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调配差错

2024-08-08

常见调配差错(通用7篇)

常见调配差错 篇1

中药房是负责中药饮片的管理调配的场所,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包括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和发药五个部分, 调配质量事关饮片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 但因受诸多因素影响[1,2], 门诊药房的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的发生率仍较高, 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隐患, 应采取针对性干预以提高调配的准确率[3,4]。国家卫生部于2007年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 对临床合理用药提出严格要求, 办法指出中药人员要做好确认处方合法性和规范性、审核处方合理性、落实“四查十对”, 做好发药交代与指导等工作, 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能提高了处方合格率, 遏制不合理用药,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规范性[5]。目前处方点评的相关报道多为西药的处方点评研究, 如何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一直是困扰全国中药药剂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笔者分析我院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的常见差错及处方点评干预效果, 以期提高门诊中药房饮片调配质量, 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2 000张中药处方单, 其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中药处方单1 000张, 2015年2月-2016年2月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后中药处方单1 000张, 覆盖急诊科、儿科、内科、外科、五官科、中医科、妇科等全院科室。

1.2 方法

采用处方点评方法构建处方点评三级机构, 包括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处方点评专家组、处方点评工作组, 划定各级机构自我职能与责任, 落实职责分工, 履行各自责任, 强调纪律要求, 团结协作, 制定了《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按要求严格实施处方点评, 以卫生部发布的《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为评价依据, 筛查调配差错处方。统计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后饮片调配的差错类型及差错率。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院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主要是组方结构不明、“脚注”执行不到位、调配剂量不准确、处方开具不规范、漏抓误抓药物、生熟运用不清楚、配伍禁忌7种类型, 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饮片调配差错率为5.7%, 点评实施后饮片调配差错率为1.5%,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5.415, P<0.01) , 结果见表1。

3 调配差错点评分析

3.1 组方结构不明点评

中药处方需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但临床上出现君、臣、佐、使不明的现象屡见不鲜[6], 处方多达数十味, 但药杂方乱, 影响了组方的临床疗效, 药剂调剂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 对结构不明的组方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 本研究显示组方结构不明是处方点评实施前主要问题, 中药处方点评工作应重点关注。

3.2“脚注”执行不到位点评分析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制定的相关规定要求, 对于煎煮或调剂有特殊要求的饮片需在中药处方药的上角或下角添加简单要求, 如临时炮制、煎服要求、鲜药运用等, 但临床实际工作中中医开方未注明脚注, 或调剂人员不留心未对脚注进行严格审方, 出现了“脚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较多, 对处方的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显示, “脚注”执行不到位是首位差错类型, 应给与重视, 主要问题是对于煎服要求的脚注未注明。较好中药入方还需按照科学的方法煎煮, 贵重中药应注明“另煎取汁兑入”, 质地坚硬的矿石类、甲壳类中药应注明“先煎”,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应注明“后下”, 质地轻浮的中药需“包煎”, 胶类中药应“烊化”。

3.3 调配剂量不准确点评分析

中药的剂量与临床疗效、安全性密切相关, 中药的给药剂量是在总结前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剂量, 常规用量的中药饮片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但给药剂量不准确广泛存在, 临床用药剂量小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 可能导致药效不明显, 延误病情治疗, 药物剂量过大, 药力过猛可能损伤机体正气,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如草乌、川乌、附子、红花等[7], 因而, 医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超剂量用药存在的风险, 杜绝那些可有可无的、不合理的超剂量用药, 尤其对那些含有毒性或药性峻烈的药物更应如此[8]。对于有些成分及作用类似的药物联合使用时, 应警惕中药处方的隐形超量, 如同一张处方中川乌、草乌各3g, 虽然单味药物没有超量, 但由于川乌和草乌毒性成分、功效相同, 因而, 整张处方来看就存在药物隐形超量的问题了。

3.4 处方开具不规范点评分析

关于中药饮片处方开具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尤其部分手写处方。 (1) 处方信息未严格写明, 婴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 疾病诊断较为模糊, 如诊断为“腹泻”、“感冒”, 处方上无处方医师、审方药师签字。 (2) 未采用药物标准写法, 如“金银花”开具为“双花”、“二花”, “紫苏叶”开具为“家苏叶”。 (3) 部分手写处方出现谐音字、错别字及简化字等。

3.5 漏抓、误抓药物点评分析

漏抓、误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调剂人员的工作疏忽所致, 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外观相似的药物容易误抓, 如山药与天花粉、关木通与川木通、姜半夏与法半夏、大血藤与鸡血藤、香加皮与五加皮、桃仁与杏仁、乳香与没药等, 调配过程应严格识别药物的形态。 (2) 药名相近的药物易误抓, 如山茱萸与吴茱萸、肉桂与桂皮、紫草与茜草、苏梗与桔梗等。 (3) 漏抓的原因主要与调剂人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处方按顺序逐一抓药, 同时大处方及医生写字潦草也是影响因素。

3.6 生熟运用不清楚点评分析

生药与炮制后的饮片的功效性能存在明显差异,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也有极大不同, 生泻熟补、生峻熟缓、生毒熟减、生效熟增、生行熟止是生熟理论的核心内容[9]。若以生代熟, 付错药, 不仅起到治疗疾病效果, 且可能使病情加剧, 或者出现副作用, 如生大黄与炒大黄、干姜与炮姜、生黄芪与炙黄芪、生地与熟地等。

3.7 配伍禁忌点评分析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中药配伍禁忌, 但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将海藻与甘草列为配伍禁忌, 主流观点认为二者合用会导致毒性增加, 另外十八反多含大戟、芫花、乌头、藜芦大毒之峻烈药品, 用之不慎或不当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十八反的毒性与配比剂量也存在相关性, 甘遂、大戟和芫花与甘草在适当的比例下, 不仅毒性没有增加, 反而毒性明显降低[10]。另外, 中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中成药的配伍禁忌也应遵循“十八反”与“十九畏”, 临床药师应核对中药与中成药中的组方、中成药与中成药之间的组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同类中成药重复开药现象相当普遍, 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同属气滞血淤型用药, 一同开具存在重复用药问题。

4 讨论

杜绝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是中药房的一项长期工作, 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正如火如荼, 均获得一定成效。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调剂差错事故登记簿》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按照“四查十对”的相关要求, 严查处方, 落实中药处方的核对与付发制度, 明确交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详细记录调配差错事件,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并提出整改措施, 提高从事药品调剂人员的准入门槛, 组建处方点评小组, 不定期对中药房工作进行突击检查, 规范处方开具质量, 建立二次复核制度进一步保证调配处方准确无误。本文随机抽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2 000张中药处方单, 结果显示, 我院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类型主要是组方结构不明、“脚注”执行不到位、调配剂量不准确、处方开具不规范、漏抓误抓药物、生熟运用不清楚、配伍禁忌7种类型, 中药处方点评实施前饮片调配差错率为5.7%, 点评实施后饮片调配差错率为1.5%, 差错率显著下降。综上所述,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存在一定差错率, 应加强防范意识, 掌握饮片调配差错类型特点, 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制度能有效降低饮片调配差错率, 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调配质量, 对保证临床疗效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少敏.中药汤剂调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3) :179-180.

[2]李恩来.影响中药处方调配质量的因素〔J〕.光明中医, 2009, 24 (9) :1808.

[3]付丽芳, 李志勇.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光明中医, 2015, 30 (3) :647-648.

[4]王明喜.中药饮片调配环节差错原因及防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 (1) :138-139.

[5]翟丽杰, 付秀娟, 朱大胜.我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模式与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11) :1315-1317.

[6]王卉.我院门诊中药饮片调配差错处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 (5) :76-77.

[7]李娆娆, 张志杰, 王祝举, 等.近60年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5) :213-218.

[8]牛凯云.超剂量使用中药饮片原因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15 (10) :758-760.

[9]贾天柱.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5-20.

[10]唐于平, 陈芳, 尚尔鑫, 等.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12 (4) :593-600.

药品调配差错因素分析与防范 篇2

1 住院药房在调配药品过程中常出现的差错

1.1 药品品种差错:

脑心通胶囊与心脑宁胶囊

雷尼替丁胶囊与复方雷尼替丁胶囊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脑安片与安脑丸

1.2 药品规格差错:

美托洛尔缓释片 47.5 mg95 mg

氯吡格雷片 20 mg75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 10 mg20 mg

普伐他汀钠片 10 mg40 mg

左旋氨氯地平片 2.5 mg5 mg

二甲双胍片 0.25 mg0.5 mg

1.3 药品剂型差错:

头孢克洛颗粒与头孢克洛缓释片

胶体果胶铋胶囊与胶体果胶铋颗粒

阿德福韦酯片与阿德福韦酯胶囊

双氯芬酸钠胶囊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银杏叶胶囊与银杏叶片

1.4 药品数量差错:

替米沙坦40 mg重庆荣美药业公司, 30片

替米沙坦40 mg天津怀仁制药有限公司, 28片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0 mg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 100片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0 mg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60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拜耳公司, 7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上海现代制药有限公司, 12片

胶体果胶铋胶囊10 mg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4包

胶体果胶铋胶囊0.15g大同市维敏制药有限公司, 18包

1.5 外包装相似而发生的差错:

通心络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

氯沙坦钾片与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与氨氯地平片

莫沙必利片与西替利嗪片

格华止 (盐酸二甲双胍片) 与蒙诺 (福辛普利钠片)

脑心通胶囊与心脑宁胶囊

1.6 错发患者:

错发患者主要发生在两个不同的人却有相同名字的患者中, 由于药剂人员的粗心, 没有仔细核对患者的性别、年龄, 以致错发药品。另外就是在门诊药房取药时, 前一个人没拿完自己的药就走了, 而药剂人员又没发现, 而后面的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药,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错发给了患者。

2 造成这些差错的原因

2.1 工作人员主观原因

2.1.1 工作人员态度不端正, 安全意识淡薄

有些药学人员责任心不强, 对药品的规格、剂量、外包装以及摆放位置不仔细查看、比较, 工作时漫不经心, 没有严格审核医嘱单, 见单就发药, 差错便不可避免。

2.1.2 缺乏扎实的药学理论基础

部分药学人员不注意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 对新药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够, 均可造成配药差错。

2.1.3 违反操作规程及工作制度

一是一些新上岗的药剂人员由于没有工作经验, 对调剂室的工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不是很了解。二是查对制度可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 而有的药剂人员只是在医嘱单上签核患者姓名而不去一一核对所拿药品, 因此发药人员拿错药, 而核对者并未发现。

2.2 客观原因

2.2.1 有些药品的外包装、标签相似:同一生产企业的不同药品或相同药品的不同规格采用相似的包装, 在药架上摆放位置相近[1], 容易导致发错药品。

2.2.2 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多, 相似的外包装药品也越来越多, 药剂人员稍不留神, 就可能发生差错。

2.2.3 环境因素:药剂人员的调剂室与工作人员的生活间没有分开, 室内存放与调配工作无关的物品, 没有营造一个安静、清洁、有序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夜班时, 值班人员少, 更易发生差错。

3 减少或预防差错的措施

3.1 药品的摆放要合理

1药房工作人员应由药学专业院校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师组成。2按药品的药理性质分类摆放。3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摆放。4按药品的剂型分类摆放。5按使用频率摆放, 使用频率高的药品放在最容易拿取的地方, 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又减少患者取药等候时间。6建立差错登记制度, 差错登记一方面是对医师处方差错的登记, 另一方面是对药剂人员调配和发药的差错登记。

3.2 对药学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

药学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定期学习和培训临床药学知识, 及时掌握医药动态。作为药师, 要求有较全面的药学知识, 对所用药品的理化性质、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要全面了解并掌握。所以只有不断的学习, 才能及时掌握临床药品的不断变化, 才能做到药品调配的高效、准确、安全, 从而尽可能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

3.3 建立健全调配操作规程

1调剂室 (药房) 的布局要合理, 将急诊药房与普通药房分开。2调配药品必须做到“四查、十对”。3对科室退回药品要认真核查药品质量。4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 逐步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处方。5建议生产厂家注意避免药品的外包装相似[2]

3.4 改善工作环境

调剂室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适宜的环境, 除必备的药架及工作人员的坐凳外还应配备冰箱及温度计, 杜绝一切闲杂人员进入调配空间。

防止药房调配差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改进, 积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最大限度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药品调配差错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罗宁、陈文贵、张斯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处方调配工作中的常见差错及对策[J].中国药业, 2010, 19 (2) :57-59.

中药调配中易出现的差错及对策 篇3

1用量与对策

由于调配人员疏忽看错中药用量, 马钱子0.3 g, 发成3 g, 患者服用后, 立即出现中毒反应, 经抢救24 h后, 方脱离危险, 如不抢救及时, 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调配中药时一定要思想集中, 看清处方, 如遇看不清楚的一定要请处方医生重新书写, 对剧毒品一定要按规定用量配方。

2外观形态与对策

外观形态大体相同的易发生混浠;凌霄花和洋金花, 外形相似但功效大有区别, 凌霄花能凉血破瘀, 而洋金花平喘、镇咳、止痛, 祛风湿, 因此在调配处方时一定要看清药名才能配药。

3加工炮制与对策

加工炮制前后以及不同炮制品混用:①蒲黄:生品活血化瘀, 而蒲黄炭能止血;②首乌:生品能解热毒, 润肠通便。制首乌能补肝肾, 强筋骨, 益精血;③大黄:生大黄能攻下焦, 泻下作用激烈, 酒炒后能清上焦实热, 炒炭又能化瘀止血;④黄连:生品苦寒性能较强, 具泻火燥湿, 清热解毒作用, 清心火宜生用, 治下焦用盐, 酒炙引药上行, 善清头目之火;制黄连可抑制其苦寒之性, 使黄连寒而不滞, 清气分湿热, 散肝胆郁火;姜制则可缓和其苦寒之性, 并善治胃热呕吐。

许多疾病正是由于药物炮制质量不佳或选用炮制方法不当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 因此在调配中药时必须掌握中药炮制学的有关知识, 严格依照炮制规则制药, 正确选用炮制品, 才能符合入药标准, 达到其防病治疗的预期效果。

4药用部位与对策

同一药用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混用:麻黄和麻黄根为同一植物麻黄的不同药用部位, 麻黄主含发汗作用的挥发油, 具止咳、平喘、升压和利尿作用的是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麻黄根主含显著降压止汗作用的麻黄孜宁和麻黄新碱A、B、C。它们各自含有的化合物不同。药理作用完全相反,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 除去非药用部位, 分开不同药用部位就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如不予区分, 势必影响疗效, 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5审方与对策

仅有一字之差的易混中药:如生蒌皮与生姜皮, 石决明与草决明, 红藤与红花, 白附子与白附片, 山茱萸与吴茱萸, 黄连与胡连, 虽仅一字之差, 临床疗效却相差甚远。因此在配方时须看清处方上的药名, 认真细致, 若有书写不清时, 定要请处方医师重新书写。

综上所述, 中药调配中易出现的差错, 多在于调配人员的疏忽和处方医师的处方不规范及用药混浠所致。以上所列差错, 若认真对待, 便可以有效防止差错, 使中药发挥其应有疗效。

处方药品调配差错的预防与处理 篇4

1 处方药品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

1.1 医师的责任

在未实施电子化处方前, 处方均由医师手工填写。由于患者较多, 时间紧张以及医师的个人习惯导致处方的名字字迹潦草或出现书写错误, 如剂量、规格等。若调配中心未能发现问题, 将会导致错误发生, 使得药量浓度不足或增大等。还有医师医嘱中溶媒、稀释液以及药物配伍不当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比如卡泊芬净5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卡泊芬净在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很不稳定, 极易发生降解, 不能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1.2 药师的责任

药师所处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每天需要审核大量的医嘱信息, 工作时间有限且非常紧张, 对有疑问的医嘱往往没有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做进一步分析, 多数凭主观经验进行判断, 可能出现漏审、误审的情况。若患者长期医嘱发生变动时, 审方药师需要根据新医嘱内容重新安排输液批次及每批输液量, 会出现某一批输液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1.3 调配中心或药品的管理不善

药品分类不清或混乱, 摆放不够整齐, 药品标签标识模糊不清或区分度不明显而造成误取。未对调配中心过期或即将过期的药品及时清理, 导致失效、变质、过期的药品与其它药品混淆。大输液标签贴错是在调配中心常发生的差错, 在排药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有外界因素干扰, 特别是在补药时容易导致药品批次混淆, 从而使第二天药品袋数不对, 耽误成品输液送达临床时间, 如第一批药品放在第二批中。

1.4药品发错[2]

药品包装存在缺陷, 包装相似的药品极易导致药师拿错药品, 药品标签的浓度表示方法不当是剂量错误的原因之一, 同种药品不同规格之间也常常引起用药剂量差错。药品名称不规范也是导致差错的原因之一。由于药品名称管理和使用不规范, 导致药品的品名很相近。药品名称不规范导致的差错常常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而且很难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2 预防处方药品调配差错的措施

2.1 制订并严格执行药品配发规程

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 同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情况制订更为具体、操作性及针对性更强的规章制度, 要求药师必须熟知工作程序及工作职责,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重在落实, 避免差错的发生。如果药师不能清晰识别药品名称或剂量时, 不能擅自决定, 应及时与医师核对处方, 避免药品疏漏和剂量拿取失误, 对于处方超出常规剂量的药品要送回医师处签字确认后再行拿取。

2.2 建立差错登记及奖惩制度[3]

若有差错发生, 需要详细及时的登记时间、地点、差错或事故内容与性质、原因、后果、处理结果及责任人等, 对差错进行及时处理, 不得延报、瞒报或漏报。对于严重差错应立即汇报科室及医院领导。惩罚是手段而非目的, 因此, 分析和查找出现差错的原因, 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是重点。并且处罚时也要注意方式, 以说服教育为主, 并从今后的管理上找漏洞。

2.3 加强药师的业务培训

药学的发展很快, 药师作为临床工作中重要的环节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和理念。医院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医师业务能力的培养以及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本院自行开展或派药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培训班, 强化药师队伍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药师的整体素质。

2.4 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

保持调配中心良好有序的工作环境, 室内光线充足, 空间宽松, 可减少出错率。药物的摆放需要由受过训练并经授权的药学人员完成, 确保药物与货架上的标签严格对应, 且全面实行药物通用名制度。对于药物名称或包装相近的药物要分开摆放, 容易出差错的药品要特别标注, 如可以更改字号、标签颜色或小提示等。药物的摆放要整齐, 调配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要落实责任到人, 并建立严格的接班检查制度。发放药物前仔细核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有效期在3个月内的药物拒绝入库。对于已经入库的药物, 执行严格的药物贮藏管理。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贮藏条件严格保管药品。凡是变质、潮解、风化、失效的药品均不得使用。查对药品时要仔细, 有疑问时须询问清楚, 必要时需进行快速检验。另外, 还要进行定期大排查, 并与日常检查工作相结合, 责任落实到人[4]。

2.5 加强人性化服务

药物的使用因人而异, 且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 因此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配发前需为患者把好关, 这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要在药品的外包装上给予明示, 使患者及时掌握药品的用法、用量。

2.6 软件新技术的应用

有条件的医院应采用更加先进的设备, 如条形码等技术也是减少差错的正确选择。目前许多医院都在推行和运用HIS系统, 无需医生开具纸质处方, 极大的降低了字迹潦草、患者姓名不清 (以挂号为准) 带来的问题。早些年间, 对于年龄较大或对于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医生来说, 会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但是随着多年来的临床应用开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导入合理用药软件系统, 对医生用药的适宜性、配伍、给药剂量、疗程等多方面进行时时监管, 实现处方监测自动化, 对降低医师处方差错率和药师调剂的差错率均有显著作用, 也便于对医院用药实行控制和监督, 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和贵重药品。另外也为患者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医师的工作效率, 节省了医疗资源。

3 小结

处方药品调配工作责任重大, 是医院服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要引起院领导及相应科室的足够重视, 通过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 加强医师、药师的责任心、加强调配中心及药物的日常管理与检查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等手段, 可以有效预防或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 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水平。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处方药品调配差错形成的原因, 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处方药品调配差错登记记录, 并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进行访谈, 查找原因。结果 通过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及防范措施, 有效地预防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结论 处方药品调配工作责任重大, 制订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预防措施非常必要。

关键词:处方药品调配,差错,预防

参考文献

[1]李淑芳, 潘文灏.药师药品调配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7, 10 (6) :382-383.

[2]张斌, 朱俊峰.浅析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海峡药学, 2010, 22 (9) :239-241.

[3]黄乐珊, 郑师明, 严鹏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药业, 2009, 18 (11) :42-43.

常见调配差错 篇5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防范措施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于2011年12月正式开始运行。人员由5名药师和11名护士组成。到目前为止, 已开通15个科室, 承担抗生素、静脉高营养、细胞毒药物和普通药物的配置工作。因此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整个工作流程入手, 结合实际工作, 分析和研究静脉用药调皮中心的每个环节, 针对差错原因进行对症改善, 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差错原因分析

1.1审方与打印导致的差错: (1) 审方药师未遵循药品性质或病区约定要求安排应用批次:a.生长抑素, 维持24 h静脉滴注, 需打包送至病区。如果批次排成配置, 可能导致药品放置时间过长而影响药效。b.氟尿嘧啶, 静脉滴注时间长, 像保肝药、提高免疫力药等需打包随化疗药一起下送。药品长时间放置导致药效降低。 (2) 配伍禁忌未核出:a.以维生素K1和维生素C为例, 二者存在配伍禁忌, 因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 在与维生素K1同时应用后会导致氧化还原反应, 影响维生素K1药效。b.以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6为例, 二者混合会出现浑浊沉淀反映、导致药效降低, 且可导致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3) 溶媒选择不当:a.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为例, 在药品说明书中可知多烯磷脂酰胆碱不可运用电解质溶液进行稀释。b.硫辛酸注射液, 说明书中明确规定不能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4) 打签机的设置错误或人为疏漏导致瓶签重复打印或漏打印等当打签机的打印设置份数为2时就会造成瓶签打印为双份。药师审核瓶签时由于疏漏造成瓶签漏打印等, 这些都会给第二天的工作带来麻烦, 也可能造成药品重复配置和漏配置。

1.2贴签、排药、核对时的差错: (1) 贴签时的差错:如将250 m L氯化钠注射液贴成150 m L氯化钠注射液, 将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贴成1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 将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贴成转化糖注射液等。 (2) 排药时的差错:排药的数量、商品名、规格、药品名称与瓶签上药品的信息不符:如数量或多或少, 丹参川芎嗪 (威奥) 排成丹参川芎嗪 (恤彤) , 头孢西丁1 g排成0.5 g,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排成红花注射液等。排错药筐:如把一批的药品排成二批颜色的药筐, 导致扫描时发现有缺少药品。 (3) 核对时的差错:药师由于个人原因未发现排药和贴签方面的错误, 导致摆药车上已核对和未核对的药品发生混淆, 一部分药物容易被遗漏进而为核对清楚。

1.3出仓复核时的差错:相关人员在出仓复核时并未完全监察药品的各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药液抽取的完全性、输液袋的完整性, 输液的澄明度, 输液规格和品种的争取性以及加药人员的签名核实。

1.4出仓扫描、装箱时的差错:由于扫描过快, 程序没有及时反应, 导致药品漏扫。成品输液按照病区分别装箱, 结果有放错病区的成品输液, 导致病区点数时的麻烦。

2防范措施

2.1审方、打印时要求审方药师加强自身知识储备, 合理运用审方软件, 遇不合格医嘱及时与医师沟通, 并做好记录。合理安排配置批次。每次打印瓶签时确认好打印设置。

2.2贴签、排药、核对时要求护士、药师认真仔细的贴签、排药、核对, 确保药品排放正确, 药品批次与药筐颜色相符。争取药品进仓时零差错。将核对后的药品按照病区分别放置排药车上。

2.3扫描入仓时扫描时认真浏览扫描信息, 尤其是“提前打包”。扫描中随时核对退药数目与电脑数目是否相符, 并在停药的标签上标注“×”, 单独放一侧, 以免与正常配置药品混淆。

2.4药品配置时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 要求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保证成品输液的安全有效。

2.5出仓复核时出仓核对时, 认真核对各项内容, 对成品输液有任何疑问, 要及时询问加药人员, 确保输液正确。

2.6出仓扫描、装箱时确保每袋成品输液的出仓扫描, 才能保证计数的准确性。认真核对好成品输液的病区, 避免装错箱。

2.7其他除了加强对以上各环节的防范外,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对新进员工进行系统的在岗培训工作, 并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制度, 要求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药品说明书的学习, 定期考核并存档, 进而提高院内配药服务水平。 (2) 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特点, 合理排班, 要求工作人员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认真负责的完成分内工作。 (3) 建立事件登记本对包括药品损耗、内部差错、外部差错进行如实登记, 写明原因, 落实责任到人。 (4) 加强药品管理排药区药品的摆放按照药品的分类合理布局, 药品标签清晰, 相同成分不同规格的药品之间有明显标识, 避免药品混淆[1,2]。 (5) 建立奖惩制度将差错与惩罚挂钩, 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规避差错的发生。 (6) 召开质量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召开会议, 分析差错原因, 提醒全员注意, 规避安全隐患, 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7) 建立考核机制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容易出错的环节制成考核项目, 每月定期考核, 按时公布考核结果,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

3结语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 对合理用药和加强药品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减少配置差错, 保证药品质量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防患于未然, 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

参考文献

[1]刘晨, 马全武.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77例不合理配伍处方分析[J].安徽医药, 2008, 12 (10) :971-972.

常见调配差错 篇6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防范措施

静脉用物调配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简称PIVAS) , 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 由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物配置系统。是集临床应用与科研为一体, 并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和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1]。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优化重建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其日常工作由药师和护理人员共同担任完成。目前已实现本院各住院病区长期静脉点滴用药的集中调配, 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但由于我院PIVAS成立时间较短, 其工作模式尚未成熟, 管理经验、人员培训及防范差错的措施均不足, 导致各工作环节中易出现差错。为了降低差错的发生,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本文针对PIVAS常见的差错, 分析总结经验并制定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1 PIVAS差错的类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流程包括下医嘱、电脑医嘱录入、分批、审方、贴签摆药、核对确认、输液配置、成品输液核对及发放, 在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发生差错[2]。本PIVAS重建至2011年3月底以来共配置输液203325袋、发生差错共214例, 按流程将差错分类见表1。

2 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电脑系统不够完善

本院PIVAS尚处在起步阶段, 电脑系统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由此引起的差错有:①医嘱单不能分批次, 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呋辛钠1.5 g, bid, 生成的医嘱单只有上午一次;②医嘱单用药时间不相符, 如上午的时间打印成下午的时间。③对不合理处方不能识别, 如临床护士医嘱输入错误: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法舒地尔10支。

2.2 医生医嘱不合理

药师专业知识、经验不足, 对不合理的医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①药物间配伍禁忌, 如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胰岛素0.1 ml,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引起血糖失调。②用法用量错误, 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替唑钠4 g, 按说明书要求头孢替唑钠一次最大用量为2 g。③溶媒选择不当, 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水溶性维生素冻干粉1支, 说明书提示水溶性维生素能被电解质破坏, 要求溶解于葡萄糖注射液或是脂肪乳注射液中。

2.3 摆药贴签错误

2.3.1 大输液标签贴错

这是在PIVAS中常发生的差错, 如将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贴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上,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贴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输液袋上,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标签贴在5%葡萄糖注射液上, 转化糖注射液500 ml (塑瓶) 贴成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2.3.2 药物规格、数量不符

PIVAS中有些药品是一品双规, 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容易形成疲劳状态, 此时在排药过程中很容易混淆药品规格, 发错药品数量, 如 (1) 将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 g头孢替唑钠2支发成规格为2 g的头孢替唑钠1支; (2)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银杏叶3支发成4支。

2.3.3 药物发错

去掉外包装后很多药品的外观很相似, 一旦药品的固有位置改变, 或是药品补充时、退药归位放错药框, 以及有些药品的通用名称很相似, 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药物发错。如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发成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发成门冬氨酸钾镁粉针剂。

2.3.4 药物批次混淆

在排药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外界因素干扰等情况下, 特别是在补药的情况下, 容易导致药物批次混淆, 从而使第二天早上药物统计袋数不对, 耽误成品输液送达临床时间, 如第一批药物放在第二批中。

2.4 输液调配差错

2.4.1 漏加药物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负责全院的长期医嘱用药, 由于工作量大且重复性强, 时间紧张, 易造成护士人员繁忙之中容易发生漏加药物的情况。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 其成品输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药师核对时发现为无色, 与护士交涉后确认漏加药。

2.4.2 加错药物

这是在抗生素、生物毒性药品调配操作间中经常发生的差错, 因为此操作间的药物大部分都是粉针剂, 加入溶媒后需放在振荡器上充分溶解, 由于有些药物外观相似, 护士在拿药时不够仔细、认真、凭自我感觉, 没看清楚药物是否与输液标签一致就直接加药, 容易发生差错。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80IU青霉素320 iu冲配时加入了4 g哌拉西林。

2.4.3 拿错针筒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冲配药物可以节约医用耗材, 包括针筒、医用手套等。在冲配药物时, 同一洁净台冲配药物针筒按药物不同分类, 紧张繁忙的工作易造成护士在慌忙之中拿错针筒加药, 造成药物污染。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2 g, 成品输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但是药师核对时观察发现此袋药颜色偏黄, 与护士交涉后证实用加左氧氟沙星的针筒冲配, 此袋重配。

2.4.4 药物剂量不准确

PIVAS中大多数情况下输液袋中加入的药物剂量都是整支或整瓶,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儿童或是老年患者某些药物的剂量就要降低, 使用非整支或整瓶剂量, 在冲配时, 护士容易疏忽加错剂量, 导致差错。

2.4.5 扎破输液袋

有些输液袋质地较薄, 散落在药框中的空安瓿很容易扎破这些输液袋。如250 ml转化糖注射液经常容易被扎破, 造成药品浪费。

2.4.6 退药不及时

早上药物多, 冲配任务重, 补药时药物放错病区, 有些退药不能及时找到拿出, 而当找到时已被护士人员冲配完毕, 导致退药未退形成差错。

2.5 统计不准确

2.5.1 输液袋放错病区

PIVAS负责全院病区的静脉输液药物调配, 药物袋数多, 工作量大, 繁忙而紧张的工作环境下, 将输液袋放错病区, 导致数量统计出现差错。

2.5.2 待退药未减

有些不合理医嘱在审方时未发现而生成医嘱单, 这些医嘱单会被单独拿出作为待退药, 并通知临床要求退药。有些药直到第二天早上配药时仍未申请退掉而早班药师往往容易忘记减掉未退的袋数, 造成数量不对。

2.5.3 数错或加错袋数

这是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常发生的差错, 在统计袋数时因工作紧张繁忙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发生数错或加错差错。

3 改进措施

3.1 优化系统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按照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进行二次重建, 其布局、设计更加合理, 软、硬件系统更加科学规范。除了拥有保障万级洁净配置药品的硬件设施, 静脉调配中心还配备了一批临床药师和资深的药学人员审方, 通过在医嘱审方系统中镶嵌PASS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对药品安全进行把关。建立信息沟通本, 出现系统支持功能欠缺或故障及时与信息科沟通, 增加系统支持功能, 排除故障, 与信息科共同逐步完善药学专业技术电子信息支持系统, 如:①建立单个药品分批次动态查询系统, 可随时查询药品使用与退药情况, 准确计数单品种单批次用药数量;②打印输液标签时, 经常不小心双击批次打印, 造成输液标签打印出双份, 为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重复点击批次打印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阻止此类现象发生。

3.2 增强审方药师的业务水平

PIVAS的建立, 为药师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场所, 药师能够利用其丰富的药学知识为患者服务, 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合理。PIVAS中处方审核由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临床用药经验的药师担任;建立不合理处方集, 及时记录问题处方, 并与病区医生进行沟通修改处方, 否则不予配置;每日上午交班时对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增强质量管理和防范意识并且专人记录;建立电子药物使用手册, 特别是新进药品, 发现疑问医嘱可供药师随时查询;对可疑医嘱需再次确认才能调配;每月开展一次业务学习, 集体讨论, 交流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宣传用药知识, 增强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业务水平。

3.3 加强药品管理工作

药品管理是PIVAS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3,4], 建立比较完善的药品管理工作体制有益于PIVAS的发展。将药物分类分区摆放在固定的位置, 用不同颜色的药框摆放, 药框上的标签要字迹清晰, 一品双规、容易混淆药品醒目标明以作警示, 并及时补充药物。做好药品效期的管理工作, 并建立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实行近期先用, 先进先出的原则。加强药品配置中各环节的核对工作;审方药师对每张补药医嘱单都要用红色标出相应批次, 以免混淆批次或是漏单情况出现。每月对所有药品进行一次盘点, 对数量, 查效期;对高危药品、贵重药品及容易混淆的药品进行日盘点, 发现帐物不符及时查明原因, 可以及时避免差错的发生。

3.4 提高防范意识, 建立差错处理制度

PIVAS中的药师和护理人员要培养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不断提高防范差错的意识, 尽量杜绝或避免不必要差错的出现。药师人员在审方时对特殊剂量的药物要用红笔做出醒目标示, 在成品输液核对时要认真仔细, 看清其输液颜色及空安瓿瓶, 发现疑虑及时询问相关冲配人员, 不擅自作主, 自以为是。退药时要看清楚其排药时间, 认真阅读交班本注意事项。对PIVAS中出现的各种差错应及时登记,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月进行讨论分析, 处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 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差错处理制度。一旦差错发生, 药师和护理人员也可不必手忙脚乱, 有章可循, 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差错, 而不妨碍正常工作的进行。

3.5 认真仔细把好最后一关

打包点数时要养成逐一看清楚病区的好习惯, 以免混淆科室。工作时, 要集中注意力, 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工作时间不随意与人交谈、打电话、嬉笑玩闹, 以免影响工作质量。发现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确认, 认真仔细对待。

我院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尚处在起步阶段, 通过针对PIVAS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差错分析, 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之后, 总差错率由0.42%逐渐下降到0.03%, 从图1中可看出各项差错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 实现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保障了患者用药质量, 从而也促进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卫民, 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7 (2) :1-2.

[2]胡晋红, 蔡溱.药物治疗中核对过程对药疗差错的影响.中国药房, 2005, 16 (7) :551.

[3]赵方允, 王丽.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原因分析.中国药房, 2009, 20 (10) :796-798.

常见调配差错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差错登记本记录关于药品调配差错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在此时间段共出现调配差错事件102例。

1.2 方法:

分析导致出现药品调配差错的有关影响因素,并且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药师调剂质量显著提高,最终将药学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

2 结果

在此时间段共出现调配差错事件102例,但是差错事件未对患者造成影响。针对差错事件的类型进行观察发现,主要体现为:表现为药物数量差错事件31例(30.39%),表现为药物品种差错事件21例(20.59%),表现为药物剂量同药物剂型差错事件12例(11.76%),表现为包装相似差错事件11例(10.78%),表现为生产厂家差错事件11例(10.78%),表现为划价差错事件6例(5.88%),表现为退药差错事件4例(3.92%),表现为医师处方差错事件3例(2.94%),表现为发错科室差错事件2例(1.96%)以及位置相邻取错药事件1例(0.98%)。最终发现导致出现药品调配的主要问题集中于药师自身。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针对导致药师在进行药品调配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表现为药物数量差错事件31例,表现为药物品种差错事件21例,表现为药物剂量同药物剂型差错事件12例,表现为包装相似差错事件11例,表现为生产厂家差错事件11例,表现为划价差错事件6例,表现为退药差错事件4例,表现为医师处方差错事件3例,表现为发错科室差错事件2例以及位置相邻取错药事件1例。最终发现导致出现药品调配的主要问题集中于药师自身。需要研究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具体为:

3.1 对处方书写以及医嘱书写进行明确规范:

医院在进行处方开具的过程中,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等需要进行认真执行[3]。需要将医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显著提高,针对医院新药用法的学习以及相关配伍知识的学习力度有效加强,将医师的相关业务学习水平有效加强,特别针对医院新药的使用,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在书写处方的过程中,确保字迹保持清晰,防止药师在看处方过程中出现低级调配错误的情况[4]。

3.2 提高药师以及护理人员发放药品过程中的核对工作:

针对药物的配伍情况以及临床用药浓度,要求药师以及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实施处方核对,一经出现了疑问,需要立即进行反馈,一经发现错误,需要进行立即改正,防止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5]。对于特殊药物,需要对药物日期以及药物批次进行认真核对,针对患者具有的过敏史进行认真询问。

3.3 将医师以及药师工作环境有效改变:

医院患者相对集中,周围环境较为嘈杂,对于医院的医师以及药师因为较大的工作压力较易出现疲劳以及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进而造成出现系列差错的现象,对此要求药师需要进行认真排班,确保药师的休息时间可以获得有效确保,进而将药师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准确性显著提高[6]。

3.4 将药房管理力度有效加强:

针对相似药品进行有效管理,针对药物的通用名进行有效规范,对于包装相似、药名相似以及颜色类似的药品,禁止在一起摆放;对于较易出现出错的药品,需要设置标签加以提醒,并且合理进行警示牌的放置。此外需要做好药房管理工作[7]。针对四查十对制度以及双核对制度加以认真执行,在对药品进行调配的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集中,避免因为失误导致出现错误情况。此外对于老年以及儿童,需要对其做好口头交代工作,针对患者的需求需要进行有效满足。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医务人员以及药师,避免出现用药差错,对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用药每一环节的监管力度有效增强,针对查对制度需要做到认真执行,对于药师以及医师,针对相关药品知识的学习以及更新需要进行有效加强。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创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将药剂人员自身责任心有效加强,针对自身岗位职责自觉性可以进行有效树立,研究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最终有效降低出现调配差错的概率,为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做出充分的保证,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最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显著效果,获得确切疗效,显著提高用药患者治疗满意度,确保药房药品调配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栾潇潇,陈珲,李星,等.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2):115-116.

[2]钟鹏,李丹,钟远.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74-75.

[3]刘萍,张卫同,徐子玲,等.门诊药房常见的发药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37):3547-3550.

[4]旋桂香,杨育辉,麦焕章,等.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2):29+59.

[5]吴孝伟.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国药业,2012,21(20):66-67.

[6]邵庆平.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住院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中的运用[J].中国药事,201529(9):979-983.

上一篇:惯性实验下一篇:施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