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2024-05-13

《国殇》(共6篇)

《国殇》 篇1

屈原, 这位伟大而坚定的孤独者, 以独特的人格孤军奋战, 当他徘徊于汨罗江边的时候, 只能孤独地与天地对话, 对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质问:“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 ”这仿佛是屈原的独白, 更是他留给后人的遗书, 是他纵身一跃的唯一解释。 他就是《国殇》中那些头手分离的肉身, 那些在荒野上飘飞找不到回家的路的魂魄。 但正是因为这份“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境界, 这份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坚持, 让诗仙李白大声吟出“屈平词赋悬日月”, 让屈原清清白白地、孤独地行走在污浊的世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

屈原所处的时代, 正是楚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由于楚怀王、顷襄王父子的昏庸, 楚国接连大败于强秦, 丧城失地, 牺牲惨重。 楚国人民是富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人民。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口号之所以会产生, 就有这样一个重要因素。 惨重的牺牲并没有把他们吓倒, 反而激起了他们报仇雪恨的决心。 这就是《国荡》这一悲壮祭歌得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屈原是一个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 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的人, 因此《国殇》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才会是充满了敬意的颂扬, 而不是凄凄惨惨的哀悼和悲悲切切的同情。 与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唐燕国公张说所写的《吊国疡文》相较“见马血兮夜然, 闻殇魂兮雨哭。 君王按金鼓而气愤, 抚珠铃而泪滋。 横万里兮抽恨, 吊群山而写悲…殪原野兮奈何?违君亲兮不见。 于戏, 何天命之奄忽, 俾仁义之礼兵, 为蛮夷之俘骨。 ”“国殇”是年轻一一殉亡的身体, 《九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 九篇所祭奠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神灵, 表达了古代部族对大自然的敬畏。 独最后一篇《国殇》是在战场上死去的无主的魂魄, 年轻的身体, “首身离兮心不惩”是头手分离的肉身, 头找不到身体, 身体找不到头, “出不入兮往不返”那是在荒野上飘飞找不到回家的路的魂魄, 他们就是那远离故土、永远回不去的孤独患者———屈原, 《国殇》是召唤魂魄的歌声。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里这样说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方正不容, 斜曲当道, 屈原孤立无援, 这一拨又一拨的艰难与险阻阻挡了屈原的去路, 遭受流放的他肯定是孤独寂寞的, 从一个“入则与王商议国事, 出则接遇宾客”的三闾大夫落到一个形容枯槁, 披发行吟泽畔的普通民众, 又岂止是地位上的降落? 流放的屈原在重重矛盾中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他毕竟不能像伍子胥那样投奔别的君王, “屈原, 名平, 楚之同姓也”。 这一血脉上的牵连就决定了他只能“冀幸君之一悟, 俗之一改也”, 只能从心底呼唤执迷不悟的怀王, 可当怀王死于秦时, 屈原心中的那一盏希望之灯被摔得粉碎, 此时的寂寞应该是无奈、痛苦和绝望的一种糅合, 那种抱石沉江前的凄凉又是何等的让人心寒。 “世既莫吾知兮, 人心不可谓兮。 怀情抱质兮, 独无匹兮。 伯乐既殁兮, 骥将焉程兮? ”伯乐已死, 我这匹孤独的千里马又何苦要在康庄大道上作一些无谓的奔跑呢? “知死不可让兮, 愿勿爱兮”。

一代哲人冯友兰这样说过,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 这就是当一个人拯救不了他的国家时, 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 便选择赴死。 作为一个爱国诗人, 屈原对楚国已经仁至义尽, 楚国的灭亡完全是国君的咎由自取, 他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他完全可以选择醉生梦死:苟活在汨罗江畔, 闲云野鹤, 以此消解一名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灭亡的无力、无奈和痛苦。 然而, 屈原就是屈原, 他是不屈的化身, 他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真正传承者, 他怎会甘心看着敌国的铁骑踏平自己深爱的祖国呢? 无力、无奈、痛苦的他只能选择一种最简单、最直接却也是最壮烈的报国方式———殉国。

他就是《国殇》中的战士, 手里拿着戈矛武器, 身上披着坚硬犀皮铠甲。 战车轮轴交错, 双方短兵相接。 军旗遮蔽了太阳, 敌人如云涌来, 箭矢纷纷坠落, 他争先向前。 他如同那些战士, 那些没有头的身体, 或者没有身体的头, 丢弃在黄沙漫漫的原野上的战士。 魂魄飘飞着, 头寻找着身体, 身体寻找着头, 他们最大的怨恨好像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不清楚, 这些没有头的身体要回去哪里? 我也不清楚, 这些没有身体的头要回哪里去? 他们只能孤独地飘荡, 荒原上的无主的魂魄, 许多断裂的身体的残块, 互相寻找着彼此, 然而再也无法完整了。 在那样的年代里, 屈原永远没有同伴, 他就是那个年代的孤独患者, 孤独地行走, 孤独地吟唱。

《鲜花到哪里去了 》: “ 鲜花都到哪里去了/鲜花都被姑娘们采去了/姑娘们都到哪里去了/姑娘们都嫁给小伙子了/小伙子们都到哪里去了/小伙子们都当士兵去了/士兵们都到哪里去了/士兵们都进坟墓里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坟墓都被鲜花覆盖了”屈原的坟墓已被鲜花掩埋, 但他孤独的倔强的洁净的灵魂永远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能真正感受这位孤独患者的孤独之美。

摘要:屈原, 这位伟大而坚定的孤独者, 以独特的人格孤军奋战。当他徘徊于汨罗江边的时候, 只能孤独地与天地对话, 对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质问。他就是《国殇》中那些头手分离的肉身, 那些在荒野上飘飞找不到回家的路的魂魄。但正是因为这份“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境界, 这份“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坚持, 让诗仙李白大声吟出“屈平词赋悬日月”。

关键词:屈原,《国殇》,孤独

参考文献

[1]蒋勋.孤独六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 2011.

《国殇》 篇2

热爱祖国的深情,贯串屈原的一生,熔铸了他的人格,辉映着他的诗品。但如果说,他直抒胸臆的恢宏巨制《离骚》是通过自身高尚灵魂的苦闷追求,倾吐忧国心志,他借题抒怀的精制组曲《九歌》,是适应民间祭神的格调与需求,流露纯美情愫;那么这一首《国殇》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离骚》的激扬澎湃、忧愤深广,又有别于《九歌》同一系列其他各节的清新宛转,幽渺缠绵。它以其质朴凝重、刚健悲壮,在屈原诸多焕发着浪漫色彩的瑰丽篇章之中,独具特色,别有神韵。

这是所写内容的庄严神圣,写时心情的沉痛崇敬决定了的。它为祭奠英勇牺牲的卫国战士而作,所以无需凭借虚幻的神话境界,甚至不必多用托物的比兴手法,只是正面纪实叙事,直接表意抒情,显得更加庄重深沉。

《国殇》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文笔朴素、情致纯浓、真切如画、激越如歌。它把保卫祖殊死搏斗的壮烈图景,惊心动魄地活现在人们眼前;把悼念忠魂的满腔热忱化为英雄乐章,回肠荡气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胸怀。

作品开篇只两句,一下子便把人逼近到激战的最前沿:白刃相接,车轴交错,格斗进入炽热状态,拼杀已达生死关头。随后两句,焦点拉开,给读者展示了战场全景。敌众我寡,形势危急,但就在这旌旗蔽日、飞矢如雨的险境之中,犹如特写镜头一般,凸现了我方战士豪迈的身影――他们临危不惧,冒死迎敌,奋勇争先,冲上前去。

接着,作品跨上第二层次,诗人不再客观描述,而是将自己同时把读者带进我方战士的主观世界;敌众冲散我方阵列,我的战马一死一伤;在这大势已去、身陷重围的决死时刻,我毅然系马固车,决不动摇后退。于是,仿佛电影的定格,诗人让读者看到:一名孤胆英雄奋力猛击战鼓,壮士都已牺牲,荒野悲凉肃穆,而鼓声却似乎轰鸣不绝,倾诉着天地的怨恨,发泄着鬼神的忿怒,张扬着卫国将士宁死不屈的威武气概。

至此,作品升入第三层次,诗人激情迸发,放声歌颂,从外貌雕塑到内心刻画,对烈士进行了热诚的礼赞。他们背井离乡,奔赴疆场,以身报国,义无反顾。他们头颅虽断,弓剑未丢,纵死不悔,斗志犹生。他们忠勇刚强,坚不可摧,英勇永在,浩气长存。这就是千古以来世代相传炎黄子孙禀赋崇尚的爱国精神。

是啊,这么久了,这道题还在被教育界翻来覆去的用,就像这么几千年了,人们还在纪念屈原一样,我感觉到,那些为人颂扬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永恒于世,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这样。

屈原,他爱国,他担心国家安危,所以他嫉恶如仇,他与他们坚决斗争。他无情地揭露那些“党人”贪婪嫉妒,争权夺利,为非作歹,祸国殃民;他对那些曾经支持过他的正确主张的同僚,他亲手热心培养的人才而后来又变节从俗的人们,他在痛心之余,也给予了严正的批判;他对于国君的昏庸糊涂,同样也没有忘记给予谴责。

屈原,他爱国,他要抚壮而弃秽,所以他上下求索,寻找效忠的机会。在苦苦求索中,他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皇舆之败绩,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以及他九死未悔、宁溘死以流亡的舍生取义精神,实在是感人肺腑,透彻心扉的。

由此,我想到前几年,韩国人要申请端午节作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听起来是如此荒谬却又不得不怀恨起中国人的不争气――沉迷于西方的节日却忘掉了自己的传统!圣诞节我们可以过,但是,我们为何忘却自己的节日呢?我们的七夕是多么浪漫的一天,我们有我们的浪漫的传说,可是,我们却去过那个对我们来说如此陌生的2月14日。我在担忧着,哪天,我们是否,也会忘却我们的端午节、中秋节,甚至是春节???

“国殇”的误用 篇3

以上各例或者把“国殇”解为国难,或者把“殇”解为“灾”、“难”或单纯的“死亡”义。揣摩其用意,或许认为这个词还含有深悲大痛的意思。也许是编辑或者作者心情悲痛没有细酌词义,也许是理解发生了偏差,这样理解和使用“国殇”一词或独用“殇”字并不准确。《汉语大词典》(2000年版)“国殇”条只有一种解释:“指为国牺牲的人。”《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解释相同,并注明是书面语。其实“国殇”并不是指国家的灾难,也不是指人民因自然灾害大量死亡,而是指为国捐躯的人,并且一般用于抵制外侮、抗击侵略而共赴国难者。封建社会里有时也用来指为平定叛乱或忠于本朝而战死的人。要之,“国殇”指的是为国而死的人,此后词义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人是屈原,他的《九歌》中有《国殇》一诗,就是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赞美他们活着是人中的英雄,死了是鬼中的豪杰。汉代王逸为之注:“国殇,谓死于国事者。” 此处“国事”即指战争。今天使用这个词当然不一定非要指战死的人,凡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的人都可以称为“国殇”。比如多年前空军飞行员王伟在南海上空驾机巡航被美军飞机撞击而牺牲;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三名新闻记者死难,都可以称之为“国殇”。

把握“国殇”词义的关键在于“殇”字。“殇”字的本义是未成年而死,即夭亡。《说文解字》:“殇,不成人也。人年十九至十六死为长殇;十五至十二死为中殇;十一至八岁死为下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由未成年而死引申为战死者。如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谢表》:“将士同心,誓雪孟明之耻;殇魂共愤,思亢杜回之仇。”因此,“殇”与“国”结合组成的“国殇”一词的基本含义就是为国而战死的人。

迷信认为人死在外面成为孤魂野鬼也叫“殇”。《小尔雅》:“无主之鬼之为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64年在台北病逝,他的临终诗《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诗中有“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句,这里的“国殇”属于借用,是感叹自己将要成为远离祖国的“野鬼”。

总而言之,“殇”字的意义指向是人,是不能指事或物的。前引各媒体例中的“国殇”或“殇”很显然指的是遭受地震灾害这件事,因此都可改为“国难”或“灾”、“难”等。对于一些低频词,或者启用一些旧词,我们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斟酌它们的含义,以免犯类似的错误。

国殇战争场面的写作特点 篇4

通常所说的“国殇”, 指的是为国家和民族而战死的将士们, 将他们与天神、地祇一同祭奠。由此可见, 作者对这些将士们有着多么崇高的敬意。通过诵读全诗 , 我们更能感觉到诗人的满腔热血[1]。

一、从选材方面来说, 对于群体形象进行塑造

就选材而言, 屈原的很多作品中, 所表现出的都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对人物进行塑造, 但是在《国殇》中, 他主要描述了为了追悼为国捐躯、英勇将士的祭歌。他从战争中敌人胜利, 我军失败的角度去描写, 所描述的战斗气势恢宏, 书写的场面异常庞大, 情绪随着战争的进行, 悲壮、慷慨激昂, 给读者一种非常强大的艺术冲击。如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两句是多么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体现了浩气的英雄气概。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在古代战场上, 那种双方互相拼杀的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在面对失败的时候, 那种战死沙场的毅然。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作者通过这样的选材, 让我们领会到古代战场上的血腥场面, 也塑造了很多英雄[2]。

二、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段, 描述战斗场景

作者描写战斗场面的时候, 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在描写的每一部分内容时, 场景都是不一样的, 采取的描写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描写战斗过程的时候, 虽然只是用了几句话, 但是这几句简单的句子里, 包含了精彩的知识, 从各个角度体现出战士的精神风貌。作者在写法上, 采取了多种方式, 比如可以将叙述和描写进行结合的方法, 或者采取动态表现手法与静态的方法进行结合, 这样不仅可以表现出敌人的凶悍,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军战士的战斗意志。此外, 诗中还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对战斗的气氛进行描写, 对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表现起到了渲染的作用。

三、文中进行叙述和赞美相结合的方法, 展现诗文

《国殇》是为悼念死难的烈士而作的祭歌。不过, 屈原所写的这篇诗, 不仅是为了纪念那些死去的人, 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战死的战士们的那种战斗精神的一种宣扬, 以此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感召人民要血洗耻辱, 振兴祖国。

这首诗在文章的一开始, 就采用了叙述和赞美的方式, 进行前后呼应, 第二部分开始描写烈士们激烈的战斗事实, 并且体现他们的精神面貌。这两个方面紧密结合, 联系在一起, 对烘托战士们可歌可泣的精神, 得到了完美的表述。

四、从诗句的句式上来分析

屈原这位诗人的作品一般都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 但是在《国殇》这篇诗中, 基于这篇题材的严肃庄重, 他只是采用了非常通俗质朴的语言进行描写, 在句式风格上, 整齐精炼, 一句七个字, 每一句中的第四个字用了一个“兮”字, 这不仅对诗的节奏感加强了, 而且也使得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显得庄重和严肃。尤其是最后的那两句诗:“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感情步入了最高点, 使得整个诗篇体现出了一种悲壮的魅力[3]。

首句“操吴戈兮被犀甲”, 这句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英勇的气势, 一群战士奔赴战场, 去为了楚国的事业, 战死沙场, 这句话对整个诗篇起到了一个烘托的作用, 促进了整体诗篇的悲壮气氛的形成;“车错毂兮短兵接”这句诗是写初战时的情景;“旌蔽日兮敌若云”主要是说敌人的旗帜到处都是, 充分显示了他们人多, 远远比我军的队伍中的人员多得多, 就像是满天的乌云, 向我军涌来。这一句话, 不仅体现了敌人的强大, 而且也体现出我军不惧怕强敌的精神, 同时也是用浓笔重墨 , 描绘出了浓烈的战场气氛, 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

虽然面对着这些无比强大的敌军, 但是我军的将士们奋勇向前, 没有一人退缩, 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我们通过诗句, 仿佛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激战场面, 这是一场多么让人惊心动魄的拼杀啊。

但是 , 毕竟我军人数太少, 楚国的将士们逐渐不能支撑下去了, “凌余阵兮躐余行”六句 , 描写了他们做最后的殊死格斗, 壮烈牺牲的过程, 战士们摆的阵被冲乱了 , 队列也被敌军冲垮了, 战马也战死了, 楚军只能做最后的一搏了, 他们将剩余战车的两个轮子埋在一起, 用绳索将战马拴在一起, 采用“方马埋轮”的战术进行战斗。运用这一战术行动 , 来表示他们必死的决心。而作为楚军统帅的将领 , 则拼尽全力 , 擂响了最后的战鼓。他们展现了为国捐躯的英勇。祖国的英雄们一去不复返了, 在那遥远的旷野里 , 你们永远地睡着了。作者写出了楚国将士受命忘身 , 义无反顾的英雄形象。因此 , 在沉痛之中, 又表达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场面。“带长剑兮挟秦弓 , 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两句诗描写出了战士们战死沙场后, 仍然保持着战斗的飒爽英姿[4]。

诗词的最后那四句话, 表达了作者对战士们的敬意, 对这些战士们的歌颂, 同时也是对活着的人们的一种激励。

综上所述, 《国殇》是一首祭歌 , 更是一首血泪交并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从古代流传到今天, 写得如此让人们感到无比的激动, 鼓舞了我们的斗志, 在历史上, 绝无仅有。

参考文献

[1]张乡里.楚国之傩仪:关于《国殇》主旨之论争[J].东南学术, 2012 (2) .

[2]罗漫.《国殇》的创作背景与自卫型爱国精神[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3) .

[3]刘娟.论《诗经》抒情诗篇中的叙事手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国殇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背景知识,了解《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与人格魅力。

2.通过学习诗中使用的艺术手段,掌握《国殇》中叙赞结合及各种方法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容。

2.通过掌握古诗结构知识,深刻理解诗文的主题思想,并提高诵读、欣赏、扩写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诗歌中所洋溢着的浓郁的爱国情感。

2.感受诗中死而不已的执着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弘扬诗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国殇”的含义及对壮烈战争场面的细致描写。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想

《国殇》是一首祭歌,更是一首血泪交迸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古代流传至今的祭诗、祭文很多,但写得如此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绝无仅有。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穿越漫长的时光仍然充满着力量与壮美情感的诗篇的美,仍需从情感入手体味涵咏。

《国殇》悲歌慷慨,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作者的高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安排在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上。

教学准备

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阅读课文,上网查阅有关屈原的资料,了解《国殇》的写作背景,了解楚辞的创作和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听一首同名流行歌曲,体会其中的情感,请大家为它起个标题。很少会有学生能写出同题的“国殇”标题,但多数给出的题目都是歌曲所渲染情感的直接体现,例:“安息”、“誓言”等,可自由发言。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元素入手,选择了最新形式的国殇歌曲,以情感为切入点,直接进入作品的感情世界,为下文的情感体验作铺垫。

二、解析题意,夯实基础

明确歌曲的标题,并进行解题,落实“屈原”、“楚辞”、“国殇”三个知识点,且三个知识点的的难度渐进。

以此落实教学目标2的环节。由于多为识记型知识,所以通过同学互相补充发言,教师点拨的形式即可落实。

要点: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句式上整齐精练,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个字都用“兮”字这样相同的句式。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国殇”指为国家牺牲的将士,屈原把这些人鬼和天神、地祗同等祭祀表达了对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怀着无限的崇高敬意。

同学讨论“国殇”的含义,注意:不同语境中含义有差别。国殇:一般指为国战死的将士,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悲伤与劫难,如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降半旗,为死难同胞默哀,5•12为国殇日。

三、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听配乐朗诵。让学生对照教材上的字词解释,粗通大意,然后自由散读,体味情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文本。

学生可根据老师在PPT上对词语掌握的要求,对照思考释意。要点:被

操错

躐殪

严忽

超远

“被”同“披”、“霾”同“埋”、“反”同“返”

四、再读课文,圈划品读

这个环节尝试在品味的基础上读写结合,重点训练描写的基本功。

(一)请学生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二)请学生找出最欣赏的四句描写,并将它们改写成100字左右的片断描写。

(三)交流评点学生的当场习作。

诗歌的前十句层次井然地描写战斗进程与惨酷悲壮场面,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场面来写:第一、二句写楚军将士被坚执锐,敌我双方短兵相接的场面;第三、四句写敌方的强大与我方将士冒着箭雨奋勇争先;第五、六句写战斗中我方的指挥者奋勇争先,誓不后退的决心。第七、八句写楚军战败,弃尸原野。

注意:学生在当堂习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记叙过多,缺少生动的描写。有的同学则想象过度,偏离了文章原来的意思。教师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需加以点拨。

五、反复朗读,体味情感

(一)播放音乐《十面埋伏》,同学和乐朗诵,注意节奏和停顿,体味感情。

(二)请学生读全文,找出文中情感最强烈的地方,加以分析品味。

(三)从诗所描写的内容看,作者所讴歌的是一些失败的将士。对此,你有何看法? 要点: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把作者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感情推向了高潮,增强了全诗的悲壮美。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全诗的结尾,回归到祭歌的形式,对阵亡的将士进行热烈的礼赞。战士们如此英勇的形象,如此不屈的精神,即使是在九泉之下,他们的英灵也称得上是鬼中的雄杰了。诗人在歌颂烈士英魂的同时,也希望烈士们能够永垂不朽,能够“长无绝兮终古”。

诗歌以情动人,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就能理解屈原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赞美,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杰出诗篇。

(四)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在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思考:作为和平年代的当代青年,我们将如何继承这种爱国传统,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六、写写练练,增强能力

(一)要求:分组写对联,既可以考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锻炼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方法:

1.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撰写歌颂与哀悼阵亡将士的对联。2.每组派一个同学将对联写在黑板上,由大家讨论评出最好的对联。学生写出的各种答案水平参差不齐,以鼓励为主。较好的范本示例:

春雷挟雨惊天地,铁甲浴血泣苍生。

铁马金戈,铿锵万里声似虎;热血头颅,抛洒干日气如虹。

七、拓展阅读,加强积累

(一)阅读于右任临终诗《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1.体会本篇文章中“国殇”的深沉含义。

2.要点: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表达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二)用散文、MTV或者DV的形式改编此诗。

又逢甲午 国殇之痛 篇6

最终,一个泱泱大国竟然败给了只有弹丸之地的倭国日本。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并赔偿2.3亿两白银。据史料记载,日本长期以来,觊觎我幅员广阔之国土,一直在寻找机会,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巨额赔款也为当时的日本经济带来了飞跃发展的转机。其中大部分用来为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而后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20世纪那场全面侵华的准备。在抗日战争初期,日本曾扬言三个月之内全面占领中国,日本军队竟然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烧杀抢掠,生灵涂炭,犹入无人之境。今天,我们应对那场战争做哪些反思,使历史列车不会倒退,历史之痛不再重演。

历史学家们已经给出了很多答案: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积贫积弱,国人的一盘散沙等等。但其中还有一条最致命的因素,就是当时我们的教育制度落后。教育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开始走上所谓“富国强兵”的道路,重视教育一直是他秉承的一个传统和强国兴邦的一种战略。早在1870年日本就制定了第一个《大中小学规则》。1871年成立了文部省(相当于教育部)。1872年文部省颁布了《学制》,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以小学为基础,普及国民教育。1875年日本全国各地就建立了25000所小学。1902年90%以上的儿童成为中学在读生。1907年,日本义务教育从过去的4年延长为6年,而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1903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与京师大学堂官学大臣张百熙厘定的我国第一个学堂章程,竟取法于日本。到20世纪初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才提上日程。

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做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日本也受到了格外的重视,体操、武道等课程就是当时学校体育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以此来强健学生体魄,强化意志品质等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用来训练士兵的最好手段。日本人曾在总结1894年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经验时,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得益于日本的教育,得益于日本的学校体育。他们认为那个年代学校体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体格健壮、训练有素、并具有顽强意志品质的合格兵源。

而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一些体操项目以所谓危险为由在学校体育中几乎不再开展。体育的价值与功能在不断弱化。今年,正逢甲午,我们当勿忘国殇,痛定思痛。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强,何能强国兴邦;青少年的身体不强,民族何强;民族不强,国家何强。这种强不仅体现在体魄上,更体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上。这种精神就是:卧薪尝胆、藏峰守拙的精神,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畏强者、以挑战者的精神。一个体质羸弱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难以汇成巨大的精神力量的,是难以受人尊敬的。

又逢甲午,耻辱我们不应忘记;国殇之痛,教训更要汲取!

【《国殇》】推荐阅读:

国殇之坚强的作文07-11

上一篇:物流产业战略联盟研究下一篇:CMACAST系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