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并重

2024-09-25

言文并重(共4篇)

言文并重 篇1

文言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且课本中的文言文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文言文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文言技巧,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而选修文言文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文言知识,拓展学生的文言视野,提升学生的文言技能,让学生的文言技能向纵深发展,特别是训练学生的研讨和思辨能力。笔者认为对于选修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文言并重,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一、要注重文言文特征

(一)要夯实文言基础,这是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注重的一个方面

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古汉语知识,如古今虚实词、古代语言句式、古今异义词、各种词类活用现象,这是解读古代著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打开古代历史文化宝库的钥匙。没有这些基本的文言技能,我们就不能读懂古代作品,根本不可能理解其内涵。比如有的实词是古今意义不同,你就不能用现在的意思去解读古代作品,否则就误解了,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如《高祖本纪》中:(高祖)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其中的“作业”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职业或事情。而现在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很显然两者差别很大。而有的同学把它译成“刘邦常有高远的志向,不做家人生产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必然就闹出了大笑话。《高祖本纪》中: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其中的“无赖”今义是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但是你如果译成“起初父亲常认为我是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这就误解了刘邦父亲当初的意思。他的父亲当时看到儿子这样是批评他没有出息,不能好好做事。只是批评,并没有狠狠地骂他品行不端等,因为当时他父亲毕竟只是一介农民,他的思想境界只限于儿子是否好好干活,好好养家糊口。而古义的无赖就是没有出息的意思。所以古今这些语义的不同我们要弄清楚,这本今不同的地方在选修课本上体现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言基础的解读,来增强自己的古汉语能力,用恰当的方法来解读古代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把握优秀的古代文化。

(二)文言基础知识要灵活处理

文言基础知识很重要,但要注重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注意文言基础不能都放在课堂上解决,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化整为零,积累文言知识,夯实基础。

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比如可以利用早读课时间把文中重要的实词和重要的句子翻译在早读课上读,并且出成小练习,每天的量不要太多,要细水长流。每天早读让学生先熟读记忆,然后用五分钟时间检测,以此长期下去,定可夯实基础。每天检测的内容要与所上的课同步,把课文中重要的虚实词、句式、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重要文言语法知识加以分类总结归纳,让学生读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并让他们早读诵读自己总结的东西,自己检测,自己批改,这样学生就能把选修课本中大量的文言知识把握住,而且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来解决基础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三)课堂上,根据学生预习当时存在的基础知识问题,上课再作重点补充

因为选修课本比较难,所以课堂上不能忽略不计。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和早读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和补充。特别是老师对重要的和容易犯错的地方要加以引导,在课堂都要详细并且有侧重地讲解,以此来夯实基础。这样也可以引导那些学习方法不当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来较好地学习,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四)让学生备好基础知识积累本,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课堂上让学生要把所讲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记在积累本上,特别是老师在系统讲解某些重要知识点时,更要要求学生记录下来。一般在讲解选修课本知识点时,老师要有广阔的视野,要能够纵观三个年级的学习内容,既要从横向来剖析知识,又要从纵向来分析基识,这样就能对基础知道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讨。这也是选修教材的一个目标,也是在基础知识方面师生应该达到的高度,选修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宽学和视野,让学生能学生深入思考,学会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让学生在能力上有个较大的提升。

二、品味文章的思想及写作艺术

(一)课上以文章的脉络为主线,穿插重要的文言句式,以此来梳理文章

在讲到相关的思想人物分析和问题探究时,带到重要句子,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有所得,重点是对这些句子所体现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进行探究。把课堂的重点放在“文”上,而不是放在“言”上。因为语文从基本性质上来说其具有工具性,但其更具有人文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把握语文的性质,让语文真正发挥它的功用。如在学习《高祖本纪》时,理解“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产业所就孰与仲多?’”时,不仅要译出这句话,更要通过这里的语言描写的细节来充分分析刘邦的性格。他奚落他的父亲和哥哥,说明他心胸狭窄,连当年父亲对他的批评他都耿耿于怀,这就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鲜明的人物。所以老师在此要带着学生多读多品味,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且体会作者的写人技巧,善于通过人物典型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典型特征。

(二)善于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讨,让学生充分挖掘选修课文的内涵

选修文言文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探究能力。老师在上选修文言文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老师的主导性就体现在老师能根据选修文言文设置一些精要而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要抛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的主体性就体现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活动来解决老师提出的和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深入探究问题,学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结合,让选修课堂真正发挥它的功用,让它真正体现人文性和时代性,体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选修文言文要文和言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文言文教学须“文”与“言”并重 篇2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言并重

【中图分类号】 G6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03-0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任何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都是言与文兼备的 。“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价值,是文章的灵魂,统率着“言”,没有“文”,“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海德格尔就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也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确实如此,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千百年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密码,蕴涵着本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其本身就是那个特定时代历史风貌、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

因此真正的文言文教学,既不能“重言轻文”,也不能“重文轻言”,二者应有机结合。

一、因“言”释“文 ”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很值得学生仔细推敲,以便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和领悟,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的“借”字,教参中只是简单地将其解释成“借来”。不少教师可能会在教学中一笔带过,很多学生也不会注意这个细节,如果教师在课上提出这个问题,立刻就会引起议论。不少学生此时就会思考,如果说如此多的书是借来的,那么归有光从何处借来,借来又不还,归有光人品会不会有问题等等。另外归有光祖父曾做过大官,是大户人家,因此其家中藏书应该不会少。而参考书翻译成“借来的”,此处应该有问题。课下学生们查了资料:其一,“借”和“藉”是通假字,如文言文里面“狼藉”就是错乱不整齐,因此这里大概是指书很多,堆放得较凌乱;其二,“借”有凭借的意思,凭借满架的书,作者在这里读书很快乐,这也可以说的通。同时我也查了资料:《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中就写为“积书满架”,这里“积”是聚积、积累的意思,因此可理解成积累的书排满书架。《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也写作“积书满架”。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借书满架”也可能是流传之误。因此,以上三种解释都有道理。可见,通过对这一字的质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对文本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可见,在文言文学习中抓住其中的文言字词,通过“言”的学习进而达到对“文”的理解,即因“言”释“文 ”。

二、因“文”学“言 ”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曾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把握了文意能够更好地理解词句。譬如,学习《鸿门宴》,教师不必像常规课那样先讲解字词,再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因为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学生对其故事内容也有所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楚汉相争之初,项羽的实力远远强于刘邦,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刘邦当了皇帝。这与‘项羽沽名钓誉、优柔寡断,刘邦知能善用、做事果断’有很大的关系。就连毛泽东也说:‘亦当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找一找项羽刘邦两人的个性在本文中各有哪些特点和具体表现。”《鸿门宴》是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里的一篇文章,其中字词的学习并不是太难,学生完全可以在探究上述问题中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等来解决其中的语言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立足于“文”来学“言”,还可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文”与“言”兼顾

这里所说的“文”与“言”兼顾是指对具体的文言文文本要具体对待。因此对语句较难理解、知识点较多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文意疏通上,而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也不相同,其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

有些文言作品,如《陈情表》,感情真挚,情感较为丰富,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感受李密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其教学侧重点主要放在“文”上,从文章情感入手,一下就能抓住学生,从情感上来打动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学生学习文言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幅度提高。

有些文言作品,如《报任安书》,由于其所写时代较为久远,文中很多字词学生难以理解,教学的侧重点应引导学生疏通字词,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理解司马迁在文中表现的难以言表的隐忍苟活的痛苦之情和对统治阶级薄情寡恩的憎恨之情。其教学重点应放在“言”上,在教学中可以先从字词角度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和探求司马迁隐忍苟活的原因,进而帮助学生解决文本的思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教授文言文时,既要看到“言”的重要性,又不可忽视“文”的文学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做到文言并重,文言相融。

[ 参 考 文 献 ]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图宾根 1958 年.

[2]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

言文并重 篇3

一、“实”字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改革无论到什么时候, 文言文教学都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初中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内容浅易的文章。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要达到课标要求自己“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如一些专有人名、地名、年号等) ,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 (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 , 掌握一些常见的虚词如“之”“而”等的意义和用法, 还有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如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这些知识都关系到学生能否读懂文言课文。而这些知识都要在平时的文言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 学生一点一滴地记下来。因此, 教学必须扎实有效。

彭艳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的确在“实”字上下了一番功夫。彭老师采用学生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学, 疏通文意, 然后小组内交流质疑, 对于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难, 班级质疑交流, 教师点拨。课堂上当堂检测一些重点的实词的意义、一些虚词的用法、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生掌握得非常好。同时,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培养了自学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大胆质疑的勇气等, 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字上多努力

文言文课如果不钻研教法, 一味用传统的教法, 字字落实, 逐句翻译, 课堂气氛就会沉闷, 学生也会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要在“活”字上多努力。在备课时, 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 设计相应的教法, 灵活多样, 如:导入新课可以“活”, 理解内容可以“活”, 复习巩固也可以“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还要能正确恰当地处理知识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关系, 使教学鲜活又生动。

《陋室铭》这节课老师在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连环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更妙的是彭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当一回刘禹锡:“假设你是刘禹锡, 你又遇到了那个可恶的县令, 你会怎么样?县令又会有什么表现?”让学生上台表演, 结果学生在台上的表演风趣幽默, 把刘禹锡和县令的神态、语言、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 教室气氛非常活跃, 连听课的教师也忍俊不禁。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更加理解了刘禹锡的处境, 可以说是真正走进了刘禹锡的心灵深处。这样的语文课, 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若干年后也会想起。

三、学会适当放手

有些老师, 总是对学生不放心, 课堂上这个也要讲, 那个也要讲, 总认为不讲学生就不会, 考试就有可能考到。这些老师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 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不是培养只会听老师话死学习的孩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 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 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 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教浅近的文言文, 也应该可以像教现代文那样, 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 自己理解, 老师只在关键处作些指导、点拨,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陋室铭》全文总共81 个字, 内容浅显, 文下注释又较全面, 因此彭老师这节课在疏通文意这一环节就放手给学生自学, 教师只在“鸿儒”“白丁”“何陋之有”做了适当点拨, 通过检测, 学生掌握得也很好。

言文并重 篇4

这堂课最明显的特色就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贯穿始终, 从教学设计来看, 一共安排了五个环节的朗读, 每一环节都独具匠心:一读识文, 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二读说文, 重在疏通文意;三读辩理,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课文的论辩特色;四读析人, 抓住关键字词, 让学生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五读启智, 总结学习方法, 启迪做人智慧。这五个环节, 丝毫没有机械生硬之感, 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既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心理规律, 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维达成。

这堂课仅是齐读就安排了七次, 但没有给人单调重复之感,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除了每次朗读的指向和重点不同之外, 也和教师巧妙的指导方法密切相关。如“一读识文”环节, 在疏通字词、纠正错音之后, 教师适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仔细观察课文, 文中除了逗号, 句号外, 还有几个特殊符号, 你找到了吗?”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语文味的问题, 为学生在读准字音和读出语气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提供了一个抓手, 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字音字义自然转到了文句的语气。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尝试意识开始被唤醒, 并在此后渐入佳境。在“三读辩斗”环节, 教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 还原式想象, 代入式体验, 生生互辩, 师生互辩, 亮点频出, 课堂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 在全体参与的活动中, 学生对课文的核心部分产生了深刻理解, 不只是内容的理解, 还有论辩方式的体验, 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默会, 等等。其效果不亚于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从学生兴奋的表情和参与的活跃程度就可以看出, 这堂课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长久的。

教师重视朗读行为的背后, 是对文言文教学规律的尊重。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视“言”, 也要重视“文”, 不能顾此失彼, 也不能重此轻彼。言文关系, 说起来简单,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好处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要么偏于串讲串译的文意理解, 要么偏于文章特色的赏析, 把文言文教成了现代文。但在这堂课上, 却以朗读为主线完美地连接起了“言”与“文”的教学。《两小儿辩日》属于较为浅易的文言文, 语言简洁, 人物对话体现了“辩”的特色, 所以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和欣赏人物形象。这种感悟和欣赏, 在贯穿课堂全程的朗读活动中, 轻松地实现了。

这堂课的第二个特点是落实了以学为主、少教多学的理念。以学为主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上的核心事件, 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多学少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当然, 适当的讲解和指导也是必要的。少教不等于不教, 关键是教在学生需要的时机, 教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如“二读说文”环节对于“游”的理解, 学生一开始翻译为“游玩”, 教师马上反问、纠正, 丰富了学生的认识,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些语法现象, 教师在学生朗读、翻译的过程中随文点拨,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少教是一种精教, 前提是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和课上敏锐的关注。多学意味着学生的全员、全程参与, 以及深度参与, 从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学生基本做到了。就比赛课而言, 这是不容易的。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所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翻译环节采用“开火车”的方式, 辩斗环节采用分角色的方式, 既有个人展示, 也有群体参与, 更不用说七次齐读。另一方面在于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探究欲望的唤醒。首先是教学设计五个环节之间存在一定梯度, 每个环节的朗读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其次是每个环节之中教师都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活动, 使学生欲罢不能。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自然就是对课堂的深度参与。

上一篇:三语习得下一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