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性

2024-07-22

间性(共12篇)

间性 篇1

随着传媒力量的不断强大和信息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化, 信息传媒作为舆论的力量,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信息文化需求, 起到更好的精神补足作用, 更加重视信息传播服务的质量和信息传递的控制时间了效果。目前, 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对于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及时性以及适时性的合理把握和控制是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工作, 合理的进行适时性的新闻采访及时性的报道是现代信息传媒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 也是提高传媒力量的引导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是新闻采访和报道应当遵循的行业规范和准则。

1 新闻采访报道的及时性

1.1 新闻采访报道的及时性概述

新闻采访报道的及时性, 顾名思义, 从字面来讲就是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对于事件的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和及时的报道。新闻的“新”字这正包含着及时性的意思, 也指内容的新鲜性, 新闻工作者都要求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触觉, 能够及时反映新闻的发生并随时记录下来, 这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能力。新闻工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信息的洞悉能力是为了保证新闻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 给广大受众带来新的信息, 抢得受众, 抢得先机。抢新闻, 新鲜出炉的新闻抢占头版头条增加新闻的关注度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日常奋斗目标。挖新闻, 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报道出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看家本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及时性就是指媒体机构将“新”的趣闻第一时间呈现于受众面前的一项以生产和挖掘信息为主要工作的特殊社会组织为了增强信息价值而进行的努力活动。

1.2 新闻采访报道及时性意义

现在社会这种对新闻的“新”的追求体现的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能力, 同时也是一家媒体公司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拥有优秀的新闻记者、工作人员以及先进的新闻采制设备是作为一家先进新闻媒体公司的必备条件。同样, 新闻的及时性也体现了一家新闻媒体机构的管理水平, 例如某家媒体在同一新闻正在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领先于同行业其他媒体机构, 那么人们就会从其处进行新闻信息的阅读和了解, 其他媒体机构的同样新闻内容都将成为过时新闻, 不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 失去了其新闻“新”的意义, 缺少及时性导致新闻的价值大打折扣。对新闻信息进行及时采制和播报的媒体机构不仅抢占了市场, 还竖立了行业权威性, 拥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的及时性就是新闻人的价值体现。

不同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及时性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战争爆发时常采取战况直播的形式将战争实况呈现于人们眼前, 满足人们视觉冲击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记录作用, 通过对时事的报道和记录可以帮助国家和人民对战争进行记忆, 更多的是对战争进程和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并得到相关的预测和判断, 达到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在例如对于2008年的一场地震, 本人亲身体会, 在接到单位消息并于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现场, 对灾区人民进行救援并及时将震灾情况进行播报, 让外界了解到灾区情况, 连同外部, 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援。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播报的及时性以及新闻价值的意义。新闻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新的不被人们所了解和认真的信息和文化领域, 对于新闻的渴望和了解可以实现什么精神思想上的满足, 这是新闻及时性更深层次上的意义, 除了新颖的猎奇心态的需求, 也同时是人类成长和进步的精神文明上的需求。

当然受众对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及时性的追求是远远跟不上新闻从业人员的, 一般受众很难及时了解到新闻信息, 一般会在自己需要时进行信息的搜索, 早几天晚几天知道这些新闻对受众来说区别并不大, 只有极少的新闻需要及时了解的, 大部分新闻的及时性对于受众和新闻从业者而言, 概念和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闻采制和报道的及时性是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和职业追求, 在需要的时间了解到想了解的新闻信息就是受众的及时性。

1.3 新闻采访报道及时性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报道的及时性盲目追求及时性的名和利, 抢占市场先机, 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已经成为很多新闻媒体机构的首要工作原则, 很多媒体机构甚至为了抢新闻, 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 伪造新闻和错误新闻层出不穷, 例如在某某新闻的报道中, 夸大事实, 将事情具体情况和细节信息夸大, 甚至出现很多不同媒体对于同一新闻进行了不同的细节报道, 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看到几个不同的版本, 新闻的夸大和虚造导致受众无法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 会降低受众新闻内容的信任感。新闻的及时性是新闻从业者对新闻能力的一种追求, 但是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进行新闻的虚造和失实报道是十分不明智的, 不仅会影响到媒体机构自身的信誉度, 降低受众的信任度, 而且虚假新闻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和干扰, 对于不确定的新闻信息宁愿慢一拍, 因为,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行业准则, 是新闻行业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不应当为了求快而破坏原则性。

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新闻的价值, 即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受关注度较高的或者出乎意料之外的新闻内容是较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当然, 新闻也分为很多类型, 社科类、财经类等等的很多方面的新闻报道, 其作用和意义都不一样, 价值也不同, 视其关注度和独特性以及贡献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才能确定新闻的价值和内涵。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娱乐类的新闻报道, 很多是娱乐圈内人为了提高自身的关注度而可以制造的绯闻和新闻, 主要目的一般是宣传和造势, 虽然关注度不低, 但是实际价值意义并不高, 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好奇心理和娱乐心理, 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媒体自身的收入而进行的新闻采访和报道。进行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的挖掘和跟踪才应当是媒体从业者的真正工作意义和工作方向。

2 新闻采访报道的适时性

2.1 新闻采访报道适时性概念

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的另一个重要实践性概念是指新闻报道的适时性, 所谓的适时性原则, 则是为了实现某些新闻报道更好的传播效果而进行的人为上的时间的安排, 例如我们常见的各电视频道的固定时间的电视栏目, 这些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更好的效果进行的事先的安排的, 保证了新闻采访报道传播的适时性。新闻采访报道的适时性相对于新闻采访传播的及时性而言, 是新闻时间性管理的另一项选择和政策, 具有更多的抽象性和难控制性。对于新闻采访和报道的适时性选择一般根据新闻内容的性质进行判定, 对于政治、经济类的新闻内容和可能造成的恐慌和不良影响可能性较大, 一般应当对新闻内容进行相关的时间性的选择, 在适时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新闻报道。

2.2 新闻采访报道适时性意义

新闻的内容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和见闻几类为基础而出发, 新闻的传播除了要保证其自身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还应当在保证大局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传播, 有些新闻过早的进行播报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带来不好的暗示形成不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 是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的, 对于这类的具有不良影响性的新闻应当进行实时性的播报, 该慢的时候要慢下来, 该压的时候要压住, 这种时间上的控制是新闻的一种选择手段, 也是新闻相关政策。如一些实况转播的情况, 如果出现了有损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画面和片段会被很快的剪切或者跳过。对于现场直播的新闻一般也会提前做好准备, 确保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 如果遇到突发状况, 导致新闻内容与安排出现出入, 也会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对于不良新闻进行广告插入或者直接切断等方式保证新闻的适时性, 新闻的及时性固然重要, 但是要以适时为前提和基础, 不然也属于价值不高的新闻。总而言之, 新闻采访报道的适时性管理能力也是一国新闻传媒管理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新闻采访报道的适时性的判断是抽象十分难抉择的, 这一直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管理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3 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原则

信息作为时代的象征, 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慢不仅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力量, 也体现了一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随时掌握前沿的信息和资料是保持一国先进性的重要表现, 因此新闻传媒行业作为我国信息传播的主流行业, 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巨大的, 对于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控制的合理性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难以把握的。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主要包括及时性和适时性两种, 对于新闻时间性管理的判断和控制应当遵循“该抢则抢, 该慢则慢, 该压则压”的原则。对于新闻的性质应当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定, 不同类型的新闻和不同重要程度的新闻要进行不同级别的处理对待, 对于一般的娱乐性新闻一般采取及时性为主的原则, 对于国家政策性的新闻以及国际上的一些重要新闻则要经过认真核实, 确保新闻内容的严谨性和真实性, 并坚持适时性的原则, 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样, 经济性的、技术性的、社会性的新闻也是保证适时性的基础上尽量以及时性为主。总而言之, 新闻传媒机构是信息搜集和播报的专门机构, 对于这个传递信息的通道要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管理, 设立完善的保护制度, 要求新闻采访报道能够坚持时间性原则, 并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 实现我国新闻传媒事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里特别提到的还有针对一切具有煽动性的会导致社会混乱和治安不稳的不良新闻和不实新闻应当发挥新闻媒体的甄别能力, 新闻传媒作为舆论的力量, 为的是满足人类生活的精神进步的需求, 应当是以挖掘有价值、有意义、有贡献、有进步性的新闻为最终目的。新闻从业人员要更好的遵循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原则,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论

新闻采访报道的时间性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目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和关注。要对新闻采访和报道进行良好的实践性控制, 首先要了解到新闻的及时性和适时性的内涵和意义, 对新闻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选择正确的新闻报道时间性质, 让新闻的传播更好的遵循时间性原则, 并且新闻采访报道在保证及时性和适时性的情况下要遵循新闻信息和内容的真实性和有价值性的基本原则, 通过更好的时间性管理和控制实现新闻采访报道以及相关媒体机构和行业的整体市场次序的和谐有序和良性竞争。

间性 篇2

庄子哲学思想中的主体间性--兼论主体间性的规定性及其表现形式

庄子通过寓言和论辩的形式,考察了主体间的评价标准和主体间的感知互通性.就前者而言,庄子给予了本然状态的相对主义的回答;就后者而言,庄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即庄子肯定了不同主体间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互相感知.庄子关于主体间性的观点颇具现实意义.

作 者:肖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62刊 名: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EDUCATIONAL COLLEGE年,卷(期):20(3)分类号:B633.33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 主体间性 感知互通性 不可通约性 同类中的异质 异类中的同质

媒介“间性”概念考辨 篇3

媒介“间性”概念考辨

王怡周1刘大年2

(1.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封 475001;2.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24)

通过探讨媒介、间性、主体间性等概念的内涵,简单梳理了媒介间性的理论来源。并指出,媒介间性适用范围广泛,应作为一个术语被正式提出并推广应用。

媒介,间性,主体间性,媒介间性

一 何谓媒介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媒介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例外。理解媒介当前的状态与发展轨迹便成了理解媒介间性的逻辑前提。

媒介的内涵从广义上来讲,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包括人)之间发生关系、建构关系的中介,《辞海》将其定义为“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这些关系可以指实践关系、物理关系、化学关系、医学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也包括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媒介建构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万物因媒介而互动。”

媒介所充当的“中介”可分为两类:一是工具,如火车、电力等,这一“工具”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实践关系;一是介质、媒质,是“物质系统在其间存在或物理过程(如力和能量的传递)在其间进行的物质。如空气、水可以是声音传播的媒质”[1]。

从狭义上来讲,媒介主要指信息中介,即传播媒介。它在历史上主要有三种形态:(1)作为传播工具的人,如神使、媒人①等,这时的人 (或神)是传播的通道;(2)作为传播工具的物,如烽火、硝烟、军号、招牌,也包括各种文化文本及这些文本的形式表达技巧,此时的物是信息传播的符号;(3)技术性传播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此时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媒介化延伸。

中国历史上,对媒介较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媒介主要与人相关,是社会关系和信息传播的中介,属于狭义的媒介内涵。如杜预:“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这是对《左传·桓公三年》中“会於嬴,成昏於齐也”的注解;“匪我愆期,子无良媒”②,这里单用“媒”字来表述媒介的含义,意指媒人。

西方的英文单词中,medium、media、agency、channel、vehicle、intermediary、instrumentality、forum、matchmaker、go-between等均有媒介之意。通常以medium/media来表述中文“媒介”的内涵,其与中文“媒介”的对应已经成为默契的文化惯例。media源于拉丁文medium,意指“中间”。雷蒙·威廉斯(RaymondW illiams)考证:“从 16世纪末期起,这个词在英文中被广泛使用,最迟从 17世纪初起,具有‘中介机构’或‘中间物’的意涵。”[2]这属于我们认为的广义层面的媒介。这一术语的技术性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强化,费斯克说:“它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有时它用来指涉传播方式,但更常用于指涉使这些方式成为现实的技术形势(比如收音机、电视机、报纸、书籍、照片与唱片)。”[3]这时其便是我们认为的狭义层面上的媒介。

英语单词media与中文“媒介”的意义并不完全重合。中文“媒介”与“媒体”是两个词,而media可以指媒介,也可以指媒体。有时两者也会混用,如“传媒”,既可以指“传播媒体”,也可以指“传播媒介”。两者都是中介,本质相同,这也是两者发生混淆的原因。两者也存在差异:(1)“介”更强调作为居间物,连接彼此的工具;“体”则有主体之意,更强调作为传媒的具体机构。(2)“介”比“体”更为抽象。“媒介”更倾向于“关系”的表达,而“媒体”更倾向于实体性的表现。(3)“媒介”可以有广义上的认识,而媒体常常是狭义上的理解。(4)“媒体”通常指大众传播工具,而“媒介”可以指大众、小众、分众的传播工具。由此可见,媒介内在地包含了媒体,媒介的外延更大。

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媒介对于文化来讲,就像麦克斯韦尔《热力学》中的“妖精”[4]对于整个系统一样,这个“妖精”并不主动做功,但能在热力系统中减少运动中“熵”的增量,从而促使系统实现平衡、有序、确定性的运动,有效控制热力系统;媒介并不是文化本身,但却能通过记载、传播文化内容,实现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繁荣。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③中的“文”可以理解为书写媒介,也可以理解为文采、辞藻,而后者也是媒介表现形式的重要一部分,属于媒介传播力重要的构成部分。

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L.德弗勒 (M.L.Defleur)认为传播媒介的阶段性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甚至认为媒介的变迁决定着文化的演化。美国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5]则说明了媒介对于社会在认识、精神、文化层面的巨大影响。美国传播学家唐尼 ·史契瓦兹 (Tony Schwartz)毫不夸张地将媒介加冕为人类的“第二上帝”。

二 “间性”流变

“间性”(intersexuality),亦称雌雄同体性 (hermaphrodism),本是生物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某些雌雄异体生物兼有两性特征的现象[6]。“间性”目前被广泛应用到人文科学中,用来解释一些交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出现了以主体间性为哲学基础的文本间性、复合间性、文学间性、语言间性、文化间性、网络间性、媒体间性、媒介间性等理论观点。

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很多学派都对主体间性做出过探讨,康德、费希尔、黑格尔、马克思等都对其有过论述。中国学者对主体间性的阐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体间性凸显于 20世纪,源起于近代主体哲学的深刻危机中,是对危机反思的产物,又称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主体间性”的哲学范畴,之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巴赫金、伽达默尔、布伯等人分别从哲学、社会学、阐释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胡塞尔认为:“正如他人以身体存在于我的感知领域中一样,我的身体也存在于他人感知领域中;而且一般地说,他人立即会把我经验为他的他人,就像我把他经验为我的他人。”[7]“先验交互主体是绝对的,它是唯一自主的存在始基,所有客体性从其而来。”[8]胡塞尔的主体间性不仅强调“自我”“他我”主体的共存性,还有间性的重生性。

海德格尔称自我与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一种存在方式为“共在”,这也是主体间性所具有的最基本特征。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在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存在。”“此在本质上是共在。”[9]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关于“我与他人”关系的论述,突出了主体间的交通性和互识性,其内涵就是关于主体间性的问题。他认为:“仅仅为了他人,通过他人的帮助下才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保持自我。最重要的构成自我意识的行为,是确定对他人意识的关系。”[10]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主体间性存在内在的相通:“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11]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中也体现了主体间性的思想:“‘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凸显出来的,这个词的核心意义是主体间性,即与他人的社会关联。唯有在这种关联中,单独的人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存在。离开了社会群体,所谓自我与主体都无从谈起。”[12]他对主体间性这样论述:“纯粹的主体间性是我和你 (我们和你们),我和他(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对称关系决定的。对话角色的无限可互换性,要求中心角色操作时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拥有特权,只有在言说和辩论、开启与遮蔽的分布中有一种完全对称时,纯粹的主体间性才会存在。”[13]

德国宗教学家马丁·布伯认为:“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伫立于‘我’与‘你’之间。”[14]他从“我 -你”关系出发建构他的对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的“千高原”与“块茎”理论展现了其间性思维模式。“‘千高原’指‘一个充满差异与联系的大千世界’,‘块茎’指‘一切事物变动不居的复杂互联性’。”[15]上述学者们对主体间性阐述的角度、观点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共同的哲学生成背景使他们表现出哲学立足点上的不谋而合。主体间性已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成为了一种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思维范式。

文本间性,或互文性是克里斯蒂瓦在 20世纪60年代一篇关于巴赫金的论文中提出来的。文本间性是指“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他诸文本的复合体之吸收与转化”。[16]文本间性实际上是主体间性在语言和话语实践之中的反映,克里斯蒂瓦认为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进行消化、吸收、改编与翻新的结果。克里斯蒂瓦和托多罗夫通过对巴赫金“对话”思想的“误读”,阐发出“互文性”理论。德里达解构的是“结构”的封闭与不足,这样便倡导一种流动的、交互的文本关系。

刘悦笛从主体间性与文本间性的概念引出了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所谓文学的复合间性,意指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间性’。”[20]它兼具了“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特质,同时,又是超逾了这两种间性的更高的“间性”结构。“由于,文学‘复合间性’是由‘作者→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互动,‘读者→文本’与‘文本→读者’的互动共构而成的,而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具有‘主体间性’,文本也是被置于‘文本间性’的视野内的,它们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亦成为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对话体系。”“可见,文学的‘复合间性’既不属于‘文本间性’,又不属于‘主体间性’,而是介于两种间性对话和交往的中介场里面,是‘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的辩证统一、交互运动和‘再度间性’。”[17]

邱国红认为:“在文学间性的构成形态中,文化间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既基于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隐形间性。它既涉及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主体间的对话,又引发对文本生成和意义生成两方面的重新阐释。”[18]将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性”应用到文化领域便是“文化间性”。“文化间性”最早由哈贝马斯继主体间性、语言间性后提出的文化哲学术语。王才勇认为:“文化间性 intercultural的本义指不同文化间交互作用之内在过程,正在此过程中,凸显了每一种文化引起多方关注的间性特质(即在与他者相遇时或在与他者的交互作用中,对方获得了由原文化的间性特质变异或意义重新生成而来的新的文化意义。”[19]对文化间性国内论者还有别的看法:“文化间性体现了从属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主体之间及其生成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18]“文化的主体间性是指文化交流中主体与其环境对理解异质文化有深刻的影响。”[20]“文化间性指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可交流性。”[21]他们的理论基础还是主体间性。

黄鸣奋提出了网络间性的概念:“‘网络间性’同样可以被称为‘互网络性’(internetivity)。”“如果‘网络’仅仅是抽象的、大写的、同质的、单一的,那么,或许不存在网络间性问题。如果‘网络’是具体的、特指的、异质的、多样的,那么,对网络间性的研究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说主体间性哲学主要关心主体之间的关系、文本间性理论主要关心文本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被网络间性理论取为重点的是网络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网络间性’实际上就是 Internet的理论概括。”[6]黄鸣奋还提出了媒体间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媒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媒体间性 (media-textuality)。”[22]他从“媒体技术间性”“媒体信息间性”“媒体社会间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我们的“媒体生态”,即媒体环境和当前媒体环境下的艺术。

三 媒介间性

王振铎、刘大年在编辑学研究中根据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提出了媒介间性的概念:“我们编辑学研究的既是创构大媒介(包括出版物、影视物、网络与手机荧屏显示物等)、传播大文化的课题,就理应创造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媒介间性’或‘媒体交互性’,并作为普通编辑学的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们对‘媒介’这个麦克卢汉式的命题的理解,及其规律性的阐发。”[23]王先生在 2010年 5月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出版学术会上提出:“在人类生活交往于其间的全部媒体结构,或媒介环境中,各种不同媒介之间内涵着并演化着一种最本质的交互关系,即媒介间性。多种媒介及其结构之间互补互动,交叉演变,共同推进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交互其间的则是古今各种出版文本的文化内容,以辗转模因(meme)的传播方式复制和创新,继承和发展。”有日本学者在会上提出,媒介比媒体外延更大,更能表达其学术意义。其后,王先生将媒介间性的英文形式也确定了出来——“inter mediationality”。

韩国出版学会副会长,金浦大学教授南奭纯认为:“在数字时代,出版媒体的繁荣在于回顾出版的本质,正确树立整体性的多媒体交互观念,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学及出版产业仍将持续发展并走向更新的未来。出版是使所有媒体开拓发展的原动力。出版内容正是一切新媒体所接受、吸纳的原始内容。出版内容为一切新媒体的创立,提供了可能性和基本条件。基于出版的内在本质,在此基础上,构筑整体性文化结构的前提下,文化产业必须形成反映消费者需求的跨媒体 (cross-media)需要。”[24]南奭纯先生将其称为跨媒体 (cross-media),其内涵与王先生的媒介间性不谋而合。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补偿性媒介”[25](remedialmedium),讲的是新媒介都是对旧媒介的补偿,其内涵与媒介间性也是相同的。

媒介间性 (intermediationality)可以解释同种媒介的关系:一本书与一本书之间,一部电影与一部电影之间;也可以解释不同媒介之间的关系:一部电视剧与其同题材的电影、小说、动漫等;还可以来描述古今中外新老各种媒体的交互:古本图书和历史中各版本的小说、近代的光碟、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等。是一个适用范围非常广,有必要提出来的意指主体间性在媒介中的应用的术语。

注释

①史上对媒人的称呼有:媒妁、媒婆、媒妇、媒主、媒伯、媒保、媒证、媒姥、媒妪、媒媪、媒介婆、媒稳婆等。

②见《诗经·卫风·氓》。

③《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般学者理解为:说话、写文章要讲究文采、辞藻,否则就不能行之久远、传之后人。这里则从符号学角度做出新的解释,是说人们只用口头语言去讲话、交流、传播思想,而不用文字去书写、刊刻,不把所言之志用文辞记录下来的话,就不能行远、传久,广泛传播。言指口头语言,文指符号文字。

[1]《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138.

[2]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 [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99.

[3]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2版.[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1-162.

[4]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9:144-145.

[5]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5.

[6]黄鸣奋.网络间性:蕴涵创新契机的学术范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84-88.

[7]胡塞尔.生活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扎哈维,胡塞尔.先验哲学交互主体性转折[J].哲学译丛,2001(4):2-9.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李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0]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1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 (第 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2]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36-337.

[13]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马丁·布伯.我和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5]麦永雄.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J].清华大学学报,2007(2):37-46.

[16]周宪.超越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7]刘悦笛.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J].文艺理论研究,2005(4):64-69.

[18]邱国红.文化间性的例证:中国诗歌审美范式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5(1):96-99.

[19]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 [J].江西社会科学,2007 (4):43-48.

[20]夏莹,靳凤林.文化交流的主体间性及其原则 [J].浙江学刊,2002(6):12-14.

[21]韩红.文化间性话语中语义研究的自我理解[J].外语学刊.2004(1):67-72.

[22]黄鸣奋.媒介间性:数码时代的艺术探索 [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4):1.

[23]王振铎,刘大年.编辑学 60年的学术发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1):113.

[24]南奭纯.出版内容的跨媒体创新之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46-149.

[25]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On the Conception of Inter mediationality

WANG Yizhou L IU Danian

W e sorted out the theore tica l sources of inte rm ed ia tiona lity by exp loring the concep tions of m ed ia,inte rsexua lity,inte rsub jec tivity e t a l.Based on this resea rch,the authors think tha t inte rm ed ia tiona lity can be used w ide ly in academ ic s tud ies,and should be offic ia lly p rop osed and used as a te rm.

m ed ia,inte rsexua lity,inte rsub jec tivity,inte rm ed ia tiona lity

N04;G20

A

1673-8578(2010)06-0045-05

2010-11-01

间性山羊生殖器官的解剖观察 篇4

1外部观察

解剖的间性山羊9月龄,25 kg,被毛白色,无角, 体型小,偶尔听到柔弱叫声。外生殖器官观察发现: 外阴与正常羊相比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在阴门腹侧连合之内有一小而微凸的阴蒂。在两股部之间有一袋状的皮肤囊,触摸到囊内仅右侧有一睾丸。经过比对,几例间性山羊的父母代均来源于不同养殖户。父母代都是 无角山羊 且被毛均 为白色。母羊体重40 kg,公羊体重60 kg。

2解剖特征

2.1雄性部分

剖检可见山羊两侧均有睾丸,右侧睾丸比左侧的大。在睾丸头部附睾出现分叉( 见217页彩图1A) , 一部分含有丰富睾丸血管而移行成精索; 一部分含有一条盘曲的附睾管,附睾管在睾丸尾部折转并膨大 ( 形似卵巢) ,此处有韧带与子宫角连接,附睾管进而移行成输精管。两侧输精管沿子宫角后下侧向后行, 在子宫体腹侧壁突然形成较大的圆索状结构,管壁较厚( 疑似阴茎结构) 。之后移行的管壁进入到阴道的壁内,在阴道的后部有一开口( 见217页彩图1B) ,管壁继续在阴道壁内向后移行,并分别开口于尿道外口两侧( 见217页彩图1C) 。

2.2雌性部分

子宫角内有大量微黄透明的液体。子宫角前端是一盲端,有韧带与睾丸连接,左侧子宫角管腔比左侧的大( 见217页彩图1D) 。子宫角管壁内可见丰富的血管。子宫角向后延续为子宫体,子宫体较小,其腔内前端有一纵隔膜。子宫颈管壁不厚,黏膜较平滑,子宫颈管腔较大,外面的液体很容易流进子宫内。 阴道与阴道前庭交界处的管腔口突然变小,在阴道前庭内形成4条皱褶( 见217页彩图1C) ,阴道前庭管壁较厚,肌层发达,黏膜苍白。解剖观察时见阴道、子宫、子宫角内有多量微黄透明的液体( 见217页彩图1D) 。阴门口较小。

3小结

两性畸形在山羊发生较多,绵羊很少见。两性畸形有真假之分。真两性畸形是指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性腺( 睾丸和卵巢,或包含睾丸和卵巢组织的两性腺体) ,而假两性畸形是指在同一个体内只有一种性腺 ( 睾丸或卵巢) ,但生殖器官的其他部分为两性形式。 笔者就近阶段解剖的间性山羊观察,假两性畸形比较多见。

通过解剖发现,间性山羊阴门口较狭窄,外部的微生物不易进入阴道前庭。子宫颈管腔较大,输精管将精清等液体排入到其移行阴道内的开口,经子宫颈口流入子宫及子宫角内形成潴留,或尿液经阴道外口回流入阴道进而流至子宫内,液体量多时经阴道外口、阴门口排出体外。仅右侧睾丸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造成右侧睾丸发育较左侧的正常,而右侧子宫发育较左侧的小。

综合外部观察与解剖特征、结合父母代的体征, 此羊疑似假两性畸形为公羊母相。若是确定此羊性别,还需要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细胞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水平检测。

主体间性对主体教育的启示论文 篇5

一、主体间性内涵的分析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单子式个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强调以主客体关系为基础的主体性,只会使彼此把对方看作是自己所支配、利用的对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进入20世纪后,建立在单子式个人主体性基础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利己主义越来越暴露出它消极的一面,由此引发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冲突和恶化,这说明单子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理念正在逐步丧失其存在的历史根据。所以,西方哲学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subjectivity)的范畴,试图将人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对立分离状态中结合起来。

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的解释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为了使先验现象学摆脱“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现象学必须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即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实现“自我”和“他我”的沟通。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或“共通性”,即“交互主体的可涉性”。它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而达成的“视域互换”。

由此可见,主体间性是在交往中生成的,交往的内在目的就是使交往主体形成相互“理解”和“共识”。交往本身就蕴涵主体间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在真正的交往中,主体能够克服个体单纯的“为我性”进行“移情”,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从而形成了“视界融合”。主体间性的形成有利于主体之间的深入交往,通过一定程度的“互识”与“共识”,主体彼此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充分地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在更深的层次上接纳对方,这又会使交往进一步深化,从而生成一种更高层次的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的教育启示

教育的宗旨在于“成人”,“成人”即人的生长,一种完整的、有个性的主体的生长。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师生在交往中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师生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通过对相互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和融合。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因此对主体间性的追求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另外,教育不仅要教人拥有改造世界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教人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一种外在的占有式主体,而是要生成具有丰富人性的人。因此,倡导主体间性对迷恋于占有式主体的主体教育可以起到启示或纠偏的作用。

1.转变教育价值取向

主体间性对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它可以使主体教育从塑造一种外在的占有式主体转向为培养一种具有丰富人性的主体。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而应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在世界中和谐地存在。对主体间性的关注能够使教育走出这种“单向度”的危机,使教育把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并通过对入主观世界的改造来使其更好、更科学地改造客观世界,从而实现“人的革命”。

2.转变教育实践观

传统的对象化实践观,长期以来深深地支配着对“教育实践”的认识。教育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都是以“主体一客体”的关系为思考框架的。

主体间性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来实现,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作用和联系。“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转向,才能将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从“人与物”的关系中解救出来,以“主体一主体”的关系取代“主体—客体”的关系,这种主体间的关系,将自我与他者同作为主体,在交往中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有对对方价值的尊重;既把自己当作主体,也把他人当作主体,主体间通过中介物的交往,达成共同的认识。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这一教育实践观的转变,其意义在于还教育关系的本来面目,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合作的过程,在平等的交往中,消除单子式个人主体的状态,而走向“共在”、“共生”、“共发展”的主体间性。

3.改造教育方法

由于现实主体性教育旨在把受教育者塑造成能够对外界进行“掠取”、“拷问”的主体,教育者便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他们以对待“物”的方法来对待学习者。主体性教育在“物”的基础上构造人,力图在受教育者身上增加某些社会或教师认为重要的“特性”,并用外力来使学生接受,这种方法是不人道的。

人性只有在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得到陶冶和提升,我们不能妄想用非人性的方法把人塑造成具有丰富人性的主体。因此,教育对主体间性的培养不是靠外部塑造,而是在教育者与学习者作为平等的主体所进行的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中,所培养的教育主体才是一种健全的主体。

4.丰富教育内容

倡导主体间性在本质上就是对“完整性”的人、大写的“人”的追求。教育要培养主体间性丰富的人,必须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体现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建构性的特点,使中小学生学会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使他们养成对自然的依恋情感、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的社会情感;对自我的反思品质与批判精神。怀特海认为,“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因此,走向整合的教育内容应涵盖生活世界的全部。

5.转变课程观

“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向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转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学科化倾向严重,在这种学科课程学习中,儿童难以理解和把握整个生活世界。对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教育必须确立完整的、整合的课程观和主体性的课程观。所谓完整性的课程观,就是全面划定人的生长家园,包括生活世界、科学世界、人文世界,建立以经验为生长点的整合课程。所谓主体性的课程观,就是课程编制能充分体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必须在课程范式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包括知识观由符合性知识转变为解释性知识,课程编制由关注目标转向关注过程,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参与并创造性地解释现实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摆脱课程的接受认同规范,而走向自主创新。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整合性,学习方式的主体性、交往性,课程管理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无疑符合主体教育的要求,推动完整、自由、个性的主体人格的养成。

6.对教师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启示

教师教学研究是一种价值反思和意义追问的探究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充分、自由地发展。胡塞尔提倡,让“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存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生活世界之中,与自己对课堂教学生活世界的价值反思和意义追问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学会以一种理性的、反思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教学生活世界,从理性自觉和人文关怀的高度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建构和创设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课堂教学生活世界,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研究具有一种人文理性、价值理性和反思理性的品质。

教师教学研究的价值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研究绝不仅仅限于实施某种教学理论或运用某种教学技术,而是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从事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活动,并在与课堂教学生活世界的交互作用中追问价值和探寻意义的过程。从而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生活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 篇6

[关键词] 编辑活动 “媒介间性” 编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26-03

[Abstract] “Intermediality”is the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It means the different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media—hav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coexistence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mediality”is not only the law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but also the feature of editing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is law and the features.

[Key words] Editing activity “Intermediality” Editing law

在当代编辑学研究中,主客体关系视角已经成为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由此出发得出的观点——编辑活动是一种由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实践活动,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由于研究者对编辑活动主客体元素的认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编辑观。其中,王振铎先生的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广受关注,影响深远。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引人注目。他在《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中指出,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发现是编辑学研究60年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诸版本,广播节目,电影银幕,电视、网络频道与手机荧屏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突出显示着应该称之谓‘媒介间性’的多重交互性特征。”[1]但是,对于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编辑活动这一特征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王振铎先生没有作深入阐释。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进行初步论述。

1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内涵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在此前的编辑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强调编辑活动主体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由作者、编者和读者构成的主体作用关系是编辑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例如,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反映作品供需矛盾的关系,得到什么样的调节和整合,最终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得失盛衰。”[2]也有研究者深入论述编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编辑主客体之间作用关系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例如,杨焕章先生认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类型的编辑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编辑活动过程之中。”[3]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特征。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关系,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共存互补性。无论是共时的编辑实践,还是历时的编辑实践,由编辑主体元素所创构的编辑客体——媒介,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容互存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以另一种媒介的必然消亡为前提的。相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介的影响和推动。比如,期刊的出现没有终结图书的发展,而图书是期刊发展的源头。电视的出现没有宣告广播媒介终结,同时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广播媒介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出现更是如此。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媒介分属不同的符号模式和媒体模式。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电视具有实时直观的媒介特性,书籍具有深度见长、易于保存的深阅读个性,广播具有听觉灵敏、生动传真的媒介个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在同题的表达上又有着共通的空间。由此可见,共存互补的“媒介间性”特征,不仅是现实媒介多元共存的写照,而且也是其间际性关系的一大特征。

二是交互作用性。由编辑实践所缔构的媒介,不仅具有静态意义的共存互补性,而且具有动态意义的交互作用性。它们之间,不仅互补,而且互动;不仅共存,而且共生。以“影视后出版现象”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媒介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共存,而是交互作用的共生;不是符号模式意义的浅层互补,而是精神多维交流意义的深层互动。这就是图书出版能够催生影视制作,影视剧热播能够带动图书出版的真正奥秘。针对这一现象,王振铎先生指出:“文学和影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对话性和互文性。文学是影像改编的前提和基础,影像改编则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影像改编的屏幕化将静态的文本阅读变为动态的影像欣赏,通过影视媒体普及文本。”[4]媒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影视传播和文本出版中找到例证,而且可以从报纸和图书出版互动、电视和网络互动、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融合中找到例证。当代报纸编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报网互动并走向融合:报纸编辑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寻求信息,设置议题,网络媒体又可从报纸报道中得到支持,加强网络舆论。很多报纸编辑在网络上设置“焦点网谈”之类的网络话题园地,然后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编辑为报纸同名栏目,这正是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体交互作用的生动体现。正如范志忠所言:“作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杂交,线上与线下的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的混血,‘报网互动’无疑有力地促使了报纸传播技术的飞跃,极大地拓展了报纸的时间、空间概念,使得报纸也像网络一样,具有了直播、互动、链接、超越时空限制的功能。”[5]从相反的角度来讲,报纸同样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延伸和推动。

三是转换生成性。转换生成性是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最高层次,意谓不同媒介在编辑主体元素的主导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形态,实现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形态表达。当下流行的“全媒体”出版,由编辑主导,将同一主题内容以传统书籍、网络、电子书和手机等不同媒体形态同步出版发行,实际上正是媒介间转换生成性的表现形式。我国最早开启“全媒体”出版的是,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中文在线”,将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图书、网络、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四种媒体形态同步出版。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相继采用“全媒体”形式出版发行。“全媒体”出版的最高形态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数据库产品的编辑出版。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传统文本、影像、期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在共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自由剪辑组合和自由转换生成,由此所形成的媒介间交互作用的特征在编辑主体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笔者以为,“全媒体”出版和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在编辑主体元素主导作用下实现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形成同题多媒体形态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存在依据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媒介文化缔构活动,缔构的对象和目标是媒介。编辑活动不同于作者创作活动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文化创构活动是单个稿本的创造,而编辑活动是在单个稿本基础上的组合构造。这种缔构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媒介。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活动的缔构性在不同的媒介创造过程中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缔构或组构的程度各不相同,有强弱之分,有轻重之别。报纸和期刊是编辑对众多作者作品的组构结果,其缔构性最强;网络、影视次之;书籍缔构和组构性相对较弱。但是从编辑本质来讲,书籍作为媒介是由编辑在作者创作稿件基础上进行缔构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媒介缔构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作为编辑活动客体元素的不同媒介,又具有“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原因有三。

一是由媒介媒体模式的个性决定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体模式,不同的媒体模式由不同的符号模式构成。任何一种媒体模式在具有媒体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介间具有共存互补性,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使高速发展、广受欢迎的网络也有先天难以避免的传播个性缺陷。美国学者伍尔夫曾经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类的“阅读大脑”将变为“数字大脑”,而这个习惯了即时可得的和貌似全面的屏幕信息的数字大脑对人类而言“还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6]。

二是由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构成编辑活动的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元素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彼此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内容创构最终形成媒介。正是因为三者围绕媒介创构的主体交互作用,人类媒介文化的编创活动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永续发展。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发生,是通过人类共通的媒介空间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认识、使用、理解和创构之中,彼此存在交互作用。换言之,媒介的交互作用,实质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表现。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如果不存在“主体间性”,也就不存在“媒介间性”。

三是由编辑活动传播讯息的规律决定的。编辑创构媒介的目的是传播讯息。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广度、深度和速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特点和形态。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讯息传播,实现讯息传播增值,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综合和整合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特点,对媒介进行整合创构,集合利用,甚至创造出新的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的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

3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意义

“媒介间性”特征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我们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媒介间性”是解释当下编辑活动中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从报纸与图书的内容转换生成,到报纸和网络的报网互动,影视和出版的互动传播,再到最高层次的全媒体出版、三网融合,由“媒介间性”造成的媒介融合现象,不仅是当代媒介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实践特征,而且也构成了编辑活动最为生动的变革图景。当代编辑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都在高度关注和描述媒介融合现象。但是,很少人追问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换言之,为什么会出现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的理论依据何在,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正是解释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创构的媒介之间存在共存互补、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关系,不同的媒介在编辑活动中才走向互动,并最终走向融合。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当代编辑模式发生重构,编辑思维面临提升,这些变化也无一不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相关。

“媒介间性”特征的认识和发现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示我们要深化和拓展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尤其是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站在对规律性和趋势性探讨的高度,全面审视编辑活动构成要素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表现形态。此前编辑学研究比较重视编辑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忽视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殊不知,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正在日益泛化的“出版”概念和备受关注的“全媒体”出版理念都反映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存在于编辑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且体现在客体媒介自身发展的规律上。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是我们在认识编辑“主体间性”特征,即主体交互作用关系后的又一发现。它是对编辑活动主客体作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我们可以将编辑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编辑主体间的作用关系,二是编辑主客体的作用关系,三是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编辑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作用关系,并将这些认识抽象概括到理论层面,才能够更自觉地遵循规律,提升和变革主体,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协同发展。

注 释

[1][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2

[2]王华良.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J].编辑学刊,2006(3)

[3]杨焕章.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大学出版,1998(4)

[5]范志忠.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6]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

(收稿日期:2012-01-05)

“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几乎遍布全国各所大学;大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范畴和思想政治教育史等著作已问世。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相对应, 近些年来有些人却感觉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教育的效果不佳;有的人理论水平很高, 实际工作却往往和教育目的相违背。针对这一现象, 很多学者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争论, 并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积极意见。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众多问题, 很重要的原因是未能处理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一、主体、客体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模式, 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在现实中,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所教授的社会思想政治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将他所代表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那里。教育形式以教师的讲述为主, 教育的原则方法主要是灌输。受教育者只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层面上, 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调动起来;受教育者往往成了一种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没有为受教育者所深刻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这也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受教育者实际行动不相符合的矛盾,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不明显的事例。

二、主体、客体的关系及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体说”, 它的存在有多重原因。哲学上的主客体关系学说认为,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 人是主客关系存在的前提, 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而客观的世界则是人改造和认识的客体。人这个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 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而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上也是一种教育, 与教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教育学的一些规律方法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和科学技术价值的增大,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技术, 原本自然完整的人的发展演变成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主体性的发展。表现在教育上, 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升高。人们急切地想要获得科学技术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主要来自教育者, 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这样“自然”地形成了。另外, 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 教师一直都是起主导作用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典型的是“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教育者有绝对的权威, 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更容易导致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上说, 普遍认可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 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 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 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转变其思想, 进而影响其行为, 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 就在于它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 它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 就是要向广大群众灌输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观念。因而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的形成也显得“顺理成章”。

众多学者在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 提出了“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关系主体说”。“双主体说”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 从实施过程方面看, 教育者是施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客体;从受教育过程方面看, 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 教育者是接受的客体。双方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 分别构成互为客体指向的两个认识活动循环圈。“双向互动说”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的施教起主导作用, 但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影响时, 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有能动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 即互动, 形成合力, 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镶嵌发展。“关系主体说”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存在的, 他们之间的界限既是确定的, 又不是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模式中, 才可能和不要划分主体和客体, 确定主体和客体的地位。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交错存在的。同一主体在这一关系中是主体, 而在同时存在的另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又是客体。不管是以教育者为主体还是以受教育着为主体, 这都是一种主体性思想范畴。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主体性, 把教育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上, 把教育变成人与物的关系, 而人是有思想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则被忽视。所谓的“双主体”等这几种学说, 也没有跳出主客体关系, 还是在主客体的框架下的思想。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都是有思想的、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教育活动最本质的是人和人的交流,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人, 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三、“主体间性”关系的新发展

“主体间性”来自现代人对以往主体思想的反思。单向的主客关系及建立其上的认知及工具理性, 随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也带来了自然的报复,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造成了对立和冲突。随着生产的发展、全球化的加速, 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与人的关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密切, 主体间性思想也就产生。主体间性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理念, 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在这里不存在孤立的单子式主体, 每个主体都是关系中的主体, 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性, 同时又强调主体间的相关性整体性。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米德在《代沟》一书中, 把文化传播方式分为三类: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所谓后象征文化, 指未来重复过去, 晚辈主要向前辈学习;互象征文化指现在是未来的指导, 晚辈和前辈的学习都是发生在同辈之间, 以当代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前象征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他们所未有过的经验。现代信息社会新的知识信息层出不穷, 每年新出现的科学知识往往是过去的数倍, 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也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现在我们处在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的交融时期。主体间性思想应用于教育, 它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缺陷, 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因此, 主体间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主体间性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的改变, 进而影响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效果的评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 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育要面向每个受教育者, 解决每个人认识上、思想上的不足。因此, 在坚持党性原则、灌输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要更加强调求实原则、激励原则、渗透原则。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 注重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自我教育, 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 双向互动, 以求得更好的成效, 从而创造更多的精神上、行动上的积极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赵树峰.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 2000 (4) .

[2]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 2004 (11) .

[3]王辉, 等.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 2004 (11) .

[4]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 2004 (11) .

中国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 篇8

通常规划师、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重视的往往只是建筑环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而常常忽视其时间性因素。殊不知,真正高明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除了要重视空间性设计以外,还要注意时间性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环境永恒的魅力,体现对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二者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营造,就十分关注空间性设计和时间性设计这两个维度。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在时间性设计方面的理念与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当代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中,注重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作用。

时间的概念可划分为各种尺度,例如,以一天为周期来划分,可分为晨昏旦夕或早中晚;以一年为周期来划分,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当然还有更宏观和更微观的尺度。例如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变化以及关注小时乃至分分秒秒的变化等。建筑环境的时间性设计,就是要力求使得建筑环境在不同时段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做到有变化、有节奏、有韵律,宜观、宜游、宜居。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具有高超的驾驭与控制时、空的能力。

2 古人对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论述

关于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古人曾发表过若干有见地的论述。例如,计成在《园冶》中谈到:园林要“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其中,“收四时之烂漫”,就涉及时间性设计,意指园林要一年四季都有“烂漫”之美景。晋代诗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也提到要注意“良辰”与“美景”的统一。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谈及宋代湖园的设计时,高度赞赏其“虽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构筑别墅景堂。他在《景堂记》中叙述景堂的设计思想时,就多处涉及建筑环境时间性设计这一话题。他在描述庐山的美景时写道:庐山“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化,不可殚记”。这里的时间维度,不仅涉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特色,而且谈到一天之间昏旦的变化和每时每刻天气阴晴显晦的不同,均有不同的景观。因此,他在构筑景堂时,也注意到要“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并且“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正是由于他关注景堂的时间性设计,使得景堂冬温而夏凊,有良好的建筑物理环境,而且其瀑布的构筑,使得早晚均可观赏到如练挂崖的美景,夜间还可形成如环佩琴筑的声景。这些都表明古人认为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应当注重时间性的因素。

3 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经验

为了达到“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的目的,首先要从动植物的配置上加以考虑,也即要掌握动物、植物的色彩、形体和习性的变化;就听觉而言,还要注意不同动物在不同季节发声的特性以及不同时刻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植物所发出的不同声响;就嗅觉而言,还要注意动、植物,尤其是植物不同季节或一天中不同时刻所产生香味的变化等等。例如,春桃、夏荷、秋桂、冬梅,代表了四季不同的观赏植物的典型。在园林中杂植桃李、荷蕖、丹桂、腊梅等植物,或者分区种植这些植物,则可形成四季不同的观赏景点。这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手法。前述的宋朝湖园,就设有“桂堂”、“梅台”等景点。张衡的《东京赋》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也描述当时的东京由于分别种植桃李和梧桐,故能在春、秋都欣赏到不同的景观。动物的生长也有其规律性。如白鹤往往在秋季南迁,形成特殊景观。因此北宋在营建艮岳时就注意构筑秋季观赏白鹤南迁的景点。曹祖在《艮岳百咏诗》中就生动地描述此类景观:“白鹤来时清露下,月明天籁满秋风”。又如鹿在每年白露节令后,特别喜欢发声,从而形成鹿鸣的声景观。因此康熙年间在营建木兰围场时,就形成“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的声景观。

其次,时间性设计还要关注日月循环、星转斗移、潮涨汐落、云蒸霞蔚、风霜雨雪等天文和气象变化因素,掌握其规律,并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产生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和宜居的建筑环境。

前述的宋朝“湖园”,就有迎晖亭、翠樾亭等景点,分别供人欣赏日出和夏天浓密的林荫的景观。康熙所题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中,就有“云帆月舫”、“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及“无暑清凉”等景点,分别以观赏云、月、霞、雪和落照等景象,并考虑建筑的防晒和消暑等功能。

清嘉庆年间的扬州个园,着力营建象征四季景色的“四季假山”,不仅结合不同的植物配置和建筑材料选择,用石笋和竹子构筑春景,用太湖石山与松树构筑夏景,用黄山石与柏树构筑秋景,用雪石山构筑冬景,表现《画论》中所概括的“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意境,而且充分考虑天文和气象的因素。在夏山的经营中,用太湖石堆叠成六米高的假山,山下构筑洞屋,引入流水,洞口上部山石外挑以遮阳。假山正面向阳,皴皱凹凸起伏,在日光照射下形成变化丰富的日影,望之有如夏天的行云。在冬山的经营中,在“透风漏月”厅前设计一个半封闭的小庭院。为了象征雪景把雪石假山叠筑在南墙背阴处。营造师用雪石上的白色晶粒象征积雪未消,更在南墙上开一系列小圆孔,利用风吹的气流发出如冬季北风呼啸一般的声响,着力渲染隆冬的意境。

建筑环境的时间性设计,还应与建筑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了解人们在游览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规律,从而使人们在动态游览的时间进程中,时时处处都有可观、可游、可憩的处所和景观,并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避免冗长乏味的厌烦情绪产生。

《红楼梦》在描写大观园的规划设计时,就体现了这种空间性规划与时间性设计的联系与统一。《红楼梦》十七回细致描述了贾政等人入园观赏的时空序列:进入园门,里面一带翠嶂;越此,是一段“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再过去,是“沁芳亭”,然后是“潇湘馆”;再过去,是“稻香村”;此后,“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到蔷薇院,傍芭蕉坞里盘旋曲折”,才到“蓼汀花淑”。再过去,方是“蘅芜院”及“怡红院”。其它景点的匾额上,题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风”及“获芦夜雪”等等。在蓼汀花淑景点中,还考虑到暮春花落的特征,注意在花园附近设置溪流,以形成落花流水的景观。这些都说明,在大观园的规划设计中,不仅在景点的布局上各有特色,充分考虑到前述的动植物配置和天文气象等因素,而且在路径的安排上,蜿蜒曲折,形成有前奏、有过渡、有高潮、有收束的空间序列。这种开、承、启、合的空间系列,正对应游览过程的时间性序列,令游人在观赏的时间历程中,享受到步移景异、渐入佳境和回味无穷的心理效果。在这里,空间性设计和时间性设计浑然一体,不分彼此。

4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十分注重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达到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的完美结合。古人对于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不仅有理论论述,而且在其实践中,提供了丰富的时间性设计的佳例。古人在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中,不仅关注客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的时间尺度,而且从动植物的配置、建筑材料的选用、天文、气候因素的利用以及游览路线的安排和建筑布局等方面都作了仔细的考虑,故而能取得成功。中国古典园林关注时间性设计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于今后我们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注意时间性设计的维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摘要:通常规划师、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重视的往往只是建筑环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而忽视时间性设计。真正高明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除了要重视建筑空间的设计以外,还要注意时间性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环境永恒的魅力,体现对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十分注意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达到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的完美结合。本文介绍了古人关于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论述,通过若干例子,归纳总结出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一些成功经验,指出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应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不同时间尺度着眼,并注意从动植物的配置,天文、气象的变化,游览路线的安排和建筑布局等几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后我们在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中,注意时间性设计的维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例举地理事项的时间性特征 篇9

一、气候特征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下:

(一) 季风影响显著, 范围广阔。

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 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 各年不同, 各月不同, 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 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 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 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 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

(二) 地形复杂, 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比重大。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 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 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8.13米, 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 占国土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 其间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 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 从而增强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 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 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 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高, 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北半球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等温线较稀疏, 我国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 上海东部洋面上受一稳定的反气旋控制, 上海吹东南风, 北太平洋热带海区有台风生成, 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多雨, 西南部地区泥石流多发。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亚欧大陆受低压中心控制;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 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30°N—40°N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游人如织;开普敦温和多雨。南极附近海域冰山较少, 北极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二、水文及海洋

(一) 东西干湿差异。

1.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 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 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夏季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 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 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2. 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 (夏秋季节) 。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 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 (雨季长, 河流汛期长) , 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雨季短, 河流汛期短) 。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 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 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 雨带在此徘徊, 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 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 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右, 阴雨连绵, 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 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 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 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 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 加上有台风雨配合, 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北半球夏季:我国东部河流处于汛期, 防洪任务重;河水与两岸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多是河水补给地下水;新安江水电站发电机组全部启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闸冲沙;塔里木河水量补给丰富。尼罗河河水暴涨, 赞比西河处于枯水期。长江口附近海域一年中盐度较低, 等盐度线弯曲更明显。黄淮海平原土地淋盐。天山顶部雪线上升。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海水自西向东流;郑和下西洋返回的季节。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小。地中海一年中盐度较高的季节;船舶吃水深度较浅;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强盛。珠江口附近海域赤潮多发。

三、物候及农事活动

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高是最显著的气候特征, 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 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气候。而在中国沿岸地方一般会在五月因中国内陆受热, 西南形成低气压处引进西南季候风, 西南季候风一般会在五月左右到达中国沿岸等地, 东北季候风会被西南季候风阻挡, 以后整个夏天将不会再来中国沿岸城市, 中国沿岸的东北季候风正式结束, 直至八月尾至九月中, 秋天开始才会再来第一波。而中国沿岸地市通常会以第一波西南季候风到达的时候, 作夏天到来的定义。

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西南季候风所带来的暖空气相撞, 在南海生成低压槽, 而且会因暖空气及冷空气的势力以北上或南下, 令香港等地出现多日持续大雨的周期, 此乃香港等地的华南前汛期开始, 直至七月副高北抬, 把较冷的空气及低压槽一并推进中国内陆城市, 香港才会结束华南前汛期。

但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则受华南低压槽北上的影响, 令广泛地区在7月头一般多雨, 此乃梅雨的开始, 此情况会直至7月中结束。香港华南后汛期一般会在八月开始, 原因是此时热带气旋因受副高影响下, 会向西进入南海, 持续影响香港或季风槽北上影响香港, 令香港出现大雨, 但是华南后汛期一般下的大雨都是阵发性, 雨量一般会比六月较大, 但持续性则较差。而一般而言, 华南后汛期一般维持至九月, 第一波东北季候风正式来临而进入尾声, 随住热带气旋受西风槽南下影响, 不再有较多的热带气旋登陆华南下, 华南后汛期一般在九月中至十月头结束。

由于大多地区会受到低气压影响, 气候相对稳定。但是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会形成台风, 容易对周围地区造成破坏影响。

北半球夏季:驯鹿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迁到苔原带;华北平原小麦收割;新疆牧民赶羊上山坡放牧;舟山渔场出现墨鱼汛;我国沿海渔场休渔;我国北方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季节。地中海式农业灌溉任务重;维多利亚湖以北的热带草原草木茂盛, 以南的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主体间性的德育课堂模式构建 篇10

一、主体间性德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1. 主体间性的内涵

主体间性理论产生于20世纪, 是西方单一主体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 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它否定了主客对立及个人主体性的哲学理论, 并试图消解主客对立和主体中心的主体哲学。然而, 不同的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内涵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在《笛卡儿的沉思》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一哲学概念, 在书中, 胡塞尔明确指出主体间性是一种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通性”或“共同性”, 即“交互主体之间的可涉性”。他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自我”, 这个世界就是由一个又一个“自我”组成的, 主体间性就是这些“自我”之间的沟通, 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共同性”或“共通性”。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 也对主体间性问题做了自己的研究。他认为主体间性是通过“对话”形成的“我—你”关系。“‘我’与‘你’相依共存, 每个人皆可称述‘你’而仍为‘我’”。[1]

此外, 在马克思的学术研究中, 也涉及了“主体间性”的问题 (只是他并没有使用“主体间性”来表示) 。在他看来,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也就是说, 任何人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都是社会主体间的交往, 都离不开主体间的互动, 特别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通过对以上相关哲学家观点的总结与概括, 本文认为主体间性就是要反思当代社会的危机, 倡导主体间的平等交往, 构建以平等对话、理解、交往、合作为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职德育课向学生传授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 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多数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并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而传统的德育课教学, 所采用的单向传授与灌输的方式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更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所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作出新的尝试, 即突出遵循“主体间性”的德育课教学模式, 以尽快弥补“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不足。

2. 主体间性德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主体间性德育课教学模式就是为了突破灌输式德育教育的局限性而提出来的, 它应该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课堂主体, 学生是教学客体的“主—客”体关系, 而给德育课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范式, 即德育课的教学应该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不再仅仅通过课堂去“教书育人”, 而且也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受到学生的启发, 学生在被教的同时, 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教学过程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特权式”地位已不复存在。“这里没有谁在教, 也没有自己教自己, 只有从头至尾的相互的教。”[4]具体来说, 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现象, 而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平等与互动, 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坦诚的交流。当然, 主体间性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并不是否定教师的权威, 而是强调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使学生成为德育课堂的主体, 自觉地将德育要求转换为思想品质和行为,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过程。

二、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1. 树立学生主体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 这种劳动的成功, 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5]主体间性的德育教学模式, 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 二者之间是一种良好的、民主的和平等的交往关系。整个课堂教育活动是在一种活泼、生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而不单单是教师单向的灌输。当然, 要营造以上宽松的教学氛围, 关键在于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 要以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的身份, 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而不是以师者的姿态, 对学生耳提面命, 只有这样才能不招致学生的反感, 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欣然地接受。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曾说, 我们的德育在不知不觉中, 已经沦为一种单纯的道德说教。传统德育过程通常置学生的精神发展于不顾, 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学生的情感。这种工具理性把人作为征服世界的工具, 而不问人自身的价值和目的, 这样的德育培养出来的人就成了丧失终极关怀的“单向度的人”[6]。由此可见, 简单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

(1) 创设情境,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

主体间性的德育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是一个说教者, 而是应该做一个引导者。为了更好地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生动的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真知。例如, 我们在讲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时, 结合课本有关内容, 让学生自编小品《不同的售货员》, 分别让学生扮演营业员、顾客, 学生现场表演,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 去体会作为一名售货员, 我们要对顾客采取和蔼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最后由教师总结升华,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爱岗敬业的精神实质。这样通过情景的创设, 不仅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还可以使学生在小品的表演和欣赏中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行反思,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竞争能力,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树立成功的信念。使学生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 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在对话中感受新知

传统教育认为,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 是权威, 是教学的操纵者、控制者和正确答案的提供者, 而学生自然而然是被教育的客体, 是教师加工或塑造的对象, 因而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对教师自始至终保持一种被动的“沉默”状态。虽然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能动性, 但这种能动性是一种异化的能动性。行动的不是“我”, 而是外在的力量通过“我”在行动。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压抑学生的创造性, 最终导致学生完整人格的解体。而主体间性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强调的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知识的灌输, 而是师生在与知识展开平等的对话中获得新的知识。这种对话, 可以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也可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形式, 总之,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7]

(3) 在探究与讨论中明确新知

在主体间性的德育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 并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此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探究的提纲, 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最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进行点拨。通过讨论, 活跃了课堂气氛, 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了学生自信心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 在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 主动讨论的教学情境中增强了教学成效,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当今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年代, 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求职的压力, 他们在校园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 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是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理想、有能力的合格人才, 而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无疑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 我们更应该贴近时代的需求, 以更合理的方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工作, 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中职学校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的现实也日益凸显, 不仅如此, 德育课堂犹如鸡肋的尴尬地位和德育课教学成效低下的客观现实也让德育教师苦恼不堪。那么, 如何才能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性以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呢?试图构建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以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主体间性,德育,建构

参考文献

[1]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8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56.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294.

[4]弗莱雷.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 等,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238.

[5][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 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86.

[6]冯建军.个人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构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4) :60-66.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翻译 篇11

关键词:翻译 王佐良 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与探讨,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但同时,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中的主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要理解主体间性,首先,必须了解主体性。

从古希腊开始,主体哲学以“理性”追寻万物的本源,把“主体”或“自我”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客体往往被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而主体之“自我”则得到过分强调和张扬。然而,自20世纪以来,以语言哲学为主的现代哲学对主体哲学提出了挑战。这种哲学思维扬弃主体中心,强调异质多元、相对主义和背景主义。从根本上说,主体哲学向交互主体哲学的转变就是从“我者”到“他者”,从独白到对话,从单一到间性,从一种文化或文本中心论向开放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或交往理论的转变。(杨柳,2005:161)

由此,主体间性超出了以往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单纯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新模式。它化解了传统翻译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倡导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对话与平等。因此,为翻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声音,让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翻译性质和翻译过程,让人们将翻译界定为一种原作、译者和译文读者各主体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抑或他们之间的对话与协商过程。这种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是在有着不同逻格斯的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所有的翻译都是原作、译者与译文读者三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与相互交流的结果。

二 传统翻译中的主体文化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最明显的两大对立就在于翻译的“形式对等”和“颠覆解构”,前者凸显原作主体,后者则过分张扬译者主体,形成了翻译的主体性文化。

形式对等,或忠实、等值等,就是以忠实完整地传达原文为翻译的宗旨。为了忠实,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把“案本求信”,“信达雅”等翻译标准视为译者理应遵守的准则。在西方就有德莱顿的“翻译是戴着脚镣在跳舞”的说法,有奈达的“形式对等”等。“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使得作者和原著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顶礼膜拜对象,译者和读者成了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被动接受者。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关系被割裂,作者的主体被置于无上的权威,译者和读者地位则长期被遮蔽,被边缘化。

而在解释学、解构主义以及翻译文化转向的强大合力下,译者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译者是创造的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存在,翻译变成了“怎么都行”的语言游戏。译者以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的姿态位于中心位置,成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而原文处在了被流放的边缘,原文作者被判了死刑,传统的忠实、等值的翻译标准在后现代语境下都成了碎片。

这两种主体视角,都显示了“中心”论的思维。前者是原作中心,后者虽然是对前者的消解,但是过分夸大了译者的作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消解任何占有性个体中心主义和不含主体间性的单独主体性”(陈大亮,2005),以避免“造成译者主体性的盲目扩张”(袁莉,2002)。据此,译者应该被界定为翻译这种语言文化之间对话、交流与协商过程中的中介者、协调人、仲裁人、公断人、协商者或顾问。他们在文化的交流中能够承认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重要性,能够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这样的文化交流才有可能达到其目的。

三 王佐良翻译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意识

在翻译中,这种主体性体现在译者能不偏袒原作者的地位,同时又能兼顾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我国传统的译论史上,“忠实”或“信达雅”等一直是译界奉为金科玉律的标准,都体现了一种对于原作的敬畏之意,而忽略了译文读者作为译文接受者的感受。

王佐良一直深深浸染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传承的基础上,他对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要根据原作语言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其中该直译的就直译,该意译的就意译”(王佐良,1989:3)。但是,这又不是提倡译者对译文的过度操纵。“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ibid:3),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译者的实际操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种“忠实”体现了原作和译者之间的主体性。

但是,王佐良在这些原则之外,又十分有见地地提出了“为读者考虑”的思想。他说:“过去的翻译原则似乎都是提给译者遵守的,何妨换个角度,看看读者关心的是什么”(王佐良,1989:36),他说:“好的译文是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的”(ibid:36)。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平等关系由此彰显。而在对译本的选择上,王佐良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一个译者只能译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无所不译,必定导致乱译”(王佐良,1997:73)。他对翻译作品的选择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尊重原作的思想,他译彭斯是因为“喜悦”,译科贝特是他身上浓浓的农民气息。

这样,译者在尊重原作和读者的同时,又求得了原作的忠实,获得了读者的尊重。这样平等、和谐的关系无论是对翻译实践的发展,还是对翻译学科的建设都是具有极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的。

四 主体间性在王佐良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主体间性在翻译实践中,体现为既忠于原作,又能兼顾到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下面的分析就是以王佐良的翻译实践为基础进行讨论。

王佐良十分喜欢彭斯的诗歌,在翻译他的诗歌的时候,王佐良努力做到:以诗译诗,尽可能地传达原诗的新鲜,气势以及文化色彩。彭斯的诗歌音乐性极强,王佐良在翻译的时候就尽量保持原作的押韵特色。例如,彭斯诗歌常用的六行诗段,一段是一二三五四行每行八音节,四六两行每行四音节,脚韵排列是aaabab;王佐良在他的译文中也大致照了原样,译文也是六行,脚韵也大致相同。在《Epistle to J.Lapraik》中,

On Fasten e’en we had a rockin,

To ca’the crack and weave our stockin;

And there was muckle fun and jokin,

Ye need na doubt;

At length we had a hearty yoking,

At“sang about.’

王佐良的译文是:

四旬斋的前夜此地曾有盛会,

织袜子,谈闲天,津津有味,

人人都笑逐颜开,

这些事不待细表,

最后我们敞开了胸怀,

引吭高歌真逍遥!

原诗中的脚韵采用的是:aaabab的形式,一二三五行用了/in/的韵,而在四六行则采用了/t/的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译文中,译者同样地在一二三五行采用了/i/音,以及四六行用了/ao/音。而“不待细表”,“逍遥”更是形象地传达了当时盛会时欢腾的情景,并让英国人那种无忧无虑、潇洒豪放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译文读者眼前,让读者也同样地感受到了当时的那种欢乐的情景,使人如临其境。

I never drank the Muses’stank,

Castalia’s burn,an’a’that;

But there it streams,an’richly reams—

My Helicon I ca’that.

王佐良的译文是:

我从未饮过缪斯的喷泉,

也没登过诗神的堂奥,

但我自有灵感的来源——

流不尽的啤酒,冒不完的酒泡!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原文中的“Castalia(卡斯塔利亚泉)”和“Helicon(赫利孔山)”没有出现在译文里,而是代之以“诗神的堂奥”和“灵感的来源”。卡斯塔利亚泉,被认为是诗歌灵感的源泉,据说喝了这个泉水的人就会具有源源不断的诗才与灵感。而赫利孔山是古希腊的一座山峰,因被视为缪斯女神的故乡而出名。但是,对于译文读者来说,没有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的话,这样的词语出现在译文中是很陌生而且没有任何交际意义的。因此,王佐良先生以“诗神的堂奥”和“灵感的来源”分别取代了“卡斯塔利亚泉”和“赫利孔山”;而且译者为了使译诗读起来更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他将原文三四行的顺序进行了调换。但是译文与原作的风格是一样风趣而幽默的,用词也同样通俗。译者敢于做这样大胆的变动,是因为他把握了这首诗的神韵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他追求的是神似,是以诗译诗。通读原文和王佐良的译文,让人感觉到译者和原作者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重合,就译者而言,得到的是一种创造上的满足;就读者而言,得到的则是一种新奇的美感享受。

在《爱情与自由:大合唱》中,为了传达彭斯的活泼和戏剧性,王佐良先生在句式和节奏上紧扣了原诗,但是还是有了变动的地方:

He was a care—defying blade,

As ever Basschus listed!

Tho’Forture sair upon him laid,

His heart,she ever miss’d it.

He had no wish but—to be glad,

Nor want but—when he thirsted;

He hated nought but—to be sad,

An’thus the Muse suggested

His sang that night.

王佐良的译文是:

诗人原是自由自在的风流客,

酒神门下谁也不及他癫狂!

虽然人生的忧患他尝遍,

他的心可从未在命运手里受过伤。

他只有一个愿望——永远快乐无忧,

他什么也不需要——只不过爱喝黄汤;

他什么也不怨恨——除了悲哀颓唐,

这样缪斯就替他写下诗行,

让他当众歌唱。

在这首诗节中,五六七三行同原诗的句子结构一样,节奏也大体相似。但是,原诗节中的脚韵是双韵,而译诗中则是一韵到底。其实,这样的处理在另外一些译文中也可以看到。同时,还有别的变动,例如,词汇有时不执着于辞典定义,句式有时颠倒,脚韵安排有时破格,也偶有一行未尽原义而于次行补叙的作法等等。王佐良这样作,不仅是出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更是从译文本身的整体效果上来考虑的。他认为,要传达原文的气势、风格、意境等,“除了句对句、行对行的忠实之外,还应使整篇译文在总的效果上与原作一致”(王佐良,1997:79)。

这样,译文既保留了原诗的风格和韵律,又兼顾到了读者的感受。王佐良以译者的身份平等地实现了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五 结语

翻译中的主体间性视角为翻译研究拓展了一条新的思路。正如陈大亮(2005)所指出的,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有助于建立翻译主体间正常的伦理关系,可以指导翻译学科的建设,给翻译学科提供了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即从认识论转向理解论,它也超越了翻译研究中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在对翻译家的研究中,主体间性视角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译者的翻译行为及其翻译策略选择的深层原因的窗户。而王佐良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正是很好地把握了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翻译文化交流的畅达,达到了文化间的和谐互动。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王佐良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研究(项目编号WGW11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柳:《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

[3] 王佐良:《论诗的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年版。

[5] 王佐良:《王佐良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6]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

[7] 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作者简介:

郑禄英,女,1975—,江西安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浅谈翻译中的主体间性 篇12

关键词:主体间性,翻译主体,视界融合

近年来, 翻译主体与译者主体性的相关文章屡见不鲜, 人们发现译界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了译者与其主体性身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地位。但是研究愈深入, 我们就愈加意识到, 译者主体性不仅与译者本身有关, 它与译文读者以及原文作者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既是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前提, 又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影响和制约和制约着译者主体性。从这一点上看, 对于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迫在眉睫。

1、主体间性的哲学渊源和含义

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的出现与哲学从主体哲学到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 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 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 属于主体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 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 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é) 即交互主体性, 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 它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 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哈贝马斯 (Habermas, 1984) 提出, “主体间性”是整个实践哲学的核心, 它是通过语言交往, 即参与语言交往的本我和他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由多种视角组成的系统整体, 从而在语言层面上形成的。他还把主体间性看做是三个问题的解决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无法知道某人是否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主体间性, 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 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 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

总之, 我们可以看出, 哲学上的主体间性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问题, 其实质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而翻译活动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拥有自己的特殊性, 翻译的主体间性并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现实交往问题。翻译面对的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不对称交流, 这是一种时空错位的交往类型, 即作者与译者的非共时性沟通。翻译的主体间性除了指作者, 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外至少还包含以下三点:1) 翻译的学科性质是主体间性的;2) 翻译的方法论是主体间性的;3) 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

简言之, 主体间性, 即交互主体性, 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 相互作用, 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内在属性。对译者主体间性的往往伴随着翻译规则的颠覆和译者主体性的无限放大, 而翻译本身也将失去意义。

2、谁是翻译的主体

讨论主体间性, 首先要明确:在原文作者, 译者和读者三个“人”当中, 谁能称得上是翻译主体?许钧教授将这一问题鲜明地提了出来, 他说:“从目前我们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看, 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 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 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 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 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

许钧认为可以“把译者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 而把作者、译者与读者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译作不是译家创作的客观, 而是为上述三者共同创造…”

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既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 又体现在对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等等各方面。因此, 我们反对“作者死了”之类的说法, 认为三者都是翻译活动的主体, 缺一不可, 应放在同一层面, 以便相互交流和互动。

3、主体间性的实现

3.1、译者和作者的对话

译者面对的虽然是文本, 但文本不仅是作者主体的创造物, 而且是作者主体的一部分, 体现着作者的创造主体性, 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离开对作者主体的理解。傅雷在《给罗新璋的信》 (1963.1) 中曾这样写道:“译事……第一要求将原作 (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 化为我有, 方能谈到迻译。”在动手翻译文本前, 译者不仅要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和把握该作者、作品所属时代的文化、社会乃至风尚习俗, 以及作品中描写生活所处的那一段历史, 而且要对作者的生活观念、艺术观点、意识形态倾向、语言风格和审美特色等有一个比较全面、比较透彻的了解和研究, 只有全面透彻地理解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内涵和风格, 译者才能翻译出符合“信达雅”原则的译文。然而, 对于一个合格的译者来说, 在对原文文本的阐释和理解中, 尽管他竭尽全力忘掉自我, 全身心地投入理解原文文本和原文作者, 但是译者也是一个活的客观存在, 受其人生阅历, 所处年代, 其对待翻译文本的不同态度、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还要考虑现实读者的接受水平和需求, 译者不可能不带任何一点主观色彩, 纯粹客观地参与到译事当中。从这一点上看, 同一译者的译文在风格、内涵、艺术特征、甚至内容等方面与原文产生某种偏差是自然的, 而不同译者对同一原文文本的翻译有所差异更是不可避免的。在译本既有原作者的风格和痕迹, 也有译者的风格和再创作。因此上译作是一部经过再创作的作品, 汇集了原作者和译者的生命要素, 以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存在于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

3.2、译者和读者的对话

只有拥有读者, 译作才具有其生命力。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了读者, 因此读者也是各项文学活动文学创作的能动主体。他们也在积极地介入和参与在翻译实践中。在不同的时代, 读者因其接受水平, 自身阅历和审美趣味的不同, 对译本有着不同的期待与评价。只有通过对话, 译者才能体会到译文读者的水平和阅读层次 (性别、年龄、社会背景等等) , 才能最终确定采取哪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级别来翻译。例如几年前许钧教授发起的关于《红与黑》的读者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的文学翻译读者还是希望读到那种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译作, 而不是那种中国味十足的译作。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必须要考虑译文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审美期待和接受心理, 尽量以恰当的手法传达出原文文本中的差异性特征。

说到读者, 其实对于原作来说, 译者首先也是一个特殊的读者, 他可以也可能站在读者的立场去体会读者的需求, 解除读者的困惑, 从内容到形式把灵感启迪和思想冲击带给读者。

4、主体间性在翻译中的必要性

翻译活动, 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 不是孤立的主体, 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共在的自我。由于语言、思维与现实的参照方式发生了变化, 也由于涉及翻译各个层面的差异的客观存在, 翻译中各个主体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关系, 就必须提倡人与人的“交往理性”, 即形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话语交往关系, 从而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所谓视界融合, 是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 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自己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 解释者的视界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 当前的视界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界。视界融合在某种意义上, 是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生, 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因此, 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 其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 让翻译活动涉及到的诸多视界达到融会贯通, 最终达到主体间的交流与沟通。

5、近年来主体间性研究新的发展及结语

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是最近几年比较热的研究点, 也是译坛广为大家关注的新趋势新动向之一。与孤立地研究翻译主体性相比, 研究主体间性对于揭示翻译的根本特征, 体现翻译的现实价值, 诠释翻译方法的合理性等更有实际意义, 同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中译者是“隐形人”和“传话者”的看法, 彰显了译者的主体地位。

主体间性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翻译研究向前发展, 同时它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陈大亮在《谁是翻译主体》一文中阐明了主体间性的内涵;杨柳提出“间性文化”论, 认为通过“间性”的建立, 翻译使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之间达到相互对话、相互依存的目的。田传茂、程以芳根据主体间性、文本间性与文化间性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叉关系, 把“复合间性”的概念引进翻译领域, 使主体间性走向多元。徐岚从范式角度界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 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让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王建平认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并提出了为顺应这一新趋势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的几个方面。李明把主体间性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复译问题, 探讨了复译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陈历明首先指出了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译者中心的“中心局限性”, 然后从巴赫金的“复调的对话”视角探讨了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关系……

翻译活动的三大主体: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在平等的前提下各自发挥主体性并相互对话。一项成功的翻译实践, 需要他们之间高质量的平等互动的对话, 需要他们深层次的“视界融合”。我们相信, 翻译的主体间性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将得到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 2004, (2) :3-7.

[2]、段成.《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主体间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3]、旷剑敏.《从林纾的翻译看翻译的主体间性》,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年11月。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 (1) .

[5]、许钧《,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294.

【间性】推荐阅读:

上一篇:资产价格变化下一篇:判别分析方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