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学生(精选12篇)
个别学生 篇1
育人须先知人。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必须先学会和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 才能分析学生, 教好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变得越来越强, 管理起来越来越难。因此, 对于现在的班主任来说, 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一、通过“交心本”, 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班主任一般通过召开班委会和小组长会等形式, 来了解班内情况。学生面对着老师, 常常不敢说实话、心里话, 这样得到的情况往往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 导致不能有的放矢、更加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经过反思, 我让每一个学生建立了“交心本”, 一周一次上交, 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媒介。学生把自己一周内的情况进行总结, 包括思想和心理的变化、学习上的困惑及进步、生活中的烦恼及喜悦、对班内一些问题的看法及建议、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等都可以写在“交心本”上。翻看着一页一页的“交心本”, 仿佛就是在和学生进行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我仔细阅读每一位学生的“交心本”, 之后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写下“评语”, 对学生近一段时间来的情况予以中肯的评价, 给予鼓励;还针对学生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帮助他们分析, 提出建议。另外, 我还有一个专门的本子, 用来记录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批阅完毕后, 我会及时把“交心本”发到学生手中, 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对学生在“交心本”中反映的普遍性问题, 我会在班会上进行集中教育和处理, 个别性问题我就单独与学生交流解决。这样做, 虽然会花费自己不少的时间, 但是通过“交心本”, 学生敢和我说心里话了, 把我看作他们的知心朋友, 我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和班内情况。
二、“学生个别谈心记录表”———注重与每一个学生的交流
与学生谈心, 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个别谈心的随意性和不均衡性通常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交流中易出现的问题。为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特意设计了“学生个别谈心记录表”, 每月保证和每一个学生进行至少一次的个别谈心。表中涉及到学生的姓名、生日、家庭电话, 以及学生父母的工作情况等个人信息, 另外还包括一个主要的内容, 就是与学生个别谈心的时间、谈心的内容、谈心的次数, 等等。
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时, 我特别注意“四重”。1.重情。注意情感的交流, 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谈心氛围, 以爱换爱, 以信任换信任, 使师生处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境界。2.重理。与学生谈心时注意讲道理, 与理服人, 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通过明理教育, 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 启迪心灵,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重心。在谈心中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4.重导。运用疏导和引导的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进而改变某些行为, 达到谈心的目的。
每次谈心结束时, 我会和学生一起完成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谈心, 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感悟和收获;我为学生写出寄语, 包括对学生的鼓励、建议和希望等内容。通过“学生个别谈心记录表”, 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与班主任进行个别交流的机会, 较好地防止了谈心的不均衡性, 让学生心中感到老师把关注平等地洒向每一位学生。同时, 通过认真填写“学生个别谈心记录表”, 有效地防止了谈心流于形式, 谈心效果明显加强了。
三、周末“QQ聊天”———学生喜欢的个别交流方式
现在的学生大都喜欢上网, 而且都有自己的QQ。于是我就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手段, 在周末时间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在QQ聊天中, 没有了面对面的拘谨和顾忌, 学生更易敞开心扉。谈话的内容更是涉及方方面面:心事困惑、心得感悟、班级管理、学习、生活、时尚……在其他场合不便于直说的心里话, QQ聊天可以轻松地表达和流露。特别是一些敏感的话题, 如早恋、网恋等, 学生把他们心中的小秘密通过QQ聊天向我诉说, 我耐心地与其交流, 并针对具体情况, 对青少年应具备的人生观、价值观、交友观等进行指导, 做学生人生路的领航人。
一次, 班里一名性格开朗的女生在QQ聊天中, 向我倾诉了她的内心烦恼, 她说最近一段时间, 有个男生常给她写信, 想和她交朋友, 可她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她的头脑中整天想着这件事, 既不好意思告诉父母, 又不好意思当面告诉朋友。为此她很是苦恼, 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听听我的意见。我深知这是她对我的信任。因此对这件事, 我不但不能敷衍塞责, 而且要尽力帮助她解开心中的这个结, 我首先肯定地告诉她, 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有人喜欢她, 正说明她身上有值得别人去爱的地方, 应为此而感到高兴。其次我肯定了她近一段时间来的进步, 说明她是一个有理想、肯吃苦、有上进心的学生, 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此事, 否则, 就会前功尽弃。然后给她分析了早恋和学习的利害关系, 最后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给她提出一些建议, 以供她选择和参考。经过几次QQ聊天后, 她的情绪渐渐趋于稳定, 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 学习也更加专心了, 后来还通过QQ送给我一张感恩贺卡, 真诚地向我表示感谢。通过QQ聊天, 我多次帮助学生解决了各种烦恼和困惑, 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了, 心也贴得更近了。
总而言之,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也要注意艺术,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采取各种有的放矢的交流方式,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个别学生 篇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思品等学科的教学。本着培养优等生,辅导潜能生的目的,我就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了辅导,收到了一些效果。为了今后的辅导效果更上一个台阶,能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更好地落实“亲亲课堂”,现将本期辅导反思如下:
首先用爱和宽容去看待他们的言行,相信每一个孩子们都是渴望成功的,都希望自己在学习和表现等各个方面表现出色。因此我始终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觉得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很多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平时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是始终如一地爱护着自己,为自己操碎了心,费尽了心血,再不努力学习实在对不起老师,从而使这一小部分学生慢慢在学习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作为教师的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积极激励孩子上进。对于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外,还尽力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找时间给他们交流、沟通,并适时进行知识点的补课学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的进步。各个方面都有上进心,都努力向前看。
其次是尽力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好每一门功课的信心。因为每一个孩子们都渴望自己是成功的,都希望自己在学习或某一方面出色出众。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或者他在劳动方面、在体育活动方面、在手工制作方面、或在歌曲演唱方面、在舞蹈表演方面、美术画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长项,让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亮出自己的强项,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
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一帮一或联邦一的互助互动学习转化。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把学困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去转化个人,能够学多少,就学多少,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庭、社会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教师的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回潮。作为班主任的我,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反复。利用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通过找家长来单独交流,让家长也来管理原来她们写字的速度也相当慢,经常性的让其他同学在等着(如听写),这就影响了整个班,近两个月以来,她们完成作业的速度也逐渐快了些,读书、听写、作文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让老师也倍感欣慰。
“个别谈话”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3
一、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班主任的基本功,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班主任若想让整个班级稳定地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不能事事依靠别人的介绍,或通过学生本人的回答解释,主要还是要靠班主任自己的观察。一个人的内心思想和活动总是会在平常的行为活动中有所表现,尤其是青少年情绪比较外露,往往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班主任可以从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和表情中捕捉到他们的思想感情变化。同时,班主任的敏锐观察力,还体现为密切注视社会上各方面的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把握住教育学生的主动权。
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各不不同,因此学生的性格也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个别谈话的时候,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不妨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须慢慢诱导,点拨启发;对于成熟稳健的学生可以商量探讨,分析研究;对自大倔强的学生要适当批评,挫其锐气。只有通过形式多变的谈话方式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质。
要改变一个学生,仅靠一两次的谈话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要用智慧寻找到一个成功的支点,而这个支点其实就是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要学会巧借他力,借助家长和社会的力量,既让自己省去苦口婆心的尴尬,又让家长和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热忱和公正。
三、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
谈心是借助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在课前、饭后、课间随便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教师的面与学生谈心,这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反感。其实这时候学生的心灵往往都是封闭的,无论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还是校风班纪的教导,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要么他不说话,要么说的是假话,一切适得其反。尤其如早恋、偷窃、上网,甚至家庭变故等事情,更需要选择恰当的地点和时间来处理。如果班主任把谈心安排在较充裕的时间点,地点安排在无其他教师干扰的地方,或校园里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再者,班主任要注意保证平和的心态。教师的威严,绝不是来自于矫情的做作,而是源于在学生无限宽广的心灵领域中的耕耘播种,春风化雨。作为一名智慧的班主任,一定要善于与学生交谈,用真诚感染学生,用方法达到效果。由于谈话气氛的改变,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爱护,也容易对老师讲实话,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四、学会认真地倾听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先生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写到:“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自信的说话。”书中的这段话让我颇有感触。
个别谈话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是处理好学生中特殊矛盾的主要方法。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片面肤浅,思想活跃、心理多变。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一定要从关爱出发,润物细无声,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心”,成为一名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个别谈话”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4
一、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班主任的基本功, 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班主任若想让整个班级稳定地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不能事事依靠别人的介绍, 或通过学生本人的回答解释, 主要还是要靠班主任自己的观察。一个人的内心思想和活动总是会在平常的行为活动中有所表现, 尤其是青少年情绪比较外露, 往往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班主任可以从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和表情中捕捉到他们的思想感情变化。同时, 班主任的敏锐观察力, 还体现为密切注视社会上各方面的思潮对学生的影响, 从而把握住教育学生的主动权。
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各不不同, 因此学生的性格也是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在个别谈话的时候, 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不妨开门见山, 直陈其事;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须慢慢诱导, 点拨启发;对于成熟稳健的学生可以商量探讨, 分析研究;对自大倔强的学生要适当批评, 挫其锐气。只有通过形式多变的谈话方式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更好地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质。
要改变一个学生, 仅靠一两次的谈话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 要用智慧寻找到一个成功的支点, 而这个支点其实就是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 也要学会巧借他力, 借助家长和社会的力量, 既让自己省去苦口婆心的尴尬, 又让家长和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热忱和公正。
三、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
谈心是借助一定的时间, 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在课前、饭后、课间随便把学生叫到办公室, 当着许多教师的面与学生谈心, 这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反感。其实这时候学生的心灵往往都是封闭的, 无论是苦口婆心的说教, 还是校风班纪的教导, 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要么他不说话, 要么说的是假话, 一切适得其反。尤其如早恋、偷窃、上网, 甚至家庭变故等事情, 更需要选择恰当的地点和时间来处理。如果班主任把谈心安排在较充裕的时间点, 地点安排在无其他教师干扰的地方, 或校园里一个安静的角落里, 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再者, 班主任要注意保证平和的心态。教师的威严, 绝不是来自于矫情的做作, 而是源于在学生无限宽广的心灵领域中的耕耘播种, 春风化雨。作为一名智慧的班主任, 一定要善于与学生交谈, 用真诚感染学生, 用方法达到效果。由于谈话气氛的改变, 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爱护, 也容易对老师讲实话, 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四、学会认真地倾听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先生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写到:“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 关注他人, 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 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 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自信的说话。”书中的这段话让我颇有感触。
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 篇5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来沟通思想感化教育学生。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找学生谈话做政治思想工作,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然而,一些教师和学生谈话时因没有作好充分准备,谈话时要么声嘶力竭地吼一通,要么轻描淡写地警告几句,或者信口开河,东一榔头,西一棒缒,胡子眉毛一把抓,语无中心,语不连贯,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怎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如下肤浅看法。
一、谈话要有针对性,即中心明确,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
一次好的谈话犹如一首明快的歌,或似一篇优美的散文,使人在轻松愉快中受到启迪和教育,那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或目的。为了使谈话中心更明确更具针对性,就要在谈话前彻底了解情况。在准备和学生交谈之前,班主任都要仔细想一番,为什么而谈,打算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若一旦出现某种情况应如何处理。如果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不清楚,最好先来一番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待到对问题有了比较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之后,再与学生谈话。只有这样,才能作到心中有数,避免漫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不集中的谈心。
二、谈话要把握好契机
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与学生谈心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等是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人们的主观意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找他谈话就是找刺儿,说教和训诫。比如时间上一旦发生问题还是暂且先搁置一段时间冷处理,学生心情愉快时指出其不足之处易于接受,而郁闷时言其缺点则生反感。当学生在某些方面有了进步时,你可以找他谈话,在表扬他进步的同时,客观地策略地指出其不足之处;也可以在学生生活,学习方面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帮助,同时与他谈论平时不便交谈的话题。师生之间谈话的场合也要注意选择,应避免在人多的场合,否则会造成学生思想紧张和反感,继而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易接受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谈话要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圣贤唯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可见,过失过错就如同大小疾病一样在人生中很难避免。何况身心尚在成长过程中的小学生呢?更容易出现那样或这样的行为错误。学生只要不是自甘堕落、一意孤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就会出现悔过之意。教师和学生交谈时应在平等的基础双向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和压服。因此,在谈心时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态度诚恳,以理服人,以礼待人,以情感人,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谈心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你是一片诚心真心想帮进步。对待学生做到和风细雨,情理兼通。实事求是地帮助分析其错误,及时发现并表扬其优点。这样,教师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讲真心话。否则,即使你磨破嘴皮,学生也不会为你所动的。第四、教师在谈话中要善于学会倾听
谈心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每句话,让对方畅所欲言,把话讲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老师喋喋不休强加指责,学生俯首帖耳被动吸收的多,而老师推瓦置腹地倾心谈心、循循善诱的耐心引导,学生深思熟虑、心悦诚服接受的少。这样的雨过地皮湿,治标不治本。也就是说我们进行的不是心平气和的谈心,而是封建家长式反省的少。其实,学会僧的不满情绪和过激言行都是其合理的发泄,我们应该耐心、细致,设身处地与之分担后,再作理论,否则易导致不良后果,老师倾听学生的谈话,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来可以边听边分析对方的话是否真有道理,了解问题根源;二来以摸清对方的真实思想,以便“对症下药”;三来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理解和尊重。总之,谈心过程中要力戒教师“一言堂”,学生没有表露自己心迹的机会。
第五、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暖语似春风催人进,冷言似尖刀逼人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深出良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的语言大有讲究。亲切,自然,风趣幽默,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不必要的顾虑。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可以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教师用生动实在的话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真诚与实在,他会乐意接受你的劝诫和批评。第六、谈话要注意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如何对症,就是要考虑对象的不同,基础、需要、爱好不同,谈话的内容、形式、语言也有所不同。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道理充分。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回避的,该强调的。对于那些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直接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对于那些“吃软不吃硬”的或性格倔强的学生,要委婉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不宜采取单刀直入的谈话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宜当众讲,要保护其自尊心。
浅谈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谈话技巧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谈话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97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涉及国家兴亡,非常重要。同样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谈话依然是师生之间沟通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正确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选择最佳的谈话时机,针对个体差异,融入谈话智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时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触龙循循善诱方能救赵于水火。如何成为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班主任是我们每位中学班主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实践经验,对班主任的谈话技巧谈几点看法。
一、避开“审问”,消除“戒备”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班主任习惯了用审问的口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谈话,让学生视师生间的谈话为训话,也使学生总是怀着一颗紧张不安的心,小心翼翼地“对付”着教师。这样的谈话不但不能使教师弄清楚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反而会让学生非常反感,导致实现不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审问”不等同于“谈话”,平等有效的谈话应避开审问,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以平等的心态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谈话时,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地拉近师生距离,比如大话家常,使谈话氛围轻松愉快,减弱学生的排斥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敞开心扉,消除戒备心理,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谈话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事情也才能向着班主任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与谈话技巧。情与理的结合能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
例如,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怕吃苦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我惯用哲理故事,再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励志名言,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从中悟出学习、生活、交友和做人的道理。力求把所谈的内容当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演讲稿,使每位学生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三、以诚相待,倾心而谈
找学生谈话时,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学生开始时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和感情。因此在与学生谈话时,教师要以诚相待,学生只要不是自甘堕落,班主任就要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是诚心帮助他们的,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进行双向交流。
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语言+38%音调+55%情感。情深出良言,谈话时班主任应做到推心置腹,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和谐、平等、毫无压力的氛围下,学生会更加乐意接受教师的劝诫和批评。例如对于班干部,我常以商量的口气与之相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以亲切自然的语调、和颜悦色的表情进行谈话,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可直截了当,不兜圈子,用信任促其改正。
四、旁敲侧击,幽默暗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合理的批评对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批评也需注意火候,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会让被批评者无地自容。因此,班主任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而幽默暗示不失为“忠言顺耳”的一剂良药。
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为课后作业,结果发现班上的A学生与B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了解情况后,知道是平时就表现不佳的A学生抄袭,一时火冒三丈。但在冷静下来后,我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尊严,尤其是男生更是要面子。在与A学生谈话的过程中,我旁敲侧击地指出:“第一,你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帮助老师选出了一篇优秀的范文;第二,你有一颗细致的心,连抄袭都能抄得一字不差;第三,你有一颗上进的心,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想拥有好的成绩。这几点,多么难能可贵啊。”一席幽默的话,让A学生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但笑过后,他又迅速恢复了严肃,主动承认错误。自那次谈话后,A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虽然作文写得还不是很优秀,但能看出,每一篇作文都是他自己认真写出来的,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谈话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以充满教育智慧的语言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炽热的情感、真挚的语言,帮助学生“药到病除,言至心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个别化教育:转变特殊学生一例 篇7
本学期我兼任四年级语文教师,遇一特别学生朱同学。说他特别,主要表现在该生无视常规,课堂上并不按要求参与,随性开学生玩笑,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等等。母亲带他去脑科医院检查发现有轻微脑病倾向,凡此种种,不胜其多。一至三年级时班主任都表示他令人“头疼”,难以教育。
四年级以来,我便同班主任好好认识了一下朱同学。他个头不高,身体并不强壮,但学生都有点儿敬畏他,还有不少同学围着他玩耍,有一定的号召力!进一步了解,朱同学语数外作业一概不做,催逼急了,作业本也不时“失踪”且言之凿凿,屡试不爽。家长、老师多次沟通教育皆没有明显效果。但朱同学智商较高,各科考试均能名列前茅,这似乎是家长不愿管,教师没法管的原因之一。经进一步了解得知该生家庭教育也有特殊性:父亲对他有些纵容,常常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对他疾声厉色,回家之后却嬉笑不经,加之其父本身也有些不拘小节,该生又有小聪明岂能不知? 在家就连妈妈的话也不听,还常常被气得痛哭,难以管教他。每次来校都寄希望于老师,以为老师是万能的。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从各个方面同家长分析学生成长规律、关键时候注意点,让该生家长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发展,针对孩子的优缺点提出一些家教建议,达成对孩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该生嗜读古籍且有过目不忘之能,谈古说典能娓娓道来、分毫不差的特长,我同班主任利用这一点,先向他释放“善意”:让其发挥专长联系课文中的名篇段落介绍名著名篇,朱同学兴趣盎然,其他同学听得认真,掌握知识也很牢固,为此,我专门在班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或进行新书介绍;或进行人物事迹学习;或进行读后感想讨论。当然主角几乎都是朱同学。渐渐地我发现他喜欢上这个班集体了,也不同大家对着干了,不知不觉中班上学生阅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再同他谈论古代书法家故事,让他对书法产生兴趣,他也懂得中国书法历史,我找来历史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汉字书写的美,评析历史传承的独特性以增强他们民族文化自豪感,以激发他们学语文、练好字的激情,当然作为老师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以身作则,都应当言传身教对他们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在学生的多次反复和老师坚持不懈的影响下,即使如朱同学也肯练习书法,在省书法等级考试中他也获得三级等次证书。
由于朱同学智商较高,上语文、数学课时却显得不安分,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我同他多次谈心接触,效果不理想,有时说多了还会出现逆反心理,针对他的特殊性我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同他“谈判”后约定:上课时他可以看古籍书,但有个条件:一是坐在最后一排,二是认真按时完成当堂作业。他多次犹豫后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初次实行效果不错:首先班上纪律好了,学生们不受干扰,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进度加快,学生学得有劲,朱同学也有了大量阅读时间,真是各取所需。逐渐的他也能与同学们融合在一起参与讨论了,因为有一些知识也不是他一眼就能全知的了。
朱同学曾经不知羞耻地对我说:“我知道我的缺点——我缺德!”说完大笑。那情景真让人不堪。我知道他这块“顽玉”需要好好打磨,否则会耽误教育的时期。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篇8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 要分层展开, 既要重视优秀生的培养教育, 也要重视中间状态学生的“促进教育”, 更要注意潜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可“一刀切”。即只注重优秀生, 只抓中间生, 忽视甚至干脆放弃对潜力生的培养与教育。更不应该抓两头, 去中间。针对三种学生在学习、心理及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应该分析各自特点, 区别对待。
一、优秀生
优秀生在班级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他们是班级的排头兵, 又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这部分学生积极向上, 尊师守纪, 成绩优良, 是班级的积极分子, 是老师的左膀右臂, 但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面对的是鲜花和掌声, 环绕着荣誉的光环。在个体上往往表现为自尊心强, 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 不太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为保持和追求优良成绩, 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责任意识较差, 不愿承担班级工作和参加集体活动等。班主任也容易因他们的优点而以偏概全, 放松对他们进行教育, 对他们的缺点甚至姑息迁就, 这样, 只能导致优秀生走向学习上的强者, 思想上的唯我, 自私, 狭隘, 因此, 班主任在对待这部分学生的态度上, 应该对他们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 在方式上, 突出表扬, 但决不能放纵他们细微的缺点和不足, 做到褒贬分明, 以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 使其健康成长。
二、中等学生
作为班级的中间力量, 他们占班级人数的大多数, 无论在学习, 纪律, 品德等方面, 都是班级的脊梁, 他们的精神面貌, 直接影响班级班风, 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在:身上有积极因素, 有发展潜能, 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 他们既不起带头作用, 又对班级工作很少有负面影响, 所以, 常常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 他们的心理状态更为复杂, 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信心, 思想顾虑多, 他们的缺点也不易暴露, 若得不到老师的引导, 就会滋长, 后患无穷。而在班级管理方面, 班主任又往往抓两头, 去中间, 觉得中间生对班级影响不大, 只要抓住优差学生就可以了, 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应克服这样一种错误教育倾向, 即只注意对“双差生”的教育, 而忽视对大多数中等生的教育, 要特别注意了解中等生的思想动向, 掌握他们的思想, 抓住矛盾的焦点, 促使他们力争上游, 不断进取, 争当优秀生。对学习、思想、纪律等方面存在缺点的中等生要注意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滑入差生的行列。
三、潜力生
是指在学习, 纪律以及其他方面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在班级所占比例不大, 但他们特殊的“身份”, 以及影响力要比优等生大得多, 他们在学习上基础差, 兴趣低下, 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 老师和同学又总是给以“白眼”, 最终产生对学习由自卑到放弃, 进而影响纪律和品德, 从而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从影响力上, 又表现为能量大, 范围广, 破坏性强, 很容易形成消极因素, 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针对潜力生的特殊情况, 我认为,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分析原因, 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作为教师, 要树立差生不是天生的, 而是由于不良风气、家庭和教育的失误, 以及他们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具体分析原因, 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找出症结, 对症下药, 取得成效。潜力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 因如基础差或成绩不理想就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由此产生自卑心理, 其实他们有着更强的自尊心, 但往往得不到尊重, 有要求进步却又意志薄弱等, 因此, 班主任在教育时, 应该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 主动和他们进行思想沟通, 找出他们的闪光点, 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 扬起理想的风帆, 去迎接挑战, 同时, 对于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也应该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总之, 对待他们, 必须看到潜在的积极因素, 看到其中的进步苗头, 找出他们的闪光点, 克服缺点, 完成转化过程。
(二) 多给真诚的呵护, 特别是精神的鼓励
潜力生尽管有许多缺点, 错误, 但他们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要看到他们本质和主流是好的。因此, 班主任要象对待优秀生那样热爱他们, 尊重信任他们, 坚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 不断前进。有阳光的地方就能见到彩虹, 在方式上, 班主任要更加关怀, 体贴他们, 真心帮助他们, 教育他们, 使其感到温暖, 受到鼓舞, 激起他们的上进心, 去克服不良行为, 取得进步。
(三) 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潜力生许多是“双差生”。他们往往思想品德差, 学习差, 对学习不感兴趣, 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厌恶学习。因此, 要加强思想教育,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明确目的, 扫除障碍, 增强学习信心, 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勇敢的面对人生。
(四) 要有耐心
教育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曲折过程,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 在潜力生的转化过程中, 出现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 班主任要正确对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 以高度的耐心和毅力, 不厌其烦, 坚持不懈。对出现反复的学生要尊重信任, 坚信他们能够进步, 在教育过程中, 运用教育机智, 做好教育工作。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充满艰辛的过程, 除了班级教育之外, 做为班主任, 还应该做好校内外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协调好和各位科任教师的关系, 我们知道, 教育工作是靠各方面教育合力来完成的, 为了提高教育的功效, 要求形成一个教师集体, 没有一个教师集体, 就不可有统一的教育过程, 在形成教师集的过程中, 班主任起着骨干作用, 班主任要主动与各科教师取得联系, 及时交流学生思想和学习情况, 统一学生的教育要求, 沟通师生之间感情, 创造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和热烈气氛, 第二、协调团队组织的教育影响,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作用, 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 依靠他们团结同学, 教育同学, 共同前进。第三、搞好学校与社会各方面链接, 亦即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庭和社会影响三者合一的优势, 形成一股合力, 对学生的产生更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摘要:个别教育, 是指老师有目的, 有计划, 有选择的针对班级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学习或思想行为乃至个性心理的辅导行为, 它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 除了班主任的班级内部个别教育, 还应包括校内校外的诸多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参与。以形成多方联动的态势。
个别学生 篇9
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 目前对学生语文水平的考查主要从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三大方面进行。基础知识的重头戏应该是考察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掌握情况。可是教师们发现, 有些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快而准, 而部分学生对于已经学完的古诗文掌握得一塌糊涂, 复习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 往往是耗时长却收效甚微。那时候教师们常常慨叹学生能力的差异, 也常常苦恼于学生的这些差异。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学生学习成果的差异越来越小, 学习成果达到更佳呢?我曾做过这样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一篇古文作为关键属性, 让班内一个智障的学生聚焦于它, 结果发现他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新授的古文。而没有聚焦于这篇古文文字的学生, 记忆效果较差。
高某是班内弱智的学生, 各科学习成绩也就能得1、2分, 不会说完整的话, 行为能力和理解力差到可笑的程度。但是我发现, 当他对人或事不满时能准确无误地运用骂人的话。后来听学生说, 有时候上课他会自言自语重复这些脏话。这让我很惊奇, 难道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骂人的语言上?是不是将他注意力聚焦于学习上他也能准确无误的掌握呢?
于是我开始了这样的实验:在新授《与朱元思书》一文之前, 我通过交谈希望他上课时认真听讲, 心里要不断地重复课文内容, 他表示听懂并答应。之后我开始讲课。因为是第一课时, 所以讲授内容并不多, 除了了解作者, 解决字音, 学会断句之外, 仅翻译了第一自然段。《与朱元思书》的第一自然段仅有三十四个字, 句式短小且整齐便于背诵。课后, 我立刻找到高某, 让他背诵第一自然段, 结果他背诵得准确无误。而我按照学习成绩优秀、一般、较差三个层次抽查了六个学生, 抽测结果是, 成绩优秀的二人勉强能背诵下来, 成绩一般的两个同学仅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勉强回忆百分之八十, 成绩较差的同学, 他们居然完全不能背下来。而后, 我用此种让“学生聚焦于某些特定的关键属性”的方法在全班实验。
实验二:我在新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时就着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力图让学生聚焦于诗中展现的关键情节,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们把含蓄的诗句想象出了许多动人的情节。第一、二句诗学生们想到, 一位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的诗人的悲苦, 有的学生还想到了那里恶劣的环境, 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等。第三、四句诗学生们想象诗人回来感到恍如隔世, 看到人事全非, 老泪纵横, 那种无限悲痛怅惘油然而生, 有的学生还加进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可以说想象得细腻传情, 描绘得惟妙惟肖。当时, 我感到学生的思维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诗情画意中飞翔。
我记得, 在学生们讲完想象的故事, 品出主题后, 让他们试背, 他们仅用了2分钟就把全诗背了下来, 而在以后的考查中正确率相当高。
这两个实验告诉我, 如果学生真的能聚焦于某些特定的关键属性, 他就能完成预期的学习内容。
我的教学思考及研究方向。
思考1.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差异会导致教师创设的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或注意力的情境仅适合一部分学生, 而一部分学生对此种方法没有感觉, 因此在教学中, 我的研究方向是:怎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内容都有足够的动机和注意力。
思考2.让学生聚焦于关键属性的方法有时候仅仅适合部分学生, 即使找到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也不是这种方法在任何时候总适用, 怎样做才能在照顾学生差异的同时, 让学生每节课都能聚焦于教学内容呢?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体验。
个别学生 篇10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个别谈话,技巧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个别谈话对于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处理问题、激励进步、增进师生感情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教育者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如果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水平,就能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因此,与学生个别谈话,需对谈话对象加以研究,并讲究谈话的技巧,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以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个别谈话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把握好谈话时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是随时间、环境而交替进行的,不同心境和情绪状态下的人,对同一事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所以,高校辅导员找学生谈话,要注意抓准时机,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选择最容易发生作用、产生效果的时刻,这是取得谈话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环。有的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这时他们迫切需要寻求解脱的办法,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和帮助,辅导员就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谈话,这会使他们感受到温暖。有的学生犯了错误,更要抓准时机进行教育,最好不要在学生刚犯错误时,因为这时双方的情绪都容易激动,控制不住就容易发生顶撞。可在学生情绪稳定之后,或稍隔一段时间进行。只有把握好时机,谈话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起反作用;谈晚了,又会时过境迁,失去了谈话的意义。
做好“知彼”准备
要想发挥个别谈话的作用,谈话前必须精心准备,切莫盲目上阵,要做好“知彼”准备。在确定谈话对象后,要初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尽可能作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设计出科学的谈话内容和方法。如“内向型”学生不善言辞,但勤于动脑,悟性较好。“巧言型”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谦虚型”学生,遇事谨慎,缺乏自信,常表现为胆怯羞涩。“多疑型”学生对人和事往往有排斥心理,存在诸多顾虑。辅导员在工作中,会遇到不同个性特征的谈话对象,应该根据其不同的性格,运用适合的交谈方法和艺术,从而在谈话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收到实效。
明确个别谈话的内容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前,要根据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对谈话内容进行细致的筛选、归纳并作合理计划,对谈些什么、如何进入、如何展开、如何引导等,都要胸有成竹,防止谈话时脱离主题、隔靴搔痒。个别谈话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表扬性谈话与批评性谈话。辅导员给予的评价对学生日后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既要为学生的成功喝彩,也要对学生犯下的错误进行批评。
表扬性谈话表扬学生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坚持对学生的优点、长处、成绩进行肯定,采取准确适度的表扬,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强化他们的行为动机,使他们朝着教师鼓励和期待的方向发展;反之,随意滥用表扬,不顾其个性心理特征,则会引起受表扬者的猜疑、不满或其他学生的反感,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辅导员对学生表扬之前,要对表扬的内容进行确认是否值得表扬。表扬时仅仅为学生送去肯定是不够的,还应该告诉学生,通过旁人眼睛看到的他是怎样的,他到底做出了哪些值得骄傲的事情。有的辅导员对那些循规蹈矩、百依百顺、成天围着老师转的学生加以表扬;而对一些自主性、自理能力强的学生则不以为然,这样的表扬是欠准确的。
批评性谈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要犯一些错误,真切诚恳的批评就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通过批评,有利于学生认识、发现和纠正错误,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如何运用批评性谈话来进行教育呢?要批评学生什么?通过批评达到什么目的?辅导员首先要弄清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并获得进步。
恰当运用谈话方式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个别谈话大致可以分为:
商讨式谈话这要求辅导员以尊重、平等、亲切的态度,以商讨问题的方式与个别学生谈话。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感情容易冲动的学生而采取的,因为此类学生往往在教师几句话还没说完就会与教师冲撞起来。利用这种方式谈话,可以消除学生对辅导员的成见,排除师生间传递信息的障碍,为谈话继续进行创造条件。
点拨式谈话这种谈话要求辅导员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有力的评议加以提示,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这种方式适用于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他们自我意识强,独立感受性强,比较敏感,外界稍有刺激信号,就容易产生连锁反应。
批评式谈话这要求辅导员用激烈的语调、严肃的态度与个别学生谈话。这适用于具有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心理的学生。但这种方式应慎用,因为火药味太浓,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突击式谈话这种谈话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他们不肯轻易认错,事后矢口否认,或搪塞掩盖,或嫁祸他人。辅导员利用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突破其心理防线,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渐进式谈话这种谈话适用于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辅导员在同其谈话时,评议稍有不慎,他们轻则沉默不语以示抗拒,重则寻死觅活。这种谈话要求辅导员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谈话内容,谈话要适可而止,逐渐将话题引向学生的内心深处。
讲究谈话的语言艺术
辅导员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谈话,传达情感,交流信息,增进了解,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
要开好头俗语说“万事开头难”。辅导员谈话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反映比较灵敏,他们会以辅导员的第一句话来判断这一次谈话的意图,然后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因此,开好头对谈话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句恰当的开头妙语,不仅能启发学生去深思,而且能拆除心墙,产生共同语言和亲近感。相反,要避免“急不择言”,未曾开口就先发火,一开口就对学生训斥,开始就造成紧张气氛,谈话效果自然就不会好。
语言要准确语言表达不能似是而非,不能使用不恰当的比喻、不准确的概念。语言表达要准确到位,使学生能够很快明白谈话的要求,领悟谈话的意义,谈话效率就会比较高。
语言要真切生动语言真切生动就能吸引人、感动人,使双方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在谈话中,要注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深奥的道理。
语言要幽默、含蓄,并有启发性幽默的语言能放松学生的紧张心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运用含蓄、发人深省的语言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的表达更容易被接受。既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又尊重、爱护和宽容学生,并能启发学生去思考,这样才能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化解不良情绪,也才会有克服缺点和困难的决心。
辅导员用富于技巧的话语与学生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在谈话时,辅导员还要善于借助副语言的功能,即语言声音的高低、长短、快慢、间隔、轻重、起伏等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和大学生个别谈话,辅导员还应该充分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即面部表情、眼睛神情、举手投足等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些能够对口头语言起很好的辅助作用,有时还能起到口头语言难以起到的作用。
姿势要得当有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么歪靠在椅子上,边抽烟边谈话;要么边看书,边写字,边听学生谈话。这些姿势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觉得教师要么是态度不诚恳,要么是看不起自己、不重视自己,因而不愿意继续谈下去。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姿势正确、动作协调;要与学生对面而坐,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很感兴趣。这样,会使学生觉得教师为人真诚、平易近人、很重视自己和这次谈话。这样,谈话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眼神要恰当交谈中的眼神,往往向对方传递着许多信息。有关研究表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就意味着彼此有深谈的兴趣,如果有一方他视或身体发生倾斜,则表明一种避开的愿望。其他,如斜视表示轻蔑,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羞涩,目光东移西转,学生会感到你心不在焉,他就会对教师找他谈话表现出不耐烦,就不愿说真心话。
与学生谈话时,一个热情洋溢的微笑,一个真心期待的眼神,一个微微赞许的点头等肢体语言,都能表达对学生的爱心,会给学生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为师生沟通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空间距离要适度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空间场”理论,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亲近区、社交区和公共区。亲近区是指在距人体0.5~1.6米的范围内,社交区是指人体以外1.6~3.2米的范围,公共区是指人体以外3.2~4米的范围。在这三个区域里,讲话人与听话人比较容易沟通,容易达到相互信任。根据这个理论,师生谈话时应坐得近一点,最好在亲近区内,这样会不自觉地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辅导员可亲可近,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在和学生谈心时,辅导员应该正视学生,让学生从心底感到教师是尊重他的,是诚挚的,从而会把真实的想法透露给教师。
对于辅导员而言,与学生个别谈话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细心揣摩、潜心钻研、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掌握谈话的技巧,使谈话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燕萍, 彭路南.论教师与学生的个别交谈艺术[J].教学与管理, 2006, (7) .
[2]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出版社, 2006:298.
[3]刘俊英.与大学生的谈心艺术[J].思想教育研究, 1994, (5) .
个别学生 篇11
关键词:个别化教育;特殊教育;人文关怀
一、个别化教育概况
个别化教育是植根于对学生个性尊重的基础上,把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关照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它具有以下特点:(1)单一化。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一些特殊教学在对学生实施教育康复时,所设置的目标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2)结构化。个别化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化特征,每个学生从接受教育开始,都将得到全方位的帮助,而且这种全方位的教师是呈递进式发展的。(3)多样化。个别化教育的实施手段丰富多样,尤其是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就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以帮助这些孩子打开心灵世界。
二、对智障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意义
在特殊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不仅可以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化,还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他们走出校园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具体来说,对智障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可以实现智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平等性。个别化教育计划,通过在教材、教法、教程以及评价方式等各方面的权衡,探索出最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方式,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平等化。其次,可以根据智障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特殊教学儿童自身的发展特征,设计出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教学方案,可以保证学生具体能力的提高和充分发展。再次,还可以实现教育绩效的责任化。随着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特殊教育的教学活动也将更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最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家长参与教学,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融合。
三、实施个别化教育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1.深入了解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训练方法
每一位智障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存在着自身的特点,而且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也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针对每一个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智障形成因素以及生理缺陷程度和勞动技能等,制定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的方式来吸引智障学生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当然,用于教学激趣的课堂游戏应该把握好“度”,要注意将游戏环节紧扣教学主题,使游戏既不偏离教学内容,也不要脱离课堂。以某个四年级学生为例,她平时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玩球,一看到球类物品就表现得非常开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创设一个“亲子玩球游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和她的爸爸一起参加,进行传球训练。这个小游戏的作用在于,可以在传球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和爸爸之间的感情,并且让她在游戏的特定环境下,对于“爸爸”这个发音有了反复练习的机会。其次就是可以增强她的身体协调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教师应该意识到对智障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多少书本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能够真正回归社会,早日实现个人独立。所以,教师的日常教学应该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寻找素材,并且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教师在教会学生认识和发音“花草树木”这些词语时,可以结合校园环境,让学生观赏、触摸这些自然事物,从而对“花草树木”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且通过对“花草树木”的颜色、外形或气味判断,来记忆它们的具体特征。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去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类似于“爬山”“郊游”“踏青”等均可。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3.在体验成功中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我认同感
与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学生虽然缺乏一定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但是他们也具备和正常人一样的情感,喜欢被表扬和得到他人的鼓励,喜欢获得成功的感觉。所以,教师在实施个别化教育中,也要注重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例如,当学生取得了小小进步时,教师应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给予鼓励。通过奖励小红花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其次,教师还要多用“拇指”鼓励学生,启迪学生,而少用“食指”命令学生、教训学生,这样就能让他们在不断的赞扬声中变得越来越自信、聪明。
参考文献:
刘淑慧.智障学生语言障碍类型调查及训练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8.
个别学生 篇12
关键词:非语言,伴随语言,环境因素,心理背景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手段, 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包括表情、身姿、语音、语调及手部动作在内的“伴随语言”和包括谈话场所、衣着打扮、个人心情等在内的所谓的“环境因素”同样也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语言学、交际学及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伴随语言”和“环境因素”相对于的形式上的语言交际, 被称为“非语言手段”。
班主任工作中的非语言交际主要包含:师生间的谈话背景、面部表情、衣着打扮、手势表达、声音语调、时空利用、话语间的沉默等。合理的运用好这些因素, 有助于师生个别交流时的情感交流, 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成长。因此, 在班主任与学生个别交流时必须注意非语言交际技巧的运用。
1 非语言交流手段的优势
用内在的非语言交流手段交流或授课时更有利于营造自主 (启发内因) 、合作 (平等交流) 、和探究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的氛围, 恰到好处地使用好非语言交际手段以达到提高师生谈话效果的目的, 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心智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概而言之有三大优势。
(1) 有利于更便捷、更灵活的和学生沟通、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信息量剧增的年代, 单纯或与其他语言交流手段的配合, 可以更便捷的架起师生沟通的心灵桥梁。
(2) 有助于开拓交流时的信息传播渠道, 扩大信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尤其是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 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笔者曾作过相关调查, 在提醒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所采用的手段各种中, 73%希望老师借用非语言的力量、18%希望老师用其他幽默性的语言, 最不希望的是采用直接的说教或大发雷霆。
(3) 有利于对学生形成心理暗示,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开掘交流的深度。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非语言的特质更能激发交流双方的心理默契, 达成更长久更和谐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当代的独生子女和富有个性、渴望尊重的学生更是如此。当然,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一是要注意与语言交流手段的合理调配、补充;二是要注意非语言交流中的流俗化倾向。比如个别教师与学生交流不顾场合;与学生交流过于亲密接触;再比如部分年轻教师明明年纪不大, 却学着老教师一般拍拍学生的脑袋, 反而激怒了学生, 闹得不可开交。这些看似非语言的交流但由于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或者轻率的跨越了师生之间应有的界限, 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影响。
2 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具体运用
2.1 把握谈话者的心理背景
(1) 兴趣点。班主任应紧抓学生的内在心理活动, 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谈话焦点。现在是个快节奏的社会, 流行的是速食文化,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如果你和他谈的话题不对他的胃口, 也不能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 通常学生对这样的话题是不感兴趣的, 和你的对话多半是在敷衍, 当然也就不利于话题的展开与深入。
(2) 感情点。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孩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 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一种有力的刺激”。班主任抓住差生感情点进行谈话, 往往会产生明显的“移情效应”。感情点是内部的, 但可以通过也可通过外部的语言、神态、动作以至眼神等微观动作察觉。例如:热恋中的男女生往往兴奋而热情, 很难听进别人的劝阻, 此时, 作为教师你去直接干预、阻止他们的交往, 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有时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更加无所顾忌的来往。但是, 如果我们更多一些耐心, 只对他们做一些善意而必要的提醒, 直等到他们的交往遇到一些纠葛甚至热度降低时, 适时介入, 通过合适的沟通, 使其知晓利弊, 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2.2 选择合适的交流场所
精心选择交谈的环境, 是提高谈话效果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应区别对象和内容, 选择适当的环境进行谈话。
(1) 能动式谈话, 交谈环境以办公室为宜。这是因为办公室常常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这种场合师生关系次第分明。在这种氛围中对学生提出直截了当, 甚至是严厉的批评, 他们不易产生反感情绪。
(2) 交流式的谈心或事关个人隐私, 则宜选择在背人处的花圃, 林间小道, 这样既有利于保障谈话的私密行, 又不至给被谈话者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2.3 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
班主任的仪表和衣着打扮实际上是其心灵的展示, 对学生暗示亦特别突出。一般情况先, 学校对班主任仪表要求很严, 除了为避免分散学生精力外, 最主要的则是怕给学生造成负面暗示。既然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仪容仪表有要求, 自然和学生近距离的交流谈心时, 班主任更应当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班主任的着装和打扮必须是千篇一律的正装, 正好相反, 适当的穿着一些看似随意的服装反而会有正面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能动式的对话中班主任宜选择正装即工作装, 以使学生感觉到谈话的严肃性和教师的威仪, 加强教育效果;而交流式的谈心则宜选择朴素大方的休闲装, 活跃谈话的气氛,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把心理话说出来, 真正达到师生交流的效果。
2.4 运用恰当的行为暗示
班主任行为每天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的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暗示, 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 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 班主任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为使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影响, 班主任的行为必须有所检点, 有所选择,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正面暗示。班主任老师的严谨治学、努力工作、关爱学生、严于律己的师范行为, 是学生效法的楷模。班主任平时的行为固然对师生交流产生间接影响, 实际上在和学生谈话中的行为暗示也决不可小视, 它往往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对于在班级中犯下错误的学生, 学生往往会通过观察班主任言行推断其手中掌握的证据多少, 这些又直接关系到学生愿不愿意主动“交代”问题, 此时, 如果班主任适时给学生透点“底”, 将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5 形成积极持久的人格暗示
班主任在长期的工作中所形成的的性格、气质、德行、能力等诸因素, 即班主任完整的特定人格, 形成了信息交流中具长效性的非语言因素。班主任的人格时时都在给学生提出暗示, 左右学生的行为, 班主任老师尤为如此。高尚、严肃且能突出个性的人格, 对学生暗示的力度较强, 反之则弱。人格暗示的强弱与师生之间的体位距离有关。同一班主任, 由于与学生处的体位关系不同, 暗示效果也会出现明显差别。例如:坐在教室前面的学生接受暗示较强, 坐在后面的学生接受暗示较弱。因此, 不少班主任常把在后位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 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 使学生纪律意识得到强化, 使班主任管理效益更加突出。
【个别学生】推荐阅读:
个别学生转化跟踪12-02
对学生的个别辅导05-19
问题学生个别辅导案例09-21
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技巧11-11
个别孩子06-30
个别交流08-22
个别谈话11-14
个别辅导型10-14
个别牙埋伏06-14
个别化指导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