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中心

2024-09-24

高校学习中心(精选12篇)

高校学习中心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 网络学习成为高校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形态、眼神等激励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然而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由于师生的时空分离, 教师不能及时的运用激励手段来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因而导致学习者学习动机、兴趣日益衰减, 没毅力继续学习, 结果造成一些学习者中途退出学习行列。网络课程既凝聚了教学内容的信息, 又融会了教师的激励措施, 即应该具有激励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本文就围绕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作用、设计具有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网络课程等问题展开探讨。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传统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但现代教育心理学赋予这一概念更多的含义。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一般称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 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动决定成分, 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求, 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 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也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由内部学习动机激起的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 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例如:有的儿童对阅读文艺作品很感兴趣, 一有空就读文艺作品, 从中不仅获得知识, 而且获得语言表达技能。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获得和保持长者们 (如家长、教师等) 的赞许与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求。后两者也称外部动机。无论是内部学习动机还是外部学习动机, 都是促使网络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的支持性条件。

2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网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面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大量的信息和无人监督看管的情况下, 学习者能主动地、积极地、独立地选择、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对网络学习的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

2.1驱动功能

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 教师和学习者处于一种相对分离的状态, 学习效果如何, 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 它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高涨的学习热情, 驱使学生积极采取一系列学习行为去接受信息, 并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2导向功能

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对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手段作出自主选择, 相对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面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 学生容易迷茫困惑、无所适从。而学习动机犹如指南针, 能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有意义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避免无关信息, 采取有意义的学习行为, 直到实现学习目标。

2.3维持和监督功能

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是网络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学习动机就如“加油站”, 不断地给学生打气加油。

3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影响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非常广泛的。一般认为, 和其它领域的学习动机一样, 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也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内部学习需要、外部学习诱导和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需要是教育发展的根源,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学习需求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 这种愿望和意向是驱动主体学习的根本动力, 也称内部驱动力。内部学习需要是最根本的驱动力。外在学习诱导是指外界环境施与学习者的诱导和产生的压力。人是一个“社会人”, 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和影响, 如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就像很多中国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 但为了出国, 不得不学习英语。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激发网络学习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对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Schunk (1984) 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层面, 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耐力, 而且能将学习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过程。

4激发和维持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机

网络课程中融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激励方法。网络课程在激励作用方面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进而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对网络学习而言是这样的重要, 但目前我国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实状况不容乐观。而且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发展到现在其有效性还受到怀疑, 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切入点来增强其有效性。所以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强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考虑到它的影响因素和网络课程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设计出既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网络课程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途径。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设计这样的网络课程。

4.1设计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 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 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 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 第二, 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第三, 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以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同样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 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必须让学习者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 这样, 他们才能明确成就的性质, 进而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就活动。

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为学习者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要考虑到网络学习自身的特点, 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近期的、简单的目标, 使学习者看到从事复杂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认识到自己还有潜力可挖。如教学目标可包括课程教学目标, 章教学目标, 节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点教学目标等4个层次。但它们有着层次区分和领域划分的体系, 并逐层体现细化。第二, 教学目标要有灵活性和贴切性。由于网络学习者大多数是成年人, 他们是带着工作或生活中的需要来学习的, 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贴切性, 允许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有所选择。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 也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4.2设计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将网络课程所表现的知识内容按照网络教学环境的需要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重组, 并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特点, 选择各种不同的资源类型, 使教学面容以更适宜于网络教学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为了使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 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内容设计时应该注意几点:第一、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浓厚兴趣。第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 新颖有趣, 有适当的难度, 有启发性, 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应该不断动态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

4.3提供简单实用的交互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是对话, 也就是网络学习中的“交互”。根据穆尔的交互分类理论, 网络教育中存在三种交互类型, 学生与内容的交互, 师生间的交互, 生生间的交互。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交互, 能确保交互的有效进行, 能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师生和生生的交互设计中, 可以通过NetMeeting, 聊天室, BBS, E-mail等形式来实现。在设计学生与内容的交互时, 交互不应该只是单向进行的, 内容作用于学习者, 学习者也应该作用于内容, 允许学习者对资源进行相关的操作、添加注释、发表感想, 提供笔记本、小字典、书签等等。同时, 网络课程应当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

4.4设计能给予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的作业测试

作业和测试在维持学习者积极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作业测试的设计时要注意几个问题:①提供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W.汉尼 (Wslt Haney) (1991) 的研究发现, 及时反馈是学习本身固有的成分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并指出, 立即给予反馈都比测验完成一天后给予反馈更有效, 同时还指出指导学生怎样确定正确答案的反馈比仅仅指出对错的反馈更能促进学习。②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或对他们来说更富有意义的题目的机会。③评分要公平, 且平分机制要公布。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可知, 学习者的得分的公平性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影响。

4.5提供激励性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具有激发学习者行为动机, 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作用。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必须具备下列性质。第一、尽可能提供肯定性评价。肯定性评价能使学习者受到鼓舞, 产生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 从而不断地提高成就动机, 焕发积极的热情, 做出更大的努力。第二、实行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学习者的评价, 尤其是一些差生以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要降低评价标准, 在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尽可能挖掘学习者的长处, 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评价要努力着眼于指导和帮助被评对象改进学习, 取得更好的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 在一定限度内, 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提供对学习和进步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当学生学会反思他们的个人成就时, 他们就学会了在他们的能力限度内进行学生。

参考文献

[1]童金皓, 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J].现代远程教育, 2005, (3) .

[2]冯锐, 张浩.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策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2005, (9) .

高校学习中心 篇2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学习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学习计划1

一、制定目的:

推进班级整体学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提高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

实现整体和个人取得优异成绩。

二、计划内容:

1。考勤:保证每个人按时上课,由学习委员及宿舍长协助统计考勤情况。

同时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占座。

2。自习:每周班级组织两次集体自习,时间为周一、周三晚上7:00~10:00,并要求考勤。

其他学习日由宿舍长自行安排时间。

3。教学相长,互帮互助: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由优秀的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及知识归纳,在集体自习或其他时间与班级同学交流。

同时以宿舍为单位,加强学习交流,一对一结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4。资源共享:将优秀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集体邮箱,共同分享。

5。认真做好考前动员,考试分析,总结各种考试的经验。

三、目标

经过上述努力,相信我班一定会班风正,学风浓,并在期末考试中位列年级前四名。

四、奖惩措施

1。对于那些对班级学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个人及宿舍集体给予班级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2。对迟到者等违反班级规定的同学在每次班会中给予通报批评。

3。以上奖惩都将记入班级情况记录表。

后记:谨此鼓励全体热能5班的成员努力!努力!再努力!

高校学习计划2

目标与任务

在学习部现有的基础之上,从下届新生中吸收强势的新鲜血液组成新的学习部团体,完成自身的换届更新。继续开展以前部内优秀的活动项目,策划新的特色活动。同时,努力做好由学院、主席团下达的各项任务,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力争成为让学院老师、主席团、同学们满意的部门。

现状的分析

一、现有的优点:

(一)学习部由主席团一名成员直接负责管理,有利于加强上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便于两者的工作开展。

(二)由学习部组织或配合学院、团委的工作,如先进班集体的创建与评比、学风建设月活动,督促各年纪各班努力向优秀班集体发展。

(三)学习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配合其他部门活动、工作开展,可以体现出学生会团合作的意识。

二、尚存的问题:

(一)部内自身的发展和部员的管理有待改善,需从下届新生中选拔着实负责的成员,增加工作效率。

(二)学习部与学院各班学习委员交流甚少,没有达成相互沟通以进步的意识,需及时向学院老师传达院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学习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活动需要更多创新与时效性,抓住时间、考试安排(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各种契机进行。

解决方式与措施

一、加强人员组织与管理:

从下届新生中选拔新成员6人(争取每班一人)组成新的学习部;组织各班学习委员成立院学习委员会,旨在了解和督促各班学习情况。

学生会学习部

部内成员

学习委员会

(一)部内成员职责:积极参与学生会各项活动,自觉自主地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

负责学习部活动项目和日常工作;掌握本班的学习状况,与本班学习委员负责班内的学习风气建设;严谨自我,做好学习部榜样。

(二)学习委员会职责:认真负责班内的学习工作,掌握所有班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定期召开交流工作会议,向学习部提交班内学习状况总;做好日常中老师和学生们的串接工作。

(三)学习部考核与评优制度:

1)每次例会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两次视作缺席一次;(请假需提前)学期请假次数不得超过会议总数的三分之一,否则取消其评优资格;

2)每次由学习部主办的活动后,部员需提交活动个人总;

3)部员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良好,团协作努力办好每一次活动;

4)与班级学习委员的交流情况:根据班级学风考察;

5)鼓励优秀活动创意和想法,要求部员培养实干能力;

6)评选优秀的方式为部内8人不记名投票和平常考察综合决定。

二、第一学期活动安排与简单方案

(一)学习部日常工作:

1)召开部内工作例会(每两周一次,紧急情况除外),分配近期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位部员;

2)召开学习委员会议(每月一次),交流讨论班级的学习和上课状

况,对班级的近期学习情况进行总和计划。

3)配合协助团委开展先进班集体创建工作。

高校学习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英语教学全程的有效性,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内容:

1、学校组织学校全体老师进行以生为本,“三化”高效课堂的培训、学习培训高效课堂22条、“时间与效益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每周一课、高效课堂的教师论坛及教法模式的研讨,解释高效课堂的含义,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

2、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积极高效课堂学习,学习“三化”高效课堂的培训材料,学习培训高效课堂22条,洋思与人才学校3331教法模式,“三环七步”教学法及县教研室的历史学科指导意见等学习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教师个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安排:

我严格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制定了自己的计划安排,如下:

1、启动阶段:(20xx、11),主要学习学校组织的以生为本,“三化”高效课堂的培训、学习培训高效课堂22条、“时间与效益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高效课堂的教师论坛及教法模式的研讨等。

2、实施阶段:(20xx、12—20xx、4),学习县教研室的英语学科指导意见,按照其要求设计好教案、教学模式及教学环节,上好高效课堂。

3、总结阶段:(20xx、5—20xx、7),我要做好高效课堂工作总结,全体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4、交流推广阶段:(20xx、9—),听高效课堂课,讲高效课堂课,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高校学习计划4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的方式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就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导演”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十八大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及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深入贯彻我校“展示、交流、训练”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可持续能力发展为本,结合我校实际,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实施”高效课堂”。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确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3、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评方式”的转变。

三、实施细则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式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讲),单项(师—生),单一(教材),滞后(反馈不及时)被动的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秉承”通过学生,为了学生,围绕学生,激发学生,服务学生 ” 的遵旨,实现教师真正的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共成长。

(二)明确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

教师的课堂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达成为核心,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人人学会是目标。每个老师都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该掌握的当时掌握;该会用的当堂运用,该检测的当堂检测。

(三)改进学习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师课堂教学中要一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人数,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二要看学生的参与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畅,态度是否积极认真,公式运用是否正确。关注学生才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致力于高效课堂。

四、课堂流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学习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车行高速,既无法回头,又有时速限制,只有到了出口时(下课时)才可以松一口气。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又学得快乐,唯一途径是构建高效课堂。为了达到“高效课堂”,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

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即重要一环。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我们要把好备课关,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有效整合,设计出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法灵活,学法指导有效的教学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达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

二、有效组织教学,课堂精讲多练

课堂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备课固然重要,但不能有效组织课堂,再好的教案,再好的讲解,也是无效的,在上课时,要关注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能光自己唱独角戏,任务完成就算完事,力争当堂讲授的知识当堂掌握,做到有效教学。另外还要精讲多练,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重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练还要有机结合,讲一讲,练一练,每次讲解不超过5-10分钟。老师要作好示范者、引导者、指导者,确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课授完后,要注意两基落实,作业练习当堂完成,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及时反思,取长补短

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一环。每节课上完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若拖堂了,要找出原因;若有知识没掌握,要认真思考自己哪点没讲到,课后及时弥补。总之,每节课上完后,要勤于反思,发扬优点,及时改正缺点。久而久之,不断坚持,使自己的课堂力争达到高效。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课余时间,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灵宝市“高效课堂”基本标准、基本形态及基本过程和“高效课堂”达标评价表,正确解读“高效课堂”,提高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并时时用以对照自己的课堂,力求自己的课堂轻负高效。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制定的计划为准则,认真去做,力争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

高校学习计划5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年学初,很荣幸的这学期在同学们的选举中成为班级学习委员,能够为大家服务。在分析了同学们为何在上学期没有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做了一些计划来辅助自己的工作。

一、总结大家的言论以及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我认为同学们在上学期没有取得较好成绩主要有如下的原因:

1、同学们刚从高中升上来,以前受高中生活的束缚无法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解脱了,就有点把持不住了,总想着怎么玩,怎么快乐的生活,在学习方面也就不那么关心了,学习的压力比以前轻了,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自然不愿学习。

2、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上大学而不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没有做学问的精神。现在上大学了,梦想实现了,没有梦想的支撑,就变得迷茫,找不到行动的方向,找不到行动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学习不是,不学习也不是,在摇摆不定中就把时间度过了,结果学习成绩就不太理想。

3、大学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十分的令人满意,某些课程枯燥无味,激发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反感,最后导致逃课现象的泛滥,逃课成自然成习惯了,学习就被抛脑后了,成绩自然不太好。

4、校园对同学们而言,是一个比较安全,比较安逸的场所,不能让人产生斗志或是产生让人想要保护自己的欲望,最后的结果就是无法产生实际的行动保证自己较好的成绩。

二、在总结以上原因的基础上,我这学期的初步计划是:

1、抓好同学们的上课出勤率,对无故旷课的同学做思想工作;

2、记好每个老师的作业,多提醒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交发同学们的作业;

3、帮助同学们解决好学习必需品的问题(如:教材的订购、上课用品的借还,教室的申请、下学期课程的安排);

4、深入广大同学中,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同学们服务;

5、努力配合老师的工作,成为老师与同学们交流的纽带,同学们的意见可通过我转达给老师们;

6、密切留意教学秘书处的各项通知,并及时将消息通知传达给同学们;

这就是我的初步计划,按计划行事不但需要坚强的毅力,还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同学们的监督下,在坚持“三心”原则——信心、耐心、恒心的基础上努力践行自己的计划安排,将工作及时顺利完成。这计划在实践中还会不断的完善在不断完善中施行。

高校学习计划6

我和陈同学,于年月出生于,是一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二年级本科生,现在就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对于,我的如下懵懂的了解,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国家,同样是传统的东方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无论是在语言、文字上,还是在传统的建筑、服饰、饮食文化上,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色彩,更令人向往的是,现代的在各方面,如科技、教育、艺术等都飞速发展着,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我希望能到学习,并选择了汉阳大学师范学院中的计算机教育学科专业,此专业与教育技术学相近,经过了大学两年的学习,我渐渐熟悉并能够较好地驾驭这个专业,望学校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到继续深造。假如我有幸到学习,我将按照下面的计划学习、生活。

(一)明确学习目标,近期内先学习韩语,打好一定的语言基础,并多查找资料更深入地去了解的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月,这是到达的第一、第二个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认识学校的概况、结交新同学、适应新环境是此阶段的重要工作,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身边的外国朋友、亲身实践是来完成此项任务,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交换生的责任和义务,为华师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月,这是到学习的中间阶段,也是转折点。

第二项计划完成的情况会影响接下来的几个月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前一项计划一定要尽可能完美地完成。不可否认,各项经济水平都比中国高,相应地生活水平也高,到学习,这种开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的。为此,在这三个月里,我会勤工俭学,在学校里当中文老师或者到外面做兼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学习,半工半读,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一定数目的收入,既能够与人打交道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何乐而不为呢?月份将有其中考试,我想这正是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大好时机,我将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以饱满的信心迎接交换生的第一场正式考试。

(四)月,这是大学期末考试时间,我会比在华师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备考,不仅是因为韩语教学,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证明中国人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争取拿到优异的成绩。

(五)年月,这是学校的寒假时间,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放弃回国休假的机会,将会选择留校学习。

这期间主要是反思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订下下半学年的计划,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己该如何改善、反思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六)月,新学期的开始,对比上年的自己,我应该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应该能够克服一切的困难来完全融入到的生活中,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

(七)月,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后期的学习。

(八)月,回国阶段。

总结这一年的交换生活,并且构思好回国计划,把自己在所学所感所思综合应用,为自己的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然,计划是时刻变化的,上面的几点只是一个轮廓,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学生的认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争取早日报效祖国。

高校学习计划7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具体策略: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高效课堂建设关系学校的高品位发展、教师的高水平发展和学生的高智能发展,利在当今,功在长远。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平时、抓细节,才能有效地改变我们现今不太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使高效课堂计划结出丰硕的成果。

高校学习计划8

一、制定目的:

推进班级整体学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提高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实现整体和个人取得优异成绩。

二、计划内容:

1、考勤:保证每个人按时上课,由学习委员及宿舍长协助统计考勤情况。同时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占座。

2、自习:每周班级组织两次集体自习,时间为周一、周三晚上7:00~10:00,并要求考勤。其他学习日由宿舍长自行安排时间。

3、教学相长,互帮互助: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由优秀的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及知识归纳,在集体自习或其他时间与班级同学交流。同时以宿舍为单位,加强学习交流,一对一结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4、资源共享:将优秀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集体邮箱,共同分享。

5、认真做好考前动员,考试分析,总结各种考试的经验。

三、目标

经过上述努力,相信我班一定会班风正,学风浓,并在期末考试中位列年级前四名。

四、奖惩措施

1、对于那些对班级学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个人及宿舍集体给予班级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2、对迟到者等违反班级规定的同学在每次班会中给予通报批评。

3、以上奖惩都将记入班级情况记录表。

后记:谨此鼓励全体热能5班的成员努力!努力!再努力!

高校学习计划9

上学期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结果是学生基本上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也得到锻炼,不足之处在于我们没有充分调动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必须努力在这学期的各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现在制定这个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一、目标和要求

1、学生能够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学以致用,考试成绩优异;同时,我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大家积极备战大学英语四级和区级计算机考试,力争一次性全部通过;同时,鼓励每个人学习其他技能并获得认可。

二、方法和步骤

总的方面是团结全班同学,互相配合,做好班级工作,特别是我们两个学习委员之间的工作。同时要与各小组领导、兄弟汉语学习委员会成员沟通,做好xx中文系的班风学风建设工作。

认真做好日常工作,加强与老师、同学的沟通,平时与组长保持联系,关注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收集学习方面的信息和意见,及时上报。同时,及时告知全班关于信息反馈给辅导员。

每月的信息反馈会同时发到班级的qq群论坛,让同学们同时得到反馈。同时将辅导员和老师反馈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进行整理,发送到班级qq群论坛。积极与老师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三、时间安排

1、第一周到第五周,集中精力计算机考试,调动大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2、每月参加一次同学间的网络竞赛;六月是期末考试动员。

3、每个周末和月底做一个学习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四、几项措施

1、成立一个敢于工作、互相帮助的学习小组。团队成员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委员对教师负责。

2、大班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一班和二班;以小组为单位,鼓励七个六人小组开始正常的学习竞赛。

3、月底和学期结束时,根据各组的综合表现,对1个模范组和3个优秀组进行评定,并给予表彰奖励。这样鼓励大家积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积极回答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快速成长。

4、开展智力问答活动,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理解力;就大学生问题进行问题讨论比赛或辩论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游览风景名胜和文化场所,了解神秘而美丽的中国文化;与越南学生的友谊聚会;与04级兄弟姐妹一起庆祝实习,召开交流会,缅怀学习和实习经历;继续为名师举办系列讲座,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根据学校班级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条件,适时开展活动

高校学习计划10

上学期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是同学们基本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且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不足是没有完全调动大家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努力在这个学期各方面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现作此计划以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一、目的和要求

1。同学们能够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拿到计算机一级证书,大家积极备考大学英语四级和区一级计算机考试,争取一次全部通过;同时鼓励大家学习其他技能并获得认可。

二、方法和步骤

总的方面就是联合各位班团干,大家互相配合,做好班级工作,尤其是我们两个学习委员之间。同时还要和各个小组长、兄弟班汉语言的学习委员互相交流,共同搞好xx中文系的班风学风建设。

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加强与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平时就和各小组长保持联系,关注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搜集有关学习方面的信息和意见,并及时上报。同时,向辅导员反馈的信息意见及时告知全班同学。每月上交的信息意见反馈同时将上交原稿发到班级的qq群论坛,使同学同步获知反馈的意见。同时对辅导员和老师反馈下来的解决方案或办法,整理成文,发送到班级qq群论坛。积极与老师沟通,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理解。

三、时间安排

1、在第一周到第五周,集中全力抓计算机考试,动员大家并在同学中开展互帮互助。

2、每个月搞一次同学间的联谊比赛;六月是期末考试动员。

3、每周末和月末作学习总结,汇总经验教训。

四、几点措施

1、成立敢干敢超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组员之间合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组员队组长负责,组长对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委员对老师负责。

2、大到以班为单位,分为一班和二班;小到以组为单位,七个六人小组,鼓励之间展开正常的学习竞赛。

3、在月末和学期末,根据各组综合表现,评定出模范小组一个和优秀小组三个,总结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借此鼓励大家积极完成专业课学习,积极回答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是自己真正的迅速成长起来。

4、开展智力竞答活动,调动对知识的渴望,增进同学了解;问题研讨比赛或就大学生问题的辩论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参观风景文化名胜,了解探究神秘美好的中国文化;与越南留学生联谊聚会;向04级师兄师姐庆祝实习,并开交流会,记取学习和实习经验;继续举办名师讲座系列,促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根据校院班级不同的时地情况相应的开展应时活动

高校学习计划11

我和陈毅同姓,名为明静,于年月出生省,是一名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读二年级本科生,现在就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对于,我的如下懵懂的了解,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国家,同样是传统的东方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无论是在语言、文字上,还是在传统的建筑、服饰、饮食文化上,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色彩,更令人向往的是,现代的在各方面,如科技、教育、艺术等都飞速发展着,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我希望能到学习,并选择了大学师范学院中的计算机教育学科专业,此专业与教育技术学相近,经过了大学两年的学习,我渐渐熟悉并能够较好地驾驭这个专业,望学校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到继续深造。假如我有幸到学习,我将按照下面的计划学习、生活。

(一)明确学习目标,近期内先学习韩语,打好一定的语言基础,并多查找资料更深入地去了解的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这是到达的第一、第二个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认识学校的概况、结交新同学、适应新环境是此阶段的重要工作,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身边的`外国朋友、亲身实践是来完成此项任务,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交换生的责任和义务,为华师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这是到学习的中间阶段,也是转折点。

第二项计划完成的情况会影响接下来的几个月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前一项计划一定要尽可能完美地完成。不可否认,各项经济水平都比中国高,相应地生活水平也高,到学习,这种开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的。为此,在这三个月里,我会勤工俭学,在学校里当中文老师或者到外面做兼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学习,半工半读,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一定数目的收入,既能够与人打交道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何乐而不为呢?月份将有其中考试,我想这正是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大好时机,我将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以饱满的信心迎接交换生的第一场正式考试。

(四)大学期末考试时间,我会比在华师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备考,不仅是因为韩语教学,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证明中国人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争取拿到优异的成绩。

(五)学校的寒假时间,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放弃回国休假的机会,将会选择留校学习。

这期间主要是反思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订下下半学年的计划,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己该如何改善、反思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六)新学期的开始,对比上年的自己,我应该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应该能够克服一切的困难来完全融入到的生活中,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

(七)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后期的学习。

(八)回国阶段。

总结这一年的交换生活,并且构思好回国计划,把自己在所学所感所思综合应用,为自己的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然,计划是时刻变化的,上面的几点只是一个轮廓,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学生的认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争取早日报效祖国。

高校学习计划12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开始。我很荣幸能在这学期的同学选举中成为班级学习委员,能够为大家服务。在分析上学期同学为什么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些辅助工作的计划。总结你们的言论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认为上学期学生没有取得好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们刚刚高中毕业。他们过去在高中生活的束缚下无法自由生活。现在他们自由了,所以他们不能坚持下去。他们总是想着怎么玩,怎么快乐地生活,所以他们不太关心学习。学习的压力比以前轻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自然,他们不想学习。

2、另一个现实原因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目标是上大学,不是为自己学习,没有学习精神。现在,当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梦想实现了。没有梦想的支撑,我变得迷茫,找不到行动的方向和目标,不知道该怎么办。学习不是,学习也不是,我把时间花在游移不定上,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3、大学课程的设置不太令人满意。有些课程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反感。最后,它导致了逃学的泛滥。旷课已经成了一种自然的习惯,学习也一直落在后面,成绩自然不是很好。

4、校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地方。它不能让人打架或想保护自己。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无法采取实际行动来保证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总结以上原因的基础上,我这学期的初步计划是:

1、掌握学生上课出勤率,对无故旷课的学生做思想工作;

2、记住每位老师的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

3、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必需品的问题(如订购教材、借还班级用品、申请教室、安排下学期课程);

4、深入广大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学生服务;

5、努力配合老师的工作,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学生的意见可以通过我传达给老师;

6、密切关注教学秘书处的通知,及时向学生传达新闻通知;

这是我的初步计划,不仅需要坚强的毅力,还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在同学的监督下,在坚持“三心”原则的基础上——自信、耐心、恒心,践行自己的计划,及时、顺利地完成工作。在实践中,这一计划将不断完善和实施。

高校学习计划13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们已经大二了。在这近1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同学一齐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同学彼此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作为连任班长,我决心尽我的力量继续为同学们服务。

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全班同学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的。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将更容易调动大家的学习用心性以及用心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鉴于此,我认为,班级工作应从群众凝聚力中入手。

一、这一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将迎刃而解。所以,我这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下3点:

1、增强同学们的群众荣誉感、增强群众凝聚力。

2、学生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在上一届班委工作基础之上,树立班级形象、争创院级、校级先进班级

二、具体工作计划:

1、用心开展文体活动。在本学期开展二至三次文体活动,比如说羽毛球比赛、男女混合的篮球比赛等,还有,在期中组织一次群众出游,以此到达增强同学间感情及锻炼身体的目的。

2、发挥班级群众的温暖,向每一位需要帮忙的班级成员伸出最无私的援助之手。计划与青年志愿队联系,参与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动,如慰问老人院等。

3、实行班务公开。设立班务公开日(一月一次),是班级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班级里的同学人人都能够参与到群众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争取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

4、建立学习互助对子。让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得到及时的帮忙,同时也能培养同学们的互助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建立互助对子以自愿为原则,构成互助对子后通知班级便可,并根据两人的学期期末成绩在其综合测评中做适当加分。

5、在已建立班级群的基础上,建立班级校友录或博客,在网络上展现班级的风采。班级校友录或博客也能够作为同学们心与心交流的无限空间,让大家更好地溶入到班级体这个大家庭中。还能够建设成为宣传班级形象的阵地,提高班级影响力,方便今后组织交流及活动通知,并有利于先进班级的评定。还要建立个人档案、个人简介,向来访者展示注会4班每位同学的独特魅力。可能的话,还将成为日后用人单位认识本班同学的窗口。

6、在工作方面,班长、团支书及副班长、副团支书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配合,坚持每周开班委会,针对班内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新的对策。班委会由班长或团支书主持召开,应用心准备,保证开会效率。另外,对于班会负责人要做好纪录,以便开展工作。

高校学习计划14

新学期又开始了,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已经大二了。一年半来,我们班同学一起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里同学之间的感情不断加深。作为连任班长,我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为同学服务。

在一个班里,如果全班都拧成一股绳,那么什么都做不了。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下,会更容易调动大家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有鉴于此,我认为班级工作要从凝聚群众入手。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因此,我这学期的工作目标如下:

1、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2、学生以学习为导向,力求通过上一段楼梯达到在班级中的整体表现;同时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3、在前一届班委工作的基础上,树立班级形象,争创校院两级先进班级

具体工作计划:

1、用心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两三项文化体育活动,如羽毛球比赛、混合篮球比赛等,并在期中组织一次群众郊游,增强学生的感受和锻炼。

2、充分发挥班级群众的温暖,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班级成员伸出最无私的援助之手。我计划联系青年志愿者团队,参加一个大型的公益活动,比如去敬老院。

3、实行班级事务公开。设置班级事务开放日(一个月一次)是为了让班级事务更加公开透明,让班里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群众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学生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走上一段楼梯让班级工作起来。

4、建立学习互助关系。让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增进友谊。互助对子的建立基于自愿原则。组成互助对子后,可以通知全班,根据他们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在他们的综合评价中适当加分。

5、在已建立班级群的基础上,建立班级校友记录或博客,在网络上展示班级风采。班级校友记录或博客也可以作为同学们相互交流的无限空间,让大家更好地融入班体大家庭。也可以建设成宣传班级形象、提高班级影响力的阵地,便于今后的组织交流和活动通报,有利于先进班级的评定。还需要建立个人档案和个人简介,向来访者展示4班每个学生的独特魅力。如果可能的话,它将成为未来雇主了解同学的一个窗口。

6、工作方面,班长、团委书记和副班长、团委副书记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坚持每周召开班委会,针对班里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新的对策。班委由班长或团委书记主持,要精心准备,保证会议效率。此外,班会负责人应做好记录,以便开展工作。

营造高校校报视觉中心初探   篇3

关键词:高校校报;视觉中心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4-0101-02

校报是高校的主导媒体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舆论工具,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繁荣校园文化和培养“四有”人才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校报的读者群——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学识渊博的教师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高校校报正受到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传媒的挑战,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因此,校报也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品位和质量,占领高校舆论主阵地,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营造有利的氛围,而营造校报视觉中心,提高报纸美感,与其他媒体争夺高校受众的眼球,是巩固和加强高校校报地位的一条必由之路。

1视觉中心的含义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报纸,但我们并不是对每份报纸都感兴趣,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各份报纸对我们的眼球吸引程度不同。我们钟爱于那些能给眼球带来愉悦的报纸,眼球之所以感到愉悦,是由于这些报纸有独特的视觉中心,使受众能获取新知识和美的享受。何谓视觉中心?许多心理学家和美术家都对视觉中心下过定义。其中。比较经典的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定义,他最早提出了“视觉接触中心”——CVI(The center ofvisual impact),即“视觉中心”的概念。他以报纸版面设计为例,提出视觉中心就是在短时间内能抓住人们注意力,并能够引导人们沿着编辑的思路阅读下去的亮点。这个亮点,可能是一张图或是一个使人感兴趣的标题或是通过版面的有效分割以及文与文、段与段之间的巧妙组合。如果从知觉的相对性角度来看,视觉中心相当于形象(figure),而版面的其他部分则相当于背景(ground)。形象是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部分,而背景则起烘托形象的作用。可以说,视觉中心是一份报纸的灵魂,是一份报纸的看点,是一份报纸的核心。因此,要提高高校校报的吸引力,必须积极研究如何营造校报的视觉中心。

2怎样营造高校校报的视觉中心

要营造校报视觉中心,首先必须分清稿件的新闻价值大小。新闻价值有5个属性,即新鲜、重要、接近、显著、趣味,具备这几个属性越多的稿件,新闻价值也就越高。高校校报上新闻价值较大的稿件一般是新近发生、事关高校改革与发展、发生在本校范围内、有高校党政领导参加的新闻,其中,特别重要的可列为头条新闻。头条新闻自然就应该放在视觉中心上,选定头条新闻后,编辑还必须运用其他方式来营造视觉中心,使校报不但重点突出,而且富有美感。

2.1根据版式设计的美学原则来营造视觉中心

报纸编辑中主要根据版式设计的美学原则来营造视觉中心,即按照整体观念综合运用版面符号来营造视觉中心。

2.1.1分割

即按照人们视觉注意力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程度,根据一定规律将版面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营造出视觉中心。版面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分割规律是黄金分割律和井型分割律。黄金分割律是一个几何学中的数学比例关系,即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长期以来人们的审美都是遵循这条规律来进行的,符合这条规律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反之,就是不和谐。在版面设计中,我们尽可能地将稿件形状构成符合黄金分割律的长方形,对图片的剪裁也尽可能接近这一形状,然后,我们再把相应的内容放置于较大的板块中,就能营造出视觉中心,吸引人们首先阅读那部分内容。如《昆明医学院报》第245期第一版的设计是围绕该校第五次党代会的召开进行的。编辑在画板时,首先将整个版面按黄金分割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比例约为3:2,其中版面左上方放置党代会报道,并配17 cm×11.5 cm图片,同时,把版面的下半部分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比例也约为3:2,其中左侧放置党代会社论,右侧放置《春节慰问信》和“标题新闻”,整个版面就显得重点突出,颇有气势。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井型分割律来设计版面,井型分割即取垂直与水平直线各两条,将一个符合黄金分割律的画面均匀地切割成大小相等的9块,四条线交叉产生的4个点就是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特别是在上半部分的两点,更是视觉的中心。当然,现代设计越来越多元化,营造视觉中心的位置常常可以打破,这就要根据版面的需求以及编辑积累的设计经验和素养以及灵感而定。

2.1.2对比

对比是将性质相反的对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它们的不同特点,它是视觉中心存在的基本条件。在版面设计中,我们若要突出一个内容,可以将与该内容性质相反的图文和它设计在一起,就能起到烘托的作用,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要注意视觉中心的大小要适度,整体中比例不能过大,否则视觉目标将无法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反而失去了亮点。

2.1.3统一

每个版面要有统一的风格,包括统一的字体、字号和相对稳定的版式结构。既要做到相对独立的个性,又要做到同其他版面的统一连贯,这样做可以使读者能很快地找到自己喜欢的板块。《昆明医学院报》非常注意统一精品栏目的位置,如《新校区规划与建设》常置于第一版右下方,《学者风采》置于第二版顶部,高度约23行,《学科建设论坛》置于第三版左上方,《心理之窗》置于二、三版中缝。

2.1.4韵律

韵律在版面设计上讲就是节奏,版与版、文章与文章、图与图之间都有节奏。版面好比音乐,有主有辅,有张有弛,有停有顿。做到这一点,版面才充满生命和活力。《昆明医学院报》在设计第四版时,通常把诗歌、书画图片放置在版面中心区域,给比较紧密的文章之间制造一些间隔,使整个版面看起来密而不乱,松紧有度。

2.1.5动势

使版面有动势,实际上也就是要使读者的视觉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紧跟编辑的思路行走,如同在跑步一样。通过制造动势来营造视觉中心,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手段实现:①留大空白:对重要文章的标题区块留大量的空白,以此来吸引眼球;②运用多幅小图片:通常用几幅小图片组成一个大的图片区块来营造视觉中心,这样既制造了视觉焦点,又使图片的使用显得精致、委婉;③运用向版面右上角升腾的斜线和一些有动感的花边等。

2.2运用编辑符号来营造视觉中心

我们除了可以按照版式设计的美学原则从整体上营造视觉中心,还可以利用一些编辑符号从局部来营造视觉中心,常用的编辑符号包括字符、线条、色彩、图片(图表),它们是视觉中心的要素,对营造视觉中心有不同的作用。

2.2.1字符

字符即文字符号,它的大小用字号来区别,形状用字体来表示。以国内报纸为例,报纸编辑的字号通常有新五号、新六号等,字体通常有报宋体、粗黑体等。字号可显示稿件的重要

性.字体可显示稿件内容的性质。通常可以用每版最大的字号(高度占10行甚至更多)、粗黑等醒目的字体来营造视觉中心。除字符外,编辑还可以用多行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昆明医学院报》第253期第一版报道了该校呈贡新校区奠基开工典礼,这是该校发展史上的大事,因此,编辑在排版时将这条新闻放在第一版的左上方,并制作了主标题和副标题,标题高度共占了10行,其中主标题—一《呈贡新校区奠基暨开工典礼隆重举行》用了粗黑体,高度约为5行,这样自然就使该文成为了第一版的视觉中心。

2.2.2线条

校报编辑中常用的线条有粗线、细线、花线(花边)等,运用线条一方面可以区分文章;另一方面有美化版面的作用。如果将线条围成方框,则可以使加框的稿件更加突出。所以,编辑在一个版面的稿件特别繁杂的情况下,就可以把要突出的文章加框,从而形成视觉中心。《昆明医学院报》在发展中不断推出精品栏目,如《学者风采》、《回眸十五,展望十一五》、《全科医生》、《English Comer》、《法治在线》,这些栏目均分布在第二、三、四版上,并不处于中心的位置,如果不加以修饰,可能就无人间津了。编辑在处理这些栏目时,均设置了花边方框,《法治在线》栏目还设置了底纹,并将标题套红,这样就在众多的文章中使它们立刻凸显出来,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形成视觉中心。

2.2.3色彩

现代报纸运用的色彩一般有两大类:即黑白灰和彩色。在黑白灰的报纸上,只要在标题上运用套红,配以醒目的字符就可以营造出视觉中心,也可以在文章上加阴影来营造视觉中心;而彩色报纸则要运用深色或多层颜色的交叉来营造视觉中心。

2.2.4图片(图表)

图片(图表)是营造视觉中心最重要的要素,它包括照片、图画、图形、刊头、题花、题饰等。与文字相比,图片在传播中的最大特点是瞬间性和直接性,图像可以在一瞬间让读者直接地感受到相对完整的信息。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的希·约瑟夫博士所做的一项关于读者浏览图片时眼球运动轨迹的实验表明,读者在看一个报纸版面时,首先看的是图片,然后是标题,最后才是大块的文章,而且读者浏览一张图片所用的时间平均只有0.71 s。随着报纸越来越厚,事实上,0.71 s的读图时间也许还将进一步被缩减,这也意味着报纸在刊登图片时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能够在0.71 s内抓住人眼球的图片,否则就是无效的。因此,编辑在设计版面时就要保证视觉优先。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大致可以分为4类:①新闻性与视觉表现俱佳;②新闻性差而视觉表现佳;③新闻性佳而视觉表现差;④新闻性、视觉表现都差。原则上,第一类图片必用,第四类图片不用。当一张第二类图片和一张第三类图片只能选其一时,第二类图片优先。因为一个版面上的文字稿会有10多条,而图片常常不超过3张,所以必须保证优先使用图片。现代商业性报纸的通行做法是:当版面责任编辑与图片编辑在处理图片上意见无法调和时,按图片编辑的想法来执行。《昆明医学院报》在第250期第二版《我校2006届毕业生光荣离校》的报道中,没有在文字上大量着墨,而是设计了2006届毕业生毕业离校活动专栏,选取了部分学院毕业离校活动的各类照片,并配以简单的图片说明,还在专栏两侧设计了一幅对联——“看今朝学院硕果累累学子桃李芬芳,喜昆医白衣天使志在四方服务边疆”,使这条新闻立刻成为第二版的视觉中心。

高校学习中心 篇4

陕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历程

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Faculty Development Center) 最早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1) 。我国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标志, 开启了教师发展的制度建设之路;2011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 将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明确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2) ;2012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推动高等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 (3)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的总体部署, 2013年, 陕西省教育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4) , 提出了“全覆盖”、“实体化”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目标和要求;2014年, 陕西省教育厅又发布了《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 (5) , 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2015年, 陕西省教育厅开展了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评估工作和教师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工作, 通过以评促建、点面结合, 有效推进了陕西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标准化、制度化、特色化建设。

教师发展中心的价值取向

要理解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 要明晰教师发展中心的概念和价值取向, 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两种关系。

1.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的关系

首先, 从价值目标上看,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能力”, 是从组织需要出发, 注重的是让人把“事”做好;教师发展的目标是“职业”, 是从发掘教师个体需要出发, 注重的是让“人”更优秀、更全面。其次, 从功能上看, 教师培训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主要促进教学发展;教师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行为促使教师和组织全面发展, 不但包含教学发展, 还有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组织发展等内涵。由此可见, 教师发展 (Faculty Development) 是指在学校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大学教师个体围绕其职业角色需求在认知、态度、技能、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具体包括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等内容 (6) 。教师发展包含自觉性的教师培训, 教师发展的价值功能更为广泛, 更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体生涯发展。

2.教师发展中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从服务对象来看, 其他职能部门面对的是二级院系, 主要进行与部门相关的管理工作;而教师发展中心面对的是一线教师, 主要进行教师发展工作, 可直接服务于教师。从职责性质来看, 其他职能部门重在管理, 向提高管理水平要效益;教师发展中心重在服务, 向加强服务能力谋发展。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原有的任何一个与教师发展相关的职能部门, 虽然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发挥了各自重要的作用, 但因深陷本部门的日常管理事务中, 均难以单独承担起组织开展教师发展的相关任务, 更无法实行教师发展工作的常态化、专业化。只有有效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与资源, 建立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执行和服务机构, 理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形成教师发展的合力, 才能为促进教师全面提升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与支持。

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责功能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根本宗旨, 服务教师职业发展、推动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根本任务。陕西省在《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教师发展中心应重点建设“规划教师发展、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培训、建设资源平台、推进研讨交流、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等六方面内容, 同时“开展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促进活动” (7) 。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教师 (教学) 发展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以及阅览大量国内外、省内外教师发展中心网站资料, 可以发现, 虽然很多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名称不一致, 但是其共同的使命和职责都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帮助教师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1.文化传播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的专业机构和服务机构, 就是要在学校教师之间传播高尚的师德文化、先进的教学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国家的传统文化。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宣传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形式开展, 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发展研究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要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教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 形成一批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队, 发挥集体优势, 合力推动学校、教师发展。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实际, 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重要职责, 围绕教师发展的热点、难点, 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专题研究, 探寻发展规律, 提出对策建议, 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内涵发展。

3.培训交流功能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不仅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教师发展中心就是要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 建立便捷高效的培训、交流平台。要探索多渠道、分类别的培训方式, 通过挂职锻炼、社会实践、进修访学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要推进教师研讨交流机制建设, 多组织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同时, 可借助于网络资源、数据资源, 建立教师发展交流平台, 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先进理念、专业指导、专题讲座、优秀案例等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和教学素材。

4.咨询诊断功能

教师发展中心要面向学校全体教师, 重点是向中青年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咨询、诊断与建议, 帮助教师制订和落实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开展教师的学术潜力、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个性化指导, 将咨询指导与其他日常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教师的考核、检查和评估, 找出问题和短板。同时,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测评体系进行科学分析,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改进方案, 以促进优秀人才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试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构建———以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例》, 《创新教育》2013年第20期。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 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

[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26134.htm。

[4]《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陕教师[2013]29号) ,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309/10/6980.html。

[5]《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 (试行) 》 (陕教规范[2014]20号) ,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412/31/8733.html。

[6]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启示》, 《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2期。

[7]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第12期。

[8]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

[9]庞海芍:《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高校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 篇5

1.健全学习组织。

(1)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人员由学院党总支成员组成,其它有关人员根据需要经党总支中心组长陈燕书记同意后,可列席中心组学习。

(2)党总支中心组接受上级党组织及其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2.确定学习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章等。

(2)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纪、党规、中央、市委和教育局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和指示精神。(3)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法规、政策。特别是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4)教育、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学院重点工作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管理理论等。3.完善学习形式。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讨论与导读相结合,文件学习与辅导报告、观看影像资料相结合,组内学习与党员会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采取研讨、录像、专家报告、实地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院网网络,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4.做好学习计划及要求。

(1)计划和内容:中心组学习要有计划和主题,学习的主题由党总支书记事先确定并指定重点发言人。重点发言人需提前准备,力戒空泛议论,保证学习质量。学习讨论要有记录,学习情况列入干部的年终考核中。

(2)时间和要求:中心组学习原则上每季度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在规定的学习时间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学习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做好学习笔记,并在每学期的教工大会上传达会议精神。5.严格学习制度。

(1)考勤制度:建立考勤签到制,中心组成员在集中学习时原则上不能请假,每个中心组成员要做中心发言,全年平均参学率不低于90%。要做好学习记录待上级党组织检查。(2)考核制度:中心组成员要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专题学习,每年撰写至少1篇理论学习文章或学院重点工作调研报告,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依据。学习心得需列入干部年终述职内容。

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探讨 篇6

关键词 移动学习 高校 环境建构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便携的、易用的、高性能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出现,“移动”正成为未来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主题。移动学习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需要,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可以获取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并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的学习目的。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中的研究领域,移动学习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共识,不同的研究者对移动学习有不同的看法。各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内涵概括主要包括:以技术为中心的移动学习、基于与E-Learning 关系的移动学习、从增强正规教育角度出发的移动学习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移动学习。

二、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

目前,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基于SM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以及基于C/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一)基于SM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利用短消息可以发送教学管理信息、课程大纲、交互式测验等信息,发送的内容一般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目前在高校主要使用移动运营商的短信网关,通过该系统,可以将短信平台与互联网上的各种系统和软件进行无缝高效相连,将互联网上系统随时产生的动态信息转变成手机短信,通过移动运行商的短信中心进行实时的发送和接受。高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学习终端,将短信息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将学生的信息转化成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再发送给大学生手机。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大学生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并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对于资历有限的高校或者教学研究机构可以购买短信群发器或者短信群发服务开发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系统。

(二)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

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在终端设备、传输网络、服务器端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系统相比,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浏览内容页面的形式访问学习资源,提供给学习者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除了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消息外,还可以更好的获得多媒体学习资源,增强了学习的交互性。

(三)基C/S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

虽然WAP 对交互性已有一定支持,但不能满足一些高互动性的移动应用程序的需求,另外每次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全部内容时,受宽带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移动应用程序的交互性和减少交互过程中内容的传输量,基于C/S架构的移动开发成为了移动学习系统的另一个取向。目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 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Palm OS等,在移动终端设备开发应用程序主要的技术路线有J2ME、C/C++等。

三、建构高校移动学习环境的一般模式

具体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移动终端设备,从而导致了移动学习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于移动学习而言,首先架起无线网络环境和选择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是技术环境设计的先决条件。不同的移动学习场景及学习活动可能基于的网络环境与应用部署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移动学习系统的一般架构是大致相同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区别只在于在无线网络及互联网中传输学习相关信息的主要载体不同。移动学习系统的一般架构如图所示:

图1 移动学习环境的一般构架

如图所示,移动学习环境的构架的最高层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学生和教师是移动学习系统的使用者,管理员对移动学习系统进行及时的管理与调节。教师和学生利用各种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教学服务器进行连接,移动学习终端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借助服务器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提供双向的交流。教学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存放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相应的服务程序,并提供学习系统的各类数据来源。

四、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学习方式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移动学习的引入将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的终身学习的目标。但是在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中,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网络传输、通信资费等方面的限制都极大地有碍于移动学习发展与普及。因此,必须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来弥补这些不足,以确保移动学习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Ellen D.Wagner,Enabling Mobile Learning.EDUCAUSE Review 2005,http://www.educause.edu/er/erm0532.asp?bhcp=1[2007-9-5].

[2]黄荣怀,Jyri Salomaa . 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

[3]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

[4]王伟,钟绍春.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J].

高校学生学习权研究 篇7

关键词:学习权,高等教育,教育法

随着教育法制伴随依法治国进程逐步完善和社会法律意识的进化, 高校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也日益增强。教育学和法学对学生权利的研究已实现了从“受教育权”到“学习权”的理论飞跃。1985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宣言特别强调学习权的概念, 并对学习权的内容做了具体的界定, 认为学习权不仅是阅读和写字而且是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想象和创造、了解人的环境和编写历史、接受教育信息、发展个人和团体技能的权利。在此背景下, 必须加紧对学习权在理论上的深入研究, 以便我国能够在立法和实践层次上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强化学生权利保障机制。

一、高校学生学习权的性质与内容

学习权利是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内容, 高校学生学习权是作为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学生的重要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或学习权是近代以来才形成的权利。

近代大学产生以来, 学生从教育对象或者教育关系的客体跃升为教育关系的主体之一。牛津法律大辞典将大学定义为大学是由学者和学生构成的、负责发展、推动和传播知识的学术性机构。

从学习权一词的构造上看, 它由学习和权利两个词构成。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是指通过阅读、交流、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技能进而提高素质的活动, 学习的目的是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使身心获得发展, 其本质是人类个体和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所谓权利是指“直接规定或间接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内、主体以相对自由的方式享受利益的法律之力”。根据权利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功能与所承载的社会价值, 权利可区分为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基本权利又称宪法权利或者基本人权, 而普通权利则是宪法权利之下的普通法律权利。学习权既是公民享有的宪法上的基本权利, 又被法律落实为一种具体的法律权利。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权利, 国家和政府对公民的学习权负有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加以保障的义务;作为普通权利, 一切社会主体都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

涉及高校学生权利的法律散见于各种位阶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之中, 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法律)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规章) 等。法律文本载明的学生学习权利包括平等权、知情权、结社权 (狭义) 、学习权、公正评价权、获得奖励权、获得学业学位证书权、勤工助学权、民主管理权和陈述、申辩、申诉及起诉等程序性权利等十类权利。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明文规定或者推定的权利。比如,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0条规定:“学校应当维护校园正常秩序, 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由此可以推出, 高校学生应当享有“安宁权”。其他法律确认的公民或自然人的权利, 高校学生当然享有, 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 (隐私) 权、人身自由权及财产权等。

二、大学的使命与学习权的意义

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学习权的意义, 须先正确认识大学的使命。关于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人们的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纽曼《大学的理念》强调在科学领域对知识的传授功能 (即教学) , 在人文领域对理智和自由精神的教育 (即人格的养成) , 而教育家洪堡关于教学与科研统一的理念, 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大学只是一个教育机构的观念, 赋予大学以“科研机构”的属性。从此, 大学除了知识传授外, 更重要的是还负有知识创新 (即科研) 的使命。其观点被研究大学教育的人所经常引用。到了美国, 除了知识的传授、创新之外, 还加上了知识的应用即对社会的服务。迄今为止, 在知识领域, 一般对大学的使命通常理解为科研 (创新知识) 、教学 (传授知识) 和服务 (应用知识) 三部分。

高校学生的学习权是实现大学使命的必要途径。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需通过学生的学习权实现;社会要在延续其文化、道德传统并实现与时共时的创新, 需学生通过学习将这些传统内化为其自觉认同的价值体系的内容, 并推动其不断进步。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 只有真正享有学习权, 才有可能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把大学教育推展至一个更好更高的学术水平。高校学生也只有真正享有学习权, 才能养成现代公民人格, 进而成为文化延续并创新的有生力量。基于此, 正确认识并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 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高校学生学习权的保障

如前所述, 我国的法律对高校学生学习权的规定不可谓不详细, 在理论上对学生学习权已渐渐获得认同。但学生学习权散见于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中, 缺乏统一确认、保障学习权的法典。现有的法律规定存在位阶偏低和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 有些重要的权利 (如学生的民主管理权) , 其法律依据仅仅是教育部的行政规章, 学生学习权的实体规定往往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

1. 建议制定专门的高校学生法, 统一保障高校学生的学习权。

在普通法系国家, 尽管在诸多领域并不存在统一的法典。但是, 由于独特的法律文化传统, 在英美诸国, 判例作为正式法源不但替代了成文法的不足, 也有效克服了成文法机构僵化的弊端。这种法律传统和美国人寻求司法救济的习惯结合起来, 形成了法律制度的良好循环, 即成文法没有相关具体权利的规定, 则人民可能通过诉讼, 寻求司法确认其要求的合法性。若司法根据现有成文法和其他法源推导和确认了该权利要求的合理及合法性, 就成了判例, 这些判例就成为今后处理类似纠纷的依据因而形成判例法。这种良好的法律循环使得美国学校日常运作对法律依赖极大, 在学生权利保障上面有充分细化的法律依据, 操作性强。而具有成文法传统的中国, 不存在判例制度, 无论是法官还是公众, 都习惯从正式的法源中寻求确认权利、救济权利的依据。基于上述比较, 尽快出台一部更具针对性的《学生法》, 规范学校运作并保障学生权利, 已成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

2. 修改完善现行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为落实学生学习权提供保障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学校依照章程依法自主办学。据新华网2011年5月11日消息, 2011年我国共有2359所高等学校 (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 具有招生资格。经查询高等学校的官方网站, 具有自己章程的高校仍然相当罕见。作为界定高校与举办者 (政府或其他社会主体) 关系、校长与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大学章程都不存在, 可想而知, 高校的内外关系多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因此, 一旦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争议, 将缺乏定纷止争的机制。近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选任事件即为一典型事例。如果这一关系都无法可依, 则高校内部学生与教师、师生与校长的关系更是只能延续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行政化机制进行处理。而在传统的行政化机制中, 学生处于管理与服从格局中的服从者地位, 其主体地位进而其学习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最高人民法院试图通过司法解释为审理教育纠纷提供依据, 但是, 如果不存在可资解释的法律, 最高审判机关在立法法上并不具有创制规则的权力, 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 在专门的学生法制定之前, 有必要修改完善现行高等教育法律, 为保障学生学习权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146

[2]李永红.法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255

高校学习中心 篇8

“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 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 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一类学生。这类学生学习成绩差, 纪律不好, 他们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

其表现形式有四个方面:缺乏基本知识积累, 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未能建立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教学秩序;危害学校的声誉。

二、学困生的类型和成因分析

(一) 学困生的类型

1. 情感障碍型———主要表现在兴趣匮乏、情绪急躁、意志薄弱等,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制力, 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 遇困难易退缩、易消沉。

2. 动力障碍型———主要表现是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 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动力不足。这类学生可能是由于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 遭受到失败的打击, 而没能得到老师、家长的鼓励, 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3. 方法障碍型———主要表现在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方法上有偏差, 思路不对, 基本功不扎实,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 产生的原因

1. 外因分析:

这类原因与学生自身没有关系, 主要包括暂时性原因和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安排等方面的原因。

(1) 暂时性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突发事件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 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 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维, 缺乏主动、兴奋的感情投入, 疲劳、懒散, 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同时带有思想品德行为上的不良倾向, 心理状态不稳, 闹情绪或消沉。 (2) 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方面的原因。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高校盲目地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 并且多年不变。随着经济发展, 学校应该及时更新变革原有的课程。如果学校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会有一部分学生虽出勤, 却不听课, 或干脆逃课。

2. 内因分析:

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包括学生的能力偏弱, 心理存在问题等。

(1) 能力偏弱性原因。能力偏弱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表现为:理解慢, 学习总是死记硬背, 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 无法形成知识结构, 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 (2) 动力不足性原因。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 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 学习懒惰, 不爱动脑动手。

三、学困生的转化

要转化学困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学困生的脱“困”工作

(一) 教师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

一般来说, 学困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 经受不住刺激, 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 不歧视, 不讽刺, 不打击, 不揭短。因此, 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 平等的尊重, 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心中有“学困生”, “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 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 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 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教学效果最佳。

(二) 加强思想教育, 培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更缺乏学习的信心, 认为“努力也学不会”, 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 对于学困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的意义。高校可以通过讲座、座谈会的方式,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也可以通过参观成功的残疾人工厂, 激励他们的个人责任感。也可以树立成功转型的学困生典型,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 加快课程改革, 研究适应学困生的多元化课程

首先要进行调研, 发现学困生的兴趣所在, 而后进行可行性研究, 有针对性地设置合适的课程。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没有兴趣, 不可能在学习上有所突破。课程的设置要有广泛性, 从英语口语交流, 到模拟法庭, 到沙盘规划, 再到人际沟通等课程都有其特点, 都可以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 教师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授式”为主, 辅以其他的方法, 比如“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甚至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主的导论式,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肯定的鼓励。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多媒体, 充分利用多媒体内容充分、含量大、灵活机动的特点;也可以采用实验的方式, 帮助学生推导出实验的结论, 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是研讨班的形式。当然最重要的是,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 风趣幽默的话语和优雅的教学教态, 这些都会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1. 选择先进的教学方式

(1) 研讨班制。大学的现代化是从德国开始的,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1810年, 柏林大学创立, 它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 由学生去研究, 然后组织讨论, 师生一起交流看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所得到的发展, 很显然和以前只听教师讲授是不一样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得到了发展。 (2) 班级授课制。这种方式是按照固定的时间, 相对固定的班级, 由教师给学生授课。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提高了教育生产力。班级授课制解决了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教育的非组织化问题, 解决了学生人数增加、学习内容扩充和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 (3) 研究型课堂教学法。进步主义教育家认为, 教育并不是强制听讲或闭门读书, 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 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教育。这种方式的核心是要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要让学生得到发展, 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发展, 学生应当自己学, 在做中学。

2. 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我国,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的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教师人数越来越多。但是教师的素质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1)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教师素质的提高, 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 大致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影响, 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目前许多地方采取的教师全员培训就是属于这种方式。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 指教师的自我完善, 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 (2)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信息社会里, 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创新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 进而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整个国家走向强盛的根本推动力量。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是因材施教者。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个性化为基础的社会, 它需要的人才是多个方面、多种类型和多种规格的。相应地, 教育应该成为个性化的教育, 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具有个人特点、类型和风格的人才。 (3) 教师心态的转变。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师地位的诠释,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按照教师任务的重要性和对教师能力的评价而给予的社会地位或敬意, 以及所给予的工资条件、报酬和其他物质条件。工资的高低常常被人们视为社会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准。我国教师的职业声望与社会期望高于实际社会地位的事实, 极易引起教师本身的地位焦虑, 容易使教师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否定而产生心理失衡, 最终导致情绪衰竭、人格分解。虽然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从制度层面上改善教师的收入状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教师更应该养成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 追求精神层面自我中心和主观幸福感。

四、结束语

学困生成因错综复杂, 转化学困生方法各异,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因而排除他们的障碍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 自尊心, 渴望进步。孟子说过: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 才能真正感化学生, 才有可能细致观察, 正确评价, 宽容对待学生们。学困生转化, 是不离不弃的思想境界, 是科学, 是艺术。

参考文献

[1]马书蕊.浅谈学困生化学教学辅导优化策略[J].科学教育家, 2009 (2) .

[2]秦茂盛.浅谈学困生的转变[J].中国教研交流, 2009 (5) .

[3]唐国明.高校“两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之我见[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3) .

[4]高有华, 王银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课程改革述评[J], 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0) .

[5]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如何规避高校结算中心风险 篇9

1 高校结算中心风险现状分析

1.1 国家经济政策

(1) 国家经济政策。目前我国相关的高校经济立法尚未完善, 规章制度尚未健全。高校的结算中心是学校的财务运作中心, 但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完善, 直接影响着高校结算中心的平稳运行。 (2) 国家办学政策。近年来, 我国各类高校正处于蓬勃发的时期, 专业调整、基础建设、改变办展学条件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国家出台的办学政策给高校的建设带来支持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技术经济带来了风险。 (3) 市场经济环境变化。高校的经济运作市场化受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 很难及时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 很难准确把握经济走向, 未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法律规范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1.2 制度体系层面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结算中心, 目前仍不具备独立核算、自主资金调配的能力, 其在资本运作的相关项目中, 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等内容。因高校结算中心本身不具有资金调配使用的权限,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瓶颈, 很多工作和项目仍无法正常地实施开展。

1.3 管理考核力度

(1) 高校结算中心的管理层面由于对结算中心内涉及到的经济项目, 下属科室的监管力度不够, 无形中对其财务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 对结算中心的工作考核力度不够。目前, 很多高校都采取的是内部的监督和考核, 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为结算中心不担承担着高校内部的资金往来, 还承担着对外结算的功能, 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政策, 应加大对结算中心工作的考核力度, 充分调动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经济危险因素。

2 有关规避结算中心风险方法的分析

2.1 加强完善财务制度, 建立监督检查机构

2.1.1 健全岗位分工, 加强监管力度

(1) 银行对账单控制, 通过定期进行资金明细和余额的核实, 确定资金的风险值; (2) 岗位分离控制, 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工作岗位的不相容职务; (3) 现金收付款的控制, 有效地分类结算中心的收款、付款岗位分工; (4) 现金盘点控制,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 确保现金的账实相符; (5) 银行票据控制, 根据银行票据的规定有效控制结算中心的票据结算; (6) 印鉴管理控制, 必须确保印鉴的多人管理、多人控制。

2.1.2 建立相关监管制度, 发挥科学的用人机制

加强对一线重要岗位的监督, 选拔一些工作踏实、原则性强、工作能力较高的人到重要的岗位上来, 使人才智力优势变为结算中心的竞争优势。

2.1.3 建立跟踪监督检查机制

结算中心掌握着整个学校对外的资金交流, 必须加强内部的财务监督和检查机制, 明确岗位目标和责任制, 员工与部门之间相互监督, 加强对结算中心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教育、财务制度方面的培训, 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2.2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2.2.1 加强员工职业教育培训

提高结算中心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招聘要求, 将招纳人才、培养人才和运用人才落实到位。同时对财会人员进行《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 引导结算中心人员建立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2.2.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必须要求员工及时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相关经济政策的随时调整, 以及现代化的经济化管理的普遍开展, 进一步提高专业的服务技能, 并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以及相关财务软件的熟悉运用,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3 改革完善组织机构, 健全规避风险制度

2.3.1 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

风险控制小组可由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组成, 还可以成立内部稽核控制和项目运作决策小组, 加强内部的稽查和控制, 以避免项目的风险性过大。对于是结算中心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 结算中心要将本结算中心的工作进行明确的管理整合, 明确工作岗位责任制, 部门与部门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牵制, 相互监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 逐步地健全各项规避风险制度, 将风险切实控制在预防中。

2.3.2 健全各项规避风险保障制度

(1) 建立健全有效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包括:结算中心的成本管理、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目标责任, 结算中心的部分稽查制度、职业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要求, 对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原则。 (2) 建立健全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对高校基础项目频繁、大量资金的运行流通,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批准制度和流程, 通过规章制度的规定对结算中心的资金进行核查和监督。

3 结语

随着高校结算中心的资金流通量频繁增多、流通资金的数额增大、基础项目的逐日增加, 作为处于高校与银行之间互联的重要工作节点, 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必须要从源头抓起, 防范和控制资金运作带来的风险。通过加强提升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结算中心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性, 确保结算中心各岗位的内部核查管理, 减少风险因素, 最终建立和健全各项规避风险制度, 做到最大化地规避高校结算中心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马镇东, 梁小业.浅谈避免高校风险的措施以及对策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11, 45 (16) :112-113.

[2]赵晓斌, 杨文华.试析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消费导刊, 2010, 34 (17) :18-19.

[3]汤孟军.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 2011, 23 (3) :27-29.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浅议 篇10

在高等院校学生步入高校的第一步起, 学习就是学生最重要、最关键的活动内容。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是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师的安排进行的, 但已经不像中学生那样是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上, 而是可以有相当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 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一种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里专心的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都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 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 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管理, 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 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 对高校学生采用最有效的, 最优化的学习管理, 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

2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概念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借鉴管理学中对管理概念的描述演化而来的, 其定义如下: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环节来协调学生与学习, 以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2.1 管理的对象是学习行为

在这个定义中, 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着学习行为展开。管理的对象是一种行为, 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各种环节都有利的促进了这种行为的有效进行, 最终使得学习行为有个满意的结果。

2.2 管理的主体是参与学习行为的人或组织

学习管理的主体应是学生、学校。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 所以首先在对学习进行有效管理的应是学生, 而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在学校的参与下进行的, 并且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学校管理的很大影响, 所以学校也应是学习管理的主体。学习管理中的两个主体都围绕着学习行为采取各种措施, 并相互协调, 使学习行为得到有效的结果。

2.3 管理采取的基本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是这个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职能。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每个管理者工作时都是在执行这些职能的一个或几个。那么, 计划职能就是对将来趋势的预测, 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 然后制订各种方案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 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组织职能一方面是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 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进行的组织过程。控制职能包括制订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 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控制对象的活动发生偏差, 要及时发现和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纠正偏差或制订新的计划, 确保实现目标。激励职能主要是从管理活动中的学生来讲的, 通过激励学生, 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管理目标统一起来, 保证管理活动协调进行。

2.4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有效、优化的管理活动实现的。学生根据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在学校给定的环境下, 充分发挥个人管理学习才能, 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 学生个人的学习又是受到学校对学习管理的统辖, 学校根据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水平, 制订符合自身和社会需要的学习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 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支持系统。因此, 学校和个人有效的学习管理, 最终保障了个人学习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的统一, 保障了满意的学习结果。

3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的原则

高校学生的学习管理应是高校管理中的重点, 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原则, 这些原则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 又要满足总的方向和要求。因此, 这些原则体现在:

3.1 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首要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所进行的一切学习管理都应以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管理为目的, 为促进学生自我取得好的学习结果创造一切有效的条件。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 所以无论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及学习的方式都要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承担的角色, 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因此, 进行高校学生学习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学生自我学习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时, 更好注重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动性。

3.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管理中表现为高校的学生学习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其中包含了个人、学校、社会等各个部分, 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 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优化结果。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一种具体而复杂的活动, 是在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下的功能表现。并且, 学习行为的功能表现会受到环境中某些因素的影响, 其中会有一些因素影响起很大的作用。

图1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阐释学习行为的。因此,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 把高校学生的学习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的学习管理工程。就应该从学生、学校、社会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学习管理, 在强调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的同时, 要重视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目标、社会需求统一起来, 使得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充分发挥主动性学习时, 更多的考虑到的是自身的要求, 满足的是自我的兴趣、需求, 所以, 在有学校参与的学习管理中, 发挥学校学习管理中控制作用, 使得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不仅满足个人的, 也是满足学校的、社会的。

3.3 价值性原则

价值性原则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原则中最应该体现的原则。它是指学习管理活动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管理主体的需要, 体现其与主体之间的效用关系。任何管理活动, 都是为了满足管理活动主体的需要。管理活动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都应适合、接近或一致管理主体的需要。因此, 高校在进行学生学习管理时, 应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的角色参与, 以人为本, 发挥人的激情, 注重人的利益, 满足人的需要。

3.4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特有的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活动应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情况分阶段的进行管理的原则。针对性原则体现的是管理活动中对组织结构的分层管理, 同时, 针对性原则也体现了管理活动中要基于事实的哲学理念。大学时期是智力水平增高、记忆功能增强、抽象思维获得重大发展、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而且, 进入到大学学习的学生们, 经历了入学期、稳定发展期、毕业前期的各个阶段, 要从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适应性来有效的、针对的进行学习管理, 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5 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从管理手段的角度考虑的。长期以来, 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基本上是采用的单一的定量管理, 比如, 通过具体题目的试卷测试等定量管理。这种单一的定量管理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追求分数, 追求排名等不良的学习风气, 导致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结果, 而学校也是仅仅通过学生试卷的分数来确定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 导致学校的学习管理活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学生自我的学习管理。由于对人的学习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致使许多问题靠单纯的定量分析还难以解决, 所以, 定性管理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随着学校管理理念的不断变化, 在进行学生学习管理活动中, 定性管理的进入, 增强了学生学习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应在定性分析作为前提和归宿的基础上, 以定量分析精确和深化对定性的认识, 二者紧密结合, 共同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4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采取的方法

合理的方法才能体现管理的原则和取得满意的管理结果。高校学生学习管理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适应学生、学校、社会的需要。因此,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采取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主要界定为两种, 一种是分阶段管理, 另一种是系统管理。

4.1 分阶段管理

分阶段管理是指将学生的学习管理分为入学期、稳定发展期、毕业前期三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适应性的采用手段、方法, 使学生、学校的学习管理能进行有效、优化管理。分阶段管理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管理中针对性原则, 但在管理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也结合了自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 入学期学习管理。入学期的学习管理主要是从确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学习管理角度入手的。很多学生步入大学后, 面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浩瀚的知识海洋, 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产生了困惑、焦虑。在这个时期及时的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 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阶段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2) 稳定发展期学习管理。大学生在学校里经过半年乃至一年的大学环境适应, 开始对自我的学习有了大的发展欲望。这个阶段的学生,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应注意处理好专业与兴趣爱好,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充分的展现, 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培养了能力。 (3) 毕业前期的学习管理。毕业前期, 学生面对就业、考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动荡”, 一部分人忙于考研, 埋头苦干应付研究生考试, 而忽略应该在这个阶段学习的专业课, 一部分人忙于找工作, 认为只要有个工作, 学习不学习已经不重要。因此在这个“混乱的阶段”, 更应该稳定学生的学习, 在他们步入不同环境之前, 一方面抓好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管理, 一方面为学生走上不同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 提供学习的环境, 比如, 开设英语辅导班, 交际礼仪指导课程等, 为迎接学生的毕业, 走向另一片天地提供再学习的条件。

4.2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的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主要是把系统科学的理念注入到学生学习管理中, 把学生学习管理看作一个系统管理工程。高校学生学习系统管理是指将学习行为与学生、学校、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管理, 学生与学习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学校和社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持系统。用图表示为:

在这个系统管理中,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思想:

(1) 学习管理系统中有着学习行为、学生、支持系统部分, 学习行为是这个系统的中心, 学生的活动和支持系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学习行为进行的。学习行为、学生、支持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学生学习管理系统中,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所以学生与学习行为有着相互的关系。学生对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会取得理想的学习结果。理想的学习结果又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加强和促进学习效果;反之, 就会降低学习结果, 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

(3) 支持系统是指学校、社会为学生的学习所提供的一切支持, 它包括培养目标、学习风气、学习制度、评估制度等, 这些支持系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同时, 学生的学习活动又影响着支持系统的变革和发展。

(4) 在这个学习系统管理中, 隐含着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各个环节, 这些环节是管理活动进行的各个必要程序。管理活动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基本环节基础上有效的运行, 使得整个系统得以良好的运转起来。

(5) 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学习系统管理中最终的管理目标。这个学习目标是系统的整体目标, 是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与支持系统目标的统一。得到满意的学习目标, 不仅是学生, 也是支持系统的愿望和采取措施的结果, 它将结束一次优化的学习管理工程。否则, 学生、支持系统就会不断的调整, 使之产生满意的学习目标。

5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5.1 两种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

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 优化进行是分阶段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有机结合的结果。分阶段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遵守着系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同时系统管理又是在分阶段管理中一步步走进目标的。所以, 这两种管理方法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只有在学生学习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两种方法, 才会使得管理目标的实现。

5.2 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

在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 学校对这个管理活动起到了领导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是将学习管理的方向、内部环境统一起来, 创造使学生能够充分实现学习目标的环境。领导者是:个管理活动最重要的基础。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监督保障、评价处置等, 这些不仅需要学校在发挥领导作用的时候要充分、细致、灵活, 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使得学生学习管理活动在学校的领导下有效进行。

5.3 有效的沟通

因为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是参与学习行为的人或组织, 也就是学生和学校。所以, 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就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通道, 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可以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看法, 以此来对教学事务做出调整, 确保教育过程与学生需求协调一致。同时, 学生也通过有效的沟通通道, 理解学校学习管理的意图、提供的便利条件等, 来使个人的学习与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条件有机结合在一起。

5.4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活动优化的一个永恒行为。持续改进是这个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动力。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 建立目标, 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 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 最后把更改纳入体系等活动。持续改进体现了管理哲学中动态的思想, 遵循了发展的科学观。因此, 持续改进使得管理活动从不完善到不断完善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摘要: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是高校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管理活动, 如何在知识经济的社会环境下,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为符合终身学习的目标, 学生和学校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管理, 都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管理问题。本文从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入手, 探讨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习管理

参考文献

[1]史会学.管理价值论——现代管理价值实现研究[J].来源于网络博客, 2006.7.

[2]赵殿琴.浅谈大学生的学习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综合版) , 1997.9.

国外高校学习分析应用案例探析 篇11

关键词:学习分析;过程模型;案例比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3/14-0142-04

●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研究与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学习分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2013年连续四年,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提出了学习分析技术,并预测其将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1]这一技术的提出使得传统教学中无差别化的大班教育模式的弊病逐渐得到改善,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渐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化,“因材施教”变成了可能。

国内已有的研究大多以模型对比分析或基于概念框架的案例分析为主,从构成要素、分析方法、分析工具等多维度入手对案例进行解读。但很少有研究从学习分析的各个环节对案例进行剖析,因此笔者借助西蒙斯学习分析过程模型对案例展开对比分析,从数据类型、分析过程、追踪预测、个性化或适应四个环节对三所国外高校的具体应用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寻求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为建立更为普适性的模型奠定基础,同时为国内相关案例的开展提供借鉴。

● 国外案例分析框架

1.概述

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使用西蒙斯学习分析过程模型对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自我导向学习”、美国普渡大学“课程信号”、马里兰大学“自我检查活动”进行四个关键环节的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案例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2.案例分析框架

(1)学习分析过程框架

在西蒙斯的学习分析过程模型中[2](如右图),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学习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产生的数据,或来自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的交互数据,这类数据用于分析学习者特征以及所处情境并生成学习者档案;另一类是来自课程、作业、测验成绩等具体学习数据,通过使用语义分析以及连接技术得到有关课程知识习得情况的智能数据。经过两类学习数据以及实时数据追踪进行分析计算,并合理建模预测,系统根据预测结果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工具等。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并自适应,教师进行及时干预、警告和协助。

(2)具体环节

①数据类型主要分为学习者数据以及智能数据两类,在学习者数据中学习行为类型可分为活动参与度(登录平台次数、平台在线时长、课程访问数量)、积极性(新消息查看时间、新任务查看时间、作业提交时间)、态度(教学材料的点击次数、课程资源浏览时长)、自我诊断(根据教师反馈修改次数、修改及时性、修改时长)四个方面,智能数据可分为同伴协作(讨论区提问次数、解答回复次数、回复内容被赞频率)、学习效果(作业测验完成百分比、测试成绩、作业评定)两个方面。

②分析过程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语义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统计法、数据挖掘[4]等学习分析技术对搜集到的数据结合情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阐释,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需求,形成学习者风格,分析复杂的交互过程,建构预测模型。

③追踪预测环节通过对学习者的数据进行实时追踪,使用已有的预测模型,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进行预测,对高危学生提出预警,并根据实时数据对预测结果不断修正。

④个性化或适应[3]作为学习分析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指系统个性化向学习者推荐学习资源、同伴、工具、路径等,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学习进度进行推送。同时教师根据可视化分析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自我诊断,实现学习者对资源的自主建构,提高主观能动性。

3.案例描述与分析

(1)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自我导向学习”

【项目目标】为了对学生学习成绩预测的各项指标进行合理建模,以便为学习者的自我导向提供支持,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对学生三个学期基于Blackboard的在线生物课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建模,使得学习者可以进行自我监控,在掌握学习数据的同时与同伴进行比较,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项目流程】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访问、论坛、聊天室、测验、自主交流工具等方面的分析,将与学习者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的变量归纳为3个关键变量,为了得到有效的LMS追踪数据,只保留完成所有课程的学生数据,最终选取了118名学生作为样本。[5]

其中,使用编写工具、搜索功能、访问成绩、查看资料等操作记录作为交互过程被搜集为学习者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得出学习者的简要介绍,同时为之后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聊天室、讨论区信息的发送数目等作为智能数据与学习者数据一起用于分析。[6]为了实现实时数据分析,本案例使用SNAPP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与LMS无缝对接,提取学习者在线学习产生的数据,形成交互视觉图,以更直观地显示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当LMS中有成员在论坛中发布消息时,网络结构图会实时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以81%的准确率预测了该门课程将会不及格的同学,从理论层面证明了基于LMS数据挖掘开发“早期预警系统”的可能性,教师可以根据预警系统快速识别处于“危险”中的学生,从而及时给予干预。

【总结】通过本案例我们看到了学习分析的广阔前景,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使得自我导向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有了提高,从理论层面上实现了对“早期预警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同时在数据处理时形成完整的步骤,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但是用作科学预测的指标还需进一步完善,寻找是否还有其他指标对成绩有预测作用。[7]对用于指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应在更多的教学情境中检验和修正。

(2)美国普渡大学“课程信号”

【项目目标】随着班级规模的持续扩大,在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线学习中学生缺席、未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滞后等现象频繁出现,但作为教师很难快速识别高危学生并及时调整课程。为了缓解持续下降的新生保有率以及持续增长的毕业周期等问题,使学生尽快跟上教学节奏、避免掉队,美国普渡大学启动了“课程信号”项目帮助学生优化学习过程。

【项目流程】“课程信号”项目于2007年实施。基于Blackboard平台,课程信号系统对学生数据进行搜集。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包括学习者地区、种族、性别、奖惩、前期学业历史、与系统交互次数、课程努力程度等一系列学习者特征的数据,此类学习者信息帮助生成学习者档案;另一类是来自课堂表现,即学生所获学分百分比的数据。系统结合两类数据,并根据SSA算法分析计算得出每位学生的数据,由所得数据在学生和教师端显示红、黄、绿三色信号灯预警。系统进行有效干预[8],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过程;学生也可以及时自我修正,有效避免了毕业周期延长的现象;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类问题。对比数据发现[9],使用课程信号系统后,成绩为A、B的学生增加了10.37%,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通过对比各项数据与成绩的相关性,并经过多次的完善与调整,该系统建立了较为科学的SSA算法进行预测,并对学生数据采取实时追踪,更加精确、及时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分析。

【总结】作为学习分析领域的经典项目,经过不断优化完善,“信号课程”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学习数据可供参考分析,其项目流程以及该系统在美国应用广泛。

(3)美国马里兰大学“自我检查活动”

【项目目标】为实现学生的自我诊断与评估,以直观的数据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并与匿名同学之间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后,通过自我组织学习过程,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等方法,从各角度进行自我修正与提升。

【项目流程】美国马里兰大学(UMBC)在2007年开设了“自我检查活动”(CMA)[10],这个学生自我检测评估工具利用数据仓库集合从学生管理系统中获取的背景资料、等级等学习者档案信息数据,以及从Blackboard平台中收集的课程访问次数、时间、点击次数等学习者与系统的交互数据,作业成绩等智能数据。该系统在集成两类数据后通过Google Analytics对学生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形成可视化分析报告提供给师生,学生根据分析报告中的可视化描述,可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同时该系统支持同学之间匿名进行比较,使他们能快速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活跃度及所处位置等。学生通过实时更新的个人化反馈,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对于使用的教学材料,教师也可以进行相关干预。

CMA项目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为期两年超过110门课程的跟踪调查中,有39%的学生等级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总结】在学习分析过程中,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数据大多关注用户的文档管理、电子邮件的发送、聊天室讨论区的互动;而CMA项目则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估,同时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找到差距,提升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强了对学习的责任感。

(4)案例分析总结

通过对国外三所高校的学习分析案例比较后,笔者就数据类型、分析过程、追踪预测、个性化或适应进行比较分析(如上页表)。

通过比较分析可得出:

①所获取的数据维度越广,需要的分析方法越多。

三个项目的分析过程中,学习者参与度、态度、学习效果数据均被搜集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数据来源应更加多样化,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搜集到同伴协作的智能数据,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学习者学习网络的构建情况进行解读,涉及学习情境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相比而言,美国普渡大学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数据来源范围较窄。

②项目目标不同使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精准预测需要建模。

为了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预测,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普渡大学需要建立相关算法模型,而美国马里兰大学只需进行数据挖掘,即可分析形成可视化描述。

● 总结与展望

通过差异化对比,笔者认为多样化的数据来源更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模型,学习过程复杂多变,除了关注学习者数据之外,还应增加对学习者所处学习环境因素的分析。为使预测结果更准确,设计者可以通过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及时修正完善各指标的投入结构,未来应寻找更广泛的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另外,随着学习数据的指数增长,对数据的充分利用以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Educause,The New Media Consortium.Learning Analytics[J/OL].[2016-04-28].The Horizon Report 2015 edition. http://wiki.secondlife.com/wiki/Case_Study:_The_New_Media_Consortium_(NMC).

[2]Siemens,G.What are Learning Analytics? [EB/OL]. http://www.elearnspace.org/blog.

[3]姜强,赵蔚,王朋娇,王丽萍.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

[4]顾小清,张进良,蔡慧英.学习分析:正在浮现中的数据技术[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18-25.

[5]马杰,赵蔚,张洁,赵艳.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预测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30-38.

[6]Macfadyen,L.P.&Dawson,S.Mining LMS data to develop an “early warning system”for educators:A proof of concept[J].Computers & Education,2010(2):588-599.

[7]李爽,王增贤,喻忱,宗阳.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分析框架与测量指标研究——基于LMS数据的学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77-88.

[8]刘艳华,徐鹏.大数据教育应用研究综述及其典型案例解析——以美国普渡大学课程信号项目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47-51.

[9]ARNOLD,K.E,PISTILLI,M.D.Course signals at purdue;using learning analytics to increase student success[C].New York:ACM Press,2012.

高校移动学习平台设计探究 篇12

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建设, 所谓的互联网+有各种宏观和微观的定义, 这里以深入浅出的角度进行描述。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和多个传统行业之间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让多个产业焕发新的色彩。它侧重于创新、侧重于移动通信技术、侧重于连接。在它的影响下, 计算机、移动通信的融合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2 移动学习特性

2.1 随时性

移动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在任意的时间点开始学习, 只要学习者在这个时间点是空闲的, 就可以选择学习。同时学习的时间长度也是可以自行控制的。几分钟查阅一个未知的概念, 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阅读一篇文献, 都可以实现。时间片大小灵活, 容易掌控。

2.2 位置无限制性

相对性的没有限制, 可以利用智能通信终端实现信息互联。可利用无线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从而打破地域位置的束缚。在上班的途中、在家里、在娱乐场所都可以进行学习。

2.3 移动学习连入方式特性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移动学习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利用网络中常用的通信工具, 信箱进行信息的沟通学习。老师可以通过信箱把学生需要的资料传送给学生, 当然也可以通过文件传送的方式布置相关的作业和任务。学生完成后, 以邮件的形式寄回, 形成交互学习状态。第二种是通过QQ等工具, 进行远距离的实时交流, 通过语音, 文字的形式, 进行学习互动。这种方式使用的比第一种形式要多, 也更加方便。第三种就是基于WAP技术, 打造相关的网站平台, 形成论坛模式。学生登录论坛, 了解相关资料, 学习任务, 还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形成互动。

3 移动学习平台设计重点

3.1 课程内容设计

作为高校来说, 对学生进行移动学习, 应该有符合课程体系的设计, 而不能等同于一些门户网站的兴趣搜索。应该为学生挑选出一些合理的课程选择, 进行推荐, 课程学习的内容素材要多媒体化, 不仅仅是文字, 应该包含视频材料和音频材料。例如教师的重点课程讲解录音, 名师课程视频, 实际操作实践步骤视频等等。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同时系统化的课程设计, 有利于学生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找出课程前导与后续的关系, 了解目前所学的课程所处的位置与重要性。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学习后续课程, 在感到困惑时可以找到相关知识点资料, 进行研究, 也可以用留言的方式向老师求教。

3.2 界面设计

界面要体现友好性, 适用性。移动学习平台则更应该关注智能移动终端的界面设计, 如使用智能手机, 要设计好学生登录界面。让学生在提示下, 快速找到登录方法。

3.3 注重交互性

移动学习平台的交互应该是动态的, 师生之间的交互是实现移动学习的关键点之一。可以通过留言、实时连线等方式。在教师端, 教师因为工作与生活的原因, 不方便随时在线, 所以教师端可以提供选择, 当教师处于不忙碌状态时候可以选择等待连线。学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发现哪些老师在线, 进行沟通。为了鼓励教师多为学生答疑解惑, 对于教师在线状态以及答疑时间可以进行统计, 校方给出奖励政策, 让移动学习平台的交互性更强。

4 技术实现特点简介

内容呈现技术。基于C/S体系架构的移动学习平台中, 主要内容格式有文本+流媒体和动画两种。其一的文本+流媒体可采用XML的内容编辑方式, 由此即决定了当在服务器进行内容编辑时难度较小, 但在客户端内容解析时却会导致效率降低。其二的动画则主要包括Flash动画和SVG动画。在这里, Flash动画以其独特的时间片段分割和重组技术, 同时更进一步结合了Action Script的对象和流程控制, 如此模式则可使得界面设计及动画设计更趋灵活。同时, SVG即是基于XML语言, 用于描述二维向量图形的一种图形格式。SVG动画可直接声明或通过脚本来进行定义或触发, 或者说SVG就是通过脚本语言调用对象模型来实现对所有元素、属性和属性值的访问或控制的。其次, 内容自适应技术。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复杂多样, 这就使得在学习内容的格式、大小和呈现上面临着各式各类的现实需求。为此, 如何使其可根据移动设备的性能实现自适应转换, 从而适合屏幕大小、适应移动设备计算能力, 甚至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 做到满足这一系列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即已成为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实现的核心关键技术。移动学习内容的自适应技术框架主要包括设备识别、XSL样本单生成、XSLT转换模块。同时, 也要构建起自适应技术应用环境或情形的模型, 即实现上下文建模。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安卓技术, 是移动开发技术中常用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郑世珏, 王敬华, 杨三平.校园教学手机报模式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3 (7) .

[2]王强, 郑世珏, 宋志明.基于Android的交互式学习微阅览器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9) .

[3]方海光, 毛莹, 刘军, 王红云.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3) .

[4]胡通海.移动学习的定义、特征和结构[J].软件导刊, 2010 (7) .

[5]傅健, 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7) .

[6]顾小清, 查冲平, 李舒愫, 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7) .

上一篇:数据管控下一篇:亮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