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

2024-05-19

国际化(共12篇)

国际化 篇1

本文深入阐述了企业要加快国际化的背后原因,简单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国际化企业。

近年来,广东的大企业大集团国际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纷纷通过海外合作、海外兼并、海外设厂等手段开拓国际市场,积极谋划布局产业的国际版图。就在2015年12月18日,碧桂园集团宣布将投资2500亿元在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建设森林城市项目,打造“全球未来绿色智慧城市的典范”。广东联塑集团也积极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开启全球化布局,以合作、共赢、智慧、国际化的商业理念,打造家居、建材、五金全球销售平台先行者——领尚环球之家,并在2016年1月15日举行了领尚环球之家全球首秀。广东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正在加快探索,国际化的企业也在慢慢壮大成型。

事实上,国际化是一个含义很虚、范围很广的话题,既有产业层面又有战略层面,既有业务层面又有思维层面,既有企业层面又有国家层面,既有经济领域又有文化领域。可见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国际市场对企业的贡献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海外市场销量、产品与技术的全球领先度、海外产业基地布局等。在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时代,广东企业国际化,应是战略、思想、体制、业务、人才、文化的国际化。当然,要完全做到这些非常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上下而求索。

要加快国际化的背后原因

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振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其中一大问题。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6年的经济工作开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药方。到了2016年3月份,围绕去产能、去库存等中央和地方已相继推出系列举措和政策,由此对国内部分行业的产生的影响将陆续显现。这些动作的背后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就是国内制造业正在遭遇“产能严重过剩,产业转型升级急迫”的困惑。广东虽然不是以钢铁、水泥、矿产等这些工业为主,广东产业调整不像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所要面临的问题那般复杂,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内在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广东以制造业为主,要在现如今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产业宏观布局之下完全独善其身基本上不可能,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内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不会强劲,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不会明显好转。

生产成本高居不下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这几年来,尽管国内外市场的一头需求萎靡不振,但我们生产源头的这一头的劳动力、部分原材料、土地开发等成本并没有回落,品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产品毛利率低位徘徊,企业始终在狭小的利润空间生存。所以,在市场与生产两端都存在非常复杂问题的现实中,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还是面临比较复杂的局面,大型企业则由于业务范围广泛、资金充足等先天优势纷纷抢行业高地、抢市场份额,得以相对健康地发展。

分析了产业、企业、市场的特点之后,似乎可以说,一个大型企业要壮大发展,要成长为像联想、华为、苹果等这样国际级的大企业,除了要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和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目光瞄准到国际市场上,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放置在国际层面上,在产品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的基础上积极谋划“走出去”,扩大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像美的、联塑、伊之密等广东重量级企业早已开启了国际化之路并且实现了初步的成功。

在过去多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之后,广东工业到了急需转型升级的阶段,急需更大的市场。在经济和产业一体化、区域化以及互联网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下,在各国、各区域资源正在以更为公平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共享的发展趋势下,广东大企业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将发展战略扩大到境外。

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当然,企业“走出去”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问题,存在相应的不可忽视的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到外国投资,风险最大的是东道国发生了战争、内乱或暴动,这种政治风险首先要规避。此外还要看东道国对外来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是否充分,政府审批效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可能变成国有化、被征收、被征用等风险。如中亚、南美的政治风险相对较高。

二是审查风险。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各国对金融的监管、对产业的保护大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被反复强调。所以,国际化企业要考虑到东道国的环保审查、反垄断审查、反商业贿赂调查、国家安全审查、反倾销调查、技术审查、信息披露调查等因素。如南美、澳洲等区域的反垄断比较高,东欧、南亚、澳洲等区域面临环保审查。

三是信息缺失风险。“走出去”企业要对东道国了解很多信息,包括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外汇制度、劳工问题、政府审批程序等等,避免立项决策失误、决策经营管理不规范、争议出现,一旦发生争议可能会陷入被动应付局面。尽管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但这些机构业务范围有限、对双方缺乏了解,能提供的针对性服务有限。如中东、中亚、南美、非洲等区域的投资风险或多或少存在。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近两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温和复苏态势,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相对增强,全球投资企稳回升,国际监管环境持续改善。同时,中国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开始从提出到进入实施实施。种种有利的国际营商环境为广东企业实现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投资机会,广东企业有资本、技术、市场、品牌、资源等优势,相信海外发展的机遇多于挑战,“攻城略池”将指日可待。

一是要解决“人才”的问题。“走出去”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层的国际化程度,将有助于企业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逐步实现“资本、产品”的国际化、价值观的国际化。

二是要解决“产品”的问题。“走出去”企业应更多地专注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生产符合东道国国民喜好和习性的高品质产品,提供高质素的服务,形成独有的核心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

三是要解决“规则”的问题。“走出去”企业需密切关注国际税收等规则的发展、重视各地的税务合规等问题,尽快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内控体系,在追求收益的同时降低投资及合规风险。

四是要解决“自身”问题。“走出去”企业还需要克服战略制定、组织管理、跨文化融合等诸多问题,打造良好的国际化形象。

企业国际化的终极目标

当一个企业初步实现国际化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转型升级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即要从“走出去”(指硬实力,资金技术资源的体现)走向“走进去”(指软实力,是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成功体现)、“走上去”(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完美结合,得到东道国政府、企业和人民尊重的体现),也就是要统筹兼顾产品服务、社会文化、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享誉全球,应是一个国际化企业的终极目标。

国际化 篇2

——给孩子一个窥探世界的窗口

有一栋打瞌睡的房子,在这里所有人都在睡觉。戴着睡帽的老奶奶睡在大床上,地上是睡成一团的狗和猫,一个小男孩歪着脑袋睡在一边的椅子上,还有一只小老鼠睡在镜框上。他们睡得很沉很沉,做了一个又一个梦。可是,他们的好梦被一个不受欢迎的小黑点——跳蚤给惊醒了,老鼠跳了起来,猫儿、狗儿、小孩儿一个个都惊飞了起来,老奶奶还压垮了床„„大家都醒来了,打瞌睡的房子里再也没有人睡觉了。这是奥黛莉·伍德的绘本《打瞌睡的房子》里的故事。

临近暑假之际,屯溪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和美国南卡India Hook(印度胡克)小学的Stacy Bunchman教师一起,以这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上了一堂趣味横生的数学课。

这是包河区推进包河国际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新举措。国外教师来中国课堂上课,中国教师赴国外“支教”,通过中外间的校际合作,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搭建一个专业的国际交流平台。

国际理解教育 诠释教育国际化内涵

经过毅力的锤炼和汗水的洗礼,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2013暑期新生军训在8月25日新生军训汇报表演中圆满结束。今年,外国语实验中学招收新生120人,沿袭小班教学制,继续把国际化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包河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于2011年10月开班办学,是合肥市首家公办外语特色初中。据校长喻霞介绍,学校以“融合中西文化,彰显个性魅力,成就师生梦想”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以国际交流为依托,培养博学、智慧、至德的英才少年。

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包河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提出,教育需要注重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在国际化、现代化教育上我们任重道远。”陈雪梅局长表示。

近几年,包河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2009年创办了包河区外国语实验小

学,受到了广泛欢迎,学校也取得了诸多办学成绩。2011年又创办了包河区外国语中学,2013年5月包河区32中申报国际班,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打造一条国际特色教育的通途。除此之外,包河区教体局全力支持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与活动,加深国际理解教育,鼓励学校引进国外优质师资和国际课程,尝试建立国际课程共建班,推动学校文化艺术跨地区、跨国界交流,促进包河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包河区国际教育一体化进程。

何为教育国际化、现代化?陈雪梅局长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民族国家在教育领域对全球化影响的应对,其实质是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我们要从民族利益的需要出发,既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也要不断扩大本土教育对世界的影响,要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与自身的优秀教育经验相结合并不断创新,保持教育的特色。没有教育国际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秉着这样的理念,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致力于培养“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既懂国内还懂国际,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团队作战的综合性领军人物。”

美国教师教中国娃 体验西方教育课堂

中国孩子能适应美国课堂教学吗?答案是完全可以。

6月18日,美国南卡India Hook小学的Stacy Bunchman教师和屯溪路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工作”,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美国课。在课堂上,习惯于自育自学的屯溪路孩子们很快地进入状态,并适应美国探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是在包河区屯溪路小学举行的首届国际教育会议合肥分会,当天和Stacy Bunchman教师一起来到屯小的还有美国IndiaHook(印度胡克)小学校长Guyton率领的教师团队。

IndiaHook小学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南卡罗来纳州的罗克希尔市,在州立和联邦水平上都有着优秀的学生学业表现,曾获得了南卡罗来纳州教育部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学校。IndiaHook学校是实践“合作教”方面的领导者,专注于学生的合作策略和技术融合项目。整个教育分会内容紧凑,除精彩的美式教育课堂外,还交流了两国两校的教育文化理念,并由美国教师做了6场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也是包河区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举措之一。6月14日,包河区组

织屯溪路小学、合肥师范附小等12所区属小学校长、副校长共22人赴北京参加首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本届会议主旨是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搭建一个专业的国际交流平台,以一线学校为研讨主体,审视当今的小学教育实践,探讨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探索学校未来的发展和改革。包河区老师们和与会者一起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中关村四小、翠微小学、育英小学的“美国教室”中,观摩来自美国4所独具特色学校的8位教师16节课堂教学,听取专题报告,参与现场互动。

曙光小学黄宗兵老师参加了首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翠微小学分会场的活动,美国教育的阅读和挑战学习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黄宗兵说:“India Hook小学老师Stacy Bunchman作了《均衡的文字教学方法》的报告,说明在美国注重因材施教,每天2个小时用于阅读,1个小时写作,但作为语言学习远远不够,在其它学科中都有融入,在前期老师指导得多,后期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她介绍了阅读讨论会的形式,学生会有独立学习的阶段,并在后面进行阅读的分享。老师在指导阅读时会戴有特殊的头饰提醒孩子们:老师正在指导某个小组,其它同学要尊重他人工作,尽量不要打扰。在学生阅读前,老师先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在阅读时将学生分成4个不同的小组,要保证他们的兴趣。在美国,她们会基于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中国教师赴港澳支教 交流大陆式教育经验

2013年8月卫岗小学副校长刘琴和内地其他50名优秀教师一起,赴香港支教,为期一年。“一方面,通过与香港的教育工作者交流研讨,促进香港特区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入了解香港的教育环境,学习他们的优点,结下友谊,为两地的学校、教师、学生建立交流合作的关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刘琴副校长说。

据了解,刘琴副校长参与的赴港支教活动是由教育部选拔实施的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从2005年开始实施,旨在促进内地和香港在语文、数学、学前教育方面的交流。包河区教体局对此交流协作计划相当重视,视为国际交流的一个高平台。

选择去香港支教,刘琴副校长有着自己的香港情结。10年前到香港一游,带着好奇的目光在香港某学校的匆匆一瞥让她种下了深深的香港情结:香港是一

本难读懂的书,香港教育也是一本难读懂的书,何时能细细品味,用心去读一读这本书呢?“带着这香港情结,本着交流学习的想法,当听说有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报名了。”

赴港前,刘琴副校长做了充分准备。通过网络和学校材料,她了解了赴港支教学校的大致情况,她发现,香港多数是英文教学,交流多是英语和粤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较低,阅读能力也是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她给自己的支教制定了两个内容——普通话教学,组织推广普通话活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支教一年,本着尊重、热情、真诚、包容的心态,我会用心去感受、思考香港的教育,为我们包河区的国际化教育带回新的思考。”

同样参与过支教的还有仁和佳园幼儿园张莅蓓园长,去澳门支教两年的她认为澳门是一个小与大、多和少、紧和松、简陋和豪华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城市。“澳门的教育有四多:教育投入多,仅去年一年投入就近21亿;私校多,目前全澳学校80间只有11间公校,其余全是私校;澳门作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城,教育发展也呈现多元化格局,“五彩缤纷”;多学制并存。同时澳门学校还有三少:班级的学生少;专职教师少,澳门教师准入资格相当严格;交流少。”张莅蓓园长介绍说。

两年的澳门见闻让张莅蓓园长看到了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据介绍,澳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青局设立了专门的教育资源中心,为教学人员提供教学设备、技术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援,每学年投入超过1千万元。教青局开展任何活动都会征求学校的意见。在教师培训上形式多样,选择自主。

让张莅蓓园长感触最深的便是澳门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澳门回归后继续扩大发展博彩业,澳门的家庭、学校都置身于赌城之中。学校、家庭的教育自然受到严峻考验。“澳门成功做法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家庭教育强调‘生活即教育’,家庭生活一定要充满爱、充满理性、充满书香。学校教育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人格培养为核心。特别是一些教会学校更是注入了宗教的信仰,社会教育强调发挥社团作用,法律的作用,以保证未成年人在染缸里不被污染。”

小小鼠标里的大大世界 信息化推进现代化

无论走进包河区的哪一所学校,即使是偏远的乡村小学,你也能看到教室里崭新的班班通,机房里摆放着一排排电脑,“信息高速公路”在包河区各学校已畅通无阻,搭建起教育走向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包河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着力保障教育信息化经费。如今,包河区90%学校实现宽带光纤接入,44所学校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断规范,班班通设备与班级比超过1:1。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还是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上,包河区教体局始终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信息化道路。

2013年暑假,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长春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合肥46中的安鹏同学获金牌,毛宏博、陈汐文等四位同学获银牌,马润中、张向东等五位同学获铜牌,是包河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初中参赛学校中获奖最多的学校。这是包河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最新骄人成绩。据了解,近三年,在信息技术有关竞赛活动中,包河区市级以上获奖;累计1240人次。

作为以信息技术教育见长的合肥特色小学,巢湖路小学的小小鼠标实现着大大的精彩,信息技术课上,他们轻点鼠标,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社团活动中,小小鼠标帮助他们实现“芝麻开门”的梦想;“春芽电视台”里,熟悉的鼠标“滴滴”声成就出一期期精彩的电视节目;班级博客中,小小鼠标帮助孩子们将一篇篇美文佳作呈现于人,让博客成为绽放精彩的舞台。

从国际化的邮轮到国际化的专业 篇3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问一问:

1.坐得起邮轮的人对服务人员的要求很高,而这所学校的毕业生竟能100%到邮轮上工作,是毕业生质量很高还是其他学校毕业生质量太弱?

2.国内目前还没有邮轮,也没有职业标准及相关培训经验,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课程体系等可以从国外引进,师资总不能从国外整体引进吧?

3.曾经见过好几所学校的航空服务专业使用退役飞机作为实训中心,邮轮专业不会也在海边搞一艘退役的邮轮吧?即使有,那也只能完成一些实训的工作,学生还是无法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学校的实训实习如何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与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发现答案大致如下:这所学校从2004年开始就创办了邮轮专业,当时国内、国际上都没有学校开设同类专业,就业市场极其广阔;学校创办这个专业是依托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邮轮服务中相当多的技能与酒店服务相似,因此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资源都是有基础的;学校建设了一个教学一体的仿邮轮的实训中心,另外学校还与上海的高端涉外餐厅、酒店形成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不存在任何问题。

之所以说这个案例有意思,是因为这个专业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东西。据说国际上没有学校开设这个专业,那国外的职业学校为什么不开设这样一个既“上档次”就业又好的专业呢?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内外不同的专业观。

教育部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专业类有19个,专业数有321个,专业方向有920个,并且明确了专业与专业方向所“对应职业(工种)”有1185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专业目录编制者希望通过让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应职业(或工种)来实现其“专业是岗位的投射”的理念(或者用他们的说法是“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这种理念当然不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专业观。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其7~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中学)的课程标准共分15个产业部门(Industry Sector)和57个学习通道(Pathway),再往下没有细分。如果用我们的术语,产业部门大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大类,学习通道相当于专业。可见,中国人的专业概念要比美国人的窄得多。在中国中职专业或专业方向基本可与岗位一一对应,而在美国中等学校中的学习通道却要对应很多职业或岗位。照这么讲,美国的职业教育远没有我们与工作世界联系紧密,我相信美国人的专业观在世界上有一定代表性,至少在邮轮专业上如此。

今天我们不去评判中外两种专业观孰优孰劣,只是想说中外在客观上存在的专业观的落差给中国职业学校开展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机会。据上海这所学校介绍,在他们开设邮轮专业之前,邮轮服务人员通过社会培训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毕业生到了邮轮上以后,管理方觉得这些学生更适合邮轮这种服务业。这启示我们:之前的三十年,中国的职业教育国际化都可以称为跟踪型国际化,什么都是亦步亦趋;而现在如果认识到国外职业学校难以做到与岗位对接,中国的职业学校就大有可为了。

目前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趋势是标准化与社会化,在许多国家,与岗位密切相关的技能教育一般由社会培训来完成。我们的学校可以与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引进资格标准,开发出学校形式的教学标准、教育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标准,这种教学体系也许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国际化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向,国际化层次,路径选择

一、引言

入世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现,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关税大幅度下调,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规模、资源、品牌等核心要素与大企业相去甚远。很多大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尚且举步维艰,比如“TCL”收购国际品牌汤姆逊的彩电业务,重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而致使企业元气大伤;“联想”并购“IBM”带来的企业巨亏;“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的失败。中小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有所作为?如何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寻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生存之道正是本文探讨的焦点问题。

二、文献回顾

企业国际化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就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的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国际化及其相关问题更是成为了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颇为丰富的国际化研究文献中,学者们的视角更多聚焦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扩张行为,并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以Coase(1937)的理论为依托,Bcckley&Casson(1976)构建了内部化理论以解释企业的跨国扩张行为;北欧学者Johanson&Wiedersheim-Pail(1977),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渐进式、阶段式学习的过程,从而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Kindleberger(1969)、Hymer(1976)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对技术的绝对垄断优势才是企业能成功进入其他国家的关键;Dunning(1977)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则综合了众多学者的思想,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需要建立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论为研究企业国际化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大多基于发达国家为研究背景,而且更多地聚焦于对外向型国际化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的解释力还有待检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中小企业更是积极尝试涉足国际市场领域,试图融入国际化经营浪潮。随着中小企业国际扩张的兴起,中国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也日趋丰富。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探讨已有理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解释的适用性(任声策、宣国良,2006);另一类则从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向维度进行研究,认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向国际化往往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外向国际化是内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陈菲琼等,2003);第三类则以国外已有的国际化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定性分析中国中小企业的跨国并购(王钰,2006),或者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成长问题(廖蔚霞,2008)。

从对已有国际化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来看,国外的研究成果虽然较为丰富,但其研究背景和企业的国际化情景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大相径庭。从国内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文献来看,尽管已有文献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有所裨益,但这些文献却存在着以下缺憾。一是这些研究仅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某一个方向(内向国际化或者外向国际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缺乏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向的整合性思考。二是并未涉及企业国际化的层次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仅选择对产品实施国际化经营还是对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不同的战略选择,如何进行选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这些文献均以静态的视角探讨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未能将中小企业国际化纳入动态演进的模型中加以探讨,从而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缺乏实践指导价值。鉴于此,本文从国际化层次和国际化方向两个维度构建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及其路径演进进行深入研究。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

尽管企业的跨国贸易行为早已有之,但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历史渊源来看,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了对企业国际化现象的理论探讨。这些理论由于更偏重于对企业国际化行为的解释而对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操作指导不足。一般而言,企业国际化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个是国际化方向,另一个是国际化层次。从国际化方向维度,可以将国际化分为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两种类型。所谓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并不跨出国门,立足于国内,通过吸引或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加快企业的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即“引进来”。所谓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跨出国门进行产品销售,进行国外投资、收购、兼并等,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从国际化层次维度,又可以将企业国际化分为国际化产品与国际化企业两个方面。所谓国际化产品,是指企业仅向国际市场销售商品或服务,而企业其他方面依然保留在国内。所谓国际化企业,是指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商品或服务,还积极地树立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文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的支点是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两个维度,通俗地说是“走出去”和“引进来”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很多企业都在采用,问题是杠杆不仅重要,什么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杠杆则更重要。根据上述对国际化两个维度和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构建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见图1)。

中国中小企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劳动力等所起到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扩土,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依然是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我们将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勾画清晰的战略路径。在现阶段的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处于模型的中间位置,即中小企业基本上均立足于国内发展,为国内或某一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国内或某一地区的市场需求为战略目标。从模型来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就是从企业现阶段所处的位置(模型的中心)选择不同的路径,进入区域A、B、C或者D。因此,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选择四条不同的路径,而每条路径下企业的行为选择和最终结果都不尽相同。

(一)区域A

在国际化方向上,企业选择“引进来”的策略,通过积极地与外商沟通、洽谈,吸引外商利用资金、技术、生产服务或管理经验等对企业进行投资或者与企业合作。但是这种投资或者合作仅着眼于企业的产品,力争通过国外企业的加盟提高产品的质量、知名度和国际性等。企业的产品主要还是满足国内消费者或者国内的外国消费者需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偌大的中国本土消费者和源源不断涌入的外国消费者足以让一大部分中小企业赚个盆满钵溢。在这种策略下,尽管企业依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企业,但企业的产品却已经融入了国际化的元素。从实际案例来看,中小企业可向“青岛啤酒”进行学习、借鉴。“青岛啤酒”始终认为,中国已经是国际化、全球化市场的一部分,惨烈的竞争环境不比国际上任何一个子市场的竞争难度低。因此,“青岛啤酒”早在2005年就将国际化战略放在“内向国际化”之上,并以此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二)区域B

与企业进入区域A的国际化方向一致,选择进入区域B的企业依然采用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引进来”策略。但是选择这一路径的企业不仅仅只追求产品的国际化,而是力图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树立企业整体的国际化形象。尽管此时的企业依然立足于国内市场,但企业从产品、服务、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无不与国际接轨,其企业形象及品牌甚至可以享誉全球。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老字号的餐饮企业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学习的典范。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尽管其并未迈出国门,但国际消费者却慕名而来,“go believe”的英文名称更是成为了其企业国际化的典型象征。北京“全聚德”的国际化战略更胜一筹,借“2008奥运”的东风,不仅让众多国外消费者一饱口福,也让企业的招牌真正披上了国际品牌的戎装。

(三)区域C

与选择A路径和B路径的企业截然不同,进入区域C的企业在国际化方向的选择上采取外向国际化的策略。这一类型的企业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或服务提供等环节主要针对国外消费者。这些企业始终认为,所谓国际化就必须要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他们积极地“走出去”,与国外的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接触并不断融合。尽管企业的生产可能依然保留在国内,但产品或服务的诉求对象却主要是国外消费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众多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均属此列。无论是出口外贸还是贴牌代工,其主要目的都是朝国外市场发展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也正是如此,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贸订单锐减、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使得众多沿海中小企业惨遭重创,有的甚至遭受破产之灾。尽管国际化的光环绚丽夺目,但国际化背后所暗藏的风险旋流亦是风起云涌,使得中国中小企业在大踏步“走出去”的过程中如履薄冰。

(四)区域D

与选择C路径的企业一样,欲进入区域D的企业仍然需要采用“走出去”的战略。但是,与处于区域C的企业不同的是,这些企业不仅追求产品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而且希望企业也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直接建立分公司,形成真正的跨国企业。应该说,这种形式属于企业国际化的最高级阶段。但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自身资源、能力、实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到国外市场上收购、兼并或者直接建立企业又对其他国家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消费者习性等比较陌生,因而其风险比选择C路径要高很多。因此,本文对路径D画的是虚线,一般情况而言,不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此种战略进行国际化。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路径演进

从以上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仅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环境对战略选择的影响,四条路径均可以使中小企业步入国际化道路。但是,与众多国际企业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却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与环境对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从资源占有与整合,自身实力与潜力,国际化环境与风险等方面综合加以衡量,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国际化路径。从中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路径A应该成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选择的方向。但是,选择路径A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就一成不变。从模型来看,进入区域A的企业国际化战略路径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而不断演进,最终实现企业最高层次的国际化水平。第一种演化路径,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加大“引进来”的力度,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性形象而逐渐在国内市场上树立起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在企业实力有了较大提高,企业资源有了较好的积淀之后,再谋求以企业整体实施“走出去”战略,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国际化。第二种演化路径,处于区域A的企业,不断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产品的“走出去”战略,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国外市场,依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再谋求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最终建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但是从中国部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现在已经处于区域C之中,尽管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走出去”的经验和实力,但鉴于国际化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认为这些企业仍需要重新审视国内市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打牢国内市场的基础,为更高级别的国际化提供充足的动力。

五、结语

全球化在改变原有传统分工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并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甚至中小企业自身的认识中,似乎都以为“国际化”、“跨国经营”等都是大企业的事,是国有企业的事。而实际上,在全球跨国投资中,中小企业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大企业,从“吉列”、“麦当劳”到“微软”、“IBM”,无不是脱胎换骨于中小企业。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应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在出口、并购和契约式进入三大国际化道路上都具有突出的优势。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或者企业集团甚至跨国公司也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当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全球化的大幕已经开启,但漫漫而修远的国际化道路上却更需谨慎前行。

参考文献

[1]AcsZ,.J.,Morck,R.&Shaver,M.et al.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A policy perspectiv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7,9(1).

[2]Brouthers,K.D.,Brouthers,L.E.&Werner,S.Dunning’s eclectic theory and smaller firm:the impact of ownership and locational advantages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s inthe computer software industr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6,5(4).

[3]Dunnings,J.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Some Possible Extens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Spring.

[4]JohansonJ,.&Vahlne,J.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771,2(3).

[5]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王钰.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J].管理世界,2006,(3).

国际化的障碍 篇5

张瑞敏先生将“走出去”分为三步,叫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就是到国外进入它的主流市场,走进去就是进入主流市场的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走上去就是成为当地的主流品牌。作为国内企业国际化的领跑者,海尔至今仍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到底什么是我们国际化的障碍?年底当一家知名财经杂志对几百位企业家提出这一问题时,我猜想,最可能的答案也许是品牌?渠道?技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管理和人才”。细细一想,似乎这正是问题的根本,企业家们触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是再深一想,又觉得不理解,对于这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怎么会缺少管理,又怎么会缺少人才?他们缺少的是怎样的管理,又是怎样的人才?

一、可被成功复制的管理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多国公司管理的困难在于他既要管理公司内部的复杂性,又要管理公司外部环境的多样性。一个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企业,要实现国际化,他的管理模式必需要能够被成功复制、被认同,这是对我国企业最大的考验,

所以联想CEO阿梅里奥认为联想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将中国本土已获成功的“交易型客户模式”(重点在中小企业)快速移向海外。

可被成功复制的管理,首先应该是尊重不同文化的管理。海尔每天都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表现不佳的员工要在集体面前检讨,这是海尔的管理制度,也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重点内容。在美国设立工厂以后,爱面子的美国员工对当众检讨不能接受,于是,美国的管理人员就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法,给表现不佳的员工发一个玩具小熊,以美国人的方式提醒员工工作需要改进,保证了工作质量的不断完善。

其次,要讲究科学有计划的管理。据说, 先生有一次到欧洲,想召开一个高层管理人员的会议,却被告知是休息日,无法通知。这与国内高层管理者24小时围着老板转的管理方式完全不一样,管理的计划性、决策的规范性要求很高。冲锋队员、救火队员式的管理是很难被复制的。

国际化 篇6

一、以国际化思维设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人才开发机制

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也是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更是柳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2002年,我们提出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的战略目标。2005年聘请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先后出台《柳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实施方案》,按照提高员工满意度、控制员工总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三项原则,实施优化公司职能结构、优化员工学历结构、优化中基层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优化中基层管理人员年龄结构的四项举措,着力培养经营决策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技术专家、服务工程师、技能专家等六类人才,并一以贯之地抓好培养、选拔和使用。

二、以国际化思维构建员工能力胜任模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我们借鉴国际化人才测量手段,对员工能力进行准确分析,配套实施“精确培养”,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适应性和时效性。

2007年,组织实施了员工胜任力模型开发项目。借助360度能力评估等测量工具,清晰标定每位员工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和素质,引导员工正确设计能力发展阶梯。依托柳工大学,制定实施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六西格玛绿带》、《绩效管理》等课程学习,支持QC活动小组开展创新实践,组织岗位操作技能比赛。与清华、浙大等联合办班培训青年骨干。目前,已经有多名经过培训的“80后”青年员工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2009年,启动实施“继任者计划”。依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关键岗位,构建相关岗位员工之间的绩效伙伴关系,确立上一个职位对下一个职位的培养责任,使员工培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实施领导力提升计划,有效提高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以国际化思维搭建绩效管理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引入Mercer公司3P模型,建立以职位评价为基础、以业绩考核和能力评估为奖励依据的绩效体系,推动了企业人才评价机制与国际接轨,促进了跨国人才的吸引和培养。近年来,先后吸引了近300名博士硕士、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前来开展项目研究,并从美、英、德、法、澳、比、日等国家引进了10多名专家。现任副总裁、美国人闭同葆,就曾在国际著名工程机械公司担任高级技术经理。

完備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全体员工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近年来,先后多个新产品性能指标领先国内同行,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公司成功研发出中国最大轮式装载机、最小滑移装载机,打破了国外企业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获得了全国装载机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以国际化思维构筑绩效回报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国际化 篇7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起步较晚和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质量保证机制、国际的学术和师生交流、合作模式以及国际化过程中的矛盾等方面。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观念与战略问题

孙芳仲等认为,在国际合作与竞争意识上的缺位已是普遍现象,谈起国际化,不少人更多地注重于国际化中的一些显性特征,而忽略国际化的隐性特征,即理念。杨旭辉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只有“输入”意识,缺少“输出”的胆略和气魄,还处于一个“被化”的状态。贺继明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缺乏全球性观念、流动性观念、市场观念和全球性竞争观念。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与行政问题

杨虹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应由直接的微观管理向间接的宏观调控转变。杨旭辉认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处于自发、被动状态,缺乏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多是零散的、随意的行为,策略水平不高。张慧波等认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国际化办学热情下降,与产业结构相关不密切。向成军等认为,政府层面缺乏统领的管理与推介平台,高职院校单打独斗,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合作项目雷同,教育资源浪费;学校层面合作交流层次偏低,合作模式没有向纵深发展。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保证问题

何涛认为,在人才标准方面,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教育水平得不到认可,国际化的职业资格制度尚待建立、完善和推行。王捷认为,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职教育鉴定与质量认证制度,促进学校同国外院校间的竞争;推行与行业接轨的管理和生产国际质量标准,培养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提高行业对高职教育过程和学生的认可度。贺继明认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广阔视野中判断事物;必须让学生获得在国际社会工作中所必备的知识,适应外国工作生活环境。

(四)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教材建设问题

冯时珍认为,要根据应用性人才缺乏的国际化高新技术行业和岗位设置专业,要通过增设国际化课程或者增加现有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让学生适应国际市场运作的需要。杨虹认为,专业设置要因地因校而异,更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和劳动力市场国际化的大趋势;课程结构应强化基础课程,优化专业课程,活化实训课程,扩大外语课时比例;教材建设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吸收世界科技的新成果,服从和服务于应用和开发新技术的需要。何涛认为,课程体系要强化国际化倾向,加强教学语言的国际化。贺继明认为,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要包括专门的国际化教育课程、国际主题的新课程或专题讲座和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

(五)师资结构与生源结构问题

杨虹认为,要广纳贤才,择优聘请外国技师和外企员工担任教师,与跨国公司携手推进产学研结合。何涛认为,应当实行师资来源多元化、本国教员教育背景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源,在科学和技术落后领域中选派优秀学生或毕业生出国留学。张慧波等认为,教师要增强国际化思想意识,改善能力与知识结构。

(六)国际化实践中的矛盾问题

一是国际化与民族性矛盾。杨虹认为,要采用“内源发展战略”,不求趋同,志在超越,不为复制,旨在创新,多元整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扬我所长,补我所短。施福新认为,国际化与民族性在标位上是互为参照的,强调教育国际化,必须坚持并强化其民族特色。二是国际化与区域性矛盾。孙芳仲等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必须既要保持地方性,又要超越地方性,要在服务地方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国际化。杨虹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既不可能也不必要采用同一个模式,应当实行办学体制多样化、专业设置区域化和部分教材乡土化。邓耀彩认为,地方性是基础、目的,国际化是手段、机遇,制度配套尤其重要。三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结构适应性问题。刘正良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在国际区域、国内经济区域和地方的行业门类三方面存在着结构不适应现象和国际化办学“一窝蜂”的可能。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策略

(一)发展性评价策略

当前,国家教育资源有限,非均衡教育资源分配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路,采取优先发展和重点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采取发展性评价策略,注重对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状态的评价,更注重对未来发展的势能进行审视与反思,以引领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国际化的领导力、管理力和资源力等构成了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非常大的权重,占54%。它们分别包含了素养、理念、目标、制度、机构、政策、资金、师资、文化、设施、区位和规模等12个三级指标。

(二)竞争性评价策略

竞争是竞争主体为抢占有限资源的角力。竞争可以刺激发展,产生超越。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应当是国际化竞争力的提高。高职教育国际化竞争力评价必须采取竞争性评价策略。国际化竞争表现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行动,国际化竞争行为力成为国际化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占34%,教学力、科研与服务力和交流与合作力等应纳入其中,通过国际化竞争行为力指标的设计,使高职院校找到有利的态势和地位,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其国际化行动策略和方向。

(三)导向性评价策略

导向性评价策略是要通过科学的设计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保证,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的科学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指导竞争主体在未来长远的国际化进程中,辩证统一地解决各种矛盾,如国际化与区域性、国际化与民族性、“被化”与“施化”、国际化“深度”与“广度”以及高职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结构适应性等问题。因此,质量力应该是一个必要的导向性指标。导向性评价策略除体现在绩效力(就业力和品质力)上,还体现在专业力、课程力、理念力等指标上,它们都被赋予了最高的权重。

(四)系统性与全面性评价策略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应当遵循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不仅包含成果指标,且涵盖高职院校国际化动作的各个方面,强调有关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投入、过程和产出等指标,全面分析和比较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程度。领导力、区位力、制度力、文化力、规模力、品质力等指标的设计,是指标体系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反映。

(五)定量与定性结合评价策略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应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一定的定性描述,才能对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12个三级指标中,理念、目标、制度、政策、区位、文化等指标采用定性描述策略,其他均采用定量分析策略。

(六)可操作性评价策略

可操作性的意思是,指标体系尽力采用序数性的、基数性的、相对值的方法,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培育过程进行数量测量。因为数字比文字更简明,更便于分析、整理和比较。

摘要:通过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能够指导高职院校明确教学方向、内容、方法,发挥比较优势,弥补劣势,促进国际化竞争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则取决于评价策略的科学性。从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策略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

[1]孙芳仲.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2]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3]郑卫东.高职院校竞争力评估指标的构建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4]张慧波.高职教育国际化:从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开始[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国际化 篇8

一国货币能否走向国际化, 要受到该国的经济实力、金融市场等多因素的影响。较强的经济实力、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可为货币的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稳定强势的货币可增强货币持有者对货币安全的信心;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拓宽非居民获取该国货币或交易该货币的渠道。

(一) 经济实力、对外贸易的较量

一国GDP占世界GDP的份额, 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不仅要看该国的经济总量, 还要看该国的经济增长势头。1955—1973年, 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18年, 年均经济的增长率达9.7%, 到1966年已领先法国, 1967年赶超过英、德, 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创下了举世观叹的“经济奇迹”。而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 经济也历经高速增长, 年均增长率甚至破10%, 2008年GDP占世界的份额已提高到7.23%, 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日本, 近年来, 又超越日本。而对外贸易总额于2007年就已跃升至世界第三, 占世贸总额的7.7%;2009年就已微超德国, 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因此,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达日元国际化时日本的经济水平, 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

(二) 金融市场的较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89.5%的资金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获取。但之后,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及石油危机等事件的影响, 日元升值, 资金直接融通受到抑制, 同时以发行股票, 债券等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日本的资本市场开始获得快速发展, 发展证券及股票的时机到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内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股票交易所数目, 上市公司数目, 市值, 股票发行额均不断增加。2008年仅沪深两交所市值就达17788亿美元, 占全球的5.5%。债券市场的成长也相当迅速, 截至2008年6月, 国内债券市场余额已达2万亿美元, 占世界债券市场余额的3.3%, 已跃居世界第六。期货市场排名也跃居世界前列。这些都表明, 中国与当年的日元国际化的前夕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国内金融环境。

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

衡量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有3方面:一是在对外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使用的比率;二是国际金融交易中作为计值货币使用的比率;三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使用的比率, 从以上3类指标评述日元国际化的成果。

(一) 在对外贸易中日元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使用的比率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 日本已坐上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宝座, 多年来, 单货币的计价结算地位就与庞大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 也悖于“格拉斯曼法则”。一方面, 进出口贸易中, 日元的使用比率不断提高, 但仍与美, 德, 英相比, 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1980年日元在进出口中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使用率分别为2%、29%, 到2006年, 其使用比例上升至24%、40%, 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但日元仍落后于其他国际化的货币。早在1980年, 美国美元在进出口贸易中计价结算时使用率就高达85%、97%, 并且多年来, 一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马克、英镑、法郎地位虽不及美元, 但也领先日元。另一方面, 在进出口贸易中, 日元的使用也极不平衡。出口贸易中日元的使用率就要高于进口贸易中日元的使用率。这两方面都表明, 日元在计价结算方面的使用率仍然相对较低。

(二) 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日元作为计价货币的比率

从世界外汇市场主要货币的日均成交状况看, 据BIS统计, 截至1998年4月, 美元的使用率达87%, 一支独大;马克次之, 占30%;日元占21%;英镑占11%。截至2004年4月, 美元使用率88.7%, 欧元37.2%, 日元20.3%, 英镑16.9%。2010年4月的BIS最新数据表明, 日元的使用率已下降至16.5%。由此可见, 外汇市场中, 美元仍是压倒多数的主要交易货币, 日元的使用率偏低。就各大交易中心的交易情况而言, 纽约、伦敦、东京的交易量分别为13 590亿美元、6 640亿美元, 2 380亿美元, 占比分别为34.1%、16.6%、6%。东京交易中心的交易量不够理想, 东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交易中心。

(三) 国际储备货币中日元的使用率

“广场协议”后, 日元大幅升值, 日元被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热情被增加, 日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一度上升, 20世纪90年代初, 达到史上最高峰8.7%, 而同时期英镑只占3.4%, 属继美元和马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储备货币, 但之后受系列因素影响, 日元的国际储备地位有所下降, 2001年, 只占4.9%的份额, 远落后于首号储备货币美元 (68.3%) , 开始落后于英镑的被持有水平。到目前, 日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已下降至3.1%, 英镑占比进一步上升至6.9%, 且与美元、欧元的差距不断增大。

三、汲取日元国际化教训, 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一) 完善汇率机制

20世纪80年代, 美国陷入双赤字境地, 在美国国会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美政府外交的双重压力下, 日政府为了保持本国经济的增长, 答应日元升值以避免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 并签订了所谓的“广场协议”, 使日元开始了接二连三的升值。结果, 日元的大幅度升值, 远超乎日本所期待或预想的范围, 日本的经济受到了大幅度的冲击。因对汇率调整缺乏充分的准备和预期, 最终出现了令人叹息的“经济泡沫”。当前, 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增大, 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人民币汇率也不稳定, 日本遭遇前车可鉴, 中国理应进行积极主动的政策调整, 不断提高汇率弹性, 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二) 加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监管、开放国内外金融市场

实现货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末, 日本加快了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步伐, 骤然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结果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到金融市场中, 为日本的泡沫经济创造了宏观环境。目前, 中国金融机构竞争力差、证券市场薄弱、监管能力缺失, 这一系列现状都表明, 我国还未达到开放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时机, 妄加开放资本项目, 会重蹈日本之覆辙, 也只能稳中求进地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在外部环境方面, 1986年12月, 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开设, 可谓日本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增强了境外持有者的积极性, 推动了日元自由化的进程。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境内外的金融服务体系, 实现金融服务的全球化, 现代化。

(三) 推动人民币由区域化迈向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中, 如果失去与之往来频繁的经济团体的支持, 是不能持续的。虽然, 东亚相对是“日元国际化”进程中最为显著的区域, 但日元仍然无法充当东亚的区域性货币, 美元的主导地位仍然明显。这与日本在1997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时为了眼前的一己之力, 任日元大幅贬值, 既失去了亚洲国家的信任, 也未能挽救回日本经济。即使1999年欧元诞生后, 日本政府开始转变日元的国际化战略, 也未能赢得亚洲国家的支持。由此可见, 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 在亚洲, 在世界上, 要扮演起负责任的大国的角色, 适度利用其巨额外汇储备为东亚困难国家提供流动性支撑, 既能使外汇储备得到有效利用, 也能从中扩大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度, 从而推动人民币由区域货币逐步变成全球货币。

参考文献

[1]杜健, 张大亮.中国行业收入分配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2) :73-78.

[2]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 2009, (7) :16-22.

[3]周宇.论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选择[J].国际金融, 2012, (11) :22-28.

[4]张彦.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障碍与相关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 (2) :62-66.

国际化 篇9

1 欧洲货币合作的经验总结

1.1 发挥合作理念的引导作用

意识决定行动。欧洲货币合作之所以会在波折和坎坷中不断前进, 合作理念在其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源于欧洲的历史。众所周知, 在欧洲人的头脑中一直存有比较强烈的区域认同感, 大欧洲联合的思想在欧洲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 (2) 源于社会精英的倡导。在欧洲, 很多有识之士都具有典型的大欧洲情结, 长期以来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途径灌输于民众的头脑中, 从而使统一和联合的思想意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理念和共识。如1849年, 伟大的法国文学家雨果曾指出:“迟早有一天, 这个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将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建立情同手足的关系;迟早有一天, 除了思想斗争, 不会再有任何其他战场;迟早有一天, 子弹和炸弹会被选票所代替。”[1]1946年9月9日, 时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在苏黎世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中也指出:“如果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 他们的三四亿居民就会通过一个共同遗产带来的成果而获得任何界限、任何边界都无法限制的繁荣昌盛、灿烂光辉和幸福的生活。”[2]正是众多社会精英们尤其是政治精英们的广泛传播, 使得在欧洲通过联合获得发展的思想成为一种共识, 这不仅为其由兵戎相见转向握手言和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而且帮助各成员国有效解决了许多合作过程中的矛盾与分歧。

合作理念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是欧洲合作开局即告成功的“催化剂”。1950年“舒曼计划”一经法国提出便很快得到德、意、比、荷、卢等5国的积极响应, 次年即签署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上述6国特别是德法两国能由战后的敌对状态迅速走向联合, 其中合作理念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合作理念的作用还体现在欧洲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 受美元危机频繁等国际因素的影响, 欧共体成员国在开始货币合作时便连遇风雨, “蛇洞制”走走停停最终夭折, 联合浮动汇率机制也开局不利, 然而此时各成员国都没有选择放弃, 为了实现汇率既稳定又灵活的目标, 各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1975年比利时总理大臣丁得曼提议强化欧洲“蛇形浮动”;1976年荷兰财政部长杜森伯格提议在共同体范围内组建一个“汇率目标区”, 加强成员国间汇率和经济政策的协调;1977年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则反复强调组建经贸联盟的重要性[3]。正是这一系列建设性意见的提出最终催生出了欧洲货币体系, 为后来的货币统一奠定了基础。

1.2 政治力量保驾护航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决定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支持, 这一点在欧元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欧洲的政治精英们是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他们既是策划者、组织者和发起者, 同时又是参与者和援助者, 没有他们的精心设计和全力支持, 欧洲货币合作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

实现大欧洲的政治一体化是欧洲政治家们梦寐以求的夙愿, 经济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则是通达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此, 原共同体委员会主席说得直截了当, “我们考虑的不是商务, 而是政治。”[4]回顾欧元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它从未远离过欧洲政治家们的视野和其预定的轨道。当初之所以首先选择经济合作, 是因为与政治领域相比, 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敏感、起点低、见效快, 而这在当时又以煤炭和钢铁部门最为突出, 所以《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理所当然的成为欧洲合作的起跑线。当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 需要向纵深推进并涉及到国家主权转让的时候, 货币领域的合作便被提上了日程。因为货币不仅与经济、政治之间联系广泛而密切, 而且其本身就有着相当重要的政治意义。不仅如此, 二战后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又变得相对独立, 将部分决策和管理权限集中到一个超国家机构也较为容易, 一旦这种权限转移和合作成功, 其“溢出效应”就将极大的促进其它部门和领域的融合, 那样便可以水到渠成的向政治联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因此, “尽管货币一体化常被视为技术性的, 但只有出现新的政治因素后才可能形成新的重要设想。”[4]所以, 欧洲经济联合和货币联合的主张最初都是由政治家们提出的, 而且当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发展迟滞的时候, 也总是政治家们绞尽脑汁, 以求另辟蹊径。欧洲货币合作的实践说明, 虽然政治一体化是不是组建货币区的必要条件目前尚无定论, 但在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 政治力量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 法德作为欧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 起到了火车头、方向盘的作用, 是名副其实的轴心国家。欧盟历史上如果没有德法和解的实现, 就不会有今日欧元区国家的货币统一。因为这一事件不仅使众望所归的欧洲货币合作有了“领头羊”, 而且还通过将德国与欧盟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其重新并永远成为“欧洲的德国”而打造了欧盟内部的一种均势格局, 从根本上确保了货币合作稳定、有序、快速的发展。没有二者的积极支持与鼎力推动, 单靠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自发作用, 欧洲货币一体化是难以实现的。

1.3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国际金融领域的合作常常无果而终, 根本原因就在于往往缺乏足够的制度上的保障和经济政策的协调。在欧洲货币合作发展进程中签署了大量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的文件、协议且设置了一整套机构, 有效促进了各国间宏观经济的协调与趋同, 并成为日后欧元顺利发行和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

1957年3月25日, 决定进行煤钢联营的法、德、意、比、荷、卢6国在罗马签署了欧共体的纲领性文件——《罗马条约》。该条约确立了欧共体的基本框架, 即要在欧洲建成一个共同市场, 并要求各成员国将其经济、汇率及货币政策“看作共同关心的事情”[5]。1970年10月, 欧共体内部“第一个经货联盟计划”的提案《维纳尔报告》获得通过。该报告虽因思想过于超前以及当时国际石油危机、货币危机等的影响未被完整实施, 但却由于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提出在欧洲实现单一货币和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最后启动单一货币起了一个蓝本的作用而被历史赋予了极高的评价。1989年6月通过的《德洛尔报告》决定从1990年7月1日起分3阶段实施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该报告首次对过去认为“神圣不可动摇”的《罗马条约》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补充, 开启了一场根本的制度性框架的变革。紧随其后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不仅再次确立了分3阶段实施欧洲经货联盟的时间表, 而且第一次宣布欧洲人最终要结成政治联盟, 并对其作了前所未有的详尽规定。此外, 在欧洲货币合作过程中还相继产生了《稳定与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及《阿姆斯特丹条约》等许多条约和文件。这一系列及时而完善的制度体系有效的保证了欧洲货币合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也是欧洲一体化建设最终能够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构建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说明只有能够充分满足各参与国利益诉求的国家间合作, 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欧洲货币联盟正是因为有着令各国都比较满意的利益平衡机制, 才使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以有效运行, 并对区外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最早的“舒曼计划”正是因为满足了战后西欧各国企盼和平、谋求发展的愿望, 因而获得了迅速而广泛的响应。其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的发展, 也是因为通过这些经济合作使成员国普遍扩大了贸易数额, 提高了需求水平和消费者福祉, 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得以顺利推进。接下来的货币合作, 同样因为成为各国利益的均衡点而进展迅速:法国既有效控制了国内的通胀水平又达到了牵制德国的目的;德国既在统一大市场中获得了最大收益又巩固了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意大利等国则通过与德国建立起稳定的汇率联系引进了良好的货币机制;希腊、葡萄牙等国也借此与欧洲各国靠得更近。

欧元模式中的利益机制不仅体现为各成员国利益均沾, 而且在有些时候它甚至使弱小国家优先受益,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相对欠发达国家优先在统一货币政策中受益。各成员国经济基本面的差异决定了, 欧洲央行按照欧元区平均物价水平制定的指导利率在各国的政策效果有着很大差异:对德国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通胀率较低的老成员国来说它显得过紧, 对另外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通胀率较高的国家则显得宽松, 于是统一货币政策的执行在欧元区便产生了大相径庭的两种结果 (如图1) :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元区大国的经济发展受此影响一直低迷不振, 成为单一货币运行初期的利益让渡国家;而希腊、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奥地利等国的经济则因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虽然在短时间内这一结果对曾为欧洲一体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成员国未免有失公允, 但是合作总是利弊共存的。从中长期来看, 欧元区国家经济的趋同是单一货币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 只有共同货币区获得稳定、持久地发展, 所有成员国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同样欧元区大国的利益也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2) 欧洲央行的决策规则同样兼顾了大、小国双方的利益。《马约》规定, 欧洲央行行长理事会由6名固定执行董事会成员和欧元区各国央行行长组成, 欧洲央行总裁理事会的决议实行“一国一票”和“特定多数”通过制。作为欧洲央行的最高决策机构, 总裁理事会的“一国一票”制可以确保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中, 即使像卢森堡这样的小国也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特定多数”通过制要求表决票数必须达到12国总表决票76票的70%。鉴于大、小国拥有的表决票不同, 这一规定实际意味着拥有票数最多的德、法、意、英4国欲通过某项决议, 必须在8个小国中至少争取到1名支持者, 这就迫使大国在行使各项职权的时候尽可能顾及中小国家的利益, 从而有效避免了欧洲货币联盟成为个别大国借以扩大国家权力的俱乐部。这一点即使在2003年后行长理事会的决策方式改革后也未改变。

资料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2007.

1.5 努力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

无论是在两大阵营冷战时期还是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下, 区域货币合作的开展失去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的认可和支持, 都是很难成功的。过去欧洲人也曾试图通过组建欧洲军团和西欧军事联盟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 然而结果表明, 这一意图不仅美国不会答应, 于世界秩序及欧洲秩序本身也无多大益处。所幸欧共体各国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随即便开始与美国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协调, 结果借助于美国的帮助和影响, 西欧各国不仅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走了出来, 而且通过加强合作结成了经济、货币与政治联盟, 夺回了丧失多年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地位, 并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唯一有希望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欧洲经验告诉我们, 在区域合作难以超越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势下, 与其让区外大国因感到威胁而对其活动进行干涉和阻挠, 不如因势利导, 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以便使地区合作在不破坏任何一方诚意和友善的情形下得以顺利的开展。

2 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和国际收支顺差的不断扩大, 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逐渐成为一种共识。欧元国际化的经验为人民币提供了一种依靠区域货币合作走向国际货币体系的有益的范式参考。为此, 作为地区性大国, 中国应借鉴欧元经验, 充分利用当前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主动谋求区域货币合作的契机, 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 为人民币开辟出一条依靠区域化走向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2.1 积极倡导“东亚共识”

欧元模式的经验表明, “联合才有出路”的合作理念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虽然1997年金融危机过后, 东亚各国也普遍形成了通过联合共同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东亚共识”, 但是较之“欧洲共识”, 东亚地区的合作理念明显具有短期性。当前, 世界各区域的经济货币一体化都在加速发展, 欧洲单一货币区已经建成并在继续扩大, 北美自由贸易区业已基本具备了建立货币联盟的条件, 东亚各经济体如果不增强紧迫意识, 加紧货币合作的进程, 将来很可能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甚至沦为两大货币区的附庸。为此, 中国应充分发挥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通过官方的对话、会晤、协商等机制以及各国媒体及民间交流等方式, 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意识形态较为前沿的优势, 广泛宣传这种危机感, 积极倡导“东亚共识”。同时还要认识到, 东亚各经济体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经历及国家利益取向决定了他们对于区域共识的侧重点存在很大差异, 如日本主要强调海上运输线安全共同体、大东亚共同繁荣以及日本在此地区的核心领导地位;韩国则强调东北亚中心主义以及东亚的平等合作;东盟强调的是多元的力量中心以及团结一致的集体行动。为此, 中国应宣传的理念是欧洲当年所秉持的“合则两利、分则各败”的信念。东亚地区既有着亚洲最快、最高的经济增长, 同时又是世界上经济相对落后和较为脆弱的地区, 东亚各经济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彼此之间休戚相关,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只有求同存异, 谋求互利共赢才能得到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只有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得到维护, 一方的经济发展才有保障;只有得到本地区的认可, 才会得到世界的认可, 一心想“脱欧亲美”的英国最终还是加入了欧盟, 一心想“脱亚入欧”的日本最终还是回到了亚洲, 就是最好的证明。

2.2 加强中日在货币领域的合作

欧盟的经验表明, 在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 强有力的政治推动尤其是核心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东亚的中日与欧洲的德法有惊人的相似, 不仅历史上都曾发生过残酷的战争, 而且对所在区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中日之间能否如德法当年一样冰释前嫌, 对东亚货币合作来说至关重要。虽然出于总体战略考虑, 东亚货币合作目前更多是以实力相对较弱的东盟作为区域合作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导者, 但由于东盟大多数成员均为市场狭小、资本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很难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轴心国家的作用, 因此, 在中长期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中日两国对此的态度和做法。

欧元经验说明, 世界已经发展到了大国依靠地区崛起的时代, 没有一个强大的地区发展前景, 地区内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反之, 没有一种轴心力量的出现, 地区崛起也无从谈起。中日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携起手来共同促进东亚合作的开展, 也就能共同从中受益。当然, 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和中间环节, 比如首先加强媒体之间的合作, 通过媒体使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 消除误会, 增强互信;再如以韩国作为桥梁, 通过中日韩三边合作来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此外, 东盟也可以为此发挥重要作用。从长期来看, 只有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 中日之间才会建立起坚不可摧的友好关系, 而在中日的共同努力下, 东亚货币合作才有望获得快速的发展。

2.3 推动东亚货币合作走向制度化

制度既是体现共同利益的载体, 又是实现共同利益的工具。虽然从《清迈协议》到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 逐步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 但客观而言, 保障东亚货币合作的制度框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 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双边合作和非机制化合作方式仍占主要地位, 缺乏有效的纪律约束与监督;另一方面, 无论是《清迈协议》还是亚洲债券基金都存在数额过小, 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远未达到提高资本灵活性、防范外汇风险以及救助金融危机的目的。未来东亚货币合作中机制化制度建设的任务仍紧迫而繁重。

尽管如此, 鉴于区域意识是制度建设的基础, 东亚的制度建设仍要注意因势利导, 不能操之过急。目前, 针对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主权意识强烈, 区域意识淡薄的现实, 东亚货币合作应首先致力于加强各经济体间的沟通与谈判, 把彼此间的矛盾与分歧由双边协商上升为多边合作, 以此培养一种多边协调的习惯。在此基础上, 逐步将磋商制转变为以条约和协议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谈判制, 进而推动区域内的政策协调走向机制化。最后建立一个超国家机构来协调各国的经济和汇率政策并着手进行区域共同货币制度的设计、建设、维护与监督。对此, 中国作为本地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应努力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 尤其应加强与韩、日的沟通, 调动其积极性, 3个地区大国联手进行筹划, 有助于形成地区均势局面, 避免一国单枪匹马容易引起的误解, 会大大提高沟通与协调的效率。为增强区域货币合作的预期收益, 当前另一个紧迫的工作是要加快推动《清迈协议》和亚洲债券基金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此, 中国已具备了参与其中的足够的金融实力。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一万亿美元, 中国完全有能力拿出一部分参与货币互换机制和支持亚洲债券基金, 推动建立一个有利于中国贸易、投资和金融发展的东亚金融体制, 并以此带动东亚贡献各自的金融力量。

2.4 努力争取美国的支持

冷战后, 东亚逐渐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并具有了几乎与欧洲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种利益联系决定了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活动不可能视而不见。相反, 他会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 以根据其利益需要而采取默许、鼓励或限制、阻止的策略。这一国际形势意味着在东亚货币合作的开展中, 必须将美国的态度和反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否则将事倍功半。20世纪90年代初期,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东亚经济集团”设想在提出之后便告夭折就是前车之鉴。

同时, 东亚货币合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协助。比如, 东亚要满足区域内贸易投资一体化快速发展对良好的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需要, 要改变目前亚洲对银行体系的过度依赖, 解决亚洲对外债务中存在的期限错配和币种错配问题, 都必须加快发展东亚乃至亚洲债券市场, 将大量流向美国资本市场的资金吸引回亚洲, 为亚洲的经济发展服务, 这一愿望的实现除需要东亚本身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外, 也需要美国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因此, 致力于实现货币一体化的东亚各经济体, 与美国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地区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作为重要的地区大国, 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对整个东亚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建立并维系一种良好的中美关系, 既为东亚货币合作的开展创造一种有利的国际环境, 又借此巩固中国的地区主导地位和大国形象, 并成为国际体系中一个全面而完全具有建设性的参与者。正如王毅副部长所说:“美国在东亚有重要的利益和影响, 这是历史形成的, 也是客观现实。可以预见, 如果东亚排斥了美国利益, 必将受其反对和阻挠。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既要按区域合作的一般规律办事, 加强域内各国合作, 同时也要奉行开放地区主义, 不排斥美国和其他区域外国家, 注重与他们加强对话与协调, 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 不断寻求和扩大新的利益汇合点。”[6]

参考文献

[1].陈乐民.西方外交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242

[2].European Navigator.Authoritive Multimedia Referenceon The History of Europe[EB/OL].http:∥www.ena.lu/mce.cfm, 2005-03-27

[3].[英]詹宁斯.奥本海国际法 (中译本)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92

[4].李卓.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13

[5].Vries, Tom De.On the Meaning and Future of the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C].In:Essays International Finance.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138) :9

国际化 篇10

Kenen (1983) 指出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国界, 在发行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者非居民使用和持有。Chinn等 (2005) 认为国际化货币应该能够给居民或者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的功能。人民币现在已经逐渐开始成为金融的载体和计价货币, 但是范围仍然比较小。

人民币国际化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十分多的好处, 高海红和余永定 (2010) 认为主要为以下几点:降低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推动跨境交易;有助于中国货币当局向外部世界收取铸币税;维持其外汇储备的价值。这些好处都有利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因此, 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 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通过文献回顾发现,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条件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研究, 对现在已经高度国际化的货币, 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条件的定量研究较多, 但是缺乏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条件的直接研究。

一、货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

货币国际化程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 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国际债券市场货币份额以及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份额。由于版面问题, 本部分只说明国际储备货币份额。

Chinn和Franke (2008) 认为影响国际储备货币的因素是:出口和贸易额、国家的金融市场规模、货币价值稳定性和网络经济外部性。

Eichengreen (2005)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认为国家政策, 经济规模等因素是决定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主要原因。

Eichengreen和Mathieson (2000) 认为国家选择货币作为国际储备收到汇率、储备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商业因素与自身发展因素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基本条件

为了下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本章节将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进行论述。

(一) 经济实力

货币国际化程度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是一国经济国际化的体现, 只有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才能够为货币国际化打下好的基础, 以此承担货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抵御货币国际化的风险。

(二) 国际贸易

一国的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一国的国际贸易情况。一国的全球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进出口和对外投资, 如果进出口及对外投资多, 则证明参与全球化的水平高。另外, 出口量大也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生产效率高, 拥有高的比较优势。而高的对外投资则证明国家的资本充足。曹勇 (2007) 的是实证研究表明,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越多, 出口时以本币计价比重越高。

另一方面, 结算币种的选择也会影响到一国的货币国际化。在贸易中, 往往汇率比较稳定, 货币发行国通胀比较低的货币比较受欢迎, 因为这样的货币汇率风险低。如果一国对外贸易十分活跃, 直接使用本国货币作为结算工具可以降低汇率风险, 如果货币币值波动较大, 会给买卖双方带来损失, 人们不会选择使用该货币作为结算工具。

(三) 金融市场

1.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达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利于一国货币的流通, 是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 并且能够对利率提供保障机制。

货币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货币市场能够保证利率走向市场化, 而且完善的货币市场可以使资金在经济主题中合理配置, 使得资产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合理流动。

资本市场对货币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资本市场的完善可以改变货币存量内部结构, 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投资工具, 有利于扩大本国货币在海外的使用。

因此, 发达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2. 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

金融市场自由化是一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房的过程。如果一国对本国金融市场和外汇管制严格, 会使得金融市场产生扭曲, 导致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无效率, 产生政府腐败, 使得资金的实际报酬率低于有形资产的报酬率, 产生通货膨胀。而当自由化程度高时, 这些问题则不会产生, 这样才能使得一国的金融市场更加稳定, 最终促进一国的货币国际化。

3. 汇率水平适当且汇率制度合理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反映, 是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在开放的经济中, 汇率作为价格信号影响经济的运行, 并且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因此, 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 在合理的汇率制度下, 应当保持适当的汇率水平, 只有稳定的汇率才能组织投机者冲击, 使得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地运行。

4. 网络外部性

货币的网络外部性意味着随着某种货币的使用人数增加, 会使得现有的使用者增加, 使得该货币效用的提升, 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形成良性循环。英国在失去海上霸权地位后仍然是国际的主导地位, 这证明了货币国际化存在这网络外部性, 只有在1956年爆发苏伊士运河危机时, 英镑大幅度贬值, 此时美国故意抛售英镑使其贬值15%, 否决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 这才取代了英镑, 成为国际货币。

三、实证分析

(一)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从第三部分中的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进行实证分析, 在Chinn和Frankel (2008) 的模型上对中国的数据进行分析。

1. 样本

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 因此, 本文数据尽量选取在此时间段之后。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为2003-2012年的数据, 数据的主要来源是IMF的COFER数据库、WB的WDI数据库和中国的国泰安CSMAR数据库, 另外, 对于一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则选取了Chinn-Ito指标。

2. 变量与数据

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选择了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指标 (KAOPEN) , 该指标在Chinn-Ito官方网站中有公开;在货币稳定性方面, 本文对于人民币汇率才用了季度有效汇率指数的年度标准差, 另外还采用了中国通货膨胀率来衡量货币的稳定性。

(二) 研究模型与假设

文章的研究模型如下:

本文的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一: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开放性和网络外部性与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呈正相关。

假设二:货币波动和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呈负相关。

(三) 研究方法

文章使用STATA 11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散点图的方法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再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如果有的变量不显著, 则通过逐项排除得出显著变量, 最后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四) 散点图分析

图1分别是经济实力、贸易程度以及货币惯性 (网络外部性) 与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散点图与线性回归线。经济实力、贸易程度以及货币惯性 (网络外部性) 的线性拟合效果十分明显, 呈正相关关系。

(五)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 使用Stata 11对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如下 (排除Kaopen, 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出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表2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 可以看出, 只有货币惯性对于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是显著的, 在符号方面, 除了GDP_Ratio衡量的国家经济实力, 其余都符合假设。但是,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与散点图显示的情况来看, 这是有十分明显的差别的, 因此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对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由于大多变量不显著, 本人使用逐步回归法排除不显著变量, 但是无论如何逐步排除, 变量系数仍然不显著。

(六) 一元回归法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与其他自变量之间仍然有很强的线性关系, 因此笔者对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依次进行一元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一国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货币惯性对一国的货币国际化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而且符合假设。

四、结论

颜超等 (2011) 和庄永婷 (2012) 对通过对已国际化的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进行多元回归得出回归方程, 庄永婷 (2012) 通过回归方程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预测。但是通过本文直接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时, 发现中国的自变量在多元回归下不能显著地解释因变量, 原因是因为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因此使用多元回归的方程并不可以很好地对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行预测。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1, **p<0.05, *p<0.1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01, **p<0.05, *p<0.1

从散点图和一元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 以中国的经济实力、贸易程度、金融市场的规模以及货币惯性作为单一自变量时是可以显著解释因变量的, 并且与结论与原假设相符。

这次研究证明了对国外的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但是在单个因素方面基本与国际上的情况符合。

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只选用了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作为货币国际化的因变量, 但是实际上国币国际化的衡量指标可以是国际债券市场货币份额或者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

参考文献

[1]Chinn M, Frankel J.Why the Euro Will Rival the Dollar[J].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8, (01) .

[2]Chinn M, Frankel J A.Will the euro eventually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M].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sustainability and adjustmen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3]Eichengreen B.Sterling's past, dollar's future: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reserve currency competition[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5.

[4]Peter K.The Role of the Dollar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J].Group of Thirty, Occasional Paper, 1983 (13) .

[5]曹勇.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06) .

[6]高海红, 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 2010 (10) .

[7]颜超, 陈平, 何尔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研究——基于国际货币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 2011 (10) .

国际化 篇11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业;发展

一、人民币国际化概念及其形式

货币是从商品中脱离出来的,作为一种普通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功能主要涵盖5个方面:价值尺度、存储手段、交换媒介、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超出一个国家法定范畴的,为国际化货币(也称世界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在资金市场结算中,国际化货币被广泛采用。中国的银行业也广泛存储国际化货币。

从2009年开始,央行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国际上,人民币开始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第一,经济全球化态势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在当今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中,经济发展需要有新的国际货币登场,尤其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新货币的出现一是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贸易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互通有无,促进文化的交流发展。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为国际货币体系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新的世界经济互补发展和平衡。美元是国际货币,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要位置。但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美元的国际货币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善,需要有新的国际货币出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可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形势下,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持续良好发展。第三,人民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经济实力越来越凸显,2012年,我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其作用的发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中国的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

对商业银行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显见的,综合目前中国市场背景,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当着重发展国际化货币,并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一,中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着国内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利润增长点急剧萎缩。而非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在逐渐增长,开始逐步涵盖传统商业银行,银行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二,在目前竞争压力较大的国际形势下,海外发展是趋势。中国进入WTO之后,大量的海外业务拓展,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对外扩张,加之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外发展有了新机遇和新契机。第三,在“走出去”政策指导下,国内企业发展迅速,需商业银行大力支持。目前中国已经有上千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世界范围内,设立了境外投资企业,境外企业投资总额上千亿美元。而中国的商业银行“走出去”的脚步与国内企业的差距较大。第四,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市场的作用,将经营风险分散,从长远目标而言,在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实现跨界经营,利用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作用,实现海外、海内一体化发展,互相促进,以海外发展促进海内发展。总之,中国的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寻找一条与以往国外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模式不同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人民币国际化带给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将给中国的银行业海外发展的带来契机。国内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业的经济实力雄厚,用户群体庞大,人民币跨境业务容易深入发展。强大的经济实力,表明中国的银行业将会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实惠。中国的银行业要快速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海外贷款业务,在国际化经济社会中,尽快抢占领先的地位。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也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第一,诈骗和贸易风险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颁布,已正式确定,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商业银行为主体。负责贸易阶段的真实性审查,在真实性审查之中,商业银行所承担的责任大。第二,拓展海外人民币贷款业务已成为了可能,商业银行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境外信贷风险。第三,需加大海外资金流动总量,才能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人民币国际化将为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更多的用户群,这就要求中国的银行业要24h不间断的正常经营,才能满足海外用户群资金流动的需求。

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抉择

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发展需要把控总体发展方向。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机遇,探索出一条人民币境内业务向境外业务拓展的渠道,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大范围拓展人民币业务优势,将人民币业务竞争朝着整体竞争力方向发展。在跨境业务结算发展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索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突破以往固有的模式,力求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国际化市场、国际经济体系中,进一步形成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领先优势,在海外经济市场中,不断扩大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力,将其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发展需要有总体的战略安排。在境外,中国的商业银行可设立海外机构,比如创建一个海外分支,在银行管理架构之中,融入新的业务以及子公司,以此来形成一个新的战略格局,即:境内机构之间、母子公司之间、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境外机构之间,结合全新的格局,努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机制创建、整体制度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在此全新的格局之中,在最大程度上,将中国的银行集团海外机构发展优势以及所支持的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则可将海外机构平台的作用予以利用,促进银行业务影响力度的提升,进而全面打造一个业务的联动和整个集团功能的互补。

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对策。在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同时,中国的银行业应当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继续构建人民币清算网络,将跨境人民币业务继续做大做强,这些都需依赖境外机构网络途径以及代理行业的基础工作,换言之,在中资商业银行设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中,做大境外银行的营销力度,将代理优势朝着全球化人民币清算网络方向发展,十分重要。第二,争取相关部分有经济实力企业单位的支持,以此来促进海外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发展。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的投资方向应主要为国外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海外的贷款业务中,中国的银行业发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第三,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将中间业务收入不断扩大,对跨境人民币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强化研究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以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力度。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中,扩大中国的银行业结算产品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大力推广跨境人民币清算产品,进而满足境外、境内用户跨境人民币理财、融资等诸多需求。

五、总结

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属于初级阶段,相关资料的分析也只能进行逻辑分析。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道路中,与其他货币国际化发展历程有着较大的区别。不过放眼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中国金融体系制度的完善,可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蔚.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

[2]邵景东.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路径与措施[D].山东大学,2013.

[3]胡杨.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J]. 企业导报,2012,12:8-9.

国际化 篇12

世界货币产生后, 又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商品交易和其他经济活动。在信用货币环境下, 货币只是在国内具有无限法偿力、在国家权力的保护下强制流通代表一定价值的符号。当超出国家法律保护界域, 被其他国家信任和自愿接受,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经济实力强且规模较高

经济发展技术水平越高, 经济实力越强大, 抵御资本项目开放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因此, 经济实力和规模决定了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被认可的程度。美国的GDP在20世纪初占全球比重的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上升至20%, 美元地位相应提升, 于20世纪20年代超过了英镑。

2、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稳定

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组织保证和市场保障, 包括多元化、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实现货币国际化最为主要的是, 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 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 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交易的需要, 也为国家利用直接和间接手段调控外汇供求、稳定汇率及币值提供了途径。同时, 金融市场需要具有较高的广度和深度, 减少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动荡。

3、良好的国际信誉和稳定合理的汇率水平

货币发行国良好的国际信誉不仅可以作为本国货币强大的货币信誉后盾, 也能够体现一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保值程度。稳定合理的汇率水平大大减少名义汇率的频繁波动, 提高获取贸易品和资本资产询价、竞价等方面的信息, 及有效核算的费用, 削弱来自国际市场的投机因素。

4、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

在资本项目开放后, 一方面, 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和货币发行国金融机构的国外经营, 使得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加, 进而使监管的范围和难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外币负债, 当银行出现闭时, 政府不能通过发放本币来实施救助, 只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或向外借款来实施救助。货币国际化后, 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 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能力, 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 金融管理部门能够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的调整予以化解。

5、货币完全自由兑换

世界各国货币的兑换自由程度表明, 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不一定是国际货币, 只有外汇管制、资本管制较松的完全自由兑换, 货币才有可能充当国际货币。以日本为例, 政府为了适应日元国际化的需要, 先后放开了政府短期债券市场和贴现短期国债市场。1986年建成东京离岸金融市场, 1990年, 非居民日元交易量从192亿美元飞速增加到2150亿美元。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奠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坚实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 我国GDP总额已经达到397983亿元, 约合6.04万亿美元, 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7%, 位列全球首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 《世界经济黄皮书》) 。伴随着金融改革持续深化,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 IPO融资规模达到165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1%美元, 居世界之首 (汤森路透, 《2010年中国股权资本市场》) 。

2、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体制保障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金融机构上市步伐不断加快, 金融监管体制不断改善,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这些改革措施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软环境。

3、人民币汇率稳定及良好的国际清偿能力

2005年7月21日,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开始了稳步升值道路。2010年6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重启汇率制度改革”, 在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出“碎步式”升值态势的同时, 汇率双向浮动特征亦十分明显。2012年一季度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近3.30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保证了良好的国际清偿能力, 同时也是国家信誉的象征。

4、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

我国中央银行市场化调节能力不断加强, 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灵活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及时熨平市场的波动, 在抵御和防范金融风险冲击方面历练了能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立了体系完备的金融监管制度, 国内银行都满足了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一行三会”的协调机制为宏观金融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 也要看到, 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显得相对滞后, 限制了整体融资功能和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

5、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稳步推进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始终遵循循序渐进式推进的原则, 在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兑换上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康蕾, 李宏宇.“加入世贸组织和人民币国际化”[J].《金融与市场》2000年第6期

[2]姜波克, 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年第8期

[3]潘理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华东经济管理》[J].2000年第8期

[4]虞群娥.“论区域货币一体化与人民币国际化”.《浙江社会科学》[J].2002年第4期

上一篇:职业心态下一篇:现代化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