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不足

2024-07-30

意义与不足(精选7篇)

意义与不足 篇1

供应链风险在不久的将来也不可能减少——恰恰相反,鉴于全球化的趋势,风险还会增加

在过去二十年里,供应链管理已经被视为组织竞争力和效益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Porter, 1985; Womack and Jones, 2005)。在同一时期,最大型的和许多小的组织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自己和他 们的供应 商的供应 链绩效 (Burnes and Dale, 1998; Christopher, 2005; Hines et al., 1999)。在很大程度上,大部分努力都旨在提高效率,即降低供应链的运作成本(Kilgore, 2003; Radjou, 2002)。然而Hendricks and Singhal(2005)认为,重点在于降低成本的供应链战略的发展, 使组织已经忽视或淡化了来自供应链中断的风险。Cousins等人(2004)表明,公司暴露出来的主要有两种供应链风险:技术风险——过度依赖单一或有限来源的产品、工艺流程或技术;和战略风险——过度依赖单一或有限数量的供应商。Cousins等人还表明,一些旨在提高供应基地效率的措施,如淘汰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对剩下的供应商的依赖增加,可能会增加他们技术和战略的风险。

风险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最近,一些作家已经试图将关注的焦点从分析和管理个别客户和供应商风险转向了认识和管理整个供应链水平的风险(Cousins等人, 2004; Harland等人, 2003; Lewis, 2003)。 Harland等人(2003)认为,日益的全球化以及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动态, 导致来自政治和经济事件的风险更大。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供应链的断裂可能会迅速影响到整个全球供应链。由Cousins等人(2004)提出的模型建立在最近倡导的绿色供应链。因此,他们的模型特别集中在对供应链所构成的环境风险,模型提出环境风险可能会导致一个公司的财务损失, 名誉损失等;企业可以采取行动来避免或减少这种风险,如收集信息,培训、技术开发联合倡议等。然而, Cousins等人的模型,和Harland等人的模型一样,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上述文献表明,供应链存在高水平意识的潜在风险。然而,在上述关于供应链风险的讨论中,存在着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它忽略了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关于风险更广泛 的潜在参 考文献 。 例如 , Williamson(1975,1979)的研究主要涉及受风险的影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商业交易成本,但该理论本身并不是试图探索风险。同样地,R o b i n s o n等人(1 9 6 7 )的buygrid理论涉及采购过程以及它是如何受风险影响的,但没有试图找到存在于其中任何更广泛的风险理论。举一个例子,在前面的讨论中,最关键的一场将风险视为客观存在现象和将风险视为主观存在现象的辩论中,在能够确定风险的程度和适当的回应能力上,但是,这场争论似乎并没有关于供应链和风险的表面文献,而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二个缺点,涉及到文献所提供的一些减少风险措施的有效性。例如,大多数作者倾向于遵循Robinson等人(1967)使用很广泛的风险带,即低风险(直接重购),中风险(修正重购)和高风险(新的重购)。在产品、服务和客户的喜好是不断变化的世界里, 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每一个购买情况几乎都可以被归类为高风险 (新的重购),从而破坏了上述分类的有效性。即使组织有能力确定风险的程度,他们仍然需要去管理它。下一节将说明,尽管管理风险的方法可以减少一些风险,他们也需要增加其他一些方法。

供应链风险的管理方法

可以看出,文献都提供了一些方法来管理和减少风险。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一个人可能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减少风险的手段,而另一个人则可能将其视为增加风险的一种手段。两种最广泛被引用管理风险的方法是单源和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Treleven和Schweikhart(1988)认为,单源可以使公司减少风险,通过减少需要处理客户关系的供应商数量来促进有效的沟通。与此相反,Zsidisin等人(2000)和Kraljic (1983)认为,单一的物资采购可导致过度依赖一个供应源,供应商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利用客户从而导致风险。同样地,对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关系是减少还是增加风险,文献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Zsidisin(2003),Eisenhardt(1989) 和Ellram (1991a, b)都支持将这种关系作为一种有效地管理风险的手段。Smeltzer和Siferd (1998), Pilling和Zhang (1992), 以及Lonsdale (1999)则反对这一观点, 他们认为保持这种长期的联盟会使客户变得过于依赖一个供应商,从而增加风险。

对这些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解释,Mitchell(1995)指出,许多用来减少风险的方法是依赖于实际情况的。通过Newman等人(1993) 使用缓冲区的方法来处理供应不确定性的研究来阐明这个观点。根据N e w m a n等人的观点,缓冲区可以包括存货、援引交货期和产能过剩靠垫。然而,他们认为,缓冲区应该只用于短期基础上,因为他们是昂贵的,一旦给生产过程造成低效率,就会产生新的和不同类型的风险。从而,缓冲区可以看成是减少危险或者造成风险增加的一种手段,结果视情况而定。因此,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来管理风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应急风险模型,说明何时和使用怎样具体的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在上一节中提到过,虽然有人 曾试图建 立这种模 式 (Harland等人,2003;Cousins等人,2004),但是和其他大多数作者一样,这些方法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并且是一刀切的方法。

总结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作者认为,对风险和其管理方法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对于风险的性质还存在着很多争议,在一些地区的组织生活中,风险管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如财务管理,虽然采购和风险方面的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是风险管理只是最近才被视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对于风险和供应链断裂的后果是在不断增长的;风险不能被确定以及管理风险的方法完全是针对个体水平的客户和供应商,都存在一致的看法。在管理供应链风险的审核方法以及对采购研究上,有两个重要的缺点,即:文献虽然主要内容都涉及到了采购和风险,但是供应链管理和风险未能在更广泛的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的实践上来确定自己的定位(Cousins等人,2004;Kraljic,1983; Robinson等人,1967;Williamson, 1975,1979)。即使关于风险的参考文献很广泛,实际上都是相当粗略的。例如Harland等人(2003)和Lewis(2003)。有关风险其性质的任何探讨性文献的缺乏最清楚地表明了关于供应链研究工作未能很好的定位,如主观/ 客观的辩论。 例如,Harland等人(2003)倾向于使用概率术语来描述风险,这就意味着某 种客观衡 量的形式 , 而Cousins等人(2004)倾向于使用感知的术语,这就意味着某种主观评价的形式。所以,由此看来,这似乎既没有对风险的性质进行评论也没有确认风险性质的辩论结果。

虽然一般关于风险的文献里都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广泛的工具和技术,但是这些似乎并没有被用于管理供应链风险。相反地,似乎只是提供了在狭窄范围里如何降低风险的普遍方法(Mitchell,1995)。 其中最突出的普遍方法是采取单一来源(Treleven和Schweikhart, 1 9 8 8 )和发展长期合作关系 (Ellram,1991a,b;Zsidisin, 2003)。然而,关于这些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减少风险存在着一些争议 (Lonsdale,1999;Kraljic, 1983;Smeltzer和Siferd,1998)。 另外,Harland等人(2003)在试图建立一个风险评估工具时发现,管理人员把一般建议的做法用在自身处境时,是很困难的。Mitchell (1995)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降低风险策略只有在它们最有效的情况下,完成了少部分工作,而大部分工作无法有效完成。Newman等人(1993)在使用缓冲区来降低风险时发现,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些方法的支持者在实际应急使用这些方法时,意识到这些普遍策略并不是适用所有的情况。

意义与不足 篇2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CT血管成像

椎基底功能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 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患者, 其病症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易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早期诊治是预防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效措施。随着椎动脉CTA的临床应用, 把椎基底动脉和周围结构同时很好地显示, 丰富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手段, 本文收集67例行64层螺旋CT椎动脉血管成像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资料, 以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 均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 男36例, 女31例, 平均年龄61.3 (46-77) 岁。

1.2 检查技术

使用东芝64层螺旋CT扫描仪。Nemotodual shot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使用优维显370, 患者仰卧位, 经肘静脉注入, 流速5mL/s, 造影剂用量70mL, 盐水40mL。当主动脉弓CT值达到160Hu时, 延迟5s后, CT自动触发扫描。监测点选在主动脉弓下水平之升主动脉, 扫描范围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到Wills环上方约1cm, 扫描参数为120kV, 50mA, 层厚0.625 mm, 扫描时间为4.63s。

1.3 图像分析方法

所有重建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操作, 首先分析原始轴位图像和MPR图像, 寻找病变, 然后利用血管分析法获得再建图像, 360度旋转, 选取显示病变最佳图像。

1.4 图像评价

图像均由两位以上副主任医师审核。

2 结果

67例患者双侧椎动脉CTA检查, 32例显示由钩椎关节增生压迫造成或横突孔狭窄压迫所致椎动脉受压狭窄迂曲 (图1) ;67例显示由动脉粥祥硬化斑块所致椎动脉起始部或者椎动脉颅内部狭窄, 其中椎动脉起始部43例 (图2) , 4例血管闭塞 (图3) ;8例椎动脉局部无受压痉挛狭窄;椎动脉先天变异3例, 椎动脉全程均匀性纤细狭窄或不显影。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在颈椎两铡的椎动脉及其进入脑部后的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椎动脉CTA可根据需要可进行多角度、多种技术的三维重建, 并可以选择性添加骨性标志等[1], 为血管的病理改变部位与程度提供了直接证据, 这一点对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椎动脉CTA上发现椎动脉被增生的钩锥关节压迫出现椎动脉狭窄迂曲或横突孔处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钩锥关节切除术及横突孔切开减压术。椎动脉起始部或者椎动脉颅内部狭窄的患者, 可以用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局部无受压痉挛狭窄[2]且症状较重, 旋转试验阳性的患者, 建议颈椎MRI及颈椎动力位片检查, 发现椎间盘退变或颈椎失稳[3,4]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等。椎动脉发育异常、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或有禁忌证的患者, 均接受抗动脉粥样硬化与扩血管等正规非手术治疗。

椎动脉CTA血管成像能为临床医师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了客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及早期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华扬, 孟秀峰.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影像学的比较[J].中国脑血管病, 2007, 10 (4) :10.

[2]刘丽芬, 苏秉亮, 张拓塞, 等.椎动脉CTA结合轴位图像对VBTIV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23 (10) :839-842.

[3]夏岳满, 王文军, 余建民.颈椎失稳的X线特征及临床意义[J].衡阳医学院学报, 2000, 28 (6) :585-586.

绝对过剩与相对不足 篇3

农机产业的产能问题较为复杂, 突出表现为绝对过剩与相对不足相互交织特点。

毫无疑问, 从农机工业大众化产品分析, 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以拖拉机行业为例, 目前我国年产值2 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200余家, 每年我国的市场需求大约保持200多万台, 平均每个企业分食1万台。而从企业的产能设计看, 在200家规模企业中, 生产规模最小企业的产能也超过2万台, 而诸如时风集团、中国一拖、福田雷沃、五征集团、常林集团、常州东风等这样的大型企业, 年产能均在10万台以上, 这还不算200家规模企业之外的众多小型拖拉机制造企业, 中国农机产能过剩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这样, 农机行业依然“椰风挡不住”。近年, 众多国内外企业卯足劲削尖脑袋纷纷往农机行业里钻, 农机制造业家族成员继续扩张, 其中不乏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农资企业、畜牧企业和国际农机巨头。难道他们不清楚农机行业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吗?不, 他们十分清楚, 只是他们在产能布局里面, 忠实地认定一条原则:“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去死吧”。除此之外, 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也是巨大的诱惑。统计显示, 中国农机制造业的年均利润率2012年达到了6.79%, 这个利润率水平虽然算不上“高地”, 但较之工程、钢铁等行业的利润要高许多。

农机行业如同硬币的两面, 其另一面则表现出产能的相对不足, 这种现象突出反映在大型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适合山区丘陵作业的机械等领域。这种相对不足从其农机化发展水平即可佐证。在我国3大农作物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情况下, 棉花、甘蔗的机械收获尚未起步, 油菜、甜菜农机收获市场推进缓慢;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或者因技术要求难度高, 加上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环境不好, 一些中小型企业长期依靠复制生存, 导致投资者不愿投资研发;或者因农艺不规范, 一些领域即使有较为成熟的产品也难以推广使用;或因市场因素教育不到位, 消费者固守陈旧的农业作业方式, 或因投资企业热衷与3大作物联系密切的大市场, 忽略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的市场;或因政府对一些薄弱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或因新产业的开辟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投资大、利润低的漫长过程, 企业急功近利, 不愿先行进入, 唯恐成为“先烈”。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化解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无非4种, 一是通过市场竞争, 优化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二是通过转移解决, 即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 将过剩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是通过提升能源排放标准等相关措施, 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优化农机制造业结构;四是通过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合理化。

解决产能相对不足, 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首先,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逐步铲除侵权土壤, 以鼓励企业创新;其次,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再次, 通过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引导新企业进入农机化薄弱的蓝海领域。

增值会计研究现状与不足 篇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物质资源的浪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忽视等问题日益突出。从资本雇佣时代沿袭下来的企业目标,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更多的肩负起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为此,增值会计、绿色会计以及环境会计等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增加价值思想源于马克 思的劳动 价值论 , 而将其引 入会计的 则属Suojanen,他指出,随着大型工业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美国经济本质发生彻底地变化,根据企业对外年报的研究发现,企业开始呈现出社会概念,基于此他分析了问题背后所隐含的会计理论以及提出了增值表的披露。此后的几十年间增值会计在欧洲国家荷兰、法国、意大利等以及英联邦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别于传统会计,增值会计是为了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服务,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增值会计自提出以来,一度成为会计界的热点问题,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在各国学术界内开始兴起,并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各国也争相披露反映增值会计信息的新报表———增值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提出,增值表反映了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员工、股东、政府等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有必要加以披露。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法律就明确规定编制增值表作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而70年代,随着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司会计报告》中要求企业必须编制增值表作为年度报表的一部分,相应的专业会计机构对增值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80年代,英国以及德国企业约有半数以上提供增值表的披露;由于法国中央银行以及其它大型的国有银行采用披露增值表,法国的上市公司也在相当长的时间披露增值表信息以及对增值表专业的财务分析信息。我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对增加价值做了大量研究。在此时期,从增值会计的理论分析到各国增值表的披露以及根据增值表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均得到发展,无论是关于增值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有研究显示,关于增加价值的英文文章、研究报告等80%都集中在1975-1990年期间,随着英国企业停止公布增值表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开始减少了。

随着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理论界、政府以及企业自身都对社会责任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之下,学者们提出应该将社会责任这一外部约束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中。高汉祥(2012)认为,应该在价值创造导向下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理论体系,将公司治理界定为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制度安排。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而增值会计以增值额为核心,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分享,从而较为直观的展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增值会计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近年来,美国、日本、南非及国内一些学者在该领域都做出了贡献。

本文详细阐述了增值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部分成果实例,总结了增值会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进而为增值会计的后续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指导。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阐述了增加价值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展现了已有文献中增值会计主要研究的问题,概括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二、增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增加价值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商品的价值W=C+V+M,代表的是商品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之和。其中C=C1+C2,C1代表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C2代表劳动资料转移价值。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分析中提出,商品的增值即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V+M。由于对C2的处理不同,产生了增值毛额V+M+C2这一概念。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目的是为了揭示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揭示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增加价值理论是为了度量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揭示企业为社会创造新增财富的大小,目的是揭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途径、增加价值在其利益相关者中分配以及用于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而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绩效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在增加价值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或以增值净额为重心或以增值毛额为中心,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价值理论是增加价值思想的来源。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组织模式发生变化,社会责任及社会伦理备受关注,这些变化使得股东权益唯一性的观点遭到质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应运而生。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形式,将股东也视作利益相关者之一,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而Suojanen将企业定义为各参与方的决策中心,认为企业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的利益,并指出增值表相比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倡导增加价值的其他西方学者也认为,利润的计算是基于股东的权益,仅仅将股东看成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受益者是不全面的,增加价值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了企业内外的参与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及相应的收益情况,并且指出,相对于利润指标来看,增加价值指标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增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三)西方福利经济学西方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英国学者霍布斯和庇古创立,是社会经济矛盾,贫富差距恶化下出现的新的经济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成员的福利问题,公平是福利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财富收入的均等分配。按照福利经济学观点,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具有外部性,也就是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给不参与该产品的生产或消费活的社会其他个体带来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其中正面影响称为外部经济,负面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企业为社会带来正面效益时,本身得不到更多的补偿,而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时又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这样导致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与社会的收益和成本不匹配,企业往往会选择做出对社会无益的行为,使得社会福利经济不能达到最优状态。因此,为了限制外部不经济,社会要求企业核算其经济行为引起的收益以及成本。而科斯对企业本质的解释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企业的存在降低了交易的费用。他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关系的连接,认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市场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成本之间的比较,由此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契约关系,企业必须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增值会计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的是增值额在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能较清晰的展示企业经济行为带来的收益与成本。

三、增值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增值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增值会计早期的研究主要针对增加价值理论的研究,近几年围绕增加价值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增值额的计算、增值表的编写格式、增值表披露的优点与不足、结合增加价值所做的实证研究。

(1)增值额的计算。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年给出增加价值的定义:增加价值是指销售收入减去买入原材料以及服务的成本。但究竟是以增值毛额为重心,还是增值净额为重心,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两者的区别在于增值净额是在增值毛额的基础上扣除了折旧。增值毛额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折旧计算(如折旧率的确定、折旧方式、残值估计等)的随意性,因而比较客观。而增值净额能真实反映创造的新增加价值。也有学者赞成以增值净额为重心,认为折旧在传统财务会计中一直作为成本,不应用于分配领域。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是在计算增值额的过程中,先计算出增值毛额,扣除折旧后得到增值净额,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用增值毛额还是增值净额。

增值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增加价值定义的减法来计算,又称为“生产法”。山口裕康(2002)在《图解经营分析》中提出增加价值是从销售额中扣除外购价值得到的,其中外购价值包括原材料、委托加工费以及发货运费等外部服务费。他认为该种方法计算下得到的增加价值既能反映企业生产的全部增加值,同时有利于企业开发其他企业不能效仿的独特生产技术,进行以高增加值为目的的经营,适用于事前的预测与计划。具体公式为:

增加价值=销售额-外购价值(原材料费+买入零件费+委托加工费+外部服务费)

另一种是基于分配去向,从企业的损益表和成本明细表等报表中挑出构成增加价值的项目,将其加总得到增值额。计算过程是把企业的分红(股东所得)、利息支出(债权人所得)、员工的报酬(员工所得)、上缴的税费(政府所得)以及企业的留存收益(企业所得)加起来得到企业创造的增加价值。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净额=股东所得+债权人所得+员工所得+政府所得+企业留存

由于目前增值表在我国尚未纳入财务报告的编制,采用减法得出的数据尚不能够统一,许多学者,如杨春清、朱卫东(2012)在实证研究中采纳的都是加法计算。

(2)增值表的编写格式。国外对增值会计的研究早于我国,许多国家要求企业编制增值表并且披露,其中代表国家有日本、英国等。增值表又称为附加价值计算书。其形式主要由三个问题所决定;第一个是编制增值表的目的,是发生基准还是销售基准,也就是认识时点的问题;第二个是增值表编制的数据源泉;第三个是增值额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加法还是减法的问题。

1975年6月日本会计学会附加价值会计特别委员会第2回报告发表的附加价值计算书,是作为损益计算书在会计制度上的补充财务报表。该表以粗附加价值为基础,重视经营成绩时序的比较以及企业之间的比较。采用减法计算,以修正生产价值为认识时点,制作资料源泉为损益表等,其形式如表1所示。

英国会计基准运营委员会 (ASSC)1975年的《公司报告》(complete report) 提出了如表2所示的附加价值计算书(以制造业为例)。它是以销售基准作为认识时点,附加价值计算书作为利益概念的补充,提倡各财务报表能整合作为一张报表。对生产附加价值采用减法计算,分配项目为职工、资本提供者、政府以及资产维持准备。计算的附加价值为保留折旧的粗附加价值。

从上述两张表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附加价值计算书详细的列举了增加价值的创造与分配,涉及的科目较为精细,清晰地呈现了增加价值的形成来源及分配去向,而英国制造业的增值表结构和内容都相对简单,较为直观的呈现了增加价值的形成的来源及分配去向。由于我国对增值会计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践方面,尚未有企业编制增值表,增值表的格式与内容也尚未明确,因此笔者认为日本的附加价值计算书对于我国企业未来编制增值表的借鉴意义更大。

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大多基于英国《公司报告》中提出的增值表的格式与内容,分别结合自身国家的特点编制增值表。国际上对增值表的编制没有统一格式,通常都是采用报告式或账户式。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是给报表使用者呈现了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无论哪种形式的增值表,均反映的是企业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按照社会责任会计的角度,企业对社会履行的责任还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环境以及社区等其他与企业相关的这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因此,增值表在后期实践中还应该加以完善。

(3)增值表披露的优点与不足。由于增值表反映的是企业增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并且有学者研究证实增加价值相对于利润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而言,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增值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英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增加价值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企业披露增值表的行为,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方式,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而言,披露增值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报告而言,增值表的披露有哪些优点与不足,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的研究。

首先,增值表的披露对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奖金测量等具有明显的优势。Egginton(1984)等学者认为增值报告披露了员工对企业最终创造的价值所做的贡献,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Maunders(1985)认为增值报告对员工而言比传统的报告有用性更加明显,因为增值报告的披露会影响工会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工会谈判代表。Morley(1979) 提出增值报告为生产奖金测量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并且基于增加价值的比率在解释和预测公司重要的经济事件中更加有用;而且论证了增值表的披露使得增加价值作为一个新的财务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Morley(1981)提到增加价值在衡量公司规模和重要性时要优于营业收入和资本等指标。Sinha(1983)指出,在绩效衡量方面,净增加价值指标要优于净利润指标,特别是会计计量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利润指标不准确等情况下。

其次,增加价值在衡量国民收入、作为股权投资的工具以及跨国公司对自己国家的经济贡献方面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Maunders(1985)认为增值报告在用来衡量国民收入时更加一致以及经济学家更容易将它和宏观数据与技术建立起联系,并且提到增值报告作为股权投资者的一个工具,可以预测公司的利润、所期待的汇报以及证券的总风险。Rahman(1990)研究得出,跨国公司提供的增值会计报告可以提供信息以便于分析该公司对自己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国内学者楼土明(1996)认为商品的增值,不仅反映了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余绪缨(1996)认为,由于利润计算受到较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如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利润不同),而选择增加价值为基础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而更加具有客观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增加价值概念本身以及增值表披露存在一些不足。代表学者有:Riahi-Belkaoui(1992)认为,增值表披露会导致一些现象无法解释,特别是在衡量企业财富时,采用增加值衡量时显示企业财富增加,而采用收入或者其它指标衡量时,企业财富却是减少的。Gilchrist(1971)认为增值表的披露可能会误导管理者一味的追求公司增加价值的最大化。Rutherford(1977)指出关于增加价值的披露存在一些错误的解释,比如,增加价值的增加就可以增加利润,单位劳动的增加值的增加可以使股东收益,一个相对较高单位劳动增加值就代表着良好的经济绩效等等。

(4)结合增加价值的实证研究。在增加价值出现之前,学者们衡量企业绩效多是基于收入或者现金流,而所得到的实证结果常常不一致。鉴于增值表的披露,国外学者结合增加价值数据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增加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绩效,研究公司的财务特征。

在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上,国外学者们发现以增加价值衡量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比以收入或者现金流衡量的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Karpik和Riahi-Belkaoui(198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会计指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增加价值会计信息比利润指标和现金流指标具有更大的解释市场风险的能力。Pavlik和Riahi-Belkaoui(1994)以一组英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增加价值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增加价值和股权结构之间有显著的非单调关系。Riahi-Belkaoui和Picur(1994)研究了企业收入和增加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净增加值的变化和收入的变化呈相关性,并且他们研究得出无论是净增加值的水平还是净增加值的变化均在证券估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uvarunGoswami和Niranjan Mandal(2008)选取了印度的巴拉特重型电气有限公司(BHEL)自1999年起连续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增值毛额指数和增值净额指数在1999-2007年都呈持续上升的现象(除了2001年),而这些指数增长的主要是由于企业产品值的不断上升所导致的,并且结果显示增加价值和企业产品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9。

国内一些学者基于增加价值角度,研究了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许云芳、朱卫东(2010)基于增加价值研究了职工所得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与职工所得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不同行业中存在差异。杨春清、朱卫东(2013)基于沪深两市的A股数据,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职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创造(增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将样本数据按绩效高低分为两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组企业中职工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低绩效组则没有这样的关系,统计分析还发现,企业的高薪酬与高绩效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特征。

(二)增值会计研究的不足增值会计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研究领域,其发展还尚未完全成熟,依旧存在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从文献梳理的结果看,研究增加价值的文章多集中在上世纪中后期,2000年以后,研究增值会计的文章相对较少。而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的汇集,是社会中的一员,所以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作经营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的决策时,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创造所作出的贡献,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均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应当只是单纯地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应该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谋求利益均衡。这些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增加价值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并且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完全相符。但可能正是由于这些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增加价值的核心理念一致,因此部分学者将研究精力投入到利益相关者及社会责任等理论中去,使得增加价值理论的研究数量有所减少。实际上增值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对其研究是有意义并且是有必要的。

其次,关于增值会计的研究,多数研究都是关注增加价值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会计处理,而对增加价值会计理论与传统会计理论的关系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国内研究增加价值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价值理论的阐述以及增值表披露的形式与内容的构想,并且尚未针对我国基本国情编制出自己的增值表,因此增加价值的计算方法也尚未统一。增加价值作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其分配模式的评价与分类的相关研究甚少,更缺乏用现代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而这些问题正是与我国目前应该如何解决的收入分配问题一致,因此研究这些问题具有实践意义。

然后,在进行公司价值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几乎用的都是传统的利润指标以及托宾Q值等,将其作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较少学者基于增加价值视角,研究相关财务问题。利润指标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差异会导致指标不准确。托宾Q值是公司市场价值对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但是在我国,重置资本很难计算,而且由于存在非流通股导致公司市场价值也很难估计,在这种情况下,托宾Q值的计算不够严格。除了衡量偏误,利润指标、托宾Q值等均是站在股东的视角来设定的财务绩效指标,而单一的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目标应该是谋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而增加价值指标正是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衡量企业的绩效,能较好的反映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因此更加适合作为公司价值相关研究的指标。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这类技术运用到财务研究上。目前的增加价值相关研究,一般都是基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需要在必要的研究假设条件下进行,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可能对研究假设了解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方法进行研究。而目前类似于智能数据挖掘这种现代数据分析技术还未用于增加价值相关领域去发现未知的规律。如智能数据挖掘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的优点,可以直接对数据信息本身进行处理,以获得数据信息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来解决许多不能用实证研究方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增值会计是以增值额为重心,反映企业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所运用的一整套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旨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平服务的会计。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增值会计的发展历程、理论渊源、主要研究问题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展示了增值会计研究过去几十年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尽管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增加价值以及增值表披露等相关问题,仍存在争议,但是,从增值额的形成来看,增值额的大小可以反映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从增值额分配来看,其分配有利于揭示相关利益主体从企业获取所得的情况,确定自身在企业增值额分配中的地位;从增加价值的核算角度看,有利于企业增值会计的核算与国民核算有机的联系起来;而从会计自身发展来看,增值会计有利于拓展会计理论的视野,如企业会计报告体系等问题将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领域。因此,增值会计的研究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论文综述 篇5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行为金融学中的热点问题。反应过度 (overreaction) 是指人们对某一信息或事件的发生做出了比正常反应更加剧烈的反应。引申到股市中是这样一种现象:当新消息公布后, 股票价格剧烈变动, 超过预期的价格水平, 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复到其应有的价格水平。反应不足 (underreaction) 指人们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无论消息利好利空, 都得不到投资者的反应, 或反映微弱。股票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沿着原方向继续运动, 缓慢加以修正, 逐步向均衡方向靠拢。

二、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 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在证券市场中的主要表现有三:

1.“赢家-输家”效应。投资者对过去的赢家过分乐观, 对过去的输家过分悲观, 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经过一段时间后, 市场自动修复, 前期的输家获得正的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成为赢家, 前期的赢家获得负的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成为输家。

2.“井喷现象”。指受突发性消息刺激, 在较短的时间内, 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急促上涨。表现在股市中, 股票市场长期受利空因素的影响, 整体形势低迷。一旦出现重大利好消息, 大量投资者迅速跟进, 导致股票价格迅速上涨, 偏离其理论价值。

3.“市盈率 (P/E Ratio) 异常”。理论上, 低市盈率的股票相对于高市盈率的股票能够获得更高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股票的市盈率偏低是由于市场参与者在一系列相关的坏消息后变得过分悲观, 导致该种股票的价值被低估。一旦预期未来盈利好于先前不合理的估计, 股票价格会迅速得到纠正。同理, 高市盈率股票往往是价值被高估。

(二) 反应不足

反应不足在成熟市场的表现主要有“价值股”和“魅力股”现象。价值股指在过去和将来都不被看好的股票, 魅力股指在过去和将来都被看好的股票。由于其过去业绩较好, 投资者认为它们未来也会有良好的回报, 而忽视投资期间出现的一些利空消息, 或即使有一些负面情况, 仍然保持原来的判断, 依旧持有这类股票。然而事实上, 这类股票的表现未必好。相反, 对于价值股, 由于它们过去表现较差, 投资者对其未来也不看好, 从而忽略接下来的投资期间内该类股票相关的利好消息, 而实际上该种股票的业绩很可能赶超魅力股。

三、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模型解释

行为金融学家为了解释这两种现象提出了许多模型,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

(一) BSV模型

该模型是由Barberis, Shleifer和Vishny (1998) 提出的。他们认为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存在两种偏差:一是代表性偏差, 即投资者会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 而忽视历史总体数据的变化, 造成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二是保守性偏差, 即投资者不能根据变化的信息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期。当股票收益变化时, 投资者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 不能够及时调整预期, 往往导致反应不足。

(二) DHS模型

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 (1998) 从信息的角度建立和发展了描述投资者行为的模型, 称为DHS模型。他们假定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度自信, 即人们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 低估自己的预测误差, 过分相信私有信息, 而低估公开信息所发出的信号的精度。二是有偏自我估计。根据归因理论, 个人将会对增强自身判断的事件更加偏爱, 而会把减弱自身判断的事件归于噪声或破坏。当投资者基于自身判断进行交易时, 一旦得到有利的公开信息, 投资者的自信就会得到增强;反之, 一旦得到不利的公开信息, 投资者会将其失败归因为市场的噪声因素, 即个体会抵制与自身判断不相符的信息, 从而造成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的短期惯性和长期反转。

(三) HS模型

Hong和Stein (1999) 假定市场上有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 分别是信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信息观察者不是根据股票的过去和当前的价格信息, 而是根据自身观测到的有关股票未来基本情况的信息来做预测。动量交易者则根据股票过去的价格变化来做预测, 该模型同时假定信息在信息观察者中是缓慢扩散的, 在此情况下只存在反应不足而没有反应过度。而动量交易者会利用信息观察者造成的反应不足来套利。然而, 动量交易者的套利不一定能够促使市场接近有效, 在受限于使用简单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情况下, 其套利的结果将导致最初的向基本面变化的价格最终加速, 形成对信息的过度反应。

四、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衡量方法

一般采用“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来度量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反转策略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 从中获取超常收益的投资方法。De Bondt和Thaler (1985, 1987) 认为, 如果在中长期 (3-5年内) 使用反转策略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则证券市场存在反应过度。惯性策略则是买入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 卖出过去表现较差的股票, 从而获得较高的报酬。Jegadeesh和Titman (1993) 认为, 如果在短期 (3-12个月) 内沿用惯性策略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则证券市场存在反应不足。

五、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研究回顾

(一) 国外学者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研究

1985年, 美国学者De Bondt和Thaler最早对证券市场反应过度问题做出实证检验。他们将样本分为排序期和检验期, 在排序期对股票进行分组, 构成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 然后在检验期观测是否存在异常收益, 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结果发现, 3年内输家组合的收益率比赢家组合的收益率高出24.6%, 平均每年8%, 说明股票长期收益出现反转。

最早对反应不足进行研究的学者是Jegadeesh和Titman。他们发现在短期内 (3-12个月) 使用惯性策略可以获得比市场平均水平稍高的超额收益, 说明证券市场存在短期惯性现象。

此外, 还有很多学者对股市的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进行了研究。Cutler、Poterba和Summers发现, 短期 (1-12个月) 的证券超额报酬率呈现正自相关的现象, 而长期 (3-5年) 内股票市场报酬率呈现负自相关的现象。Chopra、Lakonishok和Ritter发现, 在前5年形成期内表现最差的输家组合, 在随后的5年持有期内的收益率比之前形成期内的赢家组合要高出5%-10%。在美国市场以外, 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市场上存在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这两种异象, 如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上都存在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

(二) 国内学者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实证检验方面。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等发现收益率对赢家组合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而对输家组合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从整体上看, 表现的是一种“强者不强, 弱者恒弱”的现象。

赵宇龙分析会计盈余数据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上海股票市场对于预期的好消息存在反应过度现象, 而对于预期的坏消息则存在反应不足的现象。

吴世农和沈艺峰认为, 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反应过度现象, 并趋于接受我国证券市场符合有效性假设。肖军和徐信忠发现, 在我国深沪A股股票市场上, 以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等指标构造的价值反转投资策略可以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率, 并且其显著程度因持有期不同而不同。

陈国进、范长平利用沪市交易数据检验出反应过度。王永宏和赵学军认为我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现象, 而不存在反应不足现象。

刘少波和尹筑嘉赢者组合存在过度反应而输者组合存在反应不足, 但这两者之间收益率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摘要: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是股票市场中的两个异象, 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围绕着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成因及实证检验, 国内外的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沿着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 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模型解释、衡量方法、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惯性策略,反转策略

参考文献

[1]DeBondt, W.F.M., and R.H.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ournal of Finance, 1985, 40.

[2]Jegadeesh, N., and S.Titman,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Journal of Finance, 1993, 48.

[3]Culter, David M., Poterba, James M., Summers, L.H., Speculative Dynamics, Review of Eeonomies Studies, 1991 (58) .

[4]Chopra N, Lakonishok J, Ritter J.R., Measuring Abnormal Performance:Do Stocks Overreact?Journal of Finance, Vol.51, No.5 (Dec., 1996) .

[5]张人骥, 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 1998 (5) .

[6]赵宇龙.会计盈余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数据[J].经济研究, 1998 (7) .

[7]沈艺峰,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J].经济研究, 1999 (2) .

浅析央视“春晚”的不足与发展 篇6

央视“春晚”被关注的多, 同时被质疑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网络上对其议论纷纷, 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从节目内容转移到其他地方了。只有改进不足, 走好未来路, 才能永久发展。

(一) 央视春晚现存不足之处

央视“春晚”举办了三十年, 这三十年来, 也会因为制作的疏忽偶有缺陷, 1995年导演黄一鹤把“春晚”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足以支撑这样一台大型电视直播节目, 造成了硬件上的失误, 时候央视在《新闻联播》特别道了歉。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 央视“春晚”的硬件早已不是问题。反而是其他的方面。

1.过强的仪式性, 和逐渐衰弱的互动性

近年来的“春晚”已经没有早年间台下台上融为一体的强烈互动性, 主持人、演员、观众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融合, 有时主持人也因过分弘扬“主旋律”导致不够亲民, 拉大了与观众的距离感。其实在早年的春晚, 相声演员在观众席中搭建话筒进行表演, 看起来像是话家常的表演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而这种舞台形式也随着时代发展渐渐消磨了, 在近年的“春晚”中已经鲜少这中表演形式了, 舞台硬件的升级虽然华丽, 却早已没有当年联欢的畅快感觉。节目中, 与场下观众互动的环节也是少之又少, 舞台上所能传达给观众的感情也减弱了, 央视“春晚”的仪式性越来越强, 互动性越来越弱。

2.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2010年央视“春晚”由于广告植入太多引来网友议论纷纷, 电视晚会消耗巨大, 引入适当的赞助广告无可厚非, 但是超过了应有的度变会影响到整台晚会的口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多次强调在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上, 广播电视产业要以社会利益为重。于是乎12年“春晚”便取消了植入广告, 但由于其过于豪华的舞台设置, 显然完全取消植入广告会使“春晚”组入不敷出, 于是13年恢复了植入广告, 虽然仅有两条公益性质和美的报时。

3.节目形态老化无新意

三十年来, “春晚”总体节目结构一直无太大变化和创新, 始终沿袭最早的节目结构和类型, 观众早已审美疲劳, 期待出现的创新迟迟没有。近年来, 央视“春晚”的小品和相声节目愈加不如以往出彩, “春晚”应当通过语言节目来展现深刻主题和强烈的现实性, 但是近几年央视“春晚”的小品、相声给人以讽刺的锋芒不够锐利, 关注民生、反映民生的作品太少。

(二) 央视春晚未来的出路

1.创新内容和形式

打破老的固定的节目结构模式, 节目内容力求新颖, 不再拘泥于过去流行的节目形式, 要有更加多样的节目类型, 例如某次韩庚表演的“除夕”的儿童节目, 利用电脑技术和武术的结合, 做出人兽对峙的绝对真实感, 令观众感叹其神奇, 类似这样的新颖的形式, 应该多多出现。在演员选择上, 保留人们熟悉的老面孔的同时, 增加青年新人的表演机会和时长, 会给春晚舞台带来新的气象, 例如近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开心麻花”, 给观众带来的不一样的欢笑声。

2.扩展舞台

春晚成为全国文艺精品荟萃的大舞台, 必须开放办春晚, 春晚是除夕最大的播出平台, 各类节目都该拥有平等的参与权。恢复让各省选送节目的机制, 建立更加有效的海内外节目征集机制。传播语态应向民生化的视角倾斜, 多制造一些草根明星、多让民间新面孔参与表演、打破老面孔长期垄断的格局。能否突破演播室格局, 更多一些体现节日狂欢的环节设计。

3.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现阶段的央视“春晚”在硬件技术方面已经趋于完美, 全息的舞台已是运用了全国最顶尖的舞台技术, 但是其技术上的完美来的互动性不够, 仪式性太强, 节目本身内容不及其舞台效果动人等艺术上的缺陷,

4.拒绝低俗化

央视“春晚”为老百姓建设舞台, 不代表节目内容可以出现低俗化倾向, 需要雅俗共赏而不是过俗, 应注重文化传承和老百姓自己内心的东西结合起来。

把握好弘扬主旋律与遵循艺术规律、正视社会现实与保持政治正确之间的平衡点, 处理好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继续把央视“春晚”打造好, 让其前途更加明亮和长远。

结论:

相信春晚在这些年经历的改革变化中, 必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不断进步, 不仅在硬件上越来越强大, 而且能够在节目内容上为大众打造出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摘要:央视春晚三十年, 其发展速度之快观众有目共睹, 从1983年的朴素期过渡到2013年的豪华期, 这和其制作内部环环相扣的严谨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量变引起质变, 因为央视春晚从每一个小的方面开始改变, 才造就了现在的饕餮盛宴。然而时代的飞速发展也必然使春晚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只有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足, 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足与对策 篇7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足

1.“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不足

我们承认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时,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特别是小学生的差异几乎每天在变化着。 如, 在小组活动时, 我们就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家里有台打印机就专门负责打印, 其他类型的活动任务均与他无关。 有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他这次活动主要负责为小组搜集资料, 下次就变成汇报交流时的主持人。 由此可见, 我们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同时应当肯定后一类同学的做法, 当他们的排版水平有所提高后, 就可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抛头露面”的任务, 喜欢表现的学生, 就可逐渐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搜集、整理”之类的任务。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差异看做是一种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他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进步。

2.“以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意识不足

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主人, 他们应有选择权。小组之间也会表现出差异, 我们不能粗暴干涉。 因为只有选择了感兴趣的活动项目, 才有动力和信心出色完成活动中的各项任务。 然而, 我们在活动中往往置学生的自主选择于不顾, 总是不放心学生, 生怕学生选择不好影响活动的开展。 我们往往让这小组完成那个活动项目, 那小组完成这个活动项目。 这样做法的理由是: 活动的内容可丰富一些, 活动效率可高一些。 殊不知, 这样的选择活动项目, 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特别是那些“小机灵”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如围绕《半截蜡烛》开展的主题活动中,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让学生选择活动项目:“同学们, 我们现在归纳的五个活动项目, 已经剩下课本剧表演和搜集背景资料这两个活动项目了, 请剩下的两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 ”表面上看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事实上最后两个小组只好翘起嘴巴无奈地进行了选择, 只好期待下次活动时早些举手争取选一个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

3.“以学生自由分组”的意识不足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选择权还体现在自由分组中。 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我们应尊重。 在分组活动中, 有些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几个成绩差的在一起活动效果肯定不理想;他们是‘捣蛋鬼’, 怎么能在一起呢;这一组怎么都是女生。 ”由此大声说:“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某某到这组, 某某到那组……”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学生的感受, 问一问学生这样组合的理由。 也许, 成绩差的那一小组为大家提供了生动、 直观的现场图片;调皮、捣蛋的那一组写出了一份出色的调查报告;全是女生的那组能把文章朗读得声情并茂。

4.“以评价促进活动”的意识不足

评价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 然而, 我们在实施评价时, 评价的尺寸没有很好的把握, 不同的学生没有采用不同的标准, 评价过于简单化、 程式化。 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及格、须努力”或用 “A、B、C、D”等形式进行评价。 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过程, 缺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活动主题却采用同一标准的评价。 这种无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采用“同一标准”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导致评价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对策

1.指导学生的及时性

由于年龄特点, 小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不断发展他们的能力。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 及时发现他们知识的差异、能力的差异,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比如, 确定语文活动的主题后, 每一个小组都面临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活动项目的问题。 这时我们可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及时与他们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协商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使不同小组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选择属于自己的活动内容。 在与学生的协商之前, 我总是要三问自己:我对学生兴趣、能力了解多少, 每一小组各有什么特点? 今天各个参考活动主题训练重点是什么, 分别适合哪类学生? 我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活动主题。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有效避免“协商”的盲目性, 才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起来, 关键是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需要确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人的意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 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不能随便或过早得出结论。 在活动中师生关系不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而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 我们只是引导, 大好的风光还要由学生自己去看, 自己去欣赏。 因此,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 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 使学生一开始就能进入一种状态, 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亢奋。

3.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一主题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同样的活动进度不同的活动要求”。我们要及时地对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 即依据活动目标作适当的调整和组织, 重新排列组合, 使活动的内容、形式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 以便不同的学生更好地选择、接受。调整时, 要遵循系统性、可接受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围绕活动的数量、覆盖范围、难易程度, 以及安排的顺序和进度进行, 删去那些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难以实施的环节, 补充一些相关的拓展性的活动, 使活动得到延伸。同时,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学识、见解当做活动的一部分, 在活动中给学生补充、引导。

4.评价学生的科学性

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自然会有成功的一面, 也会有失败的一面。 自然包括“碰钉子”,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但他们必然获取了或多或少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可以说他们都有了收获。 因此, 如果我们追求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评价, 那么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更多地强调了竞争和淘汰, 忽视了合作与共生, 从而造成了不和谐的现象。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多方面考查学生。 既要考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又要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态度的转变、 重视活动过程和体验情况、 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境而异, 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 在引导学生以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为主的基础上, 教师、家长、同伴、校外辅导员都可以作为评价者, 切实加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这样采用多把尺子, 多角度地评价学生, 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 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更从容地实践, 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上一篇: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下一篇:科学课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