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

2024-06-29

静、动(精选12篇)

静、动 篇1

有关动点问题是各地中考中的热点问题,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动点问题又是常见的题型之一,本文从教材中的一道例题出发加以拓展,说明此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原题呈现:

苏科版《数 学》九年级上册第28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问题: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 cm,BC=12 cm,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1 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以2 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 几秒钟后△DPQ的面积等于28 cm2?

本题的分析及解答过程见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8页,在此不再赘述.

拓展一:有关函数关系式问题

(1)设△BPQ的面积为S1,运动时间为t,求S1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指出t的取值范围;

(2)设△DPQ的面积为S2,运动时间为t,求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指出t的取值范围.

【分析】用含有t的式子分别表示PB,BQ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BPQ的面积即可,对于(2)中S2的求法我们可以采取“割补”的方法,用矩形ABCD的面积减去△APD、△BPQ、△CDQ的面积,由于点P、Q在边AB、BC运动时间都为6 s,故t的范围不能超过6 s.

解:(1) 由于AP=t,所以BP=6-t,QB=2t,

【点评】此类求函数关系式的问题是中考中最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用自变量表示相关线段的长,用面积计算公式建立关系,再进行化简得到函数关系式,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拓展二:有关图形面积问题

(1)通过计算试说明在P、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BQD的面积保持不变;

(2)在运动过程中,求△DPQ面积的最小值.

【分析】可以将四边形PBQD的面积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出来,化简后若式子中不含有字母t,则说明在P、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BQD的面积保持不变. 对于 (2)中△DPQ面积的最大值问题,由拓展一我们已经求出△DPQ面积与t的函数关系式,我们可以采取配方的方法求出其最小值.

解:(1) 由拓展一可知:

故在P、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BQD的面积保持不变.

(2) 由拓展一可知:

故当t=3时,△DPQ面积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7.

【点评】解决图形面积的最值问题,往往是对表示面积的式子进行配方,求出其最值问题;若表示面积的式子中不含有字母,则说明图形的面积是一个常量,与点的运动无关.

拓展三:有关三角形问题

(1)当t为何值时,△DPQ是等腰三角形;

(2)当t为何值时,△DPQ是以D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1) 题中没有指明哪个边与哪边相等,故应该分三种情况,分别是1DP=DQ,2DP=PQ,3PQ=DQ,从而求得所需的时间. (2) 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建立方程,求出t的值.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判定、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及分类讨论思想.

综上所述,解决动点问题,关键是化动为静,根据具体问题把运动的点转化为静止的点. 求“动点的运动时间”往往可以转化为求“动点的运动路程”,也就是求线段的长度,再由图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建立方程求解,因此,学会把动的问题转化为静的问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小试身手

如图2,矩形ABCD中,AB=6 cm,BC=12 cm,点P从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 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是从A、B同时出发,求几秒时,五边形APQCD的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静、动 篇2

所以,在工作中是应该积极融入集体还是展现自我?如何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个人在单位中的地位以及对公司文化的认同程度(民营小企业可以理解为对老板的认同程度)。特立独行的人,不会像别人那样遵守公司的规定,为了获得成功,他们就必须努力晋升到一个重要的职位。如果你的岗位是属于沟通协调性质的,如果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得老老实实地去接受、认同企业文化,每天循规蹈矩的处理工作。

四类员工在职场中的轨迹:

第一类:“双重嵌入式”员工

这类员工指的是那些既在文化准则上循规蹈矩,又在组织结构上是中流砥柱的人。这类人在工作上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在言语之间始终透露着想展现自我、被人记住的想法。这类人其实有一定的职位,内心也有一定的想法,但是迫于从众心理,又不敢特立独行地把想法付诸行动的那一类人。研究者发现,这种员工在公司裁员时,总是首当其冲。

第二类:“非嵌入式”员工

这类员工正好与第一类相反,他们既不认同公司的文化又在公司没有地位,他们的风格和公司文化匹配度极低,这部分人是最容易被公司边缘化的。但好一点的是,这些人大部分是公司的新人,他们还有学习和改变的机会。

第三类:被称为“同化型中间人”

这类员工的风格和公司文化以及其他员工的匹配度最高,他们可能就是协调公司各部门工作的那些人,这类人深知如何不露痕迹地在各部门间穿梭,尽管各部门之间的文化完全不同,他们依然可以混得风生水起。但是他们始终也无法获得晋升,研究者认为他们不被提拔正是因为他们跟谁都谈得来,如果一个人太过于八面玲珑,就会容易给人一种虚伪、不值得信任的印象,因而也就得不到晋升。

第四类:叫做“综合性不守规则者”

以“静”制“动” 篇3

我们通过一个汉译英例句来体会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动词使用的不同。汉语句子是这样的:“他对总统声明为保住其职位而决心奋斗表示钦佩。”这句话中出现了多个动词,但在翻译为英语时,这些汉语动词就不能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法逐一译为相应的英语动词。这句话可以这样译:“He admires the President’s stated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job.”译文中只保留了原文中“钦佩”的动词形式,原文中的其他动词则通过含有动作意义的名词和不定式的形式译出。由此看来,译者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要意识到两种语言中动词使用方式的异同,酌情将汉语中的动词转译为其他词类,尽量还原英语的静态特征。

张培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在译苑耕耘四十余年之久,硕果累累。他多年为《中国翻译》杂志汉译英专栏撰稿,译文自然流畅、极具文采,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成为译文作品中的经典。本文即以张培基所译的现代散文为例,与大家探讨汉译英时如何将汉语中的动词转译为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以及介词,以及如何将汉语中的动词略去不译。

汉语动词(短语)转译为英语名词(短语)

在进行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地道、顺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译者经常需要把汉语中的动词转译为英语中的名词。这些名词多为动词的派生名词、抽象名词、动名词、表示动作实施者的名词、表示动作意义的名词等。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例1:他们根据自己的文学欣赏的才能,根据不同的时代潮流,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争论,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这也是一种创作活动,对文学理论的建设会有很大的好处。(季羡林《文学评论无用论》)

译文: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capacity for literary appreciation and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trends, the ones they put forward for mutual discussion, study, inspiration, and improvement are also something creative and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解析:原文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出现了多个动词,还出现了并列动词短语(互相争论,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译者在翻译这些并列动词短语时,将其中的动词译成了其相应的名词形式(discussion、study、inspiration和improvement),使译文既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呈现出静态的特征。

例2: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缘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和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和脾气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老舍《想北平》)

译文:Alas, I am no poet! I shall never be able to express my love—the kind of love as inspired by music or painting. That is quite a letdown to both Peiping and myself, for it is to this ancient city that I owe what I have within me, including my early knowledge and impressions as well as much of my character and temperament.

解析:原文中的“辜负了”和“对不住”这两个动词的意思较为相近,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转译和减译的方法,将这两个动词译为一个抽象名词letdown,使得译文的表达既简洁、顺畅,又不失地道。

例3: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萧乾《枣核》)

译文:The change of nationality doesn’t mean the change of national feeling. No other nation has such a strong attachment for the native land as we Chinese.

解析:原文中的动词短语“改了国籍”和“改了民族感情”在译文中发生转译,变为名词短语the change of nationality和the change of national feeling。这种转译方式在汉译英中很常见,即把汉语中的动宾结构(V + O)译为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N + of + O,这里的N通常都是V所对应的英语动词的名词形式),将动态的汉语转为静态的英语。

例4: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朱自清 《背影》)

nlc202309031739

译文: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解析:原文通过多个动词表达了一系列的连续动作,呈现了汉语的动态特征。其中的动宾短语“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和“想起祖母”同样可以用例3中所说的方式,通过“N + of + O”的形式将其转译为名词化结构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和the thought of grandma。如此一来,译文中只用动词started表达最主要的动作含义,避免了连续使用动词的情况。

例5:然而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给的东西。(巴金《朋友》)

译文:Friends are my saviours. They give me things which it is beyond my family to give.

解析:原文中的动词“救了”表示具体的动作,译文中将该动词转译为表示动作实施者的名词saviour。这种情况在翻译中也较为常见。英语中有些加后缀“-er/-or”等表示人的名词(诸如teacher、thinker等),有时在句子中可以不指代身份和职业,而是带有较强的动作意味。因此汉语中的某些动词也可以就此转译为该动作的实施者。

例6: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译文:Dear brother, the frustrations marking your lifetime are by no means predestined. You yourself alone are master of your own fate.

解析:原文中的动词“操之在己”在这里转译为英语中动词的实施者master。Master在这里不是指静态的名词“主人”,而是带上了很强的动作意味,含有“掌控、操纵”之意。

汉语动词(短语)转译为英语形容词(短语)

汉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以及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动词,通常可以转译为英语中的“be + adj. +介词短语或从句”形式,这一形式在英文中含有一定程度的动词意义。例如“担心”可以译为be concerned,“知道”可以译为be aware of等。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句。

例1: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想北平》)

译文:I can spend a whole day enjoying myself sitting on a rock to observe tiny tadpoles in the water or tender dragonflies on reeds while facing me lies Ji Shui Tan Pond and right behind me rises the high city wall. I can thus enjoy a perfect inner calm, free from any desire or fear, like a child sleeping peacefully in the cradle.

解析:原文中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短语“无所求也无可怕”在译文中发生了转译,变为形容词短语free from any desire or fear,这一译法简洁、地道。

例2: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译文:Father, driven by avarice, often became very unfeeling.

解析:原文中的动词短语“失掉了人性”被转译为形容词unfeeling,译文简洁而形象。

汉语动词(短语)转译为英语介词短语

英语中的介词虽然本身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但介词短语在语用实践中往往可以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进展状态或其所及程度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动词的作用。因此在汉译英时,有些动词(短语)可以转译为英语中的介词短语,如“看见”可以译为at the sight of,“想到”可以译为at the thought of等。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例1: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老舍《养花》)

译文:In a climate like this, it is far beyond my capacity to grow precious flowers of southern breed.

解析:原文中的动词短语“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转译为介词短语far beyond my capacity。介词beyond表达了人所及的一种程度,含有动词的意义,介词短语far beyond my capacity的运用也较为地道。

例2: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老舍《想北平》)

译文:I shall be at a complete loss if I should be called upon to write exclusively about Peiping.

解析:译者用介词短语at a complete loss来翻译原文中的动词短语“没办法”,为原文平实的表达增添几分文采。

例3:学问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正坚实,以后永远受用。(梁实秋《学问与趣味》)

译文: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you.

解析:原文句子虽然很短,但在译文中发生了几次转译。其中动词短语“打得平正坚实”转译为动名词短语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动词“受用”转译为介词短语of great benefit。译者通过几次转译赋予译文以静态的特征,同时使译文简洁、流畅。

汉语动词略去不译

在进行汉译英时,汉语中的有些动词可以略去不译。这种动词省译的情况有很多,在这里笔者只简述如下几种。其一,诸如“来”“去”等表示趋向的动词可以省译,因为这类动词存在着虚化用法,并不表示实在的趋向,在译为英语时通常可以省略。其二,汉语中有时会出现几个表意重复的动词,在译为英语时可酌情选用一个英文词来表达,对汉语中的某些动词进行省译。其三,诸如“有了”“具有”之类的动词虽然具有实际意义,但在译成英语时如果省译,可能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句。

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老舍《养花》)

译文:Joy and sorrow, laughter and tears, flowers and fruit, fragrance and colour, manual labour and increased knowledge—all these make up the charm of flower cultivation.

解析:原文中多次出现动词“有”,译文中肯定无法对其进行一一对译。若译文只翻译一个“有”字,整个句子也很难组织得顺畅、地道。在这种情况下,对原文中的所有“有”字略去不译可能是最好的翻译方式。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不仅略去“有”字不译,也省略了原文中的动词“须”和“长”,将原文中的诸多动词短语转译为英语中的名词短语,使译文的层次清楚,意义明了。

静、动 篇4

下面就动点型、动线型、翻折型等几何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动点型

1. 单动点型

例1如图1, 在矩形ABCD中, AD=12, AB=5, P是AD边上任意一点, PE⊥BD, PF⊥AC, E, F分别是垂足, 求PE+PF的长.

分析与略解P是AD边上任意一点, 不妨考虑特殊点的情况, 即在“动”中求“静”.当P点在D (或A) 处时, 过D作DG⊥AC, 垂足为G, 则PE=0, PF=DG, 故PE+PF=DG.在Rt△ADC中,

由面积公式有:

再由“静”寻求“动”的一般规律, 得到

2. 双动点型

例2如图2, 在矩形ABCD中, AB=10 cm, BC=8 cm, 点P从A出发, 沿A→B→C→D路线运动, 到D点停止;点Q从D点出发, 沿D→C→B→A路线运动, 到A停止.若点P, Q同时出发, 点P的速度为每秒1 cm, 点Q的速度为每秒2 cm, a秒时点P、点Q同时改变速度, 点P的速度变为每秒b cm, 点Q的速度为每秒d cm.图3是点P出发x秒后△APD的面积S1 (cm2) 与x (秒) 的函数关系图像, 图4是点Q出发x秒后△AQD的面积S2 (cm2) 与x (秒) 的函数关系图像.

(1) 参照图3, 求a, b及图3中c的值.

(2) 求d的值.

(3) 设点P离开点A的路程为y1 (cm) , 点Q到点A还须走的路程为y2 (cm) , 请分别写出动点P, Q改变速度后, y1, y2与出发后的运动时间x (秒) 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P, Q相遇时x的值.

(4) 当点Q出发________秒时, 点P、点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 cm.

分析与略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应注意图形位置变化及动点运动的时间和速度, 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求解.

所以a=6 (秒) , (厘米/秒) , c=8+ (10+8) ÷2=17 (秒) .

(2) 依题意, (22-6) d=28-12, 解得d=1 (厘米/秒) .

(3) y1=6+2 (x-6) =2x-6,

y2=28-[12+1× (x-6) ]=22-x,

依题意, 2x-6=22-x, 所以.

(4) 1和19.

二、动线型

1. 线平移型

例3如图5, 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 顶点A的坐标是 (0, 2) , 一次函数y=x+t的图像L随t的不同取值变化时, 位于L的右下方由L和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阴影部分) .

(1) 当t取何值时, S=3?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 画出S与t的函数图像.

分析与略解本题应抓住直线在平移过程中保持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1) 设L与正方形的边AD, CD相交于M, N, 易证Rt△DMN是等腰三角形.只有当时, △DMN的面积是1, 求得.所以时, S=3.

当2≤t<4时, ;

当t≥4时, S=4.图像略.

2. 线旋转型D

例4在△ABC中, ∠ACB=90°, AC=BC, 直线MN经过点C, 且AD⊥MN于D, BE⊥MN于E.

(1) 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6的位置时, 求证: (1) △ADC≌△CEB; (2) DE=AD+BE.

(2) 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7的位置时, 求证:DE=AD-BE.

(3) 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8的位置时, 试问DE, AD, 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 并加以证明.

简析本题在直线MN的旋转过程中, 保持了△ADC≌△CEB这一性质.

三、翻折型

折叠类问题实际上是对称问题, 解此类题目, 应抓住翻折后的对称性及一些隐含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例5如图9, 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其长AD为a, 宽AB为b (a b) , 在BC边上选取一点M, 将△ABM沿AM翻折后B至B′的位置, 若B′为长方形纸片ABCD的对称中心, 则的值是___________.

析解连接BD.

因为点B′为长方形纸片ABCD的对称中心, 所以点B′一定在BD上, AB′=BB′.由翻折图形的性质可知△ABM≌△AB′M, 所以AB=AB′.

静、动 篇5

关键词:低年级、动静结合、节奏、歌唱、欣赏

好动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本性,动是他(她)们最感受兴趣最乐意的行为之一,实验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耐静心只有十分钟左右,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较好地处理好学生在课堂中的“动静”行为关系。在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才是较成功的音乐教学。以下是我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动、静”结合的一些方式。

(一)听音教学中的“动、静”结合听音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听力的重要途径。听,是一个“静”的过程,比较枯燥。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听音教学中特别注意趣味性,采用游戏的方式,把听音教学这一静的过程与动结合起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摘苹果”、“小蝌蚪找妈妈”等游戏来进行听音教学。在做“摘苹果”游戏的听音教学时,我把要听辨的听音内容写在用卡片做成的“苹果”上,把“苹果”挂在黑板上的一棵“大苹果树”上,让学生在听到老师所弹奏的内容后,把写有老师所弹奏内容的“苹果”摘下来。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摘得又多又准。而在做“小蝌蚪找

妈妈”游戏的听音教学中,我把要听辨的听音内容写在青蛙妈妈的头饰上,学生分角色扮演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小蝌蚪”听到老师弹奏的琴声后,快速地找“妈妈”。在学生懂得游戏方式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即兴表演(如青蛙妈妈在池塘里呼喊小蝌蚪,小蝌蚪焦急地找妈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听琴声辨别音高是一个“静”的行为,而让学生“摘苹果”、“找妈妈”以及即兴表演是一个“动”的行为。这样,动静交替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无形之中训练了学生的音高听辨能力。

(二)节奏教学中的“动、静”结合节奏是在音乐的运动中产生的,对节奏的训练大都是通过念拍、击拍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念拍的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较好地掌握节奏的时值与速度的,我曾用走动来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学生较快地掌握了二、四、八、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如老师首先告诉学生并示范,要求学生看到是二分音符做双手张开同时跃起来飞的动作,看到是四分音符做走的动作,看到是八分音符做慢跑的动作,看到是十六分音符做快跑的动作,看到是四分休止符用立正的动作等。我在板书节奏时,学生就急不可待地在练习了。|

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言语,学生却又较快地掌握了各类简单的节奏的时值。倘若学生静静地听老帅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几分音符唱几拍,学生往往是一下课就忘得差不多了。我还曾采用结合生活现象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教学。如老师首

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不同组学生担任不同的节奏角色,告诉学生二分音符用人“哈”的笑声来表示,四分音符用挂钟“当”的敲打声来表示,八分音符用挂钟“嘀嗒”的摆动声来表示,十六分音符用青蛙“呱呱呱呱”的歌声来表示,当出现某一节奏时,该扮演角色就念自己角色所发出的声音。学生表演起来劲头十足。

当然,在节奏教学中,有时适当地加入打击乐器或体态律动,那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在节奏教学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学生在无意之中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时值。

(三)歌唱教学中的“动、静”结合在小学低年级的歌唱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一句又一句,一次又一次机械式的反复教唱,常常是老师教得自己的喉咙都沙哑了,可学生也还只是跟着喊喊,收效并不如何。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歌唱教学中采用听唱、默唱、独唱、接龙唱、小组唱等歌唱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往往是学习劲头十足。在歌曲的教唱中,一般是先听唱法:让学生通过听老师弹奏的歌曲的旋律,以辨别旋律的高低及走向,使学生对歌曲在内心有一定的旋律感受,然后再由老师对学生个别一些较难以唱准的乐句进行分析与教唱。在学生对歌曲旋律已有初步掌握的情况下,再采用默唱法:学生通过听录音来默唱歌词。默唱是一个边听边想,过想边默唱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内心音准和内心节奏感。通过默唱,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对歌曲的歌

唱,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请个别学生进行独唱表演,以此来培养学生在歌唱方面的鉴赏能力,同时老师也通过学生的表演唱来讲述该歌曲的歌唱处理。在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歌唱后,再用接龙唱或小组赛唱来巩固歌曲(一个学生唱一句或一个小分组唱一句来接唱歌曲)。这样一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一味跟唱的被动性)。有静有动(听唱与默唱是一个静的过程,接龙唱与小组赛唱是一个动的过程)。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学会了歌曲的歌唱。

(四)欣赏教学中的“动、静”结合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常见的欣赏课教法是老师首先介绍曲目作者及代表作,然后介绍将要欣赏乐曲所阐述的内容(有的老师甚至把这一环节也省略了),最后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到两遍。一曲听完,又听一曲。如此一来,无论多美妙的乐曲给小学生听来也毫无听之感。学生常常是硬着头皮在听不知所言的声响。音乐欣赏本来是一个静的过程,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引导不得当,势必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我在欣赏课中常用听音乐画图画、听音乐表演等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如利用挂图、插图、讲故事或简短的情感语言给将要欣赏的乐曲铺设情景,让学生在自我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后,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想到的用图画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静动结合,较容易地进入到音乐之中,且能感受音乐,感受美。如果只是一

味地让学生听,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耐静性有限,学生常常在欣赏乐曲时不能进入音乐之中,只是在听声响,而非听音乐。又如我在给学生上《龟兔赛跑》一曲的音乐欣赏时,在学生欣赏了二遍乐曲后,老师分别请学生扮演小白兔和乌龟的角色,请他(她)们再边听音乐边表演动作,把自己听到音乐后所想到的用动作表达也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使音乐形象变得清晰可见,强烈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

课堂节奏的“静”与“动” 篇6

在某些课的教学中,我也会加入一些品德的教育。例如,我教孩子读词语的时候,喜欢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上黑板和这些词语打打招呼,比如说:XX,等这个词语复习完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XX要走了,我们怎么说?孩子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说XX再见。在读词语中教会孩子礼貌用语,孩子就在这样的语境中熏陶,慢慢成为懂礼貌的孩子。

一位出色的教师,在把握课堂的节奏上一定要下足工夫,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出自己班级的教学办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英语课堂需要动与静结合 篇7

一、动起来, 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去说

1. 坚持用学生能听懂的英语来授课, 在英语课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的环境。

2. 当然在一个班级里面也有接受能力慢的同学, 对待这些同学我们总会设置好几道防线。

防线一:讲解时多用鼓励的眼神看看这些同学的表情, 如果表情茫然, 我便会在刚才的讲解后再强调或者再找同学讲解一遍, 给他们再次听懂的机会。

防线二:提问检查时多多给他们机会。

防线三:小组活动中给他们发问机会, 几乎每一课我都会设有小组活动时间, 给他们以任务, 让他们去做。

防线四:不定时抽查, 定质量完成。

二、开展静的活动

1.“想一想”检测自己。

在学生热火朝天的“动”的最佳时机, 采用问题启发式、具体任务等方式, 让学生“想一想”, 作一下反思, 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刚才的练习, 认真发现自己尚有的问题。学生“想”之后, 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评价他人的问题, 解答他人的疑惑等, 做到查漏补缺, 使学生对新知有了感悟。

2.“写一写”展示自我。

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 那就是, 好多学生英语说得很好, 可每到让他写一个东西时, 他却束手无策, 连最简单的短语也不会写, 最简单的句子也不会表达, 更谈不上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了。在这个问题上需注意三个方面:

(1) 写的内容是多变的。鉴于学生这种情况我在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去写一些东西, 有时是重点短语, 有时会是一些句子, 有时是根据情境设计对话, 有时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生活任务让其来一个完整的表达。

(2) 为了让学生“写”的训练真正有效, 我所采取的办法都是限时训练, 当时批改。这样的训练不仅会让学生有兴趣更有动力投入到训练中, 而且会有实效性的收获。

(3) “细胞分裂式”的批改效率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在课堂上只要是巩固练习方面的, 只要在训练中我批过的优秀作品的作者就会成为下面的人的“指导老师”, 1, 2, 4, 8, 1 6……这种成倍增长的办法很快就遍及了整个班级, 使老师从课下批改作业的繁重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投入研究其他问题。

略论王维诗中的“动”与“静” 篇8

王维诗中的“动”主要体现在他的前期作品中, 有一种行神如空, 行气如虹的劲健之美。但这种劲健之美来自以静衬动的对位。而王维诗中的“静”则主要体现在其山水田园诗中。这种皴染了禅意的静美摇曳多姿则来自于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双重变奏。如此, 摩诘心中的“动”与“静”对位于诗句中, 以一种象外之趣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

对王维诗歌艺术的探讨赏析, 人们大多偏重于代表着其主要艺术成就的田园山水诗, 而对其早期诗歌失之重视。

王维的早期诗中的主要特点就是表现人物的主体行为动作, 以一种写意的笔法, 对外在化、具体化动作予以逼真传神的描写。这恰是王维诗“动”的特点, 也是其早期诗的一个艺术特色。如《少年行·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杀射五单于。

千重虏骑汹汹而来, 游侠少年视若等闲。前两句只是概写, 尚未落于实处。少年武艺的高强和胆量的非凡在“偏坐”与“调白羽”这两个动作具体描写中形神毕显。飞骑“偏坐”说明骑术超人, 艺高胆大;而以“调白羽”辅之则更显杰特。“纷纷杀射五单于”, 则是一连动场景。空间和时间都有了。如此动态描写, 营造了一种一泻千里、锐不可遏之势和一种壮美的意境。又如《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 (一作火) 正无烟。

首两句, 大跨度的动作给人以飞动的视觉感受极限, 既现边陲大敌当前的紧急气氛, 又现军使的豪迈风度和矫健身姿。《观猎》一诗也有类似描写:“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忽过”、“还归”的动态, 使人联想到那流星般的迅疾。虽未着墨于将军的形象, 但其神采飞扬豪气干云之气概, 却已活现于边塞草原、暮云千里的广阔背景中。其他如:“试拂铁衣如雪色, 聊持宝剑动星文。” (《老将行》) 双鬓斑白的宿将铠甲擦得锃亮雪白, 挥动比试着熠熠闪光的七星宝剑。动作幅度虽不大, 但廉颇不老的宿将形象却已活脱生动, 虎虎然立于眼前。“济人然后拂衣去, 肯作徙尔一男儿。” (《不遇咏》) 这一拂衣而去的激愤动作, 是穷途落魄之士的悲剧遭遇、满腔愤慨之情的生动写照———他决心做一番济世救人的事业, 然后功成身退, 隐于山中。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短小精悍、玲珑细致的特点决定了王维没有, 也不能对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过多而全面的描写。但是由于诗人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背景中, 抓住了描写对象富有典型性的外在具体的动作, 把心性灌注其中, 从而揭示了对象内在的性格特征, 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思想情感充沛强烈。如此境界, 正是王国维所说的“不隔”, 即“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其写景也必豁然耳目”, “语语都在目前”。主体人物之“动”的外在化和具体化是王维早期诗歌主要的艺术特点。然而此时王维对“动中有静, 否则病态”的艺术辩证法也已心有戚戚焉。如《陇西行》末两句:“关山正飞雪, 烽戍 (一作火) 断无烟。”从节奏感和意境上看, 缓和了全诗的紧张气氛。纷纷扬扬的大雪, 恰如天设之帷幔, 掩却视线, 不见狼烟。在这种静的衬托和对比下, 前面边城受困、军使飞骑的意境就显得更加突出和强烈。《观猎》的尾联也是如此:“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辽远无际的地平线上, 塞外千里平原与广袤的浓云一同向远处无限延伸的静景和前两句飞动描写恰形成鲜明的反衬, 一动一静, 相得益彰。

但是, 倘据此认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就在于其鲜明强烈的动态性, 那么就颠倒了王维山水诗中动与静的主次关系。因为动态性在王维山水诗中只是一种艺术手段, 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意境才是王维山水诗中主旨之所归。在其山水诗中, 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 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 以达到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他的田园诗和山水诗都表现了静美, 但静的特点在此二类诗中是有差异的。王维的田园诗在优雅闲逸的情致和明朗澹泊的气氛中描写的多是闲静的意境;而其山水诗在幽深冷寂的氛围和浓厚艳丽的色彩中表现的多是幽静的意境。试看他的《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满枝盛开的桃花, 带着晶莹闪亮的点点水珠, 在春光明媚的早晨, 更显得鲜红娇艳、芳汁欲滴。这是近景的特写镜头。远处柳丛嫩叶青青, 在轻纱般薄薄的晨雾之中, 恰似又多了几分浓绿。时辰几许, 院里连个人影也没有。一宿山雨吹落的满庭花瓣, 还未见家童出来拾扫, 黄莺那清甜的报春之声远远传来, 不时打破这春山的宁静, 而这小小山庄的主人, 在融融的春光里, 依旧春梦酣然。多么闲适而恬静的意境, 在视觉上看不到任何动态, 然而又不是凝滞板实的景物堆积。作者深谙“静种有动, 否则死象”的艺术辩证法, 以断断续续的听觉感受, 将这种静美意境的实在性衬托和凸显出来, 使人品之真切, 味如嚼榄。

山川景物中的幽静意境,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王维写“静”也莫不如此, 静之精神写不出, 借动态写之。田园诗中是这样, 在山水诗中亦无例外。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以春桂之花的纷落来反衬融在春夜中的主体人物的闲静。然而不仅是人静, 大自然的景物更静, 以至连细小的桂花无声地谢落都给人以如此突出的感受。虽然是在万物皆新的春天, 但山谷里周遭俱黑, 万籁皆寂, 犹如空无一物的真空世界。一轮明月不知何时爬过山脊, 给春涧的景物镀上了一层似朦又亮的光色。运行于苍穹的月亮, 其速度之慢是难以用视觉察之的, 但它在山顶上的悄然出现, 竟显得那么突兀, 把山鸟吓得惶恐不安而惊叫, 由此可见春涧中是何等静谧。山鸟的啼叫声不时在幽深的山谷中回荡, 又给春天的静夜加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仅仅二十个字, 就把这幽静的意境美写绝了。其中之妙就在于以动写静, 着意去捕捉花落、月出、鸟鸣等一些春夜中仅有的短暂而细微的动态, 以其将春涧静谧的实在感强烈地烘托出来。

王维善于写静景, 但这种静丝毫也不显得凝滞、呆板和枯燥。他总是用变化多样的手法, 表现幽静在各种环境中的不同情调, 使人真切地品味到这些幽静所特有的韵味和意趣。因此, 王维的许多诗同是写幽静, 人们觉得各有其味, 而毫无重复单调之感。如《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以偶然一两声人之语响, 写出傍晚空山之静, 这样意境就不显得呆滞。《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竹林寂寂, 皓月当空, 四野无人, 如此静寂独自怎生消受?于是弹起琴弦, 复又放声长啸。想方设法打破笼罩在四周的这种难以名状的气氛。这种以动写静, 以极闹写极静之法在别的大诗人处也极少看到, 堪称出神入化。

从静的特点来说, 我们感受到王维诗中的静美意境, 不仅是因为诗中给我们展现了一组鲜明可见的自然风景的画面系列, 而且在于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多侧面地描写,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清闲雅静、真实可感的具体环境, 这当然是苏子瞻所说的“诗中有画”, 但这已不是绘画平面上的二度空间, 而是根据透视原理, 运用光线的明暗、色彩的深浅和冷暖的差别, 以及具体环境的自然音响, 表现出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 使人获得一种立体的、深度的空间感觉。更重要的是, 诗人在这些特定的自然环境中, 赋予山川风云、花鸟草木等所有一切景物的一种内在的、统一和谐的美, 表现这种状态的特殊气氛和特有的美的意蕴。诗人不仅把撷入诗中的意象写得生动传神, 而且没有写入诗中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显得意趣盎然, 韵味无穷, 使人仿佛一同进入了这种和谐之境, 同诗中的景物一起, 沐浴在静谧的气氛中, 真正地享受到这种精美之美的陶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静、动 篇9

在教学中, 针对这些数据我对师生做过调查, 在江北区选择了三所兄弟学校,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75份, 得出的结果却是课堂教学往往呈现如下图所示的倒三角方式:教学方式采用率教师讲授30%学生实践30%

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方式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常在思考:教师应怎样处理好课堂环境中视听讲授与讨论实践的关系,引导学生做到“静”“动”结合?以下是一些我亲身经历或观摩的教学现象,现结合课堂实例谈谈看法。

一、“静”“动”之间彰显教与学的愉悦

以下是我听的两堂课:镜头片段一:欣赏人教版音乐第十八册作品《阳关三叠》时,教师提前给学生每人一张纸,上面详细写出了音乐主题、作品结构、旋律特点,并列出了一系列问题。教师的教学过程几乎呈现在了纸里,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俯首静观,了无生机,整节课很安静。片段二:一位老师在上古琴曲《流水》时,发给每位学生一根橡皮筋。让学生在闭目聆听的同时,手指随着音乐拨动“琴弦”,时而和着节奏的急骤和舒缓忽快忽慢,时而随着情绪的柔情与高亢或轻或重。学生注意力很集中,似身临其境般来到了这样的仙境:高山流水相依相偎,在高山的刚毅挺拔中不乏流水的柔情万种,而流水柔美亦有不懈追求,纵使流过千沟万壑总也忘不了高山温情的臂弯,学生陶醉于山水中。

我的思考:

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它似心灵的律动。音乐欣赏是人们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悟音乐的情感,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很多音乐老师在欣赏课中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聆听,但如果音乐课中老师过多地要求学生安静地听,又缺乏手段,时间长了就会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就如镜头一中的情况,一课堂中几乎是老师在讲,学生很安静地在听。原本课堂提问是课堂上常用的师生互动、让课堂“动”起来的方式,但这位教师并未设置有效提问,不仅不能使问题有效生成,反而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局面(教师提问时学生没有反应),更谈不上体验音乐了。

镜头二中的教师看似简单却很灵活地运用丰富的课堂语言和巧妙的动作设计,通过橡皮筋似拨动琴弦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安静的氛围里,教师运用这一特别的“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静心聆听音乐,积极参与互动,这样“静”中有“动”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轻松愉悦、张弛有度的教学环境中真正感受到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

二、“动”恰如其分,收获水到渠成

音乐特级教师、宁波市教研员黄伟平老师曾说:“要使学生在整堂课中保持积极、愉悦、向上的情绪,必须有些符合课堂情境的能激发学生兴奋点的互动,才能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效果。”可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度安排些“动”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控制太多,则势必使其丧失活动主体性,当然,也不能“动”无节制,否则就很难驾驭课堂。如我上《打击乐》这一课题时,在这堂课中,我想让学生体验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走上前台合作演奏一段节奏练习,活跃课堂氛围。我刚拿出大鼓、军叉、碰铃等乐器,还没来得及说话,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我我”地叫喊起来,仿佛来到一方喧闹无比的菜市场。教师花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让学生安静下来,演奏练习开始后,尽管老师说了几遍应该怎么做,但很多学生还是自顾自地敲着、嚷着、乐着,教师教得精疲力竭,而课堂最后还是一片混乱,达不到教学目标。可见,“动”的设计是要把趣味性和有效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根本,不能只注重趣味而忽略了目的有效性,一旦偏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教学内容,再有趣的“动”就会失去意义。我曾在宁波全大市音乐公开课中听职教中心张杰老师执教《酒干倘卖无》,这本是80年代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对于我们70、80后来说非常熟悉,当老师放出第一遍试听并通过ppt把课题打出来时,他们都觉得曲名和唱腔怪怪的,皆拍桌大笑,根本激发不了90后孩子的兴趣。张老师面对这样的反应很冷静,开始叙述歌曲背后动人的故事:一个女弃婴在收破烂的哑巴的养育下,听着养父收购酒瓶的吆喝声成长为红歌星,但女孩在虚荣心作用下不认父亲而另立门户,最后在养父失望死去时才悔恨交加,唱出了“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的悲歌。此时的教室不知从何时起由喧闹变得安静,都静心细听、鸦雀无声。最后一环节张老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让他们说出最感谢父母的一件事,经过以上环节教师的徐徐善诱,孩子们的情感闸门早已敞开,内心深处似波涛汹涌,都有说不完的动情事例,学生几乎是在哽咽中说完的,让听者潸然拭泪。这时张老师安排的同学间互动讨论成了这堂课的点睛之笔,在情感功能教育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音乐课不能有静而无动,应动静结合,闻乐而动。但并非所有音乐都要让学生狂欢热舞,应根据作品的情绪而“动”起来,不应为“动”而“动”,而应恰到好处。很多音乐作品还是需要学习者静神凝思、静心欣赏的,如张杰老师教学的这个风格朴实的经典乐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小组讨论也是一种互“动”。为了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安排一些互动或游戏,让学生能主动感受音乐,使课堂气氛活跃。合适的“动”是“活”,但不合适的、过度的“动”是“乱”,会使课堂处于没有规范、没有次序的状况中。

宁波市音乐高级教师、江北区教研员皇甫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让我深受感触。他说:“你在设计所有环节时,都问问自己你设计的这个步骤有什么目的,能不能真正获得实效、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打击乐》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的环节,看到学生的反应,我明白我的这个“动”是无效的。我反思自己:这个“动”有什么目的,是想让学生收获什么。设计之初,我只是觉得这堂课互动太少,想让学生拿起乐器动一动,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并未仔细考虑学生会不会大胆走上前台,听我指挥、参与其中,我只是为了“动”而动。这个安排并没有实际效果,学生毫无收获,更别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了。

其实,不管是表演的“动”、游戏的“动”,还是讨论的“动”、实践的“动”,都是对教学的精彩预设,都是为了使课堂深入学生心灵,“动”设计得不好,课堂可能就是死水一潭。好的“动”,犹如小品的包袱,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出现,都需要老师好好谋划。因此,“动”的形式是“枝”,而教学目的才是“根”。

三、教师的“静”“动”结合能收获奇效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看到过这样的教学现象,不由地让我掩卷沉思。如欣赏课教学《自新大陆》交响曲,这本是德沃夏克常年漂泊异乡、心系故乡之作,这堂课应该很煽情,能比较容易地叩击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引起共鸣,本应安排点时间让学生静心细品作品,而随风润物。这位老师不知是受限于作品比较长,还是为了节约时间,总是听见她在柔美、抒情的音乐中用毫无磁性的声音在说话,伴随着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奋笔疾书。音乐还没结束,教师已经在音乐中讲解分析完作品,虽一气呵成,却是糟糕透顶的败笔,把完整的音乐形象给破坏得支离破碎,让听者无法忍受,整节课学生没有欣赏过一个完整的音乐片段。试想,没有自己完整视听的深刻体验,谈何审美。而江北区音乐老师蒋教师在上《天空之城》时,把它作为合唱曲来教,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她将用什么方法抓住学生,我很好奇,也很期待。蒋老师先用她那细腻婉转的自弹自唱,带领学生领悟作者浑然天成的音乐心境及音乐所呈现的美。很快学生就被这位老师独特的艺术气质吸引,这一时刻,学生只关注蒋老师一个人在“动”,而台下鸦雀无声,学生被这种巧妙的“动”给彻底征服了,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位老师富有魅力的“动”吸引,对下一环节的教学都显得很期盼。接下来两声部合唱,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融洽就水到渠成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多。

我的思考:

前一位教师可能是怕冷场,或是想节省时间,教学中常出现自问自答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心不在焉,音乐课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本来音乐欣赏是在聆听基础上感受、思考音乐的情感和内涵,连基本的聆听都被分解得七零八碎。欣赏《自新大陆》此类作品时,教师应创造安静的欣赏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的聆听和感受。而教师不停地在音乐中说话,打断了学生的自主欣赏。教师的这种“动”是不合适的。而在《天空之城》中蒋逸萍老师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第一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将自己富有魅力、先声夺人的“动”设为良好的开端,整堂课就已成功一半(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讨论、表现音乐。教师优美动听的范唱示奏,让人惊艳,既展示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又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被老师吸引,被《天空之城》吸引,沉醉其中。教师的这种“动”(教师的自我演示)让人印象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静、动 篇10

例1:如图1, 两个半圆中, 小圆的圆心O′在大圆O的直径CD上运动, 长为4的弦AB与直径CD平行且与小半圆相切, 那么,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分析:本题中的动点是小圆的圆心O′, 那么如何“以静制动”呢?我们应该让动点O′停在什么位置才能巧妙地利用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呢?仔细观察之后,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无论小圆的圆心O′在直径CD上怎样运动, 阴影部分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 所以动点O′应该停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与大圆圆心重合.如图2, 连接O′M, BO′, 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MBO′, 再根据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便可解出答案.

解:当动点O′与圆心O重合时, 设小圆与弦AB切于点M, 连接MO′、BO′.∵AB切圆于点M, .

例2:如图3, 在直径为6的半圆上, 有两动点M、N, 弦AM、BN相交于点P, 则AP·AM+BP·BN=______.

分析:乍看此题还真让人觉得有些不知所措.本题有两个动点, 它们应该停在什么特殊的位置才可以柳暗花明呢?本题已知的数据只有一个:直径AB=6, 那么我们就应该尽量往与直径有关的知识点联想.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一个很常用的定理, 所以, 如图4, 我们就可以让动点M与N运动到互相重合的位置, 此时点P也与点M、N重合, 这样就可以构造出直角三角形.

解:当M、N、P三点互相重合时, ∵AB是圆O的直径, ∴∠APB=90°, ∴AP·AM+BP·BN=AP2+BP2=AB2=36.

例3:如图5,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cm, 在对称中心O处有一个钉子, 动点P、Q同时从A点出发, 点P沿A→B→C方向以每秒2 cm的速度运动, 到点C停止, 点Q沿A→D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 到点D停止.P、Q两点用一条可伸缩的橡皮筋连接, 设x秒后橡皮筋扫过的面积为y cm2.

(1) 当0≤x≤1时,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橡皮筋刚好触及钉子时, 求x的值; (3) 当1≤x≤2时,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本题是动点与函数相结合的一类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在变化过程中点动是否带动了形动.在此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P、Q两点的运动过程中, 橡皮筋与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所以我们首先要进行分类讨论: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 即当0≤x≤1时, A、P、Q三点围成的图形始终是个三角形 (如图5) , 所以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点P从点B运动到点C时, 橡皮筋与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的形状从刚才的三角形先是变成了直角梯形 (如图6) , 然后又变成了凹五边形 (如图7)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 虽没有特殊的位置, 但却有一个特殊的时刻, 即P、O、Q三点共线的时刻 (如图8) .此时橡皮筋刚好触及钉子, 根据经过正方形中心的直线把正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就可以知道此时橡皮筋扫过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可以求出.那么, 当时, 橡皮筋与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是直角梯形, 当时, 橡皮筋与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是凹五边形.

解: (1) 当0≤x≤1时, ∵AQ=xcm, AP=2xcm, 且△APQ是直角三角形..

马三立:动、静、学、乐 篇11

为了不失马老独有的语言风格,下面我基本照录马老“聊天”时的原话。这些话在使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亦能让人体会到一颗淡泊名利、安身养性的不老之心。

看起来,马老是个普通的瘦老头子,他的一对耳朵特别大,“耳大福大”,难怪马老尽管瘦,却很少生病,问他身体为何这般硬朗,马老不动声色地说开了:

“保持身心健康,讲究养身之道,我没研究,我不是卫生家。我再有一年半80岁了。没病。我从小就这么瘦。尤其到岁数大时,更注意生活规律。40岁前我没抽过烟。大烟、白面、妓院什么样,我不知道。40多岁时别人让烟才接过,点着比划,老这样,就买了给人家。也喝酒,打小时就喝,有几十年了,但从没醉过,醉鬼什么心情,不知道。

“我每天早上,浑身上下‘轴承’(关节)都要活动一下。每早还搓头发。我72岁后才有白头发。老伴没有后,白头发多了,不是想老伴想的,是该着的。也不脱发、谢顶。我每次理发都要去薄,半个月1次,长得快。漱口前叩牙32下、没假牙;搓耳朵,‘下关、风池’,浑身上下打一顿,自己打,脚心、脚背、抬腿、踢屁股,转身向两边看两边的脚后跟。

饮食不过量,七八成饱,多好多爱吃多眼馋,多少年没吃也不多吃。一天四回饭,三回菜,早晨起来锻炼后休息一会儿,7点吃早餐,中午12点、下午6点吃中、晚餐。晚10点演出睡得晚,到家11点,吃得就晚一点。

还要心理健康。怎么愉快?新旧对比,没有不上算的,不要为私,私字作怪就会嫉妒。别胡思乱想,多想好事,看看书,精神健康的人还须有玩的、有盼头。买一张彩券,明知中不了奖也行,给人一种希望。我不串门,怕人讨厌,欢迎人家来。

我还总结出老年健康就是‘动、静、学、乐’四个字。动,大事做不了,小的洗手绢可以做。手指动弹、搓铁球,买两个,7块多一个,五个手指一活动通五脏;静,是每天要安静一会儿,午睡睡到3点半,按电铃、打电话都不接;学,是学业务,我没一天不动笔,画画,背背词,还订了好几份报;乐,是想法自己找乐趣,听听相声,可乐。这包袱使的不错,好。

我不怕老、不相信老,上台还当自己是三四十岁,我不怕死,墓碑立好6年了,‘马三立之墓’,我还扶着墓碑照了相。常去看老伴的坟,花点钱也高兴。我不钓鱼、不养鸟,买不起;听新闻,不看彩电,费眼;养花解闷,但买价钱贱的。

我不迷信。我没生气的时候。无论遇什么情况,不生气,不着急,也不过乐,就是拣到一万块钱,也不会太乐。我有难的时候,老伴没了,掉了眼泪,但也不会自己上吊。‘文革’时我进了牛棚,吃窝头,也行。看牛棚的人不在,搓搓头,叩叩牙,打打身子,当面不行。说我是牛鬼蛇神,我一点不急,你能把我怎么样?我老是知足、满足、愉快、不急。该吃就吃,别暴饮暴食,能活动,太极拳24招就行。我每天就在平台上活动活动,在屋里来回走20趟背台词,就行。

我记忆力好,随便什么人告诉我电话号码,我总是记得清……”

马老是闻名中外的大家。可是,和他谈话,却丝毫感觉不出他有一丁点名人的架子。他朴实、谦虚,句句大实话,有时拿自己解嘲,却毫无哗众取宠之处。他在艺术舞台上的幽默与他生活中的豁达开朗是交融在一起的。他给无数人带来欢笑,而自己,却依然是一副不动声色的神态……这就是大家之所以为大家。大家之所以长寿的根本所在吧!

静、动 篇12

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要理解“动起来”, 就要先理解什么是“静下来”。诸葛亮说:“静以修身”, “宁静而致远”。强调了学习需要静, 只有静下来, 用心真学, 学生才会进步。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巧妙地运用了三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意趣。这三种境界突出了学习中“静”的重要性———学习是静思默想、静心钻研、冥思苦想的过程, 不经历这样静心求学的过程, 学习是很难有成就的。

不论是诸葛亮的“静”, 还是王国维的“境”, 其实都包含着“动”, 即思想的追求、思维的灵动、行为的主动, 这是一种“内动”“隐动”。

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动起来”, 不是浮动、乱动、形动, 也不是表面的热闹, 而是心动、真情互动。学生真正的自主读书、自主研究、自主练习、自主思考才是学生个体的真正的动。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学生之间互相说

这包括轮流演说和组内互相说, 使老师的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由一个老师变成几十个“老师”, 这种做法必然能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

二、学生之间互相看

同学之间互相看看别人的表演或表现, 看看别人的作业或其他, 不仅能达到了解情况的目的, 还能让学生当当小老师,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还能在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竞争,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学生就会更加想学、爱学。

三、学生之间互相辩论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分析和辩论的机会, 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 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互相借鉴, 协作创新, 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 思维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这种帮助是一种优势互补, 好的帮助差的, 会的帮助不会的, 思维深刻的帮助思维肤浅的, 思维正确的帮助思维错误的, 思维全面的帮助思维有缺陷的, 加强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从而使“贫者”变富, 这是帮扶策略的一种体现与运用。

五、学生之间互相检查

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别的学生, 即学生互为老师, 通过同桌互考、组内互考、人人考全班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学, 学生个体思维得到提高, 学生群体同样得到发展, 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静、动】推荐阅读:

上一篇:良性占位性病变下一篇:工程项目的科学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