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2024-06-02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精选6篇)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篇1

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 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通过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三个人物形象, 显示出鲜明的独创性, 也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三个人物形象不同经历相似命运下的永久的悲哀。

一、封建社会“四权”绳索束缚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 最终沦为乞丐, 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 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祥林嫂是鲁迅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 是旧中国贫苦农妇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她也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 但最后她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二、从敢于反抗到最后屈服的爱姑

《离婚》中的爱姑, 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 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 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爱姑是鲁迅塑造的又一个典型, 这个典型也是鲁迅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塑造出来的, 是旧中国中产阶层妇女悲惨命运的高度典型化的集中体现。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 同样逃脱不了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是“熟悉的”;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但是她的悲剧, 也深刻地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它对妇女压迫的惨重, 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长期艰巨性。

三、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又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武器, 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 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 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成为悲剧的起点。

鲁迅通过旧中国妇女的辛酸血泪史昭示人们:要彻底解除旧中国妇女身上的封建枷锁, 就必须行动起来, 积极投身于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 “扫荡这些噬人者, 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房”, 才有真正的自由, 才有美好的明天。

摘要:在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 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 深刻而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妇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妇女形象,封建礼教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篇2

鲁迅对儿童形象的描述主要见于他的小说和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当中。说起鲁迅的《故乡》、《社戏》,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对那充满童趣的水乡少年生活悠然神往,会对一幅幅少年迅哥儿的生活图景陶然迷醉。鲁迅虽没有专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但在他的小说和散文里, 却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儿童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鲜活

鲁迅在他的文学作品里创造了一系列生机勃勃的儿童形象。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 《社戏》中的阿发与双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等。

在《朝花夕拾》的其他篇章里也写到了一些各具特点的儿童形象, 如《猫狗鼠》中爱鼠厌猫的“我”,《阿长与山海经》 中厌恶规矩而喜爱淳朴善良的长妈妈的哥儿, 以及《五猖会》中对父亲要背鉴略而心情不悦的小主人公。这些形象经鲁迅之笔, 稍加点染便生动鲜活, 跃然纸上。

《风筝》 是鲁迅回忆散文集《野草》当中的一篇。其中写到一个和我截然不同的小兄弟, 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 多病, 瘦得不堪, 然而最喜欢风筝, 自己买不起, 我又不许放, 他只得张着小嘴, 呆看着空中出神, 有时甚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一种儿童的天性, 爱玩的天性, 鲜明地被描绘出来。在尘封的什物堆中自做风筝的作者, 对童年的游戏多么渴望。

鲁迅借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坚定了他的这一儿童观,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二、鲁迅文学作品中传递着童真、善良、美好

鲁迅是一位全身心地关注着下层群众命运的作家, 他的小说不仅以严峻的锋芒剖析着下层群众的精神病态, 而且也以热情的笔触展现和赞美下层群众的美好品德。对于儿童的心灵之美, 鲁迅同样是欣赏的。在他的笔下寄托着对儿童性格心理的思考, 他的文字中无不闪耀着儿童心灵的纯洁与向往自由的光芒。

鲁迅先生以阳光的笔触对待他作品中的儿童形象, 描写了几近单纯的儿童心理和性格, 歌颂了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儿童们。

鲁迅撒播在少年闰土中的童心与童趣是随处可见的: 我日日盼望新年中那种对闰土热切期盼的眼神, 我和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的一见如故, 我和闰土短暂生活的亲密无间, 我和闰土分别时无可奈何地大声哭喊。这些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趣, 多么撩拨孩子们的心扉。这些乡村少年敏捷而果断, 淳朴而无私, 善解人意而懂事。

“阿发, 阿发, 这边是你家的, 这边是六一公公家的, 我们偷哪一边呢? ”喜先跳下去了, 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 一面说道,且慢, 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 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 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叫别人偷自家的豆, 唯一的理由是我们的大得多, 这是多么纯洁高尚、多么淳朴无私。

《社戏》 中的农村少年淳朴热情, 活泼可爱, 没有沾染上世故的那种无私品格, 婉转写来, 楚楚动人。特别是在《社戏》 的后半篇, 作者更侧重从农村儿童精神世界上去挖掘来自内心深处的那份美好。可以说《社戏》 是一曲农村孩子的赞歌。鲁迅以富有诗意的抒情笔调, 表现了他们聪明伶俐、勤劳能干、纯洁无私及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

鲁迅作品中反映童真、童趣的叙事声音非常多。如童年时鲁迅与闰土间的游戏, 和阿发他们去看社戏等, 这些童真创作是很有意义的, 它是人的意识觉醒的重要部分, 更是作家们能分享相通的精神现象鲁迅作品中那些童真童趣的声音, 那些属于孩子时代的行为, 是儿童热爱大自然, 追求新知识,天真、幼稚、欢乐心理的见证。

三、在塑造儿童形象时, 鲁迅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这样的叙事视角更有一种亲历的味道, 更有一种亲切感。

《故乡》 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以后, 母亲提起闰土, 使作品中的我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二十余载的光阴并没有使他的记忆磨灭, 反而勾起了他对那段往事的回忆, 少年闰土的形象更加鲜明了。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 如同和读者对话, 告诉读者他早年的经历, 很能打动读者。当然, 鲁迅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 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告诉读者他难忘的童年往事。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的国民, 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劳动人民不都是中年闰土的复制品吗? 愚昧、麻木、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他们的人性中缺乏的不正是儿童的生命活力吗?当然, 对于这一点鲁迅并没有绝望, 在《故乡》 的最后, 鲁迅写到了两个儿童的情景: 侄子宏儿和闰土的孩子水生, 他们还是一起, 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鲁迅也依稀看到了些许希望, “我”在朦胧中,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为了表达他对这种率真、淳朴、富于生命活力的儿童观的赞赏, 鲁迅的良苦用心不言自明。

当然, 鲁迅在描绘儿童形象时, 也有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故乡》 中的少年闰土,他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种哪吒式的小英雄形象是鲁迅所极力赞赏的,他是生命力的象征。鲁迅为了塑造好这一形象, 在作品中三次写到了项带银圈的小英雄, 反复地强调了鲁迅对这一形象的怀念与赞赏。

四、时间与空间

(一)时间: 成人世界与儿童视角

鲁迅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呐喊》于1921年出版, 此时鲁迅已经快 40岁了, 应该说已到中年。《朝花夕拾》则发表更晚。《朝花夕拾》这样回忆童年生活的美文, 充满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

鲁迅文学作品中描写儿童形象的语言都渗透着儿童的特点, 语言符合他们天真烂漫的特征和年龄特点。从少年闰土、阿发等儿童形象的话语中, 我们可以知道, 孩子脑中尽装着那些好玩的事物, 这是他们所感兴趣的, 符合儿童好玩的天性。

1.外貌描写:童真无价

《故乡》通过闰土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的土气外貌和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稀奇的事, 抓住名字、外貌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勇敢、能干、见多识广的乡村少年, 一个

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淳朴芳香的少年闰土。这个少年, 土得质朴, 土得纯洁, 土得可爱, 土得富有魅力。2.语言描写:童言无忌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在沙地上,下了雪,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 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扁, 撒下秕谷, 看鸟雀来吃时, 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现在太冷, 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也捡贝壳去, 红的绿的都有, 鬼见怕也有, 观音手也有。

从少年闰土的滔滔不绝的言语中能知晓, 少年闰土是一个聪

明、热情、生气勃勃的小英雄。3.心理描绘:童心无邪

对于二十四孝图与无常 , 作家专门从儿童的心理方面去细致地刻画他们毫无功利的、鲜明的爱与恶, 从而使儿童形象的塑造更加完善。对于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 鲁迅让作品中的我

在心理上对它产生了由高兴到扫兴、以至反感的情绪变化。!活泼而诙, 鬼而人, 理而情, 可怖而又可爱的无常形象是作品中的我以及许多小朋友所喜爱的。同时也表明在儿童的心里, 他们把这一形象当成了心目中的偶像, 作为做人的标准。和无常开玩笑, 是大家都有此意的, 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 有人情要寻找真实的朋友, 倒还是他妥当。鲁迅再一次让这无常身上的人性美来映照儿童的童性美。

在成人世界呐喊彷徨的鲁迅在回忆起少年往事时显得温情脉脉。当然, 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故事实际发生的时间与叙事时间并不是同步的。小说叙事往往对故事环节的关键段落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 而对无关紧要的情节一笔带过。这不均匀的叙事速度, 正是叙事的魅力所在。

(二)空间: 异乡漂泊与乡土记忆

鲁迅作品大多写于北京与上海这两座城市。但在异乡漂泊的鲁迅没有真正离开他的故土。他的作品带着作者故乡的味道,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绍兴地区浓郁的乡土气味, 风俗、习惯、文化, 全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品《社戏》 显示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以江南农村为背景, 展现出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鲁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 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这个偏远的海边的小村, 较少受世俗的浸染, 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淳朴气质, 是我的一方净土,又是一方乐土。

鲁迅把众多的儿童形象我、阿发、双喜、桂生等置身于充满泥土芬芳的江南水乡中, 是别有用意的。《故乡》中的江南景色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对故乡特有的描绘, 无不折射出故乡绍兴的特点。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虽然小,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在地上或桂花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静悄悄地没有声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 喜欢探讨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满足。作品中富有童趣的语言, 就像与知音对话, 百读不厌, 回味无穷。

《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道: “哥儿, 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 清早一睁开眼睛, 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 恭喜恭喜。记得么? 你要记住, 这是一年的好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 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 “那么, 一年到头, 顺顺溜溜”此处描绘的正是绍兴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身为绍兴人的鲁迅, 把绍兴的浓郁乡土气味与儿童形象叠加在一起, 创造出一个充满童趣和生命活力的文学世界。

浅谈鲁迅笔下的底层人物形象 篇3

鲁迅的很多作品都对底层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主要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的,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与鲁迅自身没有关联,但是大多数故事都是发生在鲁迅的周围。“出色的描写”是鲁迅对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的重要体现。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既起到了烘托气氛和揭露主题的重要作用,又在人物描写中实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摒弃了在中国古典名著中不能运用的“个性差异”表现手法,借助外国名著精雕细琢的人物表现手法,对底层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一、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小说采用了较多的农民题材,展现了鲁迅思想中“怒其不争”的一面,集中表现了鲁迅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特点。鲁迅的小说在表现农民形象时,主要描写了农民的愚昧、守旧和狭隘的心理特点,展现了农民的不争气、不觉醒和被压迫不敢反抗的人物特征。他也从正面进行了人物形象的描述,主要有农民的善良、勤劳、勇敢和富有同情心的一面,但是描述的主要重心就是对农民悲苦命运的描述。其农民形象的主要代表是闰土和祥林嫂等。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闰土与“我”接触时,在连续的情境中一迭声地叫了四声“老爷”,该段话充分展现出了闰土屈服于等级制度,默默承受剥削和压迫之苦的人物特征。在向“我”要烛台中,展现出了闰土的封建思想,突出了农民的愚昧,将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神佛,充分地表现出了农民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同时,在鲁迅的小说中,也塑造了一系列的落后农民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思想,《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等都是典型的农民人物形象。

还有一些农民形象是清醒后无路可走的类型,该类人物形象的主要代表有《离婚》中的爱姑。这篇小说展现出了辛亥革命后农革时期的农村现状,人物爱姑具有泼辣和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外强中干,到最后明白了封建社会的真实面目,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可是面对顽固的封建思想,一切努力只是徒劳,不能帮助自己走出困苦的生活。尽管她激烈反抗,终究还是逃脱不了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

二、鲁迅小说中的小市民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小市民形象也是底层人物的主要代表,对小市民的描写主要展现出了他们麻木愚昧的特征。其代表人物有《药》中的华老栓和华大妈、《明天》中的单四嫂、《一件小事》中的车夫等。

《明天》中的主要人物是单四嫂,小说通过着重描写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悲惨命运,展现出了下层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和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孤立无援,对旧社会吃人和冷漠无情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小说主要运用强烈的对照映衬表现手法,将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单四嫂是一个粗笨的女人,也是一个悲苦的守节妇女,她善良质朴,有着较强的封建思想,是典型的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农村妇女。她在丈夫死后,坚持不改嫁,将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但是儿子的生病和离世,给单四嫂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长期生存在人们的欺辱之中,感受着世态炎凉,形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的性格。

三、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形象也是鲁迅小说中底层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秦初到清末,封建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孔乙己是封建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屡试不爽、穷困潦倒,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出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他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压制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封建制度牺牲品的典型代表,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尽管与一些短衣帮一同站着喝酒,但是却打心眼里看不起那些短衣帮。为了向人们展现自己是知识分子,一直穿破旧的长衫,当别人故意取笑他时,仍然保留一股傲气,尽管生活难以维持下去,仍然想着终有一天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是孔乙己也有心地善良之处,尽管自己为了生活也会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是在喝酒时从不拖欠酒钱,没有钱时,会将自己的欠款金额写在粉板上,不出一个月就会还清,并且对孩子也很热情,给孩子分茴香豆、教孩子识字等。鲁迅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展现了孔乙己的可怜可悲之处,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揭露,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

鲁迅笔下的农民、小市民和知识分子形象都是鲁迅笔下底层人物的代表,在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人物特征: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具有愚昧无知和狭隘的思想,但是也有生性善良和勤劳朴素的一面。这些人物形象特征的形成与当时中国社会有着较大的关系。鲁迅通过对底层人物的描写,给读者还原了当时的社会形象,展现了旧中国时期的社会氛围,主要是从国民审视者的角度入手,展现出人物的鲜明特征,对旧中国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简析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形象 篇4

祥林嫂勤劳、朴实、忠厚、善良, 然而, 在精神上的折磨, 精神上所受的打击, 却使她异常的脆弱, 终于在鲁镇祝福的爆竹声中, 饱尝人间的辛酸后, 怀着无限的恐惧, 含恨离开了那个不属于她的世界, 祥林嫂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毛泽东同志在谈判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政权、族权、神权三种权力之后, 又向我们指出“至于女子除受这三种权力的支配外, 还受男子的支配 (夫权) , 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 是束缚中国农村妇女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祥林嫂精神上的不可忍受的痛苦, 使她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封建社会夫权、神权的迫害, 最后吞噬了她的生命, 特别是夫权的迫害, 其实加在祥林嫂身上的神权的压迫、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巩固夫权的统治。祥林嫂一开始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 她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那种“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的顺从, 当祥林死后, 她逃到了鲁镇, 做了鲁四老爷家的的雇工, 虽然干的是些沉重的活, 但她反而满足, 嘴边渐渐地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好景不长, 祥林嫂婆婆还是把他带回去了, 且逼她嫁给贺家镇的贺老六, 那时的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 以死来做抵抗。

为什么这时的祥林嫂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拼死反抗?因为“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夫为妻纲, 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权思想, 可容忍贞洁的寡妇, 但却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 祥林嫂为了生存, 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 为了做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寡妇, 她以生命为代价, 拼死拼活地反抗。再婚后祥林嫂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幸福, 但是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 第二个丈夫的死和阿毛的被狼吃掉, 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 从此她便降入到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了。逢人就是“我真傻……”祥林嫂的再婚已经使她精神上受到了整个社会封建舆论的歧视, 贺老六的死和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使得这个“谬种”更是为封建礼教的不容, 而更为残酷的是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好姐妹柳妈给了致命的打击:“再一强或者事情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是,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闾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头、分队他们, 我想, 真是……”这时的祥林嫂脸上露出更恐怖的神色, 她的精神支柱彻底跨了。转机再来了, 柳妈告诉了她到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 当作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了去受罪。“祥林嫂自从受了柳妈的指教, 经过一年的时间, 她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 换算了十二块鹰洋, 请假到镇的西头去, 但不到一顿饭后, 她便回来, 神气很舒畅, 眼光也分外有神, 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在这段简短的叙述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祥林嫂的单纯、朴实、具有强烈生存欲望;不甘受命运支配的强韧性格。自从到土地庙里定了门槛后, 她重新看到了洗雪耻辱罪过避免死后灾难的希望了。”这时, 在她万念惧丧中, 似乎已经照进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她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 不再是以前那个“谬种”了, 所以“当冬天的祭祖时节, 她做得更出力, 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 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使重新生活的祥林嫂的整个灵魂崩塌了, 心一下子从高空中跌落了低谷, 她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这致命一击使本身精神脆弱的祥林嫂一下子崩溃了, 这无异于阴间阳间合一的法庭对祥林嫂的最后宣判!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 沦为乞丐, 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之中。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篇5

摘要:在鲁迅著作中,有些作品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20世纪初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称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等。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原因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共振现代读者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鲁迅的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命运 封建迷信 封建礼教 社会本质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灵魂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最具体、最普遍的社会感应和现实考察中激发出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人道主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对现实实行文明启蒙和现代化改造的意志。二是鲁迅辉煌的创作成就,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小说《祝福》便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范。

《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攒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祝福》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作者在浓墨重彩地描写祥林嫂三次肖像的同时,还作了独特的构思,让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都发生在春天。

首先,看她最初的身份——童养媳。她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正值如花的年龄,却要在婆婆家里当牛做马,把自己的青春支付在无穷无尽的劳作中,封建夫权剥夺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春天。

其次,她第一次丧失,也是在春天。如果一直做童养媳,生活再苦再累,总有小丈夫长大的一天,丈夫成人后总会给祥林嫂一些依靠,不幸的是在婆家失去青春自由的祥林嫂,又在春天里失去了丈夫。在当时的中国的农村,女人失去丈夫就意味着更要听从婆婆的呵斥,要谨遵着“从一而终”的信条,所以在这个春天,祥林嫂失去的不仅仅是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更是她做一般妇女的权利。如果说有小丈夫的祥林嫂是婆婆家的媳妇兼佣人,那么春天里失去丈夫的祥林嫂则成了婆婆家里纯粹不用付钱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人使用随人买卖。为了躲避婆婆难堪的虐待,祥林嫂逃到鲁家做了一个冬天的短工,在有了短暂自由之后的新春时节,又被婆家人五花大绑而去。婆婆为榨取祥林嫂最后的一点价值,又把她卖到贺家坳。

再次,看祥林嫂一生中的又一次打击——在春天里再度丧夫且失子。嫁到贺家坳之后,尽管祥林嫂没有逃脱被卖的命运,但是她却有了一个有力气、会干活的丈夫,有了个白胖的儿子,日子可以说舒心了不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的祥林嫂在春天里再次被抛入不幸的深渊。壮如牛的丈夫因伤寒 而死,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寡而再嫁,本来就要无辜地背上不贞的罪名,再加上一寡再寡,更无端地要让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人们加上“不祥”的罪名。没有了丈夫,祥林嫂还可以有做母亲的权利,但是祥林嫂的不幸仍在春天里延续,狼叼走了儿子,也叼走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和生命力,甚至封建族权这条豺狼还叼走了祥林嫂夫妻二人苦心经营的家——大伯把她赶出了家门。

最后再看祥林嫂在新春的祝福中倒毙。一寡再寡,失去青春的祥林嫂,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之后,被鲁四老爷借助于封建的政权逐出了家门。流落街头的祥林嫂由于受到封建神权的毒害,在新春到来之时,又诚惶诚恐、瑟瑟缩缩地承受鬼神思想的折磨。春天本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鲁镇的人们在祝福的声声祈祷中盼望着幸福降临。然而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却在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中,带着被分尸的恐惧寂然逝去,为自己凄惨悲凉的命运划上了句号。

祥林嫂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春天里发生,作者这一匠心的构思,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把握祥林嫂的悲剧性,让读者明白在封建四权的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生命中是没有“春天”可言的,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夺走了像祥林嫂这样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们的灵魂。

祥林嫂是要强的,是上进的,是不屈服于命运的,但她的境遇是悲惨的,这根本的实质还来自于社会和个人的因素。

二、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一)社会原因

1、封建迷信的控制 祥林嫂貌似自杀,其实刽子手很多,最先揪出来的应该是“封建迷信”。小说为什么取名叫“祝福”?“祝福”本是一种迷信习俗,借新年前的祝冬福向鬼神祈求新的一年收成好,事事顺利,将种种追求幸福的愿望包裹在了各种散发着浓厚的迷信色彩的活动中,由此营造了全文的迷信氛围,说明鲁镇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整个大环境。“祝福”是封建社会最富有特色的迷信活动,因此在祝福活动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被赋予得淋漓尽致。文章取名为《祝福》,为鲁镇、鲁四老爷、祥林嫂等人为何如此相信迷信奠定了大的背景,推动了文章整体迷信活动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以表达鲁镇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愿望,相信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

在浓厚迷信神权思想的笼罩下,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宗法的执行者,当祥林嫂刚进鲁家时,鲁四老爷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皱一皱眉头”,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在鲁四府三番五次祭祖祀神时,鲁四老爷又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祝福用的祭器,认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鲁四婶在安排祭祀福品时的三次喝止,不允许祥林嫂碰祭器,使得祥林嫂一次次的失去了“祝福”的权利;为了重新获取“祝福”的权利,在柳妈的怂恿之下,带着封建迷信的枷锁,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的喝止,是封建迷信的歧视,一次次让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祥林嫂可怜又可悲的地方就是她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份子,在受尽了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后,却又自觉和不自觉的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自觉的深受迷信的控制和摧残。比如,柳妈嘲笑她的疤痕,用鬼神威吓她,劝祥林嫂去庙里捐个门槛,第二天一大早,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并维护封建迷信思想的威权,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人“千人踏,万人跨”,好赎自己一世的“罪名”,试图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在封建迷信的高压与愚弄之下,祥林嫂的灵魂被一次次的残害扭曲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它,对灵魂的疑问,希望死后不至于受到鬼神的惩罚,可见祥林嫂对鬼神的迷信之深。然而一切都是枉然,祥林嫂无法挣脱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摧残,成为了封建迷信控制下的奴隶,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鲁家,后来沦落街头,成了气概,就在家家户户忙着”祝福“的时候,失去祝福权利的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2、传统礼教的束缚

在旧社会,封建礼教成为人们思想中的一个毒瘤,鲁迅先生在《祝福》中,以祥林嫂之死为我们打开了传统文化极具毒性的一面,祥林嫂作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不仅自己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来自周围群体伦理道德的指责,封建礼教的思想毒素不仅流散于整个鲁镇,更进一步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一个封建帝王,但中国农村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在鲁镇这样一个封闭的农村社会中,封建势力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依旧。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怎会没有祥林嫂们的悲剧?

《祝福》中的祥林嫂可以说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鲁镇,她是以劳动工具的身份出现的。她希望以自己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此外,她对生活没有什么所谓的非分要求。她出身卑微,她没有姓名,也没有人去关心她的姓氏。她从来没有怀疑过她自己为什么满足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她只想维持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之一的封建礼教历经二千余年的发展,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无孔不入。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她尽力维持这个奴隶地位,也正是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她很满足于付出很多得到很少的生活。

但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她的那种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机会的希望已很难维持了。当她初失丈夫,成为寡妇时,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但封建礼教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死死的缠着她,慢慢的侵蚀着她的灵魂。对她这个寡妇的到来,鲁四老爷第一个感觉就是“皱眉”,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按当地的习俗,福礼由她做,会给他带来不祥的征兆,封建礼教之网己经悄悄的散开了。她在鲁四老爷那里感到满意的生活很快因她婆婆的到来被打破了。她被她的婆婆“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强迫嫁到山坳里去了,抬到男方家后,她拼命反抗,以致使她的头“撞香案角上”,留下一个永远消灭不了的伤疤。但只要能够不受侵扰的依靠自己的劳动平静生活下去,祥林嫂也还是能够感到满足的生活下去的。她对生活的要求,始终不过是要过一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随着她的男人的死亡而终止。封建的族权制度又一次抡起大棒,施加在她的身上,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吃了,遭受灭顶之灾的她,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里,已经让他感到她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这一次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祭祀时干这干那,担当一切了。她已经失去了主人对她的信任,祭祀时不让她沾手。因为封建礼教的歧视,她想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得到主人信任的希望破灭了,对她是沉重一击。在封建礼教下的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

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二)个人原因

1、反抗性质盲目

主人公祥林嫂在迷信的控制和传统的束缚下并没有一味地顺从,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反抗,可对抗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并最终沦为乞丐,主要还是祥林嫂反抗的性质是盲目的。

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的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由此可以看出抗争的性质是非常盲目的,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而是进了“狼窝”,最后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2、反抗软弱无力

正因为反抗的性质盲目,所以导致祥林嫂反抗的软弱无力。她的追求和抗争大致是由出逃、抗婚、捐门槛和问灵魂四个层面构成的,而每一次的抗争似乎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第一次反抗是出逃,因不愿被婆婆逼迫改嫁,祥林嫂逃到封建正统代表人物鲁四老爷家做工,他勤快地“工作”“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在地主家受着剥削,似乎她心甘情愿地做奴隶,并且很满足,因此第一次反抗却也成了与封建正统的妥协,为以后祥林嫂抗争无果做了铺垫。

第一次反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遭受更大的打击。当祥林嫂的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们也会表明他们的坚定态度,鲁四老爷不会因为她做活勤快而保护她。对于倔强的祥林嫂是要以死相拼的,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这“出格”的闹,“异乎寻常”的以死抵抗确实撼人心魄!然而她抗争的原因其实就是她脑中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女子从一而终”的夫权思想。因此,她的这种抗争却维护了封建礼教,她根本无力冲破那浓厚的封建礼教和沉重的枷锁,只能成为它的牺牲品。祥林嫂反抗后屈从了,“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她完全是白折腾,甚至让人们怀疑她当时是不是假装的。

第三次反抗是捐门槛。当夫死儿亡后,再到鲁家时,鲁镇人们都把她当成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她不甘被人唾弃,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祈求神灵的方式,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好转,然而事与愿违,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打击,最终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第四次无声的反抗是在她临死前的一天,对灵魂的质疑。祥林嫂遇见我。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灵魂怀疑的反抗带有浓厚的悲剧意义,她对封建礼教和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只是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而又不被锯成两半,至始至终都沉浸于封建制度的控制下。

三、悲剧命运所揭示的社会本质

勤劳、善良、质朴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深刻地观察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不幸人们的命运而加以典型化的一个完整的悲剧性格。这个形象揭露了全部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和制度——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这个真理。鲁迅先生用其对民族、尤其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的广大而深刻的关爱,继“救救孩子”之后,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发出了又一声呐喊:“救救祥林嫂!”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黑暗落后的根源——整个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而推翻这个黑暗的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四、健全的社会制度对人健康生存心态的影响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他们的心态构成了社会心态体系。社会心理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积极的社会心理状态和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积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昂扬的社会情绪,它推进这社会朝着进步发展的方向前进;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是一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由于其不成熟的心理表现使得社会朝着后退和腐败的方向行走。

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一些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所有人,呼唤具有现代合理性的健全社会。健全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健全的社会机制离不开健康积极的文化精神和健全的个体心态。社会制度与个体心态始终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体制,势必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下,人们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生活,自由、平等是社会的主流。个人心态同时也映射着社会制度,当个体心态健康和谐是,社会一定会向着更加民主、更加理想的制度迈进。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2、陈思和、宋炳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3、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4、朱晓进、唐纪如主编《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5、雷达主编《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杂文集》,海天出版社;

6、鲁迅《鲁迅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7、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1981年版;

8、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6

一、遵从封建教条的可怜寡妇单四嫂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一个粗笨的女人”, 但是艰难与困苦并未让在饿死边缘挣扎的单四嫂子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她还有儿子——她的希望。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社会不把她当人看,她也不知道人的正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幸,反而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

单四嫂子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然而,明天又能怎样?文中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鲁迅在表达自己哀痛与愤激之情的同时,并未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单四嫂子,更多时候他只抨击那个黑暗的社会和冰冷的世界。

二、被“四权”绳索捆缚的祥林嫂

《祝福》中的勤劳善良的祥林嫂,也是一位对命运历经抗争,但最终仍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与单四嫂子相比,祥林嫂的命运更悲惨。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族权逼迫她不守节,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她当牲口一般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祥林嫂以封建思想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和泪地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也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她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她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没有死,但头上留下了“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她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尽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她不甘于在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前怀疑灵魂有无。这四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那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上一篇:上海交通信息中心下一篇: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