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精选6篇)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篇1
1. 在德育过程中注重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社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的形成中, 最先培养的应是对德育的认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促进, 当你看到不文明行为时, 自然而然地加以抵制, 所以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德育知识。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们可以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传媒上看到关于德育的广告。在看的过程中, 我们就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所以德育的前提是对德育的认知。在认知后, 便是情感。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愿望, 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文明人, 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认知之后可以主动地按照社会行为规范, 敢于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有敢于指出不文明行为的勇气。情感之后便是意志, 当我们都知道了德育的内容, 并且认同德育的行为准则, 自己也愿意按照德育的内容进行实践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意志。意志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意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反复复的过程。比如, 作为学生, 来到学校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相信作为学生都知道这些, 但是在学校里经常还是有人不好好学习, 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是说学生不知道这些, 而是学生的意志力很差,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中上课不认真的表现有:思想开小差、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学校里经常发生打架事件, 就是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差。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形成就是德育的行为, 德育的行为就是将我们认知的德育内容用外显的形式付诸实践的过程。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所以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训练。
2. 发展智力,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智力的发展也是德育的一部分。学生智力的养成对于以后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知识的学习效果成正比。智力高的学生, 学习能力更强, 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高, 其思维也更加敏捷, 更易于发挥创新能力。反之, 低智力的学生, 其学习能力更弱, 知识掌握的速度也更慢, 思维能力弱, 创新能力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 多启发诱导, 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体力, 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体力锻炼。学习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体育活动, 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校应该组织健康向上的活动, 比如晨跑。每天早晨跑步一小时, 使学生养成热爱跑步的习惯, 又能够强健体魄。还可以组织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又可以强健体魄。开设体育课, 多教授学生增进体质的知识。在营养教学方面, 教师可以多普及健康的饮食习惯, 让学生合理饮食、均衡发展。
4. 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良好的审美情趣, 要求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事物, 要有一颗爱美的心。善于感受美好事物, 在美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价值。好的审美情趣表现为热爱世间美好的事物, 比如, 爱惜路边的花花草草、不践踏草坪、爱惜小动物、不打骂小动物。对于公共场合的物品, 不随意损坏, 爱护公共卫生。我们看到或听到感人的事迹时, 应该能感到鼓舞, 应该要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德育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德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德育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反复复的过程, 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 将知识的传授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应该将内隐的认知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践。将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有机结合, 使学生们形成强健体魄, 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贤哲.探析高中政治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J].南北桥, 2015, (9) .
[2]陈绍灿.高中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改革[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3.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篇2
[摘要]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在国家法律制度、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下形成的,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加强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德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大都取决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思想品德,在课堂上学习思想品德,在课堂上运用做作业的方式“实践”着思想品德。尽管学生时时刻刻把思想品德挂在嘴边,但真正被学生吸收并通过自身表现出来的品德并没有多少。可现实社会要求的人才是一个以品德高尚为基础的人才,这使得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
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是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阶段,探索其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中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地成长,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祖国的荣辱兴衰。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将自己的满腔热血贡献于国家与社会。
1、国家正确的法律制度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保障。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民群众的行为反过来又能对统治阶级的言论起推动或延缓的作用。针对这一实际,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时,一定要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制定出适合本国实际,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对青少年一代能积极健康成长的方向着想,并号召人民向英雄学习并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从而形成向英雄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
2、社会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
人们常说:“环境育人”,是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能够催人积极向上,使人们有健康的体魄,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新生活。学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就要求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使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阳光灿烂。
3、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心灵的铸造者。他们不仅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起着塑造学生心灵的作用。学生从开始入学之日起,就受到教师一言一行的感染,而且还会仿效教师的做法为人处事。
4、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性格、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必须给自己的子女树立光辉的榜样,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子女。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共同承担教育青少年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从而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学校的德育工作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自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新时期如何改善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
1、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老师要广、要快得多。
1.2、教育要求上与学生思想实际相脱节,对受教育者的要求理想化,学生与教师沟通过少,容易产生教育要求不切合受教育者实际的现象。
1.3、教育方法、形式上趋于简单化、形式化、说教化。教育内容上“假、大、空”,空泛无力。
2、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1.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掌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全体教职工都应参与德育工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齐头并举。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提倡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塑造师魂,树好形象。
1.2、丰富德育内容,突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教育内容应是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社会改革开放,学校德育工作已不能限于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必须引导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
1.3、拓宽德育渠道,完善德育工作的系统性。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地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式,变单一的口头教育为活泼生动的教育活动。
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目前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如何做及如何做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前人大不相同,如今的品德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更需要掌握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趋势与其规律,并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观念、认识态度,以达到全民参与、共同关注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长礼。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探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篇3
关键词:探究园;课堂;教学实效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节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探究园教学内容,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一内容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探究园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它的教学规律,勇于创新,已在探究园的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一份在北京、广州等地部分中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思想品德课是所调查学生中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思想品德课没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不能激发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愉悦感。这当然与我们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讲课水平等因素有关。粤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弥补了以前教材的不足。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以游戏、辩论、当主持人等为活动内容,深受学生的欢迎。我对所教5个班级做了有关探究园教学的调查,结果表明,有98.8%的学生喜欢探究园。可以说,学生对探究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第一次探究园是有关正确认识自己方面的知识,我设计了三个活动:(1)“镜子”游戏。首先通过一游戏选出一位学生;然后由这位学生选出两位学生当自己的“镜子”;最后由“镜子”说说这位同学的优缺点,一个说优点,一个说缺点,帮助这位学生正确认识自己。(2)看图讲故事比赛,并给优胜者发奖。(3)智力竞赛。竞赛题涉及地理、物理和脑筋急转弯题。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学生都说喜欢这堂课,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上探究园。
探究园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它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于活动中,符合学生好动、爱动脑、乐于思考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并没有把探究园的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种乐趣与享受。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探究园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这一主要作用,通过形式新颖多样的探究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探究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有益迁移,从而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效。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创新需要。没有创新的需要就没有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需要越强就越会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推动创新意识的巩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的自我意识会逐步增强,他们不仅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并且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成员,学习上喜欢独立钻研,不喜欢别人过多地干涉和包办代替。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希望老师多给我们一些机会。可以看出,进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是有创新需要的,这就要求老师多给学生一些机会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这种欲望却被忽视了。为了遵从学生这一现状的发展特点,我在探究园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当主持人等方式,活动的形式不一定和书本上的相同,但活动的内容要求与本单元的知识点相符。在探究园中,让学生自由发挥,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满足了学生创新的需要,保护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有效的探究还可以促发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就会激发出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源于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创新意识的外在表现。七年(1)班的两个学生在主持这节探究园时,他们是這样安排的:首先把学生分成6组,然后给每组学生发一张纸、一段彩带、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做一架火箭,并给火箭命名,命名要有创意。最后由同学评比哪一架火箭设计新颖,命名要有创意。课上,全班学生都动手动脑精心制作。结果,有的学生制作的火箭像模像样,命名也很有创意,如有的命名为神鹰号,有的命名为梦想号,有的命名为探空号……这节探究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促使学生树立自信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发展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较好。而有的学生在非智力方面的发展水平较好,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因此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自己学习成绩总是比别人低,觉得前途渺茫,觉得自己没有用,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树立起错误的自我价值观。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让学生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探究园教学中,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潜在的价值。我在设计自强不息(挫折难避免)时:由学生自己报名当主持人,要亲自表演一节目;并要求每一组都要表演节目,把节目告诉主持人。在七年(2)班,我让两个最先报名的学生当主持人。这一决定公布后,该班的大部分学生很失望,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肯定主持不好这节探究园。但探究园结束时,同学们都给予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认为他们主持得好,表演的节目也很精彩。从此以后,七年(2)班的班集体活动,如班会课、元旦晚会,学生都愿意让他们主持,并且在年级活动时同学们都推荐他们代表七年(2)班表演节目。通过这次探究园,这两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自我价值,看到自己身上也有优点、闪光点,帮助他们确立了自信心,并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总而言之,加强思想品德探究园教学,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成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设计探究园时,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并且在组织探究园时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只有这样,探究园教学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篇4
一、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 而目前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 这一目标却被淡化。课堂上学生对喜欢的事情会聚精会神、兴致勃勃, 对感兴趣的科目会有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时, 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寓教于乐。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引课、幽默授课、角色扮演、讲故事、才艺展示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有利于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
1. 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格局被打破, 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 教学具有直观、生动、情景性强等特点, 促使学生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教师讲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同时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主导性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上,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起来, 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在信息化时代,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教学需要,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给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 情景教学。
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完全置身于学习之中, 并学有所成。“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让学生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新课程倡导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教师创设丰富的教育教学情境,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不仅能使学习内容深刻印在学生脑袋里, 还能培养学生的反应力、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延伸“有效教学”
面对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发展趋势,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特点,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中学各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流, 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思想品德课讲成纯政治理论, 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思想品德课的知识点, 用思想品德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做好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
要对学生充满爱, 培养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的动力。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楷模, 是学习的榜样。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将老师的德行作为衡量自身的标准。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和每一位学生多沟通多了解。这种沟通和了解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的课堂上, 还要体现在课余的学习和课后的生活中。在课堂上, 老师要善于发散思维, 将课本中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连接起来。比如有的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 那么老师就要鼓励同学们在课后更多地和这些学生交流学习和玩耍, 要多做家长的工作, 为孩子和家长重新建立起感情。要知道, 为一个孩子找回家庭的温暖, 这种事情的榜样作用是无穷大的。再比如有的学生独立性很差, 住不惯学校的集体宿舍, 与同学的交流也很少。那么, 老师就要多找这些学生谈心, 找出他们不愿意集体生活的原因。最后, 将集体生活的各种积极作用用来打消恋家、依赖父母等消极因素。
四、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应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 以学生为主, 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素质,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的目的。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 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 才会自觉地动脑筋, 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 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 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五、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注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领悟能力是非常强的, 只要用恰当的方式教学, 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感知都是非常强的。思想品德课上可以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耐心的勉励教育, 让他们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为此,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灵活运用教法为手段, 以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篇5
一、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
(一) 学生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接触中形成思想品德
首先, 家庭是人出生成长之所, 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最亲近, 最亲密的自然关系, 具有天然的思想品德形成优势。家庭德育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自然生活过程实现的, 是在不自主和不知觉状态下进行的, 且伴随人的一生, 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 家长的品德素质成为孩子的品德素质形成的“影响源”: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 家长的处世“哲学”成为形成子女的区分善、恶、美、丑的“方法论”;在教育时间上, 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对子女早期性、终身性的思维定势。
其次, 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其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学校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 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 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在胡锦涛总书记“要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和创新, 重点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下功夫”的指示下,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摈弃单一重视“智育”的传统教育模式, 把“德育”也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在德育的内容、方法、时间、教师言行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已经越来越系统、科学, 从而更贴近和深入学生。学生在这种背景下与同学、老师进行接触就会逐步形成积极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再次, 随着学生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开始逐步深入社会, 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社会环境对于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除了提供成长基地、创造内在需求还有外在影响, 使学生在不断增加阅历与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接受社会对其的多方面影响。
他们正是在这个与外界社会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儿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方面, 儿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 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 产生好恶、爱憎等道德情感, 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 儿童上学后, 他们作为学生, 在学校教育引导下, 开始转向主要是从社会、阶级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中吸取精神营养, 有目的的进行德育活动, 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 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
(二) 学生在形成思想品德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 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 而且是能动的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 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 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可见, 在德育活动形成思想品德体系的过程中, 学生是能动的吸取教育影响的。
二、活动和交往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 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 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 活动和交往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有效的活动和交往如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等都可以在促进外界的德育影戏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 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 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 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 能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互相友爱、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二) 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 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爱好, 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并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历练, 从而培养勤俭、朴实、顽强的好品德。
(三)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共青团和少先队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自己的成员, 并团结广大青少年一道前进。团队活动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 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提高思想, 培养良好的品德。
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各种教育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追求, 因为他们在完成一定的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遵循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 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 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
三、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这些活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外显的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所以一般来说, 在德育过程中, 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 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 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以及表扬与批评等。
(一) 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使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 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 使学生明白应当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认识提高了, 才会自觉去履行。
(二) 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 形象而生动, 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它能给学生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 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浅析桂林市农村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柏匡峰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目前, 我国幼儿教育已发展到以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为核心的改革阶段。如何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 其关键之一就是加强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幼儿教师是构成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 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近年来, 随着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人, 广大幼儿教师的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西部农村的一些幼儿教师在这方面却显得相对落后。要推动这些地区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 整体提升这些地区幼儿教育的质量, 很有必要积极创造条件, 全力加强对这部分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之。而调查发现, 桂林市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还普遍较弱。需要从幼儿教师职前继续教育、幼儿园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幼儿教师自我教育等多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促进其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特点
(一) 实用性
幼儿园教育与科研工作者的目的, 不在于创造多少理论, 而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科研活动, 实实在在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 揭示幼儿教育的普遍规律, 探索幼儿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使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因而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二) 广泛性
幼儿教育的研究和应用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才能实施, 任何专业研究人员要进行幼教研究工作, 就必须与幼教管理者和保教人员合作;同时, 幼儿教育的科研课题应该覆盖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 不仅包括教学, 还包括管理、卫生保健、保育等工作, 使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和开展幼儿教育的研究工作。因此, 幼儿教师的教育和科研就具备了广泛性的特点。
(三) 实践性
幼儿教育的研究不能刻意追求课题研究的理论性, 应该以解决教育和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首要任务。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 有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并探寻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及问题
(一) 幼儿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尚不够理想
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学历多集中于中专层次, 甚至有少数幼儿教师的学历在中专以下。多数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之前相当缺乏幼儿教育专业知识, 要承担幼儿教育的重大科研课题, 显然难度较大。即便是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因为一些幼师和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教育倾向, 这些幼儿教师在校学习期间, 偏重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而教育科研素质的理论基础却打得不够扎实。
(二) 农村幼儿园的管理部门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教育科研定位不准确
在某些管理者眼里, 进行幼儿教育科研只是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 与一线教学的老师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或认为幼儿教师只是个“孩子王”, 只要把孩子带好就可以了;或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即使搞也搞不出什么名堂, 反而会影响幼
(三) 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是德育中常用的一对方法。一般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但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表扬不可滥, 批评不可无。运用之妙在于适当, 符合实际。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要多表扬、多鼓励, 以促进他们奋发向上;批评要弄清事实, 要慎重和恰当, 不能主观主义、不讲分寸, 要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在德育过程中, 既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 使两者联儿园的教学质量。甚至还有人认为, 幼儿园进行教育科研只是搞形式、装门面、赶时堪而已。这些片面的认识必定会影响他们在提高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质这件事上的决策, 造成这些地区的幼儿园幼儿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脱节的现象。
(三) 农村幼儿园经费紧缺, 缺乏科研的基本条件
因为条件落后、囊中羞涩, 减退了这些幼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同时, 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普遍偏重, 也妨碍了她们对课题的研究。由于人手少, 教师整天围着孩子们转, 长期满负荷运转使她们身心劳倦, 自然会影响课题的研究。
三、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建议
(一) 加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
要制定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各种制度, 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力争在短期内让教师做适当调整, 使他们学会一些现代技术, 学会制做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等相应的软件。
(二) 幼儿园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幼儿园要在园长的带领下, 树立科研的意识, 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条件, 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与交流等。教育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让更多的幼儿教师有机会进行教育科研。
(三) 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提高艺术教育能力
通过有组织、有内容和一定形式的训练, 让教师了解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熟练掌握不同年龄阶段艺术教育的目标, 了解艺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掌握艺术教育的不同类型、特点及要求, 掌握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熟练掌握不同类型艺术活动的组织方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罗慧.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
[3]王杰.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
[4]屈玉段.对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抽样调查[J].妇女学苑.1997 (4) [5]高慎芙.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 (3)
系起来, 相互促进,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30-412.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篇6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家庭教育,影响
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品行、习惯的重要阶段, 直接关系着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思想品德具有多样化特点, 是人们在相关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品德行为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等, 具有稳定性。针对小学生而言, 其正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 需要外部力量给予正确的引导。家庭教育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息息相关, 是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中坚力量,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
首先, 基础性作用。小学生成长环境相对单一, 主要包括家庭与学校。在此情况下, 家庭环境俨然成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若家庭环境处于和谐、温馨的状态下, 将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完善的个性, 同时促使小学生理解、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反之, 若家庭环境处于复杂、动荡状态下, 易导致小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阻碍小学生思想品德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 延伸性作用。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生接受系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媒介。然而,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涉及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方法, 缺乏实践性。因此, 需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 迫使思想品德得以延伸。在家庭生活中, 学生将学习到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进行实践, 在模仿与分析家庭行为的基础上, 致使相关理论得到印证,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最后, 补充性作用。小学思想品德均以“一对多”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导致老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 家庭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采用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家庭式思想品德教育,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学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增加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更利于学生接受, 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二、探究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 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 家长忽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已成为普遍现象。诸多家长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学校的责任, 家庭在于提供生活物质条件, 并非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 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因此, 学校应以组织家长会的方式, 引导家长正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问题, 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做到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 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致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此同时,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 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物质基础放置同等位置,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提供保障。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密切相关。因此, 家长应以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为指导, 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方面, 以家庭实际情况为依据, 为子女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 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终身的“老师”, 诸多时候, 家长已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因此, 家长必须规范自身行为举止, 做到言传身教, 为子女树立楷模。在此背景下, 家长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彰显家庭教育的作用。
3. 优化家庭教育方法
目前, 诸多家庭存在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导致家庭教育作用难以发挥, 阻碍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例如, 部分家长教育方式属于简单粗暴式, 部分家长采用体罚的方式, 此类教育方法均属于极端教育方式, 易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阻碍学生发展。由此可见, 优化家庭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因此, 必须引导家长采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保证家庭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 以平等沟通为基础, 正确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与子女构建可信任、可理解的朋友式关系。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 促使子女接受家长的教育理念。其次, 避免采用极端教育方式, 例如, 打骂、恐吓等。此类极端教育方式, 一方面, 易导致子女与家长间的关系不断疏远; 另一方面, 达不到家庭教育目的, 甚至适得其反。最后, 以子女性格特征为依据, 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 学生呈现的性格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 家长应以自家子女特点为依据, 采用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
三、小结
总而言之, 家庭教育作为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 在学生成长环节中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因此, 在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学校与家庭应加强交流与沟通, 充分发挥家庭作用的作用与价值。同时, 家长在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作用的基础上,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采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手段, 显示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优势, 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保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初子墨.试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时代教育, 2014, (21) :124.
[2]金爱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才智, 2012, (19) :85.
[3]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