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下

2024-06-02

V下(通用11篇)

V下 篇1

一、粤方言简介

粤方言 (粤语) 是发源于广东地区的汉语方言, 故称广东话。粤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东南部及港澳地区, 在美、加、东南亚的华人大部分也使用粤语, 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强势方言。粤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华夏的语言。到了周朝, 其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 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尽管经过朝代的更迭, 岭南地区始终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局面, 由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此, 雅言在今天的北方和中原已经发展成为胡化了的现代普通话和官话, 粤语却更好地继承了雅言的原汁原味。

二、粤方言中的“V下”

在粤方言中, “V下”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其语法意义与普通话中的“V一下”较为接近, 均可表示短时量、动量少或尝试等语法意义。例如: (1) 粤方言:听讲周杰伦既哩张CD几好听, 我试听下先。普通话:听说周杰伦的这张CD挺好的, 我先试听一下。 (2) 粤方言:饮下, 哩支橙汁几好味啊。普通话:喝一下, 这支橙汁挺好喝的。 (3) 粤方言:听下人地既意见, 对你有好处。普通话:听一下别人的意见, 对你有好处。 (4) 粤方言:你坐下先, 我斟杯水俾你。普通话:你先坐一下, 我倒杯水给你。你先坐一会儿, 我倒杯水给你。 (5) 粤方言:呢个问题比较复杂, 我谂下先。普通话: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我先想一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我先想一会儿。 (6) 粤方言:我睇下书就瞓。普通话:我看一下书就睡。我看一会儿书就睡。 (7) 粤方言:哩件衫好多尘, 着之前拍下先。普通话:这件衣服有很多灰尘, 穿之前先拍一下。 (8) 粤方言:跑步之前要活动下先。普通话:跑步之前要先活动一下。 (9) 粤方言:今日系三八妇女节, 我放松下先。普通话: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我先放松一下。在例1、2、3中, “试听一下”、“饮下”、“听下”均表示动作的尝试, 相对应的可用普通话中的“试听一下”、“喝一下”或“喝一喝”、“听一下”或“听听”来替代。在例4、5、6中, “坐下”、“想下”、“看下”均具有短时量的意义, 相对的可用普通话中的“坐一下”或“坐一会儿”、“想一下”或“想想”、“看一下”或“看一会儿”来替代。在例7、8、9中, “拍下”、“活动下”、“放松下”均表动量少的意义, 相对的可用普通话中的“拍一下”或“拍拍”、“活动一下”、“放松一下”来替代。由此可见, 当粤语的“V下”表示动作的尝试或动作的力度小时, 与普通话中“V一下”的语法意义基本一致;而粤方言的“V下”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短时, 与普通话中“V一下”、“V一会儿”或“VV”的语法意义基本一致。此外, 在粤方言中, “V一下”与“V下”的语法意义大致相当, 在1至9的例句中, 均可用“V一下”替换“V下”, 但“V一下”还可以表示具体动作的次数。如在7中, “拍下”仅表示动作的力度小, 即轻轻地拍。如果用“拍一下”来替换, 则会产生歧义, 产生两重意思。一重意思表示动作的次数, 即拍一下, 而非两下、三下……;另一重意思则表示拍的力度小。在日常使用中, 表示同样的语法意义时通常使用较为简洁的“V下”, 较少使用“V一下”, 故在此不讨论“V一下”的情况。

三、粤方言中的“V阵”

在粤方言中, “V阵”的使用频率较“V下”的使用频率低, 其语法意义与普通话中的“V一会儿”较为接近, 表示时量短的语法意义。例如: (10) 粤方言:我就行得了, 等阵啦。普通话:我就可以走了, 等一会儿吧。 (11) 粤方言:今日好攰啊, 训阵先。普通话:今天很累啊, 先睡一会儿。 (12) 粤方言:训觉之前听阵歌, 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普通话:睡觉之前听一会歌, 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在例10、11、12中, “等阵”、“训阵”、“听阵”均表示时量短, 相对应的可用普通话中的“等一会儿”、“睡一会儿”、“听一会儿”来替代。

四、粤方言“V下”与“V阵”对比

在例10至例12中, 我们可以用“V下”来代替“V阵”。 (14) 今日好攰啊, 训下先。 (15) 训觉之前听下歌, 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在例1至例9中, 当“V下”表示尝试和动量少时, “V阵”不可代替“V下”, 而当“V下”表示时量短时, “V阵”可代替“V下”: (1) 听讲周杰伦既哩张CD几好听, 我试听阵先。× (2) 饮阵, 哩支橙汁几好味啊。× (3) 听阵人地既意见, 对你有好处。× (4) 你坐阵先, 我斟杯水俾你。√ (5) 呢个问题比较复杂, 我谂阵先。√ (6) 我睇阵书就训。√ (7) 哩件衫好大尘, 着之前拍阵先。× (8) 跑步之前要活动阵先。× (9) 今日系三八妇女节, 我放松阵先。×

通过粤方言中“V下”与“V阵”替换我们可将这两者的体貌意义概括为: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粤方言中表示动作的尝试或动作力度小时仅能用“V下”来表示, 而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时可用“V下”或“V阵”来表示。

五、普通话中的“V下”、“V一下”与“V一会”

1. 在普通话中, “V下”多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例如: (16)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一只母东北虎一胎竟然产下了六只小虎崽。 (17) 文天祥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 成为千古绝唱。 (18) 我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有多少回就差点给人家跪下磕头了。 (19) 鸟类每天要吃下和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 才能保持体温。 (20) 巴西人认为人死了好比黄叶落下, 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

2. 在普通话中, “V一下”的语法意义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表示具体的动作次数, 第二类表示少量、短时等与动作相关的虚化意义。例如: (21) 按一下这个按钮。 (22) 他推了我一下。在这两个例子中, “按一下”、“推一下”都是表示动作发生了一次就结束。 (23) 如果说美院还有一点让我留恋的话, 那么我就不能不提一下一个叫水儿的女孩。 (24) 我想让自己休息一下。 (25) 当然, 我也会赶时髦, 去网上体验一下“冲浪”的快感。在这个三个例子中, “提一下”、“休息一下”、“体验一下”分别表示动作的力度小、时间短及尝试的意思。

3. 在普通话中, “V一会”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短, 微量。例如: (26) 把简单的行李放下后, 我与小五在床上躺了一会儿, 就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27) 那晚, 吴琼并没有留下来, 只是在小屋里坐了一会儿, 就离开了。由此可见, 粤语中的“V下”与普通话中的“V一下”的语法意义大体一致, 表示动作的尝试、动作力度小及动作持续的时间短等;粤语中的“V一下”与普通话中的“V一会儿”的语法意义大体一致,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

参考文献

[1]伍和忠.荔浦方言的“V一下子”与“V一下子看”[J].广西社会科学, 2002, (2) :187-189.

[2]荣晶.昆明话和普通话“VV”、“V (一) 下”的功能、形式对比[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1) :144-146.

[3]李允玉.“VV”“V一下”“V一会儿”格式与动词的选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85-95.

V下 篇2

v篥歌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体裁:乐府 蜡烟如纛新蟾满,门外平沙草芽短。黑头丞相九天归。

夜听飞琼吹朔管。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s。

皓然纤指都揭血,日暖碧霄无片云。含商咀徵双幽咽,

软e疏罗共萧屑。不尽长圆叠翠愁,柳风吹破澄潭月。

鸣梭淅沥金丝蕊,恨语殷勤陇头水。汉将营前万里沙,

更深一一霜鸿起。十二楼前花正繁,交枝簇蒂连壁门。

V下 篇3

关键词:NP1+V+NP2  “VP壳”  容纳句内涵  语用效果

一、引言

汉语中有“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一房间住三个人”“一张床睡两个人”这样的句子是由一种共同的方式来表达容纳意义。汉语容纳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标记程度特别高的特殊句式,引起了语法学界各学者的关注。汉语容纳句中的数量短语不只是表示数量,更强调NP1和NP2之间的数量关系语序反映了不同的信息结构分布情况,汉语容纳句中的语序是施事在动词后NP1作为话题位于句首,NP2作为句末焦点,形成了背景与焦点之间的关系,使语序具有和谐性。本文尝试运用生成语法中最简方案下“VP壳”(VP shell)的假设,对汉语容纳句的生成做出解释,并分析这一句法产生的语用效果,更深层探究该句法的生成过程。

二、相关研究

在有关汉语容纳句式的句法研究中,讨论的中心主要集中在汉语容纳句式特征的描写。丁加勇(2004)对“一锅饭吃十个人”这一类数量性施事宾语句存在三种数量关系:分配量关系,容纳量和使用量关系。并提出了一个数量转喻认知模型,用施事参与动作的数量来转喻事物的容纳量,用一个事物的数量来表达另一事物的数量。当我们提到容纳物N1时,N2就会被激活,如分析“一张床睡两个人”这一容纳句情景时,往往人们谈到“床”的大小时,会激活“人的数量”这个概念,因为床是专门供人使用的。且用具体的人的数量(如能容纳两个人)来说明床的大小,比用抽象的数量(如床的尺寸)来说明床的大小要具体、熟悉得多,于是数量转喻相应产生。但是该研究没有从句法层面上做出明确解释。郭泉江、罗思明(2011)从空间认知角度出发,以隐喻和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考察了现代汉语容纳句的认知本质与生成机制。认为容纳句在认知本质上是表示一种可能的空间比例关系的特殊句式,表示“点、线、面、体”空间形态的容纳句是空间原型等级的语言实现。再次,容纳句的生成机制是“容器—内容”认知模式和隐喻,具体语言实现遵循容纳空间选择默认原则和容纳句结构序列组织默认原则。隐喻性容纳句在生成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同程度的临时的非范畴化运作过程,非范畴化揭示了关联句式之间的联系。何元建、顾阳(2001)运用轻动词理论分析了汉语动词的使役结构,明确指出轻动词是帮助谓语动词表达句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成分,本身有少许或者没有词汇意义。鉴于这一理论在汉语中强大的解释力,将“VP壳”用来分析汉语容纳句这一特殊句式是有理论依据的。

三、容纳句的内涵

现代汉语容纳句可分为3类:

A.受事—动作—施事。如:

一锅饭吃十个人。

B.工具—动作—施事。如:

一把刀用了三个厨师。

C.处所—动作—施事。如:

一间屋住两个人。

上述句式有以下特点:

1.从题元角度来讲,一个汉语句子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施事+V+受事”,而容纳句的语序变为“受事+V+施事”。不影响人们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但它仍然是合法的句子。

2.容纳句名词前有修饰数量词的数量关系,并且不能省略,否则会导致严重的语义缺失和语法错误。如:能说“一锅饭吃十个人”,而不能说“一锅饭吃人”或者“饭吃十个人”。

3.在动词“是”以及物动词形式出现时,动词前的数量短语,多在句中充当“受事”这一语义角色;当动词以不及物动词形式出现时,动词前的数量短语常充当“处所”或“工具”这一语义角色,而不管何种情况下,动词后的数量短语总是充当“施事”这一语义角色。

4.在这类容纳句中动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抽象化了,也就是说动词究竟表示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动词在这里可以看成一种联系的作用,一方联系受事,一方联系施事。如“一锅饭吃十个人”中动词充当着“饭”与“人”的中介。

四、“VP壳”理论及轻动词假设作用下“NP1+V+NP2”现象分析

(一)“VP壳”理论

轻动词理论结构是在“X阶标”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起来的,“X阶标”理论是管辖与约束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说之一,主张句子中所有的句法关系都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X阶标”双向分叉结构去表征,但“X阶标”结构规定的每个节点管辖不超过2个分支的原则,对解释英语双宾语结构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最简方案“VP壳”得益于Larson壳的启发,根据Chomsky的最简方案理论,名词或者代词被认为是以限定词为中心语的一个投射即“DP”,因此“DP”取代了以往“NP”出现在“X阶标”中的指示语和补足语的位置上。“VP壳”是指被设计成一个轻动词为中心语的轻动词词组,典型的轻动词词组即“VP壳”的结构。例如:

轻动词的标志为小写的“v”,“vP壳”中的轻动词并不是一个词汇语类,而是一个语缀,呈强语素特征。因此,他要触发下层“VP壳”中的动词“V”进行移位且并入“v”来核查自身的特征。“VP”的指示语“DP1”为动词的域外论元,“v”的补足语是下层动词词组“VP”,“VP”的指示语“DP2”和补足语“DP3”分别是“V”的两个域外论元。可以看出,“vP壳”结构在设计上更加简洁。它以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解释了英语中双宾语的生成过程。

(二)容纳句的句法生成

1.“受事+V+施事”容纳句式生成

以“一锅饭吃十个人”为例,它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施事+V+受事”即“十个人吃一锅饭”,很明显这里的施事和受事发生了换位,引起了语序上的倒装。不难发现,其原因就是这里的“吃”出现了词汇化,有了轻动词“供……吃”或者“让……吃”的使役意义。本来应当是“一锅饭供十个人吃”,但轻动词“供”没有语音表达式,未出现在句子中,这就要求另一个动词移位到“供”的位置上来。因此,动词“吃”就被移到了前面,形成了“受事+V+施事”。

如果放在“VP壳”理论中,将“吃”这一动词使役义的获得是由于这一动词短语中存在的具有致使意义的轻动词。记为“VP”结构。这个没有语音形式但是有语义形式的隐性的轻动词“v”是一个呈强语素特征的功能语缀,它的强语素特征会引发下层“VP”中的“V”进行移位并入“v”来核查自身的特征,这时候整个动词短语“VP”的specifier位置出现了空缺。然后“VP”的域内论元“NP2”(一锅饭)移动到“VP”的specifier位置来核查“v”的特征,然后为了满足“I”必须要有主语的要求,“NP2”(一锅饭)再移位到“IP”的specifier的位置上来。移动对象通过移位后产生语迹,语迹与移动对象同指,并产生语链“t”(一锅饭)所以“一锅饭吃十个人”的句式就形成了。如图所示:

2.“处所—动词—施事”容纳句式的生成

以“一张床睡两个人”为例,这一类句式属于动词以不及物动词出现在容纳句中,该句式出现了一个介词隐形的过程。在英语中,当“处所”作为动词的一个论元成分时,在“处所”的前面会出现一般需要介词给以显性出来。如:Lily lives in Beijing。而在汉语中是不同的。如:张三住(在)北京。按Chomsky的观点,英语是形态标记相对发达的语言,对不同的语义范畴要求用不同的形式标记来标明,介词因此必须强制性显现;汉语是形态标记相对匮乏的语言,相似或相异的语义范畴可以用相同的形态标记标明“处所”前介词的隐现。这种不同的形态选择所带来的一个句法结果就是,汉语“介词”的隐现导致句法结构的改变:汉语中的“SVA”向“SVO”转移,并使“SVO”中的“S”和“O”位置互易成为可能。“一张床睡两个人”的基础句式是“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中的“在一张床上”经过话题化手段转换到宾语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隐藏的介词词组“在……上”,然后生成“一张床睡两个人。”简而言之,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形成“容纳结构”的过程是: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两个人睡一张床→一张床睡两个人。这一类句子和前面的类型的容纳句一样,在“VP壳”理论下,“睡”是不及物动词,所以由不及物动词转变为及物动词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如前文所述,该句式实际是一个轻动词结构,原有的相对应的及物结构降格为轻动词的下层嵌套结构“VP”。轻动词自身的强语素特征触发“VP”中的“V”移位并融合到轻动词“v”中以核查其特征,移位后的“V”在原位留下语迹“t”,“睡”的移动表达了这一过程。同样,为满足特征核查的需要,内部论元“一张床”经过两次移动,最终到达“IP”的specifier位置上成为句子的主语,移动对象通过移位后产生语迹,语迹与移动对象同指,并产生语链“t”(一张床),因此形成“一张床睡两个人”的容纳句式。如下图:

五、分析容纳句产生现象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语序十分灵活。表面上看,这两者似乎矛盾。实际上,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汉语语法特点。所谓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强调的是汉语中某一特殊语序模式与特定语法结构的对应关系;句法成分顺序的灵活是受语义、语用等因素制约的,或者说这种灵活性是服务于语义、语用。

(一)从主题、述题角度分析,在“十个人吃了一锅饭”中“十个人”为主题,“一锅饭”为述题,是新信息,是说话的焦点。而在“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中“一锅饭”主题化,成为了句子的主题,“吃了十个人”为述题。也就是说在“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中,“一锅饭”是旧信息,“吃了十个人”是此语句要传达的新信息。话题是旧信息,信息结构分布的语用效果是突出焦点信息结构分布受语用限制。语序隐含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语境下,句中突出焦点。

(二)“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也牵涉到语境。语境是指言语环境,即语言的使用环境。具体的句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立句,也叫静态句;一种是语境句,也叫动态句。“一锅饭吃了十个人”是“十个人吃了一锅饭”的动态句,多出现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包括言语双方的主观环境,我们在进行交际前已经了解文化、修养、生活常识等因素,我们在说话与听话前,交际双方都清楚“吃”这一动作只能由有生命的事物发出。因而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把句子中的信息进行重新调整搭配。因而“一锅饭吃了十个人”绝不可能被误解为“饭真的吃了人”。

六、结语

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中容纳句的现象,不管是“受事—动词—施事”还是“处所—动词—施事”类容纳句,它们其实都是一个轻动词结构,都可以由最简方案下的“VP壳”解释并生成。这体现了生成语法理论所追求的目标,即将自然语言中复杂的表层句法现象纳入一个统一机制中生成和解释。现代汉语中容纳句的特殊表示方式是由于有轻动词转化而来的。

参考文献:

[1]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 MIT

Press,1995.

[2]Grimshaw J.& Mester A.Light Verbs and Theta-Marking [J].

Linguistic inquiry,1988,(2).

[3]Jesperso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M].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54.

[4]Larson,R.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J]. Linguistics

Inquiry,1988,(19):176-177,354-356.

[5]丁加勇.容纳句的数量关系、句法特征及认知解释[J].汉语学报,

2006,(1):64-95.

[5]冯胜利.“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1):25-31.

[6]冯胜利.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

2005,(1):3-16.

[7]何元建、顾阳.轻动词理论下汉语动词的使役结构[J].语言科学,

2001,(12):56-60.

[8]郭泉江,罗思明.容纳句的认知本质与生成机制研究[J].现代语

文(语言研究版),2011,(4):8-11.

[9]李丽丽.从“三个平面”角度对“一锅饭吃十个人”的分析[J].

文教资料,2013,(32):146-147.

[10]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兼论语法语义动态性[J].中

国语文,2004,(5):412-415.

[11]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2]张建理,叶华.汉语双数量词构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1-156.

V下 篇4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微博大V,符号互动理论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公益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因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新型公益传播, 恰是突破近年来公益事业发展瓶颈的契机。《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 68%的用户认为“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微博社会影响的一部分。[1]因而如何运用微博大V达到与受众间良好的符号互动对构建更加完善的立体式公益传播模式大有裨益。

1 壹基金官方微博

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联合国称为非政府组织, 陈晓春、张喜辉、赵珊 (2010) 认为其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为社会公益或公益服务的, 提供准公共产品的独立机构。[2]

壹基金是2007年由李连杰先生创立并由自身筹得的基金来运作公益项目的运作型公益组织。自创办以来, 无论在芦山地震、雅安地震、尼泊尔地震等突发事件中或是《为爱奔跑》《壹基金温暖包》等公益项目中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壹基金的官方微博是其重要的媒介传播渠道, 其微博大V与受众间的互动也成为同类官方微博中的翘楚。

2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 人们之间的互动即是通过符号完成的, 人的行为活动都是被赋予了意义的, 意义会随着互动产生变化, 互动时, 人们站在他人视角影响自身的行动并依据他人对自身的评价来形成对自我的认知。[3]

戈夫曼将符号互动理论引入大众传播领域, 认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要遵循某种框架, 熟知这种框架可以更好地分辨、认知、察觉和体验事物, 即通过设置议程, 通过符号传播进行社会互动。

3 壹基金微博大V与受众间的符号互动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兴起的新新媒体时代, NGO组织外传播层面延伸出更灵活与多元的传播方式。NGO的官方微博扮演了一个组织外传播非常关键的角色, 并消除了传统传播互动低效的弊端, 其传播过程即是符号互动的过程。

3.1 NGO微博大V对自我的塑造

微博大V首先需要对自身进行角色的认知, 米德称“被类化的他人”为自我进行内向互动的参照体系, 人根据他人的评价来形成自我的认知, 并由此构建自我。其次, 需要对自身进行构建, NGO的微博大V是在微博上的组织发言人。壹基金的宗旨是搭建一个公开、透明的公益平台, 达成“尽我所能、人人公益”的公益愿景。其微博大V秉持向受众传递本组织的信息并与受众达成良好、畅达的沟通渠道的意旨。

其受众对壹基金微博大V的角色期待即是将公益相关信息、该组织相关项目的实施情况、该组织的工作情况、公益捐助流程及走向透明化展现给受众。

在尼泊尔地震事件中, 壹基金官方微博展现给受众的有关于前方情况的及时报道, 包括原创性对前方地震及各方救援情况的说明、权威大V的新闻转发 (中新社、央视新闻等) 、权威大V的信息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讲解事件的权威网站的网址链接、专家对尼泊尔地震的讲解;壹基金救援小组的工作进展、原创性的自身机构救援情况, 壹基金的救援小梯队救援进展;为灾区祈福;对各方的捐助、爱心机构、组织内工作人员 (壹家人) 的感谢。

壹基金官方微博对自身有很好的认知, 并有很高的媒介素养。它确保提供充分且优质的信息;通过信息的及时传递, 配合组织相关工作的展开;搭建组织与受众间畅通的沟通桥梁;帮助塑造“人人公益”的新公益观念。

3.2 NGO微博大V与受众间进行的符号互动

社会学角度的符号互动起源于社会互动, 即自我与他人通过符号传递进行互动。新媒介环境下, 其传播的符号发生了变化。从现实环境中的语言、非语言符号转化为拟态环境中的虚拟符号。具体的微博这一社交媒体中的大V与受众间传播所用的符号是数字符号, 并且这种符号的传递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微博大V将其传达的意义附着在符号的传递上, 随着互动过程的推进, 其表达的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壹基金微博大V搭建的公益平台上, 大V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 (可以延伸的形式) 等符号对地震受灾区前方情况、壹基金救援队工作进度进行线性叙事;通过转发、链接、截图推荐的符号进行横向信息的拓展;通过祈福、感谢的文字符号进行感性的公益观念的传播。中国国际救援队官方微博发布了在尼泊尔地震事件中救助队出发的视频, 收效很好。

粉丝在线上对微博大V的符号传递进行选择性的接收, 并进行选择性的反馈。大V所发布的自身组织救援情况和成果的微博都有100~300的点赞量和较大的转发量, 可以理解为是受众对其支持与鼓励并愿意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是对组织工作的认可, 转发量更可达到一种蔓延式的传播, 十分利于自身组织影响力与关注度的提升, 也利于人们对公益援助流程透明化的认可。其评论大多是对救援人员的鼓励。沉默的大多数会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积极调动微博用户的互动行为, 也是大V作为意见领袖的题中之义。

3.3 意义的共享

戈夫曼对大众传播视角下的符号互动的理解是人们要基于明晰所要参与的活动的框架, 对于框架的驾驭帮助人们对事物的接受过程。在微博平台上, 涉及的不仅是框架的建构, 更有关于大V对受众和受众对大V议题的互相设置。

壹基金官方微博在构建框架方面很有可取之处, 首先, 壹基金官方微博在地震发生后的两个小时内便转发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官方微博关于地震消息的报道, 并附上自己的评论“关注!!”进行议题引入, 在突发灾难性事件中, 公众的目光自然会落到公益组织的行动上来。这时, 恰恰需要理性个体发出制衡议题。之后, 几条微博对事件持续关注, 发布了各方的救援情况, 收到了很高的点赞与转发量。双重议题已经确定, 一是对事件的持续关注, 二是对本组织救援队援助进度的报道。同时, 也确定了受众参与主要符号互动的方式, 即转发、评论、点赞。同时, 其文字与图片符号的传递开始有了共享意义。图片中, 壹家人的工作服与救援物资的包装都是固定的, 其共享意义即图片中很好辨识本组织的工作人员与物资。且微博评论中也出现了询问如何捐助的受众, 这就是公益传播效果的呈现。

个人同样也在设置微博大V的议程, 例如:评论中有人叮嘱前方工作人员要注意安全, 微博大V在微博中关注壹家人的情况, 并有壹家人工作日记的发布。帮忙上头条、转发、转发加评论等方式也可设置议题。且个人与大V的共同意义并不是开始就完善的。它是在二者不断的符号互动中修正的。大V会根据微博的转发、评论、点赞量的多少进行下一步调整。

4 NGO微博大V符号互动模式

NGO官方微博是NGO在微博上的对外机构, 官方微博本身受到组织的支持, 是宗旨的传递者, 也是组织外传播的重要部分。微博大V通过对外信息的传播而配合NGO工作, 例如:通过NGO网页、网店、捐款界面的链接, 对机构本身进行宣传, 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和与受众间文字、图片等符号的互动来配合组织工作的展开。NGO微博大V符号互动模式, 如图1所示。

微博大V作为组织发言人要进行自我塑造, 根据受众对大V的角色期待和大V本身肩负的任务来进行自身的构建, 而这种塑造要通过符号的互动来不断进行调整。大V本身观念中也要意识到受众的重要性, 进而提升传播过程的有效性。

NGO官方微博的受众, 包括官方微博的粉丝, 是直接受众, 此外, 一些粉丝的转发和以此基础上的转发的接受者姑且可以认定为间接受众。直接受众与间接受众间可以进行转化, NGO所发布的内容与建构的议题, 要以直接受众为基准而激发其对外传播意愿, 争取大的转发量与尽可能多的间接受众。在所传递的符号吸引到间接受众时, 间接受众便有进一步了解符号首发者或转发者的想法。这样很可能就将间接受众转化为直接受众。

整个传播最重要的部分是微博大V与受众间的符号互动。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 大V与受众间的符号互动形式趋于多元, 但不变的是大V与受众“共同意义”的构建, 它具有时间上的连贯性与内容上的积累性, 但同时要考虑潜在受众的接受程度, 其共同意义要尽可能地适应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中的大多数。共同意义的构建也要经历一个互动的过程。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形成并修正共同意义。此外, 大V与受众间可以互相设置议题, 有利于共同意义的构建。

通过微博大V与NGO和受众进行的符号互动, 受众在社会环境中对NGO会进行反馈, 其中包括正向反馈与负向反馈。正向的反馈包括对NGO的认可、对公益理念的接受、参与到公益组织中来成为其中一员、实施公益行动、参与NGO公益项目以及进行捐助。其负向的反馈包括对NGO持不认可、不接受的态度, 涉及一些发布负面消息及一切不利于NGO和NGO工作的行为。反馈的性质部分原因受大V与受众间的符号互动影响。此外, 一些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下的刻板印象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大V可由符号互动来尽可能地影响反馈。这也需要通过符号互动来融入公益理念。

NGO要适时地接受外部的媒介环境的改变, 及时调整传播战略, 现阶段利用好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 重视与受众间的符号互动, 调动受众参与传播的积极性, 利用好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 注重符号的编码与解码。并常怀人文关怀, 提高与受众沟通的有效性。非政府组织官方微博大V在符号沟通时同样要注意公益理念的传递, 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 (2014-08-22) [2016-11-2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sqbg/201408/t20140822_47860.htm.

[2]陈晓春, 张喜辉, 赵珊.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构建探析[J].湖湘论坛, 2010 (3) .

V下 篇5

关键词:“V不得” “不得V” 比较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马虎不得”我们也可以说成“不得马虎”,那为什么“巴不得”不能说成“不得巴”呢?的确,“V不得”与“不得V”是现代汉语中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在一定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但是,由于两者的结构方式不同,所表示的语义当然也不同。因此,很多情况下,两者不能互换。

一、“V不得”与“不得V”可以换用的情况

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V不得”与“不得V”中的“V”互换位置后,该格式仍然成立,并且两者所表示的基本意义相同。例如:

不得参加——参加不得 不得阻止——阻止不得

不得歧视——歧视不得 不得马虎——马虎不得

不得妨碍——妨碍不得 不得开除——开除不得

不得违反——违反不得 不得降低——降低不得

不得涂改——涂改不得 不得隐瞒——隐瞒不得

不得骄傲——骄傲不得 不得忽悠——忽悠不得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V不得”与“不得V”中的“V”基本为双音节词,并且该双音节词带有贬义的意味。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者认为“V不得”与“不得V”中的“不得”是一个词汇单位,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因为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从未看到过“骄傲得”“得骄傲”之类的肯定形式。

在《汉语大词典》中,“不得”是被作为整体形式立项的。“不得”解释为:(l)不能得到;得不到。《诗·周南·关雄》:“求之不得,痞寐思服。”(2)不能;不可。《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阁,门者也,寺人也,不称性名。阁不得齐于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骄傲不得”“不得骄傲”等例子中的“不得”的解释与《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注释相吻合,“不得”解释为“不能”“不可”的意思。即:

骄傲不得:骄傲的话是不可以的。

不得骄傲:不可以骄傲。

违反不得:违反的话是不可以的。

不得违反:不可以违反。

松懈不得:松懈的话是不可以的。

不得松懈:不可以松懈。

开除不得:开除的话是不可以的。

不得开除:不可以开除。

……

在“V不得”与“不得V”的结构中,整体意义等于“V”和“不得”两个单位意义的加合;其中的“骄傲”“违反”“松懈”“浪费”“开除”等都为双音节词,并且带有贬义。因为“不得”解释为“不能”“不可以”,说话人带有命令、要求的意味,所以前加或后加的“V”均带有贬义。因此,通常情况下,“V”如果是带贬义的双音节词,“V不得”与“不得V”可以互换使用。

二、“OV不得”与“不得VO”互换的情况

请看以下例句:

(1)公司规定,在规定的检验要求未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放行产品不得*)(产品放行不得)。

(2)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不得*)(妇女的合法权益侵害不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自造简化字不得*)(简化字自造不得)。

从以上的例句中不难发现:“不得放行产品”,我们可以说成“产品放行不得”,却不能说成“放行产品不得”。相应地,“不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不得自造简化字”可以改成“妇女的合法权益侵害不得”“简化字自造不得”。因此,当“不得V”后面加了宾语,即“不得VO”,我们就需要把宾语提前,此时,格式就变成“OV不得”,而不能说成“VO不得”。例如:

“不得VO” “OV不得” “VO不得”(*)

不得浪费精力 精力浪费不得 浪费精力不得(*)

不得违反规定 规定违反不得 违反规定不得(*)

不得重播节目 节目重播不得 重播节目不得(*)

三、“V不得”与“不得V”不可换用的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还会发现存在“V不得”与“不得V”不可代入同一词语且互换使用的情况。例如:

(4)往往人在最红的时候很难停下来,或者舍不得(不得舍*)停下来,你怎么能够一咬牙一跺脚说我先歇两年?

(5)可是我们群众演员就容不得(不得容*)半分差错,一有纰漏,就会被骂得狗血喷头,有些话很伤人的。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舍不得”“容不得”均不能改成“不得舍”“不得容”,原因是这类词已经词汇化为一个短语词,这些词语固化以后,它与“不得V”的语义是不同的,当然不能互换。比如:

顾不得——不得顾* 恨不得——不得恨*

巴不得——不得巴* 舍不得——不得舍*

怨不得——不得怨* 记不得——不得记*

丢不得——不得丢* 爱不得——不得爱*

买不得——不得买* 说不得——不得说*

摸不得——不得摸* 做不得——不得做*

为确保语言材料的真实性,笔者翻阅各类词典、书籍,并且使用百度、谷歌、搜狐等网络平台,调查显示,在当代语言生活中均找不到诸如“不得顾”“不得巴”“不得舍”“不得怨”“不得记”等说法。

因此,“V不得”与“不得V”中的“V”不可互换的情况是,“V不得”已经语法化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并且“V”为单音节词。

笔者统计了北京大学语料库中“V不得”与“不得V”的语料,其中有效语料为24462条,在这些有效语料中,“V不得”与“不得V”可以互换的语料为875条;“不得V”带宾语,需将宾语提前,改成“OV不得”的语料为1374条,不能互换的语料为167条。如表:

“V不得”与“不得V”互换 宾语提前,可互换 不可互换

语料 875 1374 167

总有效语料 24462 24462 24462

百分比 3.58% 5.62% 0.68%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V不得”与“不得V”中的“V”为双音节词,且带有贬义,两者可互换。当“不得V”后面加宾语,即“不得VO”,我们需要把宾语提前,改成“OV不得”。“V不得”语法化为一个固定词语,或者“V不得”中的“V”是一个单音节词的情况下,两者不能互换使用。

参考文献:

[1]于康.“V不得”的否定焦点与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4,(2).

[2]王卫兵.试论“V不得”与“不得V”的换用条件[J].毕节学院学报,2009,(11).

[3]齐春红.说“V不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4]李宗江.“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J].中国语文,1994,(5).

[5]王卫兵.“V不得”与“不得V”[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V下 篇6

关键词:HepG2细胞,TCR Vα基因,选择性表达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1],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 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全世界每年有3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其发病率几乎等于病死率, 而且, 每年肝癌病死率都在呈升高趋势。除了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肿瘤治疗的三大模式外, 肿瘤的生物治疗也越来越受重视。

近年来, 肿瘤的生物治疗发展迅速。从T细胞受体TCR Vα/Vβ基因谱和CDR3的长度可以确切了解TCR Vα/Vβ亚家族T细胞的表达和克隆性。目前TCR Vα/Vβ基因谱分析已广泛应用于血液肿瘤和免疫相关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某些致病克隆的确定, 评价不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重建, 探讨性区分临床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以及为血液肿瘤的免疫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等[2]。T淋巴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导致机体不能有效清除肿瘤细胞的主要原因[3], 因此从T细胞本身着手, 筛选针对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CR基因, 再利用转基因的方法改造患者的无能T细胞, 使其回复针对肿瘤细胞的反应活性,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目的[4]。而TCR基因的优势取用研究是实现该方案的前提条件。本实验从TCR Vα基因入手, 利用肿瘤细胞 (HepG2) 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 混合培养 (mixed lymphocyte-tumor culture, MLTC) 的方法来诱导PBMC, 分析其TCR Vα基因的选用情况, 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打下一定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H e p G 2细胞由广东药学院生物制药研究所提供;P B M C来源于广州市中心血站的健康献血者;1640培养基和Trizol等试剂购于Invitrogen公司;胎牛血清购于广州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逆转录试剂盒和Taq酶等PCR试剂购于Ta KaRa公司。

1.2 细胞混合培养

HepG2细胞与PBMC按1∶10的比例混合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 培养条件含5%CO2, 培养温度37℃。显微镜下观察混合培养0h、24h、48h、96h、144h后的细胞形态。同时以相同的初始浓度和培养条件分别单独培养HepG2细胞和PBMC作为对照。

1.3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逆转录

混合培养各时段PBMC的总RNA采用TRIzol法提取, 逆转录按TaKaRa公司的PrimeScriptⅡ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TCR Vα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检测

配制20μL PCR反应体系:10μmol/L上、下游引物, 10mmol/L dNTP, 1.0U TaqDNA聚合酶, 1×PCR buffer, 3ng模板DNA, 加灭菌的ddH2O至20μL。混匀离心后置于PCR仪进行扩增, PCR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45s, 58℃30s, 72℃1min运行3个循环;94℃45s, 55℃30s, 72℃1min, 运行3个循环;94℃45s, 53℃30s, 72℃1min, 运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6min, 产物用1%的凝胶琼脂糖检测分析结果。TCR Vα1-29及Cα引物序列同参考文献[5]。

2 实验结果

2.1 混合培养前后细胞状态

观察混合培养初期 (0h) 、24h、48h、96h及144h的细胞状态 (图1) 发现, 在混合培养初期, PBMC与HepG2细胞都呈悬浮状态, HepG2细胞体积比PBMC的大 (图1A) ;混合培养24h后HepG2基本细胞贴壁生长 (图1B) 。随着混合培养时间的延长, PBMC逐渐趋向于HepG2细胞生长, 聚集在HepG2细胞的周围;而HepG2细胞先是聚集成团, 然后出现死亡漂浮起来的现象 (图1C、D、E) 。混合培养96h, PBMC与HepG2的相互作用最强。

2.2 混合培养前后TCRVα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

分别提取与HepG2细胞混合培养初期 (0h) 、24h、48h、96h和144hPBMC的总RNA, 检测TCRVα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 发现混合培养不同时间段, 除了Vα28和Vα29未检测到表达之外, TCRVα各亚家族均检测到不同程度的表达。与其他时间相比, 混合培养96hTCRVα基因各亚家族表达变化最大, 例如:相比其他混合培养时间段, TCR Vα2、Vα5和Vα8基因在混合培养96h表达量最大;同时, TCRVα24和Vα26基因在共培养96h未检测出表达, 而在其他共培养时间段均检测出有表达。但总的来说, 共培养不同时间表达谱变化不大, 并未找出针对HepG2细胞的特异性表达的TCR Vα亚家族基因 (图2) 。

3 讨论

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诱导后增殖的T细胞, 可作为特异性免疫细胞用于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 而分选特异的抗肿瘤的克隆性增殖T细胞可以进一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6]。已有研究表明肝癌相关抗原诱导下会发生TCR Vβ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这种特异性的表达可能与特异性抗原相关[7,8]。在其他类型的肿瘤中也发现类似的表达选择性[9,10]。TCRα和TCRβ是以异源二聚体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 为了全面了解特异识别抗原的TCR基因, TCRVα亚家族基因选用情况的了解也必不可少。本研究就是采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MLTC) 的方法分析在HepG2细胞诱导下TCRVα亚家族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情况, 拟找出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所属的TCR亚家族, 为肝癌的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实施的基础。

HepG2细胞与PBMC混合培养前后的状态以及混合培养不同时间TCRVα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显示HepG2细胞与PBMC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Hep G2细胞对PBMC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使得PBMC趋向于HepG2细胞生长;反过来PBMC对HepG2细胞又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HepG2细胞先是聚集成团, 然后出现死亡漂浮起来的现象。相互作用最强的时间段可能是共培养96h, 此时不管是细胞状态还是TCRVα表达谱系都是变化最大的 (图1、2) 。同时, PBMC还可能阻碍了与之混合培养的HepG2细胞的贴壁, 培养24h的对照组HepG2细胞已经完全贴壁, 而此时混合培养的Hep G2细胞仍有部分处于悬浮状态。

V下 篇7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V1导联ST段抬高

多数医学专家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较前壁心肌梗死有较好的预后, 但在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中确定哪些病人处于高危亚组具有临床意义。研究指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具有较高的合并症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而右室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右胸导联做出。本研究借助入院时标准12导联心电图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V1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来自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所有病人胸痛发生至入院时间均<12h, 且无心肌梗死病史及慢性肺病病史, 若合并有前间壁、前壁、前侧壁梗死及束支传导阻滞者, 从研究中予以剔除。其中, 男84例, 女50例, 年龄39~82岁。

1.2 右室梗死的诊断依据

右胸导联V3R~V5R至少有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1mV, 并有特征性动态改变, 肌酸激酶 (CK) 超过正常上限2倍, 且测定CK峰值, 每例病人至少连续心电监测72h, 并记录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包括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多形性室速, 阵发性心房纤颤,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134例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中, 47例存在有V1导联ST段抬高, 其余87例表现为V1导联ST段压低或无改变。

2.2

在V1导联ST段抬高组合并右室梗死31例 (68%) , 显著高于非V1导联ST段抬高20例 (2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V1导联ST段抬高预测右室梗死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和82%。

2.3 心肌酶谱

V1导致ST段抬高组CK峰值 (2318±426) U, 较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 (1637±398) U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4 心律失常合并症

总共54例病人, 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组23例 (42.59%) , 非V1导联ST段抬高组31例 (57.4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其中6例病人住院期间死亡, V1导联ST段抬高4例, 非V1导联ST段抬高2例, 两者间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由于心脏血液供应解剖学的关系, 下壁心肌梗死常合并右室梗死及左室后壁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合并右室梗死及左室后壁梗死。因而应用入院时标准12导联心电图来简单及时地区分下壁心肌梗死的高危亚组人群并评估其梗死的严重性, 以制定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些研究指出, 几乎近一半以下壁心肌梗死是由于右冠状动脉的近端完全闭塞形成的, 这种损害常常引起右室梗死并伴有较高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律失常发生率[1]。资料显示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者具有较高的CK峰值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提示该类病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 即梗死范围可能波及到右室及左室后壁。显然本组资料提示胸前V1导联ST段抬高的病人有较高的住院死亡率[2], 但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传统上右侧胸前导联 (V3R~V5R) 作为右室梗死诊断的主要根据, 具有较高的敏感和特异性。此外, 人们在尝试利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做出右室受损的诊断。一些研究报告了右室梗死趋向于胸前导联ST段抬高。本组资料显示尽管下壁梗死V1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率降低, 但是作为合并右室梗死的诊断条件,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63%和82%, 下壁梗死时V1导联ST段抬高, 是由右室梗死产生的一个向右前的ST向量所决定[3]。最终ST段的升降变化是右室梗死的存在及范围及下后壁梗死的范围几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提示:V1导联ST段抬高, 是诊断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由于下壁梗死常常合并后壁梗死, 损伤电流趋向于消除对右室梗死前向电流的影响, 因而使这一诊断指标的敏感性降低。

参考文献

[1]金伟, 何奔, 孙宝贵, 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和预后[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1:189-190.

[2]吕蓓, 沈卫峰.下壁急性心肌梗塞综合治疗分析[J].临床心血管杂志, 2006, 12:238.

V下 篇8

而句式“想 (V) 不想V”, 则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句式。这两种句式虽然在语表形式上有很高的相似性, 但二者在句法结构、语用价值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旨在从语表形式、句法结构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对句式“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想V不想V的”和“想 (V) 不想V”的语法分析

(一) 口语句式“想V不想V的”句法分析

(1) 她站在那儿, 想去不想去的。

(2) 我看他还在犹豫, 想来不想来的。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 都包含“想V不想V的”口语句式。

经过分析可以得知, “想V不想V的”都表示“既 (又、也) 想V又 (也) 不想V, 犹豫、矛盾的心理状态”。

“想V不想V的”, 在句法上, 其实是省略了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既……又……”、“也……也……”、“又……又……”、“既……也……”。

关联词语“既……又……”等所关联的前后分句从逻辑关系上来说, 所关联的对象是并列的关系。但在使用此关联词语时, 又暗含着转折的关系。一般可以加上转折关联词语“但”, 即“既……但又……”、“也……但也……”、“又……但又……”、“既……但也……”。

在口语句式“想V不想V的”中, 即是省略了并列关系词语“既 (又、也) ……又 (也) ……”。其在语表形式上是表示的并列关系, 但又暗含着转折的意思。

在例句 (1) 中“她站在那儿, 想去不想去的”, 我们可以设定情景, 即是“她”既想去, 但又由于一些原因, 又不想去, 矛盾、犹豫、不能做出决断的状态。

(二) 句式“想V不想V”的句法分析

(3) 想不想去体验一下它为你提供的舒适的住宿呢? (人民网2012年11月29日)

(4) 想不想来尝试下? (人民网2012年11月15日)

(5) “这8年中, 我的老领导经常打电话关心我在国外的学习生活, 问我想不想回来。” (人民网2012年8月15日)

(6) 说起省委书记在自己家留宿, 看上去有些沉默的马先变得兴奋起来, 主动问记者想不想看书记住过的房间。 (人民网2012年9月3日)

(7) 不管你想不想去, 反正我是想去。 (猫扑贴贴论坛2012年6月3日)

(8) 不管想说不想说都不得不说的那点情节。 (本友会2011年9月14日)

上面六个例子中都含有“想 (V) 不想V”的结构形式。

句法形式“想不想V”是“想V不想V”的省略形式。只是由于“想不想V”比“想V不想V”在语法形式上要简洁很多, 使得前者比后者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使用中的频率要高出很多。

“想 (V) 不想V”是在语义逻辑上, 是省略了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是……还是……”。其使用的意义是向听话人提问, 让其在“想V”与“不想V”中作出某种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知“想V不想V的”和“想 (V) 不想V”的都是无标的简缩复句的省略形式。但二者所省略的关联词语有很大的差别, 所表示的句法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

二.可以进入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和“想 (V) 不想V”的动词

分析可知, 在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想 (V) 不想V”中:

1.“想”和“不想”是常量, 它们的后面一般可以加上相同的动词 (多数为单音节动词, 双音节出现的次数极少) 。

2.在上面这两种句法形式中, 它们所包含的两个“想”均为表示心理活动或变化的动词, 表示主体的一种主观上的意愿。

而可以进入此格式的“V”可以为动词:

(1) “V”可以为“去、来、进、出、上、下、离开、回来”等趋向动词, 如“想去不想去、想来不想来”等。

(2) “V”还可以为表示动作行为的“走、看、写、听”等动词, 例如“想走不想走、想写不想写”等。

三.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和“想 (V) 不想V”句类使用分析

(一) “想V不想V的”的句类使用

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只可以用于一般的陈述句中, 不可以用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

(9) 她哭丧着脸, 想走不想走的。

※ (10) 你想走不想走的?

在例 (10) 中, “想V不想V的”用于疑问句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 是一种错误的使用。“想V不想V的”, 在句法关系上, 表示的是并列加转折的语义关系。一般是表示的说话人一种主观上的陈述, 而不是用于提问。

(二) 句法形式“想 (V) 不想V”的句类使用

1.对于例句 (3) - (8) , 在表面上来看, 句法形式“想 (V) 不想V”是可以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的。

如在例 (3) 和 (4) 中, “想 (V) 不想V”是用于疑问句中具体表现。而对于例 (5) 和 (6) , 虽然在形式上是陈述句, 但实际上是用陈述的语气表达一种疑问的意义, 也是“想 (V) 不想V”用于疑问句中的表现。

2.在例 (7) 和例 (8) 中, 虽然在大的语义关系上, 这两个句子都是无条件让步句。而句法形式“想 (V) 不想V”则是用于表示陈述语气类的无条件让步句“不管/无论……都……”, 即“不管/无论想 (V) 不想V都……”。

3.在形式上为疑问句或是表陈述形式的无条件让步句, 短语“想 (V) 不想V”实际上都是“是想 (V) 还是不想V”的省略形式。

在疑问句中, “想V不想V”和“想不想V”一般是表达一种询问。一般听话者会做出选择性的回答, 如“ (S﹢) 想V∕想。”或“ (S﹢) 不想V∕不想。”等。

在无条件让步句中, “想 (V) 不想V”并不是表达说话人提出一种选择让对方做出选择性回答的意思, 而只是表达说话人陈述的“是想 (V) 还是不想V”的意思。

四.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和“想 (V) 不想V”在句中做的句法成分

1.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 如例 (1) 和 (2) 。

2.句法形式“想 (V) 不想V”不仅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 如上例中的 (5) 等。同时, “想 (V) 不想V”还可以独立成句, 如“想 (来) 不想来?”。

3.而对于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 则没有单独成句的用法。

五.“想V不想V的”和“想 (V) 不想V”的语表形式区别

1.在句法结构“想V不想V”中, 第一个“V”是可以省略掉的, 即变成“想不想V的”。

省略之后的“想不想V”所表达的意义是和“想V不想V”一致的。且省略后的“想不想V”由于形式简洁, 表意准确, 使用频率也较前者高出很多。

2.不同于句法结构“想 (V) 不想V”, 在“想V不想V的”中的第一个“V”是不能省略掉的。

※ (11) 她想不想去的。

例 (11) 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这是由于在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在此时是“即想V又不想V的”或“也想V也不想V的”等表示并列关系的缩略形式。此类句法结构在语表形式上, 是省略了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在短语“既 (又、也) ……又 (也) ”。

在句法结构“想不想V的”中, 动词“想”和结构“不想V”不管是在句法功能还是在结构上都是不对称的。在汉语中, 并列于同一句子的两个句法成分必须是相对称的。“想”和“不想V”由于二者的不对称, 理所当然的不能并列的用于表示并列的陈述性表达之中, 即不存在“想不想V”的用法。

而对于句法结构“想 (V) 不想V”, 则表示的是一种选择关系。“想”和其后的“V”, 在词性上, 都是动词。在现代汉语使用中, 为了遵循语言的使用简便原则, 一般倾向于省略其中的重叠成分。

句法形式“想V不想V”中的“V”, 是趋向动词, 在句中做中心语。由于从语意上分析可知, 句子的语义重点落在动词“V”上, 而前后出现了两个动词“V”, 句子在使用时有重复冗余的嫌疑, 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个“V”, 而为了保证语意的连贯完整, 省略第一个“V”也是恰当的。

3.句法形式“想 (V) 不想V”, 是并列的动词词组“想 (V) ”和“不想V”连在一起组成的表示选择语义关系的语法结构, 同时也为动词性的句法结构。

而“想V不想V的”则是动词性的句法结构“想V不想V”后附汉语助词“的”, 构成的是名词性的句法结构。

六.小结

V下 篇9

关键词:动词重叠,性质属性,语法意义,语用特点

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学界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 前辈们关于动词重叠的研究深入透彻。本文以“VV”“V一V”和“V着V着”这三种重叠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它们的性质属性、动词的选择、语法意义、语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从而对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现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VV”式动词重叠相关综述

李人鉴 (1964) 认为只有“VV”是动词重叠。范方莲 (1964) 认为“VV”并不是动词重叠, 只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朱德熙 (1981) 没有明确提出动词重叠的形式是哪一种, 但只用“想想”、“看看”作为单音节动词重叠的例子。常俭 (1981) 根据音节的多少, 把“VV”看作单音节动词重叠。史有为 (1994) 认为“VV”是动词重形。邢福义 (2000) 根据说话人语气、动作时量和分量, 把“VV”归为动词重叠。李珊 (2003) 认为“VV”不是“动词重叠”, 而是“重叠动词”。

关于“VV”的语法意义, 前辈们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表示时。王力 (1944) 、刘月华 (1983) 、吕叔湘 (1944) 都认为“VV”的语法意义是短时,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或者动作进行的次数少。 (2) 表示量。关于这一点前辈们的说法各不相同, 有的认为表示“少量”, 有的认为表示“不定量”, 有的认为表示“调整量”。 (3) 表示动作的加强或减弱。龙果夫 (1958) 和何融 (1962) 认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加强动作、减弱动作、加繁动作。 (4) 表示尝试。吕叔湘 (1944) 和赵元任 (1968) 认为动词重叠表示尝试的语法意义。李宇明 (1996) 也认为动词重叠表示进行某种尝试的意义。 (5) 表示轻松、委婉。朱德熙 (1982) 提出动词重叠能够表达委婉的说话语气。王还 (1963) 指出动词重叠有轻松悠闲的语法意义。 (6) 表示情态。毛修敬 (1985) 指出动词重叠真正的语法意义是一种情态, 在情态中表现为一个动程, 在动程中体现着量。

关于“VV”中“V”的特点, 陈光磊 (1994) 认为构词重叠是由语素构成词, 对既成词进行语法分析, 说明结构中语素的组合方式。葛本仪 (2001) 认为构词重叠主要考察的是词素组合的方式方法。许建章 (1989) 认为“VV”中“V”以音节和语素为主。音节重叠指重叠后还是音节, 这类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一定比例。重叠前和重叠后动词都没有意义, 只有和语素构成一个词时才存在意义。语素重叠指的是重叠前是语素、重叠后还是语素, 这类重叠数量很多, 重叠前和重叠后动词都有意义, 而且重叠前后的意义有着密切联系。

关于“VV”的语用功能, 萧国政、李汛 (1988) 、陶振民 (1988) 、邹哲承 (1991) 、曾长虹 (2000) 、邢福义 (2000) 、山添秀子 (2000) 等都有研究。萧国政、李汛 (1988) 从时值和心理感受不同的角度, 认为“VV”表达的节奏轻快急骤。邢福义 (2000) 从语值因素认为, 在说话口气上“VV”式是自由式, 用“VV”显得很随意轻松。在使用频率上, “VV”明显高于“V一V”。陶振民 (1988) 认为“VV”在口语中比较常见, 表达的感情不怎么丰富。张敏 (1997) 认为动词重叠形式只有已然和未然两种情形, 动词“V”的重叠形式在动量上比重叠前的“V”弱又比“V”的反复形式强, “V”选择“VV”还是选择“V一V”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考虑语体的条件, 还要考虑哪个更符合结构和语义的条件。在这些因素允许两者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 那么就取决于作者的个人写作风格。

二、“V一V”式动词重叠相关综述

李人鉴 (1964) 认为“V一V”不是动词重叠, 而是动词带着由数量词充当的补语。范方莲 (1964) 把“V一V”看成是动词重叠, 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常俭 (1981) 根据音节的多少, 认为“V一V”是单音节动词重叠。史有为 (1994) 认为“V一V”是动词重形。李宇明 (1998) 指出“V一V”是变体式。张静 (1979) 、常敬宇 (1981) 、刘月华 (1983) 、毛修敬 (1985) 、萧国政、李汛 (1988) 、李宇明 (1998) 、张斌 (2002) 、张旺熹 (2006) 认为“V一V”是动词的重叠形式。

关于“V一V”的语法意义, 基本和“VV”相同, 只是程度没有“VV”那么强烈。

关于“V一V”中对“V”的选择, 李人鉴 (1964) 认为动词表达的内容能表示定量就能重叠, 不能表示定量就不能重叠。常俭 (1981) 提出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能重叠, 表示一次完成的动作的时间、表示生长变化的动词, 一般不能重叠, 表示思想、思维、情感、心理、愿望的动词不能重叠。Li和Thompson (1981) 认为动词重叠有四种情况:第一, 动词是行为动词或者动作动词;第二, 动词是意志性动词;第三, 不能是结果性的动词;第四, 请求的时候用的动词可以重叠。马庆株 (1981) 指出自主动词可以重叠, 非自主动词不可以重叠, 其中具有持续性的自主动词可以重叠。Tai (1993) 认为结果动词和成就动词不能重叠。赵新 (1994) 从分类角度提出, 助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心理活动动词不能重叠, 行为动词可以重叠;从语义角度提出, 持续性的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 非持续性的动作行为动作不可以重叠;从色彩角度考虑, 贬义动词一般不能重叠, 褒义或中性的动词大多数可以重叠;从动作的发出者与动作的关系考虑, 自主动词一般可以重叠, 非自主动词一般不可以重叠。李敬国 (1996) 提出动作行为动词、可控性动词、肯定性动词、积极性动词和持续性动词可以重叠, 助动词、描写性动词、使令性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和判断的动词、不可以重叠。朱景松 (1998) 提出自主动词大部分能重叠, 特别是延续性的动作行为动词, 表示贬义的动词一般不能重叠。张斌 (2002, 2010) 提出只有表示持续性的自主动词可以重叠,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助动词, 表示存在、变化或消失的动词, 描写性的动词、使令动词、非持续性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不可以重叠。他还从语用角度考虑, 认为消极性的动作动词一般不能重叠。齐沪扬 (2007) 认为持续性的动词能重叠, 具有自主意识的动词可以重叠。吴启主 (2009) 认为动作发出者能够自己控制的自助动词可以重叠。

关于“V一V”在语用方面的特点, 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如:萧国政、李汛 (1988) 、邹哲承 (1991) 、曾长虹 (2000) 、邢福义 (2000) 、山添秀子 (2000) 、陶振民 (1988) 等。萧国政、李汛 (1988) 从时值和心理感受不同的角度, 认为“V一V”表达的节奏舒缓沉重。陶振民 (1988) 认为“V一V”常见于书面语, 表达的感情比较丰富。邢福义 (2000) 从语值的角度指出, 在说话口气上“V一V”式是郑重式。用“V一V”是为了郑重地强调有必要, 或为了郑重地强调做事谨慎不能马虎, 或为了强调一种特定的条件。在使用频率上, “V一V”大大低于自由式“VV”。曾长红 (2000) 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进行了分析考察, 发现能构成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大部分是表示人的器官或肢体动作的动词, 同时他发现持续性较强的动词适合“V一V”式。山添秀子 (2009) 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指出“V一V”能够表示在正式场合上的紧张气氛和庄重语调, 并在关系不太亲密的人中表示客气。“V一V”的语调比较诚恳、严肃、庄重, 有时还含有命令的口气。

三、“V着V着”式动词重叠相关综述

对“V着V着”这一结构最先引起注意的是吕叔湘, 他在说明“着”的用法时注意到这种句式。陈建民 (1986) 认为“V1着V2”是V2的动作方式。申小龙 (1983) 、王继同 (1990) 、曾常年 (1998) 、侯友兰、徐阳春 (2002) 、郭圣林 (2004) 等都对这种结构作了分析。综观各位学者的研究, 不外乎涉及这几个方面。

关于“V着V着”的属性,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李人鉴 (1964) 、华玉明 (2003) 和熊文华 (2004) 为主认为“V着V着”是短语重叠, 一种是以张静 (1979) 、申小龙 (1983) 、王继同 (1990) 为主认为“V着V着”是动词重叠。李人鉴认为“V着V着”只是连动式, 不是动词重叠。如果是动词重叠, 那么“V”就是一个词, 词的后面只能带着一个词尾“着”, 不会前后都带上同一个词尾。王继同从语法意义、分布搭配、结构开闭、语用特征、音节数等五个角度证明“V着V着”和“V着, V着”两者属于两类性质上完全不同的表达式:前者是“V着”的重叠, 后者是“V着”的叠用。他提出“V着V着”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张静把“V着V着”看作动词重叠的一种形式, 认为它是动词的一种语法形式。华玉明认为“V着V着”是一种“动词+助词”型的动作短语重叠。熊文华认为“V着V着”是一种典型的短语成分的动词重叠形式, 实质上就是聚合短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并列短语的动态形式。申小龙认为“V着V着”是重叠法加附加法的动词重叠形式。

关于“V着V着”中“V”的特点, 王继同 (1991) 认为“V着V着”中的“V”以单音节动词为主, 而且口语性较强。侯友兰、徐阳春 (2002) 认为能进入“V着V着”的动词必须是能与助词“着”组合的动词, 但能与助词“着”结合的动词不都能进入“V着V着”:表示延续性动作的结果状态动词不能进入“V着V着”中, 表示非持续性的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不能进入“V着V着”中。韩新芝 (2010) 把“V”的语义特征概括为:[+谓词性]、[+持续]、[+可控性]。王红梅 (2005) 认为能进入“V着V着”的动词一般为可持续的单音节动作动词。这种持续性分为两种:动作本身就是连续的持续性动词, 或者动作本身是非持续性动词, 但可以通过反复地重复同一个动作来表达持续。

王继同、曾常年、郭圣林都认识到“V着V着”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为新事件的出现设置了场景, 表示新的情况, “V着V着”与后面的内容在语义、语篇上都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王继同 (1990) 认为“V着V着”总是提供新的信息、新的情况,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作为话语中的焦点。

四、结语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 我们对现代汉语中“VV”、“V一V”和“V着V着”三种形式的动词重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前人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动词重叠的性质属性、对动词的选择、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方面, 但是对动词重叠不同形式之间的比较研究的很少, 不全面系统,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除此之外,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与东北方言中的动词重叠有很大的相似性以及一定的差异性, 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还.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 1963 (1) .

[2]李人鉴.关于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 1964 (4) .

[3]范方莲.试论所谓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 1964 (4) .

[4]张静.论汉语动词的重叠形式[J].郑州大学学报, 1979 (3) .

[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66.

[6]萧国政, 李汛.试论V一V和VV的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版) , 1988 (6) .

补给V能量 重塑美肌小V脸 篇10

幻时佳紧颜日霜 SPF30/PA+++ 幻时佳紧颜晚霜

昼夜护理 V能量源源注入

玫琳凯幻时佳紧颜系列产品所特有的Regena-FirmTM科技,补充肌肤所需的V能量,针对肌肤日夜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完美护肤V计划!首先,日间的肌肤极易处于紫外线与其他外在因素的侵袭之下,因此藉广谱防晒为肌肤建构全面性防护刻不容缓。此时你可以仰赖玫琳凯幻时佳紧颜日霜SPF30/PA+++,它能提供肌肤日常所需的防护,并能持久保湿,帮助肌肤感受温和舒缓的贴心呵护;在肌肤修护的黄金时间段——夜间,玫琳凯幻时佳紧颜晚霜则能有效改善肌肤细纹皱纹与修护受损,令美肌安枕无忧。日晚霜携手给予肌肤长久的防御、滋养、修护能量,双重作用,帮助肌肤紧致滋润、如获新生,还你年轻小V脸。

Vivian 30岁 人事助理

隐形老化肌龄段

步入职场数年的Vivian开始了每天8小时的电脑前的工作,下班回到家继续追美剧,总是过了凌晨才入睡,最近,她发现皮肤逐渐失去光泽,即使用了比较滋润的护肤品,还是觉得干干的这该怎么办呢?

玫琳凯V能量对策:由于长期面对电脑辐射,Vivian的肌肤已经进入了“隐形老化”肌龄段,对她而言,坚持早晚两次的清洁很重要,最好在日常护理中穿插一些融保湿和延缓老化为一体的预防性产品。建议使用玫琳凯幻时三合一洁面乳,幻时新生保湿柔肤水,防护日霜加上修复晚露,日护理和周护理不间断,让年轻无敌!每周使用1-2次幻时梦唤新生面膜,密集补水的同时,更收敛毛孔。鉴于Vivian想要保持V形小脸的需求,使用幻时佳紧颜精华露,让肌肤保持V能量“满格”!

Lily 38岁 财务总监

初期老化肌龄段

Lily 在朋友们中有“V美人”之称,自从升职加薪,工作量大大加重,失眠造成面部浮肿、眼周的细小纹路越发明显,加上日渐“圆润”的两颊线条,让昔日的小V脸向着U字方向发展而去 。很是焦虑的她,是不是该换套护肤思路了?

玫琳凯V能量对策:上述描述充分证明Lily已进入“初期老化”肌龄段,“初期老化”肌龄段的女性,需针对肌肤的状态和需求,强化保湿、紧致和防护,除了早晚两次保养外,每周进行一次专业护理(按摩、敷面膜等)。还要注意保湿、防晒,建议使用玫琳凯幻时三合一洁面乳,幻时新生保湿柔肤水,幻时佳紧颜日、晚霜,幻时佳紧颜眼霜,幻时滋润修颜粉底乳的同时配合维C精华露、幻时梦唤新生面膜。满足肌肤紧实、保湿和加强防护的需求,注入V能量,让年轻自信上扬!

1.幻时新生保湿柔肤水 2.幻时佳紧颜日霜SPF30/PA+++

3. 幻时佳紧颜晚霜 4.幻时佳紧颜精华露

5. 幻时佳紧颜眼霜 6. 幻时维C精华露

美容教主 牛尔老师

层层护理

成就自信小V脸

要达到无懈可击的V功效,肌肤需要自内而外、层层护理,牛尔老师建议运用全套玫琳凯幻时佳紧颜系列保养,透过精华露、眼霜、日晚霜三者联合进袭,昼夜滴水不漏、由点及面确实补给V能量,逐步实现肌肤重塑紧致。

“爱V不V”结构小议 篇11

动作行为动词、心理动词、趋向动词都能进入这个格式, 例如:爱吃不吃、爱喝不喝、爱走不走、爱听不听、爱看不看、爱批评不批评、爱保卫不保卫、爱宣传不宣传、爱学习不学习、爱喜欢不喜欢、爱怕不怕、爱来不来、爱回去不回去。相反存消类动词、能愿动词、使役动词中只有部分动词可以进入该格式, 例如:爱死不死、爱活不活、爱会不会、爱让不让;绝大部分不宜进入, 例如:我们一般不说爱发生不发生、爱敢不敢。

总结起来:能进入该格式的动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单音节比双音节更适合进入“爱V不V”格式。“爱V不V”本身是经过省略和缩减而来的结构, 因此进入其中的动词越简短越好。双音节动词很多也可进入“爱V不V”, 但是整体结构义较同义的单音节动词更为正式, 缺少随意、置之不理的态度, 试比较:“爱学不学”和“爱学习不学习”, 前者的接受度和使用度更高。 (二) 口语色彩的动词比书面语体色彩的动词更宜进入“爱V不V”, “爱V不V”是在口头交际的过程中逐渐缩略形成。汉语交际过程中, 说话人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都是尽量简短, 这又与第一点的音节最短原则不谋而合。 (三) 进入该格式的动词所表现的动作需是听话人主观可控。像宣传、保卫、上来、下去、吃饭、这样的自主动词, 听话人可以主观控制和完成, 这正好符合了说话人置之不理, 听话人自己随意处置的结构义。如果像演变、应该等这样听话人不可控的动词在进入该格式时就要有语境的支持。

2.“爱V不V”的结构义

(一) 责备义

(1) 杨清民笑道:我真是挺忙的啊。贺玉茹有点生气, 说:你爱来不来吧。

(2) 走了几步, 她又立住, 回头向哥哥说:“你爱听不听, 反正我尽到我的心告诉你……”

(3) 从此以后, 你爱学不学, 和我没有关系。

当“爱V不V”做谓语, 主语是第二人称时, 该格式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责备。

(二) 置之不理、不管不顾、冷漠义

(4) 打我参加工作, 我就没给过吃饭的好脸子, 爱吃不吃, 不吃就滚, 谁也没请你来。

(5) 我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来, 爱来不来, 反正今天天气不错, 暖风熏熏。

(6) 只端上这一大盘子, 管你爱吃不吃, 爱买不买。

(7) 如果你是一个无名小卒, 他会对你爱理不理, 根本没法和他谈成什么事。

(8) 没有人管我们, 爱拍不拍, 不拍走人。

置之不理义是“爱V不V”格式最主要的结构义, 这种结构义消极、负面, 使用起来可表达说话人的生硬语气和不满态度。在主观情感的表达上更强烈。

(三) 不耐烦义

(9) “说不吃就不吃——你别烦我了。”“爱吃不吃, 真他妈不知好歹。”

(10) 你爱信不信, 他就是带着钱走了。

由于该结构本身是在正反并列同谓双小句的基础上, 在口语交际的环境中, 通过省缩而来。说话人迫于急切的心态, 想尽快地表达出“爱V就V, 不爱V就不V”的结构含义, 从而尽快把对话结束。这种急切的心情体现在对语言的创新——即省缩的手段, 经过省缩的格式就含有不耐烦的结构意义。

3.“爱V不V”结构的形成

“爱V不V”结构的形成, 汉语学界有多种看法, 俞敦雨《“爱×不×”式的分析》 (1982) 认为“爱×不×”格式是古汉语中“互文”修辞格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现象。我们认为“爱V不V”格式在建构的过程中借鉴了互文的手段和方式, 其本质目的与互文存在区别。互文的本质是两个部分互相补充、说明, 使整体结构完整。“爱V不V”结构的本质目的在于省缩。刘承峰《“爱V不V”结构的语义分析》 (2004) 是独立的结构, 本身是自足的。而迟永长 (2005) 、江蓝生 (2007) 均认为“爱V不V”结构是句子的紧缩形式。笔者认同迟永长、江蓝生两位学者的观点, “爱V不V”格式由正反并列的同谓双小句紧缩而来。

“爱V不V”结构最初的原型是“爱V就V, 不爱V就不V”, 是一个正面意义的同谓双小句和一个反面意义的同谓双小句的并列形式。省缩过程的第一步是省略宾语, 因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已知所指之物, 所以宾语可以省略, 例如:爱吃饭就吃饭, 不爱吃饭就不吃饭, 听、说双方均知道吃的一定是具体的某种食物, 因此饭就可以不必再说。

第二步省略掉关联词“就”, 变成“爱VV, 不爱V不V”, “爱V”和V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不爱V”和“不V”之间也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这种关系很明显, 因此在快速的口语表达中, 连词也是不必要的。在现代汉语口语交际中, 有一类“爱××”格式是对省略连词的最好印证。例如:爱吃吃、爱喝喝、爱睡睡爱谁谁、爱哪儿哪儿。

第三步是在“爱VV, 不爱V不V”的基础上, 前面的句子省略结果, 后面的句子省略条件, 互相推知结果和条件, 这和互文的手法很相似了。

摘要:现代汉语存在大量的“爱V不V”结构, 如:爱理不理、爱吃不吃、爱恨不恨。目前汉语学界对这个结构研究较少, 仅有的研究中较为细致是刘承峰 (2004) 《“爱V不V”结构的语义分析》和江蓝生 (2007) 《同谓双小句的省缩与句法创新》两篇。本文将分析“爱V不V”结构对V的选择, 该结构的结构义以及“爱V不V”的形成过程三个问题。

关键词:正反并列同谓双小句,结构义,省略

参考文献

[1]迟永长《“爱V不V”句式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5年01期

[2]刘承峰《“爱V不V”结构的语义分析》, 汉语学习, 2004年02期

[3]郭圣林《“爱V不V”句式的语篇考察》, 汉语学习, 2009年01期

[4]江蓝生《同谓双小句的省缩与句法创新》, 中国语文, 2007年06期

【V下】推荐阅读:

上一篇:继承超越下一篇:飞行模拟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