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经济制度

2024-11-23

宪法经济制度(共9篇)

宪法经济制度 篇1

我们知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而经济制度则是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制度, 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通过对发达国家宪法经济制度的研究, 可以对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 因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经济制度往往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发展。简单地说, 就是立宪的活动紧密联系着经济的发展。下面我们就从英国、美国和德国这三个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宪法经济制度出发, 研究其核心的内容和不同之处。

一、英国宪法经济制度的规定

近代宪法始于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 《自由大宪章》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经济制度方面的规定, 比如经济自由、财产保护和税收等等。从当时这部法典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到, 当时的英国国王由于面临着教皇处罚和对外战争失利的双重压力, 财政的亏空使得英王需要各封建主缴纳更多的税款, 而封建主们借此机会迫使英王签署了这部能够充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自由大宪章》开创了宪法中规定经济制度的先河, 也是当时占英国社会主导地位的阶层的意志和利益的反映。

二、美国宪法经济制度的规定

美国在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 成为英国转嫁国内苛捐杂税的主要场所, 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当地居民与宗主国之间的经济交锋愈发的严重, 并最终导致了独立战争的爆发。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 同时即使在独立后也因为经济利益而与英国发生冲突, 美国制定宪法时将经济方面的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从对私有财产的绝对保护到财政税收政策的规定, 都可以看到宪法制定者们的良苦用心。

通过对美国宪法和历次修正案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尽管美国宪法中从未明确采用何种所有制经济, 但却充分肯定并保护个人私有财产权, 限制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尽管美国宪法中没有规定何种分配方式, 那正是美国私有财产权和经济自由的文化反映。美国宪法不允许政府凌驾于经济活动和法律制度之上, 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美国经济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捍卫。

三、德国宪法经济制度的规定

德国在魏玛共和国前一直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从魏玛共和国的《德意志国宪法》开始了德国的立宪历史。魏玛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经济方面单独列成一个方面:首先, 宣布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神圣不可侵犯, 保证经济自由和经济组织的公平;第二, 明确了契约原则;第三, 具体列举了各种经济制度及权利的分配。

二战后, 德国于1949年制定了现行的宪法, 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虽然这部基本法不再像魏玛宪法那样将经济生活方面单列出来, 而是将经济制度分散于宪法的各个方面和细节之中, 并在两德重新统一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 规定过会的经济立法权,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有财产权。

四、三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共性分析

宪法经济制度的完善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宪法经济制度的些许不同, 但从总体上, 还是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共性和规律。

首先, 基本上都是从宏观上把握对经济制度的规定, 更多地是体现原则性和政策性, 而并不拘泥于末梢。在自由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不将国家具体的经济制度写进宪法是有利于实际经济生活的灵活调整的。

第二,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是各部宪法都十分重视的。这也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必然结果, 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必然会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当然, 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是市场主体能够实现自由竞争的根本保障。

第三, 在对经济活动和市场运行的调节方面, 各国的规定不同, 但调节的作用不可忽视。对经济干预的权力也就成为各国宪法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这也是我国完善现行经济制度的良好借鉴。

五、给我国的启示

我国经济制度的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待遇差别很大, 自由和平等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在实际的经济活动却没能得以实现;二是宪法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定位应该向服务型政府转化;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仍有改进的空间;四是公有财产的优势地位过分强势;五是私有财产的基本权利仍需要加以明确;六是缺乏科学的征收征用的补偿机制;七是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仍然很多;八是分配制度仍然不够合理。

近年来, 国际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制度和立法的发展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我们在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时, 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相信, 通过我们的努力, 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宪法经济制度之路。

摘要:本文从在世界上很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和德国三个经济和法律制度发展都较为完善的国家出发, 分析了三国宪法经济制度的特点并加以比较, 最后对三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共性进行了分析, 希望本文的一点浅见能够给我国的宪法研究以及宪法修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英国,美国,德国,宪法经济制度,比较,共性。

参考文献

[1]何华辉.比较宪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2]曾尔恕.美国宪法对调整经济生活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 2002年第3期.

[3]乌茨·施利斯基 (德) , 喻文光译.经济宪法的概念和结构[J].经济公法, 2006年4月.

[4]卢峰.《自由大宪章》对英国早期宪政的作用及影响[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

[5]阿兰·格鲁奇 (美) , 徐节文等译.比较经济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宪法经济制度 篇2

宪法宣誓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应到169人,出席155人,符合法定人数,会议以15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高票通过了国家安全法。以15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事项。

宪法经济制度 篇3

经济制度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组成部分, 之所以占如此重要的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 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经济制度决定上层建筑, 突出宪法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有利于在宪法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其次, 苏俄宪法的首因效应, 苏俄宪法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宪法, 因独创宪法的地位及苏联的影响, 其结构体例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借鉴。又次,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较多经济内容是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 自改革开放起, 我国就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 为彰显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需要增加相应条文, 同时当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民商法部门与经济法部门亟待建设。所以宪法中规定许多应该由两部门法中规定内容。

与此同时, 经济制度中的政策性条款也是政策性条款最集中变动最频繁的区域, 为历次修宪的重点, 占修改条文的大部分, 甚至曾出现了“修正案修正修正案”的情况。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的改革成果迫切需要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体现, 旧有宪法条文内容不适于现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在于现行宪法调整了一些不具根本性地位且完全可以由普通法律规范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表现在经济制度内容表述过于细化, 缺少涵盖性, 无法适应社会变迁的需求。

非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没有独立的篇章来规定经济制度各层次内容, 只是规定了基于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所有权内容, 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大多单独在宪法采取专辟章节以一定数目的条文来规定本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在传统的宪法学理论中。此情况被归结为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公开的、彻底的、全面的优越性, 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没有此设计的原因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隐蔽的、曲折的、虚伪的性质。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发展就在于从围绕宪法意识形态性论证到专业性研究, 摒弃了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观点。“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式, 同时具有不同的内容”现行宪法经济制度的政策实现形式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 立足于静态解释过去与现实存在, 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体制的变化, 不是着力于未来发展, 其条款同部门法的内容交叉重复, 不利于法律体系的和谐运行。

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宪法中经济制度设计适应和保障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 并维持长期稳定, 而社会主义宪法中经济制度或者随着经济环境变化的屡次修订, 难以达到制宪者预期目的。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经济制度规定的和覆盖范围大小是评定社会主义宪法同资本主义宪法的主要标准?这两种体例安排哪种更适于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呢?

经济制度规定全面未必就胜于规定最基本理念。如果要全面涵盖经济制度的主要层面, 宪法中十余条的容量根本无法涵盖经济制度的诸多领域。如果从保障宪法稳定的角度考虑, 保留基本所有制, 就可以体现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作法。”只要可以发展生产力, 满足实践需要, 符合三个有利于, 外国的法律制度就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加以利用。不同的社会制度间是可以实现法律移植的, 这已经成为法学界的基本共识。过去所认为西方宪法的经济制度设置的隐蔽性、曲折性、虚伪性, 是否也可认为是一种旨在使宪法适应社会发展的立法技术呢?解放思想, 借鉴法治先进国家的立宪技术与制度架构对经济制度的内容进行调整, 是宪法变迁的应由路径。

结合我国法律体系, 或可采取将宪法经济制度与经济法典的统一的模式选择。即删减宪法经济制度条款规定, 编订经济法典来体现宪法经济制度的具体功能, 作为元政策的所有制与基本经济体制应该以适当形式入宪, 而基本决策和重要的部门决策可通过制定民商法与经济法类法律性文件来实现。作为事实上的法律体系中基本法律部门的经济法至今尚无基本的法典及通则类法律。经济制度在宪法中分离, 与经济法基本理念的融合是经济法部门与宪法部门一种双赢的结果。

摘要:经济制度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国多次通过修正案对现行宪法中经济制度进行修订。频繁修订经济制度对宪法文本的稳定性与权威性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影响了宪法的指引性与预测性。经济制度规定全面未必就胜于规定最基本理念或可采取将宪法经济制度与经济法典的统一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宪法文本,经济制度,经济法典

参考文献

[1]邹平学.经济分析方法对宪政研究的导入刍议[J].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 (01) .

浅析宪法宣誓制度范文 篇4

摘要:宪法宣誓制度是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深化对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解,有利于从思想意识层面把握依法治国的思想内涵。宪法宣誓制度一方面又重要的仪式、程序价值,体现了庄严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的权力来自于宪法的赋予,间接地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公权力的损害。

关键词:宪法宣誓;仪式;权力;权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决定,对提高中国社会的法治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提出了要在中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宪法宣誓制度。

一、宪法宣誓制度体现的仪式价值

宪法宣誓制度首先体现为一种仪式,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存在着大量的仪式形态,比如古代社会有大量的祭祀仪式,其背后隐藏着不同名族的文化背景,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仪式是一种由文化来构建的象征性交流,由模式化的、有秩序的一连串语词和行为构成,其不仅是表达性的———展示观念的、心智的内在逻辑,而且是建构性的———展现和建构权威的权力技术。①仪式不仅为宗教祭祀所专有,法律上也有许多类似的仪式规定,伯尔曼曾在其著作《法律与宗教》中指出,“法律并不只是一整套规则,它是在进行立法、判决、执法和立约的活生生的人。它是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②仪式,亦即象征法律客观性的形式程序,是联系法律与超验价值的主要方式。③法律的各项仪式也像宗教的各种仪式一样,是“被深刻体验到的价值之庄严的戏剧化”。④正是部分通过这种庄严的戏剧化,法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即信仰。宪法宣誓制度最终呈现为一种仪式,以宣誓主体、誓词、宣誓对象、宣誓形式、宣誓地点及监誓人、宣誓效力为基本框架。

①② 郭于华: 《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 页。

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 38 页。③ 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46 页。④ 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48 页。

二、宪法宣誓制度体现了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宪法的授权,有学者精辟的指出,“对于有限政府国家而言,宪法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为政府机构授予必要的权力———所有政府权力都必须源于宪法,否则就超越了宪法授权。”宪法宣誓制度从形式上将宪法的授权本质直观的表现出来,这种庄严而正式的仪式形式从心理认识和意识的领域上将这种观念牢牢地刻在国家工作人员的心头,让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三、宪法宣誓制度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法国《人权宣言》宣称:国民是一切主权之源。人民主权原则反映了人民在一个国家中的主人位置,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确立人民主权原则,同时,把权力授予人民的公仆,由他们享有权力,管理国家,但是,其权力来源的依据则是来自于人民的赋予。宪法宣誓制度通过确定的、庄严的宣誓仪式,让国家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其权力来源的本质,时刻牢记自己的本职,不滥用职权恣意妄为,正确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利益。

四、结语

对于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解,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形式或流程,而应该深刻把握宪法宣誓制度的制度内涵,认清其制度价值。事实上,宪法宣誓制度在国外已经有相当的历史,1919年德国在《魏玛宪法》中首次确认国家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制度,其后,这一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接受,在许多国家都得到确立并有所发展,意大利、新加坡、芬兰、希腊、荷兰、葡萄牙、南非等国的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官员任职前要进行忠于宪法的宣誓。纵览各国宪法文本,得到的结论是,联合国 193 个成员国中,177 个国家在其宪法中规定了宪法宣誓制度,这充分说明了宪法宣誓制度的广泛适用,我国推行的宪法宣誓制度有其法治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郭于华: 《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

霍布斯著:《利维坦》[M],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哈耶克著:《法律、立法和自由》[M],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麦基文著:《宪政古今》[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宪法宣誓制度之分析 篇5

宪法宣誓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别的制度, 其理论渊源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 宗教信仰 (1)

宗教在西方政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政治和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欧洲国家的常态。在中世纪的欧洲, 由于法律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宣誓更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西方法律制度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土壤。后西方国家制度中政教分离, 以神学思想为基础的古代宣誓制度开始了由道德约束向法律约束的转变, 也为现代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二) 契约论思想

契约论的观点认为, 个体将自己的人身与权力全交到一个共同体之中, 受共同体的管理, 这种管理基础是基于公众的信托而存在。根据卢梭社会契约的观点, 作为拥有国家权力的领导者在行使权力之前, 需要对民众表态, 而这种表态就是宣誓。宪法宣誓誓词犹如一份契约, 宣誓者公开宣誓, 便于将其法定职责昭然于世。

(三) 三权分立思想

三权分立要求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分离, 相互制衡。为实现权力制衡, 就要求权力的行使透明、被监督, 在形式上也就是权力主体对自身所享有权力的公开化。这也是宣誓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便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宣誓时受到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因此国家公职人员要宣誓受到宪法的约束, 所做的每项职务行为都要有宪法依据, 其违宪的行为更应受到宪法的监督与惩治。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内容

近代以来, 在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确认了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宣誓效忠宪法的制度以后, 这一制度被许多国家的宪法所沿袭下来, 成为各国宪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宪法宣誓制度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其内容大多有以下几点。

第一, 宣誓的主体。受到各国国情的限制, 各国规定的宪法条文有着很大的出入, 法定的宣誓主体有着巨大的差距, 如美国宪法中规定, 除了总统当选后必须宣誓以外, 国会参议员与众议员、各州议员以及国家和各州所有行政和司法官员, 都应当宣誓拥护宪法。但就全球而言, 宣誓者都有共同点, 一般来说, 都是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公职人员, 对于我国来说就是由人大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需要向宪法宣誓。

第二, 宣誓的内容。不管是联邦共和制国家, 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遵守宪法在各国的宣誓制度中都成为了主要内容。比如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誓言“愿以忠诚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 并尽最大的能力去维护、遵守、保卫合众国的宪法。”以及比利时王国宪法第80条规定, “国王就职的誓词为:我愿遵守宪法和国家的法律,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由此可见, 尽管各国政治体制有着千差万别, 但是宪法宣誓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旧是遵守宪法。

第三, 宣誓的程序。宪法宣誓的程序在各国的的细节性规范中不尽相同, 在宣誓的场所上, 按世界多数国家的做法来说, 一般都规定在议会举行宣誓仪式。但在宣誓的对象方面, 世界各国就有了显著的差异。韩国总统向国民宣誓、希腊总统向议会宣誓, 甚至伊朗这种有浓烈宗教色彩的国家可以向古兰经宣誓。尽管多数国家的宪法没有详细规定宪法宣誓制度的程序, 但在实践中均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操作流程。以美国为例, 新任总统通常在国会山举行宣誓典礼, 宣誓仪式一般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 总统手按圣经进行宣誓。

三、我国实施宪法宣誓的必要性

(一) 法治建设与依宪治国的需要

2012年12月,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 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 关键是依宪执政。”近几年, 中央曾多次强调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更是对宪法作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基石地位的肯定。宪法宣誓是对现行宪法的忠诚, 是对其众法之首的扛鼎地位的肯定, 也是强化官员民众宪法意识的重要措施。

(二) 宪法实施的具体体现

宪法作为最高上位法, 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与地位。但现实中不尊重宪法、挑战宪法权威的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失去了敬畏的态度, “用得着的时候就拿起来, 视若武器”, “用不着的时候就扔掉它, 视若草芥”。这是宪法的悲哀, 也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正如韩大元教授所说:公务员, 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论脆弱, 宪法意识淡薄, 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利益问题上, 缺乏宪法自信, 导致宪法权威受损, 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大量存在。 (2) 宪法地位的动摇犹如腐败一样, 会成为国家治理的重大阻碍, 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尊重和敬畏宪法本应当成为一种习惯, 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需要宪法宣誓制度为其添油助力。

四、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虽然中国并未有着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信仰, 也是到了近现代才开始接触契约论和三权分立思想。我国对宪法宣誓制度也有探索。

虽然新中国建立后出台的四次宪法没有明文规定宪法宣誓制度, 但回顾历程, 近些年来国家主席当选时的讲话中都曾提出要遵守宪法, 恪尽职守。比如,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后, 讲话开篇就说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恪尽职守, 夙夜在公, 为民服务, 为国尽力,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在公开场合向全国各族人民做出表态, 已经具有了宪法宣誓的庄严性和郑重性。我国的一些宪法性法律已经开始直接用了宣誓制度。在香港与澳门行政区《基本法》中, 都明确规定了宣誓制度。

五、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保障 (3)

任何制度的实施都有赖于其他制度和措施的保障, 宪法宣誓制度作为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得到来自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社会大众各层面的配合与支持。具体来说, 为了保障宪法宣誓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制定和完善宪法宣誓的相关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国外宪法宣誓制度多数规定在宪法之中, 但是考虑到我国国情, 目前直接在宪法中写入相关制度不太现实, 因此首先可以由全国人大制定专门的《宣誓法》, 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宪法宣誓的内容、程序、方式等方面加以确定;或者是修改已有的《国务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 将宪法宣誓制度在一些特殊职务上进行试点, 等到试点成功, 条件成熟时, 再将宪法宣誓制度写进宪法。

(二) 明确和落实违反宪法宣誓制度的法律责任

任何法律制度都有赖于实施, 否则法律便会成为一纸空文。若仅有宪法宣誓制度, 而没有任何追责措施, 则往往会流于形式。为了更好的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应该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对于不履行宣誓承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依法予以免职, 将宣誓作为履职的必要条件, 是保障宪法宣誓实施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 应当建立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长效监督机制, 一旦其违反宣誓保障的行为, 则予以重处罚;也应当开放宪法宣誓环节, 让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受到群众的监督。

(三) 普及宪法知识、维护宪法尊严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 应当被全社会所了解。宪法虽然多数规定了国家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 貌似与大众的生活联系较少, 但是其本质上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人权的法律。因此宪法应当走入寻常百姓家, 让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来, 只有这样, 宪法的尊严才得以维护, 也利于社会大众增强对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解和支持, 更有效的监督宪法宣誓的实施。

注释

11 韩永周, 朱战芳.浅析宪法宣誓制度[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院报, 2004 (11) .

22 韩大元.树立宪法权威[J].建设法治中国, 2014.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篇6

关键词:宪法,监督,复合,制度完善

一、宪法的监督制度

宪法的监督制度, 又称为违宪审查制度, 司法审查制度或司法复核制度, 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宪法诉讼制度等。宪法实施的监督制度, 是指根据宪法规定产生的有权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国家的法律文件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宪性的制度体系。建立该制度的基础在于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各项建设中所具有的和应该起到的作用, 目的在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作为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宪法实施的监督一般应包括三个因素, 即监督主体、客体和内容。

(一) 监督的主体

根据不同国家的实践可以归纳为三种主体:一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在实行议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制的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确立这种制度。二是由司法机关行使监督权, 即司法机关通过审查具体案件, 或以其他方式审查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 美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三是由特定专门机关行使监督权, 这类国家大约有40多个, 且都为大陆法系国家, 这种专门机关被大多数国家称为宪法法院, 个别国家称之为宪法委员会。

(二) 监督的客体和内容

监督的客体即监督谁的问题, 根据法学界对法律监督客体的认识的共同之处, “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 应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公务活动。”监督的内容一般则被总结为三点:一是审查法律法规及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二是审查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在议行合一的国家, 国家机关的权限可能由于划分不细致而发生争议和冲突, 冲突双方或是企图扩大各自的权职范围, 或是放弃自己的职权, 这两种情况都是违反宪法精神的, 如果宪法规定或有关部法律的规定不明确的话, 那么就应该采取立法措施来弥补, 否则宪法监督机关必须做出裁决以理顺有关机关之间的关系。三是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三) 监督的主要方式和程序

不同国家的不同监督体制导致监督方式和程序的差异。在此我们进行简要的归纳的描述。一是事先审查, 其表现为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 由特定专门机关对其内容的合宪性进行审查, 如果发现有关内容违宪, 则宣布其无效并不得公布实行。二是事后审查, 这是对业已生效的法律法令展开的审查, 在这种程序中, 必须由机关或特定的个人提起宪法诉讼, 由宪法法院或有关法院审理判决。三是附带性审查和抽象审查。在普通法院审理具体案件时附带性的审查有关法律, 即为附带性违宪审查。而宪法法院并不以发生的具体案件为前提案件。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和人员的请求下, 可以抽象地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四是多审终审和一审终审。在普通法院审查制下, 违宪审查案件实行多审终审制。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规定只有最高法院才有违宪审查权, 但可以从判例推论出下级法院也拥有违宪审查权, 而最高法院握有终审权。在宪法法院审查制下, 宪法法院是唯一的审查机关。因其不具有一般司法权, 实践中其一审就是终审。五是关于判决或裁决的效力。有两种情况, 在普通法院审查制度下, 法院审理的是涉及到某案件的具体法律的合宪性或违宪性。如果法院认为该法律违宪, 法院可以拒绝将其适用于所审理的案件, 但无权撤消或改变该法律。因此, 判决只对当事人有效, 即只有个别效力。在实行普通法院制的国家, 除日本外, 个别效力结合“遵循先例”原则, 使法院的判决具有一般效力或普遍效力了。因而, 这种区分对这类国家的实践来说也是相对。而在实行宪法法院审查制的大陆法国家, 裁决往往具有一般效力, 可以因此撤消某一被认为违宪的法律或法律之一部分。

二、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的是宪法学者1981年以来关注较多的论题之一。为此, 也展开过严肃认真的讨论, 并形成了若干如何完善该制度的理论性建议。

(一) 宪法监督的历史发展

1954年宪法作了如此规定:全国人民大行使宪法实施的监督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决议。这种规定过于简单, 同时也没有因此而确立监督的具体程序。后来, 极“左”思想盛行, 宪法原由遭到了践踏, 违宪行为也未得到制止和纠正, 甚至连宪法本身也被抛弃在一边了。

1975年宪法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干脆只字未提。“文革”期间, 由“四人帮”炮制的“公安六条”甚至凌驾于宪法之上, 把中央机关的权力集中于“文革小组”, 把地方机关的权力一律归之于“革命委员会”。一切无所谓违宪合宪, 公民的宪法权力遭到肆意践踏, 人权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

1978年宪法恢复了由全国人大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省、自治区, 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的决议, 由于该宪法本身不尽完善, 况且也没有具体制度来落实有关条文, 要求全国人大经常性地履行监督权, 这不切实际, 也没法办到。所以, 这种规定形同虚设。不久, 该宪法为1982年宪法所取代。

(二) 现行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制度

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 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同时,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权利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方面应形成的监督机制, 以保证权力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等内容受到严格的合宪法性审查控制, 以保证不与宪法相抵触。

根据宪法, 宪法监督制度内容和运行机制表现如下:

第一, 宪法序言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确认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 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 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此外, 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有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以上规定共同确立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最高地位, 确立了宪法不可侵犯的原则, 为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奠定了基础。

第二, 宪法第62条第2款规定, 全国人大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第67条第1款又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由此, 宪法确立了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在监督宪法实施方面的主导地位。

第三, 宪法进一步明确, 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消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有权撤消省, 自治区, 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 (即人民代表大会) 指定的同宪法, 法律和行政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而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37条的规定, 全国人大设立的各专门委员会分别审查相关领域的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相对于前几部宪法来说, 这无疑是迈向法律监督专门化的重要一步, 也具体落实了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对宪法行使监督权的行使。

第四, 宪法第99条规定, 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具体而言,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消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第104条又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撤消下一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和第39条对此作了更详细规定。

第五, 法律文件的“备案”和“报批”制度也是宪法实施监督的重要一环。宪法第100条规定, 省、直辖市的人大和它们的常委会,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而第116条另外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改革完善现行宪法实施监督制度

现行宪法实施已二十余年, 宪法监督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 宪法学者们对中国应采用何种类型的宪法监督制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主要表现为如下主张:

第一, 如下过渡性办法, 即在最高权力机关内设专门机构监督宪法, 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设立宪法监督机构。

第二, 在目前国家政治体制内建立有效的宪法诉讼制度。在此, 在现有的体制内是指在最高人民法院内设立宪法审判庭, 或另行组建宪法权力保护法院。

第三, 建立一元多轨的宪法监督体制, 即:在加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的同时,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专门宪法监督委员会或宪法法院, 并适当确立对违宪的普通司法审查。具体可参照前罗马尼亚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以及前南斯拉夫和波兰的宪法法院。

第四, 建立德国式的宪法法院。该宪法法院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并仅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但法院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不作为全国人大的构成环节。

第五, 在坚持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体制的前提下, 设立隶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门机构。第五种意见为宪法学界的多数意见, 但在该专门机构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上, 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要最大限度地吸收以上方案的积极因素并避免其消极因素, 必须把宪法监督权分为最终决定权和强制性建议权, 分别由立法机关和专门机关行使, 这两个机关构成宪法监督主体 (复合宪法监督主体) , 其中立法机关行使最终决定权, 专门机关行使强制性建议权。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共同行使宪法监督权的复合体制符合宪法监督机构专门化的趋势。宪法监督机关的专门化, 就是由专门机关负责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因为从技术层面上讲, 专门机关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宪法诉讼案件, 能够适应宪法问题专业性, 技术性强的特点, 也可以准确及时地为权利受害人提供有效的救济和保证裁决的相对独立性, 公正性, 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平衡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实体。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相结合复合宪法监督体制不仅具有以上优点, 而且复合宪法监督体制下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的制衡关系还避免了专门机关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中专门机关的强制性建议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建议性权力, 在这一权力形式之下, 专门机关提交的建议案, 立法机关必须无条件地列入立法机关的议程并付诸表决, 如果立法机关不能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普通法律通过时只需二分之一以上多数) 否决建议案, 建议案将自动生效。一般来说, 强制性建议权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建议性。专门机关向立法机关提交的建议案并不立即发生效力, 该项建议案是否则生效有待于立法机关的认定。其次, 强制性。专门机关提交至立法机关的建议案, 立法机关必须列入议事日程, 并交付表决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比例否决该建议案, 该建议案就自动生效。再次, 强制性建议权的适用对象是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基于篇幅的限制, 关于复合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模式的基本内容如宪法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标准、程序、效力等在次, 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胡锦江.宪法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比较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4.

[2]、许崇德, 胡锦光.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若干建议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汤唯, 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M].北大出版社, 2001.

浅析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篇7

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机关按照法律授权, 遵循法定步骤来监督、检查有关宪法的执行, 对那些违背了宪法的行为并做出裁决。广义的宪法监督既包括对特定机关的监督还包括对广大公民和社会团体对宪法实施的监督[3]。本文论述的我国的宪法监督是指广义的宪法监督, 既监督主体不仅仅限于特定机关还包括公众。

二、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现存的问题

( 一) 宪法监督缺乏专门的违宪审查机关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监督, 但是根据已有的操作状况看。全国人大会的每次会议每年仅仅为一次, 会期仅有一周而已, 在此短短的时间内进行违宪审查确实很难呢进行。而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的会期为每两个月召开一次, 但须履行宪法所赋予其的二十多项职权, 也是无暇顾及违宪审查。

( 二) 宪法监督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

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察、督促其的实施, 立法法也对关于违背了宪法而对其进行的核查做了粗略的规定, 但却都没有相应的法律适用或者对宪法诉讼问题的规定。

( 三) 宪法监督缺乏有效的违宪责任追究机制

我国宪法对于违宪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就是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除此之外, 就没有其他的法律后果了, 违宪主体也就无需承担其他法律责任了。很显然, 宪法对违宪主体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的规定过轻, 难以起到威慑作用。此外, 对于国家机关领导成员的违宪行为, 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宪法及有关法律并未作出任何规定。

三、中国特色宪法监督保障制度的完善

( 一) 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宪法委员会

对于宪法的监督方式, 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种就是设立专门的宪法委员作为人大专门委员会, 二是效仿西方国家, 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 审查违宪。对于第一种方案笔者较为支持, 即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宪法委员会为我国的违宪审查机构。根据宪法及人大组织法的规定, 全国人大在认为必要时, 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履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职权。因此采用此种方式不会违背宪法, 也无需修改宪法, 同时也保护了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而设立的机构是全国人大下设的专门机构, 性质上属于最高权力机关的内部机构, 最终的违宪审查权力还是归属全国人大。而全国人大也应设立专门的法律规定宪法委员会的程序、人员录用的资格、组织的行使、责任等详细的规定, 从而使宪法委员会制度化。

( 二) 违宪审查之人民法院的建构

关于建立专门的一个法院机构来审理违宪的案件, 虽然学界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但我认为,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普通法院型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设立违宪审查机关。因此我建议依据我国的人民法院的审理制度为蓝本, 以各市的中级人民法院为最低的诉讼审判单位, 建立一个专门的审理违反宪法的法庭即违宪审查法庭。这样不仅节约改革成本, 而且有参照, 更易进行。因为我国目前法院的法官的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 处理案件的能力有限, 对于更加专业的违宪审查应对力不足, 所以从市级的中级人民法院开始为最佳。以中级人民法院为最低诉讼单位, 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 实行两审终审制, 最高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结果为最终判决结果。这样一来有效提高办案质量, 提高诉讼效率。

( 三) 完善公民的权利救济机制

宪法救济制度是指宪法条文可以直接作为引用, 作为公民的宪法权利法律保障制度。宪法权利受侵害主体在提交申请材料之前, 宪法权利受侵害者必须确认侵害其权力的主体行为已经通过了违宪审查机关即宪法委员会的审查并认定其行为违宪, 拿着宪法委员会出的违宪裁决和自己的申请去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违宪审查法庭在审理后应对受侵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救济, 如: 采取措施停止有关机关或人员加以实施侵害申请主体的相关的宪法上的权利, 积极保障受害人的宪法上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的恢复并损失严重的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 在社会上积极的加强宪法的宣传推进宪法意识的培养, 从而改正某些错误的认识。

四、结语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有利于更好地维持其作为根本法的地位和其的效力, 维护其权威性和稳定性, 对其进行监督, 更是是对实现人民的利益的一种切实的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洁.我国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黄龙霄.探析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及完善之道[M].北京:法制与社会, 2014.06.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内容的构建 篇8

关键词:宪法宣誓制度,借鉴,中国特色,内容

一、宣誓主体

严格意义上来说, 我国并未真正意义上对宪法宣誓的主体做出规定, 但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将宪法宣誓的主体规定为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从该条文中可以看出, 我国宪法宣誓主体应该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国家工作人员。具体来说就是: (1) 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中央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 (即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 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 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地方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包括: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 (即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 正副省长, 自治区正副主席, 正副市长, 自治州正副州长, 正副县长, 正副镇长, 以及正副乡长;地方人民法院院长, 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二、宣誓对象

在参考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后, 发现各个国家的宣誓对象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国家元首 (如总统) 向选举他的民众或议会宣誓, ;有的是政府首脑、成员 (如总理) 向国家元首宣誓 (也有向议会宣誓的) ;还有的是向上级或者授权人面前宣誓。从各国的宣誓对象中不难看出, 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宣誓对象都与选举或者任命他的主体有关, 因此对于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宣誓对象也可以是选举或者任命他的机关, 这也与《决定》的内容相符合。结合我国国情, 由于我国的国家机关基本上都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 所以对于中央国家机关都应该向全国人大其常委会宣誓并且面向国徽。对于地方国家机关同样的都是向选举或者决定任命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宣誓并且面向国徽。

三、宣誓时间地点、以及主持人

纵观各个国家中对宣誓时间的规定, 一般都是在宪法中规定为主要领导人员在就职之前或者已经开始执行职务之前开始宣誓, 比如新加坡就在宪法中规定所有的议员非经过宣誓不得在议会从事任何有关于立法的活动。对于宣誓地点的选择, 一般情况都是在选举的地点或者被任命的地方公开进行。宣誓的主持人各国也不尽相同, 有的由国王作为主持人;有些国家为了保持其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 一般会由法官来担任主持人, 比如美国总统在就职仪式上一般都是由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来担任宣誓仪式的见证人。

从我国现阶段来看, 国家各个部门都在追求简化办事流程, 因此在举行宣誓仪式时也应当简单且方便举行, 需要宣誓的人员可以直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产生单位来主持。也就是指各级人大代表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宣誓地点的选择可以由宣誓主持机构视情况而决定但是最终都必须是以公开的方式进行。我国新当选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应当时由全国人大委员长主持, 然后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开会期间进行宣誓。

四、宣誓程序

宪法宣誓应当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 因此在宣誓时应当有特别的程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宣誓程序。借鉴美国总统的就职程序, 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就职程序也应当手持宪法, 面向国旗, 奏起国歌, 主持人领读宪法宣言等程序。具体的程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主持人宣布宣誓仪式开始之后, 所有人起立行注目礼, 奏响国歌、升国旗;等升旗仪式结束后, 此时的宣誓人不仅要左手捧宪法, 还必须将右手作出握拳状大声宣读誓词;宣誓结束后, 由宣誓人签字或盖章, 最后由宣誓机构甲乙保存, 笔者认为为了方便未来管理宣誓誓词文本, 各地也应当将建立宣誓誓词文本档案管理制度列入议程。

五、宣誓的法律效力

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 为了更好的发挥宣誓制度的作用, 有关部门还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措施来保障宪法宣誓制度的发挥, 如果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 那么这个制度也只能形同虚设。因此, 必须在相关的法律制度里规定对于违背宣誓义务或誓词的措施, 一旦在就职时违反誓词的内容, 轻微的则给与一定的纪律处分, 要是构成犯罪也应当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陶波.论中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J].南方论刊, 2008 (2) .

[2]韩永周, 朱战芳.浅析宪法宣誓制度[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

[3]郭林茂.试论建立我国的宣誓制度[J].政治与法律, 1995 (3) .

[4]闾小波.建立政治宣誓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J].政治文明, 2003 (10) .

[5]戴激涛.对我国建立国家元首宣誓制度的思考[J].时代法学, 2003 (2) .

[6]庞清涛, 郭文正.国徽下, 人大代表庄严宣誓[J].人大建设, 2003 (5) .

[7]蒋伟.论建立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J].法商研究, 2000 (5) .

[8]王禹.建议建立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J].民主与科学, 2004 (1) .

[9]焦洪昌.从六个方面完善宣誓制度[N].检察日报, 2014-12-4.

[10]邓静秋.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与功能[N].法制日报, 2014-11-26.

建立公民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构想 篇9

兼顾到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容量, 我们所设计出来的诉讼模式应该是与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行的宪法监督制度、现行的司法制度配套及适用。因此, 要想构建我国复合型宪法诉讼制度必须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 整治保留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其一, 各种政治争议依旧主要通过政治途径来解决, 而没有必要全部纳入宪法诉讼的渠道;其二,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应该尽量避免与现行政治体制和宪法框架相冲突, 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发生冲突, 一定要先对宪法进行修改, 从而来保证宪法诉讼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自洽。

(二) 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制度相分离原则

所谓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制度相分离原则, 是指在制度设计中将宪法诉讼制度和违宪审查分开, 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组织实施, 是先由法院对宪法案件进行审判但并不对法律和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 法律及国家机关行为是否违宪由违宪审查机关进行审查。确立这一原则的根据是:其一, 现行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由法院进行违宪的审查;其二, 我国宪法对法规等的合宪性审查作了实质性规定, 不宜再赋予法院以违宪审查权。

(三) 相对独立原则

所谓相对独立的宪法诉讼制度,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并不需要马上建立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相并列的独立的宪法诉讼制度形态, 也不一定需要要有完全独立或者完全不依赖于其他诉讼形式的程序;另一方面, 在宪法诉讼案件中存在和其他诉讼形式不一样的特点。当法院遇到违宪疑义时必须通过特定的程序报请违宪审查机关进行审查。

二、复合型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具体设计

从相对合理主义的思路出发, 在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设计出如下的宪法权利诉讼模式:①

(一) 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权力范围、组织构成和程序、活动的基本原则、判决的约束力、活动的保障等, 均由专门相关组织立法来约束。该委员会行使的职权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职责, 并受理一般公民及社会团体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提起的侵害宪法权利的申诉。从本质上来说, 该委员会行使的是违宪审查权, 而不是宪法审判权。

(二) 普通法院设立宪法审判庭并专门行使行政违宪侵权案件以及司法违宪侵权案件的权利

②对这两类案件的审理, 宪法审判庭对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的合宪性并不做出判断, 只对具体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是否侵权性做出判断。行政违宪侵权案件和司法违宪侵权案件具有特殊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案件受理及审理程序及其所适用基本上与其他普通法律案件所适用的原则一致, 另外, 撤销具体的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 或者是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机关承担具体的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 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程序设计

宪法权利诉讼审判程序主要是指立法违宪侵权案件、行政违宪侵权案件和司法违宪侵权案件这三大类案件的审判程序。在我国设计的宪法权利制度时, 将宪法监督权与宪法权利的审判权分开, 分别赋予给宪法监督委员会和普通法院行使, 所以在诉讼理论上设计这三类案件的审判程序需要针对各种案件的不同特点, 要分别在案件的申请、案件的受理、案件审前准备、案件的正式受理、案件的裁决等方面加以周全的考虑。

立法违宪侵权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就是指宪法监督委员会审查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合宪性时所遵循的程序。分为案件的受理范围、案件的申请和受理、案件的初审、案件的正式审理、案件的裁判等方面的程序。程序的设立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对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行政违宪侵权诉讼案件和司法违宪侵权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是人民法院宪法审判庭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 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具体司法行为是否对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侵害, 确定行政机关侵权责任与司法机关侵权责任所遵循的程序。由于该程序存在于现行的行政诉讼程序和国家赔偿程序之中, 它可分为案件的受理范围、案件的申请与受理、案件的初审、案件的正式审理、案件的裁判等相应程序。

综上所述, 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相应不同的内容, 宪法对原则性的规定有及强的适应性, 具体化的普通法律的适应性是无法和其比及的。重要的是, 宪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 主要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而普通法律无法涵盖宪法调整的所有社会关系, 同样道理, 普通诉讼也无法涵盖所有的权利争议, 因此, 宪法诉讼和公民宪法诉权的存在就有一定的必要性。所以, 建立宪法诉讼程序是公民通过行使宪法诉权启动宪法诉讼的有力依据。

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法治的核心上。因此, 建立相应的宪法保障制度必将形成。宪法诉讼制度是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法保障制度, 建立符合法定程序的宪法诉讼制度, 赋予公民以司法救济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宪法实施的保障, 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注释

1[1]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出版社, 2001.

2[2]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3]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4[4]韩大元, 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法学评论, 1998, (3) :26-30.

5周伟.宪法基本权利案例的法理分析[J].云南法学, 2000 (6) .

上一篇:高中生怎样学好英语下一篇:绿色技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