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能力论文(共9篇)
理论联系能力论文 篇1
新课程标准要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就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而言, 教师应逐步探究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地理知识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 很多高中学生都会感觉地理很难学。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有句话是这样描述地理的: “它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 在文科生面前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了吃力和困难重重。针对这种现状,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 从学生缺乏的地理思维入手, 设计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欠缺的原因
由于地理难学这个思想不是一天两天的存在于高中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还没有上高中时, 就听说地理难学, 这样就会在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和学习地理的时候内心就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就表现出了共同的思维方式———难。即使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也很难让学生轻松地接受。
1.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科学和全面
高中地理学科具有强大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升入高中之后,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知识就都融合成了地理学科, 为此地理知识就显现出了很强的综合性。再有就是地理知识会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也就导致了知识的多变性。以上这两点就决定了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灵活的思维转变, 在学习和认识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考虑。在近几年的高考形式中高中教学分为文科和理科。地理属于文科的学习范围, 在文科生中学生的学习氛围就只局限于文科, 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缩小和思维发散能力的减弱。同时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由于地理知识不参加中考使得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地理知识系统, 面对结业考试学生也是以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来完成的。这样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就过分地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 完全忽视了对其原理的探究和理解, 使得学生升入高中之后遇到一些新的地理问题就无从下手了。
2. 地理知识拥有很强的综合性, 学生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想要学好综合性比较强的地理知识, 学生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无论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满足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的需要。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和综合地去分析、理解问题, 从而清楚地认识地理知识的本质特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学生, 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思维能力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 在分析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比较片面和孤立, 对一些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比较肤浅, 而且也容易混淆, 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在地理教学中我曾经问学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学生表现出十分的诧异, 不能够准确地通过分析来回答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地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 学生思维逻辑性比较差, 容易受到束缚
地理知识虽然属于文科学习范围之内, 但是它的性质却类似于理科。它不像其他文科知识那样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一些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 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很多具备解决地理位问题知识的学生, 却会因为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够将思维条理清楚, 而得到了错误的答案。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差, 在分析问题是思维受到了很到程度的束缚。
二、巧用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面对高中学生面临的地理学习的现状以及现阶段地理思维的缺乏, 教师要及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面对高三的学生, 由于他们直接面对最后的高考, 在一些新题型的分析和理解中一定要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正确地做出解答。其实地理知识源于生活, 是科学家们总结和归纳了生活现象变成了这些科学性的地理知识, 因此学好地理还要善于运用生活实际, 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分析地理知识, 形成正确、灵活、广泛的地理思维方式。
1. 教师加强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讲述者”, 成为一名出色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积极有效地引导才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地理教学中, 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启发和诱惑, 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角度出发, 循序渐进地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
2. 帮助学生完善地理知识结构, 为地理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地理知识的整体复习阶段, 要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积累, 然后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一定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及提高。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地理素养能力来充分思考和设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式, 需要时要调动整个地理调研小组的智慧力量来进行思考, 最后在全面开展教学活动。只有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知识的探索过程, 并且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全面正确的指导, 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全面的理解。同时为了全面完善地理知识结构, 教师在学习和复习阶段要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和结构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探索和学习环节, 有规律地按照开展自己的地理思维方式, 提高地理知识学习的效率, 彻底摆脱地理难学的现状。
3. 运用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即为生活, 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际上是对实际地理知识的一种预先性的学习, 全面系统地分析最后进行深层次的推广和研究。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帮助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 结合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展开深入地探究和创新环节。如现实生活中黄淮海平原的农业产量总是比其他地方的低,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个实际问题来分析地理原因。让学生形成准确地分析地理知识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总之, 地理学科能够成功的完成教学目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让学生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理论联系能力论文 篇2
任职培训理论教学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因此,教学的根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遵循和应用这一根本原则,需要教员认真分析和思考。
我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教学双方的共同要求,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侧重点亦不同。
理论源于实践。教员联系实际是联系理论的本源性实际。教员应该用催生、提炼理论的本源性实例阐明理论的内涵、本质。
学习理论是为了掌握理论,掌握理论是为了应用理论。学习和掌握是第一个层次,相对容易;应用是第二个层次,相对困难,因为应用属于创造活动。
士兵学员不具备应用理论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员要讲理论的应用,但不一定结合学员的工作实际,因为无法结合,也没有必要结合。
无法结合的原因有二,一是学员人数众多,实际各式各样,教员结合谁的实际呢?二是教员没有精力对学员的实际进行充分的了解。
没有必要结合的原因也有二,一是学员的悟性决定其应用理论的灵活性,而悟性除了天生主要靠点拨。教员紧密地结合学员的工作实际进行授课,学员顶多是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照葫芦画瓢,1
谈不上创新。二是教员联系的实际必定属于“过去式”,学员未来的实际是无法联系的,而学员不是为“过去式”学习,他们学习是为了未来,未来实际的联系只能靠自己。
所以,教员的举例只要能对所讲的理论起到很好地注解说明就可以了,关键是把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讲透彻。比如,教员对学员进行词汇讲解教学,教员的关注点应该是学员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能否灵活恰当地应用该词汇,而不应该把课堂上学员能否应用该词汇进行造句当成教学重点。
针对干部学员,教员的职责是讲清楚理论的内涵,至于联系实际是学员自己的事,他们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
理论联系能力论文 篇3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层次总体要求, 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更是“原理”课本身所需要的重要教学方法。首先, “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05方案”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 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切实解决“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 就要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其次,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原理”课教师实现教学期望的关键。“原理”课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程, 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 因为, “原理”课既不像“纲要”课和“概论”课那样以史实和现实的形态呈现, 又不像“基础”课简单易懂、案例丰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又要勤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实际问题, 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教学总期望。最后,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针对这样一门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品质和基本原则的课程来说, 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原理”课教材中明确指出,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一方法, 关键在于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必须首先厘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意。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定义:“所谓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 联系社会实际, 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从定义本身来看, 理论联系实际好像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 即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 联系社会实际, 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分析, 必然会导致对这一定义的误读。许多人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学以致用, 有的放矢”, 仅仅停留在表面, 把理论和实际看成是两个静止的方面, 它们所谓的“联系”就是将理论直接与实际照面, 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将“现成的理论”即原理、规律转达给学生。这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要求。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是关照“联系”这一中间环节, 即阐明联系的中介作用。其实,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思想家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时, 也都对联系———这一中介做了表述, 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等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作为相互作用, 必然包含两条理路, 一条理路是用理论去联系、解释实际, 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条理路是实际对理论的校正或确认。不论是哪一条理路都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就是具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必然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教的方面来说, 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 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在此, 我们着重分析“原理”课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因为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原理”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一点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用理论去指导实际, 或者用实际诠释确证理论, 首先必要对理论深刻透彻地掌握和理解。今天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思政课”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05方案”规定了“原理”课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 贯穿“一条主线”, 突出“一个重点”。这一内容实质上对“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又要融会贯通从整体上、从有机统一上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 现实却是“原理”课教师尽管能够从整体上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但是就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而言不如专业课老师掌握得深刻。“原理”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哲学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水平高;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的水平高, 等等。加上历史原因, 有许多学哲学的“05方案”后开始通讲“原理”课, 对于哲学部分还可以拓展, 但到了“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只能照本宣科, 机械地向学生转达原理和规律, 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这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彻底, 而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过硬, 所以不能做到以理服人, 更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 “原理”课教师了解实际的水平, 即了解国际国内大局、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等水平。实际就是“有的放矢”的“的”、目标、靶子, 如果“原理”课教师只知道或掌握自己的“矢”和理论, 而不了解实际, 没有目标和靶子, 这样“原理”课只能在由教师自己铸就的理论的空中楼阁中独自徜徉、自我陶醉。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 “原理”课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不能打动和改变学生, 不使学生改变就是没有作用, 就是无效。第三, “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理论、把握实际还不够, 还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这里的“联系”能力既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直接套用实际, 也不是用实际去机械地证明理论, 而是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从实际中提升理论。这种能力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后,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彰显出来的主观条件。“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局、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 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抽出原理和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说明、解释实际的能力。
摘要: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课程设置方案以来,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要想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是要有“好的‘思政课’教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11月16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以“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 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下简称“讲话”) 为题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好的“思政课”教师, “既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 还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仔细思考这三个方面要求, 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有机统一地体现在“思政课”教师身上就是“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以下简称“原理”课) 教师为例, 来理解“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理论 篇4
低年级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思想教育的课程。以“五爱”和浅显的社会公德、政治常识为 基本内容;以教育学生初步养成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 。由于学生年龄及心理正处于成长和发育时期,因此,课堂教学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研 究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品德知识,切忌空谈理论,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启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用通俗的问答方式教学生了解
课文内容,学习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低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学校,幼稚纯真,经历单一。课堂上,教师要用通俗的问答方式,教学生掌握、了解 课文内容,学习品德知识,逐步提高道德认识。譬如:教学第二册第8课《对不起》时,教师这样问学生:“ 刚才老师给你们讲了小动物们在绿色草地上做游戏的故事。大家想一想小熊踢出的足球正好落在小白兔身上, 小白兔吓得差点儿哭了。这时候小熊会怎样做呢?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样做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积 极思考,争相发言。有的说:“小熊吓跑了……如果是我,我也害怕……”;有的说:“小白兔生气了,一定 要跟小熊打架……”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和肯定 。同时,教学生学习礼貌用语。告诉学生,小熊不小心把球踢在小白兔身上,它心里是难过的.,它真诚地对小 白兔说“对不起”。小白兔也很有礼貌地说:“没关系”。运用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了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 错误,请求别人谅解。对别人表示歉意时,要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表示歉意或感谢时,要回答“没关系 ”。再如教学第四册第2课《做有礼貌的好孩子》时,教师这样问学生:“星期天,小猴子和小山羊在家里做 作业遇到了难题,它们先后来到牛伯伯家,请牛伯伯帮忙。小猴子请教牛伯伯时,牛伯伯瞪了它一眼,没理它 。小山羊请教牛伯伯时,牛伯伯却耐心地教给他。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帮小猴子找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吗?” 听了老师的提问,同学们认真思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大家明白了是非,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一致认为, 牛伯伯不帮助小猴子,是因为小猴子太没礼貌了。牛伯伯热情帮助小山羊,是因为小山羊懂事,有礼貌。我们 一定要学习小山羊,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画面内容,仿学
道德行为。
低年级思想品德课,每一课都有丰富多彩的图画。画面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 看图,模仿学习人物的道德行为。譬如,教学第一册《课间活动守秩序》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整体看图,让学 生仔细观察图画中人物自觉地、守秩序游戏活动的情景。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看图讨论 。(1)图中的同学们为什么这样守秩序?(2)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图中 的同学们讲文明、懂道理,他们知道不守秩序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我们要向课本中的小朋友学习,课间活动 时要有秩序,不能胡打乱闹,追逐跑跳。再如教学第一册《上课专心听讲》时,教师可分两步指导学生看图。 (1)整体看图。初步了解插图内容。(2)分步看图。仔细观察并了解每一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 提出两个问题(1)图中同学们在课堂上是怎样做的?(2)窗外树枝上小鸟叽叽喳喳直叫,同学们为什么谁 也不理它?观察与思考之后,同学们认为,要向图中同学们学习。课堂听课做到五点:(1)坐的姿势要端正 ;(2)不做小动作;(3)听课精力要集中;(4)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先举手;(5)回答问题之 后,经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同学们观察插图,模仿学习,立杆见影。顿时,都端端正正地坐着,聚精会神地 听老师讲课,课堂纪律井然。
插图是低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内容,教学时,认真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模仿学习道德行为效果较好 。因此,课堂教学要很好地利用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三、运用电教手段,陶冶道德情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电化教学,直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陶 冶道德情感。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适时放映幻灯、录像或播放录音,把抽象 的思想品德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模仿学习,养成习惯。譬如教学《互相谦让》 的思考与练习三“过独木桥”时教师先出示幻灯片:“两只小山羊从不同的方向同时来到了独木桥”。然后让 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想象两只小山羊怎样过桥,它们各自会怎么做?在学生广泛发表意见之后,出示幻灯 片:“两只小山羊互不相让”。这时,再让学生观察画面上两只小山羊的神态,思考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最后出示灯幻片:“两只小山羊掉到河里去了”。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懂 得了人与人之间要讲团结、讲友谊,遇事要互相谦让。再如教学第一册《我的祖国》一课,我们自制了一部展 示祖国锦绣河山的录像片,剪辑了一部分为国争光的中华儿女的镜头,课堂上放给学生看。学生观看后,心潮 激荡,情绪高昂。大家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有十一亿人民,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美丽富饶,历史悠久,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今天好好学习,明天才能为国 争光。教学《我爱国旗》时,我们放升国旗的录像,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结合看录像,听国歌 ,讲国旗的象征意义和国歌的意思,使学生知道升国旗、降国旗时要立正、敬礼。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爱祖国就要爱国旗。让学生从小在心中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植物标本——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 篇5
在学习植物时,最大的难度是对于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缺乏感性认识,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而标本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鼓励或带动学生到野外活动,指导学生采集植物标本,可以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指导学生采集好的植物标本尤为重要。下面谈谈采集植物标本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采集植物标本所用的器具
剪切和挖掘工具:手剪(枝剪)、高枝剪、锯和铲子等。
烘干机和烘干炉:用于加热干燥标本,有时可用电热器或家用的电吹风代替,也可使用煤油、汽油炉子等。
采集箱和采集袋:采集标本可用铁皮制的采集箱(桶),也可以用塑料袋采集,塑料袋轻巧便携,方便实用,现多用塑料袋采集。
其他用品:小型塑料袋(暂存小草及柔弱植物)、广口塑料瓶(用于保存植物分离器官的液体)、小纸袋(装花、果散件和植物碎片),标本夹绑带(耐火尼龙带)、长绳等;手持放大镜、望远镜、镊子、刀片等;铅笔、碳素水笔、粗细不同的记号笔、米尺、标本野外记录本、标签(号牌)、日记本、空白纸张等。
二、采集植物标本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植物特性,决定外出采集的时间,比如,采集蒲公英标本,就选在春天蒲公英开花的季节,便于采到蒲公英的叶、茎、花,而且采集植物标本的地点也很重要。因为在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如藻类植物标本,要在潮湿的土壤、树皮、墙壁和花盆壁上采集。因此,我们在采集标本时,必须根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这样才能采集到所需要的各种标本。
三、采集植物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除采集植物的营养器官以外,还必须采集花和果实,因为它们是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鉴定植物的重要依据,如伞形科、十字花科等,如果没有花和果实,就无法区别和鉴定了。采集木本植物时,应当用枝剪或高枝剪剪取,切勿用手折断,影响标本的美观,对纤维长而强韧的树木尤应注意。
2.对于一些具有地下茎(如鳞茎、球茎、根状茎)的植物,如马铃薯、萝卜、百合,地下茎是它们的主要特征之一,必须注意采集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应小心将其从地下挖出,去土,但不要剥掉鳞茎皮。小鳞茎或球茎可纵向切开,较大的则应切成片状。
3.对雌雄异株植物,应分别把雌株和雄株一同采集,分别编号,并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4.乔木、灌木或特别大的草木植物,只采集植物体的一部分,但必须注意采集的标本应尽量能代表该植物的主要特征。
5.采集水生植物要保证植物的完整,并去掉表面的污物和水分,充分展平。另外,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后,很容易缠成一团不易分开,如金鱼藻等,遇此情况,可用硬纸板在水中将其托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内,这样可保持其形态特征的完整性。
6.对于一些先花后叶的植物,采花枝后,出叶时应在同枝上采其带叶和带果的标本,如山桃就是这种情况。
7.对于寄生植物的采集,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若遇稀少或奇缺的植物时,还须多采些。
语文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例谈 篇6
比如, 在庆祝“六一”的联欢活动中, 我校开展了围绕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有问有答, 互相当问方和答方。问方问《小学生守则》的第几条内容, 答方就要回答出来。回答正确就可得分, 并且可以向对方发问。再由对方回答。一问一答中既可决出胜负, 又可促进学生牢记守则和规范的内容。学生争胜好强, 积极性高, 既促进了思想教育, 又锻炼了表达能力。这样, 学生再写描述这项活动的文章时就有了内容, 不至于无话可说了。如有的学生把竞赛中的场面、某些同学的表情写得生动活泼, 由原来的作文无事可写、胡编乱造, 变成了书写积极, 内容丰富。
作文促进了活动的开展, 活动的开展又不断给作文提供材料。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有班内的竞赛, 有班与班之间的竞赛, 还有全校性的竞赛。例如上述比赛后来不仅问第几条是什么内容了, 还举出实例, 让对方分析符合第几条。还有的用班级中有多少人, 做了多少符合守则和规范的好事互相比赛, 看哪班好事做得多, 看哪班出的问题少, 做好事的得正分, 违反守则和规范的得负分。比赛的结果, 使人人多做好事, 人人监督不良行为, 学校风气大正, 争先气氛很浓。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仅表扬了好人好事, 批评了不正之风, 还谈了体会, 表了决心, 激发了学生做好事、树正气的热潮。
领导、教师、学生集思广益, 积极献计献策, 又开展了新的竞赛活动。比如, 低年级学生开展了比赛穿衣又快又好的活动。开始是单人比, 后来是集体比。一个组中十个人, 每人都穿一次衣裤, 看哪个组用得时间少。这样的比赛强调了协作精神, 不让一个学生缺乏生活锻炼能力, 大家都积极帮助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胜是大家的光荣, 败是大家的不足。这类的活动不断花样翻新, 如比洗衣服又快又干净, 比钉衣扣又结实又美观。思想觉悟高了, 生活能力强了, 团结精神好了, 学生学习的精力更旺盛了。学生把这些材料运用到作文中, 不仅使作文水平提高了, 而且还使学生明白了应和同学在各方面都互相帮助, 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有人可能会以为这些都是小事, 学生写文章也会只看小事, 有碍学生面向世界, 放眼未来。其实, 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培养的学生是既有远大胸怀, 又落实在实际中, 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这样,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空话连篇, 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不是为作文而作文, 而是用文章来反映生活, 用文章来反映学校新的面貌、学生思想的提高。曾经, 有人问一个诺贝尔奖获奖者:“是哪位老师对你的成功影响最大?”大家本以为他会说出世界著名的学者教授, 但他却说:“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 从他那儿我学到了基本的做人道理, 这就是, 不能说谎, 和小朋友团结友爱, 关心集体等。有了这些基本原则我在为人处世做学问时都能正确对待, 我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此有关。”开始时, 大家都对他的回答感到出乎意料。经他分析, 大家才恍然大悟, 并且认为确有道理。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也应引起注意, 并且要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所以, 学校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 人人是楷模。因此, 教师不仅应严格要求学生, 让他们健康成长, 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教师正直的身影是学生前进的航标, 教师不起楷模作用, 想把学生教好是不可能的。如果教师满口大话、空话, 行动令人反感, 就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恶劣的影响作用。
只有学校中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教育, 并且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才会乐学、会用, 写出好文章, 成为有用的人才。正因为如此, 我们应不仅限于课堂上、比赛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学会写文, 而且要把教育活动、提高写作能力的活动发展到尽可能广泛的方面, 如办作文竞赛栏、办手抄报、办黑板报等。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兴趣很浓, 热情很高, 在竞赛中互相学习, 在学习中互相促进, 增强了友谊, 提高了水平。学校活动轰轰烈烈, 不仅不干扰学习, 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 真正使学校生活充满七色阳光, 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政治课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篇7
一、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解决身边问题, 力求乡土化
政治课教学如果不能同学生和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 就不能走出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假、大、空的认识误区。为此,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学生身边的事或本地的一些现象引入教学进行分析, 使学生产生真实之感, 学以致用, 解决身边问题, 力求乡土化。例如, 在讲初三“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时, 联系我县的2003年“8·29”泥石流洪灾的亲身经历, 许多学生亲眼目睹了泥石流灾害使我们失去了亲人, 摧毁了家园。从而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的必要性。通过把教材上的理论, 利用将事实与历史或现实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在讲治理环境的污染问题上, 为学生创设情景, 参与环保调查, 让学生为治理当地环境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行动上也能自觉爱护环境。
二、理论联系实际, 要紧扣社会热点, 充实例证材料, 力求实效性、时政化
分析理解重大社会问题, 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政治课教学的鲜明特色。思想政治课具有强烈的时代生活特征, 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时政材料进行讲解。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感、针对性、贴切性。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向我们所呈现的纷繁浩瀚的时事新闻, 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鲜活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触动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认识和情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热点,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或讨论, 鼓励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现象剖析, 分析本质, 探索发现, 挖掘意义, 从而升华认识, 获得启迪。例如, 如在学习“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内容中, 为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认识到台湾各族同胞同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 一衣带水隔不断两岸同胞的兄弟情谊, 制造分裂是割裂历史, 违背全体中国人民意愿的极端反动行为。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台海关系的现状, 搜集了以下时政:连战访问大陆, 称为和平之旅、破冰之旅;宋楚瑜访问大陆, 称为搭桥之旅;萧万长与胡锦涛主席的世纪会晤, 称为融冰之旅;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 称为雨过天晴之旅。使大家看到了台湾与祖国关系春天的到来。同时明确指出台独逆历史潮流而行, 必将失败。通过这种教学安排, 使学生能对台湾问题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也更坚定了台湾早日回归的信心, 也使政治课具有时代特色, 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同时也实现导行目的, 树立自信, 完善人格, 不断提高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实现了时效性和时政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 营造参与环境, 实现懂、信、用的统一
灌输式的教学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失去了政治课的实效性。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营造学生参与的空间。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德育情景,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 引导学生走上讲台,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以取得自我教育的实效。
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组织教学。结合课本上的“想一想”、“议一议”, 利用活动课, 联系学生实际, 展开讨论、辩论。在讨论中, 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 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和需要, 使每一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通过争议辩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求得了正确的认识, 以资借鉴, 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的教学中, 采用活动教学法, 可让学生准备一两则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小品以反映消费者者权益受侵害为内容, 学生一边看小品, 一边思考老师布置的有关问题, 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促进知行统一, 达到懂、信、用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让生物课堂更具活力 篇8
一、从生活实际中巧设疑问, 导入新课
好的导语在讲授新课中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 导语的优劣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得当的导入可以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思维, 使之全神贯注, 精神振奋, 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探究新问题,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有动力和活力。相反, 如果生物教师不重视新课导入, 使新课导入方法单一, 随意性大, 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学生就没有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好的导入应从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事例中引出。
例如, 在讲到激素调节这一课时, 可以这样引入:“为什么在进入青春期后, 男生和女生之间身体性征差异才开始表现明显, 而小时候差异并不明显?”这也是学生们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提示:第二性征由性激素决定) 教师引出性激素后, 再设问:“性激素由什么器官分泌?”便顺理成章地轻松引出了将要学习的内分泌激素。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想要知道的问题, 又转入了新的问题, 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
又如, 在讲授“青春期发育”内容时, 可以从生活中的问题着手。“体育课上, 当做剧烈运动时有的女生向体育老师请假得到批准, 而男生却没有这个特权, 这是为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年龄相同吗?为什么?”先让学生学习男孩女孩发育上有何不同之处, 接下来再解决问题, 问题就变得轻松明朗了许多。
再如, 讲到两栖动物这一内容时, 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它的妈妈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哺育我们吗?”“蛙又是如何生殖和发育的?”“有的少数民族有蚂拐图腾, 他们把青蛙视为雷神,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学生急于想弄明白问题的答案, 就会配合老师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教师巧设疑问,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 探究新问题。联系实际、巧设疑问、激发兴趣的导入法是生物学科新课导入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它恰当、贴切, 能很好地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做既能提高学习兴趣, 又能活跃课堂。例如, 讲到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时, 可以引用生活当中的真实例子———“达尔文的遗憾”。聪明的达尔文和美丽动人的表姐玛丽结婚生下了十个孩子, 各个体弱多病, 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 其余七个都不同程度地患精神方面的疾病。这样的实例既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性, 也能增强对我国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认识, 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外出参加实践探究, 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例如, 在学习到生物的变异时,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笔者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 试着去寻找两个一模一样的生物个体。如寻找两张一模一样的树叶、两个一模一样的果实或两只一模一样的动物等。虽然是不可能找不到的, 但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 仔细去观察了解自然现象, 并在观察对比中加深对性状的理解。这也是理论回归自然的体现, 使学生明白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 增加学生追求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 生物课上的知识点处处存在着与生活相关的内容, 教师要带动学生积极地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多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要求不高, 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所以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 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同时,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现实探究当中, 拓展学生的视野, 把理论运用与现实实践相结合, 加深学生的理论认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 在学习藻类、苔藓类、蕨类时, 要让学生有机会到自然中, 积极去寻找、发现这些类群的植物, 让实物与知识紧密结合, 更能提高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见, 纯理论知识的传授结合学生采集实物标本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 气氛更为活跃, 效果更加良好。探究实验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去动手、去参与, 学生在好奇和兴趣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学习知识之中, 掌握了知识。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当中, 才能体到学习和实践的乐趣以及付出劳动后所带来的收获的喜悦。
理论联系能力论文 篇9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思维具体,政治理论课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若能有意识地把它作为“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来认识和对待, 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 从而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要追求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具体———抽象———具体”是指在认识的过程中由对认识对象的感性具体认识开始, 进一步上升到对之理性抽象的认识, 再进而上升到对之理性具体的认识, 从而达到理性地再现认识对象的本来面貌。这个过程反映了认识的基本规律。而理论联系实际乃至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关键在于, 使学习者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讲一个观点, 再举几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的层面。这种惯常的方法满足于用实际例子的某些方面来证明观点, 搞简单的“对号入座”, 让受众听起来感觉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 是为自己辩护, 无异于玩概念游戏, 是无用的空洞的说教, 效果往往比较差。如果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看做对特定具体事物的认识, 力求达到对它的“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最终达到在思维中把握实际事物的完整的、全面的、丰富的内容, 达到对特定具体事物正确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 那么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受众就会认识到理论的威力, 认识到理论是有用的、正确的、科学的, 就会相信理论。这时, 才能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力以及有用性、科学性、深刻性。从逻辑上来看, 惯常的那种“原理+例子”或“对号入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其逻辑基础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机械类比”, 或由特殊到一般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其结论是或然的。这种方法既无法使大家信服, 更不能使大家认识并掌握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联系实际时, 我们应该努力使对实际事物的分析达到“思维的具体”的水平, 做到从“全部关系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分析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个认识过程, 要达到对联系的实际对象“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就必须尊重一般的认识规律, 使对实际对象的认识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 再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要做到对实际对象的分析和认识实现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思维的具体”的转变, 需要注意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的层面和环节。
一是教学中运用具体的理论观点对实际事物的某些环节、方面、属性等进行分析和认识, 进而说明和论证理论观点。这个阶段属于理论联系实际中对实际对象的认识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 它具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运用实际说明理论和观点, 这是本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概念、观点和理论, 我们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加以分析, 使要说明的理论观点形象化、感性化, 是非常必要的。另一个特点是, 这个阶段也是认识、把握所列举实际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 或它的某些侧面、属性, 是对于实际事物的认识达到“抽象的规定”的阶段。以上两个特点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中, 各章节所涉及的概念、观点、具体原理等, 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提升, 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作为实例引用的事物自然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观点、具体原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大范围中, 所以引用实例说明具体理论观点,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认识作为实例的事物本身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反过来, 认识了所引用的实例这些实际事物的特定侧面、属性等共性的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揭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具体实例是个别、具体, 它反映和体现一般、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就是一般、抽象,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 认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就是认识所举实例的本质。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人们对实际事物的认识达到了“抽象的规定”阶段, 这时的认识还是片面的、孤立的, 还没有达到对客观事物完整、正确的认识, 认识还必须进一步发展。教学过程中, 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二个环节或层面应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实际事物的整体, 达到对其“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即对实际事物的认识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达到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 而不是只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和层面。这个阶段, 理论联系实际的任务表现为运用在各章节中分门别类学到的理论观点, 对实际事物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 把它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现象与本质等各个方面重新联结起来, 恢复实际事物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本来面目, 全面地、完整地、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不是片面地、歪曲地理解事物, 从而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目的———理论的有用性得到了真正的证明, 人们相信理论、相信马克思主义。到了这一阶段才能真正地达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认识实际事物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和深刻性, 并使其真正受到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锻炼。这一步可以通过最后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来实现。
三、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思维的具体”应把握三个转变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的发展过程来对待, 应该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上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转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两个阶段所达到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为了理解概念和理论观点, 简单的举例说明是必要的。从广义上看, 虽然它也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范畴, 但它的主要目标在于理解理论本身, 还不是专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 就教学过程来说, 停留在这个阶段是不完全的。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后, 要适时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目标的转移, 即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 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同时, 还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以达到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上实现从分析到综合认识的转变。前面已经论及, 由于各章节是分门别类地阐述完整理论体系中的某些观点、原理或某一侧面的, 在章节教学中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自然也就只能偏重于以客观事物、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属性去说明特定的理论观点, 或用某个观点、原理去分析说明实际事物的某个环节、侧面。这时侧重的是分析的形式, 还无法做到“从全部关系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 也无法完整地把握理论, 难免出现简单化和片面化。走完这一步以后, 理论联系实际总体形式上要实现从分析到综合的转变。在完成有关章节和单元的教学后, 应该增设专题分析环节,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教学中分门别类学到的理论观点, 对某实际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历史的综合性分析。就像列宁曾经要求的那样, 哪怕对一个例子, 也要从一切可能的观点上, 从它一切已知的方面, 在它所有的环节上加以分析。而且运用的不是一个范畴、规律, 而是一切同这个“实例”有关、有联系的规律, 以达到“思维的具体”认识。这可以说是科学地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环节。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都是多方面、多因素、多矛盾的统一体, 事物整体性的本质和规律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统一中;而正确反映实际事物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多概念、多观点、多层次的统一, 其威力也存在于其整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之中。这一切决定了综合运用理论对实际事物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必要性。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从全部关系总和”上去正确地认识实际事物, 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性和科学性, 真正锻炼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上要实现学生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总的来讲,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然而,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能力上来, 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将学生当做教学客体, 教师讲、学生听。在教学后期, 要创造条件 (如通过写专题分析论文的形式) 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 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
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变, 就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围绕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学生对目前的政治理论课总体上兴趣不高, 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关心社会政治问题。事实上, 学生对很多社会政治问题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有的学生自己主动找书看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要围绕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支持和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思考和分析自己所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 调动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各抒己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就不能满足于使学生重复已有的结论和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这也是当前创新思维教育所必需的。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不要简单地把观点的奇特和离经叛道、众说纷纭看成思想混乱。其实, 各抒己见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有利于教师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变学生思想观念的工作。
【理论联系能力论文】推荐阅读:
理论联系实际论文05-14
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哲学比较05-13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论文07-3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07-10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09-23
丛连彪:反腐倡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专题07-09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理论联系实践09-28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08-13
内容联系论文07-31
内部联系论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