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健康(精选12篇)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1
在高中阶段, 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将进入发育高峰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 并明显地感到自我的成长, 而促进这一时期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 就是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 尝试到锻炼的愉快, 竞争的刺激, 合作的欢乐, 体验到勇敢与顽强, 胜利与失败, 挫折与勇气, 拼搏与成功带来的兴奋和快乐, 而且会切实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了解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把握住了身体锻炼的最佳时期, 也就把握住了自己身体成长的黄金阶段。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有很多作用, 如促进身体增高, 力量增大;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发展神经系统的功能。现在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下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1.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脊柱一般在20~21岁才巩固。经常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可以使关节伸展性增加, 关节活动范围加大, 灵活而牢固;可以使肌肉逐渐变得结实, 肌肉力量增加;可以促进人体长高, 四肢发达, 胸围增大, 肌肉中脂肪减少, 体型也变得更加匀称而健美。
2.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少年时期的心脏及其神经支配的发育还未完善, 心肌收缩力还比较弱, 心脏重量、容积及每次心脏收缩所排出血液的绝对值比成人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提高;使心脏变得肥厚和发达;安静时心跳频率减慢, 可以使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轻度运动时心跳频率和血压变化幅度比一般人小, 使人不易疲劳, 而且恢复较快。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少年时期呼吸道的抵抗力还较弱, 容易发生充血、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增强, 因而胸围增大, 也可以增大肺活量, 还能使呼吸深而缓慢, 因此工作耐久, 不易疲劳。
4.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分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少年期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抑制能力较弱, 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快, 所以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具体、形象的讲解和示范, 容易理解和学会, 因此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具有较强的模仿性;能量物质的贮备较少, 肌肉活动时的神经支配不够完善, 所以动作还不够协调和正确, 容易产生疲劳, 但消除疲劳也较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作用, 从而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并能提高运动和学习效率, 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认识世界的前提, 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即刻作用和长期作用两个方面。
即刻作用就是体育锻炼时, 大脑中运动中枢兴奋, 使其他区域得到休息, 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另外,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 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层的厚度, 为提高思维与记忆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体育锻炼时管理运动的脑细胞和神经处于兴奋和抑制的迅速交替过程中, 使管理学习的脑细胞得到积极性休息。久而久之, 大脑的调节能力、活动强度、反应的灵活性和正确性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说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长期作用是经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促进右脑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锻炼时常常要求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生活更为复杂的任务。神经系统必须为此高度发挥出自己的机能来适应这些任务的要求, 所以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灵活性。
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心理健康品质
高中时期我们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习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情绪愉快稳定、适应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造成高中时期我们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在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与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
体育锻炼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 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 我们在体育锻炼中, 可以根据我们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性强的特点, 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 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 培养我们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 让我们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 从而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气质, 提高审美意识, 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体育锻炼中, 我们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 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能否超越, 一目了然, 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 激励自己勇于战胜困难,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培养我们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我们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增强耐挫能力,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 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另外, 体育锻炼中“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 长跑中战胜令人难过的“极点”, 跳过更高的横竿, 跑出更好的成绩等, 对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自制、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与同伴一起分担和处理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体育活动中, 人们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孤独, 不分地位、贫富、职业、年龄相聚在运动场, 进行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练习和比赛。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和睦相处、友爱互助,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可以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这种友谊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从而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可以培养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因此, 应要求高中时期我们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锻炼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采取有效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培养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尊重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在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和服从裁判;成为体育比赛中的文明队员。
学会生存, 学会生活, 学会与人交往, 学会做人。这是一个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体育锻炼让一个人有健壮的体魄。我们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对个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好基础意义重大。因为少年是人一生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并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 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 塑造健康体魄,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摘要:在体育锻炼中, 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 竞争的刺激, 合作的欢乐, 体验到勇敢与顽强, 胜利与失败, 挫折与勇气, 拼搏与成功带来的兴奋和快乐, 而且会切实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健康,身体机能,智力,体质,科学合理,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好,不得病,只重视生理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其实,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为人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美国某综合医院门诊部对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加选择地抽样调查,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有关,35%的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绪不好而引起的。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会越来越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生理健康,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症,身体状况良好,有充沛的精神投入学习和工作。那么,怎样才是心理健康呢?
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疾病,而是一个人在心理、精神上处在社会生活中完全安宁的状态。心理不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学会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豁朗的情怀,再大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而郁闷最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一个人每时每刻都保持心境的恬静和愉悦是不可能的,从来不忧伤、不生气的人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然而,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法采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是能做到的。在工作之余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也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经常在户外运动而又运动得当的人,总是精神充沛,情绪乐观。
1、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中,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2、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体育锻炼能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们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自觉、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加快疲劳的消除,常说的“疲劳”是一综合性症状,与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有关,若活动时情绪消极,会很快产生疲劳,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持中等强度活动量,就能减轻疲劳,且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从而减少了疲劳的出现。
4、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篇3
关键词:健康行为;体育锻炼;个人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94-01
一、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
1.健康信念。涉及到健康方面的信念与健康信念,它是人们接受保健指导,改变行为的关键。在知识--信念--行为的演变过程中,建立健康信念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没有信念,知识就很难变成行为,无论在从事体育锻炼、戒烟、纠正偏食、疾病防治,还是正确对待胜利或失败挫折的精神压力,建立健康信念都是至关重要的。患了重病而无健康信念,后果也多不好。
2.传统文化背景。每个民族都有传统文化与习俗,并强烈地影响人们道德观念、信仰和健康行为。人们的饮食、生活起居、嗜好、服饰等传统文化习俗,强烈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行为。其中有些对健康有利,有些对健康不利。如有的民族喜爱体育运动,就对体质和健康产生良好影响。
3.群体因素。个人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学校、伙伴、教师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家庭教育中以父母、兄长影响最深。所以子女的生活习惯、爱好、个性等常常同父母相似。在学校学生以老师为榜样,教师由于经常同学生接触交往,所以对学生影响较深。为人师表的教师,言谈举止、仪表、饮食起居等行为对学生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4.卫生资源因素。健康行为要建立在一定资源基础上,每个人在考虑其健康问题并作出行为选择时,都可能受到卫生资源的制约。在缺医少药的贫困边远地区,由于条件的不同,要求其居民与大城市完全一样,显然是不够现实的。但是,这种条件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
二、促进健康行为
(一)类型。
一是欧美三高型(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二是日本为代表的动植物食品混食;三是东方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食品不多,蛋白质及脂肪较少。中国的食物结构也是长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营养质量不高,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改善,我国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西方三高型膳食结构,容易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肠癌等疾病,在美国,大肠癌仅次肺癌,居死亡率第二位。其实,就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天天吃肉、鱼……在大块牛排中有时摆几叶青菜作样子,经常吃这样的饭菜为大肠癌大开方便之门。因为这种饮食植物纤维不足,从而造成便秘,人一便秘,食物在肠中滞留时间长,于是就容易产生致癌物质。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脂肪过高、营养过剩,是形成人肥胖的主要原因。
(二)积极休息与睡眠。
人们在从事了各种活动后常会发生疲劳。体力和脑力劳动速度越快,强度越大,持续越长,越易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充沛精力,保持健康就需要积极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即使在没有明显疲劳的情况下,人体各器官也需要一定休息时间,以促进其互相协调,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休息有积极性和消极性。所谓消极休息和积极休息方式是比较而言。消极休息方式是以静为主,或坐或卧。睡眠被视为最彻底的体息。睡眠是神经系统高级司令部———大脑皮质全面抑制过程,大脑皮质消除了疲劳,恢复了正常机能。这样,人就能重新高效率投入学习或工作,只有这样身体才能恢复灵敏、准确性。睡眠,是生理活动所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睡眠的时间因人而异,差别很大,通常与年龄、性别、习惯、季节、环境、神经类型、生活条件、劳动条件以及疾病情况有关。年龄越小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越长。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神经中枢的疲劳也可以用交替休息方式进行调节。比如说,在课堂上学习一个小时以后,进行十分钟课间操,就觉得神清目明,精神焕然一新,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一定意义上说,会休息的人也是善于安排生活的人。会休息的人善于将工作、学习、劳动交替进行,将工作或学习内容经常交换,使脑在经常交换工作、学习内容时得到休息。
三、体育锻炼———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已不满足于长期存在的定势格局。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将运动锻炼如同牛奶面包,它是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它愈来愈成为人类完善自我和向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体育活动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自我保健,其中最重要最积极的手段是体育锻炼。人类运用体育运动手段进行防治疾病的历史非常悠久。古希腊人很早就在石崖上写着“你想强壮吗?跑步,你想健美吗?跑步,你想聪明吗?跑步”。古代印度、罗马等国均有采用体操和按摩等方法治疗疾病和养生。早在公元前771年我国名医扁鹊就引用导引、按摩健身防治疾病。人们在新的空间每迈出一步时,都要向自己身体提出新的要求。无疑在未来,体育锻炼会在这方面施展自己才能,会在扩展人类活动空间,增强自信、勇敢和超越自我精神方面做出贡献。
项目来源: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科研处, 项目编号 JZXYKT--201439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乔培基、王胜超、肖明.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62.
[2]汪素霞. 对大学新生健康观念和高中阶段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4):133.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篇4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 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健康的概念界定研究
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 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 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和冷漠, 抑郁症等抑郁性疾患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患, 被人称为防不胜防的“心理”感冒。
由此可见, 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杀手, 心理隐患是造成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 吃药治疗心理疾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药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容易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上瘾。而此时, 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方面就有了积极地作用。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结果看, 已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 体育健心操就是一种对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方式。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心境, 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 因而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主要表现为: ( 1) 体育锻炼可调节心态, 稳定情绪; ( 2) 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 3) 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 ( 4) 体育锻炼可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心理相容。首先, 表现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 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 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 表现在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产生新的要求与现有心理的矛盾, 从而推动心理的发展。巴里克 ( Barick, G. L. ) 等发现, 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 其情绪变化小, 自卑减少, 随和, 社交积极, 社会适应能力强, 易成为集体的领导者。在小学高年级以后, 尤其是在青年期, 身体及运动能力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需要通过社会评价和价值观为媒介, 即只能间接影响个性发展了。体育锻炼能产生脑腓肽, 刺激下丘脑, 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 这是身体锻炼的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另外, 经常从事身体锻炼, 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承受挫折的压力, 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 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适应各种生活环境。通过群体的体育锻炼, 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 使社会交往增加, 身心欢快, 有助于消除孤独症, 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 从而实现对人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摆脱由于寂寞产生的孤独感, 组织一些需要小朋友集体协作, 克服困难去完成的游戏活动, 可以促进儿童克服不良的心理。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 自私、任性孤傲、放任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占有欲和依赖性过强等。适当的体育活动, 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 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身体锻炼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除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外, 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人。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使人从精神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 体育锻炼能推动心理的发展, 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与个性的形成与完善有密切关系, 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因此, 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与保持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较为理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应当被大力提倡与实施。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 培养活动兴趣和运动习惯, 比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所以,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 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 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并以此来调节心情, 促进身心健康, 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力.“亚健康”:生命的“隐形杀手”.解放军报, 2001-1-20.
[2]罗明, 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 2001, 4 (06) :28-29.
[3]北方.将抑郁反抗到底[J].中国健康, 2001, 1 (2) :20-21.
[4]佟立纯, 张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1) .
[5]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 2002, (02) .
[6]涂相仁.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1) :57-60.
[7]杨宗义.体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94-95.
[8]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5
摘 要: 本文简述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指出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它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身体调节,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实。关于体育锻炼“健身”的功效,人所共知;而对于“健心”的功效, 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国外, 体育锻炼正日益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在国内, 体育锻炼也较普及, 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推动了人们锻炼的热情, 但对于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 了解的人并不多, 为此本文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关系作进一步论述, 以使更多的人能全面认识体育锻炼的多功能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体育锻炼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能使人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锻炼也能使人学会合作相互配合,使很多人凝聚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夺取成功。体育运动能让你掌握一个与人相处的法则:这就是自己成功时要擅于谦虚,别人成功时要擅于欣赏,大家共同成功时要擅于分享,这一法则又是健全人格的法则。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如身体运动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坚强刚毅、开朗乐观。在锻炼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从而使自己的个性更倾向于成熟。
1.2 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中, 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 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还发现, 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 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 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 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 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 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1.3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 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 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 抑郁寡欢, 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 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了地克服孤僻, 忘却烦恼和痛苦, 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据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 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很强, 与人相处融洽, 情绪乐观, 多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 消除紧张, 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 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 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 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 克服孤独感, 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4 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 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 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拜巴沙, 1985)。朗(Long)1993 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人参
加散步或慢跑训练, 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 结果发现, 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都比控制组被试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克瑞(Crew)等人1987 年统计了34 篇有关研究论文后指出, 与
习惯于坐着的人相比, 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若有应激反应, 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 这些都说明, 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同样, 自觉、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常说的“疲劳”是一个棕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 若活动时情绪消极, 会很快产生疲劳, 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持中等强度活动量, 就能减少疲劳, 且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摄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从而减少了
疲劳的出现。
1.5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除此之外,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还反映在对精神分裂症、酒精和滥用药物、体表体型症状的研究等方面。
就目前而言,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在学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概念、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使个体发挥最优的心理效能。怎样在体育锻炼中发挥心理效应
2.1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个体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体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有关。个体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使个体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2.2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
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
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2.3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使个体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结语:体育活动对于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作用。
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6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02-010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锻炼时间和次数减少,从而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很多人提到健康便会脱口而出: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真正的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身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这些前人的精辟之言,对于提高我们健康的体魄、提高对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大为有益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同时对促进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感受,带来精神焕发的情绪。当代的一些娱乐体育节目,给人带来了极大乐趣,如健美操、网球、台球等都深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我们从电视中,银幕上看到的国内外引人注目的体育夺标和体育娱乐节目,更能使我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给人们精神带来的快乐,这就使人的身心得到良好的调节。体育锻炼对医治情绪病也有独到作用。一个人情绪不好,不但有损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和工作:“情绪病”靠药是医治不好的。现在人们发现,体育锻炼是一种改善不良情绪的“特殊”疗法。近年来,有的神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肌肉紧张与情绪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不愉快的情绪通常和骨骼、肌肉及内脏肌肉绷紧的现象同时产生,而体育锻炼能使肌肉在一张一弛的条件下逐渐放松,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此外,一个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精神上会得到美的享受,心灵的陶冶。例如,现在被很多人喜爱的健美运动,尤其是青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发达的肌肉和健美的体形。在参加这些健美活动时,会使人从中受到美的教育,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培养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体育锻炼能促使人们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会产生重要作用,一个的精神面貌往往是由人的个性决定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个性就是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有兴趣、嗜好、才能、气质、性格等等。体育锻炼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人们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因此,人们要引导自身个性的发展就要通过体育锻炼这一手段:例如:在经常参加田径、体操等各种锻炼后,就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坚韧、自制、果断、勇敢等品质。在参加球类等各种活动中队员间的协调一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沉着、冷静形成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优秀品质。特别是参加竞争性很强的体育竞赛,能激励,培养人竞争、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高度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去争取胜利的自信心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对修炼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锻炼有助于人们认识自我。体育锻炼大多是集体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锻炼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四、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人们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人们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五、总结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7
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 结合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的身体活动过程。体育锻炼对人体有良好的健身、健心、健美作用。健康包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本研究通过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自测健康的调查, 探讨运动量和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 试图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影响, 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共863人, 其中男358人, 女507人。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先后查阅了相关书籍十余本, 核心期刊资料几十篇, 收集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综合参考多方面的研究结果, 为本研究的选题和有关理论支持奠定了基础。
2. 专家访谈法:
在本研究中, 从选题开始, 到自变量表设计、统计方法的采用、统计结果的分析及小结部分, 都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请教, 力求正确。
3. 问卷调查法:
运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该量表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 1~18条目组成生理健康评定子量表;19~34条目组成心理健康评定子量表;35~48条目组成社会健康评定子量表。48个条目中, 正向评分条目有34条, 反向评分有10条, 健康总体自测有4条。每个条目最高分为10分, 最低分为0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和健康评定总量表分的最高分为170分、150分、120分和440分。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评定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该量表有三个项目, 分别从参加身体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每个方面分为五个等级, 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 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计分方法为:运动量=频率×强度×时间。运动量最高得分为100分, 最低得分为0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00份, 收回916份, 剔除无效问卷后, 有效问卷数为863份, 有效率为95%。
4. 数理统计法:将所测试的数据用SPSSFOR WINDOW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运动量与健康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将运动量得分与健康各维度得分计算相关系数, 发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健康总水平都与运动量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我们又把大学生男女生运动量分别与健康各维度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 男生运动量与健康各维度得分都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 表明男生身体锻炼的运动量越大, 健康的状况也就越好, 而女生运动量与健康各维度得分无显著性相关, 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 女生的运动量较低, 从体育锻炼促进个体健康的角度来说, 还未构成实际意义上的锻炼效果。建议大学女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
(二) 大学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生理健康主要由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和身体活动三个维度组成。除日常生活维度外, 大学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或P<0.05) , 男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或P<0.05) , 女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各维度呈轻微的负相关 (P>0.05) 。有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对人体代谢都有积极的影响。体育活动能提高人体耐受力, 对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的增强有着积极作用, 从而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损伤, 预防和减少一些常见身体症状的发生和提高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同时, 体育锻炼对人体柔韧素质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人们已从实践中认识到, 对一个健康人来说, 能够自由灵活地做各种动作, 必须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
(三) 大学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心理健康主要由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三个维度组成。我们将运动量得分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计算相关系数发现, 大学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 , 男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或P<0.05) , 女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呈轻微的正相关 (P>0.05) 。体育锻炼是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它可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 因而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使人的感情和意志得到陶冶和磨炼, 可以体会积极的情绪体验, 也可以提高对挫折、失败的承受力, 并能够为在学习、工作中所产生的压抑、不满等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的宣泄口, 能忘却烦恼和痛苦, 消除孤独, 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对事物充满兴趣, 以利于心理平衡, 促进心理健康。
(四) 大学生运动量与社会健康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社会健康主要由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组成。我们将运动量得分与社会健康各维度得分计算相关系数, 可见除社会支持维度外, 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总水平都与运动量呈正相关关系 (P<0.01) , 男生运动量与社会健康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或P<0.05) , 女生运动量与社会健康各维度呈轻微的正相关 (P>0.05) 。体育活动对协调人际关系、培养社交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可加强个体人际交往、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时的见面、熟悉、相互了解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体育活动中要承担各种角色:如组织者、决策者、参与者等都对大学生的社会健康具有极大的意义。有研究表明,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提高;而且, 学生在体育中获得的合作和交往能力也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该结果也提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健康水平。
三、小结
(1) 除日常生活、社会支持维度外, 大学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健康总分及各子维度呈低度正相关并具显著性差异。 (2) 女大学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及子维度呈低度负相关, 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健康总分及各子维度呈低度正相关, 但都无显著性差异。 (3) 男大学生运动量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健康总分及各子维度呈低度正相关并具显著性差异。
四、建议
(1) 进一步加大高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改革与管理力度,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习惯及体育观念, 真正地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 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总体健康水平。 (2) 体育教师应注意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使其获得更多的积极的运动心理感受, 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不同层次、性别的学生, 合理地设置运动锻炼项目, 激发他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养成他们自觉锻炼的习惯。 (3) 建议积极倡导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运动量, 尤其是女大学生的运动量, 具体的强度、时间、频率因人而异, 以使体育锻炼达到最好的健康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160-168.
[2]王健, 马军, 王翔.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00-104.
[3]黄茂武, 陈智勇.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15-25.
[4]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K].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5]袁存柱, 符晓航, 张海霞.海南省大学生社会健康状况及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32-34.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8
关键词:社会公众,健康需求,体育锻炼,特征
在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加大对公众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 成为提升全民健身开展质量、实现体育健康促进的途径。健康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在生活中, 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 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 是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之一。
1 大众健康需求的内涵
也不断提高。对人们来讲,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是保证生活工作的基础条件。健康需求指的是:个体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在行动、心理和意识方面的健康目标实现的过程。健康需求是推动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驱动力。积极的健康需求, 能够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提升体育锻炼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经济繁荣、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2 新时期大众健康需求的特征
2.1 主动性
个体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在生活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工作任务、经济压力、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个体的身体、心理等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不断增加的经济压力等因素影响下, 个体对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成为一种主动的追求目标。正是健康需求的主动性, 给个体参与体育锻炼, 带来了驱动力。
2.2 多样性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人, 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 会受到经济环境、人际环境、实习环境、生活环境的多重影响。这些影响在激励人们不断拼搏和进步的同时, 给人们的身体、心理带来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因此, 人们在追求健康时, 表现出了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目标性, 健康需求的多样性, 是参与不同项目体育锻炼的基础。
2.3 动态性
人们的身体、心理等状态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环境中。因此, 人们健康需求表现出了动态性。这种动态性, 体现在不同时期健康需求的不同目标。例如:在人们刚刚从开始工作的时候, 可能由于生活环境、工作任务等的变化, 造成个体心理的巨大变化, 这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提升心理健康适应水平, 成为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工作环境的逐渐适应, 在面临结婚、生子、买房等任务时, 可能由于压力大等原因, 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层面表现出了更大的倾向。所以, 人们健康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3 体育锻炼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的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
在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加大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 利用社区宣传栏、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途径, 加大对健康的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 提升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加强对健康行为的追求。加大健康宣传力度, 是提升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基础, 是保证锻炼主动性的基础。
3.2 优化体育锻炼内容, 培养人们健康锻炼的意识和技能
在全民健身开展的过程中, 帮助人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 是提升大众参与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时候, 教师要加大对个体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基础、年龄、性别等特征的了解, 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按照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 选取人们喜爱、适合体育锻炼开展的内容作为大众体育锻炼推广的项目。通过这些运动技能的传授, 提升人们的自我锻炼能力,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3.3 做好大众健身体育活动的组织, 激发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
在大众体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要以人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促进为目标, 在开展日常体育工作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等, 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会、篮球等专项联赛、健美操比赛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更多的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组织方面, 社区等要安排专人进行负责, 组织创建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 在健全俱乐部制度的同时, 发挥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3.4 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 提升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在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参与人数和场地设施的影响, 使得一部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们积极性遇到一些阻碍。例如: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体育锻炼需求、场地设施老化、损坏, 影响人们体育锻炼安全等等。因此, 在群众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要加大对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在优化体育场地设施使用范围和时间的基础上, 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
3.5 做好人们的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关系、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使得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因此, 加强对人们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 成为提升人们健康水平、实现人们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心理疏导, 需要体育教师、体育社会指导员等, 积极组织人们参与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释放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
3.6 培养人们适应体育环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加大对人们在不同环境, 运动条件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为人们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要善于加大对个体的引导和教育, 按照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的变化,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场地, 实现从事锻炼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例如社区可以组织教一至二套如韵律操、太极拳等健身技能身, 帮助人们在有限的锻炼场地、体育器械的时候, 能够很好地实施体育锻炼。同时, 要加大培养体育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能承担一些组织管理事务,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让他们自己去做, 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于社区或者单位所承办的运动会, 应让每个成员去组织和承担, 以有效提升人们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大众体育开展的过程中, 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提升人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技能水平, 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 实现体育健康促进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需要社会不断地优化体育锻炼环境、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充分利用运动会、节日等机会,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正确认识健康需求的基础上, 提升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红芬.健康教育相关概念与学校卫生工作新思路[J].江苏预防医学, 2011 (03) .
[2]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 2008 (08) .
[3]周结友.全面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02) .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9
大学生仍然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南京、合肥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心理健康和锻炼频率的关系,为进一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上海、南京、合肥高校的学生,各随机抽查200名同学。
2.2 研究方法
2.2.1 面访:
通过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他们关于锻炼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
2.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文件
2.2.3 心理测试法:
随机抽调上海、南京、合肥高校的学生各200名,对他们进行了正规的心理测试,测试问卷采用的是《心理健康诊断测试》。该问卷是在日本铃目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的基础上由我国心理工作者修订而成的,有时也称作《一般性焦虑测验》。可用于综合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试问卷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为1 7 6份,有效率达8 8%。
2.2.4 数据统计:
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运用SPSS11.5应用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
《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规定,若被试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八项指标中任一项的标准分大于8分时,就必须为他制定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从表中可以看出,学习焦虑该项指标的平均分为8.3 0,可见学生整体上在这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它除冲动倾向最大值为7,其它各项都有超标,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是值得关注。在进行心理诊断测试后,我与参加心理测试的部分同学进了交流,他们普遍认为多年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引下,学习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压力,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的有所认识,但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够正确解决,所以大部分同学在长期的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有很多同学谈到,自从上大学以后,由于空闲时间比在中学时有所改善,所以有了很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例如男同学能经常去打球、游泳或者练习跆拳道,女生会在课余参加健美操班等等,心理上的种种焦虑在运动后能够得到很好的放松,所以从自我评价的角度上,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在心理上已经比中学时代有了不少的改善。因此,我在后来的调查研究中,特别关注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这在后文将特别论述。
3.2 体育锻炼频率的调查
我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分为三种:每周三次以上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的为经常参加,每周一到两次的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为有时参加,每半个月不能保证锻炼一次的为基本不运动(说明:这里的参加体育运动为除体育课以外的体育运动)。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生命在于运动,科学的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有效举措。这么多学生居然放弃了体育锻炼,这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同时,如果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体育与人类早期的其它活动有着渊源,特别是人们余暇的嬉戏玩弄,游戏竞争,舞蹈娱乐,宗教祭祀等社会文化活动密不可分,可以说体育运动既刻画着人类文化的积淀,又体现了体育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这么多同学放弃了体育,不仅仅是对一种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的途径的丢弃,更是对人类本原文化的一种无视。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思考之余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育的弊端——竞技体育模式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简单模仿和套用,让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兴趣,更别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这也给我们的体育教育敲了警钟!
注:1表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2表示有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3表示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
3.3 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和学习焦虑等八项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首先从不同等级的均值比较来看,以学习焦虑为例:随着锻炼频率升高,学习焦虑呈下降趋势(9.00>8.33>7.76),其它七项指标也是如此。可见体育锻炼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焦虑,有利于心理健康。同时从卡方检验值我们也可以看出,体育锻炼频率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中有显著性差异(0.014<0.05;0.021<0.05),也就是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明显的改善人的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
以上是从实践调查的角度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这个道理同样成立。众所周知体育有很多的功能,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说,首先它有健身强体的功能,健身是医疗、保健、养生、营养等许多系统的共同追求,体育锻炼当然也是以此为起点,这也是目前在体育课改中十分强调的一点——健康第一。第二,体育锻炼有移易情感的功能。因为人们在把一些平凡的事情当作仿佛是不平凡的事情去认真做起来的时候,特别是当他们有所成功和超越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情趣就得到某种程度升华,而每一次升华的过程,都会把他们先前还抱定的忧郁、恐惧、烦闷等不良心绪转移开去,代之以乐观,开朗、坚毅的情感;多次升华的结果,则会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这种功能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甚至重于体格强健。第三,体育有助于合作和交往,使家庭和谐。以上三点是主要的,也是针对人的心理健康来说的,所以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对心理健康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
注:1表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2表示有时参加体育锻炼3表示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1.1 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从单项指标来看,问题不容忽视,其中表现最为严重的是学习焦虑。
4.1.2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相关,锻炼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各项焦虑水平上都比不怎么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有所改善,其中尤以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表现的最为显著。
4.1.3 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几乎从不参加体育运动,这也反映出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体育设施简陋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和投入。
4.2 建议
4.2.1 建议学校有关部门要强化体育知识的传播,多渠道、多方位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项目,以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4.2.2 建议学校领导要重视对体育的投入。加强体育运动场馆的建设和开放,尽可能的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2.3 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改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凑热闹,而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从人的健康出发做出的改革,从事体育事业的工作者们应该积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结合学校实际,以最佳的方式去教学,这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
4.2.4 建议学校还要定期的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从而科学的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
4.2.5 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师肩负着体育人文精神传承的使命,人文素养很高的体育教师能够赋予体育教材和器材以灵性,能让新的体育理念由理想变为现实,真正唤醒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向往,最终达成终身体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季浏,殷恒蝉,颜军.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戴海崎等.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5]季浏等.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10
(一) 问题提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 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因此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 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身体锻炼是不全面。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实, 而对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即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 目前还没有像“健身”功效那样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国外, 体育锻炼正日益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人的心理状态的手段, 但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无论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较多, 而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迎接将来的种种挫折与困难, 以更好的适应生活和社会。
(二) 研究假设
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有显著差异;
男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显著差异;
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可归为几个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与物理系学生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调查表3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255份 (其中男生111名, 女生144名) , 回收率为85%。
(完事)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也称UPI, UPI共有64题, 采用是非式选择, 肯定选择题记1 分, 否定选择题记0 分。 (2) 自编《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
() 研究方法
调查三法:对大学生课余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为主试, 统一发放问卷, 按统一指导施测。
数理统计法: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文献资料, 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和利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特点
表1通过学生自我评定反映被试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心方面的问题, 但真正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却非常少。一般来说, 学习负担过重, 对大学生活不适应,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学习竞争压力大, 专业选择不如意, 以及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是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从表2中每周参加一次、两次、三次及四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可以看出, 即使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大多数也只有一次。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男性大学生较女性大学生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绝大多数的女性大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根据笔者的平时观察, 究其原由除了她们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主观因素造成外, 更多的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主要是场地、器材设备严重不足而制约了她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 经常参加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T检验
T检验统计量 t= -2.44 , 自由度df=252,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概率sig=0.016< 0.05 , 因此可以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 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三)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进行因素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因素分析, 按照特征根大于2.5, 抽取出七个共同因素, 这七个共同因素累积解释整个问卷的40.03%。其中第一个共同因素解释的百分比为9.70%。第二个共同因素解释的百分比为6.29%, 其余四个共同因素解释的百分比都在4.27%以上。为这七个因素命名分别为人格因素、自我评价因素、情绪稳定性因素、人际交往因素、生理因素、他人评价因素、自我觉知因素, 这七个因素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讨论
近年来, 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据此, 本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 发现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 体育锻炼的健心效应没有引起大学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 但却没有及时地进行咨询或治疗。通过调查, 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学习竞争压力较大, 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 随着成长与成熟, 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毕业就业等问题是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许多大学生不进行心理咨询或不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 是因为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不够全面。与此同时, 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主要是场地、器材设备严重不足、时间不充裕而制约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 许多大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而且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正是本研究要提醒大学生要注意之处。
研究中发现男女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差异显著。由于在师范院校中, 女生比例大于男生比例, 这也是本研究中所选被试存在的问题。因此由此说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并不充分。但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各自总数的百分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此结论。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 而且适当的增加锻炼次数更有益于心理健康。这要求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 应注意体育锻炼强度, 持续时间和频率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根据自己的身心状况水平科学地从事锻炼。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因素分析, 提取出七个共同因素, 其中第一个共同因素解释的百分比为9.70%,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因素能够做出更多解释, 说明人格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逐步完善人格。与此同时, 组织一些体育活动, 在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觉知等方面的能力, 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五、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 在本研究范围内有以下结论: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11
【关键词】锻炼 习惯 终身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校是学生生活 学习 锻炼的场所,应尽可能的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场地,器材,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舒适 宽松 自由的环境中自我锻炼,形成习惯,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金钦昌 学校体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体育锻炼与健康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江西师范大学4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50名,女生250名。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检索有关国内高校大学生健康观念、体育锻炼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文献资料,书籍、收集相关的报道等,对其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5%。为了问卷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并随访了辅导员、体育教师以及大学生本人等记录有关情况分析,得出结果。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采用交互分析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性检验,将统计获取的原始数据在Excel 2007软件上进行汇总。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健康观念认识状况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处在既自由又有多种选择、机遇和激烈的竞争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对身体健康观念的偏差。由表1可知,目前江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对健康观念的认识情况有多样化和多重性,较少有单一的认识。不赞同身体没有任何病的认识居首位,从这方面就可以明显看出健康第一,关注自身健康,但是还有部分大学生中对健康观念的理解不全面,认为没有疾病占6.8%;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较匮乏的占35.8%,大部分学生缺少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也缺少必要的了解,对于乙肝、艾滋病这类危害程度很大的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也较少。对健康的自我评价比较高,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的占57.4%。值得注意的是,统计的数据显示,从抵抗能力、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和乐观的心态来看,男生对健康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爱好运动,无论从体育锻炼的频率还是从时间、强度来看都明显高于女生,同时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比女生高。
2.2 体育锻炼情况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其运动是否感兴趣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该文对体育锻炼状况分为3种类型:经常锻炼、很少锻炼和几乎不锻炼。从表2调查结果来看,经常锻炼的有253人(这里指每周锻炼3次,每次不低于30 min),约占总调查人数的66.6%,14.2%的学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但是还有19.2%的学生每周几乎不锻炼,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在通过面访中笔者了解到,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体育锻炼的氛围。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是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和足球等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健身项目,而这些项目又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和设备等,但受场地、器材及设施等的限制很难有机会每天都参加锻炼,一些喜欢锻炼的学生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知道的锻炼方式比较集中,形式比较单一,学生选择了球类运动、跑步、器械健身,少数学生选择了其他的运动方式,如游泳。而这种集中单一的锻炼方式,与受学校体育设施的限制有很大的关系。
2.3 生活方式现状
调查表明(见表3),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睡眠不足(8个小时)居首要位置,其次是学习时间长(超过8个小时),据了解大学生中有熬夜习惯、学习时间长的大学生较高,可能是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也更大,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准备着各类证书、考研或找工作,是熬夜的最大推动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8.9%的学生把时间花在娱乐场所,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玩电脑游戏,以致上网的频率与时间也较多,甚至有“包夜”,迷恋夜生活现象存在。在饮食习惯上,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偏食、厌食和摄入过多的糖分与盐分。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烟、饮酒等。大学生中有疲惫感、头痛、失眠、近视症状的还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亚健康状态特征表现,从中可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量的“亚健康”人群。
3 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今后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摆正健康教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转变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使全体学生能够自觉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要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学校要进一步制定各种体育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把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性等同于文化思想素质,营造一种“我要健身”的热烈氛围。教师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健身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指导自己,将完成教师掌握的健身意识转化为学生自己掌握健身意识,养成健身习惯,让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主人,形成“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
(3)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体育建筑、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的载体,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建议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建设一些体育建筑、场地,购买一些体育设施、设备及体育用品等;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教学内容所必须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较为先进的运动器材与健身设备,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所需。
(4)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健身意识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健身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意识一旦形成,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就自愿去参加体育锻炼,即使有许多外在的条件包括时间、场地等的限制,也会最大限度地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参加锻炼。如果把健身理论知识系统、深入、有针对性地加以学习,并通过自身实践体会,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所在,对学生会产生终生的影响。
(5)大学生要自觉主动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生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所以学生应充分调动自己体育锻炼的积极心态,自觉主动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经常阅读一些体育报刊、杂志,观看健康知识讲座节目,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健康保健知识;也可以通过校园中的标语、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自我爱国的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形成和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6)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思想上武装他们,增强大学生抵制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能力和辨别能力,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通过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来丰富自我的闲暇生活,使其多样化、知识化、文明化;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生活规范建设是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生活制度建设,对大学生作息时间、卫生、行为方式等都要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为大学生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摘要:该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目前江西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健康观念、体育锻炼、生活行为方式等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无论在健康的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健康的行动方式上,都存在着不少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提出了有益于增强大学生健康观念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期改善目前的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观念,体育锻炼,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D].扬州大学,2014.
[2]朱园园.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体育锻炼与健康】推荐阅读: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05-19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作业06-08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09-10
体育锻炼与营养10-15
体育锻炼07-12
体育锻炼能力10-20
体育锻炼意识05-24
课余体育锻炼05-27
冬季体育锻炼05-28
中职体育锻炼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