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丢失的数据与分区(共5篇)
恢复丢失的数据与分区 篇1
在农电工的计算机培训中, 遇到最多的问题是数据的丢失。其原因有的是误操作删除 (逻辑和物理) 了文件, 有的是因存放位置不详而无法找到文件, 还有的是文件出现乱码而不能打开。为了尽快找回丢失的数据, 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笔者总结了丢失数据的几种常见恢复方法, 供参考。
1 逻辑和物理删除后的数据恢复
所谓逻辑删除, 就是数据虽已删除, 但仍被放置在磁盘中, 如把文件删除到回收站中。而物理删除则是数据已从磁盘上彻底删除, 如已从回收站中清空了文件等。
被逻辑删除的数据恢复很简单, 只需打开“回收站”, 选择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然后选择“还原”, 即可恢复数据到原位置。
要恢复被物理删除的数据, 虽然方法很多, 但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停止对计算机的操作, 以免后续操作的数据覆盖了原来的数据。数据恢复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在DOS下进行;一种是在Windows下进行。在DOS下进行的操作稳定可靠, 但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在Windows下进行的操作方便、快捷, 但可靠性稍差。
在DOS下恢复数据较常用的软件是Norton8.0中的DiskEdit。实际上, Norton8.0也支持在Windows下工作, 通常称之为半D0S状态。
用这种软件恢复丢失数据的步骤如下。首先, 重启计算机, 切换到DOS下 (启动时按F8进入Command prompt only模式) , 执行Lock指令, 这样是为了让某些直接存磁盘的程序能够进行。然后运行Diskedit, 在主菜单下选择“Tool/Configuration”, 将配置菜单中的“Read only”功能取消。随后在主菜单中选“Object/Drive”命令, 切换到要恢复文件所在的位置, 选“Directory”命令再切换到要恢复文件所在的目录, 在清单中找到需要恢复的文件“Undelete/file.TXT”。然后在Diskedit主菜单中选“View/As Hex”察看目录区数据, 开头为“E5H”, 后面为“?ndelete~1.TXT”, 即是所要找的文件, 把“?”改为“U”, 把“E5H”改为“42H”, 最后按“Esc”,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Writer”, 即可将所修改的结果存盘。至此, 文件就可以恢复了。
在Windows下进行数据的恢复较为简便, 主要方法是利用专用工具如Recover NT等, 其方法如下。运行Recover NT程序, 按下工具栏“打开”按键, 选择被删除文件存放的盘符, 按下“选择”按键, Recover NT开始扫描打开的磁盘, 扫描完毕以后, 返回Recover NT的主界面。在主界面的文件列表栏下显示Recover NT扫描磁盘的结果, 在文件或目录上有红色圆标记的就是找到的被删除文件。然后单击被删除文件, 按下工具栏“保存”按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将删除文件恢复的盘符、文件夹、格式 (FAT1, FAT2) 。另外注意, 恢复的文件保存位置不能和被删除文件在同一个盘符下。按下“确定”按键, Recover NT将被删除文件保存到选择的目录下, Recover NT主菜单下被删除文件的图标发生改变, 表示文件已经恢复。
Recover NT一次可以恢复多个文件, 但文件夹恢复时, 必须先保存文件夹, 再进入文件夹, 方可恢复文件夹内的所有文件。
2 因存储位置或名称不详等而无法找到丢失文件
这种丢失文件的查找与恢复, 用Windows自带的搜索工具较为方便。其方法与操作步骤如下。
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 选择“搜索”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选项中可以输入文件名或文件夹名进行查找;如果忘记了文件或文件夹名, 可以按文件或文件夹存储的时间段进行查找;如果以上都记不清了, 也可以根据文件中的某些词句进行查找, 最后打开或另存。不管按什么方式查找, 尽可能地把搜索范围缩小, 因为范围越小, 搜索速度越快。
除此之外, 还可以用Norton, PC Tools等有关专用工具进行查找, 也可以在DOS下用“DIR”命令进行查找。
3 Word或WPS文件出现乱码而无法打开
出现这种现象, 数据文件虽然未丢失, 但如不能妥善处理, 与丢失数据无异。
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打开该乱码文件, 另存为XX.TXT格式文件或XX.RTF格式文件, 再把该文件复制到另一个Word或WPS文件中即可。
另外, 还可以通过打开损坏的Word文档, 单击“工具/选项”菜单, 选择“编辑”标签, 取消对“使用智能段落选择范围”复选框的勾选, 然后单击按钮来修复Word或WPS文件。
当Word或WPS中出现乱码, 最大的可能是由于不同格式的文档转换和病毒造成。如果是格式的原因, 尽可能使用专用的工具如Adobe Reader等打开相应的文档。但如果是病毒造成的, 就必须使用杀毒软件来处理了。
恢复丢失的数据与分区 篇2
硬盘数据恢复技术是一种跨硬件平台、跨软件系统的特殊的计算机技术, 是现有所有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的集合, 是在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信息数据的价值远高于设备本身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是针对数据的丢失和破坏进行的一种数据挽救措施。
本论文主要结合硬盘的工作机制, 对其数据丢失恢复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能够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硬盘数据丢失恢复软件的设计实现, 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硬盘数据存储原理分析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这些数据, 这些数据又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任何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文件管理系统。不同的文件系统又有各自不同的逻辑组织方式。本论文主要对FAT32文件系统下硬盘的数据结构进行分析。
在硬盘的数据存储中, 在主引导扇区之后, 从0柱面0磁头2扇区到0柱面0磁头63扇区这62扇区空间为系统保留, 为以后的其他特殊用途留有余地。在系统保留扇区后是第一个系统的引导扇区DBS。它位于0柱面1磁头1扇区。
D B S (D i s k B o o t S e c t o r) 除了引导程序部分D B R (D i s k B o o t Record) , 还有一个重要的即BPB参数表, 记录了保留扇区、FAT、FDT等在各个分区中的起始位置。系统在磁盘分区上逻辑地划出若干个大小相等地“簇”, 每个簇都有一个逻辑编号, 文件在磁盘上地存放并不是连续的, 为了让系统了解文件数据在磁盘上的分配情况, 从而能够建立、管理和访问文件。FAT16、FAT 32系统采用FAT簇链的方式来实现, 过程大致如下:FAT区中被逻辑地划分出若干个FAT项, 每个FAT项有一个逻辑编号, 不同FAT结构的FAT项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FAT 16结构的分区中每个FAT项占用16位, FAT32结构的分区中每个FAT项占用32位, 这个编号对应了数据区中的若干个簇。
FAT1和FAT2是两个完全一样的FAT, 系统同时建立两套完全一样的FAT链,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FAT1损坏时可以用FAT2进行恢复。在FAT区后面是系统的根目录区, 由若干目录项组成。在根目录区后面是文件的数据区, 这个区域中存放的是用户和系统建立的文件数据, 这个区被逻辑地划分成了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簇, 从而便于系统管理和使用文件。
其他格式类型的数据存储原理与上述FAT格式原理基本相同,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3. 硬盘数据丢失恢复软件的设计研究
3.1 删除原理
Windows操作系统在删除硬盘上的一个文件时并没有真正的将文件数据彻底抹去, 而是做了一个删除标记。文件删除分为经“回收站”删除和不经过“回收站”删除两种。经“回收站”删除时将文件暂时放到回收站中。系统在文件的目录项上作上标记, FAT表和DATA区在删除前后都不作改动。而不经过“回收站”删除一个文件时, 即将删除过的文件从回收站清空。此时, 系统在文件的文件目录项FDT上作了个标记, 即把记录文件名的首字节标记为ESH, 并把相应的FAT表项值更改为OH。文件在DATA区的数据并没有删除。因此通过第三方恢复软件可以恢复这些丢失的数据。需注意的是, 发现文件丢失后, 在数据恢复前不要向该分区或磁盘写入信息, 因为向该分区或磁盘写入信息就可能将误删的数据覆盖。而造成无法恢复。准备使用恢复软件时, 不能直接在本机装这些恢复工具, 因为软件的安装可能恰恰把刚才丢失的文件覆盖掉。最好使用能够从光盘直接运行的数据恢复软件, 或把硬盘挂在别人的机器上进行恢复。
3.2 文件分配表机制分析
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 即文件分配表, 是DOS/windows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对于FAT32格式, 位置是从引导扇区开始的第32个扇区就是第一个FAT表的位置, 其大小由这个分区的空间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 文件分配表占据扇区的多少凭磁盘类型大小而定。
文件分配表是用来表示磁盘文件的空间分配信息的。它不对引导区、文件目录表的信息进行表示, 也不真正存储文件内容。其主要功能是:表明磁盘类型、表明每个文件所占簇链的使用情况、标明坏簇和可用簇。为了防止意外损坏, FAT一般做两个, 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 FAT32采用4个字节来表示簇的位置。磁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 若干个扇区合为一个簇, 在FAT32中每8个扇区为一个簇进行编号, 每个簇在文件分配表中都有对应的表项, 簇号即为表项号。在FAT文件系统中对数据区的存储空间是按簇进行划分和管理的, 由于FAT32中文件的存放是链式存储结构, 它可以由若干个连接的簇进行连接存储, 在表项内的数值是该文件的下一个簇的簇号, 值到最后一个簇的标志为结束。
3.3 数据丢失恢复的设计思路
在编写程序前先来分析一下程序要做的事情。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用户指明的文件名和盘符找到FAT32卷中被误删除的文件数据, 然后进行恢复。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硬盘上的文件是由FAT表和FDT目录项进行统一管理, 而FAF与FDT对数据的存储管理又是链式的。因此, 通过链式搜索查找, 可以准确定位被误删除的文件在磁盘中的确切位置。
当文件被删除后, 该文件FDT目录项的首字节的值被改成“ES”, 引导扇区的第二个扇区中表示该分区点用空间大小的相应信息也被同时改写。因此, 在程序设计时, 要根据其存储结构, 对相应的地方进行修改, 来搜索ES删除标志, 再通过被删除文件的数据链来进行恢复。整个流程大致如下:
(1) 获取磁盘分区类型, 分区存储空间, FAT、FDT文件等存储的起始扇区。
(2) 获取FAT、FDT表项内的簇信息, 即簇的删除、未使用、坏簇、以及占用簇的起始扇区信息。
(3) 通过FAI, 、FDT计算不同文件在物理扇区的起始位置, 包括有标识ES除文件起始位置、文件类型、占用大小和文件存储的所在簇。
(4) 改变删除位, 通过过程 (3) 得到的结果, 并按FAT表对文件进行链式查找并缓存, 当达到文件所在簇尾时, 停止操作。
(5) 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转换, 生成文件.
(6) 对文件进行异区存储。而操作系统在读写文件时, 会根据FDT中的起始单元, 结合FAT表就知道文件在磁盘的具体位置, 然后顺序读取每个簇的内容, 从而完成文件的恢复工作。
4. 结语
“硬盘有价, 数据无价”。针对愈演愈烈的数据丢失和破坏现象, 如何保护好这些重要数据, 如何在数据被破坏或丢失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恢复这些信息, 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基于windowFAT32操作系统, 本文对数据恢复的基本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于进一步提高硬盘数据被删除后的恢复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士剑, 涂彦晖.数据恢复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黄步根.数据恢复与计算机取证[J].计算机安全, 2006, (6) :32-33.
[3]戴士剑, 涂彦晖.数据恢复技术 (第2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基于磁盘分区的数据恢复技术 篇3
关键词:磁盘分区,数据恢复技术,文件系统
现代社会发展与计算机息息相关, 目前, 处理信息的主要方式和工具就是计算机技术, 主要就是因为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 能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处理和控制工业自动化、模拟核爆炸、航空航天,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 网络冲浪、电子商务、电子邮件等, 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 会存在一定非主观因素, 如病毒感染、意外事件、误操作等, 促使文件信息或者磁盘分区比较混乱;特别是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 提高了网络攻击事件出现的概率, 很难有效避免意外破坏, 促使丢失大量数据, 形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 保护好磁盘十分重要, 恢复数据技术就变得十分重要。
1 数据恢复的概念
数据恢复实际上就是由于某种因素促使丢失或者损害数据, 重新恢复介质中保留数据的过程。也就是硬盘故障或者删除数据, 如果没有严重损害介质的基础上, 就能完善恢复数据信息。由于误操作、误克隆技术、误格式化、误删除等操作导致丢失数据信息的时候, 并不是完全损坏所有数据, 可利用软件重新恢复数据的连接, 能将部分数据恢复。如果损坏磁盘硬件导致不能访问的过程中, 及时更换出现故障的部分, 也有可能恢复数据。在数据被覆盖或者严重损坏介质的时候, 就能恢复数据信息, 也就是说, 硬盘数据恢复不能最大限度恢复和还原操作系统或者损坏介质中不能正常读取的数据, 依据故障之后的应急操作情况以及损害程度来决定具体能恢复多少完整的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时候, 专业磁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 硬盘分区方式
一般来说, 在磁盘分区完成以后, 能得到三种分区情况, 也就是非DOS分区、扩展分为、主分区。磁盘中存在的非DOS分区 (Non一DOS Partition) 属于特殊形式。也就是单独划分磁盘中区域, 以便于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操作使用基础, 针对主分区方式来说, 属于被划分出去的系统存储空间。管理和使用上述区域的时候, 仅仅只能依据非DOS操作系统。一般情况下, 非DOS分区以外系统不能访问区域内数据信息。是否能合理进行磁盘分区会极大程度影响以后系统数据安全性以及使用的便利性。磁盘的严重错误之一就是分区表出现错误, 不同程度的分区错误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果不存在活动分区实际标志, 不能启动计算机。如果出现某类型分区错误, 会促使系统丢失部分数据, 可利用一定的修复方式来解决上述分区故障问题。
3 基于磁盘分区的数据恢复技术
3.1 条件和背景
在实验过程中, 选择容量居中的硬盘作为主要处理对象, 利用FDISK合理区分为三个区域, 提前备份好重要数据以及区分数据。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实验之前具备以下相应文件:DEBUG、FDISK、FORMAT等, 此外, 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应用高级功能, 适当安装Visual C、TURBO C以及WINDOWS系统。
依据ROM BIOS中的INT 13H高性能来逐个提取分区信息, 如表2 所示。
3.2 算法和分析
启动硬盘以前需要进行区分操作, 在完成FDISK区分以后, 建立一定会的磁盘信息, 分区表十分重要, 可清晰、明确的记录实际信息。如果意外丢失数据或者受到攻击, 会促使没有办法查找和定位硬盘信息, 导致丢失重要数据, 形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后果。所以, 应该明确数值关系和逻辑结构, 保护好分区信息和磁盘分区表是十分重要数据恢复技术。可做出以下分析。
第一, 启动硬盘。可发现完好的C盘的, 但是没有D盘。利用FDISK可分线, 如果没有损坏整个分区信息, 能利用FDISK命令来主导以及重建分区, 但是还是不能完成数据恢复, 此时很有可能需要重新输入备份的分区信息, 也叫做备份法。
第二, 依据D盘容量以及C盘分区信息, 结合相关数据分区表, 可计算出分区信息, 然后在指定区域重新数据推导的数据, 被叫做计算法。
3.2.1 完全备份恢复算法
在完成分区以后, 预先保存整个分区信息, 一旦分区数据丢失或者被破坏, 在分区中重新输入预先保存的分区信息。
一是, 完成系统安装、格式化、FDISK分区以后, 切实做好记录, 主要包括分区类型、分区大小、分区个数、活动分区等信息;
二是, 备份保存完整的磁盘分区信息, 依据MBR方式来有效提取磁盘分区信息, 在dpstave.dat中存入信息。基本流程算法如下图:
三是, 如果分区信息丢失或者被破坏, 重新输入预先备份的分区信息。
在丢失后者破坏磁盘分区信息的时候, 可重新输入预先备份的分区信息, 也可在隐藏分区或者特定分区中预先输入分区信息, 以便于出现问题时候, 能重新写回。
3.2.2 分析计算恢复
在存在很多分区系统的时候, 如果被意外破坏或者遭受攻击的时候, 并不是丢失或者破坏整个分区数据, 一般都是丢失几个或者一个区域信息, 基于此, 可逐步恢复已经遭受到攻击或者破坏的分区信息, 假设之前磁盘中的D区域信息丢失, 基本恢复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 依据FDISK来说, 存在F和C分区信息, 但是并没有D的分区信息。
第二, 分区C信息的提取。如表3 所示。
第三, 依据实际数值关系, 可分线D分许信息最开始的就是HSC:01, 01, FF; 也就是说:H1=1、H2=1C1=0FFH。
第四, 依据D分析实际大小来合理分析该区域实际扇形区数, 可依据E和D分区容量进行计算。
第五, 分区, 2000.25M=4096512 扇区数=003E8200H。
第六, 逻辑扇区数= 该区域在扇形区域数中的十进制数-1
LS=3E8200H-1=4096511D。
第七, 依据逻辑扇区以及物理扇区的关系, 可分线技术HSC:
把3FH的高两位00 和C’ (1FDH) 最高位1 组合成01, 所以, S为:7FH (01111111b) 。
因此, D分区信息数据如下:
4 结语
总而言之, 本文主要分析了数据恢复的概念以及磁盘分区方式, 以及基于磁盘分区的数据恢复技术, 带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霜, 姚俊萍.数据恢复软件R-studio入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5) .
[2]周安辉.Windows系统数据恢复实验教学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8) .
[3]王晓燕.浅析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J].太原大学学报, 2011 (3) .
[4]吴彦国.硬盘数据恢复技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5 (1) .
数据丢失应急恢复 篇4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已经普及,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急剧增加,不过也随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故障或用户的误操作而导致使得我们的数据受到严重的威胁,想要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不可避免时尽量减少损失,我们可以从预防和事后挽救两方面作手维护我们的数据。预防方面:首先是我们的计算机用户要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和了解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定期的对自己的重要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和转移存放在外界存储设备上。不过有时候不可避免的由于用户的疏忽或误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我们就得从事后挽救方面作手,尽全力的挽救我们的数据,从而尽量减少我们的损失。
2. 常见数据丢失的恢复原理
用户数据丢失最常见的主要分为三类:文件误删除、分区误格式化和分区误删除三种情况。以下对三种情况的恢复原理作简单介绍。
2.1 分区误格式化
在计算机中用户所有的真实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存放在Data分区中,在Data分区中除了在该分区中重新写入数据的时候将以前的覆盖之外,用户的一般的操作都不会影响到Data分区中的实际文件内容,通常用户进行的格式化根本就没有将Data分区中的数据清除,只是重写了FAT表 (文件分配表) ,FAT表通常有两个,第二个为第一个的备份,而FAT表里存储的都是本分区的大小以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
2.2 文件误删除
文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原理主要包括文件的读、写和删除操作。
文件在执行读操作的时候是从目录中读取文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文件名、后缀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文件在数据区保存的第一个簇号),然后再在FAT中找到文件的开始位置进行读取,而在FAT表中都是以链表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可以一直顺序读取下去,直到读到文件的结束标志(FF)。
文件的写操作就是在DIR区 (目录区) 中利用空区写入文件名、大小和创建日期等相关信息,再在Data区中找到闲置空间将文件保存到数据区,并将Data区的第一个簇号写入DIR区。
文件的删除则只是在DIR区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将目录区的该文件的第一个字符改成E5就表示文件已经删除,而实际的数据存储在Data区中,除了用户重新写入数据将其覆盖,里边的数据根本没有改动,这也为我们能进行数据恢复提供了保证。
2.3 分区误删除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0扇区,它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BR (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 (Disk Partition Table) 。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是检查分区是否正确以及确定那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调到内存中加以执行。而分区表则是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一共64个字节,位于本扇区的最末端。分区表记录是通过Fdisk命令或是其他分区工具产生的,它主要记录了磁盘的分区个数、分区的起始以及结束扇区、分区的大小、分区是否为活动分区等重要信息。分区误删除的具体原因就是分区表DPT被破坏,导致系统不能找到相应的分区。
数据丢失后之所以能够恢复,具体在于通常用户的操作都不会影响到数据的真正存放位置——Data区。但是,值得提醒大家都是在你的数据丢失后,千万不要再对丢失数据所在磁盘进行写操作或是对磁盘进行整理,为防止在进行写操作的时候将需要恢复的数据覆盖掉,从而导致不能恢复。如果丢失的数据在系统盘,就得关闭计算机了,采用软盘或是U盘启动,用相应软件进行恢复。还有就是建议大家平时常进行磁盘清理,以使得你的数据存储在Data区中的连续存储空间内,万一数据丢失后恢复的几率更大,并且更简单方便。
3. 数据恢复实例
就对于常见的数据丢失的三种情况,这里采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简单的说明,希望能引导读者自己去动手进行实践、揣摩。
3.1 分区误格式化
在这里为了说明方便,在G盘中放置一些文件并将其格式化。通过一个强大的数据恢复软件EasyReconvery作简单恢复说明。
首先在计算机上安装好EasyReconvery,注意不要安装在所要恢复数据的磁盘上,以防将所要恢复的数据覆盖。安装好后运行,在其主界面有磁盘诊断、数据恢复、文件修复、邮件修复等列表,这里通过简单讲解格式化恢复说明其功能,进入数据恢复选项,在数据恢复中有高级恢复、删除恢复、格式化恢复、原始恢复、继续恢复和紧急引导盘等选项。选择格式化恢复进入,选择相应的磁盘驱动器 (也就是你要恢复数据的磁盘) ,选择好后下一步,EasyReconvery自动进行所选磁盘扫描,在扫描的过程所花的时间会比较长,待扫面完成后便在其中显示相应磁盘的已格式化丢失的文件如图1所示。在其列表中选择相应所需恢复的文件,点击“下一步”,再选择文件恢复的目标驱动器—>“确定”—>“下一步”—>“完成”,EasyReconvery自动进行文件恢复,将所选文件恢复到目标磁盘上。
3.2 文件误删除
对于一般的用户,文件的误删除是最常见的数据丢失形式,对于这种数据的恢复也相对简单。为了说明其恢复过程,在本地磁盘G盘新建123.txt文件,其内容为“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并将其采用永久删除。通过数据恢复软件FinalData简单说明删除文件的恢复过程。
首先安装好FinalData,再次提醒不要将恢复软件安装在所要恢复数据的磁盘分区上。安装好后运行FinalData,选择“文件”—>“打开”,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要恢复数据所在磁盘后点击“确定”,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查找扇区的范围,点击“确定”后FinalData开始自动扫描磁盘。由于FinalData是默认从本分区的开始到末尾扇区进行查找,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如果用户大概知道自己丢失数据的存储扇区,可以缩小查找范围,从而减少扫描的时间。扫描完成后在软件界面中显示根目录、删除的目录、删除的文件、丢失的目录、丢失的文件、最近删除的文件和找到的文件等选项,选择你要恢复的文件,右键“文件预览”如图2所示。如果查看到文件是完整,便可以选择右键“恢复”,弹出“选择目录保存”窗口,选择G盘外的其他磁盘,点击“保存”即可将文件完整的恢复到指定磁盘中。
3.3 分区误删除
分区误删除通常表现在操作系统不能识别磁盘分区,这里通过DiskGenius V3.0.830版本进行简单说明。
使用软盘或启动U盘进入DOS,进入DiskGenius软件所在分区并运行,在主界面中选择“磁盘”—>“搜索丢失分区表 (重建分区表) (R) ”如图3所示,弹出的搜索丢失分区表对话框,本版本是默认采用自动方式搜索,而在高级搜索中包含“按柱面”、“按磁道”、“按扇区”、“检测时包含引导扇区的备份扇区”、“检测时包含其它相关扇区”等选项,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在设置好后“开始搜索”。DiskGenius搜索过程中默认采用交互方式搜索,即每搜索到一个分区,便会提醒用户是否保存,对于一般不太明白的用户还是建议全部选择保留,在全部扫描完成后再根据需要恢复。而其还有一种搜索方式就是自动搜索,它的特点是将搜索到的每一个分区都保留。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在数据丢失后,不要惊慌失措,而是冷静的分析数据丢失的原因以及自己数据的重要性,以便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和选择恢复方案,从而提高数据恢复的成功机率。在进行任何恢复之前最好还是将磁盘作一个全盘备份或是针对性的作备份,以便恢复失败的时候将其恢复到在你操作之前的状态,寻找专业人员恢复,减少自己的损失。
4. 小结
通过以上知识的应用,对于一般的数据破坏和丢失,将不会再那么惊慌失措,我们自己都可以将其恢复。这样不但能减少经济和时间上的花费,而其还不丢失重要数据。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数据破坏或丢失,都是可以恢复的,用户在丢失数据后一定不要再使用本磁盘或该磁盘分区。为了更好的保证我们数据安全,还得从预防上下一定的功夫,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我们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对自己的重要数据经常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周静.浅析硬盘数据恢复原理与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 2009.36.
[2]远望图书部.硬盘分区、多操作系统、卸载与维护[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恢复丢失的数据与分区 篇5
关键词:FAT32,DBR,BPB
1 背景描述
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过程中,FAT32文件系统格式化故障是较为常见的故障,这其中,FAT32分区DBR损坏是非常见的,主要表现为DBR损坏,打开分区时提示“分区未格式化”,分区不能被正常打开。
2 原因分析
打开分区提示“分区未格式化”的故障原因主要是当前分区的启动扇区(DBR)受到破坏,资源管理器无法正确识别分区。
DBR主要包括BIOS参数块BPB及引导代码。DBR损坏可能的原因包括扇区结束标志破坏、引导代码损坏及BIOS参数块BPB出错。
对FAT32分区的DBR而言,BPB中有以下5个重要字段的信息因分区而异,它们分别是:每簇的扇区数(CPS)、保留的扇区数(RS)、隐藏的扇区数(HS)、每个FAT表所占的扇区数(FS)及本分区扇区数(TS)。
3 解决方案
解决DBR损坏的故障,主要思路是使分区DBR能正常工作,本文提出两种解决方案:
3.1 重建DBR
对FAT32分区DBR而言,在重建DBR时,只需要计算BPB中五个重要字段:CPS、RS、HS、FS及TS,本文利用WINHEX工具进行DBR故障恢复。
一般情况下,保留扇区数为32、34、36或38,其值为FAT表距DBR的偏移扇区数,这可以通过搜索FAT1的标志“F8 FF FF0F”来确定,RS=FAT1偏移扇区数。
同理可以搜索得到FAT2的偏移扇区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FS=FAT2偏移扇区数–FAT1偏移扇区数。此外可以计算出根目录偏移扇区数=RS+FS*2。
计算每簇扇区数CPS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如果根目录下有文件夹存在,可以通过搜索“.”目录项确定;也可以通过具体文件大小及文件所占簇数来确定,计算公式:CPS=[文件大小/文件所占簇数]+1,[*]表示取整。
根据分区表信息可计算出本分区扇区数TS。如果当前分区为主分区,则隐藏扇区数HS=本分区在整个磁盘的偏移扇区数;若当前分区为扩展分区,则HS=当前分区相对扩展分区起始位置的扇区偏移数。
在重建DBR过程中,可以通过拷贝其它正常FAT32分区的DBR覆盖当前受损DBR,并根据计算得出CPS、RS、HS、FS及TS,修改当前DBR的相应字段,保存后即可恢复受损DBR,恢复分区及分区中数据。
3.2 备份格式化
在DBR损坏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只是DBR受到破坏,而其它扇区完好,则可以考虑另外一种思路:先把FAT表和根目录备份,然后按原分区文件系统参数将分区格式化。
对FAT32文件系统而言,格式化会重写分区的DBR、清空两个FAT表、清除原根目录所在簇的内容并且为根目录分配新的簇(通常为第2簇)。
通过分析,计算出CPS、FS及根目录偏移扇区数,因此将FAT1、FAT2及根目录首簇(第2簇)备份至新文件,然后将当前分区格式化成FAT32分区,簇的大小设置为CPS的值。因为分区容量未更改,簇的大小CPS保持不变,因此格式化后虽然FAT1及FAT2清空了,根目录重新分配了,但是只要将备份的FAT1、FAT2及根目录首簇覆盖格式化后的FAT1、FAT2及根目录首簇,并保存,则可恢复DBR及分区内容,分区可通过资源管理器正常打开。
4 小结
该文介绍了两种解决FAT32分区格式化故障的方案,实践可以证明,这两种方案在解决由DBR损坏引起的格式化故障时都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马林.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恢复丢失的数据与分区】推荐阅读:
Word文档丢失的预防与丢失后数据的恢复09-06
硬盘数据丢失与恢复10-04
rman实验之归档模式有备份,正常关机丢失数据文件的恢复05-23
帧丢失恢复10-24
Win或XP密码丢失的恢复方法!08-23
分区恢复10-24
数据的备份与灾难恢复论文10-15
数据安全与数据恢复09-06
硬盘数据消失与恢复11-10
数据恢复的简易方法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