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体育(通用11篇)
职业高中体育 篇1
摘要: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高中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 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沉重的负面影响, 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不仅有利于学生压力的释放,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因此, 本文针对高中体育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以期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校,阳光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活动主要是指让更多的高中生主动积极地去室外、操场等地参加体育活动, 在学校营造一种良好的运动氛围, 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但是家长的过分期待与繁重的学业压力使高中生的身心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进而导致很多高中生出现抑郁、近视、肥胖等问题。由此可见, 在高中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有待提高
在高中体育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 而且还是高中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一。但是,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学校和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够, 以致于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生的文化课中, 而忽视了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和教师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目前来看, 很多高中学校依然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卷面成绩和升学率, 从而出现了教师随意占用体育时间、减少体育课时的现象, 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长期以往, 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被剥夺, 进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 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有待开发
高中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具有活泼性和好动性的特点, 如果在这个时期能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终生锻炼的意识。从目前来看, 虽然有许多高中生希望能掌握一些健身知识和体育技能, 很多高中学校也设置了每周两节课时的体育课程, 但是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 学生没有时间去锻炼, 仍然满足不了学生锻炼的需求。同时在现行的体育课堂中, 很多教师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以片面地将追求运动负荷强度作为教学目标来实现学生的体质增长, 从而在体育课堂上出现了“控制性”“填鸭式”“传习式”“施予式”“灌输式”以及“执行式”等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而且严重阻碍了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教学目标有待明确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且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需要与课外体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但是很多教师对体育教学目标出现了误解的现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 自由发挥。同时, 阳光体育活动还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 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团结等集体精神。但是在实际中, 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或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使得体育教师放弃了体育课堂中某些知识、技能的教学, 从而降低了阳光体育活动重要性的充分体现。
二、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途径
(一) 改变教学观念, 提高对阳光体育的认识
阳光体育想要得到顺利开展, 离不开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提倡和宣传。许多学校由于对阳光体育的认识不够, 并且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因此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那些不需要高考的科目, 关注力不够, 从而在学校和教师的心中自然而然地被当成了“副科”, 这些观念的形成使得教师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都产生了随意的态度。对此,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大力推广阳光体育的锻炼, 坚持将“阳光体育”的理念灌输到全体师生的思想中, 使得教师和学校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 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运动的好习惯。因此, 各个高中学校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活动, 例如定期举办班级篮球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学校还需要完善体育管理制度, 加强对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水平。通过组织管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锻炼,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运动理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为其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
(三)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教学设施的完善配套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 不仅有助于教师开展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 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因此, 学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和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配置体育资源设置, 从而保证资金的高效使用。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不仅可以依靠政府的支持, 还可以借助企业、社会、校友以及家长等各方面的赞助, 从而保障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锻炼需求。
三、结束语
高中生正处于智力提升、身体发育、能力增强以及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并为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虽然在高中体育的发展过程中,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但只要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下, 提高对阳光体育的重视, 并在实践中不断对体育教学手段进行探索和创新, 那么阳光体育将会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华.探析高中开展“阳光体育”教学的措施[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 (8) .
[2]张再萍.反馈教学法在高中阳光体育长跑活动中的应用实验研究——以四川省江油实验高中阳光体育长跑开展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沈翠凤.新时代下高中阳光体育的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8) .
[4]许玉叶, 黄黎敏.莆田市高中学校阳光体育的实施现状研究[J].运动, 2014 (7) .
职业高中体育 篇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关注学生健康长期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多种运动技能,引导学生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使其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具有持续性,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成为终身体育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一、终身体育的涵义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一直坚持参加身体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指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最重要的一环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体育意识,促进高中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三、高中体育社团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社团是高中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的延伸,是在各体育单项运动基础上形成的以增加乐趣、强身健体、发展特长为主要目标的运动团体。
(一)高中体育社团的特点
1.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运动目标明确。体育社团按体育项目分类,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生因共同的兴趣加入社团,容易建立友谊,增进感情,提高运动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对某项运动技能的可持续学练,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
2.体育社团类别丰富。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体育社团可分为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等多种类别,以满足不同学生需要。
3.体育社团组织形式灵活多样。高中体育社团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形式、内容又比体育课更灵活。通常以比赛、游戏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二)高中体育社团从多方面促进高中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1.体育社团从学生兴趣出发,增强学生运动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原动力,是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的内驱力。高中体育社团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独特的方式、方法,逐步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体育社团促使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体育社团学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运动技能相对容易提高,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锻炼方法,不仅具有近期效果(在校期间),而且注重长远影响(走向社会以后),即由学校体育走向终身体育,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运动技能的可持续学练,将其发展为终身体育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3.高中体育社团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发挥运动特长的平台,让学生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学生在社团活动的反复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体育水平,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逐渐形成自我体育意识。
4.体育社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学生强健体魄,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通过社团活动,学生长期参加体育运动,提高了身体素质,塑造了健美的体魄, 同时,学生运动技能逐渐提高,成功感逐渐增强,充分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会更加热情、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真正做到热爱运动,享受运动,大大增强了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为今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5.体育社团教会学生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精神基础。体育精神内涵丰富:奋勇拼搏、自信坚韧、永不放弃、团结合作等。体育社团明确的活动目标以及社团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都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引领作,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追求健康活力之美、真诚善良之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强大的精神基础。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而体育社团为高中生提供了培养体育兴趣、学习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发展体育特长的平台,能够从多方面有效促进高中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形成。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体育社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深受高中生喜爱的运动团体,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为高中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职业高中体育课探究 篇3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不仅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还是进一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是否有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职高体育课, 它不会影响职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也更不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和生活, 对于学生来说, 体育课没有压力, 所以学生缺乏兴趣, 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 体育教学关键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 有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和欲望, 我们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让锻炼成为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方法
(一) 体育教学是活动为主体的发展
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 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前面。此外, 教师应根据根据教材要求,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划分训练。课前, 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不要忽略学生上体育课时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以及学习动机、态度、思想和情感。
(二) 教学方法多样化
体育课教材中提到练习单一会使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身体容易疲劳。
所以, 职高体育教学必须要多样性。只有多样性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体育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是消除心理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误差校正方法、体育游戏法、体育竞争法、体育情境教学法等。因此, 教师应加强这些教学方法的研究, 灵活运用, 找到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使体育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体育教学过程应该是科学的
体育教学中, 我们应采取各种手段来激活学生潜在的能力, 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候学生的情绪应该是积极的, 在这种状态下, 教师通过一个新的动作或一个稍微复杂的技术的学习锻炼, 可以逐渐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克服自身的缺陷, 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训练。不过, 在一定的练习下, 当学生体力下降时, 教师应安排体育减负, 调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以缓解学生身心疲惫。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共同发展过程。
在职高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学习知识与进一步培养能力二者的关系处理好。要进一步注重培养职高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每一位学生上好体育课。
在职高体育教学中, 任课教师应该给每一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不应该给学生完美的解释, 教师可以给予示范和模仿以及适当的提示、建议, 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中探究学习, 使学习变得活跃, 使学习充满个性。同时教师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一个个体差异, 满足每一个不同的需求, 引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育环境, 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一) 处理好师生关系
要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方法,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提高体育课教学气氛, 必须要做的就是处理好师生在体育课堂的关系。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学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主要表现为指导原则, 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师的启发下, 提高能力。
(二) 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更要学会自学, 学会自我锻炼, 学会自我检查, 学会自我控制, 做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给学生发展空间、时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 投入到学习中, 提高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职业高中体育 篇4
通过分析,了解女生对待足球课的现状,克服种种不利因素,通过我们体育教师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协调使各方面得到支持。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女生足球课的内容要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她们对足球课的兴趣。
通过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诱导,从而使女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锻炼中,提高她们上课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做到男女平衡发展。
一、我们自己要重视自己的工作,自己瞧得起自己,上课不能马虎,不上无教案的课,训练负责。以自身的良好品行获得他人的支持与配合,获得学生的尊重。
二、争取领导的支持与宣传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我们应在理论课中下功夫来提高她们上实践课的积极性。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她们对足球课的再认识。
四、关健还是要在实践课中多下功夫,女生已经对各类教材的掌握已基本定型。如果练习课内容单一重复以前练习内容而不加任何趣味性,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缺乏练习的积极性。
五、经常参加比赛,增加对足球的兴趣。
六、提高社会和家庭对足球的重视。
七、了解女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科学教学。
八、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女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1、多用激励的语言。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
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高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教师即渴望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在和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
3、参与到学生中练习。女同学和男同学不同,男同学一个篮球,或足球就可以玩得满头是汗,而女同学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我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4、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十、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提高上足球课的实效性。
职业高中体育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精神;阳光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52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最早提出“体育”并将之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去的是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先生,他大力倡导和推崇体育意在用体能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格修养,这是体育的本有之意,体能训练是手段和过程,自然也是结果,然而却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唯一的结果。
一、“阳光体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首先,传统体育课的真实存在状态。笔者多次走访方圆县域内的各中小学,观察和询问体育课的上课情况。从走访调查的结果看,体育课险些沦落到名存实亡的地步。总体上来说,呈现不均衡,甚至是有些怪异的发展形势。在那些偏远的乡村,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虽然体育器材不充足,但也会有好的体育发展氛围。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因为天高皇帝远,偏远的学校不争名利,没有升学压力,没有排名压力,那些学校的校长反而可以放手任体育教师去尽兴发挥;其二是因为这样的学校往往残留一些热爱体育,热爱教学的教师,他们把体育的精神执着地传承下去。
在另一方面,在县域,或县域周边学校,情况却大大相反。这些学校因为在政府的宠爱下,往往会配备足够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达到验收标准的各种体育器械,在课程表上也按照课程标准编排体育课时。然而,体育课成了鸡肋,体育教师教得心不在焉,学生们学得若即若离。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部门对于体育课的考察停留在文件和器械配备上,锻炼的器械有,课程表课时充足,这就足够了。而高考科目和压力则让体育课的存在成了摆设,学生们不在乎,或者说他们在乎的是能有时间打篮球,或者散散步放松一下,至于严格的体育学习和训练,他们则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并不是体育特长生,根本就不需要严格的,甚至是规范的体育训练。
在这二者的中间地带,情况更不容乐观,一方面学校难以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另一方面,体育器械的配备也是稀里糊涂,毫不在意。很多时候,体育课由一些老教师担任,顶多就是领着学生们跑几圈,有的教一套体操,有的干脆就解散,抛出几个球来让学生自己去玩。这些大概就是体育课比较真实的存在状态。
其次,体育理解的偏颇。在很多学校领导的眼中,体育课成了占用正课的累赘,虽然不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成绩和水平,却又不得不在考核中占有相当的权重,只是在课程表上做出安排,很多学校校长对体育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和理解,所以难以从情感上重视。这样背景下,许多体育教师也难以做到思想上的重视,学生也以为体育课就是跑跑步,放松一下,在这种背景下,“阳光体育”的提出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阳光体育”理念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落实
“阳光体育”的理念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材,科学安排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致爱好和身体发展特征,鼓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活动的项目,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释放出青春活力来。
首先,把“阳光体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方式中。“阳光”体现的是普照每个生命的尊重,表现的首先是公平,所以“阳光体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惠及每个学生的民主教育,因此不管是成绩优秀、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采用分层教学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确定不一样的重点和训练目的。分层教学是对不同体能发展学生的尊重,既能够给发展较优、需要提高和加强的学生以足够的训练,又能照顾基础平庸、尚待发展的学生,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享受到阳光体育带来的福利。
“阳光体育”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还表现在对循序渐进原则的坚持。这一原则体现了对体育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每个运动者体能训练和发展的尊重。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原地示范体前传球的技能,让学生站在原地,反复练习和熟悉这一动作之后让他们尝试使用左手,然后再练习使用右手,直到学生基本掌握这一动作。基本掌握的标准是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做出比较规范的动作反映,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熟练掌握后,再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练习在防守时运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是教师进行动作的正确和错误的示范,通过小组的讨论,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指出错误,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并作为日后教学内容和方式改进的参考。
三、“阳光体育”理念在完善综合能力方面的贯彻
“阳光体育”不仅是简单的体能训练,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中着意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当学生在单调反复的训练中感到辛苦和乏味的时候,就要鼓励他们学会坚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当学生在坚持中获得成功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荣誉感,这种战胜困难的经历会在不断的训练和坚持中强化,并最终养成他们的精神品质,迁移到其它学习和整个人生中,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变得坚强,并且乐观。
“阳光体育”倡导健康阳光的竞赛精神,没有竞争意识并不值得提倡,毕竟竞争是现实存在的,谁都不可能躲到桃花源中去过日子。但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观念也不可取。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并不缺少成功的英雄,而缺少失败的英雄,缺少那种虽然落后,却仍然坚持跑完全场的体育竞技者。尊重体育比赛的规则,尊重社会运行的规则,虽然落后,却不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才是我们要的阳光体育精神,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积极的健康的人格。
“阳光体育”理念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训练思维,从动作灵敏过渡到思维的灵敏上,所谓的眼疾手快并不是简单的肢体反映,也是思维的反映,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问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多进行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启彪.阳光体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 宁晨曦,王佳琦.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
有感于职业高中体育教学 篇6
1. 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业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对职业高中学生而言, 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爱国, 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多作贡献;爱业, 用在自己职业上的作为, 实现人生价值。这样, 他们就比普通高中学生更具有发展事业的迫切感。其次, 通过体育教学的普及性、教育性、社会性及对道德行为习惯、相互关系的深入认识和体验, 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在课程计划中突出职业高中的特色
在职业高中体育课中,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基础。但这不只是为运动项目的技术学习和技能服务, 还是运动项目的学习为这个“基础”服务。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安排, 应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 有所变化。就我校幼师专业学生而言, 就要根据“幼师”这个特点来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 即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安排一些游戏课和韵律操课, 并且课时要占总课时的一定比例。
3.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应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服务
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应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服务, 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宗旨。学生毕业后从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是由行为能力和关键能力组成的, 行为能力所包含的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与体育教学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关键能力, 它是一种潜在形态的, 同时又是从业后不可缺少的能力。所以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 培养和提高学生毕业后的从业能力, 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我校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 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口头表达能力
幼师专业学生必须集合队伍、熟练地喊口令。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时间, 让本班学生每人带一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让他们轮流操练。这样每个人在毕业后都能熟练地喊出口令和示范一些基本的动作;带准备活动时要让学生自己编排徒手操, 利用自己带准备活动的机会自己来教, 从而既会自己做, 还能教自己的同学, 提高学生的做操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 教师在组织讲解时应力求简单、扼要、形象、生动。比如, 在教幼儿广播体操时, 有一节体转运动, 笔者这样讲:“两脚左右开立, 手做望远镜, 身体向后转。”这样学生一听就懂, 并且记得牢。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要求语言尽量简练、形象, 使听的人一听就明白。
3.2 组织竞赛能力
对幼师专业学生来说,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学会做游戏, 还要具备组织和编排、设计游戏的专业技能。笔者在幼师专业体育教学中, 不仅教会学生做游戏, 还教会他们怎样编写游戏, 怎样去教同学这个游戏, 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中通过动脑、动手及担任不同角色, 再围绕“会不会做教师”进行实践, 初步具备理解能力和执教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只限于游戏比赛, 还得经常组织排球、篮球及田径的单项活动与竞赛。在组织这些竞赛时, 从制订比赛计划、组织队员报名的报名表到编排秩序册、制定竞赛规则及裁判人员的安排、场地的规划, 都让学生来完成。这样一方面丰富了体育活动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组织比赛的机会, 让学生了解组织、编排、担任裁判工作, 不仅让他们掌握了体育机能, 掌握了各种体育项目的规则, 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组织比赛能力及裁判能力。
3.3 创编儿童舞、韵律操能力
随着儿童舞、韵律操进入课堂, 小学体育更加生动活泼, 尤其是幼儿园学生更加喜欢。为了适应体育教学实际, 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幼师专业学生应多学一些儿童舞、韵律操, 这就要求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儿童舞、韵律操, 而且要学会儿童舞、韵律操的创编。为此, 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让学生多学一些儿童舞、韵律操, 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创编儿童舞、韵律操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利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时间, 让学生将自己创编的儿童舞或韵律操教给其他同学, 既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对他们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大有益处。
4. 职业高中学生要加强素质教育
目前,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全体性、全面性、自主性。也就是说, 这三个基本特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得越强, 体育教育也就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的体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 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个体社会化,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以,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加强素质教育, 而且要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懂得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一个职业高中学生本身具备的这些素质, 特别是幼师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在以后的幼儿教学中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中。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谈 篇7
一、转变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进程中, 首先要转变观念。有人说:“想法决定做法, 观念决定策略。”这句话也适用于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也就是说,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中, 必须坚决摒弃阻碍改革进程的旧有观念, 这样才能推动教学策略改革实践的正常进行。
自古以来, 教师都占据着具有绝对支配权的“尊者”地位。“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被理解成: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闻道在先、传授知识的权威, 教师是“知者”, 学生是“无知”者, 学生必须全盘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 这句话应该被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的主人, 而体育教师的角色, 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技能”的“授业者”, 或者“专业知识”的“解惑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即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享教学过程的乐趣,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情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更要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活动所应该体现出来的“师生平等相处、理解、沟通和交流”的教学理念, 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相通”、“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共享成功”, 以创建全新的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实现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改革的成功推进。比如, 在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健康在心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时, 可以不直接讲授教学内容, 而是对学生提出下列一些探讨性的问题进行循循善诱:“同学们, 健康的含义是什么?”“身体强壮没有疾病, 难道就是健康么?”“同学们给老师讲讲, 你所想要达到的健康状态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比较完整的概念和内涵是:“所谓健康, 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中保持健全的状态’。”然后, 进一步进行设问:“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保持并增进身心健康?”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参予课堂讨论。通过课堂研究和讨论, 学生会明白, 任何一个人要做到心理健康, 至少要达到下列要求:“一是智力正常。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二是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四是人际关系和谐。此外, 心理年龄必须符合年龄特征。”为了将这个课题引向深入,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及课堂总结, 学生会明白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并进一步理解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为了使得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 教师还可以布置课题, 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测试, 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 让学生找出自身潜在的问题, 并通过学习和教师的正确指导进一步加强个人修养, 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保持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师采取上述引导式学习, 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得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学到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积极探索, 对教学过程进行大胆改革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大胆改革, 改变教学策略。首先,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也就是说, 要将教学内容对传统的“单纯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进一步拓展, 使教学内容覆盖人口、健康、道德、经济、美学和哲学等方面, 而对于技能的教学内容也不再以田径、体操及三大球为主, 而是积极拓展学习项目, 丰富学习内容,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人的兴趣及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年龄和个人特点进行“因人制宜”的教学,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刀切”问题。其次, 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也就是说, 教师不再千篇一律地强调教学过程“三步曲”, 不再采用“封闭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而是积极营造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 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 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施, 提高教学效率。比如, 充分利用图解, 使得学生了解人体形态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 从而引导学生在跑步和弹跳等体育运动过程中练习和掌握更为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更为合理的锻炼手段。而在课程的设计上, 则要着重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体育运动和发展等有关的电影片断和录像, 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修养,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学习热情。
职业高中体育 篇8
在中国体育的“三分”天下中,除了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关系是常被人争议的话题。在体育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从基本视角看待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关系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二、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
在中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鸿沟到底有多深?很多学术讨论的基本观点是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的基础之一,竞技体育是大众体育的延伸。但是当前中国体育现实则是极度丰满的竞技体育和甚为骨感的大众体育——理论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
近代的百年屈辱使人们渴望通过某种方式重回东方大国的巅峰,机缘巧合,体育运动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展示出了独当一面的魅力。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为中国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带来无数荣光,比如著名射击运动员和教练王义夫就说,没有举国体制,中国射击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以出色的竞技体育成绩为依托的中国逐渐走上了“体育大国”宝座,同时也催生了一股金牌至上的、锦标主义的体育思潮。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的围墙告诉人们:体育是属于精英的,这种信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体育,从此人们只是体育的观光客,而不是践行者。当体育成为精英的权利,政策上的偏颇和思想上的轻视让大众体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体育本质上是对身体的锻炼和改造,是无需被赋予的、是属于所有人的。在国际的视野中对体育进行的分类一般而言是职业体育和业余体育,所谓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之争不过是中国的独有产物罢了。而就算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诞生的职业体育也是依托于深厚的民众根基。回应上文,大众体育是职业体育的根基,而职业体育才是大众体育的延伸。在中国,如果还希望改变曲高和寡的“竞技体育”现状和待字深闺的大众体育现状的话,竞技体育转轨为职业体育和大众体育公共服务化必须将要被提上日程。
三、竞技体育转轨为职业体育
1、职业体育的内涵
职业体育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区别于传统业余体育的新兴体育存在方式;它以企业法人为组织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和经营大众竞技娱乐产品为内容,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它把体育从个人层面的兴趣、爱好、娱乐、游戏转变为组织化、专业化、赢利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它凸显了现代体育的经济价值,是竞技文化与市场经济互动、互利的必然结果。[1]
2、职业体育在中国
在欧美国家职业体育发展相对成熟,如在足球、橄榄球、网球、冰球、篮球、拳击、赛马等项目上,均有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职业运动员。中国的职业体育萌发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仍处于矛盾频发的动荡期至成熟期的过渡阶段。1994年,中国足球率先踏上职业化道路,随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也纷纷进行职业化改革。职业体育的发展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是一国体育发展的历史现实要求、是突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围墙的历史选择、是激活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面对国际职业体育全球扩张的必然要求。
但是,20多年亦步亦趋、不断探索的中国职业体育虽然收获了很多成绩,也暴露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中国体育界,也许没有什么比职业化的足球联赛更能够吸引眼球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是假球黑哨问题。面对不断恶劣的职业体育环境,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市场化的弊端,但是中国的职业体育真正实现了市场化么?中国职业体育的管理机制与市场化并不相符。目前所谓职业体育中的各个协会兼有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两种身份,在职能行使过程中,难以协调作为国家体育职能部门与作为社会团体之间在利益上的冲突与矛盾。中国足协、篮协和和其职业俱乐部会员之间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利益纠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然,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全方位的,现在仍有很多职业体育俱乐部不能以市场的开发和经营方式来维持生存,也证明了在整个社会中职业体育参与者的不成熟。
3、职业体育强调市场化
面对中国的特色现实,强调职业体育的市场化是将职业体育全面推向市场,让市场进行选择、从市场中获得发展动力,完善资源配置、提高竞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首先,将职业体育全面推向市场有助于利益明晰。对于协会而言,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中国职业体育联赛的参与者和经营者;而对于职业体育俱乐部而言,协会是中国职业体育联赛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二者在职业体育的整体利益面前,任何一方的利益过度扩张,除了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必将削弱整体经济利益。只有在各自领域中寻找有限的利益扩张,才能带来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随着职业体育的发展,俱乐部与协会之间利益博弈的最终结果应当是协会逐渐退出联赛的控制主导,由具有自主选择的市场主体进行经营,从而理性而有效的职业体育市场才会建立起来。
其次,将职业体育全面推向市场有利于市场培育。职业体育的全球扩张和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世界各项顶级赛事的忠实观众,这无疑对中国原本就步履蹒跚的职业体育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面对这种“不发展、即消亡”的激烈竞争,要想树立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创造本土特色外,还要通过市场化的利益关系有效地与当地居民、当地社区、当地企业、当地政府建立紧密而互惠的关系。
虽然职业体育的发展是国际趋势,但是对于职业体育推进大众体育的发展仍然存有疑问:职业体育的浪潮是否会抑制大众体育?这种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职业体育将具有运动天赋的人抽离了大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参与者也许会因为无人喝彩而失去重要的成就感来源;二是在现场或是在电视机前的精彩激烈的观赛体验可能消弱人们亲身参与体育的热情,人们转向体育欣赏的消费,而职业运动员则代理了人们对体育参与的消费。[2]这种担忧虽不无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职业体育尚不完善的现实下,人们专注于体育欣赏而放弃体育参与并不是由于职业体育的扩张,而是由于多年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强制剥离,在大众体育极端缺乏关注与投入的情况下,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锐减、体育参与的权利虚设而导致的。而这种情况的改变,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是在鼓励发展职业体育的同时,将大众体育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平等地提供给所有人。
综上所述,职业体育市场化最重要的作用莫过于将竞技体育推下举国体制的神坛,让符合时代精神的市场经济检验中国职业体育的成色;让中国的职业体育扎根于草根,生长大众体育的丰厚土壤中。职业体育市场化也有助于让政府职能部门甩掉竞技体育的沉重包袱,致力于大众体育公共服务,将体育的权利重新赋予全体公民。
四、大众体育公共服务化
一般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消费者两大类物品,即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一般由市场提供,为了满足个人的特殊需求;而公共物品一般有政府主导供给,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物品的提供即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
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延续至今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完成了对“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分野,从此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前有“奥运争光计划”,后有“全民健身计划”,但是长期困扰着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投入不足、关注度不高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关于大众体育发展的讨论中,体育公共服务常被置于容易忽视的地位。殊不知大众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性关键要素,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实力的方面,而以标准化为特点的职业体育发展方式并不适用于大众体育,大众体育应当是自愿的、多元的,而公共服务化的大众体育或许是可以尝试的途径。
大众体育的公共服务化可以有效率地利用有限的体育资源、节约社会成本,提升公众满意度;同时作为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形式,也有助于实现平等的体育权利、以“安全阀”的效用维持社会和谐。
五、小结
综上所述,大众体育与职业体育的发展理应各自拥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和道路选择。在通过市场化将政府从职业体育中解放出来之时,就是政府将职能转变至大众体育发展之日。将大众体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提供给社会公众,强调体育权利与体育参与,方能为中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才能让体育成为全民的狂欢。
注释
1[1]鲍明晓.职业体育是体育强国的核心竞争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4-6.
新视域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浅见 篇9
一、自身素质
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体、智力发育日趋完善, 接受能力快,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其每一个动作, 每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作为体育工作者, 首先应具备较高的运动基础知识和多项基本技能, 阅历丰富, 知识渊博, 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其次, 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职业道德, 在学生当中树立美好的形象, 用自身言行感染学生, 如室外课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和运动鞋的同时, 自己要带好头, 对学生要言必行, 行必果等;再有, 教师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多研究多探讨, 把新课改的思想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二、兴趣第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上, 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成分, 灵活多变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把学生的这种兴趣培养成自觉的锻炼习惯, 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使其终身受用。比如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运用形象的比喻,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或人着手, 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激情。
兴趣除了学生已感知的, 教师的淡淡的一笑、一句激励的语言也能感染学生, 促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使学生更有信心、更有激情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有一个事例让我感触颇深, 有一个高二的学生, 以前上体育课有时他也能到场, 但就是从不参加体育活动, 其他的学生整队上课时, 他就站在旁边, 据说这个学生的脾气比较倔强, 时常跟老师顶撞。我上第一节体育课时, 他还是站在旁边, 我走过去, 面带微笑, 轻声的问了一句“××同学, 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要不我帮你看看!”他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问, 以为我会去责罚他, 先是怔了怔, 然后不好意思地说:“我……我肚子有点不舒服。”我然后跟他说:“哦, 那你先歇会儿吧!”也就没跟他多说。没想到第二次上体育课的时候, 他竟主动地站在队伍当中了。虽然他基础不怎么好, 但在我的关注下, 在以后的课堂上他学得非常认真, 对许多项目都颇有兴趣。
三、区别对待
在我们学校, 学生是根据自身特点及喜好选择的专业, 因此, 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上, 应了解该学生的专业特点, 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比如, 像机电专业对学生的力量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 教学中应在力量的增强上有所侧重, 并强调不同的部位有不一样的训练方法, 如俯卧撑主要锻炼胸肌, 引体向上锻炼背阔肌, 曲臂撑锻炼二头肌等。再如, 旅游专业的学生对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教师可对体型偏胖的学生进行有氧训练,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肺机能, 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 还能强体健美。另外还可以开设形体训练课, 利用体操、舞蹈、健美操等来增强学生的形体美及气质。计算机班的学生经常坐在电脑前, 对视力损伤大, 于是我经常在课堂结束前一段时间, 带领学生攀越北校天桥, 登高远眺, 以此来放松双眼。由于这类学生将来工作大部分坐办公室, 长期下来难免落下职业病, 因此, 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的教学, 还要让学生养成经常活动的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当然, 各个班级还有性别差异, 男生活泼好动, 相对容易组织;女生为多数的班级, 比如像旅游、营销、财会、服装等专业, 大部分是女生, 相互之间熟悉, 课堂上能放得开, 课堂也很容易组织。男生较多的班级, 像建筑、机电、电子、计算机等, 由于生理上的变化, 心理上也发生变化, 很多女生变得忸怩、稳重, 对体育课的兴趣表现不那样浓厚, 特别是在男学生面前更不愿练习, 因此,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对待, 加强培养女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在教材选择和组织教学中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尽量采用男女分组练习, 多指点督促女学生, 让女生克服羞怯和懒惰的心理,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
四、德智体兼修
职业学校体育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体魄, 更要发展学生智力, 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使学生有一个精神面貌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体者, 载知识之本, 寓道德之舍也。”这句话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这也使得我们这些体育教育工作者有一个更大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体育课堂上安排一些提高智力的内容, 教学中利用此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多思考和多动手, 能让学生在总结得失中提高运动水平和技巧, 更好地开发智力。
另外, 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 如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职业高中体育 篇10
关键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可以说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我们可以针对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使教学任务的设置更加具有实用性,体育课程安排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相对口,让学生能够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任务的设置要具有实用性
在进行职业高中教学中,可以进行实用性教学设置。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多侧重田径方面。田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进行技巧训练的时候,对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还可以通过这项运动培养学生的耐性。
2.以专业为导向
职业高中的教育直接面向就业,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面向未来的就业,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和专业体育训练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职业高中教学过程中体育课一直不受重视,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文化课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弱化了体育教学。所以,教师更加要注重和专业课结合,开展一个新的教学培养模式,提高这门课程在职业高中的地位。
3.时间的间歇性
职业高中的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所以,把大块的时间花在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而忽略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开设体育课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还有就是为了让学生适应专业技能的发展,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这样就不可能在三个学期里面持续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1.开展实效性较强的课程来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其竞争力,因为,步入社会他们要面临多种多样的竞争,如果没有竞争意识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我们还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效地开展一些竞技类的运动,比如开展篮球比赛或者足球比赛,让学生在培养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兴趣爱好。这不但有利于身心素质的提高,还能在未来繁忙的工作中,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工作压力。
2.根据专业导向来开展体育活动
职业高中的教学要以未来的职业发展作为导向,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专业特点来开展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可以给学习酒店管理的学生开设瑜伽练习和交际舞的练习,在进行课程教授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且所学的体育技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还能进一步应用,可以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3.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能力,因为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进行体育锻炼在很多时候还是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因为,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体育锻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学生了解到体育不仅是一个学习的项目,加强体育锻炼在更多的时候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了解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要针对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不单单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更多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时元.新课标下职业高中实施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3-5.
[2]王利民.浅析职业高中体育课的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2(19):10-11.
职业高中体育 篇11
体育教师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们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激发他们热爱体育运动的信心和决心, 尽可能让同学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实现个人魅力培养, 同时要十分注意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对待每一位学生。有时候一句赞誉学生的话, 就像精神营养剂一样, 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息, 能够让那些好学生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能够焕发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相反, 在体育课上, 有时候教师随意对学生批评一句, 可能导致学生一整天不愉快的情绪, 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某一项体育活动的逆反心理, 时间长有可能产生厌倦情绪。 在教授体育知识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必须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示范动作要正确, 姿势尽可能优美, 让体育教学在学生欣赏力与美的过程中完成。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的具体、 特殊情况, 要关心学生, 这既是体育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 又是实现成功教学所必需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而敏锐地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优势和闪光点, 并且及时给予正确评价和鼓励, 让客观的评价语言在同学们心灵上的燃放出强大助推力, 千万不要随意批评, 那样只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打消积极性。而客观而恰当的评价语言不仅仅是由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 更为关键的是由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心理品质决定的,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切记不能把个人的情绪掺杂到一起, 千万不要有任何私心,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共同配合, 协调发展, 教师只有把自己的高素质渗透教育教学实践中, 才能在同学们中间树立起威信,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 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因为任何一项有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 都在很大程度体现出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和德能。
二、在体育教学中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教师通过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 提高职业学校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加强良好的体能训练, 促进精神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指导工作, 把学生的激情焕发起来, 把精神凝聚到一块, 更主要是学生自己能够热爱体育活动, 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做好体能训练工作。教师在做好基本的示范动作后,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结合学生自身的观察体验, 也可以进一步发挥想象力, 用身体语言来表现动作,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又能强化学生的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 大胆尝试教学改革, 探索更加有利于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的教学方式, 通过有限的体育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无限的勇气和学习干劲。我们必须承认体育教学需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才会收到效果, 一个人的体能是在不断练习过程中逐步强化的, 想靠一朝一夕的锻炼提高体能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兴趣, 增强意志力, 要胸怀抱负, 立志为国。在体育活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对此, 教师要客观看待, 一方面和同学们讲清楚什么是标准运动法, 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这样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 对那些文化课学习成绩优秀而体育成绩稍差的学生, 要当做重点对象培养其体能发展, 争取培养成身体健康、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学习榜样, 带动全班同学努力学习, 共同进步, 有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 充分挖掘学生的身体潜力, 发现优势, 重点指导, 通过规范的体育项目训练, 鼓励自己创新, 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兴趣,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良好体能发展, 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坚强意志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加强职业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以适应即将走上社会的环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结合思想品德教育, 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有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有利于磨炼同学们的意志, 培养勤学苦练的顽强斗志, 勇于攻克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体育锻炼, 可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机智勇敢、思维敏捷、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树立整体教育观念, 注重学科间的配合, 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实现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 有效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共同进步。所以, 在做某一项难度较大的体育运动之前, 通过恰当的方法, 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轻松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心理学家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 教师本人必须具有高尚品德。”常言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尤其应该注意以身立教、注重为人师表。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时刻秉承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原则, 要为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营造和谐环境, 在强化体育训练的同时, 进一步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
结束语:在职业高中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基础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逐步强化人格魅力培养, 广大教师必须以良好师德和高度责任感加强学生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争取做到以德育人, 积极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中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加强学生的良好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坚强意志, 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 职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培养的目标与普通高中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异, 尤其对学生整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体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当今时代要求职业高中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体育锻炼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服务教学、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环境, 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