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体系

2024-11-28

层级体系(共12篇)

层级体系 篇1

摘要:为了解决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框架,通过归纳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的成果及问题,分析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层级架构,包括总体标准、基础标准、应用标准等方面。合理的标准体系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层级架构

伴随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智能、感知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201年,IBM公司首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之后各国政府开始提出智慧城市战略。 国外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很多, 如G C Lazaroiu[1],Junghoon Lee & Robert Phaal[2]等,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型。 国内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专门研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方面的有袁媛[3]、颜鹰[4]等,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构建方向。

目前,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急需标准体系指导,政府多次公开呼吁智慧城市建设需以标准化作为规范。 为了避免各省市智慧城市建设一哄而起,标准不统一、自成一体,本文提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构建的具体架构,试图为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1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的成果及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过3 年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试点工程获得了初步经验,在标准化建设及其相关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2009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住建部在京成立 “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 ‘智标委’)”,开始智能建筑物数字化系统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2 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标准工作组实施SOA标准在智慧城市典型项目应用试点,提出编写《智慧城市SOA标准项目指南》。

2012 年, 全国智标委启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确定了《智慧城市体系架构》与《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发布《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始阶段十分注重标准化建设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孤岛、标准未统一等。 很多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教育、医疗、交通等部门信息化系统自成体系,在功能、业务流程等方面互不相联,各部门拥有独立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 各应用领域之间缺少统一标准, 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与业务集成,存在着信息孤岛。 2013 年,住建部公布的90 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但缺少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评价标准,也缺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标准。 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的目标,是针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规范,避免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技术、业务、监管的融合协同,为服务支持提供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亟需标准化建设的指引。 智慧城市标准化的含义是指,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和治理、智慧人群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服务手段,以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地实现智慧城市高水平建设、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包括技术标准化、行业应用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3 个层面[4]。 构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加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促进国家权威机构尽快出台统一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并予以实施。

2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层级架构

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应该根据智慧城市的技术内容设立,按照目前行业内普遍认可的技术要求,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自下而上由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层、服务支撑层、应用层以及安全管理和评估体系构成(见图1)。 全国智标委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5]。我们结合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对智标委提出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进行归纳和补充,构建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1(见图2)。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包括总体标准、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估标准5个层级,内容如下。

来源: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http://www.docin.com/p-417808631.html)

2.1 总体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必须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尤其要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与优势领域细分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化工作[6]。

智慧城市标准应用体系应遵循4 个原则: 建立层次化的标准体系结构;充分吸收和利用现有标准,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优先制定急需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延续性。

政府先行主导,注重顶层设计,制订整体规划。 各地区、部门借鉴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统一思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通信设施、智慧城市系统及物联网软硬件指标等方面达成一致,保证各地区、部门之间在智能化建设中的协同合作。 采用先行后续的进程,后续阶段的标准必然建立在已有的标准之上, 将技术的延续性和前瞻性摆在突出的位置[6],从动态上把握标准化的建设规划。 政府在市级层面进行统筹, 成立由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行业协会联合组建的标准化工作小组,规划战略、指导协调,解决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中碰到的难点问题。 做到长远规划,从宏观上看待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

2.2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最基础的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感知控制层标准(A)、网络传输层标准(B)、数据层标准(C)、服务支撑层标准(D)。

2.2.1感知控制层标准(A)

设备技术平台(A1),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搭建高标准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设备技术平台, 主要包括泛在传感网、RFID、SOC、汇聚设备、采集设备、内容安全获取设备等,建立信息采集应用的智能传感器与RFID技术标准,注意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

感知技术标准化(A2),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现有的智能感知技术提出的标准化要求,对其性能和适用环境作出明示,体现技术的前瞻性和适应性,达到一系列国际通用标准。

智慧城市感知系统标准化(A3),是城市管理与发展各项工作的环境探测、协同处理的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环境与突变检测感知、智慧城市立体感知网、空间信息感知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感知系统、航拍建模系统和车载感知网络等,对系统的建模制定明确的识别和互联标准,能够实现融合协同。

2.2.2网络传输层标准B

通信技术标准(B1),是指新一代互联网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的技术更新,包括宽带聚合网、HSDPA与无线宽带网、光网络、IPV6、4G通信、宽带超宽带通信和三网融合,目前,我国网络通信实行国际ETSI和3GPP标准, 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网络传输方式亦不尽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对新一代通信技术达成共识,以便更好地实现网络互联。

专网技术标准(B2),主要是针对异种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的技术,不同介质之间通过传感设备,实现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如物联网技术、WSN网络技术、社会网络、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型网络体系和机制等。物联网以国际ISO 18000 安全标准和局域网IEEE 802 传输协议标准作为规范,WSN无线传感网有Zigbee、ISA100 标准等。 IPV6数据报文和帧头压缩规范6Lowpan协议标准以其优质特点,成为该领域广泛应用的标准。 我国应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标准体系,设定各项技术适当的参数配置,加快进入物联网时代。

传输控制技术标准(B3),主要针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采用的格式及遵循的转换控制标准,包括实时接入技术、多源汇聚技术、可信可控可管网络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 因特网上采用TCP / IP协议标准,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标准等,控制技术标准支持多种设备控制协议的转换,进行网络传输协议、控制协议、设备地址的转换。

面向智慧城市传输控制技术标准(B4),是面向智慧城市各种设备系统开发的传输控制技术标准, 包括面向智慧城市的无线宽带新技术与产品、面向智慧网络传输的应用基础技术、面向专用智慧网络系统传输的控制技术等。 智慧城市无线宽带、网络传输、 专网传输协议的兼容与支持要求传输控制技术标准规范统一,以实现各种感知设备、信息传输的互联畅通。

2.2.3 数据层标准C

数据活化标准(C1),是将隔离的数据整合,恢复数据之间的关联,突破数据利用的局限性,包括数据描述与认知、数据维护与管理、数据关联和生长、活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建立数据的识别、关联等标准,实现动态的、整合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数据处理技术标准(C2),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包括海量数据存储、城市数据挖掘、海量数据清洗、关联数据动态建模、数据进化理论等。 各领域的符号、图表、标记不同,统一标准能够实现数据传输。 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OSI标准等,对各种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和编辑等进行标准化、系统化处理。 建立可靠的、准确的、稳定的标准,适用海量的数据处理技术。

2.2.4 服务支撑层标准D

通用技术标准(D1),主要实现信息和业务的处理,采用面向服务等技术提供跨领域、通用的基础服务,包括SOA、云平台、智能搜索引擎、可视化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个性化智能门户技术等。 目前, 我国对于支撑技术的开发远远不够,但是,基于软硬件平台和上层应用层中间件技术达成一致标准是必要的。

专用技术标准(D2),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专用领域,对与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提供支撑的软件系统平台, 包括时空信息实时接入与动态管理、运行管理的数据分析与支撑平台、动态运行数据呈现与服务、空天地融合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多维协同服务平台、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网络监管工具与平台、面向业务数据集成和聚类服务、多层多维智能决策平台等。开发智慧城市专用领域的支撑技术标准,形成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协同,对标准化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是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平台的技术标准, 要求统一规范性和行业特点相结合, 包括应用服务层标准和行业应用层标准。

(1) 应用服务层标准。 支持业务软件的服务平台,集中了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包括行业内务共享平台、跨行业共享服务平台、综合环境评估与突变预警平台、应急联防服务平台、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视频监视网的共享感知与服务平台、 智能交互平台、现代信息服务平台、社会组织生态与治理服务平台等。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设立灵活的、可重用的、可升级的、可维护的服务平台,明确标准能够促进软件平台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 行业应用层标准。 针对智慧城市具体业务设计,用户直接进行操作的软件,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保等。 在软件配置上以需求为导向,不盲目求大求新,力求达到最优性能、价格比。 在研究开发应用系统模块时应形成共识, 在面向对象的可行性及易操作性方面能够形成一致共识[6]。 智慧医疗使用HL7 卫生信息交换标准,智能电网有IEC-SG3 标准和IEEE-P2030 指南。 通过通用标准, 建立快捷、共享、安全、互联的智慧城市业务系统,最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2.4 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是维护智慧城市系统运营的安全技术标准, 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

(1)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应是一项最低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安全参考架构和技术要求、数据加解密、安全传输、身份认证、网络身份管理、信息标识等。 2012 年10 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发布的GB / T 25068.1-2012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1 部分:网络安全管理》等14 信息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技术标准,能够对网络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问题,就是安全管理本身的标准建设,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应用最广泛、最典型,适用于各种性质、规模的组织,2008 年,已转换成国内标准GB / T 22080 正式实施,为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2.5 管理标准

智慧城市管理标准是维护智慧城市高效运行的各项管理指标。 智慧城市的医疗、交通等业务互联、互通,形成扁平化网状结构城市系统, 要求行政管理方式从自上而下的单向行为转变为政府、组织与个人相互合作的多元治理。 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使各机构趋于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调整分工体系,建立新型的城市服务模式。 在管理标准方面主要分为:智慧城市内容与运行方式标准、业务流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等。

智慧城市服务内容及运作方式涉及系统工作任务在智慧城市网络环境上的运行, 要求智慧城市系统能够流畅完成业务工作及其程序,在具体细节上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落实到位,程序合法,必须有明确清晰的标准规范各项内容的协作、连接与操作等。 智慧城市的医疗、交通、社保等系列业务流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对业务母系统和子系统进行严格的设计规划,设立统一标准,通过简化、重组、整合业务流程,创新、优化管理程序。 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对专兼职从事智慧城市建设人员的培养要求也要有其标准。 政府公务员,智慧城市医疗、交通等其他业务部门的从业人员,都要进行培训提高,既懂得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还要掌握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要的技术。

2.6 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衡量智慧城市效益的指标体系。 2013 年,中国智慧城市年会提出包括智慧准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3 个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框架。 智慧准备类包含互联网平均速率、智能手机拥有率等18 个指标,智慧管理类包含行政审批效率、行政执法监管效能等20 余个指标,智慧服务类包含教育服务、社保服务等11 个指标。

智慧城市评估标准要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前瞻性的原则,指标体系从智慧设施、智慧应用、智慧产业和智慧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在具体指标上要量化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6]。 评估标准体系重在“以评促建”,有效指导智慧城市的实施,使智慧城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结语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全国各地区对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本文构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从顶层设计的总体标准,逐层推进,包括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估标准,完善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具体的建设框架。 为了防范智慧城市建设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风险,避免各地政府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标准不一致,建立统一规划、明确指标标准、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是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 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智慧城市将有利于创新制度环境和社会管理,塑造城市的公共价值[9],强化全民的电子参与[8],促进知识社会环境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一代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以标准化技术助推智慧城市的生态建设,做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工作,细化指标体系,规范引导智慧城市设计与施工,逐步提升标准体系的成熟度,促进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创新与良性发展。

层级体系 篇2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安排等方面, 努力切入当代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时代的需求,体现时代性。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并适合语文教学。努力做好价值观的“整体渗透”,让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情感、审美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

教材不仅选文精美, 编排独具匠心,更是聚焦了“语用”,明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点, 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双主线, 比如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14 篇课文,按“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分为4 个单元。既围绕四个人文主题,又凸显语文要素。对语文知识、技能训练作了通盘考虑,努力体现语文学习体系与教学“梯度”, 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层级序列,增强实践性、操作性。

改观最明显的是课后练习的设计,改变以往第一册多数是老三篇(认字、写字、朗读背诵)的面貌,注重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等。学习要点更明确了,知识体系更清晰了,操作性更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现在就课文的课后练习设计着重来看一看朗读训练、语言积累、阅读方法这几方面教学要求安排的层次性。

一、读好课文

( 一) 针对文本个性, 读好课文

部编教材特别重视朗读, 不只是笼统地提出“ 朗读课文”,而是针对文本个性,提出朗读的不同要求。如:

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单元,在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把“读好课文”作为学习的重点,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如第1 课《秋天》(图片)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读音,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 一’ 字的不同读音。” 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进入后面的课文学习,朗读要求逐步提高,从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到“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 再到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将第一册“读好课文” 的要求细化为四个要点:注意读准“一”的变调;能整篇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的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清晰, 循序渐进。

进入一年级下册后,“读好课文”的训练在上册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重在指导读好句子。如第2 课《我多想去看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第10 课《端午节》和第11 课《彩虹》两课都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长句子”。

第二层次,重在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安排在最后三个单元,每单元选择一篇, 第14 课《要下雨了》、第17 课《动物王国开大会》、第19 课《棉花姑娘》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或“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最后一篇《小壁虎借尾巴》安排了分角色演一演。

这样, 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 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

(二)教学策略

1. 从模仿感受中学朗读

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比如在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机械地画上斜线,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只会看到斜线机械地停一下,还是不明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与逗号、句号的停顿的区别,读不出那种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感觉来。再比如,对学生说问句语气要往上扬,画个上扬符号。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该怎么读才是语调往上扬,才是问句语气。因此,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指导主要靠具体的感受,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模仿;也可以采用请区别较大的两位学生来读,学生虽然说不清原因,但在具体的对比中还是能感受到哪一位读得更好, 然后去模仿着读。

2.“ 读好‘一’字的不同 读音”教学例举

就拿第一课朗读训练来说,该如何展开教学?我认为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一” 字变调训练,可以分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步, 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分类出示,教师范读、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三类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教师借助词语指点变调规律。只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为什么读音不同了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第四步,熟读词语、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不同读音。第五步,找找学过的课文中带“一”字的词句,互相拓展练读。第六步学到《大小多少》, 再进行一次“ 一”字不同读音的集中训练,这次教师可以做好词语卡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分类认读,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掌握巩固。

二、积累语言

(一)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除了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还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的积累。

1. 词语。第一册教材在课后练习中着重体现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 采用“ 读一读”或“读一读,记一记”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常用词语, 如《日月明》《青蛙写诗》课后的“读一读”是引导学生积累生字组成的常用词(图片), 《大小多少》课后以“读一读, 记一记”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数量词(图片)。

第二层面: 采用“ 读一读,说一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偏正短语,如《小小的船》课后的“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和《项链》课后的“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图片),让学生在积累中感受到这样的构词方式“天- 蓝蓝的天”(形容词叠词+ 名词)、“金色的太阳”(形容词+ 名词)写出了事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等, 让表达更具体了,同时通过泡泡中的范句, 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去拓展运用。

2. 句子。在领会句子表达方式上,通过《比尾巴》“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图片),学习一问一答,感受问句与陈述句。《影子》一课通过“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的问题引领学习运用“前后左右”方位词,并通过泡泡中的范句,让学生感受同一事物,观察位置不同,方位词运用也不同。

3. 句段。第一册中要把握的句段知识体例也非常清晰: 从《青蛙写诗》一课的“认识逗号、句号,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到《雨点儿》一课“朗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再到《乌鸦喝水》一课认识自然段,能“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图片)。让学生和教师都明确所要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二)进入一年级下册后, 语言积累的形式更多样,要求逐步提高

1. 词语。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表达的丰富性。除了积累常用词外,会让学生接触更多形式的构词方式,如《树和乌鸦》一课的“安安静静” (AABB 式);《怎么都快乐》一课的“跳绳、讲故事”(动宾式);《彩虹》一课的“荡来荡去、飘来飘去”(ABAC 式); 《动物儿歌》一课的“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主谓式); 《棉花姑娘》一课的“碧绿碧绿的叶子”(重叠式)。

2. 句子。借助句子比较, 学习具体表达。增加了句子比较,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读一读,比一比”(图片),让学生学习怎样把句子表达具体;借助句子仿写,学习多样表达。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写句子的练习,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以‘我多想……’ 开头, 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如《荷叶圆圆》一课“ 读一读, 写一写”,通过仿写,学习一句话中描述事物的两个方面。

课后这些练习设计,题目的题干,看似都很简单,是读读记记,或照样子说说等,但其中都隐藏着语言积累的多种形式与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教师只有领会了这些练习所蕴含的作用,才能达成“一课一得”,甚至是“一题一得”吧。

(三)教学策略

1. 积累词语,感受多样表达的作用

关于语言的积累, 特别是学习积累词语,教学时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名称来揭示构词方式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它表达的作用,体会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不是非要到中高年级才可以涉及,低年级也可以适当地在语境中渗透。比如,“ 天--蓝蓝的天、月儿--弯弯的月儿等”,在比较中读,再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天、月儿是怎样的。让学生感受到加上这样的词, 写出了事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等,表达更具体了。又如“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可以让学生读前半部分的,教师读后半部分的,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表达显得更“绿”更“白”更美, 比较中体会程度更深了; 再如“安安静静”一类词,不能只是让学生了解这是“AABB” 式,而是要通过语境中的对比读“同学们安静地在教室里做作业。--同学们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做作业。”让学生感受它的作用。

2. 认识句子,了解逗号、句号的用法

在句子学习中,“ 认识逗 号、句号, 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要了解逗号、句号的作用和用法就不是那么容易靠圈一圈、数一数就能解决的。正因为学习逗号、句号的起始阶段,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圈圈数数的层面,(举例:老师教我们用计算机画画。小文画了一朵红花。小青画了一只白鹅。我画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学生不清楚为什么用4 个句号,而不是前面用3 个逗号,最后用句号。)学生不明白使用的所以然,导致写话中逗号、句号随意乱用。因此,建议我们的教学能从三个层面来加以落实。

第一层面:认识逗号、句号。在教学《青蛙写诗》一课时,按照课后要求“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指导学生运用“圈”的方式找出诗中的逗号、句号, 初步了解逗号、句号的作用与朗读时的停顿。

第二层面: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在教学《雨点儿》一课落实课后要求“朗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 时( 图片),可以引导学生先数一数这段话有几句话,再找一找这段话描写了雨点儿给哪些地方带来了变化, 在句子中画一画;然后分别说说有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这是两句话,通过停顿长一些的句号来区分。

第三层面:运用中体会逗号、句号的用法和停顿。在后面课文学习中,可适当选择一些段落,进一步感受逗号、句号的使用与读中的停顿, 如《项链》的第一段“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 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可以让学生先圈一圈写了哪几种景物,再说说这些景物怎么样,从而明白这段话要分三句话来写的原因。然后通过朗读读出逗号、句号的停顿。

三、学习阅读

《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针对阅读提出: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那么,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呢? 从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第一册教材采用的方法是前期适当渗透,后期重点训练。

前期适当渗透:教材前期课文《青蛙写诗》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 请你圈出来”。初步学习能根据要求和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圈出来。

后期重点训练:到后阶段的课文学习时就连续进行专项训练,如《项链》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 《乌鸦喝水》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从圈词到画句,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

一年级下册,这一训练明显体现了层次性。

浅层次:是继续学习找到课文中相关的直接信息说一说, 促进阅读理解。如《四个太阳》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要下雨了》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这一层面的训练是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要求。

深层次: 是能寻找相关的关键性信息选择运用。如《一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 就能赶上绿灯了。要是能赶上绿灯, 就--。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 就--。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 就不会迟到了。”显然难度加大,一句紧扣一句,句与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运用。《动物王国开大会》从文本“通知”中寻找缺少的信息到实际生活的“通知”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通知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小猴子下山》结合图画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训练学生先提取相关信息,再运用这些信息看图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为以后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课文、讲故事作铺垫。

由此看来,教材在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设计上,是从圈画明显信息进行直接简单的运用到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灵活运用。寻找信息、运用信息的要求不同,由易到难,很好地体现了程度上的层次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解读文本时能领会教材设计编写的意图,明确训练的要求与层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层层递进,掌握这一阅读方法。

(二)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一年级还较难体现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课文类型也没分“精读” 与“略读”。那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如何来体现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精读)、“自读”(略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的呢?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最后安排了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小蜗牛》,不全文注音,课后练习提出:“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在图画的帮助下,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方法,初步尝试自主阅读,通过这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可以借助图画去猜读课文;可以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生活经验”去猜字、认字。

一年级下册教材在最后安排了两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对照一年级三篇课后练习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级下册不是简单地重复一年级上册的训练,而是很好地体现了学习要求的层级序列:《咕咚》课后提出“ 在课文中找到不认识 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对照生字表,要让学生猜读6 个生字(图片),其中“咕、咚、吓、拦”4 个字是形声字,“鹿、象”是动物名称。很显然,意图是让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运用借助“形声字特点” 和“图画”来猜读生字。《小壁虎借尾巴》课后提出“在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对照生字表, 要让学生猜读6 个生字( 图片),其中“蚊、咬、赶、房、转”5 个字是形声字。这次要求不仅能借助“形声字特点” 和“图画”来猜读生字,还要会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出猜读的几种方法。

由此可见,教材的设计编排从初步感知体验:借助“图画”“ 形声字特点” 去猜字、认字, 到运用, 再到提炼方法,学习要求逐步提高,训练

层层递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分步落实,归纳学法,最终掌握“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方法。使一年级的阅读也能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 课 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三)教学策略

1.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圈圈画画,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促进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对于第一方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再说一说”这一训练,教材只在《青蛙写诗》一课提出“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其余只提出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信息。我建议在落实这些训练题时, 不要只停留在一问一答,想到一个就回答一个的层面,可以借助圈圈画画的手段,促进培养低年级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这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落实吧。同时通过圈圈画画,又可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比如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不先读读圈圈,学生往往是找到一句回答一句,分三句来说。在读圈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更容易按课文顺序完整地用一句话来回答了。再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要求说清楚两个要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符号,分别圈画有关信息,既可以借助不同符号按问题顺序回答,又可以按哪位画家画了什么来回答, 促进学生表达的多样性。

2. 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首次学习:分步落实,感受学法

对于“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猜读生字”。一年级上册虽然只安排了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小蜗牛》,提出:“对照图画, 读一读课文。”“ 在图画的帮助下,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但这课教学猜读方法的感受体验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下册两篇的方法运用与学法的提炼。建议学习第一篇连环画式课文学习时, 可以分几个步骤来落实。第一步,图文对应,逐一出示,教师范读或听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连环画式的课文特点“图文一一对应”。(因这篇课文不像原课文《雪孩子》是一幅图对应一段文字,图文对应一目了然。这篇课文直接让学生自己对照图画读课文, 对学生来说, 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步,看看图,读读课文,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即落实课后习题一“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第三步,看图猜读生字。即落实课后习题二“在图画的帮助下, 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是什么字吗?”引导学生看图并结合生活经验猜读生字。第四步,看字形猜读生字。引导学生还可以借助形声字的声旁,如已认识的“牙”“每”来猜读,借助形旁“虫”“草字头”大致了解字义。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猜读方法。第五步,拓展看图猜读汉字。可适当出示几个图片加词语,如“蚊子”“蝴蝶” 等,体验猜字。这样就为一年级下册的要求提升,落实方法的运用与提炼作好了铺垫。

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落实哪些语文知识点、能力点,其中又有怎样的层级序列、知识体系?除了课文的选取,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解读文本的同时要吃透这些练习设计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的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点,从而有效地展开教学,分层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

沟通与层级管理 篇3

说起企业文化建设,许多人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沟通就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企业文化的来源来看,沟通是企业文化萌生和初建时期的主要方式。创业伊始或创业阶段,由于百事待兴,要务缠身,又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文环境,一般来说不会立即投入有计划的、自觉性质的企业文化建设。但这个阶段,大多企业家总会自然地根据当时的员工心理、企业氛围和工作需要,提出一些精神口号和思想理念,或者是一些如何搞好企业的想法、做法,在私下里或会上提出来和大伙商量,征求意见,反复沟通,形成共识,用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指导经营。由于反复宣传、贯彻、实施,久之被员工所接受、认同并自觉践行,犹如一颗颗思想的种子,经过不断浇灌和培植终于发芽长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萌生。这其中,沟通是主要方法,起着重要作用。再经过以后的加工、提炼、充实,渐成系统,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沟通。有的企业虽然并没有什么口号理念,但创业者凡事总要同大伙商量商量,形成统一意见后再行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规矩、行事方式和工作氛围,这就是文化的形成。这种情形在我国民营企业创业初期比较普遍。但当企业大起来了,人员多起来了,这种自然的、正常的、无障碍式的沟通反而少起来了,更没有意识到它对于提高领导力、塑造企业文化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许多企业倡导“无障碍沟通”,但据我考察,不是“无障碍沟通”,而是“沟通有障碍”,这种障碍就是层级障碍。突出表现在许多老板不敢、不能或不好意思隔一个层级或几个层级直接与干部员工谈话、沟通、办事、了解情况,怕引起直接属下的猜疑、妒忌,破坏了层级管理,影响团队合作。其实老板的担心是直接属下引起的。有些高层干部怕自己的属下直接与老板见面,怕什么呢?怕属下告状,怕属下越级反映问题,怕属下比自己强,怕属下抢了自己的风头,怕这怕那,而一旦发现老板和自己属下在一起就疑心这疑心那,甚至以破坏层级管理而给老板和属下脸色看。这是一种以层级管理为借口而阻碍员工和老板直接沟通的种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作祟,上有所忌,下必甚焉,等而下之,层层如此。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文化,有这种文化在,真正的沟通是无法建立起来的,真正优良的企业文化和氛围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企业要不要层级管理,当然要,没有层级就没有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服从,没有服从就没有统一行动。但是层级管理和沟通不应该是矛盾的,层级和沟通之间不应当有障碍。层级管理是指在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环节上,要坚持“一个头”原则,不能越级指挥,也不能越级汇报,否则便会发生组织混乱。沟通则是一种思想、意见、感情、友谊的交流。老板(或高一级领导)只要不是越级直接指挥干什么,不干什么(工作),而是找基层员工和干部谈谈,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以获取智慧,改善工作,有什么不可呢?再说,老板(或高一级领导)本身就有监督、控制属下工作的责任和权力,听听基层员工对自己直接属下的看法和意见,这也是教育、培养、发现属下的正当行为,有什么不可以呢?反之,如果只能有一个渠道,只能听一个声音(这些人都是各管一片的头),老板又如何做到集思广益?怎能做到兼听则明、避免偏信则暗呢?长此以往,你就不怕陷入闭目塞听的境地而任由属下摆布了吗?

诚然,作为一个基层员工,理应遵循层级管理的规则,有问题、有意见、有建议要按正常渠道反映。但现实中,确有一些部门主管,或为了一己之私,或为了打压部属,或由于别的什么原因,对于部下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置若罔闻,既不给以答复,也不给以解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如果还是刻板地恪守所谓层级管理,以此阻挠基层员工向上反映意见和问题,则势必窒息组织生活,打击部属的参与热情,影响信息和问题的传递和解决。我想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希望出现的。如果有哪一个老板认为宁可如此也不能破坏这种所谓层级管理的话,可以说他就是天下第一傻瓜!如果有哪一位主管宁见企业受损也不愿让属下与上级直接沟通的话,可以说他永远也只能做井底之蛙!

在这种严重的沟通障碍面前,在这种不良的沟通文化面前,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应该怎么办?必须打破这种障碍,改变这种文化,否则你迟早要倒霉。——被誉为“现代管理咨询之父”的麦肯锡前掌门人马文·鲍尔,当年从一件11家公司倒闭案的第一手调查中就认定,导致这些公司倒闭的罪魁祸首就是企业层级制度,因层级障碍,员工不敢向上级报告真实情况,致使这些首席执行官本该获悉的信息被屏蔽掉了。这种经历也使马文更加坚信从一线员工那里获得信息的重要性。从此,在马文长达59年的咨询生涯里,直到退休后,他都没有退出与层级制的战斗。

因此,针对这种不良文化,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沟通行为和正常的沟通渠道,把坚持层级管理的原则和建立无障碍沟通统一起来。自己要身体力行,打破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沟通障碍。你可以直接找最基层的员工到你的办公室来交谈,做个样子给部属看;你可以经常在公开场合与基层员工攀谈,故意做个姿态;你可以把与基层员工直接沟通宣布为自己的一条制度,每年要和基层员工谈话多少名多少次。久而久之,新的沟通文化就会建立起来,原来不习惯的会逐渐习惯起来,原来怀有猜忌的部属会逐渐习以为常。员工的心理就会舒畅起来,新思想、新主意、新办法也会滚滚而来。

前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就是一个以沟通塑造文化氛围的楷模。通用电器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明确提出“反对官僚主义”,提倡管理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走访。韦尔奇的一句名言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他经常找一些中层和基层主管进行沟通,他能叫出公司1000名以上管理干部的名字。他极力倡导“无边界”理念,全力打造“无边界”文化,这种“无边界”的实质就是消除一切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实现整个GE员工甚至整个人类的智力共享和信息共享,促进无穷尽、无边界的思想创新和思维拓展。坦率和公开是这种文化的基石,沟通是营造这种文化氛围的最佳方式。韦尔奇和他的领导班子经常在吃午饭的时候与各类“高潜力”的员工见面,向员工学习,“攫取”员工智慧。在20年的时间里,韦尔奇与将近2万名经理进行了直接沟通。通过坦诚、互动、直接的沟通,韦尔奇能及时捕捉到最鲜活、最真实的思想和灵感,为公司的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也能及时了解公司的行动计划给员工带来的影响,包括赞同的,反对的和困惑的,及时消除各种阻力和瓶颈,员工对公司的战略和远景目标也更理解。与之直接沟通的员工真切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关注和重视,能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所以创新热情高,参与热情勃发,还能主动进行换位思考,自觉地从公司的角度,从企业领导的角度献计献策,全心全意为公司谋发展。可以说没有无障碍沟通,就没有无障碍领导,也就没有无障碍执行,也就无从建立起强有力、持之以恒的执行文化。

层级体系 篇4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一、开放建筑理论

开放建筑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建筑理论,最早由哈布瑞肯(N.John Harbraken)提出,主要应用于住宅建筑的研究。开放建筑体系采用层级控制理论,将建筑分为支撑体和填充体两个独立的主要层级,建筑各部分在设计、建造、使用和管理等各阶段分别处于不同层级的控制,具有高效率与弹性,可达到建筑多样性与可持续更新的目的。

建筑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或变化频率,即具有多层级变率的特性(图1)。开放建筑的层级控制理论对不同生命周期和变率的建筑各部分进行分层级控制,是处理建筑系统复杂性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开放建筑理论中,建筑层级划分为:系统层级一(支撑体)——系统层级二(填充体)——系统层级三(家具等)。开放建筑的各层级中同时包括建筑空间系统和设备技术系统。上一层级是相对下一层级固定不变的部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为下一层级提供整体的发展条件;下一层级相对上一层级是持续变化的部分,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开放建筑的各层级相互分离,同一层级中的各子系统也保持相互独立,为建筑未来的更新变化提供最大的可能。

二、医疗建筑开放体系

医疗建筑是所有民用建筑中最复杂和特殊的建筑类型之一。医疗建筑中的不同部门、不同科室、不同用途的房间以及各种功能元素之间错综交叉的关系构成了医疗建筑使用功能的复杂性。此外,医疗建筑随着医疗技术、医疗需求以及医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对于建筑空间和设备的利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需求。因此,医疗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当前使用的需求,还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可适性和可持续发展。

医疗建筑设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如何尽可能地预见医疗设施的发展趋势,并考虑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对医疗设施的影响,同时将这些相关因素以适当的方式和技术手段体现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但是,无论多么先进和具有前瞻性设计的医疗建筑都无法完全满足未来几十年的使用需求变化。可能的解决办法是提供一个高度灵活、开放、有利于可持续使用和更新的医疗建筑体系,通过适时的调整以应对各种变化和发展。

国外对医疗建筑灵活性和动态发展的相关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医疗部及地区委员会(DHSS)为了应对医疗设施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了医疗建筑弹性设计体系的探索(Greenwich体系、Best Buy体系、Harness体系、Nucleus体系)。之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德路教授(Prof.Dr.Jan Delrue)采用Meditex系统化设计方法,通过模块化、单元化的设计模式获得灵活性等方面探讨适应性医院的设计策略;加拿大蔡德勒·格林内尔(Eberhard H.Zeidler)及其事务所创立了“设备间层、伺服系统(servo system)和建筑可变性”的理论,将设备管道和交通与结构结合,与使用空间分开,提供医疗建筑改造和扩建的灵活性,节约建设投资,代表作为马克马斯特健康科学中心(McMaster Health Sciences Centre)。

本文所探讨的医疗建筑开放体系,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采用层级控制和系统分离的方法,提高医疗建筑自身的动态适应能力以满足未来的发展变化需求,建立一个适应环境与需求变化的、可调节反馈的体系。

1. 层级控制

医疗建筑开放体系重点的研究层级为系统层级一(支撑体)和系统层级二(填充体)。它们是可分离的两个设计层级,设计层级一的建筑师不必设计特定的功能平面,而只是提供原则性的示意,并确保层级一的高度涵容力;然后进行层级二的特定设计,层级二是针对某种填充功能的技术解答,对于每一个填充概念(即需求或性能要求),会有不同的技术解答(即供应),建筑层级二亦可随时调整,具有高度的可适性。

医疗建筑中的各部分可以称为建筑次系统,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层级(图2)。医疗建筑次系统主要包括结构体、建筑立面、屋顶、楼电梯、室内隔墙、卫浴设备、空调、强电、弱电、给排水、消防、医疗气体供应等。一般而言,结构体、建筑立面、屋顶、楼电梯属于层级一;室内隔墙、卫浴设备属于层级二;而大部分的设备管线系统则分为两个层级,即层级一的设备管线和层级二的设备管线,二者必须接合,但又可分离,当层级二中的管线改变时,不必变动层级一中原有的管线。

2. 系统分离

医疗建筑开放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使不同的建筑部分能够相对独立发展,并协调解决医疗设施各部分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可预测性。系统分离的原则是:具有不同生命周期和使用年限的建筑构件和设备尽可能保持相互独立,各子系统的变更不影响其他子系统,不同层级和各子系统皆有其自主性。系统分离为医疗建筑不断地发展变化提供了充分的可适性和变化的高效性。同时,系统分离还意味着建筑不同子系统及不同建筑构件之间的界面尽可能减少,而当界面不可避免时,则需保证各界面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目前新建的医疗建筑中大多设置设备间层(interstitial space,简称ISS),以解决设备更新维修的问题。在ISS中敷设给排水、空调用配管、风道、电器配管、医用气体的集中配管等。这些设备管井分属于不同的建筑子系统,按照系统分离的原则,这些不同的设备系统与建筑结构及各设备系统相互之间宜保持相对独立,且越独立越好,同时减少界面间的相互干扰(图3)。

三、医疗建筑开放体系案例分析

1. 加拿大马克马斯特健康科学中心(McMaster Health Science Centre)

蔡德勒事务所(ZGPA)设计的马克马斯特健康科学中心(建成于1972年)是医疗建筑开放体系的雏形。该项目采用主辅空间分离的概念,运用设备间层和设备伺服系统,在未来大规模改造时,第一次投资的65%可以继续使用,而且改建过程中,医院整体的正常使用不受影响;在水平方向,每层之间的设备间层利用架的结构空间,提供开放的大跨度使用空间,设备和管道可以自由布置和灵活改变,以适应使用层的任何空间组合;竖向的伺服空间系统将设备的竖向管道和交通与结构结合,与使用面积分开(图4,图5)。

在马克马斯特健康科学中心的设计中,虽然蔡德勒运用主辅空间分离的概念,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层级控制与系统分离的概念,因此可以说是对医疗建筑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初步探索。

2. 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建筑体系(VA Hospital Building System)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发起的VA医院建筑体系(简称VAHBS)是对医院建筑在其结构生命周期内可适性利用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针对未来30年,随着技术、建造方式、医疗模式的发展,医疗建筑所需具备的应变和调试能力。VAHBS的主要特征是模数化设计和可适性设备间层,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开放体系的概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子系统的分离。

传统的医疗建筑设计在前期设计阶段较多地关注于功能和空间的相互关系,而较少考虑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的组织。VAHBS则专注于提高建筑设备系统的专业化程度及其在使用维护、未来的可适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协调解决方案。

VAHBS将医疗建筑分为两个层级,六个子系统:骨架体层级(shell),包括结构、隔墙、设备间层平台;设备服务层级(sevice),包括空调、给排水、强弱电。

在设备服务系统中,对不同子系统进行严格的水平分区(图6):分区一(S1)——楼板;分区二(S2)——分支区,包含部分结构梁和给排水管道;分区三(S3)——主干区,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的主干管道;分区四(S4)——分支区,包括机械、电力管线和空调分支管道;分区五(S5)——横向区,包含各设备管线连接设备终端的部分;分区六(S6)——平台区;分区七(S7)——吊顶区,包括各种安装于吊顶中的装置和设备。

1977年-1995年间,VAHBS逐渐被应用于一些新建或改扩建的医疗建设项目之中,这些医院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了对不同变化与发展的高度适应性(图7)。

3. 瑞士伯尔尼INO医院项目(INO Project)

建成于2007年的INO医院改扩建项目是第一个系统地利用开放建筑理论进行研究和设计的医院项目。原有的医院建于1971年,因无法满足医疗使用需求,院方于1995年决定对其进行彻底改扩建。依据开放建筑理论,INO项目的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被划分成三个系统层级:系统层级一、系统层级二和系统层级三。

系统层级一的国际性设计招标于1997年进行,一共有10家建筑事务所受邀参与了设计竞赛,竞赛要求之一是参加设计竞赛的建筑师事务所从未参与过医疗建筑项目的设计。由于系统层级一阶段不需要进行平面功能布局的设计,因此要求INO项目系统层级一的设计具有高度的模糊性、通用性和开放性,而非针对特定医疗功能进行专业设计,竞赛评判的标准即是建筑的开放性和涵容量。最终采用的是瑞士Kamm and Kundig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方案:采用8.4m×8.4m的结构网格(图8中绿色区域),在每个方格网中心有一个3.6 m×3.6 m的“垂直贯通区”(图8中红色区域),在“垂直贯通区”中,200mm厚的混凝土楼板不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固,为竖向连接(包括垂直交通、机电设备和采光井)的灵活设置提供可能(图9)。

系统层级二阶段的设计竞赛则邀请医疗建筑项目的设计专家参加,主要目标是在既有的系统层级一的基础上,进行具体使用功能的布局和建筑设备的组织分布,要求平面布局具有20年的适应性。最终采纳的是瑞士Itten Brechbühl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层级二进行设计招标的同时,系统层级一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图10-图12为各系统层级的建造阶段。

四、结语

当我们充分意识到建筑在建成以后不断发展变化时,我们知道所谓优秀的建筑是那些能够容纳并适应使用需求不断变化的建筑,而非那些仅能满足当前特定使用功能的建筑。对于医疗建筑这一相对复杂的建筑类型而言,采用层级控制和系统分离的方法,在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可以对医疗建筑的初建以及建成之后的更新,从不同的时间纬度和操作层级上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组织。

参考文献

[1]N.J.Habraken.Variations: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Supports.Boston:The MIT Press,1976

[2]Stewart Brand.How Buildings Learn:What Happens after They are Built.New York:Penguin Books,1994

[3]Stephen H.Kendall.Open Building: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signing Change-Ready Hospitals.Healthcare Design,2007(5):27~33

[4]Eberhard H.Zeidler.Healing the Hospital:McMaster Health Science Center,Its Conception and Evolution.Toronto:The Zeidler Partnership,1974

[5]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Supplement to VA Hospital Building System.Research Study Report,2006(6)

[6]Macchi,Giorgio,Kendall,Stephen.Systems Separation,Open Building at the Inselspital Bern,INO Project.Bern:Office of Properties and Buildings,Canton Bern,2009

[7]Stephen Kendall.Open Building:A New Paradigm for Health Care Architecture:The INO Hospital,Bern,Switzerland.Muncie:Ball State University,2002.11

[8]王明蘅.开放建筑论文选集:迈向居民参与及友善之房屋产业.台北:中华民国建筑学会,1989

企业层级管理汇报总结 篇5

企业层级管理汇报总结该如何拟写呢?想必大家也很好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企业层级管理汇报总结篇一: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企业管理知识学习培训,接受了系统、全方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辅导,受益匪浅。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驾驭整个企业的运作机智,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代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光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多经系统普遍面临产权不清的难题。首先是明晰的资产关系,这一点还相对容易操作。最难的还在于主辅人员的分离。由于多经公司用人的复杂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在多经工作的员工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可以考虑用优惠的政策待遇,鼓励退职,提前退养,身份置换,解除合同或带股就业。但带股就业可能带来股权分散,不利于集中决策,同时如果股权过于平均,还会带来老国企的弊病: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人员不能合理流动,建立不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等。所以要做到产权明晰,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然后明确资产关系,明确投资主体。只有明确了出资人,公司才会有明确的使命,公司的运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之下。公司的经营人员才会有明确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带来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享有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这是对投资主体承担资金风险的补偿,也为公司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只有将利润集中投资于一定的项目,才能形成一定的优势,如果利润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业最终将衰竭。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关于如何治理公司这一法人主体所采取的法定组织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是达到公司各级各部门责权利的高度一致,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密切配合,分工明确,协同工作,相互制约,围绕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运作。即从组织结构上保障公司目标的完成,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四套班子的建设。现代公司产权制度在确立法人财产基础上,实现原始所有权、公司产权与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等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和运作,明确划分责、权、利,形成了调节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和职工的制衡机制和约束机制。

其实,企业经营管理的方略含盖诸多方面,只不过分主分次而已,以上只是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点体会,写出来是一种收获,一种可以和别人分享心得的体验。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从而达到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统一。

企业层级管理汇报总结篇二: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既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又懂得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企业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而学校提供的这门课,给我们提供了系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平台,优化管理知识结构,更新管理理论,开拓视野,自我超越,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理论和方法,培养我们专业性的企业管理意识和企业管理思维,为我们从事具体企业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p#分页标题#e#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努力提高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和一般过程,掌握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管理学家克拉克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必定要改变企业的组织和机制。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知识、高科技发展异常迅猛,企业间竞争已由“大鱼吃小鱼”向“快鱼吃慢鱼”急速转变。企业直接面对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来自国内外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投入一些钱,拿到人家标准化的软硬件,依样画葫芦想大幅提升竞争力,也是不可能的事。依据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管理理论,并结合已往的经验,经过对公司发展状况的科学分析与判断,我们应当选择以学习力为依托,以执行力为抓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讲,可归纳为几点:

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学习力的竞争。所谓学习力就是一个人、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紧紧围绕“三要素”提高学习力,针对工作的重点、难点增强创新力,实实在在从组织保证、措施落实、载体创新等方面抓好学习型企业的建设,为做大做强企业打好基础。

1、提高认识,完善激励,激活员工学习动力

我们要求把工作的压力作为学习的动力,倡导干部员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以学习带动创新,以创新推动企业发展。通过对市场上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的宣传报道,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要适应市场需要学习;学习的动力源于学习目标的确立,思想意识的提高使员工获得了不仅要个人学而且要团队学的全员动力,而内部激励机制完善更催发了个人学习内动力。一是薪酬激励。不同学历给予不同的基本薪酬制度;二是奖惩激励。对在管理创新、科技攻关、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成绩的给予及时的奖励。三是目标激励。制定各种培训目标,明确学习的步骤与计划并量化考核。

2、确立愿景、建立组织、强化员工学习毅力

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扎扎实实深入持久,必须保持员工的学习毅力,也就是坚持学习、学有成效。应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落实监督措施、规定目标跟踪具体办法;确立学习愿景规划,并层层制定贯彻执行办法;建立奖惩约束机制,确保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3、扩充载体,学以致用,提高员工学习能力

应根据企业中现有人员的素质状况,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适合不同层次需要和不同工作需要的各种载体,在组织形式上采用外送培养、内部培训、联合培训、定期讲座等办法,在活动形式上采用集中培训、调研、学习、经验交流、岗位目标学习等。利用比较学习,开展多次的内、外部学习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促进先进经验的推广与利用。

树根理论为学习企业寻求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获得充足资源,提供了新型管理平台。有许多企业不乏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各种新型经济理论中学到了多种方法和技巧,但很少关注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结合,而将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流程结合起来,正是执行力的精髓所在。执行力要求快速行动,简洁明快。在快速发展与变化的世界里,速度已经起主导作用。速度就是一切,快慢决定成败,为此,我们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同时,以执行力的提高来打造企业的独特竞争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成功抓好关键。

1、明确目标,常抓不懈,引导执行力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引领执行力文化的形成,贯穿于公司的各项政策和领导行为中。

首先,对公司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始终如一地坚持,如在对公司方针目标和管理制度的措施落实上,我们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查措施落实、查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要求,拿出改进方案,并纳入工作管理业绩考核。同时,对各种政策、措施的执行;对质量事故的追究先从分管领导开始等等。凡是牵扯到管理者方面的,领导都率先示范,做出表率。

2、面对现实,作风严谨,维护执行力文化

对企业内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是维护执行力文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在每引进一项新的管理体系,或新的管理制度,实施新的管理办法时,本着严谨的态度,结合实际先分析其可行性,再衡量其合理性、规范性,谨防生搬硬套,全盘照搬带来的水土不服。并经过认真的论证后下达执行,按照九千体系的方法,先试行,后改进,再固定。在试行过程一定维护政策的相对稳定,决不朝令夕改,在试行期内也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其次,从正反二方面入手,一是选其首恶,进行批评处理,杀鸡敬猴;二是树立正反典型予以表彰奖励。改变执行者的意识。

3、依托学习,找准方法,提高执行力水平

执行力发挥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执行的人,以及他们头脑里所有的想法和他们一起工作的能力。在提高执行力效率上,我们应通过学习引进信息化管理中某些先进管理理论,进行科学的流程再造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在提高执行的准确性上,我们应认识到方向比速度和距离更重要,在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对每一新制度的出台,在实施前明确规定:要组织相关执行人员学习理解规定的要求,有相关部门指导执行的努力方向,并作具体的解释,保证让能执行的人去执行。

4、实施监督,完善考核,顺畅执行力流程

执行力三个核心流程是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纽带,灵活多样的考核制度为航标紧密连接在一起,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就应明确目的、责任部门、适用范围及运作方式,并指定目标监督部门和考核方式。

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想: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峰:财富层级区分地产等级 篇6

2008年年底至2009年8月,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进出口贸易影响非常巨大,CPI、GDP等相关数据的下降,债务危机使多家项目面临停滞,西方市场的急剧萎缩,唯宝欧洲工厂也进行了大量裁员:然而,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预算并没有降低,反而是在2009年增大,这个现象说明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信心所在。

房地产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太多人对未来中国房价的涨跌争执不休。我个人十分认同任志强先生说过的“房子是给有钱人盖的”这种观点,虽然它让很多人觉得刺耳。想象一下,除北京城镇居民,每年会有几十万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国际友人前来发展投资、外地人口打拼就业,都使北京城市人口只会不断增长,必然会面临对居住的需求扩大,房子会被不停开发,然而土地却越来越稀有,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而言,土地供应量少,需求量却如此之大,房价怎会不涨?!北京、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从城市发展进化的理论来看,最终必然是有实力、有才华、有经济基础的人适宜居住的地方,如果你不能适应这里的生存条件,你可以选择离开。年轻人满足最起码的居住需求——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满足舒适与个性化的改善性居住——财富层级到达一定程度,选择尊贵品牌的高端居住,这个规律无形将房产品分出了等级。唯宝品牌的定位决定了它是为第三阶段置业者服务的,也就使得我们与大多数高端房地产项目产生了直接关联。

在北京,我所了解的高端项目,从早期的代表项目星河湾、缘溪堂,到现在玉渊潭公园里只提供给红色资本家居住的钓鱼台7号、CBD核心区域的禧瑞都、占据东四环最后一块地的霄云路8号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端项目,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自注重打造品牌理念的大型实力开发商之手。这些项目尽管天价,却从来不愁卖,甚至刚开盘就一抢而空,而购买他们的置业者绝大多数用于自住,满足自身身份与居住品质的需求。当然,这些地段的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毋庸置疑,即使这些高端购房人并不十分在意这一点。

层级体系 篇7

工学结合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即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此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并称之为“合作教育”。1983年,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成立, 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 协会成员来自四十多个国家, 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 影响越来越大。2000年, 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 将“合作教育”改称“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 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以便于理解。

在我国有关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中, 最早出现“工学结合”一词是在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文中提出, 要“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此前, 在1957~1990年期间的政策文件中一直使用“半工半读”的提法。1991年以后, 职业教育开始围绕“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进行积极探索, 实现校企合作。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从此, 职业教育模式悄然转型, 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2006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并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 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外贸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现状与主要困难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质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但对于财经、文科类专业而言, 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单独组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共同制定评价体系;学生接受专门化训练, 毕业前可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岗位就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成功典范。但是, 实施订单培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即企业规模较大、人才需求量大、人员流动性强, 这样才会有相应的岗位提供, 这种培养模式比较适宜于连锁经营、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外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一般公司不可能满足上述要求。以浙江省为例, 90%以上的外贸企业为中小型企业, 一般很少有企业会一次性招收大量新员工。而且涉及商业机密, 外贸企业也很难大规模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外贸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外贸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缺乏真实工作任务的演练和实践, 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 寻求一种双赢互惠的校企合作模式,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开展工学交替, 一直是外贸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构建“层级递进”实训体系, 实现学做结合、工学交替

在入学之初就让学生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 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 这对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 对企业而言同样存在较大风险。因此, 我院在专业实训体系设计中,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 按照从模拟到真实、从简单到复杂、从仿真到全真的逻辑顺序, 设计了“层级递进”式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稳步推进, 最终实现教学向岗位的迁移。具体教学实践活动如下。

第一阶段, 核心技能训练。该阶段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教学, 使学生掌握外贸业务的核心技能, 如商务情报搜索技能、国际市场调研分析技能、出口报价核算技能、出口交易磋商技能等。

第二阶段, 软件仿真训练。当学生对外贸基本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引入软件仿真训练, 通过模拟教学软件将外贸业务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工作项目的工作过程引入课堂, 既可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 也可对前一阶段所学技能进行综合应用。为保证本阶段的实训项目顺利完成, 学校可考虑采购或自行开发设计外贸软件, 提高实训的仿真度和综合性。学生可利用外贸软件在实训室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 如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也可以通过在实训平台上发布新闻、调整商品成本与价格、调整汇率及各项费率等方式对国际贸易环境实施宏观调控, 模拟真实市场环境。比如, 很多外贸院校都在使用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 就可以很好地达到实训目标。

第三阶段, 订单项目训练。当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可带领学生进入出口促进工作室, 借助B to B商务平台帮助出口企业完成真实的接单任务, 开发订单, 组织学生进行订单项目实训。核心技能训练、软件仿真训练和订单项目训练是循环上升进行的。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从2009年开始筹建出口促进工作室, 工作室以国际市场调研、经营方案设计、国际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咨询等为经营业务, 创设真实环境, 营造企业氛围, 将企业引入学校, 将产品带进课堂, 实现教学与实践、学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让学生参与市场开拓, 养成良好职业素质, 训练职业技能, 获得实用技术知识, 成为高技能人才。工作室以“校企合作, 共谋发展”为基本原则, 教师作为运作指导顾问, 以学生为具体操作的主体, 师生共同参与实体公司和产品的运作。同时, 为保证工作室业务能顺利开展, 我院还出资帮助学生创建了全真的B to B网站———浙商贸易网, 通过互联网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国外客户, 争取订单。

第四阶段, 企业顶岗实习。当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并在真实的环境中训练学生的实用技能。通过企业实践教师的指导,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贸职业技能,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实习中不仅掌握了实践经验, 而且积累了社会经验和岗位经验, 缩短了毕业后的适应期, 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 有利于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

工学结合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 将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 这种“层级递进”式的实践体系形成了课堂教学———软件仿真训练———课堂教学———订单项目训练 (出口促进工作室) ———课堂教学———企业顶岗实习 (校外实训基地) 的递进式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完成了实践教学四步走, 即:核心技能训练———软件仿真训练———订单项目训练———企业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

[2]马树超, 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8) .

层级体系 篇8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模块式,流程实施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产业转型时期, 技术工人短缺, 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尤其匮乏。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尤其是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没有一技之长的失业者的同时也促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会;与此同时, 职业院校的数量增加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民营高职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高职市场竞争态势。适者生存, 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学生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 对各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挑战, 正视竞争的威胁与压力, 主动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的教育教学的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背景

1. 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渠道为王”、“客户是财富”的今天,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构建企业的销售网络, 使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在每年全国各地的人才需求榜上, 市场营销专业人员需求量一直名列前茅。而未来几年, 预计熟练掌握行业营销技能的人才将成为“抢手货”。

2. 用人单位对营销人才业务技能与素质的重视程度增加。

我们在做人才需求调查过程中, 各个用人单位均对学生素质与业务技能提出了要求, 综合企业的意见, 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素质方面。企业对素质尤其是品德的要求很高, 对有才无德或者有才缺德的学生非常排斥, 甚至远远超过对职业技能的考核标准。营销专业的学生将以公司代表的身份与客户沟通、并且很有可能会掌握一定数量的货款, 品德不佳的学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预想不到的损失。因此, 营销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与功底、身心健康, 而且诚信守纪、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等品德素质也是重要的培养内容。

(2) 专业技能。据调查, 企业普遍反应学生技能掌握不够, 无法实现“零距离”就业, 尤其是处理问题能力较差, 应变水平不够, 社会经验欠缺。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掌握技能纸上谈兵, 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校期间实操部分没有落到实处, 实训机会很少, 职业资格证拥有率不高。尤其是许多企业觉得营销专业的学生要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 必须首先要掌握将来要工作的行业产品知识与营销技能, 否则很难马上进入营销状态, 因为不懂行。

所以,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从政治思想、专业能力、身心发展、行业知识等多方面立体提升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3. 原有的课程体系有待调整。

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等各个方面。因此, 在进行学校教育改革时必须整体考虑、综合设计、逐步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 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因此,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居于核心地位。

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中, 影响较大的有三块式课程模式和“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等。虽然模式有其独特的优点, 但是上述课程体系在营销专业中加以应用时, 出现了工具类板块的教学与职业群专业类板块的教学相脱节、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之间联系不紧密、对毕业实习的重视不够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市场营销直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亟待加以调整与变革。

二、“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含义

“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指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由“素质”、“能力”、“就业”三个一级以及若干二级、三级模块所构成, 课程体系所包含各个模块都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征。

1. 素质模块:

在综合素质这个模块中, 我们利用军训、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企业专业认知实训、基础课课内实践教学等方式贯彻“工学结合”理念。

2. 能力模块:

营销专业学生应具有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包括基础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行业营销技能三个二级模块, 不同二级模块涵盖不同的课程。通过社会调研、产品推销、商品展销会、农博会、模拟推销、模拟谈判、实训基地顶岗实训等各课程课内实训、停周专业实训等方式来实现“工学结合”。

3. 就业模块:

在就业模块中, 主要有就业指导、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是跟企业的合作中进行, 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提供保障。

三、营销“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

1. 确定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 表现出职业性的特点。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对象的现有水平、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 从职业岗位分析出发, 首先根据市场调查确定专业适用职业岗位 (群) ;其次再分析岗位 (群) 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基础职业能力;最后综合考虑职业技能和基础职业能力、教育对象现有能力水平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确定该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

2. 确立课程模块体系。

(1)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 构建课程体系的“三个一级模块”对应“素质、能力、就业”, 并对一级模块中“能力模块”进行细分, 拟定“二级模块”。如模块二———能力培养模块是依据“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 “职业技能为主线”, “行业营销技能为保障”对应“能力培养核心”, 分为三个二级模块: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行业营销技能模块。

(2)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 对每一个“二级模块”加以细分, 拟定“三级模块”。如二级模块中的职业技能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营销职业技能为目标, 与考证相结合, 下分市场调研能力、销售业务能力、营销企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四个三级模块, 并为不同的模块设计课程, 如营销企划能力模块包括的课程主要为:营销策划、广告实务等。

(3) 对三级模块进行细分, 确定各“三级模块”的多重“子模块”。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 培养真正具有特色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根据其培养目标, 将课程体系中各主要的功能性三级模块进一步细分为理论讲授、课内实训、课外实训 (集中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 三个“子模块”, 在各子模块中凸显“工学结合”的特色。

四、“工学结合”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工学结合”模式根据市场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态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和重组后, 一方面加强了课内实验实训, 实现了理论讲授与课内实训的同步交叉进行, 夯实了基本实践能力, 保证营销专业学生“能说会做善写”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课外实训, 保证了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 增强了学生岗位针对性。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断调整课程模块体系。

“工学结合”模式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 紧紧依托社区、各人才市场和相关企业等开展市场调研, 随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并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不断对课程体系加以调整, 以突出市场需求的相关岗位 (群) 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市场调研以及对企业专家的访谈, 依据市场行业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的营销人员的需求、行业的前景等调整行业营销能力模块中的行业选择, 将就业方向更贴近学校以及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状况。

2. 职业技能模块做到教学与考证相结合。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以及综合素质, 更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随着劳动力市场运作越来越规范, 各行各业都将使用准入制, 因此, 培养人才的目标就要求学生既要拿到大专文凭, 又要求学生都必须参加并通过一种或多种专业资格证的考试, 如助理营销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助理物流师等, 使学生具有“双证”在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 职业技能模块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岗位专业能力为主, 实施过程中, 对各岗位 (群) 的教学进行大胆有效的改革, 使各模块中的主要课程与考证相结合,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侧重于对考生的实际业务岗位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以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真正做到教学与考证相结合, 在提高学生岗位 (群) 适应能力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学生各种考证的通过率。

3. 四个行业就业方向选择, 保障了“通”与精”的和谐统一, 考虑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在做到“双证结合”的同时, 通过“以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 以职业技能为主线、行业营销技能为保障”的“能力模块”的构建, 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营销基本岗位能力并获取相应岗位资格证书以实现“通”外, 还必须通过选修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的设计以及个性、兴趣等在“房地产、装饰建材、汽车、电子” (在图示中用A、B、C、D表示) 四个行业中任选一行作为切入点, 掌握这一行业的产品知识与行业营销技能, 实现“精”, 以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4. 教学过程淡化抽象的理论讲授, 凸显实践性教学, 实现“工学结合”。

从企业反馈的信息得知, 企业对营销毕业生的要求就是“来则能干”。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与营销岗位的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因此, 必须加强营销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以实现把学生培养成直接应用型营销专业人才的目标。

(1) 强化课内实训, 使课内实训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工学结合”模式中的绝大部分课程均分为理论讲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三个“子模块”。在每一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讲授中, 都不追求理论的完整性, 而以本专业“必需够用”为原则, 删除一些过难的理论知识, 强调应用性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抽象理论讲授的淡化, 大大提高了各“三级模块”课堂教学中“课内实训子模块”的份量, 大大增强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力度, 夯实了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2) 开发多种实训手段, 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在加强课内实践性教学的同时,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等实训场所与模拟软件, 增加仿真模拟实训手段的使用。通过在校内外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课后为期1~2周的集中实训, 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岗位 (群) 工作情境中熟悉相关岗位 (群) 的操作流程与技能, 进一步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

(3) 利用本身以及社区活动的条件, 设计开发许多不同的实训方式。企业实训:此类方式适合于订单培养班同学以及本身就利用课余的时间在企业兼职同学, 由企业安排其实训工作。校园商品展销会:适用于有一定资金投资的同学, 把校园作为一个市场, 首先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 写出调研报告, 然后根据调研的结论, 从校外的批发点批发回适合学生需求的产品, 在校园内摆摊设点, 销售商品并盈利, 过一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老板”瘾, 从而克服推销恐惧症, 积累销售经验。二手货交易市场:适用于没有资金经营的同学, 代销二手商品, 首先对同学们的二手货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 然后采取搜集同学们的二手商品代销的方式, 赚取佣金, 做一回“经纪人”。会展营销:用长沙每年一度的农博会的契机, 与农博会的组委会以及参展的商家联系, 由同学们为主体, 在农博会开展之前即布置同学们进入会展中心, 向参展的商家推销自己, 赢得“应聘的经验”, 在应聘成功之后, 就在农博会期间参与企业的布展、参展、推销、洽谈的整个过程,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训”。校园手工艺品展销会:我们还采用将同学们分组, 模拟注册公司, 设计企业的概况, 并进行新产品 (手工艺品) 样品的开发与制作, 然后对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设计, 并在全院范围内举行模拟展销会, 对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 并进行销售洽谈与签约, 邀请老师、企业现场专家等作为模拟顾客身份来参与展销过程, 并对实训进行考核评分。

(4)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确保校外实训与毕业实习正常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提供“工学结合”的场所与依托, 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多形式系统的训练, 极大地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最终形成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综合能力。

(5) 订单式培养, 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 创建双赢的合作培养模式即订单式培养。学院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特定要求修订教学计划, 公司协助学校对“订单班”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管理, 双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和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色教材。企业为同学们提供大量的顶岗实习以及实训的机会, 并由企业派出指导专家对同学们进行跟踪指导, 提供“一对一”的实训指导, 学生除学习基础课程外, 还定期接受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特定要求方面的培训和考试。通过该企业实训考核的同学成为该企业的准员工, 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间该班同学就可以直接就业, 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兰华, 邬移生“234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7)

[2].林晓亮.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9)

[3].张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 2007

[4].丁佩芬.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5].陈金梅.广西高等职业技术工学结合的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

层级体系 篇9

随着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研究生自身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近年来, 研究生由于心理问题而中止学业或导致特殊事件的情况时有发生,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开展。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医学院校的研究生, 他们学习和研究的专业本身就是用于维护个体健康。医学是参与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工作,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 而人是有思想、有情感、心理活动丰富的生灵。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诞生要求医务工作者在考虑健康和疾病问题时, 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社会等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既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也为其未来职业发展中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基础。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全国较早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级网络的高校之一, 是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单位。在各级网络的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并结合实际, 设立“医院心理专家团———校心理健康中心———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学生”的四级网络结构。2010年, 学校全面推行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体制, 明晰了学院和学校的管理责任, 配备研究生教学秘书和思政教育辅导员,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 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一临床医学院学院作为该校二级学院, 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整合资源, 努力创新, 在体系构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

学院结合医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针对各年级研究生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并实施。成立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主要成员由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专家、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和学生自助组织组成, 为全院乃至全校的研究生青年心灵成长服务。

学院通过聘请精神卫生专家 (同时为研究生导师) 作为顾问指导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开展工作;由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具有较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研究生辅导员担任研究生心理指导教师;通过设立研究生 (含博士班) 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气象员等学生骨干层级, 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框架构建;组建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自助组织, 通过学院研究生会心理部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宣传和对需要群体进行帮助服务等为研究生个体心理素质提高和全面成长提供服务和支持。

2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和运作模式

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在阵地建设上实现了专家、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助互助相结合, 在活动方式上实现了多种渠道和方式相结合, 在提供帮助的途径上实现了个别心理辅导和群体心理健康氛围营造相结合, 在对研究生团员青年的影响覆盖上实现了网络宣传与现实活动开展相结合。主要活动内容有以下几项:

2.1“破冰之旅”———培养研究生悦纳自我、关心他人, 形成乐群意识;“我爱我班”———加强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和同窗友谊

学院研究生心理指导教师通过制定《“破冰之旅”———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新生班级团体辅导》手册, 通过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环节设计, 开展研究生新生班级“破冰之旅”。新生入学一周内通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使同学们短时间内迅速熟悉班级同学。在第二学期在学生开始临床实习之前, 通过《我爱我班———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手册指导, 开展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 形成良好的班级成员互动, 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2“悦心联络卡”———搭建研究生青年沟通平台, 提供心理援助渠道

研究生新生入学后, 学院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将精心设计彩印的精美卡片———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悦心”联络卡送达到每一位研究生手中。卡片正面是不同图案的心灵箴言及图画, 卡片背面印有学院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院研究生会心理部的网址等。便于及时分享分担同学们的成长感受, 并使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同学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2.3“心理沙龙”———研究生互助自助的成长平台

由学院研究生会心理部组织的研究生互助式“心理沙龙”每月一期。围绕研究生青年普遍易遇到的心理困扰, 如“学业、科研、压力、人际、婚恋”等主题开展讨论。研究生同学们在交流和讨论中彼此分享、鼓励、支招, 形成朋辈互助的心灵成长氛围并从中获益。

2.4“讲座培训”———专家指导研究生青年从“心”开始幸福人生

学院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为研究生青年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搭建以专业知识与指导滋养心灵的平台。讲座围绕“青年研究生心理健康概述”、“研究生婚恋心理探析”、“研究生就业求职的心理准备”等方面展开。同时开展研究生心理委员培训、研究生寝室心理气象员培训等, 为青年们的心灵健康成长指引方向。

2.5“我手写我心”———组织心理征文活动鼓励研究生青年抒发心声, 进行自我探索与分享

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通过组织“听, 心的声音”研究生心情故事征文比赛、“我的考研心路”征文比赛等方式鼓励研究生青年敞开心扉, 描述心灵成长之路, 优秀论文编印成册进行发放传阅, 在群体内产生良好的影响。

2.6“网上心理指导”———利用虚拟平台开展实效的心理服务

针对在医院临床实习期的研究生青年, 学院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学院网站、QQ群、学院研究生心灵成长网络空间等) , 以普及宣传和个别辅导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7“多管齐下”———整合多方面资源为研究生青年心灵成长服务

学院研究生“心灵成长加油站”各成员齐心努力, 同时与本科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沟通合作。如:与本科心理辅导员做好工作衔接, 对本校硕士阶段七年制学生、本科为我校毕业的研究生重点人群进行心理成长信息的跟踪和随访;加强与导师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使导师具备基本心理危机辨识能力, 对学生心理健康提高重视;与心理健康中心密切联系获得技术支持与指导, 协助开展研究生心理普查、结果反馈与访谈、对在接受心理咨询的研究生进行适当关注等。

3 充分发挥学院层级对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作用

由学院分管书记、心理辅导员、学生年级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共同组成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是与学生接触最直接, 关系最密切的群体, 不仅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而且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预防教育、早期预警中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开展新生研究生心理普查与心理档案建立。每年新生入学后, 学院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开展新生心理普查, 并根据访谈后的反馈, 建立重点关注研究生档案, 由心理辅导员继续跟踪访谈, 必要时进行转介。

开展日常危机干预工作。以研究生心理测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 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 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努力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体系。配合校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以学校各级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体系为依托, 构建完善院系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建立从班级心理委员 (学生骨干) 、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到院系心理辅导员、学院领导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 建立从学院到校心理健康中心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同时制定学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方案,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历史教师的层级式阅读策略 篇10

一、常规性阅读——众里寻他千百度

常规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一层次。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初任历史教师而言,首先要通过常规性阅读即历史专业阅读构建起自己基础扎实、结构牢固的历史知识框架,这是历史教师能否站稳讲台的根本,更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任教初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具体做法是:在大学历史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新系统阅读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并逐次阅读史学史和历史哲学书籍。要注意选择经典历史著作进行阅读,因为经典著作魅力无穷,能为历史教师提供构筑历史知识树的“美味佳肴”,能使历史教师不断获得专业阅读的张力。中国古代史可以阅读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 (增订本)》、朱绍侯的 《中国古代史 (第五版)》等。中国近代史可以阅读蒋廷黻的 《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世界史可以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

通过常规性阅读,历史教师对历史通史体系有一个整体把握,为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做好了积淀。

二、发展性阅读——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展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二层次。它是在常规性阅读基础上的延续,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发展性阅读是一种终身读书行动,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阅读苦旅,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历史知识,使教师保持绵延不绝的思维活力。

具体做法是:选择有价值的历史书籍进行阅读, 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要阅读历史专著,通史性著作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刘宗绪的 《美国史》、 钱乘旦的《英国通史》等;专题史著作如罗兰·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等;人物传记如杨奎松的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等。其次,要阅读历史教学期刊,如《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等。另外,还要适当阅读反映历史学术研究前沿的期刊如 《历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阅读历史原始典籍,如 《资治通鉴》《汉书》 等;阅读历史教育著作,如赵亚夫的 《历史教育价值论》、张庆海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等。

发展性阅读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历史书籍,通过阅读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这是一个优秀历史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三、专研性阅读——直挂云帆济沧海

专研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三层次。它是一种能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阅读,能深化历史教师的思想,能提升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境界,能使历史教师在历史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快、行得更远、飞得更高。

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确立阅读主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假如教师对“历史想象”比较感兴趣,可以阅读冯一下的《历史想象与历史教学》、李友东的《历史想象与历史假设的理论与实践尝试》。专研性阅读的目的是要从阅读中汲取智慧,发现问题, 寻找一种“顿悟”的灵感。专研性阅读要适度关注历史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前沿,要勇于质疑,敢于怀疑, 要用批判性思维去吸纳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有所创新, 也才能提高教师的水平。

疑乃思之始,有怀疑才会有思考,才可能自主创新。专研性阅读的着眼点就是创新,所以,历史教师要在专研性阅读中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用批判的理性思维去审视,要敢于披荆斩棘,要勇于孜孜求索。

四、逾越性阅读——除却巫山不是云

逾越性阅读是历史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第四层次。它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的阅读,能使教师达到 “求真、唯美、向善”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历史教师阅读的最高境界。逾越性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 不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取得某项研究成果,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是一种“齐一万物”的人生态度。

具体做法是:阅读文史哲经典名著。中国的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外国的如罗素的《西方的智慧》。美学方面如黑格尔的 《美学》、叶朗的 《美的意象》等。阅读教育心理学著作, 如伍德沃克(德)著,陈红兵等译的 《教育心理学(第8版)》(江苏教育出版社)、鲍里奇(美)著,易东平译的《有效教学方法 (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等。

逾越性阅读是一种高品位的阅读,“顿悟”是逾越性阅读的一种境界。由于没有夹杂任何功利性目的,所以阅读可以“率性而为”“悠然自得”,从而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超然境界。

公民“政策参与”亟待提升层级 篇11

该报告显示,民众对“权利与参与途径认知”、“政策重要性认知”的得分率均超过50%,而“实际政策参与”的得分率仅为11.00%。

在该报告主要执笔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卫民看来,公民“了解和接受公共政策的参与”水平大大高于公民“实际政策参与”水平这一特点,显示当前中国的公民政策参与,是“接受型的政策参与模式”,而不是“博弈或改变型的政策参与模式”。

“目前公民的政策参与基本停留在‘解决问题’和‘增进政策接受性’的水平上,较难提升到‘增加民众对政策尤其是决策的影响力’的水平。”史卫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此表示。

首次“公众政策参与”普查

2011年的《中国政治参与报告》显示,1982年制定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并以4个月的时间进行全民讨论。此后,“开门立法”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视,使中国民众开始注重立法参与和政策参与。

此后,1995年至2003年中国的政治参与,带有明显的“创新”参与方式的特征:一是在基层选举密集化的态势下,出现了一系列的“选举创新”,为民众的选举参与提供了不同参与机会;二是在群众自治参与、政策参与中创造了一些新的参与平台,如村务公开、城市社区建设和“网络参与”等。

继2011年之后,此次《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2)》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第二次发布的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蓝皮书。

史卫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报告的调查问卷数据并非一手,而是来自已有的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数据。而2012年的报告则完全建立在专门的大规模调查基础上。

2011年下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合作,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公民政策参与”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样本6286份。

“我们需要通过调查,对中国公众的政策参与给出一个基本的评价,这就需要一套指标。”史卫民介绍说,过去的指标体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把客观事实和主观意愿混在了一起。而此次调查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设计了两套指标体系,一套是政策参与客观状况评估指标,一套是政策参与主观状况评估指标。“把主客观加在一起,是不科学的。主观意愿一定是比较高的,客观比较低。国内的很多调查,把主客观混在一起,得分很高,政府满意,但结论不一定科学。”史卫民说。

与2011年报告涉及选举参与、政策参与、人民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接触式参与等各种政治参与类型不同,2012年报告的主题更集中,专门就公众的政策参与进行调查并给出评价。

此次报告首次对中国公众政策参与的基本面有了较全面的摸底和评估。问卷调查显示,有71%的被调查者同意“即便我不了解政策内容,我也会按政策要求去做”的说法,显示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多数公民可能采用的是愿意配合的态度。

在中国的五级政府中,被调查者选择市级政府制定的政策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最多,其次是中央政府,第三是乡级政府,第四是省级政府,认为县级政府制定的政策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最少。

公众政策参与层级低

在2012年的这份报告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结论是,当前中国民众在政策过程中以“接受政策”为基本特征的参与,可以称之为“接受型的政策参与模式”。

“通过这个基本结论,我们解释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公民政策参与到底是针对什么的?从这个模式来看,我们的政策参与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而不是为了改变政策。”史卫民解释说,一个通俗的理解是,例如医保,公众普遍认为医保政策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公众对医保政策的参与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

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何在?在史卫民和课题组团队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顶层制度设计和老百姓的参与有相当大的距离。“当前一些重大政策,都是由中央层面来制定,在这些制度设计和决策方面,公众的参与是非常少的。”

报告认为,这种制度建构的模式,对公民的政策参与,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优点是政府对于民众了解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了保障作用,缺点是把政策参与层级压的很低,真正在决策层面的参与比较少。

课题组研究认为,这种消极影响最主要表现在,缺乏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尤其是影响决策的制度安排,或者已有的制度安排(如政策听证会、政策方案意见征求)实际作用不大。

“例如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制定相关就业、社保、教育等政策时,缺少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史卫民表示。

而目前的各类听证会流于形式也早已广受诟病。一些参加听证的代表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听证后总是绝大多数同意政府的方案。

“听证会走过场,预先设置议题,实际上是为保证政策过关。如果以此为前提,公众参与很大程度上就是个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种思路背后的大背景是,当前各级政府头号任务还是求发展,而百姓更关注民生,两者之间产生了差异,体现在政策上,如果更多引入百姓和社会的参与,发展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

“并不能说当前政府在推动公众政策参与方面动力不足,而是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有让公众参与政策的意识和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担心,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纠结。”房宁如此评价。

实际操作更重要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对某项政策不满意时,被调查者可能采用的表达意见方式,排在前列的分别是“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政府有关部门(包括信访部门)反映”、“找熟人帮助解决问题”或“向媒体反映”,而“参加听证会反映意见”则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

对于这样的现状,课题组得出的结论是:已有的制度安排(如政策听证会、政策方案意见征求)实际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而不是弱化了政策过程(尤其是决策过程)的“模糊性”。

史卫民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任何政府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都有一个模糊区间,“在中国,由于存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资源分配的问题以及行政效率等原因,政策有一定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一种模糊性是要消除的,就是利益集团在操纵政策的制定。”

在他看来,模糊性本身可以用公开性的制度设计来减少不良后果,公民政策参與要求的“开放性”,与中国目前政策过程较强的“封闭性”确实有一定的矛盾。

史卫民指出,在政府运作过程中,2003年的非典是一个重大转折点,“决策者如果隐瞒事实,不在关键时候,和媒体、公众、世界达成一致,受惩罚的正是决策者,后面跟着的一定是问责下台。”

而在课题研究团队看来,近年来,政府改变“封闭性”决策过程的努力也在显现。如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方案选择等方面,就大量采用了“开放性”的做法,经过四年的各界大讨论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医改方案。问题是,这样的尝试还太少,还难以起到改变中国既有政策模式的决定性作用。

“政策民主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政府来说,要通过比较形式化的方式,走向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方式。”史卫民指出,相对完善的政治参与既需要理性的政府,也需要理性的公民,尤其是政府,需要大量的政策学习,“学习什么呢?在决策中不能拍脑袋,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强行推,在评估过程中要科学,不能想当然。”

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政治所博士郑建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政策参与的种种不足,一方面是个阶段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行政效率考量相关,“政府要预先评估收益和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会找到一个他们认为稳妥的点去推进。”

属性层级模型的简介与述评 篇12

大多数教育与心理测验都需要被试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1]。因此,许多测量学专家认为认知理论对教育与心理测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1]。作为项目反应理论最新发展趋势之一的认知诊断是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测量学结合的产物,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重视。它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揭示每个被试的具体认知状况(或称之为知识状态),有助于进一步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补救[2]。在近些年来,国外有一大批很有意义的研究论文得到出版或发表。近两年来,认知诊断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成果也得到发表。而认知诊断模型(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s,CDMs)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评估被试对每个属性的掌握情况[2]。通俗的说,属性是正确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认知过程或技巧。如果被试要正确作答,就必须掌握这些属性[1]。

在众多的认知诊断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islevy的以概率为基础的推论(the probability based inference)、Corbett和Anderson等人的学生思维模拟(student modeling)、Britton和Tidwell的任知结构诊断(cognitive structure testing)以及Tatsuoka(1983)的规则空间模型(rule space model)[3]。而Leighton等人提出的属性层级模型(Attribute Hierarchy Method,AHM)就是一种认知IRT模型,它是Tatsuoka规则空间方法(Rule Space Method,RSM)的一个重要变种[1],亦获得广泛的关注。

1 属性层级模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过程

属性层级模型是一种属性之间有层级关系的模型,属性层级模型通过概率论方法将被试在试题上的反应模式即观察反应模式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RSM称之为理想反映模式)的思想上与规则空间方法相似,是统计识别与分类技术的延伸。此外,在产生期望反应模式的过程中,AHM也运用了Tatsuoka的矩阵(例如,邻接、可达、关联、约简Q矩阵)。但AHM和规则空间根本不同在于认知属性建模的假设:AHM中特别强调认知属性间的层级相关,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属性层级关系正确识别的前提下进行;而规则空间中的认知属性不必分享层级关系,也不必用邻接矩阵具体化这些关系[1]。特别的,规则空间模型中不强调先弄清楚测验中属性的层次关系再编制测验,甚至在测验完成的基础上再去弄清测验属性及层次关系。因此,我们认为AHM比RSM的逻辑更清晰。属性层级模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识别认知属性和具体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并根据这些确定认知规范;第二阶段是把被试观察反应模式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以此得到被试的知识状态。

第一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认知属性。将正确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所需的属性正确识别出来是认知诊断的第一步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对被试分类的正确性。草案分析会是一个比较有效识别属性的方法。在规则空间方法中是先有试题,再识别属性;而属性层级模型的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则指导试题的设计。

(2)具体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属性层级模型的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决定测试成绩;而规则空间模型则不要求具体属性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因为它认为属性之间是独立作用的[1]。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可以很复杂,但大致可归为以下四种或这四种结构的组合。

在图一中,一个结点代表一个属性,例如:结点1代表属性1,其它类同。无论属性之间的层次结构如何,都有且只有一个起始结点,它代表所有后继结点的所有先决条件。在线型中,属性1是属性2的先决条件,属性1和2是属性3的先决条件,以此类推可得其它。

(3)对属性进行编码,生成邻接矩阵A、可达矩阵R、关联矩阵Q、约简的关联矩阵Qr。在确立了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后,就可导出邻接矩阵A,属性之间的可达矩阵R及属性和项目之间的关联矩阵Q。其中,邻接矩阵A代表属性之间的直接先决关系;可达矩阵R代表属性之间直接和间接关系(它可以由A矩阵和单位阵I的和矩阵通过Warshall算法[4]得出);关联矩阵Q的元素非0即1,它的第i行第j列元素qij若为1,则表示项目j具有属性i,反之则qij等于0。Q矩阵第i行等于1的元素个数,正好表示测验中有多少类项目含有第i个属性,Q中第j列中元素为1的个数表示第j个项目中所含属性的多少。Q矩阵的每一列均有两层含义:第一、它表示一类项目,这类项目所含属性相同;第二、它表示一类被试,这一类被试拥有相同的知识状态。通过约减Q矩阵,使它符合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就得到约简的关联矩阵Qr。Qr是n×s矩阵,n表示测验中所含的属性个数,s是题目个数,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它是命题蓝图或认知规范[1]。通过Qr矩阵可得到被试期望反应模式(矩阵E)它是某种属性掌握模式下的被试在没有任何猜测或失误的情况下对试题的理想作答模式,一种被试属性掌握模式对应着一种被试期望反应模式。一般来说,观察反应模式和期望反应模式都是向量,每个向量都是对应项目的反应。从属性层次结构得出这些矩阵及期望反应模式的具体过程可参见Tatsuoka[5,6,7]。

以图一中发散型为例(关联矩阵Q太长就不列出)得到的A、R、矩阵:

第二阶段将被试观察反应模式用概率的方法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以此得到被试的知识状态。在真实的情况下被试作答试题是有猜测和失误的。因此,得到的被试观察反应模式与期望反应模式就会在某些题上不符。比如,期望反应模式在某题上是0,而由于猜测(guessing)观察反应模式在该题上是1(即0→1);或者期望反应模式在某题上是1,而由于失误(slipping)观察反应模式在该题上是0(即1→0)。Leighton(2004)将这种期望反应模式与观察反应模式在任何一个分量上的不同统称为slip。因此如何将带有slip的观察反应模式划归到某一种期望反应模式中,以得到对应的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Leighton(2004)中提出了两种对被试观察反应模式的分类方法A和方法B,它们都是通过评价观察反应模式同期望反应模式的一致程度来进行分类的。其中,某种期望反应模式在某题上正确作答的概率可用IRT模型得出,以三参数Logistic IRT模型为例:

ai、bi、ci分别是题目i的区分度参数、难度参数、猜测度参数;θj是被试j的能力参数。方法A是将被试的观察反应模式同每个期望反应模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所有的slip,并计算这些slip的可能性。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这里两个集合Si(0→1)、Si(1→0)为:

Si(0→1)={对于被试i期望反应为0,但观察反应模式为1的所有题的集合}

Si(1→0)={对于被试i期望反应为1,但观察反应模式为0的所有题的集合}

方法B认为对于某个观察反应模式的被试掌握了所有逻辑包含在其中的期望反应模式的属性组合;而对于不逻辑包含的期望反应模式,则只考虑失误而不考虑猜测,即只计算1→0的这些slip的可能性,并将其与截断点(cut-point)进行比较[2]。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若记所有期望反应模式的集合(the set of expected response pattern,ERPS)为ERPS={vj|vj是给定Q阵下期望反应模式},则不论A方法还是B方法,若,则被试i的反应模式判为vj0,即都是求最大的Pij Expected所对应的期望反应模式。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将被试观察反应模式划归到某一种期望反应模式中,该期望反应模式对应的属性掌握模式就是被试的知识状态。

在Cui Y等(2006)中对方法A、方法B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对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相同的情况下方法B比方法A有更高的模式判准率和边际判准率。其大致实验方法为:把期望反应模式按总分从小到大排序,然后使具有这些得分的被试人数满足标准正态分布,产生N人进行分配,保证期望反应模式的总得分服从正态分布。为了产生发生了失误或猜测的观察反应模式,比如要模拟有5%的概率发生失误(slip),则每道试题上随机挑选总人数的5%个人发生失误(slip),某个被选中的期望反应模式在某个题目上的得分是1就将其变为0。如果该期望反应模式在该题上的得分是0就将其变为1。这样就模拟产生一个有5%失误概率的观察反应模式阵,然后把这些观察反应模式归类到期望反应模式中,用发生失误前的属性模式作为真值,然后计算属性模式归类的正确率来比较方法的好坏,产生10%、15%、20%等的失误概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

2 属性层级模型的意义

传统的考试实质上都是根据精心筛选的测验题目,将被试按顺序排列在某种潜在变量的连续体上。在经典测量理论中,这种潜在变量是真分数;而在项目反应理论中,潜在的变量是指单维的潜在特质[3]。无论是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还是项目反应理论中单维的潜在特质,其所测的心理特质视为一个心理学意义并不明晰的“统计结构”[8]。

由于其单维性假设,因此在测验编制上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算法将同一项目中所包含的多个认知属性分开,因此只能假定一个试题只测量一个认知属性[3]。而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且这些测验只关注结果而无法提供被试解题过程和知识结构的详细信息;而认知诊断的出现为解决这些局限性开辟了新的途径。属性层级模型作为认知诊断中的重要模型其意义有:

(1)突破了标准测验理论单维性的假设: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都属于标准测验理论,而属性层级模型所属的认知诊断为新一代测验理论。属性层级模型一开始就将正确解决某一领域问题所需的各个属性提取出来,并且确定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在编制测验的时候按照属性的维度确定测验的纬度,而不受到标准测验理论单维性假设的限制[3]。

(2)可以得到命题蓝图,指导测验试题的编制:通过编码将项目和属性联系起来,导出约减Qr矩阵。编制测验时Qr矩阵的每一列就代表一道反应属性之间层级关系的试题,即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它是命题蓝图或认知规范。并且比规则空间方法先建立试题再抽取属性有更强的逻辑性,应为按规则空间方法提取的属性可能不完全。

(3)克服标准测验理论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对解题过程的考察分析的不足:经典测验理论关注的是真分数,项目反应理论关注的是能力值θ,而对每道试题的解答过程和被试的知识结构并不了解。属性层级模型方法A或方法B将被试在试题上的反应模式即观察反应模式划归为期望反应模式,再得到被试的属性掌握模式。这样就知道被试掌握了那些属性,那些属性没掌握,也可以知道被试的作答过程。

(4)对被试进行补救:在了解被试掌握了哪些属性,哪些属性没掌握之后就可对被试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补救,对指导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5)属性层级模型的应用可使测验有较高的效度。

(6)规则空间中认知属性不必分享层次关系,也不必用邻接矩阵具体化这些关系。而属性层级模型中认知属性层次相关,且必须用邻接矩阵具体化层次关系,而这更符合认知研究认为认知技巧不是单独而是网状的观点,所以属性层级模型假设的属性联系代表了重要的改变[1]。

3 属性层级模型存在的不足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属性层次模型中强调属性之间层级关系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其后续工作的起点。在不知道属性之间层级关系或属性之间层级关系不正确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认知诊断或诊断的结果并不可靠。属性之间层级关系大都依靠专家来建立,但是即使如此,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往往很难正确的得到。因此,对属性之间层级关系的依赖也是属性层次模型的不足。

Leighton(2004)中提到属性层级模型适用于区分大样本被试,但对小样本则不太合适;非正确解题也可以提供有关属性和认知能力的有用信息,但在属性层级模型并没有加以利用,目前没有可接受的一致性的语言存在[1]。除此之外,属性层级模型还有以下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1)属性之间层级关系不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认知诊断;

(2)属性层次模型中每个属性的权重都一样,而实际上,有的属性可能比其它属性更重要,对属性赋不同的权重是值得考虑的;

(3)AHM是0—1评分模型,而鉴于多级评分可提供更多的被试信息,应考虑将其拓广为多级评分AHM;

(4)B类方法的判准率受截断点的影响较大,如何选取截断点值得研究。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研究及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只能得到个体的宏观层次的评价,对了解个体具体情况的需要,使得认知诊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属性层次模型作为一种代表性的认知诊断模型,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的测量与考试实践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ighton J P,Gierl M J,Hunka S M.The at-tribute hierarchy method for cognitive assessment:a variation on Tatsuoka’s rule space approach[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2004,41(3):205~237.

[2]Cui Y,Leighton J P,Zheng YG.Simulation studie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classification methods in the AHM[J].Paper presented at NCME,San Francisco,CA,2006.

[3]余娜,辛涛,规则空间模型的简介与述评[J].考试研究,2007,(9):14-19.

[4]Rosen K H,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M].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McGrangHill companies,Inc.2003.

[5]Tatsuoka K K.Item construction and psychomet-ric models appropriate for constructed responses.In R.E.Bennett&W.C.Ward(Eds.),Construction versus choice in cognitive measurement[J].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107-134.

[6]Tatsuoka K K.Architecture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diagnosis:a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M].In:P D Nichols,S F Chipman,and R L Brennan eds.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Hillsdale,NJ:Erlbaum,1995:327-359.

[7]Gierl M J,Leighton J P,Hunka S M.Exploring the logic of Tatsuoka’s rule-space model for test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J].Educational Measurement:Issues and Practice,2000,(19):34-44.

上一篇:混沌系统的信号检测下一篇:供热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