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视角

2024-06-23

区域差异视角(共11篇)

区域差异视角 篇1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的现有研究只重视国家层面而忽视区域差异的事实, 基于跨省面板数据, 运用面板协整理论, 不仅就全国整体, 更深入东中西部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区域差异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进、出口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在不同区域, 其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金融发展,国际贸易,面板协整,区域差异

引言

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增长, 外贸依存度随之急剧攀升。1978年外贸依存度9.8%, 1990年已超过30%, 2000年达44%, 2008年近70%, 2009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又降为46.4%。然而我国外贸发展在地区间并不平衡。就2010年而言, 全国进出口总额为30566亿美元, 东部地区29727.6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高达90.61%, 外贸依存度也高达75.91%。长期以来, 国际贸易理论Heckscher-Ohlin“要素禀赋理论”、Adam Smith“绝对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比较优势理论”等不同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从而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 在所有这些理论中, 影响国际贸易的金融因素都被掩盖了。Baldwin (1989) 第一个建立了金融市场是比较优势来源模型, 他证明了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国家越能分散专业生产风险商品的风险。Beck (2002) 构造了MANUFi, t=α1FINANCEi, t+α2CVi, t+μi+λi+εi, t模型, 验证了“高金融发展水平国家有更高制造品出口份额和贸易余额”假说。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一) 选取指标

在此, 金融相关率FIR=存贷款总额/GDP, 同时用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来反映出口贸易发展水平, 进口依存度=进口额/GDP (用IMDE表示) 来反映进口贸易的发展水平。

(二) 数据处理

选择1995至2009年间中国30个省的进出口额、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和GDP为基础数据, 计算出口依存度、金融相关率、进口依存度, 并构造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并且对所有变量都取对数值, 分别用LnEXDE、LnIMDE、LnFIR表示。

(三) 建立模型

对于面板数据, 先进行下面的AR (1) 过程:

其中, i=1, 2, 3, ..., N, t=1, 2, 3, ..., T, N代表个体截面的成员个数, T代表个体的观测时期数, 参数ρi是自回归系数, 随机误差项εit独立同分布。

我们先对面板数据模型 (3) 和 (4) :

进行回归, 得出面板残差eit, 由面板残差稳定性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三、实证检验及分析

1.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借助Eviews5.0软件, 分别采用LLC、IPS方法进行检验, 所有检验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值。表明三个变量一阶差分值进行单位根检验, 相伴概率同时拒绝原假设, 变量不存在单位根。因此三个变量同时存在一阶单整, 即I (1) 。

2. 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接下来以全国和东、中、西部面板数据为基础, 根据模型3和4进行回归分析, 分别得到金融发展对进出口的弹性系数值。根据求出的面板残差序列, 运用FADF检验、LLC检验、FPP检验对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面板数据回归后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由检验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可见其回归残差均不存在单位根, 这说明在全国和三大区域内部, 金融发展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同时存在协整关系。

尽管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存在着长期影响, 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有着显著差异的, 表2中金融相关率 (LnFIR) 的系数就反映了金融发展对不同地区进出口贸易长期影响的差异。由表2可知, 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长期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152、0.752、0.054。比较可见: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要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同理, 比较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口的弹性影响系数 (分别为1.106、0.726、0.661) 可见: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口的长期促进作用也明显要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结论

分析1995-2008年间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区域差异性影响, 结果发现, 中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进出口的长期促进作用明显要大于中、西部地区。由此说明了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市场相对比较完善, 中部地区金融市场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却还处于萌芽阶段。

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区域差异性是由多种因素累积形成的, 想要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不太可能。因此, 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金融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协调机制, 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同时, 还要构建和谐的金融发展环境, 使各区域具有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从而缩小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2]孙兆斌.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国际贸易问题.2004, 第9期.

[3]郭云峰, 刁德霖.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近期研究进展述评[J].商场现代化, 2005. (10) .

[4]齐俊妍.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基于HO模型的扩展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07) .

[5]梁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 (10) .

[6]沈能, 刘凤朝.金融因素对我国地区国际贸易发展差异的影响[J].现代财经, 2006. (7) .

区域差异视角 篇2

关键词:韩国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建议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为99646平方公里,整个韩国可分为一个特别市,六个广域市,九个道,本文将以这16个行政区为单位,对韩国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以下是——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

根据以上韩国各行政区的GDP数据,本文选取三个指标来描述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即: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极差和标准差属于绝对指标,极差是最高GDP与最低GDP之差,它反映的是区域GDP的最大绝对幅度。

其公式为:R= Ymax- Ymin。

其中Ymax是16个行政区中GDP的最大值;Ymin是16个行政区中人均GDP的最小值。

标准差公式为:St=。

其中,Yti为第t年第i个行政区的GDP;为第t年韩国全国的GDP的平均数;n为区域个数。

变异系数主要进行区域相对差异的分析,计算公式为:C= 。

其中,St为第t年的标准差;Yt为第t年整个韩国的人均GDP的平均值。

下表是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韩国各年份的指标: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绝对指标极差和标准差来看,韩国16个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2004—20这6年中一直保持增长的同时各道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就极差方面来看,从的191403014上升到年的247958701,直接增加了约1.3倍,而标准差由20的52572422上升到2009年的68596233,也增加了约1.3倍。

同时,描述相对差异的直接指标变异系数虽然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没有保持一直增长的态势,但从整体来看还是属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由2004年的1.01466上升到2009年的1.02951,所以,根据以上三组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从2004——2009年这6年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增加,各区域之间的发展状况很不协调。

那么,导致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从自然地理条件来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从韩国16个行政区的GDP来看,釜山广域市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与釜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釜山广域市处于东南沿海港群,东南濒朝鲜海峡,西临洛东江,与日本对马岛相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韩国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正是釜山广域市这一优良的地理位置才为釜山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拉开了与内陆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造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素质,本文借助于韩国各个区域的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的数量来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原因。

在韩国的百多所大学中,约有20多所大学分布在首尔和京畿道地区,如国力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而在公共研究机构中,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实验室也主要集中在汉城、京畿道和大田。

而一国工业扩散化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据韩国经济学家1980年底对新工业城市所做的调查,企业从首都市区迁入新工业城市后,普遍抱怨缺乏熟练劳动力及高科技人才,人才短缺使得企业搬迁后虽然能够获得政府给予的财税优惠待遇,但是企业所得未必都能抵偿所失,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因此,高素质人才分布不均也是造成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由于各地的历史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对于韩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也起到了作用。

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62-1971),朴正熙政府集中资源发展原来基础比较好的京釜铁路沿线地区,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京釜经济发展轴,包括大田、大邱等地区。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将重点转移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上,积极发展重化工业,这对本来基础相对较好的东南沿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形成了东南沿海重化工业经济圈,以釜山为中心向北延伸至蔚山和浦项等地。

到了80年代以后,政府着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将区域开发的侧重点转移到西部沿海地区,如位于西部沿海地区的忠清南道就是在政府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从传统农业转变为以技术等尖端新产业为中心的地区,GDP水平也因此不断升高。

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和政府对这些地区政策偏向,造成了这些地区与韩国其它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

下面对于外部原因进行分析,这点原因的分析采用韩国FDI在韩国的集中分布来说明。

从韩国FDI在韩国国内的分布来看,大部分的FDI还是集中在首尔、釜山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据统计,首尔地区的FDI总金额为68.5亿美元,占全国总体FDI比重为59.2%,这些地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就进一步拉大了韩国区域经济差异。

以上是对韩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内外部原因的分析,那么,面对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又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呢?在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

首尔、釜山、仁川等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除了投资拉动和政府对企业的有效支持外,还得益于各地之间的要素流动。

所以,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使各个经济发达地区起到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这样会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减小。

2、加强落后地区的教育与科技资源建设。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建立高等学府及公共研究机构,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增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3、推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

今后政府应当将国家支持的项目优先安排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以项目为载体,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某些化学工业的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落后地区,以此解决落后地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4、政府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FDI政策给予优惠。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这一点来说,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此为这些地区引进投资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以此促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韩国各个行政区的GDP分析,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指标评定,得出韩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增加的结论,并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本人的一些意见。

参考文献:

[1]肖龙阶,论韩国区域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N].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2]巨文忠,韩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成果,(12)

[3]施卫东,韩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7)

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篇3

1.区域差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1)地形:从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海拔及地形剖面等进行分析。

地形特征:可根据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等进行分析。

地势特征:可根据地面起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等。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较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区域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区域主要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2)气候: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现主要介绍前两个方面。

气候类型:可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

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即气候特征;二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即根据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等。

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数量、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水力资源等。

开发利用:在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的河流中上游地区开发水能资源;在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中下游地区开发内河航运。

3.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1)农业: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及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2)工业: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市场、技术、交通条件及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3)城市: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4)交通: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5)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破坏,如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等)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两大方面,具体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1.(2014年高考江苏卷地理)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右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1)~(2)题。

(1)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D.交通设备制造

(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②航空运输发达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区域为载体,考查人类地域活动空间联系中商业贸易的有关知识。第(1)题,对比图中两国向对方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可知,虽然澳大利亚向马来西亚出口原油,但马来西亚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原油更多,说明原油开采是马来西亚的优势。此外,交通运输和显示器、电视机在马来西亚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中排名第二和第三,说明这也是马来西亚的优势。澳大利亚向马来西亚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中,铜排在第三位,说明澳大利亚的铜矿开采具有优势。第(2)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空间位置邻近,两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互补性强,所以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

答案:(1)C(2)C

例2.(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地理的熟悉情况。对某地的地理位置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位置,二是社会经济地理位置。对于该省的自然地理位置,要考虑其热量带和干湿状况以及地形的特殊位置;而对于社会经济地理位置,要从“丝绸之路”等特殊位置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可从经济(促进原料产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和社会(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3.(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的特点可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分析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第(3)题可从市场、科技、政策、地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任意选择一种观点作答,但要注意论点与论据不能自相矛盾。

答案:(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有利

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观点B:不利

区域差异视角 篇4

中国作为地理大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这些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水平、能源消费和技术创新等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根据2008—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首先对各省、市、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进而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最终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概况

1.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化石能源的消耗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其中第二产业1978—2015年的平均比重达到45%,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占到总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工业消耗的能源总量占到总消耗量的44%,其次为制造业,达到了36%,这两者相加占到能源总消耗量的80%,而其他行业消耗的能耗量占比较小,由此推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比,如图1所示。

在第二产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到40.1%、24.2%、7.3%、6.7%和6%。即使在相同的行业内,不同规模的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能力也有显著差异。

农业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例较低,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因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中国大规模的砍伐树林、毁坏良田、破坏湿地等活动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吸碳能力大幅度下降[2]。

1.2 不同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比较

中国各省市区2000—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0—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5 389百万t增长至16 572百万t,具体来看,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前五的省市区分别为辽宁、广东、河北、山东和山西,到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在前五的则分别为山东、江苏、广东、河北和内蒙古,虽然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排在前5位的省市占比加总基本保持在35%左右,这说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集中度基本保持不变。2000—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为9.81%,其中,海南、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山东、广西、新疆、福建、云南、江苏、湖南、浙江和河南大于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增长速度,因此,这些地区的减排任务严峻。海南、宁夏两地的增长速度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基数小,但若不引起重视,这两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地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位居第五,若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势必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地区。

从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来看,2000—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从4.29 t增长到12.32 t。具体来看,2000年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上海、天津、山西、辽宁和北京,人均排放量分别为13.30 t、10.77 t、10.49 t、9.84 t和9.51 t;2012年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排在前五的则为宁夏、内蒙古、山西、新疆和青海,人均排放量分别为39.52 t、39.06 t、24.80 t、21.30 t和20.02 t。2000—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20%,人均增长速度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海南、内蒙古、宁夏、陕西和青海,达到16.58%、16.31%、15.54%、13.69%、和12.48%。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天津、上海和北京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位居前列,但其增长速度排在最后三位,而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不但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较高,而且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增长,说明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减排任务艰巨。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排放的二氧化碳量[3]。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维度来看,绝大部分地区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北京、天津年平均下降超过9%,说明大部分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位产出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显著下降。海南是唯一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出现增长的地区,说明海南并没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1.3 三大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比较

2000年,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到5 389百万t,其中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 633百万t、1 757百万t和999百万t,比重分别为48.87%、32.60%和18.53%。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16 572百万t,其中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7733百万t、5 340百万t和3 500百万t,比重分别为46.66%、32.22%和21.12%。2000—2012年,虽然三大地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度排序依然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但是东部的贡献度明显下降,中部基本保持不变,而西部的贡献度明显上升。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增速为9.39%、9.71%、11.01%、9.81%,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2个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如图2所示。

从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来看,200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5.50 t、3.92吨和3.03 t,全国平均水平为4.29 t,2012年则分别为14.07 t、11.64 t和10.41 t,全国平均水平为12.32 t。虽然东部和中部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依然大于西部,但是西部的增速水平处于领跑地位,达到10.84%。

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来看,三大地区和全国都处于下降趋势,其中中部年平均下降5.72%,东部次之,为5.22%,而西部垫底,年平均下降4.68%。

由此可以看出,西部将是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的增长来源,该地区的减排任务十分严峻,有关部门必须注意到此现象。

2 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析

2.1 理论分析

人口、经济增长、技术水平是影响一个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会通过2种方式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对能源的消费增加,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4];二是人口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其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间接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5]。

经济增长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通过3种途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1]。规模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促进作用,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即扩要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量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过去高污染的工业经济开始转向清洁的技术型、服务型经济,结构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另外,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也进一步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总结来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临界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开始减少,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6,7]。

理论上,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三大主要途径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实现节能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这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增加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第三,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从以能源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过渡到以资本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8]。如果企业初始的技术是“肮脏”的,那么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投入极有可能使技术更为“肮脏”;反之,如果企业一开始的技术就是“清洁”的,那么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投入可能会使得新技术更为“清洁”。所以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9],不仅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在相同的国家(地区)内由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不均衡,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方向也不尽相同。

此外,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即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惯性,当期的排放量与上一期的排放量有关系。

2.2 模型设定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行政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存在巨大差异,而东部、中部、西部这三大地区内部的行政区发展情况基本相同,故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地区层面,采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这三大地区中人口、经济、技术对二氧化碳的影响程度。

本文采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建立的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i指各省市区,t指年份,CO2指二氧化碳排放量,POP指人口数量,GDP指地区生产总值,TECH指技术水平。

2.3 数据来源及基本分析

本文涉及的变量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数量、GDP和技术水平4个,前三者对应的单位分别为:万t、万人、亿元。技术水平用能源强度表示,即单位产出消耗的能源,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强度越低,其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由笔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各类能源消费量数据和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以及IPCC(1995)发布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估算而来。各类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和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如表2和表3所示。

注: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注:来源:IPCC(1995)。

2.4 实证结果

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的模型设定形式分为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笔者运用Stata 10.1软件对本文的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检验,均拒绝建立混合模型的假设。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上,采用Hausman(1978)提出的Hausman检验方法,结果表明3个地区均适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利用Stata 10.1软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2.5 结论

由实证结果可知,人口、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对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

就人口弹性来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为正数,分别为0.128、0.534和0.379,这说明人口的增长会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不同的地区之间人口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收入和消费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虽然家庭的消费比较“高碳化”,但是基本已经处于平稳阶段,故东部地区人口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来说较小。中部地区经济正在快速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对住房、私家车、家用电器等“高碳化”的消费需求旺盛,所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人口的弹性较大。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虽然也在快速提高,但速度明显低于中部地区,对“高碳化”的消费支出也小于中部,因此其人口弹性次于中部地区。

注:*、**、***分别表示在10%、5%、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就经济弹性来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为正数,分别为0.738、1.504和0.971,这说明三大地区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会随经济增长而增加,但是经济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产业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发展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存在一定差异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在18%以上,明显高于对应地区第一、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低于中部、西部地区,也稍低于东部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2000—2012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各类年平均增长率,如表6所示。

单位:%

2000—2012年三大地区产业结构,图3~图5所示。

由图3可知,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出现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例缓慢下降,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比例出现明显上升。由图4和图5可知,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出现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例出现显著上升,第三产业近几年来基本保持不变。

就技术弹性而言,3个地区中的系数都为正,这说明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强度降低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弹性系数分别为0.877、0.626和0.817,说明东部的能源利用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的能源利用率最低。

3个地区中,上一期二氧化碳排放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无论是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ln GDP前的系数为正,而(ln GDP)2前的系数为负,这说明中国三大地区中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当经济增长达到一个临界点,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减少。

3 对策建议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全年排放量达到16 572百万吨,而且每年的增长幅度较大。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曾经在国际社会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于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本文根据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希望对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任务有所参考。

3.1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财富水平

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并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与经济水平和富裕程度有明显的关系,经济程度越发达、社会富裕程度越高,人们会更倾向于关注环境,关注自身行为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高收入社会中人们明显会减少“高碳化”消费,更倾向于购买低碳产品,这无疑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拐点,因此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3.2 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比重

产业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生产活动会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进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10]。为了降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开发和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的轻碳工业,降低工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此降低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转变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这将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进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3.3 研发低碳技术,扶持低碳节能企业

技术进步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低碳排放、二氧化碳碳捕获和封存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国家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实现低碳技术的应用,政策当局也也应该对研发低碳技术、实现低碳节能的企业进行扶持。同时,可以通过加强国际社会中的政府间合作来推进、实现低碳技术的国际间转让。在国内也应当建立地区间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国内不同地区间低碳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玉军,陆旸.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对CO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5-11.

[2]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8-30.

[3]张兵兵,徐康宁,陈庭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3):567-576.

[4]KIM J H.Changes in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korea[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2,13(1):1-48.

[5]李国志,李宗植.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0,34(3):32-39.

[6]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7]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8]申萌,李凯杰,曲如晓.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理论和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2(7):83-100.

[9]JAFFE A B,NEWELL R G,STAVINS R N.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2(1-2):41-70.

八大区域经济差异与市场机会 篇5

从地域面积上看,大西北地区最大,地域398万平方公里;东部沿海地区最小,地域21万平方公里。

从人口规模看,西南地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口5800万,占454%。

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前者为后者的44倍(见表1)。经济总量与结构经济总量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01年GDP21211亿元,占全国的1987%;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小,GDP3296亿元,占309%。前者为后者的64倍。

(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

(3)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4个,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也有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4)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超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人口分布

(1)第一产业在西南地区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值占西南地区GDP的22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最高,其增加值分别占东部沿海地区GDP的5055%和4066%。

(2)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占西南地区就业总量的6275%;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205%;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316%。

(3)虽然从增加值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额均小于相应地区的1/4,但是,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其份额无一例外地高于相应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其中,有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268%。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见表2)。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施

(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

(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48公里/千平方公里。

(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基础设施

(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6399%的水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比重只有4544%。

(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

(3)从相对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负荷都比较接近。对外开放

无论从进出口状况还是从利用外资状况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都最高,对外依赖程度也最大。

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则南部沿海先于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又先于北部沿海。

如果从进出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1%,显然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区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低。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5564和4743个百分点。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市场规模

(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

(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按规模大小排序,则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于南部沿海。

(3)北部沿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989万,占全国的2051%。

(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2001年大西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区的1/6。居民购买能力

(1)就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5641%和5824%。

(2)就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3035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16041元,人均消费支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

(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

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未普及。这里选择城镇家庭电脑拥有量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以及农村家庭彩电拥有量和摩托车拥有量等项指标进行了比较。

(1)南部沿海地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高。200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275台,拥有移动电话764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769台,拥有摩托车574部。

(2)总体上看,沿海三大区城乡家庭拥有典型耐用消费品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就城镇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就农村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难分高下。

(3)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52部。

(4)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465部。生活条件

反映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很多。这里选择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万人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对各大区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比较。

(1)大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多,2001年达311平方米;长江中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少,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区少9米。

(2)东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多,2001年为37张;西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少,为20张,比东北地区少17张。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投资和财政能力

(1)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前8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区最小,上述三个时期的比重分别为432%、454%和521%,比东部沿海地区小1697、1669和1775个百分点。

(2)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论,沿海三地区的投资能力强于其他地区。在沿海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南部沿海地区。

(3)从财政能力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其他任何地区,达1239元。

(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来看,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然而,从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4。

(5)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小于其人均财政支出。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各地区均有财政转移支付。从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达999元;南部沿海地区获得的最少,为245元。技术开发能力

(1)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看,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最多。2001年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占各地区总人数的1653%。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区人才总量较少。西北地区人才总量最少,2001年比重仅为519%,比西南地区低1134个百分点。由于改革以后,民营部门的科技人才不断增多,上述人才总量分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

(2)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水平看,东北地区人才最为富裕。2001年东北地区每万人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12名。其次,为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最为匮乏的是西南地区,同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72名。此项指标与前项指标似乎给了人们以相反的印象。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各大区人口总量存在着巨大差异。

(3)北部沿海地区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最多。2000年其研发费用占各大区研发费用的2887%,超过各大区总费用的1/4。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也比较多。大西北地区的投入最少,2000年其投入只占153%,不足各大区总费用的1/50。

(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弱。2001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6%,大西北地区只有153%。在沿海地区中,南部沿海地区人才培养能力最弱。产业能力

(1)从工业生产能力来看,1997年东北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强,增加值占全国的2118%;东部沿海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强,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256%、2347%和2810%。东部沿海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弱,增加值只占全国的423%;大西北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78%、312和117%,与制造能力最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

(2)从开发区建设情况来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最大,达2866%;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达3402%。商业联系能力

(1)长江中游地区人员往来最为频繁,大西北地区最为稀少。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旅客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838%,大西北地区占459%,前者高于后者1379个百分点。

(2)北部沿海地区货物运输最为繁忙,大西北地区最为冷清。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3052%,大西北地区占355%,前者高于后者2697个百分点。

(3)北部沿海地区交通工具最多,大西北地区最少。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民用汽车拥有量占全国的比重达2257%,大西北地区占482%,前者高于后者1775个百分点。经济活力

(1)从当前的经济活跃程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2000和2001年GDP分别增长108%和103%;西南地区最弱,GDP分别增长82%和85%;前者比后者高26和18个百分点。

区域差异视角 篇6

自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等因素吸引了大量的FDI。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引资政策及各地区地理位置差异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FDI区域分布呈现极度失衡的状态, 东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等方面都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务部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4.70亿美元, 其中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9.22亿美元, 占全国引资份额的81.94%。随着近年来我国引入外资量的不断增加, FDI区域分布的这种不平衡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FDI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如:武剑 (2002) [1]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得出FDI区域差距对GDP区域绝对差距的贡献度为19.71%, FDI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Fu (2004) [2]采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各自的人均GDP比值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 利用我国16个内陆地区1995-199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正影响, FDI流量差距每增加1%, 区域经济差异就增加0.02%。还有一些研究 (Yao & zhang, 2001[3];Demurger, 2001[4];Zhang, 2001[5]) 表明FDI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而对内地经济增长却没有正的影响, 这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证实了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为学者们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然而, 要制定相应措施以缩小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影响, 更主要的是要了解FDI区域分布不平衡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作用机制, 不免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该方面的研究。有鉴于此, 本文尝试以TFP区域差异作为中介变量, 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 并对其中介效应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 以期能为我国制定相应措施以缩小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是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然后是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2.1 中介模型的构建

FDI作为我国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依然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 所占比重始终在80%以上,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FDI差异悬殊。从这个角度来讲, FDI的这种区域分布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称其为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另一方面, FDI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 它不仅为东道国带来了大量资金的投入, 对东道国还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 (E. Borensztein, 1998[6];蒋殿春、夏良科, 2005[7], Yao and Wei, 2007[8]) 。这种溢出效应是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推进力, 而技术进步又是经济增长另一重要源泉, 故FDI区域分布差异应该还会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差异而间接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称其为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间接效应或中介效应 (mediating effect) 。为了实证分析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影响机制, 本文构建以下中介效应模型 (相应路径图见图1) :

dgapit=a0+a1dfdiit+a2dkdit+a3dhit+ε1it (1)

dtfpit=b0+b1dfdiit+b2dkdit+b3dhit+ε2it (2)

dgapit=c0+c1dfdiit+c2dkdit+c3dhit+c4dfpit+ε3it (3)

其中:t表示年份, i表示省份;ε1、ε2和ε3为随机干扰项, 假设其服从均值为零, 方差有限的正态分布。式 (1) 中dgapitdfdiitdkditdhit分别为中西部①地区第t年省份i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FDI水平、国内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区域差异, 系数a1、a2和a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总效应 (total effect) , 式 (2) 中dtfpit为中西部地区第t年省份i与东部地区TFP的区域差异, 系数b1、b2和b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式 (3) 中系数c1、c2和c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

将式 (2) 代入式 (3) , 则有下式:

dgapit=c0+ (c1+c4b1) dfdiit+ (c2+c4b2) dkdit+ (c3+c4b3) dhit+ε4it (4)

式 (4) 中系数c4b1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通过中介变量TFP区域差异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mediating effect) 。

从路径图 (图1) 可以看出, 本文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是递归的 (recursive) , 即在路径图上直线箭头是单向的, 没有反向或循环的直线箭头;且误差项与应变量间无弧线箭头联系;加之本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全部是显变量。该情况下, 实证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通常的回归分析替代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估计及中介效应的检验, 因此, 后文实证分析采用常规的回归分析。

2.2 样本选择及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份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历史原因西藏数据缺失严重, 故未将其纳入样本范围;而重庆市只有直辖后的数据, 故将其并入四川后纳入样本范围。文中1990—2004年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6年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06年及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所有涉及价格度量的变量都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dgapit为区域经济差异。与Fu (2004) [2]类似, 本文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GDP的比值dgapit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设定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FDI区域差异dfdiit、国内投资区域差异dkdit、人力资本区域差异dhit和技术进步区域差异dtfpit等。

dfdiit为FDI区域分布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FDI存量的比值来衡量。此处之所以选用FDI存量概念, 是由于FDI与其他各种资本一样, 在具体劳动生产过程中前面各期FDI残值也发生了作用, 若选用FDI流量概念则忽视了前面各期FDI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对FDI存量进行过统计, 故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FDI存量进行估计, 其具体的估算公式如下:

FDIit=FDIi, t-1 (1-δit) +fit (5)

其中, FDIit为省份it年的FDI存量;fit为省份it年的FDI流量, 即当期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δit为省份it年FDI存量的经济折旧率。与张军等 (2004) [9]估计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相同, 本文也采用固定经济折旧率9.6%;FDI存量的基期数据采用稳态方法 (King and Levine, 1994) [10]进行估计。

dkdit为国内投资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国内投资存量的比值来衡量。此处的国内投资存量为总资本存量与FDI存量的差值, 总资本存量同样采用永续盘存法 (张军等, 2004) [9]计算, 基期总资本存量的估算同样采用稳态方法 (King and Levine, 1994) [10]进行估算。

dhit为人力资本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人力资本水平的比值来衡量。此处采用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设定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平均教育年数分别为0、6、9、12 和16年, 计算公式为:HUM=prim×6+midd×9+high×12+univ×16, 其中primmiddhighuniv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程度居民占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dtfpit为技术进步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TFP的比值来衡量, 分省份的TFP采用索洛余值法进行估算。

3 实证分析

3.1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

在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时, 若简单地使用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 会忽略地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从而导致估计结果不可靠。因此,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估计模型, 这样可以控制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地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使得估计结果更加可靠。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通常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s) 和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s) 两种方法。固定效应估计法假设截面扰动项μi与自变量相关, 并通过给每个截面设置一个虚拟变量来对模型进行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法假设截面扰动项μi随机分布且与自变量严格不相关, 并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GLS) 对模型进行估计。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取决于Hausman检验, 若通过显著性检验, 则拒绝原假设, 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否则接受原假设, 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另一方面, 观察变量dgapdfdidkddhdtfp的数据, 发现上述五个变量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同趋势性, 考虑到对变量取对数后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 且对数化后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 因此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本文利用STATA9.0软件对模型 (1) (2) (3) 分别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注:1.表中变量全部采用自然对数形式;2.***、**、*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3.回归系数下方为固定效应模型的t值或随机效应模型的z值。

就模型 (1) 而言, 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接受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 (2) 的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拒绝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 (3) 的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接受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参数估计后, 便可以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3.2 中介效应的检验

与参数的估计相比, 中介效应的检验相对要复杂些。根据检验的原假设来分, 一般对中介效应的检验有三种方法: (1) 依次检验回归系数, 即依次检验H0:b1=0和H0:c4=0, 若二者都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结果一目了然, 且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小;弱点在于当中介效应较弱时, 检验的功效很低, 即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2) 检验H0:c4b1=0, 若该原假设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的功效较高, 即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较小;但弱点在于检验结果不易观察, 且当b1=0或c4=0只有一者成立时,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3) 检验H0:a1-c1=0, 若该原假设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也在于检验的功效较高;但弱点在于检验结果不易观察, 且当中介效应不存在 (c4b1=0) , 只要c4显著, 则中介效应就显著, 此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大。由于三种检验方法各有利弊, 以下分别利用三种方法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以期能实现三种方法的优势互补, 对该中介效应进行更加科学和客观地检验。

由表1报告的模型回归结果可知, 利用方法 (1) 进行检验, 中介效应显著, 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详细描述利用方法 (2) 和方法 (3) 进行检验的情况。

方法 (2) , 检验H0:c4b1=0的关键在于求出c^4b^1的标准差, 目前至少有5种以上的近似计算公式, 当样本容量较大时, 各种检验的功效差别不大, 本文采用Sobel (1987) [11]根据一阶Taylor展开式得到的近似公式:

sc4b1=c^42sb12+b^12sc42 (6)

其中, sb1, sc4分别为b^1c^4的标准差, 检验统计量为z=c^4b^1/sc4b1。由于本文中介效应c4b1为0.036, 相对较小;而MacKinnon等 (2002) [12]的模拟比较研究发现, 在样本或总体的中介效应较小时, 使用他们设定的新临界值②检验的功效比同类检验的功效要高, 故本文采用MacKinnon等设定的新临界值。从本文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c^4=0.266sc4=0.039b^1=0.134sb1=0.013, 则检验统计量z=5.745, 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新临界值3.283, 故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方法 (3) , 检验H0:a1-c1=0的关键也在于求出a^1-c^1的标准差。目前近似计算公式也很多, MacKinnon等 (2002) [12]的模拟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利用Freedman等 (1992) [13]推出的公式进行检验具有较高的功效, 其计算公式为:

sa1-c1=sa12+sc12-2sa1sc11-r2 (7)

其中, sa1, sc1分别为a^1, c^1的标准差, r为变量dfdi和变量dtfp的相关系数, 检验统计量为t= (a^1-c^1) /sa1-c1。从本文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a^1=0.104sa1=0.011c^1=0.068sc1=0.012r=0.522, 则检验统计量t=5.705, 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故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由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可知: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即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除了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外, 确实还通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TFP区域差异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3.3 实证结果分析

从模型 (1) 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正且显著的总效应, 即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扩大,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也会随之扩大。另外,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总效应a1为0.104, 较之Fu (2004) [2]研究中的总效应0.027有较大的差异, 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本文的外资使用FDI存量概念度量, 而Fu (2004) [2]的研究中外资使用FDI流量概念度量, 忽视了除当期之外的前面各期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模型 (2) 测定的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三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正, 但只有变量dfdidh的回归系数显著。这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FDI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TFP区域差异都有显著的正效应, 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国内投资分布差异对TFP区域差异没有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FDI和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存在正的溢出效应, 而国内投资却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变量dfdi的回归系数0.134较之变量dh的回归系数0.122略大, 这说明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较之人力资本区域差异要更大。

从模型 (3) 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都显著, 这说明四种影响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正且显著的直接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直接影响中,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FDI区域差异较之国内投资区域差异要小, 然而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可知:FDI区域差异不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直接影响, 它还以技术进步区域差异作为中介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间接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与及引入外资量的不断增加,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为了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机制,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份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分别利用三种不同方法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研究表明: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正影响, 而且FDI的区域分布差异在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同时, 还以TFP区域差异为“中介”显著地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即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不仅存在直接效应, 而且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本文实证分析所蕴含的启示是:外资引入量的日益增加, 确实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外资区域分布的严重失衡也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要缩小由于外资区域分布差异造成的中西部与东部的区域经济差异,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 中央政府部门应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以此鼓励更多的FDI流入中西部地区, 从而减少由于FDI区域分布差异而直接造成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努力提高当地学习及模仿先进技术的能力, 即提高当地的技术吸收能力, 从而减少由于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差异而间接造成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差异视角 篇7

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的定义向来比较模糊, 因为区域的规模大小无法界定, 其概念取决于研究问题的范围和问题类型。一般来讲, 经济区域是指人们按照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地理位置上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范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差异是比较经济想象或事物的工具, 其反映的内容是事物在质和上面的不同。把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差异的概念联合起来, 我们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 即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即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区域平衡发展是指政府同时推进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 保持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平衡, 各个区域同时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和山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的发展; 区域不平衡发展, 是指与一些优势产业政策倾斜, 首先发展这些产业部门, 使其成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并优先发展优势地区,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平衡与不平衡两者是不可分割, 相互促进的。

2 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2. 1 生产要素角度

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都认为生产要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持, 不同地区具备不同情况的资本、人力和技术优势, 就会导致区域经济的差异。早期的研究认为不同地区的要素投入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各个要素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累计的差异更加扩大, 直接导致了各个地区的人才结构的不同, 致使经济差异扩大。从要素流动的角度讲, 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区域配置和流动是影响地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 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差距, 致使我国区域差距扩大。

2. 2 经济结构角度

经济结构一般会随着产业结构、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重点。不同的产业部门对地区增长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 所以产业结构的差异成为区域发展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对外开放以及国际贸易对开放经济体的增长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对外开放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对于所有制结构, 非国有化的产业对地区的经济差距拉大有着重要贡献。所以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程度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从而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2. 3 制度因素角度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 改革进入了深水期, 不可否认, 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有制度因素中, 经济政策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具有地区倾斜性的优惠政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政策, 给沿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另外, 由于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善, 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 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素。

3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

3. 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 各个区域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区域间的人力和物力依靠中央政府对全国经济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企业缺乏自主性, 区域优势并不足以成为产业空间布局的依据, 中央掌握着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权, 区域产业趋同的问题并不严重。但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 中央向地方分权, 地方政府成为了区域利益的代表, 其发布政策的目的就是维护和扩大区域利益。利用差异化的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方法。而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以行政力量介入, 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盲目投资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 导致低水平重复引进、重复建设, 使区域产业结构逐渐趋同化, 区域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3. 2 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省际市场分割的现象, 其存在的条件就是地方政府获得经济主体的身份。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经济事务的管理权限不断扩大, 具备行政审批、土地资源使用、经营许可证发放等权利, 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角色。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体现在其收入最大化和官员的政治诉求, 在区域经济差异的背景下, 财政分权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了地方保护和分割市场的动力。为了扩大本区域的利益, 保护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 往往采取经济、行政等手段构建贸易壁垒, 对外来商品加以限制, 人为地将市场分割, 阻碍了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地区发展的差距是阻碍市场整合的决定性力量, 而区域经济差异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

3. 3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同时并存着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 二元经济结构会长期存在。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 而农业经济活动主要在乡村, 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城市工业经济与小生产的农村经济共存的结构。数据表明, 城乡差距对区域总体差距有很大影响, 户籍制度的推行实现了城乡分割局面的形成, 建国初期为了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 国家通过价格剪刀的方式把农业经济资源转向了工业, 改革开放后在分权体制的作用下, 地方政府更加注重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工业, 也忽视了对农业的支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更加严重。

4 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4. 1 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增长机制中, 产业要素投入的规模决定了产出效率的大小,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结构要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区域发展, 尤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差异从产业维度的角度来说分为产业内差异和产业间的差异, 这些问题都是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不均衡造成的。因此, 在指定区域产业规划的过程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 也包括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的空间形态等。

4. 2 兼顾不同尺度的多层次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妥善处理经济地带、省级行政单元以辖区三者之间的经济差距关系。区域产业规划要与我国四大经济地带的总体战略布局保持一致, 坚持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竞争有序、共同发展的关系, 在局部还要注重各地区经济发展, 充分考虑到地区协调发展, 特别是城乡的协调发展,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共存。

4. 3 强调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耦合

所谓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是一味地追求地区经济的绝对平均, 而是将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使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以及产业分工关系是其核心内容。而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耦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这要求区域产业规划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合理分工, 促进生产要素的转移, 使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

5 结 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政府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区域产业规划, 以保证中国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发展的滞后, 在区域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 存在着盲目性和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区域产业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基本理论指出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不能够从其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出发, 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区域产产业,规划

参考文献

[1]陈培阳, 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 2012, 67 (8) :1085-1097.

[2]吴爱芝, 杨开忠, 李国平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 2011, 31 (5) :705-711.

[3]朱文奇.区域产业规划的新思维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4, (7) :104-109.

区域人力资本差异成因分析 篇8

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但是受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和客体区域间差异的影响, 导致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性。

首先,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看, 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在价值形成阶段主要是政府和居民。政府作为一个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来说, 投资行为和动机与居民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投资行为动机不同, 它主要是满足政府行使公共权力, 发挥其公共职能作用的需要。因此,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无论是健康投资还是教育投资, 其目标都是都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强调实现各区域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机会均等, 所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会形成差异。但是在宏观上, 由于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导致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强度不同, 所以会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 从而形成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

其次, 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存在着区域差异, 也是导致人力资本形成阶段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是人力资源, 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具有整体异质性的特点。这种整体差异性在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都有所体现。从自然属性上看, 不同的区域在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及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着整体的差异;从社会属性上看, 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源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表现出诸多同质性特征, 而在整体上与别的区域相比则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特别是在比较典型的区域之间。人力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 使相同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 或同种方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在不同的区域内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基于此, 人力资本的投资, 应该正视人力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 在投资的方式、投资种类以及不同阶段的投资额度上要有所选择、有针对性, 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

二、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差异性成因

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差异性, 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区域间流动上, 这种流动性根源于人力资本收益的区域差异。狭义的人力资本收益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被雇用后所获得的收益, 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种。其中货币性收益主要有:基本工资、奖金、一般的福利等工资性收益和利润分享计划、股权分配、股票期权等分享利润性收益;非货币性收益主要包括:职务晋升机会、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职培训机会、生活环境质量等。

货币性收益的区域差异是导致人力资本区域间流动, 形成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动力。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人力资本的货币性收益也较多, 人力资本会自发地流向这些地区, 成为人力资本相对聚集较多的地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31个地区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看, 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从四大区域看, 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 分别为34316元、25602元、25101元和24390元;与此相对应则是从四大区域看, 东部地区成为国内人力资本的主要流入地。

非货币性收益对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性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异质型人力资本, 即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科研人员等难以被替代的市场稀缺型人力资本。一般情况下非货币性收益诸如:职务晋升机会、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职培训机会、生活环境质量等, 发达国家要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优于乡村, 所以发达国家和城市成为异质型人力资本相对聚集的区域。除了上述因素外, 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成为区域间竞争制胜的关键, 区域人力资本政策的差异是导致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差异及成因

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即区域劳动人口的素质状况, 如人才种类、知识构成、行业分布及与经济结构的相关关系等。区域人力资本的结构差主要表现为区域人力资本的层次结构差异和分布差异两个方面。首先, 由于人力资本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所以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这导致了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层次各不相同, 主要包括自然层次结构和质量层次结构。区域人力资本的自然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载体——区域人口的层次结构状况, 它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保障问题, 主要包括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健康状况;区域人力资本的质量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区域人力资本的受教育情况、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构成等。

区域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产业分布、城乡分布的差异。总的来看, 我国人力资本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城乡分布上, 各区域呈现出趋同的结构特征, 即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分布多, 山、边、穷地区分布少;城镇分布多, 农村分布少;文教、卫生、科研行业分布多, 农、林、牧、渔业分布少。这使人力资本在行业、地区、城乡间的运营成为必然。人力资本分布的结构差异最终体现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 其中产业差异影响最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调整和变动的趋势影响着区域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 反之, 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构也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出现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一定程度上正是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反映。东南沿海地区产业以加工工业为主, 技术附加值低, 所以对层次较低的一般人力资本需求大, 却很难消化专业化较高的大学生。大学教育层次的追高和现有产业主体结构层次较低的矛盾,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日益显露出来。

参考文献

[1]朱丹.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国科技投入区域差异研究 篇9

1 我国科技投入现状

从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教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有了很大的程度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科技部。

从表1中可以直观的看到, 科技经费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增长幅度很快。国家在财政拨款从2000年的575.6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114.4亿元。10年增长了5.4倍。科技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也已经从2000年的0.9%增加到了了2010年的1.75%。但是从相对投入量来看, 与发达国家的5%的平均水平相比, 还比较低。

改革开放后, 东部由于地缘优势, 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加之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增加与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扩散效应下与东部相邻的中部地区首先得益, 而西部由于交通通信及发展历史等各种原因, 科技水平发展速度最慢, 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形成了全国角度下, 以东部为中心的科技“增长极”。与之对应,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科技的投入水平与这种梯级经济区域的形成关系如何?

2 东、中、西部的科技投入现状及计量分析

2.1 统计分析

对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有很多中测度方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 (C.W.Cobb) 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P.H.Douglass) 共同研究了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并用数学函数描述了这种关系, 得出C—D型生产函数:Y=AKαLβ。式中Y为产出, K为资本, L为劳动力;参数α和β分别为产出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A为技术进步参数。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计算出某一时刻的技术水平, 并由此计算出技术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 或技术进步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但不能直接计算出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本文选用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公式为Y=AKαLβEλet, 即在原有的生产函数加入科技投入变量E。et表示除K、L、E之外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有参考地衡量科技投入的影响, 本文添加了从2000年到201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就业人数, 即K和L。

以Y=AKαLβEλet为模型, Y表示GDP, K表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L表示就业人数, E表示科技经费投入, 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分别进行计量分析。

2.2 序列相关性检验——相关图和Q统计量

实际中, 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往往是模型中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 或者是由于模型函数形式设定有误引起的, 因而有必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由2000年到2010年各个省市计算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消除异方差影响, 分别对变量GDP、K、L、E取自然对数, 得到新的变量lnGDP、lnK、lnL、lnE。首先对变量的序列相关进行检验, 通过观察自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及对应于高阶序列相关的Ljung-Box Q统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序列相关。通过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 各阶滞后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值都接近于零, 并且Q统计量的P值比较大, 否则, 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存在序列相关。检验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到, 东、中、西部数据并不存在序列相关。

2.3 协整检验

从协整理论的思想来看,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前存在协整关系, 也就是说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 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 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而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2]。

协整检验从检验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 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来判断残差序列是否平稳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表示未经差分的统计量, 残差序列非平稳;**表示经过2阶差分后的各个统计量, 此时残差序列达到平稳。

从表2可以看到, 初始的线性组合的残差序列是非平稳的, 经过二阶差分,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2.4 回归结果

通过检验, 数据不存在序列相关, 二阶差分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将差分后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如表3的变量统计指标:

注:在二阶差分下, 观察值为9个, 显著性水平为5%。

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R2值很高, 相关性很好。统计值的T检验在5%的水平下显著, 也就是说, 参考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的科技经费投入对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表3中可以看到, 东部K值较小, 而L和E值相对较大, 分析现实的因素应该是, 在东部地区, 资本投资相对GDP的增长相对过剩, 而科技的高投入培养了高素质就业人才, 从而使得科技投入的作用得以发挥, 即劳动力和科技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部L相对东西部来说很大, 并且K和E小于零且E值很小, 可以解释为中部地区劳动力过剩严重, 而且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角度可以解释为资本的增长严重少于人口的增长, 小幅的技术进步又不能带来劳动与资本更高效的结合, 从而形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位。

西部E值为负且绝对值较大, 说明西部地区投入培养的高科技人才存在大量的外流, 以及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中东部的转移, 是影响E值为负的主要原因。

从计量分析的结果中考察E值, 即科技投入, 可以直接比较出东中西部在科技投入的效益上存在很大差异。东部的E值高达 0.366736, 而中部与西部都为负值, 结果最令人深思。在科技投入对西部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方面, 存在中西部科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向东部的转移现象, 如东部的科技型公司受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吸引在中西部设立子公司, 而子公司的产出市场主要仍在东部及世界, 但其科技经费的投入是发生在中西部地区。

综合来看, 我国东、中、西三个梯级经济区域的资本都处于相对紧缺状态, 经济的增长因素仍主要靠劳动力的贡献, 而科技投入水平和效率低很难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作业即是科技投入直接转化为科技成果产出, 也就是此方面对西部的效果为负;间接作用体现在对社会生产率的促进上, 此作用不论任何地区都是积极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科技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科技投入的最终效果常常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因此, 在研究和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时, 我们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科技投入的因素。我国的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是客观存在的区域间科技投入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总体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阻碍。

虽然东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为4.8%, 发达国家在5%以上, 美国科技投入占GDP的5.7%, OECD国家该指标也达到了4.5%的平均水平, 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4%。在发展中国家, 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也有3%, [3]而我国科技支出到2010年占GDP的比重仅为1.75%, 可见我国的科技投入水平与国外相差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来说, 科技投入说带来的效益甚微, 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主要依靠资本或劳动力, 尤其是西部, 科技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都很低。

东、中、西部的科技的规模效益和科技投入的规模效率都处于递增阶段, 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当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 以获得规模收益递增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给科技投入效率造成了巨大损失, [4]因此, 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等水平应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我国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对于政府在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策略上, 应该考虑以下两点。

3.1 针对东中西部科技量的差异方面

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拨款应该保持与GDP水平的相应增长, 增加科技经费在GDP的比重,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 中央财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 以期在绝对量与相对量上缩小差距, 同时也能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上提供支持和一定的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的科技投入逐步发展成为科技投入的主要力量。

3.2 针对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异方面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对于科技投入的效率提高同样也是。可以建立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到企业运行的模式, 或加大政府、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科研项目, 以提高科技经费的产出效益。对于企业资金不足但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项目,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援助。同时对中西部科技投入应将其集中于应用领域, 加快科技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产出的速度, 从而缩小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率上的差距。

摘要:随着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都在努力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 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科技投入也带来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我国科技投入逐年上升, 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区域差别十分显著。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 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非常必要。

关键词:科技投入,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易卫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 2011 (11) .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江蕾, 安慧霞, 朱华.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际测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5) :171.

养君酒:“差异化”笑傲区域市场 篇10

近年,保健酒行业风起云涌,行业巨头、资本大鳄纷纷进入。但现状却并不乐观,劲酒仍然一枝独秀,市场追随者们的市场表现乏善可陈。作为黄酒龙头企业的会稽山进入这一行业,其胜算几何?

2008年,会稽山开始涉足保健酒行业,推出了养君酒。养君酒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苏南市场实现了年销售额3000万元的佳绩。那么,养君酒是如何实现突破的呢?

保健酒行业之所以除劲酒外,鲜有成功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少差异化的赢利模式。另外,作为市场霸主的劲酒,已经占领了品类优势。也就是说,劲酒已经在行业内建立了标准,后续跟进者如果不另辟蹊径,提出差异化的品牌诉求或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就很难取得成功。

事实上,养君酒能够在苏南市场快速崛起,差异化正是其成功的关键。

四位一体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规格差异化:大瓶实惠装

改变规格标准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和其正以全新的“大瓶装”策略,挑战行业老大王老吉,硬是从凉茶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无独有偶,在保健酒市场,椰岛海王酒以100ml产品切入,与劲酒的125ml产品形成差异化,在国内部分市场打开了局面。

养君酒善异似人产品包装开始,以125ml产品作为跟随产品,形成品牌认知;以500ml产品扩大销量,形成不对称优势。

在定价上,养君酒125ml产品在商超或副食商店定价为7~8元,在餐饮渠道为8~10元。这一价格与劲酒接近。同时,养君酒还推出了500ml实惠装,终端价格为20元左右,远低于劲酒的同类产品,形成对劲酒的价格优势。2009年,养君酒实惠装产品在苏南部分区域市场进行了投放,其销量迅速上升,甚至达到总销量的30%~40%。

养君酒的成功之处在于:1.用125ml产品“明修栈道”,用500ml实惠装“暗度陈仓”,提升让渡价值;2.实惠装的销量提升后,反过来又能够促进125ml产品的销售,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与此同时,养君酒还趁热打铁,推出实惠装升级产品——10年度。该产品在商超实惠装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品质,并围绕产品开展了大力度的终端传播和体验营销活动。

口感差异化:强化“江南味道·淡雅型”

目前,国内酒类产品呈现低度化、清淡化、健康化的趋势,这成为养君酒数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养君酒源于江南的绍兴会稽山,承载着丰富的江南文化底蕴。而江南人自古以来就注重保健养生。因此,养君酒因地制宜,突出强化“江南味道·淡雅型”品类概念,将产品度数定为32°,产品入口绵柔、清淡、不上头,从而在保健酒行业内成功进行了品类细分和定位切割。

价值差异化:倡导养生新概念

近年,保健酒行业主流诉求仍然在“性保健”上,但正在从传统的“性保健”向“泛保健”过渡,温补养生、长期调养的消费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于是,养君酒定位于“男人就要养——养元气,更尽兴”,正是为了引领这一消费潮流。养君酒将目标消费群定位为男性。虽然,从表面看来屏蔽了女性消费者,但是这样的定位更聚焦,更清晰。

为了突出男性保健的品牌诉求,养君酒还开展了文化营销,即挖掘产品的文化底蕴,赋予品牌溢价能力。据《景岳全书》记载:“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修理一番,则有创根基,尚余强半;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养生之道,在于温养。”这充分印证了“健康之道在于养”的观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养君酒打造了四大独特“养道”,从基酒、药材、配发、历史、产地、工艺多角度阐释“养君酒为什么能够养”。其实,倡导养,已成为保健酒中一种全新品类诉求。

终端运营:差异化运营

餐饮型保健酒属于小众产品,主要目标消费群以中低收入阶层为主。销售终端以C、D类网点为主,单店销量有限。因此,网点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成败。因此,铺市率至关重要。很多保健酒厂家也把铺市率作为保健酒营销效果的核心指标,不惜代价进行终端促销,意在抢占终端。

此外,在终端,由于劲酒的高自点率,造成了终端“封锁”。作为市场挑战者,养君酒必须给消费者以充分的埋单理由。如果单纯倚重铺市率,会导致自点率明显不够而产生滞销,留下很大后遗症,形成夹生市场。对保健酒行业而言,在提升铺市率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体验营销、终端推荐和终端拦截,在网点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为此,养君酒制定了以下终端策略:以餐饮核心旺销店和商超网点为切入点,在区域市场做出影响力之后,再充分发挥传统分销力量,实现整体突破。通过不同的主推品种,以餐饮渠道带动副食商店,以商超销售带动餐饮渠道。目标是实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其中“面”要足够广,“点”要足够好。

养君酒的市场策略可以概括为16字方针:快速铺市;氛围营造;活动搅动;陈列突出。这一营销策略的核心是通过快速提高铺市率和动销率,做出影响力,然后在渠道上进行跟进。连续打出“推广活动——快速铺市——氛围营造——陈列突出”的营销组合拳。养君酒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除了策略的得当,关键还在于要抓住以下4个要点:

1.强调运作节奏。区域市场开拓的关键在于营销组合拳的威力如何。养君酒每打一区域市场,首先展开推广活动。即在人流集中的区域如菜场、商超门口等场所进行免费品尝和播放免费电影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试饮。

白天,养君酒通常会安排业务人员在核心商圈开展铺市和氛围烘托工作。一般,养君酒会通过免费电影吸引观众,这样,铺市就会容易很多。经验证明,养君酒借此手段,在第一轮铺市之后,铺市率将超过50%。而经过3轮铺市之后,铺市率为80%~90%。在铺市的同时,氛围包装工作必须跟进。氛围烘托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占据消费者心智。

在此之后,养君酒通常会对终端网点尤其是核心旺销网点进行压货促销。目的是通过压货,让终端老板主推或首推养君酒,从而快速扩大销量。

养君酒所有的区域市场都按照“四位一体”的思想,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营销策略。做到:开发一片,动销一片,成熟一片,滚动发展,最终形成区域影响力。

2.做好餐饮街区渠道。餐饮街区网点集中、人流量大、运营成本低、易造势,容易形成口碑和示范效应。同时,消费者是流动的,街区网点会慢慢带动餐饮渠道的产品销售。而餐饮渠道的消费会进一步带动商超渠道的产品销售。树立品牌之后,礼品等特殊渠道也会水到渠成,形成全面动销。

保健酒消费具有动销速度较慢和回转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因此不宜建立深度分销体系。所以,养君酒在销售管理上主要围绕核心餐饮网点和商超展开工作。市场拓展的初期,由于销量很小,不宜分工过细,否则单位人力成本偏大。这一时期对业务员能力要求较高:要承担一岗多能,承担铺市、网点拜访、客情维护、氛围包装、推广活动、批发网点客情维护等多项工作。

由于初期销售人员数量有限,业务员必须抓住80/20原则,学会抓住主要矛盾——核心餐饮网点和商超。养君酒常向业务员灌输:这些网点一旦形成动销或旺销,必将带动周边网点,即“中心造势,周边取量”。核心餐饮网点和商超铺货完成后,批发渠道就水到渠成。这时,分销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可快速提升销量。

3.氛围营造:形成不对称优势。

养君酒评估氛围营造的效果时通常把握几个原则:在短期内造势,形成对竞争对手的不对称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的焦点——门店上:注重终端POP展示和氛围营造,尽可能以成本低的统一性物料为主,个性化物料为辅。在制作个性化物料时,要以饭店进货金额为标准。始终把握投入产出效益原则。

在营销工具上,养君酒主要采用统一物料与个性化物料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普通网点,一般采用统一物料,主要以海报、围挡和公益牌为主。针对餐饮旺销店,在使用统一物料的基础上,养君酒常常结合饭店需求信息为饭店或者商超单独制作个性化物料,这样往往可以获得终端店主的支持和首推。且物料保存时间长,产品信息展示充分。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耗力、费用高。个性化物料主要包括:店招、大型KT板、写真海报、特色菜牌、特制公益牌、写真菜单、桌号牌、火锅店的点菜单等,以及针对商超的喷绘橱窗贴、围挡等。

4.促销是市场旺销的利器。餐饮型保健酒在渠道商主要倚重C、D类网点,因此,终端老板的推荐很关键。也就是说,在C、D类网点,关键人物就是酒店老板。因此,养君酒有针对性地加大了终端促销的力度,将老板纳入其利益链条,使其积极主动向消费者推荐养君酒。(作者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编辑:赵晓萌myhouse02@sina.com)

如何理解区域及其产生的差异 篇11

一、区域的特点

区域的特点有五个:

1. 区域的层次性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又可进一步分为下一级区域。

2. 区域的差别性

一般来说, 区域等级越高, 区域内部越复杂, 同一性越小, 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 区域等级越低, 区域内部越简单, 同一性越大, 区域间差异性就越小。

3. 区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并经过长期的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融合, 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4. 区域的可变性

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限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 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得最清楚、最完善, 但到分区的边缘, 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 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 具有模糊性。

5. 区域的开放性

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区域差异的产生, 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 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 同时还与区域自然环境和为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在分析时, 可结合具体要素加以分析, 具体如下:

1. 自然环境的差异

(1) 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

(2) 矿产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3) 气候状况包括: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 水文状况包括:河网的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

(5) 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以及面积大小。

(6) 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数量、分布。

(7) 地形和地貌状况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及特点。

2. 人类活动的差异

(1) 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 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

(2)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 商业、交通状况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

上一篇:高职校学生论文下一篇:产生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