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精选9篇)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1
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文学鉴赏教学应尊重学生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 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采用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在初步阅读中感受
一是运用导语, 引起兴趣。
运用巧妙的导语是正式进入文本鉴赏之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运用的导语应做到:对象突出针对, 内容突出关联性, 语言突出简明性, 方式突出多样性, 艺术突出趣味性。在具体方法上可运用巧设悬念、故事吸引、提出问题等。
二是把握形象, 整体阅读。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描写刻画了众多的优秀人物形象及物象。尤其是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 他们的思想崇高, 心灵优美。在初读中整体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 弄清每个人的形象, 将为以后的进一步的文学鉴赏打下基础。
二.在体验与品味中享受
一是反复朗读, 体会课文。
文学作品中有些语言, 必须通过生动的朗读, 才能把握其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角色意识, 启发他们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及其情感, 甚至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 使学生在具有角色意识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
二是驱谴联想和想象, 创设情境, 加深理解。
教师应抓住文学作品中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内容, 引导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鉴赏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头脑中构成一个具体形象:诗人站在一望无际的长江边上, 目送友人泛舟而去, 一直呆呆地望着友人的船帆渐渐地消失在远远的地平线上, 最后只见不尽的长江与天际相接。教师在此形象的画面中,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有诗人对友人“烟花三月”般的美好祝福, 有挚友间真诚的情谊抒发, 有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此外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积累, 使他们体会出诸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叹, 或“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
三.在评价与思考中鉴赏
一是多角度比较鉴赏, 比较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首先, 对不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品味思想和语言风格的不同。如朱自清的《绿》和《威尼斯》在语言上各有特色:前篇浓彩重抹, 铺饰夸张, 后者朴素清新, 自然简洁。这两篇散文语言上的差别同作者前后期思想变化密切相关, 反映了作家语言风格的变化。如此比较, 学生鉴赏语言的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其次, 把同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使学生触类旁通。《祝福》、《荷花淀》、《母亲》三篇小说都是塑造妇女形象, 但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不尽相同。《母亲》侧重于心理活动描写, 《荷花淀》则通过对话、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由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作家笔下人物的性格也各具特点。在教学中把这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对照, 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就可以把握得准, 对小说创作的不同表现手法就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再次, 拿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不同作家在写作方法, 人物刻画, 语言风格上都有不同, 对此进行比较, 对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用处。
二是引导批评, 启发思考。
文学鉴赏能力的实质就是文学批评能力。因此, 在文学鉴赏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分析评价, 在品味美感、陶情冶性的过程中, 从根本上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批评的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发展鉴赏个性, 激发鉴赏创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仁智各见的自主意识和鉴赏个性, 正是鉴赏创新的基础。再次,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鉴赏的过程中, 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启发学生在鉴赏中凭借作者而又超越作者, 立足作品而又另立高见, 有所创新。但读书时对于尚无把握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发现自己的答案不可靠, 也要有勇气再去探寻真正的答案。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2
1应几个同学的要求,今天谈一谈语文作文、文言文与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作文:
正如之前谈到的,考场作文,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扣题的基础上,怎么获得发展等级分,争取向高分作文冲刺,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技巧:
1.行文易大题小作,切莫泛泛而谈。
2.作文头尾易短小精悍,尽量控制在百字内。
3.切莫不分段。6段左右为宜。分段不宜过多或过少。
4.精心打造你的标题,这将成为你的亮点。可巧妙利用副标题进行阐释或制作悬念。
5.为文章打造几个闪光点,如开头可用题记,言简意赅的结尾,一段字字珠玑的议论均会成为文章的亮点。而在记叙文中,一段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将打动人心。
6.少些心理感觉(不一定会得到认同)。
7.行文工整,一定要检查,杜绝错字和拼音。
文言文阅读:
与现代文阅读相比,文言文的阅读的技巧性其实少很多,需要广泛的阅读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临阵磨枪,谈谈文言文的命题技巧。
文言文的题目常考以下一些: 1.文言实词的语境意义。这部分内容往往和课文关系不大。需要同学们根据语境灵活判断。
2.文言实词的一词多意。这部分内容与课本紧密联系,甚至会直接截取课文的例句。对此部分的复习同学们要以抓课本为主。
3.文言虚词。这也是建立在对文章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
4.文言文翻译。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评分标准:即结合语境,先把握所给句的大意。再抓关键字。考查重点有以下一些。也就是说,同学们在复习课文的时候遇到以下四种情况应留心掌握。
(1)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
(2)名词作状语
(3)通假字
初中古诗的阅读与鉴赏 篇3
一、调动语言积累, 准确理解诗句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读古诗也不例外。理解诗句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古诗用的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诗人为使作品更为简练、含蓄, 常常采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修辞手法、巧用典故等方法。
1.古今异义。古诗中古今异义词不少, 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 , 其中“国”指的是京城, 诗人说“山河依旧存在, 京城已经陷落, 春天草木丛生, 闹市已成荒园”。又如“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其中“书”指的是书信, 杜甫说:“战火连绵, 整整三个月不断, 家信可抵万金, 欲得难上难。”
2.词类活用。读诗不知词类活用, 常见词也会变成拦路虎,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 这里的“春”是“争春”的意思, 名词活用为动词。
3.修辞手法。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中的“婵娟”本指月中嫦娥, 用她代指月亮。
又例“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中的“烽火”是古代有战事的警号, 用以代指战争, 以上两例都是用局部代整体。也有用专有名词代一般事物的。如“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的“轮台”并非实指新疆轮台县, 而是代指北方边疆的防守据点。
4.古诗多数有严格的字数限制, 在有限的字数内还要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 诗人常常巧用典故。所谓典故是指引用古代书籍中的话 (“语典”) 或所记载的故事 (“事典”) , 读古诗时, 若不明某些词句是用典, 有可能作出错误的解释。如“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中的“八百里”不能按字面义理解成部队行进八百里。《世说新语·汰侈》上说:王恺有一头爱牛, 名“八百里”, 后来“八百里”成了牛的代称。明白了这是用典, 将此句理解为“部下的官兵食烤熟的牛肉”便不难了。
二、调动生活积累, 悉心体察形象
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事物形象, 即含情蓄意的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 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 , “花落”、“月出”、“鸟呜”这些动态的景物, 饱含诗人的感情, 渗入了诗人的人格、情趣。以动衬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夜间山涧中“空”和“静”, 进入一个清幽静谧的境界。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 只要设身处地, 悉心体察“风”、“雨”和“铁马”、“冰河”, 就可通过那天深夜“风雨大作”, 体会这种现实的“风”狂“雨”暴、电闪雷鸣的声势, 造成冲锋陷阵、杀声震天的战场氛围, 激发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三、调动背景资料, 关注诗题内涵
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 篇4
新诗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是指“五四”以后用白话文写的诗作。新诗不讲究格律、整齐和押韵,所以新诗的阅读与鉴赏和古体诗有相同相近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有其独特的欣赏方法和视角。本文从角度的选择谈谈怎样阅读和鉴赏新诗。
(一)从意象入手,把握新诗表现的内容。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往往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事物。诗人就是借助这些具体的事物来创造氛围,描述画面,刻画形象,把要传达的意思寓于诗行之中。认真理解、分析意象,就可以把握住新诗的内容。如余光中的《乡愁》主要由四个意象构成: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年少时,异地求学,邮票是“我”和故乡、亲人的纽带,“我”以信件的方式来寄寓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长大后受生活的驱遣,不得不背井离乡,夫妻异地生活,对母亲对妻子对故乡的思念便寄情在那一张张往返的船票上。小时和长大后的乡愁还有所寄托和排遣,那么,随着意象色调的变冷,这种乡愁也在加深加剧:时空的隔膜,乡愁无法排遣,郁积于胸,“一方矮矮的坟墓”,将诗人和母亲――生者和死者永远地隔离开了!增强了悲剧氛围。而现在,那“一弯浅浅的海峡”,又人为地将我和故乡隔开,无法逾越,诗人的乡愁得到升华,将个人的小乡愁升华到家国之思的大乡愁。诗人就是通过这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托物寄情,将人生四个阶段浓烈的亲人之思、故乡之思、家国之思浓缩其中,具体形象,耐人寻味。阅读这首诗,只有体会了这四个意象,才能深刻地领悟这首诗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从画面入手,把握新诗描绘的意境。诗人往往运用含蓄凝练的语言来描绘一个个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的画面,造成一种新奇的意境,抒发感情,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如席慕容的《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梦里的挥手离别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三节诗三个画面:诗人首先用月夜的笛声营造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把读者带入梦幻般的意境之中;然后用一个新奇的比喻,把故乡的“面貌”比作一种模糊的怅惘,把思念故乡的感情表达得独特而富有新意;接着用以实写虚的手法,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惘”之情比作“雾里的挥手”这一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在画面中体会到乡愁的滋味;最后点出乡愁,用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来描绘一个画面,让读者明白: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诗人就是通过三个画面来创设一种深远的意境,寄托无限的乡愁,别出心裁而诗味隽永。理解这首诗,就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把握诗的意境,从而领会诗人传达的感情。
(三)从写法入手,把握新诗抒发的感情。为了把感情很好地抒发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往往借助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兴、烘托、回环、对比等。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入手,可以较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如舒兰的《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林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诗中描述的两个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是画面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三十年前的今晚,皓月当空,家人围坐在柳树下,吃饼赏月,其乐融融,“我正年少”,青春焕发,月儿透过柳梢,调皮地望着我;三十年后的今晚,依然明月朗照,但物换景移,亲人离散,只有我孑然一身在椰岛的树林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是画面的气氛形成鲜明对照:前一幅洋溢着温馨幸福之情;后一幅则充满着孤寂凄清之感。三是画面的动静形成鲜明对照:前一幅以动为主,大人对月饮酒,小孩嬉戏笑闹;后一幅则以静为主,寂静的椰林中,游子独酌。诗人就是在这种鲜明的对照中把那种浓烈的相思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只有把握这种对照手法,才能领悟诗歌的深刻意蕴,体会诗人独特的感情。
(四)从语言入手,把握新诗含蓄凝练的特点。凝练含蓄是所有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新诗也不例外。只有从语言入手,反复涵咏,仔细揣摩品味,才能把握住新诗凝练含蓄的特点和凝练含蓄中的表情达意。如臧克家《有的人》第一节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诗人运用凝练含蓄的语言评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体活着,死是指他们灵魂已死、精神消亡、生存的价值不在;而像鲁迅那些甘愿俯身为人民做牛做马的人,即使他们的生命不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却永驻人间。“死”是指作为生命的躯体的消亡,而“活”是指思想、精神永远为人民所铭记。短短几句诗,容量却如此之大,含蓄凝练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从语言入手,反复涵咏,仔细揣摩品味,就难以把握住“死”和“活”的不同含义,更难以把握住凝练含蓄中所包蕴的深刻哲理。
(五)从背景入手,把握新诗特定的写作意图。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体现出特定的时代精神。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曾于1921年4月回国,目睹中国现实,倍感失望和痛苦,于是诗人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所以,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一个宁静、详和、幸福、自由的世界,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倘若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无法把握这首诗特定的写作意图,也难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所以,对一些重要诗作的创作背景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鉴赏诗歌。
当然,阅读与鉴赏新诗,还可从押韵节奏入手,把握新诗的音乐美;从形式入手,把握新诗的结构美;从辞格入手,把握新诗的语言美。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5
对于英美文学, 从阅读和鉴赏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非常丰富。《牛虻》是全球著名的文学作品, 其中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牛虻和宗教之间所存在的纷繁关系, 通过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内化, 从而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竞选州长》中也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讽刺, 其采用夸张的手法, 对语言进行凝练。《竞选州长》在语言方面极具调侃的意味, 而这种更加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所形成的批判效果也更能够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 作者从社会背景的层面出发对社会中充斥的恶俗习气进行全面的揭露, 与公众之间迅速形成的共鸣, 该作品时代特征鲜明, 其现实意义非常深远。
二、仔细品读作品, 强化内涵与情感体验
无论对哪种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都必须要从读者的层面来进行解读, 对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赏析,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进行玩味, 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或者表现出的社会现实, 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深度的交流, 对其思想内涵进行升华, 进而形成更加广泛而充分的理解。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之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驾崩, 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产生质疑, 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尽管在小说最后是以哈姆雷特之死作为终结, 不过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起伏跌宕, 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色彩。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将故事以非常真切的方式表述出来, 使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必须要注重对其中的重要选段进行反复研读, 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从而对作品形成更深的理解。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而言, 其所要表达的思想都是从内容上体现的, 因而必须把握作品的灵魂, 以客观的视角来对作品进行认识, 并遵循这一原则来对全文进行阅读和理解, 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
三、通过梳理体会, 理清作品脉络与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文学作品之间是相通的, 而若要对文学的脉络进行梳理, 则需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整个文学的脉动。对此,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地盲目阅读, 这样无法理解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而是要反复推敲, 逐渐感受作品中的艺术特点。比如, 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有所了解, 那就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更为深入地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对其中的时代特征进行更好的把握。施笃姆的代表作品《茵梦湖》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 全文结构严谨, 以现实需求搭建整个框架, 其中又穿插曾经发生的事情, 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可见, 在阅读时只有在作品中融入感情才能够更好地与作者互通, 从而对作品形成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通常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强调内容和情感的连接, 从而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 而内容也随之更为丰富。
在对英美文学进行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其脉络形成清晰的认识, 并对其进行解读, 融入更加丰富的情感, 进而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在进行阅读和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由于读者群体在思想方面上的差异, 其所形成的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 对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美学价值的感悟同样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能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对其中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有所认识, 从而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 将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使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必须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从而对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与作者和作品形成一种心灵的互动, 这样有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项凡.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J].群文天地, 2012 (09) .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6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读了一篇文章,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璞归真,追求本色的东西。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你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小组)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感悟,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的权利。此外,教师要大力倡导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不仅要教会学生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引导探究的角度是不同的。以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1.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形容词、动词、副词上下功夫。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东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在比较阅读中探究。学习了同一类课文,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学习了《纪念刘和珍君》和《小狗包弟》后,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学生通过这种比较阅读的探究,不仅深入地认识了这两篇文章的特点,而且学会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高中阶段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苏轼的作品,去探究这位散文家作品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独自品味探究后,教师请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宣讲自己的观点,其他三名学生听后可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首先鼓励其他同学修正他人的观点。如果有的学生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那么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要予以纠正;有的思想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出点评。对所研究的问题中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地方作提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候还可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留下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之热情。这一环节有时也可完全由学生来完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个流程始终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相信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摘要: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质量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认知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尤丽.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感悟能力[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6)
[2]董淑侠.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3(89)
[3]陆明泉.例谈诗文阅读鉴赏答题三要领[J].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11)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7
一、择点导读,建立诗词初步感知
高中古诗词内容很丰富,在课堂教 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古诗词内容进行分类导读。首先要对古诗词 背景进行分析。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掌握这些背景信息,对于准确领悟诗词内涵和作者情感都有重要帮助。其次是文字句意梳理。熟悉古诗词 表面意义是鉴赏 顺利进行 的第一步。再 就是寻找 “诗眼”“词眼”,这是诗词鉴赏最需要关注的点,让学生抓住“诗眼”“词眼”不放松,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最后要体味作者情感。诗词都是有 感而发,这个“感”自然 是作者情感,了解作者情感才能形成认知共鸣,抵达诗词和谐真义。
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先让学生自行阅读,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作品的相关情况,然后给学生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苏轼有什么样的词风呢?这首词你最喜欢哪一句?作者托物言志,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这个过程就是鉴赏。
二、创设情境,体味诗词情感意境
古诗词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认知创造有利条件。古时古人古事都是诗词构成要素,我们要体味诗词情愫意境,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气氛渲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那时那事那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可以与作者形成对话。不管时空跨越多大,一旦情感接通,就可以让学生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作者的心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走进那个特定的时空中,完成对古人古事的探寻,建立起有形感知。
在学习《虞美人》时,我首先将作者李煜生平和相关介绍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然后重点强调了李煜抒发情感的独特风格,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那就是一个“愁”字。随后,我播放了一首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学生情感被充分感染,再来阅读这首词体会更深刻了。
三、方法设定,深度挖掘诗词内蕴
古诗词鉴赏并没有固定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阅读理解中总结,进行针对性指导。首先要弄清诗词要素构成。对诗词时 代、背景、人物、事件、表 达、结构、情感等,都需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其次是特 征筛选。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写法、构成、语言、用典等方面,都能够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再就是情感把握。这是诗词鉴赏的最重要因素,挖掘作者情感因素才能掌握鉴赏方向。最后是掌握基本格式。鉴 赏没有固定格式,但一般格式还是需要明确的,“鉴赏=角度切入+特征效果+作者情感或主题内涵”这个格式属于一般鉴赏思维程序,具体运用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辛弃疾是宋朝高 产词人,他的作品 大多为爱 国情调。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用典,借古论今,我让学生先找一找词中都提到了哪些古代英雄,然后对这些古人古事进行剖析,最后对当时社会背景进行比对。学生很快就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赏析:这一句是用典,用“英雄”一词赞颂孙权,感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表达内心的惋惜痛楚,暗喻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四、拓展训练,实现认知能力迁移
古诗词鉴赏是情 感感知过 程,通过对诗 词特征分析,找到鉴赏角度,进行情感 渗透,与作者形 成情感共鸣,这样的认知才是鉴赏成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建立鉴赏认知情况,对训练内容进行科学筛选,提升针对性,这样才能确保诗词鉴赏成效。
李清照作为历史上的才女代表,她的词作显示的是阴柔之美。在学习《声声慢》时,学生特别喜欢作者的用词之独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词的应用体现的是作者深沉悲凉的心境。为了让学生对词义有深刻认知,我专门挑选了初中时学习过的一首李清照的词《醉花阴》,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李清照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挖掘,鉴赏效果得以有效巩固。
清泉润诗情,秀景炼文 意。古诗词阅 读鉴赏,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体味中获得深切感知,获得性情陶冶。高中古诗词阅读鉴 赏并没有 固定模式,教师适时 进行引导,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建立诗词感知奠定基础。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还要与学生形成良 性互动,共同探索古诗词鉴赏方法,并通过相关训练设置,对学生认知能力进行迁移,最终建立完善的鉴赏认知体系。
摘要:古诗词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积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古诗词认知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8
事实上,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也常常 感到学生 对文言文学习没有 兴趣, 甚至对文 言文有一 种莫名的 恐惧感。有的教师没有给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改变, 更没有想到解决眼下问题的好办法。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也不对, 认为学文言文就是会翻译就行了, 于是, 买一本翻译书, 把文言文当做现代文来学;有的学生则是依靠死记硬背, 肢解文章。因此, 我们经常 会看到这样的现状:教师备课时, 花了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的意思, 然后在课 堂上很费 力地逐字 逐句讲给 学生听;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地记字词的翻译外, 多数学生昏昏欲睡, 反应冷淡, 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这种现 状导致的后果就是, 教师不喜欢上文言文课, 学生要不是为了考试, 大多数没兴趣学习文言文。
如何化解眼下文 言文教学 和文言文 学习的困 境?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
首先, 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因大量的文言字词带来的阅读障碍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感,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 便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感觉到, 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对付考 试, 也不能简 单地用“有 用”“没用”来衡量, 而要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
1.文言文是沃土, 它凝聚了 中华民族 的智慧和 思想, 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学习文言文, 可以从中 吸取民族语言和民族思想的精华,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如今,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 地遍地开花, 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热情高涨, 作为中国人, 岂能对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漠视不顾?
2.学习文言文, 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 当时的社 会现状, 倾听先民的声音, 了解古人生活和思想状态, 从中寻取今人的生存智慧等。比如, 诞生至今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孙子兵法》, 是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 也是影响了日本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一生的经典, 通用汽车CEO罗杰·史 密斯更认为它应是商界必备的实战手册。
3.“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文言文, 可以帮助我们修身养性, 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想认识, 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 在吟诵《陋室铭》《桃花源记》《爱莲说》等经典作品时, 实际上就是在与古人对话, 与古人交流, 并且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
4.每个中国人都有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不能让民族优秀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断了层。有人说, 今人的重任就是记住历史的刻痕,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学习文言文,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言文的文辞之美, 可以帮助我们训练语感, 在品读赏析时无形中提高了语言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 我们也可以从学习过的文言文中, 寻找到写作资源, 借鉴到写作技巧。
二、授之以渔
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后, 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 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不太难, 而且学有所得, 这就需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
1.课堂上, 尽量减少对文言知识, 尤其是文言语法知识的分析讲解, 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思路的整体感知与理解, 避免学生认为学文言文就是简单枯燥的字词翻译。
2.引导学生更多地品味文言文中的思想之美、文辞之美。比如学习必修二的《诗经·氓》, 不能只是简单地介绍《诗经》“六义”, 不能简单地只是引导学生把诗歌读懂,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大辉煌。一首短短 的诗歌,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有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即使在今 天看来, 那个女子的形象依然真实丰满, 亲切鲜明。《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源头”的艺术魅 力。我想 , 站在这样 的高度帮 助学生解 读文本, 深度阅读, 定会深深地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3.在学生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和行文思路后, 要帮助学生学会“读懂”文章的方法。比如:
(1) 借助语言环境、语法特点, 推测关键词句的意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用“译读”的方法进一步检验对文言字词、文言语法的掌握, 即用手指着文言文的原文, 不看注释, 不看笔记, 不看译文, 大声读成现代文, 遇到“卡壳”的地方, 顺手勾画, 继续读下去, 之后回头看, 一篇文章字词有障碍的地方多则也就十几二十处。接下来把遇到的问题,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翻资料、问教师问同学的 方式, 再加之教师适时提问、适时点拨, 学生基本能做到字字落实, 把课文内容弄通弄懂。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 的自学能力, 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以及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 非常高效, 也非常受学生欢迎。
(3) 教会学生 做文言文 试题。没有理 想分数的 支撑, 学生是不会主动进行文言文学习和文言文训练的, 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品尝到“甜头”, 即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 让他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 文言文考试题神秘的面纱下是有方法可循的, 文言文的学习和训练肯定是有效的。比如, 在指导学生做翻译题的时候, 我归纳出了“四个一”的方法, 即划一划 (划出朗读节奏) , 找一找 (按照赋分, 找出采分点的地方, 重点翻译) , 补一补 (如果是省略句, 一定要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完整, 句子意思才表达得清晰完整) , 顺一顺 (翻译完后, 要整体读一 遍译文, 看看合不 合文意, 合不合逻辑, 有没有语病) 。一段时间训练下来, 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做文言翻译题 的习惯, 做题能力 也相应的 得到了提高。
三、阅读
在高中阶段, 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仅仅依靠教材内几篇文言文的学习, 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要在有一定厚度的文言文的“土壤”上, 才能孕育出更好的花朵和果实。因而,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 加大了对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量的要求。比如, 在高一上 学期, 要求学生 阅读司马 迁《史记》中的10篇“世家”、10篇“本纪”和10篇“列传”。因为《史记》的文字较为浅显, 初高中教材从中选取的篇目也比较多, 而这三部分大多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鲜明, 学生阅读起来困难不大。再如, 高一下学 期, 要求学生 精读《论语》。下面, 我以《论语》的课外阅读指导为例, 谈谈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 (注: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和教师指导, 全班学生一起买了《〈论语〉译注》一书进行阅读。)
1.读。在阅读课上, 全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 不看注释, 自行阅读《论语》原文, 读完教师指定的一章后, 对自己搞不懂的字词, 马上查字典, 或者看注释和原文翻译, 直到把所读内容全部读懂。
2.诵。在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学生大声朗读原文, 反复熟悉课文, 逐步加强理解, 直至背诵。我们常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学 生通过反 复诵读, 由读对、读通到读懂。每 个月, 进行一次 《论语》“班级吉 尼斯”背诵活动, 学生到科代表处进行背诵, 评选出当月背诵《论语》成绩最好的学生, 给予表扬奖励, 这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3.思。《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它的思想价值毋庸赘言。千百年来, 它深刻影响着中华 文明, 甚至影响 了东南亚 乃至世界 上其他地区。但在今天看来, 里面的一些思想或言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决定了其中不乏需要我们批判地吸收的地方。因此, 学生在精读时, 我提出了“取其精华, 思其糟粕”的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圈点批注, 随时写下阅读心得;读完一章, 好好思考一下, 哪些“精华”开启了自己的心智, 哪些“糟粕”引起了自己的思考。再加之阶段性写读书笔记, 开交流分 享会等, 把阅读的 效用最大 化。学生不仅要“读懂”, 更要“读深”,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 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论语·季氏》中, 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孔子认 为有三种有益的朋友, 分别是正直的人, 讲信用的人, 见闻广博的人。还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分别是曲意奉承内心无真诚的人, 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 花言巧语而无学问的人。这对自己交友甚至为人处世有了很大的启发, 启发自己要做怎样 的人, 交怎样的 朋友。”也有学 生写道:“《论语·为政》篇中, 子曰:‘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孔子分明是在提倡‘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如此这般, 社会责任感从何谈起?怪不得现实社会中, 在面对他人处于困境中时, 有那么多冷漠的看客!”同时, 我还建议 学生多多阅读名人读《论语》的感悟, 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等, 领会名家从中感悟到的智慧, 借此开阔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认识。
4.用。在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的作文经常存在“缺氧”的现象, 缺少作文素材, 缺少深度分析。为了进一步把阅读的作用最大化, 我想除了引导学生从《论语》中汲取到思想智慧, 还希望学生能把论语中的一些故事、一些名言等记下来, 充当自己的作文素材, 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克服写作时无米下锅、空讲道理的窘境, 让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文言文教学的确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只要我们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还是能够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新路子。我通过“激趣”的办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和价值, 克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和抵触心理, 培养了他们对文言文的亲近感。接下来, 我授之以渔, 激活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 让他们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最后, 通过延伸拓展阅读, 变传统的教 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广学透, 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 将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以中学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文言文阅读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 详实地介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并把文言文课外阅读这一较少有教师涉足的领域作为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诵—思—用”四个步骤, 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从教师“课内教”到学生“课外学”, 将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探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篇9
一、聚焦语文元素,选择适切鉴赏点
1. 朗诵吟咏,体悟音韵的和谐
鉴赏离不开美读,美读就是在读时将文本的情感传达出来,本身就是进行语言审美的一种重要手段。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都是很美的,尤其是名家名篇,有的音韵铿锵,令人振奋;有的音韵舒展,使人沉醉。但是到了中高年级,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语言的形式。例如,第九册《黄山奇松》一文中的这一片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多形式反复读,体会分号的作用,发现“屹立、斜出、弯曲”为一组,“仰、俯、卧”为一组,“状如黑虎、形似孔雀”为一组,时而双音节,时而单音节,时而多音节,读起来起伏变化、匀称和谐。发现语言的特殊形式之后,再次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2. 增删调改,推敲词语的准确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优秀的文章,在词语的锤炼上都是下了大功夫的。教学要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咀嚼内涵,品味用词的传神精妙。例如,第十册《爱如茉莉》一文中,“……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这里的“探”字,通过和“照”“射”比较,体会阳光也被父母执手而眠的温馨场面感动,而不忍打扰的人文情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改一改”等方法,引导学生将那些“特殊的表达形式”与常态的、一般的表达形式去比较,去品悟,引导学生从前后两种不同的语言比较中,体会表达效果的优劣。
3. 沟通形意,品味句式的丰富
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我们常说“一句话,百样说”。同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不那么说?同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在重要的地方,教师可以故意停顿设疑引发学生思考。例如,第十册《大江保卫战》一文中开篇一段: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教师指名学生阅读,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整合形式和内容来有所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发现句式由短而长,就像奔腾肆虐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地涌来,渲染了一种灾情急迫严重的气氛。在这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使用了由短而长的句式,形成一种错综美,继而可以生发开去。有些时候,根据表达的需要,我们可以采用非常整齐或相对整齐的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的美,如前两课《月光启蒙》中夏夜的环境描写: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
4. 想象体验,揣摩修辞的生动
为了使语言富有表现力,修辞的使用十分重要。小学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这些修辞方法的使用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第十册《灰椋鸟》一文:“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少女穿上盛装翩翩起舞的情景,将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进入到美妙的意境中,体会夕阳下灰椋鸟的美丽,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从而领会比喻的恰当生动。
二、敞亮文化元素,提升适度鉴赏力
1. 心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乃至作者的处境都会成为解读文本的通道。因此情境还原就有两个角度,一是还原作者的心境态度,二是还原写作背景。例如,第八册《番茄太阳》一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是这样有机渗透写作背景的:
师:(指读第一自然段)卫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了?
生:我觉得她告诉我们她生活很艰难,心情也很差,灰暗无比。
师:对,她告诉你她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但是,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跟你讲。卫宣利阿姨,在十七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的双腿瘫痪了,再也不能够自己走路了,只能拄着双拐。现在你再来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看,这次的朗读,就有了变化,因为,她知道了卫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师还要告诉你,24岁那年,卫宣利阿姨因为婚姻,跟自己的父亲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是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体会一下,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更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好吗?掌声!
(众生鼓掌)
师:了解了一个人的身世,知道作者她在告诉你什么,在倾诉什么,你的朗读就会读得好,现在自己练习读一读。
教学中,用薛特分层提示写作背景,披情而入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入语言文字所构建的情境中去,情动而辞发。一头紧扣文本,一头激活学生内心情感,水乳交融,令人叫绝。在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文化改造中,鉴赏性阅读才能底气十足。
2. 追本溯源,体会语言传承
古现代汉语一脉相承,课本中的有些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承传着民族的文化之美。透过一个“男”字,我们可以看到农耕时代的影子;“月亮”一词,又能勾引起中国人多少的联想!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看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如《石灰吟》的教学,从石灰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在人世间留下清白的形象,想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想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扣住语句表达上可以玩味的地方,共同追寻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源远流长。
3. 通感意会,实现审美熏陶
小学教材中,叙述、描写类的文章特别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审美的直观形象,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态的景物,还有美不胜收的人文景观。要发现、挖掘作品中的美,来获得美的享受,就必须关注学生多感官的联合参与,打通眼、耳、舌、鼻、身的界限,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生机盎然的形象,如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来渲染氛围,用精美的图画来展示形象,借恰当的视频来再现情境,让角色扮演来丰实感悟,辅生动的语言来升华情感,感受自然美,领略艺术美,体验情操美,全方位实现美的熏陶。
三、融通,教学穿行在语文和文化之间
1. 课内外互助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语文教学宽广的界域,发掘课程资源成为了许多老师的自觉行为。课堂上适当引入课外资料,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打通语文和文化的壁垒提供了有效策略。如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教学,适时出示资料“李陵事件”和“酷刑”资料以及《报任安书》片段,能更充分深入地体会到司马迁那种生不如死的绝望,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发愤写史背后的艰辛与坚忍,为其忍辱负重终成《史记》的勇气与决心叫好。在这里,课外资料与文本资源交相辉映,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另一扇窗,窗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迷人的文化。
2. 言与意兼得
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回归到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不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从而使学生获得可以迁移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那样,什么样的文章要还它什么样的味道。阅读教学课上,读、悟依然是教学的主旋律,学生的有效表达和有效阅读是密不可分的。“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就是从语言出发,赏析表达的情、理、意、趣,最终回到语言,欣赏语言本身的美。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真正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重视内容中包含的语文元素,又精心提炼言语形式中的文化元素。
3. 情与理共生
钱正权老师曾提到:“语文课要重在建设两种趣味———情趣与理趣,有了这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往往会掉入感性的漩涡无法自拔。笔者听过一堂《天鹅的故事》,年轻的女老师从课始到课末,都用高八度的语调深情颂扬老天鹅的舍己为人与天鹅群的同心协力,引导着孩子们也用这样的语音语调一遍遍地朗读,把学生感染得热血沸腾,之外,再也无他。“语文,除了感染、熏陶,还应为孩子留下点什么?”我们不禁要追问。语文课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时空,它不仅需要教师感性的点燃和熏陶,也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推荐阅读: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10-20
文言文鉴赏09-18
公孙仪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参考答案05-27
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与译文07-03
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07-03
初中文言文《伤仲永》原文译文及鉴赏05-10
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鉴赏12-10
文言文阅读讲解08-29
文言文阅读题10-21
文言文阅读技巧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