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2024-12-10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共12篇)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1

1 神经衰弱的含义

神经衰弱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 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

2 神经衰弱的病理

引起神经衰弱的病理机制很复杂, 因此, 尽管国内外神经精神科专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关于引起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朗。经过众多神经精神病学专家的大量调查研究, 一般认为神经衰弱与下列三个因素密切有关。

2.1 遗传因素

一般神经衰弱的病人都有家族性, 但并不是说患神经衰弱都是遗传因素所致, 在这只能说它是患此病的一个致病因素。

2.2 社会因素

各种引起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 都会成为该病的促发因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拥挤、竞争激烈、失业、下岗、个人收入的悬殊、社会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等都会使人们的精神紧张。

长期的精神心理创伤, 如家庭纠纷、婚姻不幸、失恋、邻里关系紧张, 工作压力大, 同事及上下级关系的不协调, 也会使人们的精神过于紧张、心理负荷过重而出现神经衰弱。大量的调查证明, 神经衰弱的患者发病前一年内经历的生活事件的频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力时间过长, 学习负担过重, 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 重大考试受挫时常常会造成神经负担过重, 这也是学生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失调的重要原因。现代研究表明, 精神刺激, 压力过大可造成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

2.3 个性因素

神经衰弱与人们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一般认为, 性格内向, 情绪不稳定者, 多表现为多愁善感, 焦虑不安保守, 不善与人沟通, 遇事闷在自己心里, 得不到及时地发泄, 时间久了必然导致植物神经失调及神经衰弱, 但另一人群也是高发人群, 脾气暴躁、心胸狭窄、争强好胜、得理不让人、凡是自我为中心的人最容易患神经衰弱。也就是说性格内向与脾气暴躁的人是神经衰弱的高发人群。

总的来说, 神经衰弱的病因、病理仍未完全清楚, 但多数神经精神病学专家认为是由于神经功能过于紧张引起的, 这涉及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心理因素、性格等诸多内容。

3 神经衰弱的治疗

神经衰弱症状繁多, 得病后短期内能药到病除者甚少, 现有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不少, 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 中医治疗等等, 每种治疗方法都各有所长, 很难说其中的哪种方法效果最好。选择治疗方法一般都因人而异。有些病人听人介绍说某药物或某种方法治神经衰弱有神奇效果, 便放弃了原本已取得一定疗效的方法, 盲目地更换成他人的方法, 结果不仅不见有效, 原先的疗效可能也因此一并丢失了。因此, 治疗神经衰弱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旦方案既定, 不宜随意更动, 见效后仍需作适当巩固。以下是目前临床上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3.1 药物治疗

较常使用的有抗焦虑药及抗抑郁药, 这些药对稳定病人焦虑烦躁或抑郁情绪有明显效果, 其中抗焦虑药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阿普唑仑、黛力新与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若部分病人自觉脑力迟钝、记忆减退, 可予服用小剂量脑代谢改善剂, 如吡拉西坦、银杏叶片等。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有明显的作用。

3.2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多系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所致, 治疗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 选择不同的处方。此外, 针灸、气功、推拿、拔罐等传统的中医疗法, 对部分神经衰弱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中医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有其独到的见解, 且疗效显著。传统的以西药治疗失眠和抑郁症的方法, 往往副作用大、容易上瘾。中医药具有安眠药和抗抑郁药没有的优点, 即不会成瘾, 也不会产生依赖性。中医药学现代化也让中医药在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领域大显身手, 通过精选天然名贵药材, 组合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优秀方剂, 有一大批高科技中医药成果在神经衰弱、失眠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酸枣仁胶囊、百合酸枣仁胶囊等, 加之采用心理行为治疗方法, 对解决失眠, 提升睡眠质量, 缓解头疼、眩晕、疲惫等现象;舒解紧张、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等不适症状, 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3.3 心理治疗

可以通过解释、疏导等向病人介绍神经衰弱的性质, 让其明确本病并非治愈无望, 并引导其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症状之上, 支持其增加治疗的信心。另外还可采用自我松弛训练法, 也有心理医生采用催眠疗法治疗。

3.3.1 充分认识自己

当一个人自认为低人一等, 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时, 他就已经在与环境交往中把自己摆到了一个容易诱发冲突的不利地位。因为自卑者同样具有正常人的一切正常愿望, 但往往临阵退却、坐失良机而陷入深深的自责、责人的冲突之中。一般来说, 一个人所持的消极自我评价越多, 他所遇到的麻烦就越多, 与环境的关系就会变得越紧张, 经反馈, 就更容易构成恶性循环。患者往往会凭借想象为自己制定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规则。其思维方式陷入"非此即彼"状态, 认为自己必须服从某些条条框框, 否则就会产生紧张、焦虑、自责等负性情绪。他们否定了生活的多变性、丰富性以及人们之间的差异性等基本事实, 实为作茧自缚。在认识到自己内部冲突的来源之后,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消解工作。患者会发现, 自卑、自我设障的矛盾性需求都是自己造成的。其实。一个人尽管受环境的制约, 但他在心理上是完全自由的。"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实中永远有着机会和挑战", 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意味着患者正是自己剥夺了自己的自由, 要想战胜因此而带来的疾病, 必须自己给自己增加自由, 至少在认识上要做到允许自己有缺点。造成自卑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不允许自己有缺点的完美主义观点是根本的一条。事实上世上完人是不存在的。"人生最大的缺陷是人生有缺陷。"只有当一个人学会坦然地说"我错了"、"这一点我不如你"的时候, 他才可以放松自我, 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害怕让别人失望而压抑自我的做法常常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事实上, 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愿望, 更何况许多自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也往往出自个人主观的判断。只要自己尽了力, 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失望与否。

3.3.2 放松情绪训练

患者常感到疲乏、头痛、头晕, 实际上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可有效地解除上述症状, 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练习的方法很多, 最简单的操作程序是尽可能深吸一口气, 气沉腹底, 然后屏气, 感到有点憋闷时再缓缓呼出, 呼气要尽可能彻底些。如此循环20次左右, 一般就可起到平缓紧张情绪的作用。情绪状态与肌肉活动之间, 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情绪紧张的同时伴随着肌肉的绷紧, 如能主动地放松肌肉, 便会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此训练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想象一幅记忆清晰的令人松弛和愉快的自然风景, 同时自我暗示, 依次放松全身每一块肌肉、训练要领是先收紧某一部位的肌肉 (如紧握拳头) , 并体会紧张的感觉。持续10秒钟左右, 然后放松, 并体会放松时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全身放松状态, 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总之, 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不少, 最好能综合使用, 若能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 积极配合治疗, 更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2

在必要 时候要允许自己有缺点,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一些小缺点,只要能够承认自己有缺点,才能够完全的放松自我,能够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一个人不可能会满足所有人的愿望的,只要是自己已经尽力了,就不要介意别人失望与否。

2、自我认识

当一个人过分自卑时,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容易引发冲突的不利地位,他们往往因为临阵退却、坐失良机而陷入深深的自责、责人的冲突之中,不断地产生消极自我评价,形成恶性循环;过分追求完美似乎是神经衰弱病人的通病,在“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矛盾需求下,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而发生心理冲突。

3、自我设障

气功治疗神经衰弱 篇3

但以气功治疗神经衰弱,从50年代至今不断有报道。如温州市气功疗养院马有忠在5年内收治神经衰弱患者351例,平均住院65天,气功治疗有效率达96%。其中病史最短者一个月,最长者达8年。治疗时间最短15天,最长3个月。

又如,著名学者章乃器用内功拳治愈了他多年的神经衰弱症。章氏在《科学的内功拳》一书中谈到,他曾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神思恍惚、健忘,甚至昏厥。经人介绍练习内功拳一年之后,“身体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健”,能一次疾行20里而不疲倦和气喘,每天工作16小时而不觉劳神。

气功治疗神经衰弱,除了内功拳外还有很多,如站桩功、放松功、调息功、诱导功、五禽戏、静呼吸法、六字法、铜钟气功等多种功法可供选择。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本组120名观察对象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 其诊断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第3版) 》对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相符[1]。排除存在严重躯体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患者入组后,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平均划分作ABC组, 各40例。其中A组男19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43.9±5.6) 岁, 平均病程 (7.9±1.6) 年;B组男1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 (44.6±5.0) 岁, 平均病程 (8.1±1.6) 年;C组男11例, 女29例, 平均年龄 (46.2±5.4) 岁, 平均病程 (8.2±1.4) 年。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在研究期间, 均未服用任何药物。A组给予音乐电疗法, 设备为郑州生产的JM-9000A型音乐电疗机。治疗采用患者自觉舒适的仰卧位, 把2个10 cm×10 CB电极衬垫放在患者的额枕位置, 然后佩戴立体声耳机, 播放舒缓轻柔的慢节奏C组乐曲, 在每段乐曲要紧密衔接, 不能停止, 引曲的时间要<1 min。电刺激的频率要和音乐信号同步, 刺激强度以感觉阈为度, 治疗每日1次, 每次大约30 min, 持续治疗10~20次。

B组实施低频电疗法。采用日本生产的BIOS900HI型高压低频电疗仪, 令患者坐在木制的绝缘椅板状电极上, 两足则踩在绝缘垫上, 治疗电压设置为80 kV。局部治疗则用电压为6 kV的滚动电极在患者的头部、上肢神衰穴、颈部交感神经节区等部位匀速缓慢地滚动。每日治疗1次, 全身治疗每次约30 min, 局部治疗每次约15 min, 持续治疗10~20次。

C组实施交变电磁场治疗。治疗时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 穿戴内置5个能产生低频交变电磁场治疗体的帽子, 磁场强度选择17 m T, 每日治疗2次, 每次约20 min, 持续治疗28 d。

1.3 疗效评价:

治疗前后的4周指导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评价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睡眠质量。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2]: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睡眠正常;显效:自觉症状较大程度改善;睡眠时间大大增加, 接近正常;好转:自觉症状有明显好转, 睡眠时间增加1~2 h;无效:患者情况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改善, 睡眠时间少。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用t检验,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SDS、SAS及PSQI量表评分情况:

治疗前, 3组的SDS、SAS及PSQI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结束后, 3组的SDS、SAS、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0.05) , 但C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大大高于A、B组, 而AB两组各项差异不显著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 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 与A组的%相比,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音乐电疗法、高压低频电疗和交变电磁场治疗都属于物理治疗。其中音乐电疗是通过采用音乐及调制适宜的电流刺激, 调节大脑的兴奋程度, 如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能让患者变得安静, 减少烦躁的情绪, 有利于入眠;而节奏强劲或节奏轻快紧凑的音乐能够激起大脑的兴奋, 消除困倦或疲劳状态。对此, 在对患者实施音乐电疗治疗前, 首先要准确判断其当前的情绪状态, 选择适合的音乐, 尽量帮助患者恢复稳定的情绪。本组研究中, A组患者均实施音乐电疗法, 头痛、头晕、睡眠时间段等临床症状均有较大改善, 但入睡难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是95%。

高压低频电疗是让患者处于绝缘的状态下, 给予高压交流刺激, 人体的周围就会形成高压电磁场, 促使人体表面感觉器官因此受到短暂的、断续性、低频的电刺激, 这种刺激能够有效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与下丘脑功能, 通过此改善脑神经的兴奋性。另外, 高压电场刺激还能使机体出现微弱感应电流, 令细胞及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快, 帮助调节神经功能, 改善神经衰弱的相关症状[3]。本组研究中, B组实施高压低频电疗的有效率为100%, 较A组略高, 在进一步的观察中, 发现, 在头痛、入睡困难以及睡眠短方面, B组的效果更优于A组, 但治疗头晕方面, 效果略差与A组。A、B两组SDS、SA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

近年来, 磁场应用于临床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诸多研究显示, 利用电磁场直接作用于大脑双侧额叶、枕叶与颞叶, 大大地影响了这部分脑区内神经细胞生物电活动, 通过该途径调整大脑皮质的抑制及兴奋过程, 此外, 还有试验表明, 设置特定参数的交变电磁场, 能够透过颅骨, 直接对脑细胞、脑血管等产生作用, 提高血管的通透性, 更新脑细胞的代谢环境与酶活性, 帮助脑功能不断恢复。黄志东等研究报道, 交变电磁场对机体心理功能与睡眠障碍均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C组的痊愈例数比A组、B组多, 且该组的SDS、SAS与PSQI也明显低于A组与B组, 提示变电磁场刺激的方式治疗神经衰弱, 临床疗效优于音乐电疗法与高压低频电疗法, 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有显著价值, 可在临床广泛推广该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简毅荣.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11A) :156-157.

[2]叶飞, 余晶晶, 邓晓玲, 等.电针刺激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4 (11) :801-805.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篇5

坐骨神经痛这种疾病一般都会发生在中老年的老男人身上,但是也不能就肯定的说中老年的女性就一定不会患上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在初期患者会感到僵直感,但是慢慢的就会出现暂时性的疼痛,再后来就会演变成剧烈的疼痛,而且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中医分型治疗

坐骨神经痛

(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三)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四)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神经衰弱可用“士的年”治疗 篇6

神经衰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经机能障碍性疾病,病人可以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但多数人表现为易于兴奋,易于疲劳,中枢抑制过程削弱。患者在白天工作时间乏力,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晚间则失眠,早醒,多梦。由于夜间休息不充分,次日更加精神萎顿,日复一日造成恶性循环。过去传统的药物治疗多为消除精神紧张和保持睡眠而设,安眠,镇静药几无例外地试用于每一患者,其他如使用谷维素,维生系或针刺等,对此类患者的疗效亦往往难于预料。

笔者曾对这类患者采用士的年疗法,效果较为理想。具体方法是:上午肌注硝酸士的年0.5~1安瓿(0.5~1.0毫克),视患者年龄,体质等情况每日或隔日一次,5~7天为一疗程。多数患者,甚至患病多年的患者经一疗程治疗后,病情往往好转。患者诉说用药后精神振奋,思想集中,活动敏捷,一改既往萎靡乏力状态,晚间能安然入睡,睡时延长,近期疗效颇佳。一位兼患萎缩性鼻炎十余年不闻香臭患者,经治后不但神经衰弱好转,嗅觉分辨力亦大大提高。对于病情较顽固者,经治后自觉症状好转,增强了继续治疗的信心。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病人对士的年出现依赖性。

士的年为剧毒药品,中毒剂量为30毫克,常用量(皮下注射)为1~3毫克。治疗神经衰弱所用剂量仅为0.5~1毫克,距中毒量甚远,故不必担心士的年中毒的发生。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7

关键词:夜宁胶囊,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候群

夜宁胶囊主要由合欢皮、灵芝、甘草、大枣、女贞子、浮小麦等组成, 具有安神养心。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头晕、乏力;神经衰弱见上述症候者。本试验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 评价夜宁胶囊治疗神经衰弱及其症候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2,3]

1.1 诊断标准

1.1.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神经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E (初稿) , 结合《中医内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 所以人体神志的变化与心、肝两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有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病因导致的心悸、烦躁不眠等证。本品充分结合中医的辨证施制的治疗原则, 运用养心安神药结合补阴、补气、收涩药共同治疗多中原因导致的神经衰弱及其症候群。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标准;年龄在18~70岁;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标准;合并人格障碍者;病程不到3个月者;躯体疾病或脑器质病变;药物中毒;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疲劳综合证;适应反应;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患者及其他神经症状障碍;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障碍或外界环境所致者;正在使用或近周曾采用其他治疗药物或措施治疗的神经衰弱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受试者不愿意参加试验或不配合治疗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参加临床试验者。

1.4 试验设计

1.4.1 病例分配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研究方法, 合格受试者以3∶1 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不少于100例, 对照组不少于30例。

1.4.2 对照药的选择

遵循“同类、公认有效、择优”的原则, 选用功能主治、剂型、给药途径等均与试验药基本相同的中药益脑胶囊作为对照药, 其组方为龟甲胶、远志、龙骨、灵芝、五味子等。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 滋神健脑、益智安神。用于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候的治疗。

1.5 试验方法

试验组口服夜宁胶囊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80903 , 3粒/次, 3次/d。对照组口服益脑胶囊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为:w080212 3粒/次, 3次/d;疗程均为2周。

1.6 疗效性观测项目

临床症状:神经衰弱及其症候群, 症见体倦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健忘、心烦、心悸、耳鸣等。舌苔:薄白、淡红、少苔等;舌质:红、淡红等;脉象:平脉、细弱、细数、浮脉。

1.7 病例治疗效果分类

治疗效果分为:1、痊愈, 2、显效, 3、有效, 4、无效;状态分为:①加重:原有症状没有改善并出现新的并发症状, ②无变化:原症状没有变化也没有出现新的症状;③改善1:有轻度改善;④改善2:有明显改善, ⑤改善3:完全治愈该症状, 判断信息来源:以患者正常口述表达为主, 临床药学人员记录统计为准。

1.8 统计学方法

分类资料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1,2,4]

2.1 一般资料治疗组为120例, 对照组为40例, 共160例。

两组性别、年龄及治疗前心率、脉博、呼吸、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均具有可比性 (P>0.05) 。两组病程、用药史、治疗前病情总积分、睡眠时间、精神不振、舌苔、舌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均衡性良好。

2.2 临床疗效

2.2.1 总疗效分析

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6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愈显率为35%、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 见表1。

2.2.2 对神经衰弱症状总积分的影响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治疗后,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见表2。

注:与治疗前后比较, *P<0.01;与对照组比较, ΔP<0.01

2.2.3 对神经衰弱症候群总症候的影响

对临床神经衰弱症候群总症候改善作用:治疗组对体倦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健忘、心烦、心悸、耳鸣等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见表3。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01具有极显著差异

2.3 安全性评价

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分析、尿分析、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部分病例检测指标异常而治疗后复查恢复正常。有少部分病例治疗前正常而治疗后轻度异常, 经临床判断与药物应用无因果关系。

3 讨论[3,4]

神经衰弱在中医学属百合病、不寐、郁证等情志病范畴。在夜宁胶囊组方中, 本方中主药为合欢皮、首乌藤、灵芝三味药, 三味药中合欢皮为舒肝解郁、悦心安神之品, 适宜于情志不遂、岔怒忧郁而导致的烦躁不宁、失眠多梦之症, 能使五脏安和, 心志欢悦, 收安神解郁之效;首乌藤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 用于治疗阴虚血少而致的虚烦不眠, 或多梦易惊等症;灵芝有利益气血, 安心神, 健脾胃。主要用于治疗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等症。辅药为大枣、女贞子、甘草;大枣有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和药性的功效;女贞子有补肝肾阴之功效;甘草亦有补中益气之功效;佐以浮小麦敛汗、益气、除热;诸辅药和主药在性味上相近, 结合使用后, 相互增加药力, 在药效上起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作用。诸药协同作用重在治疗因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导致的心悸、怔仲、虚烦不眠、健忘多梦等症。故本方在临床上治疗神经衰弱及其症候群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78.

[3]沈渔.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29-132.

八段锦在治疗神经衰弱中的作用 篇8

一、神经衰弱的发生原因

神经衰弱的发生原因主要与精神因素有关, 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紧张, 脑力活动过度, 不注意劳逸结合, 如长期学习负担过重、工作压力过大等。

2. 精神受刺激, 情绪不稳定也容易引起神经衰弱。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处理不当, 或工作中受到挫折等, 均可造成大脑负担过重引起功能失调而导致神经衰弱。

3. 与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如有些人体质较弱, 对自身的某些不适过分关切, 多思善虑, 不能妥善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

二、神经衰弱的症状

神经衰弱的症状非常多, 可以说全身都有不舒服的感觉。最主要的症状是失眠多梦, 头昏脑胀,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 性情急躁易怒, 怕声怕光, 耳鸣, 眼花, 精神萎靡不振等。

三、神经衰弱的防治

防治神经衰弱, 最主要的一点是要对该病有正确的认识, 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1. 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学会科学用脑, 防止大脑过度疲劳。

2. 根据个人的体力、爱好, 选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有助于放松精神的活动。

3. 练习八段锦。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导引术, 起源于北宋, 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其健身效果显著, 流传广泛, 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瑰宝。

八段锦动作: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臂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诸病消。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 无需场地, 简单易学, 节省时间, 适合于男女老少, 只要坚持练习, 强身健体的效果显著。还可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两式进行练习。初学者每个动作建议做八次, 一年后可增至每个动作十六次。练习此功法时须平心静气, 整套练习一次约需十分钟, 最好是在有树木的地方练习, 这样效果更佳。练习功法须持之以恒, 要有耐心, 不可急躁。开始练习不必注意呼吸, 等动作熟练后加上呼吸的运用会更好。

4. 针灸治疗

针灸对神经衰弱的疗效良好, 尤其对顽固性患者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神门

随证配穴:失眠健忘加三阴交, 眩晕加太冲, 头疼加行间, 心悸气短加内关, 心烦易怒加四关穴, 自汗盗汗加太渊、太溪, 纳呆无力加中脘、足三里, 哭笑无常加人中、少商、隐白, 阳痿遗精加关元。

四、典型病例

1. 何××, 女, 36岁, 教师。

2003年6月1 8日接诊, 主诉入睡困难, 甚至夜不能寐十余年, 伴头晕头痛, 健忘乏力, 月经过多。曾服汤药调理, 月经正常, 但失眠未能改善, 精神压力极大, 工作几乎难以为继。

针灸交通心肾, 镇静安神, 取穴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神门、大陵、太溪、太冲。间日1次, 1 0次为一疗程。同时介绍八段锦功法5、6式, 让其每天坚持练习。1个月后, 患者自诉已能安睡4至5小时, 又历3个月, 患者自诉可安睡6至8小时。结束针刺治疗后, 仍然坚持练习八段锦, 1年后随访未复发。

2. 刘××, 男, 24岁, 工人, 2004年3月2 4日接诊。

主诉神疲乏力, 忧思多虑四五年。患者自诉上中学时, 由于紧张过度而失眠、健忘, 久之则神疲乏力、心烦, 严重时焦虑不安, 甚至有轻生之念。后经治疗, 略有好转, 最近由于工作压力大而复发。

针灸养心安神, 疏肝健脾为法, 取穴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神门、三阴交、太冲。针刺治疗5次而愈, 为巩固疗效, 介绍八段锦1、2、3式让其每日至少练习1次, 至今未再复发。

五、体会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神经衰弱患者, 经诊断与CCMD-2R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自觉记忆力降低明显或几乎消失, 无法坚持工作和学习;精神不振、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注意力降低、焦虑、抑郁等。排除因精神性障碍性疾病、人格分裂等造成的神经衰弱;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参与研究时,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4例, 治疗组男26例, 女18例;年龄20~54岁, 平均年龄 (36.7±5.8) 岁;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3.5±2.2) 年;对照组男28例, 女16例;年龄20~56岁, 平均年龄 (38.2±6.0) 岁;病程6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3.8±2.1)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 给予必要心理疏导、饮食干预, 并叮嘱患者每天进行1 h有氧运动, 如太极、慢跑、游泳等, 2片/次复合维生素B营养脑神经, t.i.d.;睡前口服2 mg舒乐定, 失眠者适当添加剂量至4~6 mg;伴有抑郁症患者可每晚睡前口服25~50 mg多虑平。用药14 d后停用, 评估药物效果后重复使用。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选神门穴、安眠穴为主穴,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配穴, 阴虚火旺者配以太溪穴、心俞穴、足三里穴、大陵穴;心脾两虚患者配以心俞穴、三阴交穴、脾俞穴;痰热内扰患者添加公孙穴、内庭穴、丰隆穴;明显健忘患者配以百会穴、志室穴;肝郁化火患者配以足窍阴穴、风池穴、行间穴;多梦患者配以魄户穴;头晕明显患者配以合谷穴、印堂穴。所有穴位均采取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30 min, 隔日1次, 1个疗程10 d, 1个疗程后休息2~3 d, 然后开始第2个疗程, 共计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4]

睡眠质量:采取世界卫生组织 (WHO) 睡眠质量检测法评估患者睡眠质量。Ⅰ级:睡眠率70%~80%, 睡眠可;Ⅱ级:睡眠率60%~70%, 睡眠困难;Ⅲ级:睡眠率50%~60%, 睡眠障碍;Ⅳ级:睡眠率40%~50%, 中度睡眠障碍;Ⅴ级:睡眠率30%~40%, 严重睡眠障碍。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 记忆力恢复, 可正常工作和学习;显效:自觉症状消失, 记忆力提高明显, 可实施大部分社会功能;有效:自觉症状改善, 记忆力增强, 可基本恢复生活和学习;无效:症状无改善, 记忆力无变化, 无法学习和生活。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治疗组Ⅰ级睡眠质量97.7% (43/44) 与对照组Ⅰ级睡眠质量81.8% (36/44) 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神经症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衰弱症状、兴奋症状、情绪症状等, 患者常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活跃、对指向性思维吃力、烦恼、容易激惹、颈项僵硬、头昏头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等, 病情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不愈,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致工作、学习障碍。

临床治疗神经衰弱时, 通常采取药物予以病情控制, 难以取得疗效, 且长期药物会使患者出现药物依赖。而且临床药物多采用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类药物治疗, 但临床疗效有限, 效果不佳。在中医方面精神衰弱属于“惊悸”、“不寐”等范畴[5], 心为病变部位, 虚实夹杂。患者机体因情志不畅伤及脏腑器官, 致脏腑气机失常, 阴阳失调。且伤及心肝, 情绪不安、惊悸懊恼;长期不寐则会致虚火上炎, 胸闷纳差、头痛不适等。因此气机逆乱、气血不和等是导致神经衰弱常见病因, 因此配以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 对经脉气血予以调整, 平衡机体阴阳, 恢复脏器功能。

针灸以神门穴及安眠穴为主, 通过神门穴宁心安神, 安眠穴改善睡眠质量;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 辨证实施配穴, 以此补其不足, 共奏阴阳平衡的作用。另外通过针灸可平衡植物神经功能, 促使神经衰弱者脑电图恢复正常,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恢复患者神经症状。在此次研究中,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治疗明显提高, Ⅰ级睡眠质量较对照组亦提高 (P<0.05) 。由结果可以看出, 患者行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同时配以针灸治疗, 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 采用针灸联合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神经衰弱可取得显著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恢复日常功能, 临床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维杰.针刺治疗失眠症90例.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 (11) :768-769.

[2]郑新杰.针刺配合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68例.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 (2) :120.

[3]郭娜, 李平.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神经衰弱体会.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1) :16-17.

[4]王琳.澄清大众关于神经衰弱的认识.科教文汇, 2008, 2 (1) :208.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8例病例组, 均符合ICD-10中关于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3], 除外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等慢性疾病、各类创伤等合并神经衰弱或存在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抑郁症患者。其中, 男52例, 女26例, 年龄在20~65岁之间, 平均为 (34.4±4.6) 岁。患者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和三环药物组, 各39例。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 三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氟桂利嗪组:本组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30003) , 每晚睡前口服, 5~10 mg/次, 10 d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三环药物组:本组患者予以盐酸多塞平片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25 mg/片, 国药准字H11020850) 口服, 25 mg/次, 2次/d。同时予以口服阿普唑仑片 (北京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1653) , 0.4 mg/次, 1次/d, 每日晚间服用, 10d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重心摆动测定

采用Anima公司生产的EAB-100型平衡功能重心动摇测定仪测定平衡功能。受试者按照规定站立于重心测定仪上, 保持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根据闭眼与睁眼状态进行测定。各项测定时间为1 min, 两次测定间隔1 min。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比较经t检验;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并经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病例组的重心摆动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在治疗后, 各项参数指标均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氟桂利嗪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三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抑郁、头痛、肩背、颈部、四肢以及脊柱肌肉疼痛等, 并可出现头晕、恶心、耳鸣、心肌以及头部阵发性感染等一系列症状[4,5]。临床研究发现, 神经衰弱患者具有重心摆动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躯体平衡不稳定性[6]。有学者认为[7], 利用重心平衡测定仪测定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 可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使疗效评价指标量化, 对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病例组患者的睁、闭眼时的Path、ARD以及Freq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认为神经衰弱患者的轨迹长明显异常, 且力学波谱之中的振幅频率存在明显变化, 患者主要表现为重心弥散, 但关于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氟桂利嗪是一种选择性钙离子内流阻滞剂, 具有抗5-羟色胺 (5-HT) 、抗组胺以及抗多巴胺活性作用[8]。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氟桂利嗪虽可诱发运动疾病, 但其对于眩晕以及震颤等具有确切疗效[9]。本研究对神经衰弱患者应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患者的重心平衡检测各项指标均获得了显著改善, 且患者自觉症状改善, 与李静等[10]研究结果一致。此外, 研究还发现, 三环类药物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疗效, 预测将两药合用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但具体作用还有待大样本深入临床研究。

总之, 氟桂利嗪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买吐地·买提努尔.氟桂利嗪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的作用.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2, 6 (12) :14-15.

[2]郭星辉, 崔海坡, 徐秀林, 等.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的有限元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26) :4863-4866.

[3]Bankier B, Aigner M, Bach M.Clinical validity of ICD-10neurasthenia.Psychopathology, 2001, 34 (03) :134-139.

[4]陈文芳.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活动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山东医药, 2012, 52 (37) :76-77.

[5]林夏纪, 丘卫红, 窦祖林, 等.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2) :191-194.

[6]乐琳, 郭钢花, 李哲, 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4) :3043-3044.

[7]宋桂芸, 张璞, 杨明, 等.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特征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8) :798-800.

[8]杨志金, 舒彬, 尹志勇, 等.康复医学中平衡功能评定研究.重庆医学, 2008, 37 (17) :1993-1995.

[9]刘燕.桂利嗪体内分析及其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与代谢研究.第二军医大学, 2008.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11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视神经是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视神经疾病,由多种因素引发[1]。神经损伤后再生需要具备适宜的微环境并激发神经再生潜能,使得损伤神经发生轴突侧支出芽并突出重建[2]。本文采取常规治疗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并对其治病机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并符合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2.8±7.6)岁;其中左眼18例,右眼22例;患者均于病发21d内诊治,平均病程(10.4±5.8)d。已经排除:单纯性视神经水肿患者;视网膜血管病变合并的视盘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Ⅲ期合并有黄斑水肿的患者;合并有视神经乳头炎的患者;有青光眼疾病史的患者;有进行过其他眼内治疗史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均采取动脉痉挛解除类药物、扩张血管类药物、改善神经营养和组织供氧及消除水肿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具体给药方法:给予患者654-2(5mg/次)和地塞米松(2mg/次)于球后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给予患者葛根素注射液(500mg/次)以及三磷酸胞苷二钠(40mg/次)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mg/次)和維生素B12(500μg/次),1次/d,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给予患者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μg/次)于2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进行肌肉注射,1次/d,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视力情况、眼底检查结果、视野缺损情况和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统计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值±标准差(χ-±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3个月后,眼底检查结果仅有2人没有改善,改善率为95.0%(38/40)。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比较见表1,治疗后患者矫正视力明显得到提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检查结果统计见表2,治疗后患者平均光敏感度明显得到提高,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视野平均缺损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认为,引起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原因主要是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对视神经乳头造成供血影响,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将引起视神经乳头出现缺氧及水肿现象,导致患者视力及视野受到损害。对于AION的治疗通常根据患者病因病症对症进行解除,同时进行改善循环功能和神经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3]:解除动脉痉挛的药物可采用阿托品或654-2于球后注射;葛根素注射液能够扩张血管并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能够对动脉炎症及神经细胞缺氧状况进行改善,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在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被发现后,开始用于临床神经功能损害性疾病的治疗。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神经系统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物质,能够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长和发育,是构建神经恢复微环境的基础,能够为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能够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神经生长因子能通过改善微波环境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生存率得到提高,对于基底前脑、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元以及视网膜节细胞均有作用[4];神经生长因子对靶细胞进行作用时须通过与其受体相结合。

本文研究表明,常规治疗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平均光敏度,降低视野平均缺损,增加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对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润生,吕沛霖,张存丽,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欠佳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98-1600.

[2]郭浩轶,郭希让,宋学英,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神经纤维束损害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255-1257.

[3]王玉国,张丹丹.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研究[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435-436.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神经衰弱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40例) 与研究组 (40例) 。本组患者均符合神经衰弱相关诊断标准, 年龄>60岁。将药物过敏、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排除。本组患者均知情, 自愿参与研究。对照组中, 15例女, 20例男, 年龄为61~83岁, 平均为 (70.24±7.45) 岁;病程为4个月~7年, 平均为 (4.67±0.67) 年。研究组中, 16例女, 24例男, 年龄为62~85岁, 平均为 (70.87±7.53) 岁;病程为4个月~8年, 平均为 (4.98±0.99) 年。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脑安颗粒 (国药准字Z19991044, 河南省百泉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 口服, 每次1.2 g, 每天1次, 4周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按照患者爱好、兴趣等, 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 可以鼓励患者进行绘画以及下棋等活动, 转移患者注意力, 适当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②生活护理。对于老年神经衰弱患者, 饮食以健脾和胃为主, 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等食物, 患者睡前不可饮用具有一定兴奋性饮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 缓解病情。③宣传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资料, 及时找出患者病发原因, 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想法, 使得患者端正态度,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采取超声评估, 具体标准:通过超声检查, 患者有关症状消失, 情况良好, 即为痊愈;通过超声检查, 患者有关症状缓解, 即为显效;通过超声检查, 患者有关症状改善, 可适当进行简单活动, 即为有效;通过超声检查, 患者有关症状无任何改善, 即为无效。总有效=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4.0软件,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采用百分数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采用 (±s) 表示,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中, 28例痊愈, 6例显效, 4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中, 23例痊愈, 5例显效, 3例有效, 9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7.50%,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各项功能逐渐衰弱, 会降低其疾病免疫力与自身抵抗力, 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躯体功能衰弱与精神衰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对老年患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水平造成严重威胁。中医认为, 神经衰弱属于健忘、狂躁、不寐范畴[3,4,5,6,7]。本文对老年神经衰弱患者应用脑安颗粒治疗, 具有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作用, 是临床治疗常用药物。目前, 对神经衰弱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需配合相应护理干预, 加强药物治疗效果, 提升临床疗效。本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 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进而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宣传教育能加强患者对疾病认识,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生活护理能为患者营造良好环境, 指导患者饮食, 促进患者康复。将超声评估作为辅助检查, 能实时反馈治疗效果, 为老年神经衰弱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 对照组为77.50%,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脑安颗粒联合个性化护理, 疗效确切。总而言之, 对老年神经衰弱患者采取脑安颗粒联合个性化护理, 超声评估疗效显著,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新光, 江雪娟, 洪卫军.枣仁安神颗粒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1, 6 (7) :99-102.

[2]吴敏, 邵敏, 沈志华, 等.枣仁安神颗粒结合脑安颗粒治疗老年神经衰弱的超声评估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 (2) :111-114.

[3]洪盼盼.天麻素注射剂与推拿联合优质护理干预神经衰弱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15, 7 (8) :124-126.

[4]占凡华.浅议神经衰弱病症的护理及治疗方法[J].鄂州大学学报, 2014, 9 (10) :135-138.

[5]刘育华.对神经衰弱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5, 28 (28) :205.

[6]刘改祥, 徐慧.不同护理方法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8) :270-271.

上一篇:生命中的平等下一篇:杏树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