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少数民族地区

2024-11-22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共8篇)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 篇1

2010年国家第一次召开大藏区工作会,提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康藏中心、藏区经济支撑性后方基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该区域是青藏高原东南沿核心生态脆弱区,还是我国两大江河的关键涵驻区、全川水源地,因此,保障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生活稳定的商贸物流、商品保障显得非常重要。而由于先天条件制约,经济落后、基础贫弱,导致该地区商贸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需要特别关注该地区的商贸体系建设。

一、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必须正视的几个约束条件

1.人口稀少、消费分化。

以甘孜州为例,2009年全州102万人口分布在15.37万平方公里上,可见人口密度之小。作为区域消费相对集中地的县城、乡镇,零散地分布在全州各地,之间相隔数百里甚至上千里。另外,消费人群相对集中又呈两极分化,城镇化仅19.2%,且城镇人口的70%以上集中在康定、泸定、甘孜、炉霍、理唐和稻城城区,尤其是康泸地区占半数以上,且近年来各县、区中高端消费人群 (特别是接近退休公职人员及其携带的小孩、老人) 有逐渐退居“关外”———泸定、康定的趋势。全州消费力分布不均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达9049元、恩格尔系数为45.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22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882.38元、恩格尔系数为62.2%,全州30.8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只有7个亿发生在县城以下消费层。另外,基数少、规模小、特别分散、消费力低的中低层人群 (以农牧民为主) 的基本生活、消费供给又必须保障且需不断提升。这就是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人口、市场格局[1]。

2.投入、产出、消费关系不均衡。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在正常、平稳的发展过程中,其GDP都会高于本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当地GDP的比重在35%左右,落后地区这个比值还要高些[2]。而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却是另外一种格局,以甘孜州为例,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60.06亿元、103.16亿元、30.80亿元。计算分析这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本地投入产出比太低;经济产出中转化为本地消费的比重偏低。由此可见,甘孜州经济严重依赖外部 (上级财政) 投资,而投资项目 (比如水电、公路建设) 对本地产品如原材料、劳工等需求依赖低、对本地产业直接拉动力不强。这些巨大的投资项目往往简单、空降式地源源不断地从外地直接引入原材料、工具、人员,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市场没有太多关系,当然也就很少转化为当地的商业消费了。另外,经济发展中转化出来的消费力有比较严重的外流,使得本地购买力偏弱,商业流通人气不旺。

3.第一产业亟待优化,第二产业将受限制,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考虑到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属于我国大江、大河特别是长江的主要源、支流和生态保护地带,又是典型的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地区,还是中国西部、四川最主要的优质旅游地带之一。同时根据2007年9月开始启动、今年或将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该区域所属的青藏高原附属地带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地区”,个别地带还可能被划入“禁止开发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空间将逐渐受到限制、收缩,第三产业将逐渐释放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占据更大的比重,而以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因资源、生态、地理气候的限制在整体规模上难有大的提升,只有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效益上着力了。

4.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的政治地位突出。

作为西藏之外最大的藏民族聚居地,作为国家大藏区工作的前方基地,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商贸流通具有重要的战略、政治地位。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质和自然灾害相对较多,容易造成商业流通受阻或中断,从而影响该区人民生活,进而影响民族地区团结、社会经济稳定,产生巨大的不良政治、社会影响。同时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对于青海、西藏、云南与四川交接地带的商业流通、人民生活 (特别是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社会危机时期) 具有明显的基地保障、辐射、支撑作用。比如2010年“4·14”玉树大地震救灾期间,甘孜州在食品、饮水、医药、运输等方面发挥了及时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务院藏区工作会议、四川省“十二五”商业流通规划都特别提到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在大藏区,在省际商业流通、人民生活保障方面的特殊地位,所以,在发展商贸物流时,要考虑地区发展的特殊性。首先应考虑保障本州基本生活用品的供给,特别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用盐、边销茶等重要生活用品供给,建立基本生活用品物资储备和应急商品储备基地。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生活消费习俗等差异,该地区商业流通问题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性,其商贸流通首先要解决的往往不是高档商品、奢侈品的供给,而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给,特别是食用盐、边销茶、药品等特种商品供给。

5.严重依赖公路交通设施的改善。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尚无铁路通达,建成的康定机场主要服务旅游客运,区域内95%以上的商贸流通都依赖公路货运,县城、乡镇之间完全靠几乎仅有的一条公路,且这一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得不到扭转,可见公路对于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物流的重要性。但通州公路整体上比较紧张,尽管全区有公路近4200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只有近35112公里且基本上是低等级草油路、碎石路。这些穿行在高山、峡谷地带,易受损害、维护 (修) 困难的脆弱公路艰难地承担着全区的商业运输任务。“十二五”期间,区内全面整修所属国道、省道,漫长的修缮期中因地理地质恶劣、辅道难劈,公路运输将大受影响,期间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流转、货物运输、物流发展将必然面临公路基础设施的巨大挑战。如何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信息整合、减少道路浪费,需要提前考虑和应对。用好道路是“十二五”期间保障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6.需要关注季节性大规模游客入境消费。

2009年,全区实现旅游收入近35亿元、旅游人次近560万人次,相较于2008年分别增长1.29倍、1.32倍,可见,区域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外来人口消费,但与本地人口不同的是,旅游消费集中在旅游周转地和旅游景区,时间集中在适合旅游的时段,其消费特征、主要品类、供应方式等都不同于常规商业流通。可以预见,未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将继续呈快速发展势头,且旅游消费水平还将提高。因此,必须在商贸流通发展中给以足够的重视,不断优化、满足广大游客商业消费的需求,培育、壮大旅游消费市场。

7.土地空间限制大。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内具有土地供应空间的多数地区海拔高、人口少、经济落后、消费贫弱,而康定、马尔康、泸定等经济相对发达、消费较旺、人口集中地区土地供应非常紧张,很难提供上一定规模的空间场地。特别是康、马地区作为区域商贸物流的中心、龙头,需要建设必要的市场、园区、基地,可土地约束特别严重,不能复制其他地区以大型专业市场、规模商业中心带动商贸流通发展的成功模式。

二、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物流发展面临的困境

1.现有商业网点分散、业态层次低。

以甘孜州为例,近年来在商业网点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全州18个县城、各县所属乡镇、部分行政村配套建成的相应的商品配送货场、商场、超市、零售店、经销点,新建的牧民定居点也配套建起了商业网点。但是,一方面州内商业网点业态层次比较原始,以零售、服务日常基本生活为主,缺少大型综合商场、超市、品牌专营店这样的现代商业业态;另一方面这些商业网点相当部分 (特别是县城以下网点) 地理上隔山阻水、路途遥远而艰辛,市场支撑上购买力很低、销售乏力,管理配送上原始、低效、随意,经营效益上受益很低甚至靠吃补贴、靠政治觉悟维持。这些商业网点缺乏整合,在信息、管理、配送等方面多属于各自为阵、零散维持,既没有规模效应,又少有线路、区域间的互补效应。特别是不同的县、不同商业企业 (如品众公司、民贸公司) 之间的货物分布、配送运输、丰缺调剂等方面很缺乏合作、整合,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比如,出入雅江、理塘的货运汽车空返率在85%以上;道孚的大量货运个体户揽活艰难而周边 (如雅江) 商品、建材货运有时一车难求;在理塘,烟草、农资、药品的专业管理配送,民贸公司负责的盐、茶等基本保障物资配送,品众公司负责的日常生活用品配送,偶尔有零星的帮忙搭送,目前还没有整合协调、共享信息、共享终端、共享配送渠道和工具。这造成极大的浪费,工作低效且开展困难,不时出现其他系统车载有空行驶而品众公司又为小件货物找零担高价送货的现象。

2.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现代商业物流的核心是物流信息的掌控、管理、调度、分析统计,依赖这个信息平台,能促成系统 (企业或区域) 内卖场、仓储、运输、快递、园区、生产企业、营销、广告等众多商业物流参与主体整体联动、有效对接合作,达到商业物流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产出最大效益[3]。但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这个工作完全没有启动,全区各地商业、物流基本靠原始的看物点货、电话敲门、数数点收、收钱拿货、关门完事。因此全区的商业物流企业、资源、基础设施联动能力很低,浪费严重、效率低下、规模有限。信息平台的缺位导致统计分析乏力、备货盲目、配送变成被 (被呼叫、被动接受送货) 送。区内商业物流趋势、时间季节变化、储货需货动态没法统计分析预测,区内各区域之间的调度、分享、周转、互助等更谈不上了。

3.物流配套产业发育很不完善。

完善的物流支撑是一个地区商业上规模、上档次、提升效率的基础,而物流是一个有众多关联服务有机整合、有效分工协作的系统。除了前面讲到的物流信息平台外,货运、快递、仓储、保鲜、零担、结算等专业化服务公司的发育、运行直接制约着物流业能否连接成型、联动运行,任何一个环节的缺位或贫弱都将导致本地区物流业的整体落后[4]。长期以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相对重视商业网点建设、商业终端引进、商品保障服务,但对于背后的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关注不够、措施有限、动作太少。现在看来,区内物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贫弱甚至缺失,比如货运车辆,全区尽管有近6500辆货车,但陈旧、低档 (平均单车核载不足3吨) 、零散、不规范 (一块招牌、一部电话、一间房子、违法违规多) ,没有进行专业化、公司化运作;专业展贸市场、规模化仓储基地、规模化专业保鲜服务目前区内几乎没有;专业快递服务方面,尽管邮政系统有该项服务,但因业务规模、收益、人才团队等原因几乎难以开展服务;专业的物流结算企业 (包括银行专业部门) 目前几乎没有;零担公司区内有几家,但多属于零星开展业务,上不了规模,服务选项很单一,处在生存挣扎阶段。可见,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物流服务也尚处于早期发育阶段,还缺少许多专业服务机构,已有的服务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

4.商贸物流人才缺乏。

商业贸易、物流运营及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人才紧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现代商业、物流的经营管理需要比较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当然也就需要大批的专业管理、服务人才。目前区域内商业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大型综合商场和品牌专营店,也就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团队[5]。几个大的商贸企业多数员工都是传统的经验型人员,专业素养明显不足,其他的以街边门店式经营为主的小型企业更是以“散兵游勇”的客串人员为主。至于说到与现代商业配套的现代物流,目前没有一家正规企业,人才的匹配就更显寒碜。计算机信息处理、统计分析、货物派发、仓储周转、财务结算、单据制填等等专业人才几乎空白,队伍建设就更谈不上了。

5.基础设施落后。

现代商贸物流的发展尽管强调效率、减少浪费,但因其对规模、系统联动的依赖,相应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比如道路、停车场、仓储库、车辆、园区等。目前,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方面都很紧张。道路上单纯依赖公路,而公路里程长、质量不高、易损坏,“十二五”期间的大规模公路修缮也将极大地影响其正常运行;停车场将很可能是区域商贸物流、甚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本地中心康定、马尔康因地理地质的制约难以提供像样的停车场,车辆快速增加、行停车意识落后、交通管理跟不上将很快凸显停车大问题;至于货物仓储库、运输车辆、专业商业物流园区等配套问题有目可睹。

三、发展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对策建议

1.加强生活保障及应灾应急商品保障基地建设。

鉴于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担负的藏区稳定、青藏高原东南沿生态脆弱保护、省际商业供应、易灾地区商品保障等职能,需要特别关注该地区的生活保障及应灾应急商品保障基地建设。要开辟专项投资,建设相应的藏区居民生活用品 (尤其是盐、边茶、粮食) 保障体系、应灾应急商品保障体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处在高山峡谷地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以公路、仓储为主的基础设施,同时由于历史欠账多,且因地广人稀导致的投资收益差而阻止了民间投资。发展该地区的商贸业首先要完成相应的配套、前置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甘孜、阿坝州府以及通达各县城的主要公路动脉,保障区域内国道、省道公路的优质通行和有效维护,同时兴修一批仓库、商场、专业交易市场。

3.建设商业网点、培养商业业态。

在康定、马尔康、泸定等人口相对规模化集中的城镇地区引入相应的大型商场、超市、中高档品牌专营店,在其他县城、乡镇和旅游景区建设中小商业网点、零售店,并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消费动向,建设相应的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区域商业辐射中心。

4.培养商业人才队伍。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专业的高级管理、服务人才极为欠缺。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的商贸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一批专业管理、经营、服务人才,因此,需要通过引进、培训、教育等一系列持续有效的手段培养本地区的商业人才队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本地少数民族居民成为商业经营服务人才。因为当前该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士绝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这不利于本地商业贸易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5.留住本地消费、提升商业意识。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长期相对落后,经济及产业偏弱,当地居民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生活简单、原始,参与商业流通很少,其商业意识普遍淡弱,他们具有的许多优势物多自产、自存、自消、自灭,不愿主动寻求交易,因此,发展商贸需要宣传、引导,培养现代交换、商业意识。同时要关注本地优质、高消费群体通过教育、购房、医疗、大件购买大量流失消费的特别区域商业现象,有意识地通过营造商业消费环境、鼓励就地消费等措施留住本地主流消费人群。

6.服务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商贸。

结合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优势,针对游客流动时间、节奏、消费需求,建设相匹配的商业流通服务体系,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建设旅游商业服务网点,保障旅游商业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于代松.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流通发展需关注的问题[J].商业研究, 2006 (15) .

[2]黄德民.金融危机一年时[J].现代经济, 2009 (8) .

[3]贺名仑.商品流通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4]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

[5]商务部.商务部通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J].经济管理文摘, 2004 (16) .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 篇2

【关键词】川西南彝汉杂居区 民族学校 隐性课程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影响川西南彝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因素研究:教育文化论域”(13SSY01)、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项目“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2013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9-02

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是针对单一传递主流文化的普通学校而言主要为少数民族设立的“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的教育社会组织。是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优先”、“重点”投入“积极差别待遇”和“补偿”[1]教育资源以扶持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民族性、示范性、区域性特征的学校。但综观教育行动的纵横却呈现“有投资无效率”之嫌,笔者无意从哲学的高度借“本质主义”的视点评判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物”——教育要素之间联系的“摄入”过程中现实体的现实际遇或永恒客体。但“摄入”之道对“世界时空结构、知识的可能性和自由的现实”之解释“发明”[2]无疑对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课程“通过对环境的摄入”和“为了自身存在的建立”起着启迪和促进作用,是故借以“过程”观析取学校教育文化中课程构成成分隐性课程,诠释其建构过程的包容与满足。

一、课程的目标模式:孕育霸权标签的温床

虽说该区学校教育活动中的课程模式随着课程改革有所改善,但也掩盖不了该地区学校的课程倾向于目标模式的事实,在教育行动过程中易受固着的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产生误读,招致课程实践的主体——彝族学生被误置于“简单位置”,严重遮蔽和遗弃主体学习中的非理性因素、消解学习的惯习和面向,造成课程“摄入”中的束缚和禁锢,教学效果的预设目标付诸阙如,呈现一类被扭曲的霸权标签——差生,引发如是际遇:

1.文化中断:非“导引”(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具有“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的经验,这里借用此词更能体现文化中断的负面影响。)吐故纳新和认同“我是谁”。

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彝族学生大部分来自生活语言为彝语的家庭,尽管其中一部分学生接受过学前教育,但教育语言以汉语为主的课堂生活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仍旧是一道坎,知识的同化是否顺利还是取决于彝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过渡是否适当输入,这就关涉授教者是否掌握彝语、了解彝族文化,在课堂上能否践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发挥中介的作用,链接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输入。但实际的教育活动因获得汉语为载体的知识为教育目标,由此作为杂居区学校这种非完全沉浸双语教育模式(有时称为“过渡模式”或“附加型双语”,有两种下限:一为开设科目主要以汉语为载体,加设一门彝语文;一为开设科目全部以汉语为载体,授课时非完全“沉浸式”即有时使用彝语作为授课辅助语)乍看是一种课程的“平行模式”,实际并非如此,教学中的彝语或彝文并非得到包容,仅以纯粹的“过渡性”或“附加型”造成学生学习中的文化中断,学业成绩尤其汉语文考核成绩与杂居区普通学校的相比,差距较大,因而在文化传递的中心——学校那里贴上了一个“差生”的标签,结果使“差生”失去努力的动力,自暴自弃。导致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危机蛰伏——苦苦追寻归属、“镜中自我”,更有甚者错误地“差”缘归因于民族本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的经济条件……正像埃里克森(E.H.Erikson)所说:“拥有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认同意识的失败会导致人格的崩溃。”[3]

2.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作为一种“利用嘲笑、挖苦、讽刺、谩骂等侮辱性、歧视性的语言,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的一种语言行为。”[4]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语言暴力主要来源于教学活动中一线教师、学校的行政管理者,从表现形式看主要有三种:(1)侮辱讽刺型。母语对学生前期学习第二语言或多或少有干扰,彝族学生因受母语音节中无前鼻音和后鼻音、无复元音等彝语语音特点的影响,当遇课堂抽读或陈述事件或回答问题时,若遇有前鼻音、后鼻音、复元音等汉语(文)音节时发音不准,这本该是过渡学习阶段一个很自然的不可避免之物,但在老师看来却“忍无可忍”(原因可能很多),其“应然”的先入之见与“实然”水火不容,嘲笑、挖苦、讽刺、谩骂的话语脱口而出。因此,“口碑”把胸怀“金杯、银杯”的将来时“学霸”苗子沦为“学渣”;(2)贬低压抑型。语言(文字或音节)中同音不同意不仅出现在不同的语系、语族、语支之间,同一语言(包括方言)也有如是情况,所以在教学中出现“同音误读”本无可厚非,但教师有时拿其调侃“同音”误读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抽同学读黑板上注有汉字的卷舌音zh、ch、sh、r四个声母时,读得还可以,发音也不错。……当指到第二个声母的‘注字‘吃(chi)时,这位老师突然叫一位学生说出其意,学生则……用彝语破口而出他所理解的‘吃的意思,即用彝语音‘chi(彝语平调‘chi为‘羊之意)破译‘吃,随后老师也附和调侃‘破译道:那‘shi(诗)就是‘撕(彝语的平调‘shi为汉语‘撕之同音同义)的意思!引得整个教室的人哄堂大笑。”[5]师者“教不知困”,将其置于笑料,岂能“教学相长”耶?假以能否直达课程目标发难于学生并配之与“不才”标签,武断地淹没了学生的潜能,缺少对学生必要的鼓励,忽略了学习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即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3)威胁恐吓型。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课程学习所需的更加复杂的语言能力则需要五年到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6]学习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纯属自然之流,教师不应发难,但事实并非如是,其经常向学生投掷“最后通牒”如再不进步(再犯)就……之类进行威吓(抑或由学校的奖励机制所致),“这会让施暴对象体验到一种无力量感,无法知道以后的努力方向在哪里。”[7]彝族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语言伤害”以后,会显出多方面的变化,最常见的影响有“学习成绩下降,出现逆反心理……影响将来的身心健康。”[8]

二、课程缺失校本:“孤岛文化”和文化“内卷化”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教育论斯》(1861年)把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归结为“完满生活”,达到“完满生活”[9]p253的路径归结为教育,换句话说,知识通过教育路径获得“完满生活”,他对教育与知识、生活关系的经典阐释无疑对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的课程建构具有启迪之功。该地区学校身居“杂”体现其社会环境的“个性”、学员的“族纯”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共性”,两者共生的这一“实在”又区别于“规范化”了的普通学校,有其独特性。

1.课程的“孤岛文化”:隐性之源

课程是教育的要素之一,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教育媒介,从教授方式它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10]三者共生,以历练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旨归。但课程的教授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的“规范化”模式。因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的民族学校有其“民族性”、“杂居性”,学校教育文化中的课程文化既认同“主流”型又别于“主流”型,在周边的普通学校和聚居区民族学校的包裹中凸显“时间性、空间性、合生性”[11]特性,形成“孤岛文化”[12]。这就说明:课程实践中课程计划实施之前应该考虑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生活、校园美化、教风、学风、心理气氛等潜隐“孤岛文化”的学校内部环境,如果课程在共生中缺失“包容”和“满足”,事实上培植了一种“一切向主流文化看齐”的优先误置性课程文化,否定了从彝民族自身文化中吸取营养,成了“单向度”的人,催生了课堂生活如师生关系、课堂规范、文化理解的紧张,无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的传递都重结果而轻过程,抹杀交流、理解等文化共生中的文化间性,文化本身隐藏的价值内涵在个人隐性知识或集体隐性知识或专业隐性知识表达和传承中失去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同化和顺应的原有图式根基,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等方面涉及对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的容忍与并存的理解等,“所损益,也可知”!

2.课程文化的“内卷化”:“规范”与“解放”之间

课程从“规范”到“解放”[13]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给地方的“校本”提供了解放空间,但该地区的民族学校基础差、起点低、内部现代性积累严重,课程改革反而加剧了课程文化的“内卷化”(involution),成了“有投资无效率”的际遇,这是由该地区民族学校的外部(周遭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文化障碍、工具理性行动、单向度的治理实践。”[14]最终落得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错置与异化开发,虽然回应了国家的教育宏观目标(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地方政府的中观教育目标(提高就学率、升学率),但未能满足彝汉杂居地区彝族群众的教育需求(读、写、算基础能力的发展),导致该学校课程文化内部本身的“细致、固守、停滞……”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进而在内部形成一个密集坚实的学校文化“内核”,在外部则形成一个难以突破的刚性“外壳”。说穿了,就是没有调动或不能调动彝民族自身的思想资源,不能把思想资源用来避免停滞不前和厌烦情绪,无意调动民族自身的思想资源,更无意于避免停滞,维护主流文化权威才是目的。本可以以特色见长的课程文化,在教学观念、操作程序、评价方式及建构路径等方面无异于普通学校,以“观念铺垫、文化援助与实践‘产床”催生了注重显性的“模仿——改造的建构路径”同质化课程文化,对该地区民族学校的教学模式繁荣和发展造成了极大消极影响,偏离“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课程“解放”轨道。

三、过程的绵延:隐性课程为动力还是压力

既然课程是过程的实在,那么,它就是绵延的。其给予课程建构的启迪是绵延所具有的性质即“不可测量性、连续不断的变化性、前进与创造性、无法预知性”。据此具体考量课程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验和实践条件、程质量监控、效果评价、课程管理等”这些构成课程的要素或以显性或以隐性显现其绵延性。川西南彝汉杂居区的民族学校遵循普通学校课程“规范化”,贯之以“惟上、惟书、惟命”呈现失去本真的“戴着镣铐在跳舞”的显性课程实践场域,导致隐性课程“隐而不现”,教育场域中的共生成了一方的主宰,继而忽视从周遭环境的“杂居”性、学员的“彝族”性拷问隐性课程,也就是说,学校的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生活、校园美化、心理气氛等都无涉彝族情结,习得的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图式缺乏学习中同化和顺应的满足路径。

如是一切归之于“主流中心课程”的霸权督导,违背了彝族学生在文化环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用语等诸方面“两面适应”、“两面兼顾”、“两手准备”的教育旨趣,致彝族学生与两难境地,正如美国学者沃尔特(F﹒Walter)一针见血所指出:“没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学生固然可能产生疏离感和无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学生将会失去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性的机会。”川西南彝汉杂居区民族学校这样的“小民族教育”就像有学者所言:“承受社会碎片化场景中的边缘化压力”。

参考文献:

[1]徐杰舜、吴政富,试论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6

[2]CharlesHartshorne.WhiteheadsPhilosophy:SelectedEssays[M].NewYork: Free Press,1935-1970.p127

[3]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

[4]冀芳英,浅谈校园语言暴力[N].教师报,2006,6.28.3

[5]史军,试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学校的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以盐边县格萨拉中心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7][8]鲁晓平,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

[9]檀传宝,《西方教育经典导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10

[10]宋璞、卫晋丽,文化育校·课程育人[J].人民教育,2010.6

[11]史军,试论川西南彝汉杂居区双语学校教育文化——基于问卷调查的理解与解释[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

[12]蒋立松,略论贵州屯堡人的族群认同基础及其表达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8

[13]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

[14]陈国华,吴晓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治理内卷化研究——基于云南省Z县的教育调查教育[J].发展研究,2014.2

作者简介: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 篇3

川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 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生活水平低, 贫困面大。因而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川西南民族地区过去由于社会形态封闭和低下的社会生产, 人们几乎完全依赖森林而生, 通过狩猎、采集野菜、打柴等方式自给自足, 农业生产还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阶段, 不断地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焚烧草场放牧, 使森林植被减少, 自然生存环境日趋恶化, 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快造林绿化进程, 提高造林成效, 事关川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稳定。

2 川西南民族地区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农、林、牧争地矛盾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 吃饭问题成为首要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要想提高粮食产量, 解决吃饭问题, 川南地区人民不断地毁林开荒种粮, 特别是二半山以下的地区, 人口众多, 牲畜集中, 且牲畜有敞放的习惯, 毁林开荒, 牲畜践踏造林地严重, 致使造林成效不高。

2.2 造林规划问题

造林向“两极”推进, 难度加大。川西南民族地区山高坡陡, 海拔高差悬殊, 立体气候明显, 造林向干热河谷和高寒山区推进, 造林难度加大, 成效差。

2.3 造林投入问题

川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大部分为拨款财政, 加之停止天然林采伐后, 农民收入、育林基金等锐减靠自身无力投入到造林绿化中长防工程以工代赈工程等项目资金数量少, 种苗费不够, 无力投入其他, 因而影响了造林绿化成效。

2.4 部门绿化问题

公路、水系、城镇等绿化是川西南民族地区的薄弱环境, 很多地方没有把这些绿化提上工作日程, 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川西南民族地区的整体绿化进程。因此应加快部门造林绿化步伐。各级绿化委员会应督促部门加大造林绿化步伐, 把部门绿化作为重点来抓。

3 川西南民族地区造林绿化的对策

3.1 加强领导

实行各级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造林绿化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行为。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领导, 层层落实责任制, 制定奖惩办法, 严格兑现奖惩。

3.2 加大宣传力度

有效地宣传能够极大地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应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森林法》、《四川省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 使保护森林、造林绿化深入人心。

3.3 因地制宜

要解决农、林、牧争地矛盾, 应合理的分析当地形势, 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

(1) 适地适树, 选好树种。若在河谷地段应选择既有经济价值, 又能耐牲畜践踏的树种, 如油桐。精心规划, 植树地与放牧地分开。一个村庄的荒山, 选一块放牧, 其他造林, 待树木成型, 牲畜则放入造林地中圈养, 原放牧地则可进行造林。

(2) 实行林粮间作。加大树木行距, 实行水平带种植树木, 中间间作粮食作物。既可解决粮食问题, 也可保持水土。

(3)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单产的基础上, 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对于坡度大,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不宜间作粮食的地方, 加大行政干预力度, 坚决退耕还林。加强科研及科技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对“两极”地区的造林, 在充分推广应用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加强科研, 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难题, 提高造林成效。

(4) 多方筹集造林绿化资金, 加大投入, 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 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同时, 鼓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包租赁荒山造林积极发动群众集资投劳造林。

4 结语

对于川西南民族地区造林绿化问题, 实质上应加强保护管理, 使森林资源能够持续发展, 同时将川西南民族地区的造林绿化推上一个新台阶, 也为长江下游地区筑起绿色屏障,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川西南民族地区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历史因素。从农、林、牧争地矛盾、造林投入、造林规划等方面分析了川西南民族地区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动川西南民族地区造林绿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川西南,民族地区,造林绿化,对策

参考文献

[1]杨玉坡.长江上游防护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 篇4

一、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的特征与问题

1.区位的边缘性

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 属于自然地理过渡带, [1]位于几省区的交界处, 地处偏远, 交通不便, 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 是四川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 是川甘交界、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全县总面积约10436平方千米。县城距省会成都公路里程约450千米, 距阿坝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公路里程约200千米。

2.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由于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政策、科技、生产效率、市场效应等的衰减, 川西边缘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目前若尔盖县经济水平低下, 社会发展滞后, 是四川省经济水平最低的县之一。[2]2006年全县总人口7万人, 农牧业人口占87.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14元, 远低于四川省 (10546元/人) 和全国 (15931元/人) 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为57∶14∶29。落后的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 使若尔盖县与区域中心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3.生态环境脆弱性限制了传统产业发展

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为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带, 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地形复杂破碎,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严重, 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若尔盖县地处四川西北部, 县境东北部和东南部系秦岭西部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 山高谷深, 地势陡峭, 小河流众多, 占全县总面积的30%左右。该部分水土流失严重, 是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县境西南部和中部则是高寒草甸草原, 占全县面积70%左右。该部分由于过度放牧、疏干沼泽、气温升高等人文和自然因素影响, 湿地退化、草原沙化严重。若尔盖县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破坏, 而且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这限制了传统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4.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

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 而长期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产生活环境, 导致边缘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

长期以来, 不合理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使得若尔盖县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目前, 若尔盖县是四川省滑坡、泥石流和草原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也是长江、黄河上游严重的水土流失区。生态系统恶化使灾害破坏力进一步增大, 原本脆弱的工业、农牧业生产环境频频受到破坏性影响, 农田遇灾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屡屡发生, 极易发生农牧民因灾致贫和返贫的情况, 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陷入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5.旅游资源丰富

四川西部边缘地区大多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滇川藏交界的香格里拉、甘川青交界的大九寨——黄龙风景区 (若尔盖县位于大九寨旅游核心区内) 等都是因为旅游资源而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

若尔盖县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 既有黄河九曲第一湾、热尔大草原、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包座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 又有巴西会议遗址、包座战役遗址、古潘州遗址等人文景观, 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 由于边缘地带的过渡性特点, 若尔盖县的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丰富, 工业污染少, 具备发展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

二、若尔盖县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若尔盖县已经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特征, 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社会贫困的双重危机, 探寻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模式是若尔盖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生态旅游总体战略定位

把生态旅游作为若尔盖县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突破口和新型驱动力量;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减轻农村生态压力, 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作为全县加快对外开放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途径之一;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优化全县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产业和先导型驱动力量。

2.以生态旅游联动建立大旅游产业体系

大旅游是围绕旅游产业内部几大要素展开, 依托各部门密切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联系的产业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作而形成的产业大系统, 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部门, 完整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是由大旅游主导产业、大旅游辅助产业和大旅游联动产业三个层面构成, 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联动系统 (图1) 。[3]

若尔盖县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 [4]把生态旅游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同时依据地方资源特色、经济基础、生态环境条件以及产业间的密切联系, 联动一、二、三产业发展, 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根据旅游业需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绿色第三产业, 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 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县域生态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

在若尔盖县生态旅游活动中, 把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果园采摘、品尝绿色食品等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 实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5]积极发展林草多种经营, 建立森林、草地生态旅游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并举的高效、多样化林业产业体系, 通过生态、高效的林草多种经营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业与生态工业联动发展。

充分挖掘若尔盖县当地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生产优势, 生产传统的特色旅游商品;利用生态农业产品, 为游客加工绿色食品,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高效、生态和谐的生态工业。[6]

(3) 旅游业与文化等第三产业联动发展。

充分挖掘藏羌文化、巴西会议遗址、包座战役遗址、古潘州遗址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将其融入现代生态旅游产品中, 在增加若尔盖县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为大旅游产业体系注入更多活力的同时, 促进若尔盖区域文化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通过生态旅游发展, 带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宾馆业、餐饮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实现配套发展。

3.大力倡导生态旅游、绿色建造、绿色消费

若尔盖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因此可持续的旅游必须坚持生态旅游、绿色建造、绿色消费。生态旅游的常规容量不应该超过最大承载力, 以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双重目的;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建设以不引起环境质量退化和诱发自然灾害为原则;遵循“3R”原则, 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绿色建造要求在若尔盖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的全过程中, 增强节约资源、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普通群众中普及生态环境教育, 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意识。绿色消费鼓励游客“游生态景区, 做生态游客”。绿色消费不仅充分发挥了生态旅游业环境教育功能, 使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真正得到体现, 更重要的是, 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予以正确引导, 防止游客不恰当的旅游行为对生态旅游资源、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若尔盖县生态旅游效益

1.效益分析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资料显示, 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 相关产业就能增加4.3元的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岗位, 社会上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7]对于经济和环境均不占优的四川西部边缘地区来说,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与传统产业相比都很显著。

(1) 经济效益。

1997年以来, 若尔盖县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迅速提高, 尤其是2000年将生态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后, 增势更加明显。1997年, 全县共接待游客0.58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44.86万元, 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仅为0.21%;经过10年的迅速发展, 2006年, 若尔盖县共接待游客约32.16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12687万元, 全县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94%, 是1997年的128.3倍。旅游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呈高速增长态势 (图2和表1) 。

(2) 社会效益。

四川西部边缘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可以使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投资建设等方式注入边缘地区的旅游地, 或通过客流的流动给边缘地区带来税收, 以及给交通、住宿、餐饮等地方产业和部门带来资金收益,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财富在不同区域间的再分配, 有助于和谐社会构建。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 (1997~2006) 及若尔盖县旅游局提供的数据。

若尔盖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是在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模式上的转变, 充分发挥了当地旅游资源比较优势, 紧紧抓住绿色生态旅游业发展机遇,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力地推动了人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从2000年若尔盖县加大力度推动生态旅游以来, 在就地解决了大量景区农牧民就业的情况下, 共计安排了2000余人进入旅游行业工作, 既解决了他们脱贫致富的问题, 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3) 生态效益。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传统型经济模式向生态友好型生态经济模式的转变, 减轻边缘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压力;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改变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增加农牧民收入, 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缓解农村粗放的经营方式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若尔盖县是农牧业大县, 2006年农牧业人口比重高达87.1%。多年来, 农牧民粗放的耕作和放牧方式造成森林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灾害频繁。近年来, 若尔盖县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 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其环境友好的产业特性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效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若尔盖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积极响应国家和省上的退耕还林还草号召。截止2006年底, 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4.4万亩, 森林覆盖率提高4.6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打造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边缘地区生态旅游的经验

(1)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所谓政府主导, 指在旅游发展初期通过政府行政力量, 动员社会力量, 整合优势资源, 推动旅游业启动发展。政府主导的内涵主要包括观念主导、规划主导、政策主导、管理主导、资金导向等方面。政府主导可以避免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出多头、管理协调难等问题, 使各相关部门实现有效合作, 引导旅游开发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与生态利益。如图3所示。

但是, 边缘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旅游市场比较完善, 大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贯彻到生产生活中时, 政府就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逐步转变职能, 建立服务型政府, 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8]

(2) 大旅游思想。

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适合于经济落后但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比较优势的边缘地区。[9]“大旅游”强调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及城镇建设的内在有机联系, 以旅游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先导产业, 根据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内在关联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边缘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3) 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强调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即在最大程度地使区域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同时, 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加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0]

(4)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

文物资源一旦破坏就将难以恢复, 并可能永久消失;在将文化资源融入大旅游产业中时, 过度的商业化会使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文化普遍化、模式化, 失去特性;而在旅游过程中, 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也会对地区传统、朴素的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因此, 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文物资源保护, 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严格防止文化资源开发中过度商业化、模式化造成的传统民族文化趋同现象。

四、结论与展望

根据四川西部边缘地区的实际情况, 以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符合边缘地区的特点和现状, 边缘地区转变发展模式是历史所趋。虽然经过了长期粗放的经营过程, 但边缘地区生物多样性特征仍较显著, 且受工业污染少, 环境状况相对良好, 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动力产业的作用, 能关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终建立起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 生态农业、绿色特产加工业、特色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可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 规避劣势,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是实现边缘地区中心化、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 1997, (01) .

[2]鲜明.关于西部省际地区经济发展边缘化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86) .

[3]侯晓丽, 董锁成等.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概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 2005, (04) .

[4]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若尔盖县人民政府.若尔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3~2015) [Z].2003.

[5]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 1999, (02) .

[6]朱俊林, 涂成炎, 叶德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农工贸一体经济模式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5, (04) .

[7]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8]赵奕凌.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分析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04) .

[9]侯晓丽.陇南边远地区区域过程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毕业论文, 2006.

浅议川西地区乡村酒店的景观特质 篇5

1 川西地区乡村酒店发展回顾

川西乡村酒店的发展是同步于乡村旅游的开发而进行的。农家乐最初始于成都郫县友爱镇的农科村, 成都的“农家乐”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代名词。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2011年底成都市农家乐有7000余家, 星级农家乐836家左右, 年旅游收入达到10个亿左右, 年游客接待量5500万人次。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古镇旅游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在此格局中出现了介于农家乐和商务酒店之间的新型接待设施———乡村酒店, 且发展迅速, 其中一大部分由原来农家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1 1992~1996年雏形期

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发展阶段, 环境条件一般。

1.2 1997~2000年生长期

外地投资经营户增多, 该阶段经营者在环境设施上有所倾注, 且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

1.3 2001~2005年规模成形

经过重组兼并或联营, 对环境设施更加重视, 已出台的相关便准条例, 形成以大户为主导的规模经营阶段。

1.4 2005年至今转型发展期

在已成规模的基础之上, 投资经营者对环境建设加大投资力度, 经过发展形成了今天的乡村酒店, 且成都市2005年12月28日在全国率先发布《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

2 川西乡村酒店发展特质浅析

2.1 乡村酒店的主题性

在川西地区人气最旺的乡村酒店, 有集休闲娱乐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梦桐泉乡村酒店, 以彰显川菜文化为主的川菜博物馆乡村酒店, 以突出幽静苍郁、森林韵味为主题的是西蜀森林酒店, 凸显田园特色的百花乡乡村酒店等。总体来看这些酒店主题特色明显, 围绕主题建设, 设施完善, 环境品质良好。就目前发展来看, 这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乡村酒店游客诸多, 收效良好。

2.2 川西乡村酒店的生态性

2.2.1 享受自然之林。

西蜀森林乡村酒店以突出幽静苍郁、森林韵味为主。该酒店是利用西蜀森林公园, 将整个酒店的建筑散布于用地之内, 隐含在林木之中, 各个建筑之间有小径和连廊串联, 中途设置休息凉亭和观景平台, 供人们歇息赏景;建筑的排布主要是围绕带状水系, 临水位置设茶室和餐厅, 使人们主要活动聚集场所有良好的景观视域;该酒店的中心位置, 是一个突起的小山包, 主要植以草坪, 为孩子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游憩场所。

2.2.2 感受生态宜居。

较具代表性的是映月湖乡村酒店, 位于双流县永兴镇界内, 酒店占地面积约20hm2, 是以枇杷文化为主题, 集餐饮、娱乐、住宿、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五星级乡村酒店。其特点是整个片区内部种植有4片较为完整的枇杷林, 林木多围绕建筑种植, 形成一道“绿墙”, 同时配植花木、果树、盆景等为主要种植树木, 均衡地分布于整个用地范围内, 形成较为独立的4个活动场所片区, 较多地面为原生土地, 乡村韵味浓厚, 协同“绿墙”形成林盘外围的大环境景观氛围。夏季上有树木遮荫, 下有棋盘石凳, 休闲怡情。在果实成熟之时, 伸手可及, 可以尽情地感受农家果园般的乐趣。置身于高处远眺, 建筑在枇杷林中隐隐约约, 远远望去, 整个乡村酒店又像是一个枇杷林园。乡村景观中独有的水体、地貌、植被、自然结构 (色彩、肌理、形式等) 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自然空间、居住空间和农作空间, 这些场所和景观正是现代人向往和追求的体验环境[2]。

2.3 乡村酒店的乡村性

川西地区环境意向优美, 大有林盘聚落、农田景观、传统场镇, 小有幽幽竹林、小桥流水、亭廊佳苑, 其类型多样, 都渗透在了酒店环境的每个角落。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意向对乡村酒店设计的影响, 不论是整体布局, 还是景观小品, 都有痕迹可寻。其中一类乡村酒店的设计为了突出乡村主题, 通常设计师都将中心景观用地布置为农田景观, 在农田景观的中心再布水。而餐厅、会议中心、康乐会所以及集中式客房等围绕在农田周边, 它们都直接面向农田景观开窗。由上述可知, 川西乡村酒店的景观环境无论是布局、小品设施, 还是意境营造, 始终都没有离开其最本质的乡村风格, 在整体上都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

3 结语

川西乡村酒店是糅合了乡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等特性的一种综合性管理的酒店, 乡村酒店一路发展过来, 可以说环境景观的建设和其突出的特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农家乐向乡村酒店转型的重要助力, 乡村酒店未来环境景观建设中应更注重乡村酒店的主体性、乡村性、生态性。

参考文献

[1]2011乡村旅游发展大会中所发表《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都宣言》

川西南地区碳酸钙产业发展策略 篇6

近年来, 碳酸钙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产业发展迅速。全世界碳酸钙行业的生产能力已达4500万吨, 其中轻钙为830万吨, 重钙为3700万吨。全世界碳酸钙总产量约2920万吨, 其中轻钙650万吨、重钙2270万吨;碳酸钙总消费量约2850万吨。

我国重质碳酸钙行业每年以平均23%的增长率飞速发展, 年生产量已超过620万吨, 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重质碳酸钙生产大国。轻质碳酸钙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势头比不上重质碳酸钙, 尽管在填料领域由于轻质碳酸钙的优点, 两者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存发展, 但是在涂料领域, 后者的优势更为明显, 更具有发展潜力。

碳酸钙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1.科学利用优势资源, 把握经济发展导向, 抓住市场机遇, 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 实现碳酸钙产业的快速稳步成长。

2.政府推动。充分发挥政府整合资源的能力, 加强宏观调控, 加大引导投入, 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构建集成创新平台, 营造材料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3.企业主动。企业应成为技术研发的投入主体、技术创新的集成主体、成果转化的承接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

4.集成创新。形成人才、技术、产业的聚集及其良好互动的关系, 加强合作, 着力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集成创新, 大幅度提升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整体能力。

5.重点突破。依托本地碳酸钙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 立足市场需求, 围绕碳酸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问题, 集中力量, 加强技术攻关,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实现市场转化的技术成果。

6.支撑引领。面对碳酸钙产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该产业加快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具有特色的碳酸钙产业链, 形成碳酸钙产品群, 做强做大产业。

碳酸钙产业布局规划

1.规划建设精品碳酸钙特色产业基地, 努力打造“中国精细碳酸钙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建设适度规模的碳酸钙工业园区;尽量利用现有荒地, 少占或不占耕地。

2.集中扶优扶强, 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是集中扶持碳酸钙主导产品发展;二是集中扶持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 产品上档次, 管理上水平, 效益上台阶, 在同行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集中扶持超细重等重点技改扩建项目, 使之在西部同行业中达到领先地位。同时, 要大力招商引资, 引进一批环保型高税利、高科技精细加工项目, 发挥其牵引带动作用, 提升碳酸钙加工产业的整体水平。

3.树立品牌, 大力招商。一是充分利用川西南地区独特的矿山资源优势,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将碳酸钙资源、下游产品开发、招商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等, 列入政府对外宣传的内容。二是突出资源优势, 做好下游产业招商文章。把碳酸钙和有机硅等资源优势产业作为开展行业招商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主管部门要做好碳酸钙产业的招商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地方政府要落实本地碳酸钙企业的招商项目, 充分发挥当地碳酸钙资源优势, 以引进延伸产业链为重点, 在利用外资上有新突破。

4.产业集聚, 建立平台。坚持“统一规划、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的原则, 整合、提升现有碳酸钙产业的集聚点, 促进碳酸钙上下游产业一体化集聚, 形成一批规模大、功能强、机制活、环境优、管理好的园区群体, 使之成为石棉县碳酸钙下游产品的大平台, 并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快建设平台的步伐。建立多元化和市场化运作、政府扶持、滚动发展的机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按照垂直整合、水平分工的原则, 形成碳酸钙下游产业的企业联盟, 实现集聚发展。

5.成立行业协会, 规范企业管理。按照积极引导、企业自愿参加的原则, 成立碳酸钙协会, 为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协调搭建平台。协会要提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合力的能力。

碳酸钙产业重点推进项目

1.造纸专用超细重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 用优质、高品位大理石精制, 具有Ca CO3含量高、杂质少、白度高、吸油值低等特点, 主要用于塑料、橡胶、油漆、涂料、建材、玻璃、纺织等行业。超细重质碳酸钙是选用含Ca CO398%以上的天然矿石, 如石灰石、大理石、冰州石等, 通过干法或湿法研磨的产品。与轻钙 (沉淀碳酸钙) 相比, 它具有流动性好、粘着剂需要量低、固含量高等优点, 适用于现代化的碱性造纸中做涂布剂。由于超细重质碳酸钙具有高浓度化的效果, 因而比轻钙更适于在碱性造纸 (又称中性造纸) 中应用。此外, 在橡胶、塑料、密封胶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美国的超细重质碳酸钙产品有一半用于这些产品。

2.超微细活性重质碳酸钙。超微细活性钙是碳酸钙的深加工产品, 用途十分广泛, 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石、普通轻钙、重钙、方解石、汉白玉, 辅助化工原料在国内市场容易购得。运用超细粉磨、分级和表面处理技术生产的超微细活性钙, 与有机高聚物亲和力强、广泛用于各种塑料, 如软质聚乙烯电缆、PVC门窗、异型材、管材、汽车零件、涂料、密封胶、建材和造纸业中。目前, 我国年产量不到15万吨, 而需要量则在50万吨左右, 市场前景广阔。重质活性微细碳酸钙具有加工简单、能耗低、价格低、性能优良、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碳酸钙产业扶持政策与措施

1.建立健全资源开采制度, 实现资源有序管理和永续利用。 (1) 加大碳酸钙资源勘探力度, 进一步探明储量, 为可持续利用碳酸钙资源打好基础。一是摸清家底, 对碳酸钙资源进行详细的科学勘查, 摸清储量、品位、成分和地质条件等情况。国土资源部门在组织全面勘查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环保和市场需求, 制定碳酸钙可采区、禁采区, 以及采矿的范围和顺序, 所需费用, 谁受益谁“埋单”。二是在规划的指导下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碳酸钙资源, 坚持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和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 使企业规模与资源秉赋条件相匹配。坚持分级开发分类利用, 使不同等级类别的碳酸钙满足不同需求, 按照大理石矿产的纯度和白度, 利用价格杠杆, 建立分级分等的市场化开采权管理, 防止高品位碳酸钙资源浪费, 达到优质优用。特别是对优质碳酸钙资源一定要加强保护, 深度开发, 做到物尽其用。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加强对碳酸钙资源的管理和调控, 防止企业圈占和垄断资源。三是从严审批。在出让采矿权时要提高开采技术门槛, 严格实施采矿许可证制度。彻底治理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采富弃贫、乱采乱挖等现象, 把采矿技术和分级分类使用作为审批前置条件和规范要求, 鼓励和发展年开采量大和具备分级利用能力的企业实行机械化开采。对于已出让的矿山要积极鼓励、引导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破碎分级技术, 以满足不同企业对碳酸钙品质和粒级的需求,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按照“适度开发, 适当垄断, 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 实行保护性开采、合理性利用。

2.合理配置矿产资源。凡是新增经营性矿山原则上不再审批, 外运经营性矿山则一律不予审批, 新办碳酸钙矿必须与现有的或新办碳酸钙企业的供求挂钩, 对开采期限届满的外运矿山一律收回采矿权。严控现有经营性矿山的开采规模, 如通过控制炸药供应量的办法来控制外运矿山超采。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引进后续产业, 在打造龙头企业和下游产业上有较大的突破, 实现资源在县内加工转化升值, 用足用好高纯度、高白度碳酸钙的宝贵性、稀缺性和重要性。鼓励以资源换技术, 积极引进国外碳酸钙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应用方面的龙头企业, 实现碳酸钙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跳跃式发展。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 篇7

1 柠檬的育苗技术

柠檬的繁殖有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等方法。实生繁殖的苗木生长高大, 童期较长, 开花结果晚, 且易患脚腐病、流胶病等对树势、产量影响较大的病害, 产量低、品质差, 生产上不宜实生繁殖。扦插苗虽然投产早, 但因根系发育差, 抗逆性差, 导致树势早衰, 生产上不宜采用。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是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分3个步骤:

1.1 砧木苗的培育

1.1.1 种子的选择。

香橙、酸柚、红桔、土柑、枳壳、建柑、桔橙均可作柠檬的砧木, 但碱性土不宜用枳壳作砧木。安岳等地适宜的砧木有:酸柚、香橙、红桔砧。播种时选择成熟饱满、纯度大于90%, 发芽率大于80%, 无检疫性病虫害的当年产种子进行播种。

1.1.2 苗床地准备。

选择地势较平坦, 土层深厚, 排水较好、向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土壤p H在6.5~7.3、无检疫性病虫发生的肥沃土壤作苗床地。苗床以2m开厢, 1.5m为厢面, 0.5m作厢沟, 厢面长度根据地形而定, 首先翻挖土壤, 翻挖深度一般在30cm以上, 将土耙细整平后, 每667m2苗床地用尿素10~12.5kg、过磷酸钙肥40~50kg、清淡人畜粪水浇透, 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敌克松500倍液进行土壤浇施消毒后即可播种。

1.1.3 播种。

将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用50~52℃热水浸泡5分钟, 然后用清水冲洗, 接着用0.1%高锰酸钾液浸泡1分钟, 再用3%过磷酸钙浸提液与0.3~0.5%的尿素混合液浸种24小时即可播种。播种量:酸柚每667m2播200kg, 红桔56 kg, 枳壳100 kg。播种时, 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中;种子间距1cm为宜。播种后立即用清水浇透再用细土覆盖, 覆盖厚度以不超过1cm左右为宜, 盖土后用稻草、杂草、稿秆等薄薄地盖在苗床上。然后用敌克松兑水喷浇覆盖物, 以达消毒的目的, 用量以浸透覆盖物为宜。然后再盖上薄膜, 薄膜四周用土封严压实, 种子发芽后除去厢面覆盖的杂草等物, 同时加强防病、除草、防鼠、练苗等工作。待小苗长至4~5片真叶时移栽。小苗移栽的株行距以16cm×20cm为宜。移栽时间为4~5月或秋季。移栽前苗床灌1次透水后起苗, 剪去过长主根, 忌风吹日晒, 外运苗根部需打泥浆。栽前用爱多收+生根粉或那氏—778浸根, 栽后立即灌透水。

1.1.4 移栽。

按2m开厢, 留1.5m厢面, 0.5m厢沟的规格准备好苗圃地, 并平整欠平厢面, 施足底肥。

1.1.5 砧木苗管理。

移栽苗于3~8月, 每月施1~2次清粪水, 栽活走根后可加0.3~0.5%的尿素, 施肥前除草、松土, 干旱时及时灌水, 苗30~40cm高时摘心, 除去主干离地15cm以内的萌芽和针刺, 同时注意防治红黄蜘蛛、炭疽病、立枯病、潜叶蛾、蚧类、凤蝶、蚜虫等病虫害及鼠害、杂草。

1.2 苗木嫁接

1.2.1 嫁接时间。

当砧木苗的主干粗度达到0.5cm以上时即可嫁接。具体时间是:夏秋季腹接8~10月份, 春季切接2~3月份。

1.2.2 嫁接准备。

(1) 接穗准备:接穗在专用的采穗圃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柠檬树上采集。采集的接穗必须是6个月龄以上的外围春梢或秋梢枝条。秋梢枝条节间略长, 枝条略呈三棱形;春梢接穗节间较短, 枝条圆实, 采下的接穗立即剪除叶片及顶部的嫩芽。 (2) 嫁接刀具选择:嫁接刀具可用电工刀或自制刀具。自制刀具用废钢锯条磨制而成, 嫁接刀分为削芽刀和开口刀, 削芽刀刀面较宽, 刀尖平整, 开口刀刀面窄。 (3) 削芽:用削芽刀将准备好的枝条除去穗条上的残余叶柄, 嫁接用芽分为单芽和小芽, 取小芽时倒拿枝条, 先在芽的前方斜切一刀, 再顺着芽的方向平整快速地削芽。削单芽时, 也是倒拿枝条。在芽前快速地将枝条削一切面, 削至形成层, 将过长的枝条切除后从芽口处连芽同木质部一同截除。削下的芽全部放置于湿润的棉布上进行保湿保存。

1.2.3 嫁接方法。

春季切接时, 用开口刀将砧木上的表皮削至形成层, 并除去部分树皮及上部植株, 选用单芽嵌在切口中。用手左右对齐形成层, 再用薄膜先将接芽包住, 并固定后进行绑缚, 绑缚有露芽和包芽2种。气温低时用包芽, 气温回升时用露芽。秋季多采用腹接, 腹接时在砧木苗离地面10cm处用开口刀剥开树皮至形成层。砧木较大的用单芽腹接, 并将接芽全部包缚;砧木较小的用小芽腹接, 并包芽绑缚。

1.3 嫁接后管理

1.3.1 剪砧。

苗木嫁接成活后, 嫁接芽萌发时, 在惊蛰节前对秋季腹接的苗木应进行剪砧。剪砧时, 从嫁接芽上部离芽高2~5mm的地方连部分薄膜一同剪去。剪除的切口为60°的斜面, 斜面在芽的背部, 当嫁接芽萌发时自动除去绑缚的薄膜。

1.3.2 除萌。

新芽萌发后及时除去下部砧木萌发的新芽。

1.3.3 田间管理。

嫁接萌发后的苗木应加强肥水管理, 注意防治急性炭疽病、红黄蜘蛛、蚜虫等病虫害。

1.3.4 摘心促梢。

新梢抽发20cm后及时摘心促发分枝, 以培养优质壮苗。

2 柠檬苗定植

2.1 园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干田或1~2台土, 以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种植柠檬最好。

2.2 苗木的起运

起苗时间:春季2~3月, 秋季9~10月。起苗前灌透水, 待收浆后起苗, 起苗时应从苗根部侧挖, 尽量挖深一些, 避免伤根过多。苗木若要长距离运输, 起苗后根部应蘸浓泥浆。苗木每50或100株1捆, 根系应用薄膜或稻草包扎, 保湿, 挂上标签, 在运输途中应防止重压、日晒、雨淋, 最好在车上加竹编的出气筒, 运到目的地后及时定植, 当日定植剩余的苗木放在阴冷、湿润、通风的地方保存, 忌叶片失水, 可用杂草或薄膜遮盖避风。

2.3 柠檬苗的定植

(1) 苗木选择:每块地或每个果园苗木的等级应相同。 (2) 定植时间:2~3月, 9~10月为最适定植时间。 (3) 定植方式:依照果园地理条件, 栽植可分别选用单行、长方形、三角形、丁字形、宽窄行等方式。 (4) 定植密度:实行计划密植, 若管理水平高, 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可采用2m×3m每667m2植110株。若劳动力不足的可采用3m×4m的方式定植。 (5) 定植准备:首先打窝施底肥。窝子要求60~100cm见方, 窝大底平。土壤越瘠薄, 窝子越大, 每窝施稿秆类有机肥30~50kg, 柠檬专用配方肥0.5~1kg, 腐熟人畜粪水25kg以上, 肥料与土混合, 覆土做高出土平面20~30cm的定植堆。共次对定植苗木进行整理。去除嫁接口的薄膜, 修剪伤根, 剪去过去的主根 (留15cm长为宜) 和嫩的晚秋梢。 (6) 定植方法:在定植堆上打小窝 (定植穴) , 将窝内泥土充分耙细, 放入苗子, 边理根系边覆土, 一层根系一层泥土, 做到苗正根伸, 保持根系在苗床地的自然状态, 并使根系与泥土充分接触, 不能有空隙, 根颈露出墩面, 用脚或锄头从四周向内踏实, 灌透定根水, 收汗后盖1~2cm原放细土, 垒成馒头状窝盘 (直径60cm, 高出地面10~30cm) , 窝盘上盖薄膜、稻草或杂草, 防止土壤开裂和水分蒸发, 起到保湿保温、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2.4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如遇干旱, 枝叶萎蔫, 应剪去部分枝叶, 剪时可剪去叶片前端的2/3, 留叶柄处的1/3, 并早晚用喷雾器喷水。雨水过多、湿度过大、排水不良、栽植过深的, 要注意排水, 及时增加通透性, 以免烂根死苗。注意中耕除草和防治红黄蜘蛛、蜗牛、炭疽病等病虫害。此外, 间作其它作物时一定要留足窝盘, 风口处定植苗应进行绑缚固定。

3 柠檬树的管理

3.1 幼树的管理

3.1.1 土壤管理。

幼树根际土壤要以50cm深、孔隙度45%、p H值6.5~7.3、有机质含量1~3%为宜, 春秋两季行间可间作绿肥、豆科作物或蔬菜, 严禁种植高秆作物和藤蔓作物。绿肥在开花前刈割深翻压青, 每株10~15kg。每年3月、7月、9月以树冠滴水线处浅耕, 深10~15cm, 树冠外深翻30~60cm, 宽60~100cm, 翻时注意保护大根。并结合浅耕施有机肥, 每年向外扩40~60cm, 1m2施入30~50kg的稿秆为主的有机肥 (如堆肥等) , 与土壤混合均匀。

3.1.2 肥料管理。

(1) 方法:针对不同树龄及休眠期柠檬树的营养特点, 施入一定比例的含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 注意迟效、速效营养配合, 有机、无机搭配。根际施肥幼树采用窝盘浅耕淋施, 成年树采用环状沟、放射状沟、条沟或穴施方式。根外追肥用肥液喷洒树冠, 喷雾浓度根据不同肥液而不同。

(2) 施肥时期与用量:定植成活第1年, 从2~10月, 以10~15天 (每月2~3次) 施用柠檬专用春季肥料和人畜粪水, 按5kg柠檬专用春肥+20kg人及畜粪兑100kg清水, 每次每株灌施5~10kg, 配合摘心, 以迅速扩大树冠。2、3年每年可施肥6次, 即2、5、6、7、10、11月各施1次, 2月、11月施肥量, 按10kg春季专用肥+20kg人畜粪水兑100kg清水, 每株施10~15kg。5、6、7、10月按10kg专用秋肥+20kg人畜粪水兑100kg清水, 每株施10~15kg。

3.1.3 水分管理。

幼树枝梢生长期为主要灌溉时期, 每次灌溉量宜少, 次数宜多, 一般每株用水量10~20kg, 当砂土含水量小于6%、壤土小于11%、粘土小于20%时需及时灌水。

3.1.4 树体管理。

(1) 定干、摘心、抹芽一般在苗圃进行, 也可在定植后进行。在苗高40cm时于饱满芽处摘心, 使其在25~40cm处有4~6个分枝, 如分枝少, 可抹芽1~2次促分枝, 主干高40cm。

(2) 配主枝。主枝以3~5个为宜, 主枝间距10~20cm, 每个主枝间的方位角120°, 主枝与主干夹角为40~50°。

(3) 配副主枝、侧枝。每个主枝留2~3个副主枝, 枝距20~30cm, 分枝角度65~70°, 副主枝在20~30cm长时短截, 促发侧枝。根据方位及空间留2~5个侧枝。

(4) 培养延长枝。选取做主枝、副主枝、侧枝的先端延长枝, 均应在老熟后自饱满芽处切1/3或者1/2, 并疏除周围争夺养分的强枝, 保证延长枝向培养的方位延伸, 健壮生长。

(5) 除去徒长枝。主枝、副主枝及侧枝抽生的徒长枝, 除了可利用来填补树冠空缺处的外, 其余的均应除去。

3.2 成年树的管理

3.2.1 土壤管理。

参照幼树的土壤管理执行。

3.2.2 施肥。

(1) 施肥原则。重施秋肥和采果肥, 看树补施花前肥和稳果肥, 做到上半年略轻, 下半年略重;以农家肥、有机肥、配方肥为主。

(2) 施肥时间:成年树一般施3次, 时间分别在:萌芽肥2月中旬~3月上旬, 壮果肥6月下旬~7月中旬, 采果肥10月下旬~11月上旬。

(3) 施肥量:萌芽肥:以产量为依据, 株产25kg以上的每株施柠檬专用春肥2kg+人畜粪水50~80kg, 株产超过25kg的树, 产量每增加10kg, 增施专用肥1kg。壮果肥:株产25kg以内的树, 施柠檬秋季专用肥2kg+人畜粪水80~100kg, 每增产10kg, 增施秋季专用肥1.5kg。采果肥:结果25kg内的株施专用秋肥2kg+人畜粪肥80~100kg, 同时施土杂肥、堆沤肥100~150kg, 产量每增加10kg, 则增施专用肥1kg。此外, 可于5月上中旬、8月上旬用0.13%尿素、0.3%磷酸二钾进行根外追肥。

(4) 施肥部位。施肥部位在树冠滴水线外30cm处, 春、冬季可开沟, 夏秋季宜挖窝进行施肥, 肥料切忌干施, 一定要用人畜粪水兑施, 施完肥后立即盖土, 以保证肥效。

3.2.3 水分管理。

结果树重点应在春梢抽发期、幼果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 要保证水分充足, 如遇干旱应立即灌水, 周年树盘覆盖薄膜, 可减少全年用水量。

3.2.4 树体管理。

整形修剪:初结果树的修剪, 以冬季轻剪为主, 夏季辅以摘心和短截, 注意长枝摘心, 删除或短截徒长枝, 扩大角度, 培育辅养枝。

丰产树的修剪:以冬剪和夏剪相接合, 疏短剪相结合, 对结果枝组弱的疏剪, 强的短剪。对抽生较长的春、秋梢, 留8~10片叶摘心, 夏梢全部抹除, 促发秋梢母枝。主干上辅养枝结果后逐年分批更新或疏除。下垂枝结果后短切衰弱部分, 抬高枝群结果部位。对顶部较多的直立大枝, 采取强树疏强枝, 中庸树疏直立枝的办法在冬季疏除。

果实套袋:果实套袋可以或少病虫果 (疮痂病、黑量病、流胶病、蚧类、蚱蝉等) , 减少农药残留, 提高品质和优质果比例, 改善商品性, 提高经济效益。时间于第2次生理落果后 (6月份) 进行。方法是:先对树冠喷防治螨蚧类虫剂和杀菌剂, 收于后即套袋, 一果一袋, 可自制纸袋, 也可有商品专用袋, 但绝不能用塑料袋。

摘要:柠檬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青睐, 柠檬产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有因地制宜的高效种植技术作指导。本文介绍了适宜川西南丘陵地区的柠檬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川西地区须二气藏气田水成因分析 篇8

1 新场、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类型

流体是联系各种地质要素和过程最为直接和活跃的媒介, 流体的流动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动力、通道和场所。地层水来源主要相应三个端元:原始沉积水、海相地层水和后期渗入淡水[2]。本文引用Novk分析法来判定新场、大邑气藏气田水。

新场、大邑须二气藏各井气田水的Nov相图可知: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为海相地层水, 大邑气藏气田水原始沉积水和海相地层水 (见图1) 。

2 新场、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成因

流体 (地层水和油气) 的流动是沉积盆地内物质和能量传输的重要过程。油气田地层水可以提供流体成因、流动和水-岩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采用r Na+/r Cl-系数、IBE值系数和100×r SO42-/r Cl-数判断新场、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成因。

1) 钠氯系数 (r Na+/r Cl-) 地层水钠氯系数>0.85时, 为Ca Cl2Ⅰ型, 保存条件差;当钠氯系数=0.85~0.75时, 为Ca Cl2Ⅱ型, 保存条件较差;当钠氯系数<0.5时, 为Ca Cl2Ⅴ型, 为原始沉积-高度变质水, 保存条件好。

2) 肖勒系数 (IBE值) IBE>0.129时, 油气田水为自古沉积水, IBE值小于0.129时, 油气田水含有渗入水。

3) 脱硫系数 (100×r SO42-/r Cl-) 通常认为该系数越小, 地层水封闭性越好, 油气的保存越有利。100×r SO42-/r Cl-<1, 还原彻底地层水, 埋藏于封闭良好的地区, 反之, 还原作用不彻底, 受浅表层氧化影响。

2.1 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成因分析

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r Na+/r Cl-=0.50~0.63, 表明其保存条件较差;IBE值为0.34-406.17, 大于0.129, 属于典型的古沉积水;脱硫系数均为小于1, 反映气田水形成时封闭性好。川西地区在形成和演化中, 多次构造运动影响了其形成和演化, 这样, 各层系间流体发生了混合作用, 不同层位之间气水存在一定的联系。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为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 表明其后期保存条件较差下盆雷口坡组海相水运移至须二气藏, 与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为雷口坡海相水相吻合。

2.2 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成因分析

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r Na+/r Cl-=0.20~0.49, 属于保存条件好的原始沉积-高度变质地层水;IBE=4.07-84.88 (远远大于0.129) , 属于典型的古沉积水;脱硫系数=0.004-0.97 (小于1) , 表明其形成时埋藏于封闭良好的地区, 还原彻底, 属于典型的古沉积水。

将XY井生产阶段分为稳产阶段和提产阶段。稳产阶段气田水为须家河组原始沉积水 (见图2) 。提产阶段气田水由须家河原始沉积水变化为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地层水。由此可见, XY井提产打破了原有的稳定生产状态, 纵向上, 两种封闭性和保存条件好的地层水发生了联系, 联系表现为:须下盆的海相地层水随断层上窜, 须家河原始沉积水逐渐被替代, 提产后的该气藏的气田水成为了海相地层水。

3认识与结论

1) 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为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 其形成时封闭性好, 但因后期保存条件较差下盆雷口坡组海相水运移至须二气藏, 造成现今的气田水为海相水。

2) 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由须家河组原始沉积水逐渐变为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 其形成时封闭性, 还原彻底, 属于典型的古沉积水, 但因提产致使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沿控制大邑构造的断层运移至须二段, 须家河组原始沉积水逐渐被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替代, 与大邑须二气藏现今气田水动态特征相吻合。

摘要:川西地区须二气藏气田水复杂。就以新场、大邑气藏为例, 引用洛瓦克 (Novk) 相图分析法判别气田水产层及其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新场须二气藏气田水为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 其形成时封闭性好, 但因后期保存条件较差下盆雷口坡组海相水运移至须二气藏, 造成现今的气田水为海相水;大邑须二气藏气田水由须家河组原始沉积水逐渐变为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 其形成时封闭性, 还原彻底, 属于典型的古沉积水, 但因提产致使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沿控制大邑构造的断层运移至须二段, 须家河组原始沉积水逐渐被须下盆雷口坡组的海相水替代, 与大邑须二气藏现今气田水动态特征相吻合。

关键词:川西坳陷,须二气藏,气田水,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郝国丽, 柳广弟, 谢增业等.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3) :427-434.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材问题下一篇:增值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