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

2024-07-05

四气(精选8篇)

四气 篇1

摘要:文章阐释“四气”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 总结“四气”产业一体化的成效, 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四气”,成效,问题,对策

一、“四气”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

2010年7月, 山西省从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气化山西”规划, 并将“气化山西”作为城乡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煤炭大省山西拥有无可比拟的燃气资源, 煤层气、过境天然气、焦炉煤气以及煤制天然气资源保障充裕。山西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是全国最具潜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 煤层气资源勘探范围、勘探程度、探明储量均列全国首位。山西虽无天然气资源, 但已建成的陕京一线、陕京二线、西气东输、陕京三线、榆济线、应张线均过境, 为山西创造了丰富的天然气过境气源条件。山西是焦炭生产大省, 焦炉煤气作为焦化产业主要的副产品之一, 利用水平亟待提升。煤制天然气虽尚未形成产能, 但相关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据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 在“气化山西”进程中, 山西已落实气源145亿立方米, 资源保障条件日益成熟。

厘清山西燃气资源家底的前提下, 统筹开发“四气”资源提上了议事日程, “四气”一体化发展成首选。“四气”一体化是指将煤层气、焦炉煤气、天然气和煤制天然气 (以下简称“四气”) 统一规划, 联合开发, 替代煤炭等高污染能源, 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需, 服务全省新型产业发展, 同时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是调整能源结构的现实选择, 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二、“四气”一体化发展的成效和问题

山西以气源建设和管网建设为抓手, 从推进民用燃气、工业改气、农村用气等领域着手, 不断扩大“四气”清洁能源使用范围, 努力探索“四气”一体化的山西路径。2010年以来, 全省用气量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省用气45.6亿立方米, 相当于替代煤炭2119.94万吨, 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41万吨、二氧化硫10.93万吨、烟尘9.11万吨。2012年“气化山西”进程加速发展, 省城居民全部改烧天然气, 全省工业、商业、旅游景点、燃气汽车等天然气用户不断扩大, 气化总利用量达41亿立方米, 覆盖所有省辖市和70%的县 (市) , 特别是向1000个新农村供气, 使山西成为全国少有的新农村使用燃气的省份, 农村分散燃煤烟熏火燎、垃圾遍地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空气质量明显提升。2013年, 全省新增燃气管网里程1303公里, 总里程达到7019公里, 覆盖人口1200多万, 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 覆盖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四气”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存在的问题亦很突出。

(一) 政策体系不完善, 政出多门, 监管失控

“四气”一体化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属于国家鼓励范畴。国家比照常规天然气政策, 制定出台了涉及煤层气利用的政策、法规, 但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煤层气产业勘探、开发、利用各个环节的完整的政策法规和优惠鼓励政策, 焦炉煤气和煤制气方面出台的政策、法规也多是针对环境或行业准入等某几方面提出的, 尚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鉴于中央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健全, 山西虽提出了“气化山西”的目标, 但省内未能形成与“四气”开发利用相匹配的地方配套法规, 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科学规划, “四气”一体化发展没有形成有效的前瞻和衔接。同时, 现有促进“四气”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并未执行到位, 对“四气”产业的发展亦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气”分属不同管理部门, 即使在同一管理层面, 不同属性的管理职能又分别归属于不同部门, 由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造成政出多门, 主体不明, 责任不清, 监管越位和缺位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状况在煤层气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目前煤层气资源属于国家一级管理, 由于煤层气开发的登记审批权归属于国土资源部, 地方政府对各煤层气资源开采企业的发展规划、井口布局等情况难以事先知悉, 无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之各企业急于抢占资源, 超范围、高密度抢打气井, 随意铺设井网连接管道, 与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发生冲突, 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一些抽采企业是外资企业和中央企业, 各企业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到建设项目“三同时”, 安全评价均未在市县安监部门备案, 监管难度极大。

(二) 资源管理体制不顺, 产权重叠交叉设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47号文《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国家提倡采煤采气一体化。但由于体制上煤层气开采权和煤炭开采权设置交叉重叠, 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不协调, 造成一些省内煤层气抽采与煤炭开采不协调。截至2012年底, 国家在山西共设置煤层气矿权35个, 其中, 探矿权29个, 采矿权6个。在设置的35个煤层气矿权中, 省属企业 (晋煤集团2个, 兰花集团1个) , 仅占登记面积的0.6%。2013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煤层气抽采利用的意见》, 提出了煤层气矿业权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 山西省也积极争取国家对山西煤层气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的授权。但调整煤层气矿业权细化政策的出台需要时间等待, 即便出台之后, 落实执行的效果也待观察。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既不利于煤层气规模化开发, 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三)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四气”开发的技术保障与人才支撑一直是制约“四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存在理论欠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的“瓶颈”。首先, 基础理论存在关键性难题。由于山西煤层气资源的地质背景和赋存条件与国外差别较大, 国外开发技术难以奏效。目前全省尚没有建立起符合本省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存储、渗流、开发等地质理论。其次, “四气”在勘探、生产、储存、集输、利用、转化等各方面都需要先进技术, 尤其是勘探、生产和利用工艺上更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针对山西“四气”不同特征的勘探、开采、利用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不少关键技术尚待解决。以焦炉煤气为例, 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技术虽获重大突破, 但技术的成熟度仍需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后方可确定, 主要的难点是催化剂制备技术。第三, 专业人才匮乏。山西“四气”技术领域的人才储备不足, 省内高校虽已新增煤层气专业设置, 但受人才培养周期影响, 尚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输配设施配套性差

“四气”产业前期投入高, 回收期较长, 现有投入严重不足, 远不能满足“四气”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省内用于煤层气基础勘探资金少, 规定的最低勘探投入标准低, 探矿权人投资积极性不高, 社会资金参与勘探存在障碍, 融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 下游基础设施不配套一直是制约“四气”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目前, 山西省天然气加气站近70余座, 太原市有12座, 集中在地市级的少部分城市及省会, 主要面向城市公交和客运出租车辆, 这些城市规划的气站无法替代运输公路网站场专用加气站。而从山西省车用加气站整体情况看,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4000公里, 但覆盖公路网支持城际运输的加气站存在规模不足、网络化程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的状况, 尤其是LNG加注站建设更为滞后, 难以与天然气车辆推广形成同步协调发展, 从而降低了企业购置燃气汽车的积极性, 制约了运输业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步伐。

三、推进“四气”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探索创新促进“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至关重要。

(一) 加强资源管控, 提高“四气”产业开发的一体化水平

全面统筹全省天然气过境气源和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管道输气气源, 提高政府对“四气”气源的掌控力。以理顺产权产系和扩大规模为突破口, 形成有利于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四气”合一可持续的气化运行机制。为提高“四气”产业一体化水平, 在开发利用上, 要按照“积极统筹上游 (煤层气、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 、适度开放中游 (管网建设) 、有序搞活下游 (综合利用) ”的原则, 加快“四气”产业链建设。特别要在煤层气上游勘探开发、输气管网建设和加气站建设上予以优先安排, 实现“四气”产业上中下游同步、协调、有序发展。

加大煤层气资源整合力度, 解决采煤权、采气权分离矛盾。进一步做好煤层气矿权两级管理试点工作, 尽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选择试点区域, 做好试点各项前期准备, 尽快取得国家对煤层气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授权。进一步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提高勘探阶段最低投入标准, 实行限期开发制度, 严格把好矿权延续关, 做好探矿权转采矿权工作,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大煤矿瓦斯、风排瓦斯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井下抽取煤层气 (瓦斯气) 综合利用的前提下, 限制并逐步杜绝井下抽取煤层气 (瓦斯气) 的无效排放。

(二) 加强行业发展指导与监管, 提升“四气”产业发展协调水平

建立起职责主体明确、监管调控有效、协调配合到位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体制,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市场为主体, 资产为纽带, 整合各类资源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理顺“四气”产业管理体系。横向上要改变当前多头审批、分散管理、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状况, 变多部门审批为一部门审批或一个部门为主体的联合审批;纵向上要建立自上而下整体调控体系, 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审批管理的体制。建立完善高效运转的监管协调机制, 应尽快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监管职能, 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避免多头审批、上下失序的问题。积极培育和建设规范有序的燃气市场体系, 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燃气价格形成机制;培育诚实守信、运作规范、治理结构健全的市场建设运营主体, 强化市场主体约束和优胜劣汰机制。鉴于“四气”行业的相对垄断性、高度公益性和高度危险性, “四气”行业特别是在管网建设和加气站建设方面, 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三)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创优“四气”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适时出台配套措施, 将国家关于“四气”产业开发利用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加快折旧政策、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设备进口关税减免政策和资源税、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各项财政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按照“谁开发、谁保护,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制定征收煤层气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具体办法, 专项用于煤层气开发利用过程中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发展转型和重点接替产业等相关问题。确定省内焦炉煤气重点利用领域和顺序, 鼓励焦炭生产企业、焦炉煤气利用企业加大对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在天然气管网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加气站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金融、税收、价格、投融资、环境保护等重点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 多层面拓宽投资渠道。政府对“四气”产业化项目可采取入股、贴息等方式, 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同时,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预算内和国债资金。对承担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 “四气”管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的省内重点国有企业, 适当给予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支持, 提升企业投资能力。引导大型煤层气企业增加勘探专项资金, 加快重点区块勘探开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四气”勘探开发、储配及长输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四气”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增强发展能力。

加快管网建设, 全面拓展下游市场。按照适度竞争原则和“产输分离、输配分离”的惯例, 加快省级干支线管网建设, 建立有序竞争的管网建设运营体制。适度开放管网建设市场, 在现有基础上以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为主体, 组建若干大型省级管输集团, 促进形成全省燃气管道建设有序竞争格局。同时, 对已有燃气经营体系的市县, 要充分发挥原有管网、技术、管理优势, 加快天然气置换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强化监督”的原则, 尽快建立以市、区、县及大用户 (工业) 为独立用气单元的燃气下游市场体系。

(四)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提高“四气”产业的技术水平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四气”技术创新体系, 根据“四气”资源特点,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有针对性地进行“四气”开发、输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重点加强对煤层气赋存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地面开发、井下抽采、废弃矿井和采空区抽采等工艺技术和科研攻关;积极引进消化多分支水平羽状井钻探, 二氧化碳注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 低浓度煤层气提纯、液化及乏风煤层气利用等先进技术;加大煤层气精细化工转化、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制天然气等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交流, 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四气”标准体系, 加快出台勘探、集输、利用等方面标准, 规范“四气”开发利用行为。注重“四气”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鼓励高校、各级职业技术学校与用人企业合作, 采用订单式等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四气”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强, 容和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四气 篇2

近日,连续听了好几节课。昨天上午,因为参加某种评选,很长时间没有上课的我,重新走上讲台。虽然不尽完美,但自我感觉满意,因为没有试上,没有求助,似乎还是找到了当年上课的感觉——激情,激趣,尤其关键时候还能来点“出奇制胜”,比如上课中拿出自己保存已久的几张有一定年限的实物粮票,顿时让学生感觉眼前一亮,好奇心大增。

随后进行的民主测评,我真的发自内心感谢每一位参与者。辛苦了!为了我,多次“连累”大家。自感实在过意不去。还请各位理解。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今天上午,到一所高中听了一节高二语文课,一节英语课。虽然我没有多少专业发言权,单从形式上看,我觉得两节课总体不错,给我印象很深,两位年轻教师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自信大方,从容驾驭课堂。据此,我突然觉得,教师上好一节课,必须要有“四气”:

第一,霸气。教师要有一种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不仅自信,而且还有点“自负”,换言之,忘我。要让学生相信你所说的一切,跟着你后面学习,感觉很踏实,没错。

第二,生气。也就是课堂气氛必须活跃。倘若整节课死气沉沉,只见教师“满堂灌”,试想,这样的课堂又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灵气。课堂中要多少体现一些智慧的东西,即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如何应急解决,这就需要巧妙地处理与应对。

第四,底气。许多课堂,很多处理方式,乍一看,没有什么,但感觉有的教师应对得非常自如从容。或者说如此能力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搞定。而这所能完成的就是日积月累的积淀与熏陶。由此才会形成无与伦比的“底气”。

教研高效要“四气”联动 篇3

一、教研文化——“增元气”

何谓教研?教研就是一种“研究”。有人新解“研”是让石头开花,“究”是让穴中泉水变美“九(酒)”。这话还真有点新意,教研本就是“基于教学,为了教学,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从而让石头开花,教学有效。

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研的目的如此明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领情”,都能正确认识“教”与“研”的关系。一些教师存有“我又不想评职称,写什么论文、叙事”“我一个教书的,做好本分教好书就行,参加什么教研……”等功利化思想,影响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师是否乐意参与,教研活动开展得如何,这一切源头在于教研制度。制度文化是前提,富有正气,传递正能量的教研文化与制度影响的是一群人,带动的是一批人。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用文化倡导和谐的教研氛围,用目标导向教师搭建长远、扎实的成长阶梯。唯有这样,教研活动才会吸引教师主动、自发地参与,并能在共度中追享研究的乐趣,在参与中增补自身的“元气”,从而真正提升研究的品位。

二、专题研究——“接地气”

当前各所学校、各个部门都在进行着五彩缤纷的教研活动。并不是说听课、评课、讲座,教师们就不爱,关键是要看听什么课、评什么内容,讲什么专题。那些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教师们肯定不愿听;那些不痛不痒的空话、套话,教师们也肯定不愿评。比方说:教师们此时最困惑的是拼音教学,你却组织习作教学的研讨,想必,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即使人在,也只是走走程序、画画圈圈,即所谓“人在曹营心在汉”。反之,如果此时围绕“拼音教学”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教师们有了共同话题,思维被激活了,由被动变为主动,活动效果便不言而喻了。

因此,研究专题对不对口,接不接地气,是有效教研的根本。真正“以师为本”来开展活动,做到服务教师、成长教师,这样才会深入人心。

三、活动组织——“聚人气”

纵观以往的教研活动,主要存在“人气不足”这一弊端,无论是课堂观摩,还是专题讲座,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人在台上主讲、作秀,而大多数人只是冷眼旁观,身处局外,眼睛看看、耳朵听听、小手抄抄,轻松至极,最后的效果也是人们常戏称的“活动中,人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回去后,又打回原形,一动不动”。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重视“体验”、“感悟”环节,既达到参与面广,又要参与性真。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应该让所有参与者都动起来,都有事干,要能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长进,同时让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感觉。如:主讲的不光讲,还得即兴反思课的感受;听课的不光听,还得联系自身实际现场重构:这一环节如果让自己来教,又会如何处理;评课的不光评,还得现场接受“记者问”……大家都有事干,人人动起来,真参与,有体验了,有感受了,不仅长人气,更会使实效加强。

四、形式策划——“富灵气”

教研活动是开放的,这种开放不是学术散漫、学术流行、学术平庸,它既要有专题开发视角的广度,也需要有团队建设参与的真度,还需要有活动组织形式的新度。富有创意的策划,富有灵气的组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是课堂观摩,如果在原有的听评基础上,增设现场互动点评环节,利用腾讯平台,听课者通过发送短信及时让自己的感受展示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唇枪舌战,各抒己见。将评课时间前置,改变一下评课形式,做到与课堂同步,既符合心理学中一吐为快的原理,更体现研究过程的真实性、生态性。

同是专家讲座,如果变以往“灌输式”为“游戏体验式”或“情境模拟式”,由一人主讲为大家参与,这种改变一定更受教师欢迎。

教研,不能仅仅忙于听一课评一课,更多的是诱发教师从共性问题中养成研究的习惯;

教研,不仅仅是给教师点滴借鉴,更多的是让教师们拥有理性、系统思考。

增“元气”是研究的前提,接“地气”是研究的根本,聚“人气”是研究的关键,富“灵气”是研究的保障,唯有这“四气”结合,才会让教研勃发无限“生气”。

责任编辑 刘玉琴

四气 篇4

一、提振“志气”

提振“志气”就是涵养“发奋图强,不甘人后”的气势。教师的精神状态就是广大学生所必须天天面对的一张脸、一颗心;就是孩子们精神成长过程中的参照者和精神构件。如果教师的精神天天饱满,时时灿烂,这将成为学生终身的美好记忆并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如果抛弃了理想,缺失了精神,忘记了追求,放松了进步,不仅各种不良思想会乘虚而入,影响工作,甚至还会使人步入萎靡不振的境地。因此说,一个单位、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但不可默默无志,更不可默默无效。人因拥有思想而站立,更因富有志气而挺拔。立大志,可能得中志;立中志,可能得小志;立小志,肯定不得志。教师立志就是要志在为教、志在为校、志在为生、志在为先。引导每个教师经常思考:我的志向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完成得如何?我比别人差还是强呢?为什么?今后该怎么办?

为了把这种理念落到实处,我们利用多种措施持之以恒地对教师进行引领,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我每周给老师们写一篇“校长寄语”。例如,下面是我们开展“四气”教育专项活动时,“校长寄语”中一篇的片段:

别成为“可有可无”的学校,别成为“可有可无”的人。

在我们区里我们是“可有可无的学校”吗?在我们的学校,我们是“可有可无的人”吗?如果是或有的话已经很危险了,千万要牢记:不要成为“可有可无”的学校或“可有可无”的个人。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因为,崇尚优秀,身处优秀之中,就会变优秀,并越发优秀;甘于低劣,身处低劣之中,就会变低劣,并越发低劣。

要想不成为“可有可无的学校”,方法只有一个:团结奋起;要想不成为“可有可无”的人,只能靠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和不懈努力。

我们这样做,说到底,就是让老师进一步明白:学校就是涵养精神的主阵地,课堂就是提振志气的主赛场。平时,表面上比的是工作与拼劲、水平与实力、方式与方法、效果与效力,但最终比的还是个人的思想与理念、胸襟与境界、人品与人格、涵养与素质、心智与心劲。

二、集聚“和气”

集聚“和气”就是涵养“相互理解,齐心合力”的气势。俗话说:和气臻祥。事实证明:和谐必生合力。因此,和谐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工作力,更是一种发展力。首先,和气就是引导教师要树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识。就是说自己想立起来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立起来;自己想要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行得通,这就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精神。其次,就是要具备黄金心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要让老师们牢记:纵使你才华横溢、能力超群,如果没有积极包容的心态,整日消极抱怨、患得患失,一包小心眼,又怎能形成合力?又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积极的人生信念、富有爱心及责任感的工作态度,不仅有益于学校和他人,而且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其中也含身心健康。

这是我写给老师们的另一篇“校长寄语”:

学校应流淌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好的学校外显的是漂亮的大楼,高端的内设,整洁的校园;内显的实际应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表现在细节上,可能就是有一批名师,及演绎名师的一个个故事;有一个个认真工作的个人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向上的风气……反之,如果一处校园、一个组室整日传播的都是流言蜚语、钩心斗角,在社会上形成的是风气不正的印象,这个单位还有活力和后劲吗?最终受损的又是谁呢?

所以每个人身上流淌着什么样的文化,可能就导致学校呈现什么样的文化。因此,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的声音,要在社会上与行业内具有话语权,必须构建起自己的“内壳”———优秀的教师、向上的风气、良好的质量及独特的文化。

我们还请老师们一起听《工作———幸福蕴藏其中》的“幸福课”,对老师们进行幸福教育。这样,就能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心态和教育理念的“启蒙”与引领,使他们渐渐懂得该怎样“转身”和“进入”。随后,我们又举办了“同事关系就是工作力,师生关系就是教学力”的专家报告会,这样的专题报告带给老师们的更是一种重新深入思考的能量及长久的唤醒:和谐才共生,合作即共赢。

我们重视这种文化氛围的创设,实际上就是想把它作为一个入口,渐渐生成一种“气场”,进而,使之化为气质,化为风度,化为人性,化为人道,化为人格,化为人气,化为人心,用校园文化渐渐把学校改造成文化校园,从而显得更和雅;使一个个有文化的人进一步提升为文化人,从而生活得更舒雅。

三、永具“勇气”

永具“勇气”就是涵养“不惧困苦,攻坚克难”的气势。每所学校都会面临很多不同的问题与困难:既有遗留问题,更有现实问题;既有个人困难,也有学校困难。每个人也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社会及广大群众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教师面临的困惑与困难,压力与挑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是不能躲避的必然现实。那么,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还是躲着走,或干脆放弃,是检验一个人或一个单位有没有勇气,有没有发展潜力的试金石。对此,杨澜曾有感慨: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

这种“勇气”更多时候是指做教师要大气,搞教学要精细。教育及人的发展离不开磅礴的大气;而复杂的教育,则要求我们将这种磅礴大气转化成精细的工作和扎实的教学。“大气”必须体现在“精细”上,没有“精细”的实践,任何“大气”都只能是空怀抱负、望洋兴叹;“精细”必须着眼“大气”,没有“大气”的修为,任何“精细”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坐井观天。

四、涵养“才气”

涵养“才气”就是涵养“学识广博,出类拔萃”的气势。要彰显志气,形成和气,表现勇气,必须有扎实的才气为基础和前提。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可以说缺教师,也可以说不缺教师,但我们永远缺的是名师,是具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是涵养、学养兼备的教师。每名干部及教师都应思考并回答:我凭什么当教师(干部)?我凭什么当好教师(干部)?我给学校(学生)留下什么?今后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增长才气,必须以钟爱工作为前提,以实践为手段。钟爱工作就是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构建屋宇;钟爱工作就是给自己的心灵补钙;钟爱工作就是让一个人自信地走过每一个人生驿站。

为此,我们每年都定时表彰十个“十佳”:十佳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十佳优秀班主任、十佳特色教师、十佳党员、十佳女教师(十佳青年女教师、十佳母亲)、十佳服务型教师、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劳动模范、十佳教学(教科研)先进个人。这些就是让老师明白:工作与教学也像是一个比赛场,天天都似在比赛、在亮剑:亮思想、亮精神、亮作风、亮心态;赛智慧、赛勇气、赛能力、赛办法;比志气、比付出、比进步、比收获……

这样做,就是愿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赛场上,敢于亮剑,舞得精彩!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篇5

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 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 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近或有相同之处。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1]。

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 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药可能有直接刺激机体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且可能有促进其合成作用。有些寒凉药如黄芩、黄连等有降低血压作用;温热药如麻黄、吴茱萸等强心作用尤为明显。细辛煎剂有肾上腺素样作用。不少温热药如附子、细辛、吴茱萸、川椒、高良姜等均含有去甲乌药碱,此成分为 β-受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脂肪、糖代谢等一系列活性,这些作用与热性药的药性基本一致。故推测去甲乌药碱可能是辛温药的共同物质基础。温里药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有关神经组织,促进了儿茶酚胺的合成、转化及释放的增加,在分子水平上调了 cAMP/cGMP 比值,可能是温里药的基本作用之一[2]。

②四性与代谢功能的关系。温热药如鹿茸能提高大鼠肝、脑、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代谢。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方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麻黄、桂枝、干姜、肉桂等均能提高大鼠、小鼠的耗氧量,而寒凉药如生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所组成的方剂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等可能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重要酶多巴胺 β 羟化酶(DβH)的活性降低,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生成;反之,热性药物附子、肉桂、干姜等则使 DβH活性增强,从而促进儿茶酚胺合成。助阳药可加速 β 受体的生物合成[2]。

③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不少寒凉药物如平肝熄风药钩藤、羚羊角,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等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清热药中的栀子、黄芩、牡丹皮、赤芍等凉性药也有镇静作用。温热药麻黄及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伸筋草等大多兴奋中枢[2]。

④微量元素与药性的关系。所有中药内均含有 15 种稀土元素,且含量极微。研究发现,15 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水平与中药的药性阴阳之间呈密切相关关系,即中药内稀土元素含量水平的升高和降低,伴随着药性寒凉和温热两种不同属性的消长与转化过程[2]。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温热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寒凉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以初步认为,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是兴奋和抑制作用,中药也就是通过这种最基本的性能(热性和寒性)调节机体失调的生理功能,使之恢复正常(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3]。“五味”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药五味之“味”,本义是指药物的 5 种滋味,通过口尝或鼻嗅辨别而得的真实滋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味: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有燥湿、清热的作用。咸味:有软坚、润下的作用。4 “五味”作用的现代研究

①辛味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藳本、柴胡等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且这种作用来源于所含挥发油。麻黄、桂枝、细辛、生姜、防风、紫苏等能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反映其“发散”功效。又如理气药,大多味辛,枳实、枳壳、陈皮、青皮、佛手、木香等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反射性地兴奋胃肠运动,排除胃肠积气,消除或缓解痞满,反映其“行气”之效。活血药味辛者甚多,如川芎、红花、延胡索、益母草、莪术等,这些药物都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器官缺血等作用,反映辛味药的行血功效。②甘味的补益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以多糖成分居多,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枸杞子多糖等。补益药如人参、大枣、龙眼肉、枸杞子等,其所含蛋白、多肽、氨基酸等成分,较其他各类中药为多。故甘“能补”,有其物质基础。实验表明,甘草具有缓解平滑肌和骨骼肌痉挛的“缓解止痛”作用,可作为“甘能缓”的例证。

③酸味药大多含酸性成分(有机酸),其次为鞣质。据统计,16 味纯酸和酸涩味药中,除木瓜、绿萼梅外,其余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金樱子、五倍子、诃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收敛功效。酸涩药中常含有大量鞣质,鞣质的收敛作用也早为现代医学所确认,它与黏膜接触后,能与组织蛋白相结合,后者被凝固于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与肠黏膜接触,可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黏膜的激惹,起到收敛止泻作用,与出血创面接触,则由于血液内蛋白凝固,堵塞创面小血管而奏止血之效。说明酸味药能涩的特点同所含鞣质具有一定的规律联系。

④苦寒药中的生物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特别是清热药和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味多苦寒,并以生物碱为主要成分。主要含有苷类,包括蒽醌苷、强心苷、皂苷、黄酮苷等,比其他气味的药物含量多。研究表明,苦寒药的清热作用大多与所含这些成分有关,如黄连、黄柏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秦皮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七叶苷,都属苷类化合物。大黄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也是大黄苦味的主要来源。

⑤芒硝味咸,含有硫酸钠盐,具有治疗燥结便秘的作用;海藻、昆布味咸,能软坚散结、治瘿瘤,主要因其含有大量碘,故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有效。说明都是所含无机盐的作用。参考文献:

摸清食物脾气 巧辨“四气五味” 篇6

结交一个朋友,我们往往要了解他的爱好、脾气等,以便更好地相处。同样,要结交食物这个朋友,使它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也得了解它们的底细,摸清它们的脾气。

天有四时,食有四气。“四气”,通常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如果大家吃过某种食物后,有清凉、清爽之感,该食物就是寒、凉性质的。

寒、凉性质的食物,如紫菜、萝卜、梨等,其作用重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要是你口渴心烦、易热易怒、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这就是身体提醒你:是进食寒、凉食物的时候了。

如果大家吃过某种食物后,感到有些温暖、发热,该食物就是温、热性质的。

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大蒜、猪肝等,其作用重在散寒温经、益气养血、助阳活络等。假如你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这就是身体向你暗示:需要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了。

还有一类食物,寒热性质不明显,称之为“平性”,具有平补气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寒证、热证者都可食用,如大米、玉米、甘蓝等。

气味气味,有气自然有味,除了“四气”,食物还有酸、辛、苦、咸、甘这“五味”。

酸味,如猕猴桃、梅子、醋等,可收涩,是有久泻、多汗、遗精、遗尿等症状患者的福星。

辛味,如芥末、辣椒、生姜等,可疏通经脉关窍,疏散郁结之气,感冒恶寒、吃不下饭、胃胀胃满、两肋胀痛的朋友不妨找找它们。

苦味,如苦瓜、枸杞苗、青果等,可排热泄毒,经常虚火牙疼、眼睛涩痛、心烦发热的朋友要和它们多多亲近。

咸味,如海带、螃蟹、墨鱼等,可软化肿块,被各种肿瘤、淋巴结核、甲状腺肿瘤缠身的朋友,就得多仰仗它们。

甘味,如大米、南瓜、鲢鱼等,可补益气血,缓解疼痛,是常常疲倦乏力、饮食减少、胃部胀痛者的良友。

四气 篇7

关键词:炮制,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药性影响

中药炮制有增强中药疗效、降低中药材毒性等作用, 特别是能够改变、缓和中药的某些药性等。本文拟就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药性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1 中药药性概述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是指各种中药材本身具有的性质、作用, 是我国历代医学名家以阴阳、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关于中药材性质、功能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一般情况下, 中药都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有毒无毒等基本药性。一般认为, 适宜的炮制可以使中药的某一个或某些药性占主导地位, 从而发挥其特殊治疗功效。总之, 炮制会对中药药性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利用炮制方法可以更好的促进中药某些药性的发挥, 使中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

2 炮制对中药材四气五味药性的影响

中药四气也称中药四性, 主要指中药材本身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源于中药材作用于人的机体后而产生的反应、效果不同而概括总结得出。中药五味是指中药材本身的辛、苦、甘、酸、咸五种味道, 反映了中药材的滋味、功效等。中药材由于其性味多偏胜或者偏弱, 不能直接用于临床。为了能够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需要通过炮制方法改变中药药物的大部分偏性后, 才能用于临床治疗。目前公认的炮制会对中药的四气五味药性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其具体产生的影响,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缓和中药的寒凉、温热之性

中药药性如果过热会对机体之阴造成伤害, 药性过寒则会对机体之阳造成伤害。实践证明, 炮制可以缓和中药材本身的寒热药性, 防止由于药性过强对机体产生伤害。缓和中药药性的方法, 可以分为以热制寒、以寒制热两种。如:吴茱萸汁炮制黄连, 虽然经过炮制后黄连本身的生物碱种类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但吴茱萸汁中的酚酸类、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却有效增加了, 上述成分含量的增加则可以减少黄连之寒性;而经甘草汁炮制后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也发了变化, 含量出现了下降, 可以缓和吴茱萸的温燥药性。

2.2 增强中药的寒凉、温热之性

中药药物药性太胜会对人的机体产生损伤, 但是如中药药性太弱则起不到预想的治疗效果。炮制方法可以有效增强中药材的某些药性。如:当归药材性味辛热, 直接用于临床治疗起不到预想的活血通络效果, 主要原因是其这方面的药性不足;已有研究证明, 人体血液中的氧自由基含量过多是导致人体发生血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人体血液中的氧自由基。事实证明酒炮制能够增加当归的药性, 酒当归较生品当归治疗血瘀效果更理想。另外, 中药材本身某些药性可能已经很强, 但临床重症患者药效需求来说可能还不够, 可以利用炮制方法尝试解决。

2.3 改变中药材本身的寒热之性

中药材生品的药性比较固定, 但是经过适当炮制后其药性会发生部分改变, 这就使中药材有了生品没有的治疗功能, 扩大了中药材本身的应用范围。如:天南星生品性温和, 经过胆汁炮制后其药性会转寒, 原因是由于胆汁成分浸入到天南星内, 影响了天南星的理化性质, 使得天南星的药性发生变化, 即由温转寒。再如:地黄经过炮制会降低其内部梓醇含量, 是地黄药性发生改变的证据。

3 炮制对中药材归经药性的影响

3.1 炮制改变中药材归经作用

经过炮制的中药材其归经药性可以发生改变, 并且同一种中药材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 归经药性变化不尽相同, 从而应用于不同病症的临床治疗。如:生姜入肺经, 有发表散寒之功效;炮姜专入脾经, 有暖脾止泻之功效;干姜入心经, 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研究表明, 经过炮制生姜中的色氨酸成分会消失, 经过干燥或加热炮制的生姜的姜辣素会转变成姜酚, 成为干姜的主要成分, 而干姜经过砂烫炮制后炮姜, 姜酮则成为其主要成分;成分不同其归经作用也就不同。

3.2 炮制增强中药材归经作用

同一种中药材可能会归几经, 近而可以作用于人体多个脏腑、经络, 同时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炮制可以增强中药材的某一种归经作用, 从而增强其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事实上中药炮制都是以归经理论为指导, 特别是辅料炮制中药材方法, 如:青皮入肝、胆、胃经, 经过醋炮制的青皮其肝经作用明显增强;益智仁入脾、肾经, 盐炮制过的益智仁会以入肾经为主;醋炮制过的柴胡借助醋的酸味可以入肝经, 发挥其疏肝解郁功效;知母入胃、肺、肾经, 经过盐炮制后主要作用于肾经。

参考文献

四气 篇8

1 四气

气, 是指药物的性质, 四气就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 这是前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概括出来的规律, 凡是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 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 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药性的寒、热、温、凉, 是与病证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寒凉和温热, 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药性, 而寒和凉、温和热, 都是同一属性, 仅在程度上有些差别。寒性较小的, 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 即为温性。微寒相当于凉, 大温相当于热。所以在历代药物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述。此外, 还有一种平性的药物, 即是说明它的寒凉或温热性质不很明显, 作用比较平和。但实际上仍有微凉或微温的差别, 所以虽有平性之名, 而一般仍称四气, 不称五气。

对四气的作用进行归纳, 一般说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常用治热性病证;温热性药物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 常用治寒性病证。例如:病人出现高热、烦渴、面赤、恶热、脉搏洪数等热性症候, 就应选用石膏、知母、黄连等寒性药物来治疗;若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等寒性症候, 易选用干姜、附子、肉桂等热性药物来治疗。若是寒热错杂的病证, 也可将寒药和热药同用。“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药物四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原则, 如果违背这个原则, 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上述四气的应用, 仅是一般原则, 还有特殊用法。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 可用于治某些寒性病证;如大黄与附子、干姜等同用, 可治冷积便秘。温热药与寒凉药配伍, 可用于治某些热性病证;如吴茱萸与黄连同用, 以治肝经火旺、胁痛、吞酸之证。所以我们既要掌握药物四气的一般规律, 还要知道其中的特殊用法, 灵活地运用于临床。

2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这些味道一方面可由味觉器官直接辩别, 另一方面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来确定的。此外, 还有一种涩味, 因其作用与酸味相似, 故不另列;又有一种药味不很明显的淡味, 合前五种, 应当是六味, 因习惯上都认为“淡附于甘”, 记述药味, 往往甘淡并提, 故一般仍称五味, 不称六味。五味也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依据, 不同味的药物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因而总结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如苏叶能发散风寒, 木香能行气止痛等。

甘:能补能缓, 即具有补养、缓和的作用。如党参补气, 熟地补血, 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能收能涩, 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止汗, 诃子涩肠止泻, 金樱子涩精止遗等。

苦:能泻 (能降) 能燥, 即具有泻火、泻下、降逆及燥湿的作用。如黄连泻火, 大黄泻下, 杏仁降气, 苍术燥湿等。

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润下、软坚的作用。如芒硝能润下通便, 牡蛎能软坚散结等。

淡:能渗能利, 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如茯苓、通草能渗湿利尿等。

据现代科学研究, 药物的味道不同, 往往与其中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例如, 辛味多含有挥发油, 酸味多含有机酸, 苦味可能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除上述四气、五味外, 还有些药物气味芳香, 具有化湿开窍的功能, 在临床上应结合运用。

3 气和味的关系

气和味是构成药物性能的两个方面。每一种药都有气和味。气味相同, 作用往往相近, 例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苦寒药物大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气味不尽相同, 作用也就有所不同, 例如气同味异, 同是寒性药, 具有清热的共性, 但苦寒药多兼燥湿, 适用于湿热证 (如黄柏) ;甘寒药多能养阴, 适用于阴虚内热证 (如生地) ;又如味同气异, 同是辛味药, 具有发散的共性, 但辛温药能发散风寒 (如紫苏) , 辛凉药善发散风热 (如薄荷) 。还有些药物一气而兼有二种以上的味, 其作用范围也就相应扩大, 具有多种作用;如芒硝咸、苦、寒, 咸能软坚, 苦能降泄, 与寒性相合, 就能泻热通便, 当归甘、辛、温, 甘温补血, 辛苦温又能行血。这些都说明药物的气味是错综复杂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也体现了药物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因此, 我们对于每味药物的气和味, 必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认识其各个方面的作用, 不能孤立地看待。同时还要看到四气五味标注在每一药物之前, 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 也表明了一些类似药物的共性。而每种药物的作用和适应证, 又各自具有特殊性;如紫苏、生姜气味皆为辛温, 有发汗散寒的共性, 但前者发汗功效较强, 兼能行气安胎, 后者发汗功效较弱, 又可温胃止呕。再如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 有清热、泻火的共性, 但一偏于清肺热, 一偏于泻肾火。这说明药物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用四气五味的理论是不完全能解释清楚的。还需要与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结合起来, 特别是要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 大力开展对中草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工作, 不断充实提高中医药理论。就我们学习来说, 不但要熟悉药物四气五味的共性, 还要掌握各种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 同时与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结合起来。这样, 才能在临床上恰当地选择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268-279.

[2]高学敏, 钟赣生.实用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366-420.

【四气】推荐阅读:

上一篇:超载预压下一篇: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