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

2024-09-25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通用11篇)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 篇1

面对新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符合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应彻底扭转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变“教堂”为“学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能把学生仅仅作为接受教师灌注知识的“容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积极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去把握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从根本上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笔者以自己的亲身教学经历,来探讨高中生物的趣味教学。所谓趣味教学方法,是笔者结合建构主义中的认知论,根据当地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为学生定制的教学计划。

一、知识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学科,涉及到的,大部分是我们身边的知识。因此,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从身边着手,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册生物教材的绪论中,主要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其中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新陈代谢这一特征,笔者在讲解时,让学生思考一只活鸡与一只死鸡的相同与不同。学生总结如下:

笔者的总结:活鸡与死鸡从组成上来看,都有一样的细胞结构,有一样的物质组成,因此有一样的外在形态,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活鸡有生命力,主要是表现在其细胞都是活细胞,有呼吸,心脏能跳动,有血压等生理特征,说明其具有新陈代谢能力,属于生物;而死鸡,已经失去新陈代谢能力,不属于生物。因此,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不是物质的组成,而是新陈代谢。这样,从根本上讲述了新陈代谢这一主要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前介绍了新陈代谢的概念。

第一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又以大脑皮层的调节占主导地位。排尿反射中,大脑皮层主导着脊髓的调节。理论很强的知识,学生当然不容易理解。但只要举个例子,学生立即恍然大悟。笔者是这样做的:比较成年人排尿与婴儿排尿的时间与地点的差别。学生听到这里,有的同学不免有些羞涩,有的男生大笑。

然后笔者做进一步的解释:成年人是通过大脑皮层来控制排尿,因为成年人可以通过分析时间,地点,由大脑来控制排尿反射,如果时间和地点不合适,即使有尿也不能排,属于条件反射;而婴儿是通过脊髓来控制排尿,脊髓没有分析的能力,有尿就能刺激神经而排尿,不管何时何地,属于非条件反射。

总之,高中生物学科,有很多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知识,只是学生没有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学起来觉得吃力。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一方面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生活,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二、记忆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学生记忆的。学生的记忆能力,也是智力的一部分。但是,智力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学习训练的。谁说死记硬背没有技巧?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是连锁记忆。把要记的东西与某些你熟悉的东西相连,看到熟悉的东西,知识马上在大脑里呈现。

例如,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前期:细胞核膜消失,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末期: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细胞核膜出现,核仁出现;可以记忆为:两个出现,两个消失。

再如,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为必须氨基酸,记忆为:苏双亮来本家劫色,即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色氨酸。

又如,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原肠胚是个重要时期,其特点是一个重点。可记忆为原肠胚的123:1个胚孔,2个腔体,3个胚层。DNA的结构,可以记为54321:5种元素,4种脱氧核苷酸,3种物质,2条脱氧核苷酸链,1种螺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肉少)。

还有,人类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患病为常隐。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等等。

以上这些帮助记忆的方法,都是把生物知识与一些容易记忆的句子,诗词,现象相连,越是夸张的,越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越能帮助记忆。

三、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充满着活力与激情,讲得生动有趣,那样的教学内容就很有吸引力,学生听起来也不感到厌倦,学起来就觉得很容易;老师要有吸引学生注意的特殊思维方式,能调动学生的脑子在“转”、在“想”;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使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把学习看作是件很有趣的事;教育要有一种感染力,变学习方式由“学会”为“会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积极创设教学所需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的认知结构具有中等程度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出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探索活动的最佳状态。

例如,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目,失去的水分子数目,游离的氨基、羧基数目,这些等量关系,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但是,这些公式怎么来的,如果真的让生物老师来推导验证,有一定的难度,不小心反而弄巧成拙。我是这样做的:叫8个同学到黑板上做游戏,分别叫8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或二排或三排,每一次的排数就是肽链数目,每一个同学的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两个同学手拉手,必须是左手拉右手,(这就是脱水缩合时氨基与羧基反应)站成一排后,排头的同学空出左手,排尾的同学空出右手,(每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手拉手的点,就是肽键数目。通过手拉手游戏,学生明白肽链的形成过程,也清楚了各种数量的计算。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投入,积极思考。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生对学习的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热爱学习,就要从不同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使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形象有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的持久与稳定。兴趣一旦发展到持久、稳固的程度,就会形成爱好。只有稳定的兴趣和长期的努力才能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 篇2

桐 梓 二 中 生 物 教 研 组

娄 国

2014年8月

引言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或遇到这样的事,某个男的长得并不帅,或者某个女的长得并不漂亮,但是这人左看右看都顺眼。如果问我们到底哪里看别人顺眼,可能我们还拿不出什么证据。其实,多半是因为这个人文化素养高,正如孔子所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同理,一个生物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也能找到那种左看右看都顺眼的感觉(绝对不是装出来的那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这个老师的素养是到位了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就得有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那,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呢?生物科学素养又能从哪些方面在我们生物教师身上得到体现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能贻笑于各位大方。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界定

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bǐng]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科学素养高的人,用通俗的话说叫做“很有气质”。

二、高中生物教师生物科学素养的体现

1.备课:一份像样的教案应该包含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教具、板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小结、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等必须环节。

2.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讲课尽量不带口头禅,否则学生会专门替你数这节课老师说了多少个口头禅;语言描述要做到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充分尊重和表扬;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尽量涉及生活实际,体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要教会学生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板书尽量把字写好一点,规范一点;不要拖堂,否则学生会很反感你;不要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否则他们会恨你一辈子,就算是被你关注的学生也会是这样。

3.作业布置:要安排一些与渗透高考有关的试题;由于多数学生动手能力差,更要结合学科特色和生活实际让他们亲自去操作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观察分析验血报告单;观察花朵颜色早晚的变化;植物花朵上雌蕊和雄蕊的区别是多数学生解决不了的,也需要观察;观察凉拌蔬菜体积的变化;制作泡菜、酸菜;酿制甜酒;植物顶端优势的保留或解除在生产实践中的体现;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如果有条件,最好是让他们都能参与一次操作;动员他们找机会观察动物的内部结构,如猪、牛、羊、家禽;学会看药品说明书;找机会到超市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转基因食品;样方法的实际操作;到当地农推站了解农药、除草剂、生长素类似物等药品的成分、用 法;参观大棚蔬菜、花卉的培养等等。这些资源在我们身边举不胜举,因此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对应的实际操作。

4.命题:命题要与高考要求相结合,既要兼顾质量,又要兼顾数量和改卷工作量的分配,填空题尽量回避某一个题很多空或者某一个题每个空的答案都需要很多文字的现象。题目最好是原创,也可以是网上下载修改的,不管用哪种题源,都要尽能够从试题质量上体现自己的水平。这就像我们出门走亲戚或者参加宴会一样,总要穿上得体的最满意的衣服,树立自己最好的形象。知识点上要力求以核心概念为载体,辐射与其相关的二级概念。题目内容尽量能涉及生活实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学到生活常识,也引导了他们学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生物现象。命题还需做到绝对保密,这也是教师素质的高度体现。

5.改卷:每个人都要有团队合作意识,不要斤斤计较。集备组长首先要知道本组的老师有哪些,然后再根据年龄和工作效率合理搭配。工作量的分配也力求合理,不要欺生,认为新手就应该多干点,这可能不利于新老教师之间的和谐。当出现试题难以均分的时候,可以指定某个教师该工作量大的题目,但是必须要加以记载并向本组老师说明,工作量大的题目让本集备组的老师在多次考试中轮流评改,这样能够体现公平,大家心里也舒坦。6.教研会:会议次数要精简,确保每次会议有有意义的主题,不流于形式。每个老师都应当积极参与,事先做好发言的准备。在知识点的讨论上,要讲证据,不能强词夺理,不要做一些毫无意 义的争论。

7.资源共享:优秀的资源不要占为己有,要学会共享。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堵别人的路就是堵自己的路。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1.加强学习:学习的范围很广,要有选择性地学习,我们每个老师都不是全能的,只能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知识,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学习的方式很多,我个人的习惯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看书。只要是涉及高中生物的书都可以看,如高中生物教材、高中生物教辅、大学生物教材、生物学杂志、中学生物学等。二是网络学习。例如在网上搜索关于生物学科的教学视频、科技视频,还可以在网上与同行交流、给学生解答问题,像百度知道、豆丁网都是很好的资源网,我着重介绍一下百度知道。自己申请一个百度账号,在百度知道里可以发现一些生物学科的提问,你的回答如果被采纳了,将会获得积分;还可以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百度文库,别人下载你的资源也可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下载资源,也可以用来兑换一些小礼品,如鼠标垫、钥匙扣。虽然待遇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觉。

三是看电视。例如CCTV-

10、CCTV-7等频道关于生物方面的视频比较多,适当看看也能长见识。

四是做题。除了平时要做适量的试题外,每年高考试题出炉的时 候至少要保证能把当年所有高考题过一遍,如果有时间,亲自做一遍效果会跟好,会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觉到高考的热点和教材的要点。

五是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我们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他们。只有观察了、思考了、分析了、总结了,我们才能较好地解释,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这些方面的习惯。例如像蜜蜂、蝗虫、水稻、玉米、小麦、豌豆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生物老师是应该熟悉才对的。

六是旅游学习。出外旅游的时候,要刻意观察分析所到之地的群落特点,进一步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2.珍爱生命: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应该成为珍爱生命的典范。要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嫦娥纱罩灯”的爱心。我们像这样做了,自然会感染许多学生,学生会将这种爱心感染到社会上去,如果能坚持到底,何愁没有美好的人间?!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 篇3

摘 要: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圈,包含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人类是其中的一种。但随着人类脚步的加快,带来了许多生态环保问题,严峻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在教育改革中加强生态环保的理念,推动环保事业发展。高中生物课程涉及许多生态知识,我们应该将环保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在提升学生的素质化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保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素质化教育大潮的推动下,环保教育不断融入教育改革之中。在高中各项课程中,生物课程与环保事业联系更加密切,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环保教育与日常学生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推动文化教育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日常生物教学中

在高中课堂上,课本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面镜子,教师是科学知识传授的第一人。一个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将课堂内容准备充分完善,做好课前备课工作。高中生物课本中与环保教育联系密切的知识包括生物物种、资源多样性、环境保护、社会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该充分将课本知识与现实中学生熟悉的例子相结合,充分做好教学素材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举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危害环境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课本内容讲述生物多样性时,可以讲述人类乱捕滥杀青蛙,造成鼠虫类泛滥,危害正常生物链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生物链的重要性;在讲述资源多样性的生物知识时,可以讲述人们乱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漠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具体的环保例子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既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又强化环保意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注重学生环保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群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讲授生物环保知识时,应当采取良好的、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对生物与环保的相互联系性产生兴趣,主动了解生物环保知识。

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讲述与环保联系密切的生物知识时,可以留出一部分谈论时间,提出生物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积极思考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酸雨课程时,可以将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应对保护措施作为课前讨论问题,让学生小组谈论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阐述酸雨形成原因时,有的同学会回答工厂排放超标废气的原因,有的同学会回答汽车尾气的问题等。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酸雨危害视频及图片,让学生加深对酸雨的危害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大气,排斥乱排乱放的恶习。在阐述应对措施时,学生就可以根据之前总结的酸雨形成原因,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参与,认识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认识到保护大气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环保观念的加强,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环保意识在生物实验中的渗透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身实验的过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物元素与环境的碰撞,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进行酸雨危害实验时,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将一定程度的与酸雨酸度相同的酸性液体及实验的小植物等试验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一定量的酸性液体滴露在植物叶面等不同材料上,观察不同材料表面的变化过程。随着液体酸性的加强,实验材料表面受到的破坏的程度越大。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感受到酸雨对于不同材料的破坏性,体会到酸雨对事物的破坏程度,从而加深学生减少酸性气体排放、植树造林、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实验结束时,让学生将未用完的实验材料归纳整理,合理放置,既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资源的有限性,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活环境,从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树立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环保事业不分大小,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

四、结语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将环保教育融入生物知识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将环保教育与日常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相结合,以学生教育为切入点,推动环保事业的不断进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浅析[J].科技信息,2010,15:277,284.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法 篇4

一、巧用趣味导语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相当于话剧的开幕, 一场话剧会因为好的开幕吸引观众恋而不去, 产生继续观看话剧和进一步了解剧情的心理需求。与此同理, 一堂好课则需要良好的导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的方法不拘一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予以灵活应用,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予以灵活发挥, 但最终的目的和宗旨却是一样的, 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教师在教授“群落的演替”这一章节时, 可以先从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进行导入:“……火山爆发之后, 生物死亡, 土地裸露。几年过去了, 裸露的土地上出现了小草, 又出现了蜘蛛……同学们, 你们说说看, 能否把此地的所有的生物称为一个群落呢? (答案:可以。) ……到了1934年, 植物茂盛, 树木成林, 动物种类增至880种。同学们, 此时小树林中的所有生物可否称为一个群落呢? (答案:是。) ……那么, 这两个群落是否属于同一个群落呢? (答案:不是。虽然小树林群落是在前面群落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但是它们的物种组成是不一样的, 种间关系与空间关系也不同了。) ……”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和引人入胜的设疑, 引导同学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讨论, 从而将“群落演替”的概念在趣味十足的一问一答中自然而然地导入, 优化了课堂教学。因此, 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

二、丰富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功。如果教师能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加以灵活运用, 那么, 就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对于知识内容相对抽象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教师在讲授“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 可以利用丰富的语言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使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细胞学有关知识通过丰富生动的语言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诠释。例如, 教师在讲解“物质的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时, 可以将“被动运输”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 将“主动运输”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 从而将“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需要载体, 不需要能量”的“被动运输”与“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 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不仅增加了趣味性, 还使得学生加深了理解。又如, 教师在讲授“遗传和染色体”中的“遗传”知识时, 可以给学生讲轶闻趣事, 通过此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美国曾有一位漂亮的舞蹈女明星, 她的追求者甚多, 但她却偏偏爱上长相普通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她在情书中写道, ‘如果我们结婚, 那该是多么美妙的结合, 我相信, 我们的后代会像您一样的聪明, 像我一样的漂亮……’同学们, 假如他们结婚了, 她能够梦想成真吗……”教师通过对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叙述,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因势利导, 由浅入深地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与结合等, 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中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 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 那么, 教师讲得乏味, 学生学得无趣, 将一定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 将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或抽象的理论知识等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得以观察和思考, 那么, 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 教师在讲授“遗传和染色体”中的“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节内容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还可以将“家族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生物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变得生动鲜明, 不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适度渗透, 巧妙地辅助了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 使得教学内容引人入胜。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浅谈 篇5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生物是高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的重点。新课标要求要提高生物课堂上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因为传统的课堂形式是非常单调的,通常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一直不停地讲,学生在下面拿着笔奋笔疾书的记笔记。上课的时候除了老师讲课的声音和笔尖的沙沙声之外听不到别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气氛是非常沉闷的,感觉上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所以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提升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教师的基本素质不高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多数老师的素质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成熟的知识体系。而且很多老师都还是很传统的保持着旧的教学理念,不懂得创新,也不愿意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依然只重视学生对教材上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反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在乎。课堂上是没有一点的趣味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至于对真正的理解了多少根本是不在乎的。作为教师也没有采取适当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够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就不能根据社会对生物方面人才的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培养。

(二)升学压力过重

高中时期的学生最基本的理想就是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接受教育,所以在高中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迫于这种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每天就是处于拼命学习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的时间也都用到学习上,一点也不会无谓的浪费时间。所以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快速的把重要知识点讲完,然后让学生自己理解消化,再做大量的习题。这样学生虽然是掌握了知识,但是却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倡导的是“快乐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势必会给高中生物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推进生物教学的改革。

(三)地区差异过大,教学质量参不齐

由于地区的差异很大,对于教学设备上的支持也是不够的。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是非常落后的。经常是连最基本的教材配置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所以生物课就变成里老师口头的陈述,许多要进行实验的地方都因为实验仪器的缺乏无法实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所以知识的掌握往往不是那么牢固,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

二、解决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老师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也在根据新课改要求不断提高,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生物专业知识,能够系统的把知识进行整理,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老师要能够摒弃过时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改进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可以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使老师都能够慢慢地改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不要总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要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可以组织一些课堂上的小活动,例如:老师可以提问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抢答,答对问题的同学要适当的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经常不答问题的老师要去找同学谈话,找出原因,并且及时的解决。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还能够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倡导“快乐学习”

学习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并且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尤其是高中的学生,学习的压力是非常重的。但是神经长期的处于紧张状态,只会让自己更累,并且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才要轻松的学习,适当的让神经进行放松,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学习比较累的时候可以唱一首歌来舒缓心情。或者把枯燥难背的理论知识改编成顺口溜来记,效果就会大大的提升。学习不应该成为负担,而是以兴趣为基准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大国家对生物教学的支持力度

为了缩小地区差异,国家应该加大对偏远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知识支持。定期的对那些山村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生物教学所用的实验仪器,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快速的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一个实验,自己去搜集资料,整理出知识要点,然后按照自己计划的步骤把实验做出来,如果最后结果与理论上的结果不同的话,就要反思整个实验过程,找出问题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

(四)借助故事探秘来营造“趣味课堂”。

例如在进行“微生物”这一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盗仙草”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白娘子为救许仙,宁愿自己的生命不要也要为其盗仙草,即所谓的灵芝。实际上灵芝属于高等真菌,其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从孢子到有丝分裂,然后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特别的“趣味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教学还处在探究的阶段,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新课改要求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而且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趣味教学会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叶芳娟.浅谈高中生物趣味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9):158-159

[2]韩晓芳.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4):288-288,289

谈如何开展高中生物趣味化教学 篇6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水至清则无鱼, 文至白则无味。”教 师平铺直 叙地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可以刻意制造一些悬念,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比已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质疑并提出问题, 加强学生听课的认真度和学习兴趣, 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例如, 在学习高一第一节生物课时, 学生对生 物的接触还不是很 多, 此时需要 让学生明 确生物究 竟是什么、怎样来学习生物。于是, 我以“什么是生物”来展开对新课的学习, 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石头是生物吗?学生都觉得石头不能动, 应该不是生物。我顺着学生的这个思路立刻追问:小树不能动, 它是生物吗?风是可以流动的, 它是生物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对比, 学生发现仅用“能不能动”来加以判断是不可取的, 同时让学生产生了“什么是生物”的概念问题, 从而积极地对生物的概念进行讨论。学生知道了生物的概念后, 开始对自然界当中林林总总的生物分类感兴趣, 这时教师可以接着引导:“如果有个陌生的小生物放在我们面前, 你敢不敢触摸它?”在学生敢与不敢的回答中都能听到学生的顾虑, 纷纷提出新的质 疑:“它会不会 有毒?它会不会 咬人?”此时可顺势引导:“不敢触摸是因为不了解, 当我们学好生物熟悉生物的特征后就可以科学触摸了。那么, 怎么才能把生物学好呢?”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学生在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的同时下定了要学好生物的决心。

二、加强趣味记忆, 彰显知识魅力

记忆是高中生物中不可避免的学 习方法。枯燥 的记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此, 教师可利 用图表、顺口溜、表格等来直观总结生物知识, 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特点来进行趣味性的记忆, 减少学生在反复记忆中的枯燥感, 同时更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其内在的规律, 便于学生记忆。

例如, 对于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特点, 教师可以 结合图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通过灵活建立图表, 使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清晰地展示出来, 对知识的 理解和掌 握都变得 直观和简化, 便于学生记忆。同时, 学生也在无形中体会 到了生物的魅力, 学会了对知识进行分析的方法, 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亲身实践, 体会学习的快乐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做。”每 个学生都 渴望自己是发现者、探寻者和征服者, 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生物的研究中来, 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体现和验证理论, 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 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生物知识的神奇。

例如, 在学习了“生物的遗传理论”之后, 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家族中某种性状的表现进行调查, 调查家庭成员中双眼皮的情况, 结合学生所学过的遗传理论, 让其对家庭当中的下一代进行预测。对于这样的实践,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不仅预测了下一代人双眼皮的情况, 还根据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猜测父母的兄弟姐妹的性状表现。学生表现得很兴奋, 猜对的学生还兴致勃勃地给家庭成员讲述其中的道理。像这样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 教师可以结合所在地的情况来设置, 让学生调查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因素, 并从中分析出相应的原因, 提出相关的对应策略, 并以小论文的形式上报环保部门, 以促进当地的环境建设, 这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可以将知识联系 实际, 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来感受无处不在的生物知识, 这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了掌握科学知识自豪和自我价值的存在, 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内心变得想学、乐学生物。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法,趣味实验

经历了小学与初中的学习,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但是与成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较好的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 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中生物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许多理论知识看似需要学生背诵、记忆, 实质在于学生的理解, 因此, 生物课的教学就不能拘泥于单纯知识的讲授, 而应该采用趣味性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间的探究与合作, 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趣味情境”

情境教学倡导 “情趣”和 “意象”, 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高中生物趣味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 利用恰当有趣的材料, 尤其是历史故事、社会趣闻等, 为学生创设探索、体验、想象的情境, 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活跃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巩固生物知识。

有些生物知识相对比较复杂, 老师喋喋不休地讲, 学生未必会掌握牢固, 可以将复杂的理论寓于趣味性的知识中, 让学生在体会趣味故事的同时, 学习理论知识。 在讲《伴性遗传》时, 利用英国“皇族病趣闻”作为引言, 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一生育有四个儿女, 长子患血友病早亡, 两个女儿为血友病携带者, 只有另外一个儿子爱德华七世健康正常, 传承着英国皇室。 英国被称为欧洲王室的‘老祖宗’, 欧洲具有皇室互相通婚的习俗, 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遍布欧洲皇室, 她的血友病基因也传播到了其他王室。 维多利亚女王的两个女儿是血友病的携带者, 她的一个外孙女加到西班牙巴本家族, 另一外孙女同俄国罗曼诺夫家族的尼古拉二世结婚, 后代出现血友病。 从此, 这两个家族因为娶了维多利亚的外孙女而造成了家族的血友病。 趣味讲完了, 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维多利亚的两个儿子, 有患血友病的, 有健康正常的? 为什么英国皇室的血友病会传到欧洲的两个其他家族中去? ’”[1]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在探讨、交流中巩固了伴性遗传的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趣味语言”

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法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实施。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成效, “板着面孔说教”只能引发学生的不满甚至厌恶, 幽默、夸张而又富有学科含义的语言, 通过形象、准确的语言表述, 让学生在笑声中, 进行意味深长的思索, 同时体验茅塞顿开后的愉悦, 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简单、形象、易于理解。

例如,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昏昏欲睡时, 可以结合生物知识提醒学生:“同学们现在的状态就像缺少甲状腺激素后的症状, 也像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后的反应。 慵懒且缺少活力, 请问同学们是甲状腺被切除了, 还是被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呢? ”同学们一听就笑了, 而其他昏昏欲睡的同学也瞬间清醒了, 倦意和沉闷一扫而空。 再如学习胰岛素的功能, 在解释脾主肌肉的知识时, 可以借助比喻方式进行。 将人体的肌肉比喻成一家大型葡萄糖银行, 而葡萄糖则为人民币, 胰岛素为银行的运钞车, 车里的血为现金, 即葡萄糖。 运钞车 (胰岛素) 将现金 (葡萄糖) 从血例带到银行 (肌肉) , 它 (胰岛素) 用特有的密码打开银行大门, 将现金倒进去。 同时, 运钞车 (胰岛素) 是实报实销的, 需要时, 运钞车工厂 (人体胰岛) 会及时制造, 当人体血糖稳定时, 没有现金可以运送时, 就会送到肝脏进行报废处理。 这样形象的比喻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 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2]。

三、开发“趣味活动”

高中生物知识虽然抽象、复杂, 但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 生物教师可以针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设置专题, 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体验研究、钻研的乐趣,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而且可以在研究中巩固学生的课本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中, 有许多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 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兴趣小组进行试验, 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 可以从初级的草履虫观察实验, 生态瓶制作、 叶脉书签制作等课外活动, 逐渐增加难度, 进行探究性比较强的实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比如去除细胞壁的方法试验, 让学生利用机械法、酶解法等进行操作, 这项实验难度非常大, 需要学生相互配合, 同时由于有些材料的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学校的支持, 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试验材料。 机械法比较简单, 用高渗溶液浸泡植物组织, 使其质壁分离, 用剪刀剪取, 获得少量原生质体, 在这种方法中, 不仅让学生掌握机械法操作, 更能让学生检验哪些植物组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酶解法操作比较复杂, 且条件比较苛刻, 学生通过正确的操作可以获得良好的原生质体, 但是需要试验材料进行分析。 利用高中生较强的探究心理和动手能力, 进行各类生物实验, 不仅增强学生兴趣, 而且在试验过程中掌握知识, 培养相关能力。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生物教学, 利用趣味性的情境、语言和实验, 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而又生机盎然的生物学习环境, 将生物知识的教授寓于各类有趣的形式之中, 不仅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而且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昌瑛.在“伴性遗传”教学中以兴趣驱动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12:131-133.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 篇8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感觉, 从而迅速、自觉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借此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 在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时, 我让学生们把自己想像成小说中的鲁滨逊, 流落到一个荒岛上, 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 几乎没有任何食物, 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少量玉米。

让学生们思考A、B哪种生存策略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A、先吃鸡, 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 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 吃鸡产下的蛋, 最后吃鸡。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会更加积极、深入地思考, 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大大地增强。

二、利用趣味故事, 增强学习的好奇心

生活中有很多趣味故事, 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加以选择来完成导课环节。例如在讲到“伴性遗传”这一节时, 我首先给学生们讲了“皇家病”即血友病的来历并用幻灯片展示维多利亚女王家族的照片及患病情况, 从女王家族血友病系谱图中, 学生们会比较容易地发现:患血友病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子女一般都是正常的, 但其外孙常常有血友病;而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血友病。这时学生会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巧借俗语、形象化的语言或视频等, 提升课堂情趣

生物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在生活中有许多俗语是对生物现象的生动反应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精辟概括, 我们若能妥善地加以应用, 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讲必修二“遗传和变异”引言时, 我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以及“一母生九子, 九子各不同”这样的一些俗语, 并提问:“这些俗语分别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呢?”学生小组讨论后会发现它们实际上都生动地反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又如, 我是这样为学生们总结癌细胞主要特征的——喜欢暴走 (可转移) , 变态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后获得了永生 (能够无限增殖) 。通过俗语或形象化的语言, 能够把抽象、难于理解的知识直观化, 降低知识的难度系数, 有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善于应用视频导课, 因为视频可以使很多知识变得形象化和立体化, 学生们对兼具视听效果的视频往往更感兴趣, 我们也会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减数分裂”这节课时, 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我在网上精心挑选的3D模拟受精过程的视频, 在观看这段既好看又好听的视频过程中, 学生们个个都精神非常集中, 看完后我立即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并让其尝试回答:1胎儿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学生们很容易答出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那受精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视频学生能够回答出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3那精子和卵细胞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学生们就回答不出来了, 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恰好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的学习。

四、丰富课堂活动, 拓展课外活动

角色模拟活动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参与愿望比较强。例如, 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节课中, 我让学生扮演氨基酸, 通过表演来讲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几种氨基酸形成多肽种类的问题。另外, 在必修一学习近半时, 我在课堂上安排了小组合作编写一份生物试卷的活动, 让学生们也过过“出题瘾”, 在找题以及书写参考答案的过程中, 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了。

课外调查活动可以挑战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欲望, 例如安排学生分组收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调查资料, 用这样的方式丰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人类遗传病”这节课。

五、指导学生构建生物模型

模型能将微观抽象的知识及结构宏观化、简单化和具体化, 指导学生亲自构建生物学模型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节课中,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介绍的多个描述性实验比较枯燥和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为此, 我提前给班级分了小组, 每个小组准备橡皮泥、软电线、纸板等实物, 在课堂上结合课件的讲解, 我们自己构建了生物膜的模型。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乐趣。

综上所述,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 我们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树刚.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成才之路.2010 (23) .

[2]覃太书.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浅探[J].广西教育.2011 (17) .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漫谈 篇9

一、精心设计, 趣味导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若能对每堂课的开场白精心谋划, 便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不要小看简短的几句话, 它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提高教学效果。但“万事开头难”,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生活的点滴,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科学性的课堂情境。如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 多数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 又属于开篇内容, 如果第一节专业知识课就平平淡淡地过去, 学生对生物的那种神秘感就会荡然无存。课上, 我拿来一块石头, “谁能说一说它的成分?它和你有没有关系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七嘴八舌地争着发言,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对自然界、对自己产生了“弄明白”的欲望。剩下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 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本节教学目标, 学生也顺理成章地知道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有问题式, 有谈话式, 有看图引入式, 有讲故事引入式, 有对比引入式, 有从实验现象导入式, 有从实验结果导入式, 要因课而异, 因生而异。不论哪种导入, 都要以激发学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参与欲为原则。

二、联系实际, 趣味比喻

高中生物学中的很多观点和知识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打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 就能取得“以巧破千斤”之力。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 为了便于让学生清晰地区分三种运输方式, 我将浓度比喻为“河的上游 (高浓度) 和下游 (低浓度) ”;将载体比喻为“船”;将ATP比喻为“船的螺旋桨 (动力) ”;这样, 从河的上游向下游运木头, 就可以直接漂了——自由扩散;从河的上游向下游运白面呢?———协助扩散;从河的下游向上游运食盐呢?———主动运输。如此比喻, 哪怕一辈子学生也很难忘记。再如学习《免疫调节》时,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我将体液免疫中的外界入侵者 (抗原) 比喻为“敌人”;将吞噬细胞比喻为“哨兵”;将T细胞比喻为“通讯兵”;将B细胞比喻为“司令”;剩下的学生自己也能想象了: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别是“前线士兵”和“预备役”;抗体就成了消灭“敌人”的“子弹”。一场饶有兴趣的生物体内大战就此开始。细胞免疫中的各种细胞的比喻则完全是学生自己想象的。最后学生的总结更是让我惊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分别是“炮楼内的敌人” (细胞内抗原) 和“散兵” (细胞外抗原) ……学生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感受到了身体细胞间的分工与合作的神奇, 更感受到了生物学习的快乐。

三、寻找方法, 趣味记忆

高中生物学中的名词和概念繁多, 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很多, 在一定程度上, 记住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 但多数学生的反应是“生物太难记了”“今天记住了, 明天又忘了”“需要记忆的太多了”, 几乎每一位生物教师都有同感。既然找到了症结所在, 教师就应该探索有效的记忆方法, 让学生在乐趣中形成永久性记忆。如前面提到的比喻记忆法, 再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图形记忆、归纳记忆等等, 不但能让学生记得牢, 还能消除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如在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时, 我尝试让学生画出动植物细胞图, 只要能画出来的结构, 学生记得也就差不多了。事实证明, 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 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 知识点的记忆也变得轻松、容易。

四、引进手段, 直观再现

亲手摸过要比亲眼看过印象深, 亲眼看过要比亲耳听过的印象深。新课程告诉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将会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涉及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 更要借助直接直观 (如活体、标本等) 和间接直观 (如模型、挂图、板图、动画等) 的各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如学习动植物细胞结构时, 让学生利用橡皮泥亲自动手制作细胞模型, 效果很好;认识DNA结构时, 借助双螺旋模型便一目了然;认识氨基酸结构式, 我让学生以人体做模型:左手氨基、右手羧基、心脏中心碳、双腿当氢、头做R基, 妙趣横生;学习细胞分裂过程时, 动画再现分裂的完整过程, 学生对DNA及染色体的变化便不再空想……

五、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没有什么能比让学生亲身经历更印象深刻。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好多知识都源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原来知识离我们这么近”, 无形之中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身边生物现象的欲望。比如在学习水代谢与矿物质代谢时, 联系农田施肥问题;学习渗透作用时, 联系到家庭腌菜、腌肉问题;学习免疫调节时, 联系到疫苗注射、疾病防治问题;学习遗传时, 联系到生男生女、单眼皮、双眼皮出生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有生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意识, 要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在生活中学生物”的理念。

谈高中生物趣味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篇10

【关键词】高中  生物  趣味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107-01

所谓趣味教学就是把一些与学科有关的有趣知识和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探讨、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恰当使用趣味案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多种类型的趣味教学实例,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巧用一切有实效的教具

巧用一切有实效的教具,如实物、实验、多媒体等形式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再现生物的生理特点,生理结构及生活环境,增添教学的趣味性,把学生平时看不到的微观结构和不易理解的、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展现出来。

案例(一):在讲授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细胞增殖》时,自制《细胞增殖》Flash课件,再配合课本插图,把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向学生展示,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细胞分裂的连贯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二):在讲授必修三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中的“内环境”知识时,教师可采用边讲边画板画的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先画出组织细胞、血管、淋巴管和组织液等;然后按照组织液和淋巴形成的顺序讲解,边讲边总结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成分差别和组织液、淋巴的形成过程。这样讲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可提高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

案例(三):用“酶的特性”这个有趣的演示试验导入酶的高效性的讲解,效果很好。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中,首先播放新闻短剧《生物圈II号》,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思考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二)妙用诗词添兴趣

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

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口诀谐音助记忆

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四)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三、使用幽默、夸张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教学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避免了“板着面孔说教”而引发的学生憎恶情绪,而是在笑声中引发学生意味深长的思索或茅塞顿开后的愉悦。

案例:当学生昏昏欲睡时,我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这样的状态,便像是注射了过量胰岛素后的症状。也有点类似缺少甲状腺激素后的症状,慵懒而无活力。那么,同学们是被注射了过量胰岛素,还是甲状腺被切除了呢?”学生一听乐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有时,学生上课过于活跃,常常漫无边际地插嘴。对此,我对学生讲:“同学们是不是把酶加多了,反应如此激烈。若再不降温,老师可要加水稀释了。”学生们一听笑了,态度一改从前。

四、适当介绍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趣闻轶事,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

寓故事于生物教学之中,在教学设计时,能用故事导入的尽量用故事导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案例: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病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以《屎壳郎出国记》的趣味小故事引入《生态系统》的教学。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可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萧伯

纳和漂亮女演员的故事。另外,还可以尝试在生物课堂上还安排了课前5分钟轮流讲故事的活动,故事的内容可以是与生物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报告生物研究的前沿问题。

总之,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不讲学习形式不等于不渗透学习方法,只不过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自我生成生物学习的策略,这是学生自我建构的,符合生物教学规律的。

【参考文献】

[1]文子的博客.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案例及分析,2014年1月24日.

[2]曾露娇.高中生物趣味教学案例及分析.《考试周刊》,2012年13期.

利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生物漫谈 篇11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

许多学生由于对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不好, 在考试中分析不清楚题目, 导致生物考试得分较低。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学习, 搞清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 形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深刻认识和对考试题目的良好分析能力呢?

思维导图, 是一种将图形和文字相结合, 来展示各主题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图。思维导图由主题词、连线和关系词三个部分组成。主题词指图形中表示某主题的词;连线用来连接两个主题, 可以是单向的, 也可以是双向的;连接词是指放在连线上能够表示出两个主题之间关系的词。思维导图简单但又非常有效, 可以用在学习的各个方面。作为生物教师, 应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生物学习的方法。

一、区分思维导图与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学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记录下来的, 看似比较全面, 其实有些内容是多余的, 不必要的。学生这样做笔记既耗时, 又很难从繁杂的内容中找出重点知识。正因为如此, 有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记课堂笔记上, 却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要不断地思考。

而思维导图一般是从一个中心知识出发, 伴随着思维的跳跃, 顺着知识间的联系, 各主题词从中心向四周放射出去, 从而建立起一个知识网络。这一知识网络的形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楚, 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有助于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二、构建思维导图

先由教师系统地讲述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 等学生搞清楚后, 以“蛋白质”为例, 讲述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在“蛋白质”的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的知识要点以及一些与蛋白质相关的其他章节的知识点, 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各级主题。完成思维导图后,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之后, 让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 从教材中选取一个知识点, 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后讨论并提炼出各级主题词, 仔细分析各级主题下的细节并进一步补充、完善, 构建出本小组的思维导图。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1~2组的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纠正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后, 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当学生基本掌握思维导图构建的方法后, 就可以尝试独立构建思维导图了。学生可以构建章节复习的思维导图;在碰到复杂问题时, 学生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通过直观的图形形象地呈现出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取、整合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思维导图的构建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反思学习;能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另外, 教师可从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了解到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 从而给予积极合理的指导。

构建思维导图耗时较多, 对课程进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常使教师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生物学中概念和规律较多, 有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无法表达;有些学生对概念、规律之间关系搞不清楚, 因而无法利用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比较费力, 学习效率不高。因此, 应强化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让他们应用思维导图学习生物知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构建思维导图;等等。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逻辑思维等都有差异, 在构建思维导图时要因人而异, 教师评价要有弹性, 对能正确反映知识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 要及时给予表扬。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要求学生在有效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之余, 还要提高自身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生物知识, 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齐伟.系列1: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J].教育技术导刊, 2005 (5) :9-11.

[2]王秀平.思维导图策略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3]李静雯.思维导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研究性教学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移动终端采集下一篇:废水处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