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T管

2024-08-16

双腔T管(共5篇)

双腔T管 篇1

胆总管术后留置T管是目前很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拔除T管后胆漏常有发生,至今未见有效的预防方法,延期1个月以上拔管也不能完全防止拔管后胆漏的发生,导致患者身心受害。有报道显示,拔T管后出现胆漏的发生率是1.82%~10.00%[1]。其根本原因是拔管时不了解T管外窦道有无完全形成,在窦道没有完全形成时拔除T管,就会发生胆漏[2]。为此,2003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对63例患者在术后常规胆道造影时,应用经双腔T管外窦道-造影术代替传统的经T管胆道造影术进行窦道造影,同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从而有效避免了拔管后胆漏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3月~2008月3月共施行胆总管切开患者125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50例;年龄19~84岁,平均52.2岁,原发疾病包括:胆总管结石80例,肝内胆管结石3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例,肝癌8例。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63例患者采用双腔T管外窦道造影,其双腔造影T管实际上把插管造影用造影管与普通T管合二为一,它具有胆道引流及窦道造影双重功能,使用方便,可免除插管造影时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0、30、60天造影,在X线透视下将30%的泛影葡胺经注药管缓慢推入,充分显影时立即摄片,观察造影剂是否外溢,确定窦道是否完全形成。可根据情况反复造影,直至窦道完全形成。在窦道完全形成后,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并发症及窦道形成的时间,并经双腔造影T管胆道造影后,常规拔管。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常规经T管胆道造影方法。

1.3 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

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解释再次插管的目的和治疗方法,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1.3.2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体温变化,了解腹痛情况及腹膜刺激征有无加重的趋势,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1.3.3 观察引流情况

仔细观察再次置管后引流物的颜色、引流量及性状,并记录。管周渗出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管周皮肤每天用75%酒精擦洗,或用氧化锌软膏外涂,以防皮肤发生炎症或破溃。

1.3.4 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限制脂肪饮食,少食多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拔管时间与拔管后胆漏发生情况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为术后20~180 d,平均36.2 d;拔T管致胆漏6例,占9.68%。胆漏患者从原T管处插入合适的导尿管引流胆汁,配合禁食及营养支持、抗生素等治疗,3例获得成功,另5例因引流不畅,腹部症状和体征进行性加重,中转手术治疗,术中冲洗腹腔,寻找漏口并重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最终痊愈出院。治疗组患者拔管时间为术后10~150 d,平均16.2 d;拔管后有2例因故发生胆漏,占3.17%,其中,1例术后16 d造影显示窦道完全形成、胆道有残余结石,术后18 d自行将T管拔出,拔管后第4天发生胆漏,另1例术后11 d造影显示窦道形成不实,造影后2 d误拨T管发生胆漏。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拔管时间与胆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T管窦道是由大网膜、小网膜、肝十二指肠韧带、胆囊创面、肝脏、肝结肠韧带、胃十二指肠壁以及T管的异物刺激而引起的增生性炎症、胶原纤维增生、肉芽肿等共同包绕T管而形成,其中大网膜是窦道形成的最主要成分。窦道从胆总管壁开始至腹壁皮肤,其长度与患者腹部情况及T管引出径路有关,宽度与T管直径有关,厚度与术后时间及窦道部位有关,并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窦道与胆总管壁及腹壁的连接处较为薄弱,是拔T管后胆漏的好发部位。有研究显示,94.4%的T管窦道形成是在第7~11天。无论时间多长,只要窦道形成不完全,拔T管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胆漏[3]。有报道显示,胆漏的发生率为0.45%~10.00%[4]。

影响窦道形成及引起拔管后胆漏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为窦道形成不完全。窦道的形成大体与3个方面有关:(1)T管的材质。以前使用的是橡胶T管,形成窦道能力强,而现在使用的硅胶T管,对组织刺激反应小,周围组织或网膜不易包裹或粘连,不利于窦道的形成。(2)患者本身的原因,如年龄大、合并糖尿病、肝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激素、术后放疗等,因组织愈合能力下降而影响窦道形成。因此,T管窦道形成时间因人而异,从而决定了拔管时间个体化。(3)操作失误。手术时胆管周围解剖过多、T管过粗、缝合过紧等都可影响胆管血供,致切口愈合不牢固,造成胆总管愈合缺陷或拔管拉力易拉裂缝合口;缝合胆总管切口时误将T管一并缝上,拔管时必将胆总管撕裂。拔管时操作粗暴,胆总管、窦道都易损伤;T管修剪不妥,拔管时易将窦道胀破;以上操作失误,拔T管均易造成胆漏[5,6,7,8,9,10,11]。

拔T管前了解T管窦道是否完全形成是最重要的,术后靠时间估计T管窦道是否形成是不可靠的。拔T管前行T管窦道造影可了解T管窦道是否完全形成及牢固程度,并且可替代T管造影,肝内、外胆管均显示,可指导拔T管时间。经双腔造影T管窦道-胆道造影,造影剂经T管外窦道间隙弥散进入胆道,从而使窦道、胆道双重显示,可以看到窦道有无形成、形成是否完全、坚实,以及形成不全的部位,使我们能全面了解窦道的形成情况。根据窦道的形成情况来确定拔管时间,使T管的拔除有一个具体的、客观的标准,从而避免了盲目拔管可能产生的胆漏。因此,胆道外引流术后,应用经T管外窦道-胆道造影代替传统的经T管胆道造影,进行窦道-胆道造影,以窦道的实际形成情况决定拔管时间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同时对于年龄较小、体质和一般情况较好、无影响窦道形成的合并症,并经窦道造影显示窦道较早完全形成者,行早期拔管,避免了该类患者盲目长时间带管造成的痛苦及不便。本组63例患者在行窦道造影后9~12 d拔管,拔管时间为(16.2±2.1)d,拔管后只有2例发生胆漏,这2个数据都明显好于只采用经T管胆道造影拔管的患者,显示出了极好的临床疗效。

由于拔T管后胆漏是严重的并发症,故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尤为重要:(1)留置T管时的护理。对于留置T管的患者,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胆汁引流量以及性状,加强营养支持,配合医生改善患者全身状况。(2)拔管的护理。拔管前夹闭T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开放T管引流。若患者无不适症状、造影无异常,可拔管。(3)拔管后胆漏的护理。拔管后应警惕胆漏的发生,一旦发生胆漏,应立即协助医生再次置入导尿管或硅胶管,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稳定其情绪,嘱其右侧卧位或半卧位,积极补液,给予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以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总之,T管拔除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复杂,合理的护理与经双腔T管外窦道造影预防胆漏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双腔尿管拔除困难3例分析 篇2

1 病例介绍

[例1]病人, 男, 23岁, 因醉酒后10 h急性尿潴留而留置双腔尿管。酒醒后膀胱刺激征明显, 要求拔管。拔管时水囊内液体吸出困难, 压力开关通畅。用力抽吸时只有极少量液体吸出。复抽20余次后, 突有25 mL液体流出, 拔管成功。剪开水囊, 见注水管内口对应处囊壁有内口形状压痕。

[例2]病人, 男, 56岁, 因骨盆骨折术前留置双腔尿管, 术后拔管时反复抽吸, 水囊内生理盐水难以抽出, 拔管困难。剪掉压力开关无液体流出, 用消毒后钝头细铜丝顺进水管插入水囊, 退出后水流喷发, 拔管成功。剪开水囊, 见注水管内口处囊壁有内口形状压痕。

[例3]病人, 男, 66岁, 因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留置双腔尿管后在诊所治疗。5 d后向外用力牵拉尿管试图自行拔除失败。入院时可在会阴部扪及水囊, 尿管不能回插入膀胱。反复抽吸未能吸出囊内液体, 拔管困难。最后不得不自会阴部穿刺戳破水囊而成功拔管, 剪开水囊所见与上两例同。

2 体会

双腔T管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55例、女41例;年龄37~76岁, 平均51.4岁;术前GCS评分3~5分者19例, 6~9分者64例, >10分者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51例 (其中外侧型18例, 内侧型26例, 混合型7例) , 丘脑出血37例, 颞岛叶出血5例, 其他脑叶出血3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者21例;根据多田公式估算出血量:>50mL者62例, 30~50mL者34例, 大多有高血压病史。

1.2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满意后: (1) 颞岛叶、基底节或丘脑等出血者标记矢状线和颞部直切口 (患侧颧弓上、耳屏前1cm, 避开颞浅动脉, 由前下向后上沿颞肌纤维方向斜形直切口长约7~10cm) , 有时血肿量大或脑疝已发生时可使用“问号”或“反问号”切口 (去大骨瓣减压) ;逐层切开皮肤和肌层, 止血后用乳突牵开器或拉钩牵开皮肌瓣, 颅骨钻孔后用铣刀或咬骨钳咬骨窗3~5cm2, 骨蜡封板障止血, “十”字或放射状切开硬脑膜, 棉片保护脑皮层, 经颞中、上回避开血管区, 先用脑针穿刺探查到血肿后抽吸部分血肿缓慢减低颅内压, 切开皮层并造瘘 (有时需紧贴上方的颞上沟切开颞中回皮层, 可保证在清除血肿时对脑组织强拉最轻[1]) , 垫以棉片保护脑组织, 用脑压板轻牵暴露血肿腔, 见到血肿内侧活动出血予以止血, 仔细清除血肿 (此时可冲入温的生理盐水使血肿飘浮、变软或塌陷而易清除) , 有渗血时可垫以明胶海绵, 轻灼或点灼, 确认血肿清除和止血满意后, 可先用双氧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 防止小的渗血和血性液对脑组织的刺激, 尤其是脑室内有血的更要冲洗以排出血性脑脊液。血肿腔内壁铺以明胶海绵和止血材料后, 放置入用输血器头远端的软细硅胶管 (冲入生理盐水用) 穿入头端剪有侧孔的18~20号软硅胶管 (引流血肿腔内液体用) 改制成的简易双腔冲洗引流管, 细的输血器软硅胶管接温的 (35~36℃)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血肿腔, 粗的硅胶管内引流出血性液、渗出液和冲入液, 试冲洗顺利后关颅缝皮并固定双腔冲洗引流管道; (2) 其他脑叶出血者行此区域倒“U”形切口, 其他操作如前;术后给予常规的脱水、止血、营养神经、抗感染和抗应激等支持治疗。24h内予持续冲洗引流, 根据冲出液的色量调整冲入速度, 待冲出液变清亮后可关闭冲入液观察12h, 复查头颅CT后根据情况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术后在冲出液变清亮后, 关闭冲入液, 观察冲出引流液12h, 于术后48h内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清除彻底52例, 大部分 (>70%) 清除44例, 无术后再出血病例;术后气管切开 (因肺部炎症) 34例, 消化道出血19例, 中枢性高钠血症9例, 死亡7例 (术前GCS评分低、体质差、高龄等) ;随访2~10个月者89例, 按GOS评定标准评价:恢复良好 (4~5分) 59例, 中残14例, 重残9例, 植物生存5例, 死亡2例。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致残率高, 并发症多, 预后差;由于出血的部位好发于脑叶深部区域, 这里的血管 (如豆纹动脉, 前脉络膜动脉, 大脑中动脉穿支等) 直接从脑底部大动脉发出, 承受的血压高于其他部位同等直径的小动脉;同时由于它们远离大动脉主干、走行长, 其迂回部分与大动脉呈直角分支 (属终末支) , 有很少吻合支、血供较差且变异较多, 因此, 这些区域是出血和低血流灌注的最常见部位。有学者证明, 出血后半小时内邻近组织出现“海绵样变”, 3h内范围扩大, 6h后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周围血管尤其是静脉出血, 12h后坏死和血管相互融洽, 已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2];因此早期开颅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尽早清除血肿压迫、彻底止血、迅速降低颅内压、减少继发性全脑损伤[3]。目前手术方式有三种:微创钻孔抽吸术;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并减压术。无论何种手术方式, 由于此处有重要的神经核团、白质纤维和穿支血管, 术中保护它们和彻底止血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止血不够彻底容易再出血, 甚至需再次手术而加重继发性损伤, 止血或清除过度又会人为造成重要脑结构和血管的损伤;在血肿清除后一半以上的病例可找到血肿的责任血管残端, 对于活动出血可以用双极电凝烧、电灼止血, 小的出血和渗血则用明胶海绵和棉片压迫止血, 但此方法并不确切;我们通过常规手术后在血肿腔内放置入自行改制的“简易双腔冲洗引流管”即粗硅胶管头端内穿入细的输血器头软硅胶管, 细管接输液瓶冲入温生理盐水, 粗硅胶管引出冲洗、渗出液, 进行24h持续不断冲洗引流, 取得了满意结果。优点有6点: (1) 冲入温的生理盐水可以稀释血肿腔内的活动性出血, 使之不易积存成血块, 避免占位效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 (2) 引流残余的血肿血水比任何内科治疗都有效和迅速; (3) 冲洗、稀释并持续排出血性脑脊液, 能有效减轻脑膜刺激、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粘连和蛛网膜颗粒堵塞, 缓解症状和防止脑积水的发生; (4) 通过观察冲入液的速度和通畅度, 比较冲出液的颜色和量, 直接判断手术野和血肿腔有无活动性出血; (5) 必要时可于冲入液内加入药物 (如罂粟碱碱等) , 防止血管痉挛等; (6) 即使冲入温的生理盐水, 相比脑内温度也至少算低温 (16~35℃) , 临床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和重型颅脑损伤取得了一定效果[4];低温液可抑制急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 达到脑保护效果。低温可以降低脑耗氧量、减少脑血流量、减少组织乳酸堆积、延迟能量代谢耗竭;低温内环境可以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对全身器官无明显损害[5];低温可以减少钙离子内流、抑制钙和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改善缺血缺氧后的继发性损害;可以减少脑损伤后微管蛋白的丢失、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利于神经康复治疗。

我们体会, 经过双腔管在术野和血肿腔的持续冲洗引流可以巩固开颅手术的效果;此方法简单易行, 可以推广使用到其他开颅手术中的术野、病灶区渗血或活动出血的处理, 势必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冬冬, 黄光富, 谭海斌, 等.高血压脑壳核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22 (9) :560-561.

[2]杨树源, 吕达石.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08-1110.

[3]聂国道, 姚建社.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 (3) :231-232.

[4]只达石, 黄慧玲, 张赛, 等.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患者颅内生化代谢动态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20 (2) :151-155.

双腔T管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至2012年共收治FDGE患者12例, 其中男7例、女5例, 男∶女=1.4∶1;年龄为29~75 (平均51.5) 岁。原发病:胃窦癌4例, 胃体癌1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 胰腺癌2例, 外伤性脾破裂1例, 门脉高压1例,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 胰腺假性囊肿1例。手术方式:胃癌根治术毕Ⅰ式2例, 毕Ⅱ式3例, 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空肠与胃毕Ⅱ式吻合1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空肠与胃毕Ⅱ式吻合2例, 脾切除1例, 门脉高压断流术1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1例, 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1例。所有病例排除了糖尿病、神经肌肉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等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功能障碍。

1.2 诊断标准[2]

(1) 腹部术后已排气, 开始进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食物后发生上腹胀、恶心反复呕吐; (2) 胃肠减压量每日>800mL; (3) 查体:上腹部饱满, 轻度压痛, 可闻及振水音; (4) 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 并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 (5) 胃肠道造影见胃液潴留, 胃扩张, 蠕动减慢无力或不蠕动。

1.3 治疗方法

置管方法: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诊断明确患者同时行空肠营养管置入。采用讯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囊分离式双腔营养管, 导管全长145cm。X线透视下置入方式:38%泛影葡胺上, 对毕Ⅰ式术后及非胃肠道手术患者可使用Ⅱ-A型营养管 (内有导丝) 于X线透视下自鼻腔置入, 到达胃内后经红色接口注入76%泛影葡胺2mL, 胃管与空肠管即分离, 并空肠管显影, 在X线下调整导管使头部液囊朝幽门或吻合口方向, 往前推送通过幽门或吻合口, 至幽门或吻合口下约20cm。经导丝连接柄口注入5~10mL生理盐水, 缓慢拔出导丝固定营养管。胃镜置入方式:毕Ⅱ式术后宜用胃镜下置入方式, 较易成功。检查患者明确诊断后同法自鼻腔置入营养管, 进入胃内后胃镜钳钳夹空肠管远端送入幽门或吻合口下约20cm空肠内, 空肠与胃毕Ⅱ式吻合应置入输出袢肠管, 空肠输入袢胆汁含量高, 颜色深, 肠壁黄染明显, 据此可判断输入输出袢。

肠内营养方法:采用能全力或安素整蛋白营养粉剂 (TP) 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首日经空肠营养管缓慢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若无不适, 次日开始给予能全力混悬液或TP水溶液500mL缓慢滴注, 开始速度20~30滴/分;如无不适逐渐增至40~50滴/分。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生腹痛、腹胀、腹泻, 一旦发生则减速、减量或暂停输注, 之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加量至1000~2000mL/d。滴注时注意控制输注浓度、速度和温度。浓度从低到高, 容量由少到多, 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在滴注过程中应用加热装置使营养乳剂温度保持在37℃左右, 可减少及减轻滴注过程中腹泻、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

肠内营养不足部分通过肠外营养补充,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对营养差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通过输白蛋白、血浆纠正。同时给予莫沙比利、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及大承气汤中药液营养管灌注。中医穴位针灸及按摩对胃肠功能恢复亦已有一定效果[2]。

1.4 检测指标

分别于肠内营养启动前、肠内营养第7天及第14天抽血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 转铁蛋白, 及测量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 了解患者营养状况。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以肠内营养前及肠内营养第7天和第14天作比较,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肠内营养治疗12例病例均经14~72d保守治疗 (平均19d) 后症状缓解、恢复进食。给予肠内营养前后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 (表1) 。

在进行肠内营养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体质量较肠内营养前均有明显提高, 统计学显著差异, P<0.05。其中1例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手术患者经内营养治疗后14d胃肠蠕动恢复后自动出院, 并进普食两天后再次出现胃排空障碍, 经再次置管治疗12d治愈。说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需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以免再次出现胃排空障碍。

2.2 不良反应

有2例出现腹泻, 3例出现腹胀, 经减慢肠内营养乳剂滴注速度及浓度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无法预测哪位患者术后会发生。对有术后胃肠排空障碍高危因素如患者高龄>60岁、恶性疾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糖尿病、及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者[3], 可于术中置入营养管, 一旦发生胃排空障碍, 可经肠内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在胃排空障碍患者功能恢复期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肠内营养主要的优点有: (1) 能够维持黏膜细胞功能结构的完整, 不断减少内毒素的释放, 细菌不断发生移位; (2) 对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动力的蠕动, 恢复肠道的功能; (3) 能够抑制激素的代谢, 降低肠源的高代谢反应, 纠正肠黏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增加内脏部位血液的流动, 降低炎症的发生所存在的并发症; (4) 对肠内营养的支持效果, 并且并发症少、费用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较, 肠内营养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短, 胃肠排空恢复时间也比较快, 质量也比较高, 胃肠的减压也比较少[5]。肠外营养则有治疗费用高、大静脉置管感染、全身营养不良、小肠黏膜绒毛萎缩等缺点。液囊双腔胃管置入前融为一体, 置入后二者自行分离。胃管留置于胃腔行胃肠减压, 营养管置于空肠上段行肠内营养。从而充分利用了肠内营养的优点, 避免了长期肠外营养的缺点。液囊分离式胃管空肠营养导管质地软、管径细、易为患者接收。本组中最长一例带管72d, 有效的维持了机体营养、降低了治疗费用。因此, 采用液囊双腔胃管用于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术中未置营养管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 亦可在胃镜或X线透视下置入液囊双腔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乳剂行肠内营养治疗, 有胃肠吻合口患者胃镜宜在术后2周后进行, 以防置管过程发生吻合口撕裂。本组表明在利用液囊分离式双腔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 患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体质量较置肠内营养管前明显增高, 证明经肠道营养可给提供患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维持了肠道功能, 促进了胃排空障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因此经胃镜或X线透视下置入液囊双腔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术后康复一项重要、安全、高效的措施, 术后一旦发生胃瘫, 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

参考文献

[1]赵同刚, 牟洁, 孙栋, 等.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 14 (2) :149-151.

[2]王平, 李成林, 赵燕, 等.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 (7) :528-530.

[3]宋瑞, 郭兰栓, 张慧卿, 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术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2) 158-159.

[4]黎介寿.临床营养支持策略的变迁[J].中国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9, 16 (12) :9.

双腔T管 篇5

关键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超声引导,腹腔置管,腹腔感染

0 前言

腹部手术、腹部创伤及腹腔内炎症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腹腔局限积液或腹腔脓肿,特别是腹腔脓肿,如果未能及时确诊和充分冲洗引流,尽管外周静脉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治疗,其预后往往不佳,造成病人的医疗费用急剧增加,有时病人不得不再次行腹部手术,更严重的会造成死亡[1,2]。从2007年5月~2009年6月,我们选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局限积液或腹腔脓肿置管治疗,成功置管治疗治愈病人53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病人,男性39例,女性14例。年龄14~75岁。其中肝部分切除术膈下积液21例、胆道手术引起腹腔局部积液14例、重症胰腺炎引起腹腔积液7例、胃肠道术后及肠道炎症引起腹腔或盆腔脓肿11例。

1.2 材料和仪器

1.2.1 材料。

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韩国晟伍产),规格包含:18G长6.35cm穿刺针、扩张导管、5mL注射器、内径0.89mm,长60cmJ型导丝、20cm长7Fr或11.5Fr双腔带刻度、固定翼及锁中心静脉导管。该导管特点是可以置入腹腔后导管受体温影响变得柔软。当穿剌病灶目标超过6.35cm时另选用一次性18G长20cm超声专用PTC针(日本八光公司产品)。

1.2.2 仪器。

日立EUB-6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带穿刺支架专用凸阵穿刺探头。

1.2.3 穿刺物品准备。

皮肤安尔碘消毒液、1%利多卡因、一次性10mL注射器和铺巾、一次性消毒手套和小手术包(穿刺后导管固定皮肤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和灭滴灵溶液,超声专用凸阵穿刺探头消毒采用安尔碘浸泡涂抹消毒,穿刺支架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24h即可。

1.3 穿刺操作过程

(1)常规皮肤消毒。(2)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患者腹腔局限积液或腹腔脓肿选择导管管径及穿刺入针途径后定位。皮内皮下浸润麻醉。(3)根据穿刺病灶深度选用穿刺针按探头导向穿刺线入针,从超声监视屏观察穿刺针针尖进针过程。(4)当监视屏显示穿刺针针尖穿破病灶壁,手持注射器从穿刺针回抽见积液或脓液,沿穿刺针置入J型导丝,见导丝进入病灶后,拔出穿刺针。(5)用扩张管扩张皮肤和腹壁,拔出后插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6)根据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管壁刻度,显示导管插入深度,导管达到腔后,拔出J型导丝,用5mL注射器从中心静脉导管回抽见积液或脓液,然后固定双腔导管,一侧尽量抽出积液或脓液,对侧根据抽出积液或脓液量,注入用含抗生素生理盐水溶液或甲硝唑溶液冲洗,见回抽液较澄清,接上负压引流袋,另一侧接上锁帽,导管固定翼缝针固定皮肤,消毒薄膜或敷料覆盖导管穿刺口[3,4,5]。回病房后每天根据引流液量,用含抗生素生理盐水溶液或灭滴灵溶液冲洗病灶腔。

2 结果

本组53例应用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治疗一次穿刺置管成功51例,另2例第一次置管不成功,主要穿刺后导丝进入病灶,扩张管扩张皮肤和腹壁很顺利,但置入导管在荧屏观察到导管无法穿破腹膜层,未能进入病灶,经超声检查重新引导定位后成功置管。导管留置时间5~18d。导管留置时间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积液腔或脓腔缩小闭合和引流液明显减小消失后决定拔管。本组中仅发现2例分别置管8d和11d后出现伤口处轻微红肿,予百多邦外搽,2d后红肿消退。4例分别于置管3d、6d、7d和9d出现引流侧导管阻塞,经过用消毒导丝置入通管后导管复通,导管引流通畅保持到拔管。本组病例无一例留置导管折断和引起腹腔内出血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技术广泛应用在临床,为临床提供了安全、微创治疗技术。在腹部手术、腹部创伤及腹腔内炎症疾病的引起腹腔局限积液及腹腔积脓等并发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治疗技术解决和避免病人再次手术。对于穿刺留置导管选择,文献报道大部分推荐使用猪尾巴导管及外科引流管[6,7,8]。由于猪尾巴导管及外科引流管大部分需要另配消毒导丝及皮肤扩张导管,如果猪尾巴管配有导丝和穿刺针,价格较贵,并且在超声引导穿刺过程中猪尾巴导管及外科引流管操作相对复杂、导管材质相对较硬造成导管较难固定。我院选用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作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局限积液或腹腔脓肿置管治疗主要优点:(1)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主要配套齐全,费用相对较低,超声介入操作置管方便,导管配用固定翼容易固定。导管材料主要特性是导管置入腹腔后导管受体温影响,使导管变得柔软,从而减少对腹腔邻近器官损伤,本文成功置管53例未见导管折断及内出血等并发症。(2)置管术后只要在双腔一侧管道用含抗生素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溶液冲洗,另一侧接负压引流袋引流,能够减小外周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剂量,避免病人再次手术。所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作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局限积液积脓置管治疗中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便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宝玮.临床介入性超声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94-204.

[2]时书库,孔庆斌,宋修爱.腹腔引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68.

[3]黄胜,熊玥,唐传蓉,等.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多用途应用体会[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6):543-544.

[4]金维,等.B超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31例[J].微创医学,2007(4):78-80.

[5]孟刚,柏鉴东,于牧川.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8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7(22):89.

[6]黎占良.腹腔感染的引流原则[J].临床外科杂志.2000,8(6):328.

[7]冯贤宋,帅晓明.腹腔感染病人引流管的应用[J].医学新知动态2006,16(1):8-9.

【双腔T管】推荐阅读:

上一篇:数字音频水印技术论文下一篇:直方图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