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运行方式(精选7篇)
设备运行方式 篇1
1 概述
电网设备停电检修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包括设备定期检修、设备故障检修、设备退役更换。检修行为是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 减小设备故障的影响,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从而达到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目的。设备停电检修期间的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关键在于合理的运行方式策划。
2 设备停电检修的运行方式策划原则
地区电网是分片区开环运行, 单设备停电检修时的电网运行方式策划应根据电网结构进行分析:
(1) 设备停电, 是否引起整个变电站停电, 对用户供电存在影响。
(2) 设备停电, 是否通过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可以将负荷转移由其他设备供电, 需要校核方式调整后设备的热稳定电流是否越限。
电网的热稳定电流校核原则是:
母线取设备额定电流核定。
变压器按额定容量、各侧间隔设备额定电流二者的最小值核定。
输电线路按线路额定电流 (夏季取20°C、冬季取35°C的值, 耐热导线另外考虑) 、阻波器的额定电流、CT的一次电流三者的最小值核定, 一般不考虑进站线与跳线的限流。
(3) 对采取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后运行设备N-1时存在的电网运行风险进行评估, 确定风险结果及可能采取的处理预案。
电网运行风险的评估工作, 应该按照电网事故事件调查规程和电网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规定等开展。若存在多种运行方式调整策略, 需要对不同策略出现的不同风险结果进行比较, 选取最优策略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电网运行的现状是众多设备同时存在停电检修需求、停电时段交叉重叠, 运行方式策划时还需要同时分析以下情况:
(1) 不同设备停电是否对电网运行存在同样的影响, 是否可以整合开展检修工作。若出现对用户供电影响或电网运行方式多次调整的情况, 应该整合开展。
(2) 交叉开展的设备停电, 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策略之间是否存在安全冲突。若存在安全冲突或会提高电网运行风险等级的设备停电, 应该错开安排。
(3) 交叉开展的设备停电, 对调度和运行人员操作、检修班组工作等是否存在时间冲突。应合理均衡各班组工作量, 减少人为隐患。
调度方式人员进行设备停电检修的运行方式策划工作时, 需要考虑电网的安全约束、供电可靠性约束、不同设备停电的互斥性与协调性, 需要协调生技、变电、输电、基建、营销等多个生产部门, 均衡各工作班组工作量等, 需要同时应用电网调度监视控制与信息采集系统 (SCADA) 、电网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MIS) 、电网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提取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3 信息系统智能辅助运行方式策划
面对日益庞大的电网, 调度方式人员的工作量与日俱增, 信息资料缺失与分散、工作量大、效率低及主观因素的偏差可能出现运行方式策略的不合理性, 信息系统的智能辅助分析可以提高方式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策划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设备停电运行方式策划分析系统对设备停电进行统一管理, 以设备运行数据、电网设备基础数据拓扑关系、实时负荷数据为基础, 将主网生产、配网生产、调度自动化、电网GIS、营销等系统的数据紧密集成, 对设备停电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实现设备停电事前优化决策的精细化管理, 优化设备停电运行方式, 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减少用户停电次数。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设备停电运行方式策划分析系统为运行方式策划提供以下的智能辅助分析。
(1) 设备停电计划整合优化。
一方面根据设备关联性, 对多个设备停电计划进行智能整合, 减少停电次数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对主、配网设备停电计划中涉及的安全风险、工作量等进行监控, 提醒方式人员降低安全风险、均衡工作量。整合优化以下3种设备停电情况:
设备一致, 但停电时间不同的多个设备停电计划。
设备不同, 但这些设备停电期间的运行方式策划会相互影响的多个设备停电计划。
设备在生产系统中的周期性试验检修、缺陷记录等数据提示。
(2) 安全风险分析。
利用电网各个片区节点预测负荷, 分析多个设备停电时各个片区设备的安全情况, 发现并提醒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风险分析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自动安全校验:自动对设备停电计划进行校验, 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事件进行分析, 自动安全校验分成三种类型:
安全冲突分析:建立安全冲突校验规则, 在设备电气拓扑连接的基础上, 分析停电方案所对应的停电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冲突。
重载分析:在设备电气拓扑连接的基础上, 当停电方案所对应的停电设备停电后, 进行运方调整后, 可能带来的设备过载和超载。
假想故障分析:在设备电气拓扑连接的基础上, 当停电方案所对应的停电设备停电后, 进行运方调整后, 可能带来的设备N-1安全风险。
(2) 安全问题提醒:对安全校验发现的安全冲突、设备过载和超载、假想故障进行提醒。
(3) 电网安全风险星级评估: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规则及星级评级标准, 对设备停电计划的安全性进行自动的星级标定;达到风险相应等级条件时自动提醒。
(3) 工作量均衡
基于设定的电网工作量模型, 评估计划涉及的调度、运行的工作负荷情况, 均衡各个班组的每天的工作量, 保证生产及关键资源利用的均衡性, 降低设备的集中操作, 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1) 工作量模型设定:由调度、运行部门设定每种设备典型操作的工作量;
(2) 调度工作量:基于调度设定每种设备典型操作 (停役、复役) 的工作量, 统计计划对应的调度工作量, 并用图形进行展示。
(3) 变电所工作量:基于变电所设定每种设备典型操作的工作量, 统计计划对应的工作量, 并用图形进行展示。
(4) 输电所工作量:基于输电所每天工作所涉及到的停电线路的多少进行统计, 获得对应的工作量, 并用图形进行展示。
(5) 工作量图形显示:对编制好的计划的调度、运行工作量分析结果进行用图形进行展示。
(4) 配网负荷转供能力评估。
基于配网的拓扑情况以及配网线路负荷分布情况, 在主网设备 (110 k V变电站进线母线、主变、10 k V出线母线) 停电时分析配网负荷情况、配网负荷能够通过配网其他线路转供的能力以及配网进行相应的转供方式调整后, 被转供的主变是否超载、被转供线路的负荷是否满足要求 (负荷、负载率等要素) , 评估被转供设备的转供能力, 为运行方式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 待转供负荷分析:基于计划日被转供线路的负荷预测结果以及转供供电线路的负载情况, 提供转供决策各项所需参数展示。
(2) 被转供线路安全影响分析:分析被供电线路是否满足转供的要求。
(3) 主变转供安全影响分析:基于主配网的拓扑联系关系, 提供转供决策时, 主变各项参数展示, 分析转供后主变是否超载。
(5) 主网设备停电对配网的影响。
基于主配网的拓扑关系、连接关系分析出配网馈线所连接的变电站内10 k V母线、110 k V主变以及110 k V线路的主网停电计划, 从而为运行方式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1) 主网10 k V母线停电对配网影响分析:基于主配网的拓扑连接关系分析配网馈线所连接的主网变电站内10 k V母线的停电计划。
(2) 主网110 k V主变停电对配网影响分析:基于主配网的拓扑连接关系分析配网馈线所连接的主网变电站内110 k V主变的停电计划。
(3) 主网110 k V线路停电对配网影响分析:基于主配网的拓扑连接关系分析配网馈线所连接的主网变电站所连接的110 k V线路的停电计划。
(6) 用户影响分析。
配网设备停电往往会造成部分用户的停电, 主网设备停电有时也会造成用户的停电, 如10 k V出线母线的检修工作等。这些停电将直接影响电能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供电可靠性。本功能依据历史停电记录, 分析出某时间段、某区域、某条线路的停电对用户的影响, 对影响相关指标的设备停电进行提示。
(1) 双电源用户停电提醒:根据双电源用户信息, 检查是否有设备停电引起双电源用户停电;如果有, 则提醒计划制定和审批人员注意。
(2) 多次重复停电提醒:将当年设备停电影响用户的停电次数、变电站馈线开关停电次数分别进行统计,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对停电次数较大的用户及变电站馈线开关进行多次重复停电提醒。
(3) 重要用户影响分析功能:根据重要用户信息, 检查设备停电是否造成重要用户停电或供电可靠性下降;如果有, 则提醒方式人员注意。
(4) 供电安全风险星级评估: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规则及星级评级标准, 对设备停电的安全性进行自动的星级标定;达到风险相应等级条件时自动提醒。
(7) 设备停电辅助编排。
基于整合优化、工作量均衡、电网安全分析、主配网设备停电计划协调的目标函数, 在电网拓扑、负荷的约束下, 综合考虑用户设定的设备停电辅助编排参数, 对众多设备停电计划进行自动编排, 提供给方式人员方案, 提供优化前后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提高运行方式策划效率。
4 结语
该文对设备停电运行方式策划分析系统如何智能辅助调度方式人员进行运行方式的策划分析进行介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电力行业高速发展, 电力网络不断扩大, 检修运行方式策划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有信息系统支撑的专业人员能更精细化的开展工作。
摘要:电网设备停电检修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保障设备停电检修期间的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关键在于合理的运行方式策划。面对日益庞大的电网, 设备停电运行方式策划分析系统可以提高方式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策划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关键词:地区电网,设备停电检修,运行方式策划
参考文献
[1]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力系统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调度管理规定[S].2010.
设备运行方式 篇2
在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中,首要的问题是选取经济运行方式。经济运行方式是变电站中变压器损耗最小的运行方式[1]。在配电网的变电站中,假设有2台变压器,本文分别简称为T1和T2。2台变压器对应着3种不同的运行方式:T1单独运行;T2单独运行;T1和T2并列运行。对于一种运行方式存在这样一个负荷区间与之对应:在此负荷区间内这种运行方式的损耗最小。这样的负荷区间称为经济运行区间,此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经济运行方式。
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一般采用经典的临界负荷点法[2]划分经济运行区间。针对某一变电站的2台双卷变压器,假定划分出3个经济运行区间如下:
1)经济运行区间1:负载S<S1-2i时,T1单独运行;
2)经济运行区间2:负载S1-2i≤S≤S2-12i时,T2单独运行;
3)经济运行区间3:负载S>S2-12i时,T1和T2并列运行。
假设变电站初始时只有T1单独运行,当实际负荷增长到达临界点S1-2i时,应通过一系列的开关动作切除T1,改由T2单独运行。之后变电站进入经济运行区间S1-2i≤S≤S2-12i,即T2单独运行的经济运行方式。
在目前的研究中,通常认为变电站此时进入了损耗最小的经济运行方式,获得了因减小损耗而获得的节能效益,并且此效益就是变电站获得的节电利润。本文认为这样的观点存在如下问题:
1)忽视了投切成本的存在。在开关投切过程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因为经历电磁暂态过程,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均出现了绝缘寿命折损,这类损失的总和可以视为成本。投切成本如何计算,目前的研究甚少讨论。
2)对节能效益的计算过于粗糙。目前对节能效益的计算,常常是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运行时间与损耗减小值的乘积,如P=(ΔP1-ΔP2)T,其中T为经济运行方式持续的天数;ΔP1和ΔP2分别为切换运行方式前后的变压器损耗。实际上,由于负荷的波动,损耗减小值也是波动的,这就不得不依靠积分来计算整个过程的节能效益。
3)错误认为只要获得了节能效益就是经济运行方式。事实上,有了效益和成本的存在,二者之差才是整个过程的利润。当前的经济运行方式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或者说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利润的大小。
上述问题中,效益和成本如何定义,具体如何计算,以前的研究都甚少涉及甚至概念模糊。本文将对计及设备寿命折损的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效用进行研究。
1 设备投切成本
由于开关投切导致电磁暂态过程,投切成本应是在此过程中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3类设备寿命折损的总和。
1.1 变压器投切成本
事实上,变压器投切成本的确存在,但是可以忽略,以下详细分析说明。
实际中,投切变压器均是对空载变压器的投入和切除,这2种情况分别简称为合空变和切空变。
在合、切空变导致的电磁暂态过程中,其寿命折损主要是绕组绝缘的寿命折损[3],则变压器投切成本的计算归结为绕组绝缘的寿命折损计算。
以油浸式变压器为例,在40 ℃的环境温度下,GB 1094.2—1996《电力变压器——第二部分温升》规定绕组平均温升不超过65 ℃,即极限绕组温度为105 ℃,一旦达到这个温度,循环冷却系统就会启动[4],绕组温度会立刻下降。即使是大容量的变压器,其经受高温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十秒。为了说明问题,在本文的讨论中,无论是切空变还是合空变,均采用最严重的情况:在此暂态过程中,变压器绕组以105 ℃的温度持续了60 s。
蒙特辛格关系式[5]如下:eρ θ可描述由温度和时间引起的变压器绝缘寿命损失。其中,ρ为常数,θ为温度(单位为℃)。定义相对寿命损失率VC为:绕组在最热点温度θc(实际负荷下)时与在温度θcr(额定负荷下)时的正常寿命损失之比,即
按照国标规定,取额定状况下θcr=98 ℃,ρ=0.11,当θc为92 ℃,98 ℃,110 ℃,116 ℃,128 ℃,134 ℃时,计算所得VC分别为0.5,1.0,4.0,8.0,32.0,64.0。
由此可知,在105 ℃时,相对寿命损失率VC=10(105-98)/19.93≈2.245。由于假定整个暂态过程持续了60 s,则实际寿命折损时间ΔT≈0.037 h(2.245×60≈0.037)。设在98 ℃下变压器的典型寿命为20 a,则1次投切变压器导致的绕组温升会损失其寿命中的0.037 h。若1台变压器的价格为15万元,则1次切空变损失价值为ΔR0≈0.032元
1.2 断路器投切成本
在变压器的两侧各有负荷侧断路器和电源侧断路器。这2种断路器均参与切、合空变的操作。
1.2.1 切空变操作
在切空变操作中,根据倒闸操作的要求应先断开负荷侧断路器,后断开电源侧断路器。对于负荷侧断路器,需要开断额定工况下的电流IN,折损电寿命;而对于电源侧断路器,只需要开断变压器的励磁电流I0,励磁电流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为0,断路器只折损机械寿命。以一种E2级ZW7-40.5型户外真空断路器为例说明,其部分参数如下:额定电压40.5 kV,额定电流1.6 k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 kA,额定短路电流开断次数30次,机械寿命10 000次。
根据国家标准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对E2级高压断路器的有关规定,1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开断不少于130次,3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开断不少于130次,6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开断不少于8次,10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开断不少于6次,即总计开断274次的情况下试验能通过,开断寿命满足要求。
而在本例中,假定负荷侧的开关原本工作在额定电流状态,动作1次即开断1.6 kA电流1次。由IN=1.6 kA=6.4%×25 kA< 10%×25 kA, 属于“开断1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情况,则断路器最少可以开断130次。假设真空断路器的价格为10万元,则开断1次损失的价值为ΔR1=769.2元
1.2.2 合空变操作
在合空变操作中,倒闸顺序应是先合上电源侧断路器,后合上负荷侧断路器。
仍以1.2.1节参数为例。此时,电源侧断路器承受来自变压器励磁绕组的励磁涌流,假定遇到最严重情况,励磁涌流达到额定电流的3倍,由3IN=3×6.4%×25 kA<30%×25 kA判断,属于“3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情况。由1.2.1节已知开断1次这样的电流,断路器损失的价值为769.2元。由于3倍额定电流的励磁涌流必然超出一次侧电流保护的整定电流,断路器即使合上又会断开,假定通过3次合闸断路器合闸成功,则总计损失价值为ΔR3=2 307.6元(3×769.2=2 307.6)。
负荷侧断路器不存在电源侧断路器的负载情况,合空变时只损失机械寿命,损失价值为
若考虑母联断路器的动作,也属于损失机械寿命的性质,投、切1次损失价值合计为ΔR5=20元(2×10=20)。
1.3 隔离开关投切成本
在切、合空变的倒闸操作中,也涉及隔离开关的操作[6]。隔离开关不开断电流,只损失机械寿命。以一种ZW32+隔离开关为例,其机械寿命10 000次,价格约为5万元。
在1次切空变操作中,先后要开断6个或7个隔离开关,以7个为例,损失价值为ΔR6=35元
在1次合空变操作中,同样以关合7个隔离开关为例,损失价值为ΔR7=35元
2 节能效益
在经济运行方式下,变电站中变压器组的电能损耗最小,因此减小的损耗就是其节能效益。
2.1 拟合负荷曲线
在进行节能效益计算前,需要对负荷曲线进行拟合。以一个季度的负荷曲线为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假定将原始负荷曲线拟合为以天数t为自变量的余弦函数,如下所示:
式中:A和B为常数,由实际负荷曲线的拟合结果决定;S为变电站实际负荷;t为本季度内的天数,t=0,1,…,90。
2.2 节能效益的计算
计及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的共同作用,本文中的损耗是指综合损耗。以双绕组变压器和引言中的经济运行区间的划分为例,对应S1-2i≤S≤S2-12i的经济运行区间,变电站应进入T2单独运行的运行方式。变电站节能效益在区间S1-2i≤S≤S2-12i内实现。
在经济运行区间内获得的节能效益为减小的综合损耗,通过积分来计算。被积函数为T1与T2的综合损耗之差F(S):
式中:SN1和SN2分别为T1和T2的额定容量(单位为kVA);POZ1和POZ2分别为T1和T2的空载综合损耗(单位为kW);PKZ1和PKZ2分别为T1和T2的短路综合损耗(单位为kW)。
积分区间为[S1-2i,S2-12i],通过式(2)换算为对应的[t1,t2]。令节能效益为M(单位为元),电价为p(单位为元/(kW·h)),则
M即为此次经济运行方式下获得的节能效益。
3 经济运行方式的效用
在前述内容中,已经可以分别计算出节能效益和设备的投切成本,则变电站的节电利润即为二者之差。若二者之差为负,即投切成本大于节能效益,本文认为当前的经济运行方式并不经济,没有效用,之前的投切没有意义;若二者之差为正,即投切成本小于节能效益,则当前的经济运行方式有一定效用,其效用值可以直接以节电利润值体现。至于之前的投切是否值得做出,还要考虑最终获得的节电利润的大小和人力因素等外部原因[7]。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1
某变电站2台双卷变压器T1和T2额定参数为:额定容量SN1=10 000 kVA,SN2=20 000 kVA;空载电流百分比分别为0.82%和0.18%;空载损耗P01=12.2 kW,P02=18.6 kW;短路电压百分比分别为12.2%和8.48%;短路损耗Pk1=57 kW,Pk2=90.55 kW。
用临界负荷点法计算经济运行区间,可知3 275.96 kVA≤S≤12 952 kVA时,T2单独运行。即当S=3 275.96 kVA,应切除T1,投入T2。
开关动作依次为:母联断路器合闸,T2电源侧断路器合闸,T2负荷侧断路器合闸,T1负荷侧断路器断开,T1电源侧断路器断开,母联断路器断开。涉及的隔离开关动作次数为12次~14次(一切一合均算1次)。其投切成本为:
根据负荷预测提供的当地本季度的负荷曲线,假定完成拟合后本季度0~90 d的负荷曲线函数为:
积分区间为[S1-2i,S2-12i]=[3 275.96 kVA,12 952 kVA],换算为[t1,t2]=[7.7,25.6],代入式(4),计算出M=30 286.5元。
因此,通过此次投切,变电站在经济运行方式下获得的节电利润为:
此节电利润还是很可观的,这也说明了此次投切是有效用的。
4.2 算例2
某变电站2台双卷变压器T1和T2额定参数为:额定容量SN1=9 000 kVA,SN2=10 000 kVA;空载电流百分比分别为0.24%和0.26%;空载损耗P01=21.5 kW,P02=24.5 kW;短路电压百分比分别为8.97%和8.97%;短路损耗Pk1=69.5 kW,Pk2=72.5 kW。
用同样的步骤及参数计算得H≈-2 594元。说明通过此次投切,变电站的节电利润为负,因此此次投切是没有效用的,所谓的经济运行方式并不经济。
5 结语
用临界负荷点法划分经济运行区间从而确定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在目前的研究中广泛采用。进入一个经济运行区间意味着变电站要做出一系列的开关动作,这导致了成本的产生。因此,进入经济运行区间的变压器组并不能保证绝对节电,有可能节电利润为负。但是,这种经济运行区间和经济运行方式又为获得节电利润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认为单凭临界负荷点法划分出的“经济运行区间”应更名为“拟经济运行区间”,其对应的“经济运行方式”称为“拟经济运行方式”更为准确。至于究竟能获得多少节电利润,取决于节能效益与投切成本之差。
本文对节能效益和投切成本的计算进行探讨,详细阐述了针对某一具体投切动作变电站节电利润的计算过程。这为变电站是否需要做出此次投切,或者说采用此次拟经济运行方式是否具有效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景生.变压器经济运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1-9.
[2]杨佳,丁晓群.一种双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实用方法.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2):40-42.YANG Jia,DI NG Xiaoqun.Practical economic operation method of two-winding transformer.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06,26(2):40-42.
[3]周亚立.通过计算评估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技术改进与创新,2007,11(2):1-2.ZHOU Yali.Evaluating the transformer life by calculating.Technology I 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2007,11(2):1-2.
[4]陈慈萱.电气工程基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328-329.
[5]解绍锋,李群湛,贺建闽.牵引变压器温升与寿命损失研究.机车电传动,2003,4(3):15-19.XIE Shaofeng,LI Qunzhan,HE Jianmin.Research on traction transformer temperature rise and loss of life.Electric Transmission of Locomotives,2003,4(3):15-19.
[6]卫志农,常宝立,汪方中,等.地区电网变压器经济运行实时控制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86-88.WEI Zhinong,CHANG Baoli,WANG Fangzhong,et al.Real-ti me control systemfor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transformers in the area power network.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6,30(1):86-88.
探讨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 篇3
1 变电设备运行人员相应的责任和常见故障的应对
1.1 运行人员对于变电设备的主要责任
运行人员对于变电设备主要常见的职责为:依据指令操作正确的进行倒
闸操作。当天气恶劣, 运行方式改变, 设备原本就存在严重缺陷时, 要做好相关的应对准备, 做好事故预想。每天要定时定点的进行对变压器上层的油温进行检测, 油枕的油位, 是否正常, 各侧管套是否清洁, 有无破损迹象, 设备有无过热现象, 漏电现象等。压力释放器是否正常, 有无喷油痕迹, 变压器铁芯是否正常, 外壳接地是否良好等各设备的使用情况均是否正常使用, 完成设备工作的安全措施。对变电设备进行变动, 更改, 故障的修理, 修理状况, 做好完备的记录。对事故的发生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只有依照相应的章程制度进行处理,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使用变电设备。维护变电安全条件。
1.2 事故的处理方案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发生事故后, 要保证变电站自身的用电是十分重要的。保证变电站内部有独立电源供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因为事故的发生, 而导致变电站的维修造成的阻碍, 则将会使得事故处理起来更加的困难棘手, 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首先恢复站的电的使用, 这样才能使事故的范围不至扩大, 也不会导致变电设备的严重损毁, 甚至造成大范围内的大规模停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 情况也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情况不同的后果。例如站内线路出现设备支撑的绝缘、线路悬吊绝缘子的闪络, 气候的恶劣状况引发的不确定因素, 如:大雾、大雪等天气原因造成沿面的放电, 树枝、动物引起对地、相间短路等瞬时性故障;设备的缺陷、施工隐患等特殊情况、还有外物挂断线路、绝缘子破损等永久性故障, 以及瞬时性故障发展为永久性故障, 原因多种多样, 运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分析。
1.3 变电设备运行时发生的跳闸现象
变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 有时候会出现跳闸等等的现象,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 进行不同的处理, 常见的跳闸现象有线路故障的跳闸现象, 断路器辅助触点转换故障的现象, 断路器偷跳, 的现象等等, 应根据故障所表现的不同征兆状况, 进行不同的故障处理, 如若遇到无法进行判明的情况, 则应该向上级进行请示报告, 交由上级部门进行处理。线路跳闸通常应该去检查保护动作的情况, 应该去检查故障线路, 检查范围应该从线路的CT至线路的出口。如果没有热河的异常状况, 再去重点的检查相应的跳闸的开关, 检查他的消弧线圈的状况是否良好, 再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的指示器是否正常。如果开关是电磁机构, 还要去检查一下开关的动力保险接触, 是否接触良好。如果是弹簧机构, 就要检查弹簧的储能是否正常, 如果是液压机构, 就要考虑检查压力是不是正常, 如果都没有问题, 才可以进行强送电。
在检查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了瓦斯保护动作, 那就可以基本判定是变压器的内部发生了故障或者二次回路的故障, 需着重盘查变压器的本事是否有着火, 变形。检查压力的释放阀是否有动作和喷油的迹象。检查二次回路是否短路、接地等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了差动保护动作, 则主要的检查范围包括主变压器, 差动保护能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的短路, 所以在发生差动保护动作后, 应该对主变做出细致的检查, 包括油的颜色, 位置, 瓦斯继电器等, 瓦斯继电器要检查是否有气体, 如有气体, 则需要取气排出, 应根据气体的颜色和可燃性进行判断故障的性质, 如果检查结果都为正常, 这可以判定为是保护的误动。
2 变电安全工作的运行维护的再思考
即便是对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安全性和重要性三令五申, 但事故的出现, 仍是屡见不鲜。甚至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也会犯低级操作错误, 这表明了除了应对知识框架的掌握和理解等刚性要求, 运行维护工作的工作章程的落实, 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规范, 职业道德标准等诸多软条件, 也同样有所欠缺。
2.1 标准执行规范的落实管理范畴的研究
标准化的执行, 对于一个协调统一的群体来说, 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一个运转的设备一样, 只有规范, 统一的协调运作, 它才会正常运转, 它才不会发生故障。因此, 设立并落实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章程事项和标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安排专人对在职职工进行安全操作标准化的讲解, 亲自指导, 并传授讲解变电器运行设备出现故障之后的补救措施, 甚至安全逃生手段, 以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向着以人为本, 健康, 良性, 安全的趋势发展, 并提出责任分担制, 确保出现问题之后, 能据此找到问题本质的根源和缘由, 避免了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 确保了“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人, 责任真切落实到每一个人”以约束平时工作的倦怠, 松懈, 不严谨性。同时也应该相应设立一系列奖惩措施, 对于平日玩忽职守, 在工作时排查隐患不彻底, 搞形式主义等错误, 对安全造成隐患等的人员, 进行处分。对于工作认真, 及时排除重大安全隐患, 在故障的及时补救中, 有着重大立功的人员, 应予以公开的表彰和嘉奖。以弘扬一种正确的工作作风, 从而达到一种有章可依, 违章必究的工作环境, 以达到激发运行人员工作的责任心。
2.2 事故补救问题的分析研究
在事故发生后, 很多情况是因为运行人员没有在最佳的补救时间内, 进行有效地补救作为, 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深挖这一问题的根由, 就会发现, 合理的基础防范预防知识的培训, 反事故演练等环节, 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对日常的反事故演练, 防范措施进行常态化, 规范化的演练, 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警钟长鸣, 才能在真正遇到情况的条件下, 不慌乱, 理性的做好补救措施。在日常的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中, 应变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 是非常值得去注意的, 因为事故的发生, 常常是存在各种突发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 据此, 应变能力就非常的重要了, 应变能力的培训, 可以采用抽签检测法, 培训人员将各种事故的突发情况, 写在纸上, 让学习人员抽取, 收取到得事故, 立即马上行动模拟应对措施, 以锻炼和检验运行人员面对故障时的解决能力。自我安全意识的检验通常是以求的在重大故障中, 对运行人员自身安全的一种保证。加强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概念。在事故补救的过程中, 除了应该充分的保障运行人员的安全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是否进行断电处理, 如若可能, 则应该保证不在大规模受损的情况下酌情防止对主系统的断电以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断电情况。
3 结语
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施运行, 保证了变电运行设备的健康, 安全的进行, 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也同时要根据设备的声响, 油温和机器的温度, 是否喷油状况, 风扇的运行状况有无异常, 及时的对变电运行设备健康状况进行了解, 及时对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 进行排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正说明了小小的问题, 常常会牵扯出许多大问题来, 只有从细节做到缜密的严丝合缝, 才可以从根本上来保证安全的生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秀娥.变电运行现场案例分析及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设备运行方式 篇4
关键词:设备,润滑,管理
中原油田采油厂特车大队有400型和700型水泥车、油水罐车、汽车起重机、清蜡车等特种车辆共93台, 担负着油田采油、井下作业的扫线、洗井、冲沙、酸化、挤堵等各类施工任务。设备多在高温、高压、高速下运行, 使用条件苛刻, 且在野外露天作业, 运行环境差。因此, 设备润滑管理采取了有效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行油液监测技术
推行油液监测技术是实行按质换油的基础。掌握和控制油品运行状态, 实行按质换油, 彻底改变“有油就跑、缺油就加、坏了再修”的局面, 不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而且也降低了修理费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油品监测工作, 在原有润滑站的基础上, 重新规范了油液化验实验室, 淘汰了一部分陈旧落后的化验仪器, 购置了YN-6全自动黏度测试仪、石油产品水分测试仪、开口闪点测定仪、机械杂质测定仪、酸值测定器等29台, 使油品监测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1. 油液监测技术的主要作用
(1) 新油质量的把关监测:加强监测, 把好新油的质量关, 防止各类伪劣油品进入, 是保证设备润滑与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
(2) 按质换油:按质换油是根据润滑油的劣化情况, 合理及时地更换润滑油, 既保证了设备润滑, 又不浪费润滑油。
2. 油液监测实施
(1) 油品快速测试仪:使用YYF系列油液质量快速测试仪, 经过简单操作, 就可测出油液污染类型及综合质量指标。每月对特种车辆逐台进行快速测试仪测试, 对于油品测试不合格的再进行一次理化指标化验, 最终决定是否换油。这样不但可及时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油品质量变化的规律, 而且保证了设备用油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油液理化指标化验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目前主要开展了油品黏度、酸值、机械杂质、水分、闪点等8项理化指标化验, 对于需进一步确定和跟踪监测的油样则及时送到局装备监测总站进行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和光谱分析的有机结合, 不但为设备按质换油提供了依据, 而且为开展预测性维修提供了条件。
实施油液监测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在2009年第一季度车辆的油品抽检化验中, 有两台车因机械杂质过高而换油, 三台车因运动黏度降低而换油, 一台车因含水 (因缸盖裂纹漏水) 过高而换油。一台车闪点、运动黏度比新油分别下降83℃和51%, 据此分析此车存在燃油泄漏问题。经解体检修发现高压油泵油封漏柴油, 喷油器喷油针阀烧毁。另外, 一台因运动黏度降低而换油的车在5月设备检查中油品还是不合格。把该油样送到油田装备监测总站进行光谱试验, 证实油液中铬、硅、铝元素含量过高, 解体检修发现原因是进气系统密封不严、发动机活塞环磨损过度所致。
3. 油液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由于充分发挥了润滑站的作用以及油液监测技术的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 2009年, 中原油田采油厂特车大队设备由87台增加到93台, 但2009年上半年的维修费用不仅没有增加, 反而减少到60.3万元 (去年同期维修费用为98.6万元) 。
(2) 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 部分发动机修理情况和换油周期见表1。油品检测技术的应用使设备修理间隔、换油周期延长, 节约了修理费用, 而且避免了油品的损失和浪费。
(3) 中原油田采油厂特车大队2009年上半年润滑油费用比上年同期节约11.19万元。其中, 2009年上半年发出CD15W/40机油共4.8t, 比2008年同期节约4.1t;HM-46液压油0.83t, 比2008年同期节约1.3t;LG-90齿轮油0.71t, 比2008年同期节约1.7t;CF-4机油1.7t, 比2008年同期节约2.3t。
二、强化设备现场润滑管理
(1) 认真对润滑油品存储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严格执行油品“三过滤”制度。
(2) 坚持设备清洗后换油。由于大部分T815车型属超期服役设备, 换油时不清洗发动机会造成新润滑油的污染。因此应严格按照发动机清洗技术标准进行清洗, 通过清洗换油, 会使车辆在加速性能等方面得到提高。
(3) 根据400型、700型水泥车的特点和运行条件, 针对平台上部沃尔沃发动机和曼哈姆发动机工作条件, 及时对其润滑油进行升级, 采用CF-4柴油机油, 取得良好效果。
三、提高设备润滑性能
(1) 2008年经油品理化分析, 有部分T815车辆发动机油运动黏度和闪点降低, 原因是燃油滤清器密封不严, 过滤效果不好, 使高压泵柱塞和喷油头卡死, 造成燃油进入曲轴箱。把滤清器改成一次性的双筒滤清器后, 问题解决。
(2) 400型、700型水泥车和油水罐车采用斯太尔车型底盘, 在运行中发现该种车型的刹车机构中润滑结构设计不合理, 黄油不易加入, 另外黄油加注点靠近轮胎内侧, 无法加黄油。针对这种情况, 对该种车型的刹车润滑部分进行了改造。
原结构 (图1) 中, 进入三个润滑孔的黄油到了三个润滑点后, 只停留在三孔的部位, 不能分布到滑动轴承套的其他位置。黄油嘴设计的位置在轮胎内侧, 操作很不方便。
润滑部分改造后的结构图见图2, 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变润滑系统和润滑方式, 把“∞”油槽车削到凸轮轴上, 对进油路线进行改造, 直接经过凸轮轴上的中心油道进入, 再进入滑动轴承套孔、小孔后, 经过“∞”油道进入润滑面, 保证润滑油均布在配合面上。此后, 后桥的两轮刹车机构加注黄油时可以在平地上直接完成, 中桥加注黄油时, 可把车停到地沟上, 从下往上加注黄油。
设备运行方式 篇5
因此, 需对设备润滑油采取按质换油, 对公司关键设备的润滑油进行运转全过程监测, 以保证设备完好。
一、完善油水管理网络, 狠抓基础管理
建立完善了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如建立了油水润滑采购制度、入库验收制度、油库管理及安全制度、润滑油的质量检查和更换制度及润滑工作安全操作规程等。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掌握设备结构特点和润滑要求, 严格执行定人、定质、定点、定量、定期监督换油制度, 对新购设备要进行磨合运转, 全面清洗检查, 进行合理润滑, 使集团公司设备管理机构形成网络化管理, 规范统一了设备油水记录, 设备油水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建立健全设备润滑档案
根据上级设备管理的要求和公司施工的特点, 定期统计公司月度油品化验情况, 编制润滑手册和润滑图表卡片, 建立设备润滑档案, 按设备卡片发放油料, 编制润滑材料消耗规定。选好油品, 严格执行换油标准, 逐步做到进口油国产化, 以降低成本。油品要采购大型厂家的产品, 做到货比三家。验收化验要严格要求、有记录, 入库做到油品专管、专线、专罐储存, 杜绝混油, 保证油料不变质。油料发放要有记录, 双方签字。保证油品的质量和用量。严格按照油品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和“三过滤、一沉淀”的要求, 严格油品的入库验收和交接, 确保设备用油质量。
三、落实油水管理制度, 加大设备检查力度
对于新购润滑油的监测, 一是对供应站采购的油品要检查是否有产品抽样检测批号, 二是对各工地采购的油品, 公司油水润滑站要进行使用前质量检测。
根据我单位设备分布广、点多、线长的施工特点, 集团公司对道桥工程处、建筑安装工程处外部施工单位, 都配备YYF-V快速油质检测仪, 对在用设备的润滑油品进行定期监测。对快速油质检测仪检测不确定的油样, 及时送往公司油水化验室进行定性化验, 以确保在用油品的使用质量。
如2012年3月12日, 在对公司道桥四处沥青撒布车发动机15WCD40机油进行检测时, 发现综合指标过高。为此将监测油样及时送往公司油水化验室进行定性化验, 并及时换油, 避免了发动机抱轴事故的发生。2012年11月5日, 在对新疆西部建安处2台轮拖焊防冻液检测时, 发现防冻液冰点只有-3℃, 现场要求立即更换, 保证了设备安全过冬。
2012年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科共进行油水检查3次, 2013年共定性检测设备282台次, 共查出不合格油样16个, 要求立即进行更换。抽样化验新油样18个, 检查设备防冻液78台次, 同时, 不定期到安徽、江西、新疆、四川普光和濮阳周边施工工地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增强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设备油水管理的责任心。
四、结合公司特点, 加强设备的维修油水管理工作
结合公司设备施工特点, 对公司每月下达的设备维修计划, 要求设备二保用油检测率达到100%。并利用施工淡季开展冬季设备维护检修工作, 对工地撤回的设备逐台进行用油检测。对需维修的设备根据运行大表进行用油检测, 使设备用油作到按质换油, 保证来年设备的正常使用。
通过开展设备维护油品检测, 设备维修油品的更换走向正规。要及时掌握再用油品污染变质的发展趋势, 指导设备操作人员更换润滑油和滤芯, 减少设备维护费用。润滑油变质趋势的分析, 还能帮助操作人员查找设备故障原因, 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
五、加大油水检测仪器的更新, 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根据上级要求, 公司按照标准建立了油水监测站, 理顺了油水管理工作。为了保证油水化验室工作的开展, 公司对化验室进行改造, 每年投入资金2万余元, 购进了化验所需的耗材和更新部分仪器。如先后购进4台YYF-V快速油质分析仪。对部分化验仪器进行了维护保养, 对黏度仪、软化水装置、抗泡沫化验仪器和闪点实验仪器都进行了维修。各单位加强了油水使用检测及检查力度, 做到了使用前、使用中润滑油的定性、定量检测, 按标准加注润滑油, 节约了费用, 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油品检测技术的应用
1.在设备使用单位和基层班组设立专职、兼职油水管理员, 形成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设备油水监测管理体系。
2.配备油品检测快速分析仪器, 在各基层开展油品检测工作。
3.定期进行油品检测仪器使用维护培训, 建立了设备油水润滑计算机档案库, 对每台设备润滑油的润滑部位、型号、用量、换油时间等进行填报, 实行油品动态管理。
4.根据设备的价值、重要性以及投产日期, 将公司所有设备分成三级监测:一级监测为公司新投产或关键设备, 如特种设备4000型沥青砼搅拌站、ABG423沥青摊铺机、TAN8620沥青摊铺机等;二级监测为公司主要设备, 如沃尔沃360BLC挖掘机、凯思240挖掘机、凯思430多功能装载机、宝马BW203振动压路机、PQ190平地机, 其余设备为三级监测。
由于检测跟踪到位, 及时消除了发动机故障隐患, 节约了设备维修费用, 延长了设备大修周期。
七、经济效益
2012年集团公司道桥工程三处润滑油实际用量见表1。
设备运行方式 篇6
1 电厂汽轮机组辅机运行概况
鉴于高压加热器、给水泵以及凝汽器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仅对这3种设备的运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1 高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出现的问题可以概括为:高压加热器频繁漏泄、管道经常发生幌动、水位调节装置不能正常投人工作以及水位波动大。如果设备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局部的沸腾,从而引起水位的波动,进而导致水位的调节装置不能稳定工作;管子与管板的焊接不到位易于发生连接处的泄漏。
1.2 给水泵装置
给水泵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给水泵的振动、汽化、倒转、转子磁化以及冷却水入口堵塞等问题。如果动静部件之间的缝隙过大就会导致震动,通过严格的控制部件的制作工艺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情况;磁性滤网的铁芯如排列不合理就会导致转子产生较大的磁性;
1.3 凝汽器
凝汽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子的泄漏。其原因主要是水室内壁发生大面积的腐蚀,解决的方案是加涂一种油漆进行防腐。
2 电厂汽轮机组辅机优化运行方式分析
2.1 辅机的经济运行概述
汽轮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汽轮机的研发设计、制造,到安装运行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中潜藏着巨大的节能的潜力,并且与偏离汽轮机的额定情况有着较大的关系。同时,作为影响电厂汽轮机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的辅机设备,更是评价汽轮机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对于高压加热器、给水泵、凝汽器等辅机设备的优化,就可以达到机组的最优运行方式。
2.2 给水泵的能量损失及优化分析
2.2.1 电动给水泵的调节
电动给水泵按照运行方式可以分为变速给水泵和定速的给水泵。前者的特点是依靠平移泵、变动转速的扬程-流量曲线来实现变化的,免除了改变管道阻力特性的操作。从而实现在不用给水调节阀而达到改变水流量的目的;而后者是通过改变管组特性来实现操作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在低负荷时的能量损耗较多,阀门的节流损失也较大。因此前者在低负荷时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节能的效果较为明显。
2.2.2 给水泵组的优化分析
要有效的实现气动泵组的运行的经济性,就要根据机组的具体的配置情况的差异,以及单台气动机给水泵本身的余量较大的特点,根据气动泵组的气动泵组的实际运行状况来动态的确定泵组的运行方式。基本的思路是主汽轮机的滑压运行方式下增加给水阀的开度,通过给水泵的自动调节转速的操作实现消除节流损失以及功耗。
在常规的运行方式下,备用的泵组在热备用中保持3 000r/min,以实现给水泵的循环流量。但是这种情况下致使备用泵消耗更多的蒸汽流量,进而增加了泵组的气耗量。因此我们在低负荷时使用单泵运行配合电泵备用的方式,这样的运行方式要比一台备用机与一台运行机的方式较为经济。同时还要考虑到负荷的变化所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以及电动泵的容量问题,以达到解决电机起停能耗与负荷变化能耗兼顾的目的。下表为机组在85mW负荷条件下的最佳滑压情况下的节能效果。当然电动给水泵与气动给水泵的优化原理是一致的,只不过此时节约的是耗气量。
2.3 循环水泵运行性能分析
在机组的冷却水温与机组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机组的背压会随着循环水的流量而变动,进而影响到循环水泵的功耗。寻求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背压是根据循环水泵功耗增加值与机组的出力增加值的最大差值而定的。鉴于实际的运行中的配套循环水泵数量有限,进而导致循环水流量不能连续的变动,只能利用现有的水泵数以及叶片的角度,根据实测的不同组和方式下凝汽器、循环水泵流量以及汽轮机的功耗增值,从而可以得到在一定的机组负荷时的最佳运行背压以及相应的循环水泵的最优运行方式。
以某厂的2 300mW的机组为实验对象,配备两台具有联络管连接的两台型号相同的循环水泵。相应的组和方式可以为一机一泵、一机两泵以及两机三泵。在不同的循环水温以及符负荷的条件下,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如表2。
相比一机二泵的运行方式, 机组的功率提高幅度如下表3, 从表中可见, 在循环水温较低或者机组带部分的负荷下, 通过调整机组的运行方式可以实现增加机组供电量的目的。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一机一泵以及两机三泵的组合方式下,机组之间的联络门需要打开,以避免断水现象的发生。
2.4 抽气设备运行方式优化
由于工作水的温度直接的影响到水环真空泵的抽吸能力,当温度升高时,真空泵的抽吸能力会急剧的下降,从而影响到机组的运行的真空。对于抽气设备的运行方式的优化思路是针对真空泵水温较高的现象,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对工作液体进行冷却,达到提高真空泵抽吸能力的目的。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通过使用地下水作为冷却剂,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真空泵的抽吸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泵的功耗、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度以及促进换热的效率,使用过的地下水还可以用于循环水系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 结论
通过对于汽轮机组的辅机的运行现状的分析以及运行方式的优化论述,有利于得到辅机的最佳运行方式。优化方式的确定实施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辅机设备的运行效率、增加出力降低用电量,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机组的供电能力。现今比较经济适用的探索方式是进行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实验,可以有效的、迅速的得到理想的组和方式,对于现实的电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建涛.电厂汽轮机辅机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J].电站辅机, 2005, 2.
设备运行方式 篇7
1实际管理工作中机械设备的问题所在
1.1有时机械设备会存在问题, 维修技术薄弱, 综合素质较低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 对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维修举要很难适应。
1.2当机械设备不够时, 用“拼设备”完成工程任务。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和使用相互脱节, 失修严重, 负责人只重视产值和效益的联系, 考虑的是眼前利益, 不是长远打算。损坏和老化的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得不到保证, 从而造成新工程整修运费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上升。
1.3不合理的工程机械设备, 存在与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不合理 (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 , 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直接影响, 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施工企业的有效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1.4思想严重的“轻维修重使用, 重效益轻管理, ”制度不健全, 结构不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 需要明确人员的职责和管理体制的完善。
2加强设备安全管理运行的措施
对于机械实际在施工现场的情况加强管理, 为了企业更好创造经济价值, 保证机械设备有效运行和特殊作用的发挥。
2.1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其培训力度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 集中培训”的方法, 使企业各级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逐步提高, 其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得到不断加强。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全体维修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2.2统一管理机械设备的实施
(1) 在本单位工程得到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减少设备闲置的实践和企业支出, 设备出租得到了增加的机会。
(2) 实行单机成本的真正核算, 利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提高。同时, 设备管理方法能有效推行以及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3) 更多的工程管理组织者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中, 对于工程的建设管理十分有利。
(4) 社会资源减少了浪费和重复购置设备的同时, 节约了工程资金。社会各企业间增加了横向联系。
2.3信息化机械管理的实施
实现机械管理现代化是机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购买到批准报废建立每台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 为设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 在使用过程中详细记录设备的表现。其包括:维修保养记录、机械履历表、交接班记录、台班登记、机械运行状况。
2.4维修保养工作的认真执行
(1) 定责任、定岗、定任务、定人是在安排人员的工作中要做到的。
(2) 维修保养要配合时间安排在不影响工程实施的情况下配合实施计划, 设备不能带病过夜, 施工任务完成后进行每天的保养工作, 以便于第二天正常工作的运行。
(3) 基本实行“零库存”, 配件安排上以旧换新, 常用小配件做详细登记管理。
3关于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规则
3.1按规定要求操作人员熟悉保养要求和使用设备的维护和特点, 并持证上岗。
3.2“谁管理, 谁使用”项目经理部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 为各项部聘任具备机械设备管理经验设备员.
3.3维修人员应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和认真做好《设备维修记录》、《设备运转当班记录》
3.4严禁要求所有机械设备带病和负荷运转, 规定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4实现设备优化配置, 做好机械设备的租赁服务。
4.1有效供给保证及租赁管理内部的强化
(1) 结构合理的机械装备, 保证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机械效能的充分发挥, 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2) 提高机械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和业务, 搞好租赁工作。
4.2积极推广机械租赁制。因为一般施工项目中所需的机械设备不具有自己的机械设备, 并属于社会和企业提供。
4.3以合同明确租用和出租双发的利、权、责, 提高机械利用率, 改进工作, 强化制约了机制作用的发挥。
4.4机械租赁方式
(1) 以操作工配置方式分为不待人和带人两种
(2) 以工程项目机械来源划分为劳务层自带 (小型机械) 和项目部租赁 (大中型机械) 两种
(3) 以机械租赁范围划分为社会租赁和企业内部租赁两种
结语
设备完好率的提高、设备稳定为目标的保证需要机械设备管理各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并且能够强化维修保养、紧紧抓好搞好设备现场管理这项中心工作,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做好, 机械设备效能才会充分发挥, 保障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保障。
摘要:工程机械设备是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和机械设备的挖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不断提高的施工机械化水平, 设备已开始成为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之一。因为低耗能、优质、高效的工程机械设备是施工的重要工具, 也是劳动强度的改善、工程施工质量的确保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设备管理,安全运行,机械设备
参考文献
[1]杨秋.本刊来稿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分析[J].-中国医药.2010 (12) .
[2]陈静雄.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新论—基于评价功能的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