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应用写作(共12篇)
编辑应用写作 篇1
一、引语
“编辑是为人作嫁衣”, 如何更好地为作者和作品做好“嫁衣”, 如何让“新娘”开心, 让“来宾”悦目, 是编辑工作应该持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要想让作品受欢迎, 编辑仅仅做“裁缝”是不够的, 一定要做“设计师”。具体到书稿就是, 不能只针对样稿、定稿进行修修补补, 一定要介入成稿的前期策划和写作之中。只有这样, 经手的作品才可能是精品, 才可能让自己和他人满意。本文探讨了编辑介入书稿写作的时间和方式、方法, 以期通过编辑对书稿的“隐形介入”[1]和前期操作, 更好地提升书稿质量, 完善书稿制作, 提高书稿运作效率。
二、为何介入
目前, 出版社出版品种逐年增多, 编辑的策划和出版任务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 图书质量滑坡明显。除新闻出版总署对图书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外, 出版社内部也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图书出版流程, 严格图书质量保障。如何在稿件增多的情况下, 更好地保证图书的出版品质, 保证图书质量不因品种的增多而下滑, 是每个编辑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从分析所接触的稿件, 分析优秀图书品种的差错率与来稿及作者自身的关系, 我们不难得出, 来稿的好坏对成书质量的影响巨大, 大量的文献也揭示或阐明了这个规律。因此, 从源头上提高成稿质量是图书质量保证的前提。
书稿质量的源头关键在作者。[2]作者的思维逻辑是否严谨, 组织能力是否良好, 双语表达能力是否过硬, 直接决定书稿的质量。目前, 作者成为众多出版社竞争的焦点, 建立和培养作者队伍是编辑工作的重心。编辑需要与作者就选题进行深度沟通, 同时了解作者相关科研项目申报情况和所授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引导作者把科研内容、课程设置与书稿写作进行无缝对接, 较好地保证书稿的完稿时间和成稿质量。编辑对此阶段的介入可称为“隐形介入”, 与编辑对书稿写作规范的指导、书稿文字的修订等共同构成“隐形介入”书稿写作的范畴。
CNKI中国知网检索“编辑与成稿质量的关系”, 共得到文章近10篇, 其中90%涉及的均是书稿来出版社后, 编辑如何从文字加工和出版规范上保证图书质量。因此, 本文特从编辑介入书稿写作的范畴, 探讨在新的出版形势下, 完善图书质量的方式、方法。
三、何时介入
想要介入一件事情, 首先应对其有所了解。书稿写作也一样。编辑如何介入书稿写作, 要基于书稿的成稿始终, 了解作者写作所经历的过程。作者写作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酝酿、成文和修改。编辑了解到这一点, 就可展开选题策划。在这一过程中, 与作者的交流沟通, 对作者的了解非常关键。最佳状态是在作者酝酿阶段与之有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确定选题意向。良好沟通的前提是编辑事先有这方面的选题规划, 对此领域当前进展和该类图书的目标受众有较为准确的了解, 对此类图书可能的销售前景有一定的现实研判, 进而确定该选题有无深入挖掘的可能和必要。
书稿写作本身就是作者逻辑梳理、实例考证、撰写成文和修改完善的过程。与之对应, 编辑介入也应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选题意向、框架搭建、样章规范和统稿定稿的范式。编辑和作者的思想同步, 有利于及时了解写作进度, 从而较好地实现编辑业务知识与作者专业水平的优势互补, 从书稿内容和形式上保证其易读性, 扩大目标受众。
四、如何介入
书稿类型不同, 编辑介入的程度和方法应有所改变。本文重点探讨专著类书稿和教材类书稿编辑介入写作的时机和方式、方法。
(一) 专著类图书的介入
(1) 市场分析。对于专著类图书, 编辑重在了解其出版的社会效应和学术价值。此类书稿应突出原创性。如何了解一部专著书稿的原创程度, 预测其学术影响, 关键在于编辑对该领域前沿学术动态和学术成果的掌握。相关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是编辑必须关注的。编辑应具备对本领域学术动态的敏感性, 客观分析书稿的学术价值, 保证学术专著类图书出版的前瞻性和高品质。
(2) 确定意向。在对本领域学术动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编辑对此领域的专家、学者必然十分清楚。大领域中的小领域引领学者是编辑应该密切关注的。利用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 带着问题与领域专家沟通, 就出版意向征求他们的意见, 及时了解他们的科研动态, 尝试把自己的出版计划与专家的学术科研结合起来, 帮助作者实现项目完成与图书出版的双丰收, 赢得作者信任,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这一阶段, 编辑的介入主要体现在把图书选题意向与作者科研项目的对接上, 有利于意向选题社会效益和出版时机的整体把握。
(3) 框架搭建。专著类书稿撰写需要合理科学的框架目录。专著类图书强调书稿内容的原创性, 原创性体现在书稿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再多的文献参考也要在作者的逻辑思维中得到“妥善安置”, 一旦编辑在目录框架中感觉有疑问, 那一定是作者的组织逻辑出了问题, 这时候就要向作者明示疑问, 帮助作者重新梳理, 安排章节层次, 建立更为稳固的层级框架。出版社选题申报过程中, 要求编辑提供图书目录, 也是从管理角度提出对书稿框架安排的要求, 可见书稿框架搭建的重要性。[3]编辑在这个阶段介入的程度越高, 成稿的质量就越好, 后期出版流程需花费的精力就越少, 图书的品质就越高。对于专著类书稿, 编辑不应因其专业性和学术性而感到无能为力, 而应相信自己的编辑素养和逻辑直觉, 大胆与作者探讨, 从源头上完善书稿。
(4) 样章规范。编辑对作者提供的样章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从样章的层级安排、标题提炼、语言风格到段落组织、语句表述、标点符号, 编辑都需要通过批注向作者准确传达自己对书稿写作的要求和规范。作者对编辑的意见是赞赏的, 对具体的、合理的编辑规范, 作者是予以采纳的。当然, 在审读样章时, 编辑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思维逻辑, 尊重作者行文的层次体例, [4]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例如, 层级小标题的提炼要求、某部分的篇幅比例等。如果是纳入出版社自主策划系列的书稿, 编辑需要事先提供给作者该丛书的统一体例要求, 便于其章节层次的安排和风格表达的选择。例如, 《应用翻译学》作为一部由20余位领域专家共同打造的高端外语学术专著, 主旨一致, 风格有异, 体现具体分领域研究特色的同时, 从层级设置、标题提炼、篇幅设置和语言繁简等方面又充分保证了全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为成书出版的高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教材类图书的介入
(1) 市场分析。教材类图书策划应基于对已有教材的充分调研, 重要的是了解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情况、授课教师对正使用教材的看法和理解、学校对教师自编教材的相关政策, 等等。目前, 图书市场上即使是同一课程的教材也随手拈来, 理论上要找到一本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教材并不困难, 但事实上教师却普遍反映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这种矛盾的形成是编辑策划教材类选题首先要考虑的。编者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 编写体系是否合理, 编写态度是否端正都直接影响着教材的质量。教材的编写既要保证内容的品质, 也要重视学生使用的可能效果, 具体要求编者在理论上能够高屋建瓴, 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观察、总结学生反馈, 把一线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 把教学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之中, 深入浅出, 融会贯通。因此, 编者尤其是主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确定主编最佳人选是编辑首先要确定的。编辑需要就市场同类图书的读者群定位、拟编写图书的体例要求、选材标准与编者进行沟通和协调, 从出版前端切实保证成书的出版品质。
(2) 确定意向。基于对市场同类教材的情况分析, 对同类院校课程设置的详细了解, 对具体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的成果研究, 编辑大致明白自己需要找的作者人选。通过邮件联络或会议接触, 与潜在作者进行充分交流, 掌握其写作计划, 关注其学术和教学的社交网络, 大胆提出组织相关书稿写作的思路和想法, 编辑会收获支持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图书选题随之得以落实。
(3) 框架搭建。鉴于同类院校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不尽相同, 要使一种或一类教材适合所有类型、层次的教学, 是不现实的。一本书或一套书的读者对象不是越全越好、越广越好, 而是越具体越明确甚至越细越好。编辑应会同作者确定图书的具体读者范围, 在章节设置、材料选择和语言表述方面尽可能适应该群体的接受程度。对教材类书稿写作, 编辑对图书的主题结构乃至写作风格等创作要素都应有明确的要求, 此阶段介入程度越高, 后期定稿就越顺利, 图书品质就越优良, 市场销售就越理想。因此, 在此阶段, 编辑应就书稿章节设置等与作者充分交流、沟通, 必要时可以就目录在参编者院校进行问卷调查, 选择使用者易于接受的层级安排。对于重点教材, 有必要召开专门的书稿撰写讨论会、审定会, [5]集体确定书稿的整体框架。
(4) 样章规范。教材类书稿的样章对参与编写的人员有示范作用, 体现在材料选择的难易度、语言表达的繁简性和练习设置的适度性等方面。因此, 样章的完善需要所有编写人员的共同参与, 集思广益, 规范写作。为扩大教材类图书的使用范围, 参与编写的人员由跨地区、跨院校, 具备相同生源条件和相似课程设置的高校教师构成。以《英汉笔译全译实践教程》为例, 该书编者共20余人, 涉及院校10余所, 分布在全国各地。如何把这么多分布广的编者组织起来, 把每个人的想法系统、科学地贯穿在一本教材之中, 是主编和编辑重点要考虑的问题。《英汉笔译全译实践教程》出版后, 其章节层级的合理设置、讲授材料的梯度选择和课前课后练习的精心安排, [6]受到学界与教育界的一致好评, 功劳不能不归于主编对样章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规范, 当然, 也离不开责任编辑的悉心安排。任何教材的编写, 从体例到行文, 无不体现着编者的编写思路和方法。样章的作用, 就是让所有参与编写的人员从主编的样章中明白贯穿在其中的教学理念及主编的思维导向, 品味主编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及层级设置传达内容的。领会到样章“精神”后, 集体沿一个主旨, 发挥各自教学科研专长, 最终汇成教材精髓。编辑在这个层次的介入, 实现了编辑业务知识与主编学术组织水平的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共创精品。
五、结语
通过对编辑介入两种类型书稿写作的方式、方法的探讨, 本文认为编辑对书稿写作介入的程度与书稿的写作进度成反比, 编辑越早介入书稿写作, 介入的程度越高;对进入出版流程的书稿, 编辑介入的程度最低。因此, 为保证成稿质量和图书品质, 编辑应尽可能早地介入书稿的写作。编辑通过对书稿写作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介入, 能够更加有效地完善书稿质量, 保证出版品质, 赢得市场认可度, 获得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摘要:本文结合专著和教材两类不同图书的写作特点, 探讨了编辑介入书稿写作的时机和方式、方法, 以期通过编辑对书稿的“隐形介入”和前期操作, 更好地提升书稿质量, 完善书稿制作, 提高书稿运作效率。
关键词:编辑,书稿写作,介入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金川.编辑能介入文本制作吗?[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5-03-09.
[2]潘启雯.五代图书编辑学人的理念碰撞[N].中国图书商报, 2011-8-26.
[3]龙仕林.编辑审读书稿重在“五看”[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3-5-27.
[4]谢海宁.回归编辑的原点[J].编辑之友, 2013 (3) :91-92, 96.
[5]刘红霞.成功的编写会是书稿质量的保证[J].科技与出版, 2012 (9) :36-38.
[6]郑艳杰.翻译教材编写中的方法论[J].中国科技翻译, 2013 (2) :41-43, 50.
编辑应用写作 篇2
给你一个世界,让快乐的笑容在这里绽放,让忧伤的音符在这里唱响。让那些张扬的青春,多彩的花季,在这里谱写成——一曲轻吟亦或一声浅唱。
我们,愿意给你一双梦想的翅膀,文字的天空里任你自由的翱翔。那淡淡的墨香,是你轻轻滑过的笔尖下,或浅或深的心情。
十一月的天空满是落叶飘飘,便如一串串流动的音符,在秋日里悠然唱响,倏忽间却又随风而逝。同学们,时光匆匆,不会为谁停留,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记录下校园里每一个春秋冬夏,铭刻下校园中每一次酸甜苦辣,让那些逝去的驻留在我们舞动的笔下。那段青葱的岁月,那片斑斓的星辉,是我们放歌的舞台!
非线性编辑的应用 篇3
一、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1)非线性编辑是针对线性编辑而言的,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编辑人员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然后再寻找下一个镜头,接着进行记录工作,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把所有合适的素材按照节目要求全部顺序记录下来。
(2)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无法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录制一遍,这种编辑方式就叫做线性编辑,它给编辑人员带来很多的限制,编辑效率非常的低。
非线性编辑方式的主要优点是:(1)编辑时的时间大大减少。(2)它是集编辑、特技、字幕、背景、配音和网上传输于一体。(3)编辑运行费用低。非线性编辑为多媒体视频制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大大地提高了编辑效率。
二、 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目前学生的学习趋向于实践、合作的素质教育。因此,传统的电化教育格局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广播、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模拟信号为主的电教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非线性编辑则是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各种编辑操作,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磁带、录像带等记录设备上这一系列完整的工艺过程。由于原始素材被数字化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信息存储的位置是并列平行的,与原始素材输入到计算机时的先后顺序无关。这样,我们便可以对存储在硬盘上的数字化音视频素材进行随意的排列组合,并可进行方便的修改,非线性编辑的优势即体现在此,其效率是非常高的,你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创作你的作品,如何发挥你的想象力,再也不用受线性编辑的限制了。
从前的电教课必须到电教室有专门设备才能制作,而今多媒体计算机有了配套的软件就可以了;从前的录像片需要大资金、专门人才、专业知识才能制作的影片,而今只需要在多媒体计算机上配备视频采集卡及其配套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就可以制作了;幻灯、投影等也逐步被电子幻灯片所取代。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从前的电教人员纷纷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因为那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非线性编辑技术应用
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教学,应用课件完成教学已成为现实。
制作的方法:(1)利用数码摄像机(DV)将不同的实习学生的教材分析拍摄下来,以实习组为单位进行拍摄。(2)拍摄在实习学生的课堂教学片段,通常为十至十五分钟。(3)把实习素材集中起来,拿到非线性编辑机上采集、压缩成为数字素材,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里。然后经过组合编辑、插入编辑和特技处理等,再加上字幕,形成一段影片。(4)输出影片。根据不同的需要输出不同格式的影片,如:适用于校园网传输的格式有VCD格式MPEG1、动画格式FLC、FLI和视频格式AVI、MOV等;适用于互连网传输的格式有:56K、128K及256K的流媒体格式;适用于大容量保存的格式为:MPEG4格式,它是普通VCD存储容量的4倍;适用于高保真保存的格式为:MPEG2,其画面质量为DVD水平,是目前数字技术存储的最高境界。
此外,非线性编辑技术还在课堂实况录像、思想品德、体育、艺术、课外活动等领域大显身手。
四、制作课件的几个要点
制作课件主要有三个要点:
一是非线性设备的组装,二是课件的类型,三是课件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非线性设备的组装:需一台普通电脑和一个视频采集卡,其安装就象网卡、声卡一样把视频采集卡直接插在PCI槽就可以了。1.视频采集卡是非线性设备的核心,一定要选用能够直接支持二维实时特技和三维实时特技的板卡。2.板卡自带的编辑软件一定要稳定,不能出现死机现象,如果偶尔出现死机现象,系统恢复也要在几分钟内完成,不能有任何的含糊。3.素材的硬盘要尽可能的大,它有IDE和SCSI硬盘之分,IDE硬盘比SCSI硬盘便宜许多。购买什么样的硬盘是由所购买的板卡的接口来决定的4.中文字幕一定要稳定、清晰,同时字体要多、特技要多。5.视频采集信号,宽容度一定要大,最好是能支持弱画面信号和断画面信号的连续采集,否则遇大1/2带子时极易出现采几分钟就断的现象;6.影片制作完成后,输出的格式要多,如:流媒体、VCD、DVD等,由视频信号转换为这些信号时,其压缩比一定不要大于1:1,否则制作VCD、DVD的时间成本非常大。
课件的类型:长期以来,我们的课件制作都是教师课堂讲授型的,其它类型的很少,实际上,除了讲授型以外,还有其它五种模式的课件,即练习式、辅导式、游戏式、模拟式和问题解决式。
1.练习式是指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通常计算机出题,学生作答,并给予反馈,让学生强化、巩固已学的知识。
2.辅导式是指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辅导学生完成某个目标。计算机或老师出题,学生作答,并给予反馈;如果学生出错,则计算机提供辅助知识,直至学生明白。它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
3.游戏式是指围绕某个教学内容,让计算机产生竞争或合作的环境供学生来学习。
4.问题解决式是指计算机向学生呈现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来提出假设,从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意的帮助。
课件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好脚本。在脚本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及视音频画面的配合问题,尽量开发具有交互式性能好、可操作性强、界面较为活泼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其次要认真制作课件中的视频或动画部分。如果是教学用,则可以把视频或动画的尺寸制作的大一些、画面质量更好一些;如果是网上远程教学用,则把视频或动画的尺寸制作的小一些,因为网上传输的速度要慢一些。在多媒体课件中视频或动画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在界面中,还是在课程内容中,制作必要的视频或动画,对提高教学软件的质量是十分有用的。
编辑应用写作 篇4
1 ReactionManager(反应管理器)及其工作方式
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命令处在3ds max软件Animation(动画)菜单下,是用于管理不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工具。在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面板中,有“主”、“从属”两层结构,通过“主”控制“从属”,一个“主”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从属”。“主”和“从属”之间关系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模式状态。当“主”发生变化时,“从属”则根据与“主”之间的设定的关系模式发生变化。
比如,“主”对象为“球体s”的半径值,“从属”对象分别为:“立方体a”的边长值、“立方体b”的Y轴移动、“长方体c”的Z轴旋转。可以设置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为:
(1)当“球体s”的半径值为0时,三个“从属”对象不变;
(2)当“球体s”的半径值为50时,“立方体a”的边长值放大1倍,“立方体b”沿Y轴移动100个单位、“长方体c”沿Z轴旋转1200度;
(3)当“球体s”的半径值为100时,“立方体a”的边长值放大3倍,“立方体b”沿Y轴移动 -300个单位、“长方体c”沿Z轴旋转3600度;
“主”、“从属”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的任意属性及变换状态(位置、旋转、缩放),在制作动画中,通常把“主”对象设为一个直观的值,比如操纵器滑块,任一图形或三维物体的自定义属性参数值,这样在设置动画过程中将非常直观易操作。“从属”对象则根据制作动画需要设置。“主”、“从属”关系模式则为通过“主”对象参数值的变化控制“从属”对象的运动变化。
由上可以归纳出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 跟效率有关的2个重点:
(1)“主”控制多个“从属”;
(2)每个“主”跟“从属”之间可以有多种关系模式, 可以为“从属”创建不同状态。如当“主”的参数值为60时,“从属”会做哪些事情,为70时,“从属”又会做哪些事情。
2 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在动画制作中的过程步骤
动画制作前一定要分析所要实现的动画, 根据预期要实现的动画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或创建“主”对象、并确定哪些对象为“从属”,“主”与“从属”之间的关系模式为哪些,步骤为:
(1)确定或创建“主”;
(2)确定一个或多个“从属”;
(3)根据设计的关系模式创建并编辑不同状态;
(4)测试关系。在动画场景中测试“主”与“从属”的关系是否全部符合要求;
(5)制作动画。编辑制作动画时仅需编辑“主”的参数值即可以实现复杂的动画,操作简便,调整或修改亦非常容易。
3以角色手部运动为例说明Reaction Man- ager(反应管理器)在角色动画中如何运用及其功能优势
3.1 分析手的动画特点。确定“主”与“从属”及其关 系模式
下面是一些在生活中及动画片中经常使用的手的姿势。
(1)平伸静止:五指平直展开,因在角色建模时经常使用此姿势,当为这类模型匹配骨骼时也就相应为五指骨骼平直展开。在用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设置反应时可以对应设为初始状态,“主”的参数值设为0。
(2)微弯曲:手的自然放松状态,五指处于微弯曲, 比如手在行走时或者没有具体行为目的时的放松状态。
(3)抓物:弯曲手指到一定程度,当抓起或握住一个物体时五指配合的状态。
(4)握拳:手指弯曲到手掌中,并且拇指放在弯曲的其他四个手指上。
(5)指向:除了食指以外,其他手指弯曲成拳头状。
(6)象征手势:比如胜利“V”手势,“OK”手势等。
另外,五个手指在生活中的动作通常是大拇指与食指非常灵活,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的动作经常是相同的,比如手抓物、握拳、放松等动作时这三个手指都处于一个姿势,其中“中指”在一些象征姿势中偶尔有独立表现,比无名指与小指灵活些,而“无名指”与“小指”通常的作用是配合与辅助,无论是手指弯曲伸展几乎都处于一个动作,真硬要小指弯曲,无名指不弯曲的动作是非常少见的。
因此通过分析手指的基本动作姿势,在用Reac- 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设置反应时可以设置为4个“主”:(1)“弯曲拇指”,简称C1;(2)“弯曲食指”,简称C2;(3)“弯曲中指”,简称C3;(4)“弯曲无名指、小指”, 简称C4。“主”的创建可在动画场景中任意创建一个物体(二维图形、三维物体、辅助对象等均可),为其添加4个自定义属性,命名为C1、C2、C3、C4,范围值设为0至200。
与“主”对应的”从属”则为:
(1)C1的“从属”为大拇指的两根骨骼的X、Y、Z轴旋转,“从属”对象个数为6个;
(2)C2的“从属”为食指三根骨骼的Y轴旋转,“从属”对象个数为3个;
(3)C3的“从属”为中指三根骨骼的Y轴旋转,“从属”对象个数为3个;
(4)C4的“从属”为无名指、小指各三根共六根骨骼的Y轴旋转,“从属”对象个数为6个;
“主”与“从属”的关系模式为:
(1)当C1、C2、C3、C4的值为0时,手指的姿势为五指平伸静止状态;
(2)当C1、C2、C3、C4的值为20时,手指的姿势为五指微弯曲自然放松状态;
(3)当C1、C2、C3、C4的值为100时,手指的姿势为抓物状态;
(4)当C1、C2、C3、C4的值为200时,手指的姿势为握拳状态;
关系模式设置完成后,制作动画时手的其他各种动作都可以通过对C1、C2、C3、C4的参数值的调整来实现,如当C1、C3、C4的值为200,C2的值为0时,则为指向动作;而当C1、C4的值为200,C2、C3的值为0时,则为胜利“V”手势。再比如抚摸的动作手势介于五指平伸静止状态与自然放松状态之间,参数值可以在0至20的范围之间调整。可见C1、C2、C3、C4的0至200的范围值几乎可以实现所有常见手部动作的各种变化。
3.2 编辑制作动画
当“主”、“从属”的关系模式设置好之后,即可在场景中测试“主”与“从属”的反应关系,当所有的反应状态都正确时就可以编辑制作动画。因4个“主”控制了18个“从属”对象,且“主”与“从属”的关系模式保证了几乎所有常见手部姿势变化。所以这时编辑制作动画就变得非常简单,所有手的动作只要调整C1、C2、C3、C4的参数值并创建关键帧即可,如果不使用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直接对14根手指骨骼根据动画的动作要求设置关键帧,调整一个简单的握拳动作就得旋转14根手指骨骼的不同轴向动作变化,在曲线编辑器中得分别在14根骨骼对象的18个通道上设置多个关键帧,仅创建关键帧就耗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过程非常琐碎且在测试调整时无比繁琐,毫无效率。对比使用Reaction Manager(反应管理器)不仅创建关键帧非常简单,在时间栏上或曲线编辑器中观察关键帧亦很清楚明白(仅有4个自定义属性通道,且通道上握拳动作只需2个不同参数值关键帧过渡),对动画进行测试调整也只需对少数关键帧的“主”参数值进行调整即可。大大提高制作效率,在制作较长时间的动画时则更是上百倍、千倍的提高效率。
4 结束语
编辑或记者中文简历写作 篇5
目前所在: 广州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6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销售人员:销售,写作/出版/印刷:编辑或记者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团 起止年月:2010-08 ~ 2011-07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话剧队队长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学习报-大学版》 起止年月:2010-05 ~ 2010-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广州市白云区大学校园代理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工作结束
《双语时代》 起止年月:2009-05 ~ 2009-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代理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工作结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勤工助学中心 起止年月:2008-10 ~ 2009-04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公共关系部筹划组经理助理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三门峡漂亮宝贝毛绒玩具店 起止年月:2008-07 ~ 2008-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销售部销售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去上大学
志愿者经历
新华社广东分社 起止年月:2010-11 ~ 2010-11
担任职位: 亚运即时引语记者
工作描述: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2-07
专 业 一: 英语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8-09 2012-0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 专业英语四级 -
2008-10 2008-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咖啡屋 调酒,调制咖啡 云山中级调酒师专业证 -
2009-05 2009-06 广州市手语研究会 手语 广州市迎亚运中国手语结业证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电脑技能 熟悉Access、office、PowerPoint的操作
其他技能 话剧表演、主持
自我评价
工作认真负责,有合作精神和牺牲精神,懂得大局为重,学习能力强,创意多多,不惧怕难题,有良好的管理技巧和沟通能力。
详细个人自传
工作期望
期待的行业
1、外企2、杂志社3、
食宿要求有
编辑应用写作 篇6
稿件中出现引文错误一般由两种原因导致:一种是作者录入错误,一种则是作者参考的数字化古籍存在错误。
古籍数字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跨学科问题,目前不少古籍数字化产品尚未尽如人意,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用字问题严重,尤其是某些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古籍版本甚至错别字迭出。例如,有学者发现,网络上录入版的《千字文》或多或少都存在错别字现象,有的一篇中竟然有22个错别字,差错率高达220/10 000,大大超过了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编校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的为合格”的规定。由于电脑录入均采用现成的字库,因而其说的错别字实际多为误用别字,主要有音同音近致误和形近致误两大类;另外还有繁简字误用,异体字选用不当或误用异体的形近字等问题。
数字化古籍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从古籍应用上讲,由于诸多的原因,某本书常常形成不同的版本,选用不同的版本,某些内容的文字会有较大的差别,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同时,由于古籍原本都是竖排繁体字,还包含大量的异体字、通假字等,且没有标点符号,行文格式繁琐,所以必须先进行整理;古籍中的同一个事物常有几个不同的称呼,如同一人物有不同的名、字、号、官职、谥号等,同一地方在不同时代称呼有别,如果数据库系统未建立起关联,检索时很麻烦也很容易漏检。以上有关古籍整理工作只能依赖从事古籍研究的专业人员,仅靠计算机技术人员是无法解决以上问题的。
从计算机技术上讲,古籍文本输入主要方法有键盘输入与光学字符识别扫描输入。键盘输入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录入错误,而扫描输入也存在单位成本高、识别率低等技术性问题。并且现有的汉字识别系统多数是针对简体的,即使是能识别繁体汉字的系统,也由于古籍汉字的频度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而使得识别效果一般较差。同时,相对古籍中众多的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避讳字而言,计算机的文字编码不敷应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汉字在今人看来是古字、生僻字甚或是死字,但它们对于历史和文明的考证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原始古籍均是用繁体字排版,容易使接受简体字训练的现代读者产生较大的阅读障碍。现在虽能通过某种解读器进行转换,但目前的转换技术,只是一种机械的转变,缺乏特定文字原始意义上的修正,从而在转换时,有时会发生一些字义上的混淆。
鉴于当前数字化古籍的特点,编辑需要谨慎、巧妙地利用数字化古籍,既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古籍方便检索查证的特点,又不能轻信数字化古籍产品,以帮助保证稿件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古籍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图像版、全文版、图文版。图像版是利用扫描技术将古籍以图像格式扫描存储,有简单的标题和分类,但缺少检索手段。全文版以文本形式将古籍存储于光盘上,并在全文检索系统的支持下,对文本实行逐字逐句检索。但它不能像图像版那样保持古籍原貌,而且文字录入的难度也相当大,但具备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图文版是在古籍书页图像存储的基础上,将书中具有检索意义的内容数字化,并辅以数字化的电子工具书,为读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检索、统计、整理和编辑功能。因此图文版数字化既具备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又能让用户得览古籍原貌,并可用文本对比图像进行查证,避免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和古籍中将异写、通假、避讳等生僻字用常见字替换等原因导致的各类错误。
电视编辑中故事化思维模式的应用 篇7
1 电视编辑中故事化思维模式的应用分析
1.1 创意处理方面
当前, 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雷同、缺乏新意[2], 导致观众只要看到“开头”, 就猜中了“结尾”, 因此兴趣缺缺。此种模式下的电视节目, 编辑思维刻板、僵化, 缺乏活力与生命力, 造成了观众的大量流失, 具体表现在很多观众已经不愿意看此类节目了。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 在电视编辑中, 可以应用故事化思维模式, 对节目内容进行创意处理。以当前比较流行的美食节目为例, 很多节目采用的都是同一套路, 基本上都是选定主题, 之后由专业厨师进行现场烹饪, 最后对成品进行大特写, 利用食物的色泽吸引观众。此种方式可能在短时期内比较有效, 但是很难拥有长期的忠实观众。说的通俗一点, 美食看起来虽然很诱人, 但是, 如果一档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只依靠食物的观赏价值来维持, 想要长期留住观众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这个节目内容的重点在于食物制作过程, 但是, 观众要了解这个过程, 并不是非电视不可, 其通过别的方式, 同样可以掌握这道美食的制作方式, 没有必要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尤其是在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 这样的节目越来越难留住观众,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下降就是一个最直观的证明。
某档美食节目的制作过程与上文中叙述的方法很不一样:首先, 由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一位由嘉宾扮演的名人;第二步, 由这个名人引出一道特色菜, 并简要阐述其喜欢吃的原因以及这道菜的不同之处;第三步, 主持人向观众介绍擅长这道菜的专业厨师, 由厨师从专业角度对做菜的步骤、火候等要点进行解释;第四步, 播放与这道菜有关的视频资料, 包括其发展传播史以及其出现的变化等。此种故事化思维模式的应用, 使得美食中渗透了历史与文化, 增加了节目的意蕴, 内容也相对比较丰富, 带给观众的体验是全方位的, 除却美味的食物, 节目还有故事与历史作为支撑, 具有厚重感, 很容易引起观众的青睐。
1.2 情节处理方面
对于观众来讲, 若在节目开始时就可以预见节目的内容与结果, 就不会对该节目产生多大兴趣。要想吸引观众, 就要“出人意料”[3]。故事化思维模式的应用, 使得电视节目“不按常理出牌”, 利用人的好奇心引起观众兴趣。在这方面, 故事化思维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了有效的情节处理。
以纪实节目为例, 在做一期“大学生送倒地老人去医院, 最后受到其全家感谢”的节目时, 如果采取一般思路, 就是以此为例凸显社会温情。但是, 此种思路下做出的节目由于题材普通, 很难引起观众兴趣。所以, 在对内容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怎样合理处理情节, 使这个事件显得与众不同。但是, 考虑到这类事件比较普遍, 一般的报道方式只会让观众觉得是老生常谈, 缺乏吸引力。所以, 在经过处理之后, 这档节目以下述形式展开。首先, 节目开始设置了一个悬念:倒地老人不能扶, 否则问题很难说清, 但是, 现在有一名大学生扶了一位老人, 他是否能够说清问题?第二步, 节目中插入了对扶人者、被扶起来的老人以及知情人的采访, 使观众了解了涉及此次事件的人的心理活动, 这样做不仅使得节目内容更有“人情味儿”, 也更容易感染观众。待观众融入情境, 编辑人员再给出事件结果, 就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社会温情这个主题也会更加突出。第三步, 在节目尾声, 播放的主要画面放在了老者家人向大学生道谢的场景上, 同时, 节目也对观众提出了问题:这个事件是必然还是偶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扶老人的助人者是否都能够像这个大学生一样获得别人的感谢?这个节目算是比较成功的, 尤其是在情节处理方面, 应用故事化思维使得一个普通事件变得内容丰富、情节生动, 在感染观众情绪、引起观众反思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因此, 其必然是一个观众愿意接受的节目。
1.3 艺术处理方面
当前, 很多电视节目都存在共同的问题:目的性太强、粗制滥造、缺乏真情实感, 这样的电视节目让观众非常反感[4]。因为处理的太刻意, 所以, 在观众看来, 很多美好的东西可能都是为了节目效果刻意做出来的, 并不是真的。对于这样的问题, 电视编辑中应注意采用故事化思维模式对内容进行艺术处理。
综艺节目是这方面的典型。综艺节目通常需要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感染观众, 但是, 在节目过程中, 仅依靠主持人拼命“搞笑”或者为了“搞笑”不择手段的将低级趣味作为笑料, 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 并且, 过分的夸张和扭曲事实, 还会给观众留下一个“这档节目很没有水准”的印象。举例来讲, “搞笑段子”是综艺节目中比较常见的笑料, 但是, 如果主持人在“讲段子”之前就拼命笑以营造欢乐气氛, 那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观众很可能并不会笑, 这是因为主持人的笑让观众不能正常融入氛围。要想使观众笑, 主持人就要笑的慎重一些, 应将自身作为一个呈现故事的平台, 为观众营造情境, 用故事本身让观众笑出来。因此, 对于综艺节目来讲, 情境营造、内容编排、台词等都是使观众感到好笑的工具, 在节目过程中应合理使用, 倘若故事或“段子”本身比较好笑, 那么主持人的语言和动作就应该作为节目效果的辅助, 而不应是观众发笑的主因。
2 结论
电视节目制作的初衷是服务观众, 因此, 电视编辑中必须充分考虑观众的心理和感受[5], 在创意处理、情节处理、艺术处理方面, 应采用科学的思维模式, 把握观众的兴趣, 使普通题材起到不普通的作用, 将电视节目娱乐、引导、教育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宋倩.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编辑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9) :153.
[2]任忠.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转变与突围[J].新闻窗, 2015 (3) :63.
[3]戴艳芳.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5 (25) :200.
[4]刘荣.浅谈全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素养及能力[J].科技风, 2015 (9) :206.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篇8
1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
非线性编辑是现阶段电视节目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实现电视节目从拍摄到播出的数字化操作。其工作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先进的编辑功能, 完成拍摄电视节目内容的有效编辑和处理。
传统情况下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利用专门的芯片来完成对电视节目内容的编辑工作, 音频和视频的编码、解码以及特技的处理都是通过硬件电路来实现的。此时计算机只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功能, 对电视节目的编辑则由专门的板卡来完成。近些年来, 随着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渐发展到了CPU+GPU+I/O的模式, 极大的提高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效果。该模式中图像信号的编码和解码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 视频特效则是通过GPU来完成的, 二者协同使得电视节目的编辑脱离了传统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对板卡的依赖, 彻底打破了传统硬件电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视频信号编辑和处理的速率和效果。
另外先进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较高的可扩展性。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软件设计架构, 即可以通过更换计算机中的相关硬件设备来实现整个系统性能的提升, 也可以通过软件的升级, 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系统设计过程中预留了一定的扩展模块, 能够方便设计人员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
2) 较高的稳定性。
现阶段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先进的I/O口完成对视频信号的输出和输入, 改变了传统硬件电路在数据传输中的限制, 极大的改善了视频处理过程中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 消耗的功率, 同时降低了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大小, 实现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稳定性的提升。
3) 较方便的处理方式。
传统情况下的线性编辑系统, 在进行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只能够根据节目拍摄的顺序进行编辑, 所以在进行编辑之前必须先完成对编辑内容的构思, 否则不能够实现对节目播出顺序的更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节目顺序的任意调整, 且能够随时进行调整, 不受时间的限制。
4) 方便的进行复制。
非线性编辑方式采用数字化处理方式, 能够实现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无限制复制, 且信号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传统情况下模拟信号经过几次复制之后, 其信号质量会出现一定的衰减, 影响其节目播出的质量。
2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通过上面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非线性编辑系统正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电视台从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电视节目从模拟向数字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桥梁, 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电视节目编辑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进行电视节目处理过程中, 其信号不会受到外界中各种信号的干扰, 能够实现对节目信号的多次复制。
2) 电视节目图像的质量不会受到设备本身的影响。
3) 后期处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电视节目进行任意修改和编辑。
4) 硬件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能够支持多种软件, 并且能够实现对多个三维特技的制作。
5) 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跟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实现对电视节目信号的在线编辑和传输。
3 非线性编辑系统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进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工具,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在进行素材录入过程中要确保其时码的完整性, 素材采集是现阶段非线性编辑系统应用过程中的第一步。常用的素材采集方式有手动、遥控以及批采集, 其中后面两种能够实现对素材的自动采集, 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素材文件的恢复, 避免素材文件出现损坏或者误删除的现象。
第二, 还要做好对素材内容的准确标记, 并且根据素材内容给其选择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名字, 便于素材信息的快速检索。
第三, 在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压缩比, 该参数大小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素材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比较大的专题节目可以采用3:1的压缩比, 对于长度较短的广告等电视节目可以采用无损压缩的模式。即对于素材比较少, 但是对节目质量要求较高的节目, 要尽量选择无损压缩模式。
第四,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嵌入了大量的图像处理软件, 处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各个软件的优势, 并且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模块由不同的人员完成。一方面提高图像处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提高图像处理的速率, 缩短整个电视节目处理所需时间。
第五, 为了避免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进行图像处理中影响信号质量和网络开销, 可以采用先进的多格式混编技术。
第六, 在进行电视节目模板制作过程中, 要实现设计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模块。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模板制作之前, 注重对素材资料的收集和应用, 并且将其进行分类处理, 方便实现这些素材资料的存储。
第七, 要做好电视节目信息的备份工作,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使用的存储设备价格较高, 所有在电视节目输出后, 可以将其存储在价格相对较低的IDE硬盘中, 降低电视台运行成本的大小。
对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来说, 其制作质量的好坏受制作人员自身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后续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制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不断提升其编辑技能, 从而确保其工作过程中能够采用合适的处理软件和处理工具完成对电视节目的处理。虽然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给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处理手段和特技效果, 但是切不可将电视节目的质量完全依赖后期制作。还要不断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声音和图像质量, 实现其和谐统一, 降低电视节目后期处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难度。
4 结论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现阶段进行电视节目处理的主要工具, 能够实现电视节目质量的高效处理, 是电视节目从模拟到数字转换的一个过渡, 实现了对电视节目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电视节目信号的处理更加快速和方便, 同时能够方便的完成电视节目信号中各种三维特效的添加和应用。虽然非线性编辑系统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摘要:电视节目中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多种制作方式,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在传统线性编辑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克服了传统线性编辑系统对存储空间和编辑方式的限制, 完成对电视节目信号的随意编辑。同时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处理方法 , 能够避免信号多次复制和使用之后质量降低的问题。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 降低电视节目画面的质量。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系统,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国庆.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视频制作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1.
[2]黄桂明, 莫子瑛.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特点及其应用——以EDUIS为例[J].科技信息, 2013.
[3]李家森.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
编辑应用写作 篇9
每首民乐都有它的故事,有的是优美的诗歌,有的是凄美的故事,但不是每个故事幼儿都能听懂,如著名的爱情故事《梁祝》,我们把故事进行改编,并在改编的基础上,从长长的乐曲中选取3~4段乐曲,让精简的故事和选取的乐曲段落匹配。如《梁祝》这首民乐,我们可以把故事简单地改编为: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梁山伯,一个叫祝英台,但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太友好,常常吵架,也不让他们两个人做好朋友,他们两人非常伤心,就变成了蝴蝶,成双成对,非常快乐地在花园里飞,有时他们会遇到危险。简单的故事配合简短的乐曲,对幼儿欣赏民乐有很大的帮助。而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课件直观地展示民乐,将故事和民乐结合起来。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老鼠娶亲》,经故事改编和音乐截取,设计了四大段落的音乐欣赏内容,以动作来表示,分别为:吹唢呐、敲大鼓、抬花轿和跳红绸舞。我们可以借助课件,用Flash8.0来制作四段不同动作的形象,并插入音乐,让每个动作动画和音乐段落相匹配。民乐课件的辅助,对幼儿自主学习欣赏民乐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软件编辑,为民乐欣赏打基础
在民乐欣赏活动的准备阶段,最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剪辑处理和课件的制作,而这需要幼儿教师选择简便实用的应用软件才能实现。
1. 音乐截取中的注意点
我们的民乐经改编后需要处理的效果一般有分段、变速、变调等,而涉及具体的软件技术为音乐的截取、合并、变效果(变速、变调、变音色等)。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Cool Edit2.0是非常方便和实用的声音编辑软件,其能快速导入音乐,并用分割和拖曳工具能简便实现音乐的截取和合并。一般我们给幼儿欣赏的民乐都会让幼儿注意里面的乐器、节奏或者音色,我们同样也可以用Cool Edit2.0来做效果。以《百鸟朝凤》为例,音乐是用传统乐器唢呐演奏,其音色尖锐、快速,幼儿很难掌握其节奏,因此我们可以用变速器来减慢音乐的速度,但同时保持音高,在点击变速后还可预览效果,直到我们做出适合幼儿理解能力的速度。在应用Cool Edit2.0这个声音编辑软件时,我们必须注意:首先,保存的格式最好是MP3,方便导入其他软件制作课件;其次,我们制作的民乐是供幼儿欣赏的,整首歌曲的长度不可超过一分半钟(在制作时可以在Cool Edit2.0的时间轴上看歌曲长度);最后,编辑音乐时多制作几个不同的版本,以便在实际组织欣赏活动中能用到。
2. 课件制作时的着重点
如果说音乐剪辑是民乐欣赏活动的基础,那课件制作就是欣赏活动的重要过程。它不仅能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熟悉活动流程和教学重点,还能提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我们制作的课件必定是画面丰富但层次清晰、形象生动但呈现简单、内容多样但不失要领。首先,必须选取适合幼儿教师制作课件的软件,Flash是幼师较能接受的课件制作软件,以制作Flash课件为例,我们一开始要做的是熟悉整个活动的组织流程,然后设计制作大纲,一般大纲分为:封面、民乐故事、人物的分析、欣赏音乐、巩固练习。因此,我们的课件不可以太长,要简便操作。Flash很适合做故事课件,但不适合做整个活动的操作课件,因为Flash的互动性不强。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其他操作流程可以借助互动式白板来呈现。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有制作白板课件的能力。白板课件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可以在制作时按照上述流程制作,整个白板课件不能超过7页,以保证课件的实用和美观。在制作白板课件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考虑幼儿的兴趣,灵活预设活动组织中的功能应用,如应用隐藏功能、透视镜功能等,这些都要在预设的情况下才能制作出好课件;二是注意重点,民乐欣赏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民乐欣赏,而不是故事倾听,因此,至少在课件中民乐出现得越早越好。
3. 课件灵活应用,实现各软件的强大功能
课件的制作是非常费时且有条理的,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的同时将整个民乐欣赏活动熟练掌握。而在活动组织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如白板课件中,原本这一页插入的图片,不小心被删除了,导致教师紧张、课堂失控。所以,在制作课件后,我们必须熟悉课件中的所有操作步骤和方法,如图片的应用,我们要熟悉怎样让图片隐藏、变化大小、替换其他图片、不见了怎么导入等,这些是在活动前必须掌握的。当然,最好的课件是课堂上直接制作呈现。如在民乐欣赏《采茶舞曲》中,我们可以事先导入相关图片,根据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共同制作图谱,教师现场将图片拖入并排列,这样就更直观有效,但同样要求教师在活动前熟悉软件功能和课件。
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及应用 篇10
1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一个扩展的计算机系统, 它的一切操作都符合计算机的操作规范。所谓“非线性”是指不以线性方式为工作流程, 即它突破了以往在线性工作环境下操作者必须以节目时间先后为顺序的操作模式。在非线性工作方式下, 操作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对象, 不必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简单说, 就是剪辑时不用像编辑磁带那样来回地快进或是到带来搜寻画面。在传统编辑方式下, 通常需要多台设备和多位技术人员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在传统节目制作过程, 制作人员对节目完成后的修改非常头疼。因为线性编辑无法快速方便地进行修改, 有时只能依靠复制来达到目的。这不仅影响图像质量, 也延长节目制作时间。而非线性编辑系统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非线性编辑, 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节目进行剪接, 修改时无需复制。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计算机磁盘记录方式下, 每一段素材都是以一个计算机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 借助编辑软件, 可以自由地组合这些文件来完成整个节目的编辑工作。如果需要在已完成的节目中间修改片段, 只需修改相的采集和输出工作, 不能进行编辑。编辑工作需要其它软件来完成。在广播电视行业一般不采用此类软件。非线性编辑除了上述的好处, 还可以借助优秀的第三方编辑软件来完成实现多层画面的叠加, 丰富的特技效果等复杂的后期编
3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
新闻节目在广播节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快制作速度、增加节目信息量和有利于传播是对新闻节目制作的新要求, 非线性编辑系统便是一种满足新闻节目制作新要求的最新技术。我台选用大洋DY3000非线性编辑网络作为制作新闻节目的网络系统。非线性编辑制作新闻比较方便, 首先将记者所拍摄的新闻素材采集到非线性编辑机内, 从素材管理窗口直接施放视音频素材到轨道上, 选中的素材就可以进行编辑, 出点位置的调整、删除、移动、复制等操作, 要调出每个节目, 只要指出它的数据路径就可找到所要的节目, 编辑速度是相当快的。在非线性编辑中, 用鼠标和快捷键可分割、剪切、复制视频镜头, 可在时间线上锁定音、视频的素材, 并把它们放到节目的任何位置, 特技和划像以库中的项目出现, 你可以任意将库中的特技与划像添加到视频轨上。专题片根据情节需要, 特技制作比较多, 修改的比率也大, 使用非线性编辑改变了传统制作的诸多问题。使用非线性编辑简化了操作使用方法, 提高了节目制作的效率和图像质量。
4 对非线性编辑设备的一些看法
非线性编辑系统有许多的优点, 但在使用中仍存在着不足:
4.1 编辑时间
现有的非线性设备仍然生存于传统视频系统的大环境中, 无论它的硬盘多么方便快捷, 仍然无法脱离磁带-硬盘-磁带的工作模式。首先是素材的输入, 由于编辑们的思路经常在编辑时随着节目的进程而变化, 因此, 往往先将尽量多的素材储备进硬盘, 以便运用时得心应手, 再经精选后编辑成片, 最后, 以1∶1的速度输出到磁带上。同时素材的大量输入又占据了硬盘的许多空间, 使得在非线性编辑过程中常因空间不够造成编辑上的麻烦。素材与节目的一对一输入输出无疑使编辑过程加长了许多, 这不能不说是它的一个局限。
4.2 稳定性、安全性
现有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由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固有缺陷及各种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误操作和使用不当造成系统死机, 并造成工作数据的丢失, 这使得它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
结束语
编辑应用写作 篇11
关键词编辑发行协作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
编辑与发行是出版流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编辑工作成果——出版物的商品价值需要发行工作来实现,发行工作完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编辑产品的整体水平。编辑与发行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扩大图书销量,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出版社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由于双方在认知、利益、工作性质、人员结构、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冲突在所难免。
在组织传播理论中,双向依存关系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群体内部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良好的关系会对组织运行产生良性推动,反之,冲突的潜在性反而更高。编辑与发行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双向依存关系,任何一方的行为有效性都取决于对方的协作。
因此,在出版和发行之间展开合理的协作,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障。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文化中的协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体到出版社层面,不是泛指出版社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出版社或出版社员工在出版物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出版社文化背景下,编辑和发行之间先前的那种“总想证明对方不行”的思想势必会转变为“尽量通过努力证明自己行”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组织、让对方更好”,编辑和发行之间的无谓冲突自然会减少很多。
2 实际工作中协作
2.1选题策划
在大多数的出版社中,选题论证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发行人员的声音;部分出版社会让发行人员参加选题论证会,但一般是在编辑的选题成型甚至已经成稿并经过了编辑部内部的讨论之后。在论证会上,发行人员迫于种种压力,多数是说好话,至多是婉转地提出一些希望,轻易不会全盘否定某个选题,但真正到了出版物成形并进入发行阶段,尤其是当某书的市场反响不佳时,发行人员很可能以种种理由拒绝重视某书的发行工作,从而引起与编辑的矛盾。
编辑人员相对于发行人员,在接触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充分鼓励发行人员的协作参与,对于提高选题质量、改善图书市场预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出版社领导首先对发行人员在选题策划和论证过程中的作用给予高度重视,编辑在策划选题的过程中要主动与发行人员沟通,要及时听取并高度重视发行人员的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选题策划方案。这种协作,一方面可以促使发行人员更为自觉深入地了解市场信息,另一方面使得发行人员对于出版物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后期的销售工作大有裨益。
2.2市场营销
传统观念认为,出版物的营销活动是发行人员的事情,虽然编辑也很关注出版物的市场反响,但往往只是静候结果。事实上,编辑同发行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发行工作中的以下几方面,编辑人员的协作尤为重要:
一是售前支持。编辑从出版物的内容出发,向发行人员分析介绍产品特点、提炼产品卖点、图书的受众群体,发行人员据此选择合适的营销方式,制订完备的营销方案。
二是售后服务。发行人员经常会遇到代理商或是读者对于某类出版物的意见或建议,由于专业所限无法解答,这时编辑就要积极发挥产品设计者的作用,在回复意见的同时也听取了很多好的建议,为工作拓宽思路。
此外,借助编辑的作者资源对一些特定图书(如教材)做市场推广工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3 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协作
当前我国出版社的组织结构设计大都是“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出版社来说,如果管理不当,这两者组织结构设计本身容易会导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性较差。鉴于此,有些出版社在尝试“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设计。即一个出版社按地区或按出版物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实行单独核算,独立运营,出版社只保留人事决策,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把出版社的大目标分解到事业部,事业部包括编辑、发行两种人员(甚至出版、财务等更多成员),这样使得编辑和发行之间的利益关联更为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沟通更快捷、协作更易行,有效避免某些冲突的产生。
视频编辑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篇12
1视频编辑计算机技术概述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编辑和制作, 要求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专用软件快速处理信息, 通过计算机平台初步整理视频编辑所需要的素材, 通过视频的主要运行环境和相应的后期处理来达到高效的视频编辑。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视频编辑, 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提供的软件对一些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 比如图像、文字或者视频等。那么如何进行视频信息和数字信号的转化就是视频编辑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视频信息是模拟信号, 如果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 必须经过采样、量化等方式将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到计算机中, 稳定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经过视频编辑等相应处理。
除此之外,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同步视频和音频。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息都是单一的图像画面, 称为帧。这种数字信号是由0和1的脉冲信号组成的, 具有离散性和不连续性, 是依据计算机技术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标准设定的, 但是在进行音频同步时, 输入设备是摄像机等, 显现的连续的模拟信号, 是依据模拟技术的应用标准而设定的。
2计算机技术在视频编辑领域的作用
从专业角度分析计算机技术在视频编辑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 应用计算机技术为视频处理提供了多种可能, 使得视频的制作更加灵活多变。采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编辑的多种功能, 这种非线性编辑系统将会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中提到。主要工作方式是将各种视频放到一个统一环境之中, 包括声音、字幕、图像多个方面, 可以实现的功能有普通的剪辑工作, 特殊的任务处理, 画面的转换和播放速度的控制等。将素材进行封装, 在计算机硬盘中可以做到随用随取, 点击相应功能按钮就可以进行视频编辑。例如, 某企业需要制作一份日常工作视频, 需要用到多画面叠化处理, 传统视频编辑方式无法一次性完成并且随时监测生成效果, 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功能。而且, 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和厂家连接, 接受各种固定格式的视频处理规格。
其次, 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对于各种格式的资源都可以有效利用, 如分离信号、模拟分量信号、 复合信号和数字分量信号接口等, 能提供各种格式的录像接口。更重要的是对于同一个视频资源, 编辑者可以随意快速截取和编辑, 十分方便快捷, 这样便可以把这些视频资源的素材按照视频编辑者意愿来排列组合, 可以在本地系统中编辑出很多不一样的版本, 从而在中间选择出一个最好的版本使用, 这样便可以完成一个视频短片的制作。
具有增强节目质量的作用。从非线性编辑的角度来说, 制作视频所需的大量素材都可以直接从很多地方采集到硬盘上, 不像线性编辑时一帧一帧存录计算那么费时费力。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频编辑工作中有着十分强大的制作效果, 并且工程省时实力、简便快捷。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存储, 从接收视频素材和音频信息到特效处理都实行数字化处理, 这样就可以排除掉很多不必要的因素干扰, 即使经过无数次复制都不会影响信号。在系统录制的过程中, 只需要经过素材输入和成品输出两次转录。其中所有的技术性效果都是在计算机中进行的, 包括声音的编辑等。
3计算机技术在视频编辑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图像处理效果越来越多样化, 成片品质也参差不齐, 但这也使视频编辑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更加有效, 被大众所知也被更多人使用, 视频传递也更加多样与迅速。近些年来, 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视频技术逐渐成熟, 在制作视频时非线性编辑视频的处理方式已成为核心工具。因为现在的图像分辨率较大, 图像较复杂, 传统的CPU或板卡是无法实现的, 并且专用板卡价格十分昂贵。所以为了增加视频的专业效果, 可以采取数字视频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无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渐成为编辑市场的主要产品。想要增强视频编辑效果, 更好表达出视频编辑人员的理念, 可以视频编辑中应用数字视频制作技术, 对视频画面进行技术处理, 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MPEG-2视频编码系统及关键技术。MPEG-2图像压缩的原理是利用图像中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两种特性。 一幅图像是由若干像素点组成的, 而空间相关性就是一个像素与周围的某些像素在亮点和色度上存在一定关系。时间相关性就是一个节目中的一个情节和若干图像序列构成的关系。这两种相关性能够保存大量冗余信息, 如果能将这些冗余信息去掉, 只保留少量非相关信息进行传输, 就可以极大节省传输频带, 而接收利用这些非相关信息。
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视频中的应用。在数字视频制作技术和视频编码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高速便捷的网络和各种硬盘存储技术不断问世, 改变了繁琐的电视制作过程, 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有巨大推动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制作方式, 令视频编辑领域进一步发展。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普及, 电视制作更加简便省力, 可以由更少的人力、物力创作出更完善的作品, 不仅提高工作效率, 还提高作品质量。
4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
现如今, 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 视频编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市场上各种视频编辑软件随之而来, 它们有着简洁明了的界面和简便的操作方式, 受到大众的追捧和喜爱。如日本Canopus公司的EDIUS, 由Adobe公司推出Adobe Premiere和Adobe After Effects, 由SONY公司发布的Sony Vegas, 还有大众接受度非常高的会声会影系列软件等, 都是非常优秀的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
EDIUS非线性编辑软件专为广播和后期制作环境而设计, 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EDIUS拥有完善的基于文件工作流程, 提供了实时、多轨道、多格式混编、合成、色键、字幕和时间线输出功能。同时支持所有DV、HDV摄像机和录像机。
Adobe Premiere是一款编辑画面质量比较好的软件, 有较好的兼容性, 且可以与Adobe公司推出的其他软件相互协作。目前, 这款软件广泛应用于广告制作和电视节目制作中。 Adobe After Effects简称“AE”, 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 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 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还可以高效且精确地创建无数种引人注目的动态图形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利用与其他Adobe软件的紧密协作和高度灵活的2D和3D合成, 以及数百种预设的效果和动画, 为电影、视频、DVD和Macromedia Flash作品增添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Sony Vegas具备强大的后期处理功能, 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合成、添加特效、调整颜色、编辑字幕等操作, 还包括强大的音频处理工具, 可以为视频素材添加音效、录制声音、处理噪声。
会声会影不仅提供家庭或个人所需的影片剪辑功能, 甚至可以挑战专业级影片剪辑软件。适合普通大众使用, 操作简单易懂, 界面简洁明快。该软件具有成批转换功能与捕获格式完整的特点, 虽然无法与EDIUS、Adobe Premiere、 Adobe After Effects和Sony Vegas等专业视频处理软件媲美, 但以简单易用、功能丰富的特点赢得了良好口碑, 在国内的普及度较高。
5结语
通过上文对视频编辑计算机技术的主要概念描述以及它在视频编辑中发挥的作用, 再结合视频编辑中主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电视行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是必然发展趋势, 这使得电视领域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视频编辑不再局限于同一个部门, 可以进行各部门合作甚至是优秀资源共享, 这种创新可以极大提高电视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有益于电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希望计算机技术可以进一步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电视行业以及其他多个行业。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大力支持开始飞速发展, 带动了许多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在电视行业,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视频编辑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电视制作在进行信息化处理时会着重考虑音频、视频等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在信号的产生、处理和接受整个过程中, 计算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视频编辑计算机处理技术出发, 联系计算机技术在视频编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主要应用方法, 最后重点介绍视频编辑中常用的计算机技术。
关键词:信息时代,电视行业,视频编辑,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唐振.图像与视频特效编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张洋祥.非线性视频编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处理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3) :834.
[3]薛元昕, 尤晶晶, 高小林.Premiere视频编辑技术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07 (4) :12-14.
【编辑应用写作】推荐阅读:
非线性编辑系统应用10-10
非线性编辑系统及应用10-16
非线性编辑的应用软件10-20
编辑与编辑意识11-10
少儿编辑10-13
编辑职能05-13
软件编辑05-16
编辑选择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