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2024-12-04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精选12篇)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1

自去年以来,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肆意蔓延, 消费持续低迷, 作为经济贸易平台的各类展会受此影响一时陷入阴霾, 企业参展热情骤降, 一些行业展会规模日渐缩小, 国内外会展行情概莫能外。

然而, 今年年初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鞋展却在金融危机笼罩下突显别样风采, 有消息称, 中国参展企业在为期三天的展览中收获颇丰, 不仅签到了满意的订单, 还接触到不少新客户。这意外的惊喜让不少参展企业“高兴得情绪有些亢奋”。美国是鞋类进口大国, 市场容量大, 而拉斯维加斯国际鞋展又是国际最具规模和影响的鞋类专业大展之一, 据悉, 美国国内的鞋类商贸交易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该展览完成的, 因此, 该展会在金融危机下受到国际很多鞋业客商的参与和关注虽属意料之外, 实属情理之中。由此还印证了会展经济一个恒古不变的定律:优秀的会展总是蕴涵着巨大的商机。

但是, 市场是多元的, 鞋业市场的商机并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东欧的国际鞋业展会照样吸引着国内为数众多的鞋商鞋企。早在去年上半年, 正是金融风暴肆虐之时, 成都鞋业就以政府名义组织企业出征莫斯科国际鞋展, 一方面以“中国女鞋之都”的整体形象亮相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加强理顺和调整对俄罗斯贸易市场。此一行为巩固和稳定俄罗斯传统市场, 帮助成都鞋企在海外进行品牌推广, 拓展外销渠道, 调整成都鞋企对俄贸易方式, 其战略意义与仅仅在展会上获得些许订单不可同日而语。

海外展会是中国了解世界行业信息的平台, 也是中国展示自己优势的舞台。而随着很多外商及外企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 国内行业的一些展会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厂商的重视。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 扩大内销市场是目前国内皮革制品企业应对危机的有效举措之一, 相对于不景气的海外市场, 海内外皮革商在中国拓展业务的需求将比以往更大更多, 而国内一些颇具权威的行业会展, 正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踊跃参展。国内一些生产基地也意欲借展会这个特殊的平台来进一步提升本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在展会上寻找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

成功的展会离不开品牌的支持, 品牌不仅体现了展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更体现了它的声誉和信誉。尽管目前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但优秀的会展, 无疑会给企业找到取长补短的方法, 为将来的成功播下希望的种子。

———编者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2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土要是在的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从而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触底。而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来说,也面临着产品的滞销以及订单下降等困境,在这一过程中将企、取的经济管理得以创新发展就比较重要,这也是促进企、取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需求及管理特征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取经济管理需求分析。后金融危机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企、取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企、取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针对这一发展现状对企、取的经济管理采取新的措施就有着其必要性。总的来说,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取经济管理需求土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层面,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发展限制,而在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也进人到白热化阶段,所以面对这一形势,企、取的降级管理模式就要能加强改革创新的步伐,向着资源集约型的方向发展。,我国的企、取在认同度方面不是很高,技术方面以及人员的稳定性方面都需要进行加强,所以在这一发展现状下对企、取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也就比较重要。

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取经济管理特征分析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取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也有着其独有的特征体现,土要表现在经济管理和企、取管理工作的联系比价强,后金融危机下的企、取项目涉及到资金应用,这样在经济和企业管理间的联系就相对比较广泛,所企业部门以及人员也会涉及到,所以就要能形成良好经济氛围,这对企、取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促进作用。在后金融危机下的企、取在经济管理上属十综合性的管理,也是对集体活动的管理,这对企业的效益提升就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三、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取经济的影响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对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产生了影响,世界经济一直是处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也比较显著,土要就是对我国的GDY增速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出口方面的影响,另外对我国的就业情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出口行、取的投资需求得到了降低,造成了就业形势的严峻,随着不断发展虽然在经济形势上已经逐渐平稳,经济有了增长,但所面临的`问题还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对我国的,使得企、取的发展步伐比较缓慢,对企、取的经济管理创新的迫切性较高。

四、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究

针对后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要能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应对,土要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实施创新举措来进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土要是能够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实施创新,这对内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要能够对企业管理者的经济管理观念加以改变,同时也要能够对企、取员工的观念加以创新,如此才能将企业的内部分为良好的营造。在此之中也要能适当将危机管理的意识以及战略意识等在经济管理中科学化引人,从而来促进企业管理者对企、取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就是要对企、取经济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实施创新发展,金融危机通常对造成企、取的裁员以及降薪和培训减少等,而在后金融危机方面,要能够正确的将人力资源的创新工作得到完善,对人力资源实施优化重组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取培训,从而保证企业人员的专、取技能以及素养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企、取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也要能够将企业的员工在财务预算管理的全面认识上进一步加强,完善企、取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来促进企、取廉政建设,只有如此才能将企、取的经济管理得到较好的发展运行。

浅谈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刘明君: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篇4

对中国有何影响

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认为,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 很难有国家能在这种情况下独善其身。中国即便在危机之初可以屹立不倒, 但也无法真正做到独善其身, 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如此紧密地缠绕在一起。所以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中国能否继续坚持下去也在经受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即使中国的经济能够得以继续保持相对较好的发展, 亚太地区的绝大多数经济体也应该可以逃过衰退的命运, 但仍需为这场危机付出巨大的代价。

事实上, 就当前来看, 这次金融风暴已经使我国的实体经济遭受牵连。众所周知,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 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美国次贷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 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央行的研究数据显示, 我国对美国出口与美国消费数据变化高度相关, 美国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 我国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很明显,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目前这种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出来。数据显示, 今年1至8月, 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2.4%, 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速更是显著放缓, 前8个月同比增长10.6%, 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美国、欧盟、日本占到我国出口总量的60%, 这三大经济体的同时衰退, 将极大地打击出口。与此同时, 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风险意识和拆借利率上升、信贷收紧, 这将影响国外贸易企业的贸易信贷, 进而影响我国出口, 因此出口增速在未来几个季度还将面临较大下滑压力, 从而拖累经济下行。

除了出口受到直接影响外, 次贷危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潜在风险, 例如对其它资本市场的溢出影响以及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下滑。次贷危机对我国A股市场的调整同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雷曼事件爆发后, A股在本身已经调整了50%的背景下, 继续暴跌超过50%, 目前累计下跌已经达到70%。由于“中国的中产阶级几乎在股市中被一网打尽”, 股市调整的财富“负效应”将前所未有地显现, 以中产阶级为消费主体的几乎所有新的消费热点必将随之而降温。

与此同时, 出口减少导致今年我国东部沿海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增多, 失业者增多必然缩减消费支出。

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也显然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 它强化了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的担忧, 因而对各类信用消费都会产生抑制。

除此之外,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另一大冲击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严重缩水。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 其中很大的份额投资于美国的国债与机构债。受次贷危机影响, 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将遭遇严峻考验。

然而, 国内也有部分人士认为, 仍然有理由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虽然对西方国家的出口将有所下降, 但快速发展的亚洲国家正在填补部分空白。工资和土地价格在上涨, 但涨工资推动了国内消费,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生产成本增加则有助于铲除哪些污染严重的低附加值工厂, 而后者的消失正是中国政府希望见到的趋势。不仅如此, 与美国和部分欧洲的银行相比, 中国的银行经营仍然保持稳健,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阻止它们冒进放贷。国内消费与投资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另外, 政府还有一些可以促进经济的有力工具。综合这些因素, 未来几年内中国的GDP增长可能达到9%至10%左右。这个数字或许不及以前的12%, 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依然算得上高速增长。

对此, 瑞典经济学者埃克隆德也认为, 对中国而言, 目前是机遇大于挑战。美国金融风暴造成中国外资出逃但这种外资出逃却可以使中国经济平稳降温,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会缓解。更主要的是, 当那些新兴市场资产大幅缩水时, 正是中国资金外向投资的好机会。埃克隆德指出在此次金融风暴中, 凭借强劲的国内需求、经济不存在重大失衡, 中国可以支撑经济的平稳发展。

中国如何出招

温家宝总理近日指出, 面对当前的危机, 各国要加强合作, 有关国家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只有合力才能有力地应对危机。央行则表示, 将继续与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密切沟通与合作, 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就当前而言, 面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 我国应该怎样加以应对呢?

从短期来看, 我国很难通过减持美元资产来规避美元贬值以及美元资产违约率上升的风险, 因为这将有可能导致尚未减持美元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而基于金融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增速下滑和信心动摇, 中国宏观调控部门应该采取措施, 继续出台提升出口企业经营者信心的措施。在劳动力与信贷成本、出口退税政策方面,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积极的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可考虑扩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额度。出口退税应该成为一项中性政策, 而非用于刺激或遏制贸易增长的政策工具, 因此, 可以考虑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出口企业实际承担的国内增值税负担的水平。

中国政府10月8日打出“降率免税”货币财政组合拳,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暂时免征存款利息税。专家认为, 这一系列政策都是出于防止经济下滑的考虑, 意在促进投资, 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除了采取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外, 中国应该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 因为财政可以直接针对需求, 有需求企业才能借钱, 所以要创造需求, 还要从财政方面入手。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及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支持, 以确保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对此, 众多学者认为, 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中国政府必须通过有效手段来刺激内需, 以消费和投资的更高增长来对冲净出口的下降。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内需潜力, 这是全世界都羡慕的。由于人口数量全球第一, 加上近年收入增长很快, 因此中国国内市场扩展很强劲, 今年以来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3%, 去掉通胀影响, 还有15%以上的高增长, 这是全球其它任何地方都不容易看到的现象。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的, 只要有需求, 增长就无大虑。

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个特点里也隐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目前沿海出口部门比较困难, 因为人民币升值、欧美市场下行、国内通胀、成本压力和贷款从紧接踵而来, 一时化解难度很大。但是, 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基础设施在近年已有很大地改进, 发展的“软件”条件———观念、政府服务和产业配套能力也有了明显改善, 正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目标地区。目前浙江的温州、台州, 以及广东的东莞、深圳到处都是国内其它地区来的“招商团”。最大量的产业转移, 还是发生在国内, 产业转移带动了国内投资的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 中国眼下维持了这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却还让人担心, 真正问题是国民收入的大分配格局和经济结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还不到40%,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广大的农村地区仅为城市消费的近1/4, 大多数农民根本就是没钱花, 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得许多人有钱也不敢花, 这正是我国内需经济薄弱的要害之处。

另外, 许多人担心经济增长乏力会带来就业问题, 但就发展中国家来讲, 如果能保持8%或9%的经济增长, 那是不应该有就业问题的。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太高、服务业比重太低, 导致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量很低。所以假如我们未来要确保就业, 那么就应该重视结构改革, 至少不应该低于对经济增速的重视。况且, 我国服务业还在初级阶段, 国人收入增加, 时间成本增加, 对“方便”的需求方兴未艾, 这都是服务业的机会。

如果我们把应对次贷危机视为短期经济目标, 那么, 从中长期看, 眼下可谓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模式合理转变的良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农村消费需求的实质性提升。多达八亿人口的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一直是需求乏力, 是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究其原因, 农村经济利益补偿不到位、人为压低粮食价格、农地流转定价偏低、农民在土地流转中收益过低、农村产业化程度过低等因素, 最终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内需的实质性启动, 也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转变, 造成投资依赖症屡屡出现。

金融危机下的金融企业管理论文 篇5

摘要:

金融行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血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赖着金融。当金融行业发生了不良状况,出现了恶循环,也就是所谓的金融危机,我们又该如何整顿金融,金融企业又该如何对付风险。金融行业此时必须勇敢站出来,必须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应更加注重风险体系的完善,风险管理技术的及时更新,监管系统的不断完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策略方法的创新改革,从而不断提升管理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金融企业;金融危机;风险管理;创新改革

9月15日爆发的金融危机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一般会造成黄金、主要国际支付货币的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许多企业大幅度裁员甚至倒闭,从而导致失业率见长,更多的人失去工作。社会经济萧条,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动荡或者国家政治动荡就会随之悄然而知。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是出口。就出口国家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最为明显。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每年GDP的7倍,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影响已显然易见,世纪经济下滑已不可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每个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金融危机使人民越来越失去安全感。人民开始怀疑国家的路线、政府的决策能力,以及国家和政府对付危机的能力。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的通过膨胀,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企业倒闭,人们失去了自食其力的依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下金融企业管理方法改进。

针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内部环境的混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不稳定性,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及能力,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再之,风险管理目标还不明确,有些企业只注重目前业务风险,而忽略长期战略风险管理。良好的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技术需要实时创新和进步。所以根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1、实现金融经济管理的观念及时更新。

一个企业的观念就是一个企业的思想,思想对了,方向对了,当然发展就会朝着前进的方向。所以更新观念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高管层的观念。高层的管理理念对于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有效、全局性的管理理念是金融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目标和管理方针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管理对于现代金融企业管理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工作影响面大、涉及面广泛,所以要切实更新管理观念,实践新型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2、控制金融企业内部环境。

控制金融企业内部环境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行业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一般需要做好金融企业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金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金融企业经营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具体的可以从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金融企业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形成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塑造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将风险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交易人员,内化成业者素养呵呵观工作习惯,进一步形成敏感的感知风险能力。最后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机构监督。

3、创新金融企业的经营策略。

金融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创新其经营策略,在保证企业盈利或者不亏损的前提下,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金融企业必须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满足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生存的的组织结构、营销观念和管理方式,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依然能够存活,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策略,实现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软着陆,让企业平稳健康度过金融问卷。金融企业通过改变经营理念,增加金融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理念。

4、注重“协同”效应,提高金融企业资源的掌控能力。

在目前全球一体化的超流下,金融企业不能像以前那样封闭、孤军奋战的状态,更多的是产业群,价值链的集体参与竞争,共同发展。“协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部之间协同,二是内部自身协同,三是内部、外部高度协同。只有这三个方面全部协同良好,充分发挥企业的各种资源优势,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5、金融企业勇担责任。

金融企业是流淌在国民经济躯体中血液。在金融危机这个大魔头面前,金融企业不能逃避,也不能退后,唯一的路子就是勇担责任,积极应对。因为金融企业不像其他一般企业,它不仅要维持就业稳定的同时,更要推动经济平稳增长。通过风险管理和优质产品设计,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从而有效地抵御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给社会、企业、大众带来的危害。

6、注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当然良好的、先进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必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员工一视同仁,加强人本管理,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让员工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再之,金融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高要求、严标准管理自己的员工,让良好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最后,需要激励员工的团队精神,员工要和企业心在一起,员工和员工之间更要凝结成一股绳。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对国民经济影响很大,而金融企业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在经济危机下,金融企业如何通过改善自己的管理,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是金融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和金融之后企业重整旗鼓的关键,这也是金融管理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彦平,孙正平。化解金融风险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税,(11):22—23。

[2] 李慧。强化新形势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上海会计,1995(2):35—37。

[3] 王秀芳,王秀萍。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2):58。

[4] 刘军,李常洪,曹利军。金融企业风险统计预警系统研究[J]。统计研究,,(4):86—91。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6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2008年9月,世界范围内的合作积极展开,各国采取了主动的措施,使得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低谷,缓慢回升,同时欧盟经济体、日本以及英国的经济也逐渐趋于稳定,世界经济下滑趋势得到了控制。在此过程中,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表现在GDP的增长速度上,比如2008年以后国内经济发展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2008年国内GDP前三个季度的增长数额分别是10.6%、10.1%和9.0%,第四季度则只有6.8%;2009年国内GDP首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6.1%,从二季度开始增长。

1、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特征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当前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形势可谓瞬息万变,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较之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赖于合理的发展规划与具体环节的管理,以保证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从实践来看,它是一种综合经济管理模式,即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的经济管理方法。

第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实践中的每一项工作均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管理氛围建设显得非常关键。

第三,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多以领导决策为导向。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运行状况和发展水平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立足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财务指标和营销策略,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分析

虽然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过去了,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显示,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

(1)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缺陷问题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房屋价格的泡沫经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产业的崛起,信贷市场已经由原来的资本管理阶段逐渐进入到现代的风险管理时代。从本质上来讲,风险定价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评估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而这种内部管理问题又进一步导致道德风险、社会性的失信行为泛滥。企业内部管理难以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性来规避风险,这是企业内部管理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来源。

(2)缺乏科学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虽然国内的金融监督系统相对比较健全,比如银监会、保监会以及证监会等机构,可对银行、保险以及证券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因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监管部门对同种金融所采取的监管措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可能会造成某种金融问题的执行部门不知所措,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不利。

(3)财务管理战略问题

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通常都是随着当前的环境而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同时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对风险问题的关注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一切均需要通过对企业投资、融资的合理规划来实现。但从实践来看,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很难对金融危机的产生本质予以客观的看待,同时也难以对企业正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甚至已经完全忽略了财务战略的价值,因此导致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非常的差。由于缺乏预见能力,因此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滞后,企业的管理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3、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1)转变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转变是最关键的,不仅要更新企业工作人员的观念,更新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观念更为重要,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的同时,还应当适时的引入一些科学的发展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以确保企业领导人员可在经济管理方针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形成一种科学的、全局性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

(2)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创新

对于企业经济管理而言,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在于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企业要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柔性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创新,主要是指对企业经营品牌、经营联盟等进行创新。其中,企业品牌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应当努力改变传统的代人加工生产模式,在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建立提升自己的品牌;企业经营联盟的创新主要是通过与当前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方面的有效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比较固定的经营联盟。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支出管理机制

实践中,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岗位监督机制、经费控制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机制,并加强对人员接待、公车应用等公费的管理,对电话费、邮资费以及办公费用也要加强管控。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支出管理机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要注意,在全面落实和执行企业财务支出管理机制过程中,一定要按制办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减少浪费。对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预算机制,以此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预测管理水平。

(4)加强企业财务预算,创新管理手段

企业管理者首先应当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它是企业实施各项收支管理和落实执行策略的有效保障。实践中应当正确地认识到,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系统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之规范,不可与地方政策相冲突,应当有利于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同时,还要清楚认识到企业财务预算对企业及时准确地识别经营风险、评估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使之有针对性。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利用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科技产品之优势,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效地引进来。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可突破传统的管理局限性,比如将远程控制系统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之中,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远程审计、查账、报账以及报表等,强化财务监控;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网络财务远程处理和协同业务,从而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

结语: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的激烈,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通过企业经济管理赢得企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针对国内经济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企业应当不断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行资源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华.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与金融支持[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0(07).

[2]李巍.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品牌 理论版,2011(05).

[3]李昆.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J].时代金融,2011(30).

[4]孙旭平.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對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5]庄文胜.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如何实现创新[J].时代金融,2012(06).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扩大内需

当前经济形势的概述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大与蔓延, 已经对我国的当前经济形成了明显的影响与冲击, 特别是对外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 外销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大幅度的减少, 受成本激增、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 中国部分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 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 原油、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但是, 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还是被各国所看好。首先, 虽然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还是一直保持向上的。其次, 我国政府积极地进行宏观调控, 积极稳妥的推进中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开拓国内市场、及时的调整货币政策、扩大内需, 以此来拉动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再次,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尽快改变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第三, 积极采取相关优惠措施, 以资金来支持, 加大大学生就业, 确保就业率稳步上升。就总体而言, 中国经济的增长只不过速度缓慢了而已, 但对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

国际环境现状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的外汇储备盘踞世界首位, 多数用于对美国的投资 (包括持有美国的国债) , 国际经济形式的下滑, 人民币被迫不断升值, 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近四成;全球市场萎靡及各国的保护政策以及国际市场的疲软, 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大幅度的下降。

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经济社会生活的现象层面上看, 现在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基本的自然资源短缺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最近几年一些可贸易资源因为中国需求量的急剧增长, 把全世界的价格都抬上去了;至于一些不可贸易的资源, 比如石油, 则出现了供应短缺甚至造成了社会生活的困难。另外一个突出问题, 是社会环境的恶化。其中最严重的问题, 一个是腐败的蔓延, 另一个是贫富差距扩大。这些, 都渗透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

2、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 问题的发生可以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

内部失衡的主要表现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

3、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的集中表现, 是货币的过量供应或流动性泛滥, 而货币的过量供应又必然导致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泡沫的形成或通货膨胀, 即消费物价指数 (CPI) 的上升, 或二者兼而有之。

从中长期的观点看, 这一问题的危险还在于, 它会使我们的金融体系变得非常脆弱, 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 就会出现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经历过高成长的时期, 成就了所谓“东亚奇迹”。但是, 它们大多数都因为内外失衡的处理不当, 而没有逃脱金融系统的危机, 以致损失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 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 我们必须尽力地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 防止我们大好的经济成长形势出现逆转。

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我国市场潜力依旧很大经济持续增长可期望。

尽管受价格因素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实际增速有所下降, 但投资需求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投资增长的长期动力没有因为短期调整而明显衰减, 因此不会出现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一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同时, 新农村建设、中西部大开发建设正在积极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很大, 为保证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较快发展, 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与政策的扶持。

节能减排、扶持农业、灾后重建等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 我国将筹集约1万亿元资金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同时, 近期国务院又出台了十项政策措施, 目标直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从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到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再到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等这些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扩大内需, 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3、我国现存劳动力资源丰富, 高科技人才不断的涌现使产品生产成本降低, 生产周期缩短,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开拓占领世界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8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运行中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接收的订单减少、产品积压严重以及滞销等现象,因此,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何使我国经济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以及敢于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如何对企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是当前企业关注的热点。此时,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必然选择。企业只有对自身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才能在经济管理当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相对条件下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进。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是企业建立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科学化生产的要求。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

后金融危机时代指的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全球范围内的实体经济、金融行业等受到严重冲击影响以后,全世界经济在经受了严峻考验后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全球经济开始从经济发展疲软的低估阶段逐渐缓慢恢复,主要体现在美国和欧共体经济实体开始逐渐好转,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恢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点。第一,世界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各大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更大的发展阻力。经历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为了早日恢复经济发展,恢复经济建设的信心,各国的企业加快了对各种有限资源的争夺脚步。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压力。第二,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大了企业不平衡差距。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每个国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使得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甚至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形势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三,世界各国的经济实体发展更加困难。在这个发展时期,大范围内的经济都处于动荡状态,而且经济发展前景变数很大,不能做出可靠性预测,更多的资金都流向虚拟经济,因而增加了经济实体企业发展的难度。

三、后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在一定条件下是由我国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首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经济陷入到了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阶段,其在一定条件下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竞争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积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其次,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点,比如: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稳定性较差、企业内部管理松散,管理水平落后等。随着经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企业的弱点和不足更加显现出来。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是当前企业最为关心的课题。因此,必须通过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相对条件下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实现是很有必要的。

四、后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式发生变化,企业经济管理也在随着发生改变,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综合性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心开始向以价值为基础的方向转变,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再是简单的注重经济生产,开始向综合化管理的方向迈进。企业综合化管理也是企业管理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企业经济管理和其它管理之间的关联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内部的所有管理都要触及到企业内部资金的运用,企业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的各项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的各个环节都与企业的经济管理存在一定联系,其中也包括企业当中的各个部门和人员。企业经济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收入状况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情况。在企业当中只有形成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才能在今后的经济管理当中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对企业管理的各项措施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财务状况是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重要体现

在企业经济管理当中,企业的高级管理者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根据企业全年、季度或者月份的经济收入量所决定的,企业财务状况直接反映着整个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企业管理者制定经济管理的目标和方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从而制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大对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制定促进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较好的推动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后金融危机环境下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方法

(一)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

企业管理观念的先进和落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管理当中,不仅要使员工观念进行更新,更重要的是使企业高层领导者进行观念更新。企业高层管理者观念更新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在企业经济管理观念更新的过程中,要善于在管理当中引入战略意识,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保证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经济管理方针和目标时,能够树立全局观念和危机意识。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层级,其所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影响面大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企业要在更新企业管理观念的同时,注重对新型管理方法和模式的实践工作,从而在创新当中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方法。

(二)经营策略的转变

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较好地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在经济管理当中采用柔性化和虚拟化的组织结构样式,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管理方式上进行弹性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建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经营联盟。注重品牌效应,加大企业形象的宣传力度,树立品牌观念,以品牌效应带动企业的生产经营。通过品牌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的占有率。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对于企业赢得市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对财务支出进行有效约束

企业应不断完善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对经费制度进行有效改革,在企业内部实行综合化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要从工作的点滴做起,对公用车的使用以及外来人员的接待等进行有效监管,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在日常管理中,对电话费以及各种办公费用进行有效监管,防止企业员工以各种名义的办公支出私吞企业公有资产。根据企业内部实际财务状况,制定适合企业运营需要的财务支出机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要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从而实现企业各项办公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还要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细化,建立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的预算制度,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预知性。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预算定额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对财务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企业财产实行登记制度,对企业的各项财产进行排查,从而实现企业各项财务的透明度,为企业高层领导者根据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制定适合实际需要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对企业各项资金和财务进行定期盘存,对企业运行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企业还要制定办公设备购买的价格制度,企业在对材料、设备或者办公用品进行购买时,通过价格制度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成本差额的分摊。

(四)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对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各项收支状况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其次,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一定条件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也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从而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稳健经营。对企业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推动企业内部运行良性发展,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发展需要。最后,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风险,并为化解或规避风险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财务管理

随着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必将被网络化的财务管理所取代,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财务实施监督和管理,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需要。在管理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的运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较好地突破财务管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远程处理功能,比如:远程查账、报账、报表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还能较好地实现高层管理者对下属各个部门的有效监督,利用网络通讯功能,还能较好的实现财务的网络协同以及处理能力的提高,在一定条件下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财务向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财务管理系统,利用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排除人为因素对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从而加强企业财务的严密性。

(六)以“协同”促发展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运行当中存在与其它子模式关联性不足的问题,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多地是关注企业的效益和服务的整体战略,这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不相适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封闭、自立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企业更多地是实行产业化的经营发展道路,各个关联企业之间在利益的驱动下,结合成一个市场竞争主体,从而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因此,企业之前的协同关系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协同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组成:第一,与外部业务之间的协同关系。主要包括上游与供应商之间、下游与客户之间的协同关系,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价值的最大化利用。第二,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其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最大化发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方面的沟通联系力度。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实质上就是整个价值链之间的协同,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财务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的管理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协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是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最好办法,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避免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只有不断采取措施,对现有经济管理大胆创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最终保障企业稳健发展,促进企业社会形象提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脚步也在悄然出现。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实现中国企业的稳定发展,坚定企业的发展信念,迎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创新发展模式是现在中国企业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文章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出发,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出意见和观点。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9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含义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认为,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由此可见, 公允价值决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 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 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创意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 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 坚持动态的反映, 是要求真实和公允。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 参与市场交易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 这种达成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我国新会计准则涉及公允价值计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准则: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 投资性房地产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如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 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外对于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 如“票据发行便利”、“期货”、“期权”、“远期合约”等, 也可用公允价值计量。3、其他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债务重组、在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及经营业绩。

三、当前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尴尬

公允价值计量中以市价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 被称做“市值计价”。如果市场不够活跃, 缺少可参照的市价, 则采用估值模型等技术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叫“估值计价”。

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 市价能够动态而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然而, 当市场情况演变成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危机时, 这一估值方法似乎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 原始价值10元钱的金融产品, 变成市场参与者避犹不及的品种后, 持有者可能以1元价格抛售, 这意味着持有者需计提近九成的减值损失。但如果持有者选择暂不出售, 未来市场行情好转, 实际损失或许没有这么多。

现有的公允价值计算方法, 在当前的金融风暴中加速了危机的传播。市场上的所有机构, 就都可能必须按这一低价调整所持这类资产的公允价值, 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

对此, 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危机中的甩卖价格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 如以此为基础计算价值和减值准备, 将给公司报表“火上浇油”, 进一步影响业绩表现和投资者信心。为此, 应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改回以成本计价的方法, 以稳定人心;另一种认为,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 公允价值才是最能体现真实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在次贷危机中,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不仅没有“火上浇油”, 反而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

四、当前形式下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当IASB突然宣布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 允许会计主体在罕见情况下, 可以对非衍生金融资产重分类。其中, 对债券资产的重分类对当期业绩的影响最大, 债券的重分类意味着如果公司有意愿且有能力持有到期, 可以按分类当天的市价入账而不必随波动的市值计算浮动盈亏。

这对持有债券较多的金融机构影响最为正面, 不但可改善公司业绩, 还可降低补充资本金的需求。这意味着, 这些公司可以将所持有金融产品的价格锁定在7月1日时的价格上, 而不必为九十月间的全球市场暴跌进行减记, 这将明显美化有关公司三季报的业绩。这一改变可能导致会计主体以此操纵利润, 误导报表使用者。

在我国, 尤其是持有大量股票、债券、基金的公司。在年末报表种将为这些金融资产计提巨额的减值准备, 尤其是那些持有美国金融产品的公司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公司将为此付出上亿的损失。而我国尚未出台对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修改。

公允价值在会计政策、确定会计处理方面给予公司管理当局相当大的选择范围, 会计处理有了适当的自由裁量权, 可能会导致企业根据需要选择对管理当局最有利的参照标准或估价模型。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更了解交易的目的与实质, 当法律形式与交易实质出现差异时, 企业可以按交易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但也给舞弊和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公允价值计量规则的变化将对企业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也有缺点, 比如在某些情况下产生公允价值很困难, 而且需要加强披露, 这些困难都不是短期之内就能解决的。但会计准则的目标之一, 就是真实反映公司财务信息。尤其在信息化的时代, 公允价值更能体现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的价值。改用历史成本计价的方式, 将使会计信息失去意义。公众质疑的焦点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 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 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如何认定公允价值。因此, 不应放弃公允价值的原则, 而是要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将是惟一适当的计量方式, 因为这一方法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环境。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和国际会计理事会在金融危机形式下修改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 分析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及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文献

[1]、于永生, 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财经论丛, 2005.8

金融危机下的会展经济 篇10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苏州利用外资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 苏州市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攀升,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022个, 注册外资额 183.63亿美元, 增长15.32%;实际利用外资额71.65亿美元, 增长17.4%。2007年, 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 分别占到全省的32.7%和全国的9.6%。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 苏州市利用外资有所下降,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462个, 注册外资额 163.9亿美元, 下降了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额81.33亿美元, 增长13.5%。到2008年底, 苏州市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285亿美元, 累计引入外商投资企业2万多家, 累计注册外资1150亿美元, 累计到账外资696亿美元。苏州外向型经济多年来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三位, 进出口外包占到了全国1/10强。进入2009年以来, 苏州市利用外资的情况略有改善, 但总体仍处于低迷状态。苏州外商直接投资为苏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众多研究表明, 地区经济发展与引进外资有很强的相关性。然而, 2007年8月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受到的负面影响, 由此也对苏州的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给苏州工业经济影响的深度。

1 苏州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经济的因果关系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苏州, FDI与工业经济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呢?是FDI影响工业经济的发展, 还是经济发展引起FDI的变化, 或者是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下面我们用Granger Causality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 则X应该有助于预测Y, 即在Y关于Y过去值的回归中, 增加X的过去值作为独立变量应当显著的增加回归模型的方差解释能力。检验X是否为引起Y变化的原因基本过程如下:

(1) 作出原假设“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

(2) 把Y对Y的滞后值及X的滞后值进行回归, 建立无限制条件的回归模型:

yt=t=1maiyt-i+t=1mbixt-i+ut

(3) 把Y只对Y的滞后值进行回归, 建立有限制条件的回归模型:yt=t=1maiyt-i+ut;

(4) 用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计算F统计值, 检验回归系数b1, b2, …bm是否同时显著的不为零。如果是, 就拒绝“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 , 即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 说明X与Y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基于2007年以来的月度数据, 以“实际到账注册外资”来表示FDI, 变量用FDI表示,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表示工业经济, 变量用IE, 则苏州FDI与工业经济之间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结果表明, 滞后步长为2, “FDI变化不是引起工业经济变化的原因”F统计值都达到了足够大, 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 有理由拒绝“FDI变化不是引起工业经济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 但没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工业经济不是引起FDI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因此, 可以得出结论, FDI变化是引起工业经济变化的原因。

2 苏州FDI对工业经济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或一组变量 (自变量) 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 (因变量) 变动之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它可以根据自变量的已知固定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我们以IE为因变量, FDI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FDI与工业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很可能会产生异方差问题, 从而导致伪回归现象, 致使研究结论无效。

表2显示, 在苏州FDI对工业经济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 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仅为0.045364, 其方差解释能力为4.54%。DW统计值仅为0.418与2还有较大的差距, 说明回归模型残差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序列自相关问题。

图1显示,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不仅对历史数据拟合效果很不理想, 而且其残差项的估计值并不频繁的改变符号, 而是相继若干个负的以后跟着几个正的, 表明回归模型的残差确实存在着高度的正自相关。

3 苏州FDI对工业经济的广义差分回归分析

为了揭示苏州FDI与工业经济之间真实的内在依存关系, 必须消除序列自相关问题。我们采用广义差分法来达到使得模型残差保持序列独立, 不具有自相关性。现将回归方程yt=b0+b1xt+ut的变量滞后一期, 改写为

yt-1=b0+b1xt-1+ut-1

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ρ, 得到

ρyt-1=ρb0+ρb1xt-1+ρut-1

将原回归方程yt=b0+b1xt+ut与上式相减, 并认为误差项也服从一阶自回归即有ut=ρut-1+vt, 得到

yt-ρyt-1=b0 (1-ρ) +b1 (xt-ρxt-1) +vt

通常把变换后的上述方程称为广义差分方程。广义差分方程中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回归, 不是使用原来的形式, 而是以差分的形式来表示。要成功地求解和应用广义差分方程, 必须采用一定方法来估计未知的ρ。估计ρ值的方法有很多, Cochrane-Orcutt迭代法已成为目前估计未知的ρ和消除序列自相关问题的主流方法。EView是采用在原回归方程中添加AR (1) 来消除一阶序列自相关, 添加AR (2) 消除二阶自相关, 添加AR (3) 消除三阶自相关, 依此类推。

在苏州FDI对工业经济的原回归模型中添加AR (1) 项, 得到如表3所示的广义差分回归结果。

由表3可知, DW检验值由原来的0.418升到1.832圆满地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复相关系数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由原来的0.0454提升到0.6318。回归模型中的常数项、解释变量和AR (1) 的t统计值都一致的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其回归系数都显著的不为零。

图2显示, 经广义差分变换, 回归模型不仅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问题, 而且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效果也非常理想。由此, 我们可以得到苏州FDI对工业经济的广义差分回归模型:

IE (2007.01-2009.05) =1596.393-0.000975FDI+[AR (1) =0.797092]

模型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 说明2007年以来, 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结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 苏州FDI与工业经济之间确实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依存关系, 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本文以苏州对外经济贸易局发布的2007年1月-2009年5月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采用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 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苏州FDI对工业经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 即苏州FDI是苏州工业经济的重要动力。2007年1月-2009年5月期间, 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苏州FDI的发展制约了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从系数来看, 其影响度不是很明显, 但是苏州外向型经济在工业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对苏州经济发展的具有重大贡献, 而如今其产生负面影响, 这对于苏州经济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另外, 本文采用的FDI指标是苏州“实际到账注册外资”, 而2007年8月以来“注册外资”一直处于同比负增长, 说明苏州今后一段时间的“实际到账外资”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这将对苏州工业经济产生较为久远的影响。这也说明了金融危机对类似苏州这样的外向型经济产生影响之深远。

摘要:以苏州对外经济贸易局发布的2007年1月-2009年5月的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苏州外商直接投资 (FD I) 与工业经济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 即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工业总产值变化的原因;2007年1月-2009年5月期间, 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工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反映出金融危机对苏州工业经济的影响深度是较为久远的。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因果关系检验,回归分析法,苏州

参考文献

[1]杜江, 蒋瑛, 董天伟.外国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 :27-31.

[2]黄志勇, 许承明.FDI对上海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 2008 (4) :80-85.

[3]陈利元, 冯国民.外商直接投资 (FDI) 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J].金融纵横, 2009 (2) :13-15..

[4]GRANGER C W J.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Models and Gross Spectral Methods[J].Econometrica, 1969, 37 (3) :424-438.

金融危机下的“内蒙速度” 篇11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最显眼的标志物就是市中心博物馆和火车站的两座飞腾的蒙古马雕塑,奔马的确可以代表这个地方的速度。

在西部大开发十年后,内蒙古自治区辖下的三驾马车——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都曾创下20%以上的增幅。

“包头这几年确实发展太快了,就算在去年金融危机蔓延的最困难时期,我们依然保持了相对高的经济增速,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包头市外宣办专职副主任康建俊一脸笑容地和记者侃侃而谈。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GDP以16.2%的增幅领跑全国,其中包头市GDP完成900.1亿元,同比增长17.2%。今年4月,《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北京发布,包头再次荣登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竞争力之首。

“包头在内蒙古有一个非常完备的产业工人队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如果把中国的工业化比作一个正在向前奔跑的巨人,那么内蒙古的产业是给工业化供给粮食的。只要巨人活着你就得吃粮,你要往前跑你就得多吃粮,对不起,粮在我这儿。”

包头的发展,浓缩了“内蒙速度”的起步与兴起,但这种靠能源、靠资金打造起来的速度究竟能够持续多久?

资源包裹下的包头速度

王成已经开始琢磨着把自己的铁矿出售了,一度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他经营的民营矿山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2006年7月,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王成放弃了寻找体面工作的机会,转而投向内蒙古包头市的一个民营小铁矿,成为一个年轻的合伙人。“当时投资开始升温,很多拥有一定实力的投资者都在到处购买矿山。”王成说。

2007年,铁矿石几乎疯狂的涨价,让这些成本并不高的小矿山赚的盆钵满体。但危机在2007年下半年袭来,“先是股市崩盘,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然后金融危机开始肆虐全球,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好日子差不多了。”王成回忆说。

2008年初,矿山不得不选择停产。而当时,内蒙古很多企业还并没有切实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威胁。

“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也有一些反思,重化工实际上我们这儿的企业到去年10月份还没有什么感觉。可能订单没以前多了,但很多之前的订单还没用上,都还在生产,到11月就开始显现了。”于光军告诉记者。

这种能源开发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它受到的冲击比其他地方滞后两三个月。

内蒙古一个做硅胶的企业,2008年前10月纯盈利1亿元,到10月份1000万元,11月只有200万元。迅速蒸发的利润让业界始料不及,但国家随后启动的救市之策让企业看到了生机。

包头市委书记莫建成当时称“全力支持包钢、包铝、一机、北方重工、希望铝业等重大项目建设。”

“恢复的还是比较早,扩大内需的政策,4万亿元一启动,只要一开工,基础的东西还在,金融危机缝隙中的增长速度就是这么来的。”于光军说。今年上半年包头的增长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五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增加值338.1亿元,同比增长23.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3%。

这都得益于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模式,于光军认为,内蒙古的电力,煤炭,钢铁,铝业等企业都是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分量的企业,并且,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国有大型企业、大集团手中,他们的竞争力强,抗风险能力也强,这些支柱企业占据了GDP的大部分份额。

资源性企业成为了包头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小的流动性强的小企业,甚至不构成GDP,有一些旗县的企业根本就是黑户,五六十万元的投资,根本没纳入你的视野内。”于光军说。

“包头模式”原动力

30岁出头的侯红兵在包头从事软件行业,在当地算是个中产阶层,让小侯至今仍然感到幸运的是,他在5年前就买了房子。“现在已经买不起喽,当初1000元一平米的房子,现在至少卖到3000元,翻了3倍。”

在侯红兵眼中,这就是包头经济快速发展最现实的写照。

包头的加速,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之策。一度,人们为内蒙古属于东部还是西部争吵不休,在最初的西部开发名单上,并没有内蒙古的名字,直到最后一刻,内蒙古与广西才踏上西部开发的班车。

包头的笼头被打开后,其速度一日千里。2002年至今,是包头经济的第三个快速增长期。从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其年均增速甚至达到26.8%。

这种以较快的增长速度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高的经济总量,恰恰体现了内蒙古第一大城市的特色。目前,包头市已由过去传统的单一“草原钢城”模式,转变为钢铁精深冶炼、稀土资源供给加工、重型机械装备制造、铝业生产、煤化工、电力能源等复合型、科技型的新工业城市。

包头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崔林告诉记者,2008年,包头市重点项目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进一步延续。其中包头市组织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10个,比上年增加110个。年内投资超亿元重特大项目达204个,完成投资623.2亿元,其中神华煤制烯烃、保利花园和石拐棚户区搬迁、包铝电解槽改造分别达40亿、20亿、20亿、15亿元。

大规模的投资刺激下,其经济的飙升速度自然一路上扬。

“包头的天越来越蓝了,我们的绿化应该是全区最好的。” 包头市外宣办专职副主任康建俊自豪地说。在“十一五”规划实施3年来,包头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了17.83%。

包头市青山区东南部,有一个被称为“城中草原”的广袤草原——赛汗塔拉生态园,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城中草原,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8000亩。

说起这片独一无二的城中草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莫建成很自豪:“我们之所以要立法保护绿地,就是为了保护好千辛万苦得来的一片片绿地,使其不会因为书记、市长的变更而改变。包头城中黄金地段这么多绿地,卖掉了搞商业项目、搞房地产,可能会赚上百亿元都不止,但包头人不会做这样的交易。在城市里造几栋高楼大厦很容易,但这样的大块绿地,这样的城中草原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在新的规划中,包头市以保护和恢复生态为主的“黄河湿地、大青山森林、山北草原”三大工程全面启动。

这座被联合国授予人居最佳奖的城市动力与活力十足。

政府操盘下的超速行驶

马儿跑得快,还需夜草肥。

“坐汽车,从东蒙往西蒙走,要经过张家口,路一不好,就知道到内蒙古了,非常明显。”于光军回忆十几年前内蒙古的情况时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道路交通情况改善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通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核心市场的距离。”

改革开放前十年,国家没有什么大的政策真金白银的支持,内蒙古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各方面都不是太好。在那样一个背景下,很多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当时内蒙古在大农业这一块搞了一个加工转化;在能源这一块搞了一个煤从空中走——发电的战略。

现在的呼、包、鄂,已经成为内蒙古乃至北方的金三角。其成功的动能就是内蒙古到处可见的政府之手,“当初的政策就是有项目就往这里上,别的地方基本不考虑。”于光军说。这个三角地带占据了大部分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这种状况正是当地政府强力介入的结果。

在内蒙古,始于2002年的大招商、大竞争,政府的支撑起到了关键作用。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与经济衰退 篇12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而且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目前发生在欧美大规模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就是明显的金融危机。

而经济危机主要是指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 大量企业倒闭, 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而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 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经济衰退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 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 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 其他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 (通货紧缩) 。当然, 如果经济处于滞胀的状态下, 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经济衰退表现为普遍性的经济活力下降, 和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会被定义为经济萧条。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则被称为经济崩溃。经济衰退与过量商品存货、消费量的下降 (可能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 、技术创新和新资本积累的缺乏, 以及股市的随机性有关。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衰退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当时的失业率大约是25%, 也就是说4个人中就有1个人失业。

上一篇:新闻主持人的素质下一篇:知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