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法(共12篇)
细读法 篇1
一、新批评“细读法”
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以兰色姆《新批评》 (1941) 一书得名。大体上说, 从艾略特和瑞恰兹到“南方集团”, 再发展到“耶鲁集团”, 构成了新批评发展的一条主线。新批评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文学作品为本体, 以“含混”“反讽”“悖论”“张力”为主要的理论观念, 新批评的理论认为诗歌文本是由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形成的语言的张力结构, 由于作品本身的复杂含义往往是隐蔽地深藏于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之中, 一目十行式的阅读和简单的分析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此, 新批评派创造发明了“细读法” (close reading) 或者说层面分析法。勒内·韦勒克从四个层面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它们分别是: (1) 声音层面, 包括谐音、节奏和格律; (2) 语义单元层, 它决定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问题的规则; (3) 意象和隐喻, 即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 (4) 象征和神话层, 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 这可以由意象和隐喻几乎难以觉察地转换而成。[1]
新批评细读法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 其语义分析独特的审美角度为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的批评开了一扇方法门。笔者试图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解读杜甫的《客至》, 以期挖掘出它新的意义和内在深度。
二、细读杜甫《客至》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完全抛开历史现实以及杜甫本人的身世背景, 而对诗语词句进行回溯性阅读, 我们可以发现, 这首诗绝不仅仅写出了诗人迎接款待客人的热情和诗人质朴、亲切、率直的明朗心境, 它的独特魅力来自于诗文一唱三叹的修辞力量以及内部整体意义上的欢笑背后抹不去的寂寥, 热切之下浓重的孤独, 和古往今来任意一个孤立无援的生命个体, 在漫漫无期的光阴沉浮里, 任谁都逃避不了的孤寂。
(一) 声音层
在情感节奏上, 此诗五言三音步, 平缓中夹杂着轻快欢愉, 暗合故人或朋友来访之心情。用韵上, 前两句押ai韵, 后两句押ei韵, 二者都是双元音韵脚, 造成鲜明的节奏, 蕴蓄了气势, 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兴奋喜悦, 读起来有种心绪开阔感, 不押韵的字“水”“扫”“味”“饮”除“味”字, 其余皆上声, 情绪是上扬的, 愉悦的, 然而四句末都是结于阴平的调子, 内心的喜悦显然是被克制了, 而不至于欣喜若狂。句式上, 首联平白如话, 面对眼前之景的脱口而出的轻描淡写, 随性至极, 却又于随性中显出整饬。中间两联, 造语极工, 却又不露痕迹。两联均含句式倒装, 友人来访, 心境之不平静、与朋友边饮酒边话家常, 语无伦次之感于句式中显露出来。尾联, 信口而出, 有如半酣之际, 放开胸怀, 语气就更为随意了。全诗句式上的整与散的交错使用, 正是感情不那么平静而又有所克制的外化。
(二) 语义层
标题“客至”, 有客来访之意, 心情该是不错的吧?抑或是被人打破了生活的宁静而不喜或者有其他的复杂情绪?标题没有告诉我们这些, 让我们到诗歌中去寻找吧。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点明了时间 (春) 、地点 (乡野屋舍) 。“皆”写出了春水满溢之态, 鸥鹭以“群”饰之, 可见鸥鸟之多, 而非单独的一只。“但”, 含转折之意, 屋南屋北, 春水荡漾, 只有群鸥每天飞来这里, 可理解为:如此美丽的春景, 只有群鸥翩飞, 却无人来欣赏, 不免为此景不被人注意而感遗憾。 (或春水, 鸥鹭组成的秀景, 却无人与我共赏, 含人感孤单之意) ;理解成:春江涌动, 乡野宁静, 群鸥之声难免聒噪, 引发内心的焦躁不快, 也未尝不可。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扣题“客至”。花草繁茂的门前小路还没有因为客来而打扫过, 言外之意是过去少有人来 (自己不轻易迎客) , 或是有人来我也未曾刻意打扫过 (今日你来, 我才打扫, 显出今日之客之珍贵) , 还有一种解释, 你今日来了, 我也一样如故, 不扫花径, 可见主客之关系亲密。“蓬门” (与下联的“家贫”相照应) 一向紧闭, 今天特意为你打开, 写出此客与主人之深情厚谊, 也可以将两句互文理解。另, “花径”——“蓬门”, 含有自然与人之观照, 花径不会因谁来而自动显出干净来 (拟人) , 而我的蓬门却特意为你打开着, 似说, 自然之无情, 而人之有情, 同时也使人感到这里的环境清贫而不失美丽, “不曾”——“今始”, 有对比之意, 与君之情之浓厚显露于字里行间。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正常的语句顺序应是:市远盘飧无兼味, 家贫樽酒只旧醅。运用倒装, 是为了突出“盘飧”“樽酒”, 写出主人殷勤待客, 边以自谦自歉的口吻边劝酒说:“因屋舍离街市远, 买东西不便, 盘中菜肴简单;因家贫而只能以家酿的陈酒招待你了!”“市远”“家贫”因倒装而置于后, 说明物质之贫穷是可以被忽略的, 而人情之可贵才是重要的。还可以理解为, 遥远的街市上也未必有美味多样的菜肴, 兴许吃起来索然寡味呢! (原因是没有人共享吧) , 而今简易的菜肴, 未过滤的浊酒, 却能尽欢, 精神之愉悦是可以超脱于物质之上的。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笔锋陡转, 似征询客人, 如果愿与邻翁饮酒, 立刻请他们过来一块儿喝, 这一解失之拘谨。解作:我想与隔壁的老头儿一起喝酒, 隔着篱笆就呼喊起来了, 这样更能写出主客酒至半酣, 言行更为放任随性之貌,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快乐的时刻吧, 实在太畅快了。然而, 这邻里的融洽还是隔着“篱”呢, 只是在某些时刻, 我们才能越过这篱笆共享片刻的欢乐。
(三) 意象—隐喻层
首联:“皆”——春水满溢涌动之生机勃发, 这是地上的自然景观;“群鸥”——鸥鸟成群结队 (反衬出人之孤立) , 日日来—鸥鹭天天来 (而有意无意所盼之人却不曾出现) , 这是天上的景观, 屋舍便被包围在这春水与蓝天之下。首联的寥寥数语展现了一幅阔大闲远的水墨画, 囊括了天、地、人 (或者说整个宇宙自然界) 。“皆”“群”“日日”极度渲染了大自然的丰盈与活力, 而人之存在显得多么单薄无力, 个体孤立于大自然的凄凉意味与淡淡的衰飒之情包蕴其间。
颔联:“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此一词已然将包容了自然与人之交融, 花是自然的, 小路乃人为之。“蓬门”为君开之时, 亦我之心门为你敞开之际, 此“君”定非任何人可担, 必是能走入灵魂 (或精神) 之人, 唯此, 方能激荡起魂灵的欢愉, 而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恰如这不速之客。
颈联:“市远”——也许远离尘嚣, 方能固守心灵。“无兼味”“家贫”“旧醅”——质朴、简约的生活与大自然之美才是和谐的, 无冲突的。在此, 精神之富足与物质之贫乏形成比照。
尾联:“相对饮”“尽余杯”人情之温暖, 灵魂的沟通方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客人来访, 打破了宁静得过甚而显孤独的生活平面, 带来了此际的欢乐。在这快乐之时, 邻翁的加入, 更将快乐推向了最高潮, 这时邻里 (外界) 的藩篱 (隔阂) 是被打破了, 一派融洽祥和 (平日里的融洽来往只是表面的人际交往, 是隔着藩篱而走不进内心的和睦, 孤独是无法根治的痼疾) 。
(四) 象征—神话层
只是酒尽人散之后, 快乐又在哪里?是否留得住?恐怕留下的只有自己与舍南舍北的春江水与日日飞来的群鸥作伴, 重新处身于阔大的自然宇宙间, 虽有美景相伴, 可是孤立之感不也蚀骨而入吗? (在缺失了真情与交流的现实世界, 孤独成为人类不可逃避的命运。) 渴望独处, 又免不了孤独, 这是一个悖论。客来, 快乐便不期而遇 (孤独得以救赎, 暂时的) ;客走, 人便回到原初的孤独里。然而, 客来了又走了, 快乐何时会降临?谁又能把握得住呢?快乐是偶然的、短暂的,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快乐与孤独, 短暂与恒久, 偶然与必然。人生充满了悖论, 这便是标题与诗的隐喻与象征之所在。
三、结语
杜甫的这首《客至》以“春水”“群鸥”展春光明媚, 以“扫花径”“开蓬门”示朋友之谊, 诗里编织着话家常、交邻舍, 仿若一幅极富人情味和农家情趣的“春酒宴客”图, 然而其中的柔肠百转, 跌宕起伏, 贯通古人今人情思的曲婉之妙, 唯有专注于诗歌本身, 通过对诗歌自身韵律和节奏特点以及其修辞和结构内部的分析和鉴赏方可得其精妙。
参考文献
[l]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 (修订版) [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41、49.
细读法 篇2
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精读、细读,只有精读、细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要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精读,是进行阅读深度训练的主要方式,是基本阅读链中最根本的环节。精读就是对文本进行认真仔细的研读,精读就是细读,精读就是深读。“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求其读懂,求其读深,求其读化。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萨特说:“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利用文本,教给学生必要的鉴赏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以叙事性文学作品为例,细节具有重要的欣赏价值。鉴赏品味细节,是培养学上精读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细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细节具体渗透在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描写之中,它用极其细腻的笔触书写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作品。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有几处雪景的细节描写,并贯穿作品的始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下面试作分析。
一、悲剧美的讴歌
《祝福》写了祥林嫂悲惨命运,反映的是封建礼教杀人的严酷的现实,表现的是勤劳、善良、质朴、坚强的“小人物”的毁灭。为了强化悲剧效果,就应当在作品中营造一种自然的也是冷色调的悲凉气氛。基于此需要,作品在描写鲁镇“年终大典”之后,出现了下面一段雪景描写:“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段侧重表现现实悲剧的雪景描写,这种悲冷色调,为悲剧主人公的出现,创造肃杀气氛。人物的悲剧命运和自然环境的悲剧效果和谐地熔铸在现实社会之悲中了。因此,作品所表现的社会意义更深刻,悲剧色彩更鲜明,艺术感染力更强烈。
二、人物情感的外化
《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我”是祥林嫂一生遭遇的见证人。“我”的所思所感,深化了作品主题,增强了作品感染力。“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这段雪景描写,正是祥林嫂临死前询问人死后有无灵魂,“我”感到“诧异”和“不安”之后出现的,这无疑表达了“我”对祥林嫂的极大同情和对冷酷无情的社会的不满,具有以景传情的效果。“以雪示冤”是我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传统意象。“昭雪”不也就是“雪昭”的意思吗?“厚厚的积雪”显示了祥林嫂之死有如窦娥之死一般的冤情;“瑟瑟的雪声”更使读者在潜意识中感受到祥林嫂远在窦娥之上的难以倾吐的无限苦情。而作品中的“我”对祥林嫂之死的同情与对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愤懑而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包含在这似乎有声无声的雪的“沉寂”之中。
三、人物命运的暗示
《祝福》中第三次写雪是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的谈话之前,只有一句,点到为止: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作者为什么要在人物的谈话之前写这句话呢?除了以景写心,情、景、物心灵化、情感化,用雪写出祥林嫂难以言表的内心感受外,更重要的是推进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高尔基说过:情节是性格发展的历史。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中,祭祀沾不上手,处于沉寂与绝望之中,“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里通过对雪花的描写,衬托出她此时冷寂、麻木、空虚、悲凉的情怀,暗示她即将走向悲剧的深渊。此时的祥林嫂无所适从,只有到飘零的雪花那儿去寻找暂时的寄托。此时此刻,她已经开始绝望了。我们仿佛看到了祥林嫂在死亡的边缘上踽踽孤行。
四、深化主题的妙笔
结尾处,作品以雪花之冷冻写鲁镇年终大典之热闹,以祥林嫂身世之令人悲哀衬托祝福人家的欢快。“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年终大典,鲁镇热闹非凡,祝福的鞭炮声“联绵不断”。但是,与此完全相反的另一面是冷落悲凉,鲁镇越热闹,越使人觉得内心冰冷,祝福的人们越快乐,越使人有一种悲痛感。以致掩卷之后,我们竟忍不住要向那希冀在地狱里跟阿毛团聚的祥林嫂的孤魂送去一腔诚挚的祝福。因此,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与神权意志的蔑视的主题得到了鲜明而深刻的表现。
“祝福”四次写雪,贯穿作品始终,使作品充满阴冷之气,成为作品的基调。同时,四次写雪,更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象,这又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写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从对《祝福》中雪景描写的品析中,我们感觉到,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在作品之中的,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主题,往往越是隐蔽的,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精彩的句子中。一般读者,常常视而不见,而解读的功夫就在这些地方,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读法 篇3
【摘要】作品的细读是一种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使用方式,它是一种借助于语义学的方式深入、真切地感受文章在词汇运用以及细节的描写上采用的精妙手法,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文本细读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西方著名文学理论研究者克林斯·布鲁克斯是最早正式提出文本细读法的文学界佼佼者,他认为文本细读法应当成为所有人研究文学作品的最佳途径,通过该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结构以及深层内涵,这对于更加深层次地考证作者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智力、审美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在阅读中感悟更多文学知识的同时,建构起正确的审美体系,对于他们来讲是尤为重要的。
一、文本细读法的基本认识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文本细读在文学领域中是属于一种专门的学术术语,其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核心必须放置在文本上,这是文本阅读的基础。其次必须将对文本的语境以及语义分析看做是重点。最后,在文本细读中,将文本的组织结构理清是文本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这三大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文本细读法终极服务对象是为了实现文本批评。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应当遵循三大基本原则,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审美原则,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文学性,更有着深层的意蕴以及精神内涵所决定的。第二个审美原则在于情感原则,可以说每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其形式如何,都是对作者情感外在描绘,我国文学理论界对于文学的情感性有着十分出色的评价,其中著名文学评论家曹旭最为经典的依据评论就是: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更是一门关于“情”的学说,基于此文本细读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握“情感性”的作用。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整体性原则,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有其最为出彩的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但是却不一定是文章的主题,如果过于关注这一部分,那么将很容易导致审美偏题,这是文学阅读中最忌讳的,因此必须将整体性原则贯穿在学习的全程。
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文本细读法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感知课文审美能力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初中语文学习就是由语文阅读构成的。通过语文阅读学生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更能够在阅读中通过眼界的开阔,大大地提升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文学修养提高以及人格塑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牢牢将通过文本细读法的引入,提高感知课文审美能力看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中之重。
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宗璞作品《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像以往的教学方式一样,直接地就进行多媒体展示,而是在课堂进行之前,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为紫藤萝漂亮么?”学生普遍都会认为其很漂亮,然后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前充分准备,展示出自己描绘花朵美丽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有什么地方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真正地抓住了花朵的美丽动人。并通过讨论,研究一下还有哪一些地方需要提高,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作品之后,一字、一句地认认真真对本篇课文进行阅读,对文章中出彩的地方进行标记,并说出它哪一点好,课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意识进行背诵记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有初步的认知,更能够通过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从而为自己语文审美修养的不断提高,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跨越课堂,获知更多文学知识
通过大量的语文知识阅读,学生毫无疑问将会对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此时教学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某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会取得较好课堂效果,然而这对于学生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习、建立起完备的文学储备是十分不利的。此时教师另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习得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举例说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外国著名文学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这是作者用深刻、凝重的心情凝结成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有着十分浓厚的爱国色彩。作品无论是在语言、动作都有着十分精准的描写,然而在我国流传的经典中,也有关于爱国的题材,比如情感沉重的《过零丁洋》和《满江红》,文天祥与岳飞同样是在爱国主义题材中表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然而,三篇文章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笔者在正式教学之前,引导学生首先回顾后两篇作品,然后通过三篇文章主题、题材、作者等方面的比较,无论是在文学知识上,还是通过不断情感比较,引导学生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本意。比较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比较的内容,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依据黑板内容逐一分解,对学习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三)紧抓语言,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语言是一篇文章能够最终成文的基本构成单位,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必须在立足于对学生文学知识拓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文章的基本构成语言,我们不能够仅仅为了追求学生能力提高,就努力地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拔高上,必须将文章的基础:语言,看做是文本细读法的一个基础。举例说明,以上文为例,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紫藤萝瀑布》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将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放置在教学重点,更将重点、优美语句看作是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高度重视,不仅仅应该对这些优美句子进行记忆,更应该知道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紧抓语言,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三、结语
文本细读法重视的是对文章的“仔细耕耘”,不仅仅关心文本的语言,更重视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尤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法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精确了解同一类型不同作者文章的精华,这对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增加文学审美见解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篇4
关键词:孙绍振,文本细读,还原,分析
一.孙绍振文本细读法构建的背景
(一) 课程改革形势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从一线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寻、体验人文精神的最主要途径是作品分析, 语文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被花费在“文本解读”上, “文本解读”也自然成了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
(二) 文本解读现状
文本解读现状仍停留在“名作赏析”层面, 在理论支撑与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上处于“集体模糊”状态。在这样的境况下, 伴随着“现代大学者关注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 (1) 的回归, 我们看到了一批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成果, 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就是典型代表。
二.孙绍振文本细读概论
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也称“还原分析法”, 因为在这套文本解读方法系统中“还原”是进行文本分析的前提, 而“分析”是文本细读法的主要环节, 所以取这两个关键词来命名。还原、比较、分析的过程就是走入文本的过程。这套实践操作的可行性也意味着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可能性。
(一) 孙绍振文本细读法中的“还原”
1. 作为前提关键的“还原”
“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 (2) 不难理解, 还原就是将“作品中的、在具体情况下的”先放在一边, 想象出“原本的、最普遍意义上的”, 再将二者作以比较继而寻找差异性。例如, 还原就是把原来的观念 (以“英雄”的观念为例) 与经典文本中的观念 (在《木兰辞》中的“英雄”表现出的特殊性内涵) 作比较并从其间寻找差异, 二者不一样才有分析的空间。这就对解读《木兰辞》中的经典意味寻得了一个切入口。
还原的目的是揭示矛盾, 矛盾是通往分析的要塞, 又往往是文本的核心。因为矛盾意味着差异性、可分析性, 没有矛盾就没有分析的空间。在这里孙绍振的立场是分析的起点是差异性, “还原分析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揭示出矛盾。
2. 还原法的可操作性
按照孙绍振的观点:“不是凭借现实的资料, 而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要素想象出来, 作为分析的起点, 我把这种方法叫做‘还原法’。” (3) 可以理解, 想象出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要素”并不是很困难, 困难在于自觉地将这种原生要素与文本中的“独特性要素”进行区别开来, 这也正是揭示矛盾的困难所在。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去蔽”:一层层地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概念, 把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去蔽的过程就保证了还原的可操作性, 从而保证能够顺利揭示出矛盾和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文本还原便可以细致为“关键词的还原”、“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 (4) 这么一个细致的分类就逐层地放大了还原的可能性。
例如,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可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关键句, 就无从还原出“客观存在热闹”与“而笔下那般静谧”之间的矛盾, 就无从解读出朱自清主观选择宁静的内涵了。把“还原法”运用在这里就可以这样操作:从“这时最热闹的要数……”这句可以解读出当时清华园的环境是存在热闹的, 朱自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身处在热闹环境里的。这就与前文中朱自清眼里的静谧世界产生了矛盾, 明明身处存在喧闹的环境却视而不见, 更是直言“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矛盾就更明显了。经过“艺术感觉、情感逻辑、审美价值”的还原去蔽掉表面的宁静印象、感性的审美体验和机械威唯物的功利价值, 就不难发现清华园宁静是经过作者主观选择过的了, 进而领会作者内心、精神世界的宁静, 再从“超出了平常的清华园”过渡到“超出平常的自己”再到“是个自由的人”, 最后到独处在难得的、宁静的、自由的个人世界里的情趣, 真正的分析就显得有迹可循了。
(二) 孙绍振文本细读法中的“分析”
1.处于主体位置的“分析”
“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 分析的对象是矛盾。” (5) 看似与前文“还原”的说法有些混淆, 但结合具体名作的微观分析就不难看出:此处的“分析”重在具体入微而深刻地解读出矛盾、差异性深层次中的经典意味。“所谓分析, 应该针对原本统一的对象, 揭示出其和外部的矛盾和差异, 提出问题。” (6) 如果说通过还原揭示矛盾是“提出问题”, 相对应的做好微观分析就是“回答问题”, 分析出深层矛盾中所反映出的, 成就了文本之所以经典的内容。
2.分析法的可操作性
分析的前提是还原, 实现从统一性到矛盾性的跨越。分析从理论上讲就是分析矛盾, 接下来就是解决可比性的问题: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无论是同中求异还是异中求同, 其本质都是挖掘深层矛盾中的差异性的丰富蕴涵。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能力, “科学的抽象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从感性之异中求得理性的抽象之同” (7) , 可以理解为把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 也就是直接可感的的属性排除, 从无限多样的事物中抽象出共同属性, 即马克思所说的“从感性的个别性中概括出共通的普遍性来”。特别是对于异中求同, 要依靠科学的抽象能力在联系的眼光中寻找某个层次上的统一, 再从更高级的层次解读出统一中的差异性。
在还原法的基础上开展细致入微的分析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 并建构起了系统分析的七个层次, 从不同层面保证了分析的可能性:第一, 价值观念 (真善美) 的还原和比较;第二, 艺术感觉和科学使用感觉的还原和比较;第三, 情感逻辑合理性逻辑的还原和比较;第四, 历史的还原和比较;第五, 文本的还原和比较;第六, 流派的还原和比较;第七, 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例如, 在对苏轼的作品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在价值观念层面, 如《记承天寺夜游》可以通过对“闲”的还原, 从“摆脱世俗苦闷的豁达”到“闲适的人生境界”的价值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在历史的层面可以通过苏轼“黄州数年”一系列作品的比较分析中探索苏轼的“精神历程”;从文体的层面可以结合苏轼诗、词、赋等不同文体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风格的层面可以通过苏轼不同文风的作品之间寻求分析的空间;在流派的层面可以涉及苏轼尝试不同风格作品的创作及其对宋词各流派的贡献等。由此看来, 孙绍振系统分析层次的构建在拓展文本分析思路上给了我们启迪, 在联系的视野下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建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三.贡献与面临的考验
(一) 对现实的积极影响
“文本细读法”的建构一改文本解读混沌的状态, 并让读者感到文本解读是有法可循的。文本细读法及其建构过程中体现出的学术涵养及语文教育思想, 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教学境界、做学问的品格等层面均会带给读者以深刻的激发, 并促成一门新学科———“文本解读方法论”的诞生。
孙绍振的微观分析法具有原创性价值, 它的实践意义已经超过了初中语文教学。 (8) 在意义层面上更是超出了语文教育的范畴, “文本细读法”体现出来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和研究方法特别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在方法论上、研究范式上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二) 面临的考验
1.能否保证普遍的适用性
正如被孙绍振所诟病的“无效信息的重复”、“把肤浅的赞叹当成分析”以及“过度阐释甚至肆意强加”等现象, 都是文本解读缺少有效办法的表现。孙教授的文本细读理论对于当今文本解现状来说是一针很强的补给。“文本细读法”构建的理论基础让我们看到了在文本解读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 并能达成较广泛的共识。比如, 应该先寻找差异性, 将矛盾作为分析的起点;在比较的视野中解读蕴含在矛盾中的经典意味;把弱化的和强化的, 回避的和渲染的结合起来看, 弱化的和回避的是深刻理解文章的关键等。
上述做法可作为文本解读时遵循的章法, 但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有时会演变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作为文本解读的重要成果, 一线语文教师迫切的希望将它作为一套臻于成熟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这就要求文本细读理论更趋于完善以保证普遍的适用性, 我们寄希望于文本细读能发展为“文本解读方法论”层面的理论体系, 以便我们更有效地掌握这种解读方法。
2.对教师素养的高要求
孙绍振借鉴了传统的、新潮的、国内的、西方的大量文本分析理论, 集各家所长, 结合亲身实践的检验才提出了今天的文本细读法。他对众多经典文本的分析彰显了浑厚的学术涵养, 从孙教授的学术生涯的经历可发现“他似乎老是在转换话题和课题研究 (9) , 正是这种广泛涉猎、互相检验、取长补短的学术历练成就了他犀利的文本解读功夫。
但是, 没有孙教授这种深厚的积淀, 一线教师会把这种文本细读法实践到哪个层次呢?那种对文本敏锐的嗅觉、深刻的洞察力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所不具备的。教师们必须从文史哲、美学、心理学、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等这些孙绍振沉潜过的领域去汲取涵养。这对一线语文教师的素养来说是个大的挑战。
3. 由教师向学生的链接有待检验
文本细读法解读出的深刻内涵学生能否接受, 与学生学情是否契合是一线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例如, 孙绍振对《荷塘月色》的解读, 在摒弃机械唯物功利论的“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苦闷”价值取向后, 又解读出了“独处的妙趣”及“脱离家庭伦理的自由”。个人浅见:在教学中更倾向于选择更贴合学生经验的“独处的妙趣”这个层面。
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无法替代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从学习方法的层面上讲, 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能否作为一种可以传授给学生的有效阅读方法还有待检验。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06.
[2] .伍明春.孙绍振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31期.
[3] .孙绍振.作品分析的还原法[J].名作欣赏, 1994年第2期:07.
[4] .庄景秀.名作细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 2009年第09期.
[5] .孙绍振.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 (上) [J].中学语文, 2007年第21期.
[6] .孙绍振.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 (下) [J].中学语文, 2007年第24期.
[7] .潘新和, 郑秉成.孙绍振语文教育管窥[J].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11期.
细读标准 篇5
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民勤六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工作进展情况简报 为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读《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及省、市、县政府及教育局相关文件,进行处室分工,制定推进计划。此项工作现已全面启动,第一阶段细读标准,自查家底;强化整改,查摆问题阶段的工作已有初步进展。一是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落实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周汇报制度。二是对实验室、仪器室等各种功能室再次核对器材配备清单,目前所缺的各类器材的种类及件数已全部造册登记,并进行了经费估算,计划下一阶段通过自筹资金,多方争取,等方式全力配备。三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已分解到各教研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计划四月底完成。四是对人均校舍面积不足、实验室面积不达标等难点问题积极谋划解决方案,初步设想对宿舍楼部分闲置的校舍进行改造,改变功能,弥补教学用房不足的问题。
细读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39-01
新课标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体会到词句在语言环境的作用、表现力和意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而要想培养、提高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文本细读法是一种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它强调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朗读、还原与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比较分析能力与质疑追问精神,笔者现探讨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宏观把握文本
对一篇文章进行解读,首先需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如从宏观上去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结构等,从而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例如,在执教《春》(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通过对春天的吟诵,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即盼春——绘春——颂春。然后让学生体会,在描写春天景象的过程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美,如从触觉上形容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嗅觉上形容春风中泥土的气息,从听觉上描绘春天的流水声、鸟鸣声、短笛声。作者就是通过这三种感觉描绘出春天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二、细品关键词句
在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宏观、整体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词句在全文中往往具有揭示中心思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对课文进行“咬文嚼字”式的阅读,对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信息进行仔细的推敲。
在讲授《范进中举》(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的深层意蕴,教师可让学生找出并仔细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如范进中举前,称呼胡屠夫为“岳父”,而在中举后却称呼胡屠户为“老爹”,从范进对胡屠夫由“岳父”向“老爹”称呼身份的转变,就直接暗示了中举带给范进的身份和地位上的变化,也借此阐明了为什么范进在如此老的年纪还对科举抱着“恋恋不舍”的态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民众心态的影响。
三、分析矛盾之处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矛盾之处,这些矛盾之处是人物形象与思想内涵的集中展现。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局限,对于课文中矛盾性的文字表述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选择忽略无视。这时,教师应在一边予以引导和点拨,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课文的认识。
课文《孔乙己》(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句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语法表达上的矛盾。对于这一语法表述矛盾,学生往往选择忽略或者疑惑不解。但是,这一矛盾其实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运用“大约”,是表达主角“我”对孔乙己死去的不肯定,但“的确”是通过推测当时见到孔乙己悲惨的境况,肯定孔乙己已经死去了,反映了人心的确很冷漠。因此,通过这一语法表述的矛盾,表达了孔乙己的悲惨状况和人情的冷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的矛盾及其蕴含的涵义,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拉近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体会留白艺术
留白就是文章中有一些内容不写,或者叙述描写留有余地之处,它虽然简略,却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造成一种“文有限情无限”的效果。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体会文章中留白的魅力,理解文本中的深层内涵。
如在执教《台阶》(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一节课的时候,文章结尾,父亲说了很简单的一句:“这人怎么了?”作者又在后面补充了一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一处虽然文字简练,却是课文的留白之处,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层内涵。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深层内涵是什么?作者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这一处流露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热爱之情,并且掺杂了同情的情绪。教师引导学生对留白之处进行深入的研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深层内涵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细读法 篇7
一、文本细读法的基本认识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 文本细读在文学领域中是属于一种专门的学术术语, 其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 核心必须放置在文本上, 这是文本阅读的基础。其次必须将对文本的语境以及语义分析看做是重点。最后, 在文本细读中, 将文本的组织结构理清是文本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这三大特点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文本细读法终极服务对象是为了实现文本批评。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应当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审美原则, 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文学性, 更有着深层的意蕴以及精神内涵所决定的。第二个审美原则在于情感原则, 可以说每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其形式如何, 都是对作者情感外在描绘, 我国文学理论界对于文学的情感性有着十分出色的评价, 其中著名文学评论家曹旭最为经典的依据评论就是: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 更是一门关于“情”的学说, 基于此文本细读过程中, 必须注重把握“情感性”的作用。第三, 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整体性原则, 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有其最为出彩的部分,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但是却不一定是文章的主题, 如果过于关注这一部分, 那么将很容易导致审美偏题, 这是文学阅读中最忌讳的, 因此必须将整体性原则贯穿在学习的全程。
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文本细读法的引入, 可以提高学生感知课文审美能力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 初中语文学习就是由语文阅读构成的。通过语文阅读学生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更能够在阅读中通过眼界的开阔, 大大地提升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文学修养提高以及人格塑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牢牢将通过文本细读法的引入, 提高感知课文审美能力看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中之重。
举例说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学习到宗璞作品《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 笔者并没有像以往的教学方式一样, 直接地就进行多媒体展示, 而是在课堂进行之前, 对学生说:“同学们, 你们认为紫藤萝漂亮么?”学生普遍都会认为其很漂亮, 然后进一步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通过课前充分准备, 展示出自己描绘花朵美丽的文章, 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有什么地方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 真正地抓住了花朵的美丽动人。并通过讨论, 研究一下还有哪一些地方需要提高, 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作品之后, 一字、一句地认认真真对本篇课文进行阅读, 对文章中出彩的地方进行标记, 并说出它哪一点好, 课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意识进行背诵记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有初步的认知, 更能够通过背诵, 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 从而为自己语文审美修养的不断提高, 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 跨越课堂, 获知更多文学知识
通过大量的语文知识阅读, 学生毫无疑问将会对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此时教学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某节课中,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会取得较好课堂效果, 然而这对于学生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习、建立起完备的文学储备是十分不利的。此时教师另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就是对学生习得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举例说明,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 学生会接触到外国著名文学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 这是作者用深刻、凝重的心情凝结成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有着十分浓厚的爱国色彩。作品无论是在语言、动作都有着十分精准的描写, 然而在我国流传的经典中, 也有关于爱国的题材, 比如情感沉重的《过零丁洋》和《满江红》, 文天祥与岳飞同样是在爱国主义题材中表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然而, 三篇文章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笔者在正式教学之前, 引导学生首先回顾后两篇作品, 然后通过三篇文章主题、题材、作者等方面的比较, 无论是在文学知识上, 还是通过不断情感比较, 引导学生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本意。比较过程如下:首先,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比较的内容, 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 依据黑板内容逐一分解, 对学习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三) 紧抓语言, 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语言是一篇文章能够最终成文的基本构成单位, 离开了语言, 就不可能有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 必须在立足于对学生文学知识拓展的同时, 高度关注文章的基本构成语言, 我们不能够仅仅为了追求学生能力提高, 就努力地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拔高上, 必须将文章的基础:语言, 看做是文本细读法的一个基础。举例说明, 以上文为例,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紫藤萝瀑布》学习的过程中, 不单单将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放置在教学重点, 更将重点、优美语句看作是学习的重点, 要求学生高度重视, 不仅仅应该对这些优美句子进行记忆, 更应该知道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紧抓语言, 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三、结语
文本细读法重视的是对文章的“仔细耕耘”, 不仅仅关心文本的语言, 更重视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尤为重要的是, 在教学中, 通过文本细读法的使用, 学生可以更加精确了解同一类型不同作者文章的精华, 这对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增加文学审美见解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必须高度重视。
摘要:作品的细读是一种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使用方式, 它是一种借助于语义学的方式深入、真切地感受文章在词汇运用以及细节的描写上采用的精妙手法, 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法,蕴藉性
不管如今学术界对于文学本质的定义有什么不同,最后总是离不开语言文字。文字是文学的载体,离开文字,就没有文学。或许有人认为影视作品已经代替文字而将使文学消亡。但事实上,影视作品是在纸质品基础上产生而来,只有极富参悟文字能力的演员才能把握得好。而很多文字的内涵是演不出来的,从而导致影视艺术与文字文学相差甚远。因为它们归根结底是不同的传播媒介。文字/声音/图像,这三种中介,只有文字才拥有在人们心里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也只有文本细读才可在不同人心中所唤起审美情感,这种内省的审美情感与人的语文阅读能力是紧密相联的。
在当今图像娱乐充斥泛滥的时代、在现行高考制度下的语文教学确实面临着太大的压力,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学承载着太大的责任。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阅读依然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而要感受到语文的审美特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离不开文本细读法。
一、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学的蕴藉性
中国的“文”字在古远的中国历史上就被理解为有文采的。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它作为一个象形字,本身就是花纹、纹理的意思。在人类产生之初,文可能是一种纹身,在面部或者身体上勾画线条。而且甲骨文产生至汉字的成形,其中汉字的象形、形声、会意,就可以知道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有着丰富的意义蕴藉性。如电影《英雄》中对“剑”字的参悟一样。而且在中国古典美学追求中,这种独特意义的追求,越是充分,越是深邃,就越是美。就是这种对于美的追求,才有了中国古典文学为世界所瞩目的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恰恰是语言的蕴藉,所以《红楼梦》是深谙中国文化的赛珍珠都难以翻译出去的,难度在于小说中大量的诗词。这种意境只会出现在懂得它的人的脑海中,有着极强的内视性。这是当今的影视文学都难以代替的。
早在魏晋时期著名的“言意之辨”中,就主张言不尽意。他们(老子、庄子等)寻求的就是文字蕴涵的意义对文字本体的超越,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和无法穷极的“道”。这一言意之争应当溯源到《易传·系辞上》。因为其中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而这对于中国文论的影响也可谓深远。如魏晋时期刘勰的“隐秀论”,钟嵘的“滋味说”,唐代司空图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宋代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王士祯的“神韵”,王夫之的“情中景,景中情”,一直到近代王国维的“意境”。尤其在文学的审美实践中,唐诗宋词依然是中国人的最爱。中国由此形成了对于语言本身的自觉审美意识。
中国文论中偏重于这一点所形成的文论特点就使得文学注重其蕴藉———意境美,因而中国文学的审美情感贯穿始终。唐诗宋词自不必提及,散文在中国也大抵是“微言大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无怪乎当前畅销的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其中对文学的定义就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话语蕴藉就是“言不尽意”的文学传统。“言不尽意”的文学传统势必要求精读文本,细读文本。
二、永恒的距离———读者与作者
在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中,读者要尽可能地走近作者所创作的文本,除了尽可能的了解作家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世界)外,还需要的就是读者对于文本的准确理解。
作家的创作受时代社会以及个人个性的种种制约与影响,同时作家创作构思的心理机制也是十分复杂的,从构思到物化的过程也极为微妙,时过境迁,读者所能精确把握的就是文本本身。所以西方俗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中国的“诗无达诂”是有道理的。文本本身可以由不同读者依据各自的理解去体会、品味,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最终都是哈姆雷特,之所以是哈姆雷特的本质属性在人们脑海里面已经定位,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理解或许未尽相同。这就是文本阅读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如同文字的张力有它自身的外延与内涵。文本的阅读本身具有随时代变迁而丰富而变化的特性。文本阅读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读者一方面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体会作者的用心,去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亦可以加进自己的阅读经验与人生体会去挖掘它新的内涵。
在我们高中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尽可能要求能够“得作者之用心”,这需要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可以细细品味文本真实内涵,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也才能够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或者“弦外之音”,才可能在确定性的前提下有一定生发创新的阅读火花。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故意用到的“空白”,如故意的用到双关、反语、象征等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或者是故意使用标点符号代替文字所形成的种种空白,都是需要文本细读才能挖掘出来的。如鲁迅文章里惯用的省略号和感叹号,又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总之,文本细读是读者所必须依赖的一条解读文本的必经之路。
“新课标”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文本话题为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文本才是对话的核心,对话的依据。李海林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在教学中,教师首要的是精读文本,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殿堂,方称得上是授学生以渔。所以教师得先尽可能的走近作者。教师向众多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也是一个读者,而且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读者。
三、独特的方法———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的术语。这一流派是注重文本形式的批评,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英国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其理论依据就是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运用于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就是要针对不同文体采取相应的方法精读文本。虽然文体不尽相同,但精读理解的层面大体相同。文本的语言、独特的修饰语、独特的动词、独特的状语等,文本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文章的结构思路,这些都是窥探文本内涵的冰山一角,以此来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没有它们,就难以进入文本的“空白”,探究文本的“言外之意”。
首要的就是读,读文本,读优美语句、优美段落,读作者及写作背景,读原著,读相关评论鉴赏资料,读一切有利于更好理解文章的资料。这是细读文本的重要准备工作。好的老师在教学时常常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古论今,给学生强烈的艺术感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须以教材为出发点大量阅读相关作者、相关主题、相关写作特色的评论文章和资料,使之系统化甚至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备无患,游刃有余。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本任务就是从形式到内容,借语句本身窥见作者的情思,写作主旨和意图。这首要就是对词句的阅读和理解。高中阶段虽然生字生词不再是学习重点,但却不可以忽视这些字词,它们往往是理解以至加深语言的理解和文本解读的切入口,应该敏锐地把握住内涵丰富的一字一词,引导学生品评鉴赏。如《祝福》中写道“我”和鲁四老爷见面寒暄后,“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里的一个“剩”字将鲁四老爷留给我的孤寂无聊几欲逃脱的心理含蓄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古诗词中重点字词的赏析,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不理解这个字的妙处,就很难鉴赏到这首诗中主人公前后的情绪落差。
正是这种文本阅读,可以深化学生对字词文章整体的理解,能够在细读文本思考的时候将其中暗含的图景在头脑中想象成一幅图画,想象其意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再外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是文本中蕴含的哲理。哲理是优秀文章的深刻标志,这种深刻是其他媒体所难以表达的,而这正是我们研读一篇文章的重点所在,作者的见解主张、文章的主旨意义,真正理解才是真正读懂。如我们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中对地坛亘古存在的描写,对其间一个个小小生命的细腻描绘,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中尽数传达出对于生命的丰富而厚重的感悟。这些,是我们观看任何地坛的介绍片都领悟不到的,而这正是作者心血之所在。
再次,细读文本中的空白。有意的空白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而这无尽之言,就有无尽的意蕴等待我们挖掘。如鲁迅《故乡》里那经典的两个字和一个省略号:“老爷……”,蕴含了多少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又如,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得知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在生死弥留之际的话:“宝玉,你好……”,仔细挖掘黛玉的临终遗言对于宝黛爱情的理解,对于贾家封建家庭,对于小说主旨都会有深刻认识。
总之,文本细读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语文,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 (汉) 许慎.说文解字[M]. (宋) 徐铉校定, 北京:中华书局, 2002年重印:18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重印:75.
[3] (美)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 张招进, 童庆生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序言:2.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2.
[5]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431.
细读法 篇9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
(一) 不合理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需要遵守课堂纪律, 并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然而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 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尽管新时期,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 但是却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主旨, 新技术的应用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形式化的改变。
(二) 不充分的生活阅历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 并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 在对阅读文章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被父母及长辈极度呵护的状态下, 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 无法真正从心底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日常阅读学习过程中, 只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死记硬背, 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产生误解或理解上的误差。例如, 在对《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文章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细节动作描写, 然而小学生如果没有植树的经验, 便会感受到这段内容非常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二、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 加强对文本细节的重视
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 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重点掌握, 从而提升对文章的理解。例如, 在对《翠鸟》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根据文本细读法的要求, 学生应首先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 并将其中无法理解的词语、生字等进行记录。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这项工作, 小组合作过程中, 学生能够进行讨论和互相监督, 这样一来, 对知识内容的记忆也将更加深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不仅应当特殊记录相关生词, 还需要找到那些能够描写翠鸟的形容词, 并将这些形容词进行分类, 例如, 将描写翠鸟动作的词放在一组, 将描写翠鸟声音的形容词放在另一组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以上工作。
经过仔细划分和总结, 学生们能够掌握“疾飞”、“蹬开”等是描写翠鸟动作的形容词, 同时“又尖又长”、“浅绿色”等是对其外貌的描写。这样一来学生对翠鸟的形象及文章的理解将会更深一层。
(二) 加强对段落结构的重视
在阅读教学当中, 对段落结构的掌握是非常困难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直接将相关段落大意总结并传授给学生, 学生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理解。新时期, 应用文本细读法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别对每一段进行细读, 并自由发挥, 自己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在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细读文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 鼓励并吸引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总结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细读法 篇10
所谓“文本的矛盾点”就是作家在行文中往往出人意料, 于无声处引人深思, 引人遐想, 看似是矛盾的用笔, 实是表象的言语背后蕴含深意。鲁迅先生是运用矛盾点来表达语言, 刻画人物, 揭示主题的文学大师, 值得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认真探究。
一、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揣摩人物的心理
[教学片断一]“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在教学中, 我提问说:“我”的心“很重”为什么又“忽而轻松”了?这是不是矛盾啊?
学生经过讨论后, 得出结论说:这不矛盾, 因为从上文看, “我”之前想看社戏, 可是一没有大船, 二是求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 三是母亲不许跟别人去, 外祖母担心安全, 因此, 没有办法看社戏了, 这时候, “我”的心很沉重;现在八叔大船回来了加上阿发打包票保证了安全, 这些问题解决了, 母亲已经同意了。既然能去看社戏, 我的心情自然舒畅, 浑身舒服,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了。所以, 我的心轻松了。看似矛盾实是表现了“我”能够去看社戏时喜悦的心理;同时又与前文看不成社戏而沮丧的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学片断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还以为船慢”
我们很多老师在分析这段话时, 普遍认为这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而忽略了把它作为矛盾点来分析。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一下, 就会发现, 这句话前后是矛盾的。既然“远山向船尾跑去”就表明船很快了, 为什么还说是船慢呢?
其实, 这个问题是班级一位学生提出来的, 这位同学一提出这个问题, 班级就炸开了锅, 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后, 学生们一致认为, 这是作者故意为之, “远山向船尾跑去”是“我”的主观感受, 用“远山的跑”衬托船行速度快, “但我还以为船慢”则是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迫切心理。
二、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品味人物的心情
[教学片断三]“月还没有落, 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而已离开赵庄,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在分析这句话时, 开始学生们认为这句话是景物描写, 我接着就问:“‘月还没有落’可不可以理解为‘月快落山了’?”
学生回答说:是啊。“那这时的月光是不是不太明亮了呢?”我接着又抛出一问。
这时候, 班上一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马上就说:这个地方也是矛盾点。因为, 月快落山时, 月光是变暗淡了, 它怎么会格外的皎洁呢?这是“我”的主观感受的体现, 因为社戏演得枯燥无味, 小伙伴们都恹恹欲睡, 每个人的心情和看社戏前心情截然不同了, 现在要回去了, 大家精神也足了, 心情马上变得好了起来, 看到的月光自然格外地皎洁了。所以, 这句话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衬托了“我”的心情。
[教学片断四]“母亲颇有些生气……但也就高兴了, 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在课堂上, 有学生对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 这句话是不是矛盾点?“生气”和“高兴”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 接着就有个学生站起来说:“生气”是因为我们回来太迟了, 母亲在家一直担心我们的安全;“高兴”是我们终于安全地回来了, 她的担忧之心终于放下了, 所以母亲不但高兴, 还为了感谢阿发他们, 邀请小伙伴们去吃炒米。这句话表明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关爱之情。
三、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吃透文章的主旨
[教学片断五]鲁迅先生在《社戏》文章结尾写道:“但我吃了豆, 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吃。”“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在分析文章主旨时, 我说道:同学们, 课文中明明写戏并不好看, 看得令人昏昏入睡, 气得少年们破口喃喃地骂, 豆也只是滴着露水, 带着泥土味的普通罗汉豆。为什么结尾说那夜的“豆”和“戏”是最好的呢?这一切好在哪里呢?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啊?
学生甲:因为, “看社戏”和“吃豆”是平桥这块乐土给“我”感受最强烈、印象最深刻的两大乐事。
学生乙:因为“看社戏”和“吃豆”中能够表现平桥村老人和孩子们对“我”淳朴、真挚的情谊, 也表现阿发他们的聪明、能干的美德和六一公公、八叔他们的勤劳善良的品质。
学生丙:因为“看社戏”“吃豆”过程中, “我”感受到了江南水乡迷人的风光, 以及平桥村自由、平等的气氛, 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而这一切都是“我”在“那夜以后”的城镇生活、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豆”和“戏”只不过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的载体, 而作者真正想表达是对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对美好、自由、平等生活的追求以及向往之情。这也是文章主旨所在。
总之, 从分析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矛盾点中, 我们感受到了先生的言语的严密, 叙事的灵活, 思维的广阔, 思想的深刻, 感受到了他对人物、对生活和对社会特殊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他以辩证的观点全方位地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表现人物的复杂的心理, 剖析人物内心真挚的情感, 揭示意蕴深远的主题, 可谓耐人寻味, 引人深思。鲁迅先生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
细读法 篇11
一、多元有界,尊重文本价值
首先,“多元有界”是在尊重文章本意的前提下进行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或是描写景色或是抒发感情。对文章的“多元解读”并不是对文章内容的绝对自由理解,而是以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年代为基础。这种多元解读是在一元解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能以歪解文章主题为代价。阅读是个性化的体验,读者很难从阅读中毫无遗漏地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文章要表达的原始意图,读者只有在多元的解读中从多方面總结归纳,才能不断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多元有界”要遵循表达文章本意的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了他们对文章本意的理解需要逐步深入,对于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可能需要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反复阅读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最后,“多元有界”要以实现一定的教学价值为目的。我们无论采用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法时选用的阅读教材来源于文学作品但又与文学作品有所区别。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以“教科书”与“教材”为代表的经过教学论加工的专业文本组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们来源于文学作品,但又区别于文学作品,这些文章大多是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节选自文学文本或对文学作品的改写。经过加工处理后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整体阅读,潜心细部咀嚼
文本细读就是要求读者慢慢品读文章、仔细领会文中字词句的含义、慢慢欣赏做的表达技巧等,这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年文本细读已逐渐被广大语文老师所接受。在文本细读中,要在保证文章整体性的基础上处理好内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将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
整体阅读就是要把握整体结构,领会文章的核心价值,从作者的立场去品味文章内容,其中包含了文章语言传递的丰富内涵和思想感情,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文章的语言基调以及写作背景。在整体阅读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文章的细读,文本细读就是要对文章进行逐词逐句的推敲,分析文中关键字词的作用;根据文章结构进行段落划分,挖掘文章的精彩之处。
文本细读法是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水平,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可抽出更多的时间细读文章,从细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积累阅读技巧,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雷永梅.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细读法 篇12
郭枫的散文灵秀而飘逸, 长于创造情融于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 冷峻的笔触往往直指被现代文明异化的现实世界, 在台湾文坛独树一帜。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童心飞扬、想象奇幻的抒情散文, 体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文章以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侠义、美丽和智慧, 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桃花源。
一、文题:召唤童心
读文须从读题始。乍看题目中的“村落”一词, 读者脑海里便会浮出“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的画面。然而, 再看“村落”的前缀———“草虫”, 就不能不引发读者心生疑窦并产生阅读兴趣:生活在“村落”乐土里的“村民”, 不是我们芸芸众生, 而是群居生息于草丛中的虫子。这草虫何以有村落?———正是作者童心聊发吧?这村落是宁静闲适的, 还是喧嚣纷乱的?———还是睹文为快吧!
如同郭枫的其他散文作品———《空山鸟语》《九月的眸光》《生命的一抹》……“草虫的村落”这个题目不仅鲜亮, 而且制造了阅读的期待。它召唤着读者焕发无拘的童心, 与作者一同走向质朴的自然。倘若题目换成“草虫的世界”“草虫的生活”“昆虫记”等等, 就会失却这种召唤力了。
二、开篇:敞开童心
今天, 我又躺在田野里, 在无限的静谧中, 忘了世界, 也忘了自己。
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个“又”和一个“躺”字, 点出了作者与田野亲密接触的频率与姿态。田野, 正是作者远离尘世, 心灵得以憩息的一方净土。“静谧”何以是“无限”的?因为作者“忘了”人事烦琐的俗世, 甚至“忘了”自己, 进入到了一种“无我之境”, 心灵的空间在无限延伸, 在无限敞开……
这是一颗怎样的心灵呢?找到原文的开篇读一读, 便可见分晓:这是一颗澄明清澈的童心。原文中写道:
你生长在城市里的人们, 忘却了田野的妩媚了么?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 当春秋佳日大自然把乡村盛装起来的时候, 你也曾有过愉快的郊游吧?请闭一下眼睛, 记不记得那时你是如何地伸开手臂, 用喜悦的姿态, 奔向田野的?
我总爱怀着一份稚气, 把城市遗在身后跑到田野里来, 来呼吸一下弥漫着草香和泥土香的空气, 来听一听森林和小草的密语, 甚至, 我有时候, 放纵得像孩子一样, 在旷野脱了衣服躺下来, 躺在阳光里, 躺在上帝制作的绿茵上……
今天, 我又躺在田野里, 在无限的静谧中, 恬然的幸福之感渗透在我灵魂深处, 我变成一只空灵的贝壳;再也不去想忙碌的众生在做些什么?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摘自《课外阅读》, 2005年2期)
读到这儿, 我们便能明白:这是“怀着一份稚气”的“又”, 这也是“放纵得像孩子一样”的“躺”。这一次游历, 既是童心的回归, 也是童心的绽放。没有童心的全然敞开, 何来大自然怀抱里无拘无束的神游?
三、幻境:放飞童心
作者的目光恰如一个可以推拉摇移的镜头, 追随着一只小甲虫的爬行, 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徐徐展开了一幅幅奇幻的画卷。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 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 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 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这是第一幅幻境。多么独特的感受呀!在作者奇妙的想象之中, 原本是细密的草茎, 却放大、幻化成了一座茂盛的森林;原本是人类的“我”, 却缩小成了一只“空灵的贝壳”;原本是小如蝼蚁的黑甲虫, 却成了行侠仗义的“游侠”。因为在这里, 跃动着一颗天真的童心, 洋溢着儿童的趣味。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对黑甲虫的“游侠”身份, 一个语气词“吧”, 带有几分猜测;而“一定”一词, 却分明流露着肯定。“游侠”, 在东方文化语境里, 是和“浪迹江湖, 云游四海, 行侠仗义, 超凡脱俗”等语词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是大自然的自由徜徉者;在西方文化意义中, 指的是一种巡林客, 他们以森林为家, 与动物为友, 与大自然之间总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总之, “游侠”是属于大自然的, 是大自然之子。“游侠”这一譬喻, 用于此境, 可谓非常贴切。作者还以一个特写镜头描摹了黑甲虫的英勇:“它虽然迷失了路, 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 终于走出一条路。”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 很多黑甲虫村民, 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 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 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 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这是第二幅幻境。与第一幅幻境一样, 也是先写村落, 再写村民。“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也就是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这是最适合草虫聚居的地方, 所以也就可以看到许多熙熙攘攘往来的黑甲虫村民。游侠远归, 一只娇小的小虫出洞迎接, 她是游侠的妻子, 妹妹, 还是母亲?从“意味深长”“对视良久”“一齐欢跃”等词语, 我们能读懂游侠不仅有侠骨, 还有柔肠;我们也能感受到虫儿间浓浓的亲情与聚首的幸福。作者想象之丰富, 感受之独特, 于此亦可见一斑。
第三幅幻境, 作者将镜头从黑甲虫游侠的身上, 切换到了走在“大街小巷”的“南国少女”———小圆虫身上, 切换到了村落访客———蜥蜴的身上。几只长有美丽花纹的小圆虫, 一只丑陋的蜥蜴, 经作者的童心同化后, 竟成了情意流淌的友好睦邻!
第四幅幻境, 作者将目光推移到村落的“两棵大树”上, “紫红的小果实, 已经被阳光烘烤得熟透了”。这是一个大自然所赐的浪漫音乐厅, 暖融融的阳光是舞台天然的聚光灯, 丰收的小红果是厅内绚丽的装饰。“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 优美的音韵, 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 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在作者的童心世界里, 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有灵性的泉水声。这一比喻将无形的音韵化为有形的灵泉, 歌咏了甲虫音乐家们所创造的天籁的纯净与醇美。从这段话末尾的感叹号里,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第五幅幻境:在僻静的小路上, 一幅甲虫“村民们”的劳动图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小甲虫是如此的“勤勉”, 小小的身体却能推动“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 还“行色匆匆地赶着路”。看着它们劳动的场景, 作者在思考, 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小甲虫们如此勤勉地奔忙?可能是一种家庭责任感, 使它奔忙着;可能是小甲虫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感, 激发它前进着……一个问句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促使读者不断地联想开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我还看见了什么呢?也许还看见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 看见一对年迈的甲虫牵手漫步……我看到的将只有侠义、勇敢、美丽、友善、勤勉这些和谐、快乐的图景;而纷争、怯懦、邪恶、懒惰……在纯真无邪的童心里, 将会统统消失殆尽。
四、收篇:回味童心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 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 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夕阳亲吻着西山”和“红鸠鸟的歌声”以拟人化的手法点明时已傍晚。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那是一种把全身心交与大自然的沉醉啊!在“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沉醉地神游一下午后, 作者才被红鸠鸟的歌声唤回, 在行文上首尾呼应, 结构紧凑而严谨。
最后, 作者意犹未尽, 一再回味:“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能从“细密的草茎”之中寻觅到别人寻觅不到的风景, 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快乐天地”, 一定是拥有一颗童心的人!这“得意”, 恰是奏给童心的凯歌!
【王崧舟点评】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它与西方的“模范读者” (即按照作者在文本里设下的机制来阅读作品的读者) 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新批评学派曾经以“作品一旦完成, 作者即已死亡”的口号来刻意摆脱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的联系, 但矫枉过正, “作者”并没有因为新批评的一纸讣告“被死亡”, 相反,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 “作者”早已在西方复活。是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请注意, 毕竟都是“哈姆雷特”而非“哈利·波特”。为什么?因为作者确乎在文本里设下了某种特定的机制。因此, 以“作者”的视角细读文本, 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在本案例中, 作为读者的教师一直小心翼翼地揣测和还原着作者郭枫的创作本意和用意, 尽管这种还原是读者自己的一厢情愿, 但我们不能否认, 这种还原是有理可依、有据可查的。
【细读法】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