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探索

2024-11-28

课程改革与探索(共12篇)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1

摘要:基因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并重的专业基础课, 必须适应当今教育要求, 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本文在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以期提高基因工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以来, 在30多年的时间内, 已经取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成就, 并且正以新的势头继续向前迅猛发展, 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最具生命力、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基因工程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同时带动了以其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正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未来, 与医药、食品、农牧、化工、环保、能源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形成息息相关[1]。今天,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 不但急需大批的专业人才, 也要求培养足够的后备力量。因此, 许多高校为满足社会需求, 新增了生物技术专业, 开设了“基因工程”课程, 笔者所在的学院也不例外, 在2003年开始增设了动物科学生物工程方向, 于2006年升级为生物技术专业, 希望能为国家培养和输送这方面的人才。基因工程是从分子水平上对生命复杂现象的认识和操作的一门新兴的学科, 该课程内容繁多、概念抽象, 理论性和技术性强。然而, 当前高等学校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 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同时, “基因工程”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合理构筑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跟上学科的发展进程、具备前瞻性和开拓性, 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本人对《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一、精选教学内容

基因工程就是在生物体外, 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 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 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 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或定向地创造生物的新性状, 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子代创造出新的品种。目前, 国内外出版的《基因工程》教材版本很多, 编排体系也各有各的特色, 内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动物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 这些课程与基因工程联系密切, 相互渗透, 在教学上难免存在一些重复。为此, 我们根据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体系, 对《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主要以楼士林等主编的《基因工程》 (科学出版社, 2002版) 、吴乃虎主编的《基因工程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02版) 等为主, 结合其他参考文献, 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之外, 重点强调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条理性, 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重新构建的理论体系包括3个部分:基因工程操作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操作主要技术以及基因工程实际操作应用。基因工程操作原理涉及各种基本概念、各类分子克隆工具酶、各类分子克隆载体的结构、特点等;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包括PCR技术、核酸抽提技术、基因文库构建技术、目的基因与分子克隆载体的重组以及重组体的转化与筛选鉴定、基因表达技术等, 让学生全面掌握基因工程常用的实验技术原理及操作;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渗透至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 且扩展到人类生产实践的各个行业, 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能源等, 大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所以基因工程实际操作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报告、实际案例分析和生产实习的形式进行。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科学发展与生产实践息息相关, 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及求知欲望。在讲授基因工程主要理论内容的基础上, 补充引进一些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结合畜牧兽医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穿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讲授外源基因的表达时, 可穿插介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 还可介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一些新的免疫增强剂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等。这些讲解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尽量接受基因工程相关的新观念、新动态, 了解学科最新的发展概况, 而且能推动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检索和自学一些本学科相关的一些新技术、新成果, 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严重束缚。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实践中, 将以往“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转向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与提倡素质教育的精神相符。因此, 在本课程讲授时, 笔者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 把“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入教学中。

具体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利用一些案例来引起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在课前先给学生安排好案例, 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 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 能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生物技术发展很快, 其成果日新月异, 对于“基因工程”这门课程而言, 在教材中不断补充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已经是一种常态。因此, 笔者在备课和教学时随时将学科前沿的一些最新成果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使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反映实际, 这样, 分析问题的方法就不至于落后学科的前沿动态, 就能达到培养高起点、高素质的大学生的教学目的。

2. 把“读书报告”引入教学中。

由于本人同时担任了两门研究生课程, 因此将研究生教育中的“读书报告”教学方式也引入了本课程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指定一些题目, 或者学生根据兴趣自选题目,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30篇以上的中英文文献, 按照中文核心期刊的格式, 撰写一篇反映基因工程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文献综述。综述完成后, 在课程中间利用3课时让学生根据综述内容做口头报告, 然后针对报告内容在班里进行讨论。通过合理安排读书报告, 使学生提前接受阅读文献、分析综合材料以及写作能力的训练,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把“小组讨论”引入教学中。

在学期初, 以4~6人为一组的标准将上课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根据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安排一个专题, 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 准备专题内容并制备成ppt文件, 在学期末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上讲台讲解专题内容, 其他同学要根据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 讲解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解答。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动力, 激发学生求知和创新的热情。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读书报告”、“小组讨论”这几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 达到以下的目标:

1.让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能发展学生智能,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2.通过做读书报告可使所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中外文文献, 学生可拓宽知识面, 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 为其进行高水平、创新性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3.读书报告和小组讨论可以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对阅读、思辨、写作、口头表达这几种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同时可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增强他们对信息的敏感性和使用信息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改进考核方式

科学、公正、客观地全面评价学习效果, 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 而不仅仅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考查的内容不仅有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在专题报告和小组讨论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调整考核方式后, 本课程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30%, 包括随堂测验、文献综述、课件制作、口头报告以及小组讨论。期末试卷成绩占70%。在期末试卷设计上, 加重主观命题的份量, 减少客观命题的比重, 同时增加设计分析题型,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 基因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并重的专业基础课, 其发展迅速, 要求我们老师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动态, 精心组织课件,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21世纪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崇波.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 2005, 26 (6) .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2

赵国平苏毅超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摘 要:各成人高校的立体构成教育,大多数情况下兼具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性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未必适用于成人高校的立体构成教学。本文在分析成人高校的学生特点和立体构成的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各成人高校特点的、复合式的“一课两制”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式教学,以满足各成人高校立体构成教学的特殊需要。关键词:成人高等学校、立体构成、一课两制、互动式教学

一、《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立体构成,源于20世纪初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实践,它“通过一系列数学化结构的几何形态,并施以标准化色彩,按照各种不同的组合构成方法,创造出各种非自然的形态造型,这些造型有的可直接用于设计中,有的可启发产生其他新的造型”。在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系)的课程体系内,《立体构成》属于设计基础课程,是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大多数成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将其列为必修课程,通过《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立体方面的造型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设计实践打下造型基础。

在普通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系)内,《立体构成》课大多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相对的独立性。任课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设计教学服务这一出发点来看,这种模式的指导思想无疑是符合设计教学规律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名优秀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以本科四年制的各大艺术设计院校(系)为例:其在读学生大多具有艺术和设计基础。早在其中学时代,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经验,对形式美各因素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已经接触过三大构成(即平面、色彩和立体构成),树立了比较牢固的构成观念。进入大学后又经过了比较系统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教育,为学好《立体构成》课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艺术设计院校(系)整体艺术、设计氛围的熏陶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通过自学、专业实践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手段来获取的。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但这种模式,未必适用于成人高校的立体构成教学。笔者也曾经在最初的几年立体构成教学中尝试过这种模式,效果差强人意。成人学生结构的复杂性及其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使得单一模式的教学极难有效开展。因此,必须建立适合各成人高校特点的《立体构成》课程新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各成人高校立体构成教学的特殊需要。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笔者提出建立复合式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模式——“一课两制”教学模式,并将之应用于艺术设计各专业的《立体构成》课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一课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所谓“一课两制”,是指同一班级、同一课程内,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大课” 与“小课”相结合,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成人学生特点和《立体构成》的课程特点,实施“一课两制”的复合式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媒体、多种手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一)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一课两制”,大、小课相结合。

各成人高校的立体构成教育,大多数情况下兼具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性质,而不能简单

①地将它列入高等教育的范畴,最多只能作为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其对象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这里主要是指艺术基础和设计基础)的学生。而各成人高校的学生显然并不在此列。除了极少数毕业于美术或工艺美术中学的学生以外,大多缺乏艺术天赋,没有艺术和设计基础。在进入大学之前,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立体构成教育,甚至连更基础的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也没有接触过,构成知识极为欠缺(只有少数本科层次的成人高校的学生情况稍好)。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另外,各成人高校的学生结构比较复杂,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甚至同一班级内部,其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都会有较大的不同,根本无法实施单一模式的教学。

“一课两制”的教学模式,便是基于以上诸因素提出的。

在授课之前,任课教师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做初步的调查摸底。根据其专业基础的不同,将该班分成两部分。将少数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组织为一个相对独立于所在班的“小班”。

正常授课面对全班同学,即上“大课”。主要讲解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法。从最基础入手,内容的讲解与辅导,要特别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同学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原属非艺术类生源的各专业学生,授课时应尽量从最基本的形体入手,多进行基础造形技法的传授。对于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对其较为熟悉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原理在形式美学中的反映,要重点讲解,并尽量安排能够发挥其逻辑思维优势的作业练习。讲解尽可能地详细、具体、直观。课程前期注重知识量的积累,注重培养学生对立体构成概念的感性认识。而到了课程后期,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和审美意识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其专业基础的不同,“小班”同学可有选择地放弃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小班”的同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可在“大课”之余进行小集体授课,即上“小课”。由于人数较少,可灵活选择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在教学方式上,以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手段上,多种媒体、多种手段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式教学。

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系)的《立体构成》课,大多安排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课之后。通过对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对形式美学的造形法则有了些许的认识,但仍很不足。立体及空间概念的存在,使得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相比,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复杂。从二维平面观念过渡到三维立体观念,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对于部分立体空间观念差的同学,甚至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

所以,立体构成教学应首先从立体与空间观念的培养入手,让同学们首先对立体的形态特征、空间的虚实、动静感、平衡感、量感等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前期的作业,应注意基本形体和基本空间关系的把握,使其树立牢固的立体、空间观念。

立体构成中的立体、空间概念,大多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对于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仅仅靠对文字和图片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们不能够提供更为直观的立体形象。照片只能提供单一观察角度下的立体效果,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件作品,其效果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件物品,对物品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的判断也不尽相同(对于规则的、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说,效果可能会稍好),所以要有大量真实的作品来进行演示。对于《立体构成》课的教学效果而言,实物直观远远优于模象直观,模象直观又远远优于言语直观。如果在实物直观的基础上再加上图片的绘制,结合模象直观以此来突出其本质要素,则更为有效。当然,照片也必不可少,通过图书、资料和网上下载等手段,各种照片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现实中的三维立体作品(由于立体构成作品往往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间,在教学中不可能一次性展示太多的实物)。而且,平面二维的图片在携带和陈列、展示方面的方便程度,远非三维的立体构成作品可比。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多媒体形式的电脑辅助教学方式能更充分、更直观展示授课内容”,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模式的主要趋势”。同时,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开展网上教学,可以突破一定的③时空界限,以弥补因成人学生到课率低而造成的课堂交流不足的缺陷。

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际操作,以及多方面的互动,也仍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立体构成的实操性很强,所有的空间以及立体关系必须通过材料来表现。因此,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加工方法,进行较为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知,甚至可以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使同学们对着材料找灵感,籍此培养他们对材料的感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只有亲自动手制作,才能对材料的成型特点和制作工艺有亲身的感受。在作品构思和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进行不断地修改,学生有了更加直接的、更加真实的感受。所以多做作业,以此来不断地加深对专业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十分必要。

在这里,互动式教学不仅仅指的是师生互动,还包括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大”、“小”班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尤为重要。因此,在作品的构思与创作阶段,应该两课合一,以充分发挥“小班”同学的优势,使其带动“大班”的同学。《立体构成》作为一门研究视觉美学规律的课程,感性思维占极大分量,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其知识点的非线形的特征,决定了单靠集体授课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只有通过个别辅导与充分交流,才有可能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立体构成的造形法则。而且,不同的学生所理解的方式不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相同。只有通过互动交流,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 在“一课两制”的模式下,“小班”是依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以及学生自己的意愿组成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强。在灵活的教学方式下,在作品的构思与制作阶段,“小班”学生在创造性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作品的质量水平比较高。

“小班”所取得的成绩,对“大班”有一定的激励和促进作用。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大班”同学成绩的提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大课”的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大部分同学的专业基础水平的缘故,“大班”同学也比较容易适应这一模式。

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手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同学们掌握立体构成知识的难度有明显降低,理解、消化的周期缩短。在作业安排时,以二、三个人为一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构思作业,使同学们做到了优势互补。同学们普遍反映,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对于专业基础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较差的同学,这一做法意义更为重大。事实上,两个同学合做十个作业,比之每个同学做五个作业,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的立体构成作品,参加广州市学校科幻美术创作大赛,获得了大学组的一、二等奖各一名。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为以后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造形基础。学生所学的立体构成知识,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设计实践中。其中的产品设计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参加省、市级高校大学生设计比赛,共获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优秀奖若干。

四、讨论与建议

从设计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设计教学服务的角度出发,立体构成的教学,除了讲解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法以外 还要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各专业不同的教学要求。

中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除了部分美术和工艺美术中学以外,基本上没有三大构成教育。而且各大艺术设计院校(系)的设计教育观念大多比较片面,往往将美术等同于艺术,忽视文学、诗歌、音乐、戏剧、建筑、雕塑、书法等学科门类对设计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视觉美学现象的专

④门研究,更为欠缺。

因此,要学好立体构成课,就必须鼓励学生翻阅大量优秀的图书资料,多参加高水平的专业展览和专业讲座,从书法、舞蹈、建筑、美术、音乐、诗歌等诸多艺术领域找灵感,并“从生活中学会观察,科学地认知各种物象形态”,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采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能够全方位地、较逼真地地模拟现实中的立体构成作品,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各种立体、空间关系;省却了材料的购买、加工等麻烦,节约了时间;摆脱了材料加工与制作的限制因素,使同学们可以集中精力于形体的创造上来,对于开拓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建立适合各成人高校特色的立体构成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应立足于学生情况的复杂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立体构成课的课程特点来组织教学,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作者简介:赵国平(1969—),男,汉族,河南郑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形式美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苏毅超(1960—),男,汉族,广东番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

⑤参考文献:

[1][2][4]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3] 张柏盟.电脑辅助立体构成教学研究[J].装饰,2000,(5).

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体验 篇3

一、实验具体情况

1.明确改革目标

我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读新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系统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意图,使课堂教学改革始終能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进行。

2.转变教学观念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是新课程对教师十分紧迫的要求。然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遵循的模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靠教师在探索中解决。这就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兰州参加新课改观摩、交流活动,并邀请教改方面的专家来学校作专题讲座,各教研组也积极组织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验。安排了新课改示范课,开展了“人人上好一堂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人人努力寻找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模式和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多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要增强学生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识。所以在实验中,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师者风范,与学生谈笑风生,学生也由虚心聆听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积极参与者,大家都是平等的,通过平等的对话引发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学校组织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专题研讨会,各实验班组织了“新课程怎样学”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坚持教改原则

(1)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知识、培养能力。

(2)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目的。

(3)以“鼓励”为主,不“限制”学生,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

二、体验与反思

1.加强教材的整合

网络时代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不能只是围着书本,为教书而教书,必须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处理好教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分配组合,还要树立大教学观,以点带面,旁征博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活动的实效

新课程倡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活动,看似进行得热热闹闹,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笔者曾听过一节省级示范课,上课内容是《皇帝的新装》,教师让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反复表演皇帝试穿新装的情形,学生和听课老师笑成一片,但课后一想,当时的情景除了搞笑以外,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所以活动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既获取新的知识,又获得某种能力。

3.落实训练的目标

每一节课都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所以每一节课都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些课以学生的自主实践、自主发挥为主,有些课以教师的点拨训练为主。但不管是怎样的课型,都不能摆花架子,也不能走过场,应该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规范媒体的使用

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是新课改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不用多媒体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但在教学实施中,一些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滥用多媒体,使教改走向了误区。现代教学媒体的确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渲染课堂气氛,加大教学容量,但它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说与写,更代替不了学生对文字的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5.把握评价的分寸

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所以教师要慎用评价语,一味地表扬会让学生腻烦,一味地批评也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给予不同的评价,有赏识、有激励、有批评、有诱导,让每个学生乐于接受,并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

总之,课改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师生提供了展示创造才华的平台,成绩是喜人的,但也带来了许多的困惑,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困难,一如既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再上新台阶。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4

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我国, 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 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 并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纲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正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 涉及到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城乡建设规划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这个专业的开设将为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以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资源损失与浪费、保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主线, 以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为重点, 系统阐述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 自然资源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规律、资源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 协调资源与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将该课程设为了基础必修课程。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2013年专业调整中, 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改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这次专业调整是与地理科学发展趋势相适应的, 它侧重以学科层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 由于地理科学专业偏重于基础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偏重于方法与技术, 通过此次调整后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更具较强的应用实践性。为了使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一方面充分理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增强资源环境意识,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专业阶段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另一方面也能具备相应的调查研究方法与科学技术手段, 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 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二教学内容改革

1. 精选教学内容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资源与环境概论》 (王敬国主编, 2011年6月第2版) , 该教材在2000年第1版的基础上, 按照新的编写大纲进行了提炼和调整, 并根据新的研究进展补充了部分的内容。其优点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全书共分为11章, 包括概述、资源和环境与人类为社会发展、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水资源与水环境、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大气环境与全球变化、资源与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教材的信息量非常大, 但目前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对于资源与环境概论的课时设置为32学时, 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详细讲完所有内容, 因此, 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好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农业院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先修课程, 既要全面选择其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 又要对资源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因此, 在课程设计中, 任课教师重点选择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以及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讲授, 并以此为基础对教材各个章节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编排。将原教材的11章, 调整为8章, 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资源与水环境、第三章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第四章气候资源与大气环境、第五章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恢复、第六章生物资源与农业生态系统、第七章全球变化及其影响、第八章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管理。其中主要调整的是:把教材的第一二章合并为第一章绪论;教材的第三章和第八章合并为第六章生物资源与农业生态系统;教材的第九章大气环境部分与第六章合并为第四章气候资源与大气环境;教材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合并为第八章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管理。新的课程安排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与全面性, 又突出了农业高校的“农”字特色。

2. 建立教学基本案例库和特色案例库

为了加强学生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中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科学、农业环境学等专业的相关基本原理的理解, 全面掌握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采取多学科、跨学科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如我校李翠兰等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进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收集农业资源环境各个案例, 建立教学素材库, 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 研制多媒体课件, 并结合案例进行互动式讨论, 对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石油大学赵勇生等针对提高资源与环境概论公选课教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其通过实施案例教学, 从具体生动的案例开始, 把拟学的知识带到课堂上来, 提供一个拟真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鉴教学素材库这一有效方法, 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任课老师使用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和生态学教授程序主编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概论》教材中的案例与近期国内发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实例建设了教学基本案例库。与此同时, 结合学校科研优势, 选择部分相关高水平科研成果形成了教学特色案例库。在授课中适当穿插使用基本案例和特色案例过程中, 学生对本校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也就是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特色案例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农业气候资源”时, 结合陈立云教授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水稻两用核系C815S选育及种子生产新技术”科技成果, 向学生介绍了温度对水稻制种和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 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气候生产力这一抽象概念。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有利于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资源与环境慨论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导论性课程, 学生会觉得该课程很多内容比较科普化, 很多内容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习过, 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因此, 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意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思想观念做起, 从自我做起。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种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 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以计算机为核心, 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 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富有吸引力, 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 增加教学内容。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中, 任课老师利用互联网查阅下载大量文献、图片资料, 精心制作了信息量大、设计美观、逻辑结构清晰的PPT课件, 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给学生带来了相关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既弥补了教材在这方面的缺失,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 还利用互联网下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 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例如, 在讲述“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章节时, 给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国情备忘录之五——资源扫描”和美国Discovery频道拍摄的纪录片“驱动未来:能源革命”, 这些纪录片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和世界矿产与能源资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 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 还可以采用学习讨论活动等方式进行互动。如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中, 任课老师在完成主要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后, 组织1~2次学习分享讨论会, 要求学生针对本课程内容自由设计一个比较具体的学习分享主题, 并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将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 然后以PP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在学习分享活动中, 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互动的教学方式中,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分析问题, 拓展了知识面, 对学习内容有了很好的补充;通过课堂PPT汇报, 还增强了学生应用Power Point水平, 锻炼了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还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在关注哪些资源与环境问题, 在下一轮的教学中, 可将学生广泛关注的内容进行重点的设计, 这正是“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3. 实践教学

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加深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大家都很关心资源与环境保护, 但对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课堂的学习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因此, 开展结合理论学习的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任秀娟在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 带领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和环境监测局开展实习, 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也实现了从教室到企业或单位的转换。习向银等在“STS”素质培养理念指导下开展资源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情境 (如研究型课题) , 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 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湖南农业大学的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设立了资源环境概论实验模块, 并与地质与地貌学实验、自然地理学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地学综合实验大模块。该实验模块共计48个学时, 在内容选择上兼顾资源分析和环境分析, 测定环节上实现了“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分析测定—结果计算”一体化过程, 分析对象上兼顾固体样本 (即土壤、肥料和农畜水产品) 、水样和大气样本, 分析方法上兼顾酸熔法、碱熔法和干灰化法等方法, 较好地实现了野外与室内、定性与分析、实验与设计的“三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同作用, 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动脑动手, 较好地掌握了相关资源调查以及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结束语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资源与环境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与环境意识, 增长将来从事各项与资源、环境相关工作的才干与能力, 是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不断提高课程内容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联度, 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沛、刘洵、王翠红等.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 2014 (2)

[2]李翠兰、张晋京、郭聃等.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0)

[3]赵勇生.提高资源与环境概论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7)

[4]陈莹、刘宇航、奕娇.对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5]刘翠英、徐向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3)

[6]任秀娟、吴大付、欧行奇等.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5)

[7]习向银、王书凤、李丽梅等.“STS”素质培养理念下资源环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22)

[8]王翠红、周清、罗兰芳等.本科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5)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5

钳工技能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钳工是生产第一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钳工技能教学是机械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一环.文章结合丹阳市职教中心多年技能教学实践与经验谈了钳工技能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钳工技能教学 师资力量 钳工课改

《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6

(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81)【摘要】为了满足基层部队和未来战争卫勤保障需求,本文以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外科护理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构建课程体系。【关键词】护理士官;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47-01 卫生士官作为士官队伍的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部队基层平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1]。我院从2004年承担了护理士官教学任务, 为了提高卫生士官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从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实施了全面优化整合,构建了“突出基层部队特色、突出实战特色、突出护理士官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下面简介如下。一、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现状分析(一)接诊疾病谱特殊: 基层部队的伤病谱带有明显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地域特征,主要为男性青壮年易患的疾病,此外还有大量训练伤、战创伤、意外伤、特种武器损伤及应激性疾病等。(二)机构设置特殊:基层部队的卫生机构,共同的特点是科室设置综合、科系界限模糊。特别是团卫生队和营卫生所,不仅科系界限模糊,专业界限往往也难以区分。据调查,团卫生队的军医、护士、药剂师、检验技师、放射技师,常常互相兼职、单独值班;营卫生所的卫生士官更是“身兼数职”的全科卫生士官。(三)卫勤装备特殊:基层部队的卫生机构,主要配备简易化、小型化、野战化的仪器设备,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一般较低,诊断、治疗更多地依赖传统方法和卫勤人员的主观判断。特别在野外训练、抢险救灾和野战条件下,面对突發的伤情、复杂的伤类、严重的伤势和大量的伤员,卫勤保障工作缺乏现代化诊疗条件的支撑,卫勤人员必须立足现有装备,凭借传统的方法、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完成卫勤保障任务。(四)救治范围特殊: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主要留治治愈周期较短的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初步救治各种急、危、重症,其它慢性病、疑难病和经初步救治仍需继续治疗的各种急、危、重症,原则上送上级医院治疗。二、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针对以上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一)整体优化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护理士官的特殊性,我们本着精讲够用、突出基层部队特色原则,在理论教学上不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内容的广度,以师(旅)医院疾病收治范围为重点,突出基层部队急、危、重伤病护理和救治技术,军事训练伤等内容,如外科无菌术、外科休克、外科感染、损伤、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等;增加了军事训练伤,如软组织损伤、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删去了基层部队救治范围外的疾病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移植、颅脑肿瘤、食管癌、大肠癌、全身麻醉、门静脉高压症等;整合了与其他学科交叉或重复课程,如由胰腺炎、肝癌、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都讲,现归内科护理讲授,肿瘤在基础课中已涉及,这里不再讲授。通过教学内容整体优化,使护理士官所学知识贴近基层部队实际,满足了其第一任职需要。(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卫生士官教育培养的是部队卫勤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是卫生士官培养中的核心技能[2]。在技能课程设置上我们从卫生士官工作特点出发,突出急危重伤病救治技术;战创伤急救技术。1、增设了清创术、缝合、打结、换药、清创等基层部队护理士官常用操作技能;增大实践课的比重;另外,我们通过操作比武,增加实验设备、改进实践考核方法等一系列辅助手段,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2、构建了融外科护理技能、战伤救护、卫生防疫和卫勤保障为一体的综合实地模拟训练和综合卫勤演习模式,即将过去由各教研室独立开展的技能项目整合为共同合作的综合项目,并借助部队训练场到野外进行综合模拟实战训练,并通过进攻防御,伤员化妆、施放烟雾、发射空爆弹射击等制造出逼真的战场环境,使学员犹如身临真实战场环境一般。借助这一训练平台,学员进行救护所展开、战场救护、途中监护、后送、野战手术车手术及护理、手术帐篷手术及护理、重症监护、消毒防疫等操作技能紧密衔接、环环紧扣,更加贴近实战。培养学员军事素质、战救技术、防疫技能及野战条件下救治护理技能,为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3、积极探索部队、院校合力育人机制,在作战部队医院建立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学员可到教学基地见习与实习,同时协助部队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官兵进行自救互救训练等,使学员更贴近部队、贴近实战。(三)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按照“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激励创新”的基本原则,本着有利于培养兴趣、增强记忆,有利于启迪思维、教会学习,有利于强化实践、激励创新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广泛应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的基础上,注重采取案例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情景演示法,力争形成“以学员为中心,以军事护理为主线,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的护理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使学员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满足部队基层第一任职需要和卫勤保障需求。(四)建立综合量化的考评方法:以检验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探索综合量化考评方法,包括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等。在理论考试上与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接轨,注重各种能力的考核,减去记忆性考题如名词解释和填空的比例,增加了分析、判断性考题如选择题、判断题、病例分析题的比例。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五)建立“共享式”网络教学平台:本网络课程以总参配发的《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平台,根据护理士官《外科护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建设《外科护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素材、教材、视频、案例、想定、习题、试卷库等。教员可运用《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进行网上备课、授课、布置作业、答疑、网上出题、考试、判卷和分析。学生可进入此平台利用网络课程的多种资源进行自学,并利用教学论坛、电子邮件等多种通讯方式进行相互讨论与交流,互助互学。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达到了利用网络媒体助学的目的。探索适合全日制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参考文献[1]刘爱国,支国成,白小嘉.完善卫生士官培训体制的几点建议.中国军事教育,2008,20(3):40-43.[2]尹玉富.论士官任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国军事教育,2008,2(2):50-52.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7

关键词: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改革,实践,反思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属于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它主要研究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刀具工作原理、各类刀具的参数、结构及使用。在此之前, 学生已有制图、公差、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储备, 并将进一步学习机床、工艺等专业课程。所以, 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以及机械原理等) , 理论知识过于抽象, 学生普遍感到:课程难懂, 搞不清讲什么;拿到具体实物, 分不清究竟是什么类型的刀具, 有哪些作用。为此,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 谈谈在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反思。

一、改革的必要性

这学期我教授本系2011级3个班的刀具课程, 学期之初, 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心理测试题目:

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 你最喜欢坐在教室中的那一个位子?

A.第一排正中央 B.教室的正中央 C.最后一排 D.离教师最远的角落

3个班共104名学生, 选A的11人, 占总人数11%;选B的57人, 占55%;选C的17人, 占16%;选D的19人, 占18 %。

这样一道题目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选择A, 第一排正中央, 代表学生是一个求知欲和学习意愿高的人。

选择B, 教室的正中央, 代表学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影响他的学习情绪的人, 他的读书动机是很不自主的, 很容易受影响。

选择C, 最后一排, 代表学生的学习意愿其实也不算低, 只是很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做自己的事。如果有喜欢听的课程, 他就会投入去听。如果老师的口音太重, 听不懂也没兴趣, 他就会做自己的事了。

选择D, 离老师最远的角落, 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意愿可以说是等于零。他不是很讨厌老师, 而实在是很讨厌上课, 所以只好坐在离老师最远的角落。

分析结果, B选项比重最大, 而此选项的含义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兴趣并不大, CD选项也占了较大比重, 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如果课程本身内容枯燥, 难度过大, 教师授课形式单调的话, 估计原本选B的学生也会义无反顾的加入到CD的行列。事实上我们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有目共睹的, 内因不主动, 若又没有外因驱动的话,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针对这种情况, 作为教授《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这一课程多年的一名教师, 我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思索:如何让学生爱学?如何让学生乐学?如何让学生优学?于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我对一些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的尝试。

二、改革内容与设想

1.教学理念改革

通过深入的专业剖析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我对《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理念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没有进行专业剖析的时候, 课程只是课程, 只要老师完成“教”的任务, 学生完成“学”的任务, 通过期末考试的环节, 这门课程就算结束了。在这种肤浅的认识下, 未曾深究过为什么机械类学生要开设这门课程?它在整个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了何种地位?如何实施才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种种思维的混沌, 导致了授课中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至于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对“人才培养”做出了什么贡献?从未考虑过。

通过专业剖析, 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了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切削原理是工科机械类专业基础课, 是培养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有了理论作指导, 使得自己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实施教学方法, 都有了明确的根基和方向, 而不再是无源之水, 无的放矢。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即使是单调的工科课程, 也可以运用语言的变化赋予其生动。比如在讲解有关切屑的问题时, 我先向学生说明:“要举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在生活中常见, 与切屑却有天壤之别。但能帮助我们记忆。”听了这些话学生们会很好奇。然后我说出“苹果、香蕉、菠萝”三种水果。水果和切屑又会有什么关系呢?我再指出要用它们的果皮模拟切屑, 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最后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指导学生填入知识点。这样一步步下来, 学生的兴趣始终很高。在授课过程中, 多运用一些拟人化的语言, 举学生身边的例子, 他们会感觉这课程不是遥不可及的天书, 而是就在他的身边、他的生活中的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 除了讲授之外, 我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生动大信息量的向学生传递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学习, 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明显发展。请有经验的实习教师参与到授课中来, 会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课程考核改革

考核是为了“以考查学, 以考促学”。考核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设计为“开卷”。把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归纳整理的问题, 把平时课堂上讲过课本上却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设计到试卷中, 把在实习生产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添加进去, 这样一份大容量而内容丰富的试卷, 既给优秀的学生以发挥余地, 又使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无话可答。从学生的成绩看, 并未因“开卷”而出现人人高分的情况。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学生也不那么惧怕考试了。

三、对教学改革的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 想要更好的实施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我觉得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1.领导的支持与指导。

院系领导作为教学的领导者和直接管理者, 他们对于课程建设的高瞻远瞩、对于课程改革的支持肯定, 无疑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和适时的指导作用。否则, 教师个人有再多的想法, 再强的能力, 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2.教师个人的能力与魅力。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其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 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进程与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专于自己的专业, 一方面涉猎要广,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做一名在学生中有口碑的教师。

3.学生学习氛围的建设与维持。

一个班级的风气, 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的影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良好的班级风气, 会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院“创新班”的成功范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篇8

信息论与编码是南通大学电子信息类本科三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主要是研究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一门学科[1,2]。该课程是通信技术与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等学科相互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3]。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基本的数学工具, 还需要学生对通信原理等课程有较深刻的认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通信专业软件的日益成熟, 使得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成为可能。可见, 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 与先修课程有密切的关系。针对该课程的变化与最新发展,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研联系教学、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二、教材选择

根据学校的层次、专业特点和教学对象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面。目前, 有关信息论与编码这一课程的教材非常多。如王育民编著的《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以及Cover著写的《信息论基础》的中译本和英文影印本。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最近出现了一些新教材, 如仇佩亮编著的《多用户信息论》、Yeung编写的《信息论基础》和Gamal编著的《网络信息论》。这些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而且差别很大。根据信息论与编码专业必修课的性质, 按照强调基础理论学习, 突出对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的原则, 我校选用了曹雪虹主编的《信息论与编码》作为教材。该教材吸收了国内外众多现有教材的精华, 注重基本概念, 突出基础理论, 强调应用。而且, 该教材难度适中, 文字通俗易懂, 用较多的例题和图示阐述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 适合作为我校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教材。

三、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根据我校相关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效果, 对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内容改革有如下的考虑。

(一) 注重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

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 要强调已学专业基础课中的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 分别解决点对点通信系统中关于信源和信道的一些具体问题, 而信息论与编码将从更抽象的层面看待整个通信系统, 为通信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著名通信理论家Viterbi所说, 如果把现代通信技术比喻成飞船, 则晶体管是它的引擎, 而信息论是它的方向盘[4]。注重该课程与已学课程融合的同时, 还要突出该课程在后续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指出该课程是数据压缩技术、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另外, 教学过程中, 还要适当介绍信息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教学过程中, 将信息论与编码的教学内容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遵循注重结论表述的通俗易懂、突出理论严密和精美的原则, 把课程内容分为信息度量、香农三大定理、编码三大块内容。信息度量描述了将抽象信息量化的方法, 为学习香农三大定理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 结合学生已学课程, 介绍香农三大定理的意义, 通俗形象地表述香农三大定理, 指出香农三大定理是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技术的理论基础。

编码理论包含信源编码和纠错码两大块内容。其中信源编码部分主要包括香农编码、费诺编码、霍夫曼编码、游程编码、算术编码、变换编码等, 是香农第一和第三定理的应用。纠错码包含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TCM码和Turbo码等, 是香农第二定理的经典应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主要向学生介绍二元编码, 以简代繁, 让学生能够快捷掌握实用的编码技术。

(三) 融合最新研究成果, 突出实践和应用

授课过程中, 一方面, 注意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解释先前所学专业基础课的部分经典内容和结论, 突出所学课程的应用功能。例如用数据处理不等式解释为什么信号经过处理会丢失部分信息, 用限平均功率最大熵定理解释为什么总假设信道噪声是高斯白噪声, 用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导出香农信道容量公式等。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讲课过程中, 需要向学生讲授LDPC码、协作通信、MIMO通信系统和网络编码等最新出现的通信和编码技术, 以及网络信息论的最新理论成果。

许多高校在讲授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时, 往往注重理论教学, 重视向学生讲解抽象的概念、理论和对重要结论的逻辑推理, 而忽略了这门课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对实验教学的关注非常有限, 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5]。课程改革后, 为该课程确定了四个实验, 分别是信息熵计算、信道容量计算、霍夫曼编码实验、CRC校验编码实验。

四、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信息论与编码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信息论与编码这一课程的内容多、理论性强, 许多结论需严格的推理证明。因此, 课程教学中需要把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和传统板书易于展示复杂理论推导、表现力强、便于师生交流的优点相结合。这样, 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保证了课堂的信息量, 而严格的推理证明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结论, 领悟理论的精要, 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二) 内容讲述形象化, 逻辑推理严格化

信息论与编码是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通信中问题的典范。课改过程中, 讲授该课程时, 做到语言通俗易懂;表述重要结论时, 尽量形象生动。例如, 讲授香农第二定理时, 先指出香农第二定理所给出的结论是信息传输是否出错, 取决于信道容量和信息率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数据传输的次数, 这和人们直观认识不一样。在学生对香农第二定理有了感性认识后, 给出香农第二定理严格的推理证明, 让学生感受理论的严密和精美。

(三)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参加讨论, 提高学习效率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改革过程中, 笔者根据学生所在系别和专业的不同, 综合运用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演示练习式教学、互动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将这些教学方法贯穿于该课程教学的始终。并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 使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通信系统模型,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改革后, 采用的考核方式比传统考核方式更加全面、细致、科学。学生的成绩将由平时作业、课堂练习、学习报告、课堂讨论发言、实验和期末考试几个部分组成。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深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能激发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巧解能够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敛思维结合起来。

针对课程的典型例题和解决问题的典型方法, 教学过程中进行精讲和演示, 尔后选择合适的习题, 让学生做课堂小测试。这种小测试是根据“90后”学生喜欢看手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设计的, 小测试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动和掌控, 同时可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理论和方法。

要求学生组成3~4人的学习小组, 围绕与该课程紧密相关的抽象概念、基本理论展开讨论, 让学生经过讨论对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一起完成实验, 并选择和该课程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 阅读与所选课题密切相关的书籍和论文, 合作书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手写报告, 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该课程最终需要闭卷考试, 教学改革后, 我们更新了题库的部分题目, 增加了近年来出现的新题型。同时, 各任课教师统一了考试要点, 重点检测学生对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避免了偏题和怪题的出现, 有效检验了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 真实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六、结语

该文分析了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最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根据课程组各位任课教师多年的教学心得, 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因地制宜地调整了教学大纲, 重新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 优化了教学内容, 增加了实验教学环节,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该课程。

摘要:该文是针对信息论与编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教学改革的论述。教学改革优化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精心引入前沿科研问题, 开拓学生眼界;合理布置作业,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强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曹雪虹, 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Cover M Thomas, Joy A Thomas.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谢正光, 包志华, 章国安.概率统计在信息论与编码教学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 2008, 25 (4) :88-90.

[4]仇佩亮.信息论与编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曹红梅, 张涛.仿真实验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 2014, 17 (4) :97-100.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探索 篇9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 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才, 而不是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与该目标相适应,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和性能, 以及在操纵、控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培养学生能读懂典型液压、气动系统图, 初步具备分析一般液压气动系统工作过程、排除简单故障的基本技能。针对这一情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应适当降低理论的难度和深度, 对于教学内容中过繁过深的理论推导、分析和计算内容进行压缩, 从应用的角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因此, 我将教学内容分为如下的几部分:一是液压、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删除其中有关流体动力学的公式计算。重点让学生理解液压、气压传动的原理, 掌握液压、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 以及各组成元件的图形符号。二是液压、气压系统组成元件的结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 重点讲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是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基本回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应在掌握液压、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 分析回路工作过程和工作特点, 重点掌握一些基本回路的分析方法。四是对一些典型的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 如机械手、动力滑台、公共汽车车门开启系统等, 重点让学生掌握液压、气压系统的分析方法。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液压基本回路”一章内容时, 主要采用了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传统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 理论课老师负责讲理论, 由实习课老师负责实训两周, 理论课与实践课内容很难同步。如今我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将课堂放在实验室, 讲解元件结构、原理时, 直接使用实物, 并让学生动手拆装, 讲解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时, 采用现场教学法, 学生对于回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 老师再提出具体要求, 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连接回路, 各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 分配任务、选择元件、设计回路和控制电路, 进行实物连接。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难题, 老师结合这些问题进行统一讲解或个别辅导。例如:在讲解调速回路时, 具体做法如下: (1) 提前下发该次课的任务书, 要求学生预习教材中相应内容, 读懂任务书上的回路图;思考三种节流调速回路中流量控制阀的位置有何不同及对回路的工作特点的影响;思考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特点及组成元件的不同。 (2) 将学生分组。尽量让每一组中的学生分布比较均匀, 既有动手能力强的, 也有动手能力弱的;既有学习好的, 也有学习差的。

让学生在实训室, 以小组为单位, 在液压回路实验台上按“调速回路”任务书上所给的回路图合理选择液压元件、组装、调试、运行, 读取仪表上的压力、流量, 将相关数据填入任务书上的相应表格, 根据数据分析讨论各调速回路的工作特点。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在一旁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如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可进行指导或帮助。小组活动完成后, 各小组进行总结、发言, 教师再进行简单点评, 进一步分析讲解回路组成及工作特点, 由于学生已完成了事先自学、实际动手组装, 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了。

对学生的考核根据每组学生的回路组装、调试、运行等任务的完成情况 (占70%) 以及学生所填写的数据 (占10%) 、讨论发言情况 (占20%) 来评定, 给出小组的平均分, 对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酌情加分。

三、综合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概念多、结构复杂、原理抽象、理论性强, 液压传动的各类元件和工作介质都是处在封闭的状态, 使其设备故障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因果关系复杂性等特点, 这必将增加课程学习难度。为了将典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分析讲解和描述清楚, 采用多种媒体设备组织教学。讲解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时, 先通过实物讲解其外部结构, 以及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 再采用彩色剖视图讲解内部结构, 借助动画生动地展现元件的工作原理、回路的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执行元件的动作过程, 最后在现场进行实物回路连接。综合运用实物、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来组织教学, 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使得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四、改革考核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笔试,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 期末前“死记硬背”老师所给复习提纲, 暂时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 考完后不久就什么都不懂了, 并没有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很显然, 这种考核方法有待改革。

改革考核方式主要是侧重过程考核。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70%, 期末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纪律、考勤、回答问题、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在合作中的表现, 等等。

通过加大平时考核力度, 综合考核学生, 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注重了平时过程中的学习, 对于理论知识较弱、动手能力强的同学, 自信心大大增强, 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 通过这样的改革, 学生觉得《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不再难学,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芳, 郭新荣.浅谈液压传动技术教学改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 (3) .

[2]苏素芹.谈谈《液压气动》课的教学体会[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

[3]袁承训.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10

一、实行模块化教学,调整与改革教学内容

2007年,我校针对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根据企业对中职学校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在专业设置上充分体现中职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专业课程瞄准职业岗位,根据企业需要设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积极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模块化教学,从企业对本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出发,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划分为“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变压器”“企业供电”“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实用与控制技术”等课程与技能模块。其中《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根据模块化教学的要求,遵循“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强调实训”的原则,进行了模块化课程改革。

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两大模块又各包含三个子模块。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个子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挑选和合理调整。如下表所示:

对中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教学内容理论讲述过多、教学过程死板单调、目标性不强等问题,使教学计划的安排更有条理性,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清晰。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适当降低理论部分的难度与深度,根据技能训练点进行教学,直接讲实践操作,做示范。积极尝试“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起到了实践训练促进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互相促进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专业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采用分层次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整体素质较差,由于新生相互之间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如果入学后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不能使各类学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共同提高。因此,根据目前我校中职教育的现状,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优势特长,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和成才。

分层次教学有不同的实施范围,一般可在班级之间进行分类模式,也可在班内进行分层模式。《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是分层不分班,即在班内采用教学评价和学生自愿的原则来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次教学的目的,避免了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学习上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程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照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目标的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即:A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为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的分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人自愿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达到逐步减少甚至取消A层的目的。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组织分层次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即:基本技能模块、中级专业技能模块和高级技能模块等来进行备课、述课。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把一个单元(分几次课完成)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本知识及技能训练阶段,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第二阶段为分层训练阶段,即:根据对学生初、中、高级工技能训练的要求进行分层次教学,各层次学生可通过训练、讨论、思考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

在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及时进行分类指导、收集反馈信息和阶段性考核来对学生进行分析评价,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学生的学习层次,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各自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通过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基础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1)课程内容的标准如何确定的问题。由于采用了分层次教学,A、B、C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既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层次的划分。(2)在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层次的动态监控与调整问题。(3)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如何区分和确定的问题等,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现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为了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使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工作岗位,突显出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采用现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积极实施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中职 数学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9-02

课程改革是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为了让中职数学课改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为此我们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首先,我们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上统一认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 数学的学习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的最佳训练。中职学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其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有明显的滞后倾向。通过数学的学习,第一,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即课程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智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提高政治、道德,文化素养,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数学的教学,我们要客观,真实的反应学习的必要,不能片面的强调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专业课的能力,教学中要关注差异,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发挥数学课的功能作用,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中职数学特点是要为各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必备的数学知识,要考虑到专业、企业、社会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我们授课时课程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学生方面:数学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学习能力差,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存在数学无用论,对现有数学课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学生厌学,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无良好学习习惯及方法,缺乏主动学习习惯,不会主动预习、复习、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教师方面:从教学手段看,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学生的参与性不强;课堂教学中,学生情况复杂,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很好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过强,内容和学生的专业需求脱钩;缺少学科与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忽视了专业课中很多涉及到数学知识的结合点,没有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忽略了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将整合数学课程的基本模块,以弥补之前的学习漏洞及障碍。将其转变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构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高效、自主的生命课堂。细化评价体系,使其发挥其职能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三、基本内容

1.改革试点内容

首先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对数学的需要,将教学时间分配的更加合理化:

其次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这里我们做了调查和研讨:首先,我们对专业教师和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试图从专业角度、学生的需求方面入手来确定教学内容,发现差异太大。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之间也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学生的需求也呈多样化,有中专班、3+2班、高职升学班、普高升学班,调整教学内容,必须都要兼顾,从学生学业基础现状出发,整合初中、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降低难度,对基础模块进行整合,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以弥补之前的学习漏洞及障碍。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据专业的需要,调整授课内容的顺序,以便更好的把所学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服务与升学和发展需求。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目前,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层出不穷。作为多年的中职教师,这些年也在课堂上尝试了多种方法,我的切实感受是,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对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以优带差,以期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见到一些效果。我们鼓励教师多实践,多总结,多探讨,教无定法,合适就好。

尊重学生差异,从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次、分小组教学,有效的解决个体差异性。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构建高效、自主的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利用学校或学生现有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即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3.评价体系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方法,促进教学、促进学习,这也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使之过程动态化、方式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关注学生的能力考核,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把平日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作为总评成绩。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的的,我们不断充实考评内容,完善考评体系。

课程改革与探索 篇12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分成五大部分: (1) 造型设计基础概述; (2) 造型设计基础的形态研究; (3)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三大构成形态; (4) 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5) 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一门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链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学生能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形态的基础知识, 培养其对形态的整体感知, 锻炼其对形态的塑造能力。

二、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构成学科的历史及重要性, 熟悉三大构成的发展趋势, 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内涵, 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与造型设计的相关知识, 掌握家庭、办公、酒店、商业等典型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思维技巧, 开阔视野, 开发智力, 发挥创造能力, 为设计创出更宽的道路, 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学会用构成规律来培养对事物的审美自觉性, 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的艺术修养和创意水平, 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设计公司和企业中的装饰工程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岗位工作。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素养, 具有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等观念, 培养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独立获取新知识, 活学活用。

三、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思路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1) 打破传统观念, 确立科学全面的思维模式; (2) 着眼形态, 培养立体感觉, 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规律; (3) 增强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中提高造型技巧。打破传统的分开教学模式, 使构成课程的各部分学科间的衔接和联系更合理密切, 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 课程内容也以技法训练为主, 忽略了对造型本质的研究与探讨。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 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 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 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 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

1. 行业企业调研, 实施学习领域分析, 确定工作任务, 分析岗位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调研, 建筑装饰设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家庭、办公、餐饮、娱乐以及其他行业的专门化设计等, 结合行业需求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 归纳出家庭、办公、酒店、商业四类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从职业能力分析角度分别涉及到了室内墙面造型设计、室内色彩搭配、室内家居设计以及室内灯具设计。

2. 课程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造型设计概述、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综合构成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我们把这种传统课程知识的排序看成一个并行体系, 然后通过解构和重构, 得到一个以行动课程能力排序的串行体系, 主要包括:家居空间造型设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酒店空间造型设计和商业空间造型设计四个情境教学。

3. 开发适合的载体, 实现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与知识迁移。

结合真实的工程项目, 寻找适合教学开发的项目, 以此为载体进行开发。

4. 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 形成逐步细化的梯队, 逐层落实。

(1) 家居空间造型设计。以电视主题墙设计和玄关造型设计为载体, 将情境分解为六个项目:中式风格设计、田园风格设计、欧式风格设计、简约风格设计、日式风格设计、地中海风格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 了解风格元素;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 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2) 办公空间造型设计。以公司LOGO墙设计为载体, 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电脑公司形象墙设计、装饰公司形象墙设计、4S店形象墙设计、银行形象墙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 了解企业文化;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 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3) 酒店空间造型设计。以快捷酒店总服务台设计为载体, 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总服务台背景墙设计、总服务台插花设计、总服务台柜台设计、总服务台灯具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 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4) 商业空间造型设计。以专卖店橱窗设计为载体, 将情境分为五个项目:女装店橱窗设计、商务男装店橱窗设计、珠宝店橱窗设计、童装店橱窗设计、婚纱店橱窗设计。以商业建筑门头设计为载体, 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中式餐厅门头设计、门头设计、茶叶店门头设计、4S店门头设计。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 了解不同空间的要求;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 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5. 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 落实课程实施的各项要素。

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师资配置、教学条件等。

四、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总结

1. 教学条件。

(1) 课程教学团队。任课教师至少两名, 其中主讲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 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 辅导教师一般为来自企业的资深设计师, 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2) 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校内开设造型设计工作室, 主要有广告雕刻机、磨光机、木工机床、电脑、多功能翻板椅、投影机、演示台等设备。一次可容纳50人, 一个班级, 分组教学。校外实训基地为可提供真实工作岗位和任务的顶岗型装饰公司, 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习计划, 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 由实训基地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并且实施过程考核。

2. 教学模式。

创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体现理实一体化的工学结合特色。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创办, 采用学校监督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方式, 目的是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 实现“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与企业任务结合的工作室为平台, 企业的工程项目为载体, 借鉴企业的运作流程, 并适时引入企业的生产任务, 进行项目教学。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 创设“工作小组”, 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 采用“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点评”的方法, 完成教学评价。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盲目被动接受者, 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受动感与依附感, 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配合, 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 对教学内容进行能动、自主地选择, 并尝试主动去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调整。常言道“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工作小组的讨论、质疑、探索过程中, 学生懂得了更科学全面的思考、学会了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 实现了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于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 从而实现了学生面对校园向社会过渡过程中“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转变, 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实践来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情境教学法, 每个项目情境由1~2个载体来支撑, 每个载体分解为若干个案例作为子项目, 每个项目都由六个步骤来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其中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能力培养、工作方法以及完成时间上的要求。具体来讲: (1) 资讯阶段, 主要是布置任务, 学生做必要的理论培训和案例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 (2) 计划阶段, 将学生以工作小组形式划分, 分组调研, 搜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并获得参考资料和设计资源, 在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 填写学生记录手册, 拟定工作计划。 (3) 决策阶段, 学生在课堂可以采用PPT演示各自的小组分工情况、信息采集、初期草图构思等内容, 然后小组互相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判断, 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4) 实施阶段, 以工作室实训基地为辅提供基本的素材、设备, 在主讲教师与企业辅导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各自的设计方案合理调配资源动手操作, 完成工作任务。 (5) 检查阶段, 启发学生以各自小组为单位内部开展讨论, 独立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努力解决问题。 (6) 评价阶段, 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实施修改。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 主讲教师和企业辅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 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使学生通过努力自主解决问题。在项目情境教学法中,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 配合启发式、讨论式、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 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保证教学执行效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 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等手段丰富表现技巧与效果, 提高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4. 考核与评价。

突出职业素质的教育与评价, 实施多元化学业评价机制改革, 用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让企业优秀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订, 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部分, 及时发现不足,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参加企业实训过程中, 由企业负责实施考评。积极参加国内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 以赛代练, 以赛代评。学生实训采用“小组分工”的组织形式,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阶段都会有教师评价和信息反馈的节点, 目的是将考试考核的重点分解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进行, 实现过程考核。随堂任务考核占的比例为70%, 整个情境的整体评价占的比例为30%。整体评价分为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两部分。

参考文献

[1]陆红阳.现代设计元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

[2]肖勇.芬兰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3]吴国荣.色彩与视觉思维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7.

[4]卢春生.建筑造型分析与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林建群.造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混合遗传算法及应用下一篇:影视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