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2024-09-09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共12篇)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1

中山市小学英语作文教学大赛(A组)评比活动于近日举行,参加A组的赛课有市直属小学代表,有民办学校的代表,有镇区选拔推荐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市小学英语作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和教学风格。纵观这5节课,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这次写作教学赛课都不约而同地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表现为:

一、写作题材的选择能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做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有目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教师在设计写的任务时,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有意识地将教材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写作一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其中,变要我写为我为写,写作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选择和确定写作题材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内容来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使作文课不再是枯燥的语法和句法课,而是表达情感,抒发内心感受的写作课。在本次大赛中,不管是“My trip plan”、“Write a letter”、“Traveling in seasons”、“My favorite sports”还是“It's cold in winter”,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会讨论,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教师把它们带入课堂,就是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

二、话题的引入能与现实紧密相连,紧扣时事

当代的孩子与现实的接触是多渠道的,他们关心时事与关心身边的游戏一样多。因此,脱离现实生活的传授就像开水一样白而无味,而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导入却能更快找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文本。像奥运这样的主题自然成为老师们竞相运用的手段之一。

【片段1】教师A执教课题为“My trip plan”的内容时,在引入阶段就以孩子们所喜爱的福娃呈现在动画视频上。例如:

T:Who are they?S:They are Fuwa.T:Where are they?S:They're in Zhongshan.T:I like Zhongshan.Nini likes Zhongshan,too.If you were Nini.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en do you want to go?Who do you want to go with?福娃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大家不禁要关注:福娃到底要去中山的什么地方旅游。

【片段2】教师B执教“My favorite sports”内容时,因为话题讲述的就是运动,所以请奥运吉祥物来做开场白就再合适不过了。

三、写作前的指导能将课堂生活化

新知识需要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变成自己的知识。英语课要关照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经验。在英语课中要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建构主义教学论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将课堂生活化,就是因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文本,获得新的知识体系。在写作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生活化情景不仅能够营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直观情景,并在瞬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热情。

【片段3】教师A就是凭借学生都熟悉的四个市内风景点,让同学们小组讨论选择其一,以此操练本课的句型,为写作做好语言的铺垫。例如:

T: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laces in Zhongshan.Where do you want to go?What do you want to do?What do you need?

回忆起那些熟悉而又亲切的风景点,孩子们头脑中的图画通过语言的表达越来越清晰,写作也就水到渠成。

【片段4】教师B同样将人人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体育明星带入课堂,出现了诸如姚明、刘翔等孩子们的偶像,以他们的语气将教师要传授的语言知识一一呈现。

【片段5】教师C执教的内容是“Traveling in seasons”,在季节这一话题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如天气、活动、衣服等,就宛如和同伴们在聊天,把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以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徐徐道来,就成了一篇篇小短文。

四、能提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阅读辅助资料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大量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包括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而又颇感头痛的“中式英语现象”。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实例分析了某次小学英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优点和缺点,以期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讨有所启示。

关键词:写作,学生生活,话题

参考文献

[1]岳蔚.新课程小学英语评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出版社,2005.[2]钱希洁.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应关注什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3]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2

读了案例后,我觉得档案袋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有以下优点:

1、在档案袋评价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注重了交流,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形成了合力,共同助推孩子的成长进步。

2、它带动了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作文档案袋的制作有特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设计图形,既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又能激发兴趣。

4、档案袋评价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好的作文可以相互交流互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分享好的资源,探讨写作心得。

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主:

1、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家长素质的不同都会对评价带来麻烦。

2、这样的评价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耗时间,费精力,完成难度较大。

3、学生之间的评价易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我在教学中虽然没有使用过这种评价方式,但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尝试着去试一试,当然我不会完全按照案例中的方法来做,因为每个班级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因人而异,使用合适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模六主贴

看了《一堂“失败”的好课》后,感想颇多。我感觉这堂课有失败、有成功。

所以,它是一节“失败”的好课。说它是一节好课,是因为在这节课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真实的,并且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

说它是一节失败的课,是因为罗老师在课前没有认真的备课,主要是没有备学生。使她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这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虽经教师的一再启发,到最后学生也没有弄明白,所有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如果是我上这一节课,课前我会充分备好教材和备好学生。我先由游戏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在研究液体的性质时,我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液体的性质:以水为例,来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既有成就感,又有深刻的印象。

好课的标准很多,我认为一堂好课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只要是真实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并储存和利用知识,这就是一堂好课。

模二主贴

我认为这节课很好。美国教师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和探讨式的教学很好。他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在落实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夸夸其谈大讲人生道理,而是从小学生自身经验和认知基础作为出发点,从课文细节入手,让学生自己体会灰姑娘成功的每一个元素;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童话亲历故事,感受成功的过程。很好的完成了方法与过程的教学目标。如果在教学中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在上这节课之前让学生查查作者和故事的资料,让学生互相结合编成童话剧分角色表演,那么学生就能更好的参与到活动当中,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获得感悟,养成态度,内化成价值观。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岂不是更棒?

我在听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讲《愚公移山》一课时就有学生提出“愚公与其移山,还不如开发旅游来的划算?”当时,那位老师并没有当堂否定学生的说法,而是首先表扬他勤于思考,发言积极,然后让他再次了解愚公生活的年代并回答与现代有何不同,他笑了,同学们也笑了,问题解决了,对愚公之举有了正确认识,对愚公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维目标的落实,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功能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主体性、探索性、实践性和激励性”原则,也正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模三主贴

有人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再没有选择传统教学媒体的必要”。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虽有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等优势,但它也有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匹配灵活性差、信息显示持续性相对较差等劣势。传统教学课堂的互动性好,教师可以灵活的调节课堂进度,师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且它也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所以传统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投资大,不易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普及。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要求低,基本能满足这些地区教学。

3、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的是人机对话,人机交互,减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传统教学所注重的正是这一点。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学习时,我放弃了多媒体教学,而是让学生每人用纸制作圆的模型,自己动手去拼演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样学习既有兴趣学习,又能更牢地记住公式,这比用多媒体方便多了。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分体只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要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应该适当使用,慎重使用,多着眼于传统教学的改进,创新,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

小学英语教学有感 篇3

关键词 情景 兴趣教学 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55-01

回顾几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之路,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和无奈,一方面想尽各种方法,教好学生,不留遗憾;一方面却不能摆脱来自“分数至上”的压力。如何平衡这现实的矛盾,实在令人大费周章,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提出疑惑与各位共同思考。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情景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被提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无论在英语课上还是在各种论述中,尤其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比较多地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针对我们农村小学来说,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农村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文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因为教学手段的简单而否定教学实效,也不能把追求花样教学放在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上,我们的学情特别,所以,我们也应以不一样的方式方法来对待我们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目前我们的小学生每周只有三节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

四、小学英语教学不应排斥基本的语言规则

传统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现在,有的语言学者公开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反对在任何教学阶段控制语法教学项目的做法。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法就会被学习者自动习得。受此观点影响,有一段时期,语法教学曾一度在部分外语课堂消失了。然而,物极必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语法课的弊端,因此又重新思考语法在语言交际以及在外语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么,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中,五年级就已经涉及了几种语法点了,难道能只靠训练语感就能让学生习得么?任何一位一线教师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一些简单的语法还是应该一点一滴的逐步的渗透给学生的。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有感 篇4

一、凸显课程特点, 培养学生能力

1.注重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束缚, 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如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粉刷墙壁”这一活动, 教材首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粉刷教室的墙壁, 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引起学生调查有关数据的兴趣。通过讨论, 学生列出所要调查的数据 (粉刷的面积、涂料的包装和价格等) 以及调查的方法 (实际测量、到商店询问、查找资料等) , 然后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开展调查。在调查完数据后, 按照教材中提供的线索学生开展活动, 从而解决问题。

2.突出综合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在活动中, 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在学习空间上, 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 体现各学科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 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新教材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均以综合应用的形式呈现。如“旅游费用”“数学与生活”“数学 与购物”“数学与体育”等内容, 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还包括在数学学习中积累的活动经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等的全面综合。这种综合应用是通过适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的,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例如, “粉刷墙壁”这一活动, 学生首先要正确计算出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 再计算出所需要的涂料的量。在考虑如何购买不同规格的包装时, 学生要根据实际问题合理搭配, 通过比较, 找到省钱的购买方法。这项活动的完成, 学生需要经过实践活动及小组合作, 整个活动问题的解决, 全面展示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处理好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读《小学语文教学》有感 篇5

《小学语文教学》尽管是山西省出版的教学杂志,但我对它却情独终。从步入教坛不久,我就开始关注着它,不看它心里总是发慌,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该向何处去。我认为这本杂志是我国小语教学改革事业的前沿,杂志的开篇都有小语理事会领导或教学名人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引航教学改革,里面刊载的每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基本上是参加全国小语教学大赛的名师的杰作,里面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大有开阔眼界之感。教书这么多年,我不敢说我有什么教学经验,但《小学语文教学》这本杂志确实帮助了我成长。比如说这本杂志里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朗读,就让我受益匪浅。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到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使你忘掉疲劳;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兴趣“老师”的吸引和指导下,可以加快获得丰富知识的进程。

二、声情并茂的范读引路,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朗读训练中,该教师借助人们对周总理的深情感情,用低沉、悲伤的语气,配以适当的表情和哀乐背景,把人们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场景读得情真意切,把人们对周总理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听了该老师的范读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情感产生共鸣,所以都自觉尽力去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表情去读。

三、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一句“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老师快被你陶醉了”……却可使学生受益一生。如在教学《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时,有同学提出“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快点读。”大家都也认为很有道理,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让他试着读一遍。没想到老师的赞扬又引来别的同学的不同看法:“这四个有像......的,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五彩池真神奇,作者边看边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教师的鼓励、赞许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更可点燃他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方式处理的独到的创造火花。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有感 篇6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但从农村学生的思维仍很不充分。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粗浅体会。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此外,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又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所限,配套学具不充足,因此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另外,还可以创设目标情境、认知情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农村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具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走了全程的时,还距离中点20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教学时,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启发学生去找对应的量与分率,激发学生大胆尝试,想出了几种解法。解法一:20解法二:解法三:解法四:这样,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解法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或80%);(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或125%);(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或2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或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6)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7)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缓慢而不敏捷。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进行提高计算速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计算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如,在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方法多样,我引导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通过公式变形,最后使学生归纳出空心圆柱体体积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积高求出。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地计算出来。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式赛快,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度训练,能提高大脑转数,促进思维发展。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7

注重实效、改进方法、变更教学模式,开展室外英语课堂,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有时候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缺乏课堂改进的意识,只要老师多创造一些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境,不断改进教学结构、方法和模式,那么英语课也可以丰富多彩。在从教小学英语三年中,我一直尝试着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三年的实践下来,我的感觉就是在室外上英语课比在室内上效果要好得多,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以下谈谈我的具体感想与收获。

一、小学英语教学加入室外教学的必要性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室外英语教学的必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外界影响,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就要为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一些活动,而有些活动在教室里开展的局限性太大,无法正常进行。另外,比起室外活动来,我想还是室外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在室外进行英语教学时,表现的人会增多,这样会让学生萌生表现欲,会抓住一切机会来表现自己,这样也就无意中让每位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了。

(二)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决定室外教学更有效,尤其是低年级段。

小学英语课本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都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来给学生辅助练习,有些内容在教室里完成练习比较困难,而在室外就不同了,回归自然,空间变大,设置场景的方式会更多,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会随之开阔,活动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例如:教学“Can I help you?”的用法时,老师在室外可以设置不同的地方来练习,商店、超市、医院、飞机场等都可以利用“Can I help you?”来进行交流,而这些不同的地点在室外进行会更加方便合适,更加真实。

二、室外英语教学的好处

(一)室外教学能更好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就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很长,但在室外就不同了,因为在室外会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各种活动来唤起学生们不断地思考、说演,这样他们开小差的机会就少了。例如:在室外教学6B中的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教室里没有的花草树木,室外有,教室里无法比较跑得快慢等,在室外可以,而这些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东西或活动,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到那。这样,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在室外上课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室外上课时可能遇到的人会较多,另外,面对漂亮的大自然和清新的空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好胜心,进而决定着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会主动地抓住各种表现的机会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例如:在教1A中的“Follow me”这首小诗时,就可以帮助Hands up, Hands down, Follow me和Turn around配上相应的动作,正好当时有其他班在上体育课,我就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句子,先小组间竞赛表演,后one by one比赛表演,一个比一个表现得好,声音响亮,动作有力。

(三)室外英语教学能拓展学生的游戏空间,能更好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教室内、外比较起来,毫无疑问是室外的活动空间更大、更安全,不用受室内课桌、凳子的束缚。而且在室外活动时,场景的安排更加简单快捷,学生活动起来更加方便,活动机会也会随之增加,基本能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例如:在教学“5B At a PE lesson”这课时,很多内容都是体育指令,这样就可以一节体育课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而这在室内是无法完成的,只能在室外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方法如下,事先准备好指令卡片,边活动边出示卡片,可以师生活动,也可以生生活动,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的英语体育活动中,无意中记住单词和句子,效果非常好。

(四)室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

根据小学英语的各段内容,在室外上课会更加有效,室外有花花草草,室外能更好地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事物对于内容教学非常有帮助。例如:教学bee, butterfly等单词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在室外直接观察去学习;教学bird, cat, dog等就可以让学生听声辨认学习;教学天气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在室外感觉后学习windy, cloudy, sunny等;教学玩具单词时,可以利用触觉来完成;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内容时,就可以综合学生各种器官作用来教学,比如教学冷、热等单词就可以用眼看,用手感受等完成教学。

三、室外英语开展的方式

(一)固定位置。

整体将教室搬到室外,带上凳子或直接站立着上课,这样的优势在于纪律会非常好,可以开展和教室里一样的教学方式,但比教室里上课更加开放,上课地点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例如:如果要教授交通工具的,我就可以选择靠近校门口的位置,这样可以看见校门外的交通工具,更直观的教学;如果教授昆虫的,可以选择草坪或花树多的地方进行等。

(二)流动座位或移动教学。

位置在室外安排好了过后,可以随时根据分组需要或情境需要随时变更座位,这样可以考虑学生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换。例如:教学情境对话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组队编写操练对话,这样比老师强行安排小组效果好哦。另外,在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流动教学,在一节课中需教授几个不同的内容时,就需要换几个地点进行效果才会更好。例如:教授球类单词时,就可以换对应场地教授basketball, volleyball, football等。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8

一、信息交流的渠道

体育教师在参加教学能手比赛中最关心比赛的结果。但是最近几届的江苏省体育教学能手比赛的过程中, 体育教师却越来越关注信息交流了。这是因为江苏省在每次教学比赛中均邀请了来自全国典型地区的专家, 教师们通过专家讲评, 既可以了解不同专家的不同观点, 也可以从中发现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动态, 对每一个教师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江苏省有一个值得推崇的做法, 这就是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参加讲评。本次教学能手比赛的讲评中, 就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师范大学的教授。有人说, 体育课程改革分南派和北派, 其实, 体育课程改革的学术观点如按南北划分是没有道理的。在不同的研究领域, 区域的划分有特定的标准, 如以气象学为标准, 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 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如研究经济发展水平, 南北划分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经常提的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学科理论应当怎样划分呢?本人认为, 无论是南北还是东西, 均没有本质的区别。有人会说,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体育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应当有所不同, 而且气候条件的不同, 南北的体育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 应当指出的是这些不同对于课程改革来说, 是非本质的区别, 因为我国的体育是在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运转, 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依据的是同一个课程标准。

但是, 专家们尽管研究着相同的领域, 但其学术观点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这是因为各位专家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因此, 这些不同并非是东、南、西、北区域造成的, 而是学术背景的不同造成的。实际上, 体育课程改革所要研究的问题也应当分分类, 有些重大的问题需要统一思想, 有些问题本身就可以用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保留不同的观点不会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 反而能拓宽思路。

本次比赛能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来点评, 有利于学术观点的交流, 有利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达到思想的统一, 更有利于指导实践, 推进课程改革;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点评, 就会产生观点的碰撞, 这种碰撞可以启发新的思考, 发现新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方法和途径。更多的专家讲评尽管各有特色, 但可以按不同的视角解决同样的问题, 或以同一视角解决不同的问题, 在这样的条件下, 思路越多,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多, 如此看来, 专家的观点越是缤纷多样, 越对课程改革的进展有利。

二、“多一点”和“少一点”

“多一点”和“少一点”看来是一种数量的变化, 但从数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发展的一种趋势, 从而可以从中找出一些有益的启发。毛振明教授在点评中提出了不少“多一点”和“少一点”的看法, 以下几点都是笔者代为归纳的, 不妥之处应由本人负责了。

第一, 中年教师的参与少了一点。本次教学能手比赛的绝大多数均是年轻选手, 这是和过去有很大差别的一个特征, 对于培养新人来说显然是有必要的, 但是中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少了中年教师的参与, 不利于中年教师教学经验的学习与传承。

第二, 学生站着不动的时间多了一点。为了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往往力求把动作要领讲得清楚一点、详细一点, 因此学生站着不动的时间也往往多了一点。为什么不能精讲多练呢?为什么不能采取边讲解边练习呢?对动作的要求为什么不能考虑逐步提出来, 而是非要采用一次讲完呢?

第三, 音乐进课堂多了一点。随着健美操、舞蹈等进入到体育课堂, 音乐也随之进入了体育课, 这是值得提倡的。但现在有一种倾向, 好像音乐进课堂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 音乐成了运动的背景条件, 就是打球、跑步也用音乐伴奏, 实际效果如何呢?

第四, 服饰和道具花了一点。在体育教学中, 为了表现其光彩夺目, 因此教师在服饰和道具的形象和色彩上下了工夫。有一些服饰和道具和课的内容密切联系, 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但有一些服饰和道具和课的内容关系不大, 存在着单纯追求形式的缺陷, 缺少简洁和实效。

第五, 教学方法繁了一点。教师往往按照书本上提出的教学步骤, 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但实际上, 学生已经会的就没有必要再教了, 例如, 小学生已经玩过跳山羊了, 助跑踏跳在已会的条件下, 我们的教学还要从助跑踏跳教起吗?

第六, 课的结构死板了一点。新课改后, 课的结构有了变化, 但从能手比赛的课中可以看到, 课的结构无论怎么变化, 有一点是少不掉的, 这就是每节课结束前都要有放松运动。实际上, 作为运动训练课, 由于负荷大, 训练后放松理所当然, 但对于运动负荷较小的体育课, 就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有放松运动。

三、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体育教师感到为难的地方有多处, 其中如何评课就感到有一定的困惑。第一, 课的质量涉及到多种因素, 怎样才能归纳出反映课的质量的综合性因素, 因素多了就会烦琐, 因素少了又说明不了问题。第二, 对体育课质量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的主观因素明显, 不易显示客观性。

本次讲评过程中,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教授专门介绍了美国的一种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即SOSRT评价系统, 可以把它译为“体能教学时间观察系统”, 该系统不再把影响教学的一切综合条件均考虑进去, 而是抓住了体能教学时间这一关键因素;该系统不以定性分析为依据, 而是以定量分析为依据, 因此实现了简洁、清晰、可比的特征。目前该系统在美国还处于研发阶段, 但是这种信息能

听课过程中,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示范时, 笔者多次听到教师用“异侧脚踢, 异侧手在前, 创意跳圈, 动作协调”等说法。即使教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效果不好。究其原因, 教师的语言和授课术语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孰不知, 有的孩子是刚从幼儿园才跨入小学几个月, 不可能有那么深介绍给一线的体育教师, 无疑会让教师拓展思路, 引发联想, 从而开发体育教师的智慧。

四、专家与教师互动

互联网的开通提供了专家和教师互动的机会, 但是这种互动远远不如专家学者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这次专家讲评就提供了这种机会。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其积极意义超出了人们一般的想象。在一般情况下, 无论是专家还是教师, 一旦提出一个新的见解, 就会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新的思考、新的方案就会随时产生。在特殊的情况下, 一个见解的提出也许会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足够让体育教师讨论上几天, 甚至是几个月, 从而起到深化课程改革的作用。在本次互动过程中, 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的讨论。毛振明教授在讲评过程中, 提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 到底有多少问题值得探究”的疑问, 同时还提出, “总是向学生提会不会呀的问题”, “总是要求学生进行互相研讨, 所提的问题又很简单, 效果到底如何呢?”上述观点引发了教师的思考。问题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

有幸作为评委之一, 观摩了2010年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能手比赛水平一小组的14节课。也许是出于在教学一线工作了30多年, 在教研员工作岗位工作了11年的职业本能, 对本次水平一组的比赛颇感触。好的暂且不说, 只想就看课中的一些想法和各位参赛选手和各位同仁商榷, 可能只是“管中窥豹”, 仅供大家参考。

感触之一:教师的语言要儿童话, 运动术语要通俗化

在教学中可以看到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以体现教学层次和技能教学的梯度, 把简单的动作拆开来教。如“双脚连续跳”, 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连贯性的动作, 而任课教师偏要把它拆解开来教, 先教预备, 再教跳起, 最后再教落地。看起来似乎教得很细, 孰不知, 这样不仅破坏动作结构, 而且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动作过程机械僵硬, 教学效果当然也不会好。其实即使教师不教, 学生还是会本能地做出连续跳的动作。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跳得更有趣, 把简单要不要开展探究学习, 怎样开展探究学习。

关于上述问题, 在会议一结束就引发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有的体育教师提出:“难道小学低年级不应当进行探究学习吗?”有的教师提出:“只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或只是让学生互相研讨, 远没有达到探究学习的效果, 但绝不是说探究学习本身有问题, 应当寻找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好途径。”更有体育教师指出, “探究学习不应局限在以语言为媒介的逻辑思维上, 用做动作的实践方式, 让学生亲身获得切身的体验, 这是低年级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应当探究这样的方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 毛教授的几句话引发了如此广泛的讨论是并没有能预料到的, 但反映了专家和教师的互动就能获得信息放大的积极效果。

五、评价与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初期, 为了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在全国广泛开展了课程标准的“解读”, 这是绝对必要的。但是, 事到

的知识积淀, 哪能理解这些名词和专业术语呢?笔者认为教师应采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教学, 如把异侧改为另一条腿或另一只手等, 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

感触之二:简单的动作不能复杂的教

观摩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之感触

张剑辉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210009)

今天, 一线教师已经不再满足于“解读”了, 他们希望获得落实课程标准的方法, 并对实践经验分外关注。一部分教师希望有机会和专家交流, 以进一步解决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这一变化标志着新课改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反映了江苏省的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从解读理念的务虚阶段进入到了实施课标的务实阶段, 因此, 本次比赛积极提供了教师和专家的互动空间, 这为加速和深入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看来, 这种变化成为了本次教学能手比赛的闪光点!

的动作连贯教。这样教才能教得有趣, 学生也学得有效。

感触之三:器材的使用要讲究实效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9

对教师而言, 语文教学最难教的是作文, 对学生来讲, 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滨海县教研室安排的习作研讨课, 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走近作文、热爱作文。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 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下面就三节习作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第一节课:三年级——总分片段训练 (有范文式)

优秀的范文对学生的习作是有引导作用的, 上课老师选取《北大荒的秋天》中的片段, 确定本次习作的训练点: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

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范例的写法, 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 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这种读写结合范文式习作的做法值得提倡, 因为作文与语文是统一体。老师在训练学生作文时, 巧用课文中的范例,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技巧,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题材、新手法。

习作评价重在激励。因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 他们对写作材料、语言选择是不尽相同的, 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 就本着“因材评分”的做法,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哪怕是微小的突破, 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二节课:五年级——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无范文式)

老师选取写作范围很广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进行作文训练, 让我感触颇深, 教者回归本源, 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于作文教学中呼唤人性的回归是作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如何唤回作文教学中丢失的人性, 如何恢复作文教学中应有的活力, 让学生能真正用心写作就自然成了当务之急。这一堂无范文式写作指导课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本节课, 教者独树一帜, 大胆尝试, 摒弃范文引路这种做法, 努力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采用以学生交流为主的方法, 自由式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心情舒畅地自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努力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 说真话, 吐真情。

第三节课:三年级——习作3 (作后讲评)

精彩纷呈的习作讲评课为我们呈现了“在作文中引导学生进行心灵的创作, 个性化的展示, 真与美的追求”的习作理念, 体现在三个方面。

1.准备充分

教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 打印制成课件, 包括学生作文出现的好中差典型例子, 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 为上好这节作文讲评课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2.面向全体

老师把多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 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进去, 触及学生写作的得失, 引起学生的共鸣。讲评中, 把学生作文主流或倾向性问题, 同有关的写作知识暗暗联系起来,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重点突出

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 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必须突出重点, 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 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凸显出来, 取得更大的收获。老师重在评学生是否达到了此次习作的目标, 紧紧围绕目标, 突出重点问题进行讲评。

整堂课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美文赏析

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一句话“慢慢走, 欣赏啊”!最好形容教者对学生佳作的态度。

讲评内容安排合适, 学生参与比较多, 体现了讲评是对习作进一步指导的思想。欣赏佳作, 尤其是欣赏学生的佳作, 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老师很注重在讲评课上引导学生赏析班里学生的成功习作。这样, 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小作者如何准确运用语言、怎样贴切地表达, 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小作者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角度, 得到一种学习和借鉴, 再加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小作者见解中的独到之处, 进行点拨和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思维又是一个启迪的过程。

第二步:病例门诊

佳作欣赏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篇“问题习作”和大家共同评改, 谓之“病例门诊”。与先前欣赏的习作相比, 此篇习作的问题显而易见。此时发挥集体的智慧, 你一言我一语, 七嘴八舌共同评改, 使一篇成功习作跃然纸上。

第三步:修改完善

大家都知道, 习作课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也是写作的人的共同经验。我有这样的感觉:稿子写好后, 自己读一读, 或者过些日子再拿出来看看, 就会觉得有的地方需要改一改, 需要磨一磨。学生初学作文, 更需要修改。讲评课上, 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修改的坚实平台, 让学生在上面自由地行走, 最后学生呈现出来的修改后的文字是那么富有色彩, 那么真实可信。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10

一、以兴趣为导向,突显学生的“学”

兴趣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能够捕捉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犹如学生找到了登山的入口,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也不肯示弱。记得在学习“I like dogs”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可爱的动物的照片,通过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美好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不喜欢那个小动物?”学生立刻就会联想到自己与小动物接触的经历,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出一些小动物,对自己幸福或悲伤的经历加以描述,教师耐心的聆听学生的描述,及时的夸奖他们的小动物,然后委婉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各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进行学习,这个问题的建立一下子让学生变得更兴奋,有些孩子已经学过dog、cat等单词了,变得很是积极,顺应学生的需要,单词的学习边的非常自然和主动,顺利的引导学生学习了animal、monkey、elephant、horse等这些重点单词,为下面的句子奠定了基础。每个学生对小动物的喜好不同,在学生的讨论中就可以引入“I like...,I don’t like...”等句式的学习,学生充分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图画,来讨论自己对小动物的感受,在相互讨论中学会了两个句式的应用,同时顺利的进行了消化吸收,在逐渐的模仿中逐步的转化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情景建立,激活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都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完全由学生来推动课堂的进程,从本质上提高了学生的吸收,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幸福学习。

二、以文化为背景,彰显学生的“领悟”

语言中的词、句子的理解都要依托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同一句话表达的意思往往千差万别。教师就要设置课文所需的文化背景,逐渐的将学生的情感融入其文化背景中,使学生能够在“学”时逐步对文化进行领悟,逐步的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脱口而出”。记得在学习“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单元时,在学生对重点的单词和基本的句式进行学习和掌握之后,就可以对国外的沙拉做一些介绍,了解不同水果,相互之间的谈话风格,以及相互之间的交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铅笔、尺子进行模拟,组织学生进行“salad”制作,让学生模拟各种水果来制作沙拉,同时利用英语相互交谈一些相关的话题,根据出示的图片,利用banana、mango、grape、pineapple等水果来进行制作,相互之间利用“Let’s...”、“Would you like...”、“Let’s look”等句式进行交谈,利用“I’m...”、“I have...”来进行展示他们拥有的物品,学生由刚开始的模仿逐渐的进入了状态,对西方的吃饭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逐渐的转化为了自己的知识,渐渐的达到了对句子和单词的非常熟悉。通过这样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对西方等国家的餐饮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本来对吃都很感兴趣的小学生,融进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很渴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外国人,尝试体验国外的餐饮方式,学生主动来“领悟”其中的内涵,使之顺利的将所学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学”的效率,奠定“讲”的基础。

三、以实践为原则,激励学生的“说”

学生需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大脑、嘴、手和肢体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需要反复的实践锻炼才能很做到“脱口而出”。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建立平等、独立又合作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敢想、敢讲、会讲、乐讲。记得在学习“How many”,教师让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排成一排,进行“竞赛”式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将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提问乙组回答问题,选择班中一个学生作为主持人来出示图片,让学生对其中的图片进行描述,使用“How many”句式进行交流,主持人开始表达:“Watch the cartoon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s”,甲组看到图片,根据上面的内容给出问题:How many toy cars?乙队的学生对图片观看分析进行回答,在回答中会涉及到“Thirteen、Thirteen、Fourteen、Fifteen”等等单词,在相互回答过后两组交换提问和回答,每个学生都想出利用不同的问题来提问对方,企图难住对方,使得学生多学的英语句子不断的在学生的大脑中闪烁,不时有精彩的句子出现,每个小组都不甘示弱,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的激烈。在小组的实践活动中,巩固和加强功能句型的锻炼,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交流的愉快,变得越来越愿意交流、乐于交流,无形中就将英语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建立了学习英语的“大环境”,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实践能力。

“学讲计划”中理论的学习、实践中的尝试、研讨课的聆听,老师们真实的诠释了“学讲计划”中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为英语教师理念付诸于实践做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我相信,在“学讲计划”的指引下,通过我的细致琢磨、不断修复,一定会逐渐的完善自己,成为“学讲计划”的直接受益者。

摘要:“学讲计划”的学习,引导了课堂教学的大改革,深层的更新的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浅谈“学讲”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实施,以期为高效课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读《小学科学》有感 篇11

刚翻开这本杂志,我就被它所吸引。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新闻和故事,如《日本沉没》,《斯芬克斯的谜题》,《漂移死亡谷》和《地球降温有奇招》等等。像《日本沉没》这篇文章讲的是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让人们由此联想到《日本沉没》这部电影,电影中因地震而引起的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性的场面,让人在感叹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同时,也应深刻反思人类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大自然的破坏。而地震的深刻影响,以前我并不了解,但从《小学科学》中,我慢慢地理解了大自然的力量,知道了地震会使地球每天的自转时间减少,就如这次日本大地震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1/1000000秒)。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危害。大家想想,大自然这么多的灾害与我们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小学科学》告诉了我们,大自然赋予我们有限的资源,不是给我们浪费和破坏的,不善加利用,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节约资源,热爱环保,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地球妈妈吧!

《小学科学》中有许多道理还需要我去慢慢理解,但我已从中知道了要多多去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多思考,多接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一起去解开呢!

《失去才知珍贵,六处即将消失的美景》

曾经有六处绝色美景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人往往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越想得到,而越容易得到的,却越不知道珍惜。

“水上都市”威尼斯,从地图上看,仿佛就是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

还有南极和北极!这里曾经是人类无法征服的禁区,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类!

还有世界上最长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岛国马尔代夫等等。由于人类的破坏,气候的变化,以上美景都在逐渐消失。

曾几何时,我们为这个美丽星球的如画诗篇所陶醉:碧绿,是那翻滚的草原;青葱,是那浓郁的森林;绿波,是那荡漾的湖水;高耸,是那险峻的山峰……

可由于过度放牧,碧绿的草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乱砍滥伐,让葱郁的森林只剩下了令人战栗的树墩;污水的过度排放,使本来明澈的小溪令人作呕;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亦使高山雪景不复存在……

不!我们不能这样!让我们种草,阻挡漫袭的风沙;栽树,扼制住酷热夺人的沙漠;净湖,让小溪重焕勃勃生机;减排,让高山雪莲永远盛开。

小学作文教学有感 篇12

一、分析教材,找准重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一定要仔细分析教材,准确找到教学重点,才能有效实施教学。针对教材,教师首先分析该教材是简单教材还是复杂教材,只有在此前提下教师才能对教材进行选择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结合多方面的解释和自我理解,简单教材一般被认为是以提高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是学生平时经常可以接触和运用的身体活动,并且能在生活和学生中自我学习和练习。复杂教材一般被认为是以提高人体运动技能水平为主,是需要学生经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才能提高的运动项目,也是学生今后有兴趣经常性参与的运动项目。

此次活动中《跳: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一课,执教教师选择的是水平一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材内容: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跳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运动形式,可以定性为简单教材。在确定了教材的属性后,就应该准确地找准教学重难点。

执教教师选择的是第4课次,纵观本课的教学进度表,把5个课时的教材内容安排在10个课次里进行。本次上课是10课次中的第4课次,前面3课次的教材内容分别为:单脚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双脚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单双脚交换的行进的跳跃方法和游戏,现在来分析第4课次的教学重点。该教师把本次课次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屈膝缓冲。

笔者认为这个教学重点的确定有待商榷。前3课次笔者认为都是新授内容,教学重点应该是要重点解决学生在练习动作是的技术环节,教学重点分别可以以各自动作的技术动作做为教学重点。但到了第4课次,教材内容为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经过前三次课的技术教学,学生对单双脚的跳跃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单双脚跳是属于简单教材,在第四课次再以技术动作作为教学重点实属不妥。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的教学始终是围绕连续跳跃开展教学。这时的教学重点笔者认为可以定位为:单双脚跳的衔接和连贯。通过本课次的教学,重点把学生单双脚跳的衔接和连贯性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提高跳跃的整体性,是本课次的重点。而且接下来的第5课次跳跃内容为:跳跃游戏,这时的跳跃已经进入到运用阶段了,更需要前面的教学解决跳跃的整体性问题。纵观这个学期的跳跃教学,在第4课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的准确确定十分关键,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一定要纵向横向分析教材,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二、选择方法,实施教学

针对简单教材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呢?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来教授简单教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教材内容也是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在选择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上,教师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1.练习内容的多种化,如执教教师教学中的原地跳跃、单脚跳跃、双脚跳跃和单双脚连续跳跃等形式。练习路径的多种化,如本科的“自由摆放纸砖”练习环节,学生通过摆放“纸砖”成四方形、曲线形和叠高等方式让学生练习不同路径的跳跃。练习要求的多种化,如执教教师要求学生连续跳过几块“纸砖”、跳过叠高的“纸砖”和跳过横纵向摆放的“纸砖”等。

2.练习器材的多种化,如第二堂课温岭市林凯挺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垫子、篮球和标志桶等器材和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练习形式。

3.组合的多样化。组合既可以是不同技术的组合,也可以是同一技术的重复,还可以是技术和器材组合等等,组合是丰富练习手段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组合的多样化在课堂中也得到了运用,如执教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跑跳爬”的组合练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以上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可以是单一存在于教学中,也可以两两穿插、组合在一起联合运用,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简单教材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下一篇:堵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