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2024-12-05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共12篇)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1

摘要:目前, 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严重, 但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却面临着缺少大量的专门人才问题, 而一些大学生能够主动到农村去就业的人数却屈指可数。经研究发现, 主要受大学生就业观、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及社会偏见压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基础上, 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更是能够充分的缓解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国现在面临的现实情况就是, 一方面有很多的大学生们就业问题严重, 而另一方面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又缺少大量的新鲜血液注入, 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不是很想到农村去就业。所以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能够使需要人才的地方得到人才的输入。

一、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情况调查

为了拓宽大学生农村就业出口, 全面推动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的进展, 2009年4月21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将此前各部委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西部计划”等方案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整合”。从2003年至今, 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已招募十余万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中西部26个省 (区、市) , 500多个贫困县的乡镇一级, 从事11个专项行动的志愿服务。2009年, 团中央将志愿者服务期由1~2年调整为1~3年。2011年, 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扩大为17600人左右, 比上年度新增2600人。并且根据西部基层实际需求, 将原有的11个专项调整合并为7个, 分别为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不良现状

1. 大学生主观不愿到农村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2007年湖北省人事部门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 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回收调查问卷2560份, 竟无一人选择到湖北省农村基层工作。目前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普遍存在几大顾虑:首先是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农村工作条件差, 工资待遇低, 发展空间小;其次是在农村工作, 恋爱、结婚、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难以解决;最后是大学生不了解农村工作现状, 城市生源的毕业生担心到农村工作后若想重新回城就业困难, 农村生源毕业生则认为好不容易从农村考入高校, 向往城市生活, 不想再回去工作。所以导致大学生即使在大城市当“蚁族”、“啃老族”, 也不愿到农村工作。

2. 大学生农村就业岗位少。

目前, 我国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有:组织部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事部门的“基层卫生机构大学生支医计划”、“教育部门的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团委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随着我国社会的各个基层对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重视, 就业岗位数量有所增加, 但与毕业生增长的数量相比, 显得杯水车薪。导致了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数量远远达不到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大学生人数的需求。同时, 由于岗位服务的特殊性, 周期短, 一般是两年, 期满后解决不了编制问题, 使得多数大学生放弃农村岗位, 再次就业。

3. 现就职农村岗位的大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

通过调查了解到,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有一部分的大学生们在主观上对于他们目前的工作表现出来的态度并不是积极的, 反而是看不起这些基层琐碎的工作, 他们的想法是觉得自己有点大材小用了。缺乏解决农村问题的专业知识储备, 又无农村生活经验的大学生, 很难迅速与工作对接, 适应角色转变, 常常被其他人边缘化, 这使得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消极, 最终只能无所作为或选择放弃。例如, 当被问他们做什么工作的时候, 一位北京市的“大学生村官”说:“端茶、倒水, 接待客人”、“我们就是混日子”、“看电话, 送个文件什么的”出了回答。在农村基层工作中, 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消极的对待工作, 有事才到, 无事则退, 或把农村工作当做跳板。

三、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 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高校应形成以校党委书记统一领导下的学院、系别, 党委书记亲自抓, 团委、班级、学生组织与团体、就业中心等各部门、各组织互相合作、联动, 推动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引导工作的工作体制, 在工作中, 通过创新各种方式, 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通过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方式, 直接联系农村基层, 让大学生亲自走到农村、走进农业, 与农民一起参加农村、农业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感情、锻炼意志, 增强服务农村的意识与能力。

2. 国家出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

首先, 大幅度提高农村就业工作岗位数量是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基础;其次, 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村官待遇。待遇差、生活条件差及其导致的地位低, 不受重视是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再次, 给予农村基层大学生确定身份, 解除其后顾之忧。身份问题、对发展前途的担忧是影响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关键因素;最后, 大力给予农村创业的大学生资金与项目上的支持, 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 得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

3.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评选、奖励、树立典型等大型活动加大对农村基层大学生工作的重视, 引起社会的重视效应。同时, 在我国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队伍中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大学生对于农村基层工作的重大意义。一方面, 我们一定要重视关心、帮助大学生工作, 以便更好的为祖国培养一定的后备人才;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积极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 更好的加大对农民观念的引导, 帮助他们转变对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的看法, 使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大学生儿女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支持、帮助与配合大学生工作, 为大学生积极热情投身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村官总数13万北京已实现每村2名目标[EB/OL].2009-04-21.http://www.china.com.cn/news/edu/2009-04/21/content_17644390.htm.

[2]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青春在这里闪光:讲述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和创业的故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5.

[3]常大治.从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华章, 2010, (4) :60.

[4]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7.

[5]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 2008, (10) :16-17.

[6]洪如霞, 胡海.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农业考古, 2011, (3) :239-240.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2

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园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吴兴区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村劳动力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问题事关城市化进程的稳妥推进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稳定大局。尤其是面广量大、转移就业难度相对偏大的农村妇女,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一、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特点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就近性。从转移就业的地点来看,大多数妇女坚持“就近就便”原则,一般选择在本区、本乡(镇)、本村务工,不离开家庭,不在外居住,离土不离乡,呈现出以就近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特点。

2.兼职性。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多数妇女特别是已婚妇女在外出打工的同时还要承担家庭的大部分家务,部分妇女在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家庭承包土地上的农活。打工兼顾家务、务工兼种地是我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突出特点。

3.自发性。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在宣传就业信息、加强技能培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当前我区农村妇女就业的渠道看,无论是流入城市打工,流向本地私营企业,还是从事服务等行业,转移就业仍以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多数农村妇女的转移就业仍然属于自发转移。

二、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较重的家务负担,制约了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空间和时间。调查显示,多数农村妇女依然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认为挣钱养家是男人的事,照顾家庭、赡老扶幼是自己的本份,不想外出,缺乏转移就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农村妇女家务繁重是影响外出就业的客观原因,在不愿外出务工的妇女中,50%以上是因为要承担照顾老人、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责任,家务负担较重。因此,在寻找就业机会时,多数会倾向于离家距离近,工作时间短,工作压力小的轻便型工作,这极大地制约了就业的空间和时间。

2.较低的文化水平和匮乏的劳动技能,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和领域。虽然,我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妇女培训力度也在加强,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3.65%。但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仍然整体偏低,尤其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和领域。

3.单一的信息渠道和滞后的就业服务,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区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劳动、农业、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各级妇联更是广泛开辟渠道,积极为农村妇女就业牵线搭桥。但调查显示,农村妇女通过政府部门了解企业招工信息和成功就业的数量依然不多。同时,作为容纳农村妇女劳动力主渠道的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整体经济实力不足,法制意识较弱,在女职工劳动保护上存在不少不规范行为,如:没有严格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在业女性多为临时工、季节工、钟点工;只缴纳部分或不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等。

三、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强化“四方联动”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村妇女的竞争能力。一是强化主体意识促转变观念。要使农村妇女走上转移就业之路,最重要的是转变传统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农村妇女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促进妇女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规定,宣传优秀妇女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创业致富优秀”的浓厚氛围,消除农村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博、敢于创业的新观念,走出家门,认识世界,发展自我。二是强化继续教育提文化素养。目前,农村产业结构迈开了升级和调整的步伐,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整体素质偏低的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势必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的继续教育力度。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学历教育等纳入国民教育计划之内,根据农村需要和实际情况,优先考虑教育经费,合理设置教学课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逐步扫除文盲和半文盲,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三是强化按需培训增劳动技能。每年,我区科协、妇联、农业、劳动等部门依托企业、职业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网,开办了各类妇女就业培训班。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变动,各部门要在现有培训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市场需求和农村妇女特点,多渠道、多形式、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对就近打工和新迁居住地的妇女,着重培训服务技能;对外出务工的妇女,要根据意向岗位,集中定向培训劳动技能;对农村中年女劳力,要培训种植养殖适用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等,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四是强化规划指导助创业梦想。近年来,我区逐渐涌现出胡琴娣、胡文娥等一大批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支持妇女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农村妇女创业热情更加高涨。劳动、妇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妇女创业指导,广泛搜集和认真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创业的项目,联系创业导师提供项目推荐、风险评估、技术指导等服务。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女企业家、女经营管理者,为农村妇女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历程、共谋创业之路。

2.依托“四业并举”的发展优势,拓展农村妇女的就业空间。一是发展工业企业吸纳一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实现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扶持本地主导产业,及时沟通联系有关劳动用工情况,在女性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建立再就业扶持基地,给予一定扶持补助措施,不断增强企业吸纳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吸引发展前景好、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企业,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双赢”。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依附一批。要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型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和农业原料,由农户自主生产,向企业提供产品成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扶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依托农业园区、农业基地,招募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为园区、基地员工,解决本地妇女就业。要引导农村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业协会、女经纪人联谊会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培养壮大一批妇女营销和经纪人队伍。三是发展第三产业转移一批。城镇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地。它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有利于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妇女的就业空间。同时,充分运用我区地处中心城区,农村离市区距离近的有利优势,鼓励妇女走出农村,在中心城区从事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四是发展家庭特色产业帮扶一批。家庭特色产业有着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城乡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的特点。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举措,鼓励会管理、懂经营的农村妇女发展巾帼农家乐,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吸收本地农村妇女就业。要采取“企业+分包商(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来料加工业,在各个环节做好对接工作,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着力克服来料业务货源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畅等困难,帮助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7-02

农村生源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在“985”或“211”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这一形式更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上加上,而农村家庭往往对上学子女寄予厚望,一旦大学毕业找不到好的工作,往往会加剧“上学无用论”在农村的蔓延,进而加剧城乡间的贫富差距,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值得探究。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岗位低,待遇差

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工作岗位,工作薪酬有着较高的期许,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往往眼高手低,导致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返乡,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岗位低,薪酬待遇比较差,甚至比农民工还要低,一部分毕业生由于专业冷门,在就业时不得不跨专业就业,这也会导致其薪酬较低。只有一小部分优秀的农村毕业生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所占比例极小。一方面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社会高管人才招工难,这样看似矛盾的用工现象却一直存在着。这与农村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招聘受限有很大的关系。

(二)实际就业率低

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比较大,大学毕业后,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往往会先找一份工作先干着,这样突击找到的工作,不仅工资待遇较低,而且低于农村大学生对于工作的预期期望,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会频繁的进行工作调动,其实际就业率并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来自家庭、生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表现的消极懈怠,甚至滋生不愿就业的念头。加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大学生的比例约为8:2,让本就处于劣势的农村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三)自主创业者少

自主创业需要人力、资金、工作经验等条件的支持,而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甚至有些农村大学生均是助学贷款上学,有限的经济条件,让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连想也不敢想。而且农村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受教育条件有限,在业余爱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基本为零,这对于开阔农村大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另外,农村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如若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仅凭热情的话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和学校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选择创业人数依然很少的重要原因。

(四)就业观念落后

农村大学生一般毕业后,会将大中城市中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择业对象,但无疑难度很大。一旦择业失败,对农村大学生心理的冲击会很大,甚至会导致其性格封闭。但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农村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或者创业,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毕业后回家择业是没有能力的表现,所以受这一落后择业观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面变窄,而本来急需大学生人才输入的农村地区,也得不到人才的支持。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一)专业因素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甚至有的高校盲目上专业,这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及其不公平的。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较宝贵,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大学毕业后发现,所学专业为冷门专业,极少有招聘此专业的单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还有的专业招生数量过多,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学生间竞争激烈,而农村大学生在竞争中明显不占优势。另外,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课程较小,导致农村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严重影响其就业择业。

(二)社会因素

在当今社会,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择业影响显著。据有关调查显示,富裕家庭、官二代家庭大学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农民家庭大学生就业率,且高出15个百分点,而这种现象也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而消除不公平竞争,实现公平就业择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我国高校数量激增,一些高校办学条件较差,且为了提高学校档次,将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投入到学校建设及科研工作中,忽视了学生教育及培养工作,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无所长,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而在这些普通高校中,农村大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更加凸显。

(三)心理因素

部分农村大学生心理容易走极端,有的由于学习、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他人相处,在毕业就业时,表现拘谨木讷,面试成功几率较小;有的农村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内心有极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切工作,在就业择业时,往往眼高手低,就业成功率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不平衡心理,在就业时怨天尤人,甚至放弃就业。

(四)经济因素

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有限,而大学生毕业就业期间,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现在大学生多选择在网上投简历,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在找工作时往往不对工作城市加以限制,而一旦单位发出面试通知,则毕业生需要长途奔波,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不容忽视,这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五)个人因素

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农村也不另外,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农村大学生也有以自我为中心特点。而且部分农村大学生不擅长交际,消息比较闭塞,尤其是在就业期间,孤僻的性格导致其获得的就业渠道较少,进而影响就业择业。而且农村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较差,遇事缺乏主见,不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endprint

三、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结合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影响因素,现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首先,我国西部更处于大发展时期,需要各方面优秀人才,为了吸引农村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国家可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大学生下基层,比如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工资待遇,给予边远补贴,对于基层服务期满且表现优秀的农村大学生升职、提薪,使农村大学生看到回家乡发展、服务的好处,从而激发其建设家乡的热情。

其次,国家降低创办企业条件,给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企业壮大的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展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最后,鼓励农村大学生积极创业。美国大学生创业人数与创业成功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这与美国完善的咨询服务机构及众多的风险投资组织密不可分。在我国也应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以及资金支持,以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农村大学生实现梦想。

另外,国家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经验,由政府资助的方式,在某些单位部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如法国所推行的“青年就业计划”,由政府出钱设置一些岗位,提供给18-30岁的午无业青年,使青年劳动者靠劳动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并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求学,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农村大学生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往往对于子女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比较盲目,对于未来缺少规划。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大学课程中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使农村大学生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及早选好未来发展方向,以便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充实完善自我,增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当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或者有疑惑时,可以及时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以保持健康的心理。最后,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学校的就业网站,及时更新各地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及国家有关毕业生的方针政策,以方便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另外,学校要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除了就业网站的日常维护,还要安排辅导员、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职业规划状况,尤其是大四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择业、创业的日常指导,同时,也要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变化,对本校学生的满意度及要求,以此为依据调整学校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三)转变农村大学生就业观念,扩展就业渠道

农村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大学期间,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基础,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发展一些业余爱好,提高自身素养,还可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减少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在锻炼的过程中,提高与人交往能力及动手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增加自己在就业择业时的筹码。目前,在农村大学生中,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想法还十分普遍,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就业,就相当于大学白念了,父母也会觉得脸上无光,这一错误的择业观,让农村大学生葬失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所以,农村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同时还要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要认清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农村和西部地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方面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农村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可以更快的得到锻炼和成长,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河.从影视文本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影响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2]余妍霞.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

作者简介: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研究 篇4

由于大学生村官岗位特殊, 各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的考虑:

第一, 国家寄望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 能将所学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第二,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 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没有改变, 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第三, 大学生村官到各行政村任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弊端, 如大学生村官在职不在村的情况。2010年4月23日晚21:00,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就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该期栏目报道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双敏教授对湖北大学生村官现状做的一项调查。该调查涉及湖北省的多个市、州, 包括武汉、黄冈、孝感、恩施等, 涉及196名大学生村官。调查发现, 湖北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都被当地的乡镇抽调做其他的工作。起初调查组对这个结果感到怀疑, 但经过进一步调查徐双敏教授发现, 一些大学生村官之所以认为村官工作并不辛苦, 是因为他们中有近六成在岗却不在村。这些大学生村官长期被乡镇或县、区借用, 一方面是因为此前地方机构改革, 人员减少, 工作任务重;另一方面与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认为大学生村官是“飞鸽派”有关。通过访谈, 调查组了解到, 基层单位担心大学生村官干不长, 不愿委以重任, 导致借用成常态,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反倒成了特例。调查还发现, 大学生做村官之初与做了一两年后相比, 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有较大差异。大学生最初报考村官的首要目的是“锻炼能力, 积累社会经验”。工作一两年后, 有71.4%的大学生村官准备考公务员, 仅1.5%的人准备继续当村官。

基于以上几点, 我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力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个基层村民委员会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多给予村官们以宽容和锻炼的机会, 多支持和引导他们留在村官岗位, 为我国的三农政策深入到我省广大农村经济建设中作积极的支持。

一、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湖北省自2008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来, 也相继出台了选聘大学生村官的相关细则。据《长江商报》2009年6月12日报道, 湖北省首批826名大学生村官于2008年8月走马上任。一年将至, 共青团湖北省委研究室发布《湖北首批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这次调查主要在武汉、襄樊、荆州、孝感、十堰、恩施等地发放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100份、村民问卷170份, 并选择了20位村官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 近四成大学生村官感觉“融入农村有难度”, 仅1/4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民“相处非常融洽”。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 心理认同尚有距离

大学生投入到村官队伍中, 进入角色较快, 但对农民的心理认同感还有距离。有一组针对大学生村官评价的调查显示, 能将自己融入到农民中, 具有较高认同感的大学生村官占25%;而认为与村民关系一般, 对村民的思想和行为还难以接受的大学生村官占35%;还有35%的大学生村官甚至和村民间的沟通交流出现了矛盾, 还没有足够的心理认同;大学生村官中出现排斥村民, 不愿意与村民主动交流的占了5%。由这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约四成左右的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近一年以后, 始终不能将自己融入农村工作、生活和农民圈子, 这些都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

(二) 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民需求不合拍

大学生村官刚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时都具有较高的热情, 但这种热情的投入与最后的回报是否一致呢?通过相关调查发现结果并不如人意。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自身能力和知识结构的限制, 在进行基层工作时, 出现了与村民沟通困难的问题, 在对村民的服务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 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在农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需求的调查报告中, 超过80%都选择农林科技专业, 其次选择管理学、法律和教育学。但到任的大学生村官, 专业类别多达15种, 只有生物专业与农村工作稍有关联。可见,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与实际需求匹配度并不高。

(三) 多数大学生村官担心政策无法落实

大学生报名当村官的初衷是什么?选择“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服务农村、促进发展”、“发挥才干、实现价值”的排在前三位, 分别占85.1%、64.4%、54.0%。也有相当部分选择了“缓解就业压力” (41.4%) 、“利于报考公务员” (35.6) 、“利于考研” (10.3%) 。在志向多元化的同时, 大学生村官也表示出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担忧和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心里没底”。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设立大学生村官岗位, 主要是为了让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 并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工资待遇。这项优惠政策积极调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增长大学生的才干, 促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许多内容还处在探索阶段, 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大学生村官工作三年后的出路问题都需要解决。我们课题组对应聘到湖北咸宁地区担任村官的武汉学院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回访主要从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的选聘、村官任职、任职结束三个过程来分析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主要瓶颈。

(一) 大学生村官的合法身份问题

从1995年起, 中国政府开始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 即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08年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座谈会, 计划从08年开始, 连续5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每年选聘两万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大学生村官由上级委派, 与村民组织法的相关规定不相符, 尤其是不少大学生村官开始从助理的位置上升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更和这部法律的本意背道而驰。村官的身份合法性遭到质疑, 这无疑是该计划推行中的一大缺陷。如果不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和身份, 也就难以确定其职责、权力和权利, 长此以往, 会极大地束缚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转变问题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大学生到农村任职, 相继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 我国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中只注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考察, 缺少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的考虑, 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没有考虑到村官岗位的需要, 造成大学生村官到岗工作后“学难为所用”, 很难适应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其次, 大学生村官到岗后发现, 理想与现实生活落差很大, 心里难以产生认同感, 特别是刚到农村, 工作还很不适应。当地的一些乡镇的领导也不重视大学生村官, 认为他们是中看不中用, 大事干不了, 小事不想干, 这样就造成大部分村官到岗后基本上都被闲置, 并作为“实习生”跑腿、打杂, 被在安置到各乡镇, 从而使大学生村官“经历一种挫败感和一种更加强烈的疏离、不满和疏远感”【3】。加之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定位不明确, 更使其形同虚设。

(三) 大学生村官到岗后的能力问题

政策评估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既包括对政策执行过程的评估, 也包括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评估。【4】大学生村官到岗后, 给各基层注入了活力。但笔者通过与毕业于武汉学院、任职于在湖北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交谈了解到, 从大学生到大学生村官, 从城市到农村, 从社会高度关注的大学生到社会的基层, 大学生村官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着无奈和迷茫。主要体现在:

其一,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主要担任村主任助理和党支部书记助理等职务, 他们在工作中既没有农村事物的决定权, 也没有作为村委成员的话语权, 想在农村工作中有所作为, 如果没有其他村干部的支持, 只会徒劳无功。只有在跑跑腿、动动笔杆子方面能有些余地。

其二, 大学生村官的社会经验比较少, 没有到农村任职的经历。有的大学生村官即使有农村经历, 但也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 一旦遇到村民之间的纠纷, 就不知道怎样处理。

其三, 农村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 各个家族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村民还保留着迷信等传统习惯。村民需要的村官是非常熟悉农村习惯和长期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当地人才。而空投的大学生村官们而基本上不具备这些条件。

(四) 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问题

我们通过对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 从农业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村官只占5-6%。1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大学生村官需要具备涉农方面的专业知识, 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官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农业科技知识。调查显示, 很多毕业生缺乏对涉农专业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在工作中又不向有经验的农技人员学习请教, 这样就造成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感到动口困难、无从下手和力不从心, 最后会导致大学生村官无法开展工作, 其想融入村民中时就会遇到障碍。

(五) 村官的日常管理及工资待遇问题

选聘大学生村官充实农村村委会本应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自我国取消农业税以后, 各基层维护日常工作的开支已经使乡镇捉襟见肘, 唯有精兵简政, 裁剪工作人员。这就造成基层的乡镇工作岗位非常紧张。特别是这几年为了消化原有的工作人员, 就发生了该走的走不了, 该进的进不来的现象。各个乡镇均存在大学生村官在职不在岗的现象, 据对湖北省的武汉、黄冈、孝感、恩施等4个市州的196名大学生村官调查, 有60%的大学生村官被当地的乡镇长期借用。

其次, 我国大学生村官培训、与大学生村官政策相配套的村官管理以及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待遇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过程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对口的培训, 加强教育创新, 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开设顺应农村需求, 适应农民需要的相关专业, 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与村官政策相配套的村官管理方面, 基层乡镇应当明确权力等级, 认可村官地位, 以处理好同级别官员的关系。个人待遇方面, 工资待遇偏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村官政策顺利实施的不利因素, 多数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可以说是收入微薄、艰难度日, 这也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扎根农村的直接限制因素之一。最后,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 以及与大学生村官相关的一系列细化配套政策也需要逐步完善。作为外来人, “空降”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不得不去面对农村微妙的人际关系, 与此同时, 大学生大多担任虚职, 并没有多大权力, 到最后只能沦落为“笔杆子”或“跑腿的”, 与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大学生村官制度完善的几点设想

(一) 将大学生村官身份合法化

针对大学生村官身份合法性问题, 笔者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规定修改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派、委派或者撤销村民委员会成员”;“户籍不在本村, 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 本人申请参加选举, 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公民”可以参加村委会选举。从而在法律上保证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合法性。

(二)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选拔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关键一环。【6】笔者对大学生村官人才的选拔有如下建议:

首先, 组织部门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 要在摸清基层岗位需要的基础上汇总后再到各高校选拔大学生村官, 按照因岗招聘英才的模式, 避免大学生选聘到岗后学难为所用之弊端。

其次, 对了解村情、事业有成的外出务工者筛选一些回原籍任村官。这些在外打拼渴望成功的优秀人士, 可以利用在外工作的经历和资源, 对村级管理的“传帮带”发挥作用。

再次, 将有培养前途的回乡高中毕业生选送进高校定向委培。

(三) 加大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力度

1. 选聘大学生村官的组织部门和各基层的村组要加强

对村官的培养力度, 特别是对土生土长、有农村工作经验的现任村官的培训力度, 同时制定相应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制度, 以规范大学生村官制度。

2. 给予选聘大学生村官实职。

这种制度的设立需要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一年后, 根据其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表现, 实行岗位调整和淘汰制度, 调动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

(四) 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待遇问题, 可以参照国家2012年对资教生的政策执行, 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年薪制, 一般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年薪3万元, 边远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年薪3.5万元。为了确保年薪制度的落实, 建议大学生村官制度保障的所有费用全部从省级财政中拨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也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家应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 结合正确的引导, 激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就业, 为国家培养有力的后备军。通过分析现有的激励机制,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充分保障大学生村官权益的同时, 更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和管理;各高校在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过程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要对输出大学生村官进行对口的培训, 加强教育创新, 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开设顺应农村需求、适应农民需要的相关专业, 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与村官政策相配套的村官管理方面, 明确权力等级, 认可村官地位, 以处理好同级别官员的关系;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及与大学生村官相关的一系列细化配套政策也需要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胡跃高.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05.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07.

[3][美]乔纳森.H.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358.

[4]刘伯龙, 竺乾威, 程惕洁.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2.

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论文 篇5

1、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

1.1就业率差

毋容讳言,由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城乡大学生在就业观、就业环境和就业水平上产生差距。农村大学生顺利就业往往更急切,但现实是他们更困难,主要原因在于:

1.1.1成长背景

在当下,农村大学生无论社会资源背景、文化传统背景、专业教育背景上都先输一步,他们在生活态度上相对保守,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封闭接受应试教育导致综合素质和个人自信存在短板。从专业选择上看,因父母文化素养限制和自身封闭成长坏境等影响,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对大学专业选择及其就业前景把握不够,就业准备先天不足;从技能培养上看,他们没经济实力报辅导班或多花几万块读双学历,没机会学钢琴、练书法、修舞蹈,没条件培养足球、篮球、排球等特长,而用人单位想要的则往往是有见识、有特长、全面而又能独当一面拓展业务的人才,因而他们的就业资本后天不足。

1.1.2教育背景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当前教育的不争事实,越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越为明显。据统计,“985”、“211”和较好的普通高校,非农学生比均超过四分之三,而农村大学生更多地集中在一般大专院校,他们更多地被重学历资历、牌子面子的当下社会视为“鸡肋”,制约着就业空间。据统计,就业率最高的是高职院校,其次是重点本科院校,最低的则是一般大专院校,这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点在一般普通本、专科院校毕业生身上,在农村大学生身上。

1.1.3需求背景

因就业市场的客观需要、世俗偏见和成见,制约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在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户籍状况和业务能力、活动能量、外表颜值等,都是影响就业不可或缺的因素,农村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的求职市场往往频频遭遇“隐性门槛”伤害。

1.2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差

农村大学生因经济压力大,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不足,对工作机会、工作单位的选择和把握受限。他们缺乏“拼爹”的资本和“啃老”的条件,虽然也向往收入高、地位的岗位,也想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但他们需立即工作赚钱养家而不是继续考研、求学,重“钱途”不重“前途”;他们不想延迟就业,也无钱多地转战“公招”、“面试”,在迂回较小的就业空间只好一再降低个人发展要求,只求能就业。

2、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教育公平、生活公平、城乡公平、社会公平,任其下去,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首先,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降低了农村人上大学的意愿,催生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意愿降低、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教育机会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加剧城乡隔阂。其次,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导致城市社会出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底层群体”,他们较少可能获得父母帮助生存,也很难返回农村家乡谋生,只能接受低收入、不稳定和缺保障的工作,租住拥挤的群租房或环境恶劣的郊区屋,生活趋于“民工化”。另外,农村大学生往往被寄予厚望,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就业生活压力和超常的心理精神压力。自卑心理、自信缺乏使得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本身能做好的搞砸、可以做的不敢做,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诱发一些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

3、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农村就业 认识 调查 分析

一、对大学生就业基本认识的调查

1.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82%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对就业形势担忧的学生仅占16%。

2.所学专业与求职关系调查。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优势的大学生占比最多,但与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优势的相差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工学、管理学、计算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有优势的占比偏多,英语和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没有优势的占比偏多,文学专业各选项占比基本相同。

大多数学生认为“工作应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性,但不一定绝对对口”,极少数认为“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3.最欠缺的素质。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依次是:相关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它。

二、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认识的调查

1.农村就业意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就目前的就业形势,65%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比较愿意者仅占9%;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与性别、生源地及政治面貌无关,因为在对它们进行逐个交叉分析后得出相同的结论。

2.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原因调查。多数大学生不会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自主意愿,占66%;其他次要因素为,家庭压力占21%,社会舆论压力占6%,其他占7%。

3.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原因调查。大学生会去农村就业的原因依次是:实现自身价值、各种优惠政策(如考研、加分等)、为家乡做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其它。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会去农村就业的原因都是出于“个人因素”,这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4.对农村就业政策了解程度调查。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关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的福利状况“了解不多”,而大部分大学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般了解”。

5.农村就业影响程度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的福利状况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他们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没影响”,而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国家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对他们到农村就业的影响“一般”。

6.农村就业方式的认识调查。假如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去农村就业,多数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就业方式是“支教”。少数学生选择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们选择的“其它”就业方式主要有:到农村自主创业以及到农村做基层管理人员。

7.农村就业单位性质调查。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就业方式依次是:政府机关、国营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合资企业、自主创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由于农村的政府机关及国营企业等较为稳定的工作职位需求有限,而农村的外资企业相对较少,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人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农村就业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他们更多关注农村就业政策以及未来发展,而不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水平。这为将来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了很大空间。

2.目前多数大学生对农村的就业政策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农村就业。因此,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学生宣传农村工作的意义以及相关政策,让大学生提高认识,了解信息,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3.不断拓宽农村就业的渠道。多数大学生选择的农村就业方式是支教,选择支农、支医、自主创业以及到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大学生较少。所以,应该不断拓宽大学生农村就业渠道,积极为大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更大空间。如建立完善农村创业基金制度,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7

现如今,失衡的就业岗位供求关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专业设置、大学生比例过大及整体素质下滑和自身工作经验的缺乏已经成为农村生源大学生难就业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所有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性原因。但农村生源大学生这一群体就业困难还存在自身的特殊原因,主要体现在自身原因和社会现实原因。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存在多年,作为大学生中的相对弱势的群体———农村生源大学生择业、就业更困难。城乡基础教育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是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的原因。在我国,在教育资金投入上,农村教育方面的资金远低于对城镇教育的投入。特别在农村,应试教育是学生接受的基本教育方式,而素质教育或被忽视,或实施的效果不理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从社会现实方面着眼,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人才就业市场体系虽日趋完善但仍不健全。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了相对于城镇大学生而言处于下风。虽然享受同等的国家政策,接受基本相同的教育方式,但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突出了城乡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不平等。

在新农村建设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态势下,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制度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探索,引导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到农村去就业创业,赢取人生,这既是促进就业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农村和大学生来说是双赢的。

二、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就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结构中,农村生源大学生是重要的组成要素。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会影响农村及农村大学生家庭发展的动力,影响农村家庭成员的心态,影响新农村家庭发展的进度,更直接影响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同时知识和技术等智力因素的缺乏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足可见鼓励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匮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业、创业,是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有70万个行政村,320.7万个自然村,假如按照每个行政村提供一个农村就业岗位计算,70万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得到解决。农村毕业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在原籍或原籍以外农村地区就业。

农村生源大学生回农村就业虽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但仍需要政府创造一定的就业条件和环境予以支持,这同时需要农村生源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家与社会在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农村生源大学生应该转变思想,尤为重要的是树立“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创业”的就业观。大学生在高等学府接受了教育,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在综合素质上也应有相对应的提高。毕业生们抱着远大抱负走出校门,严峻的就业形势会使他们处处碰壁,悲观的情绪会随之产生,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应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积极面对挫折,寻找就业岗位,避免“眼高手低”,要从零做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主题下,农村生源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创业是理性的新选择。首先,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得到部分解决,就业压力得以缓解。其次,城乡人力资源对称性流动的规划得以实现,农民工进城务工,大学生回乡就业,有效地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三,能培养出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才队伍,2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足可使大学生受益终生。现如今,新农村需要人才,只要政府给予相对应的鼓励政策,大学生就会踊跃到农村就业、创业,从而产生超出在城市就业更多的效益。因此,支持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回农村就业、创业是一项重要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工程。

三、高等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辅导

高校应调整相关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摒弃人才培养方案中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部分,实现教育教学理实一体化,尤其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着重培养大学生对农村、农民的理解、感恩与热爱,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农村生源大学生完成科学的职业规划,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祖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中,为“三农”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据相关调查显示,近70%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学校未提供实习单位。同时,在高校之间投入专项资金建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展并不平衡;没有规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政府在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水平,就业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应对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特别是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意识更需要加强。因此,健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就业辅导的基础环节。同时,健全职业生涯辅导体系需要足够的专项经费,以培养教师辅导队伍、完善体系内组织机构,政府应相应的给予支持。

高校应建立一个针对从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服务机构,该机构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同时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定期就业指导,从而加强及完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系统。为此,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和教师通过接受系统的、有计划的岗位培训,使职业辅导工作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机构应成为高校的常设机构,使之成为高校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桥梁,对高校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为用人单位举荐优质适合的人才。同时,配套建立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应本着“全面展示学生综合素质,详尽宣传用人单位情况,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的工作宗旨。从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

针对学生就业的观点,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直存在分歧:一种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高校课程,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类似职业培训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另一种就是从学术发展的长远效益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虽与市场需求保持一定距离,但为未来国家及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两种观点一直在激烈碰撞,前一种是企业家和大众的观点,后一种是教授和教育家的观点。本文作者看来,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当下,前一种观点实际有效,毕竟要先就业才能谈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缓解了才能更好创造和谐社会,虽然此观点稍显功利,但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在课程内容上的确应该更加丰富,应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更紧密些。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更注重对口培训,建立更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给予学生一定量的自由选课学习的空间,以求学生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金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机制探讨[J].人才开发, 2007, (7) .

[2]李镜.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C]∥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3]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 2010.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8

关键词:农村生源,就业心理,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农村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他们面对就业压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和主要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背景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他们的贡献智慧和才干。本论文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从就业观念与期望值等因素对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96份, 收回率98%。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值得肯定的就业心理

(1) 怀有感恩之心, 回报社会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 他们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 受到社会的正面影响后, 更立志在学成之后回报社会, 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的愿意到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 如“三支一扶”、弃笔从戎, 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有较浓的乡土情节, 造福家乡的心理

中国人传统的乡土情节对农村大学生们的影响颇深, 基于这种现实情感, 农村大学生往往愿意返回家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 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 为农民同胞提供培训, 咨询等技术服务, 立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3) 乐观自信, 积极求职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大学期间受到良好的教育, 熟练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立志在大学毕业之后运用自己的所学及才智, 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

(4) 坚韧自立, 敢于竞争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因家庭的原因造就了不屈的精神, 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 把求职时的压力变成求知的动力, 遇到用人单位拒绝的时候, 也会毫不退却,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地做好职业生源规划, 敢于竞争, 不怕失败, 始终保持主动。

2.心理失衡方面

(1) 功利心理

每一个农村生源大学生得身上都寄托着父母亲人的希望和期盼, 代表着农民对“读书有用论”信念的坚守和追求。正因如此, 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时候除了有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之外, 更多注重功效和实惠, 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追求高收入、高职位和生活条件好的单位, 对现实需要较高, 当现实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容易生心理问题。

(2) 焦虑心理

面对就业, 农村生源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就业目标都会产生的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当的焦虑可以使农村大学生产生压力感, 促使他们积极努力;但农村生源大学生们通常夸大求职困难, 反复考虑自己的前途, 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感到迷茫。许多学生在苦苦等待中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 并且干扰了他们的正常求职

(3) 依赖心理

大多数农村生源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向家长或高中老师征求意见, 有的甚至由师长做主。在大学毕业前求职时, 缺乏独立意识与进取精神, 依赖性强缺少主见。在经过多次碰壁后, 对择业失去信心, 把择业自主权推给他人, 依赖导师、家人和他人。沮丧地呆在学校里等待着学校推荐或回原籍二次分配。

(4) “怀才不遇”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曾经在学校期间成绩相对优异, 并且获得师长亲朋的认可以及尊敬。在求职时, 认为自己应该是社会精英, 过高估计自己, 只看自己的优点, 看不到缺点, 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 求职失败后就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产生失落、抑郁等消极心理现象。

(5) 怨恨心理

对于经历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农村大学生们, 在大学中依旧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但往往在求职中优异的在校成绩不敌强大的人情关系。再加上缘自一种普遍的社会认识, 很多就业单位同等条件下, 不选择农村大学生。这农村生源大学生对周边的一切看不惯, 充满敌意。

(6) 自卑心理

一些农村生源大学生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择业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 过分退缩, 害怕挫折, 对自身缺乏正确评价, 自认素质不理想, 缺乏自信心, 悲观失望, 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为胆小畏缩, 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 招聘中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给人以无能的印象, 阻碍了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 挥使求职不易成功。

三、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失衡的成因

1.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新毕业生队伍不断壮大, 压力也逐渐加大。社会上求职中也多少存在不公平竞争或某些阴暗交易, 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失衡而蒙上了阴影。

2.就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 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 就业成本也连年上涨。农村生源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资本, 与城市生源大学生相比, 农村大学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 能够得到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援助较少, 普遍缺失社会支持。很少有熟人为他们向用人单位引荐。再加上他们没有经济实力进行创业。在这样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下, 农村大学生职能求职无门, 望洋兴叹。

3.高校因素

目前高校在学科结构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追求变化趋势,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缺乏对学生就业负责的精神, 造成专业结构与和劳动力需求结构脱节。在人才培养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 忽视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 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采取有效的措施, 没有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很少留意他们的就业思想动态, 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的困惑不能及时解答。

4.自身因素

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一流的教育, 社会也没有给予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他们从小学起, 读的学校大多是非重点,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水平较差。即使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 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如表达能力, 交际能力都较城市大学生差。部分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 得过起过, 在求职时, 后悔莫及。

四、应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失衡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应从法律上明确农村生源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性, 制定和完善相关就业和职业培训法律。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 除对他们的就业权利进行保护外, 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促进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政府出面组织到用人单位实习,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 以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机会。

2.加强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培训

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培训力度, 提高对培训机构的投入和补贴。并使培训的内容和农村大学生就业需求相一致, 充分利用一切培训资源,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传授谋生的本领, 使得农村大学生们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

3.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平台

在毕业生求职竞争中, 尽量减少社会资本的影响, 杜绝不正风气, 真正做到“公平, 公正, 公开”, 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主导作用。使农村生源大学生能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 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4.帮助农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农村大学生要实现充分就业最重要的是转变就业观念。教育他们择业时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摆正心态, 降低就业期望值, 鼓励其到基层单位, 返乡就业, 把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 对自己得出实际的评判, 把自己摆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求职。

5.协助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农村生源大学生一入校开始, 就要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并协助农村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职业测评或其他途径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 正确认识他们的职业取向。在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帮助他们不断总结、反思, 并及时修正。

6.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帮助解决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以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为今后的求职奠定良好的基础。情况允许下, 可以预防为主, 尝试将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提前演示,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冲突, 促进对其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白延泉.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新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3) :20.

[2]杨立功.生源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7) :1.

[3]赵显伟.高校农村籍贫困大学生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 2009, (12) :1.

[4]车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迈的“三重门”.工人日报, 2009, (4) :13.

[5]求职之路.教育新闻.树人网.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9

关键词:团体辅导,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学者的思考,使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得到了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课时有限,而且只停留在理论讲授阶段,有极少部分高校采用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干预。这种方式对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同质团体是非常有效的。

1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

在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凸显,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承担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在我国农村大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自然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也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从县城高中到城市中的大学,农村籍的大学生需要承受着因为环境改变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父母的期望、自我实现的愿望,巨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心理上的负担比城市大学生更大[1],这些外在的因素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尽管国家颁布了有利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也采取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暂时缓解了就业的部分压力,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久以来留存的就业难题。这导致农村籍大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担心未来的就业问题,从而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常见的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嫉妒心理、功利心理,这些心理如影随形,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在高校中既懂得就业指导又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非常少,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非常容易忽略。

2 团体辅导的内涵及积极作用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探讨、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2]。所以团体辅导以它所特有的优势在就业心理压力的调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探索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提升就业技能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非常适用。

3 团体辅导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中的应用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开展团体辅导,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游戏设置、成员交流、经验分享、案例分享、相互支持等方式,思想进行充分的碰撞,获得内心的感悟和心灵上的成长,增强应对就业心理压力的技能。本次团体辅导共分为8次,每次90分钟,每2周开展一次。本设计为结构式、封闭式、发展性、训练性团体辅导,主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学会运用、培养学生应对就业选择的自信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3.2 场地选择

团体辅导的场地要选择宽敞明亮的地方,周围环境、空气都比较好,给人舒服的感觉,准备的椅子或者坐垫要柔软、舒适,提供一个安全可以信赖的自由空间。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要发生变化,防止成员由于场地改变而带来的不安全或不适应感[3]。

3.3 组建团体

以毕业生成员自愿报名为原则,通过海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宣传招募,对参加的人员严格进行筛选,吸引有意愿的、有就业心理诉求的学生来参加辅导。这样有利于团队运作和后期的参与。同时签字《团体辅导协定》,明确权利和义务。

3.4 团体辅导实施方案

第一单元缘聚你我单元目标:建立团队,制定团体契约。单元目标: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活动内容:滚雪球,解手链。第二单元倾诉我的就业压力单元目标:就业不良情绪宣泄和表达。活动内容:牵手诉衷肠,我的压力源。第三单元我喜欢什么单元目标:了解自己的兴趣活动内容:量表测试,海岛旅行,扑克游戏。第四单元我能做什么单元目标:了解自己的能力。活动内容:量表测试,我的自画像,优点大轰炸。第五单元我想要的是什么单元目标:分析自己的价值观。活动内容:量表测试,价值观拍卖。第六单元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单元目标:积极应对策略。活动内容:同舟共济,你是《西游记》中的谁。第七单元我的工作我做主单元目标:全面分析所拥有的资本,了解用人单位喜欢的品质,确定最终目标。活动内容:名片设计,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第八单元明天会更好单元目标:总结收获,分享感受,处理离别情绪。活动内容:播放音乐,写给未来的信,螺旋握握手。

4 团体辅导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中的思考

4.1 关于团体辅导的领导者

团体辅导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心理咨询的基本能力和丰富经历,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的经验,还要有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团体辅导者要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要有良好的亲和力,有利于建立团体关系,工作阶段能够掌控全局,把握团体辅导的进程,可以独立处理突发的状况,结束阶段善于总结,辅导结束后对辅导的总体效果和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跟踪回访,针对部分个体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

4.2 关于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

虽然都是农村籍大学生,但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大学期间每个人的就业能力是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的,所以,在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上,要根据现实环境和总体需求而设计。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要循序渐进,逐层推入,达到团体辅导设定的目标。

团体辅导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民主、愉悦的氛围,缓解成员的紧张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成员才能消除心理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自我探索和行为训练的过程中,良好的关系能够使成员和成员之间感受到彼此的支持、理解和认同。从观察、体验、分享、交流到整合,进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逐渐懂得怎样和周围的人交往和相处[4],进而能够理解他人,更容易与他人沟通,达到心力流动的效果。

4.3 关于团体辅导的实效

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效地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团体辅导设计的各种活动,可以让农村籍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各方面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其他成员的及时反馈来更加全方位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5 结论

农村籍大学生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与城市大学生有一些差距,使得他们内心很自卑,不敢主动同其他同学沟通,多采取被动等待的方式[5]。团体辅导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可以对团体辅导进行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使就业指导工作更上一层楼。团体成员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就业的过程中,学会调试就业心理,增强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促使农村籍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冯桂梅,王晓英.某医学院大学生情绪稳定性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徐凤.团体辅导干预择业效能感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应用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4):70.

[4]张玉千,吴汉荣.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5):40-43.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10

据我国教育部门统计得出,近年来我国的毕业大学生的数目在逐渐增长,而且上涨速度很快,而就业率并不理想,呈现出相当严峻的形势。因此,在教育部门工作会议上,相关教育人员提出各大高校要积极倡导就业指导课程,要把其当做一门必修课让学生进行学习,且要为其课程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深入了解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此外,各大高校还应设置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随时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让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奋斗。同时,在选择有关就业指导人员时,要注重服务水平,使就业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化、真实化、全程化。现在我国各大高校已逐渐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且把其放在重要地位。

1.1 专门开设就业指导教研小组

随着国家有关就业指导国政策的不断推进,各大高校虽然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仍然处于不完善阶段。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对于相关课程有了更详细的条例规定:高校除了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外,还应专门开设有关就业指导的教研小组,让学校从根本上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有关教研小组的名称可由学校自行确定,能够结合各自学校的校风突出就业指导的长远意义。此外,不论教研小组的名称寓意如何,都必须围绕着就业指导这一主题进行研究、讨论,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做到全面服务。在教研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起备课、共同思考来拓展各自的思维,整体性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1.2 就业指导形式单调,没有突出指导效果

就现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方式来看,仅有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社会实践体验等形式。这些就业指导方式往往都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实践技能培养等就业必备素养。但是这大多数形式使学生往往都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形式,而且很多指导内容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有些指导人员没有尽职尽力,敷衍地认为开座谈会、网络宣传就业政策就可以完成任务。因此,多数高校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并没有多大的指导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在设置就业指导课程时,并没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淡薄创新意识,没有认真理解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没有认真工作。

1.3 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过于“现实”

在毕业季前一段时间,我国教育部门都要例行召开一次就业指导工作会议,这个会议主要有以下几点任务:1.向各大院校传达就是就业目标,让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2.学校的高层领导要与校内的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签署就业目标责任书。由于学生就业率大家广为关注的一个指标,也是学校就业工作是否达标的一个重要衡量点,因此,很多院校盲目追求高的就业率,使得就业指导课程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反倒是一味追求枯燥的数据,对毕业生的求职心态、求职困惑及自身潜力都没有给予该有的重视,与就业指导的初衷相行渐远。开设就业指导工作原本要以人为本,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都要予以关注。此外,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讲,就业指导应体现它的服务性,体现其实际意义,为同学们全面分析当前就业形式,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陌生的环境。

2 共同培养、提高就业指导理论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

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指导人员应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贯穿整个课程,注重培养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就业指导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为重要指向,把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健全、完善,从而有效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全方面共同发展的目标。2.1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往往着重强调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单纯的能力培养,知识灌溉,它能够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性的就业理念。此外,它还能帮助毕业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特点,让毕业生有方向地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方便了就业指导人员为毕业生渗透职业精神。同时,学生要参加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从中培养工作能力兴趣,提高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2 就业指导课堂还应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创新创业教育重要途径,对毕业生面临就业的积极态度及正确选择有一个正确的解读。此外,就业指导课程还对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能力都有所关注。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校优秀的毕业工作者为大家讲解经验、互相讨论就业观点等。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

2.3 学校还应经常组织毕业生到相关专业部门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中的各种事项,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专业能力培养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学校可依据不同越深的实践感受进行一对一指导,纠正学生盲目的工作态度。同时,学校还应在工作实践中为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意识,注重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综合能力是个宽泛的概念,它涵盖很多职业修养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为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深的意义。上至学校的高层管理,下至班级的辅导员,都应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理论中心的就业指导工作予以重视,随时关注国家就业的最新动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做到整体性考虑,将课程内容、实践学习、创业指导、成功案例展示都涵盖在内,形成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就业指导体系。此外,在进行指导过程中,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合理性的实习,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训练。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新科技,创建模拟实践窗口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学校还应配有专门的反馈机制体系,让学生及时将自己的创业情况反馈给学校。同时,学校依据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真实评估,从而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学校的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教育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及完善。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对于毕业生有很重要的意义,让其能够对就业形式有清楚的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工作方向都有较深的认识,便于更好地显示自己的工作才能。学校倘若要将就业指导做到真实有效,就要从学生最初进入大学开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置于整个大学生涯的重要位置,让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给予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魏玲玲.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我国大学生生态创业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3]罗映梅.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4]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陈健.大学生创业职场化教育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

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投资 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况: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是指超出农村产业需求的劳动力,其实则状况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从结构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两部分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

从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现状看,不论是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非农区域转移,以及在转移的范围、地域和领域上,难度日益增大。其原因除政策壁垒因素外,还存在着其他阻碍因素,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关键因素。

伴随着社会改革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150个农业家庭入户深入调查,实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状况,进一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所表现出的问题,有所针对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技术

调查结果显示:150户农名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38.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70.4%的水平。小学文化程度占43.8%,调查显示,初中以下文化达到60%,75%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近80%的民工没有经过职业教育。这种“先天不足”使他们的文化技术素质远远低于城市普通居民水平,因此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的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产业从劳力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全方位密集型发展,门类也随之增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员其工作亦将由新技术所替代。所以,当他们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就业时,必定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制约瓶颈。

(二)外出就业渠道狭窄,缺乏基本的保障

参与本次调查的农民工“自己找”外出就业的占49.8%,仍然处于各选项首位;其次是通过以“亲友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引荐”的仅占45.9%;而通过正规劳务市场签约方式输出的仅占6.8%,最让人吃惊的是,通过各级政府有序输出的比例则是零。整体农民工进城就业组织化程度表现为:一是无组织性的劳务输出;二是基本不参加城市工会组织、社区党团的各种活动;三是几乎无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以上提及方面使得农民外出务工充满随意性与满目性。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风险,假如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他诸如养老、医疗和子女上学等问题更是无从下手,如在城市参加养老保险,一旦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其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三)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收入偏低

在150个样本中,工作超过8个小时的农民占58.8%,按时下班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为21.2%。劳动时间减少,报酬收入增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对于弱势群体的民工来讲,目前还没有享受这样的成果。笔者所调查的150名农名工中,平均每人每年带回的现金是28000元,而每个月预先支付自己生活开支为600元,一年生活开支为7200元,还不包括生病,孩子上学,老人养老等开支,也就是说农民工扣除每年支出后所剩不多,这些状况同他们文化程度偏低和技术水平不高是密不可分的。据笔者与这150名农名工中了解到,他们在城里所从事的是筑路、修桥、建筑等重体力劳动和高空危险作业,每天工作时间过长,但工资报酬却不高。且农民工的居住条件较差,容易生病而又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他们虽然在家里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只能省吃俭用,通过邮寄汇款的方式将辛辛苦苦省下的打工收入往家里寄,以贴补家用。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农村的各项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

首先,要满足农村居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供国家财政和社会集资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边远、高寒山区的教育投资更要大力加强。同时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步伐,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其次是要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要参照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现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设课程和专业,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尽快熟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顺利的就业创造条件;三是由各级政府或社区举办各种正规的技能知识、实用技术和文化培训班,深入而又全面的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通过发展基础和职业教育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需要政策法规的配套与健全,需要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需要广大农民思想上的认同。从而使农民工成为具有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新型劳动者。

(二)建立有序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自由外出与有组织输出相结合

劳动力的转移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合有组织的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所以笔者认为:第一,各级政府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方位战略性的任务进行统筹考虑。第二,推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归并整合,形成一个竞争有序、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第三,打破信息闭塞,实现劳动力市场电子化,网络化。通过手机网络等工具及时发布工作供给信息,同时,将农民工教育,技能以及就业经历统一录入信息网络,向全国各地传递,减少农民工的求职风险和成本。第三,增强劳务输出基地管理与建设,有所针对地培育一批劳务输出点。实行输出、管理、培训、劳务、服务等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务输出的有效性和组织化程度。

(三)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根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

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思路出发,目前各级政府组织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第一,要實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创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第二,以发展非正规部门发展来促进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 非正规就业是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就业形式。因此,各地政府应适当地将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竞争市场。大力提倡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小额贷款或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指导、政策扶持、项目管理、小额贷款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对于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同时争取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城乡统一,使外出农名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参考文献

[1]周春芳.非农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306-315.

[2]胡繁荣.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新型农民[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1-23.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10.4:245-262.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 篇12

长期以来, 知识分子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在传统中国社会, 秉持儒家文化信念的知识分子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 他们进城为庙堂之上的大夫, 回乡则为乡村士绅。进城及出外游历之时, 士大夫们相互切磋砥砺, 塑造着主流的人文话语及主流的道德动向。回到乡村, 他们则把这些知识与道德适用于乡里, 从而提振乡村的人文道德与社会发展。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 虽然屡经王朝兴替、战乱天灾, 而农村总是能显示出一种“自我修复”能力, 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士大夫群体几度在社会变乱之后的废墟上, 硬生生地重建了社会秩序, 使乡村生活再度文明化。”

今天“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大学生作为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 无疑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的先进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一个目标的实现, 都离不开大学生参与。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需要大学生的科技支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实行“民主管理”需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构建乡村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实现“乡风文明”需要大学生的知识引领和身体力行。可是, 目前农村的大学生数量, 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据专家研究, 在国际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总人口中, 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一般占5.5-5.7%。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 而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 在2002年全国农村人口中,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有400万左右, 占农村总人口的0.5%, 其余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 小学毕业生占31.1%, 初中毕业生占49.3%, 高中毕业生占9.7%, 中专毕业生占2%。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 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43%, 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108%, 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则可提高300%。另一项研究表明, 在现代社会, 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的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 创造的财富则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 能够养活10个人。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因此, 提高农村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比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

专家推测, 2020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至少增加到农村总人口的4%。到2020年, 中国农村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 要实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不小于4%的目标, 需要有4000万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工作。从目前的400余万经过11年发展到4000万, 平均每年需要新增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

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有着旺盛的需求是当前的事实, 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当前的事实, 这种情况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后就出现了 (见表1) 。2003年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第一年,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 当年失业的毕业生就达到50万人。这种状况在随后的几年始终没有得到改变。根据人事部资料显示, 最近几年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只有70%多。70%多的就业率, 意味有将近320%的大学生游荡于社会, 这已经是社会“健康失业比重4%”的5倍之多。

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并非绝对过剩, 而是相对于城市的过剩, 如前所述, 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严重不足。我国许多城市大学生人口已经超过了需要, 例如北京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已经高达12%。为什么这些大学生宁肯成为城市的失业群体, 也不愿意到农村?就这一问题笔者曾对山东烟台大学机电学院2007-1班53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教育成本的预期回报低。有46名学生回答, “到农村就业父母的投入都难收回”。事实上,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迈向它的大众化道路的同时, 其收费并没有实现大众化。数据显示, 今天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1989年, 我国高等教育结束了“免费的午餐”, 实行收费。从1996年开始, 收费一路高歌猛进。根据教育部的收费标准, 目前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 普通专业学费每年不超过6000元, 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3个档, 另外还要收1000元左右的住宿费。按照这样的收费标准, 再加上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 供养一个大学生, 平均每年要超过1万元。我们就以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进行计算。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是15781元和4761元。以此计算, 供养一个大学生, 需要一个城镇居民2.5年纯收入, 需要一个农民8.4年纯收入。如果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工作, 月工资最高按1000元计算, 除去自己的开销, 每月交给家里200多元钱。读大学四年的费用, 工作22年时间才能还清父母的支出, 甚至有的一生都还不清。如此一来,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 自然会提高就业期望, 想方设法留在城市, 寻找待遇高、福利好的工作来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

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有50名同学说, “由于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设施的巨大差异, 知识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39个同学说, “现行的户籍制度和财政支出制度下, 如果到农村就业, 以后孩子的读书、生活问题都会有所影响”。当今的我国城乡差别巨大, “从国际经验看, 城乡居民差距一般是1.5:1, 这比较合理。我国现在是3.1:1。加上城镇居民还有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的补贴, 而农民的纯收入并不纯, 还要扣除一部分生产费用等, 所以现在城乡的实际差距在5倍以上”。而同农村相比, 城市在资金、信息交通、市场、管理、效率、和环境等方面又具有更大的优势, 满足了人们占有空间、时间、知识、金钱、管理的欲望。选择城市, 特别是选择大城市是人的本性反应和体现, 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本能地进而自觉地选择了城市。

社会和家庭的原因。有35名同学说, “不愿意到农村也是面子问题和家长的期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共同看法是, “家长不愿意他们当村官, 好不容易鱼跃龙门, 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 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 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而来自城里的学生说, “因为农村那么穷, 那么苦, 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 现在大学毕业了, 却要到农村吃苦去, 家长们根本不放心。”父母辛苦地培养子女顺利上大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回报父母, 不让父母失望, 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能留在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以上分析我们看到, 无论是教育成本的原因、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还是社会和家庭的原因, 最根本的还是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原因, 即农村穷, 农村落后, 到农村就业既吃苦又没面子。也就是说并非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 而是现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与他们的投入相匹配的工作, 即他们的投入与毕业后的工作收益不成比例。

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为, 影响社会各主体行为取向的终极因素是利益关系,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 都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 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说是他们人生中重要抉择之一, 职业选择好不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及自我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只有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的时候, 他们才会选择这份工作。

如同农民工进城一样、大学生到农村, 是人才在城乡间的对称性流动和置换, 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如何才能使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呢?既然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多为经济原因, 那么就应该通过制度创新, 建立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 为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解除眼前和后顾之忧, 实现就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第一, 出台、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 建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吸引力。可包括以下方面: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薪酬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可退回部分学费, 目前广东省已在此方面展开有益尝试;在录取公务员时优先考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 使他们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 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现行的户籍制度, 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可保留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其原就读高校所在地的城市户籍, 淡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念, 激励学生“先回乡再回城”;在社会保障、日后子女升学等方面也对他们给予照顾;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培训, 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 熟悉农村工作。

第二, 加大精神激励的力度。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 相应的精神激励也属于高层次的激励, 这是单纯的物质激励所不能替代的。在对大学生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 还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精神奖励。丘吉尔说“一旦荣誉发出召唤, 那么不论她指向何方, 荣誉之子都会响应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人的需要来看, 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认同争取光荣和荣誉的需要。荣誉是通过对其的认可而焕发一个人内在潜力的一种激励。

因此,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事业的成就感、社会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爱、重视。

参考文献

[1]、秋风.使乡村再文明化[N].21世纪经济报, 2007-07-02.

[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 2006.

[3]、蔡永飞.城市支持农村, 关键在人才[J].红旗文稿, 2005 (7) .

[4]、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M].人民出版社, 1995.

[5]、温家宝.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 2009-03-05.

上一篇:商业地产金融下一篇:加密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