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育苗

2024-06-19

无土育苗(共10篇)

无土育苗 篇1

观赏蔬菜是指具有优雅的株姿、奇特的外形、绚丽的色泽, 既可作为蔬菜食用, 又有极强的观赏价值的蔬菜[1]。其种类繁多, 既有草本植物, 也有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既有种子繁殖, 也有多年生宿根植物等, 可以观花, 也可以观叶、观果, 有的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如:霸王花、金瓜、樱桃番茄、彩色椒、抱子甘蓝等。这些集观赏、食用、绿化、美化为一体的观赏植物, 十分符合人们对营养、保健、观赏等方面的需求, 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因此, 对观赏蔬菜的质量要求很高[2]。由于各种颜色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温度、光照及糖原基, 如果条件不满足, 往往着色不好, 果实发育不良, 所以在栽培过程中技术要相对复杂, 其中育苗技术是关键, 而简易无土育苗技术因其简便易行而深受广大种植者的欢迎。

1 简易无土育苗的特点

简易无土育苗技术取材方便、成本低、苗壮、苗齐、生长快, 根系发达, 定植后缓苗快, 土传病害轻, 早熟, 丰产[3]。

2 无土育苗基质和营养液

2.1 无土育苗基质和营养液要求

育苗基质的通气性要好, 养分、水分要供给充足, 这样幼苗的生长速度要比床土育苗的快, 根系成倍的增长, 有利于缩短苗期。育苗的基质及营养液配方要适当, 再加以光照、温度等条件的人工控制及调节, 配合必要的机械化、自动化设施, 有利于远距离运输时节省劳动力, 成活率较高, 为连续成批培育观赏蔬菜商品苗制造有利条件, 较易实现蔬菜育苗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4]。

2.2 无土育苗基质的配制

育苗基质多种多样, 应用时可根据情况, 就地取材。一般多选用蛭石、草炭、岩棉等材料, 也可选用锯末、稻壳、炉渣等。它们单独或几种混合使用。

2.2.1 草炭+蛭石

以2∶1的比例混合作基质, 育苗效果较好, 幼苗生长健壮, 且与基质结合比较紧密, 不易散坨。

2.2.2 草炭+蛭石+珍珠岩

以1∶1∶1的比例混合作基质。基质必须消毒, 可将基质装入消毒柜内, 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2.2.3 碳化稻壳+腐熟马粪

在碳化稻壳中加上1/2~1/3体积完全腐熟、细碎的马粪。马粪较疏松, 也含有一些营养元素, 保水性较单用稻壳好。在育子苗或分苗浇第1次水时, 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 以杀灭各种有害病菌。

2.3 无土育苗的营养液配制

不同种类的观赏蔬菜所要求的营养液成分不同。营养液中微量元素按常规添加, 每1 000 L水中加入硼酸3.00 g, 硫酸锰2.00 g, 硫酸锌0.40 g, 硫酸铜0.05 g, 钼酸钠3.00 g, 铁元素用15.00 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12 g七水硫酸亚铁熬制。以上为营养液的标准用量,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要酌情进行调节 (见表1) 。营养液pH用磷酸调节至6.0~6.5。

注:配方是每1 000 L水中加入量

3 无土育苗的容器

3.1 育苗盘

育子苗可用塑料育苗盘, 规格有55 cm×28 cm×5.5 cm和62 cm×26 cm×5 cm, 根据孔穴的大小分为50孔、72孔和128孔。

3.2 育苗钵

育成苗时采用黑色10 cm×10 cm的塑料育苗钵。其成本低, 黑色钵体利于吸热, 定植时不伤根。清洗后可重复利用。

4 无土育苗的管理

4.1 播种

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在育子苗的容器中, 摊平压实, 厚度4 cm, 将催出芽的种子撒播在上, 再覆盖1 cm厚的基质。然后用喷壶浇透清水, 盖一层地膜保湿[5]。

4.2 温度的调节

各种观赏蔬菜的种类不同, 苗期所需要的温度也不同, 要按常规方法进行。对喜温的果菜类要保证夜温, 以免出现寒根和低温抑制生长的现象。

4.3 营养液的管理和使用

营养液的浓度因观赏蔬菜的种类、生育时期、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改变, 一般苗期营养液宜淡, 生育旺盛期宜浓[6];夏季宜淡, 冬季宜浓;强光栽培宜淡, 弱光栽培宜浓。营养液在使用过程中, 应随着浓度的升高或降低, 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夏季营养液含氧量不足, 可通过搅拌、营养液循环流动、适度降低营养液浓度或用充气泵向其中充气加氧等措施来提高含氧量。

幼苗出苗后浇营养液, 分苗至缓苗前每天只浇清水湿润基质, 缓苗后开始浇营养液, 晴天时每天浇1次, 于15∶00再补浇1次清水。阴天不浇或少浇。

4.4 分苗方法

根据不同观赏蔬菜的种类, 按常规育苗时间分苗[7]。在育苗钵内装满基质, 中间扎一眼, 轻放子苗后压实浇水, 同时注意保温, 尽快缓苗。

4.5 苗龄的确定

无土育苗比常规育苗明显缩短苗龄, 不同的蔬菜有所不同。如苗龄过长容易造成根系老化, 定植后缓苗时间过长, 推迟初采时间, 易感病和早衰;苗龄过短, 植株的营养生长没完成, 定植后容易徒长, 结果晚, 前期产量低。

4.6 定植

当秧苗的根系完全充满育苗钵时就可以定植[8]。开沟后按规定距离放苗, 浇水覆土, 扣膜保湿保温。

参考文献

[1]夏春森, 孙玉.观赏蔬菜人人可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71-93.

[2]史吉平, 胡琦.观赏蔬菜[M].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8-41.

[3]陈杏禹.蔬菜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3-47.

[4]宋明.观赏蔬菜生产技术[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4:56-60.

[5]徐坤, 卢育华.50种稀特野生蔬菜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10-116.

[6]常广玉, 王丽丽.观赏蔬菜种类及栽培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5 (24) :48-49.

[7]李玉佳, 彭漫锋, 杨华杰.室内观赏蔬菜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03 (5) :60-61.

[8]谢伟平, 潘启取, 曹健松, 等.瓜类观赏蔬菜的主要品种及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 2002 (4) :25-26.

无土育苗 篇2

无土育苗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

通过无土育苗棉花与常规育苗棉花移栽后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的比较,结果表明,无土育苗棉花移栽后缓苗期推迟,棉苗偏小,蕾铃期营养生长量亦偏小,单株果枝、果节量偏低,棉花铃重相对较低;无土育苗棉花的.优质铃成铃率较高,盛铃期后成铃速率高,持续时间长,结铃多,产量高;同时,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效应.试验中,无土育苗棉花前期活棵慢,发苗迟,苗间差异大.9号台风以后,秋桃成铃率降为最低,表明其根系比较浅,抗御干旱和雨涝的能力较差.

作 者:张培通 徐立华 杨长琴 杨德银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刊 名:江苏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5)分类号:S562.01关键词:棉花 无土育苗 产量 生长发育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 篇3

二、适时播种:趁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播前苗床浇足水,以手握紧育苗营养基质有水渗出不下滴为宜,然后用钉上大钉的专用木条(大钉间距10厘米)顺厢拉出3厘米深的播种行,按3厘米的株距进行播种.每穴播一粒种子即可。播种时间视移栽时间而定,最早可在4月上旬播种,一般苗龄30天左右即可移栽。如需延长苗龄,可适当稀播。播后用营养育苗基质覆盖抹平床面,用木板轻轻镇压。床面盖地膜后搭拱棚,压紧覆盖农膜,开好排水沟。

三、苗床管理:如天气晴朗,7天左右齐苗后揭开床面的地膜,在子叶平展至一叶一心期灌专用促根剂一次。方法是:将促根剂原液稀释至100倍,每平方米苗床需用稀释液3公斤,用手摇喷雾器去掉喷头在行间浇灌,不要将稀释液喷到叶片上。其他管理技术同普通苗床。

四、移栽前管理:移栽前5-7天日夜炼苗(遇寒冷或雨天仍需覆盖)并浇适量的送苗水,为方便取苗,取苗前不再浇水,在移栽前2—3天喷保叶剂防萎蔫,可提高成活率。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用保叶剂15~20克,稀释10~15倍后均匀喷在棉苗叶片上。

五、取苗和浸根:移栽当天取苗,取苗时先从苗床一头用手扒开营养育苗基质到床底,露出根系,轻轻取出苗抖掉基质,尽量少折断或不折断根系,扎成40-50株一捆的小捆,放在促根剂100倍稀释液中浸根,要求根系全部浸入,不能淹没棉苗叶片,10~15分钟后取出移栽。如用地膜包好根系,可远距离运输而不降低移栽成活率。

六、移栽:在整好的大田内按计划移栽的密度开沟或打穴10~12厘米深,放苗覆土,将苗栽正栽紧,浇“安家水”。视水源远近,每人每天可移栽1000-1200平方米大出。

棉花无土无载体育苗移栽技术 篇4

1)播前物质准备

(1)种子准备

选用当地推广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农业部颁发标准,要求籽粒饱满,成熟度好,发芽势好,发芽率不低于80%;亩用种量根据移栽密度计算,备足种子待用。

(2)棉花无土育苗基质准备

按照移栽密度和移栽苗龄,确定苗床,一般苗床铺基质深度不低于10cm,计算所需育苗基质体积。

(3)棉花促根剂准备

使用促根剂可以促进根原基发生,加快根系生长和返苗,提高成苗率。

(4)保叶剂准备

在移栽前使用保叶剂,可以减少叶片失水,使移栽前后萎蔫现象不发生或者轻度发生。

2)建床

(1)床址选择

选择苗床要求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不应该选择在阳光不充足的林木下和建筑物后的背阴处。

(2)苗床面积计算

按移栽密度确定苗床面积。移栽叶龄2~3片真叶,苗床播种行距为10cm,株距为3cm,每平方米苗床净面积可育苗300株,移栽密度2000株/亩,建苗床净面积7~8m2。

(3)建床

苗床建成长方形,深15cm,底部铺垫防渗水物质,如塑料膜,然后铺上无土基质,基质厚度10cm。鉴于苗床形状必须利于播种操作和苗床管理,苗床播种前可增温,采取先晒床后播种,也可即制床即播种。苗床补墒供水设施同一般营养钵育苗是一样的。

3)播种

(1)苗床播种时间

移栽适宜苗岭2~3片真叶计算,移栽时间5月上旬,育苗时间大致在4月初,一般比营养钵育苗时间推后5~7d。

(2)苗床播种

由于出苗率通常为75%,一般按移栽密度加25%的种子量备种和播种。选择晴天播种。首先浇足底墒水,以手握基质成团且不渗水为准;按拟定好的播种密度进行播种,1穴1粒,播种深度2.5~4cm,用无土育苗基质覆盖,轻填压,抹平床面,覆盖农膜,并搭好弓棚。

2、苗期管理

1)苗床管理

(1)浇灌促根剂

棉苗1叶1心期时,灌促根剂1次;要求在行间均匀浇灌,灌到棉苗根部,忌喷施。使用前先将促根剂摇晃均匀,然后稀释为10倍液,每次每平方米苗床灌稀释液1.5L左右。

(2)掌握温度,防止高温烧苗

温度是棉花苗期生长好坏的关键,因此要做好苗床温度的调控工作。棉花从出苗到子叶平展阶段,要求温度保持在25℃左右,特别是齐苗后要注意调节温度,及时进行小通风,防止形成高脚苗。棉花长出真叶后,苗床温度保持在20~25℃,经常通风炼苗,早上8~9时打开两头和中间通风,下午4~5时覆盖,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要白天揭膜,傍晚覆盖。

(3)及时补水

根据基质墒情补水2~4次。

(4)间苗、除草

齐苗后及时间苗,去劣留壮;及时拔出杂草,促进棉苗健壮生长。

2)移栽前管理

(1)栽前炼苗

移栽前5~7d日夜通风炼苗,使棉苗逐渐适应外界气候条件,确保移栽后的成活。但遇雨或天气寒冷,仍需覆盖。

(2)浇足“送苗水”

苗床在移栽前的3~5d要喷施量的“送苗水”,取苗前不再浇水,保持基质适宜含水量,方便取苗。

(3)喷施保叶剂

移栽前2~4d叶面喷保叶剂,可减少叶面蒸腾造成棉田萎蔫,提高成苗率。使用前先将保叶剂摇晃均匀,按重量比稀释10~15倍,每平方米苗床喷施稀释液200ml。

3)基质的保存和再利用

(1)保存

为了节省成本,当年基质可以第2年使用,因此需要保存。方法是清除基质中的残体,如残根及茎叶,然后晾晒风干,过筛后装入袋中,或放入石砖砌置的小池中。也可留在原苗床上,用农膜覆盖,浸雨水淋湿或浸泡,下年可以继续使用。

(2)基质的再利用

野生刺龙芽温室无土育苗技术 篇5

关键词:无土育苗技术;刺龙芽;温室;种子催芽;人工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2-0003-03

刺龙芽为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灌木,是珍稀山野菜,不仅营养成分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近年来,山野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依靠采摘自然生长的山野菜已无法满足需求,且使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人工繁育刺龙芽种苗,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有规划的发展楤木经济林,使其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山野菜生产基地,进而形成山野菜产业化链条,使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发展刺龙芽经济林,首先要解决的是种苗问题。刺龙芽的种苗繁育有种子和根段两种方式。根段繁殖受资源的限制,繁殖效率较低,破坏资源较大,不适合楤木业化开发。而刺龙芽温室产业化无土育苗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 刺龙芽驯化栽培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刺龙芽作为珍稀野菜被大量采食及出口。90年代初,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东部地区野生的刺龙芽被大量砍伐,用以保护地反季栽培,严重破坏了其储存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为保护野生资源,在90年代中期相继采用刺龙芽种子进行人工繁殖。

刺龙芽种子属于生理性深休眠种子类型,如果不采取措施打破休眠,发芽率很低。将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其发芽率可达30%~40%,但春季露地播种的出苗率仅为5%~8%。90年代末,针对上述情况,相继开发了刺龙芽人工催芽新方法,使发芽率达到60%~65%,但其基本原理仍未脱离种子层积处理方法,春季露地播种的出苗率仍只有12%~15%。由于出苗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种子资源浪费及春季露地播种出苗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而人工催芽可解决刺龙芽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低造成的资源浪费及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春季露地播种出苗少、成苗质量低、木质化程度差的局面。

2 刺龙芽驯化栽培措施

驯化是指从野生环境向人工栽培环境适应过程中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措施与手段,以达到成功栽培的目的。长期生长在野生状态下的植物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土壤以及生态位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形成了固定的生长发育特性;一旦进入人工栽培状态,往往会出现不适应或不符合栽培要求的某些性状,如种子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植物各器官生长不平衡甚至失调、抗逆性降低、品质明顯改变、植株死亡等。不经过一定(或较长)时期的驯化或采用一些特殊的驯化措施,难以完全满足人工栽培要求。

野菜驯化过程就是野菜与栽培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根据野菜特性采用适宜的“引导措施”以及现代技术,是缩短驯化过程、保证栽培成功的基本途径。

2.1 两头在山人工繁苗

对刺龙牙采取“两头在山,加速繁苗”的措施,即从山上采收种子,利用现代育苗设施与技术快速培育秧苗,然后再回到山上定植。这样既能满足扩大面积的需要,又不会出现环境不适障碍。种子发芽与幼苗生育时期既是对环境比较敏感的阶段,又是比较容易改变适应性的阶段。利用这一阶段的特点来培育秧苗、扩大繁殖,能缩短野菜驯化进程。

2.2 就地栽培加速驯化

一般来说,将野菜从自然森林生态环境直接转移到菜园或者温室栽培的难度较大,即使栽培成功,也会在某些方面出现生长或生理障碍。在野菜驯化中,除因建立资源圃以及研究需要必须引种到试验地外,尽可能就地栽培,以加速驯化。在就地栽培条件下,虽然野菜的环境也会有所改变,但和直接移到菜田或温室栽培相比,变化小得多。在驯化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强调“野菜适应环境”,也要采取“环境适应野菜”的措施,加速其驯化速度。在野菜产区(产地)研究、发展野菜产业化生产是野菜驯化的捷径。

2.3 驯化选育同步进行

野菜长期生长、繁育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位存在差异,因此分化出一些不同的生态类型,有的表现为植物学性状存在差异(如火刺龙牙、棉刺龙牙),有的表现为抗逆性有差异。在野菜驯化过程中,这些差异表现的比较充分,为定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条件。定向选择的品种抗病性高,在驯化栽培中的适应性强,驯化速度速,为保人工栽培成功奠定了基础。

2.4 大小环境结合运用

利用温室进行野菜的反季节栽培,对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栽培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将长期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的野菜转入温室栽培,多数野菜一时难以适应,突出表现为植株衰弱、抗逆性下降、生理障碍甚至死亡。为解决温室生产与野菜驯化的矛盾,采用大小环境相结合的方法栽培,即在露地适宜环境下(如山上、林下露地)栽培,温室促成收获。目前,刺龙芽山上栽培、温室软化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栽培效果。

2.5 控水控肥强化锻炼

保持野菜的“野性”及“野味”是野菜驯化栽培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关注栽培技术中的肥水问题。控水控肥可以适当控制野菜的生长量和生长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野菜的抗逆性,并使其保留原有品质,加快驯化进程。

3 刺龙芽人工栽培(含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3.1 生产有机绿色食品

必须实行有机、绿色生产,否则野菜将失去洁净、无污染的优越性。

3.2 保持野菜品质

栽培技术的应用以保证野菜品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产量。如果产品的“野味”及“营养”得不到保证,栽培就应视为失败。

3.3 降低生产成本

野菜栽培要求的条件不高,不需要大量的投资,生产成本较低。准备加工用的野菜更应尽量减少原料生产成本。

3.4 工厂化育苗

nlc202309021043

野菜栽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季节栽培,所以种苗的生产与供给非常重要。根据实际需要,可将野菜的种苗生产纳入蔬菜种苗产业化生产计划之中。

4 刺龙芽温室无土育苗技术

4.1 种子催芽

4.1.1 温度调控 从发芽温度试验来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刺龙芽种子萌发。刺龙芽种胚后熟后,种皮致密、通透性差,影响种子萌发。变温处理是通过温度的变化,使刺龙芽种子内促进萌发物质的激活,加快种胚后熟,从而促进萌发。与适温比较,低温处理可以获得更好的发芽效果。

4.1.2 药剂处理 药剂浓度越高,对种子打破休眠的作用越弱,催芽效果越差。赤霉素处理的最佳浓度是100 mg/kg。低温(3~5 ℃)打破刺龙芽种子休眠的效果最好,可使种子始发日期提前3~4 d;与层积处理后催芽相比,催芽周期缩短半个月。用100 mg/kg赤霉素处理后,在低温(3~5 ℃)下放置30 d,再经恒温30 ℃催芽,刺龙芽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45%和85%。

4.1.3 种皮软化 从发芽的效果来看,70%硫酸或1.5%的双氧水处理效果好,发芽率和发芽势高,并且发芽速度明显加快。

4.2 温室-露地产业化育苗技术

温室—露地育苗技术是指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穴盘结合基质育幼苗、露地本田育成苗的两次成苗法进行繁苗。此技术使种苗的出苗率大大提高,1 a可以育两茬苗,而且可以达到当年成苗栽植标准。

4.2.1 温室育苗

1) 设施与设备。采用“辽沈一号”日光温室(跨度7 m,长97 m),室内安装固定的育苗搁架,每栋温室放2 400个穴盘。穴盘有72孔和128孔2种。育苗灌溉采用微喷方式。采用手动式定量播种器播种,播量为300~400盘/h。温室内配备温湿度电脑观测装置及排风装置。

2) 种子处理。选择不同产地刺龙牙种子,充分混合后,用清水浸泡12~24 h,捞出晾至不沾手;用河沙拌种(二者的体积比为1∶3),使河沙的含水量为50%~60%,搅拌均匀;在10 ℃左右的室内后熟15 d左右后,置于温度范围为-8~-19 ℃的库房内贮藏。

在播种前20 d,将种子取出,置于5~10 ℃的房间内缓慢解冻2 d后,转入高温催芽室(温度保持在18~28 ℃),每天翻动种子3次,以保證温度均匀、透气性良好,种子湿度保持在60%左右。播种前根据比重不同的原理,用水把种子和河沙分离开来,待种子不沾手后即可用于播种。

3) 基质配制。将筛选后的草炭和有机肥按3∶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堆放备用。

4) 播种方法。温室内1 a需要育2批苗,因此需要使幼苗移到苗田后有足够的生长天数,以保证当年达到成苗标准。第一批播期为3月初至3月中旬,第二批播期为5月中旬至6月初。其中第一批苗从播种到移植露地需60 d,第二批苗约为50 d。播种程序为装土、压孔、机器播种、覆土、覆蛭石、喷灌浇水。3月初至5月中旬均为适宜播种期。

5) 苗期管理。根据幼苗生长发育特点,将水分管理分为3个阶段:①播种后至出苗前,约3周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主要使基质保持较高的水分(含水量为60%~80%),以防止基质表层干燥。②从子叶伸展到第二片真叶未出现前。这个阶段幼苗根系生长较快,而且易发生病害,在管理上要一次浇透水,尽量延长浇水间隔时间,以减少基质表面和室内空气的湿度,加大通风量,防止苗期猝倒病等病害发生。③第二片真叶出现后。随着生长量的加大和室外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第一期播种的幼苗在温室生长期间的温度管理分两个阶段。一是播种后出苗前室外温度较低,应以保温为主;夜间气温保持在10 ℃以上,白天为 25℃左右;二是苗出齐后至生长的中后期,夜温应控制在15 ℃左右,昼温在25 ℃左右,白天要注意通风。第二期播种的幼苗应主要采取降温措施(外界温度较高),可采用50%密度的遮阳网遮阳,以降低室内温度;同时使用换气扇进行通风降温。在温室培育幼苗期间施用无土栽培专用肥2次,将1号肥和2号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在幼苗长到一叶一心和三叶期进行喷施。

4.2.2 露地移栽

1) 选地移栽。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施国标有机肥800 kg/667 m2,翻耙后起55 cm宽的垄,铺设滴灌管,用黑色地膜覆盖双垄。移植时先用开孔器打孔,每垄栽双行,株行距为10 cm×10 cm。打孔后滴足垵水、栽苗、封垵。栽苗2.0万~2.4万株/667 m2。

2) 田间管理。栽后10 d内,根据土壤墒情滴灌2~3次,每次滴灌2~3 h,以提高成活率。中后期应及时清除杂草。繁苗田一定要注意排水,以地里不积水为宜。

4.2.3 成苗定植

1) 定植时间。春栽和秋栽的成活率均在90%左右,可根据人力物力情况确定定植时间。选择退耕还林的坡耕地育林效益更好。

2) 定植方法。人工栽培株行距有1.0 m×1.0 m或0.5 m×1.0 m两种。坑深30 cm,长宽为40 cm×40 cm。将种苗放在坑内使根系充分伸展。在每坑回覆土中掺入1~2 kg有机肥,将距苗6~8 cm处的土踩实。秋季移栽后覆盖树叶等。成林后,在秋季对蹿根株进行适当采伐,以刺龙芽采摘方便为准。

早春辣椒穴盘无土育苗技术 篇6

1 种子处理

辣椒生长期的很多病害是由种子传播的。因此, 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种消毒等处理, 有助于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 减少苗期和移栽后的病害。首先, 在播种前晒种1~2 h, 有利于种子发芽。然后, 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 min, 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再放入55℃温水中, 维持水温搅拌浸泡15min, 待水温降至30℃浸泡6~8 h, 捞出洗净, 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 min, 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和钝化所带的病毒。最后, 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 置于发芽箱中28~30℃保温保湿催芽, 待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 基质处理

选择保水、保肥、透气性良好的基质, 可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6∶3∶1的比例混合, 1 m3基质混入有机肥2 kg和复合肥1 kg。使用前, 需对基质消毒, 用福尔马林30~50 m L/m3, 加水3 L/m3, 喷洒基质, 用塑料薄膜闷盖3 d后揭膜, 待气体散尽, 备用。

3 穴盘选择与消毒

根据辣椒不同的育苗要求, 可选用不同的育苗穴盘。如果穴盘空隙太密, 容易导致幼苗徒长和引发苗期病害;而穴盘空隙太疏, 则会浪费穴盘空间。培育早春辣椒苗, 其目标是培育大苗, 故育苗穴盘一般选用72孔穴盘为宜。穴盘在使用前必须消毒,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4 播种

对消毒后的基质, 淋水搅拌, 使基质含水量达60%左右, 装入穴盘, 用木条从穴盘的一侧推向穴盘另一侧, 刮平穴盘表面。将装满基质的穴盘, 上下叠放在一起, 按压出播种穴。每穴播种1粒种子。播完后, 覆盖1层基质, 刮平。将所有播种好的穴盘, 整齐摆放在大棚苗床上, 浇透水分。最后, 在穴盘上覆盖1层薄膜, 温度保持在白天25~30℃, 夜晚18~20℃, 基质含水量保持在80%以上, 7~10 d即可出苗。

5 苗期管理

5.1 温度

辣椒从播种至出苗前, 此时期应保持较高的温度, 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出苗后至子叶展平, 可适当降温, 白天控制在22℃左右, 夜间15℃左右, 有利于培育辣椒壮苗, 如果此期温度高于25℃, 则容易引起幼苗徒长。在出苗过程中, 要防止幼苗“带帽”。如出现“带帽”, 可用人工挑开的办法处理。当真叶露出后, 适当提高温度, 白天控制在25℃左右, 夜间控制在16~18℃;定植前1周, 注意炼苗, 白天温度逐步降至20℃左右, 夜晚逐步降至13℃左右。

5.2 湿度

有效的湿度控制, 可降低辣椒苗期病害的发生, 防止幼苗徒长。辣椒出苗前, 应提高湿度, 利于辣椒种子发芽和早出苗。出苗后, 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通风, 以降低空气湿度, 利于幼苗正常生长。在幼苗前期, 应适当控水, 根据基质的含水量和秧苗状况, 可酌量喷水, 使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0%~75%。此时期如果湿度过大, 会形成高湿环境, 易引发灰霉病、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发生。在幼苗具有3片真叶时, 花芽开始分化,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对水分反应敏感, 应注意补充水分。进入育苗后期, 苗龄增大, 气温偏高, 生长速度加快, 此时应适当控制水分, 促进幼苗根系发育, 并利于定植后缓苗。

5.3 光照

充足的光照, 有利于辣椒苗进行光合作用。因此, 在保证辣椒秧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 尽量早揭晚盖覆盖物, 延长光照时间。同时, 注意清洗棚膜表面的尘土, 增加透光率。

5.4 养分

辣椒苗期的早期阶段, 一般不需要施肥。等幼苗长到3叶1心时, 用0.2%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溶液, 喷施叶面, 每10 d喷施1次, 喷施1~2次。

5.5 病虫害防治

辣椒幼苗出土后至子叶展平阶段, 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盛发期。此阶段常遇阴、雨、雪等不良天气, 为了保温而经常不揭覆盖物, 使得设施内通风不良, 光照不足, 幼苗养分消耗过多, 生长弱, 常会迅速引起病害的蔓延, 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秧苗现真叶后, 喷施72%普力克800倍液防治猝倒病, 连喷2~3次。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生长中后期。在立枯病发生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 加细干50份土混合均匀, 撒施于幼苗茎基部;立枯病发生时, 采用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 连喷2~3次。

辣椒苗期主要虫害是蚜虫和斑潜蝇。防治蚜虫, 可以采用黄板诱杀, 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25 cm×40 cm, 其上涂1层机油, 密度为450~600块/hm2。也可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喷雾, 每5 d喷雾1次, 连续喷雾3次。防治斑潜蝇, 可以用25%灭蝇胺乳剂2 000~3 000倍喷雾, 每7 d喷雾1次, 防治3次。

摘要:从种子处理、基质处理、穴盘选择与消毒、播种以及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早春辣椒穴盘无土育苗技术, 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早春辣椒,穴盘,无土育苗技术

参考文献

[1]石雅娟.皖西南地区辣椒春季冷床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112.

[2]唐雪松.无土育苗技术[J].吉林蔬菜, 2011 (1) :21-23.

[3]张鸣, 朱忠选, 张永杰, 等.无公害辣椒的育苗技术[J].种业导刊, 2010 (4) :34-35.

茄果类蔬菜的简易无土育苗技术 篇7

1 选择合适的基质

育苗基质起到固定、保护、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要求基质通透性好、保水性强, 有一定的凝聚性;清洁干净、无病菌, 酸碱度要适中, 不含有毒物质, 能均衡持久地满足秧苗营养要求。我们使用的是云南省烟草公司研制的烤烟专用漂浮育苗基质, 经过检测, 其理化性质均符合要求。在装盘时, 先将基质边搅拌边用塑料壶轻轻地少量喷水, 混合均匀, 湿度为手握成团, 自由落体散开则可。

2 穴盘的选择

目前我国市场上穴盘的种类比较多。使用72穴, 长×宽为50mm×280mm倒立金字塔型的方形穴盘较好。这种形状的穴孔更有利于秧苗的根系向深处发展, 得到充分发育, 根系发生缠绕的情况也较少, 穴孔中介质均匀一致, 便于管理。

3 装盘压孔

直接将配好的基质装入事先已经消毒好的穴盘里, 填料填要充足均匀, 不能出现手指按一下陷进一半的现象, 否则穴孔会出现干湿不均现象, 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填装完后用一块小木块将基质刮平。然后用一盘空育苗盘对齐压在再装好基质的穴盘上, 均匀用力压下, 使得育苗盘中的基质下压1cm, 然后再用1cm粗细的竹棍使劲压下, 打出1个0.5cm深的孔, 可作为播种的位置。

4 建床、搭棚、填沙、浇水

在具有喷灌设备的育苗地点, 直接将装好、处理好的育苗盘放在喷头下则可。而在没有喷灌设备的育苗地点, 计划准备播种所用的穴盘数, 在穴盘间留10cm间距, 建立1个高10cm育苗池, 四周用砖, 上垫薄膜, 用竹竿弯成拱形, 上罩防虫网 (夏季) 或地膜 (冬春季) 。将穴盘按照边距10cm、间距10cm摆好, 小心用干净的河沙将育苗盘之间及盘边之间的空隙填满, 浇水于池, 使得水的高度为育苗盘平放高度的2/3, 利用浸润吸水, 12小时可以使基质完全浸润, 才可播种于其中。

5 温汤浸种、催芽

将选好的种子用温度为55℃的热水浸泡15分钟, 边浸边搅拌, 力求受热均匀, 然后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30℃, 再浸4~6小时, 中间搓种子几次, 除去种子表面的粘液, 待规定时间后, 捞起种子稍晾干, 包于毛巾或纱布中, 在恒定温度下催芽4~6天, 待胚根长至0.5cm播于育苗盘中。中间需要每天用温水清洗种子, 防止种子霉烂。

6 点播种芽

经催芽后, 用镊子将种子播于育苗盘中。播种时注意种子平放、胚根向下, 将种子的胚根“挂”在基质中竹棍打出的小孔中, 每穴播1粒发芽种子。

7 播后覆盖

多数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后都需要盖种, 以满足种子发芽所需的环境条件, 保证其正常萌发和出苗。覆盖料不能太少, 否则种子会带帽出土;但也不能太多、太厚, 以防造成种子深埋, 影响出苗率, 应以种子直径的3倍为宜。上覆基质, 铺平, 轻轻压实, 然后在基质上再覆盖0.5cm的河沙, 轻轻压实, 可以有效防止“戴帽出土”。

8 播后管理

在使用浸润基质, 在播种后一般不需要浇水, 保持床温白天25~30℃, 夜晚15~20℃。2~4天, 则苗基本可以出齐。注意检查是否有戴帽出苗的, 如有, 注意从两侧小心撕去种皮。出苗后:番茄早春育苗白天保持温度15~20℃、夜间5~10℃, 辣椒和茄子早春育苗白天保持温度18~20℃、夜间10~15℃。

9 严防徒长

一般认为高质量的穴盘苗应根系发达、高度适中、适时开花、无病虫害。徒长往往是设施内育苗最大的问题, 因而必需控制菜苗徒长。

9.1 温度

春冬季在出苗后掌握在18~21℃, 夏季在出苗后掌握在25~28℃。

9.2 水分

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9.3 光照

保持设施内的充足的光照。

9.4 肥料

氮肥施用量过大会引起植物徒长。特别是在多云的天气, 氨态氮肥使穴盘苗生长柔弱, 而硝酸钾和硝酸钙类的硝态氮化肥则使植物生长健壮, 尤其在冬季, 要控制穴盘苗高度就要施用含氨态氮低的肥料。同时对穴盘育苗而言, 苗期对于养分的需求较小, 不需要特别追肥。

9.5 化学调控

除了通过环境控制徒长外, 最直接的控制徒长方法是使用生长激素, 如多效唑、B9, 但使用浓度要严格控制。对于已经徒长的苗, 可以在假植时栽的深一些, 保持子叶在土面上2cm则可。

1 0 适时防治病虫害

瓜类蔬菜穴盘苗主要病害是猝倒病、立枯病, 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防治猝倒病、立枯病, 播种前进行基质消毒, 控制浇水, 浇水后放风, 降低空气湿度。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代森锌或70%敌克松800倍液喷施。蚜虫、白粉虱使用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 (25cm×40cm) , 30~40块/667m2效果极好, 因蚜虫、白粉虱具有移动能力, 喷施各种药剂防治效果均较差。

1 1 定植

使用浸润育苗, 根系发育较快, 需要尽快定植, 待3叶1心时, 苗高15~10cm时, 则可定植到大田。

棉花塑盘无土育苗高产栽培技术 篇8

精选种子,粒选发芽率达到90%以上,晒种3~4天;在大棚内建苗床,底部踏平踏实,四周高出底部5cm,铺一层薄膜;播种基质配比,中沙与蛭石比例约为4:6,用少量清水将基质拌湿润装满盘,用另一塑盘对好压出孔穴,每孔播棉种一粒,盖湿度20%的基质,厚度2cm,用木尺刮平,喷1000倍液活力剂,湿度达55%~60%,床面上覆盖地膜。

2 播后大棚内管理与起苗

后出苗前,基质最高温度保持在35℃以下,出苗后揭去薄膜,棚内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5℃,出苗达80%的三天后,于晴好天气即可小通风;同时喷施“病苗速克”或其他防病药剂防治苗病。通风五天后即可揭膜炼苗,7天后无大风或降雨,夜晚不再盖膜;棉苗萎蔫时必须及时喷1000倍液活力剂促其恢复,每天最多喷施一次,喷后应立即喷施十秒钟清水。炼苗后,挑合格苗子叶厚实向上凹,叶色浓绿,叶面披有蜡质,根系完整老壮、多、团而集中,无病斑,呈白色或乳白色;红茎比70%左右即可起苗移栽;后用棉花专用生根剂蘸根,将蘸根用生根剂搅拌均匀,取出棉苗按一定数量(100株)整成一捆蘸根,取出后放在阴凉处进行晾干至根系上无水分、叶片不萎焉时进行包装。

3 移栽前准备与移栽

精细整地,深埋基肥,在距离计划移栽棉苗根的上风头20cm处开沟埋基肥,沟深不少于10cm,亩施高浓度三元复合肥30kg或普通复合肥50kg,盖土平整。覆膜前先用水旱灵150mL或金都尔60mL兑水50L地面喷雾化除,等行移栽用50cm地膜,宽窄行移栽用80~90cm地膜。移栽密度,每亩密度1600株,3尺等行,株距1.25尺。犟黄泥地或未冬翻的棉田,提倡用“打洞式”移栽,土壤疏松的田块可采取“种菜式”移栽。移栽深度以埋没棉苗根系为标准,放苗时根系必须垂直,把细土轻轻盖住移栽口,不能用手揿压。移栽提倡在阴天进行,随移栽随浇水,要逐棵窨足,如晴天阳光强烈要及时紧跟浇水,利用浇水压实棉根土壤。栽后补土,移栽后第二天,对棉苗根部土壤因浇水造成塌陷要用细土补平,并把根部地膜压实。要及时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土蚕(地虎)一扫光一支(1OmL)或28%辛氰一支(10mL)兑水10L,在旁晚前后喷在棉苗根部。

4 栽后培管与肥水运筹

移栽后如土壤湿度不足,要及时补水。缓苗期内用高效叶面肥“八八三”一支(50mL)兑水10L叶面喷施,能缩短缓苗期。对小苗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棉苗平衡生长。无土育苗移栽棉花抗倒性较差,必须培土壅根,第一次在活棵后小壅土,第二次在现蕾期高壅土,壅土高度10~15cm。移栽后10~15天,亩施尿素5kg兑水浇施。现蕾初期,因苗因地施蕾肥,亩施尿素10kg。6月25日前后看天气深埋当家肥,亩施高浓度三元复合肥25kg加碳氨30kg、氯化钾15kg。在棉花培管过程中,不要随便撕毁地膜,保留地膜完整,直至棉花收获,以利提高抗灾能力。重施花铃肥,第1次在7月10号亩施尿素15kg,第2次在7月25号亩施尿素15kg,也可在7月15号一次施,亩施尿素30kg,提倡开沟对水施,提高肥料利用率。补施盖顶肥,无土育苗棉花根系活力强,增产潜力大,因此必须施好盖顶肥,8月10号左右亩施尿素10~15kg。

5 合理保留木枝与化学调控

无土育苗棉花为促进前期根系生长,可适当保留木枝,一般及时整去底部1~2台木枝,保留伸向大行间的木枝2台左右。7月初视苗情、天气使用助壮素化控,每亩纯品1g;花铃期用助壮素纯品1.5~2g化控;打顶后一星期用助壮素纯品3g化控,开花结铃期用高效叶面肥“八八三”二瓶(100g)对20L或绿农素2包(20g)兑水20L叶面喷施,每星期喷施一次,连喷2~3次,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也可结合治虫时肥药混喷。

6 病虫防治

近几年来盲蝽蟓已成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必须重点防治,二代盲蝽蟓新害株率达2%~3%时,三代盲蝽蟓百株虫10头时,四代盲蝽蟓百株虫15头时,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锐劲特20~30mL兑水40~50L喷雾防治。防治棉铃虫,抗虫棉一般对二代以前不需要专门防治,三代开始根据病虫情报适时防治,并兼治好玉米螟、红蜘蛛等其他棉花害虫。防治棉花红叶枯病,棉花结铃中后期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2~3次。

7 小结

棉花塑盘无土育苗技术采用塑盘为载体,以蛭石和黄沙为支撑,用活力剂和生根液为促进剂进行无土育苗的先进技术。2009年建立核心示范方面积2.1hm2,辐射区67.47hm2,合计示范辐射面积69.57 hm2,平均皮棉亩产达77.4kg,比全市平均皮棉亩产72kg多5.4kg,增产7.5%,霜前花率达90%。按2009年棉花收购价格折皮棉每kg16.1元计算,亩增收86.94元,省工节本亩64元,增加经济效益15.752万元,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摘要:研究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各自优势,不失时机地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引进棉花育苗新技术,开展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在全市示范推广。该技术打破了我国棉花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传统的栽培体系,减少了做苗床、制钵、播种、苗床管理等农活,使棉花育苗移栽成为棉农一项简单、快捷、省时、省工、省力、省心、节本增效的轻简栽培技术。

无土育苗 篇9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 目前主要用于筑路、水泥、混凝土等生产领域, 现阶段我国高炉渣的利用率已经80%左右, 但几乎没有在农业中得到应用。高炉渣年产生量巨大, 按年产生铁5亿t, 生产1t生铁产生0.4t高炉渣计算, 高炉渣年排放量在2亿t左右, 并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 探索高炉渣在农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炉渣的化学组成与高炉冶炼用原燃料条件有关, 在用普通矿石冶炼时主要为CaO、MgO、SiO2、Al2O3[3]和少量的硫化物等, CaO与SiO2的质量比为1.0~1.3, 粒度为1~3mm, 市场价仅30~70元/t, 比泥炭市场价1000~1500元/t低得多, 因此高炉渣与泥炭配制成混合基质的研究对减少无土育苗的投资, 扩大高炉渣利用途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通过高炉渣用作无土育苗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价和黄瓜无土育苗实验, 验证高炉渣用于无土育苗基质的可行性。

1 高炉渣理化性质的测定

高沪渣是从高炉中排出的硅酸盐类物质, 经水冲处理后, 呈玻璃体状, 粒度均匀, 且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鞍钢高炉渣的化学成分见表1。

由表1可知, 高炉渣中不含有毒元素, 不会影响作物生长, 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作为无土育苗基质使用时, 一般讨论的理化性质包括:容重、pH值、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等。

经实验测定, 高炉渣同其他几种常用固体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 见表2[4,5]。

1.容重:用一个已知体积的量筒装满待测的高炉渣, 再将其倒出后称重, 以高炉渣的重量除以量筒的体积即可得到高炉渣的容重。

比较可知, 高炉渣容重偏大。基质的容重可以反映其疏松和紧实程度。也就是说, 高炉渣过于紧实, 透气保水性较差, 易产生基质内进水, 对作物生长不利。一般育苗基质的容重以0.2~0.8g/cm3为好。

2.pH值:固体pH值测定方法无一定论, 本研究采用国内土壤pH值的测定标准[6,7]。称取干燥的高炉渣10g, 放入50mL烧杯中, 加入蒸馏水25mL用玻璃棒搅拌1min, 使高炉渣充分散开, 放置30min, 然后用Phs-3c数字酸度计测定。

高炉渣的pH值显碱性, 一方面可能会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 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营养元素的平衡、稳定性和对作物的有效性。作物根系生长所需pH值在6.0~8.0之间, 以微酸性为好。

3.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依照刘士哲[5]给出的测定方法进行测量。由表2可以看出, 高炉渣总孔隙度偏小, 水和空气的容纳空间就小, 再由持水孔隙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 高炉渣的保水保肥性能较差, 易出现缺水缺肥症状, 这就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多烧水, 也会加大营养液的使用量, 同时就造成了水和肥的大量流失。

高炉渣的性质与沙相近, 且优于沙。以上证明高炉渣完全可以作为无土育苗的一种基质使用。但由于高炉渣的容重偏大, pH值显碱性, 且透气保水保肥性能较差, 并不适宜直接单独使用。所以, 为了得到理想的育苗效果, 高炉渣必须与其他常用基质混合使用以弥补理化性质上的不足。混合基质是当今最常用的一种培养方式。

2 无土育苗

2.1 无土育苗基质的配制

结合表2数据, 选用泥炭与高炉渣混合配制成基质进行黄瓜无土育苗实验。混合后既可以消除高炉渣容重过大的缺点, 又能够避免pH显弱碱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泥炭是迄今为止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种基质。无土育苗中, 以泥炭为主体, 与沙、蛭石等配成的混合基质, 育苗效果良好。

按照高炉渣与泥炭不同体积比混合均匀, 比例分为高炉渣∶泥炭为3∶1、2∶1、3∶2、1∶1、2∶3、1∶2、1∶3以及0∶1 (CK) 八组 (下文涉及比例未经特殊说明均为高炉渣与泥炭体积比) 。经测定, 各组混合基质的容重见表3。

/g·cm-3

由表3可知, 高炉渣与泥炭体积比为1∶1、2∶3、1∶2和1∶3四组的容重在0.2~0.8g/cm-3之间, 比较适合作为育苗基质使用。

2.2 营养液的选取

选用日本山崎黄瓜配方配制培养液[8]即:在1L的营养液中含有四水硝酸钙826mg, 硝酸钾607mg, 磷酸氢二钾115mg, 七水硫酸镁483mg, 硫酸亚铁13.9m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6mg, 硼酸2.86mg, 硫酸锰2.13mg, 硫酸锌0.22mg, 硫酸铜0.08mg, 钼酸铵0.02mg。

2.3 无土育苗实验

1.播种: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在育苗盆中摊平压实, 厚度4cm, 将黄瓜种子散播其上, 各种子之间距离适中, 再覆盖1cm厚的基质, 然后浇透清水, 盖一层塑料膜保湿[9]。

2.营养液的使用:幼苗长到一定程度除去塑料膜, 晴天时隔一天浇一次营养液, 中间一天用清水湿润基质。营养液的浓度不宜过高。阴天不浇或少浇。

3.苗龄的确定:按照上述进行育苗直至幼苗长出第四片叶子为止, 育苗期结束, 可以进行移植。至此, 育苗实验部分结束。

2.4 无土育苗实验结果

以泥炭为主配加高炉渣明显优于纯泥炭 (CK) 的实验结果, 高炉渣与泥炭体积比为2∶3、1∶2以及1∶3三组, 育苗时间短, 仅18d育苗期结束, 且幼苗长势良好, 第四片叶发育较快, 茎部粗壮, 叶片肥大油绿, 根系发展健全。

而体积比为3∶1、2∶1、3∶2三组, 生长稍慢, 颈细长, 叶片较小且成浅绿色, 表现出缺肥症状。以此可以判定高炉渣体积含量占50%以上时, 配制成的基质不适合用于无土育苗。

因本实验以无土为前提, 所以用纯泥炭作为对照实验, 而不用天然土壤。但可以肯定的是, 本实验总体育苗期明显短于传统育苗 (黄瓜正常育苗期为25~30d) 。

3 结 论

通过高炉渣理化性质的评价和黄瓜无土育苗实验结果表明:

1.高炉渣不含有毒物质, 对人体无害;

2.高炉渣可以用作无土育苗的基质, 但不适宜单独使用, 要与其他基质混合才能得到理想的育苗效果, 泥炭是最理想的与高炉渣配合的基质;

3.在黄瓜育苗中, 高炉渣与泥炭配合制成混合基质时, 高炉渣与泥炭体积比为2∶3、1∶2和1∶3三组的实验结果较为理想;

4.高炉渣用于无土育苗, 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是目前最为环保的一种高炉渣再利用方式, 且较为实用, 经济效益凸显。

参考文献

[1]王艳.蔬菜无土栽培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毛羽, 张无敌.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 2004, 24 (3) :83~88.

[3]朱苗勇.现代冶金学 (钢铁冶金卷)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4]潘凯, 韩哲.无土栽培基质物料资源的选择与利用[J].北方园艺, 2009 (1) :129~132.

[5]刘士哲.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6]李强, 文唤成, 胡彩荣.土壤pH值的测定国际国内方法差异研究[J].土壤, 2007, 39 (3) :488~491.

[7]LY/T1239-1999,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标准[S].

[8]饶贵珍, 曾世华, 吴锦平.不同配比复合基质盆栽黄瓜的比较实验[J].上海蔬菜, 2008 (5) :102~103.

无土育苗 篇1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制的“基质育苗无土移栽技术”,主要指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移栽技术,简称棉花两无栽培技术,是指不需营养土育苗、不用钵体带苗移栽的一项实用型农业高新技术[7,8]。原理是利用棉花苗期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配备适宜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人工营养液,并应用有关生长物质增强棉苗的抗逆性,使裸苗便于移栽成活和稳定生长[6,7,8,9]。此技术具有劳动强度轻、用种量少、苗床地少、育苗时间短、移栽省工省力等优点,为棉花育苗新技术,可满足劳动力转移的新需求,减轻了育苗和移栽劳动强度,为棉花简化栽培提供了基础[10]。目前,该成果在农业部推广中心组织下,在全国各大棉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但在徐淮棉区还是空白。为此,通过设置不同的育苗方式考察培育的棉苗移栽后的生长表现,较为合理评价基质育苗无土移栽技术,为其大面积在徐淮棉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09年在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以大蒜田为基础田,选用中早熟高产品种徐杂3号为材料,5月2日播种,密度为2.7万株/h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无土育苗裸苗移栽(A)、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B)、直播(CK)。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行区,行长4.6 m,行距0.9 m,3次重复,小区面积12.42 m2。

1.3 数据来源及分析

分别在6月20日及8月20日进行田间调查,用直尺进行田间植株性状测量,每重复测定20株。数据分析采用Excel及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土育苗裸苗移栽对移栽后棉苗素质的影响

各处理棉苗移栽后部分苗期指标的调查情况见表1。苗期红茎比是反映苗期棉花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茎比例过大,营养生长会出现过旺,导致生殖生长受阻,易造成生殖生长开始后落蕾、落花。从表1可以看出,CK红茎比最高,说明棉苗相对偏老。在种子萌发时子叶是棉籽萌发出苗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和棉苗3叶前的主要光合器官。处理A的子叶数高于CK,说明苗期无土育苗萌发生长所需养分供应较充足。处理A真叶数最低,说明其生长发育比处理B及CK滞后。从苗期调查指标可以看出,在苗期营养钵育苗方式优于无土育苗方式,但是无土育苗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营养钵方式。说明无土育苗的地上部生长滞后于直播及营养钵育苗方式,但地下部生长较强。

2.2 无土育苗裸苗移栽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果枝数较CK及处理B低,但单株果节数最高,成铃数最多,铃重较低,衣分最高,最终籽棉产量最高。表明无土育苗能够增加单株成铃数,不影响衣分,虽然单铃重有所下降,但最终仍然能够实现增产。以上结果表明,无土育苗主要通过增加单株成铃数及果节数来增加产量。各处理的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A产量最高,与CK达到显著水平差异,与处理B达到极显著水平差异。无土育苗方式苗期生长滞后,说明缓苗期可能较长,在苗期营养钵生长优于无土育苗方式,无土育苗方式在进入生殖生长后优于其他2种育苗方式,说明无土育苗在生殖生长阶段较为稳健,通过提高产量的构成因素来提高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曾有专家对棉花轻简化育苗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有芦管育苗、纸钵育苗、塑盘育苗,以及可以融解在土壤中的脲醛泡沫钵育苗等,但这些育苗方法对育苗基质要求较高,保水性能较差,主要存在移栽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生长发育后延等不足[11,12,13]。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5、0.01水平差异显著。

本研究显示,无土育苗方式在种子萌发时能提供较充分的营养,虽然生长发育存在一定滞后,但是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营养钵移栽方式。同时子叶节较低,使得苗期植株较壮,为后期生殖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无土育苗方式显著提高单株果节数及成铃数,为提高产量提供坚实基础。无土育苗在苗期虽然发育迟缓,但进入生殖生长后单株成铃率优于营养钵移栽方式,表现出后发特点。无土育苗方式显著提高棉花产量,主要通过提高单株成铃数及果节数的途径实现。

农业部“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作为棉花产业安全工作内容,提出强化轻型省力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操作技术的示范、应用。本试验初步对当前棉花主要栽培方式直播、营养钵移栽及无土育苗裸苗移栽3种栽培方式的苗期进行调查,表明无土育苗的移栽成活率较高,但是存在一定的生长滞后,进一步可研究如何提高无土育苗的缓苗期。无土育苗方式存在一定生长滞后,可以通过使用一定激素来调控,且对大田期棉花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无土育苗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在淮北棉区研究示范较少,需要在生产实际中努力探索提高该技术的配套措施,优化群体结构调节措施,形成适宜淮北棉区的基质育苗移栽的配套高产技术体系,对于稳定淮北棉区乃至黄淮棉区棉花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摘要:通过对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无土育苗移栽及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苗期生长情况及产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无土育苗方式移栽后生长有一定滞后,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营养钵移栽方式;无土育苗方式显著提高单株果节数及单株成铃数,最终提高产量;为解决棉花生产中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下一篇:马铃薯的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