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决策系统(共12篇)
评估决策系统 篇1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也得到空前发展。电网一、二次设备得到大范围的更新改造,资产规模和设备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设备整体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目前,国际先进电网企业普遍采用基于状态和风险评价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充分考虑设备维护成本、运行可靠性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成熟、运行寿命长、全寿命成本低的设备[2];在设备技术改造方面,通常综合考虑设备状态、公司核心业绩指标和风险承受程度等因素,通过对资产的维修、翻新和更换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使设备达到且超过预期寿命[3]。我国电网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在电网成熟度和电网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还有一定距离[4]。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不同时期发展要求,统筹兼顾资产安全、能效和周期成本三者的关系,全面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建设、购置、运行、维护、改造、报废的全过程,经过深入研究和总结提炼出了运用模块化、标准化、精益化等多项理论和设计集成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这对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队伍素质,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意义重大[5,6]。
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设计
1.1 设计原则
1)加强协调与沟通的原则。评估决策系统的建设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相关各项科研项目是同步进行的,需要不断跟踪相关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以更新和同步本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同时,本系统建设所需各种数据以及业务管控流程也需要与“一体化平台”和各“应用系统”进行交互。
2)坚持标准规范先行的原则。对系统涉及的各种信息集成和各类模型,既要遵循已执行的有关标准,又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以支撑评估决策系统建设和相关应用系统按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进行的必要的优化工作。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贯彻落实内容,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来说也应立足于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最终为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可参考的决策依据。
4)技术标准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的原则。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技术的标准性和开放性是进行信息一体化决策分析的基础。作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跨多部门、多应用系统的高级应用,评估决策系统在应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能力,保证既能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又具有与外界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与处理的能力。
5)可靠性、安全性的原则。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从网络通信、病毒防护、数据存储、角色认证以及评价管理与发布等方面充分考虑应用的安全性。平台产品必须经过市场的考验,符合主流技术的发展方向,系统的开发应用在技术上也必须是安全可靠的。
6)灵活性、易部署的原则。遵循组件化设计原则,满足总体布局、分步实施的要求,可通过组件和系统参数的灵活配置满足不同业务层面的功能需求;应采用多层架构的体系结构,既要满足以网省为中心的集中管理模式,也要能根据不同重要等级和管辖范围实施分层分布式管理;评估决策系统的开发部署应遵循“总体设计、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策略,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1.2 架构设计
如图1所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技术架构共涉及五大部分。
1)系统技术架构是评估决策系统在实现评估决策模块、管控中心模块所采用的技术架构,即系统本身在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架构。评估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与一体化平台的信息集成都基于该技术架构实现。
2)数据中心架构。评估决策系统依托数据中心的“资产全息数据”提供各业务应用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实现对资产的评估与管理决策功能。数据中心技术架构目前采用的是一体化平台的技术架构。
3)应用集成平台。数据中心通过应用集成平台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评估决策系统通过管控中心对资产关键业务流程进行监控,通过信息反馈方式保证建议及时响应。应用集成平台技术架构也采用一体化平台技术。
4)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网总部与各网省间的数据交换,其内容包括标准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反馈建议等信息的交换,技术架构也采用一体化平台技术。
5)系统部署。评估决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与各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中心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系统部署上目前采用分布式部署模式,即同时在国网总部和各网省公司层面进行系统部署。
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功能架构
2.1 业务框架
评估决策系统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为核心,依据评估决策模型和评估决策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计算发起评估决策考核流程,通过参考评估分析结果提供评估建议,评估决策数据的准确和规范通过数据监控手段来确保。评估决策系统总体业务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1对评估决策业务的划分,各业务功能间的关系按编号顺序描述如下:
1)根据评估模型的设置进行资产状况的综合评估分析;
2)各网省公司在进行评估分析后按照评估流程发起评估考核工作;
3)将评估分析结果转化为战略决策建议以支持辅助决策工作;
4)对评估模型中各分析指标进行细化、提炼使指标元素最少,用以支持其他评估体系;
5)资产全息模型作为指标体系和业务系统之间的适配器为指标体系获得的数据提供标准的数据规范;
6)根据评估模型的要求对相关数据、业务流程、结果性指标进行监控;
7)通过数据监控获得数据及业务流程相关的监控结果,生成反馈信息;
8)各业务系统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正,重新按照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2.2 功能设计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课题研究成果,结合SG186总体规划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评估决策工作,从而实现多角度、多维度的资产绩效评估。评估决策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评估分析、评估建议、评估考核、数据监控4部分。
1)评估分析依据评估决策模型对源数据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展示。评估决策系统能够按照不同口径,比如按照用户的管辖范围、自查类别、设备类型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并且可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预测未来趋势。
2)评估建议主要包括决策库的维护功能、建议库评估建议功能等。在决策过程中根据方案制订和环境参数的选择,通过评估模型的失算结果,系统给出战略决策建议或管理决策建议,进而指导各个层次用户的工作。
3)评估考核基于三层管理体系:决策层可以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对管理层下达相应的考核指标;管理层根据决策层下达的指标,分解到执行层进行处理;执行层根据指标相关因素进行工作调整,以便快速响应决策层的决策并将之落实到实处。相关因素主要有决策层对考核指标的下达、定义考核规则和奖励计算公式、通过系统对考核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对考核规则合理性的分析。
4)数据监控。为了保证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监控从过程性监控和结果性监控2方面入手。通过Excel或数据中心采集数据时,抽取的数据需要按照数据校验规则进行定义,同时对流程关键节点进行监控,把系统检测出的数据问题以报告形式自动提交相关处理人员进行处理。
3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的业务集成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是构建在SG186工程的其他业务之上的一套高级应用系统,业务集成主要是与一体化平台的集成,无与横向业务系统集成的要求。
3.1 与目录系统的集成
评估决策系统与目录系统的集成主要包括身份目录集成和身份认证集成2个方面。根据SG186工程一体化平台目录系统的典型设计方案,身份目录集成主要根据预定策略通过目录系统的身份同步工具与权威用户信息源同步(包括平台用户账号的创建、信息变更和销户),并采用单向同步模式(见图3);身份认证集成主要通过目录系统的访问网关和身份认证管理服务器两大组件协作完成,主要采用B/S模式。用户访问评估决策系统时,统一以目录系统的访问网关为入口,由访问网关提供对本系统的安全访问。
3.2 与门户系统集成
评估决策系统与一体化平台企业门户系统的集成主要包括单点登录集成、功能级个性化、待办事宜集成和Portlet组件集成等方面。
1)与门户系统的单点登录集成主要通过单点登录系统完成。单点登录系统由单点登录控制中心和用户关联管理模块构成,评估决策系统需要为单点登录控制中心提供规范的后台登录服务接口。
2)企业门户是用户的个人统一工作平台,评估决策系统作为应用系统之一需要与之实现功能级的个性化定制。在用户登录企业门户系统后,门户将该用户平时需要在本系统使用的应用功能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中使用的应用功能集成到同一页面上,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处理界面。评估决策系统与门户系统功能级个性化集成的方式包括页面连接 +导航集成、直接页面裁剪、RSS方式等。
3)待办事宜是门户中负责将用户在各应用系统中当前需要处理的任务集中展示给用户的一个功能模块。评估决策系统产生的待办事宜可通过统一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工作流引擎实现与门户系统待办事宜模块集成, 待办事宜只负责个人待办事项的提醒和处理连接功能,不提供待办事项的流程控制和处理功能,待办事项的处理需要进入评估决策系统完成。
4)评估决策系统在设计时注重各业务组件的独立和标准化,并按照门户系统的接口规范提供了一个Portlet组件集合便于用户直接在门户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该Portlet通过Event Handle事件监听的触发方式、基于JSP的参数传递方式、Request对象参数传递方式与门户中其他Portlet进行通信。
3.3 与数据中心集成
评估决策系统与数据中心的集成主要用于建立全寿命主题库和统一视图,其中全寿命主题库用于存储模型计算所需要的数据,统一视图用于汇总各业务系统的源数据供全寿命主题库提取。
4 结语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是与各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建设和改造紧密结合的平台化系统,系统的部署实施和上线运行将给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带来质的提高。评估决策系统在网省公司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与验证以及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对系统进行的持续改进将有助于评估决策系统不断提升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评估决策系统 篇2
第一条 为加强对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促进决策的执行,提高重大事项决策水平,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是指负责评估的单位,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方法,对决策执行效果做出综合评定并提出决策延续、调整或终结意见建议的活动。
第三条 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决策承办科室和局属单位(以下称承办单位)和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并组织实施决策后评估工作。其他科室和有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第五条 下列事项应当作为后评估对象: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
(二)决策执行效果不明显、存在问题较多的;
(三)重大政策、法律制度调整的;
(四)市委、市政府要求评估的;
(五)局负责同志或决策承办单位认为需要评估的。第六条 决策后评估应当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决策的执行结果与制定目的是否相吻合;
(二)决策执行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决策执行中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决策执行中被执行对象的接受程度;
(五)决策执行情况与全市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符合程度;
(六)决策执行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七)主要经验、教训、对策和建议等。第七条 决策后评估的准备工作包括:
(一)确定后评估对象;
(二)确定合适的后评估机构、人员;
(三)制定后评估方案,包括目的、标准、方法和经费。
(四)后评估方案报局分管负责同志批准。
第八条
承办单位会同局办公室应当成立后评估小组。后评估小组人员应当不少于3人。除承办单位、局办公室外,可从其他单位抽调人员或邀请相关专家参与。
根据需要,承办单位会同局办公室可以委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第三方开展决策后评估。
第九条 决策后评估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督查督办、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具体可以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特点,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
第十条 重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工作应当根据实际,合理确定评估时间、任务安排。
第十一条 决策后评估小组或第三方完成评估后,应当提交决策后评估报告。决策后评估报告应当包括:对决策制定与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对决策效益的分析,对决策延续、调整或终结的意见、建议等内容。
第十二条 决策后评估报告应当报局分管负责同志和主要负责同志审阅。按照决策程序集体研究决策后评估报告,应当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或废止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开。
评估决策系统 篇3
"Family Group Decision Making (FGDM) with Lakota Families in Two Tribal Communities: Tools to Facilitate FGD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Child Welfare, Vol. 91, No. 3 (2012).
What it’s about: Together, Sicangu Child and Family Services on the Rosebud Reservation, Lakota Oyate Wakanyeja Owicakiyapi on the Pine Ridge Reservation, Casey Family Program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uluth adapted the evidence-based Family Group Decision Making model for use in Native American communities. FGDM is centered on a half-day group-decision-making meeting that engages families, as well as other important people in a young person’s life, in a youth's treatment plan.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hallenges and successes the partners encountered, particularly issues unique to Native communities, such as intergenerational grief and trauma and concerns stemming from past misuse of data gathered from Native American communities.
Why read it: The Family and Youth Services Bureau promotes the use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such as FGDM. Oftentimes, practices need to be adapted to fit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being us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at process in two Native communities.
Biggest takeaways for family and youth workers: At the two organizations that took part in this study, some staff resisted change and did not buy in to the use of FGDM, preferring other models they were already using. Their resistance may have reflected a tendency to underestimate families'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on their own, without the input of so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 the authors write. Some staff were also confused because some FGDM referrals are voluntary while others are court-mandated. Staff thought mandated sessions clashed with the idea of FGDM as a voluntary forum.
Despite the challenges the project faced, the authors write that FGDM can be adapted by each community to meet its needs. They say that their acknowledging the histor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tate and Tribal relations made staff more likely to accept FGDM. The authors conclude by noting that many tribal stakeholders believe FGDM and other forms of family engagement will lead to fewer child placements in out-of-home care. With proper implementation, the authors say, decis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a child's life can be made more efficiently and equitably.
评估决策系统 篇4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它能源的激烈竞争, 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电力营销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营销系统运用信息技术, 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工具, 实现电力营销数据共享, 规范用电营销业务流程, 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电力营销系统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对营销业务进行处理和控制, 为领导层提供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信息。其功能应该涵盖电力营销实务的关键环节, 包含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监控层和决策支持四个模块。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并走访调查电力企业, 建立了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基于区间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电力营销系统进行量化评价, 该方法定义了区间型理想点以及决策方案在区间型理想点上的投影等概念, 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 具有简洁、直观、易于计算等特点。本文研究为电力企业选择电力营销系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为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 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综合评价并完善电力营销系统, 服务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科学、合理, 要能全面反映出所要评价系统的各项目标要求, 为电力营销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电力营销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及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走访调查, 依据指标设计原则建立了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出的指标包括:先进性、功能完善性、资源共享程度、安全性、界面友好性、经济性。各指标的具体说明如下:
(1) 先进性。先进性的含义是所建设的电力营销系统在总体上是先进的, 采用了先进的开发技术, 且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采用当前流行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与软件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进行分布式、模块化的组件开发, 提供各种专业接口, 为系统间的互联和系统的扩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应用统一的业务平台, 保障服务的质量, 为开展新业务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维护的工作量。
(2) 功能完善性。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必须以市场和客户服务为中心, 以方便客户为宗旨。同时健全电力营销业务管理规范, 对电力营销的核心业务实现快捷、准确的处理。电力营销系统的功能应该涵盖电力营销实务中的关键环节, 主要涉及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管理监控层和决策支持层四个层面。可以处理客户电能信息采集、售后服务、电费抄核收、电能计量、业务稽查、基础数据分析等业务。
(3) 资源共享程度。因电力企业客户数量大、电价分类多, 电力营销的业务数据量很大。电力营销系统应该有效甄别、存储营销数据, 并实现电力企业各部门间数据的高效共享, 保证数据资源传递的快捷性和一致性。同时优化整体数据设计, 采用高性能的硬件资源, 提高系统的计算速度, 保证系统的实时性。
(4) 安全性。通过客户权限管理、用户加密、数据备份、分布式应用服务以及系统出错处理等各种方法来保证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与网络安全性。其中用户权限设置应将系统用户的工作权限定义到具体功能, 保证数据的访问与处理安全性。
(5) 界面友好性。所谓友好性, 是一个专用名词, 是用户使用信息系统很方便, 人机界面良好。电力营销系统模块较多, 涉及的数据量庞大, 不同类别的用户权限差异也较大。系统界面应该便于用户操作, 可以高效完成系统功能, 处理系统数据资源。
(6) 经济性。电力营销系统规模庞大, 产生的费用高于传统信息系统。在保证电力营销系统质量的前提下, 费用越低越好。 费用包括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开发费用是指系统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成本;维护费用是指供应商按企业需求对系统进行变更或修改收取的费用。
3 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徐泽水等人对属性权重确知、属性值以区间数形式给出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较之传统的区间型决策方法, 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 具有简洁、直观、易于计算等特点。本文引入该方法完成对电力营销系统的评估。
对于区间型多属性决策问题, 设S={s1, s2, …, sm}为方案集, Y={y1, y2, …, yn}为属性集, w={w1, w2, …, wn}为属性的权重向量。对方案si, 按属性yj进行测度, 得到si关于属性yj的属性值为区间数aij (这里aij=[aLij, aUij]) , 从而构成决策矩阵A= (aij) m × n。为消除不同物理量纲的影响, 将决策矩阵A转化为规范化矩阵B= (bij) m × n。
并且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zij) m × n。其中, zij=[zLij, zUij], zij=wjbij。
定义1:称z+= {z1+, z2+, …, zn+}为区间型理性点, 其中zj+=[zj+L, zj+U]=[miaxzLij, miaxzUij]。
定义2:称为zi在z+上的投影, Pz+ (zi) 的值越大, 表明向量zi和z+夹角越小, zi越趋近最优解。
依据上述描述, 给出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设S, Y和w分别为方案集、属性集和属性权重向量。决策者对所有方案按各属性进行测度, 得到决策矩阵A= (aij) m × n, 并按式 (1) 和 (2) 将A转化为规范化矩阵B= (bij) m × n。
(2) 根据属性权重向量w和规范化矩阵B, 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zij) m × n。
(3) 采用定义1确定区间型理性点z+。
(4) 采用定义2求出方案si在区间型理性点上的投影Pz+ (zi) 。
(5) 根据Pz+ (zi) 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和优选。
4 案例分析
某电力企业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 拟实施一个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考虑到电力企业自身情况, 决定从四家供应商提供的电力营销系统中做出选择, 候选方案S={s1, s2, s3, s4}。评价指标采用第2节的研究成果:安全性 (y1) 、功能完善性 (y2) 、资源共享程度 (y3) 、先进性 (y4) 、界面友好性 (y5) 、经济性 (y6) 。已知指标权重w= {0.091, 0.243, 0.166, 0.268, 0.085, 0.147}。表1为各方案的评估指标值。
在各项指标中, 除第6项为成本型外, 其他均为效益型。用第3节方法求出4个方案的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1) 由式 (1) 和 (2) 将原始决策矩阵A转化为规范化决策矩阵B。
(2) 根据指标权重向量w及规范化决策矩阵B, 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3) 采用定义1确定区间型理性点z+。
(4) 采用定义2求出各方案在区间型理性点上的投影。
Pz+ (z1) =0.325, Pz+ (z2) =0.354, Pz+ (z3) =0.373, Pz+ (z4) =0.292
(5) 根据Pz+ (zi) 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s3>s2>s1>s4, 故最优方案为s3。
5 结束语
评价工作是一种跨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 它既要求社会科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 又要求决策层、执行层与研究层的结合。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困难, 影响电力营销系统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极多, 定性的、定量的因素, 技术的、艺术的、观念的因素等等交叉在一起, 如何评价一个电力营销系统成为极复杂的课题。本文引入区间型决策方法, 通过分析与调研建立完整的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理想点确认、方案与理想点投影计算等计算步骤完成对电力营销系统的客观评价。本文方法丰富了电力营销系统决策的理论体系, 为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优选实践提供了更全面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苏敏怡.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市场论坛, 2006, (8) :52-53.
[2]李翔, 杨淑霞.浅议电力服务营销[J].国家电网, 2007, (3) :56-57.
[3]王乐鹏, 潘华.电网企业信息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4]徐泽水, 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 2003, (4) :498-501.
重大决策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篇5
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省维稳官员称,若损害群众利益,立即“叫停”,目前,这套机制已在全省大部分县市推广
微薄提示:家和万事兴,社会和谐稳定,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你怎么看待现在的生活,如何破解社会矛盾,今天,我们请嘉宾一起来说说。河南商报记者 张毅力 郑筱倩
连线嘉宾:
河南省委维稳办社会调查处处长 苏银海
河南省司法厅宣教处处长 袁理政
郑州管城区北下街街道办事处社区委员 麻杰
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张艳荣
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大四学生 门宁
稳定是人心所向
商报:今年的全国两会,和谐稳定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家怎么看待这个话题?麻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得益于稳定的发展环境。大家关注和谐稳定,也说明这是老百姓共同的期望。
苏银海: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期,由经济发展引起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很多,但只有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不断破解难题,改善民生。2011年,是我省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始之年。但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袁理政: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
最近,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局势剧烈动荡,社会不得安宁,人民陷入灾难之中,国家发展严重受阻。
解决矛盾 不和谐可以化解
商报:你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谐吗?
门宁:经常看到一些报道,比如暴力拆迁,医患纠纷,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地方。但是我和身边的同学,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日三餐吃饱吃好,我觉得这就是和谐。
麻杰:我们干的,可以说是最基层的工作,不和谐现象肯定有,比如经常会接到市民投诉,街道脏乱差,也有居民曾集体来反应没有医保,如果问题堆在那,它就是不和谐的隐患,如果一个个解决,它就转化成和谐了。
不稳定因素主因都在内部
商报:你认为目前社会发展中有没有不稳定因素?
张艳荣:可以说,热点问题,就容易隐藏不稳定因素。比如房价,我刚毕业时,工资1000元,能买1平方米房子,现在工资涨到3000元了,两个月不吃不喝也买不到1平方米。
再说物价,一个西红柿,不大,1.1元,上大学时,1元钱能买几斤。房子可以租,可饭不能不吃,所以稳定物价应该是最迫切的。
门宁:我喜欢看新闻,近年来,物价上涨、食品安全、房价、拆迁、收入差距、社会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不断进入大家视野。社会的不稳定有很多因素,但归根到底,主因都在内部,关键是怎样在社会发展中,兼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各级政府成立维稳办
商报:你认为政府在尽力改变现状吗?
麻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有人统计说,总理提到70次改革,物价、房价、反腐等,哪个问题都没有回避。这是一个信号,也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信心。苏银海: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全省各部门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维护稳定办公室。今年,省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省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自3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省集中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大防范”活动。主动听取民意、民怨
商报:请政府部门的嘉宾,谈谈平时工作中如何化解矛盾?
苏银海:化解社会矛盾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大排查、大调处、大防范”活动,能解决问题。今年,我省的目标是使矛盾化解率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其次,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到100%。
何谓社会风险评估?也就是说,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事项,在征求各方意见和科学论证后,如果不损害群众利益,不影响社会稳定,就可以“上马”,否则就“叫停”。如果不经评估就开工造成严重问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目前,这套机制在全省大部分县市推广。
少点矛盾、多些宽容
商报:怎么做到自觉维稳?
袁理政:从人民调解员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些矛盾往往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引起的。如果多些宽容,社会就少点矛盾,多些和谐。
评估决策系统 篇6
一、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框架有待建立
从实际情况来看,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顶层设计缺失,制度框架未有效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无法有效地嵌入原有的政府决策模式,使得评估由“战略地位”沦为“略占地位”。
一是顶层制度框架设计缺失。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央2号文件制定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地方人社部门在当地政府的要求和指导下也相应制定了省一级或地市一级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意见。总体来看,这些文件的出台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框架建设的起点与尝试,但尚未出台整体的规范性文件,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际运行过程中“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二是制度规范性不足,在一些重要领域存在空白。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还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概念、原则、范围、程序、主体、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等明确规定下来,存在制度规范性不强、权威性不够等问题。如制度框架中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决策哪个环节进行并没有规定,只是规定“凡是按规定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决策事项,未经评估不得做出决策”。具体评估是在政策酝酿环节还是在决策框架成形后进行语焉不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极易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机制。从决策与风险评估的时序来看,目前一般都是重大政策和项目的决策在前,然后再进行相关政策和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极少是先进行相关政策和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然后再进行决策。也就是说,一般都是把风险评估当作决策以后补充进行的一个程序“走一走”,而极少把风险评估当作相关政策和建设项目决策前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体系不力
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开展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领导意志,轻风险预判;重评估形式,轻评估过程;重决策部门意见,轻社会参与”。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都是由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组织领导体系不力所导致的。
一是“稳评”工作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未建立战略思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终结点不是风险定级,而是最终实现风险控制,为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级部门的领导对于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参差不齐,许多领导尚未真正认识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也未建立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战略思维。
二是评估多来自领导部署,工作开展缺乏预见性。当前政府管理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复杂,未来的风险决定我们今天的选择,因此越来越要求公共政策以前瞻性或预防性为导向。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际操作看,有的干部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看作是党政机关内部自我评估,根据领导的需要来决定风险等级以及应对措施,一般是上级要求哪个问题就评估哪个问题;哪个领域出现重大问题,就评估哪个领域。“应评尽评”多来自领导部署,而非业务部门或决策部门从政策科学性本身出发,从控制社会稳定风险的工作需要出发进行,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变成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致使评估流于形式。
三是地方被动地以决策后的实施可行性评估为主,缺乏预前评估。实际工作中,地方人社系统主要是政策执行部门,负责将中央的各项决策在本地贯彻实施,因此决策的空间不大,更准确地说,当前部分地方的“稳评”工作多的是对某项政策实施方案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用来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三)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队伍培训不足,疲于应付评估工作。中央出台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实施办法》,都提出对于重大决策要做到“应评尽评”,这个工作量对于各部门来讲还是比较大的,最重要的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还处于探索期,工作人员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评估,怎样才能把结果真正用于科学决策还存在能力上的不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推进过程中,没有对决策制定部门的人员开展过专门培训或辅导,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熟练不等于能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要求相匹配。迫切需要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关键环节、重点技术、风险分析等方面给予辅导和支持。
二是评估开展以工作便利性为主,分析研判严重不足。调研发现,有的部门开展的评估工作按照程序走过场,为了迎合决策需要做出评估结论,偏离了评估的初衷。中央要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四大方面进行评估。实际工作中,评估报告分析的重点一般是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合法性和可控性的分析、研判严重不足;如合法性方面,主要是缺乏对改革决策涉及依据的说明和相应分析,对于是否存在被公民、法人提起合法性审查的风险缺少研究。
三是评估方法与工具落后,创新和探索匮乏。公共政策的风险评估主要是考虑社会稳定和民众拥护方面的风险,既不能完全照搬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估方法,也不能僵化固守于政府传统的工作方式。中央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中提出采取公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充分获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和确定风险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据此进行了评估工作安排。由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领域范围较广,因此不同政策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实际操作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基本是在原有政策流程中增加了部分意见听取环节,做出了风险分析结果;但总体来看,评估所采用的工具与方法匮乏,舆情民意调查、相关利益群体协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作为载体收集风险点等等手段使用不到位,评估结果也基本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对风险数据的合理收集和定量分析。
nlc202309010714
(四)多元参与严重不足
一是单一部门评估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条。中央要求评估工作可由政法、综合、维稳、法治、信访等部门联合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提出重大决策事项的部属司局单位具体负责风险评估工作。重大决策事项涉及部内两个以上司级单位的,由牵头单位会同其他单位共同负责评估”。这些政策规定对于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联动的工作机制提出了要求。实际上,完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链条还需要立法部门、信息部门以及宣传和舆情监测部门的参与,对评估过程给予支撑。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指定或允许重大决策拟定部门成为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承办单位,如果兼有决策和评估职能的部门和单位认为有必要的,可商请维稳、信访部门参与,而不是强制性地要求维稳、信访部门一定得参与。评估工作基本由决策提出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参与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评估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评估结果的运用也仅限于本部门,评估结论在决策中的运用环节运行不佳,缺少相关部门对某项重大决策实施后的效果反馈。
二是缺少专业机构和专家协助,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有待建立。在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评估中,一般由重大决策拟定部门作为承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单位。同一个部门既负责重大政策决策的出台又负责风险评估和判定,体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体单一,评估主体的权威性和中立性不足。目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部分地方规定“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可委托中介机构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时一并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价,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单独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价”,如此的“可委托”“也可委托”显然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当前的评估工作基本由政府部分负责,第三方参与不足;即使有第三方机构参与,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也只侧重于外部社会风险指标的定量计算,对政府体系内运作过程因职责交叉、利益阻碍所产生的社会风险认识和评估不足,无法实现科学、完善、系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三是公众和利益相关群体参与不够,社会公众互动机制有待建立。未来整个公共政策都是面向社会风险的,政府的治理方式也应由单一治理向合作治理与动态治理转变,构建与社会其他部门、公众的协作关系。当前,从运行情况看,公众以及政策利益相关群体对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过程参与严重不足,缺少政府决策与社会诉求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央出台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实施办法》,都提到了群众代表可以参加评估小组进行评估,但是对群众如何参与、在哪些环节参与没有细化的规定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因此,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本应受到重视的群众意见却成了“最弱音”甚至没有声音,最终导致决策与社会互动缺失,难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策出发点。
(五)全局性动态评估机制缺失
当前的实际要求政府改变实际工作方式,从关注内部转变为关注全局。风险评估工作不仅应考虑本部门、本系统重大决策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也要关注其他部门决策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带来的风险以及相关决策实施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的影响和冲击,针对这些外来决策风险建立起相应的预警与风险评估联动机制。
一方面,目前开展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主要针对的是自身重大决策,顾“上下”而轻“左右”,全局性评估预警机制缺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还缺乏全局视野,不能跳出圈子看风险,因此出现外部联动跟不上,对系统外决策带来的风险控制失灵的问题。其他部门决策和工作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带来风险,如失地农民由拆迁引起,其保障问题却属于人社部门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来自“左右”的政策风险常常被忽略,与外部决策联动的风险评估机制跟不上,导致对其他系统决策带来的风险控制失灵。
另一方面,当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开展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孤立地、一过性地开展工作,动态评估机制不足。如果说以前的政策评价标准是“成本—收益”之比,那么现在及以后的政策评价标准将是“收益—风险”之比。我国当前转型过程中,政策领域特别是民生领域的政策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日益复杂,重大决策的政策空间与社会承受力间的“单一平衡”受“互动平衡”挑战,各系统的决策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任何一个部门的政策决策都可能引发其他部门的政策决策失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重大决策的互动,不再只是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某项决策之间的互动,而是与涉及某一群体、某些利益相关方的多维政策组合的互动,如“两卫”单位绩效工资与“医改”之间的风险联动关系,就要求建立起与时俱进、着眼全局的,能够处理评估静态性与稳定动态性的工作机制。
(六)结果运用成效不佳
当前政策框架中关于评估结果运用的规定中,只是停留在根据风险等级做出“不实施、暂缓实施、可部分实施、可实施的决定”,未就决策实施后的跟踪和调整未明确评估结果的运用做出系统规定,更未就决策出台的法律在立法后评估方面做出任何规定或说明。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中,稳评的目的和作用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化为归列风险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焦点是对重大决策相关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但这项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在政策决策过程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但是当前的政策框架关于“稳评”工作的部署,强调的是评估结果的三类风险等级以及对应的处理结果,缺乏对风险情况的深入分析以及相应的决策方案设计。业务部门因此简单地认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仅仅是为了通过分析列出风险等级。
二、三个亟待重视的难点
(一)顶层与基层关系处理难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顶层”与“基层”的作用空间是不一样的。一方面,中办指导文件要求,凡是涉及重大利益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广,目前的政策规定对各业务领域中重大决策的针对性不够,政策文件规定应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领域和标的与各地、各业务部门实际情况有出入,最终哪些决策需要评估由各地确定。另一方面,实际工作中,地方是对中央制定政策的执行,决策的空间非常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更多的是政策实施的风险估测。如2011年63号文关于退休职教、幼教职工工资问题,许多地方实施过程当中非常困难,有些市甚至想抵制不干,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更无从谈起。
(二)风险识别测量难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社会稳定风险的来源也日益复杂,识别难度增加。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人为的因素和政策、法律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风险点既有群众的利益诉求过高所引发的,也有现有的政策、规章和法律滞后于现实发展的原因,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诱发的。这些需要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加以区分,才能真正对重大决策起到保障和支撑作用。
此外,社会稳定风险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的公信力对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测量难度上升。“一个系统需要信任作为输入条件,缺乏信任会形成恶性循环,系统就无法在不确定性和有风险的环境中激发起支持行动”。在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如果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无论地方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具有多大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公众都会提出质疑。因此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要客观看待社会评价,合理分析政策风险。
(三)责任追究落实难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嵌入到了我国政府的原有决策模式之中,对地方政府的决策起到了一定的纠错功能。但是由于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导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决策与评估职责划分不清,问责机制形同虚设,难以真正落实。
一是上级要求地方必须贯彻落实的项目和政策,“稳评”责任追究难。这类事项如果在评估中存在风险,为了保证顺利推进,地方政府往往采取提高利益补偿标准的方式,为其他重大项目和政策的推进埋下了风险隐患。一旦社会风险产生“翻烧饼”或“涟漪”效应,风险产生的责任就难以界定。
二是多个部门联合推动的重大事项,“稳评”责任落实难。由于重大事项由各部门共同推进,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和职责交叉,风险的界定难以清晰,这就导致在进行责任倒查的过程中各部之间相互推诿。
三是具有高度变动性的社会稳定风险,“稳评”责任追究难。对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在评估阶段风险低,但在执行中却产生极高的风险的情形,造成责任倒查中的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目前,我国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还停留在部门性、地方性的制度层面,还未进行立法,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界定和倒查,还缺乏法律的刚性约束力,这必然会影响评估制度的实效。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评估决策系统 篇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战仿真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军事系统应用中体现出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在研究新的战争理论、进行军事人员演习、研制新型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作战仿真都发挥了许多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各国专家研究的焦点。
本文主要以基于HLA的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为基础,研究了仿真系统的仿真回放和评估决策问题。前者主要为了解决仿真系统运行后数据冗杂且利用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仿真系统的回放效率;后者是为了在网络化信息系统原有效能评估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回放技术和数据挖掘,对效能评估及原仿真系统进行决策优化。仿真回放研究主要采用数据立方体等技术整合高维原始数据,进行离群点检验并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匹配关键数据信息,利用N元并行数据采集卡实现回放数据的存储,完善仿真回放策略,最终实现网络化信息系统的仿真事件回放。而针对原仿真系统的效能评估和决策优化,主要侧重于通过数据层面对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构进行优化,针对系统进行敏感度分析,构建面向系统效能的数据仓库,针对指标体系及权重等做出相应改进。
1 网络化信息系统的仿真事件回放设计
1.1 总体方案设计
网络化信息系统的的仿真回放是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并且可以将数据多次重复利用,仿真事件回放的整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实现流程如下:
(1)连接数据库,设计数据采集方案,数据采集方法的设计关系到仿真数据的效率,为仿真回放和效能评估做好基础。
(2)依照实际系统仿真运行数据构建“N元并行数据采集模式”:XML模式和数据库模式,具体形式的选择依照系统运行情况和仿真数据量决定。对于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整合,利用马哈拉诺比斯距离进行多维离群点检测,将离群点剔除。为进一步分析数据,构建系统的三维立方体模型结构。
(3)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匹配关键事件数据并进行分类,获取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样本值,确定关键事件名称和数量,设计BP神经网络结构进行网络训练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不合要求则重新进行设计,直到符合误差要求。根据之前的数据匹配结果确定事件的回放方案,按照回放方案进行回放操作演示。
1.2 仿真数据预处理
在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的数据预处理中,主要包括数据清理和数据集成两部分。数据清理操作主要是通过填写缺失的值,识别、删除离群点,进而实现数据光滑去噪,解决了数据冗杂和不一致问题。对于仿真系统的回放而言,离群点的检测尤为重要。使用马哈拉诺比斯距离检测多元离群点。对一个多元数据集,设为均值向量,对于数据集中的对象δ,从δ到的马哈拉诺比斯(Mahalanobis)距离为:
式中:S是协方差矩阵;是一元变量,于是可以对其进行Grubb检验,可令。即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个对象θ,定义z分数(z-score)为:
式中:是输入数据的均值;s是标准差;对象θ是离群点,如果:
式中:是显著α/(2N)下的t-分布的值;N是数据集中的对象数。
因此,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对多元离群点检测任务进行变换:
(1)计算多元数据集的均值变量;
(2)对于每个对象δ,计算从δ到的马哈拉诺比斯距离;
(3)在变换后的一元数据集中检测离群点;
(4)如果被确定为离群点,则δ也被视为离群点。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可初步剔除不合规范的一维或N维数据。以某次仿真实验结果数据为例,使用马哈拉诺比斯距离检测534个多元数据点,经Grubb检验,可以得到共有6个数据点处于z值之外,即超过了马哈拉诺比斯距离,被认定为离群点,时间值分别为92.6,99.8,122.4,129.4,144.0,192.6的数据点,经与实际数据相比较,时间值为92.6,99.8,129.4,144.0的数据点确定为离群点,另外,时间值为127.8,192.2的数据点为数据异常点但未检验出。从数据采集模式中剔除以上离群点。
与数据清理的清洗工作不同,数据集成主要是为了合并来自多个数据源存储的数据。数据集成有助于减少结果数据集的冗余和不一致,完成数据值冲突的检测和处理,提高其后挖掘过程的准确性和速度,为多次仿真数据的分析做好基础。针对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数据集成的重点工作是数据立方体的构建。
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匹配算法设计
首先需要获取网络的输入和目标样本。本次算法设计考虑两个目标的情况,对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进行多次运行,获得了多组状态样本数据。接下来,确定具体的神经网络结构。根据Kolmogorov定理,采用K×(2K+1)×M的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其中,K表示输入特征向量的分量数即维数;M表示输出状态类别总数。首先确定输入层K,随之可以确定中间层(2K+1)。输入层K根据输入变量的个数确定,由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的实际情况可知,输入变量为UT(仿真时间以s为单位),UK(对象编号,0表示目的地,1表示第一个目标,2表示第二个目标),UX(对象的X方向位置坐标值),UY(对象的Y方向位置坐标值),UZ(对象的Z方向位置坐标值)。结合实际回放要求,针对原采集模式进行适当扩展,加入自定义事件属性及0-1规则,使用UD代表目标的被探测情况,0代表目标未被发现,1代表目标被发现;使用UE代表该对象损坏情况,0代表该对象未受损坏,1代表该对象完全损毁,0~1之间的小数代表着不同的毁坏程度。经上述设计之后,输入层K的值为7,中间层2K+1的值为15。即该BP网络结构输入层有7个神经元,中间层有15个神经元。
然后,确定关键事件个数和名称并确定输出层M。在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中,事件主要包括三类:目标被发现、目标被拦截、目标到达目的地,具体事件个数与目标个数相关。例如有N个目标,则分别与2N+1种状态相关联,这2N+1种状态也是仿真回放时对应的关键事件,即:目标1被发现、目标2被发现、…、目标N被发现、目标1被拦截、目标2被拦截、…、目标N被拦截、目标到达目的地,分别对应类别1,2,…,2N+1。在此次仿真中以两个目标为例,关键事件个数为5个,分别是:Y1(目标1被发现),Y2(目标2被发现),Y3(目标1被拦截),Y4(目标2被拦截),Y5(目标到达目的地)。考虑到在实际的仿真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很多时刻对象属性发生的变化并不与上述事件相关联,故“N元并行数据采集模式”经BP神经网络匹配的分类有6种,可以采用(0,1)编码形式表示,用(0,0,0)表示类别0(无直接相关数据,也可表示为Y0)、用(0,0,1)表示类别1(目标1被发现)、(0,1,0)表示类别2(目标2被发现)、(1,0,0)表示类别3(目标1被拦截)、(1,1,0)表示类别4(目标2被拦截)、(1,1,1)表示类别5(目标到达目的地),故输出层M的值为6,整个BP网络层次结构为7×15×6,如图2所示。
按照实际系统需求进行设计,中间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为S型正切函数,输出神经元的传递函数为S型对数函数,之所以选择S型对数函数,是因为该函数为0-1函数,与分类器的输出要求相匹配。另外,P表示网络的输入样本向量,T表示网络的目标向量,可选用trainlm为网络的训练函数,该函数的运行速度比较快,采用了梯度下降法进行学习,并且学习速率是自适应的,适用于这样的中型网络。学习函数选择learngdm,性能函数选择mse,以满足相应误差要求。
2 系统效能评估优化
2.1 评估指标体系结构优化
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的信息处理效能下层指标只有信息处理能力,主观程度偏重,且敏感度相对太高,与实际系统的情况存在偏差,故对其进行相应改进,引入可评价信息处理的辅助决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主要面向计算机的量化指标,而辅助决策能力面向决策者的决策能力,这样就可对系统信息处理效能进行综合评价。改进后的信息处理效能指标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结合实际系统需求,设计对应底层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信息处理精度:取火控计算机对所属的火控单元上报的目标信息经过融合处理后的精度。
式中:X,Y,Z分别代表目标经过信息融合后的三维坐标值;Xreal,Yreal,Zreal代表对应时刻目标的三维坐标真实值。
信息处理容量:考虑每个网络节点在单次仿真运行可以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行时的信息容量(单位GB)。
式中:N代表系统单元内总的节点数量;Vi代表某次仿真运行的信息容量。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速率:考虑整个火力系统和火控系统计算机在一次仿真任务中来自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速率。
式中:Ttran代表多个传感器传输信息到系统处理器的时间;Tproc代表系统处理器处理多路信息并做出一次决策的时间。
威胁评估能力:以多次来袭目标的平均威胁判断质量并结合专家知识定量威胁评估能力,共分为9个等级,等级9代表最高威胁评估能力,等级1代表最低威胁评估能力,等级越高能力越高。
平均决策时间:考虑整个系统任务运行过程中涉及实际探测与打击等重要决策所用的平均时间(单位s)。
式中Ti代表每次重要决策所耗费的时间。
2.2 指标权重优化
目标捕获能力对应的四个底层指标,即探测覆盖面积、最大捕获目标距离、预警时间及平均目标发现概率,无论是针对信息获取效能还是系统效能来说,预警时间显然是影响最大、敏感程度最高的指标,故需要对权重值做进一步改进。结合改变后的信息处理效能指标体系及实际情况对信息处理精度、信息处理容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速率、威胁评估能力、平均决策时间分配合理的权重值。当底层指标值提高了10%时,再次进行系统敏感度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分析图4经过系统优化后的敏感度计算结果,对系统效能值产生较大影响的几个关键指标为预警时间、虚警率、毁伤目标概率、威胁评估能力、漏警率,而且它们之间的敏感度差距并不大,在信息获取能力作为优势性能的网络化信息系统中,预警时间为捕获目标能力的最直接衡量指标,漏警率和虚警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系统对目标的有效识别能力,而威胁评估能力是信息融合的最终体现结果,毁伤目标概率是火力系统利用信息进行目标拦截的直接能力体现,这些因素被验证为影响系统效能值的“瓶颈”因素,与实际情况较吻合。经过系统优化的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信息经过敏感度计算实验以及比较分析,其效能评估的可信度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为实际系统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了有效的反馈和辅助决策支持。
3 软件界面及运行结果
该软件依托于HLA仿真体系结构,仿真系统的运行支撑环境为p RTI 1.3,仿真系统的开发环境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联邦成员的开发工具使用Visual C++6.0,其兼容性较强。使用Oracle 9i作为仿真回放及系统评估的数据库系统,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仿真回放提供展示平台,评估结果的图形化显示采用Teechart控件,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3.1 回放预案生成及仿真回放实现
首先进行仿真预案的选择,通过数据库模块连接数据库,选择仿真预案1,调用仿真回放模块中的数据预处理操作对原始数据处理,实现数据相关性匹配,建立数据与仿真事件的对应关系,构建的关键事件为:目标1被发现、目标2被发现、目标1被拦截、目标2被拦截、目标到达目的地。
按照之前完成的回放方案进行仿真回放,如图5(a)所示为仿真事件回放的初始界面,五角星代表需要保护的基地,空心圆圈代表火力单元的打击范围,带有标号的实线为信息融合后的目标轨迹,右边信息栏显示回放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回放方案中选择不同的事件,界面运行不同的仿真事件过程,如图5(b)所示为仿真事件的回放运行界面,表示的事件为“目标1被发现”。
3.2 数据仓库构建及效能评估数据结构
按照仿真时间维、仿真预案维、评估方法维、评价等级等多个维度构建面向效能的数据仓库,其模型结构如图6所示。图7则表示评估底层指标的数据结构,包含各维度值及属性值等信息。
3.3 系统效能评估操作及运行结果
图8为设计的系统效能评估主界面,界面左栏为显示的指标体系结构,右栏为相关的效能评估操作,首先,选择调用数据库模块并选择之前的仿真预案,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选择权重计算参数,如图9信息处理能力权重指标选择界面,进行相应各子系统效能及系统效能评估,以可视化界面进行结果展示,如图10跟踪目标能力权重结果显示,并导出本次的评估结果报告,包含指标体系结构、效能值、敏感度分析等多项结果信息。
4 结论
在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的应用研究中,仿真回放是进行定量分析和可行性评估的重要基础,它为事后分析仿真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效能评估研究不断完善,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结构至关重要,系统评估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本文以基于HLA的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作为研究背景,主要针对仿真回放和评估决策两方面展开研究。
网络化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规模、关键技术等在不断更新,仿真系统的回放和评估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对此类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与完善。
摘要:在信息主导的新型军事环境下,网络化信息系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仿真构建的网络化信息仿真系统成为了研究网络化信息系统的重要媒介。提出了面向事件的仿真回放方法,有效改善了回放效率和数据冗杂度;还提出了基于敏感度分析的效能评估可信度验证方法,构建了面向系统效能的数据仓库模型,优化了系统指标体系结构等信息。为网络化信息系统等军事对象的仿真回放和评估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关键词:网络化信息系统,HLA,仿真回放,效能评估,敏感度分析,数据仓库
参考文献
[1]孙家平.网络化防空系统研究[J].现代雷达,2013,35(5):14-17.
[2]侯磊.网络化防空体系作战组织结构探析[J].科技信息,2012,25(7):62-63.
[3]宋辉,刘晓建,金士尧.HLA环境下基于聚合属性的数据采集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3,21(4):60-62.
[4]王赟.车载信息仿真平台设计与系统评估决策分析[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3.
[5]苏续军.基于HLA的装备保障全要素集成模拟训练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2):60-63.
[6]PERUMALLA K,SEAL S.Reversible parallel discrete-event execution of large-scale epidemic outbreak models[C]//Proceedings of 2010 IEEE Workshop on Principles of Advanced and Distributed Simulation.Atlanta:IEEE,2010:80-90.
[7]USAMA M,GREGORY P S,PADHRAIC S.From data mining to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R].U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6.
评估决策系统 篇8
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属于一种社会中介行为, 直接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机构和人员, 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结果负有法律和经济责任, 也就是说与评估机构和人员的利益相关。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是建立在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之上的, 再加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这也是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果。根据现代我国的技术情况来看, 在国际上, 对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取得较好成绩的包含美国与新西兰, 目前新西兰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嵌入线性规划模型决策支持系统。此系统主要解决林业财务方面等的诸多问题。除此之外, 也从多方面对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以说, 此方向的研究是在传统的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分类体系的基础上, 在进行全面的预测与优化的同时还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另外, 此系统的开发工作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可以进行模拟预测、人机交换等工作, 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实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 设计要求
2.1 支持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知识库中的材料、数据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 从而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决策, 这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只是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人的参与, 还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2.2 数据多元化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要支持智能化, 应具备数据多元化。只有多元的数据, 才能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数据的多元化, 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方面, 在网络环境下的评估决策支持系统要求集成内部档案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 可以和网络系统相连, 并且随时都可以更新数据信息, 例如:林木价格、物价指数等数据信息, 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估决策支持系统,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随时都可以关注到当前市场的发展动态, 从而进一步更新数据库信息。
2.3 安全性要求
通常来说, 此系统的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 评估策略安全性能。其性能较高可以确保决策者能够获得较准确的数据信息, 同时, 系统中出现的多种现象产生的分析结果是不会影响到决策者作决策的;另一方面, 在连接网络的前提下, 必须要根据终端的类型来限制提供服务的门禁措施, 这样一来, 可以确保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更加安全与可靠。
2.4 系统的结构化设计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首先要结合系统的基本特性, 来建立相符合的结构与流程。
2.4.1 评估先决条件判断
森林资源的资产评估的先决条件决策是资产评估决策的基础条件。但直接影响评资产估准确性的先决条件有很多, 如林地地租的相关情况、利率变化、资金时间价值变化等。由此看来, 必须要对此环节的质量加以合理控制, 同时还要结合有关的先决条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解决措施, 进而根据当代市场的变化, 挑选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2.4.2 评估方法选择
事实上, 林分组成和年龄的结构有多种, 所以, 应充分了解林分与先进条件情况, 然后再对林分资产评估预测方案做出相应的决策。在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后, 利用调用数据库与模型库数据的信息数据、公式, 同时还要根据知识库建立的规则对其进行竹林评估方法预测进行决策。当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评估方法有年金资本化法、市场价倒算法、重置成本法等, 系统还会根据实际状况决策者提出各种评估方法。
2.4.3 结果分析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果分析环节对每个步骤做出阶段决策后评估结果输出, 并根据相应的模型来研究步骤对总评估结果的影响, 以便为系统提供更可行的方案, 另外, 还要将结果直接反馈到评估方法, 进一步选择决策方案。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 要想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就应该对此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视, 进一步完善此系统的流程图。
3 结构设计
在明确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后, 就可以进行具体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结合决策理论的模型和系统开发周期方法, 明确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过程。因为资产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目的是支持评估决策,
在已经确定系统的工作流程之后就要对具体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并且根据相关的决策理论模型与系统开发周期方法, 进一步指出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所以, 森林资源评估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为了支持评估决策。因此, 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 对该系统进行科学设计。
3.1 数据库系统
该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数据库系统, 这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资源数据库主要是通过规范的符号体系与表达关系, 把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的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建立的一一对应的数字映像。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方便查询、统计、分析、总结。通过数据库来分析资源的配置情况, 当然, 信息必须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 才能为电信决策提供准确和真实的理论依据。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由两部分组成, 即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另外, 数据库又可以为系统提供大量的评估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处理又具有了更多的功能, 例如:查询、更新与维护, 而且也会更好的完成对模型库、知识库的连接。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即内部数据库与外部数据库。其中, 内部数据库主要是存储内部档案中一切的二类调查数据, 与此同时, 还可以进行有关的查询与修改内容。另外, 在原则上, 外部数据库可以通过网络来更新数据信息, 其中, 主要内容有材料价格、指数等数据信息会发生很大的变动。
3.2 模型库系统
在大系统中, 模型库系统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负责公式、模拟仿真模型等。而且, 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借助人机交换的, 从而让决策者更好的使用模型库中多个模型, 这样一来, 能够给决策提高更大的支持, 另外, 把得到的结果再利用中间数据库输送给用户相对应的借口系统中。另外, 知识库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相关系统的原理知识, 结合技术指标建立相符合的规则。如果决策不满足规则要求, 那么就会向决策者发出相应的警告, 系统还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除此之外, 系统还支持有关信息的输入、链接、修改等功能。
3.3 人机接口界面
此系统的界面采用应用菜单较差和问答的模式, 在新项目开发以后, 计算机发问, 在菜单中, 用户可以选择相应的答案。如果用户向其中输入数据, 那么就会立即弹出交互对话框。此对话框主要是处理协调数据库与知识库相互间通讯, 而决策者根据相应的输出系统结果做出决策。对评估决策支持系统来说, 系统建立的最主要的步骤就是对基础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基础数据库怎样使用与重组现有数据, 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整理, 特别是建立面向每个区块林分龄级数据更是非常的重要。
4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来说, 效果最好的系统类型结构就是B/S三层结构。此系统的主要是针对现代和未来应用资产评估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此系统的设计不可以只单单局限在单机系统设计工作上, 然而, B/S三层结构可以满足大多数用于共同操作的要求。B/S三层模式包括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示层。通过对各个层的建设, 从而对评估顺序布局, 使界面美化并与决策人进行交互。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基础技术, 构建一个网络平台,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传递数据、分享信息等, 可以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可移植性。使得开发过程更加高效, 并易于系统或组件的升级, 程序维护比以往更为简单。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各种信息基础之上的, 因此,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 有很强的辅助决策性, 此系统的应用数据库可以更好的扩展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咨询功能, 从而更有利于建立模型模拟结果的策略分析与评价系统;其次, 有很强的独立性。此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结构化形式, 同时还包含模型组件与用户界面等组件, 这样一来, 有利于提高和强化系统的可扩充性能;再次, 界面设计较好。此系统的界面设计能够实现人机交换, 全过程只利于鼠标单击就可以完成操作, 与此同时, 其结果输出都是以报表的形式出现。
5 结语
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篇9
1. 重大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是决策基本类型中的一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解决国家行政事务或实现公共利益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依法做出决定的过程。对于“重大决策”的规定最早出现于1996年第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公报中的“三重一大”制度,具体表述如下: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决策内容在时空上的长远性和全局性。长远性是指决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产生持续性影响;全局性是指决策在地域上应至少覆盖制定决策的行政机关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某个领域或者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其次是决策过程的高投入性。重大行政决策从决策问题的出现到决策成型,再到具体的实施过程,都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讨论和论证,同时需要诸多部门配合。因此高成本也是重大行政决策的一大特点。
最后是决策后果的不可逆性。错误的决策会导致未达到预定目标却消耗大量资源,可以将其表述为目标性实效。这一特点要求决策者在决策前科学论证,依法决策,尽可能减少决策的不良影响与失败风险。
重大行政决策在类别上可分为三种: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决策;二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某领域范围的专业决策;三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决策。
第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决策。这类决策是指决策者站在整个行政区域的视角,把握社会、经济、文化等趋势,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对该区域一定时期内发展目标、定位、策略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的战略性决策。例如我国的五年规划、土地政策、国企改革等事项。
第二,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某领域范围的专业决策。这类决策是指决策者立足于社会某一具体领域,以专业性、技术性视角,对该领域发展方向、运行规范等方面所做的规范性决策。这类决策并非站在某一宏观视角,而是立足于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所进行的。因此与宏观性决策相比,这类决策更具有技术性,对某一行业或领域更具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作用。例如食品药品领域的行业规范,生态环境保护性政策与公民信息安全保护政策等。当然,专业性决策也可以看作是宏观决策的具体衍化与实现。。
第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决策。这类决策是指惠民生,给予公民发展机会,解决公民生活问题,保护公民基本权益的,影响或直接决定所在行政区域内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例如社会保障政策,居民住房政策,医疗改革政策等。
2. 风险评估
小阿瑟·威廉姆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解释为在给定的条件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所谓决策风险,就是指在决策者在决策活动中,由于条件与时间限制以及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决策活动的结果具有与预期目的不同、并产生消极后果的可能性。
行政决策的风险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首先,行政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决策者的数量相对于决策影响面来说是很小的,越是重大决策,其影响受众就越广泛。决策能否符合多数受众的需求、与该行政区域内的问题保持匹配,都涉及决策的不确定问题。
其次,行政决策负面影响应对的滞后性。应对行政决策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是事后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干预与解决。这种滞后性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后果,这就要求在事前预知风险而加以防范。
最后,行政决策次生风险的易生性。重大行政决策的适用时间越长,其所在环境下的客观与主观条件变化就越复杂,其结果不确定性越大。同时,其间接影响也越复杂和不可预期。例如,三峡大坝工程的直接结果是发电和航运效益的实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问题、地质问题、附近居民的卫生疾病等次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形成决策的次生风险是其风险的重要特性之一。
由此可见,重大行政决策若发生负面结果,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会对该地区未来发展产生巨大阻碍。这要求决策之前,决策者要认知风险并将其量化,通过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理性考量。
综上,重大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是指在重大行政决策实行之前,由多样化主体针对决策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依法进行科学评价与考量的过程。
二、现有政策及分析
20世纪世界范围内针对经济安全所进行的评估预警思潮,是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这一想法的来源。
我国目前可查到最早涉及重大行政决策规范的文件是2002年5月1日施行的《汕头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的规定》。此后,国家、省市及以下各部门都开始关注到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规范问题。
在中央层面,2004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及“涉及全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这一程序中已经涉及风险评估的内容。200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将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完善工作向基层政府推进。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并且“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这标志着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作为行政决策程序的重要环节被提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至此,风险评估正式成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中重要步骤之一。
在国家行政决策规范不断健全的同时,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规范性文件。2002年4月,汕头市出台《汕头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的规定》。2009年12月,安徽省黄山市发布《关于印发黄山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其中规定“决策拟制部门应当进行决策风险评估……并提出防范、减缓或化解措施”。2010年,河南、北京分别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2011年,江阴市、合肥市分别推出《江阴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办法》《合肥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此后,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等地相关规定纷纷出台。
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现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第一,各地在风险评估机制的程序规范方面尚不够具体。目前多数规范仍是以规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为主要目的,而风险评估只作为其中一个步骤,并未进行详细规定。这就容易导致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在实行过程中出现形式化现象,造成评估机制的不健全。
第二,风险评估的内容多只重视社会稳定方面的事项,缺少广泛性。重大决策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而社会稳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有规范及研究,多只涉及社会稳定方面,而忽略了对环境、经济等其他方面的评估。这样的规范不能完整预测决策的影响,无法起到科学决策的助力作用。
三、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发展建议
1. 风险评估规范具体化,为其评估程序提供制度保障
(1)制定相应的程序规范。对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应予细化,制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具体运行程序。各省、市都应有统一标准,并在标准下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工作程序。规范中应明确评估各阶段主体,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评估、谁反馈”,保证评估过程的客观性;明确评估范围,避免漏掉重大项目,导致决策失误,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评估,造成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明确评估过程,使评估工作更严密;明确评估结果上报要求,应将评估结果分级以区分其风险度,并在评估结果中提出每项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完善相关立法,加快风险评估机制法制化。目前虽然风险评估已经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之一,但该机制本身尚无法可依。法制是保证风险评估机制实施的重要保证,应加快相关法制建设,完善该领域的法律缺失,约束评估主体及过程参与人的行为,避免评估的随意性,杜绝相关人员的“擦边球”行为,这也便于责任明晰和事后的责任追究。
(3)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及结果的监督机制。在有些决策评估中,评估主体与决策主体过度重合,导致评估结果倾向化严重。为此建议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加快评估过程公开化进程;设立明确的指标,对评估结果进行考核,如风险类别是否全面,评估主体是否科学等;决策者、评估者、监督者、项目实施者四体保证独立性,避免利益倾向;对评估结果引入同行评议机制。
2. 加大民主参与力度,拓宽公民参与渠道
加快实现评估过程及结果公开化、评估主体多元化。在评估过程中,应定期对外发布评估进程和结果。尽量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坚持通过召开听证会、走访相关群体,利用政府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渠道给予公民更多的参与方式,以此提升公民的信任度。
重大行政决策所涉及利益群体较多,为平衡各群体需求,应纳入多元化评估主体。建议加强与媒体合作,有利于评估过程透明化,了解不同群体诉求。应利用好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功能,使其成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同时,发挥专家团体和非政府测评组织的作用。
3. 建立反馈和倒逼机制
(1)跟踪关注评估项目进程。重大行政决策的影响是长远的,同时其风险又带有次生性特点。风险评估并不结束于报告形成,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当跟踪关注受评估项目,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预测的结果,以此来反馈评估结果是否准确;关注评估中对不良结果的应对方案是否有效,以此来反馈评估机制是否起到应尽的作用。在后续跟踪中关注这两方面问题,有助于总结风险评估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后加以反思、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完善该机制。
(2)引入倒逼机制。作为顺向施行的方式,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容易使风险评估的实施者在过程中降低难度,简化步骤。对此可以引入倒逼机制,在评估前对评估实施者进行责任明晰,明确其对结果的责任和一旦出现预测偏差实施者所需承担的后果。事前的权责明晰作为以结果为基点的倒逼,有利于评估实施者在过程中的准确和投入。
4. 加强风险评估机制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指导实践的有效手段。加强对风险评估机制的理论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评估机制本身的研究,在运行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更为科学、完善的评估程序、模型,不断增强风险评估意识。二是对相关立法的研究,有法可依是风险评估机制顺利进行的保障,如何法定评估行为中各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如何将评估过程以法律形式规范化,都是今后立法研究的关键问题。风险评估机制只有拥有法律规范与保障,才能真正顺畅地运行起来。三是可以在基层地区进行试点,也可以同时将风险评估工作较为完善或有特别之处的地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例如四川“遂宁模式”等。这样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探索出最为稳妥和高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加以推广可以有效加快全国各地的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进程。
摘要: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重大行政决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其风险性也就值得格外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重大行政决策的特点及现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共性,对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出建议,即进一步细化评估规范,加强法律保障;加大民主参与力度,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建立风险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倒逼机制;加强风险评估机制理论研究。
关键词: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政策分析
参考文献
[1]马玉卿,乔钰.浅议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36).
[2]陈占锋.加强和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设[J].行政管理改革,2012(09):70-74.
[3]柳恒超.风险的属性及其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4]成协中.风险社会中的决策科学与民主——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例的分析[J].法学论坛,201.3(01):46-54.
评估决策系统 篇10
1 我国老龄输油管道推行安全评估模式的必要性
1.1 各种评估方法的比较
1.1.1 适用性评估模式
这种评估方式相对比较便捷,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管道二次检测出缺陷的现象,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严格的按照管道质量的要求进行安全评估, 不仅能够考虑到输油管道的安全可行性和经济性, 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管道结构与装备的安全性, 避免了经济的损失, 有效的提高了我国输油管道的安全性。
1.1.2 风险评估模式
在老龄输油管道评估方法中, 比较安全和使用程度比较高的就是风险评估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在输油管道运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输, 有效的提高了在管道运营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资源, 增强管道的安全性, 保障了经济效益。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识别老龄输油管道风险, 实现风险评估活动, 根据现有的资源例如管道现场和历史经验从而规避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
1.1.3 管道可靠性评估模式
这种方式主要运用于通过管道的简单系统为基础, 将管道之间相互联系为一个整体, 根据一个整体通过一个基本的理论为基本条件, 来对管道进行管理, 提高管道评估的效率, 分析具体管道出现的具体问题, 在此基础上能够找到原因, 提出有效的维修管理措施, 保障在安全的性能中正常的工作。针对管道的线路以及整体系统框架进行分析, 研究这些故障发生的规律, 通过管道的可靠性分析评价, 降低老龄输油管道出现故障的风险。
1.2 构建我国管道安全评估模式的框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 我国输油管道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 这样就需要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国输油管道的运输安全, 在使用年限上逐渐增加, 降低老龄输油管道出现故障的频率, 针对我国的输油管道的安全评估模式构建做出以下具体的分析:第一是需要对我国老龄输油管道的安全性做出准确的定义, 明确的规定输油管道的安全范畴,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第二需要构建属于我国的老龄输油管道运营参数的数据库, 在此数据库中, 需要将管道出现故障的频率和管道做出有效的标明, 通过对管道的腐蚀、环境破坏、地面、基本位移或者材料问题进行控制。第三是需要构建适用于我国输油管道的可靠性方法和结构设计安全水平, 对现在运营阶段的管道采取针对性的分析方法, 严格的保障定期检查, 制定准确的检测手段, 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技术提高检测效果。通过科学性的技术对输油管道进行及时的维修, 通过现当代的科学技术例如断裂力学、弹塑性力学等技术严格的要求管道的材料, 做出准确的评估报告。第四是对老龄输油管道的剩余寿命和环境因素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 保证管道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 并针对专题性的研究管道设计方案, 这样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老龄输油管道得到有效方案的解决。第五是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管理安全评估方法, 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安全评估的效率, 降低老龄输油管道的风险。
2 老龄管道结构检测及维修规划
针对老龄输油管道来说, 安全评估以及检测维修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两个环节科学性的整合在一起, 有助于优化老龄输油管道安全评估, 提高老龄输油管道的使用运输效率, 降低控制发生的风险, 从而确保管道在最低寿命下能够得到安全的使用。
2.1 老龄输油管道结构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主要指针对管道中通过恢复结构的基本功能以及对老龄输油管道进行失效管理策略, 提高老龄输油管道的寿命。在此预防性维修中, 需要保证失效管理模式持续一定的时间, 在此过程中部分结构不能失效, 通过确保降低失效概率。
2.2 老龄管道结构为序效果模型
为了有效的对老龄输油管道进行维修, 最大限度的提高维修效率, 需要采取几个维修效果模型。
第一是寿命模型, 这种模型考虑的是老龄输油管道结构的有效寿命, 主要可以分为寿命延长和年龄减小两种模型, 通过对管道结构的维修, 提高管道的使用效率, 针对不同的维修方式, 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进行评估, 提高老龄输油管道的回复水平。第二种是失效率模型, 主要考虑的是维修后失效率的变化规律, 经过定期的维修降低维修率。第三种是寿命可靠性模型, 通过改善检测和维修手段, 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维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老龄输油管道结构的可靠性, 需要根据具体的安全评估手段来决定要求的维修周期, 降低老化速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输油管道安全评估和维修方法对于我国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一项安全可靠的工作。因此, 针对我国老龄输油管道, 更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和维修方法, 全面提高我国输油管道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锐艳, 武善林, 施文彪, 赵德武.新木油库增储扩容工程危害因素分析及主要防护技术与措施[J].吉林劳动保护, 2011 (S1) .
[2]何子延.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安全设计[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1) .
[3]李亮亮, 邓清禄, 余伟, 施晓文.长输油气管道河沟段水毁危害特征与防护结构[J].油气储运, 2012 (12) .
[4]龙媛媛, 王遂平, 刘瑾, 石仁委, 柳言国.油气长输管道腐蚀检测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 2011 (06) .
高等教育数据决策系统设计 篇11
关键词:教育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 设计文本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7-0063-03
一、设计背景
教育情况相关数据,具有其外部涉及关联领域广,内部包含层面和系统多的特点,多年来未能建立相关的资料统计分析系统,给管理决策依据形成和客观决策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理论,采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从原始分散、涉及面广的教育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便是以此为背景开发研制的。
传统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MIS)和教育决策支持系统(EDSS),都是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前者解决如学籍、人事、财产等结构化管理问题,服务用户日常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加工和传输,及时、准确反映教育教学当前工作状态,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后者属前者的分支,主要处理人才需求预测、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教育投资效益分析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通过整理、变换、集成汇总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教育决策信息和知识,借助管理者经验作出判断,形成决策支持,追求信息有效性。以往或现行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多表现在信息汇总统计的层面上,较少具备多种信息间比对分析、历史发展状况、未来发展态势描述层面的功能。这就意味着相应的分析成果全部要由人工操作完成。我们依据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体系,构建完成“高等教育数据决策系统”设计,能提供人机交互操作平台,具备较全面的支持功能。
二、支持技术
“高等教育数据决策系统”借助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理论,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应用开发。数据挖掘是数据库技术自然演化的结果。教育信息的数据挖掘主要对教育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处理,从中获得辅助教育决策的关键性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真正有益信息,并适当进行价值判断,进而获得更好的教育决策效益。数据挖掘主要有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及结果评估解释三部分,分为数据准备、数据挖掘、信息表示、分析决策等具体步骤。数据准备阶段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整理,全面采集现有事务处理系统或数据仓库数据为数据挖掘提供数据基础,并对采集到的可能存在自身不一致性,或有缺失的数据进行泛化整理,从而在原始数据基础上得到更为真实的信息,以便于数据挖掘。数据挖掘阶段将利用各种数据挖掘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信息表示作为呈现数据挖掘结果的重要手段,将使用可视化和知识信息表示技术,向用户提供挖掘的有效知识信息。数据挖掘的最终目的是辅助决策,在分析决策阶段,决策者通过分析数据挖掘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价值判断。[1] 需强调的是,数据挖掘过程要多次循环反复,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数据挖掘工具主要有两类:特定领域数据挖掘工具和通用数据挖掘工具。特定领域的数据挖掘工具针对某个特定领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设计算法时,充分考虑数据需求特殊性,采用特殊算法,以处理特殊的数据,实现特殊的目的,发现的知识可靠度较高。如图1所示。[2]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某一类型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的人机交互式的信息系统。
三、系统设计实现
1.系统结构
设计采用PowerBuilder 9.0作为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在WinXP操作系统下开发。[3] 系统结构包括数据移植:移植说明、定义数据源、数据移植(VFP)、数据移植(DTS);内部指标:招生总规模、在学人数、毕业生数、教职工数、分学科招生情况、分专业招生情况;年度比较:招生比较、在学人数、毛入学率;办学条件: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本科基本办学条件比较、专科基本办学条件比较;宏观决策:建设投入,少数民族,校均规模和科研建设、统计分析报告。如图2所示。
2.系统模块
系统模块设计由数据移植模块、内部指标模块、年度比较模块、办学条件模块、宏观决策模块五个模块组成。在数据汇总、数据分析、价值判断三个功能上,执行框架内信息归纳统计、框架内信息横向与纵向比对、框架内信息历史态势分析、外部环境支撑力与制约力判断四个方面技术操作,并提供文本分析的基础平台。其中:
(1)数据移植模块中,将“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系统”中基表数据和综表数据移植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以便进一步处理数据;将“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发展规模和建设投入情况调查表”导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中;在数据移植过程中,有时需要新数据源的定义,调用API函数打开Microsoft的ODBC数据源管理器定义数据源:调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 的数据升迁功能实现数据移植(VFP);调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数据转换服务功能实现数据移植(DTS)。
(2)内部指标模块负责对本年度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中各项内部指标汇总及图示说明。内部指标包括招生总规模(按招生比例、招生规模、研究生招生情况、普通本专科招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在学人数(按在学人数、学生比例、研究生在学人数情况、普通本专科在学人数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毕业生数以及毕业生分专业情况(高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数总计、研究生、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毕业生人数)、教职工数(按照教职工学历结构、职称比例、年龄情况、获研究生学位及其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此外,对分学科教师情况和双师型教师情况进行统计)、分学科招生情况(对博士、硕士、普通本科、普通专科的招生情况进行分学科统计,以便对学科招生情况提供指导意见)、分专业招生等情况(对本年度高等学校的专业招生情况进行了排序;分博士、硕士、普通本科、普通专科进行排序)。
(3)年度比较模块侧重对高等教育普遍关心的招生情况、在学人数、毛入学率进行年度比较,以便对决策提供指导意见。
(4)办学条件模块下有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模块,其下又分为本科基本办学条件、专科基本办学条件两个子模块。其中,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子模块对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中的占地面积、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教师总数进行了统计,对各项生均数据进行了计算;本科基本办学条件子模块对全省本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中的师生比、教师比例、生均用房、生均设备、生均图书进行计算;专科基本办学条件子模块对全省专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中的师生比、教师比例、生均用房、生均设备、生均图书进行计算。
(5)宏观决策模块借助数据挖据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对甘肃省高等教育数据进行分析,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模块分为:建设投入(投资来源)、建设投入(建设内容)、少数民族、校均规模与科研建设、统计分析报告五个子模块。其中,建设投入(投资来源)子模块对甘肃省各个高校中央投入、地方财政、学校自筹、银行贷款、社会投入这五种投入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根据甘肃省各高校的建设投入中投资来源的分析可清楚看出高校投入资金的情况;建设投入(建设内容)子模块对甘肃省高校实验设备、行政生活服务设施、水电管网等设备改造及其它投入情况进行详细统计,根据甘肃省高校建设投入中建设内容分析可清楚看出高校软硬件发展快慢情况;少数民族子模块根据甘肃省作为西部偏远省份,少数民族在人口中的比例高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在校生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实际设计,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进行统计,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校均规模和科研建设子模块对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本科院校校均规模、专科院校校均规模进行计算,并计算科研建设中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子模块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输入少量的教育统计数据后,就可自动生成相应年份的“甘肃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内容包括: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本专科教育发展趋势、职业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独立学院发展趋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校均规模、社会支撑程度、普通高校办学条件、高等学校数量、高校科研实力等甘肃省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情况。[4]
3.系统操作
此设计适用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移植、分析、决策等操作。系统使用流程为先对“全国高等教育统计系统”中汇总后的本年度高等教育统计数据进行移植,将其导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中,再使用设计提供的各种分析、决策功能对本年度数据进行处理。如图3所示。
以此为基础添加分类模块,可完成整体教育信息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单元结构为该系统的局限,待多元结构支持技术进一步完善后,可实现模块间数据彼此共享、相互支持的目标。
决策支持系统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深化,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虽在远程教育中已有所应用,但在高等教育数据管理中应用很少,故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5]
参考文献:
[1]Hanhawei. KamberMicheline著.范明,孟小峰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苏新宁.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评估决策系统 篇12
1 满意度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Likert量表设计问卷, 利用目前通用的满意度调查、评估方法, 选取罗慧等提出的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测量模型CSIWS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of Weather Service) 进行综合评估。
1.1 评估数据来源
评估数据来源于2011和2012年陕西决策气象信息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调查高端问卷, 调查涉及省委宣传部、省应急办、省气象局、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安监局、省卫生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军区、武警陕西省总队、西部机场、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省电力公司、西安铁路局、省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商务厅等27个单位, 调查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2011年共发放调查问卷42份, 有效回收30份, 回收率为71%;2012年共发放调查问卷34份, 有效回收30份, 回收率为88%.
1.2 评估指标
围绕用户需求度评价指标、总体服务效果评价指标、气象服务产品质量评价指标、气象服务公众及专业形象指标、高影响天气保障服务指标、应急气象服务效果评价指标等确定了6类评估指标体系和10个基础指标项, 具体如表1所示。
1.3 用户满意度的计算方法
依据调查问卷中的11个基础指标, 采用5分制的评分方法, 最高分为5分, 最低分为1分。用户满意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 (1) (2) (3) (4) 中:k——参与调查的用户数;
Xij——第i个用户对第j个基础指标期望度的打分;
Yij——第i个用户对第j个基础指标满意度的打分;
Ei——第i个用户对11个基础指标的期望度;
Si——第i个用户对11个基础指标的满意度。
所有用户的平均期望度和满意度见式 (3) 和式 (4) 。
E-S表示用户群的期望度和满意度差距, 值越小说明用户期望度与满意度之间差距越小。S/E表示基于用户群预期的满意度指数, 值越接近1, 说明用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指数越高。
2 决策用户群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
2.1 调查对象的年龄及学历结构
在2011年的调查对象中, 大学本科学历19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63.3%, 是学历类中人数最多的用户群;硕士研究生7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23.3%;大学 (专) 学历3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10%;博士研究生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3.3%.被调查者中36~55岁的决策用户有23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76.7%, 是年龄分类中人数最多的用户群;20~35岁的有3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10%;56岁及以上的有4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13.3%.
在2012年的调查对象中, 36~55岁的决策用户有22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75.9%;20~35岁的有6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20.7%;56岁及以上的有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3.4%.被调查者中大学本科学历15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51.7%;硕士研究生1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37.9%;大学 (专) 学历2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6.9%;博士研究生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3.4%;无高、中 (职) 学历的被调查者。
2.2 气象服务满意度分析
表2中列出了2012年省级政府部门对6类综合指标的期望值、满意值和差距。从中可以看出, 应急气象服务效果的指标差距最小为0.06, 说明气象部门应急决策服务工作得到省级政府部门的认可;气象信息发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及高影响天气的保障服务指标差距次之, 分别为0.33和0.34;气象服务产品质量的指标差距最大为0.55, 说明气象部门要不断地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能为政府决策层在重要气候事件的决策中提供更加科学、详实的决策依据, 更好地发挥气象决策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 还需要加强暴雨洪涝、干旱、雷暴、冰雹、霜冻、大风、高温等高影响天气的预警服务, 要在预报和预警的准确率、提前发布的时效性和拓宽发布渠道的畅通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
图1列出了2011年、2012年政府部门对气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调查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2012年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度指数 (S/E) 评分在89%以上, 平均值为94.1%.其中, 应急气象服务效果 (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和气象防灾减灾) 以及气象服务需求度评价 (气象部门对决策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 的用户满意度指数最高, 均在97%以上;而产品质量 (天气预报预警准确度、时效性和通俗性) 的满意度指数最低, 为89.6%.与2011年相比, 2012年省政府决策高端用户群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上升8.56%.通过分析各指标, 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气象部门对决策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 上升了12.84%;上升幅度最小的是应急气象服务效果, 上升了0.61%.
3 高端用户群气象服务需求度分析
3.1 最关注的天气或气象灾害
2011年的省级决策用户群认为与工作密切相关的6类天气现象依次为:暴雨洪涝, 占96.7%;高温热害和雷电, 占56.7%;冰雹和寒潮, 占46.7%;干旱, 占43.3%.2012年的省级决策用户群认为与工作密切相关的6类天气现象依次为:暴雨洪涝, 占80.0%;冰雹和雨雪, 占50.0%;高温热害, 占46.7%;降水, 占43.3%;雷电, 占40.0%.与2011年相比, 暴雨洪涝、高温热害和冰雹、雷电等依然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同时, 干旱、寒潮、低温霜冻等天气现象的关注程度也有所提高。具体如图2所示。
3.2 对决策工作最有帮助的天气预报产品
2012年省级决策用户群认为对决策工作最有帮助的5类预报产品分别是:1~3 d天气预报, 占73.3%;天气实况, 占53.3%;3~5 d天气预报, 占43.3%;交通气象, 占40.0%;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占33.3%.2011年省级决策用户群认为对决策工作最有帮助的5类预报产品分别是:1~3 d天气预报, 占83.3%;天气实况, 占53.3%;0~6 h预警和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占40%;3~5 d天气预报, 占26.7%;
交通气象, 占24%.与2011年相比, 2012年决策用户群对交通气象的关注程度明显上升, 说明气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广泛了解用户的需求, 为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不同的专项气象服务。具体如图3所示。
3.3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分析
气象服务产品属性包括决策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气象信息内容的通俗易懂性、气象信息的发布时间和预报的时效性。分析表明, 2012年决策服务用户群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属性评价的满意度为89.6%, 与其期望值的差距为0.48%.在这3项评价指标中, 决策服务用户群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时效性和发布渠道的满意度评价较高, 为93.4%;对气象服务产品内容的通俗性评价次之;对服务产品的准确性评价最低, 为86.1%.而2011年的决策服务用户群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属性评价的满意度为80.2%.其中, 有79%的用户认为气象服务产品对本部门工作很有帮助或较有帮助, 80%的用户认为服务产品的内容“通俗易懂”, 50%的用户认为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较高。与2011年相比, 2012年省级决策服务用户群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 满意度指数上升了9%.在调查中, 仍有3%的用户认为气象信息不太准确;17%~20%的用户认为应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语言的通俗性, 没有用户认为气象决策产品对本部门没有帮助。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属性对比如图4所示。
3.4 提高决策服务质量的建议
2012年省级决策用户群对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的建议依次是:气象服务手段更为多样化占76.7%;加大气象知识普及力度和增加气象新闻报道或专题片各占46.7%;气象现代化建设占40.0%;防灾、减灾宣传与培训占36.7%;专家讲座占23.3%;气象法规普法教育活动和农业气象占16.7%.2012年省级政府部门决策用户群对提高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的建议依次是:气象服务手段更为多样化占53.3%;防灾、减灾宣传与培训占40.0%;加大气象知识普及力度占36.7%;气象现代化建设占30.0%;气象法规普法教育活动占13.3%;专家讲座、气象新闻报道和农业气象均占10.0%.与2011年相比, 2012年的决策用户认为防灾、减灾宣传培训工作应该加强, 而农业气象服务可适当减弱。
4 气象服务覆盖度分析
4.1 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
2012年省级决策用户群获取天气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气象信息快报》占56.7%;气象网站占43.3%;《重要天气报告》占33.3%;气象预警广播和短信各占27.7%;《重要信息专报》占20%.2011年省级决策用户群获取天气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气象预警短信占40%;《重要天气报告》占36.7%;《天气实况通报》和气象网站和网络各占26.7%;气象警报广播占23.3%.与2011年相比, 2012年新开展的决策服务材料《气象信息快报》成为决策用户群获取天气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此外, 通过气象网站和预警广播、短信获取天气信息的比例也有较大上升, 成为获取天气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具体如图5所示。
4.2 关注气象信息的目的
2012年省级决策用户群关注气象信息的目的依次是:防灾、减灾工作需要, 占60.0%;提前做好突发天气的预防, 占53.3%;工作生产需要, 占50.0%;日常生活出行需要, 占40.0%.与2011年相比, 省级决策用户群关注气象信息的主要目的, 逐步从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出行需要转变为对防灾、减灾工作和突发天气提前预防工作的需要。
4.3 应急气象服务效果分析
在对“政府多部门联动对处置气象灾害事件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问题中, 76.7%的用户认为非常有用, 20%的用户认为比较有用, 没有用户认为没有用。说明政府多部门联动对处置气象灾害事件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加强多部门间的联动, 更好地发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和服务作用。
省级政府部门决策用户群对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服务工作的建议依次是:提高应急气象信息的发布时效, 占70%;加强政府多部门联动, 占50%;加强政府应急部门主导和监督及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 占30.0%.《气象信息快报》作为省气象局推进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建设的重要内容, 自2012-01-01创刊并发布以来, 得到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在调查者中, 53.3%的用户认为非常有用, 40%的用户认为比较有用。说明快报已成为联系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重要纽带, 在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防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2012年省级决策高端用户群总体满意度指数达94.1%, 比2011年总体满意度上升了8.56%.其中, 应急气象服务效果排在第一位, 满意度指数为98.8%;其次是气象部门对省政府决策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 满意度指数为97.8%;排在最后的是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评价, 满意度指数为89.6%.
2012年应急气象服务效果的期望值和满意值的差距最小, 为0.06, 气象服务产品质量的期望值和满意值差距最大, 为0.48.在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属性的评价指标中, 决策服务用户群对服务产品内容的通俗性和时效性的满意度评价较高, 但对服务产品准确性的满意度评价较低, 与其期望度的差距最明显。
各级气象部门应针对不同决策用户开发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全力提高预报信息的准确性和产品服务质量, 改进产品的结构和内容表述, 使决策服务产品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同时, 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 提高用户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推进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实体化运作,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据调查显示, 目前《气象信息快报》已成为各部门紧密联系气象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要不断加大实时决策气象服务的力度, 提高报送信息质量, 扩大信息覆盖面, 完善部门之间重大情报联动协作机制, 不断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菁, 黄海洪, 祁丽燕, 等.对决策气象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报告[J].气象软科学, 2011 (03) .
[2]罗慧, 李良序.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9.
[3]罗慧, 谢璞, 薛允传, 等.奥运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AHP/BCG组合分析[J].气象, 2008, 34 (01) :59-65.
[4]罗慧, 谢璞, 俞小鼎.奥运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个例分析[J].气象, 2007, 33 (3) :90-94.
[5]潘进军, 段欲晓, 马晓青, 等.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J].气象, 2011, 37 (11) :1409-1411.
[6]吴林荣, 罗慧, 鲁渊平, 等.2011年陕西决策部门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陕西气象, 2011 (4) :33-35.
[7]吴彬贵.2008北京奥运会天津赛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分析[J].气象软科学, 2009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