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

2024-06-13

不教(精选12篇)

不教 篇1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野村教画》,讲的是日本一个著名画家野村教孩子们学画的故事。

这位名叫野村的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她几乎年年参加日本东京油画大展,举办个展15次,还得过“文部大赏”。

可是她教孩子的方法却非常简单。每次上课,她先问孩子想画什么,然后鼓励他们:好好画吧!在孩子们画画的过程中,她有时会走到他们的身边,略加指导,但绝不会在画上修改;有时她会毫不干预,直到孩子画完。对孩子的提问,野村老师都会耐心细致、周到地解答。每当孩子画完了画,她会在画的背面或者邻页上写下各种各样的表扬,角度不同,但温暖而真诚。

在野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作者的小侄女朵朵画起画来极有分寸。她画了一幅画:一只咖啡杯,灰色的小杯小碟,四周不远不近、不密不疏地点了一些彩色点子,杯子就在这样的点子中安安静静地散发出感人的艺术气息。如果放在国内的儿童画班里,老师可能会批评:“太小了!构图不行啊!”野村老师却在画的反面写道:在朋友的陶艺展上买了一个咖啡杯,朵朵小朋友画出了自己的感受。

读完这篇文章,细细品味,不禁暗暗佩服野村老师的“不教而教”的教育智慧,面对孩子稚嫩的手笔,她没有过多的“精心”指导,更没有将自己的成人化想法完全强加于孩子身上,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们那份童真、童趣。她的“不教而教”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孩子们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手画出心中的感受。想想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多少时候真正尊重了学生的感受呢?就拿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作文教学来说吧,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作文能够得高分,教师在写作前就为学生们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比如中心明确呀,条理清晰呀,语言生动具体呀,重点突出呀……许多学生如履薄冰,视作文为畏途,天长日久,创作欲望荡然无存,只能被动应付,迎合教师的口味,习作中多了一份老成,却失去了最可贵的童真童趣。如果我们能够少用成人化的思维去看待学生的习作,多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些自由表达,孩子就会多一份兴趣,多一些表达的自信,甚至会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在这篇文章里,我理解了野村老师“不教而教”的方法,领悟了她“无为而为”的智慧,更懂得了她对绘画、对孩子们的满腔挚爱!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

不教 篇2

儿子在外省某名牌大学就读,专业成绩逢考必第一。每遇开心或解不开的事,他必电话与我分享或分担。

这天,我正上班,儿子来电,惊慌地说,学校为迎接教育官员的`考核,几乎停课了,天天要学生植树啊,节啊,粉刷围墙啊……因为他成绩好,学校不知从哪儿弄来了教育官员可能问到的十个问题,叫他背下来,到时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回答。昨天上午,教育官员突然来了,他正在图书馆学习,手机静音状态,辅导员打电话给他,他没听到,等到他从图书馆出来,辅导员黑着脸拦在他面前,呵斥他公然和学校作对,他一遍遍解释,辅导员就是不听,口口声声要剥夺他的一等奖学金,还说其反复向学院刘书记求情,可刘书记坚持原则,强调要给他记过,还要写进档案……儿子气得发抖地问:“我在学习啊?难道有错吗?怎能这样对学生啊?”我心头发颤,强作镇定道:“没事的,再给辅导员好好解释,老师嘛,毕竟是爱学生的,即便你没回答,还有其他同学回答,并非不可挽回啊?”

翌日大早,儿子来电说,辅导员再次向刘书记求情,刘书记仍坚持按原则办事。儿子惊恐道:“爸,你能给刘书记打个电话吗?我好害怕受处分进档案啊?”我本能地说:“儿子,你已经成年了,这等小事,你自己学会应对,今后还要遇到更大的事情,都得靠自己啊?”

整整一天,人在单位,心却飞到儿子身边。熬到下班,儿子仍没消息。我突然想到平日对儿子灌输“学好本领什么都不怕”的观点可能有“毒”,儿子已经慢性“中毒”而浑然不觉。我急忙打手机,儿子沮丧地说:“整整一天,我独自在山上想啊想的,觉得不对劲,你想,刘书记大人物,忙得不可开交,怎会关心我这等屁事啊?我去问同学,同学们都嘲笑我书呆子,班上每个同学都给辅导员送过礼,有些家长还驱车数千里到学校请辅导员吃饭送礼,就我一个人没给辅导员任何礼品。爸,这是常识,你自己不做也罢,可你从没教过我啊?你好失职啊?”我针扎般难受,嗫嚅道:“儿子……我……我……”

在不教中教 篇3

叶老的做法看似不教,实则真教,乃高明之教、高效之教,体现了他倡导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写作的主体是学生

写作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自然和生活观察思考后的认识,表达对接触到的人、事、物的情感。不是教师的认识,也不是教师的情感。因此,写作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写作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学生手里。但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情况则恰恰相反,写作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学生常常感到十分为难,因为题目是教师拟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更谈不上什么真情实感,因此感到无从下手。教师讲的写作技巧其实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冥思苦想,像从用光了的牙膏皮里挤牙膏,怎么也挤不出,于是就造假。有的学生干脆从报刊上抄袭或从网上下载,作文没学好,道德也缺失了。

批改学生作文也是教师的事。本来文章是学生写的,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情感,学生心里最清楚,可偏偏无权参加修改,全由教师包办代理。教师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笔下的事,凭自己的主观意志修改,将观点、情感强加给学生。学生或看不懂,或难于接受,教师虽辛苦,但无益甚至有害。

叶老只要求孩子写点东西,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写作的主体是孩子,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写作便如同游戏一样,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每天写点东西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在不断的实践中,技巧越来越熟练,写作水平必定会不断提高。

修改作文也是学生自己的事。叶老的倾听其实就如同教师的批改,但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包办代理,而是让孩子自己修改。好文章是自己改出来的,文章只有自己改,才能越改越合乎自己的本意。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不仅遣词造句的功夫越来越深,修改的技巧也会越来越熟练,漂亮的文章就在他们的笔下不断涌出。

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阅读的作品(当然是优秀的作品),都是学生写作的范例,量的不断积累,必能产生质的飞跃。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积累了词汇,培养了语感,学到了表达的技巧,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大量的阅读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学生从中获得许多课本上没有看过、生活中没有见过的知识,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大量素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没什么可写的问题。大量阅读还能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认识,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样,学生作文的主题也会表现得越来越深刻。

当然,阅读课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其任务不仅仅是把课文读懂,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用阅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读懂没有教的文章,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叶老对孩子的阅读既不严格限制,也不放任自流,而是正确引导。一是读什么书自己选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博览群书,以便获得广博的知识。知识丰富了,笔下就有永远写不完的材料。二是要能基本读懂。“告诉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即复述书本的内容,而复述必须以理解为前提。理解别人文章的过程就是学习别人表达方法的过程。这样书读得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各种表达方法的吸收就越多,自己写作时,就能驾轻就熟,笔下生花。

三、好作文的标准是别人看得懂

小学生的作文,怎样才算写得好?很多教师会说: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作文指导课就是这种标准的具体诠释。学生无法理解这些要求,更不知道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只知道“中心明确”就是凡事得说“好”,不能说“不好”。比如“我的老师”这题,只能写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写老师不负责任,还体罚学生。学生想不出老师的“好”,只好把通过媒体了解到的优秀教师的事迹按在自己老师的头上,让老师看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要求严重束缚思维,扭曲心灵,迫使学生情感造假,写出一些虚情假意的八股文,作文成了他们烦恼而又痛苦的事情。

叶老评判作文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得懂”(或“看得懂”),其实,这是最基本、最实在的标准。因为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看得懂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懂”,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接受作者的观点,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别人看得懂,必定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小学生作文遣词造句,就是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别人理解与接受。或许因为小学生思想不成熟,情感的表达显得幼稚,看事物的眼光存在偏差,但是真情实感最可贵。教师应加以培养、保护和引导,防患虚情假意占据学生的心灵,这不仅关乎学生的作文,更是关乎学生做人的大事情。(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以“不教”胜“教”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应该“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八条明确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具有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张老师在校外用餐,并劝阻小军、小伟回学校食堂吃饭并没有过错,但若放在师生平等这个话题上,就有两个问题需要厘清:其一,师生平等的核心是什么?其二,教师在按规行事的过程中,如何凸显为人师表?

一、师生关系平等的核心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现代师生关系特别重视师生平等,因为教育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互动。师生平等可以创造一种信赖、理解、关怀、合作的成长氛围,让教师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以教师的生命带动学生的生命,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积极的回应。这种回应恰好是学生积极、进取、成长的动力。在师生平等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学生就不太容易产生压抑、胆怯、忧虑等不健康心理,而教师也可以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感受学生的变化和成长,并由此分享学生成长的快乐,体悟教育者的收获。

由此可见,平等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教师权威,必要的引领和指导,都是必须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强调,班主任要当学生的人生导师。但在当前教育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讲“平等”的多了,讲“敬畏”“服从”的少了。就如案例中那个学生的反问:“学生不准出校门吃饭,那老师怎么就可以呢?”类似这样的质问,教师常常会遇到。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并不在于要不要讲平等,而是要让学生懂得尊师重教,认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师生之间行为的差异并不代表师生之间平等与否。教师有必要树立权威,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学生是需要有敬畏感的,这种敬畏不是对教师个人的顶礼膜拜,而是对真理的崇拜,对事实、科学、法治的信任和敬仰。有了这样的心态,学生才能够形成自觉遵守法规校纪的习惯。

二、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是个正面榜样

这里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如果不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行为就可以随便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不赞成这位教师的行为,为了不需要排队而到校外用餐。教师在学校不仅是在岗位上工作,而且要生活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一举一动既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正能量,也可能把学生引向反面。所以,我们讲师德师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一个正面榜样。不管教师自身正遭遇什么样的挫折,心理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在学生面前,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正面的回应,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张老师不在校外饭店用餐,他批评学生时就用不着那么纠结,他完全可以把这两位学生的行为作为一种教育素材,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应该如何遵守校纪校规。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以身作则,如果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的都是自身最得体、最美好的行为表现,那么就会传递给学生以正能量。比如:学校禁烟,教师首先自觉戒烟;学校食堂要减少剩饭剩菜,教师带头“光盘行动”;等等。当然,教师这样做,可能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只要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这样做,就是值得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这样做,是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影响力有时远远超过说教,可以直抵学生的内心,以“不教”胜“教”。

不教的教育读后感 篇5

最近阅读了《不教的教育》一书,通过阅读学习,我深有感触,原来真正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这本书运用了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让家长明白了怎样做到不教的教育,从中国传统教育入手,用易、儒、道三家思想去印证无为和不教的教育。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爱,不仅要用心,还要会爱,首先要尊重孩子。书中有句话这样写的: “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有多少家长做到了呢?家长总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总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但是做起事情确和家长思想一样的人,可能吗?孩子是孩子,请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扮演自己的角色。书中的经典语录:“不要以为你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是神奇的自然之子,有着强大的能量。他们甚至是我们的老师,而我们,要学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让阅读陪伴孩子的一生。阅读,就有改善智力、改变命运的功能。让孩子爱上书,就是爱上思考,就是爱上快乐。

家长的作用陪伴者支持者和玩伴。现代社会父母生活工作压力增加,一方面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应酬上,一方面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让孩子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并额外的学习很多才艺等,很少有人能抽出足够的时间经常陪伴孩子玩耍,虽然我们物质水平提高了,可是再多的玩具,再漂亮的衣服,再好吃的零食都满足不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再说学习≠ 智力开发,不要因为错误的拔苗助长而错过陪伴孩子的最佳时间。

家庭系统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一个系统,为了保持平衡,孩子作为家庭系统的薄弱环节,总是最容易受伤害的。书中讲到孩子性格形成主要是因为孩子站在弱势父母一方,孩子出现的心身疾病多是孩子为了纠正家庭系统错误而引起的。认识自己的家庭,注意父母的沟通方式,如何平衡这个系统,才不会伤害孩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不教的教育》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篇二:不教的教育读后感

暑假闲来无聊从上浏览到一本书《不跪着教书》,我感到非常好奇,教书和跪着是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好奇我细心地阅读了吴非先生写的这本书。书中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

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么美好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校长经常提醒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但是,自己却常常以忙、累为借口推脱。事后我反问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准备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水源了吗?尤其是书中讲到现在的教师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及时反思”,对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缺乏深度的思考。想想自己也一样,有时经常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没有及时去反思,时间过了也就忘了。现在我告诉自己“思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的缺乏思考教师就会成为教书的机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激励自己多思考。

有一种“教”叫“不教” 篇6

有一种讲叫不讲。语文需要老师讲吗?要少讲甚至不讲。即使少讲,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讲学生不会的、在学生思考后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一句话可以讲完的坚决不讲两句话。老师不讲让学生讲,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去年接一个班,部分学生上课活跃,积极举手发言,如果上公开课,足以应付,课堂不乏热闹,教学任务不愁完不成,亮点也不担心不亮。这个“好班级”是怎样炼成的?原因之一,老师讲得多、讲得清、讲得透。但为了追求课堂的互动,这种类似于灌输的多讲确实引起了部分学生和老師之间的对话,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听众,甚至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课堂是一列火车,所有人都是乘客,而不是看客。安全的火车,是需要所有的“乘客”一起来努力的。老师讲得多,学生就想得少;老师讲得清,学生就想得浅;老师讲得透,学生就不用想了。

要让学生多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做个忠实的听众。要讲就先要想一想。课上,选择一到两个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开始,思考的结果,或长或短都可以,或对或错不要紧,只要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最珍贵。不久,提出要求,如务必写出多少字。讨论交流时,先请潜力生讲,中等生补充,优秀生发挥。至于老师,主要在边上组织学生讲、对学生的讲稍作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鼓励,是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体验。一个学期试验下来,学生有了思考的习惯、基本养成了课堂上准备讲的习惯,想讲的、会讲的,越来越多。把课堂还给学生,先让学生讲;学生讲课文,才是真的学课文。越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讲,你会惊奇地发现,学生的思想竟是如此丰富、想法竟是那么独特,很多时候,学生比老师讲得好。学生自己能学的、能讲的,何必老师“多讲一举”?

有一种读叫不读。似乎“读”一般来说就是出声地读,似乎语文课上必须“书声琅琅”、必须多读。于是,我们的语文课百变其“读”:齐读、小组读、指名读、轻声读、自由读、引读、范读……这是误解了“读”。读的被误读,原因之一以为文本皆是范文,值得细读,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可否认,真正的经典值得诵读、值得记忆、值得积累。真正的经典,是经过时间长河冲刷而留下来的闪光的东西。然而,我们的文本相当一部分除了用以“载道”以外,也有文体的作用,如语言的规范。遗憾的是,真正值得每节课都发出“琅琅书声”的文本大约不是很多。

读,除了字词句读正确,还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文本本身具有感情、字里行间涌动着一种韵味,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否则只能无病呻吟、故作感情。不难发现,有的课堂,所谓的读出感情,主要在于技巧的指导,如什么地方读重音、轻声,什么地方停顿得长一点、什么地方一气呵成。殊不知,感情是建立在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的,否则再高明的技巧也永远无法抵达文本心灵的角落。在读正确之后的读,更要考虑到:读,是一种很个人的行为。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读法。由于理解角度的各异、生活经验的差异、感悟程度的不同,于是有了各样变化的读,这种差异也丰富了读,说不定由此产生各种风格的读。读,不能不说是一种个性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尊重读!

读,是一种方式;“不读”,也是一种读。文本之外有浩瀚的文本,经典之外有无数的经典。无须都诵读,无须都“书声琅琅”,更多的无须“读”,就这样手里捧着一本书,静静地聆听——用心谛听。阅读,是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中人物对话,也和自己对话。阅读更是倾听,听哲人的沉思,娓娓道来;听伟人的传奇,感受心灵的震撼;听普通人的呢喃细语,如话家常;听高尚的人的倾诉,如沐春风……听,凝神地听、怦然心动地听、如痴如醉地听……不也是一种读吗?

有一种内容也不需要读。《装满昆虫的布袋》(苏教版5年级上册),法布尔从小就表现出对昆虫的超乎常人的迷恋,甚至痴迷,常常惹父母的责骂: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里,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要不要指导学生“怒气冲冲地责骂” “厉声地责备”?我和学生讨论:父母责骂的是谁?未来的昆虫学家。你们愿意责骂一个未来的伟人吗?大家摇头。这两段话,我们就不读吧。即便是技巧,我也不想让学生感受一番“责骂”,因为,“责骂”一个孩子终究是不好的。

我们在努力地教会学生“读”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不读”?

有一种问叫不问。如果语文课上没有老师的提问,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可是,老师的问题就是学生心中的疑惑、心中的不解。老师的问题来自哪里?来自教参,来自老师自己的钻研。显然,成人的问题未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有没有学生,标志之一看老师的问题是不是来自学生。我们的课堂问题真多,是问题这只手牵着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课堂的教学程序似乎是这样的:假设几个问题,或者这些问题是教参的意见,或者这些问题来自于考试的经验积累,然后通过种种手段,包括读、讨论甚至写一写,解决这些问题,一堂课,没有问题了,功德圆满,顺利下课。尽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有了新的变化,但“问题”程式屡试不爽、经久不衰,终究走不出“没有问题”的陈年模式。

面对文本,如果没有问题,教学也就多此一举。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在文本面前,学生不可能没有问题。所谓“不问”,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一种是知识性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6年级下册),学生自学后提出如下问题:

山上的沙石为什么是粉红色的?

映山红有多少种颜色?

为什么山上的叫“映山红”,不能叫“杜鹃”呢?

为什么双龙洞的内洞比外洞大?

为什么石钟乳和石笋会颜色各异?

或许,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会注意这些“弱智”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必须有着丰富的地理、植物等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回答清楚。能不能不佩服,学生是多么好奇、好学,多么想知道“语文”之外的东西啊!如果我们的语文让学生产生地质学、植物学等方面的兴趣,又有何不可、有何不好?无心插柳岂不是也很美?这样的问题,老师一般指点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

同样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问题涉及到了文体、文风和文章本身以外事:

为什么石钟乳和石笋这两样东西,大家都想象成神仙、动物……

为什么作者这么草草结尾?

作者游双龙洞,为什么那两条龙不多写一点呢?

叶圣陶爷爷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那工人为什么还要介绍什么“龙”、“神仙”之类的?

为什么作者把内洞里的“双龙”写得很普通、比较简略?

这篇文章的修辞没什么特别之处,句子也没什么漂亮的“好词好句”,但反而觉得很真实?

本文既无龙头又无凤尾,开头、结尾都很简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学生的这些问题,大多数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经典课堂上,但这些问题必须回答。地方走得多了,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就知道旅游开发的“奥秘”之一,是喜欢把有的东西人为地想象成某样东西,甚至还编出一个故事来附会,还是叶圣陶实在:“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叶老的文字功力深厚,平淡中满是朴实、醇厚。我们习惯了教给学生多读、多背“美文”,写文章多用“好词好句”,但没想到,叶爷爷的文字没什么“好词好句”,甚至连开头、结尾都不“讲究”。从学生提问来看,显示出了阅读视野的狭窄,什么是好文章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更没有自己的判断;问题的背后,是老师的阅读品位和标准,最重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风向。

nlc202309011357

问题能产生问题。有的问题近于反思和批判,有的问题越来越逼近问题。《师恩难忘》(苏教版5年级上册),作者刘绍棠,原来的题目是《老师领进门》。学生问:《老师领进门》这个题目挺好的,为什么要改写成《师恩难忘》?殊不知,编者有编者的目的。《三打白骨精》(苏教版6年级下册),学生不解地问:孙悟空明知其是妖怪,为什么要打3次才打死她?3,固然是我国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字,但更能看出孙悟空的机智聪明以及沾染到的佛家情怀。季羡林先生的《夾竹桃》(苏教版6年级上册),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有学生问:为什么要写平常普通的夹竹桃,除了能勾起美好的回忆和它的韧性?表面上看,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但我引导学生寻找夹竹桃背后的人:因夹竹桃回忆什么(美好的童年)?赞美夹竹桃的韧性也是在希望那时的人们像夹竹桃一样坚强有韧性。

语文教学,很多时候是不用“精心提问”的,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提出的问题,我都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换一个角度再提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从来不给现成的答案。有的问题难倒我了,需要查找资料、认真思考。对于这类问题,我实话实说:老师也不懂。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直接告诉学生,只是引导大家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能说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只是在适当的地方做些提醒和点拨,而这点拨,主要是思路和视野的提示。因为我始终觉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发现问题,还要自己去解决问题——同伴和老师的提示仅仅属于学习的工具。

有一种写叫不写。这里的“写”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写作业的“写”,一层是写作文的“写”。为了应试,语文的作业之多、之乱成了学生负担的重灾区。在“多练”的幌子下,学生苦不堪言。作业之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教辅用书的泛滥成灾,语文规律、学生快乐学语文的理想,终于败在了现实的经济利益面前;其次是老师的语文意识不强,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疏于思考语文、思考学生怎样学语文,只知道跟风、从众,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还要说:没办法。也许,对于普通老师来说,跟着走最安全。换来自身安全的代价是丢失真正的语文、丢失童年的语文。

很多老师都知道,语文成绩不是“写”出来的,语文本身是“听、说、读、写”的混合体。但为了追求升学率、迎合各类考核评比,不得不突出“写”,无形中弱化了“听、说、读”,变成了一条腿的语文。十多年前,语文考试中的“阅读”是从来不考课外内容的,现在发展到中年级都要考连老师都读不懂的散文;还是十多年前,学生训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而现在,究竟教什么,老师心里也很糊涂,结果考试的时候更糊涂。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生活是语文,旅游是语文,读书是语文,出门也是语文……语文无处不在,很多语文是不用写下来的。

那么,作文总归是离不开多写了吧?一定的训练是离不了的,但也要学会“不写”。如果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篇数、学生应付字数,那就宁可少写一篇。如果学生没有真情实感,靠编造谎言、无病呻吟完成任务,那就不要写了。

“不写”的时候,学生做些什么呢?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为写作储备。读书,是一种对话,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和书中的人物对话;读书,走进书本,也走出书本。二是行走。到生活中行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用眼睛看、靠耳朵听、用心思考、用手脚触摸和感觉。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都是素材,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是感情——生活中的人事才是最值得写下来的。三是思考。认识他人。好好读懂别人,虽然是不容易的事,而且很可能永远也读不懂,但一定会接近读懂。一个努力读懂别人的人,才可能写下温情的文字。认识自己。虽然,认识自我永远是难事,然而,越是努力认识自己越能接近一个深邃的世界。

即便是写,也无须老师多指导。在习作课上,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自学习作要求,自己弄懂要求写什么、怎么写。接着给学生一个课时左右的时间当堂写作,像考试那样集中注意力、一气呵成。没有草稿,无须誊写。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修改。最后,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围绕三个方面写:为什么写这个题材,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第一个问题相当于“创作谈”,第二个问题是“自我肯定”,第三个问题是“自我反思”,后两个问题都可以看出小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二天,利用一节课时间点评学生作文。要求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点评到,哪怕是一句话写得好,一个词语用得妙,以鼓励为主的点评,是为了下一次作文的激情做铺垫,让学生喜欢作文,至少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沉重的负担,从而怕写作文。实践证明,这种“不指导”作文,比较受学生欢迎。

写作,更多的是自我心灵的袒露,只有给予自由和安全,才可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写作的“不写”,写的“不指导”,是为了给予学生写作的自由。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教都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那是给学生一生有用的本领。语文,尤其如此。因为,语文,是抵达他人的世界、寻找自然的灵性,也是叩问自己的灵魂。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编辑/黄耀强

不教一日闲过 篇7

呼!呼!呼!一睡就是3个小时。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了看时间,中午11点整,到了午餐时间。一想起吃饭,我马上就来了精神,十分利索地穿好衣裤走出房间。“你才起来,都几点了?不复习能考好吗?”“怎么了?先吃饭,不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嘛,急什么呀!”我立马“回敬”一句。

“咯!”我坐在沙发上,长长地打了个饱嗝,摸了摸圆得像个皮球似的小肚皮,惬意地看着电视。“好了,可以复习了!”老妈的声音再次响起,扫了我的兴。而我呢,故意置若罔闻,依旧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早已忍无可忍的老妈终于发威了,使出了必杀技——“河东狮吼”:“快去!读英语,如果考砸了,有你好瞧的!”说罢,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了电视机。我还没缓过神儿,一本英语书已飞到我手中。身不由己,只好乖乖地走进了书房“闭门苦读”起来。

不甘心的我怎么可能这么乖呢?嘻嘻,电脑就在旁边,我蹑手蹑脚地锁了门,又蹑手蹑脚地打开了电脑,戴上耳机。

不知不觉间,一日已悄然逝去。

学校里。

“考试!”英语老师洪亮的声音在寂静的教室里回荡着,摄人心魄。在余音袅袅之际,试卷已飞到我手中。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

“交卷!”老师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看似只隔了40分钟,但在我看来却比一个世纪还要久远。

发卷了。

87分!鲜红的数字硬生生地印入我的眼帘,是那么刺眼!昨日还情绪高涨的我,一下子便如失去了水分的苹果,干瘪而颓丧。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冷嘲热讽、幸灾乐祸,宛如一条带刺的藤蔓缠得我心口发疼。

语文老师知道我的成绩后,转身疾步向黑板走去,不一会儿,一行醒目的大字赫然出现在我眼前——

不教一日闲过!

是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应该牢记这个教训。

“不教一日闲过”,便因此成了我的座右铭。

教师点评

作者的详略剪裁功夫很是了得。习作详写了周末在家“我”与妈妈之间的周旋过程,以及在学校发卷后“我”颓丧的表现和老师的点拨。略写了“我”周末看的电视剧内容与玩电脑的过程,以及“我”在校考试的过程及得分的过程等。中心表达集中而突出,材料剪裁得当。另外,本文的语言功夫也相当不错。习作精心选用恰当的形容词、功词来刻画人物,表现心理,叙事立体感强,生动。(潘喜凤)

“罗斯福智破谋杀案”参考答案“罗斯德智破谋杀案”参考答案

教学是为了不教 篇8

一、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 有了这种学习愿望, 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授课中不断改变授课方式, 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切入点, 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喜欢自己的课, 自愿去学习, 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使其变苦学为爱学、乐学。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 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 不会自主学习的人, 所以, 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 学生照单全收, 但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告诉学生“为什么”, 学生可以有所领悟, 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

1.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 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 重视预习环节, 强化指导训练,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 起先可制订预习提纲, 使预习任务具体化、目标化。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 选择预习形式, 发挥学生自学潜能。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 走上自学的道路。

2. 多读多练, 培养语感

语文是一门语言, 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读书方法, 朗读、浏览、跳读等, 要让学生在读前有一定的认识, 并以此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边读边画, 边读边记, 让学生切实把学习看做是自己的事情, 扎扎实实地掌握语文阅读方法, 完成在阅读中新知识的建构。

3. 课堂中独立思考

现在提倡合作交流, 培养独立子女的合作互助精神。我认为它的前提是独立思考,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合作才有效果, 才能有互补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学生的合作效果就难以实现!目的就难以达到。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 他们才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个性才能得到发挥。那么成人之后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而且学习效率也会很高。

教是为了不教 篇9

几年来, 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了一些探讨与尝试:

一、精心创设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生活化: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 运用于生活。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 降低问题的难度。在执教北师大实验教材“高矮”时, 我利用班级现有的资源创设师生比高矮、同学间比高矮的情境, 当遇到两名个子差不多高的同学, 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 学生通过讨论、实践找到了比较的方法, 完成了新知的学习。

问题自然化: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问题。在教学“抛硬币”一节时, 我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了这样一个情境:阳光明媚的一天, 小鸟在树上唱歌, 突然天就阴了下来, 这时教师提问,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他们很自然地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回答到可能会下雨、打雷、打闪……可能天一直这样阴着, 还可能天一会儿又晴了, 小鸟又飞回来了。同学们说的这些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 如下雨;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 如下雪,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来研究一下可能性的问题。

问题故事化:学生对听故事、看动画片非常感兴趣, 如教学“动物乐园”时, 我利用多媒体将主图制成了动画, 同时配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动物王国举办了盛大的庆典活动, 小动物们到了动物乐园, 他们高兴得唱啊、跳啊, 学生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此时教师提问学生: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汇报有4 只小熊、4 只小鹿、5 只小兔子……教师进一步引导: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小熊和小鹿一样多。”直观认识“2”, 还知道小兔比小猴多2 只, 即 (5>3) , 小鸟比小兔少3 只, 即 (2<5) , 这样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都在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

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 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 培养“探究”的习惯

学习过程中, 没有问题, 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向学生呈现的问题不但要有趣味性, 还应考虑到知识的渗透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和思维发展的潜隐性。这样才能“牵引”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教师质疑: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通过滚、绕、截, 得出“化曲为直”的方法。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遇到挫折时,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信任, 千万不可由于着急而替代。对于学生中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 不管它是否成熟, 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对一些肯动脑子的学生, 教师要区别对待, 分配给他们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使他们的表现欲得以满足。总之,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探索的兴奋和成功的满足感, 是强化学生探究兴趣, 产生“还想探究”愿望和热情的动机力量, 使学生从内心迸发出对学习的热爱, 在情感上保持对探究的兴趣和爱思考的习惯。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完善教学情境

日益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借助电教手段, 完善自己的教学课堂。在讲“圆的面积”一节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依次分割, 分割得越细越接近长方形,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的面积由长方形面积推导而来。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让延伸练习“生活化”巩固学习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让学生有成功感, 成功次数越多, 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在学完“方向与位置”这堂课以后, 我把书上的习题改成我们学校的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来判断各栋楼的位置。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后, 数学的价值也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从运用数学知识这个“工具”的过程中获得了心理满足。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在课堂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一种学习方法, 培养一种能力,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使他们学习的热情持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徐娟.师爱即师魂:兼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师德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德育, 2011 (08) :61-62.

[2]王春梅.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成因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 2014.

教是为了不教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语文是基础学科, 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关键。学好语文, 关系到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那么,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怎样教好语文呢?

“教是为了不教”是本人孜孜追求的教学最高理想境界。

“教”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是教师的主要任务。韩愈所说的“传道, 授业, 解惑”都离不开“教”。“不教”似乎有些离谱, 当教师的, “不教”干什么去呢? 其实这里的“为了不教”就是强调培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训练他们较好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矛盾, 也是相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生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华罗庚说过:“学生学习, 其方法至关重要, 方法不当, 犹如在黑暗中摸索, 举步艰难;方法得当, 犹如顺水推舟, 事半功倍。”

“为了不教”是目的,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还是在于“教”。那么怎样教, 使用什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呢? 其实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课文,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总之, “教”的重要更显得尤为突出, 任务也更为艰巨。

首先就是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我都是在才一接手初一学生时就特别注重这一点。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向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

第一, 学习每篇课文都要先熟悉课文, 扫除文字障碍, 也就是强调预习。方法最好是默读, 遇到生字词先看注释, 注释里没有的自己动手查字典、词典, 不许问老师, 也不许问其他同学。查到的生字词把音和意都写在书中空白处, 并且往练习本上练习。

第二, 朗读课文两至三遍, 至少得朗读一遍,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巩固记忆生字生词。

第三, 现在的新课本没有提示, 可以让学生仔细读、认真想, 带着一些疑问再看课文, 教师可以适当给出一些提示或引导性的问题, 让学生试着做一些分析, 也可以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圈圈画画, 写出浅析、批注、自己的理解, 乃至心得体会。

第四, 自己做一做练习, 有什么疑难问题准备提出来放在小组里和其他同学讨论或者问老师和老师一起讨论。

提出这样的要求, 而且就利用课堂时间按以上要求强化训练, 悉心指导, 严格检查, 这里的检查很关键。检查的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 可以在学生做第一步骤是就提出课文中有关的生字词, 让学生读一读, 解释一下, 并且说说再本可里是怎样用的, 结合语言环境, 联系上下文内容, 扩展开来,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避免学生只练习一下预习提示中的生字生词来应付老师。在学生做第二步之后就可以根据课文设计一些问题,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口头提问, 比如问一问课文里写到的人物都有谁, 主要写的是谁, 还有时间、地点、作者、作品出处、情节背景、论点论据、说明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等都可以设计问题, 还可以故意说一些与课文内容不一致的让学生听后辨析更正, 这样来检验学生了解课文情况, 看学生有没有好好地看书、读书, 同时一些故意的错误还能调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检查和指导以及课文的讲析、疑难问题的解决, 练习的处理都有机地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灵活处理, 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对教师的基本功, 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也较高, 同时还检验教师主导课堂, 驾驭课堂的能力。

因时间、因课文内容适当进行一些竞赛, 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写字比赛、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 学生都特别感兴趣, 有热情, 有主动性, 不过教师必须认真筹划, 精心准备。我们过去在学习《皇帝的新装》《安塞腰鼓》和一些古诗文时就进行过朗读比赛, 背诵比赛, 在学习《卖油翁》等一些课文时还进行过知识竞赛。

采用漫谈式的教学方法, 先充分放开, 让学生自学, 告诉他们准备就课文内容随便说点什么, 只要与课文有一点关系就可以谈, 比如你理解到的写法技巧, 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 精彩的句段, 还有你所不理解的、不明白的地方, 你读后的想法、心得体会之类的都可以。我在教学《绝唱》这一课时就采用过这种方法, 收效还是不错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认真学习的积极性, 还锻炼了他么们说的能力。

注重联系生活, 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和学习课文联系起来, 和学生的写作文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 用学生的作文实例来分析、讲解作文或者一些语法方面的知识, 讲评作文, 尽量和所学的课文进行比较, 特别是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 让学生有信心, 觉得一些写作技巧我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不忘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无论培养和训练哪一方面的能力, 都应时刻不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自学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更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做用。及早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学的培养和训练, 不仅对当前的教学有利, 而且对学生的将来大有益处。

教而不教 自主探析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当前学科教学,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高尚的学习品质、培树他们能动自主的数学素养,是其根本任务。小学生处在学知识、积素养、养习惯的积累时期,培养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其各个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关键工作之一。教学实践证明,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必需深厚的数学素养和技能经验作为“保证”,科学高效的方法技能作为“保障”,正确深厚的学习品质作为“支撑”。小学生目前呈现的能力状况、素养现状等,决定了教者应注重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本人现从知识素养、学习技能、习惯培养等三个方面,简要谈谈自身对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粗浅见解和浅显认识,望请指正。

一、注重数学知识要义讲授,奠定有效自学素养“根基”

常言道,地基不牢,地动山摇。良好的学习技能,是建立在“殷实”的知识素养“根基”之上。由于小学生处在学习成长的起步阶段,文化层次、知识素养、能力水平等方面还较为低下和“薄弱”,自主学习活动开展较为困难。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群体具有自主学习技能,当务之急要重视对知识要义的讲解,为他们打下深厚的知识“根基”。因此,教者在数学课堂中,要强化对知识点内容要义的讲解和传授,围绕每一章、每一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采用丰富多样双边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小学生深入感知、探究、掌握数学知识点内容及其深刻内涵,逐步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素养,为自主学习活动开展打下“基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数学知识内容要义的讲授中,不能强制“灌输”数学知识内容,而应该发挥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有序组织小学生开展亲身探知数学知识要点的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借助于亲身实践,获取数学知识要义“直接经验”。

二、注重自主探究解析锤炼,形成有效自学技能“经验”

小学生群体有序开展自主学习,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和良好的实践素养予以“支持”。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学习水平需要通过深刻、扎实的探究,才能逐渐形成和树立。但笔者发现,有少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活动的教学,承担了探究解析案例的“任务”,直接将解题方法和思路告知小学生,导致小学生对所获学习经验“知之甚少”、“浮光掠影”。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小学生数学能动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小学生亲身动手、动脑的时间和机会,有意识地将知识点探知、问题解答等“任务”留给他们,组织他们进行探究、思考、解答等学习活动,让小学生在亲自探、亲自思、亲自动的进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技能经验,为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积攒能力素养。如“红星小学举行秋季学校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男队员有130人,参加运动会的男队员比女队员的2倍还少4个人,那么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女运动员有多少人?”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先探后教”教学形式,在“探”环节中,向学生提出此次探究解答数学案例的活动任务和要求,小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内容,在感知问题条件、找寻解题思路、合作探析讨论等基础上,经过思考、推理、概括,指出:“根据题意,由男队员比女队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6页)

员的2倍少4个人这一条件,可以得到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男女队员人数关系为:女队员人数乘以2减去4,就是男队员人数,由此可以建立方程进行解题活动”。教师针对小学生探析“成果”进行指点活动,强调指出:“该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男女运动员数量上的基本关系。在解答这一类型问题时,一般主要准确找寻题意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小学生对此案例解析有了更加深刻认识。这一案例讲解中,学生群体获得亲身动手探析的时机,在自主解答和科学指导的共同努力下,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为今后深入开展自主学习打下了能力基础。

三、注重评价教学手段运用,保证有效自学活动“质效”

教师运用评价教学手段,根据一定教学标准,对教与学的双边情况和效果进行客观评判。这一活动形式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群体更加深入的思考分析,有利于他们形成和树立科学、高效的学法和习惯。众所周知,小学生学习能力较为低下,学习习惯还未养成,经常在学习活动出现“问题”和“不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承担和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评点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任”。因此,教师要科学利用评价教学这一教学“武器”,改变评价教学由教师一人评的单一教学形式,创新评价方式,让小学生参与评价教学,组织小学生自评和他评学习活动以及表现,促进他们深思和深虑学习探究的过程以及结果,并主动阐述评价的见解和依据。教者应对他们的评判过程以及评判内容进行肯定评判,保护他们的评价积极情感,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进程中,改进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保证自主学习“质效并举”。

总之,能力素养的锤炼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其讲解实践中,要将自学能力培养渗透在每一环节之中,重视知识传授,注重技能训练,在持之以恒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素养,助推学生群体素养的综合全面进步。

“教授不教”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篇12

一、教授的个人内在原因

(一) 教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最主要地, 包含着对待教育事业和对待学生这两方面道德, 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 人是客观存在中最为复杂的存在。教师要认识、掌握、改变他的劳动对象, 把人的无限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也即是要培养或转变一个人, 它所需要支付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几乎是无法估量的, 它往往要超越社会规定的工作日的界限, 倾注其全部心血。任何一名合格和优秀的教师, 他的劳动支付和由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偿往往是难于等同的。总而言之, 教育劳动需要教师表现出极大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而眼下教授们之所以既不教也不授, 就是因为缺乏对待教育事业和学生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他们不甘心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奉献牺牲, 不甘愿做人梯。所以稍微资深一点的教授不愿意去教本科生, 在他们看来那是劳而无所得的差事。他们以带优秀的博士生为荣, 因为那不仅面子上风光, 容易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 而且徒弟们还能为他们免费打工做科研, 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 不管高教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如何改革, 教授们若无尊教爱生的职业道德, 那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逃课”。即便登上了那三尺讲台, 也只会敷衍了事。

(二) “追名逐利”价值观的影响

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潜在性和复杂性。教育的周期一般较长, 因此教师的劳动总是要较长时期地表现为潜在形态的劳动。正是这种特点, 教育劳动的价值往往不易被人们作出符合实际的估价。并且教育劳动要借助于受教育者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才能表现其价值, 才能间接转化为社会现实价值的成果。

所以说真正能一生为教, 把教育劳动很好进行下去的, 是那些始终能够遵循着教育劳动的客观规律, 穷其一生无怨无悔地点燃着学生的智慧之光的教育者们。他们心态平和, 不争名利, 潜心研教。所以曾经有过很多教师把书教得出神入化却终身也没评上教授, 或是白发苍苍才被冠之以教授的职称。但现在的教授不想自己的劳动长期潜藏, 不甘心自己的劳动价值间接转化。因而, 他们拒绝等待, 惧怕清苦, 他们急功近利, 把知识的殿堂变成了名利场。教授的头衔所意味着的学术重量成了他们争待遇、夺仕进的一种有利工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曾经说过, 从事一般教学的教授年薪是7万元左右, 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元到60万元。所以而今的教授们忙于找课题、跑项目、要经费、著书立作、搞讲座、办学、办公司等等。有些教授拿到课题后竟把课题丢给研究生或包给没课题做的教授、副教授, 自己做“二房东”, 犹如奸商一般惟利是图。很多教授在收获金钱的同时, 还满载名誉而归。比如说, 高校出现了众多科级、处级、厅级乃至副部级教授 (院士) , 而且越来越多的教授倍受中国决策高层垂青, 在政府机构身兼要职。于是, 纯净的学术机构中, 教授们忙着争夺行政职位、权利、金钱。教本科生基础课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教授们都避之惟恐不及。

二、高校管理体制的弊端和漏洞

(一) 高校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首先,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十分不当。在连续多年本科生扩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许多高校非但没有作出合理的调度, 还把教授看作是申请项目、经费的有力筹码和保证, 那些知名的教授更是学校的“印钞机”、“大红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曾尖锐地批评说:学校为了拿大钱, 拿大项目, 把水平高的教授都赶到这条战线上, 教学则变成了拿不到项目的教师的任务。在高校中, 搞科研可以折算成课时, 课时却不能折算成科研。由此可见, 有一部分教授虽有心教书育人, 无奈却被剥夺了施教的权利。就这样, 诸多名师、大师被逼远离了课堂, 远离了基础课。

其次, 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极不合理。一方面, 目前这种评估体系开始向科研倾斜, 并且只注重定量指标, 忽视定性指标。科研成果容易定量, 如发表了多少SCI论文, 撰写了几本书, 争取了多少科研经费。而教学是一种软指标, 其成果很难定量, 这导致大学教师对科研产生一种自发的倾向。另一方面, 新出台的很多考核办法只是对教授的教学工作定了量, 却缺乏对质的考核。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 凡是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 如无特殊原因, 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 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相应地, 很多省的教育厅、高校也陆续出台了考核教授教学情况的相关办法。然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只是把教学工作量的考核作为硬性指标, 忽略了对质的考核。其实还是缺乏一套严格和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查体系, 使得很多教授人浮于事, 拿着八十年代的讲稿给21世纪的学生授课。

(二) 分配激励机制的不健全

实际上, 教授不愿上本科生的基础课是因为学校缺乏一套能够激励教授上课的分配制度。目前教授的分配制度主要是传统的工资制, 教授总收入主要由国家工资、课时费、津贴三部分组成。国家工资和津贴与教授的职务、职称挂钩, 课时费是按教授上课的课时乘以单价再乘以一定的系数得出的。首先, 这种分配制度激励功能太弱, 很难激发教授们上课的积极性。其次, 课时费与工作量成正比, 与教学的质量却丝毫无关, 也就是说, 没有体现教育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而是把课时费同一化了。有一首诗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分配制度的弊端, 诗曰:教授不教事出奇, 作家不作也堪疑。天生一口大锅在, 何必辛劳失便宜。所以说这种分配制度很难调动教授们上课的积极性, 教授“逃课”再所难免。

三、相关对策

(一)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 用正确教育观念引导教师。学校应引导全体教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论, 使他们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只有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 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理念, 教师才能指导其正确的教育行为。例如, 学校可以定期评选出具有良好师德的先进教师典型, 推广其教育事迹, 让教师们了解教师这种高尚职业所拥有的是很多无形的报酬。其次, 学校应确立规范、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来推动师德建设。实践证明, 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发生失范的现象, 并不是教师本人没有意识到, 也不是不能纠正, 而是学校有时不能严格要求, 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大家对教师的失范习以为常了。因此, 师德教育在确定规范的同时, 更要制定一套检查、评估、监督、激励机制, 以保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 拨正学校的政策导向, 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

“大学不在于有大楼, 而在于有大师”。作为知识传播地的大学, 应以教学工作为第一要务。高校管理应采用整体性原则, 因为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处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次矛盾。教学是实现学校整体目标的主要手段, 是学校中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所以是高校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所谓教学为主, 就是学校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教师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 特别是要抓好课堂教学, 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中的其他各项工作要与教学密切联系, 配合教学或服务于教学, 至少要有利与教学, 不可有碍于教学。所以说, 学校要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和科研的辅助地位, 制定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的政策。也就是说, 搞科研、做项目若能辅助施教, 或与教学主业不相背离, 那是允许的;反之, 应对相应教授个人严惩不怠。高校应坚决剔除“论文=职称”这种单一的不合理模式, 而是把教学业绩与职称挂钩, 强化其在职称申报中的应有作用。

(三) 制定一套完善的监查体系

检查这一环节, 既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方法, 它应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所以, 构建一套完善的监查体系乃是当务之急。该体系应包含三方面的检查监督, 首先是高校院系领导定时对教授们上课质量进行垂直监查, 其次是教师同行们通过每周听课教学互评, 最后是教授所教班级学生对任课教师授课水平每周进行评价。通过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全方位监查, 来实现对教授课堂效率的质的考核。

(四) 增强分配机制的激励功能

学校管理应遵循有效性原则, 充分发挥人力和财力的作用, 真正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利, 使人人各司其职, 奖勤罚懒, 坚决改革吃大锅饭、捧铁饭碗的现象。所以, 大学宝贵的物力、财力资源, 应多让以教学育人为业的教授享用, 不可让“兼业”谋利的“教授”冒领;大学里的利益导向, 宜与教授们“以教为业”的志向相符。切实把教师教学工作的业绩作为聘任教师职务、申报职称、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收入分配应向一线教师、特别是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 对于教学名师更应予以奖励;并引入竞争机制, 加强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如可规定教授每年至少一学期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 且每周不少于4课时, 否则就不能享受岗位津贴。

摘要:教学本是教师的天职, 而作为专业知识雄厚的教授更应把教书育人视为己任。但“教授不教”这一现象久已存在, 并且对学校和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教授为何不上讲台上课, 一方面是由于其个人的内在原因, 而另一方面是由高校管理体制的弊端造成的。本文将对“教授不教”这一问题的成因、危害、相应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教授不教”,危害,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周婷玉.大学教授为什么不教课?新华网, 2006.

[3]王晖.河南强化教学制度, 两年不教本科生教授要落聘.河南日报, 2005.

[4]陈飞, 邓超."教授不教"之成因探析.长沙大学学报, 2006.

[5]张欢.丘成桐炮轰中国高校:唯利是图不公平.搜狐网, 2006.

【不教】推荐阅读:

上一篇:信息网链下一篇:批次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