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

2024-07-18

三师(精选10篇)

三师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在行业指导下, 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达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目标, 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而现阶段的“双师型”教师越来越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及学生就业压力对教师的要求, 因此我们探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关于三师型教师的定义, 目前尚处于概念提出阶段, 文献中对于“三师型”的论述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一些专家将“三师型”教师理解为“双师+职业指导师”, 还有专家如潘光永将“三师型”专业教师理解为“讲师+技师+工程师”。“双师型”教师只强调了教师具有职业资格和熟练的实操技能, 没有注重教师对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指导, 也无法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为人才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撑。“三师型”教师并不是三师简单的叠加, 而是三者基本素质的有机融合, 根据“三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笔者认为“三师型”教师内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总结:

(一) 专业理论应用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的能力基础, 是实施专业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必须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 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理论, 了解本专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能及时传授给学生。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补充教师队伍的具体标准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及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同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 新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

(二) 专业技能操作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是有别于本科院校的最大区别, 也是“双师型”教师研究分量最重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所占校内专任教师比例超过1/3。具体标准是:具有行业职业资格证或非教师系列职称证书或考评员资格, 具有行业联系沟通能力, 能够指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等实训活动;近三年内有一个学期及以上在本行业岗位上实践, 或在校内外技术应用、创新项目中实践, 或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 或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经历。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新教师的规定即参加工作后三年内在企业顶岗实践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三) 专业教学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的专业能力再强, 如果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实践能力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也不能称为一个好老师, 所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三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具体标准是: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教学设计技能, 能够实施“一体化”教学, 参加继续教育;有进修计划, 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较高。

(四) 职业指导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最大区别, 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的巨大提升, 也就是在“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基础上, 更加强调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具体标准是: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结合岗位的需求做好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能够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能够结合地方经济和技术发展合理分析就业岗位和能力素质的需求趋势;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

二、“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师资的必然要求, 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 乃大师之大也。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与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 职业教育更强调职业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训, 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职业院校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 就需要一支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能深刻理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教师队伍来完成。根据以上对“三师型”教师内涵的分析, “三师型”教师更能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内涵, 将专业技能、职业导向贯穿于职业教育各个环节。此外, “三师型”教师还应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 能够理解知识所负载的价值和意义, 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

(二)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 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责任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体现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上。学校通过抓师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训室建设等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就业能力。目前, 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和教学模式, 要求淡化学科性、系统性教育,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及岗位技能、职业意识培训。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必须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三) “三师型”教师队伍是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任务, 这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的教师队伍密切相关, 即高职学校的教师在达到一般职业要求的同时, 还应具备特有的职业水准, 这就是“三师型”教师。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学生普遍希望学校能提供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帮助。然而与此不相对称的是, 许多教师仍然将工作重点在专业知识传授上, 缺乏相应的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对学生的指导更是无法顾及。学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 也都是脱离了专业知识和实际岗位的实际, 仅停留在理论层次,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师型”教师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三师型”教师在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更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 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 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 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四)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结构, 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尽管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但由于这是我国新生的教育层次和模式, 目前总体来说, 职业教育仍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 职业院校中还普遍缺乏既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水平, 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并熟悉了解行业动态, 可以给予学生有效职业规划的教师, 即“三师型”教师。

目前, 高职院校中的教师, 专业技能讲授和职业指导是分离的。专业知识的讲授脱离了职业规划的方向标, 职业指导的讲授脱离了专业知识的依托。这一现状, 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在实际中的需求, 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高职教师应该是“三师型”的, 在教学中能把理论、实践和职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的。因此, 高职院校要通过多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三师型”教师队伍。

三、“三师型”教师队伍考评激励机制

建立一支有效的“三师型”教师队伍必须以完善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后盾和引导, 通过课题组走访调研和总结, 高职院校可参考以下做法完善“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一) 制度化明确激励导向。

“三师型”结构教师队伍还处于探索阶段, 区别于普通教师, 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方向的敏感度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完善“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机制, 就要将“三师型”教师的成就认同和身份认定进行制度化明确。

(二) 准确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为保证激励的及时性, 有些激励需要在短时间内兑现, 比如职业资格获得后的物质奖励, 指导学生职业大赛后荣誉表彰等, 也有一些需要长时间分步进行, 持续显现。激励手段的多样化, 准确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是完善激励机制和强化激励效用的重要举措。一般来讲, 短期类型激励机制能够直接起作用, 长效类型激励机制会有导向作用, 让教师持续不断地向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三) 公平适当地强化激励考核。

“公平”不是平均, 公平的考核标准并不是要形成物质利益的平均分配, 主要是指考核标准的公平性, 即教师对于自身“三师”能力的培养, 不能因职称、资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不论对于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 在“三师”能力培养的竞争上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适当”是指要结合不同的教师群体制定不同的“三师”结构队伍激励目标, 适当考虑教师专业差异情况和行业的不同。例如, 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校是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 教师企业实践是该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所以, 在制度建设方面就要考虑加大对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企业一线的顶岗实习和在企业一线的挂职锻炼, 并且要优选实践内容, 而对于以文科为主的院校, 则不能简单地以此标准制定考核要素。

总之, 不论何种激励考评方式, 单一使用都不能解决“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只有各学校依据自身特点, 将多种激励方式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使用, 形成科学的“三师型”教师队伍考评、激励机制, 才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建设, 也更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的潜能, 实现“教训合一”、“工学结合”等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营造高职院校内部良性竞争环境, 实现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预期目标。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三师型”教师内涵, 并分析“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最后列举“三师型”考评激励机制的简单举措, 为高职院校探索“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三师型”教师,内涵,必要性,激励

参考文献

[1]王丽丽.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内涵[J].北方经贸, 2012.10.

[2]宋海宁.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 2009.15.

[3]王永颜, 刘永涛.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J].成人教育, 2013.2.

[4]屈海群, 宋海宁.高职高专“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18.

三师 篇2

关于开展“三师”主题教育实践的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教工委[2012]53号《关于开展“三师”主题教育暑期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纯正教育行业风气,促进本片区师德、师风、师纪的根本好转,使此次活动达到学习深入、反思深刻、活动主题深化、活动宣传有声势、人人受教育、整改有效果的活动目的,制定本片区“三师”主题教育实践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2年7——12月

二、活动对象

本片区全体教师和学校干部职工

三、活动主题

“学习曹瑾精神,争做师德楷模”

四、活动步骤

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

工作任务:学习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巫山县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精神;巫山县教委关于开展“三师”主题教育暑期实践活动的要求;巫山县师德师风师纪教育管理十项制度,巫山县师德师风师纪建设十项禁令,巫山县师德师风师纪建设十条公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公民道德知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治安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教育惠民政策等。开好两个会议:教管中心组织召开片区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的“三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誓师会,安排部署全片区的“三师”主题教育时间活动。学校召开班子成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和保障措施。

主要形式:采取分层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榜样引领等方式。教管中心人员、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集中学习3天;教师通过官阳教育QQ群和网上传阅学习资料、校长发短信重点提示、送纸质学习材料入户等方式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

工作要求:制定学习方案,印制教职工专用学习笔记本、导学材料及学习签到点名册。

第二阶段:反思阶段

工作任务:学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对“十项制度”、“十项禁令”、“十条公约”展开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学校领导班子集中反思,对照“十项制度”、“十项禁令”、“十条公约”和《巫山县学校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以及《巫山县学校教职工廉洁从教“十不准”》等相关规定,逐条自查,将自查情况进行梳理,形成学校班子的反思剖析材料;制定学校“三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阶段步骤、保障措施。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对照检查,自查整改,形成详实的个人自查报告。

工作要求:新学期开学时由学校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校级干部联系处室、学校校长逐级对班子成员和教师的自查报告进行审查验收,评等定级后交学校存档备查。

第三结阶段:整改阶段

工作任务:新学期开学前,学校安排4天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走村入户,深入学生家庭,宣传教育惠民政策,关爱慰问贫困学生,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并向家长做出师德师风公开承诺;对学校班子、教师个人在自我剖析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在“大下访”活动中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师纪的规章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办法。

工作要求:教师“大下访”走村入户必须做到“五必到”、“五宣讲”、“五承诺”、“五个一”;学校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必须组织教师面向国旗,做出庄严的师德师风师纪承诺;学校出台“三师”建设公约,并与教师签订责任书;建立整改台账,逐一整改落实;

第四阶段:验收阶段

主要工作:及时总结此次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学校干部、教职工做好新学期开学后县教委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测试准备;开展“三师”教育实践活动等级认定,通过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形式做好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的“三评”工作;对教职工师德、师风、师纪进行等级评价。

工作要求:收集资料并整理归档,迎接教委检查验收;总结、评比、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保障措施:

1、强化责任。教管中心、学校均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规定,落实分工包项责任;党员教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对教师实行帮扶管理。

2、细化措施。紧扣活动主题,以“三学三查三看”为抓手,推进片区“三师”建设,即学曹瑾爱岗敬业,查是否思想滑坡,看有无师德不纯现象;学曹瑾爱校如家,查是否无视管理,看有无师风不正现象;学曹瑾爱生如子,查是否违法乱纪,看有无师纪不严现象。

3、加大宣传。教管中心、学校要充分发挥片区师德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师德楷模评选、师德报告会等形式学榜样、树典型、扬正气。及时总结、积极宣传报道此次实践活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每校每月在县级以上媒体不少于3条通讯报道。

4、严格考核。教管中心将组织督查组,对各校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工作不实的单位和主要领导实行通报批评并问责,对活动有声色、整改有效果的学校以及在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并将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纳入所在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和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附:巫山县官阳教育管理中心2012年“三师”教育实践活动安排表

三师 篇3

1941年4月26日拂晓,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由皖东北调盐阜归建八旅途中,一营二连在淮安茭陵大胡庄遭到从涟水城来的六七百日伪军包围,除重伤战士刘本诚在烈士遗体掩盖下幸存外,二连82人壮烈牺牲。8月,第一、第三营分别与建阳、涟东县地方武装合编,组成建阳、涟东县大队。以阜宁大队为主,以原来的二十四团团部和二营、二十二团十二连、师直特务营三连为基础,组建新的二十四团,谢振华任团长。至此,新四军三师八旅新二十四团在天赐场创建。

和睦乡亲纪律严

谢振华率领部队进驻天赐场时,住在周正仁家,政治部主任程世清住张文木家,除奸股长汪锡如住张文明家,财政股长住张文灿家。

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有利部队训练、行动,谢振华部驻进天赐场后,就对天赐河上的“红桥”重新修建。新桥通行的那一天,谢振华亲笔题写新桥名“天赐桥”,悬挂在桥栏杆上。

嵇海,1920年出生,阜宁县郭墅人,现为盐城市离休干部。2011年5月24日,笔者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了正在住院的嵇老。嵇老回忆说,1940年10月阜宁大队在天赐场组建后,我任阜宁县八区宣传委员,曾送地方青年参加阜宁大队。1941年8月,阜宁大队在天赐场改编为三师八旅新二十四团,我带头参军,开始任一营二连文书,后调任营部文书,住天赐场小街上。谢振华团长经常给我们上课,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

龚寿昌,今年99岁,台湾人,祖籍江苏省滨海县天场镇潘吉冈村,回祖籍常住已20多年。2011年12月25日笔者采访龚寿昌,他说,阜宁大队组建时,老红军闵敬德(解放后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任一营营长,我是一连连长。大队组建之初,数不清的父子、兄弟、兄妹当兵。如李寄峰(阜宁县郭墅镇)带着妹妹李淑参军,李淑的丈夫也参了军;陈景杭(天场镇海峰村)、陈洪贤父子参加大队后组建了卫生连。1940年冬谢大队长安排我到抗大分校学习,学习结业后,我回到二十四团当副官。我后来因过不惯艰苦生活离队,在兴化县做生意途中,被抓壮丁,当了国民党兵,后转移台湾。

李富连,出生于1935年。李富连说,谢团长夫妻和团部驻扎在我表哥周正仁家,当年我家和谢团长仅一家之隔。我母亲经常帮助部队洗衣服,部队同志总是要付钱,我母亲从来不收。不过,只要部队伙房做好吃的,肯定先给我吃。部队很少蒸白馒头,只要蒸白馒头,出笼后第一个吃的肯定是我,当年的馒头是多么的金贵啊!

张文达,1919年出生,当年谢团长的邻居。张文达说,谢振华率领的八路军是1940年重阳节前一天(10月8日)进驻天赐场的。1941年4月,阜宁县东北行署二区天场乡乡长、共产党员李玉高惨遭敌人杀害,天赐场张庄张文科继任乡长。1941年8月,新二十四团成立大会在张家祠堂召开,谢振华任团长,陈发鸿任副团长,程世清任政治处主任。新二十四团成立后,一次镇压了两个新四军叛逆。第一个镇压的是解三侉子,此人土匪出生,他手上有一支20响盒子枪,为了换钱,他竟然把枪偷卖给了敌人;第二个镇压的是一包头籍副连长,部队在收缴射阳河边恶霸地主顾乃荣家财产时,他竟私藏金银财宝。

镇压土匪得人心

阜宁县唐城乡顽乡长李炳生是个恶霸地主、土匪头子,此人身高仅四尺,人称“李小鬼”,平时持枪挂刀,身后跟着七八个保镖,横行乡里。他巧立名目,在全乡摊派户口捐、地头捐、监狱捐等十多种苛捐杂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他倚仗权势到处敲诈勒索,讹田、讹钱、讹女人,百姓敢怒不敢言。他曾联络淮安、涟水、阜宁三县土匪2000余人到獐沟一带抢劫,广大群众恨之入骨。

1940年12月,阜宁大队包围了李炳生的土圩子,命令李炳生缴械投降。李负隅顽抗,拒不投降。最后土圩子被打开,战士们活捉了“李小鬼”。唐城、羊马庄群情激愤,300多群众强烈要求部队枪毙这个杀人魔王。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天赐场枪决了李炳生,为阜宁西部地区人民除了一大害。

1941年夏天,阜宁县郭墅乡16名土匪被镇压,其中一个是女土匪。首先,政府在当地召开宣判大会,然后,把16个土匪集中押解到天赐场程本武家,谢振华在顾宝才家门前一一复审,确认无误后,把罪犯押解东南方300米处枪毙。

顾宝才的救命恩人

谢振华率领部队从1940年10月8日进驻天赐场,到1943年2月2日(农历腊月28日)第一次离开天赐场,与天赐场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也延续了与顾宝才的不解之缘。

当年经常和谢团长警卫员摔跤的顾宝才,于1942年10月在八巨阔港参军到阜东县独立团。1948年冬,顾宝才所在部队编入华野十二纵,参加淮海战役。一次战斗中,顾宝才头上被三个弹片击中,躺在水泥洞穴里。十二纵二六八团二营通信员、同村老乡卢春荣路过洞前,看到顾宝才,立即驮起就走。来到纵队司令部,司令员谢振华问:“你是哪里人?”顾宝才答:“阜东县天赐场。”这时谢司令的警卫员说:“谢司令,他是顾宝才啊!”谢司令说:“快泡糖茶!”喝完糖茶后,谢司令派作战参谋送顾宝才到战地医院,当天下午立即手术,取出两块弹片,还有一块因为较小没有发现。直到2010年,85岁的顾宝才有头昏脑胀的感觉,来到滨海县第三人民医院拍CT片,才发现还有一小块弹片。顾宝才说:“要不是卢春荣驮我出洞,谢振华司令及时安排给我手术,我的性命难保。那一仗,我们连长、指导员全部牺牲,只剩下12位战友。”说到这里顾宝才泪如雨下。

1949年春,顾宝才所住的后方医院驻徐州,听说要打上海,后方医院的八位伤员战友一合计溜出医院,向南方去找部队。那时的江北已全境解放,他们边走边问,八位战友各自归队。顾宝才过江后来到上海金山,在高桥时,顾宝才看到谢振华军长站在街头十字路口察看地形,于是顾宝才参加了高桥战斗,直到上海战斗胜利。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兵团第十三师物流需求分析 篇4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品在空间、时间、作业量和费用方面的要求[2]。

对于物流需求的预测,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不过大都集中在对物流需求的量的预测方面,对物流需求分析的文章较少。文献3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分析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的关联程度;文献4基于一个二维分析体系——以物流需求的主要主体为基准轴,以物流各环节的指标为参变轴,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区的物流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 本文考虑兵团的特殊性,利用区位商的方法,分析兵团十三师的三大产业产业结构,得出各产业的物流需求。

2 十三师物流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

近几年来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十三师实现生产总值4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8.7%,其中工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68.3%;第三产业增加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5::51.0:20.5。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十三师的物流产业创造了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物流业的集约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设施不够完善,规模普遍偏小;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所以,十三师物流业发展要在起点上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需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现状特征、演变趋势和路径,分析其物流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改善物流业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扩大物流需求和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1产业结构优化反映的十三师物流需求发展空间。十三师的第一产业结构逐渐向发展转化第二、第三产业。因此,对物流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化、专业化、高附加值的物流需求将取代低附加值产品的物流需求。所以,十三师继续保持运输、储存等基本的物流需求,同时增加包装、流通等增值服务需求,建立网络物流信息系统,将信息流与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职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货物运输总量反映的十三师物流需求发展空间。2012年十三师完成货运量988万吨,同比增长了25.1%,完成货运周转量43903万吨公里,增长了26.6%。同时,快速增长的货运量很大程度上反映十三师物流需求也在快速发展。

3 十三师物流结构需求分析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物流需求结构的特点。从产业角度分析区域物流需求,关键是要确定区域物流的主要流体(货物)、流向和物流活动环节。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将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输出,并将相对劣势的产品输入,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区域内产业的比较优势,确定区域物流的主要流体和流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流体在区域物流中涉及到的主要物流环节[5]。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其中:i--第i个地区,i=1,2,3...n;j--第j个行业,j=1,2,3...m;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

运用区位商可以对比区域产业优势,从而可以分析区域物流需求结构。从某区域域与其他区域的比较看,当LQij>1时,表示产品有剩余,可以向区域外输出,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内向区域外;当LQij<1时,表示产品不能满足区域内需求,需要从区域外输入,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外向区域内;当LQij=1时,表示产品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物流流向以区域内交流为主。从区域内部的各产业比较看,当LQi1>LQi2>LQi3>LQij时,区位商越大的产业优势越明显。

1农业内部结构分析。十三师牧业和农林牧渔区位商都高于全疆平均水平, 有较大的产业优势, 产品有剩余, 除满足本地需求外, 还可大量销往区外。相反,农业、林业、渔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 说明粮食产业、林业及渔业的产量较低,不能自给自足, 需要从区外调入。因此,十三师农产品物流需求表现为向区内流入的主要以木材及水产品等为主,由于这些产品多属于易腐品, 以公路运输为主, 快速、高效的物流需求量较大, 这类产品在区内对配送的需求也较大。向区外流出的主要以农业服务为主,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物流、农业信息服务等技术服务。

2工业内部结构分析。十三师工业主要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冶金、金属制品等为主。在工业产品结构中,原材料、初级产品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重小。由于原材料型重工业如矿物和能源原材料运输基本上是大宗廉价运输,主要依赖于铁路和公路运输,因此,现阶段工业品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农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品为主的运输、保管等方面。从流向上看,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大量流向区外,而高附加值产品流向区内。

3第三产业内部分析。十三师的批发零售具有相对优势,高于全疆水平;而交通运输和仓储不能满足区域内需求。消费品物流需求在中短距离的运输需求、仓储和配送需求较大,因此,十三师应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为进一步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保障。

4 结论

三师 篇5

今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申请兵团工会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12个,助力职工创业就业,并且辐射带动了600多户困难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2015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会积极抢抓兵团惠民政策,先后2批申请兵团工会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12个,涵盖绿色高效优质林果精品园种植,设施农业蔬菜种植,饲草饲料种植,特色畜禽养殖以及商业、餐饮服务业等,项目贴息贷款资金1560万元,解决创业就业贷款323户,辐射带动困难职工群众600多户。

2015年,兵团工会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为一年期贷款,贷款贴息按照一年期贷款利率7%拨付,兵团和兵、师、团三级工会贴息资金配套比例为85:5:5:5,兵团财政和兵团工会将拨付贴息资金约100万元。

为把兵团惠民政策办好,落到实处,师市工会认真筛选创业示范项目,建立健全基础台账,严格收录项目示范户基本信息、项目贷款凭证、职工贷款签名表、项目建设进度、项目示范带动困难户情况。同时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强化项目落地督促检查,努力在“基地、品牌、协会、典型、示范、效益”等方面做文章。各团场积极引导和鼓励团场职工,发展适合团场特点的特色项目,研究制定职工多元增收短期致富、中期发展、远期做大做强的发展规划,选树了一些投资少、收益快、风险小的项目,通过建生产基地、龙头基地,形成了多元增收集约化发展的新格局。

四十四团良种连大棚种植示范基地坚持依托城郊地缘优势,以种植反季节性蔬菜为主要增收目标,申请兵团工会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贴息贷款100万元,建设拱棚20座,叶城二牧场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坚持牧场搭台,合作社牵头,申请兵团工会示范项目贴息贷款200万元发展特色养殖,探索出了一条新型组织管理模式。

三师 篇6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理念陈旧, 对行业新工艺、新技术了解较少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并具有在工作岗位上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是技术应用型或技术技能型的, 而不是研究或设计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可以很明确地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但是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都是参照普通本科院校制定的, 教学内容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体, 偏重理论知识讲授, 教室与实训室严格分开, 在教室讲完理论知识之后, 再到实验室做实验, 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没有将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技能及专业最新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生产岗位的要求, 没有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

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薄弱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多半是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他们的学识渊博, 理论知识扎实, 但因为是“从校门到校门”, 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所以实践技能相对薄弱, 导致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成为弱项。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或技术技能型人才, 但由于教师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 难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致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 难以真正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而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学院毕业生的质量, 导致企业和用人单位不满意。另外, 由于教师很少到企业, 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了解, 对学生缺乏引导和教育, 就出现了毕业生盲目就业, 就业后工作不稳定的现象, 这些都使社会对高职的办学能力产生了质疑, 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可见,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高职的办学质量, 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质量为核心, 打造具有讲师、工程师、就业指导师能力的“三师型”教学团队。

“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探索

搭建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平台,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在“三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 首先应明确一点:“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自有师资培训为重点, 并对此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作到“用好现有的、引进必需的”。我们从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三方面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有系统性和长期性。如我院要求每位专任教师三年之内至少参加一次教学能力培训班学习, 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调研的企业不得少于8个。在师资培训过程中, 我们注重与英特尔半导体有限公司、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等区域内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搭建师资培训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 互惠双赢, 促进师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进修和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及任教能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断更新授课内容, 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此, 我们系统地安排教师参加高校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及学位学习, 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到目前为止, 各教学团队中平均98%以上的教师具有研究生进修班结业证书或研究生学位证书。同时, 我们注重提高教师的任教能力, 按计划选派教师到高职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参加由英特尔半导体有限公司组织的“集成电路封装”、“晶圆制造”等师资培训班学习;参加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组织的赴美国公司专业能力培训;组织专业带头人和教师赴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职业能力培训等, 选派教师作为访问学者, 到英特尔半导体 (大连) 有限公司连续工作半年, 系统地了解英特尔的企业文化及管理方法, 尤其是英特尔ESAP课程培训体系, 并与英特尔公司合作, 将该体系引入学院, 成立了大连职业学院英特尔ESAP课程培训中心。英特尔公司为培训中心捐赠了实训设备, 并对教师进行培训, 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任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国际化职业能力培训, 教师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知识, 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 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

通过挂职锻炼和技能大赛, 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为解决教师实践技能和经验不足的问题, 我们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例如, 2006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大连市“振兴杯”技能大赛, 所有18名参赛教师顺利通过了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答辩等各大赛环节, 取得了团体第一名, 每名参赛教师均获得了技师资格证书, 其中一名教师获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通过本次技能大赛, 所有参赛教师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 在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方面也有明显提高, 并且在大赛的准备过程中因不断地到企业实际训练, 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及实际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贴近实际生产的要求传授实践操作技能, 更加符合高职的办学要求, 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另外, 我们定期选派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 这些企业如大连路明集团公司、大连机床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佳峰电子有限公司等。教师均是以某种身份在企业挂职锻炼, 如车间生产小组副组长、车间质检小组副组长、车间管理小组副组长、某项工作的具体完成人员等。他们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参与车间的生产与管理, 不仅学会了所在岗位的生产加工、管理方法, 而且对实际生产和工作环境、生产流程、管理流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及技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会了处理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掌握了实际生产中所需的实践技能, 具备了企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再回到教学岗位上时, 可将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技能通过设计的实训项目体现出来, 完善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教师经过挂职锻炼、参加技能大赛实际训练之后, 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实际训练项目的设计等方面都更有针对性, 更加符合高职的办学要求,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深入国内外知名企业调研, 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很大影响。为使学生毕业后能稳定地工作并有所发展和提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 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相关企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即教师应成为一名学生就业指导师。为此, 我院定期派专业室主任及专业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调研, 走访毕业生, 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的生产设备、运用的先进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校期间还应学到哪些知识等。将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 再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企业的性质、未来的发展方向, 避免了学生盲目就业、工作不稳定、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的现象。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几年来, 我院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挂职锻炼、参加技能大赛及到企业调研等方式,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职教理念、实践技能及就业指导能力, 师资队伍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打造了一支“讲台上能讲、实训室里能做、就业能指导”的“三师型”教学团队, 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学院要求的, 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而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 应该制定一项激励性政策, 使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二是由于师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 所以与合作的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作到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旸, 王振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实证分析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1) .

[2]刘勇.论结构型“双师”教师团队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9) .

[3]李芹.论高职师资培养新平台的构建[J].职教论坛, 2006, (10) .

[4]杨力, 荆友枫.高职院校“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三师 篇7

“三师型”教师的定义目前尚处于概念的提出阶段。根据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 认为“三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又能指导专业实践, 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职业院校教师, 具有类似讲师+某个专业技术职称 (双师) +职业指导 (教师) 的专门人才, 即“双师+职业指导” (如讲师+工程师+就业指导师) 。“三师型”教师实质上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 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 同时能够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及能力要求, 为毕业生就业架起桥梁。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是动态就业导向型教学的成功保障。

因此, 旅游高职“三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旅游管理类教学能力、旅游相关专业实践技师能力、旅游职业指导师能力的人才。

二、辽宁旅游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状况调查

(一) 调查数据

课题组已经对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分校、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金融学院、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辽东学院旅游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旅游高职部等辽宁省内旅游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相关专任教师进行了“三师型”问卷调查。被访专任教师86人, 收回问卷86份, 有效问卷79份, 有效率为92%。

(二) 主要问题

1. 不了解“三师型”教师内涵的比例太大,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小

“三师型”是本课题的核心词, 而在辽宁旅游高职院校教师中, 没听说“三师型”这个概念的占了59%, 只有6%熟悉“三师”内涵。这说明三师型的解析和普及仍需要更多的时间, 加以更多的努力。

辽宁省为了解决高职双师素质的问题, 每年都会选拔安排人员在具备双师培训资格的基地进行为期10多天的素质培训,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 在旅游高职教育的领域, 只有44%的被访教师进行了双师素质培训。

2. 教师进修机会少, 企业锻炼经历不足, 实践能力匮乏

在岗专任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直接走上讲台的比例占75%。这与当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增强教师企业工作经历比例的政策相去甚远。没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历练的人员来从事高职教育, 对于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始终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大学专任教师普遍认为上岗前接受相对科学够用的培训是必须的。而被调查的教师中, 仍有34%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岗前培训, 按工龄调查数据显示有35%的人员具备12年以上工龄。这基本揭示了10年前的旅游高职教师缺乏岗前培训, 虽然逐渐在转好, 但仍需要大力加强。

约有47%的教师没有任何与教学相符的企业工作经历。而具备一些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中, 有30%的教师的企业经验来自于大学的专业实习, 而工作后找机会锻炼的教师占62%。时值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旅游酒店业日新月异, 过时的企业经历却还在唱着主角。

所学专业与旅游专业相符程度偏低, 跨专业比例较大, 辽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教学工作中, 专任教师的专业对口率只占33%, 而跨专业的比例超过了60%。

3. 学校提供的实践平台少, 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引进滞后

有72%的被访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技能提升平台不够理想, 甚至有19%的教师认为缺乏这样的平台。而一旦有机会, 教师更愿意进行脱产进修学习, 或者利用较为整齐的一大段时间来进修,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修十分必要。

在辽宁高职旅游教师队伍中, 缺乏技能娴熟的企业人士来校做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指导工作。另外理论与技能兼备且很熟练的专任教师比例也只能达到三分之一, 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

4. 旅游高职教师性别比例失调

辽宁旅游高职教育领域专任教师队伍中女老师远远多于男老师, 有效调查的79位教师中, 女教师占了71%。而在旅游高职教育领域却需要更多的男教师从事专业技能与理论的工作。

(三) 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 总结发现了辽宁旅游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旅游教育领域“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 学校办学思想和专业建设政策影响着旅游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辽宁至今仍未出现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独立、专业的旅游高职院校, 全部的高职旅游专业均存在于各类本科综合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每所学校的学科门类较多, 学校总体规划发展中留给旅游专业建设的政策往往解决不了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仍停留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研究上, 而且即便是“双师”, 不论是职称说还是素质说, 亦或双层次说, 其“双师”比例仍不理想, 而就时下的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大学生们更需要在既往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得到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方面的引导。因此,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2. 学校办学经费和师资培训经费不足影响了教师的进修

被访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 如果在总的规划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倾斜, 再加上办学经费和师资培训经费的分配不足, 就会导致教师们提高学习、参与培训、加强职业资格鉴定等不能得以实现。

3. 学校人才引进的标准与专业岗位上的用人需求有脱轨

经调查发现, 学校引进教学人才, 仍倾向于高学历, 从学门直接到教门的现象仍十分明显, 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与旅游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队伍建设的实习需求并不契合。结果是理论够用, 技能突出的有企业经历的人才匮乏。

4. 学校作为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仍对女性从业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我国存在一个普遍的职业认知惯性, 学校是旱涝保收的稳定单位, 常年积累下来的结果是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 女性占比较大的比例, 没有形成男女性别比例平衡的趋势。其实不只是在大学, 在教学系统的各个层级中都存在这种现象。

三、辽宁“三师型”旅游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辽宁是北方大省, 虽高校众多, 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 为了做好旅游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务必重视“三师型”的研究。这将缓解并有助于彻底解决当前辽宁旅游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普遍问题, 促进辽宁旅游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国旅游高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可以提升旅游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具有经济师、实验师等系列职称的人员进入旅游专任教师队伍, 增强教师的实训能力, 改善教师结构;解决应届毕业生直接从教带来的弊端;弥补专业背景与旅游管理类教学的冲突;使专任教师获得企业工作经历的历练、增强实践能力;继续加强“双师”素质教育培训;强化职业指导能力, 加强对旅游管理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指导, 让“三师型”教师内涵惠及各个旅游高职院校的实际教育教学, 促进辽宁省旅游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另外, 在对11所高职院校的260名旅游高职学生职业导向的调查分析中发现, 有66%的学生指出学校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 教师会主动提示学生进行职业思考定位的比例在76%左右。这表明不论出于学校需要还是教师自身素养现状, 都应该为院校师生切身利益来搭建这样的“三师型”教师队伍。

四、旅游高职“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辽宁省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任务大多有基础课教师和辅导员来完成, 省内的职业指导师是非常紧缺的, 更谈不上对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近几年来,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葛莉、屈海群、李闷管等几位教授做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辽宁省内将“双师型”教师与职业指导师的职能相结合, 形成“三师型”的教师队伍的研究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资料。其实, “三师型”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将“双师型”教师与职业指导师进行组合, 而是两者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要建立旅游高职“三师型”教师队伍, 需要围绕提高三师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在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个层面来展开。

(一) 国家层面

1. 提高三师认识

建立以教育部、教育厅为主, 高职高专院校为辅, 能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加入高校师资的培养机制。国家旅游局、省市旅游局的旅游教育部门给予鼎力支持。

2. 加强制度建设

国家应该在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在人力资源共享方面出台有关政策给予鼓励, 使社会优秀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师资补充。

3. 完善激励机制

教育部、教育厅、国家省市旅游局主管部门为高职三师教师、旅游高职“三师型”教师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 做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改革的稳固后盾。

(二) 社会层面

1. 提高三师认识

社会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各界需要以振兴旅游高职教育为己任, 尽力帮助高职院校完善师资队伍。认识到只有更加合理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 定位基本准确的专业人才, 使他们直接走上相应的岗位, 为社会、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完善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对于进行校企合作、校企互跨, 搞好旅游高职教育, 具有保障作用。尤其在目前刚刚起步阶段, 鼓励旅游企业各层人士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担任专职教师十分重要。完善旅游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 把入校做兼职教师作为企业绩效考评、奖励的一个砝码。

(三) 学校层面

1. 提高三师认识

旅游高职院校要把“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 定期派教师参与能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进行企业挂职锻炼, 密切与区域行业企业的结合。

2. 加强制度建设

逐步推行专业课教师必须持“三证”以上 (专业技术资格证+与所任专业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职业指导师以上证书) 上岗, 要限制那些不具备实践教学能力, 特别是那些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课教师和非教学人员参加专业课实践教学, 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师有危机感, 推动教师自觉向“三师型”教师发展。完善第二职称评审体制, 建立评审标准。

3. 完善激励机制

在培养学科带头人、晋级职称时, 优先考虑“三师型”教师, 把实际工作阅历和绩效作为评聘的重要考核条件。科学安排常规教学任务, 给“双师型”教师学习时间来完善自己, 努力使其成为“三师型”教师, 进入良性循环。

(四) 个人层面

“三师型”教师是教师职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势必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教师工作内容的丰富化、扩大化是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成为多技能的教师将会是职业生存的必然要求。

因此, 旅游高职教师需要努力锻造自身的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技能、职业指导规划能力, 掌握符合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的职业资格, 为自身的职业生涯增加些重要的砝码。

综上所述, 辽宁旅游高职院校的“三师型”建设还刚刚开始, 前途任重道远, 在国家已经规定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培养目标和定位中就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时至今日, 在择业就业、旅游业人力资源问题凸显的情况下, 作为北方大省、高职旅游管理类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更应该培养职业指导能力, 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三师型”教师, 来通过自身的提高最终提升旅游管理类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水平。

打造辽宁旅游高职院校“三师型”师资队伍, 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多种途径, 提高教师的综合索质和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三师型”教师队伍, 才能实现旅游高职教育的目标。

摘要: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立足辽宁省旅游高职教育, 运用抽样调查等方法, 对辽宁省旅游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进行访谈调查, 分析目前师资队伍的“三师型”现状, 剖析“三师型”内涵, 通过调查数据, 提炼总结旅游高职“三师型”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论述加强“三师型”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并结合具体情况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个层面提出提高三师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等方法建设辽宁省旅游高职院校“三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辽宁,旅游高职院校,“三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屈海群, 宋海宁.对高职高专“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8) .

[2]李闷管, 葛莉, 宋海宁.“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

兵团第十三师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篇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以下简称第十三师)位于新疆哈密,地处新疆极端干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3.8mm,多年平均蒸发量3092mm,是典型的纯绿洲灌溉型垦区。垦区水资源极其紧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4.45亿m3,气候类型、土壤条件及水资源现状在新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目前垦区主要灌溉作物类型有特色林果(葡萄、红枣等)、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棉花等),农林业用水比重较高,且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十三师垦区总面积为99.9万hm2。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统计年鉴2014》统计[1],2014年第十三师农业毛灌溉用水量3.300亿m3,占第十三师用水总量50%以上,因此实施节水灌溉和进行灌区节水改造是实现第十三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灌溉水利用系数既是衡量农业节水效果的关键指标,也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2],对任何一种节水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时都不能离开灌溉水利用系数[3]。灌溉水利用系数作为区域水资源科学配置和制定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的基础数据,同样也是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依据。全师灌溉水利用系数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则第十三师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到底有多少将难以确定。第十三师大部分灌区未进行过渠系水利用系数测试,灌溉水利用系数多根据经验估算所得,这与目前兵团开展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难以协调。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传统测算方法是分别测量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以两者的乘积作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结果[4]。该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点。

(1)测量工作量大。特别对于大型灌区,由于渠系级数多,干、支、斗、农各级渠道需要选择多个典型渠段进行测量[5]。

(2)试验观测要求较高。由于试验地点多在野外,测量选点多,试验条件难以保证一致以及符合规范要求。而且在灌溉期由于试验区周边灌溉引水活动的影响,较难保证观测试验的进行和试验观测的精度[6]。

(3)试验观测成本较大,由于干、支、斗、农各级渠道需要选择多个典型渠段进行测量,而在灌区内展开大规模观测试验的可能性较小,则对试验观测结果的代表性影响较大。

(4)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上每年是有所变化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受到灌区引水量和作物实灌面积、灌区工程状况以及作物种类的影响,同时又与水文年来水、用水有关。某次测定得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能代表该区域内灌溉水利用系数,而是需要长期观测,通过计算分析才能得出每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这对于传统的测定方法来说难以做到[7,8]。

2006年水利部组织开展的“全国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与评价研究”,提出了一种测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方法———首尾测算法[9],成为简捷方便的衡量灌区内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新思路。2013年5月,兵团水利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兵团2013年度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兵水发〔2013〕166号),本文利用首尾测算法对兵团第十三师2014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尾测算法能够较好应用于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算。

1 首尾测算法计算原理

“灌区首尾测算法”是指只统计灌区从水源引入的毛灌溉用水总量,并通过测算得出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两者的比值即灌溉水利用率。采用“灌区首尾测算法”可避开测算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减少了许多测定工作量和不确定因素。因此,“灌区首尾测算法”不但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而且操作比较简便,准确性较高,适合基层灌溉管理单位运用,目前也在全国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10]。其计算式如下:

式中:ηw为灌区当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Wj为第十三师2014年进入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m3;Wa为第十三师2014年灌溉水源处的毛灌溉用水总量,m3。

2 兵团第十三师现状

第十三师现有水资源总量0.445亿m3,其中地表水年均径流量0.230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0.215亿m3。

第十三师共有灌区11个,其中大型灌区1个,为兵地共建的石城子灌区,全师范围内主要包括红星一场、红星三场和火箭农场;0.067~0.333万hm2中型灌区4个,包括红山农场大马圈沟灌区、园艺一场灌区、园艺二场灌区和淖毛湖农场伊吾河灌区;0.333~1万hm2的中型灌区5个,主要包括红星二场五道沟灌区、红星四场巴木墩灌区、黄田农场庙尔沟灌区、柳树泉农场三道沟灌区、红山农场红山口沟灌区;纯井灌区1个,为红星四场二牧场骆驼圈子纯井灌区(详见表1)。图1为1951-1996年内第十三师气象站多年平均气象要素变化曲线。

3 兵团第十三师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3.1 全师灌溉用水毛灌溉用水总量的确定

毛灌溉用水总量Wa是指灌区从水资源地等灌溉系统取用的用于农田灌溉的总水量,其值等于取水总量中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弃水量,向灌区外的退水量以及非农业灌溉水量等[11]。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统计年鉴2014》,第十三师实际灌面3.5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7万hm2,毛灌溉用水量3.300亿m3,具体灌区规模与水源类型见表2。由于灌区还有井水灌溉,通过典型调查进行估算,结合渠首取水量,最后得出2016年的毛灌溉用水总量为3.300亿m3。

3.2 全师灌溉用水净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3.2.1 样点灌区选择

根据《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的要求和原则,最终确定了3个样点灌区,具体情况如下。

大型灌区:按照《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的要求,所有大型灌区均纳入样点灌区测算分析范围,即大型灌区的总个数即为样点灌区个数的原则。第十三师只有一个大型灌区,灌溉面积10 667.2hm2,因此确定石城子灌区为大型灌区的样点灌区,,在该灌区内各选择1个棉花滴灌、红枣滴灌、葡萄漫灌的地块作为典型地块开展测算工作。

中型灌区:第十三师有0.067~0.333万hm2灌区有4个、0.333~1万hm2灌区有5个。按有效灌溉面积大小分为3个档次,即0.067~0.333万hm2、0.333~1万hm2、1~2万hm2,中型灌区总灌溉面积23 447.8km2,样点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总和应不少于第十三师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0%,因此确定红山口沟灌区为中型灌区的样点灌区,灌溉面积4 370.0hm2,在该灌区内选择1个小麦滴灌的地块作为典型地块开展测算工作。

小型灌区:第十三师没有小型灌区因此不用考虑小型灌区样点灌区。

纯井灌区:第十三师只有1个纯井灌区,灌溉总面积766.7hm2,因此就将骆驼圈子灌区确定为纯井灌区的样点灌区,在该灌区内各选择1个棉花滴灌、红枣滴灌的地块作为典型地块开展测算工作。

3.2.2 样点灌溉水实际定额计算

田间水利用效率拟采用实时监测灌前灌后及全生育期内所选地块土壤含水率,进而计算第十三师灌溉水利用率。取样深度0~90cm(90cm以下为砂卵石层),每10cm钻取土样一个,考虑灌水均匀性及植物耗水,每次取样取3次重复。

3.2.3 净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计算分析成果。

大型灌区净灌溉用水量MiAi=0.600 68×10 667.2=0.641亿m3。

(2)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计算分析成果。中型灌区总灌溉面积23 447.8hm2,样点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总和应不少于第十三师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0%,因此第十三师确定红山口沟灌区为中型灌区的样点灌区,灌溉面积4 370.0hm2。

中型灌区净灌溉用水量MiAi=48.970×234.478=1.148 2亿m3。

(3)纯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计算分析成果。

纯井灌区净灌溉用水量MiAi=1.197 54×760.0=0.091亿m3。

测定灌区的田间净灌溉用水定额,在第十三师灌区上、中、下游分别进行了典型样点田块的灌水量观测,对每种作物进行了常规灌水观测,再结合灌溉试验站当年的观测资料确定了净灌溉用水量MiAi总=MiAi大型+MiAi中型+MiAi纯井=1.880亿m3。

3.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确定了毛灌溉用水总量,用公式(1)可计算出今年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

3.4 全师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合理性分析

2014年,第十三师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542[12]提高到了0.568,一是由于国家、兵团加大了对第十三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得全师节水面积不断扩大;二是由于第十三师处于全兵团乃至全国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近几年工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广大职工群众深刻体会到水资源的短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瓶颈,全民节水的意识不断增强;三是师团两级水管单位对水资源有效管控能力不断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

4 结果与建议

(1)结论。第十三师按照国家和兵团的相关要求,采取调查、资料收集、审核汇总、测算分析最终确定了第十三师的总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68 9。

(2)建议。首先以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师团两级水利服务体系和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增强第十三师水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其次是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普及节水科技知识,加强节水宣传,特别要重视对团场职工节水意识培训教育。再者需要加强全师各灌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尤其是要在有条件的灌区要加强量水设施的配置,为测算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后是进一步加大节水灌溉项目的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全师精准化灌溉、自动化灌溉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5-26.

[2]李英能.浅论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23-26.

[3]申佩佩,杨路华,谢晓彤.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内涵及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6):73-75.

[4]郭元裕.农田水利学[M].3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5]高传昌,张世宝.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分析与计算[J].灌溉排水,2001,20(1):50-54.

[6]高峰,赵竞成.灌溉水利用系数测定方法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1):14-20.

[7]沈逸轩,黄永茂.年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7):7-8.

[8]汪富贵.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分析方法[J].节水灌溉,2001,(6):25-26.

[9]严雷,赵晓波.峡口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J].节水灌溉,2009,(6):48-50.

[10]倪同坤,王卫军.首尾测算法在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4):52-52.

[11]韩振中,裴源生,李远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J].中国水利,2009,(3):11-14.

三师 篇9

“三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工程技术人员 (或技师) 资格证书和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三证一体”化教师, “三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素质的丰富和拓展, 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内涵的时代要求, 本文研究的“三师型”教师主要指的是在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就业指导师。

一、我国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我国已经提出了多年, 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已经达到60%以上, 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更高些, 但“三师型”教师在我国尚处于概念的提出和初步研究阶段, 并未达成一定的共识及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建设的现状有如下几点。

(一)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严重影响了“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主要不合理的表现为, 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偏高, 这些青年教师主要来自于高校的毕业生, 虽然任教的教师学历越来越高, 基本是研究生, 甚至是博士生, 但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 更缺乏相应的职业指导能力, 所以这些青年教师要想成为“三师型”教师还任重道远, 可见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还十分薄弱。

(二) 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缺乏职业指导能力

目前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任此课的教师往往并非专业教师, 而是学工办的教师或者招生就业处的教师, 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课的教师授课任务很重, 没有时间和精力担任此课,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课的教师也是从校门到校门, 缺乏到企业实践的经验, 专业实践水平有限, 所以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技能选择职业, 如何把职业、专业、就业有效联系起来就显得比较困难。

(三) 双师型教师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既具有高校教师的资格, 又具有专业技师的资格, 虽然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 但实际意义上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还不是特别的多, 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的问题是实践能力偏弱。造成教师实践能力偏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扩招, 教师普遍存在授课任务重, 没有时间参加企业实践锻炼;二是由于教师基本是寒暑假参加企业实践, 实践短且不具有连续性, 所以, 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实践场所和机会少;三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行业不断地使用新技术、新方法, 教师受年龄或者知识结构等原因的影响, 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得由强变弱。

二、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高职院校的根本, 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永恒主题, 否则高职院校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必经之路。

(一) 完善高职教育功能的现实需要

职业教育有两大功能,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多层次的技能人才;二是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可以增加青年学生的受教育的年限, 延缓就业时间, 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如何实现这两个功能呢?让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既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也需要加强学生对职业前景的认识, “三师型”教师就是为了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而提出的概念。“三师型”教师不但可以传授学生技能, 还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从而在延长就业时间的同时, 提高就业质量。

(二) 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只有既具有现代企业相关专业从业背景, 又具有现代职业意识和一定教学经验的“三师型”教师才能够以市场为导向,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积极推进具有高职特色的以学生职业技能为基本框架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因此只有“三师型”师资队伍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突出其灵活性、实用型、实践性和职业性, 才能在办学形势日益严峻的条件下赢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三) 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双师型”教师能够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有效地针对岗位培养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 “三师型”教师将更加贴近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育人工作, 会积极地从人才市场获得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及教学资源的配置等工作所需的各类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促进专业建设,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就业指导时, 能够更专业地分析人才市场的情况, 帮助学生准确定位, 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 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意识,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职业人。

三、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分析

“三师型”教师并不是三师简单的叠加, 而是三者基本素质的有机融合, 根据“三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笔者分析其内涵, 对高职院校三师能力要素进行整合, 把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 专业理论应用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的能力基础, 是实施专业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具体标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证书, 近几年毕业的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理论;了解本专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能及时传授学生。

(二) 专业技能操作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是有别于本科院校及其它院校的最大区别, 它也是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具体标准是:具有行业专业岗位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非教师系列职称证书;具有行业联系沟通能力, 能够指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等实训活动;近三年内有一个学期及以上在本行业岗位上实践, 或在校内外技术应用、创新项目中实践, 或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 或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经历。

(三) 专业教学能力

这也是“三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的专业能力再强, 如果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实践能力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也不能称为一个好的老师, 所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三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具体标准是: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教学的设计技能, 能够实施“一体化”教学;参加继续教育, 有进修计划;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较高。

(四) 职业指导能力

这是“三师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最大区别, 也是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的一个巨大提升, 也就是在“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基础上, 更加强调教师的就业指导的能力。具体标准是: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结合岗位的需求做好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指导;能够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 增强学生择业能力;能够结合地方经济和技术发展合理分析就业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趋势;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

“三师型”教师的提出, 适应了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实现就业为目标、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 使高职教育又赋予了新的动力和生命力。因此, 高职院校应努力打造一支多功能的、高素质的”三师型“教师队伍, 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提高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

摘要:“大学之大, 非大楼之大, 乃大师之大”, 由此可见, 无论对于何种高等院校, 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在于师资力量的提高。目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高职院校建设一支“三师型“队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继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三师型,内涵,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严波“.三师型”教师:高职教师素质“双师”化得发展与超越[J].教育理论研究研究, 2010 (1) .

[2]屈海群, 宋海宁.对高职高专“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8) .

[3]肖胜阳.中等职业教育三师型教师内涵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三师 篇10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工程技术人员 (或技师) 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的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三证一体”化教师。“三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素质的丰富和拓展, 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内涵的时代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 学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亟待增强, 不仅需要规模的不断扩大, 更需要注重内涵建设。在这种背景下, “双师型”教师队伍已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难以有效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 这不但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而且符合高职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建设新型师资队伍

(一) 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新型师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双师”素质的提出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从“双师型”教师到现在的“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都足以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虽然“双师型”师资在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主流,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放眼未来、立足长远, 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 实现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 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 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都在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纲要》提出的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的发展指标是:2009年1 280万, 2015年1 390万, 2020年1 480万, 即每隔5~6年就增加百万名在校生。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不仅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未来一定时期内也将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如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仅仅依靠其规模化发展是难以根本实现的, 必须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基于学生职业选择与未来发展需要的“三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 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他们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 能够给予学生专业化的职业指导,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对“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导致高职院校的规模化扩张, 不仅体现在校园面积的扩建上, 而且体现在学生数量的增长上。一方面, 为了满足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大量引入师资, 结果导致年轻教师增多, 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变得不合理。加之, 新教师继续教育和培养经费投入的加大, 又会增加高职院校的负担, 用于师资培养的经费就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 新教师的培养、成长是一个持续的逐步发展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学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大批新型师资。这就会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方面, 或者从好的方面讲, 仅仅停留在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

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激烈的竞争, 企业对毕业生全面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根本目标。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亟需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资队伍, 即“三师型”教师队伍, 这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事实上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 高职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 也基本都有教师资格证书, 能够适应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但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工程技术人员 (或技师) , 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还有一定差距。更进一步要求他们是相应专业领域的职业指导师, 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业, 即成为“三师型”教师更显困难。

面对以上提到的高职教师的短板, 究其原因, 不是教师缺少知识, 也不是教师缺乏专业能力, 而是教师严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对行业或者企业发展认识不清,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即使有些教师曾经到企业实践锻炼, 但是由于有正常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 结果企业实践大打折扣, 不是时间缩短, 就是流于形式, 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此外, 高职教师擅长知识的系统传授, 而短于实践操作, 这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上, 在学生考核上也强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技能考核的环节被简化或者被忽略。在对学生职业指导方面, 由于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知识, 高职教师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面向相应行业的职业规划和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三) 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数量短缺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工人, 而且是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起门来办教育的模式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此种人才的需求。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 需要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学习;另一方面, 要引企入校、引企业技师和专家入校承担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 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企业兼职教师短缺, 没有形成合理的校企师资比例, 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合理发展和学生技能的提升。试想, 如果校企师资比例能够达到1∶1, 也就可以基本实现校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 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 企业为学校发展提供实验场所。高职教师也可以和企业技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提高认识, 逐步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 高职院校面临着规模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双重困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抓住机遇, 更要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高职院校要注重规模化适度发展, 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和引进教师。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和根本, 以培养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 以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 认清形势、抓住时机, 开拓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师资结构的逐步合理化。所以, 高职院校要立足现实, 始终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放松, 打造一支热爱本职工作、专业功底扎实、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探索并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二) 加强企业实践, 提升教师职业指导能力

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的培养要面对现实, 重点培养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能力。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和措施, 不仅在薪酬上, 更重要的是在工资定级、职称评定、在职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制定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激励制度与管理措施。改革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技能训练转移, 由重知识考试向重技能考核倾斜。逐步改变绝大多数职业指导课程是由从事管理工作的非专业教师承担的现状, 转向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 培养相关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在培养学校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的同时, 可以聘请企业资深技术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讲课, 或者邀请成功校友返校介绍经验, 还可以通过自编、合编教材的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和素质, 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 深化校企合作, 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和质量

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开放办学, 深化“校中厂, 厂中校”办学模式改革, 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质必须要立足于校企合作、立足于深入企业实践。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引进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学任务, 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 也需要加强对企业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日常管理, 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要避免校企合作的短期简单化倾向, 注重合作效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了解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向企业技师学习, 提升职业指导能力。高职院校应把‘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有计划、定期地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 同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起人才培养输送的桥梁。

综上所述, 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教师素质的“三师”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翠兰.高职教育“三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13) .

[2]马树超, 郭杨, 等.历史的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18.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5) .

【三师】推荐阅读:

上一篇:心理抚养的意义下一篇:电絮凝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