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2024-06-21

知与行(精选8篇)

知与行 篇1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 中学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有了明显改变, 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容忽视, 也存在一些并发症。为此, 笔者认为作为新课程实施者, 应有自己的认识和可行的做法, 不能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而应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地搞课改, 使新课改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知,行

一、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技能,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材 (人教) 框架结构、编写思路

(1) 高中语文教材 (人教) 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为五个模块10学分, 用1.25学年完成。每个模块由四部分构成, 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选修分五个系列十五个模块, 30学分, 1.75学年 (实际教学不是这样) 完成。即3个“诗歌与散文”模块、4个“小说与戏剧”模块、2个“新闻与传记”模块、3个“语文文字应用”模块、3个“文化论著研读”模块。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最低要求是学完必修5个模块, 得10分。另可以从选修部分选4~7模块, 总分可得18至24学分, 视为优良、优秀。

(2) 新教材编写基本思路是守正出新。在保留传统优秀篇目基础上, 新增有人文、时代特色的文章, 这样就丰富了文本内容和体裁。总体说来, 这套教材注重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祖国文字的优美、文化的精深, 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这就是人文素养, 这也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三、高中语文教材 (人教) 处理建议

必修教材中无论哪个模块, 都由四部分构成。我的处理建议是将“名著导读”从开学就布置下去, 可设一定的问题、专题, 让学生在假期完成, 教者定期收查指导。下面我以必修部分模块一为例说明。模块一名著导读有《论语》, 对此我让学生一周五则写在自己笔记上, 化整为零消化掉。“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我认为可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处理。模块一第一单元现代诗, 我把能力培养定位为品味赏析, 具体知识点就是情感与意象分析, 基本方法是朗读, 应达到的价值观、情感体验是写出触动心灵人事。围绕这一思路, 在教本单元时, 先让学生阅读“表达交流”部分, 朗读文本, 然后教学生品读鉴赏方法, 再讲解课文, 完了之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人或事, 仿模本单元文本进行写作。这样就完成了由阅读向写作过渡, 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其他几个单元安排如下:第二单元, 品味赏析+提要钩玄+第二单元 (文本) +记叙文选好角度+传统文化;第三单元, 思考领悟+圈点批注+第三单元 (文本) +写人突显个性+人生观价值观;第四单元, 沟通运用+博观约取+第四单元 (文本) +写事要有波澜+关注社会。总之, 模块中各部分有机融合在一起, 使之相得益彰, 共同发挥作用, 体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四、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理想模式

提起教改课堂, 好多人头脑中马上闪现的是精美课件、热闹场面。这固然要, 但绝不是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所追求的。因为新课标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思维潜质, 靠这些表面的东西是不能实现的。那怎样指导掌控课堂呢?首先我认为要让学生“尝鲜”,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不要让学生“吃腐烂”的东西。因而我课堂的第二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 是阅读印象。让学生拿起笔来, 自己边读边勾画, 给每自然段标序号, 划出读不准、释不清的字词, 划出生动形象的、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划出关键句、中心句。这样, 就会使学生毫不受别人干扰地、富有个性地品读了文章, 然后围绕这些方面提问检查, 对比完善, 使学生阅读逐渐由个性走向共性。其次老师问题设计得要巧妙。问题一展示, 不是讨论声一片, 而是学生的静思, 须臾, 优等生会心地笑了, 享受成功的愉悦;中等生能思考, 于无声处听惊雷;后进生经点拨, 一石激起千层浪, 思维被打开, 课堂被激活, 学生思维如洪流决口一泻千里, 预设有了生成, 师生思维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最后让学生写心得体会, 总结情感、升华体验, 学生的认识由共性走向个性, 完成对文章的有效阅读, 即初步印象—深入理解—鉴赏评价。整个课堂贯穿读、问、写, 听说渗透每一个环节。这样课堂解放了老师、锻炼了学生, 教师只起指导作用, 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落到实处。

当然, 新课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非常大, 要处理好教材与教学进度、进度与质量、高考与新课程等几个方面关系。只有这样, 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新课程这个新生事物才能呈现应有的生命力。

知与行 篇2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这句格言不正是讲出了“百问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的道理吗?对于任何事物,“闻”只是初知,故而极易忘记;“见”已是浅识,故能记住;“做”乃为亲身实践,所以能真正理解。

小时侯,妈妈带我到一些花场去买花,花场里的花可真美,有百花之王牡丹,有生命力顽强的仙人球,也有散发着幽香的桂花……突然,有一大片金黄色的花印入我的眼帘,这是我喜欢的向日葵,我拉着妈妈走过去,只见一朵朵可爱的金黄色的向日葵脸朝着太阳。

以前,总是听别人说,太阳葵很美。而且花期又长,有50—60天,但并不难种,只要把他种下,有空的时候浇点水就可以长出美丽的花朵。

现在见了花场里这一片向日葵长得那么美丽,花开得那么灿烂,生机勃勃的.样子,便相信这话是真的,就天真地问花农:“这花容易种吗?”在我的记忆中,他并没有正面地回答我的问题,只是抚摸我的头,说要给我讲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讲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当他写到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的很抽象,不具体,于是,就决定亲自到战场考察一番,结果写得不仅生动,而且色调明朗、壮观。

我似明非明的,妈妈便说:“纸上得来中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便买下一棵,让我来种。

唉,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刚开始的两天,花还好好的,但到了后来,不是由于忘记了浇水,使它变得垂头丧气,就是连续几天得不到阳光而枯萎,或是被虫子咬得伤痕累累,最后,这花还是没有到结果就死了。

世事便是这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只有实践出真知。

增长方式转型的知与行 篇3

增长方式转型,即从投入型增长转向技术进步型增长,乍一看的确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人人都知道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性,作为口号喊了也有几十年了,但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不必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说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性,就是我们尚且排斥西方经济学时,也认识到这种转型的重要性。早在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展开了增长方式的讨论。他们把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式的(靠增加投入实现增长)和内涵式的(靠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实现增长),而且一致认为,要保证持续增长,必须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官方也认可这种观点,但直至苏联解体,这种增长方式转型也没有实现。也正是如此,导致苏联70年代后增长放缓,最终苏联解体。

中国经济学界在50年代也学苏联展开了相同的讨论,只不过把外延式改称粗放式,把内涵式改称为集约式,而且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改革开放后,小平向志还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以后各届政府没有一个不重视科技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的,也提出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口号,但时至今日,增长方式的转型也没有完全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增长说到底还是靠增加投入、低工资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的。

看来,早就认识到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但就是做不到,的确属于知易行难。但认真思考一下,发现并非如此。苏联和中国没有实现增长方式转型还在于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何在。

从历史上看,增长方式的转型仅仅是在市场经济出现后才实现的。市场经济之前的中世纪是一个停滞时期,没有转型问题。即使像中国这样历史上科技相当发达,且有四大发明的国度,没有市场经济,也谈不上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没有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是很正常的。

计划经济不能实现增长方式转型在于其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首先,市场经济下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的目的是利润。保护私有产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活力。计划经济消灭了私人企业,企业是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国有企业,国企没有利润动力,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其次,思想上的囿固。亦使整个社会新思想生发效率降低。最后,官本位成为主导社会的主线,人们的收入、地位取决官职大小,与技术创新无关,这就引导人们把精力用于不惜一切升官,谁会去搞技术创新?而且,官本位下,政府投资于科研,核心目的在于强国,而不是富民,官本位又造就了一个庞大、低效的官僚体制。计划经济本质上是与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增长不相容的。所以,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计划经济国家实现了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型。

那么会有人问,我们不是已经实现市场经济的转型吗?为什么还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就需要认识到我们转型的不彻底性。

现实的经济结构,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有“政府主导”的这个定语,市场经济难以彻底,仍然有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就企业而言,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国有企业与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没有多大实质性变化,都是靠政府赋予的垄断权力获利,缺乏创新的动力。私人企业不仅缺乏平等竞争的权力,而且产权没有制度保证(如《专利法》实施不力),企业规模难以做大,也没有创新的能力。就政治体系而言,官本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加强。某些大学被给予副部级,院士评选中的官员占了相当大比例,以及大学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向“红路”奔跑就是例证。

就思想而言,现在的确比计划经济时期自由多了,但离理想的思想解放还有差距。行政化、官僚主义比计划经济时期不能说有实质性改善。不解决这些问题,增长方式转型就是空中楼阁。

应该说。我们对阻碍增长方式转型的这些原因在认识上还不够清楚,这是“知难”。但即使认识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颇为不易。尤其是既要保证安定团结,又要打破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实现更进一步的改革,其难度也相当大。这是“行难”。所以增长方式转型既是“知难”又是“行难”,目前首先做的还是解放思想,解决“知难”问题。

素质教育知与行 篇4

一、知:如何认识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立德树人

有的论者很不以素质教育为然,认为其名不正言不顺。的确,若是抠字眼,素质教育在词义学上确实不是容易说明白的。但作为一个专用词语,笔者认为不必要去抠字眼。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应试教育的回答是培养考试优秀的人,狭窄或单纯专业教育的回答是培养能胜任专业工作的人,而素质教育的回答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从人的发展的本质上把握教育目的的,其精神实质就是立德树人。

(二)素质教育注重通识但不止于通识

有的论者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是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不如改称通识教育更为名正言顺。的确,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有相通之处,即它们都注重人格的养成,我国大学素质教育首先从文化素质抓起,其针对的就是在计划体制和苏联模式下过度偏重专业训练的缺点。如果说,通识教育是培养通才,那么,素质教育则不止于通才培养,它在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上超越了通识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它面向的是人的发展更为全面的需要。

(三)素质教育不是排斥而是包含和超越专业教育

有的论者将素质教育放在专业教育的对立面。在高等教育阶段,专业(即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不能回避的。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是要重视使人成其人的教育,而且还要在人格健全、品行高尚、心身健康、审美优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的能力,而适当的专业教育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超越而不是替代专业教育。这种超越最主要地表现为它不满足于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使学生实现包括专业素养在内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使是对于专业,素质教育不是仅满足于为学生提供能就业谋生的一技之长,而是着眼于为学生提供举一反三、自主发展的起点。

(四)实施素质教育是主题而不是补充

有的论者讲知识、能力、素质三元论,甚至在国家的指导文件也有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列的。如果从认识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说,人们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到注重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能力,进而认识到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这是符合实际的、合理的。但这不应导致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列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通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是这种观点,使得素质教育处于补充的地位,甚至被当作多余的负担,对它持不屑和抵制的态度。

人的素质怎么可以脱离知识和能力?谁能想像出无知识缺能力的“高素质”?必须明确地指出,有知识、有能力是高素质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它们是构成素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含信念、品行、体魄、知识、能力、情操等等在内的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实施这样的教育,不是对其他什么教育的补充,而是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五)素质教育是纲,纲举目张

为什么将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至少有三个理由:其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素质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此其根本性。其二,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贯穿于各级和各类教育的,此其全局性。其三,素质对人来说,是较为稳定的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它不会“过时”。素质教育不是应时之举措,而应一以贯之地长久坚持,此其长远性。

除上述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之外,素质教育之所以是战略主题,还在于其统领性。当下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归根结底是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比如,德育不彰,专业狭窄且封闭隔离,教育方法刻板生硬,体育美育被忽视;又如,师生关系不密切,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分数至上;再如,教学管理上的官僚化问题,给学生的选择性不足的问题,教师不重视教学的问题,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与没有以育人为本,将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关。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校一切工作以育人为本,就要求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就要求将德智体美融合起来改造教育模式,就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就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是纲,纲举目张。

二、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

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清清楚楚地阐明了素质教育是战略主题,尽管国家多次做出关于素质教育的专门决定,尽管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反复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导上,素质教育尚未真正成为贯穿在各方面、各层面、各阶段工作的主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跟着领导关注点跑甚至被舆论热点牵着跑的问题,无疑是素质教育推行不力的首要原因。因此,必须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真正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的意识,真正把素质教育放在实际工作的主题地位,以高度的素质教育自觉性,以扭住不放、锲而不舍的战略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素质教育。

(二)在办学实践中,必须实现从教育观念、内涵到模式的转变

第一,要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即真正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从政府到大学都特别地强调“学科建设”,社会上对大学的排名往往也着眼于“学科”且以相应学科领域的论文和获奖作为“学科水平”的标志,这就导致了“学科为本”的思路,导致了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问题,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学科乃是集教学、研究等活动和师资与其他条件为一体的育人平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以“育人为本”。

第二,要在教育内涵上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提升素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知识是人的素质的必要内涵和重要载体,但只有知识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侧重专业培养发展到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要在教育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以学为主,就是还给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绝不是否定“教”的重要性,而是要实现“为不教而教”,这非但没有降低对“教”的要求,反而大大提升了对“教”的要求,即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使其成为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人。

(三)在培养格局上,必须形成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的局面

德智体美是面向人的素质发展的不同角度的四类“教育”,而不是各不相干的被“知识化”了的四类“课程”。如以德为先绝不能止于上好思政课,更要努力的是把德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所有的教育环节,融入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又如,体育不仅是训练技能,甚至不仅是增强体质,张伯苓先生早就指出体育可以培养拼搏的精神、团结的精神、法治的精神。

相对来说,这些年分别地强调了改进德、智、体、美各自的工作,比较地注意了要加强相对薄弱的方面如体育,但对推进四育融合讲得不够、做得更少。

(四)在体制机制上,必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

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实施素质教育是不甚适应的。如基于狭窄分隔之专业设置的管理体系,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分离,弹性较小的学制,过多的评优和竞争性安排,尤其是以课程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当成了“考生”,导致应试学习的倾向有增无减。因此,应该从评价体系入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释放素质教育的活力。

(五)在工作推进中,必须把打造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各个环节,首先是要融入教师的心灵。毛泽东早就说过,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可以说,素质教育问题也主要是教师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要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师。

演讲稿:制度知与行,从我做起 篇5

尊敬的领导们,同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制度知与行,从我做起》。

制度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都有一套自己的制度。与单位相关的《办公室工作职责和任务》、《出纳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为大家所熟知。

制度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三国时期,曹操出征,下令践踏麦田者,罪当斩首。曹操在行军途中,因马受惊窜入麦田,踏坏一片田地。曹操要求给自己议罪,于是就有了“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大到国家,小到单位,“无制度不立”。回顾中国数千年历史,不难发现,一个国家走向没落的标志就是各种制度的崩坏;总结一个单位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制度立则单位兴,制度坏则单位衰。

农村信用社的繁荣和衰弱,直接关系“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最广大农村人民的利益,直接关系到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与否。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的落实则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和强力助推器。

制度的落实首先要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制度建设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组织或团体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

其次制度的落实要相应建立起的完善的奖惩机制,做到奖惩分明。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运行就构成了机制。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同样,好的机制能事半功倍,坏的机制却使坏者更坏并造成恶性循环。

制度的落实并不能仅仅依靠领导的监督,而是靠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制度知与行,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上级就是上级,属下就是属下,属下要服从上级的指挥和安排;按时上下班,维护办公秩序,做一个遵章守纪的人,说话做事要合理得体,为人处世要宽容忍耐。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制度。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守规矩,说规矩话,办规矩事,做规矩人,那么我们这个单位就必定会迎来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春天。

谢谢大家!

XXX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与行 篇6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成因

中学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喜欢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特别讨厌大人对他的再三嘱咐和重复要求,希望自己独立去实践;二是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不大愿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做决定;三是对父母不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四是对传统观念、现成结论和权威往往不迷信、盲从,而是持批判的态度。

通过对中学生逆反心理表现透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学校方面的因素。从自身原因看,进入青春期,青少年虽尚未涉足社会,但已开始以自己的视角观察、分析社会,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读所见所闻。然而他们的心理、思维和对事物的判断因社会阅历所限而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距离,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不适应,自我意识常常处于困惑的矛盾状态。再者,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进入青春期后,生理迅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强烈的 “成人感”,而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滞后,使他们处于“心理断乳期”。因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对身心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逆反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年龄背后的代际差异:亲子之间年龄差异,父母与子女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往往使子女对父母产生反感和反抗。

心理训练:说说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理解父母 “源于爱”的初衷。

二、调适逆反心理,和谐亲子关系

1.打开自己的闭锁心理,敞开自己的心扉,走进父母,亲近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对话,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 理解产生信任。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爱而生,是爱的冲突,以爱报爱,是黄金法则。

2.换位思考,理解至上。当中学生不能理解父母、 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替父母想一想,这样,会变得更加冷静、理智。当中学生与父母出现意见分歧、产生摩擦、隔阂、矛盾、冲突时,要体谅父母的辛劳和不容易,做到尊重父母,理解父母,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克服逆反心理,不要疏远、回避、顶撞,甚至反抗。中学生要主动与父母谈谈自己的心里话,交换不同的看法,也可以与父母一起探讨一些新观念、新思想, 要相信,每一次沟通都会促进信任,加深感情。

3.父母子女相互将心比心,相互理解,心理上产生共鸣,情感上才会出现共振。这样,相互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亲子关系融洽了,中学生也就不会再出现叛逆心理了。

4.与父母平等交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不能一概说是错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也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时常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也难免有误区。所以,与父母平等交流,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中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克服逆反心理,化解爱的冲突,密切、和谐亲子关系。

5.出现逆反心理,要学会适时调控自己的情绪。牢记:克制、冷静、理智、沟通、交流、理解、体谅。 冷静下来,中学生才会做出恰当的选择。中学生应提醒自己: 我们能忍心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吗?

6.克服逆反心理,化解爱的冲突,和谐亲子关系的基本要领:了解父母,敞开心扉,耐心解释,换位思考,尊重理解,求同存异。

心理、行为训练:当中学生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 应该怎样去做?找父母谈一次心,真正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与行 篇7

一、善心与爱心是教师德性之本

善良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德性。尤其是对教师而言, 教师德性中的善, 表现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善待学生。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尊重和宽容学生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是青少年学生, 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行为冲动、克制力差、自以为是、容易犯错误, 同时他们一般情感脆弱、思想单纯、遇事缺乏经验。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宽容和帮助、指导以及精神抚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当教育对象盲目冲动、随意顶撞教师、意气用事时, 需要教师的耐心,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感化学生, 才能唤醒学生的本真。

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品质、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德性, 一个有良好德性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有大爱之心、仁爱和睦的人,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这是教师德性中的爱的基本表现, 也是教师善举的标志。

二、责任与公正是教师德性之源

责任心、责任感是教师德性的源泉。有责任感的教师, 不会以教育学生为负担, 而是以教育学生为乐趣, 把教育当成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义务和行为, 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教师勇于承担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 首先对学生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对待学生无论从语言、行动上都要严谨, 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做到不武断、不随意对待学生发展中的任何细节, 以免产生不良影响。同时, 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 要通过自身的示范, 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有效的引领者和实现远大理想的托举者。

公正的教师是具有感性的教师, 一个公正的教师不仅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价值观的形成。一个公正有责任感的教师, 首先要记住学生的姓名, 了解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出丑, 不与学生过分亲热, 但态度要友好, 应时常与学生交流, 广泛接触学生, 多了解学生的动态, 但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 同时教师对自己所上的课要有足够的自信, 以良好的姿态面对自己的课堂等等, 这些都是爱心、公正、责任感的表现。

三、彰显善心, 倾注爱心, 践行教师德性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不仅影响学生现实的学习活动, 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终身的个性品质。

有两个女生, 她们都有着过人的文学天赋, 但却在数学领域表现较差, 她们遇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数学老师, 结果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个性品格和人生。其中一个女生, 虽然数学成绩不好, 但她自己非常努力, 终于有一次数学考试及格了。可她的数学老师不但没有表扬她、鼓励她, 还硬说是她抄袭的, 并用污辱性的话语来挖苦她, 从此这个女生非常敌视数学老师。老师这种无理的态度无疑给女生倔犟的性格中埋下了怨恨、敌视的成分。另一个女生则非常幸运, 遇到了一个善解人意、理解、尊重并热情帮助她的数学老师。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鼓励下, 她顺利通过了毕业会考, 这个女生非常感激和尊重这位老师。从此以后她也对生活更加充满热情, 更加与人为善, 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文学创作之中, 创造了许多惊人之作。

两个女生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不同的个性品格, 也注定了她们不同的人生。这两个女生大家其实都非常熟悉, 前者就是众人皆知的作家三毛, 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席慕蓉。

上面的例子再次证明了教师的德性对学生的影响, 我总觉得教师应该用善良去教育教学, 去善待学生, 教师的善心善举一定能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教师善良的品质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体现, 更能给学生、给社会带来正能量。

总之, 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德性, 以一分真诚的心唤醒学生, 多一分宽容, 多一分关爱, 多一分呵护, 学生一定会还教师一个十分的惊喜和百分的宽慰。

摘要: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性, 教师要有善良与爱心, 这是德性之本, 责任与公正乃教师德性之源。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德性, 以一分真诚的心唤醒学生, 多一分宽容, 多一分关爱, 多一分呵护, 学生一定会还教师一个十分的惊喜和百分的宽慰。

知与行 篇8

一、中学生知行不一的原因分析

社会宏观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中学生的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 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特别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尚不发达、相对比较闭塞的农村, 他们生存的环境更不乐观。农村中的很多青壮年都外出经商和打工, 造成了不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基本由老人带, 他们或自由放任, 或过分溺爱。同时, 农村又存在着业余生活单调、封建迷信流行、赌博风气日盛、卑贫炫富的现象。低俗的电视娱乐节目和广告, 充斥着不健康内容的网络等等, 都给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同时, 不少学生的家长文明素质不高、讲话骂人、喝酒赌博, 甚至对老人恶语相加, 也给孩子的思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许多学生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说假话、说空话。学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艰苦自励, 但这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往往斤斤计较、知是言非、言是行非、爱好虚荣、害怕艰苦, 甚至有某种投机心理, 导致知行不一。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之于社会和家庭,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主要是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往往重视知识的教育, 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 理论性的东西过多, 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的启发性教育相对较少;在考核上往往强调知识性的内容, 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实际的考察。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不得不教, 学生不得不学, 但至多也就是“听着很感动, 想着很激动, 过后没行动”。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不统一又成为学生知与行不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功利主义流行, 社会诚信度不高的背景下, 中学生中出现知行不一并不奇怪,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处在思想不成熟的阶段, 一但这种状况继续发展, 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 将不仅危害着他们的成才, 也将降低一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潜伏下隐患。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学者杨东平就指出:“考试至上、分数至上、智育至上的教育削弱了教育‘树人’、‘育人’的作用———对人的教育退化为知识的教育, 甚至沦为对解题术之类技能的训练。对人的关怀、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的许多内容并未纳入学校教育的视野。”[1]应该说, 我们国家一向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但思想品德教育也常常陷入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霸权”思维中, 也就使它失去了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在知行之间架起桥梁

中学生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对社会的认识还是朦胧的, 对人生的理解也是肤浅的, 他们身上还有未被社会侵染的童真, 因而他们的思想品德是可以形塑的。但作为承担着培养一代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学校, 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面对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 因此必须要搞清学生成长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知识与成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一是从理论上讲, 国内外教育学中有不少研究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著作, 国家也出版了相应的教材。但是, 这些著作和教材都是以普遍性的规律出现的, 侧重于从理论上论述问题。这些理论上的东西虽然对理解和分析现实有指导意义, 但并不能代替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具体的, 每个地区、每个学校, 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因此, 思想品德教育更应强调面对现实, 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二是中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 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成才打下基础是正确的, 但是, 如果把知识的传授仅仅作为应付考试的手段, 或者跟着考题的指挥棒转, 就不仅把学生的精力引向了死胡同, 而且不利于开发他们的天赋潜能, 使他们变得感情淡薄, 成绩好的以自我为中心, 成绩差的放任自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启发他们形成人生梦想, 在现实中明辩是非,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心他人、热爱集体, 从而形成更广阔的视野, 这不仅是成才的需要, 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使他们在成才的路上走的更远。三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以外, 还必须进行天赋的开发、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锤炼, 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面向未来的精神。前者属于智力因素, 后者属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发挥, 并在智力因素发挥中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如果仅仅用智力因素评价学生, 甚至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优劣, 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才, 反而会在有意或无意中把教育引向歧途。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 克服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主义影响, 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并在现实生活中架起知与行之间的桥梁。

三、以高尚的人格和仁爱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这其中既形成了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化, 调动起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也使功利主义盛行了起来, 降低了人们的品质, 导致了社会的不诚信。这种情况也渗透到了教育中, 形成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在对策性的现实操作层面就问题论问题, 而是必须要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形成一种超越的反思批判精神。

(一) 教师要为人表率, 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因而要首先塑造好自己的“灵魂”, 以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 同时在思想品德上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在人格上要为人表率, 对学生要有仁爱之心, 以自己的思想、信念、道德, 以及处世的态度、行为、仪表, 对学生的成长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形成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品质, 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二) 在教学中以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的自觉。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不是以大道教育学生, 而是以生动具体的历史人物成长和现实生活中的典范启发学生的自觉, 包括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诗词提高学生的境界, 以一些正反面人物的事例使学生明辩是非, 播放音乐歌曲和视频丰富学生的情感, 运用乡土知识加深学生对家乡和亲人、老师、同学的热爱, 同时引导他们在对身边事物的分析中分清是非荣辱, 鼓励他们以诚实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三) 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精神, 勇敢地纠正自己不诚实的错误。

学生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有些是非分明, 有的则是非难分。在这其中, 有些学生则在有意无意中沾染了说假话的不良作风。为了培养他们知行合一、诚实守信的品德, 就必须培养他们对自己言行的批判反思精神。学校和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使勇敢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成为一种风气, 并从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 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2]游戏可以愉悦身心, 放松大脑, 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可以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 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巧妙设计相应的游戏, 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选择自己的行为, 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实现情感的升华。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学雷锋做好事, 环保小卫士, 景仰革命先烈等课外活动, 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以发展, 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达到由课堂的“知”到课外的“行”的统一。

摘要:当今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不诚信等现象导致不少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出现了知行不一, 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知识与人格相一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上认识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并通过各种教育方式, 培养中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知行合一,思想品德教育,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 .赵汀阳.学问中国[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242

[2]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4, 5

[3] .王云侠.对中学生“知行不一”亚行为的冷思考[J].素质教育, 2012, 11

[4] .谢月琴.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知”“行”统一[J].新课程·教师, 2011, 10

【知与行】推荐阅读:

上一篇:齿轮箱噪声下一篇:前景化功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