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通用12篇)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篇1
摘要:通过对我院2008、2009级工程机械运用维护专业学生顶岗就业的状况, 从就业岗位、跳槽情况、求职中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等方面, 对学生的就业顶岗状况进行分析, 以便于更好地去开拓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 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扩大学生就业空间;为其他同类院校相近专业拓展就业开拓思路。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教育,就业
一、引言
我院在2008年开设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 招收51名学生, 2009年招收78名学生。目前, 2008级的就业情况为:10人到中铁十二局二公司, 10人到中铁四局五公司, 10人到中铁十一局二公司, 6人到南宁恒欣工程劳务公司, 5人到中铁十三局三公司;2009级顶岗情况为:26人到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 16人到浙江联顺道路筑养科技有限公司, 10人到中隧二处, 6人到西藏天路公司, 2人到浙江交工集体, 5人到新疆北新路桥公司, 1人到中铁港航局, 1人到西安军械修理厂, 1人到渭南有色合金焊料厂, 1人到上海劳务公司。2008级就业率和2009级顶岗率高达100%。而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还有好多企业联系我院招聘学生。从这两届学生的就业和顶岗情况来分析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学生跳槽、就业中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来寻找一些相应的对策, 以便于更好的去开拓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 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扩大学生就业空间。为其他同类院校相近专业拓展就业开拓思路。
二、就业顶岗岗位分析
2008级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为:中铁四局五公司5人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及油料管理, 1人搅拌站站长, 4人架桥队分管架桥物资。中铁十三局大部分管物资机械, 个别人搞技术 (测量) , 中铁十二局以开盾构机为主, 中隧四处 (南宁劳务公司) 也是以负责物资机械管理为主。其中机械管理和油料发放主要的任务是负责设备的调配、做好设备的进场及合同签订、与当地供电公司协调好工程用电、油料的核算与管理。搅拌站站长职务的主要负责的是管理项目部所有机械的租赁与使用管理兼职搅拌站所有调配。
2009级顶岗实习的情况是: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26人分别在南京地铁和北京地铁, 有些人做各种资料, 有些人干电工, 有的开盾构机。浙江赤道筑养路机械公司16人, 其中3人搞CAD制图, 主要是画CAD图纸、整理图纸, 4人负责开ASTEC型搅拌站, 主要是操作和维修, 3人负责安装和调试搅拌站, 1人质检, 负责检验生产部做出来机械的合格程度, 3人是搞售后服务。中隧二处的10人, 有1人是盾构司机, 1人是电工, 1人是机械维修, 中铁十局二公司的主要是从事机械管理的工作。
从以上情况分析, 2009级岗位群比2008级的多, 顶岗的工作单位的性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得更加多样化, 好多同学已经转变了就业观念, 也开始瞄准了私企, 转变了去国企比较有保障的想法。而且许多同学都放下大学生的架子, 踏踏实实地工作, 转变了原来大学生只是去做管理工作的观念, 这是比较值得我们惊喜的地方, 如果现在的大学生都有这样的观念的话, 我们国家的实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跳槽情况分析
2008级51人顶岗实习, 结束实习后大部分人留在了原来的岗位, 只有5人离开了原顶岗单位, 原因是由于有些同学身体状况不好, 适应不了恶劣气候, 还有的同学是在岗位没兴趣, 还有的是家庭的原因,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不稳定, 也有能力帮孩子找到好的工作。2009级的同学去顶岗才几个月, 但是已经有6人选择了重新寻找单位, 原因也是身体原因, 受不了高温、高寒等天气状况, 还有的是因为得病不能继续在原顶岗单位实习, 也有的是因为嫌工作性质不好, 常年在外所以选择稳定的工作性质, 还有的是因为地域问题, 不愿意在偏远的地方工作, 想在城市工作;还有的是因为待遇低的问题选择跳槽。针对上述情况, 学院应该有针对性地去给学生推荐就业。
四、就业时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根据对08、09级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调查, 大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首先, 考虑的因素就是企业的性质、签订的合同的方式, 是国企还是私企, 是正式合同还是劳务合同。80%的同学还是选择去国企就业, 私企不愿意去, 大多数人优先选择的是签订正式合同的单位;然后才考虑签订劳务合同的企业, 原因是因为感觉国企更加稳定。私企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合同的问题也是为了寻求稳定, 觉得劳务合同对他们压力比较大, 怕可能随时被劳务公司辞退而失业。其次, 学生考虑的就是待遇问题, 待遇低的不愿意去。再次, 就是考虑工作环境的问题, 有的学生愿意去大城市, 有的愿意去偏远的地方。这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我院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 只有少部分来自于城市。根据调查, 来自农村的学生很容易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 而城市的学生相对来讲, 适应性差些。奇怪的是, 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状态下就业的, 都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的职业, 只是单纯地为了一份工作。对以后自己的发展空间考虑的也不多。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摆脱困扰他们的就业问题, 是我们高职教育者研究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帮助学生清除他们就业时面临的困扰:
1.经常分别引进国企和私企的人员来给学生做报告, 让他们一点一滴地去了解各种类型的企业的优缺点, 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企业人员进行沟通, 潜移默化地打消私企不如国企的想法。
2.增设一些有关与合同方面的课程, 让他们能很好地了解正式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而且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将来从事机械管理工作的同学来讲也特别重要, 因为现在的工地上很大一部分都是采用租赁的形式, 这样租赁合同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或者是采购合同, 由于工程机械的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 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们开设这样的课程, 也会使企业更愿意要我们的学生, 给学生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3.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们学院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时刻激励着每位学生成长, 而且组织了大量的社团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但是做的还远远不够, 对于人生发展规划、职业规划这样的教育课程应该加强, 应该让每个学生对他自己的就业意愿非常明确, 真正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不是处于被动地去选择职业, 工作积极性不高, 导致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没什么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对我院2008、2009级工程机械运用维护专业以上四个方面的学生顶岗就业的状况分析, 得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整体就业情况良好, 而且在工程单位目前还需要大量的这方面的人才, 尤其是要能真正吃苦耐劳的下得去工地的高素质的人才。那么, 别的领域内的状况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希望在工程领域的此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能帮助到同类院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对于我校的这个专业来讲, 还要拓宽就业渠道, 向别的领域进军。
参考文献
[1]张杰, 张丽蓉.就业难——人才供需的悖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2]文明.大学生就业难根源在于高等教育的体制缺陷[J].陕西参事, 2010, (8)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篇2
一、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
1.人才数量需求。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人员的培养培训已被纳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据人才市场的有关统计印证了这一说法,近年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技师一直位列无锡市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前三名。
工程机械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每个工程机械企业都少不了维护人才、管理人才。近几年我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早早被企业预订一空,也反映出工程机械维护人才的紧缺程度。目前,先进的工程机械维修方式已从在工程机械出现了故障后再去维修,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方向转变。此外,工程机械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近年来,更出现了工程机械远程诊断技术。因此行业对高技能人才也产生了大量需求,提高了对工程机械修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
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对无锡市数十家工程机械检测与维修行业、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约有75%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因为工程机械维修事关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所以工程机械维修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确保维修质量的首要因素。工程机械人才在技术等级上有高低之分,但在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上基本相同。
综合上述的考虑,我们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工程机械维修服务公司,从事工程机械驾驶、检测、维修、技术服务技能及管理技术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目前,制约学校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校企深层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缺乏政府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如学生的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一直是学校和企业最头痛的事情。工程机械行业涉及的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安全问题尤为凸现。我国应依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可在制定相关法规时,明文规定先进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可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对积极参与产学研的企业享受一定的减免税,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设立“产学研结合基金”等,引导和鼓励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加强学校自身建设。产学研结合是创新性技术和产业的结合,不是中低技术和产业相结合,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改变重教不重研的观念意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专业研究所,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鼓励教师去著名院校进修学习,具备系统的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要求教师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积极申请项目课题,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科研方面,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立科研基金,为教师进行科研创造良好条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科研队伍,能够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及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3.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全过程。第一,企业应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第二,企业对产学研合作应该制定配套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企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员工较高的知识技术水平保障了学生能在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应用得到最有经验、最实际的指导,在操作中学习,能力水平迅速提高。对于工程机械企业,在人才短缺的现状下,更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更多高技能创新人才,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等级,实现三赢。
4.提高社会的参与性。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除了政府、学校、企业的合作参与保障外,还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如何,需要社会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社会的评价反馈,改进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1.课程种类、门数及学时
设置0.5学年的工学结合实习项目,导致其余各类课程总学时大幅减少,如何进行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其配套实践课程、专业课及其配套实践课程的重组与优化,成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借鉴其他专业的基本经验,确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思路为强化专业主干课程及与岗位技能训练密切相关的课程,精简文化课及非专业主干课,以适应课程总学时大幅减少的要求。"
工学结合实习项目实施期间开设2-3门非专业主干课程,既体现了工作结合学习、边工作边学习的改革思路,又能有效弥补总课程学时减少过多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工、学、教的融合。
与原先建构的课程体系相比较,文化课程门数减少5门,专业基础课程门数不变,专业课程门数增加1门,理论课程总学时减少144学时。实践课程门数虽然减少1门,但总学时则增加14周,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体系注重实践的特色。
2.课程安排原则及顺序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课程安排原则之一是突出文化课程的“普通性”功能定位。文化课程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培养高职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而为后续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性”服务功能只是在少数课程中才能体现,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将文化课程集中在入学初的学期中。为此提出“伸长文化课教学跨度”的建构思路,将原先过度集中于第1学期内的文化课程伸长为第1-5学期,通过减少第1学期文化课学时,适当安排专业基础课及其配套实践课程的教学,实现学生入学初就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及单项技能训练的目标。
课程安排原则之二是工学结合实习课程实施前完成制图测绘、发动机拆装、底盘拆装、电气连线等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为工学结合实习奠定必要的基本技能基础。工学结合实习期间开设3门工余结合课程,实现工作结合学习,边工作边学习的教改思路。
课程安排原则之三是必须确保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质量要求。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电器构造与维修专用周,这些课程的学时、教学要求、教学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障,并且不作为工余学习课程。
3.课程结构形态的变化
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形态为文化课分配的学时数最多、专业基础课次之、专业课则最少,呈“三角”形格局。三类课程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顺序安排。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学时大致相当,呈“目”形格局。课程安排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顺序安排,文化课、非机类课程在1-5学期内穿插安排。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彻底打破了三段式课程的结构形态,数控技术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的核心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
五、开发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课程标准及特色教材
1.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教学团队,重点将工程机械操作与维护、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等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
2.开发专业课程及课程标准
根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包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育为中心,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国内外工程机械企业技术服务资格标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建设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方法建议、评价标准、老师与教材要求、学习方法要求、课程资源等。
3.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
配合工学包教学方案的实施,完成6个工学包内各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加强校本教材和工学结合教材建设工作,重点完成《工程机械电气系统检修》、《工程机械管理》等特色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形式上体现融纸质、电子、网络的特色,内容上注入相关故障案例,体现“源于生产任务”特色。其中,纸质教材图文并茂包括理论教材、学习指导、实训指导书等;媒体化电子教材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相关数据素材库等。
4.以工程机械设备等为载体设计工学单元的学习情境
将美国康明斯公司、中国徐工股份公司等企业先进的培训理念、培训资料、培训模式、教学方式引入工学单元教学中,贯穿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创新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体系,制定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工学结合教学方案。以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和推土机等设备、故障现象或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设备操作流程、故障检测、修理过程、工程任务等工作过程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各工学单元的学习情境。
六、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1.校内监控
注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师质量的监控。教学过程的监控又是整个校内监控系统的重点,主要由教学检查、教学评估、教学督导组成。对此采取如下措施: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完善督促制度,完善实习生管理和考核制度,加入企业对实习生考核的评价份量。通过建立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对过程管理严格化,从而形成可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校外监控
由于本专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才培养模式,因此加强“校外”的教学监控很有必要。主要是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明确并落实双方管理职责。学校要求实习带队教师进行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及技术答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网络或电话定期进行论文指导,班主任定期探访,学校相关领导要不定期督查。
参考文献:
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中职汽修 教学 措施
在2014年9月中科院发布的权威报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目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越了1.3亿辆,基本上达到了10人一辆的平均水平。同时,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广大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汽车需求量还会有大幅增加。
汽车消费市场的日益火爆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对于专业的汽车运用与维护人才的需求也在明显增加。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社会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关注度在提高,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者某种技能而进行的专业化教育,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为我们国家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其中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专业,最近几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以及汽修人才需求的变化使这一专业日益火爆。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部分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的毕业生却不能够及时地就业,究其原因与我们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的存在密切相关,所以针对问题优化好汽修专业教学非常必要。
那么,当前汽修专业学科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学生学习效率低,积极性严重不足。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再加上自身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导致他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学习的动力。其次,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学模式依然是占主导地位,板书式教学是主流。就是在实践教学中也往往是教师说的多,学生亲自动手的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是在被动地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发挥出来,教学效果自然就会下降;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最大的任务,那么在学校学习中他们就应该自始至终的目标明确。但事实上,学生需要学哪些、怎么学、毕业以后向哪方面努力这些学生根本不清楚,很多人是临近毕业或者找工作才发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但往往会错过更好的机会。最后,就是学校的教学设备滞后和不足。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每年,甚至每季度都会有大量的新车上市,一些落后的技术可能也很快被淘汰。但是从学校的层面来说,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更新的速度迟缓,而且教学设备缺乏及时的更新换代,不能够使学生及时地掌握和熟悉新技术,这样就会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一定的阻力和难度。
从现实来说,我们中职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学生才是真正地掌握了一技之长。很多中职学校针对当前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也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革专业教学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销售企业的人才需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动力
学习的目的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就像我们常说的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一定做不好这件事,就像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航船最后只能是随波逐流。对于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是中学毕业后就走进了新的校园,在专业选择上大多数是家长的安排,所以他们对自己学习的专业和为什么要学好它缺乏深刻的认识。
对此,我们教师要注重进行目标教育,告知他们学好每一部分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及他们未来要面对哪些问题,让他们有“今日学习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从而使他们很早就产生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样他们对于学习的认识才会深刻;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科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有了主动性自然会提高,教学效果才会提升。
二、科学应用教材,完善教学方法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但是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教材内容的发展完善往往不是同步的,针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科学地应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要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来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有重点也要有舍弃有补充,这样才会把新旧知识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使我们的教学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教学也会更高效。
在教材处理上,我们可以适当削减一些文化课学时,逐步理顺相关专业课的衔接关系,取消一些偏难及实用性不强的章节。调整后的教材降低了理论深度,从而更能被学生所接受。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实习教学,突出了专业技能训练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要跟随实践发展,学生在求学目标、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特点必须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
要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种是通过制定一些硬性规定,比如,规定理论教师每工作两年必须要有两个月及以上的时间到企业实习实践,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又不至于他们掌握的知识过于陈旧,导致与市场脱轨,对于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帮助;一种是在教师队伍中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称号,这样可以实现以一帮一、以老带新,慢慢培养和创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重视资金投入,完善实践环节
俗话说:“巧媳妇难无米之炊。”更何况现代汽车的许多问题必须借助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才能完成维修任务,如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电脑故障解码器等,这就需要培养大批既要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又懂得这些先进设备操作的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适应社会、胜任将来的工作。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没有最基本的设备投入是不行的。
总之,做好当前的职业教育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我们中职学校要根据时代的需求不断来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牛保顺.提高职业中学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2]冯妹娇.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6(16).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篇4
1 经济发展与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发展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各项建设事业得以高速度、高质量开展, 特别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推出了“四万亿”工程, 希望以投资和拉动内需来应对经济压力和各方面挑战, 经过2009—2013年的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规模有了迅速地扩张, 很好地应对了国际经济下滑的风险,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实现了建设质量和层次的同步提升。在建设事业大幅度提高的今天, 建设遇到了一个新问题, 即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不足而产生的瓶颈效应, 根据测算, 每年我国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缺口为25万人【1】, 并且这一缺口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逐步扩大, 没有足够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人才, 建设事业将会受到影响, 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制约。现实的需求和长期的目标都要求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加快培育人才的速度, 以更多、更高质量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人才来满足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
2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教育目标
2.1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必须面对市场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应该主动与市场进行联系, 争取学校、专业和市场进行良性互动, 让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师了解市场的需求, 通过建立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 提高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的要求, 在促进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上, 实现学校、学生、市场共赢的局面【2】。
2.2 变更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模式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应该进行彻底的变革, 要建立任务和技能培养为目标体系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理论和知识, 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掌握必要的技能, 养成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 在取得丰硕教学效果的同时, 促进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能力、技术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2.3 调整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课程体系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应该与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沟通, 把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未来发展的态势, 通过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来提高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的质量, 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
3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新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熟练掌握工程机械操作、维修、服务、管理等重点技术, 并具备较高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发展, 为建设市场培养出政治合格、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技能水平高、文化素质强的人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所面临的需求是公路交通、市政工程、土木工程、矿石水电等人力市场。由此, 我们可以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教育要点进行如下分解:
3.1 坚持专业发展为导向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专业的综合能力培育为中心, 课程性质、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要符合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 因此, 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方法建议、评价标准等要以专业需要为切入点, 这样才能确保专业发展的方向【3】。
3.2 加速精品课程建设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应该将教育教学和校企合作联系起来, 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教学团队, 重点将工程机械操作与维护、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等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
3.3 坚持特色教材建设
继续加强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 将其与工学结合相联系, 重点完成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基础的《工程机械原理》、《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教材的创编, 使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通过特色教材的学习, 真正提高和掌握专业的技术和技能。
3.4 做好监控体系建设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应该集中精力做好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教务管理、工学包教学相关实训实习基地和企业等单位教学负责人、专家参加的工学包教学决策、指挥系统。建设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评比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等构成的工学包教学评价与诊断系统。建设内部监控机制、听课机制、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信息员机制、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制度等为主的教学信息收集系统。对工学过程进行监控, 完善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给予及时通报和解决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经济发展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的影响, 说明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的目标, 在结合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基础上, 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提出了学工结合共同塑造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人才的模式, 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经济发展,教学模式,培养模式,专业人才,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文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7) :34-35.
[2]沈发治, 张新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7) :39-40.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用与维护 篇5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用与维护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用、维护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阐述了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基本要求、液压油的选择方法、正确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液压油的维护.
作 者:陈建萍 作者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工程机械 液压油 选用 维护
浅析公路工程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维修;保养
0.引言
公路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负荷变化频繁,而且行驶路况复杂,作业环境恶劣,这使得机械各部件受摩擦、沖击、扭转、振动以及剪切等力的作用,并遭受环境有害物质侵蚀,致其技术状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使用性能下降。因此,必须对工程机械采取正确的维护与保养,才能延缓机械技术状况的变化,降低使用成本,维持其正常使用寿命。据施工经验分析,施工机械的较大故障有56%是因失保失养造成的,而一个施工单位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17%左右,有近60%维修也是因保养不及时造成的,所以,推行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势在必行。
1.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如期、高质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施工单位讲究经营效果,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才能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1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2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经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使得单位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否则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施工单位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经济收益,更有可能随时影响施工,甚至会波及到施工单位的声誉和信誉。
2.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从1994年开始推行“强保养、零等候工程”,使柴油机可靠性从实现3万公里无故障升到10万公里无故障里程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含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
3.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这是所有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3.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这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3.2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施工单位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手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3.3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要注意与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与生产厂家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以防因关键设备维修而耽误工期。最后,将技术保养制度化、规范化。各类型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手册”中都有明确的保养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对此要强制相关人员重视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关键是切实加强管理,以改革为动力,以科学为指导,以人为中心,约束机制为手段,扎实工作,努力把对设备的保养落到实处,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事故率和不必要的停工损失,为公路机械化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基恒.设备综合管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田奇.建筑机械使用与维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田流.现代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篇7
一、校企合作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依据
(一)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这些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依托实验室进行。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均建立有各种级别的专业实验室,包括传统实验室和开放性实验室。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实验仪器设备受实验室建设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存在更新过慢和数量不足等情况,导致学生实际动手机会缺乏[1];实验内容设置以演示和验证实验为主, 缺乏以实际工程应用项目为主导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引导性实验,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转换实验室建设思路。打破实验室资源限制和拓展实验内容,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成为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一种可发展模式。
(二)可编程控制技术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定位
校企合作的定义为“高校与企业之间为了更好地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而进行的互动过程”,合作的特点是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服务性、周期性、开放性和受益性等,合作的本质是育人[2]。校企合作形式共建本科生实验教学与研究平台能够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对实验项目、实践课题、自主科研进行了解和学习。
因此,本校企共建可编程控制技术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以可编程控制技术为特色,建设满足常规实验、综合应用设计及创新研究三个层次需求的实验平台;提升实验室的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的服务创新功能,利用实验室的时间和内容的开放性,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科研和创新能力角度出发,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应用综合能力;探索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发展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科学发展。校企联合实验实践平台一方面通过企业投资实现了实验室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利用实验室资源为社会服务,从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和增进科研交流方面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保持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发展。
二、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一)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
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室是大连交通大学与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大工计控) 联合共建的。结合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相关专业的特点和课程设置,本开放实验室建设主要从测控技术硬软件平台着手配套学生的实验实践软硬件资源,建设满足大学生本科四年专业学习需求的实验及实践扩展实验室,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实验室硬件平台和资源建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构成主要围绕信息的采集和获取、传输、存储、处理、控制应用等几个分支展开[3,4]。为满足实验教学和实践科研需求,企业首先提供可编程控制器等相关设备,通过“计算机+设备”模式进行资源配套搭建可编程控制实验平台。大工计控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了全分布式PLC、PAC工业平板电脑及软PLC平台、 软仪表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温度控制器,以及编程开发软件和监控管理开发软件等软硬件产品, 并通过多种网络集成技术将系列产品进行稳定高效组合,为用户提供网络功能强大的可编程控制系统、数控和机器人系统、软仪表控制系统、生产监控管理系统等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将大工计控公司提供的各种检测控制设备和系统应用于实验及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实验室和创新基地的设备品质和先进性,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最新的测控技术和设备的便利条件。
(2)实验室软件平台建设。利用实验室硬件资源建立系统化、内容丰富、专业配套的软件系统是实际体现实验室功能和水平的重点任务。校企共建实验室软件平台为学生提供连续、递进、拓展的一系列实践学习机会,包括开展理论验证性实验项目、开发实训性项目以及延伸性的课外竞赛类项目等。比如,以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为基础,已经成功组织了三届校企合作性质的竞赛——“大工计控杯”PLC联谊赛,通过PLC技能大赛及其他电子设计大赛,以应用为驱动,检验参赛队的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电路设计和软硬件调试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升华。 竞赛选题以工业控制为背景,涵盖传感器技术、控制、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考察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的能力,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的舞台,提高大学生素质及就业竞争能力,而且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室平台建立企业需求和学生技术间的良好对接,为学生成功搭建了共建企业实习和实践的教学平台,也是实验室软件平台在共建企业开展的深入拓展教育机会。一方面,每届大三、大四学生会安排两周到三周的生产实习, 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深入到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亲临设计生产第一线,感受产品的真实研发和生产环境。另一方面,采用“3+1教学模式”,即对接同学的大四学年毕业设计课程平移至企业实习平台完成,进入企业项目组参与实际项目研发,获得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综合实力。
(3)开放性实验室网络管理建设。为保障开放实验室运行安全和有序,开放式实验室软硬件平台建立后,需要建立健全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设备进行清查核资,并从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实验室教师责任与指导等几个方面入手,逐步促进开放实验室的良性运转,构建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比较有特色的建设是通过校园网络组建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全方位地担负起实验室日常管理的职责,包括建立学生、教师与实验室设备关联系统,完成开放式实验室设备使用权限等日常网络化管理;建立教师、学生与实验课程关联系统,完成开放式实验内容预习与实验数据备份的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等。力求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更好地提高开放性实验室的利用率,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需求,通过网络化共享更好地满足学习的连贯性需求。
(二)构建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分层递进实验教学模式
尽管测控技术、电子信息类业名称和方向各异,但却是围绕应用对象不同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学生的培养角度来说,尤其是本科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培养,需要全面了解和通盘考虑,使学生建立牢固的认知和技能。以开发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依据大学生认知规律构建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的分层递进实验教学培养模型。分层实验教学研究体系贯穿大学本科四年教学始终,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将本科生实验教学划分为兴趣引导、 科教互融、创新实践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紧密契合,逐层递进。
在兴趣引导阶段,利用开放实验室通过一系列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推广、多种形式创新科技成果展示、提供高低年级学生交流平台等,营造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增进学生对测控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及实际应用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展学生认知的对象和范围,形成浓厚的主动学习环境。
在科教互融阶段,利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构建多模式的培养框架,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实验环境结合,达到生动教学的目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和软硬件环境开展实验,既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够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学习的良好配合。
在创新实践阶段,当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后,适当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 学生可充分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软硬件资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和开发创新实验内容,注重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将创新思想和技术应用于实践,转变为生产力。
三、结语
校企联合共建开放实验室的模式是教学实践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间实现设备、技术等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的分层递进实验教学培养体系,有利于探索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和推进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的融合。今后将注重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关注软硬件资源的利用和实践扩展,力争实现校企共建开放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完善发挥示范作用。
摘要: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是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分析校企合作可编程控制技术实验室建设的依据及方案。利用学校和企业间设备、技术等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教学实践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以各学年多层次创新性实验、实习实训以及学科竞赛等为主体形式的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探索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和推进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的融合,为相关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提供了参考。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 篇8
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工程建设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工程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进度, 但是与之伴随的工程机械的维护和管理的问题也日渐突显。
工程机械的有效合理的使用受到施工环境、自身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何合理的管理与维护工程机械, 解决制约工程机械使用的因素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使用工程机械的特点
1.1 作业环境因素
大型工程机械的作业环境一般都是露天工作, 施工场所沙尘较大, 对工程机械的性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另外, 在偏远地区, 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严重对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和油箱性能的要求比较高。恶劣的作业环境, 需要工程机械的性能有极强的稳定性。
1.2 价格因素
工程机械多为大型重型设备, 价格是一般机械价格都是上万元, 甚至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昂贵的价格不但让施工单位对其望而却步, 更对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提出来更好的要求, 另外, 管理和维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1.3 工程机械自身结构复杂
现在生产工程机械的厂家较多, 并且每一种机械又都有不同的型号。工程机械本身的结构复杂, 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各个厂家生产的机械又各有差异, 这为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增加了难度, 不但需要机械的维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高, 而且需要维护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不断学习新的机型的维护管理的知识。
2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的主要问题
2.1 操作不规范
使用工程机械的操作员大都文化水平较低, 不了解机械的操作规程, 用人单位也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人在使用工程机械操作时不注重方式方法, 甚至违规操作, 不仅导致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而且可能发生机械故障, 影响工期。另外, 项目结束后, 工程机械也不能正常的保养, 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
2.2 缺乏管理与维护
目前, 我国的建设施工单位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不够重视,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与维护体系。工程机械跟随着工程项目的变化, 经常变更作业地点, 施工单位为了减少人员的开支, 精简维护人员, 施工场所缺乏管理与维护人员, 使得管理和维护人员不能为工程机械的高效运作保驾护航, 造成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混乱, 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2.3 更新换代缓慢
工程机械的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 追求眼前的利益, 仍旧使用老设备, 甚至报废的产品。从长远看, 这样做不仅延误了工程工期, 而且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 降低企业施工效率, 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 还降低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管理与维护人员的培养
施工单位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 并对机械的操作人员和管理维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培养机械的操作人员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并且要了解机械的性能和基本机构;培养管理和维护人员保养修理机械的技能, 通过培训维护人员要做到在机械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准确的判断故障原因并能及时修理。另外, 对于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技术考核,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管理维护人员对其停岗学习, 直到考核合格之后再上岗。
近年来,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工程机械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工程机械可能涉及机、电、液和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对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能够利用现代设备检测机械故障, 排除故障。
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只有合格的管理维护人员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工程机械的监督管理
工程机械的高效运作, 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施工单位应设专人不定期对操作人员和管理维护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 并且对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若发现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的, 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惩罚, 情节严重的, 要求其离岗学习;发现机械设备老化的或者有问题的设备, 要及时向领导反映, 购置新的设备或者进行维修。并且对于有问题的零部件, 要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对原因进行分析, 做出整改方案。另外, 监管人员要对监管的人员和机械做详细的记录, 对于主要的零部件要认真检查核实。
3.3 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的预算
根据工程项目和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 分析工程机械维护的具体方案, 如具体的修理时间, 修理内容等。根据设备机械部件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修理方案, 使机械的各个部件达到最好的配比, 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 期望达到用最少的开支, 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的有效运行。
4 结束语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 还需要管理和维护人员不断的学习, 另外, 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开展。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逐渐使机械管理与维护走上科学、规范、制度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昊, 刘小波.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山西建筑, 2007, 33 (30) 341-342.DOI10.3969j.issn.1009-6825.2007.30.214.
[2]朱登洪.浅谈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价值工程, 2011, 30 (34) 61-62.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1.34.044.
[3]杨芳辉.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篇9
CIR/LBJ设备是由主机、MMI、送受话器、扬声器、打印终端和各种缆线组成。其中, CIR主机由A子架和B子架两部分组成。A子架主要包括主控单元、GSM-R话音单元、GSM-R数据单元、卫星定位单元、记录单元和电源单元等;B子架主要包括接口单元、450 MHz机车电台单元、800 MHz列尾单元和列车防护报警车载电台单元等。A子架、B子架由前面板的电缆连接, 以实现电源供电、通信控制等功能。
2 A子架各单元面板指示灯状态和含义
A子架各单元面板指示灯状态和含义如表1 所示。
3 CIR/LBJ日常维护参数设置 (以太原局为例)
按下MMI主控键3 s后, MMI进入主控状态, 按键有效。在守候界面中按下“设置”键进入设置界面, 选择“维护界面”, 输入密码“123456”后进入维护界面。这时, 就可以完成机车功能号、APN、主用与备用GROS、归属GRIS IP、密码修改、软件版本号查询、系统校对、库检电话和IP等设置。部分参数设置如表2 所示。
4 CIR/LBJ出入库检测
按下CIR的MMI“设置”键进入设置界面, 移动光标或直接按“0”选择“出入库检测”选项, 按下“确认”键, 则CIR进入出入库检测界面。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自检, 查看各个单元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重点查看GSM-R数据单元是否注册网络, 并获取相应的IP地址; (2) 测试GPRS数据, 查看接收到的出入库信息是否正常; (3) 利用CIR库检平台进行450 M、GSM-R呼叫通话试验; (4) 语音记录单元试验, 语音回放; (5) 检查、测试打印机。
5 CIR/LBJ设备故障处理
处理CIR/LBJ设备故障是通信工维护技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处理CIR故障时, 维修人员应遵循“一询问、二查看、三分析、四处理”的基本原则。上车后, 他们应该先观察主机各单元的灯显状态, 查看MMI显示是否正常、各单元版本号是否正确, 而不是盲目更换单元器件, 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作专业的分析。对于GSM-R线路区段, 维修人员可以借助库检台设备进行出入库检测, 通过测试结果判断故障点。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
5.1 观察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采取看、听、查等方式检查比较明显的故障。它主要是查看CIR各单元的状态, 特别是灯显状态、各模块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与此同时, 还要查看各种插头是否松动, 线缆是否破损、 断线等。另外, 要检查扬声器、耳机中的声音, 并进行送话试验。通过MMI状态查询、自检试验可以确定具体的故障位置。
案例:
故障现象:MMI显示无语音信号, 语音模块状态灯为红灯, 且闪烁。
故障处理:直接检查SIM卡的安装情况或SIM卡是否正常。
查找过程:CIR主机语音盘灯显正常状态为网络和状态指示灯全绿, 如果网络和状态指示灯全红, 则检查SIM卡是否松动或丢失;如果网络指示灯为红, 状态指示灯为绿, 则查看网络信号, 检查天线接头是否松动, 线缆是否完好。
5.2 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单元替换疑似故障的单元, 对比故障现象, 判定故障点, 这是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此过程中要注意, 替换的设备必须是完好无损的。
使用替换法时必须要牢记各单元的功能, 初步确定发生故障的位置后, 可重新插拔被怀疑的部件或线缆, 以排除线路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果将各种线缆重新插拔、紧固后仍不能排除故障, 可以替换可能引发该问题的板件, 以排除故障。
案例:
故障现象:机车无语音信号。
故障处理: (1) 将数据天馈缆插入语音模块 (排除语音天线和天馈缆故障) , 依然没有语音信号; (2) 更换语音模块, 仍然没有信号; (3) 测试语音卡是否正常, 将语音卡取下插入手机中, 看其是否能获得GSM-R网络信号; (4) 更换主控盘, 故障依旧存在; (5) 更换A子架母板, 故障恢复, 获得语音信号。
5.3 配置数据法
CIR设备是由软硬件组成, 如果参数设置错误, 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 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参数配置情况, 查询各单元版本号是否正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 还需要提取CIR运行数据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
案例:
故障现象:某机车更换CIR主控单元后, 数据上不了网, 无IP地址。
故障处理: (1) 更换数据模块、数据SIM卡后故障依旧存在; (2) 检查发现参数设置时将路局APN拼错, 修正后故障被解决。
5.4 系统最小化法
系统最小化法用于开机后有故障但无明显痕迹的故障处理, 应用上述几种方法已经无法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这时, 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最小系统法作必要的诊断, 即只留下能正常开机、显示的单元, 只安装电源、A子架、主控单元、B子架和MMI。如果这时设备还不能正常工作, 则应在这5 个关键部件中采用替换法查找存在故障的部件;如果设备能正常工作, 再插语音盘、数据盘……以此类推, 直到找出引发故障的部件。
案例:
故障现象:设备显示正常, 但无法通话。
故障处理:应用系统最小化法时, 主机只安装电源、A子架主控单元、B子架和MMI, 断开其他一切连接电缆。这时, 450 M通话正常。安装语音模块, 通话正常, 依次安装了数据模块、记录单元、GPS单元及相关天线电缆, 均正常。在接DMIS线后故障现象再次出现, 当即断开又恢复, 由此判断故障部件为TAX线。这时, 更换TAX线后恢复通话。
6 结束语
本文简要论述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CIR/LBJ) 的运用情况及其维护工作的内容, 以期能为今后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摘要: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CIR/LBJ) 是安装在机车、动车组上的车载无线通信终端设备, 它可以满足列车司机与地面行车指挥人员 (比如调度员、车站值班员) 、列车上相关人员 (比如运转车长) 之间的各种通信需求, 包括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作为机车、动车组上直接面对司机的操作设备, CIR/LBJ设备关系着列车的安全运行、正点运行, 它能有效保障机车车载通信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以, 其维护和检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北京世纪东方CIR/LBJ设备为例, 从CIR/LBJ设备的构成、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方面入手, 简要分析了CIR/LBJ设备的运用和维护情况。
工程机械轮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篇10
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1 正确拆装
安装轮胎时要使用专用工具,不准使用重锤敲击外胎和钢圈。装复轮胎时,轮辋、压环、锁圈应完好无损。内胎、外胎及垫胎应洁净干燥,在外胎内表面、内胎外表面及垫胎两面均匀地涂一层滑石粉。
在向轮辋上安装轮胎时,轮胎侧面的箭头应指向工程机械前进的方向。气嘴方向不可装反,并装两胎气门嘴成180°。气门嘴要盖上气门盖,避免泥土进入,损坏轮胎。
1.2 起步前的检查
工程机械开动前,应逐一检查轮胎的外形、活动部位及转向轮摆动是否正常,检查是否有鼓包、裂缝、割伤、扎钉等现象,及时清除镶嵌在轮胎花纹内的坚硬杂物。检查轮辋是否有开裂、变形和明显腐蚀的现象,若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有无漏气现象。轮胎的标准气压由车型、轮胎种类、轮胎承重量、车速、气候等条件决定。要保证并装两个轮胎的气压及左右两侧的轮胎气压一致。测量轮胎气压应在挖掘机未运行前的冷却状态下进行。
1.3 科学操作
工程机械起步和制动时,离合器、制动器的操作要配合好,尽量做到起步平稳,停车缓慢,避免急转弯、紧急制动、猛起步以及盲目高速行驶、高速超越障碍物。行驶途中紧急制动会增大轮胎与路面滑磨造成局部磨损;起步过猛会造成轮胎胎面局部磨损过大;在不平的路面上应减速缓行;切忌行驶中碾压油污;上下坡路应小心驾驶;冬季冰雪路上使用防滑链时,要保持左右一致,用完后及时拆除。
1.4 防止轮胎过载或偏载
工程机械在装载货物或作业时,应保持各个轮胎的承载量基本相同,避免超载和偏载,装载重心超前、过后或偏向一侧,大部分负荷集中到一条轮胎而导致严重超载,导致轮胎的异常磨损和早期裂纹的形成,严重时会引起爆胎。
2 重视轮胎的维护保养
2.1 防止轮胎高温运行
在炎热的环境中行驶或作业过程中,轮胎温度升高过多时,禁止采取冷水浇胎来急速降温,也不允许采用放气的方法来降低气压。应放慢车速以控制胎温继续上升,必要时应将车停放在阴凉处自然降温,待胎温正常后再继续行驶或作业。
2.2 及时调整轮胎位置
当发现轮胎磨损不均匀时,应及时调整,尽量将质量较好的胎调整到负荷较大的驱动桥上,以减少轮胎损坏故障的发生。避免品牌不同的轮胎、新轮胎和磨损轮胎、新轮胎和修正轮胎等的组合装配,轮胎规格尺寸、胎面花纹和厂牌应一致。双轮装配时,直径应一致,不能为了使外径一致而用气压调整。
2.3 工程机械的保养
周期性检查前轮定位、车轮和轮胎平衡、车轮轴承、密封装置、制动器状况、车架的变形情况等,保证工程机械在直线行驶时无左右摇摆现象,制动时无跑偏、拖滞现象。工程机械长时间不使用时,应保证轮胎气压充足,并用支撑物支撑,让轮胎稍离地面,以解除轮胎的负荷,防止因胎面局部与地面长时间承受负荷产生变形而失去良好弹性。不得让工程机械遭雨淋或长时间停放在水里,避免阳光直射,严寒天气防止轮胎与地面冻结在一起。工程机械停放时,应远离油污,避免轮胎与油液接触,以免橡胶老化,出现早期损坏。发现工程机械漏油,应及时处理。
2.4 及时检查、科学存放
要及时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分析损坏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胎面磨耗至安全标志线时,轮胎应停止使用。在不良道路上应减速行驶,车辆通过障碍物或尖锐石块区域后,及时清理花纹内、两胎间夹持的石块、杂物,检查轮胎是否有机械性损伤。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篇11
关键词:液压系统 维护 故障 诊断
中图分类号:TH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87-02
对于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文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做粗略的探讨。
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为了更好的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进行维护和故障判断,本文以建筑施工常用的Q2-8型汽车起重机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Q2-8型汽车起重机是一种中小型起重机,该起重机液压系统如下图所示。
这种起重机的作业操作,主要通过手动操纵来实现多缸各自动作。起重作业时一般为单个动作,少数情况下有两个缸的复合动作,为简化结构,系统采用一个液压泵给各执行元件串联供油方式。在轻载情况下,各串联的执行元件可任意组合,使几个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如伸缩和回转,或伸缩和变幅同时进行等。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动力,都是由汽车发动机通过装在底盘变速箱上的取力箱提供。液压泵为高压定量齿轮泵,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可以通过油门人为调节控制,因此尽管是定排量泵,但其输出的流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汽车油门开度的大小来人为控制,从而实现无级调速;该泵的额定压力为21MPa,排量为40min/r,额定转速为1500r/min;液压泵通过中心回转接头9、开关10和过滤器11从油箱吸油;输出的压力油经回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手动阀组l和2的操作,将压力油串联地输送到各执行元件,当起重机不工作时,液压系统处于卸荷状态。
2 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
2.1 合理选用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2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1)250h检查保养: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更换液压油。
(2)500h检查保养:工程机械运行500h 后,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3)1000h检查保养:此时应清洗滤清器、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滤芯和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如能通过油质检测分析来指导换油则是最经济的,但要注意延长使用的液压油,每隔100h应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更换变质的液压油。
(4)7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此时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液压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致命性的破坏。
2.3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设阻尼小孔或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物质入侵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
2.4防止空气和水入侵液压系统
2.4.1防止空气入侵液压系统
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大量的空气进入油液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爬行”等不良后果。另外,空气还会使液压油氧化,加速其变质。
2.4.2防止水入侵液压系统
液压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乳化变质、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入侵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放置;含水量大的液压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在没有专用仪器检测时,可将液压油滴到烧热的铁板上,没有蒸气冒出并立即燃烧方能加注。
2.5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5.1工程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会使工程机械结构早期磨损、断裂、破碎,另一方面又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使油温上升。工程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工程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2.5.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在工程机械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2.5.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工程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方便。检查内容有液压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液压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此外,常压式液压油箱还要检查并清洁通气孔,保持其畅通,以防气孔堵塞造成液压油箱内出现一定的真空度,致使液压油泵吸油困难或损坏。
2.5.4保持适宜的液压油温度
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液压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液压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液压油温过低时,其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启动发动机后,空载怠速运转3~5min ,然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2.5.5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液压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液压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时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时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工程机械,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工程机械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3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方法
3.1 感观诊断法
(1)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一般有六看:一看速度,既看执行机构运行速度有无变化;二看压力,既看液压系统各测压点压力有无变化;三看油液,即观察油液是否清洁、是否变质,流量是否满足要求,油的黏度是否满足要求及表面有无泡沫等。四看泄漏,既看液压系统各接头处是否渗漏、滴漏和出现油垢现象;五看震动,即看活塞杆或工作台等运动机构运动时,有无跳动、冲击等异常现象;六看产品,即从加工出来的产品判断运动机构的工作状态,观察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的稳定性。
(2)用听觉来判断液压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一般有四听:一听声音,即听液压泵和系统的噪声是否过大,液压阀等元件是否有尖叫;二听冲击声,即听执行部件换向时冲击声音是否过大;三听泄漏声,即听油路板内部有无细微而连续的不断的声音;四听敲打声,即听液压泵和管路中是否有敲打撞击声。
(3)用手摸运动部件的温升和工作状况,一般有四摸:一摸温升,即用手摸泵、油箱和阀体等温度是否过高;二摸振动,即用手摸运动部件和管子有无振动;三摸爬行,即当工作台慢速运行时,用手摸其有无爬行现象;四摸松劲度,即用手拧一拧挡铁、微动开关等的松紧程度。闻一闻油液是否有变质异闻。
(4)查阅技术资料及有关故障分析与修理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等。
(5)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平时的工作状况。一般有六问:一问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二问液压油最近的更换日期,滤油网的清洗或更换情况等;三问事故出现前调压阀或调速阀是否调节过,有无不正常现象;四问事故出现前液压件和密封件是否更换过;五问事故前液压系统的工作差别;六问过去常出现哪类事故及排除经过。
3.2 逻辑分析法
对于复杂的液压系统故障,常采用逻辑分析法,即根据故障产生的现象,采取逻辑分析与推理的方法。采用逻辑分析法诊断液压系统故障通常有两个出发点:一是从主机出发,主机故障也就是指液压系统执行机构工作不正常;二是从系统本身故障出发,有时系统故障在短时间内不影响主机,如油温变化、噪声增大等。逻辑分析法只是定型的分析,若将逻辑分析法与专用监测仪器的测试相结合,就可显著地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及准确性。
3.3 专用仪器检测法
仪器检测法及采用专门的液压系统故障检测仪器来诊断故障,该仪器能够对液压故障作定量的监测。国内外有许多专用的便携式液压系统故障检测仪、测量流量、压力和温度,并能测量泵和马达的转速。
3.4 状态检测法
状态检测用的仪器种类很多,通常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油温检测仪等。把测试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数据提供各种信息及技术参数,由此判别出某个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某个部位的工作状况,并可发出报警或自动停机等信号。所以状态检测技术可以解决仅靠人的感觉器官无法解决的疑难故障的诊断,并为预知维修提供了信息。
4 结论
由于液压系统固有的优越性,以及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其维护及故障分析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文章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讨论了建筑设备液压故障诊断方法与分析策略,以便工程维修人员将来能在短时间内及时排除液压故障,使工程机械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和经济效益。当然,也正因为液压系统的固有特点,它与机械,电气传动设备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有较大区别,因而还有大量的理论与实际应用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章位.液压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J].液压与气动,1995,(2).
[2] 王家宏.液压故障诊断方法简述[J].机床与液压,1999,(2).
排灌机械使用与维护 篇12
1. 抽水机振动和噪音的危害
农用水泵在运行时, 如果机械和管道系统发生强烈振动, 由振动又产生机械噪音, 它与电动机运转时的电磁噪音相叠加, 往往使噪音超标。超标的噪音不但损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同时还可能因共振引起机械和管道破裂, 甚至导致停工, 影响农田的及时排灌。
2. 机组振动和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机组的基础安装不牢靠, 或者地脚螺栓松动, 从而引起机身强烈振动。
(2) 水泵与动力机采用胶带传动时, 两者带轮的轴心线不平行;采用联轴器传动时, 两者的轴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仅引起机组振动, 而且使传动轴的轴承单面受力, 从而加速损坏的进程。
(3) 水泵汽蚀 (穴蚀) 。当机组因管道密封不严、底阀淹没深度不够并产生“漩涡漏斗”, 吸进了大量空气, 由于气泡在水泵内强烈振荡、溃破, 进而产生刺耳的噪音和强烈振动, 同时造成机组零件发生“穴蚀”。
(4) 水泵的安装位置离水面过高, 在枯水时与水面的距离达到或者超过了水泵的“允许吸上扬程”, 因而产生严重的振动。
(5) 输水管道装配和布置不妥当, 弯曲次数过多, 或者水管的曲率半径过小, 或者水道的直径突变, 使水流的阻力增大, 严重时产生液压冲击。
(6) 水泵经常负荷启动, 造成水泵的主轴弯曲, 因而运行中产生振动和噪音。
(7) 水泵或电动机的轴承过度磨损, 甚至损坏, 造成主轴在轴承内摆动。或者水泵叶轮的紧固螺母松动, 造成叶轮与泵壳发生摩擦甚至碰撞。
(8) 水泵的底阀有堵塞现象, 因而在启动的瞬间, 水泵及水管产生振动。
3. 减少机组振动和噪音的主要措施
(1) 保证机组安装牢固。水泵机组要尽可能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 机组底座平面必须水平, 同时确保水泵与动力机带轮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联轴器的连接销钉磨损, 应当予以更换。还要经常检查和拧紧机架的紧固螺栓。
(2) 尽量降低水泵的安装高度, 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允许超过水泵的允许吸上扬程。另一方面, 要防止雨季时水面淹没水泵和动力机。
(3) 在布置和铺设输水管道时, 要设法使管路尽量短一些, 弯头尽量少一些, 水管直径比水泵口直径略大些, 目的是使水流的状态尽可能稳定, 水流的阻力尽可能减小。
(4) 要定期检修水泵, 发现水泵主轴弯曲应及时校正, 轴承磨损应予以更换, 叶轮松动应及时拧紧, 必要时对转轴进行动平衡试验和调整。还要清除叶轮处及通道间的杂草、砂粒等堵塞物。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稳定机组的转速, 减小机组的振动。
(5) 经常清除底阀周围的杂草和淤泥, 保持底阀的畅通和最大开度。另外, 要保证底阀有足够的淹没深度, 防止进水池产生漩涡,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水泵从底阀处吸进空气, 进而产生振动和汽蚀。
(6) 对有闸阀的离心泵, 停机时应当采取正确的步骤:先关闭出水管上的闸阀, 然后再停主机, 这样能够减轻停机时产生的“水锤”现象, 有利于减小机组的冲击和振动。
二、怎样防止潜水泵超载运行
潜水泵长时间潜入水中运转, 所以潜水泵是否运行正常, 不容易被操作者觉察。那么潜水泵怎样才算超载运行呢?可以在潜水泵运行时, 观察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 如果超过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说明潜水泵已经超负荷了。如果潜水泵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由于电机运行的阻力矩大增, 导致电流增大, 电机温升过高, 很容易引起潜水泵绕组的绝缘烧毁。
为了防止潜水泵因超负荷运行而烧毁, 在使用中应当做到“四避免”。
一要避免扬程过高或者过低。如果扬程过高, 潜水泵自然会超负荷。但是, 如果高扬程型潜水泵用于低扬程抽水, 由于流量过大, 也容易导致潜水泵超载, 此时应当调换扬程合适的潜水泵。如果条件不允许, 则应调整阀门的开度, 以减少流量。
二要避免抽取含沙量过大的流体。普通农用潜水泵只适宜抽取含沙量小于0.2%的清水, 不能用于抽取泥浆水、粪便等。当井水中的含沙量明显增多时, 应当暂停抽水, 进行洗井, 或者在潜水泵的吸水口下方安装滤网, 阻止沙粒进入潜水泵。
三要避免输入电压过低。潜水泵应当选择容量为5.5 k W以上、380 V的三相交流电源, 电源电压波动允许±10%, 即342~418 V。当潜水泵的使用地点距离电源较远时, 应适当加粗连接电缆的截面积, 而且接头要尽可能少一些。如果电缆线过细、过长, 将产生较大的电压降。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推荐阅读: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06-03
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08-16
工程机械液压维护分析06-24
工程机械的维护管理12-06
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06-06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08-07
工程机械的管理及维护12-02
工程造价软件及运用09-27
波纹板的工程运用11-16
安全维护的计算机工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