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解释(共7篇)
关联解释 篇1
语用照应这一语言现象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他们曾用“意想焦点法”、“框图联想法”和“以认定的事实为推理依据”等理论对其做过解释, 但都有其局限性。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来解释这种语言现象, 使之有助于言语交际中正确地理解话语。为此我们先把语用照应和关联理论作一简述, 然后用关联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一、语用照应
语用推理的照应简称语用照应, 指后面话语中的待释名词词组或代词与前述话语中指称对象的照应关系。
语用照应中的信息, 例如The bicycle has frame, 可以看成是用来连接两个话语I bought a bicycle yesterday和The frame color is red之间的“缺少环节”。在这种情况下, 缺少的环节自然会表达一种真值关系, 具有普遍适当的命题类型。这种命题形式至少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每个X有或包括一个Y
1) I walked into the room.The windows were open.
语用假设:The room has windows.
这种关系通常是一种内包照应。在这种情况下, 语用照应表达式的所指与其先行语的所指通常存在一种部分-整体关系。当然, 这种关系不一定总是整体-部分关系。有时, 照应语表达的可能是一种属性或特征。如:
2) I bought a car.The color is red.
2. 一个X就是一个Y
3) A car run through the wall.The vehicle was broken.
语用假设:The car is a vehicle.
这种类型的照应关系通常是上下文关系, 照应语通常是上义词, 而先行语是下义词, 并且照应语通常是限定性的。
3、做X牵涉一个Y
4) Lily dressed the baby.The clothes were made of redwool.
语用假设:Dressing involves clothes.
这种类型的照应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联想关系, 即做一件事情会使人联想起与之相关的事情。
4、做X就是一种Y
5) Jim took the train to London yesterday.The triptook him 7 hours.
语用假设:Taking a train to some place is a trip.
这种类型的照应关系也可以称作“创造的语用照应”, 它明显不同于其它三种形式, 因为这种语用照应中的照应语并不是与任何一个名词短语或语言外的实体相联, 而是由前面命题创造出来的。
二、关联理论
在Sperber﹠Wilson (1995) 的关联理论中提出的两条关联原则:第一条是认知关联原则, 第二条是交际关联原则。
认知关联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
交际关联原则:每个话语在交际中都应设想为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认知关联原则代表了Sperber﹠Wilson关于人类认知的基本假设。以这样的认知基础为背景, 值得加工的新信息就具有关联性。
认知关联原则代表了Sperber&Wilson关于人类认知的基本假设。以这样的认知基础为背景, 值得加工的新信息就具有关联性。Sperber&Wilson认为, 要同某人交际, 就等于向某人提供信息, 有提供就有期待。人类的认知依靠关联, 提供信息就会期待关联。任何话语都会创造这样一种设想, 即它有值得听话人注意的足够关联性。用sperber&Wilson的话来说, 这就是最佳关联。它的定义为:
最佳关联:一个话语对听话人来说是最佳关联。当且仅当:
a.它具有足够的关联性, 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去寻找。
b.它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爱相一致。
三、关联理论与语用照应
在一个确定的语用照应参照语中, 有时呈现两个或多个相互竞争的潜在先行参照实体, 这样潜在的实体就构成了一个可及实体的连续体。似乎高可及实体的获得符合经济原则, 即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取较大的语境效果。其实.在可及实体的连续体中, 高可及的实体不一定是说话者意图表达的参照对象。虽然投入最小的处理努力, 但不一定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 说话者提供关于其意图的明示刺激, 听话者推理寻求最佳关联理解过程。最佳关联指付出有效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根据关联理论, 话语理解涉及新旧两类信息的结合所产生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包括三种情况:新信息与旧信息相结合并产生语境含义, 新信息加强旧信息, 新信息排除旧信息。当听话者解读一个对应多个潜在先行实体的确定性语用照应标记时, 应遵循最佳关联, 而不是就近原则, 寻找并识别其照应对象。这种多先行成分的确定性照应对语境因素依赖性很大.受话语语境条件约束更严。例如: (6) Jim angrily left his own house for the new apartment.He hoped never to return.The door slammed behind him.
说话者在此例的前句中确立了两个参照先行语“his own house”和“the new apartment”。听话者寻求相匹配“the door”的所指是理解整个句子不可缺少的一步。由于“the door”与“the new apartment”距离近, 可及度高, 因此“the new apartment”在脑海中激活程度较高, 听话者倾向于根据“临近原则”把“the door of new apartment”识别为“the door”的指称实体.这显然不符合说话者的交际意图。“the door”的确定性决定了它与先行语处同一场景, 具有常规的关联.那么如何使话语的整体获得最佳关联呢?首先, 必须拓展语境, 对隐含的命题或定义进行扩充推理。例中先前话语的初始语境为:Jim headed for his new apartment.这时将最先想到“The door of his new apartment slammed behind him.”放入初始语境中的旧假设中, 听话者未能在语境中满足其相关期待的关联时, 他并不因此而放弃搜寻相匹配的先行项, 而是启动新一轮的语境假设, 从百科记忆中调入基础常识来拓展语境:当人气冲冲离家, 发誓永不来时, 其言行一定是冲动、缺乏理智的。在初始语境假设中加入此假设, 便生成了新假设“The door of his own house slammed behind him”, 从而推解语用照应的指称对象。由此可见, 遵循关联语用原则, 适当拓展初始语境形成新语境, 使新假设削弱并否定旧假设, 取得一定语境效果, 从而达到最佳关联。
本文通过运用关联理论对语用照应现象进行了分析, 对此语言现象有了新的理解。由于此现象是语言学中的较新领域, 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地研究。
摘要:许多专家和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解释过语用照应这一语言现象, 但其理论在一些语用照应现象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是运用关联理论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关键词:语用照应,关联理论,关联解释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含意推理和照应[J].福建外语, 2001, (4) .
[2]莫爱萍.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 2004, (8) .
[3]项成东.间接照应及其认知推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 .
关联解释 篇2
关联理论对文学语篇的解释力-以意外转折和悬念为例
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交际的推理过程,尤其注意探索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原则,也可对文学语篇中的`若干语言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其中关联理论的强/弱暗含和识别命题形式分别可以用来解释文学语篇中的意外转折和悬念.
作 者:彭英 贾丽 PENG Ying JIA Li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刊 名:韶关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年,卷(期):28(10)分类号:H314关键词:关联理论 意外转折 悬念
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的解释力 篇3
1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行为的阐释
关联理论将交际活动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为了描述交际时的认知状态, Sperber&Wilson提出了“互为显映” (mutual manifestness) 的概念。关联理论则认为, 在言语交际中, 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中, 构成一个处理信息的“认知语境” (cognitive environment) 。由于人们所处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其所处的认知环境也因人而异。交际的成功有否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能否显映或互为显映, 即双方是否对某一事实或共同话题均明了 (何兆熊, 2000) 。在交际过程中, 听话者不断提取和建立新的假设, 新旧信息相互作用, 形成新的认知环境。而话语理解就是一个通过处理话语所提供的假设找出话语最佳相关性解释的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基于共同认知心理的认知过程, 强调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的关联性。交际者通过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而交际对象则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于语言表达形式并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 实现对话语的理解。因此, 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的过程, 听话人需要对说话人提供的语言信息解码, 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导, 达到对话语的正确理解。
2 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的解释
“口译是借助认知知识听辨语言、分析、综合、推断、理解、意义产生、记忆和表达的过程 (刘和平, 2005) 。”在口译的研究历史上,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心理学研究途径出发, 提出了不同的口译理论模式以解释口译的动态过程。著名口译研究学者Gile采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提出了著名的“认知负荷模式” (Effort Models) 。Kirchhoff则从信息编解码的角度提出了以语言处理为中心的口译理论模式 (information-processing paradigm) 。Stenzl, Mackintosh, Kurz, Kalina和P?chhacker等采用的动态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把口译过程看作是一个策略性的统一整体, 由一系列的由上及下或由底到顶的语言处理活动构成 (许明, 2007) 。而巴黎释意派 (Interpretive Theory) 则提倡口译以意义单位为基础, 将口译过程分成为三个阶段:原语意思的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获得其表达内容、意思的再表达。本文将主要以释意派所提出的口译过程为基础, 探讨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的解释。
2.1 关联理论对口译记忆的解释
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和即席性特点, 口译活动对口译员的记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口译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三种记忆: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 短时记忆效率对口译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反, 长时记忆 (即贮存于译员大脑的与口译主题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 则须要通过短时记忆才能对口译中的信息加工活动产生影响 (张威, 王克非, 2007) 。短期记忆的效果与译员对信息的注意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凡是注意到的东西便会进入短期记忆进行加工, 反之则会随即丧失。因此, 在口译理解的初期阶段, 译员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信息的识别, 即判断出关联的信息和不关联的信息, 并选择将大部分注意力分配在对其而言最有关联的信息上, 才能实现最佳的记忆效果。
这种短时记忆的工作模式与关联理论所提出的交际过程中的关联取向是一致的。关联理论认为, 在交际过程中, 人们表达和理解话语时不仅具有关联的取向和直觉, 还能识别并区分出信息的关联性以及关联性的强弱, 关联性是人们能够合理推导说话人意图并正确理解其话语的基础。由此可见, 最佳关联信息的选择是保持短期记忆的基础。
2.2 关联理论对口译理解的解释
口译的理解和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有所不同, 它强调对原语整体意义的理解, 需要对原语的语言形式进行思维整理和加工。它是针对原语内容、逻辑关系、相关认知信息等语言外信息所做出的认知心理反应。这实际上是一种整体层次上的语义信息筛选、分析、分类并合成的过程。Seleskovitch曾指出“理解一段文本或者一段话语不仅仅在于鉴定语言符号常规的语义内容、抓住句子层面、特定句法组合下的所指意义, 还在于洞悉那些超越语言层面的、与句子紧密相连的认知因素” (许明, 2007) 。具体来说, 这些认知因素涉及到说话人和话语的上下文、认知环境、时空环境、话语对象、交际环境和确切的主题知识等。由此可见, 口译理解不仅仅是对于原语语言形式的理解, 同时还需要理解语言外的情感信息和其他隐性信息, 而这则需要译员根据口译现场的认知语境进行意义推导, 实现真正了解说话人试图传达的意义。
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推理观可以为口译理解的过程提供合理的解释。传统的语境包罗万象, 话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之上, 该语境事先已经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头脑中, 固定不变。与传统语境观念不同的是, 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是处于不断扩大和变化中的动态概念, 是听话者在话语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如果选择的假设能够改变听话者的认知环境, 产生语境效果, 那么话语就具有关联性。听话者不断从说话者所提供的明示刺激中提取和形成新的假设, 与旧假设互为作用, 形成新的认知语境, 构成处理新信息的前提, 从而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图。这是一种逻辑推理、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的集合。而说话人是否能够顺利处理话语并获取语境效果, 则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话语是否复杂;语境是否明确;推导时付出努力的大小。如果话语能产生理想的语境效果, 又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 (with least effort) , 那它就具备了最佳相关性。
就口译活动而言, 关联性是口译活动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唯一原则。说话人根据自己的意图提供具备关联性的明示刺激, 使得译员能够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取最理想的语境效果。同时, 译员必须选择适当的假设 (新信息) , 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 (旧信息) , 不断形成有效的语境, 帮助自身完成推理, 实现对说话人意图的理解。此外, 口译理解的效果也取决于影响语境效果的三个因素, 即:说话人所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复杂;所提供的语境信息 (假设) 是否明确;译员是否付出足够的努力。因此, 口译理解的成功与口译交际双方是否遵循关联性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
2.3 关联理论对脱离语言外壳的解释
巴黎释意派理论认为, 口译所涉及的意义信息分为两大类:显性信息 (explicit) 和隐性信息 (implicit) 。口译过程中的活动不仅涉及语码转化和传达词语的基本语言含义, 更多地涉及到了对语篇整体意义的即席传递和对原语整体意义的心理摄取。这里的“意义单位”并不是纯语言学概念的词义单位, 而是“某种具有语用性质的, 可长可短的, 因人而有所异但同时又为交际环境内多数人所能达成共识的模糊信息单位” (鲍刚, 2005) 。因此, 口译过程的第二阶段是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口译员摆脱原语的词语外在形式, 把握住原语语言载体下的内在信息, 充分理解说话人传达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包括情感信息、文化信息及其他语言外信息, 从而实现准确理解原语、免除原语语言形式干扰并顺利传译原语的目的。
释意派的脱离语言外壳现象也可以在关联理论里找到解释。Sperber和Wilson (1995) 把意图分为信息意图 (informative intention) 和“交际意图”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 交际意图一旦得到满足, 交际即告成功。因此, 意义就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而不是信息意图。而说话人借以传达意图的语言并不表达具有完整意义的命题, 只是为命题的形成提供一种“语义表征”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 即提供语言线索和意义框架。完整命题和认知语境的形成需要听话人结合自己的百科知识、逻辑知识和词汇知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脱离原语语言的外壳而注重传达交际意图的隐性信息的行为。口译员为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根据关联原则这一认知基础, 将对方表达中最具关联性的语言刺激结合口译现场的交际情景作为新的信息输入, 并从记忆中提前相关的逻辑、百科和词汇知识对其进行综合加工和推理。加工后的信息就形成了为口译交际环境内大多数人能够达成共识的模糊信息单位, 而非原语所使用的外在语言形式。因此, 口译过程中的脱离语言外壳现象也就是译员对说话人的明示 (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通过推理形成新的认知理解 (意义单位) 的过程。
2.4 关联理论对译语表达的解释
口译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为译语表达, 即意义的再表达, 它包括译语言语计划和译语产出两个步骤, 建立于译语搜寻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基础上。译员在抛开语言外在形式后, 直接接触到原语信息的内在意义, 随即开始搜寻合适的译语表达, 完成口译交际过程。此时, 译员作为说话者和听众的中介必须兼顾交流双方对译语的期待效果。对于说话人而言, 译员需要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其思想、情感、意象、意图等信息, 并考虑说话人的言语特点、风格和副语言等语言外信息。而对听众而言, 译员需要考虑交流双方的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特定交际场景、交际规则等, 以实现原语意义的顺利传达并被听众所理解。
译语表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译员在交际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口译可以分为两轮交际活动。第一轮是介于说话人和译员之间的交际。第二轮是介于译员和听众之间的交际。在第一轮的交际中, 说话人给予译员明示刺激, 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译员根据识别到的关联性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语境推导并理解原语信息。在第二轮的交际中, 译员成为明示的主体。为了帮助听众更好地识别出关联性信息并能够顺利推理并理解第一轮中说话人的意图, 译员必须考虑听众的认知能力和交际语境, 使得自己所使用的译语表达实现信息显映, 与听众的认知语境重叠, 达到译语与听众认知环境的最佳关联, 完成交际意图。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可以为口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解释, 对于口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 口译过程就是一个以语言信息为载体, 以交际为目的的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译员作为说话人和听众 (或交流双方) 的中介, 承担了推理和明示的双重任务, 是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主体。因此, 口译员应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更好地实现交际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摘要: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进行合理阐释的言语交际行为。它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可以为口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解释。基于这一理论, 口译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以语言信息为载体, 以交际为目的的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口译员作为说话人和听众 (或交流双方) 的中介, 承担了推理和明示的双重任务, 是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主体。在口译过程中, 口译员应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更好地实现交际双方的理解和交流。
关键词:关联理论,口译过程,解释,明示-推理,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ition) [M].Oxford:Blackwell, 1995:133-136.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柯淑萍.寻找口译过程中的最佳关联[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2) :218-222.
[7]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8]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M]//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134-145.
[9]许明.口译认知研究的心理学基础[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4) :69-73.
[10]张威, 王克非.口译与工作记忆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1) :43-47.
[11]张新红.意图的传达与推理[M]//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42-253.
关联解释 篇4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翻译诗歌是最难的, 那么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 到底是应该以原语文化为标准还是应该以目的语文化为标准呢?这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性可以有效地解释人类交际, 翻译也是一种交际, 是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 根据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译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最佳关联性对诗歌《唐璜》汉译进行解释。
2.《唐璜》汉译异化原则与最佳关联性
关联原则设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其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1]最佳关联性也就是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恰当的处理努力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性是以人类交际为取向的。[2]译者和译语读者理解原语和译语就是将其相关语境假设 (储存在其大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百科知识) 和输入的新信息 (原语和译语) 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用演绎推理来寻找原语和译语语句的命题和激活的相关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性。用最佳关联原则去解释翻译就能有效地说明某些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语篇的逻辑和结构合格性。[3]
下面以拜伦的诗歌《唐璜》和查良铮的汉译本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To add a story to the Tower of Babel.给巴别的通天塔又加高一层。
该诗选自《唐璜》献辞的第四小节。初看到中译本, 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 对巴别的通天塔难以理解, 中国读者要想更好地理解译文, 必须做出如下的处理努力:a.巴别塔是《圣经》之《旧约·创世纪》第11章中所描述的一座通天塔, 由挪亚 (Noah) 的后代示拿 (Shinnar) 所建。b.了解巴别塔的起源和含义。传说古时候, 天下人都说同一种语言。为了显示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他们商量决定修建一座塔, 塔顶则直达天庭。塔很快就造了起来, 并且越建越高。c.对《圣经》中的相关人物和故事有所了解。耶和华是《圣经》中的天主。天下的人类皆为一个民族, 如果都说一种语言, 那么他们就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人类凝聚下的力量将可以创造任何奇迹, 人类最后将脱离神的统治。于是耶和华便把人类语言变乱, 使他们无法沟通, 他们再也不能建造那座塔。译文读者把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文本身作为当前语境假设, 即小前提, 那么译文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译文, 从而推出合理的结论, 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这样译文读者就不会认为译文不知所云, 相反还能让译文读者付出有效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因此, 这种译法更能激发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扩大译文读者的知识面的同时, 也能在读译文的同时获得和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Her zone to Venus, or his bow to Cupid.或如维纳斯有腰带, 爱神有弓。
该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五十五小节。虽然译文读者可能不明白维纳斯、丘比特等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 但结合当前上下文的语境, 能知道此处是在描写女人的美与爱情。译文读者要想理解该小节译文, 就必须做出如下的处理努力, 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即古希腊罗马神话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a.维纳斯 (Venus) 是古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女神, 相对应于古希腊神话的阿弗洛狄忒 (Aphrodite) , 是爱情、性欲及美的女神。小爱神丘比特 (Cupid) 是她的儿子。b.据说维纳斯出生于海洋, 以美丽著称。c.阿弗洛狄忒有着古希腊最完美的身段和相貌, 象征爱情与女性的美丽, 被认为是女性体格美的最高象征。d阿弗洛狄忒是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拉丁语的“金星”和“星期五”都来源于她的罗马名字。e.阿弗洛狄忒 (维纳斯) 在古希腊罗马艺术作品中被塑造成绝色美女, 最著名的雕像是在米洛斯岛出土的“米洛斯的阿弗洛狄忒”。f.阿弗洛狄忒 (维纳斯) 作为爱情女神, 她有一条神奇的宝腰带, 古希腊女子在结婚时, 要把自己织成的腰带献给她。读者读到此小节诗时, 把古希腊罗马神话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文作为当前的语境假设也就是小前提, 即可得出结论,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异化的翻译方法, 保留了原语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给译文读者理解文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能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异国的文化传统习惯。
Each in their turn like Banquo’s monarchs stalk, Followers o fame, “nine farrow”of that sow.啊, 这群声誉的奴仆, 那“母猪的崽仔”, 都曾昂首阔步, 像班柯的帝王之影。
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二小节。译文读者读到引号中的译语:不免产生疑惑, 不知所云, 译语读者要想理解“母猪的崽仔”该中文译文, 就必须付出如下处理努力:a.引号中的话语其实是出自一个典故。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第四幕第一场第六十五行的一处诗词如下:猪九子食其豚, 血浇火上焰生腥;杀人恶犯上刑场, 汗脂投火发凶光。b.理解这则典故的大致涵义。c.理解拜伦在此处之所以引用莎士比亚的典故, 主要是意指本小节起始处提到的那些英雄人物。译文读者要理解像班柯的帝王之影, 还要付出如下处理努力:a.了解班柯系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剧中的人物。b.班柯被麦克白杀害, 但是他的子孙取得了王位。译文读者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当做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文也就是相关的语境假设当做理解译本的小前提, 那么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得出相关结论。虽然译文读者在刚读到译本会发现有少许困难, 但是通过有效地处理努力之后, 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译本, 而且能为文化的传递和沟通起桥梁作用, 这种异化翻译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也体现其最佳关联性。
3.《唐璜》汉译归化原则与最佳关联性
以译语为中心的归化原则在翻译中也是可行的, 这同样可以用最佳关联性来解释。但有些学者认为, 最佳关联性不能解释以译语为中心翻译活动, 而这只能用最大关联性来解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最大关联性是以认知为取向的, 其本身并不能解释交际翻活动。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的关系应该这样来理解:最大关联性以认知为取向, 而最佳关联性以交际为取向, 最佳关联性不是最大关联性, 但是最佳关联性却蕴含了最大关联性。这样我们可以从交际的角度去解释在某些异类社会文化语境中语篇的逻辑和结构合格性。[3]
And no man should ever give her heart the least sensation.她面对一切男人都该心如古井。
该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七十七小节, 译文中的“心如古井”, 属于归化翻译特征, 套用了汉语的成语, 使得译文更接近汉语习惯, 更流畅易懂。译文读者只需要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因为译语读者看到“心如古井”这个词汇, 马上会激活大脑中的相关语境假设和相关百科项, 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 最终得出结论。“心如古井”是一个比喻性词汇, 译者选用此成语并非仅仅为了达到语言的通顺和简洁效果, 实际上是某种戏拟性的词汇运用手法, 与下文的Julia假装的麻木冷淡形成讽刺性的对照。[4]归化翻译实现了最佳关联性, 最佳关联性是以交际为取向的, 最大关联性是以认知为取向的, 而翻译本身就是交际的下义范畴, 归化翻译虽然是使译语读者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看似只能用最大关联性来解释, 但是在解释交际过程中, 涉及社会规约性时, 最佳关联性是等同于最大关联性的, [3]所以说归化翻译也可以用最佳关联性得以很好地解释。
Say very often to myself, ‘Alas!All things that have been born were born to die.我常自慰说:“呜呼!生如白驹过隙, 此身乃是草芥, 任死神随意收割。”
该句诗选自《唐璜》第一章第二百二十小节, 原诗“青草?—干草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渺小。译文插入古雅体”:“呜呼!生如白驹过隙, 此身乃是草芥, 任死神随意收割。”从整个诗节来看, 查译前三行的仿古雅体表现了叙述人一本正经、故作深沉的学究和说教语气, 与最后两句的诙谐通俗语体形成鲜明的对比。[4]中国读者看到此类古雅体语言, 只需要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古雅体语言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应该十分熟悉, 理解起来也丝毫不费力气。译语读者看到译本中的古雅语言便会激活相关认知图式, 也就是激活相关语境假设和相关百科项, 获得语境效果, 更好地理解译文。这种归化译法也实现了蕴含最大关联性的最佳关联性。再现了原语篇的表现功能, 灵活变通地运用文化功能转换策略, 充分发挥了译语的优势和潜力。
4.《唐璜》汉译的对比分析
本文选择《唐璜》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个是查良铮的译本, 一个是朱维基的译本, 两个译本各有千秋, 由于篇幅有限, 仅举出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唐璜》第三章第九十九小节:And Pegasus runs restive in his“Waggon”, Could he no beg the loan of Charles’s Wain?查译为:而嫌彼加沙驮着他不够平安, 他何不借用一下“理查的战车”?[5]朱译为:而“飞马”又拉着他的“车子”勉强奔驰, 难道他不能告借一下“北斗七星”?[6]我认为把Pegasus译为彼加沙就比译为“飞马”好, 而把Charles’s Wain译为“北斗七星”就比“理查的战车”要好。译文读者要理解彼加沙需要付出如下处理努力:a.彼加沙源自于古希腊神话。b.是希腊神话中有翼的马, 象征诗的灵感。译文读者把相关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理解译文的大前提, 把译本作为理解译文的小前提, 最后获得语境效果, 从而很好地理解译文。而此处若翻译成“飞马”不仅文化意象有所改变, 甚至歪曲了原语的意思。Charles’s Wain, 朱译为“北斗七星”就稍胜一筹, 查译为“查理的战车”译文读者看了定会百思不得其解, 不禁会产生疑问:此处是否和战争有关?也没有传递任何文化特性, 读者花费很大的处理努力也未必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从而很好地理解译文, 而朱译为“北斗七星”就一目了然, 简洁恰当, 让译语读者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语境效果, “北斗七星”也是明显的归化翻译法, 符合读者的认知环境。
5. 结语
用最佳关联性来解释诗歌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 就能从根本上消除某一个单一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 实际上, 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从诗歌《唐璜》来看, 查良铮的译本和朱维基的译本也并不是从始至终贯穿一个原则, 而是两者并用。译者在翻译诗歌时会根据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去选择合适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译语读者也能从译者用不同策略翻译出的译本中找到最佳关联性,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译本。
摘要: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最佳关联性能对诗歌翻译中的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进行解释, 本文选取拜伦的长诗《唐璜》及其中译本为语料, 说明应用于诗歌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原则能被最佳关联性有效地解释。本文还对《唐璜》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证明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原则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而是互为补充、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诗歌翻译,最佳关联性,诗歌《唐璜》汉译,异化原则,归化原则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何自然, 冉水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 1998, (3) .
[3]孟建钢.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J].中国翻译, 2002, (5) :27-31.
[4]商瑞芹.诗魂的再生——查良铮英诗汉译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
[5][英]拜伦著.查良铮译.唐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关联解释 篇5
一、商标词的内涵及功能
商标词是以字、词的形式出现的语言符号, 由个别人或个别企业精心挑选或创造出来, 用于区别其它企业的商品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及功能的专用符号。这种符号具有特定的标志意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承载着独特的商品信息和文化信息,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宣传广告。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 (Peter Newmark) 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1) 信息功能 (information function) , 传达信息。2) 表情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 , 表达感情。3) 祈使功能 (vocative function) , 使读 (听) 者作出文本所期望的反应。4) 美感功能 (aesthetic function) , 使感官愉悦。5) 酬应功能 (phatic function) , 使交际者保持接触, 也可反映交际者之间的关系。6) 元语言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 , 指语言解释或命名自身特点的功能 (陈宏薇, 1998:65) 。前四种功能是语言的主要功能, 也是商标词的主要功能——传达商品信息, 反映消费者的感受,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而在文字上又要好认、好读、好听、好记。
二、关联—顺应模式
语用学家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提出了“关联理论” (the Relevance Theory) , 随后他们的学生Gutt运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专门研究,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关联翻译理论。Gutt认为, 翻译是交际的一部分, 也应遵循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因此, 译者的目标和翻译的标准都是最佳关联性。译文试图传达的是那些与听众有着足够关联性, 即能够产生足够语境效果的部分, 而在表达方法上应做到既能产生 (原文作者) 企图 (让译文听众) 做出的解释, 又不让听众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Gutt, 1991, 转引自林克难, 1994) 。
比利时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语用学的顺应性理论, 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或外部的原因在意识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为语言现象的语用描述和语用解释提供了4个角度: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程度 (何自然、于国栋, 1999:432-435) 。
杨平博士 (2001:25-26) 在综合关联和顺应两个理论各自优点的基础上, 从说话人的角度, 提出一个新的语用理论模式:关联—顺应模式。此模式在强调语言认知关联功能的同时, 使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具体化, 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的描述充分性得到和谐统一。新模式对商标词的翻译也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按照关联—顺应模式, 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顺应关联的过程, 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说话人寻求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
就商标词而言, 其翻译涉及商标词作者、商标词译者和译文读者 (目标消费者) 三个方面。首先, 商标词译者需要对目标消费者的认知和推理能力进行假设和估计, 形成关联假设, 这种假设决定了其语言形式的选择。接着, 译者根据这些假设, 在源语 (source language) 和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 然后顺应这一关联性, 向目标消费者明示, 从而使他们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就能从心理及语言文化上接受这些商品。
三、关联—顺应模式在商标词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理论, 语码转换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 主要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于国栋, 2000:24) 。商标词的翻译也主要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1. 语言现实的关联—顺应
语言现实是指语言的真实、客观的存在, 包括语言特有的要素及结构特点。就商标词而言, 其语言现实主要包括语音结构、词汇及文化意义。商标词的翻译就需要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找出在这些方面的最佳关联性, 然后顺应这些现实, 以实现商标词的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和美感功能。
第一, 语音结构。商标词除了具有区分于其他品牌商品的特点之外, 还应使消费者好认、好记, 即商标词要简洁、明快。商标词的命名及翻译就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语音方面的喜好, 如音节的长度、语音意义等信息, 这样才能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找出最佳关联性, 从而顺应这些特点。在语音方面, 汉英商标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汉语商标词喜欢使用2-4个音节。采用两字形式是因为汉语具有双音化倾向, 汉语词汇绝大多数都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三字商标则多起源于中国的老字号, 如“同仁堂”、“稻香村”等。四个字的商标是为了保持对称平衡美, 如“曼秀雷敦” (药品名) , “阿迪达斯” (运动服) 。但英语没有双音化倾向, 英语商标在组成音节上没有任何约束和规定, 少则1至2个音节, 多则5个或5个以上, 表现出较大的任意性。因此, 在把英文商标译成汉语时, 应顺应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减原名的多音节为两字或三字商标, 最多不超过4个字。如:Hewlett-Packard (惠普) 、Samsung (三星) 等;三字商标, 如:肯德鸡 (Kentucky) 、麦当劳 (Mc Donalds) 等。同样, 英译汉语商标词时, 也应顺应简洁、明快的特点, 使用两个或多个音节。如:波导 (Bird) 、格力 (Gree) 等。
第二, 词汇及文化意义。商标词主要具有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前者体现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 即词汇的表面意义;后者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 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 即常说的象征意义、语用意义或文化意义。
商标词的指称意义经常用来表明产品的质量、功能和等级。因此, 现行的商标词经常使用具有指称意义的普通名词或形容词等。翻译这类商标词时, 译者只需就源语中的关联假设, 在目标语中找到最佳关联, 从而使译文读者不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就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例如:Whisper (护舒宝) 、Breeze (清风) 、Tides (汰渍) 、Safeguard (舒肤佳) 。这些商标词的译文就很清楚地表明了该商品的性质、特点和质量。
与指称意义不同, 商标词的蕴含意义代表了消费者的态度和价值观。由于各国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审美观、思维模式各不相同, 不同国家的人民对某一概念如动物或植物的象征意义的态度和观点就存在差异。例如:凤凰 (phoenix) 在我国历来代表吉祥和尊贵, 而在西方国家则象征着不朽与再生。“凤凰牌”自行车如果直译成英文, 自然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 商标词的翻译需要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协商, 找寻最佳关联性, 顺应并传递这种关联, 这样才能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 使他们轻松而清楚地了解商标词所反映的商品信息及其功能、质量等。
2. 社会规约的关联—顺应
社会规约主要是指社会文化, 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社会中的人, 他们的行为包括语言会受到社会规约的约束和制约。无疑, 商标词也会打上社会规约的烙印。因此, 翻译商标词时, 应该在源语和目标语的社会规约中寻找最佳关联性, 并顺应这一关联, 体现出商标词的文化内涵, 实现其相应的功能。
例如, 中西方对颜色的社会规约就有差异。例如, 中国人喜欢喜庆、祥和、吉利, 商标词中也会用“红”字添彩。如“红旗”牌汽车象征着中国人自己的轿车。但若按字面把它们翻译成“red flag”, 则会弄巧成拙。因为在英语中, “red”象征“极端”与“危险”。西方人眼中, “红”常常跟“鲜血”与“战争”连在一起, 所以“红”根本就是“危险”和“恐怖”的代名词。而red flag在英文中常引申为“令人生气的事物”。这是源于西班牙的斗牛民俗:斗牛场上, 人们用红布来激怒牛。
3. 心理动机的关联—顺应
一个好商标, 对消费者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所以商标及其译名应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诱导消费者在联想中加深印象,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以充分发挥商标的祈使功能。首先, 追求平安幸福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 也是人们生活的最高理想。特别是汉民族祈求“福、禄、祯、祥”, 向往幸福美满、富裕平安、吉祥如意。因此商标翻译就要在这些方面形成关联假设, 寻找最佳关联性, 顺应这一消费者心理。如, 西德的Normende电视机, 在港穗一带市面上通译为“乐满第”, 取“乐满宅第”之意。Winquickly公司译为“永吉利公司”, Ford汽车译为“福特”, 都是顺应关联消费者心理的成功范例。
另外, 望文生义是人类的共同心理, 因此好的商标译者总是运用各种方式翻译商标, 使所译商标蕴涵多层涵义, 不仅具有信息价值, 而且具有移情作用, 以激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对商品的渴求。例如, Kiss Me”口红翻译成“奇士美”, 而并非直译成“吻我”, 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含蓄的民族, 尤其对性和爱的表达更是如此。因此, 将“Kiss Me”直译成“吻我”显然不易被中国消费者认同。而音译为“奇士美”, “奇士”与“骑士”同音, 与“美”结合, 给人以英雄美人的形象联想。这样在顾及我国消费者心理的同时, 同样表现出了Kiss Me所要表现的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商标词翻译过程中, 为了实现其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和美感功能, 往往需要以顺应来寻求关联, 又通过关联来达成更好的顺应。实践证明, 关联翻译理论和顺应理论对商标词的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商标词的翻译者应该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方面寻找最佳关联性, 从而选择出合适的语言形式并顺应这些关联, 或顺应这些特征, 确立最佳关联。由此可见, 建立在两者基础之上的关联—顺应模式为商标词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依据。
摘要:从语言上看, 商标词的构成非常简单, 然而由于实用功能上的特殊性, 其翻译又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这是传统翻译理论所难以解释的。本文以语用学的关联翻译理论和顺应论为理论框架, 结合例证, 探讨了关联—顺应模式对商标词翻译的解释力, 从而为商标词的翻译处理提供一个可供操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范。
关键词:商标词,翻译,关联—顺应模式
参考文献
[1]Gutt, Ers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Sperber, D an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
[3]Verschu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何自然, 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 (4) :432-435.
[6]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 1994 (3) :6-9.
[7]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 2001 (6) :25-26.
关联解释 篇6
尽管对国内外学者对语境的定义和分类有很多种,但大都这样的共识:语境内容涉及了全部的语言、非语言因素和背景(Crystal,1985)。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最早提出并阐述了语境这一概念。他将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R.Firth)继承和发展了前者,他把语境加以引申,认为语境既有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又有由情景因素构成的“上下文”。1964年,韩礼德(M.A.K.Halliday)在弗斯的理论上,提出了“语域”(register)概念,认为语体就是由于使用语言的场合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域变体。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也对语境作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认为语境包括语言知识和非语言(语言外)知识。语言知识可分为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和对语言交际的上下文的了解,例如何兆熊先生(1989:22)认为上下文就是指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见,传统的语境概念的范畴几乎是个包罗万象,涉及到语言的知识和非语言的交际者的世界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情景要素。它涉及范围过广,实际操作起来也相当困难。随着认知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语境概念的一些不足。
2 关联理论语境观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由Sperber&Wilson在合着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结合认知与语用研究,重点研究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Sperber&Wilson的语境观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是一个变项,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对话语起主要作用。因此,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由于人们的为话语理解构建的认知语境不同,话语理解就会得出不同的隐含结论。因此,关联理论认为语是在动态的推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
3 关联理论语境观对英语阅读语篇的连贯性解释
阅读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书面交际活动,它同口语交际一样遵循语言交际活动的原则和规律。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从篇章中获取字面信息,再凭借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逻辑信息,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不断做出语境假设,进而获取最佳语境效果,促成对语篇连贯理解的实现。根据关联理论,交际者通过话语本身和听话者语境的互动实现对话语的理解。一方面,交际者在听话者的语境中产生语境效果从而获得话语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正是该话语关联性的确立使得听话者的语境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了的语境则继续对后续话语的语境理解起作用。如此说来,如果一个语篇的任一语句的理解可以产生解读其后续语句的语境假设,那么这个语篇在听话者看来就是连贯的。也就是说,如果对前述话语的解读可以产生确立后述话语关联性的语境假设的话,前后话语之间则建立了关联性,因而实现了语篇连贯。下面作者通过所教《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三册中学生反映理解困难的几个段落语篇具体阐述如何建立语境关联来达到连贯理解语篇的目的。
语篇一:选自“Studying Abroad”(Book 2,Unit 4,Section A)
Another moment of tension descends while students awai the domestic flight that will take them to their temporary home in America.From then on it's everyone for himself.No one really knows how she/he will adapt to such new customs.Though mos foreign students remain in California,some are sent to TexasArizona,Idaho,Oklahoma or Virginia.
该语篇的四个句子之间依靠语义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篇。在课堂讲解中,学生提出第二句(斜体部分)较难理解。没有语境帮助的条件下,everyone就指“每个人,大家”,这显然跟下面的两句话没有语义上的关联。根据关联理论,当以较小的处理努力无法取得语境效果时,读者/听话者将选择较大的处理努力以取得语境效果。于是,我引导学生设想留学生在机场的情景,谁来为他们送别呢?当然有父母和亲友。而机场一别又将是什么样的处境呢?学生脑海里可能马上闪现出他们大学第一天的情景,没有了亲人在身边,从此一切都要靠自己了。在这种语境效果下,everyone指的还是留学生本人himself,这样的理解跟上下句子就构成了连贯性。
语篇二:选自“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Book 3,Uni3 Section A)
(1)Explaining his approach to education,Joe Gauld says the conven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annot be reformed.(2)He notes,“no amout of change”with the horse and carriage“will produce an automobile”.(3)The Hyde School assumes“every human being has a unique potential”that is based on character,not intelligence or wealth.(4)Conscience and hard work are valued.(5)Success is measured by growth,not academic achievement……
这个语篇缺少显性的衔接手段,第二个句子(斜线部分)用了倒装语序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1)“在解释自己的教育方法时,乔?高尔德指出,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只是改革”。第二句字面意思是(2)"无论怎样改革",马和马车"都改革不出汽车"。怎样建立这两句间的关联性是理解这个语篇连贯的关键。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关联性取决于由当前话语所表达的新假设和已被处理的旧假设或语境假设这两类信息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在(1)和(2)之间建立连贯,需要在学生的认知环境中建立起如下的假设:
(2a)An automobile is incomparable to the horse and carriage.
(2b)The conven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is like the old fashioned horse and carriage.
由以上这两个认知的语境假设,学生很容易推断出(2)就是(1)的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于是这两句在语义上具有连贯性。这跟下面(3)(4)(5)所解释的Hyde School's principles也是关联的。这个语篇的连贯性理解就很容易达到了。
语篇三:选自“Premarital Agreements”(Book 3,Unit 9Section A)
(1)But not everyone takes this advice.(2)A classic example is cited by lawyers:“An agreement is stuck under somebody's nose on the day of the wedding--and it's usually a‘she'—and she signs,but doesn't even read it”.
对于这个语篇的连贯性的解释需要明确两个‘she'的指称。根据(2)前半句“婚礼那天,一份协议摆在(当事人)面前”,读者很容易在自己的认知语境中把a‘she'理解为a‘bride',而第二个she的指称则需要引导学生联系(1)“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听取这个建议”(为什么呢?)和(2)“律师引用一个经典的案例…”,如果作者的明示意义是两句间的关联,那么第二个she就是经典案例中的bride,这样(2)作为(1)的补充说明,上下文构成了连贯性。
有此可见,某一语段只要能为读者解读后续语段提供语境假设,我们就认为这两个语段之间存在关联性。从语篇连贯的角度来说,这两个语段之间存在语义和逻辑的关联性,那么该语篇能给读者连贯的理解。
4 结束语
关联理论特有的动态的语境观,将读者的主观能动因素考虑在语篇连贯的解读过程中。读者通过不断寻找关联来建构最佳的语境效果,综合对语篇作者的明示意义和隐含意义而获得的关联性促成对语篇的连贯理解。因此作者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是人们寻求关联性的必然结果,而关联性是语篇连贯的内在本质。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4).
[4]程兰芝.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语境解读[J].考试周刊,2007(17).
[5]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关联解释 篇7
关联理论属于交际理论,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语言交际, 认为关联原则是交际的中心原则, 寻求关联是人类的本能, 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本身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受话者在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两个因素。
1 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
1.1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model)
交际是人类活动一个最普遍的现象 (何兆雄, 2000)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代码模式 (code model) 是人类交际的唯一模式。代码模式又称之为信息模式, 包括代码规则和编码规则, 主张人类的交际行为应该通过编码和解码的途径来实现。说话人通过代码传达信息和意图, 受话者受到代码后通过解码, 付出一定的努力后获取说话人意在传达的信息和意图。但是, 代码模式仅仅强调了语言的规约性, 而忽略了其语境灵活性, 因而代码模式未能有效解释话语所包含说话者含蓄表达的真正意义, 于是语言学家们又提出了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 认为受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并不是解码的过程, 而是在遵循演绎推理原则, 受话者根据收到的词汇信息加上自己头脑中存在的百科信息, 逻辑演绎, 最后综合加工并推导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所以, 真正的交际应该至少涉及到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两种模式。
Sperber and Wilson将上述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即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 (ostension) 和推理 (inference) 是交际的两个方面。就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示或者示意的过程, 是一个向受话者表达意图的过程, 而对于受话者来说, 交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受话者需要从说话者的字里行间推敲其表达的意图。明示行为存在两种意图, 即信息意图 (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 和交际意图 (说话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涵义) 。
1.2 语境 (context)
受话者为了进行推理, 首先需要获得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 语境不是在交际的过程中, 言语双方事先确定的外部因素, 而是一个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努力正确理解话语而不断形成的。这种动态的语境被称之为认知语境, 是受话者在认知环境中不断作用对结果。认知语境一般由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三种基本信息构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语境, 人们之所以能够达到理解交际的目的, 就是因为交际双方根据认知语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做出了共同的认知和推理。
语境是正确理解某个话语的重要前提, 是一种心理构成, 更强调话语双方低于世界或认知环境的预测假设 (Sperber&Wilson, 1986) 。
1.3 关联性 (relevance)
受话者在推理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这样在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语境效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认知模式, 即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 任何话语都应具有关联性, 话语的理解需借助语境推理找出话语关联。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 话语信息与语境相产生关联的时候, 就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在一定的前提下, 语境效果越大其关联性也就越强;话语理解时付出的努力越小, 关联性也就越强。语境和话语内容的每种不同组合都需要受话者付出努力进行思考之后才能取得语境效果, 如果说话者的话语提供了最佳关联, 那么受话者就能在自己的百科知识和语境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对话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关联理论有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认知原则, 主张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二是交际原则, 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是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Sperber&Wilson, 1986) 。这两条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交际原则以认知原则为基础, 而认知原则又为交际原则有指导作用。最大关联 (maximal relevance) 指的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 (optimal relavance) 则指的是话语理解时付出了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话语双方是否能够最佳关联, 根据这一原则, 交际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话语双方都力争达到最佳关联的过程。
2 以钱钟书的《围城》英译本为例演示关联理论对人物对话翻译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 充分肯定了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在翻译中的地位, 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明示—推理行为, 因而将其的重点放在了翻译过程上。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 自1947年出版以来, 备受文学界学者的关注, 并被译成多国语言, 其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由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合译。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 下面我们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来看看关联理论对人物对话翻译的解释力。
1) 明天他到苏家, 唐小姐已先到了。他还没坐定, 赵辛楣也来了, 招呼后说:“方先生, 昨天去得迟, 今天来得早。想是上银行办公养成的好习惯, 勤勉可嘉, 佩服佩服!”
The next day when he arrived at the Sus, Miss Tang was already there.Before he had sat down, Chao Hsin-mei came early today.“This must be a good habit you developed in the banking business.Your diligence is commendable.Congratulations.”
我们知道, 在汉语词汇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的骈偶性, 我们习惯用重叠的词如“佩服佩服”来加强话语的节奏感及语气, 但在英语文化里, 由于英语单词本身就是有音节组成的, 可以是单音节词, 也可以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其单词长短不一, 故而不会追求对称性。所以在这一对话中, 译者将“佩服佩服”翻译为“congratulations”是为了方便英语读者的需要, 并不是信息和效果的缺省, 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中的。
2) 鸿渐道:“……有他, 菜可以省一点。看见他那四喜丸子的脸, 人就饱了。”
“...If he is, they can save on the food.Just looking at that meatball face of his will make people feel full, ”he said.
“四喜丸子”主要由肉和淀粉制成, 球状, 是鲁菜的一种。根据典故, 唐朝有一次朝廷开科考试, 无数的学子蜂拥而至应考, 结果衣着寒酸的张九龄中的头榜, 便被皇帝招为驸马。当时张九龄家乡正逢水灾, 父母音讯全无, 恰巧在婚礼当日得知其消息, 便命厨师做一道吉祥的菜以示庆贺。厨师做了一道名为“四喜丸”的菜, 寓意为“一喜, 老爷头榜题名;二喜, 成家完婚;三喜, 做了乘龙快婿;四喜, 合家团圆”。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菜, 如将“四喜丸子的脸”直接译出, 则使读者感到困惑, 若将其译为“meatball face”, 既保留了说话者的幽默感, 又充分表达了方鸿渐对曹元朗的厌恶之情, 促成了认知语境上的最佳关联。
3) 鸿渐去叫辛楣, 孙小姐说她刚从辛楣那来, 政治系的教授们正在开座谈会呢, 满屋子的烟, 她瞧人多有事, 就没坐下。
方鸿渐笑道:“政治家聚在一起, 当然是乌烟瘴气。”
Fang Hung-chien said with a grin, “Whenever politicians congregate, there is bound to be heavy pollution.”
这一对话中, 方鸿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将政治家的官僚气息比作秩序混乱, 环境嘈杂,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 这两者盛行, 而又遭人们的厌恶, 译者将“乌烟瘴气”用“pollution”一词译出, 是运用了百科信息增加了认知语境的关联度, 同时, 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完整地展现给了读者。
3 结束语
关联理论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 对译者在与原作者的跨文化交际中起指导作用, 给翻译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 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作为一种交际理论, 关联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翻译, 在语用学范畴内, 它不仅能够指导人物对话的翻译, 而且还将极大推动语用学的发展。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 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 以《围城》英译本为个案, 分析探讨人物对话的翻译现象, 旨在证明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人物对话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6:15.
[2]范勇.浅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上海科技翻译, 2000, 3:4-8.
[3]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58.
[4]何自然, 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7.
[5]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 1994, 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