和触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内容;再者, 好的问题能巧妙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开启学生思考的门户。

3.注意设计过渡型问题。设计得当的问题能使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润滑顺畅。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有的教师不注意各个课堂环节间衔接的语言过渡, 有时提问比较突兀, 容易使学生思维脱节, 不知所措。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点的过渡要衔接自然, 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 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 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 增强创新能力。

二、“巧问”———有效课堂提问技巧

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也为下一步提问更难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须做到“点面结合”, 不能只顾及举手积极的同学, 也要兼顾相对“安静”的同学。由于被提问的次数和频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频频惠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对英语兴趣倍增, 学习进步明显;而被“冷落”了的学生, 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这样就导致了班内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1.提问方式要“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 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 当你走进时, 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 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成功的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 以强化学生的认知。教师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提问单个学生、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做调查等形式都能使学生活跃在各种问题之中, 促进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时要结合语言背景, 建立真实语境, 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实物或简笔画等辅助教具进行提问, 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让学生联系实际, 发挥联想, 开展真实的语言交际。

2.提问时机要“巧”。教师应该分阶段、分时机提问,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小学生虽然好奇心强, 对新事物感兴趣, 但是目的不太明确, 所以有些问题要在讲授之前提出, 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有些问题在学中提问, 在讲授过程中, 解释一些比较难的语言现象, 通过课堂指导和评论, 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些问题要在学后提出, 讲授结束后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加深印象, 巩固知识。

3.回答时间上要“巧”。教师提完问题后, 要适当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以后往往会忽略等待的时间, 在很短的时间内请学生回答或提示答案。这样, 一定程度上固然能有效地加快教学节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长期如此, 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心理, 从而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 由于发问后等待时间短, 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相对偏低。与其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 不如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说出更为正确或完整的答案。

巧问搭建高效课堂 篇5

【关键词】高效提问;巧妙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提倡,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常常存在提问肤浅、提问模糊、提问方式方法不当、提问时机不准、提问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不当的提问阻碍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实属低效课堂。现以七年级下册课文《夸父逐日》为例,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巧问策略。

一、从文本中人物的行为目的上提问

叙事性文本中,人物是文本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迅速抓住文本主旨,揭示文本的中心。因此,探讨人物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正面描写分析法、侧面描写分析法、环境描写分析法等等。其实,分析人物行为目的的方法能更高效、更深入地解读文本。因为人物的行为目的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动力,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要素。深入分析人物行为的目的有助于学生解读人物形象,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行为目的上来探索文本的主题。在人物的行为目的上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纵深。

《夸父逐日》中开篇即道:“夸父与日逐走。”这短短六字背后,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主题。只需一个巧妙的提问,即可顺藤摸瓜,找到本文的主旨之一。因此,在该课的语文教学中,我话锋一转,向学生问道:“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学生在已经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之后,对这一问题兴趣浓厚,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有说:“因为他想看看太阳的家在哪里。”有说:“因为他想留住太阳。”此时,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初步感知阶段,我适时追问:“为什么他想留住太阳呢?”值此一问,学生立马醒悟,立刻答道:“因为太阳的光和热能够帮助人们驱赶黑暗,也有益于庄稼的生长。所以,夸父追逐太阳是为人民谋福利,代表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精神。”如此巧问,能帮助学生拨开重重迷雾,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旨。

二、从文本中的矛盾冲突点上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中要注意抓住主要的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这是我们新教师现在迫切需要加强的。”矛盾冲突是戏剧、小说中的关键点,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社会关系,推动精彩情节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本的矛盾点上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打破课堂的沉寂,活跃课堂气氛。

在《夸父逐日》中,学生已经品味了夸父的巨人形象。此时,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强壮有力的夸父能一口气喝干黄河、渭河的水,却最终在去往大泽的路上渴死。这样的死法与夸父的英雄形象很是不符。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夸父这样卑微的死法呢?”此问有些难度,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或许能略知一二。经过小组的商讨,最终学生得出:“强壮的夸父最终在半路上渴死,更能体现出他不屈不挠、为人民献身的伟大形象。”“夸父的渴死更能让人民敬佩他的为人。”这些闪耀着学生睿智思想的答案让老师赞叹不已。这样充满矛盾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另辟蹊径,让他们的思想更成熟、深邃。

三、从作者安排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上提问

文章的结尾往往能体现作者的匠心独运。无论是《桃花源记》中怎么也找不到的世外桃源,还是《狮子和蚊子》中打败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网住的蚊子,不禁让读者在惊叹故事百转千回的情节之余,更能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夸父逐日》中,强壮有力的英雄夸父渴死在半路上,让人扼腕不已。作者却在文章最后给了读者一个充满想象的结局:“弃其杖,化为邓林。”对于这样的结局,老师怎能熟视无睹呢?因此,启发学生思考:“夸父为什么要丢掉他的手杖?”此问一抛出,立刻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各小组整理出各自的答案。有小组说:“鞠躬尽瘁的夸父“死而不已”,在生命完结之时也没忘造福人类,将随身携带的唯一手杖送给人类。手杖变成一片桃林,留给后人福祉。”又有小组说:“夸父最终也未能追上太阳。心有不甘的他丢下手杖,其实是希望有后人能拾起他的手杖,继续走他未完的路,完成他的遗愿。”听到这样的答案怎能不叫人欣慰激动。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设置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挖掘答案,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因此,只有精心地设计巧妙的课堂提问,让卓有成效的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得课堂妙趣横生,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高效、巧妙的提问就能成为艺术品。要想收获成果,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高效提问,形成自己的提问艺术风格,只有课堂上的妙“问”连珠,才能在不经意间得到学生异彩纷呈的回答。

参考文献

[1]刘继魁.巧用提问,激活语文课堂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

巧问,彰显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 篇6

1. 创设情境, 运用巧问, 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可以以情境为载体, 再运用巧问, 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以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需要一个适应期, 只是“粗暴”地呈现问题, 让学生转动脑袋瓜, 快点思考, 给出答案。这样提问显然不能一下子将学生的兴趣点燃。为此, 利用情境作为铺垫, 再巧问, 便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日快乐”这一课时, 教师以情境引入, 再巧问学生,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位小朋友过生日的快乐场景, 生日快乐歌洋溢着整个课堂。学生在环境的感染下, 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此时, 教师随即提出问题, 将学生的学习激情彻底点燃。师:到底是哪位小寿星过生日呢?你能猜猜他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 (多媒体提示:冬至的前一天)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 说出冬至是具体的哪个月哪一天, 然后很快得出答案。师继续:你能运用刚刚那种方式, 让其他人竞猜你的生日吗? (从教师“问”转到学生“问”, 学生主体得到突出) 学生学习劲更足了, 开始思考如何“问”才能难住他人。等到进入“生日竞猜”活动, 数学课堂彻底火爆。由此可见, 巧问要切合学生兴趣, 也要运用一定的情境感染学生,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结合生活, 运用巧问, 开启学生思维

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提问时,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接地气”的问题, 开启学生的数学生活思维。生活气息味浓的问题, 能调动学生解决的欲望, 也能让学生更加看清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 运用巧问, 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首先,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圆柱体, 如圆柱体的水杯、圆柱体的油桶、圆柱体的烟囱等。等学生欣赏完生活中的圆柱体后, 教师巧问学生: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 你知道为什么要做成圆柱体吗?然后, 教师以同样的方法呈现生活中的圆锥, 如沙堆、煤堆、漏斗等。接下来, 教师再提问学生, 把这些东西做成圆锥体是为了什么?为了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还可以引入“将铅笔削成圆锥体是为了什么”“圣诞帽为什么也设计成圆锥体的”……对于生活中的现象, 只要我们以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 就能将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

3. 开放思维, 运用巧问, 促进个性思考

如果问题总是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 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固化。为此, 教师必须巧用开放式问题, 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思考。在提问时, 教师要多利用转问, 将全班学生调动起来, 让数学课堂因开放的提问而异常精彩。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一个情境式的开放题目, 促进学生个性思考。题目如下:游泳池旁有一块醒目的提示公告牌, 上面写着“游泳池平均水深1.6米”。假设, 有一位不懂游泳的人不慎掉进游泳池, 他的身高是1.78米。根据这个信息, 你认为这名不慎落水者会不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综合开放题, 是教师在上完某节课所学的内容后进行设计的, 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思考, 让数学课堂因开放式的提问而更加精彩, 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极致发挥。

4. 巧用评价, 运用巧问, 激励学生思考

问得巧, 还需要评价得巧。只有即时地评价, 恰当地评价, 才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 以此激发出更多创新内容, 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例如, 在针对开放式提问这节课中的内容进行评价时, 教师巧用即时评价, 激发学生个性思考。比如, 有学生回答“这位落水者会有生命危险”,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个答案很独特, 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位落水者有生命危险吗?老师相信你能提出个性观点。即时的评价再次促进学生转动思维, 思考问题, 以提出个性观点。又如, 有学生提出“这位落水者不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他旁边有救生设备”,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哇, 能假设旁边有救生设备, 非常棒。这样的即时评价激励了学生, 学生在受到表扬后会更为主动地投入课堂。再如, 有学生提出“游泳池有浅水区和深水区, 如果落水者掉在浅水区, 水深处小于1.6米, 那么他不会有生命危险;而如果在深水处, 并且水深超过1.78米, 那么他就有生命危险”, 教师评价:能全面分析问题, 面面俱到, 有理有据。即时评价给予了学生更强的动力, 激发学生去思考。

巧问 篇7

一、巧设提问, 点明课题

在这堂课中, 我是这样设问引入的.问:研究函数的主要性质一般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学生回答: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函数y=sinx (x∈R) 和余弦函数y=cosx (x∈R) 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正弦函数y=sinx (x∈R) 和余弦函数y=cosx (x∈R) 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简单几句点明课题, 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重点, 就可以避免盲目性, 才能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二、借助图形, 观察图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更重要的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积极参与发现新知识的过程, 获得发现真理的能力, 教师应提供最佳机会.我从问入手:什么叫奇函数?其图像关于什么对称?什么叫偶函数?其图像关于什么对称?学生回答后再问, 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反之成立吗?学生回答:成立.那么我们来观察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得正弦函数y=sinx (x∈R)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余弦函数y=cosx (x∈R) 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再如讲单调性时, 问:从图像如何观察某函数在某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学生回答从左向右看图像, 图像在某区间上逐渐上升, 就称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增函数, 图像在某区间上逐渐下降, 就称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减函数.让学生全面观察分析理解, 正弦函数y=sinx (x∈R) 在一个周期undefined上的图像的变化情况, 易知在undefined上图像逐渐上升, 在undefined上图像逐渐下降, 那么在整个定义域上又如何呢?学生利用周期性很快地说出, 在每个闭区间undefined上图像逐渐上升, 在每个闭区间undefined上图像逐渐下降.紧接着问, 余弦函数y=cosx (x∈R) 的单调性又怎样呢?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很快地得出在每个闭区间[2kπ-π, 2kπ] (k∈Z) 上图像逐渐上升, 在每个闭区间[2kπ, 2kπ+π] (k∈Z) 上图像逐渐下降.这样狠抓关键点, 由点到面不断深化认识,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 但在求解任何问题的过程中, 也会有点滴的发现.”数学中的发现离不开思维.在讲正弦、余弦函数的奇偶性时从上面的观察发现图像的特征得: (1) 正弦函数y=sinx (x∈R) 是奇函数, (2) 余弦函数y=cosx (x∈R) 是偶函数.那么如何证明呢?我们根据定义来证.以 (1) 为例, 设f (x) =sinx, 因为f (-x) =sin (-x) =-sinx=-f (x) , 所以正弦函数y=sinx (x∈R) 是奇函数. (2) 根据定义又如何证明呢?学生更是兴致勃勃, 跃跃欲试, 此时便让他们自己证明.再如讲单调性时, 什么叫增函数, 什么叫减函数, 学生思考后答出.师生共同按定义再列表分析, 从而说明我们观察发现的结论是正确的.

这样促使学生迸发智慧,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学生享受着“发现”的乐趣.

四、综合归纳, 得出结论

归纳就是从特殊的具体的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抽象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归纳的特点是依据特殊现象推断一般现象.归纳的前提是单个的事实, 特殊的情况, 所以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或实验的基础上的.很明显, 从图像观察直观形象, 所得结论具有猜测性, 又从定义入手论证, 所得结论才具有正确性.这样从上面观察图像到发现问题论证解决, 最后归纳如下: (1) 正弦函数y=sinx (x∈R) 是奇函数, 其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且在undefined上都是增函数, 在undefined上都是减函数; (2) 余弦函数y=cosx (x∈R) 是偶函数, 其曲线关于y对称, 且在[2kπ-π, 2kπ] (k∈Z) 上都是增函数, 在[2kπ, 2kπ+π] (k∈Z) 上都是减函数.同理可研究正切函数, 余切函数的性质.

巧问妙答,玩转古典诗词 篇8

一、咬文嚼字, 辨诗义

咬文嚼字是阅读的好习惯, 尤其在古典诗词的解读中, 能充分体会字义、词义, 琢磨切磋, 辨清直义, 了解引伸义, 以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层层解读诗词。

1.直义。诗词中每个字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用意, 是诗人匠心独运的安排。对诗义的参悟, 要从字、词的解析入手, 既不能囫囵吞枣, 亦不可过度解读, 凭白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 歪曲字义、词义, 导致曲解诗义。如《暮江吟》中“半江琵琶半江红”, “琵琶”一词乃为古代一种弹拨乐器, 学生初读之下, 不解江中怎会飘起乐器。实则不然, 琵琶亦指碧绿色的珍宝, 此处借用“琵琶”色, 指夕阳西下时, 江水呈现出的一半绿色一半红色, 诗人观之视如珍宝一般。可见, 唯有通句读下来, 才能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

2.引申义。还有一些诗词不但要从表面理解其义, 更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指点迷津, 以使学生能体会其引申义, 深入理解诗义。如《游园不值》中, 学生单从字面理解, 意为“不值得”, 这样题目直解之义就成了“游览园景不值得”, 这与诗中呈现出来的寓意不相符, 可见作者不是在感慨园景有何不满之处;相反, 诗人恰恰因沉溺于园景之中, 才觉如此匆匆离去, 多有不舍, 感叹时光短暂, 还未来得及欣赏园内景色, 天色已然不早, 只得下山去了。“不值”实际上体现了作者的不舍之情。

二、巧问妙答, 通意象

读诗、解诗重在观其意象。诗是高度凝缩的文字, 却深藏丰富的寓意、画境, 仅凭学生自学, 无法完全理解诗人构筑的诗境。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一步一步体会到虚实结合的景致, 体会到意象与联想。

1.解意象。意象是诗人倾注于诗中景物的情感, 所谓象由心生, 正是牵引读者走进诗中幻境的入口。如《暮江吟》, 教师问:“诗中上半厥展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己指出“夕阳”和“江水”。继而又问学生:“夕阳是怎样映在江水上的?”学生很自然地指出“铺”字。这时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 体会“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景象, 启发学生想象阳光洒在江面上的样子, 如同绿草铺在山岗上, 融为一体。教师再问:“江面被阳光映衬得变成什么颜色了?”学生会立刻想到“绿”与“红”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红色的阳光铺就江面, 时而泛起的绿色涟漪点缀其上。届时, 学生脑海中立即呈现出一副夕阳西下的江面美景。

2.观诗境。诗境呈现出诗人写诗的境界与个人修为, 是建构在“意象”基础上的联想、感悟, 是诗人人为构筑的意境。如《暮江吟》这首诗, 写的是日落前后江面的景色, 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意境。教师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留意“九月初三”和“夜”两个时间点, 继而分析其用意:从月的形状分析, 与尾联中“月似弓”的实景相呼应, 从时间来看, “九月初三”正值秋色, 夜与傍晚衔接较紧密, 此时仍属于“暮”色悄垂, 与诗中呈现的意象相吻合, 这便是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多想善感, 筑诗情

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 才能逐字逐句融情真切, 在意象、意境之中, 饱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才使得诗能感人至深, 寓意深刻。小学生在解读诗词中, 尽管受生活经历、人文修养的诸多影响, 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多想、多品、善揣摩, 亦能品出诗情来。

1.山水寄情深。古人多以山水寄情, 如《游园不值》, 诗人在拜访友人扑空的情况下, 并未打扰游园的雅兴, 站在门外欣赏满园春色。好一份闲情雅致。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体味诗的下半厥中, “关不住”一词衬托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红杏”一词, 意喻诗人对人生的憧憬, 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挫折, 但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却不是几道篱笆就能锁得住的。

2.托物言远志。如《石灰吟》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诗人用“石灰”自比, 石灰出身深山寒窑, 受“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之苦, 才来到世间, 其刚正不阿、不畏艰险、不惧生死、誓留清白的性格, 正是诗人自身品德的写照。诗人于谦的一生, 便是在大起大落、大灾大难中渡过的, 面对外敌内患, 他从未退缩。诗人的远大志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指出, 引导学生重点解读, 并勾连诗人的际遇、性情, 综合分析全诗寓意, 才能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诗情。

巧问 篇9

一、把握课堂教学提问的时效性

把握好提问时机, 即要把握提问的“火候”, 不过早地提问, 也不过晚地提问。问得过早, 学生会因思路跟不上而感到突然;问得过晚, 就如同“马后炮”, 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最佳时机, 在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巧妙设疑, 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然后开通思路, 释疑解惑。例如复习生物的发育时, 先引导学生回顾概念“受精卵是一个细胞。这个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 直到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 这就是生物的个体发育。”然后提问:植物和动物个体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这种说法对吗?学生多数都不假思索地答“对”。此时教师进一步设疑:“雄蜂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月季在进行营养生殖直接产生新个体时, 个体发育的起点又是什么呢?”这样, 教师于无疑处生疑, 在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势利导,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从而使学生之前的错误得以纠正。需要注意的是, 提问的出发点要从实际着眼, 不能故弄玄虚, 反而让学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要让学生实现“拨开云雾见天明”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问的趣味性

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求知欲, 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 创设情境, 以激起学生学习新授知识的高涨情绪。例如:讲《果实的结构》时, 为了让学生分清果皮、种皮、胚之间的关系, 可用谜语“麻屋子, 红帐子, 里面躺着个白胖子”引入, 然后提问“麻屋子”、“白胖子”、“红帐子”从生物学角度看各代表果实的什么结构。又如, 针对“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 可提问:“从生物学角度看, 这句诗说明了一种什么生物学现象?”由此引导学生轻松学会并深刻理解保护色这一概念。通过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问题, 提出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的问题, 引起学生头脑中的认识冲突, 留下悬念, 就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为释疑而探究的动机, 进而导入新课。再如:人在剧烈运动时会感觉到酸困, 为什么闻不到芳香味?问题提出后,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唤醒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使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然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做出一定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 老师就能顺势将学生引导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

三、着重课堂教学提问的启发性

朱熹说“大疑则大进”, 问题设计的好, 就能使学生“起疑”、“起大疑”, 通过启发思维得到较大进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只有当问题的要求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学生才会感到问题的答案“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答案的“似是而非”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 在讲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时, 学生自学前, 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食物中一般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在消化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3、什么是酶?

4、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启发性提问可以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比如, 在讲鸟类时, 探究提问:鸟类有哪些适合空中飞翔的结构特点?有的学生从外形来分析, 有的从骨骼, 有的从呼吸……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四、联系自然现象, 增强课堂提问的巧妙性

生物科学源于自然, 源于生活, 根据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切实、巧妙地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叶片结构”的教学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更加有效, 我没有照本宣科、枯燥地去讲解叶片的结构, 而是从现象入手,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雨后植物宽大叶片上的水珠, 为什么不能渗到叶片内部?

2、植物的叶片为什么上面的颜色深, 下面的颜色浅?

3、植物的叶片为什么能吸收二氧化氮, 放出氧气, 制造有机物?

4、将一片绿叶抛向空中, 落地时哪一面朝下的可能性更大?

在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教学时, 也提出了四个问题:

1、水果储存的时间长了, 为什么就没有甜美的滋味?

2、萝卜放久了, 为什么会空心?

3、过了冬的大蒜, 为什么会变轻?

4、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 为什么会感觉发烫?

这样的提问, 学生都非常感兴趣, 他们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于是,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很顺利地就开始了新内容的教学, 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可见, 根据生物学事实现象提问组织教学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为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巧问,问出语文别样精彩 篇10

一、鼓励质疑发问,丰富理解思维

课堂教学贵在质疑。引导学生在自我阅读感思的基础上大胆提出疑问,让他们能够从文本意境中品味其中深刻内涵。学生质疑过程也是他们与教材文本相沟通、与作者相对话的过程,让他们的阅读更有主见、更有思想。

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能使得他们的感知体验更为丰富深刻。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紫藤萝瀑布》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紫藤萝”与“瀑布”之间的关系予以解读,要求学生从瀑布的形状、气势去联想紫藤萝的相关外形。可要求学生根据自我阅读情况,运用笔记形式圈划出相关疑问:作者赞美紫藤萝的外貌特征、生意盎然等特征,有何用意?由紫藤萝的形状来发现与瀑布的相关联系,对文章表达主题有何作用。文中结尾写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怎么理解?针对上述疑问,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前后语境内容的基础上,从作者由眼前观察情景,联想生命的价值意义,加快脚步,感受其中的价值意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鼓励质疑发问,使得学生在自我预习和主动理解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困惑,让他们将感性认知自觉转化为理性生成,满足探究的猎奇心理需要。教师在学生质疑发问中,可主动融入他们的思想境界,在学生“想说又停、欲写又止”的时候多给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朗读教材文本。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空白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帮助他们在质疑中发现症结,查找路径。

二、运用悬念导问,增强感悟深度

课堂上的故弄玄虚,更能牵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悬着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和探究,更能够使得他们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发现本质,更利于他们加深理解感知。通过悬念导问,能使得学生更加活跃思维,使得理解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主动说出问题,让他们在挖掘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更为敏锐感知。例如,在《幽径悲剧》教学时,不妨设置这样的悬念:你曾经一个人走过幽径小路吗?你当时的心情如何?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你怎么看?如果你是学校校报的记者,你会怎样请教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通过这些悬念的设置,能在调动学生阅读的胃口基础上,帮助他们结合文章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深度剖析。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注释,重抓“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信息,让学生产生“对古藤的感觉,是与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理解,自然就会导出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是当前改革开放需重视的深层内涵。

悬念导问使得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思维。在设置中可利用文本题目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欲盖弥彰的导问中探寻文章思想主旨。根据文本价值信息,鼓励他们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筛选有价值内容。悬念导问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认知需求点查找相应的生成点,让他们通过导问把握阅读的方向和理解目标,形成更为有效的感知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深刻感悟。

三、创设情景活问,升华思想情感

生活是语文的全部。创设与教材文本相似的情景,引导学生在似曾相似的过程中产生思维和灵感的火花,让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浮想联翩,能在有效调动他们主动思考激情的基础上更利于他们增强感悟。

情景模式运用,让学生在真实感知中产生共鸣的认同感,利于降低理解难度系数。如,在不《背影》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模仿朱自清先生父亲爬月台的背影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内容。我班的张虎同学穿起了青布马褂,通过攀登课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经典动作,让学生更能感受其中的浓浓父爱。在此基础上可就“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相互交流,让学生在群体互问的过程中主动表述相关意见。

创设情境提问,能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教师的讲解,让他们在如同身受的深有感触过程中不断开动脑筋激发情感,获得更为深刻感知体验。教师在创设情景中,抓住学生最为动情的地方,让他们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多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有所发现。多运用设问,让他们在自我归纳中总结反思,获得丰富体验。

巧问 篇11

一、开放提问, 拓展思考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 而且要导。”开放式提问, 虽然答案不固定、不确定, 但是能及时为幼儿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 推理、判断、假设、分析的更多机会。而封闭式提问, 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不变的答案, 幼儿只能在这个限制的框架里选择回答问题。一般来说, 只要是针对理解、想象和情感的提问, 答案就会渗透幼儿的理解、记忆、想象创造和情感体验的成分。比如, 在听完故事后, 让幼儿谈谈听到了什么, 而不是提出故事叫什么名字、里面有谁等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还可在故事中途处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发幼儿思考;在后面的情节也可以这样设问:“猜一猜, 故事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推动幼儿的思维想象;或者在故事即将结束时针对主题提问:“喜欢谁?为什么?”

例如:大班续编故事《猫医生过河》这个教学活动中, 在故事的中途:小桥被河水冲垮了, 猫医生过不去河, 急得直叫, 大象、小牛、抬水的小兔姐妹、两只大白鹅都要帮猫医生过河了。这时抛出开放性问题追问小朋友:“请小朋友想想猫医生是怎样过河的? ”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引发了小朋友认真观察画面, 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进而推测出猫医生过河的种种可能性, 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活动中, 幼儿展开想象翅膀, 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 提出多种办法:让大象驮着猫医生过河;请水牛驮猫医生过去;请会游泳的大白鹅送猫医生过河;寻找些树枝架在树墩上走过去, 等等。在活动中, 教师积极诱导幼儿的感知与想象, 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促进他们积极发言, 开拓思路, 让幼儿尽情地活跃地表现,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精心设问, 生成寻思

在语言活动过程中, 精心设问十分必要。语言讲述活动具有机动性和动态生成性, 教师往往不能很顺利地达成预设,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并适时根据幼儿当时的应答情况及时调整预设问题。

如, 教师在教学中班讲述活动《哭有什么用?》时,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二幅图片, 适时问道:“鸡妈妈会对猫大叔说什么?”问题一抛出便发现幼儿不明白教师所提问的目的, 回答得很茫然, 于是我及时点拨, 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方面思考:“你想向好朋友借东西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幼儿立刻理解了教师问题的用意, 纷纷做出了回答。适时, 笔者捉住有利时机, 立即回归了图片内容:“鸡妈妈这个时候会怎样向猫大叔说?”小朋友争着回答说:“‘猫大叔, 借我一张渔网好吗?’鸡妈妈说。”回答得真棒!在活动最后一个环节, 教师巧妙地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及回顾生活说一说:“你平常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由于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原有水平有限, 不能很好地理解“困难”这一词语的意思, 此时,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教师意识到问题过难, 于是将问题调整为:“假如你玩球的时候, 球不小心飞到了树上, 遇到这样的困难, 你会怎么解决?”这时, 孩子们的小手齐刷刷举起, 抢着要回答。虽说教师的每一次课前问题都是精心预设的, 但是面对多变的幼儿, 教师要灵活调整问题, 实现动态生成, 这考验了教师对问题的驾驭能力。

三、深层追问, 引发沉思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过:“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语言环境, 不仅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阵地, 而且为幼儿语言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甚至起到了诱导性作用。因此,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提问过程要做到从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例如, 在《聪明的小鸡》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层层追问小朋友:“小鸡出门碰到了谁?”“小鸡见到狐狸后, 它会这么做?”“它们将举行什么比赛活动?为什么小鸡与狐狸要进行比赛活动呢?”“这样的一只小鸡有何性格特点?”教师层层递进, 从浅入深地追问, 让幼儿清楚明了故事的发展过程, 小鸡的性格特点就不言而喻。通过教师一层一层的剖析, 一步一步深层追问和巧妙回答, 诱导幼儿的思维顺畅进入轨道, 幼儿的思考与梳理能力比较系统地形成。

四、巧妙追问, 启迪思维

巧妙追问是对教师语言能力的考验, 尤其在语言教学活动中, 教师追问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正确把握追问时机尤为重要。提问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 决定着幼儿智力的发展。

如:大班语言活动《理发师奇遇》教学中, 教师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提问:“小朋友, 这是哪里呢? (幼:在理发店) 谁来了? (幼:狮子来了) 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回答:“理发师看见狮子很害怕。”一问一答, 幼儿的回答仍较肤浅化和表面化。假如教师寻根问底地不断继续追问:“为什么理发师会害怕呢?”这样的效果就截然不同。通过教师巧妙的追问, 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 让幼儿体会到故事“奇”在哪里, 从而挖掘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又如在下一个环节中,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四、图五, 继续追问:“这时理发师又出了什么差错?”幼儿答:“把狮子头发理坏了。”师又问:“狮子生气了吗?”幼儿答:“没有生气。”师小结后就过渡到下个环节, 经过研讨反思后调整为:“你从哪里看出它没有生气?”幼儿答:“它只是笑了。”师接着问:“那狮子可能会对理发师说什么?”幼儿说:“理成短发更凉爽!”“这样也好, 也很好看。”“理坏了也没关系。”你看, 多么精彩的回答。通过师幼一问一答, 孩子们认识到了故事里这只狮子的善良, 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让孩子们知道了看东西不能只看外表, 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可见, 寻根问底、拓展思维在提问技巧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动态课堂里教师一个个好的提问方式和精心设计的问题, 实现了课堂有效的提问。要真正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 还要为幼儿处处留心、时时留意, 抛出问题后要及时抓住来自于幼儿回应的各种信息, 灵活调整问题, 把握时机, 巧妙追问。以言促心、以智启智, 让幼儿语言课堂不断优化, 让幼儿学得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1]徐芳.区域活动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早期教育 (教师版) , 2005, (6) .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志明.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5.

【巧问】推荐阅读:

上一篇:转基因育种下一篇:现代电子图书的作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