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媒

2024-05-12

高校校媒(共3篇)

高校校媒 篇1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参差不齐, 滞后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许多与迅速发展的媒介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高校校园媒体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阵地和理想平台;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 也将与高校校媒形成互动, 助力于校媒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校媒,发展互动

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从校媒的信息传播和人才培养功能入手, 使大学生全面认识媒介特质, 提高媒介素养, 进而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校媒发展的互动良性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媒介素养”是个舶来词, 和英语中的“media literacy”相对应。它在各种不同的语境里有两层含义:首先, 是一种能力或素养;其次, 使用时等同于媒介教育。但媒介素养是以培养公民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 而媒介教育更多指一种教育活动。综上所述, 可以认为“媒介素养”是个体通过后天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践行而获得的对媒介文本及生产机制进行解读、质疑和批判的知识和能力, 进而获得“接近和使用”媒介、参与传播的权利[1]。

在国外, 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在欧美国家普遍受到重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正规的教育体系。在我国大陆高校, 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研究于1997年开始, 但对于大多数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媒介素养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 缺乏应有认识,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的媒介认知水平有限。

大学生作为介于应试教育下的中小学生和走上社会的成年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成熟度和对社会文化的吸纳能力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方面, 大学生群体开始与社会生活广泛接触, 对社会文化逐步有了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 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导致对媒介、对各种文化的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有限, 容易受到社会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社会信息的庞杂和文化的多元, 使大学生们常常处在不知所措、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深刻, 这一点从高校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拜物”、“啃老”、“一夜成名”等现象可见一斑。

2. 大学生的媒介解读能力不强。

对信息的鉴别和取舍能力, 是媒介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一个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人, 不仅要懂得如何操作和使用各种媒介, 还要对所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 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 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 而是呈泛滥之势。手机、手提电脑、平板设备等个人手持移动媒体终端可以让当代大学生随时随地登录互联网;公交移动电视、汽车交通电台、各种路面广告牌在出行时包围着他们的视听……各种人造信息的海洋, 使得大学生时刻面对各种媒介的诱惑和“骚扰”。各类媒体传播的信息文本背后都包含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对媒介和媒介信息具有一定的质疑和思辨能力, 但要做到能通过媒介表面看到背后的实质性问题, 不跟风不盲从, 形成宽容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习惯, 很多当代大学生们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2]。

3. 大学生的媒介参与意识薄弱。

能否利用媒介来发表自己的思想, 制作个人的作品, 是衡量媒介素养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调查表明, 当代大学生就媒介对其工作生活的作用是予以肯定的, 但主动利用各类媒介查询信息、发布作品、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比较弱, 尤其是对高校校媒的参与意识不强, 参与度不够高。当前大学生运用媒介发布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上, 极少数同学在报刊、书籍上发表过文章, 甚至在校园中出版过宣传海报。可见, 大学生发布信息的平台偏向于交互性较强的网络和手机, 而传统媒体如报纸、书刊、广播甚至板报则参与很少, 缺乏利用高校校媒服务自身和学校发展, 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 缺乏利用校媒服务自身, 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高校校媒的特点和运营情况

当前, 我国高校的新闻媒体主要有两大传播类型, 一是校报、广播、电视等构成的传统媒体, 二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 二者共同构成的传播体系与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联系日益紧密, 在高校的育人工作和舆论引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校校报, 既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 又是师生了解校园动态、焦点的纸质媒介。经过长期发展, 校报在规模、数量、质量和覆盖面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内容、形式到排版、印刷各项工作也逐渐走向成熟。因此, 一些报刊评论家认为:校报已成为校园媒体中管理最规范、新闻效果最佳、发展最成熟的一种媒体[3]。但校报也存在一些自身的不足, 比如新闻时效性不强, 挖掘力度不够、内容和形式缺乏特色及版面设计缺乏创新, 等等。

校园广播, 是校园媒体中学生参与最多、接触最频繁的一种媒体, 具有信息简短快捷的优势, 且不受信息载体的时空限制, 一旦播出, 受众随时随地可获得最新信息。校园广播具有面向师生、简便迅捷、专业性强、雅俗共赏、灵活多变等特点, 在服务师生、提供各类信息、传播科学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播出时间及播出方式的局限性, 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学生方面。

电视, 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校园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电视栏目, 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学校发展建设的、宣扬民族文化的平台。不足之处主要局限于播出时间和播出方式及播出载体, 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教职工方面。

网络媒体, 被称为“第四媒介”。由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及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及时互动性, 正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生力军, 其影响力远大于任何一种传播手段。同传统媒介相比, 其在信息量、时效性、便捷性、生动性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同时具有平等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使网络传媒成为高校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

另外, 宣传橱窗等媒介, 具有视觉效果强、延续时间长及形式多样化等特点, 也能及时将宣传内容传播到师生中间。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校媒发展要形成良性互动

1. 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意识, 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 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健康解读、批判和利用大众媒介的能力。大学生作为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 他们的媒介素养对国家未来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风气和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 制定并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 以学校教育形式为主,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 在高校开设选修课, 或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进行教学。而高校之间可尝试协同联合, 成立媒介素养教育联盟, 推举联盟领头羊, 编写各类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 宣传媒介素养的理念, 及早开设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识课, 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2. 加强高校校媒建设, 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实践基地。

高校校媒立足学校、服务师生, 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 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也是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以校媒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使大学生对媒介有直观的了解和切身体会,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认识和研究媒体的兴趣, 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因此, 只有加强高校校媒建设, 提升校媒整体水平, 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服务。校媒传播的校园新闻虽然具有独家性, 但传播周期过长和经常性滞后会削弱学生的关注兴趣。只有保证新闻信息的新鲜、真实、及时、畅通和资讯的丰富、流动才能使校媒成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媒体。此外, 校媒还应重视传播的艺术性, 把要传播的内容用媒体语言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 形成真正触动思想和心灵的软力量, 增强传播效果。只有针对不同内容对校媒的传播形式进行策划和设计, 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传播, 真正为学生服务的传播, 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取得成效。

3. 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为高校校媒发展提供助力。

高校校媒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想平台, 它能提供空间资源, 吸引大学生关注并积参与校媒建设。从而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同时, 大学生通过对校媒运行的参与, 媒介素养得到提高, 引起对校媒建设的反思和调整, 无疑对校媒今后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作为新新人类的大学生, 作为对网络利用率和熟练度较高的群体, 在当今这个“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 可以通过自身对身边各类事件的敏感和关注, 为校园媒体选择、加工精彩的传播线索和内容, 有利于提高校媒新闻信息的新鲜度、时效性和丰富感, 增强校媒的生命力和活力。而大学生记者参与校媒传播, 他们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同龄人思维的传播理念, 也可给校媒在报道形式、栏目设置、话题选择、板式设计等方面提供积极的建议, 使校媒焕发勃勃生机, 健康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宏.媒介素养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3-4.

[2]吴鹏泽, 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2) .

[3]李太荣, 白昕.高校校报走向[J].报刊管理, 2000 (9) :31-32.

[4]朱方.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 (6) .

高校校媒 篇2

一、传统传媒人才培养的现实与困境

从2009年起, 扩招使得高校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学生数量的增加与学校在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形成了巨大反差。具体表现为, 资金投入不足, 师资结构失调,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课程体系陈旧, 教育质量滑坡, 理论和实践脱节。21世纪, 社会已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 传媒业的发展呈现出整合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 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未有大的改变, 这已无法适应传媒市场发展的需要。

1.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脱离传媒发展实际。

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 高校传媒专业由于实践性、综合性都比较强, 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则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 当前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师多为理论型教师,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实践经验, 虽然学校聘请的社会媒体人士具有实践经验, 但缺乏专业、系统的学科知识。总体来看, 高校中具有良好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传媒专业教师非常缺乏。面对实践实训教师紧缺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做法是, 或短期培训年青专业教师, 或让专业教师到媒体进行培训和实践, 或请媒体从业人员进行讲座或授课等, 以此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2. 盲目的专业设置。

近些年来, 很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 盲目开设新闻传播专业, 忽视了媒体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教学缺乏针对性, 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全国新闻传播专业点已达877个, 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人数已达20多万, 仅每年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就有3万多人。在一个培养周期内, 不同学校的同专业毕业生“扎堆”涌向市场。毕业生的激增与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巨大的矛盾性, 一方面, 很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 另一方面, 媒体无法招聘到所需人才。导致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核心原因是部分高校对本校专业设置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所说:“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对口, 新闻媒体需求与新闻教育两重天。”[2]

3. 学生实习流于形式。

实习是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现实是, 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由实习单位安排, 实习单位虽然接纳了学生, 但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大多数实习单位给实习生安排的都是一些杂务, 他们在实习阶段学到的则是一些一般性、基础性的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些高校则与当地媒体合作,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是这种实习模式不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缺乏制度保障, 缺乏有效管理, 形式过于单一, 学生无法接触到媒体运作和编辑活动的核心环节。

二、校媒合作的前景与展望

传媒学科是一门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的学科, 实践教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对此, 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 2006~2010年, 教育部评审的16个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成功。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创新在于, “学校教学与业界实践互动”, 即学校课堂教学与业界保持互动关系。一方面, 可以通过邀请业界的精英加入教师队伍, 通过课堂授课或者开设讲座的方式, 向学生传授一线媒体的实践技能与知识经验;另一方面, 可以与业界建立联合培养的模式, 在校内外建立实践基地, 使学生拥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减少学校培养与业界需求“脱钩”的现象, 使传播学毕业生更符合业界的标准与要求。[3]此外,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系依靠学校的财力建设起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报纸编辑实验室、电视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及网络传播实验室, 并与解放日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大型传媒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但这种模式不具有广泛推广性, 它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学校雄厚的实力及与国家级媒体的关系等。这是很多学校无法企及的。因此, 我们有必要探索更加具有操作性、更加符合大多数学校, 特别是一些经费投入少、办学实力不强院校的新型传媒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 校媒合作的两主体办学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模式之一。

1. 确立两主体办学模式。

传统的传媒教育办学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 由学校确定办学目标, 进行课程设置, 并安排教学内容等, 只有在实习阶段, 才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践性学习。虽然很多学校尝试进行校媒合作办学, 但媒体因为没有相关制度和政策上的规定, 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实习等工作。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建立学校与传媒两主体办学模式, 使媒体不再是配角, 而要成为办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提高传媒教育教学水平。同时, 传媒单位可以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及技术支持, 帮助学校建立小型媒体, 以解决在校学生实习难题。另外, 双方还可以根据传媒单位的用工需要, 建立特色班, “订单”式培养人才。

2. 重新制订课程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确立了两主体办学模式后, 还要有能发挥两个主体优势的课程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双方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及传媒业的具体内容, 共同开设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传媒课程, 走“专业+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一是确立课程体系, 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二是确立教学目标、主干课程和教学流程。三是建立一套符合传媒人才培养规律的考核指标体系, 发挥学校理论教学优势和传媒实践教学的优势。四是对学校教师和媒体从业者进行合理分配, 建设一支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五是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就非常值得借鉴。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办于1908年, 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100多年来, 其在新闻和大众传播的本科和硕士层面教育方面独创了著名的“密苏里式的动手风格”, 它成功地将课堂教学与新闻实践相结合。密苏里新闻学院办有日报、商业电视台和电台, 使媒体运作和教学相互融合, 教师既教学也担任编辑工作, 学校专业实践课中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工作需要的实际技能, 例如报纸采访、报纸编辑、广播采访、杂志编辑等。[4]

3. 开展实践性教学。

据相关调查显示:传媒类专业毕业生认为专业的教育模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实践环节过少, 教师缺乏媒体从业经验, 教学与实践脱节。然而, 传媒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恰恰更多关注和看重的是工作经历或实习实践等内容。针对这一现实问题, 在媒体与学校合作办学过程中就有必要加大实践课程内容, 将课堂设在媒体, 按照媒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安排学生做策划、采写新闻, 进行编辑、校对等, 一方面,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如, 喜欢采写工作的可以多安排采写任务, 喜欢编辑工作的可以钻研编辑业务, 让他们在学习期间能够完全掌握媒体运作的整个过程。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而且拥有实践经验, 毕业后, 他们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传媒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勇, 王远舟, 吴晓川.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状况调查[J].新闻界, 2008, 1

[2]石坚.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以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为例[J].三江高教, 2013, 9 (2)

[3]伍顺比, 董小玉.多元与特色:新闻传播学实践人才培养的审思——基于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分析[J].现代传播, 2011, 9

高校校媒 篇3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秘书处于2011年1月发布的《2010中国高校媒体发展报告》, 就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挑战与发展等问题对200多所高校的校园媒体学生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指出, 由于监管严格、经费不足、社会经验不足诸多原因, 当前校媒活动集中在校内, 仅5.2%的校媒校外活动的频率能达到每周1次, 将近一半的校媒校外活动每年仅1-3次。这导致校媒信息量和眼界较为狭窄。在报告中, 过半受访校媒负责人认为, 校外实践机会是最需要的资源之一。

在校媒校外实践活动如此稀缺的情况下, “全国大学生记者走进广东边防”大型主题实践活动让人眼前一亮。活动获得社会关注的同时, 也让“校媒”以青春活力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一方面是因为活动规格高, 由团中央学校部、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中国青年报社、广东边防总队联合主办, 由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中国 (广东) 高校传媒联盟协办, 是广东边防总队近年来举办的最高规格的警地主题实践活动。另一方面, 该活动将校媒校外实践与坚定和提升青年大学生国防信念紧密相连, 创新了校媒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拓展了校媒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2013年4月28日至5月2日, “与梦想同行——全国大学生走进广东边防海岛部队”大型主题实践活动举行。该活动旨在真实反映广东边防、特别是驻海岛官兵的工作生活状态和当代青年官兵的精神风貌, 坚定当代青年大学生和部队官兵“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在六天五夜的行程中, “大学生记者”前往广东边防海岛与驻扎官兵同吃同住、跟随采访, 讲述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该活动吸引近千名大学生报名,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其中60名, 涵盖全国50多所高校。他们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学校媒体的骨干、未来的“准记者”。

活动期间, 60名大学生记者走出“象牙塔”, 分为四组分赴汕头南澳岛、湛江特呈岛、珠海万山岛、惠州三门岛, 与边防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 参与走访渔家农户、巡逻边防线、出海执勤, 对边防官兵进行跟随采访。

在汕头南澳岛, 大学生记者徒步登山, 感受辖区民警每日登山走访的辛劳;在惠州三门岛, 大学生记者尝试了夜间武装巡逻、沙滩清洁、早操军事训练等活动;在珠海万山岛, 支队组织开展了走进渔家、村委会活动, 大学生记者从群众身上侧面了解边防官兵服务海岛人民的真实事迹;在湛江特呈岛, 大学生记者采访了当地典型人物, 从不同角度了解边防官兵爱民固边、执法执勤、服务海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感人故事。

闭幕式上, 四个分队的同学还分别以诗歌、散文、讲述、音视频和PPT等不同的方式, 多角度展示了四个海岛边防官兵的风采、先进事迹, 以及大学生们自身的心灵感悟。

在这次活动中, 大学生记者通过全媒体平台发布大量微博和新闻报道,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驻岛官兵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的感人事迹。

活动期间, 60名大学生记者利用5天时间的深入体验式采访, 从不同视角, 采写稿件10万字, 拍摄照片近万张、视频500多分钟, 通过稿件、图片、视频及微博、网络等新媒体, 全方位展示了广东边防海岛部队官兵扎根海岛、艰苦奋斗、献身边防的良好精神风貌。大部分学生记者自发地在各自学校的媒体上刊发了此次活动的相关稿件, 得到了学校的极大认可, 形成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的良好互动。

活动在全社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中国青年报先后刊发两个整版新闻, 其中选取了部分优秀学生稿件和图片, 让大学生记者的作品有机会登上国家大报, 鼓励认同大学生记者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潜力。

除了中国青年报和校媒网外,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边防警察报, 广东电视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法治报以及深圳、珠海、汕头、湛江、惠州等市级媒体等平台都刊发了对此次活动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 此次活动仅在腾讯微博发 (转) 文45万多条, 发布或转载网络信息150余万条, 在中央级媒体刊 (播) 发新闻49条, 省市级媒体刊 (播) 发新闻30余条。

同样的青春年华, 不一样的青春经历。同龄人的高度认同进一步激发了驻岛官兵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边防官兵平凡而伟大的事迹, 也使大学生心情激荡, 极大提高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防意识。

来自西藏大学的扎西拉姆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在这样一个宁静、美丽, 但呆久了会乏味的岛上, 边防官兵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用青春梦想守护着这个岛屿。他们没有豪言壮志, 但他们脚踏实地践行着守岛责任。

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的杨天宇在微博上记录了一次在海岛上的升旗仪式:第一次观看现场版的升国旗仪式, 十三个战士, 十个战士手执步枪, 左右两边各四个, 前面两个, 另外三人负责升国旗。这一次升国旗不像之前只关心在国歌结束时, 国旗有没有准时到达杆顶, 而是关心有没有把国歌唱得响亮。

距离“大学生记者走进广东边防”活动已经过去近3年, 在笔者回访中, 许多大学生记者与广东边防官兵仍时常联系, 保持良好的友谊。这种深远而良好的互动与影响, 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真正实现了青年官兵和当代大学生共同成长得目的。

受“大学生记者走进广东边防”活动启发, 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在2014年8月联合主办广东省“南粤海疆行”国防教育采访报道活动。活动历时25天, 军地媒体记者和国防教育专家学者近30人将深入海军、海防、边防、海警、海事、海关驻广东沿海一线的湛江、珠海、汕头、深圳等地市的基层单位进行现场采访, 全景式展现广大官兵和海防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况, 立体展现广东沿海地区的海防建设的历史巨变和显著成就, 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海洋、维护海权的舆论氛围, 大力弘扬爱国拥军、忠诚使命、履职尽责的时代主旋律, 切实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和国防观念。

注:2008年5月,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 由中国青年报社携手国内63所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立了, 秉承着《中国青年报》“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的价值理念, 联盟带领全国高校校园媒体进行了从线上到线下, 从活动开展到全媒体转型的全方位探索。通过校园媒体这个桥梁, 逐步影响高校青年学生, 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

截至2015年12月, 联盟已有503所签约理事高校, 超过2000家校园媒体经主管部门同意申请成为联盟会员媒体。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联盟各理事单位、会员媒体, 依托中国青年报社各地方记者站, 先后成立了21个区域联盟 (北京、江苏、广东、湖北、上海、四川、江西、陕西、福建、重庆、甘肃、山东、广西、辽宁、河南、天津、贵州、山西、海南、云南、浙江) 。各地区域联盟由学生主席团、秘书处以及各工作部门组成, 不仅经常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活动, 还与他们有紧密的日常沟通。真正做到了在青年身边陪伴, 引导他们成长。

【高校校媒】推荐阅读:

上一篇:寿命预测模型下一篇:中非合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