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人的护理(精选4篇)
狂犬病病人的护理 篇1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护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病,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 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犬、病猫等动物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和动物一旦受病毒侵袭后发病, 病死率高达100%, 居各种法定传染病之首[1]。近年来, 随着人们饲养犬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严格管理, 加之对狂犬病预防知识普及不够, 狂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狂犬病病人,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狂犬病病人31例, 男27例, 女4例;年龄11岁~73岁, 平均43.7岁, 其中18岁及以下4例, >18岁27例;农民26例, 学生4例, 干部1例;均有明确的犬咬伤史;潜伏期最短15 d, 最长10年;29例伤后未进行任何处理, 未注射抗狂犬病疫苗, 2例未按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水、恐风、咽喉肌痉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病死率100%, 从发病到死亡最长8 d, 最短46 h。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病房环境
将病人安置于安静、温暖、空气流通并悬挂深色窗帘避光的单人房间, 病床要有床挡, 室内避免放置硬物、不要使用电风扇或空调, 应设专用卫生间。由专人护理, 减少陪护和探视, 保持病室安静, 实施严密接触隔离。
2.1.2 休息与饮食
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病人的能量消耗, 对烦躁病人应注意安全, 加放床栏, 必要时给予约束带, 以防发生意外;根据病情给予软食或半流食, 尽量避免流质、辛辣、粗糙和过烫的食物, 每次喂食量宜少。强调家属勿擅自给病人喂水、喂药;有恐水及吞咽困难者, 应禁饮食;在痉挛发作的间歇期或用镇静剂后可鼻饲高热量流质饮食, 如插鼻饲管有困难, 插管前可在病人咽部涂丁卡因溶液。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 保证每日摄入量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准确记录出入量。
2.2 心理干预
病人被确诊后, 病人和家属对预后难以接受, 大多数病人 (除后期昏迷者外) 意识清醒, 面临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 常表现为绝望、恐惧、情绪波动。护士应爱护、同情病人, 了解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疏导, 加强沟通, 淡化其病情的严重性, 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 以诚恳的态度使病人有安全感, 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家属与病人接触最多, 是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 其情绪很容易影响病人的心理和疾病康复[2]。对家属应做好心理工作, 减轻恐惧心理, 讲解病情发展经过, 让其对疾病及预后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 给病人亲情的支持, 以增加生活的信心, 使病人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2.3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及病人的情绪反应;恐水、恐风变化;抽搐部位及发作次数;有无呼吸肌痉挛等严重并发症;观察其兴奋的程度, 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并观察其疗效;麻痹期应密切观察呼吸衰竭与循环衰竭的进展。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 一旦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随时采取抢救措施。并做好护理记录。
2.4 症状护理
2.4.1 减少肌肉痉挛的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暗淡, 避免风、光、声、水的刺激, 不在病室内放盛水容器, 不使病人闻及水声, 不在病人面前提及“水”字, 输液时注意将液体部分遮挡, 操作过程勿使液体触及病人。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动作要轻巧;避免肌肉注射, 采用静脉留置给药, 尽量选择下肢, 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及医护人员被唾液污染和被病人意外抓伤机会。
2.4.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予半卧位, 病人多数恐风, 一般不给予吸氧;意识不清者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
2.4.3 发热的护理
定时测量体温, 及时给予药物及冰袋降温, 一般不宜采用擦浴, 以免刺激病人咽肌痉挛及抽搐发作。
2.5 消毒与隔离
医务人员或家属应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进入病区时, 严格按照隔离防护要求着装, 穿隔离衣, 戴口罩、帽子、穿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在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病人用过的物品及垃圾装双层黄色塑料袋并标记, 进行焚烧处理, 废弃的锐利器械、针头等放入防渗漏、防刺透的容器内, 加盖送出焚烧;布类用含有效氯2 000 mg/L的消毒剂浸泡后送被服中心处理;排泄物、分泌物用含有效氯5 000 mg/L的消毒剂均匀搅拌, 放置2 h后倾倒;床旁、桌、门窗用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消毒剂擦拭, 门口放置消毒垫并定时喷洒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消毒剂保持湿润;地板用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消毒剂每天拖地2次;病室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
2.6 健康教育
本病无特效疗法, 病死率几乎达100%。被犬咬伤或抓伤后要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 咬伤后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氯铵冲洗, 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30 min, 局部再用70%乙醇和2%碘酊消毒, 伤口较深者清创后应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局部浸润注射, 伤口不宜缝合也禁止包扎[3], 注意预防破伤风和细菌感染。另外, 凡被咬伤、抓伤或皮肤破损处被带病毒的唾液沾染者, 均需进行疫苗接种, 尤其要说明进行预防接种的重要意义。向家属讲解狂犬病预防知识及疾病发展过程, 恐水、怕风、兴奋、狂躁原因, 病人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消毒方法, 建议密切接触者接种狂犬疫苗。
3 讨论
狂犬病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办法, 预防仍是首要的措施[4,5]。应加大宣传力度, 尤其是在农村;加强犬类管理、定期注射预防疫苗;对狂犬病暴露者, 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应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降低发病率。对于发病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病人临终生活质量。医护人员要积极探索与研究, 采取最有效的护理手段, 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刘虹, 赵菊辉, 赵连红, 等.人狂犬病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药, 2007, 2 (2) :159-162.
[2]胡霞, 鞠锦斌.狂犬病病人家属焦虑特点与干预对策[J].护理学报, 2007, 14 (8) :86-87.
[3]高慧芳.47例狂犬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 10 (1) :49-50.
[4]黄苒, 黄飘, 李燕平.狂犬病病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7C) :1915-1917.
[5]王辉.狂犬病病人的预防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增刊1) :88-89.
狂犬病病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篇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病例均来自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57例, 女29例;年龄2.5岁~62.00岁, 14岁以下49例, 14岁~60岁29例, 60岁以上8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有被狂犬或动物咬伤史或抓伤史, 出现典型症状如恐水、怕风、怕声、咽喉痉挛、多汗、流涎, 最终进入全身性弛缓性瘫痪等表现而诊断, 其中9例检测狂犬病毒抗体阳性。临床分型为脑炎型82例, 麻痹型4例。86例均排除其他疾病, 符合狂犬病诊断标准[4]。
1.3 调查方法 对86例狂犬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详细登记, 进行回顾性分析。狂犬病毒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资料
2.1.1 发病地区
病人86例来自茂名地区, 茂名地处粤西山区, 毗邻广西, 农村居民养犬热情高涨。病人中农村居民79例, 城市居民7例, 两者比较农村居民明显多。
2.1.2 致伤动物与发病的关系
犬伤害发病者78例, 其中自家“健康”犬伤害者29例, 老鼠咬伤者2例, 猫抓伤者2例, 4例病人无明显动物咬伤或抓伤史, 但家中均养有犬。致伤动物中, 农村犬均未进行过狂犬病预防接种, 城市犬只部分曾进行接种。
2.1.3 伤口处理、预防接种及受伤部位与潜伏期的关系 (见表1)
受伤后进行正规伤口处理的21例, 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者12例, 其中5例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病, 12例中同时注射狂犬病血清者6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2例。接受正规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者与未处理者相比, 潜伏期延长。
2.2 临床资料
2.2.1 临床症状与体征
本组病例临床上均有恐水、怕风、流涎、多汗, 其他表现:发热71例, 伤口处异样感31例, 畏光54例, 怕声57例, 兴奋恐怖81例, 喉肌痉挛及吞咽困难78例, 临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83例。
2.2.2 实验室检查
42例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中性粒细胞75%以上;酸碱平衡紊乱54例, 其中以呼吸性碱中毒 (21例) 和代谢性酸中毒 (19例) 为主;低钾血症13例;肾功能能异常者36例;23例脑脊液 (CSF) 常规显示蛋白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
2.2.3 临床转归
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支持、减少病人痛苦使亲属得到安慰等综合治疗。于狂躁时给予安定、冬眠灵等镇静剂, 呼吸麻痹时使用呼吸兴奋剂, 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86例病人分别于1.5 d~10 d内出现全身弛缓性瘫痪, 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3 护理
3.1 严密接触隔离
病人住单间, 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 戴帽子、口罩、手套, 穿鞋套, 病房门口备消毒液、消毒脚垫, 物品固定、专用, 使用后先灭菌后清洁, 废弃物品可直接装入专用垃圾袋标识清楚后焚烧处理。
3.2 减少刺激
房间光线柔和、安静, 操作集中进行, 动作轻柔, 限制探视, 尽量减少各种刺激。
3.3 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
兴奋期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狂躁者予保护带约束, 防止自伤或伤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面罩吸氧,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3.4 心理护理
狂犬病病人发病急、病情重, 因此, 病人和家属的心理负担重。应加强人文关怀,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尽力减轻病人的痛苦, 使其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4 讨论
本组病例以脑炎型为主, 临床上恐水、怕风、流涎、多汗等明显症状。本组4例麻痹型病人其中2例病初表现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 在内科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直至病程1周后出现典型的恐水、怕风、畏光等症状方转我科。故对这类病人要注意追问既往是否有动物咬伤史。
狂犬病毒在pH 7~9范围内比较稳定, 对酸、碱、石炭酸、甲醛、升汞等物敏感。1%~2%肥皂水、43%~70%乙醇、0.01%碘液、丙酮、乙醚都能使之失活。病毒不耐湿热, 但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病毒[5]。本组病例在暴露后75.6%的病人未进行正规伤口处理, 86.0%的病人未接受免疫预防注射, 说明人们对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 人对狂犬病无自然免疫力, 被疯动物伤害后发病率为10%~70%[6]。狂犬病毒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 通常在伤口肌肉组织中停留至少72 h后进入周围神经, 再以向心性运动至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证明, 受伤后发病与否除了与疫苗注射情况 (是否及时、全程和足量) 及疫苗的质量有关外, 还与是否彻底清创、伤口与神经中枢的距离、伤口的深浅和多少有关[4]。本组资料也显示, 头面部、多部位受伤者潜伏期明显短于四肢受伤者, 经过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者发病潜伏期延长。因此, 强调及时处理伤口和预防接种对于降低狂犬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对暴露后人群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①正规伤口处理:挤压伤口, 使之尽量多流血, 然后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10 min~20 min, 力求去除狗涎, 再用碘酒、乙醇消毒。应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除非伤及大血管或神经, 伤口不必包扎缝合。②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一般采用WHO推荐的5针方案, 即于0 d、3 d、7 d、14 d、30 d分别接种2.5 U疫苗。③对受伤严重、多部位受伤、咬伤头面部者均应尽早给予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在免疫接种期间应禁用糖皮质激素类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以免影响产生抗体。
此外加强犬类管理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据调查发现我国在健康犬中狂犬病毒携带率可达15%左右[7]。除狗以外, 獾、狼、狐狸、蝙蝠、浣熊、猴、鼠、兔、猫、牛、猪等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本组资料显示致伤动物均未进行规范的预防接种, 被自家“健康犬”伤害者占32.56%, 加强犬类管理至关重要。虽然狂犬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实践证明, 只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发病还是很有效的。
摘要:[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探讨对狂犬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6例狂犬病病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7%。潜伏期与受伤部位、暴露后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有关, 86例病人发病后均死亡。[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暴露后及时伤口处理;按时、全程免疫预防注射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狂犬病,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调查,狂犬疫苗
参考文献
[1]卢芳.5例狂犬病病人的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 2003, 17 (2) :223-224.
[2]章玲珠, 李荣成, 杨进业, 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狂犬病多发因素和预防控制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11) :983.
[3]周婷玉.全国去年报告狂犬病病例3300余例[N].新晚报, 2008-10-20 (6) .
[4]李梦东, 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78-586.
[5]游绍莉.我国狂犬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5) :474.
[6]董关木.狂犬病暴露后抗狂犬病血清 (免疫球蛋白) 的地位和应用[J].中国计划免疫2005, 11 (2) 144-146.
浅谈狂犬病的护理及预防 篇3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2 月我院收治的狂犬病患者6 例, 其中男5 例, 女1 例, 年龄最大72 岁, 年龄最小8 岁, 平均年龄35 岁;患者均来自农村, 5 例患者未注射疫苗, 6 例均未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理, 患者入院时均处于兴奋期。
2 护理
2.1 环境病房整洁、安静, 单间隔离, 深色窗帘, 使光线柔和。不使患者闻及水声, 减少声、光、风等不良刺激, 防止咽肌痉挛及抽搐发作。各种诊疗及护理操作动作要轻巧。
2.2 消毒隔离病房每天循环风空气消毒1 h;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时医护人员要戴手套、帽子、口罩、穿隔离衣, 必要时戴护目镜, 防护面具;医疗器械固定使用并严格消毒, 物品表面、地面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每日2 次。呕吐物、排泄物及时处理, 5 000 mg/L含氯消毒液充分混合搅拌放置2 h后倾倒[2]。伤口敷料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2.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咽肌痉挛、抽搐, 有无胸闷、呕吐, 呕吐物的量及性状。进入麻痹期, 持续吸氧、心电监护, 注意意识、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准备好急救器材及药品。
2.4 基础护理每日按要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保持患者的皮肤、口腔清洁, 床单元平整无碎屑。多汗流涎者, 应将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并更换衣服, 保持呼吸道畅通, 防止痉挛窒息。吸痰时先放入开口器, 以防患者咬断吸痰管, 动作要轻快, 减少刺激。
2.5 安全防护患者病床加床挡, 专人看护, 所有锐利器械、物品远离患者。一旦有狂躁倾向, 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情况选用约束带约束并加大镇静剂剂量, 防止患者极度狂躁时创伤及伤人。输液时选用浅静脉留置针, 最好在下肢静脉穿刺, 并固定牢固。
3 预防
3.1 控制传染源对于流浪狗、猫等动物或看起来有病或表现不够正常或发生无端咬人情况, 应立即扑杀, 对死尸进行焚烧或深埋, 不可剥皮食肉。对养狗养猫的人, 一定要按规定到有关部门为宠物做登记, 并定期带宠物接种疫苗, 这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3.2 被咬伤后的预防性处理
3.2.1 伤口局部处理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 可先用20%的肥皂水和流水, 清洗被咬伤或抓伤处15 min~20 min, 挤出污血, 冲洗后用碘伏或75%的酒精反复涂擦。较深伤口冲洗时, 可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 做到全面彻底。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 以便排血引流, 伤口较深, 污染严重者, 则应在伤口底部和周围局部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同时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3.2.2 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接种通常为5 针, 即被咬伤的当天、第3, 7, 14, 30 天各打1 针。接种疫苗的同时, 还可以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病毒抗血清, 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鉴于狂犬病的高病死率, 伤口或黏膜受到动物唾液的污染;或被不明来历的动物咬伤或抓伤, 哪怕当时没事, 也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
3.3 预防性免疫接种对一些高危人群可采用安全、有效疫苗实施接触前免疫接种。如对在户外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长时间活动;或是露营或远足活动的旅行者;或直接从事处理狂犬病活病毒以及其他与狂犬病相关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或经常与动物玩耍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更大风险。建议采用预防性免疫接种。
近年来, 狗和猫等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伴侣, 但也可能成为致命元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 狂犬病每年在世界各地导致约5.5 万人死亡, 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区, 每年约有1 000 人死于该病。数据显示, 约90%的病例被狗咬伤, 且多数来自农村, 由于他们对狂犬病预防知识掌握不够, 导致患病。因此, 我们必须要加大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知道被动物咬伤后必须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护理患者时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 有效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饶和平.传染病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39.
狂犬病暴露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篇4
狂犬病暴露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恐惧紧张与抑郁焦虑心理。当患者突然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加上伤口疼痛的刺激以及对狂犬病发作的担心,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再者多数人有一定的文化及医学知识,特别是现在的网络发达时代,人们喜欢什么事情都上网了解,因此对狂犬病的严重性有所了解,知道狂犬病发作后症状惨烈程度,导致狂犬病暴露症患者出现过度抑郁、焦虑的心理,担心自己随时发病。
侥幸心理与无谓心理。有些患者由于对狂犬病的认识程度不够,在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后,认为出血少甚至认为没有出血或者认为伤口小、抓伤处不多,有些人认为狗是自己家养的,外观看来也正常,不会有什么事,而不去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及接种狂犬疫苗。而有些患者担心疫苗接种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不去接种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在一些老人及孕妇等人群中,这种现象更为多见。在规范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流程中,通常时间较长,患者需要多次到医院进行疫苗接种,有些患者觉得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从而拒绝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在一些儿童被伤后,怕告诉家长会受到责骂,从而对家长进行隐瞒,导致不能及时接种疫苗。而在一些经济较为困难的人群中,他们认为疫苗接种的费用难以承担,也会拒绝进行疫苗接种。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1)知识了解护理。当狂犬病暴露者就诊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询问伤者受伤情况及经过,认真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狂犬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狂犬病的认识,让患者及其亲属充分了解狂犬病可预防而不可治疗,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暴露后及时、规范地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及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当出现狂犬病暴露症状时,除了现场尽快用流动水冲洗伤口以外,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及狂犬病预防门诊进行处置,并接种适宜的狂犬疫苗,同时注射适量的免疫球蛋白起到预防狂犬病的作用。(2)心理疏导护理。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语言、关心的态度、热情的服务来接待伤者,详细了解患者受伤情况后,主动询问其需要什么帮助,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和困惑,从而缓解他们的紧张、焦虑心理,提高他们面对疾病时的信心。(3)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护理。在狂犬病暴露患者人群中,除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外,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联合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长,疼痛严重,患者非常容易产生害怕、恐惧等心理反应,此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程度。护士可以通过多与患者交谈,指导其以深呼吸,全身放松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此外,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降低注射时的疼痛度。
伤口的护理: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行伤口处理[1]:患者被温血动物抓伤、咬伤后应及时用20%的肥皂水和大量的流动清水反复冲洗15~30 min,较深伤口应行灌注清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并用纱布拭干伤口残留液,用3%的碘伏涂擦伤口,3~5次/d。如果患者受伤的部位波及眼内,则应当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予以清除。对较轻伤口,处理后应保持开放[2],以利于病毒排出。如果伤口较大,应当先用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按20 IU/kg体重大部分做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其余做远离狂犬疫苗注射部位肌内注射,数小时后(不少于2 h)再行缝合和包扎。对于伤口较深且大的患者,应该在处理完毕后放置引流条,及时引流出分泌物,有利于伤口的恢复,此外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使用抗破伤风和抗生素。
疫苗使用的护理:伤口处理完后,及时使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及按需要使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接种目前采用的是5针法免疫,即在当天、第3、7、14、28天在上臂三角肌肌肉各接种1个剂量疫苗。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禁止臀部射注。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在疫苗接种期间,护理人员应嘱患者按时、按量、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禁止出现中断接种疫苗的现象,在预防接种期间,忌刺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告知患者在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可自行缓解,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讨论
通过对狂犬病暴露患者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维持患者心理平衡,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避免心理应激反应的产生。同时能够使患者认识到暴露之后及时的伤口处理及狂犬病疫苗接种与注射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注射免疫球蛋白,以达到良好的狂犬病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针对狂犬病暴露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好各种护理措施,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根据狂犬病暴露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了狂犬病暴露患者的恐惧抑郁心理或侥幸心理,并使其了解预防狂犬病的有关知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增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效果。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患者,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工作规范[S].2009.
【狂犬病病人的护理】推荐阅读:
狂犬病的误诊分析07-14
《预防狂犬病》的教案11-04
狂犬病的危害及其预防09-22
伪狂犬病的研究现状12-04
狂犬病的预防课后反思08-27
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11-05
狂犬病的发生与防制11-26
关于做好2008年狂犬病防控工作的通知09-01
狂犬病病毒06-10
猪狂犬病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