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日德镇

2024-06-23

香日德镇(精选12篇)

香日德镇 篇1

昌南——China——瓷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景德镇。我们翻开《朗曼英语大词典》—China既是表示中国, 又代表瓷器。传说法国传教士慕名而来, 为瓷而来, China就是景德镇的旧称, “昌南”镇的译音[1]。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南与万年县为邻, 西同鄱阳县接壤, 东南和婺源县毗连, 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 东北倚安徽祁门县, 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景德镇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现今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我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景德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晚期, 从现已发现的沽演等古文化遗址所收集的实物资料证明, 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 先民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 过着狩猎和农耕的经济生活。景德镇市域春秋时属楚东境, 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 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时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 (621年) 析鄱阳置新平县。这就是景德镇治域的开始。镇为县属, 因在昌江之南, 故又称为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年) 因昌南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 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 并沿用至今。

说起景德镇, 就不能不说景德镇的瓷器—China。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以“白如玉, 明如镜, 薄如纸, 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 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 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精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景德镇烧瓷的历史由来已久, 史料上记载:新平冶陶, 始于汉世。而新平, 就是景德镇最早的名字。这样算起来, 景德镇生产陶瓷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了。

从宋代开始, 景德镇独创了一种叫做青白瓷的新品种, 这种瓷器青中有白, 白里泛青, 釉色像玉一样润泽有光, 在温润的釉色下, 刻花、印花的纹饰清晰可见。元朝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 专门督促瓷器的生产。北方陶窑的烧制技术也随着南下的工匠传到这里, 景德镇的陶瓷烧得越来越白, 瓷坯上的釉色渐渐变得像鹅蛋壳一样的颜色, 人们把这种瓷称为卵白瓷。

到元朝中期, 景德镇的白瓷烧制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是高岭土的发现和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胎法的广泛使用, 改善了瓷器的物理性能, 使瓷器的烧制温度达到了1300摄氏度以上, 出现了世界陶瓷史上划时代的高温硬质瓷。随后出现一种在素白色的坯体上描绘图案的釉下彩技术———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 然后盖上透明釉, 在高温下一次烧成, 烧制好的瓷器质地洁白细腻, 散发美丽迷人的蓝白色调, 轻轻一敲, 就会发出银器一样的声音,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青花瓷。景德镇青花瓷一露面, 立即被各伊斯兰国家、大小苏丹奉为最珍贵的宝贝和收藏。

1368年,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 建立明王朝。令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 由朝廷委派督陶官并由国家投入资金, 专门为皇室和朝廷大臣们烧制祭祀和生活用品。不惜人力, 不惜工本, 在满足宫廷需要的前提下, 景德镇生产出当时世界上最精美的瓷器, 景德镇迎来了制瓷业的兴盛时期。

15世纪初, 郑和携带大量丝绸和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七次出使当时称为西洋的南亚和西亚诸国, 诱发了中国海外贸易的热潮。当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瓷器出现在还在使用粗陶盘子吃饭的欧洲人面前时, 无疑引起了上流社会狂热的追捧。一时间, 中国瓷器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 被欧罗巴人称为白色的金子。英格兰人甚至用瓷器的称呼来表示生产它们的未知国度———China。

1369年, 明朝政府以国家财力支持景德镇瓷器生产, 并且在镇上的珠山一带建立御器厂, 专门为朝廷烧制瓷器。明朝中期, 景德镇的制瓷业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的附属地位, 成为分工明细的手工业行业。当时一位叫做陈淯的浮梁知县曾在上书中说:“景德一镇, 业陶者在焉, 贸陶者在焉, 海内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舟车云屯, 商贾电骛, 五方杂处, 百货俱陈, 熙熙乎称盛观矣。”

1644年, 清朝顺治皇帝入关, 承袭了明朝皇帝修建的紫禁城, 也承袭了他们远在江西景德镇的御器厂。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执政的150年时间, 景德镇的陶瓷业又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清朝把明朝的御器厂改为御窑厂, 选派内务府官员驻厂督造, 这时的制瓷技艺日益精湛, 品种也更加丰富多彩。景德镇四大名瓷中的玲珑瓷、粉彩瓷和高温颜色釉, 正是在这期间发展起来的。清朝后期, 景德镇陶瓷生产受到外国洋瓷器的挑战。由于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 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一落千丈, 到20世纪40年代, 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政府为了拯救景德镇的陶瓷工业, 建起了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工厂, 成立了陶瓷研究机构, 国家唯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就在景德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景德镇的陶瓷生产走向复苏, 陶瓷工业重新成为景德镇的招牌产业。正如江泽民主席2000年5月视察景德镇时所说:“瓷器还是景德镇的好。”[2]

参考文献

[1]周銮书:景德镇史话[M],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

[2]中国景德镇陶瓷网:景德镇历史述略, www.jdztcw.com, 2006-10-03

香日德镇 篇2

(景德镇旅游宣传歌词)

作词:丁一,作曲:田信国,演唱:蔡国庆

你景象万千,你德广无垠,你镇动世界!

第五大发明最美因为有了你,一捧高岭土塑出你最美的传奇。你的生辰,你的故事,不经意结缘在公元一零零四!

八方英才汇聚成就特别的你,一窑圣火烧出你最美的赞礼。你的造化,你的神奇,为你的宝贝赢得china的名字!

你景象万千,你德广无垠,你镇动世界,你独具魅力!

五洲四海宾朋热烈拥抱你,一方宝地绽放你诗情画意。你的梦想,你的灵气,让你青花更加绚烂香满大地!

你景象万千,你德广无垠,你镇动世界,你独具魅力!

啊!

千年瓷都:景德镇 篇3

陶瓷圣地 历史悠久

景德镇,一座世界闻名的瓷都,千年不断的窑火铸造了其千年陶瓷产业的辉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景德镇市陶瓷大家云集,专业人才济济,目前全市拥有一大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工艺美术专业教授,省、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和民间陶艺人,再加上从事陶瓷行业的十万大军,以及每年吸引过来创作交流的成千上万境内外陶艺家,形成了庞大的、丰富的陶瓷队伍。

近年来,景德镇市加快陶瓷创新步伐,大力实施陶瓷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发展陶瓷产业,融观赏性与收藏性为一体,保持艺术陶瓷国际领先地位;强攻高档日用陶瓷和高技术陶瓷;扶持发展高端传统手工制瓷;适度发展卫生建筑用瓷。

园林城市 秀丽宜居

景德镇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小城,山不高却灵秀,水不深而清澈,景德镇山青水秀,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景区非常多,有洪源仙境、诸仙洞、瑶里风景区、翠屏湖、玉田水库等等,景德镇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58.6%,是江西省重点林区之一,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星罗棋布,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

同时,景德镇还享有: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等城市名片。

旅游事业 独具特色

景德镇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突出文化和生态特色,以陶瓷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名镇、生态家园”的旅游品牌形象,构建“瓷源浮梁、古镇珠山、绿色昌江、多彩乐平”的大旅游格局,2013年全市旅游总人数22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152亿元,增长21.3%;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2.3%。

目前,景德镇市拥有15个国家A级景区,国家SA级景区1个,古窑民俗博览区,国家4A级景区6个,分别是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德雨生态园、中国瓷园、乐平怪石林;国家3A级景区和2A级景区分别为6个和2个。

从景德镇的旅游景区就能够看出,景德镇旅游资源多样,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让你在感受人文风情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从乐平到浮梁,从石林到茶园,景德镇的旅游风情,如同她的行政图一样,修长而又圆润,行走其间,总能让你领略到她的独特魅力。

千年古镇 科技新城

景德镇市政府一直以来,都将航空等科技类产业做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方面,以当地骨干企业为重点,优先发展直升机及通航、汽车及零部件配套制造、陶瓷及文化创意、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制冷压缩机及家电、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努力建设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十亿级企业梯队。

倡导做大做强以科技类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在引进资本方面,明确招商方向,力争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提升招商质量,更加注重择商选资,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过剩产能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优化招商环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为投资商提供无微不至、无缝对接的服务,打造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各类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较低的“盆地”;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当地政府还千方百计的跑项目、争资金,获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不仅如此,在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当地也下足了功夫。这座古老的科技新城,愿以其自身发展魅力吸引投资者,同时,也以自己最好的姿态,迎接投资者。

窑火煅烧的精美瓷器,在激流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却还依旧精美。千年的古镇,虽然早已充满现代气息,却也还弥漫着历史的韵味与厚重的人文情怀。行走于古镇街坊之间,感受古今交错、新陈辉映的独特风情,别有一番情趣。

景德镇瓷业“涅磐” 篇4

“跳出陶瓷抓陶瓷”

进入新的世纪,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对陶瓷产业的国内外背景、发展态势以及本地陶瓷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后, 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指出“要跳出陶瓷抓陶瓷”, “如果仅就现有的企业抓陶瓷, 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必须对外开放, 借助外力”。按照“引进增量、做大总量、盘活存量”的总体思路, 景德镇陶瓷以大开放为主战略, 以园区为主战场, 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 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开始了陶瓷复兴之路。

建设园区搭建平台, 实现陶瓷业由分散生产向产业集聚的转变。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原则, 把工业园做为振兴陶瓷的主战场, 高标准建设陶瓷科技园和陶瓷工业园。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 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划出一块启动陶瓷工业园项目, 1.5平方公里建设区已初具规模。同时, 景德镇还将浮梁工业园区从浮梁县整体划出组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景德镇陶瓷科技园, 目前已完成了8.12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以及2.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控制性详规。两个园区建设比翼齐飞, 打造了新的陶瓷产业聚集基地。景德镇高新区陶瓷工业园已有台资、美资及退城进园等40余家企业入园建厂, 陶瓷科技园已有40余家企业入园建成, 初步形成了高技术陶瓷、高档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 占据了陶瓷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引进增量做大总量, 实现陶瓷业由政府投入向民资、外资投入的转变。园区的发展, 为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 为陶瓷产业引进增量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背景下,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招商引资引企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继有台达、海畅、东璟、中美常青、贾泊氏等台资外资及乐华、特地、金意陶、浙江神飞等国内企业在园区建厂。全市陶瓷企业户数也由2002年的1000户左右增加至2877户, 有6家亿元以上陶瓷项目落户景德镇。它们不仅带来了资金, 更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机制、新的市场, 有力地推进了陶瓷产业结构调整, 为景德镇陶瓷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建设市场办好盛会, 实现陶瓷业由无序展销向规范行销的转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遍地开花的作坊式生产带来了国内外无序展销的低端营销方式, 严重损坏了景德镇瓷器的品牌和形象。为促进“销售向市场集中”, 景德镇着力建设了金昌利、陶瓷大世界、国贸广场、中国瓷园、中国陶瓷城等一批定位不同的陶瓷市场。此外, 景德镇从2004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 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 呈现了规模档次逐年提高, 活动内容逐年丰富, 参展企业和采购商团队逐年增多, 贸易成交逐年显著的良好发展态势, 瓷博会逐步树立了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使景德镇成为国内陶瓷产品最大的集散地之一。

推进改革盘活存量, 实现国有陶企由困顿停滞向平稳发展的转变。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 景德镇始终注重陶瓷国企改革的推进, 使产权制度朝多元化、明晰化的方向发展。几年来, 相继有东风、艺术、景兴、原料总厂、建材厂等国有企业全面改制, 安置职工后实施退城进园, 进入陶瓷工业园新建蓝博、新艺、凯兴等一批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现代陶瓷企业。

高新技术陶瓷蓄势待发

在初步做大陶瓷总量后,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又把陶瓷产业结构调整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提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陶瓷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构想。

自从2003年景德镇被列为全国科技资源整合试点城市后, 景德镇的决策者积极努力, 争取到了在景德镇建设“国家科技部与江西省共建景德镇陶瓷科技城”的宝贵机遇。近年来, 景德镇市紧紧抓住建设陶瓷科技城的契机, 整合陶瓷科技资源,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全力打造陶瓷新技术研发基地、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陶瓷商贸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陶瓷人才培养基地, 为促进传统陶瓷产业全面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

创新科技体制, 推进自主创新。落户景德镇的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也是“省部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内核和发动机。它为传统陶瓷行业构筑了一个集科研开发、中试孵化、成果推广、产品生产、质量监督、分析检测、标准服务、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组建以来, “中心”先后承担了196项国家、部省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 共取得成果142项, 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的74项, 获省部级奖励4项。依托陶瓷科技园应用基地, 景德镇市大力发展新型陶瓷工业, 推动优势陶瓷企业聚集, 逐渐步入厚积薄发推动产业升级的新阶段, 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目标迈进。

强化招商选资, 做强优势企业。随着陶瓷产业集聚度的提高, 景德镇陶瓷从招商引资走向“招商选资”, 把陶瓷工业园区作为高新技术陶瓷产业项目发展平台, 不断提升引企质量, 注重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陶瓷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重点发展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生物陶瓷、工程陶瓷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陶瓷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陶瓷产业, 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新纪元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生物陶瓷的高新技术企业, 他们联合清华大学, 成功研制出纳米陶瓷刀, 凭借其良好的品质和性价比, 赢得了大量的定单。

集聚人才队伍, 积蓄产业后劲。随着国家陶瓷科技城建设的不断推进, 陶瓷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外来陶瓷企业数量的增多, 各类陶瓷管理人才、研发、营销、策划人才和技术熟练工人纷至沓来。据统计, 现有近10万人从事与陶瓷产业和相关生产配套服务,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景德镇市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数增加到23人, 成为全国陶瓷产区中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最密集的地区。陶瓷教育规模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本科以上在校生由5年前的3000人增加到12000多人。景德镇陶瓷人才资源优势、产学研整体实力是国内其他产瓷区无法比拟的, “工匠八方来”再一次成为现实。

景德镇游记作文 篇5

我选择了一个最有意思最大的景点——景德镇仅仅是个小镇而已,就算它名为“瓷都”,真正的精华却都积聚在那个小小的地方,所有的文化,所有的历史痕迹,都可以,在那个地方看见。

因为到那里不需要费劲,所以我还是兴趣盎然的——唯一不爽的`是买票没有学生证要多五块钱。

我听说,造瓷的师傅对于瓷是十分的讲究的,那些胚子不好的,釉彩难看的,表面有缺口的,字没写好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凹点,都足以令那些人皱起眉头,不完美的东西,他们是不允许诞生的,于是,那些次品,统统只能够变成满地的碎片。那些人就干脆利落的往地上用力一扔,好像是一个女人对着一个负心汉来了个过肩摔,噼里啪啦。

哎哟我去我可心疼了不要给我啊。

以及,我怀疑造瓷的一定都是强迫症晚期。

那些早已失去原样的瓷片,博物馆馆长自有使用它的办法——因为,在我走向博物馆的时候,那小径上,整齐有序的铺满了瓷片,花花绿绿的颜色煞是好看,还有一些堆积在一起,零零散散叠放在一旁,似乎没有刻意去整理,但即使这样,也别有一番风味。

也是把所有的地方都逛了,腿酸疼的厉害。

景德镇“大师”江湖 篇6

十年前,景德镇在千年华诞时失去了“中国瓷都”的封号。十年后的今天,这个以瓷器闻名的城市,在大师泛滥、市场遇冷后,又将何去何从?

“大师”是块吸金石

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准,一般人很难判断一件瓷器的价值。因此,大师称号成为外行人简单、迅速衡量一件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好参照。

目前,景德镇从事瓷画工作的有10万多人,其中不乏一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陶瓷艺人和陶瓷艺术工作者。大师的称号必定赋予这些陶瓷技艺者一种职业肯定和荣耀,但真正令他们对大师的称号趋之若鹜的,仍然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不同级别的大师作品价格差异巨大。在景德镇,通常将陶瓷作品以“件”为单位计价(一个瓶子按大小分100、150件不等),省高工职称艺术家的陶瓷作品,市场价为10至30元/件;如果作者是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和省工艺美术大师,则可以卖到50至100元/件;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陶瓷作品,至少是以100元/件的价格起步,高的可达1000元/件。

这意味着国家级大师的一个作品,动辄就几十万元、上百万元。

“尽管同一级别的大师,其作品也相距甚远。例如,同是国家级大师,有的人作品可能只卖10万元,出类拔萃者之作品也许就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省高工评上省级大师,其作品价格马上翻一番,再从省级大师评到国家级大师,价格又再翻一番,一年一个价。”某业内人士介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景德鎮的陶瓷艺术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技术部门少,人才相对缺乏,有许多民间陶瓷艺人被选拔进入国家、省、市主办的陶瓷研究机构工作,他们相对学历低,社会地位也不高。

为了发展工艺美术事业,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才想到评选“工艺美术大师”这个方法,以此带动整个陶瓷行业的发展。第一届时,并不是叫“工艺美术大师”而是叫“工艺美术家”,第二届时,因为轻工部领导觉得名字不够响亮,才改叫“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从1995年起,江西省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大师评选,省级评选、市级评选层出不穷,这些以家庭作坊谋生的陶瓷艺人,一大部分成为了大师。

2013年5月,中国政府把延续了34年之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交由民间组织性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选,而不再是政府部门主办。“因为这个称号跟经济利益产生了复杂的连锁反应后,它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不是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协会能够把握得好的。所有围绕大师评选的相关人员都能够通过评选的过程得到或多或少的好处。”景德镇青年艺术家李申盛,曾经多次撰文对大师评选进行抨击。

评选的浑水

“大师”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让景德镇变成一座了“大师横行”的城市,同时,也正经历着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评选时代”。显然,大师评选的标准,已经受到多方质疑。

一位曾经在陶院授课的老师告诉记者,早些时候,一个在建国瓷厂卖菜的花了5000元钱,也评上了省级大师。这些年,“大师”这一荣誉称号的行情已经水涨船高。在景德镇,圈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百万元买一个省级大师,千万元买一个国家级大师”。

“大师”两个字仿佛成为金字招牌。景德镇还流传着一句笑话,你在街上喊一句大师,10个人里有7个人都会回头。

正是因为价格上存在巨大差距,大量的创作者为名号所累,头衔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商业价值的符号,刺激市场及投资者的投机心理以及理所当然的高价追捧。

青年陶艺人曾建中(化名)和喻明福一起参加了某年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但他没能入选。因此,他做出来同规格的陶瓷作品,价格还不及喻明福作品的一半。

曾建中在接受采访时要求匿名。“我如果实名,那我在景德镇的陶瓷之路肯定就要结束了,这个圈子里的人,谁还敢接近我?‘大师’之名,恐怕只有在梦里实现了。”没有入选的曾建中说,除了在心理上有些失落,此外他还 “损失”了5万元的税金。他提到的“损失5万元税”,是指景德镇市在制定“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规则时,要求每位参评者须提供一年内纳税5万元的凭证。

在陶瓷大世界里,曾建中自己的店面每个月只缴几百元的税,为了参加这次评选,他特意专门跑到税务部门缴了5万元税。他说,像他这样操作的人不在少数。“不是我们缴不起5万元税,而是感觉被挟持缴税一样”。曾建中说。

另一位陶瓷艺术家喻惠庭也表示,“‘大师’是一个荣誉,给评选设置纳税5万元的门槛,感觉就像是用钱买一样。”

陈也君在景德镇从事艺术陶瓷经纪人的工作已经有几十年,“江西省给景德镇的参评名额是50个,后来经过追加也只有65个名额。”陈也君说。由于评选名额远远少于报名人数,到了最终评审阶段,竞争就愈加激烈。

这个时候,市场就出现了一批评审中介人。曾建中告诉记者,他刚报名的时候,就有中介人通过朋友找到他,希望全权代理他的评审。对方要求他必须先期提供100万元或等值的陶瓷作品,如果成功跻身“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之列,这100万元或陶瓷作品则作为酬劳不予退还,若是失败,钱物如数退还。

不过,现在不少陶瓷艺人“变聪明了”,他们在决定找中介人的时候,要跟对方签合同,如果成功,陶瓷艺人支付给中介人100万元或等价陶瓷艺术品;若是不成功,则要求中介人除退还钱物外,还要赔偿20万元。

“江西工艺美术大师数年才评一届,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因此很多陶瓷艺人希望得到一个保障。”陈也君如是说。

谁在炒作大师

不可否认,大师作品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级别的提高,升值空间巨大。这其中离不开大师本人、官方、经纪人、拍卖行的炒作抬升。

nlc202309012234

景德镇的一位省级大师,不断劝说记者购买他的瓷器。理由是,自己已经是省级大师了,未来上升为国家级大师的几率很大,到时候作品价格自然飙升。“买对了人的作品,就像押对了宝,价格涨得比房价快得多。”他介绍。

随便走进景德镇一家个人专卖的艺术瓷器店,都能在显眼的地方看到,墙壁上悬挂的自己与高级别领导或政要的合影。这样的谈资与荣誉,这不仅是为简历增色,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作品打开一条通往官场的大道。

事实上,不管是当作国礼或是被馆藏、还是用于参赛,艺术家都很难拿到与作品相匹配的报酬,但是一些中青年艺术家还是乐于将自己的作品送往各地。“看似没有卖钱,却是利用官方做了非常好的广告。哪个地方政府买了他的作品,就可以说某地领导喜欢他的东西。”

某大师告诉记者,自己将作品送给某地政府新楼之后,市领导很满意,该政府又下了一批订单要他的瓷器。“那是一笔大生意”。

还有一些大师则直接将触角伸向了艺术之外—先是以瓷器为媒介,建立一个官商密切互动的社交平台,继而以此为主业。

一位省级大师的弟弟告诉记者:“来我们这里也不一定非要买瓷器。可以先和大师交朋友。像我哥哥这个级别的大师在北京有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到时候你们在北京需要疏通关系,我哥哥作为朋友自然可以帮忙活动。”

无论是自我炒作还是借托官方,都需要大师小有名望。在大师出名前,一部分有潜力的画师会被经纪人“包”起来,之后炒作成大师,投资人因此会更快地获取更多的回报。

所谓“包”,顾名思义,即是经纪人在一定时间段内用协定价格买下其所有作品。

然而,由于诉求不同,画师与经纪人之间却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画师会把自己的最好作品藏起来,希望私自卖个好价钱。而经纪人为了能够有更大收益,往往不断压低作品价格。

“经常出现一个作品收益,经纪人和作者7:3开的比例。”陳也君介绍。因此不少年轻画师愿意被经纪人“包”,一旦有了一定名气,则迅速脱离经纪人的管制,很难有长时间的合作。更多人甚至说一声就解约,或者还有合约在身就把作品另外卖出的事情也常有发生。而大多数经纪人并无有效途径来保证合作关系的稳定,只能认栽。

此外,拍卖行的加入,也是炒作大师的一大推手。“时常有听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师作品拍出一个天价,实际上却是和拍卖行合作,自己托人买走了。”一位瓷器爱好者深谙其道,称自己从不购买这类大师的作品。

赵娜万能的记事本最近不管用了。她是景德镇艺术瓷器的经销商,也是资深的陶瓷收藏者。那个曾经被视作“万能”的本子里,详细记录了她认识的哪个领导喜欢哪位大师的瓷器等信息。过去,不管是求人办事的商人还是官员都喜欢通过她买瓷器。她也热心张罗,抽取一定油水的同时也结交了不少达官显贵。

如今,她却门庭冷落。背后的紫檀木架上,一排“大师的作品”已经多日无人问津。

谈景德镇青花艺术 篇7

20世纪后50年里, 出现了很多青花艺术家, 其中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以王步为代表的“文人画”风格的传统青花艺术瓷。他创造了不同于传统青花技法的“分水写意法”, 故被称为青花大王。以王步为代表的青花绘画包括两种, 一种是山水, 花鸟, 人物小品画的形式, 采用大写意或兼工带写的形式, 这是近年来景德镇青花艺术装饰的一个大趋势。另一种是表达某种意向的抽象图案形式, 几何形体等, 用挥洒流畅的青花笔墨表现, 自由随意, 如图一所示秦锡麟先生的作品青花瓷盘。简洁的笔触, 明显的深浅层次对比, 块面性的装饰方式是作品更具韵味。

青花艺术清新雅致的特色使它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睐者。青花装饰种类的增多, 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更多的消费群体, 改革开放以后, 景德镇青花装饰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在这一领域做出特殊贡献的数施于人先生。同时在施于人, 秦锡麟等老一辈陶瓷艺术家青花装饰风格的影响下, 景德镇也出现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艺术家, 他们为现代青花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如吕金泉教授。图二为吕金泉教授的作品《春的记忆》作品带有传统神韵又不失现代感, 既可作为实用的器物, 又可单独做装饰艺术, 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同时受西方观念影响的现代陶艺的出现, 也给景德镇青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陶瓷青花首饰的风靡更加凸显了陶瓷的特质, 也使更多的人对陶瓷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现代陶艺不以实用和唯美为其追求目标, 而更多的表现一种艺术实验、艺术观念、艺术独创和艺术批判等。在这部分陶艺作品里, 青花纹样的装饰大多没有实际的含义, 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图案装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为当今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为文化产业服务。事实上, 丽水各地已在开展这项工作, 都在打造有本地特色的摄影文化节, 三月三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生态文化节;各地也在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如仙都风景区、百山祖风景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只是这些活动的影响范围较小, 尚未达到一定的规模, 绿谷文化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瓯江文化, 发掘绿谷文化的内涵, 充分发挥瓯江文化的作用, 讲瓯江流域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如开展瓯江文化游, 或丽水的某种特色产品游;拓展绿谷文化产业的内容, 以便打造有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 进而形成有较长的文化产业链条, 提高其影响力度。其或者是某种含义的符号代表。它没有针对性和唯一性, 可以是这种传统纹饰, 也可以另一种传统纹饰, 同样可以是纹饰的这一部分, 也可以是纹饰的另一部分, 只要能胜任它所代表的传统符号的意义即可。

二、多元化的发展

多元化是当今所有艺术门类的发展趋势, 青花艺术的发展更是如此。在现代青花艺术的发展中, 有些作品风格优雅传统, 而有些则造型独特, 风格迥异, 有的注重于技法的运用, 有的则注重颜色釉的使用。传统青花端庄、优雅, 从中感受到的是人们的美好情操, 青花的钟爱者大多具有细腻的感情、良好的修养和不俗的审美。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 如果一味的恪守传统, 就会使千年青花艺术陷入程式化和俗套。为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 一部分艺术家尝试采用新颖的表现技法探索现代青花语言形式。由此越来越多的适应现代家居装饰的艺术瓷开始出现, 古朴的、大方的、或张扬怪异、或含蓄内敛。青花瓷逐渐摆脱了最初出现时大多作为使用器具的现象, 而在现代生活中更多用到的则是青花的审美功能。它不仅仅能摆在博古架做装饰上, 放在展览馆里共游人鉴赏, 还可被用在特定的场合做特定的装饰, 它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使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青花的无污染的特质, 耐酸碱, 耐热, 这些特点使青花成为人们作为生活用具和家居装饰的首选。如此看来多元化的现代生活也给青花艺术的创新带来一定的拓展空间。

三、继承传统是景德镇青花艺术创作的基石

传统是一切创作的基础, 说到继承即是对传统的继承, 而这里所说的继承并非全盘接受, 盲目的继承是没有发展和前途的, 要吸其精华。同样没有传统根基的盲目创新也是没有前途的, 不管如何改变都不能丢掉传统的基石。青花是景德镇的传统名瓷, 是历代陶瓷工匠和艺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由于陶瓷材质的特殊性和青花工艺的特殊性, 青花设计者必须擅长设计又了解制作工艺流程, 既有绘画的基础又精通雕刻等多方面的装饰技法。陶瓷是一门综合性的装饰艺术, 它的创新同样离不开传统的基石。现代青花艺术的创新, 不但要纵向继承历代青花艺术的精髓, 还要学习现今姊妹艺术的精华, 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和灵感。

参考文献

[1]陈进海.世界陶瓷-人类不同文明和多元文化在交融中延异的土与火的艺术.沈阳:万卷出版社.2005.

[2]张夫也.外国工业美术史图典.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3]詹嘉.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深圳:新世纪出版社, 1995.

浅析景德镇粉彩陶瓷艺术 篇8

粉彩是我国陶瓷工艺美术中较为有艺术价值影响的品种。因此, 工艺技术人员在粉彩陶瓷装饰创作时也非常注重发挥陶瓷的器型美、质感美, 考虑画面内容的表现, 更重要是瓷质美。景德镇的陶瓷材质具有四大特色: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在工艺上也拥有相当高的制作水平, 在艺术陶瓷工艺上注重内容的工艺表现, 所以粉彩瓷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其次是装饰性, 两者和谐统一才能使作品光彩照人。

粉彩瓷的装饰大多都是在高白釉瓷胎上进行, 更注重的是工艺材质的器型多变, 使画面装饰和工艺技法表现的完美结合。因此粉彩装饰设计必须利用和发挥好器型的材质美, 注重陶瓷工艺特点。

二、粉彩陶瓷的装饰美感

粉彩是在中国的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西方的美术绘画技法, 由于它的颜色性质与科类较多, 因此运用技法也比较多种多样。除了勾线、平填等技法外, 还有填色、照色、吹色、接色、扒色等。此外受中国画技法影响, 平涂填色洗染或点染前先打一层玻璃白, 特别是人物、花卉等都是运用了洗染或点染的方法, 颜色有厚薄之分。画面装饰题材多以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材, 人物重神韵, 山水重意境, 花鸟重情趣;举例说明花鸟题材在粉彩瓷装饰的布局上, 技法上多以工笔、写意、兼工带写来表现, 现代粉彩瓷艺术创作者突破传统的粉彩工艺, 使釉下装饰与釉上新彩、粉彩结合。新的花鸟陶瓷装饰工艺作品让观赏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粉彩与新彩的结合, 与传统的粉彩制作工艺不同。新彩主要以油料为主, 呈油质胶状, 可以直接在白胎瓷器上作画, 经800·C左右烧成。作画时和烧成后的颜料色彩很少变化。绘画时通过浓淡深浅的料色表现出景物的明暗层次。在料色的调配上, 可以用油剂稀释, 根据画面的需要, 掌握颜料的厚薄。将新、粉两种工艺巧妙地相结合再加上工笔和写意的技法从而出现新的装饰形式。根据画面的需要各种小鸟、仙鹤、白鹭、鸡、鸭等等都可以是有新彩颜料画, 不需要再用水颜料进行填色, 而花则用粉彩的玻璃白先打底, 再经烤花炉烧制后进行新彩填色,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但避免了传统粉彩的制作不便, 又能给观赏者带来美轮美奂的逼真视觉效果。

粉彩花鸟装饰也可与釉下青花进行斗彩形成花鸟综合装饰艺术。在粉彩花鸟瓷画创作中, 用粉彩花鸟和部分青花结合, 装饰效果也别有一番风味!粉彩还可以和颜色釉同时进行创作, 一般绘制过程中, 利用釉下的颜色釉图案加以构图。在高温颜色釉上进行粉彩装饰, 形成色釉综合装饰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意趣之美。当代的陶艺工作者经过不断探索认识到利用色釉装饰的丰富性, 加上深厚粉彩技法功底, 使作品在材质上、意境上得到升华。

三、粉彩瓷的绘画构成及其文学魅力

粉彩瓷的绘画时一种艺术实践活动, 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 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 在瓷器胚胎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 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 精神内容的传达, 即所谓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密切相连, 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所以, 对粉彩陶瓷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粉彩瓷画家对绘画语言具有不同的运用, 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作品。中国画崇尚文、意、趣,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技巧体现出来的。在这里, 笔墨本身是“具象”的, 相对具体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说, 它是形式的因素, 但却有着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蓝色和红色能引起冷暖的视觉感受一样, 在宣纸上粗糙的干笔能引起树干及老人似的苍老的视觉感受:水分饱满、行笔流畅的笔迹能引起春天般滋润的视觉感受;而在陶瓷的特殊材质上陶瓷本身光滑而细腻的胎质就不同了, 光滑的表面使之落笔不稳, 坚硬的表面并不像宣纸那样吸水和有附着力等等, 实际上何止这些, 临池泼墨, 变化万千, 风雪晴雨, 因人而异。艺术家们常“借笔墨以写天地”。通过构思构图, 合理的运用笔墨虚实、水韵、墨色和运笔而产生的肌理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并且粉彩瓷技巧, 还要与表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产生好的粉彩瓷作品。这种代代沿袭的艺术法则即所谓传统, 已经成为中国独有的粉彩瓷绘画语言。

观照陶瓷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 艺术家们总是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的转型, 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的东西, 从而在陶瓷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完善和有个性的绘画语言成为粉彩瓷艺术创作家们的孜孜以求, 不停地探索绘画形象与象征符号的关系等问题。粉彩瓷艺术品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艺术家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范围、不同的表现工具、不同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人类的艺术追求, 那景德镇人的粉彩瓷画艺术必将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车一鸣;;试论景德镇粉彩[J];景德镇陶瓷;2009年01期

[2].蒋侄荣;江琍凡;;景德镇粉彩瓷瓷品创作与工艺美探讨[J];陶瓷研究;2008年04期

[3].李文茂;;浅谈陶瓷粉彩山水的形成与发展[J];陶瓷研究;2010年02期

[4].陈雨前;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风格与流派[J];景德镇陶瓷;1998年04期

景德镇传统写实雕塑技法研究 篇9

一、写实陶瓷雕塑

什么是写实?中文解释的意思是;“吐情实、据事直书;真实地描绘事物、说出真相”。写实与现实有密切的联系, 琳达·诺克林《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一书这样阐释写实“写实主义1为现实主义。近代写实主义有两个含义: (1) 指艺术的创作方法。 (2) 指艺术的写实手法”。书中这样写道“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 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 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往往被统称为写实。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就叫现实主义, 让同个题材的作品有不同呈现。”

什么是写实陶瓷雕塑?写实雕塑是从雕塑技法上划分的一种分类方法, 不管是采用圆雕、浮雕、镂空或者堆塑等手法, 要以现实为蓝本, 符合客观现实, 在创作时根据作者的需要进行取舍。而写实陶瓷雕塑顾名思义采用的是写实题材进行的陶瓷雕塑创作。陶瓷与其他材料不同, 它不是一次性成型, 而是在塑造完成后, 要经过高温烧制, 因此在创作时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这是在创作其他材料的写实性雕塑不存在的问题。

二、景德镇写实陶瓷雕塑的形成因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景德镇独有的土质造就了它独特的艺术特点。景德镇烧制陶瓷从魏晋南北朝便已经开始, 曾经在宋代一度辉煌过, 但是作为陶瓷雕塑的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 清人《南窑笔记》2云;“隋大业中 (605年—618年) , 始作狮象二座, 奉天显任宫。”从景德镇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写实陶瓷雕塑的发展。伴随着陶瓷彩绘的发展, 元明清和近代的景德镇的陶瓷雕塑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身重彩的雕塑特点。以下将从材质、色彩、艺术风格和技艺等方面论述其写实特点。

1. 材质

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材质主要是本地生产的瓷石, 这种瓷石多由微晶花岗岩风化蚀变而成, 其主要矿物成分:石英石50%-70%, 绢云母16%-38%, 长石15%。所以在烧成后Fe2O3含量高, 白度仅60%-70%, 在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后, 他的特点是白里微泛青, 色泽柔和典雅。

景德镇特有的材质是写实雕塑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泥的原因景德镇的艺术家在做写实陶瓷雕塑的造型色彩装饰上有别以其他地方的陶瓷雕塑。如德化、石湾、宜兴等地写实雕塑就都各不相同。就拿德华的雕塑作品说, 很少用彩绘对陶瓷雕塑进行装饰, 原因在于它的材质, 因为德化的泥土烧成后很白, 为保护好材料的美感, 作品很少上釉色, 成为雕塑界有名的中国白, 而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为弥补材料上不足在装饰效果方面就下了很多功夫, 如釉下釉上的色彩处理等。

2. 色彩

色彩是景德镇写实传统雕塑的一个重要认识。三分塑七分彩是对景德镇陶瓷雕塑历史的高度概括, 可见色彩在整个陶瓷雕塑中的地位。彩绘的施加使其更加的接近真实, 如人物的面部, 如果没有彩绘, 人物的五官就不会那样鲜活。如果采用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人物的面部的同时, 再对衣纹、道具进行色彩的刻画, 便更能强化其写实的特点。景德镇的写实陶瓷雕塑的彩绘种类繁多, 主要可以归为色釉和彩绘两大类, 釉主要有:单色釉、花釉等, 彩绘形式有:釉下彩绘、釉上彩绘和斗彩等形式。景德镇的写实陶瓷雕塑色彩呈现出亮丽、高雅、生动的特点。

3. 技艺

陶瓷雕塑的技艺有别于其他材料的雕塑技法。景德镇的写实陶瓷雕塑技艺在继承和发展中创造了它独特的语言。景德镇的工匠擅长从各门艺术中吸收经验, 如石雕、彩塑、绘画、书法、各地陶瓷雕等。开创了雕、塑、贴、印、堆、镂、捏、接、修等多种技法的运用, 并创造了捏雕、镂雕、浮雕“三绝”技法。这些技法可以全方位的塑造陶瓷写实性雕塑。

4.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上的形成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氛围才能形成的。景德镇的写实陶瓷雕塑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成长。通过吸收各家众长, 主要受德化的影响较多, 最早是在明代, 史料记载, “明代艺人何朝宗 (1502—1582) 是位有多种雕塑技能的大师。擅长塑造佛像, 尤以观音著名。他把人与神的智慧和灵性何为一体, 创造了东方美的典型, 成为真善美的化身”。作品《渡海观音》是其代表作如图1作品清秀流利, 生动神妙的气韵常让人叹为观止。

清代末年景德镇的雕塑大师游长子把德化何派艺术的风格与景德镇的传统风格结合了起来, 所以在清代德化与景德镇的陶瓷写实雕塑有许多相似之处。何派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雕塑的线条美感上, 而景德镇的写实陶瓷雕塑注重古朴、敦厚和华丽的色彩, 这两种风格的结合克服了景德镇以前那种呆板、华丽有余而气魄不足的弊病, 把景德镇的写实雕塑推向新的高度。现在我们还可以从景德镇雕塑瓷厂的一些作品上见到这样的特点, 如刘远长大师的作品《哈哈罗汉》《飞天》 (图2) 。从飞天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衣纹的处理受德化的影响和景德镇独特的釉色变化, 是作品更加绚丽多姿。

三、景德镇写实陶瓷雕塑新的发展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 随着时代的脉搏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写实陶瓷雕塑的技能在现代陶瓷艺术家的手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从景德镇目前写实雕塑的发展看, 我们可以说是新旧并存, 在景德镇的写实陶瓷市场上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点。它让我门在过去和现实之间找到许多的不同。我想也许正是来景德镇的艺术家们期望, 让他们能够更多学习到前人的经验。如今的景德镇被称为“候鸟栖息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 为景德镇带来了大量的陶瓷技术和艺术思想。这些技术和思想对景德镇写实陶瓷的影响雕塑很大。景德镇雕塑瓷厂这些年的变化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以前的雕塑瓷厂做的写实陶瓷雕塑主要是传统的人物, 如罗汉、观音、三星等为主。现在的雕塑瓷厂在写实陶瓷雕塑的变化上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不论是人物、动物、还是花鸟鱼虫从观念上都得到了改变。按照以前的艺术工人来说, 做成今天这样一个形式他们是想也不敢想, 因为那样去做是卖出去的。所以一个时代的变化是技术和思想全面革新。今天我们看到的景德镇写实陶瓷雕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 艺术作品正在新的环境下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又将迎来它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余祖球.梁爱莲《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10.

[2]罗时武.《陶瓷研究—从技术到艺术的探索》.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6—12.

浅析景德镇青白瓷之青白 篇10

青白瓷色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 青中有白, 白中显青, 故此得名。青白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中有着不同的称谓:宋元的文献称之为青白瓷, 如宋代吴自牧《梦梁录》[3]、耐得翁《都城纪胜》[4]、赵汝适的《诸蕃志》[5], 元代的汪大渊在《岛夷志略》[6]等;晚晴文献称之为影青, 如清陈浏《陶雅》[7]、许之衡《饮流斋说瓷》[8]等;民国时期刘子芬《竹园陶说》[9]称之为隐青……如今, 陶瓷工作者们有的称其为青白瓷, 有的称其为影青瓷。本文沿用宋元文献中青白瓷的说法, 不仅仅是考虑到青白瓷是兴盛于宋元的这一时间因素, 还因为这一称谓更直观更科学。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用“类玉类冰”[10]形容越窑青瓷, 这是一种称赞更是一种期盼, 期盼的应该就是美轮美奂的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李清照《醉花荫》词中“玉枕”[11]指的应该就是如玉般的青白瓷枕。景德镇窑青白瓷迎合了当时人尚玉的审美趣向, 博得了“饶玉”的美称。

景德镇的窑工们是如何烧制如此美玉般的青瓷的, 一直以来都是受人关注的问题。仔细查阅相关论著, 发现不少人把青白瓷的这种特征完全归结于其釉色的功效, 认为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 青中有白, 白中显青, 因此才称之为青白瓷。此外, 很多人把青白瓷的瓷釉称为青白釉, 青白瓷又有青白釉瓷的叫法。笔者认为, 应该更全面地更科学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宋元青白瓷是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与白瓷的基础上逐渐创造的。景德镇窑宋元青白瓷与五代青瓷、白瓷有着密不可分的本质联系。为此, 本文查阅了有关五代至宋元青瓷、白瓷、青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分析报告和论文, 希望能够找到答案。

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器瓷胎原料配方在五代青瓷、白瓷基本一致, 其中SiO2在74%~79%之间, Al2O3在16%~20%之间, K2O和Na2O含量在2.5%~4.5%之间, 这与景德镇地区的瓷石的化学成分吻合, 属于瓷石一元配方。元代景德镇窑瓷器瓷胎原料有所改进, 变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12], 提高了瓷胎高温防变形的能力。所不同的是五代青瓷瓷胎中铁含量较高, 应该引入了类似紫金土这种含铁量较高的原料。五代、宋、元这三个时期景德镇窑的瓷釉中硅铝比重变化很小, 景德镇窑五代青瓷的瓷釉中Ca O含量较高, K2O+Na2O含量较低, 属于瓷石加大量釉灰的配方;五代白瓷、宋元青白瓷的瓷釉逐渐减少Ca O的比重, 增加K2O+Na2O的比重, 逐渐调整瓷石与釉灰的比例。瓷釉中熔剂Ca O含量较高, 高温过程中釉粘度小, 流动性大, 在还原焰过程中还容易吸烟, 影响釉面质量;而K2O+Na2O含量的提高, 可提高釉的高温粘度, 增大熔融温度范围, 以及降低吸烟的可能性。入元后, 尤其是卵白瓷的釉中更是减少釉灰的使用量, 而进一步加大风化程度较差的瓷石即釉果作为配有原料。此外, 五代、宋、元这三个时期的景德镇窑瓷釉中的含铁量的区别也不是很大[13]。

由此可得, 景德镇窑宋代白瓷与五代青瓷在胎釉方面的差异均比较明显, 但是与五代白瓷的胎釉成分基本一致。那么,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景德镇窑五代白瓷与宋元青白瓷之间的区别呢?本文通过制瓷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分析, 找到了答案所在。

首先, 从瓷釉的化学组成角度看, 景德镇窑瓷器, 包括五代青瓷、五代白瓷、宋元青白瓷以及元明清青花瓷等均系铁系透明釉, 所以胎体颜色也是影响瓷器色泽的重要因素。因此, 此类瓷器的色泽是胎与釉两者共同决定的。显然, 五代青瓷的青灰色胎体, 而五代白瓷、宋元青白瓷的白色胎体, 对各自最后的色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倘若五代青瓷与白瓷的瓷胎换位一下, 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同理, 若宋元青白瓷与五代青瓷互换瓷胎, 那也无所谓青白瓷了。

其次, 铁是景德镇窑瓷釉最重要着色剂, 铁含量一般在0.8%~1.2%左右。仔细观察五代白瓷, 会发现其色并非纯白色, 或偏黄灰, 或偏青灰, 只因釉过薄不易觉察, 偶有积釉处, 与青白瓷如出一辙。而青白瓷的釉层明显较白瓷要厚, 从标本断面可见基本在0.2mm左右, 刻划纹积釉处可达0.5mm及以上。从目前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亦可找到证据, 普通瓷器需要吹釉2~3遍即可, 而青白瓷则多达5~6遍及以上。釉层厚薄是瓷器呈色的重要因素, 五代白瓷因其釉薄显胎之白色则成白瓷;青白瓷釉层较厚且厚薄相间, 薄处釉面透胎显白色, 釉层厚处釉面泛青, 因此青白相间, 青中有白, 白中显青。釉呈青色主要是着色亚铁离子Fe2+的吸收造成的, 釉层厚, 即光在釉中传播的路程越长, 吸收越多, 颜色就越深;釉层薄, 即光在青白釉中传播的路程越短, 吸收越少, 颜色就越浅[14]。青白瓷在烧制过程中, 釉面会根据胎体凹凸状况自动流平积釉, 形成厚薄有致的釉面, 釉层厚处偏青, 薄者透胎而显白。因此, 景德镇窑青白瓷大多有刻划装饰, 也比较适合刻划纹饰。

最后, 烧制过程是青白瓷制作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关键是要掌握好烧成曲线和烧成气氛。尤其是合适的还原气氛也是烧制纯正青白瓷最重要的一点, 还原不足则釉色发黄, 还原过分则容易吸烟。这也是早期青白瓷釉色不纯正的原因。另外, 合适的烧成温度也非常关键, 如烧成温度过低则釉面未尝烧透也没能流平, 刻划纹饰不能淋漓精致的体现出来, 温度过高则造成釉层龟裂及釉色挥发等后果。

结论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盛烧的历史名瓷, 其色泽青白相间, 这是釉层与胎体的共同结晶, 并非釉色单一功效。科学地说, 青白瓷是一种透明青釉白胎瓷, 其釉层较厚, 属于铁系釉系统, 在

浅析两宋山水画的历史发展及影响

宋冠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在中国的绘画史中山水画的历史悠久, 并且对中国绘画所追求的“形”“神”“意”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绘画;山水画;历史发展

中国山水画真正逐渐走向成熟是在隋唐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渐渐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 在后唐五代时期荆浩李成等一些山水大家和山水画论的出现使山水画变成了一个新的画种。到了宋代是我国文人山水画的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的描绘, 而是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精神境界的体现, 这也是山水画成为我国主要绘画种类的重要原因。

由于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提出“文治盛世”“崇文抑武”的政策, 文人们社会地位得到了尊重, 名人学士蔚然兴起, 同时文人思想活跃, 对山水文人画得的飞速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氛围。同时宋代社会问题与民族矛盾不断使得宋代文人希望借助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而宋代文人山水画的发展, 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从以前注重写实和记述发展到宋朝的山水画更加注重精神情感的表达、注重画的“意”与人的“气“相结合。讲究“意”“气”结合, 讲究精神境界, 因此古人将中国山水画的以一种高雅的深邃的境界体现在我们面前。

宋代的山水画也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由于社会发展不同南北两宋的绘画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北宋院体山水画注重理法和写实, 但南宋更注重笔墨形式和巧妙的布局。后唐五代的先驱对宋代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早期山水画遵循“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法理, 到了隋代有所发展, 要求画面要符合自然规律, 空间处理和山水的排列得当, 山石与树木也要错落得当。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太行山中, 对山川切实感受用心领会, 总结了一系列规律, 在他的《笔法记》中云:“凡树万本, 方如其

烧制过程中要掌握好合适的烧成温度和气氛。纯正的青白瓷胎体润白, 釉层青透, 适合刻划花装饰。

真”“搜妙创真”并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 他所提出的山水画的理论和观点对“北宋三家”、郭熙画派及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山水画家影响极大。然而影响不同山水画派和山水画家的不仅仅只有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法就是皴法, “皴法”只是作为一个山水画重要元素其初只是为了能够更真实的表现山石的肌理状态, 然而宋代的大家和各个流派在“搜妙创真”的影响下, 根据不同地域形态的创造了符合不同地貌的“皴法”, 如为适宜表现江南山川的的董源创立了“披麻皴”而不同于荆浩干落有力“的小斧劈皴”;李成根据齐鲁地域特点而创立“卷云皴”;范宽以关陕地区的太行山石风貌而创立苍劲有力的“雨点皴”;郭熙虽然以李成为师, 但在以后的创造中更有寄情山水多了一份深意和真情创立了北宋一大画派。他们百家争鸣, 变化无穷, 又注重“气象萧疏, 烟林清旷”“峰峦深厚, 势伏雄强”气势和意境。对宋代山水画的影响不仅仅在技法上还有作品的意境与气韵, 因此宋代山水画构图气势庞大, 笔墨严谨, 技巧精纯, 意境悠远。

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将山水画创作的验总结于《林泉高致》一书, 对当世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郭熙的《林泉高致》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就是影响古今的“三远”绘画理论, 因此在古今的中国山水画中总是“三远”交错, 此交错之感使画面深邃幽远如身临其境。所谓“高远”让你体会山峰的高大雄伟, 如身临其境;“深远”让人感到深邃悠远;“平远”视野开阔, 心旷神怡。郭熙提出的“三远”奠定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绘画原理并与西方绘画所遵循的焦点透视截然不同, 使追求意境的中国绘画有了充分的理论基础。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认为创作山水就首先从外界入手深入自然感受自然万物的形态变化, 以及自然节气的交替规律。再从人的内部升华自我

摘要:青白瓷在景德镇制瓷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青白瓷色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 青中有白, 白中显青, 并因此得名。青白瓷这种青白玉般的特征并非釉色单一功效, 而是釉层与胎体的共同结晶。青白瓷属于铁系釉系统, 在烧制过程中要掌握好合适的烧成温度和气氛。纯正的青白瓷胎体润白, 釉层青透, 适合刻划花装饰, 科学的说是一种白胎透明青釉瓷。

漫谈景德镇民窑青花 篇11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然而唐青花并不是唐代陶瓷装饰的主流,在扬州唐城出土的青花瓷片上,青花主体及装饰多为植物纹,如花草相缠的蔓草纹、宝相花,团形花等,只有少量动物纹、青花色调虽鲜艳,并有晕散现象,但色调浓处有黑色小斑点、胎釉灰、釉质多气孔,加之唐代尚豪华、器丰满、色华丽,多采用釉色装饰,这使得唐青花昙花一现,没有得到推广和发展。同样宋代青花色暗蓝,不鲜艳、坯体釉质灰黄,如:浙江龙泉城南北宋金少寺出土的青花瓷残片、胎质较粗糙,腹壁胎体作红色,口部呈奶白色;内外均施釉、口和腹上部釉层较厚,釉色白中泛蓝,青花纹饰绘在外壁胎面、形如盛开的菊花,青花色调暗淡,色泽不鲜艳,这与钴土矿色料不纯有关,这些因素致使青花装饰的魅力无法展现。直到元代,青花才开始得到大量发展,元代前中期的青花虽然呈色蓝中暗灰,但从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看却颇具匠意,如:狮首纹、象首纹、如意朵云纹等丰富了器形的变化。到了元代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技术完全成熟,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里泛青,光润透亮,青花料色青翠,色泽光彩鲜亮,装饰题材也十分丰富,如植物题材方面,除了宋代的牡丹、莲荷、菊花、宝相花等还新增了松、竹、梅、灵芝、蕉叶、枣花、山花、月季等,动物题材方面则新出现了孔雀、白鹤、麒麟、狮子、海马、异兽等。元代青花还采用流行的戏曲故事作为装饰画面,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元代青花装饰艺术,不仅继承了汉唐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明代景德镇青花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元代的青花艺术。从烧造技术到制瓷原料和青花色料上都为明代民窑青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前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这时民窑从胎釉到制作技术比元代有了进一步提高,胎土淘练精细,胎体温润细腻,轻重适度,釉面平净,釉层晶莹肥厚、青花发色深兰苍翠,明艳深厚,料色透入釉骨,线条往往有晕散现象,很象中国写意画在宣纸上形成的墨晕,使画面显得深融沉着。永乐、宣德民窑青花料有的采用进口原料,即文献记载中的“苏麻离”青料,价格昂贵,但呈色好。据从湖田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虽然早在宣德年间,民窑青花器也有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烧制的宗教用器和民用品,但明初到成化以前的产品,用得较多的还是国产料、其色泽比“苏麻离”青稍灰,没有黑色的斑点。这样民窑青花的发色也就有呈色上的区别,不如官窑器色泽鲜亮。人们总认为民窑无论是技术还是工艺都比较粗 劣,实际上民窑生产在装饰、器型上已日趋丰富多 变,制作工艺也日臻成熟。在装饰上,明代早期民窑青花装饰采用一笔勾划的技法,执笔连贯,一气呵成,青花色晕圆润,笔法简洁,风格古朴淳厚,如:明代吉祥纹饰蝙蝠、鱼纹、如意纹都几乎是一笔连划而成,仿佛书法之行草,意到笔到,这种大写意的中国水墨画技法运用到青花装饰上,使得青花装饰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正应合谢赫《画品》中的意韵。这种技法的形成即受中国画的影响又与明代民窑陶瓷器皿大批量生产有关,由于绘瓷匠人劳作的强度大,使得一些青花纹饰装饰程序化、纹样也由繁复变为简 略,这样既降低了绘制的难度,又增加了瓷器的产 量。装饰题材上纹样较之元代变化也大,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都很丰富,植物纹中的牡丹、莲花、蔷薇、山茶花等形态比元代生动、富于写生趣味。动物纹流行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特别是龙纹比之元代,具有装饰形式化的倾向,龙的整体比元代龙纹丰满、粗大。到了明代中期,以成化宣德为代表,景德镇民窑逐渐改变了朴素凝重的风貌,胎体轻薄,近光透视呈牙白或肉红色,青料采用国产青料“平等青”,也叫“陂塘青”。烧成后呈现柔和、淡雅而透彻的兰色,并且装饰技法上以勾勒渲染为主,并适应青花色料如水墨的特性,用渲染填色的技法使得所绘纹饰层次丰富,典雅柔和,装饰轻松愉快,疏简轻柔。花鸟、婴戏、梵文、龙以及树石纹饰大量使用,纹饰线条纤细,画意飘逸潇洒,可以说不论民窑、官窑都具有这种轻灵秀巧的艺术风韵,如扬州出土的成化年景德镇民窑烧造的青花碗,青花纹饰笔法流畅、疏密有致,莲花纹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树筋采用淡描双勾法。成化青花瓷器富于秀丽清雅的艺术特色,装饰性强,花纹多图案式,流行规矩花,有的器皿内外“夹彩”,并流行“斗彩”和“填彩”。确实具有别具一格的装饰意匠。

明代中晚期民窑则以嘉靖,万历为代表。自嘉靖起,青花色料一改成化青花的淡雅,呈现出一种兰中泛紫的厚重色调,造型也开始趋于多样化。除了日用器皿外,还有各种宗教供器,尤其以道教供器居多。青花纹饰除动、植物,吉祥纹外,还大量出现道教纹饰:如八仙、八宝、八卦、灵芝捧八卦等。青花绘制更加精细、画意潇洒,人物体态修长、姿态飘逸。万历时期新兴纹饰更多,万历青花瓷风行锦地开光装饰,开光式样繁多,有压字锦、古钱锦、梅花锦以及圆形、长圆形、长方花瓣式样,纹饰有简有繁,用笔精致挺拔,构图较严谨。特别是嘉靖、隆庆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官搭民烧制度的实行,有一些高级的民窑青花瓷器,其胎、釉制作的精细程度和官窑器相仿,而且纹饰上也可能冲破了官方的规定。据《江西大志》载“青色狼藉……流于民间,其制作无复分”。可见民窑与官窑制瓷无论在造型、纹饰、工艺上都几乎没有多大的差距。这一时期的民窑青花瓷器还有供中、上层地主官僚使用的极精细制品,并在瓷上绘有款识。 例如:“博物斋藏”“京兆郡寿房记”“东书堂”等,万历时期,景德镇民窑还为外销欧洲特制大批青花器皿,图案装饰都为欧洲风格。

明代末期,民窑以天启、崇祯时期为代表。青花瓷遍布世界各地,明末民间青花瓷器图案装饰题材也丰富多样,完全突破了历来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写意山水也很盛行,画面构成上也如国画配诗题跋。笔者认为,明代末期的青花装饰对清代民窑青花的艺术风貌也有积极的影响,这种继承性在清代青花的装饰技法上尤为突出。特别是在青花领域,表现形式多吸收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草草几笔的山水、人物、还加上国画的题跋。这种利用青花色料特性的技法,即可作工笔,也可为写意。与在宣纸上、绢上作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民窑匠人也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料,如民间剪纸、年画、木刻版画,绣织等。装饰题材也丰富多彩,除大量花果图案,吉祥纹样外,还有许多戏曲人物、民间传说,麒麟异兽,还包括了宗教题材。许多丝织纹饰如团花、缠枝、几何形等也经常运用到青花瓷的装饰中。由于民窑青花把许多有用的艺术形式融合到一起,因而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形成了格调奔放、典雅敦厚的艺术特色。

纵观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特色的形式与发展,以及明代陶瓷生产的基木面貌和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不仅为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它那奔放、典雅、秀丽的艺术特色激发了世界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共鸣。“悠悠岁月,漫漫瓷路”。景德镇民窑的辉煌不只是代表过去,它更激励了我们这一代青年陶艺爱好者去探索,去追求更高的艺术高峰。

电话:13133981831

景德镇名家陶瓷市场分析 篇12

1 当代景德镇名家陶瓷情况

世界陶瓷看中国, 中国陶瓷看景德镇, 几乎全国优秀的陶艺家都汇集在景德镇, 他们为了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景德镇在全国所有生产陶瓷的城市当中, 是陶瓷艺术家数量最多的陶瓷之都。据相关数据的统计, 景德镇到目前为止拥有国内知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人,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56人,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26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的陶瓷工艺美术人才630多人。

景德镇名家陶瓷主要有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薄胎瓷、颜色釉瓷、雕塑瓷。景德镇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之一, 通过将氧化钴料在胎上描绘纹样的方式, 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 当代景德镇陶瓷的“青花王子”张天明大师创作的《迎客松》受到各界热捧;粉彩也称为软彩, 是景德镇土生土长的, 独有的瓷上装饰形式, 表现力强, 其主要通过在彩色颜料中加铅粉然后在瓷器上绘画, 使得图案更有立体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的《清代颐和园》、《曲阜三孔》、《景德镇御窑盛景图》至今仍然是同行眼中的鸿篇巨制。景德镇玲珑瓷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通过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米粒状再填入玲珑釉料, 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玲珑瓷产品除了茶具, 还有酒具。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余文襄的《冬趣图》让大家叹为观止。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 要求极高, 古人吟诵其曰:“只恐风吹去, 还愁日灸销。”

2 景德镇名家陶瓷的市场情况

2.1 景德镇名家陶瓷的市场分布

目前, 景德镇已经形成了由陶瓷大世界、华阳时代陶瓷广场、景瀚陶瓷广场、金昌利、国贸广场、中国陶瓷城、莲社北路、景德镇雕塑瓷厂、锦绣昌南、樊家井仿古街、中华陶艺村等组成的专业陶瓷市场。雕塑瓷厂明清园的名人作坊区、中国陶瓷文化第一街, 也有很多名家的工作室。高档名家陶瓷的销售市场包括类似于陶瓷大世界、莲社北路、景德镇陶瓷馆的那些分散的陶瓷卖场, 莲社北路名人名作一条街是中华陶瓷第一街, 是欣赏陶瓷艺术品的最佳去处, 景德镇陶瓷馆和陶瓷大世界就在其街道附近。除上述几个名家陶瓷作品集中卖场以外, 如中华陶艺村、华阳时代陶瓷广场等卖场也设立了陶瓷名家的工作室并有名家陶瓷作品出售。

2.2 景德镇名家陶瓷的作品价位

景德镇当代名家陶瓷作品中价格最高的无疑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教授的作品, 这些陶瓷大家的作品售价在万元甚至是数万元以上。其次是江西省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 他们的陶瓷作品售价可能要比以上陶瓷大家的作品售价要低一点, 价位在数千或万元以上。而景德镇市高级工艺讲师、美术师等的陶瓷作品售价一般在数百元至数千元之间不等。陶瓷作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其名气和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 艺术价值排在第一位, 与经济价值成正比 (见表1) 。

3 景德镇名家陶瓷的总体消费态势

3.1 消费者购买动机

消费者购买景德镇名家陶瓷动机主要是出于保值增值心理、兴趣爱好、追求文化品味、怀旧心理、归属心理等 (见图1) 。陶瓷收藏大部分都是受到了经济利益的诱导, 大部分的收藏家也是聪明的投资家, 他们看到了收藏行业的发展潜力, 其回报率比房地产、股票都更高, 保值、增值情况很好。

名家陶瓷消费者大都是在兴趣爱好、追求文化品味下收藏购买的, 他们往往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是较富裕阶层, 喜欢附庸风雅, 以彰显身份和财富。还有部分老年陶瓷收藏者大多出于怀旧心理, 收藏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时期的陶瓷作品, 这是对过去亲身经历的一种怀念与追忆。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众多收藏家通过陶瓷收藏, 很自然地成为一个陶瓷收藏群体, 并不断地互相交流和学习, 以满足个人的归属感。

3.2 总体消费态势

众所周知, 景德镇名家陶瓷创作的生产价值是非常高的。由于它周期比较长, 数量比较少, 所以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首先, 由于需求量小, 导致市场价格高;其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质量, 对作品的需求量也暴增。目前, 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价格已经破百万元大关, 有些甚至达到千万元。这些陶瓷大师的作品对刚刚入门的陶瓷爱好者和投资收藏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然而中青年艺术家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他们是景德镇比较活跃的艺术家层级。他们的作品有特色, 原创性强, 价位一般在5000~30000元之间, 且作品选择余地多, 升值空间大, 有着极佳的市场前景。

4 景德镇名家陶瓷销售模式

(1) 工作室直接销售陶瓷作品。景德镇陶瓷名家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而在工作室边创作边销售是一种普遍的销售模式, 消费者可以直接到其工作室购买陶瓷艺术作品, 既可以观赏作品也可以欣赏作品的创作过程, 给人一种真实的文化创作氛围, 既有利于名家创作者创作宣传, 又可以打造自己的陶瓷品牌。

(2) 代理商代售。部分景德镇陶瓷名家为了安心创作, 一般会找代理商, 授权代理商专门销售他们的陶瓷艺术作品, 并给予代理商一定的销售提成, 这样的分工更便捷合理, 以便有较多的时间专心创作。

(3) 签约买断。一些陶瓷作品投资销售商会通过签约买断的形式, 购买一些他们认为有较大潜在升值空间的新一代陶瓷名家作品。这些新一代陶瓷名家作品一般随着年龄增大, 其作品价格就越高, 而这些投资商的及时买断, 既有利于其谋取高额利润, 又有利于新一代陶瓷名家的迅速成长。

(4) 展览会。陶瓷名家个人陶瓷作品展览会及各名家之联合展卖会, 不仅拉动了高端陶瓷消费, 搞活了展览会艺术文化氛围, 而且体现景德镇陶瓷名家作品的稀有性和保值增值性, 吸引了大批的陶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 来交流、玩赏、购买, 促进了陶瓷文化交流与碰撞。

(5) 捐赠。景德镇部分当代陶瓷名家自愿捐赠自己的优秀作品或作品销售款, 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自己的作品, 从而提升自己的名气, 赢得潜在的陶瓷消费者。

(6) 名家陶瓷拍卖会。部分陶瓷名家通过陶瓷拍卖会, 以公开竞价的方式, 炒作自己的陶瓷艺术品, 从而提升自己的名气与销售价格。

(7) 网络销售。陶瓷网与研究所共同打造网络销售平台, 网络产品资料丰富, 更有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艺大师等。

5 影响景德镇名家陶瓷作品市场销售的因素

5.1 政治、经济因素

名家陶瓷消费群体虽大, 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消费弹性也较大。名家陶瓷消费弹性和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影响。如果是兵荒马乱年代, 人们都缺衣少食, 那就不用谈名家陶瓷这种收藏品了。如果是社会政治经济稳定, 人们丰衣足食, 必定追求精神上、艺术上的享受, 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发展必定也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近年来, 改革开放, 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富足, 产生了一大批富裕人群, 他们在物质富足之后, 开始追求艺术享受、精神上富足, 而名人陶瓷作品艺术性、装饰性和时代性, 则是他们心灵净化的较好艺术品, 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和富裕人群的追捧。

5.2 市场运营环境

名家陶瓷作品市场运营环境直接影响了名家陶瓷作品的销售。2014年陶瓷市场的持续疲软低迷, 就使得名家陶瓷价格的不断下跌, 2015年又趋于平稳。随着互联网的推广, 陶瓷电商的崛起, 名家陶瓷营销环境发生了变革。

互联网营销大大减少了名家陶瓷销售的流通环节, 大大降低营销成本, 使得景德镇名家陶瓷作品的销售不再拘泥于景德镇地区, 通过发达的网络、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形成一条产业链条, 大大促进了景德镇名家陶瓷的宣传推广与发展, 传媒力量的增强, 打开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 扩大了影响, 提高了社会认知度。

5.3 陶瓷名家知名度

陶瓷名家的知名度直接影响了其作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和行情, 知名度越好, 销售情况越好, 价格也越高。如景德镇陶瓷泰斗王锡良的陶瓷作品售价就极其高, 如他的粉彩作品《献寿图瓷板》, 以149.5万元高价售出, 《黄山四千仞瓷板》更是以782万元的高价售出, 这也创出了当代景德镇名家艺术陶瓷销售新高。

5.4 陶瓷名家本人因素

陶瓷名家是陶瓷艺术品的创作者, 他们本人的艺术天份、创作精神、文化修养、创作经验、艺术表现手法等因素是陶瓷作品销售的内在影响因素, 直接造就了陶瓷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欣赏度。陶瓷名家本人创作天份和艺术表现手法越高, 艺术作品价值也就越大。

摘要: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瓷都”, 世代名家辈出, 因创造了不少精巧的陶瓷艺术作品而成为中国陶瓷艺术高度成就的代表。景德镇陶瓷名家风格独特、扬名四海, 在艺术风格上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式美感。本文试图从陶瓷名家情况、市场分布、消费者购买动机、总体消费态势、销售模式、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景德镇名家陶瓷市场进行分析, 以提升景德镇名人陶瓷作品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 使收藏家更愿意购买景德镇当代名人的陶瓷作品, 从而兴旺景德镇名家陶瓷市场, 提升景德镇名人陶瓷的艺术生产力。

关键词:景德镇,名家陶瓷,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郑乃章, 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 [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3]马建翠.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

[4]胡林荣, 朱云莉.论当代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价格的形成[J].中国市场, 2008 (06) .

[5]王芳.浅谈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 (04) .

【香日德镇】推荐阅读:

上一篇:机组防雷下一篇:小学数学的逻辑之美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