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2024-10-09

《一件小事》(精选12篇)

《一件小事》 篇1

我十二岁那年, 准备上初中的时候, 和叔叔一起到他家地里去除草, 被叔叔掴了几个耳光。

正是春天, 玉米苗子娇嫩翠绿, 都长到了膝盖上, 齐刷刷的。叔叔弯腰爬在地垄里, 把苗子周围的草一点点清除。我在他的屁股后面玩, 拿玉米苗子练扫堂腿。左腿点地, 右腿在腰身的带动下, 抡个满圆, 带着风声, 将苗子扫倒一片。接着, 一次次重复, 如武林霸主打败一个个对手, 充满胜利的自豪感。

叔叔听到声音, 回头看见我的动作, 猛然站立起来, 箭步到了我的跟前, 伸掌左右开弓, 掴在我的脸上。我的脸颊顿时火辣辣地疼, 嘴角隐隐有流血的感觉。

叔叔的脸由黄变青, 又变紫, 成了紫茄子。

他的两个眼珠子就要冒出来似的。

“你小子吃商品粮, 还他妈的早点!”叔叔气急败坏地大叫。

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在农村生活, 吃农业粮。我的父亲在城里当干部, 吃商品粮。在乡亲们推断中, 我和弟弟妹妹早晚要顺理成章地离开农村, 到城里工作, 由吃农业粮转为吃商品粮。但是现在年岁还小, 还早。叔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话中也充满了气愤。

我委屈、疼痛地哭了。

我跑回家, 向妈妈告了叔叔的状。

妈妈看到我的脸肿起来, 嘴角挂着血迹, 也心疼地哭起来, 还拉着我找到叔叔, 冲叔叔一通大骂。妈妈痛斥叔叔:“不就是毁了你家几株苗子吗, 还那么重重地打孩子, 真是狠心!”

叔叔一阵口吃, 不知说了些什么。

他的脸不停地变颜色, 忽明忽暗。

到了秋天, 突然有车来接妈妈和我们。

到了县城, 汽车把我们直接拉到了县医院, 到了太平间门前。

我爸爸去世了。

持续半个多月, 处理完爸爸的丧事, 妈妈带我们回家。妈妈曾哭得死去活来, 再哭没了声音, 再哭没了泪水, 坐车一路上躺着, 走路一直被人搀着。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爸爸的去世一下子破灭了我们的梦想。妈妈、我和弟弟妹妹万念俱灰, 孤苦伶仃地回到家中。

车到家门口, 叔叔早就在那里等候。

妈妈下车, 身子瘫软, 两腿无力。

叔叔把妈妈背到背上, 还手拉小弟, 回了屋。

我们急急忙忙往医院赶的时候, 连家中的门都没有顾上锁。家中的鸡呀, 猪呀, 猫呀, 狗呀, 都没来得急打理。尤其地里的玉米已经熟了, 原本要等爸爸回来收秋的, 不料爸爸却再也不能回来了。这些, 都是叔叔从他家闻讯后赶来, 一样样料理的。

妈妈稍事清醒, 就急忙问起我家地里的庄稼是否被牲口糟蹋了。

叔叔不再口吃, 低声说:“已经收完了。”

院子里的粮囤确实满了。

妈妈又哭了。

妈妈让我和弟弟妹妹给叔叔跪下。

我还记恨春天叔叔打我那件事, 就没有跪。

妈妈说:“这粮食要是收不回来, 你们没吃的, 还不饿死呀。快谢你叔!”

我怕妈妈生气, 跪下了。

我的嘴里还喊出了“谢谢叔叔”四个字。

三十多年过去了, 我总是忘不了那件事。这也像春种秋收一样, 我那时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一直收获着感恩的快乐。

(选自《天津文学》)

小说包

读看完此文, 似觉平凡, 如漫坡青草, 延展着自然的绿色。儿时顽皮, 遇叔叔教训, “仇恨”的种子埋在幼小的心里, 那是一种单纯的情绪, 还杂糅着母亲的偏私与袒护。而家里遭遇变故, 又是叔叔与母亲, 教“我”懂得感恩, 懂得这世上的亲情与互爱。故事情节虽简明, 甚至是一种公式的曲折与醒悟, 但却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却深奥的道理:在社会中, 爱是温暖的, 也是最主调也是最有力量的, 人性的光辉永远是真爱至上, 生命有四季, 但爱永远如春天的花朵, 永远绽放在人们的心里, 感恩的心如摇曳在麦地的小花, 在青葱的背景里永远不会凋谢。

———姚萍

《一件小事》 篇2

六二班 佚名

“小小少年,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这首歌好像是专门为我写的。每每这想起这首歌,一件往事就出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记得那是上四年级的时候,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中午,我们的综合课如期而至,刘老师讲了一会儿课,就开始让我们动手实践。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和同桌王一冰一会儿就干完了。看着大部分同学还在认真的做,我和一冰相视一笑,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闲来无事,想在一冰跟前秀一下英语。于是,我撕一下一张笔记本的这写下:()。递给一冰,一冰回我:“你是不是喜欢XXX?”我回道:“喜欢怎么了?”宜宾道:“那你就应该表白啊?”这个回话我脸都红,但我觉得就是玩嘛,相逗一逗一冰,于是写道:“你也喜欢吧?那可是班花。”没想到他回到:“是啊,喜欢?你要不表白我可先表白了?”我觉得逗他很有趣,于是写道:“我爱你英文怎么说?”他很快回道:“I love you”没想到一只大手伸了过来,我抬头一看,完了,是刘老师。他拿过纸条,瞟了一眼,没说话,只是轻轻的一笑。但这这一笑,我的自尊全没了。我的脸发烫,心里乱极了,恨不得有个地缝钻去。这要是全班同学知道了还不笑掉大牙。完了完了:我的爸妈,班主任……唉你,我真不爱、敢想。

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让我纠结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在下午放学后,班主任马老师让我和一冰进了办公室吗,别的同学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俩太清楚了。我等待真暴风雨的来临。没想到,马老师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了,你俩不用说什么。但……好了,我不说了,你俩回去吧。”老师的脸色是严肃的,我俩怯怯的回去了。但我的心里不踏实,一直想知道老师的“但”后面不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我恨不得让老师骂我一顿或揍我两下,可是老师偏偏没有这样做,我的心里乱乱的,我想一冰也是一样吧。走了几步我和一冰又折了回来,我向老师说:“老师我们错了。”老是不冷不热地说:“回吧。”我们只好走了。这时又听见马老师说:“我也许不会告诉你们家长的。”老师的话让我感动不已。

后来的日子里,我俩再也不敢造次。因为老师的一个“也许”还是让我俩心有余悸。这种心理压力让我不堪重负。终于有一天我向上初中的姐姐吐露了心扉,姐姐批评了我几句,她我承诺她不会向爸妈说的但有一个要求:让我一定要找马老师谈谈。姐姐也是马老师教过的学生,她的批评缓解了我的不安,她的承诺让我有了一丝安慰。我被姐姐理解感动了。

直到现在班上的同学我的父母也不知道我的那番经历。我很感激我的班主任马老师和我的姐姐。所以我和老师有了一次谈话。马老师告诉我:“孩子们互相喜欢,没错,这是同学之爱,是纯洁的友谊。但不可胡想,不可胡说,更不可在课堂上胡来。”老师说了许多语重心长的话,我听明白了,也懂了老师期望。

现在我还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也许源于那次错误,更源于老师和我姐姐的引导。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人会犯错误,但在彷徨无助时的理解和安慰,会让我们重树信心。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我也许就是个幸运儿吧。

说出我的诚信故事

我诚信

我快乐

叶兴林

诚信一直是我的信条。对于我来说,言必信,行必果是我更是我的座右铭。我坚信着诚信能让人变得快乐,能让人变得幸福。

但是,在以前,我并不是一个诚信的孩子——我有时候会撒谎。在在我上两年级的时候,舅母给了我100元压岁钱。我并没有遵守妈妈的教导,自己偷偷拿去花了。我买了很多东西,乱七八糟的。可是在一个中午,妈妈发现了我的“秘密”,她让我写出一个清单,上面记载了我买了什么东西,多少钱。并狠狠地训斥了我。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诚信的做人,在四年级的一天,我犯了一个大错,我在玩的时候,把妹妹的眼角打伤了。妹妹气的不理我,泪水哗哗的往下流。狰狞的伤口让我无法反驳,她一气之下跑回了家。我回家以后害怕极了,不敢说,但我害又怕她给他妈妈说,心里十分纠结。最终,我还是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责怪我,安慰我说:“你不是故意的,你也不用责怪自己了,我相信你,你给妹妹道个歉吧!”我立马去道歉,她妈妈和她都原谅了我,我当时真的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一件小事的思考 篇3

那是一节自习课,我特意在铃声响起后仍在楼梯口逗留了1分钟,想要检测开学一星期来的纪律转化效果,因为开学前2天,我就召集了七年级时的班委到校开了班委会议,了解班级情况,并谈了我的带班设想。另外,一周以来,我坚持课间到班,看到问题及时教育。而现在,教室里的喧闹声一直没有停下来!我快步走进教室,请上课铃声响起后一直没有安静的同学站起来。陆陆续续有6个同学站了起来,这6个人能闹出这么大的声响?绝对不可能!

怎么办?实名调查!一方面,再给讲话的同学一次自己承认错误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班级有哪些同学敢说真话。我承诺,所有的调查结果只有我才能看到并保密。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人员集中在9个同学身上,其中还有4名班委!这些同学这次爽快承认了。于是,我决定请这4个班委带着其他11个同学一起,在教室的一角商量一下接下来他们就“话多”这个坏习惯,打算怎样改进?我想:学生自己来领悟产生的效果可能比我说教更好。

见他们商量声停止,我先请班委带头说改进措施。哪知——4个班委集体大声说:“我们决定集体辞职!”顿时,教室里鸦雀

无声。

怎么办?倾听缘由!班长首先说:“我承认我的确带头讲话,没有起好的带头作用,没有维持纪律,我应当受到惩罚,所以我决定辞职。”纪律委员说:“我也是一个喜欢讲话的人,今天带头讲话,没有资格再做纪律委员了,希望老师找一个可以以身作则的同学。”学习委员说:“我是学习委员,但我的成绩却不是顶尖的,而且我今天不仅没有帮着管理班级,反而自己还讲话,如果我还当班委,班级就不会变好。”体育委员说:“既然我自己喜欢讲话,其他同学也不听我们管理,那我们就让位,让更有能力的同学来当班委,让他们也尝尝当班委的滋味。尝尝班级一有情况,就先被老师批评的滋味;尝尝同学们都不听班委的话,我行我素的滋味。”说着说着,有2个班委甚至哭了!

尽管这4位同学都先作了自我批评,自己没有管好自己在先,但看样子,班委的心中似乎还积聚了很多委屈。这时,宣传委员站了起来,也要求加入辞职的行列:“既然班长提出辞职,我也提出辞职,因为做了宣传委员后,班级宣传报道、文化布置、出板报似乎都成了我一个人的事情。”

“同学们,现在有5位班委要辞职,除了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要辞职?”我请讲话的11人分别发言,同学们认真地听着,逐渐意识到,纪律是班级管理的一大难点,班委要受同学们的气、受老师的批评,着实委屈。我看到几个班委的情绪有所稳定,看样子,是他们的难处、委屈得到了老师的理解,也得到了同學们的理解!

“我希望每个同学管好自己,班干部尤其要做好表率,其他同学还要虚心接受班干部的管理,让班干部觉得工作是幸福的!”我正想抓住前期教育成果,把今天的事情告一段落。

“老师,不管您今天怎么说,我们就是决定辞职了!”有几个班委立即纠正我的话。“那如果同学们还是请你们继续当班委呢?”“我们也不做了!”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转余地。我想给他们一个退让的台阶,可是这帮孩子并不领情。

“今天,由于纪律问题,5个班委集体要求辞职,我表示理解;下课后,我是否也要因为我们班纪律难以管理而要到校长室辞职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同学们,我不会去向校长室辞职。因为我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好好地尽我所能带好我们这个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我坚信,我们师生携手,共同努力,必会使我们班集体越来越好!”我有些激动。

后记1:星期五的家作,我布置了两个话题作业。话题一:我为什么愿/不愿当班委?话题二: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我能做些什么?我希望通过这个话题促成学生的深思。星期一的家校本上,几位同学“自荐”愿当班委,但提出辞职的班委并没有“反悔”,他们都强调了不愿当班委的理由。后来,综合考虑学生民主推荐、任课老师评议、学生自荐等结果,新的班委产生。新的班委培养需要老师指导、示范;班级建设更需要全班学生的领悟、实践。

后记2:对辞职的班委,我后期逐一找他们谈心。其中一位学生真诚地表示,其实他并不喜欢当“官”,他更喜欢专注地做好自己的事,不希望自己太被“关注”。这次事件,他只是抓住了辞职的机会而已。一位学生表示,自己的确缺乏自制能力和管理能力,他更喜欢做“群众”。也有一个学生表示,自己当初太任性,做事不计后果,没有体会老师的用心,没有给自己留有余地。

思考1:是啊,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于被老师“绑架”的学生,我们要为他松绑;对于想继续当班委的,我们还是要创造机会锻炼他。班主任要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件小事 篇4

上了公交车, 爸爸坐在前面, 我和妹妹在后面挨着车窗的位子坐下来。爸爸还给我俩分了任务: 我保管装有相机的手提包, 妹妹拿伞。我紧紧地抱着手提包, 生怕弄丢了。公交车慢慢地行驶着, 可到公园还得过好几个红绿灯。走着走着, 妹妹觉得很无聊, 就让我和她玩石头、剪子、布, 于是我把手提包放在座位边和妹妹玩起来。

“到站了 , 下车 ! ”爸爸大声叫我和妹妹, 我俩急忙朝车门口跑去, 慌慌张张地下了车。没走几步, 妹妹看看我, 惊异地问:“姐姐, 你的包呢? ”

我一看手里:空空如也。糟啦, 手提包忘车上啦! 我大脑一片空白, 顿时紧张起来, 要知道包里的相机价值一千多元呢!

爸爸一听, 大呼:“不好, 包忘车上了! ”赶紧转身去追公交车。可是, 公交车已经启动, 爸爸边跑边大声喊:“停车, 停车! ”公交车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心里充满了绝望。这时, 奇迹突然出现了:公交车放慢了速度, 车窗打开了! 一位叔叔胳膊伸出车窗, 手里拿着我们的手提包, 说:“快点儿! ”爸爸快速跑过去, 接住手提包, 感激地说:“谢谢! 谢谢! ”我长舒了一口气, 想看清那位叔叔的样子, 可公交车又驶远了。

望着远去的公交车, 我心里充满了温暖, 相机失而复得, 多亏了那位陌生的叔叔啊!

点评:

一件小事作文 篇5

记得那天,我带了一支心爱的自动铅笔回学校。同桌“龙眼”看到了,超级喜欢。下课时,她挽着我的手臂说:“嘿,梨子,那支是什么笔?真好看。”“哦,这支是一支自动铅笔,我的钢琴老师送的。”看着她那期盼的眼神,我心里暗想:她不会是想我送给她吧?

我们果真是好朋友,心有灵犀。“梨子,我觉得这支自动铅笔好特别,可以送给我吗?”那温柔细小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听着这仿佛不能抗拒的声音,我心里犹豫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笔啊,送给她有点舍不得啊!“求求你了,梨子,我好喜欢哟,你能送给我吗?”“龙眼”轻轻地摇着我的手臂,撒娇地说。

到底送不送呢?我陷入了两难的困境。送?我就没有了一支心爱的自动铅笔;我们是好朋友,不送又显得特别小气。我思考了一会后,终于有了主意。我对她说:“‘龙眼’这支是我们的友谊之笔。请你记住:它象征着我们的友谊,我们不能有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们的友谊就消失了,那就请你把这支友谊之笔还给我,好吗?”

“龙眼”听了,高兴地点点头,“好好好,我们的友谊一定天长地久。”

做好每一件小事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良好习惯;订规则;记规定;抓落实;常检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1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59

教育是什么?翻开各种字典、词典和教育理论书籍,你会看到不同的解释。但我钟情的是: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说好习惯成就一个人,坏习惯毁掉一个人。那么好习惯从哪里养成?我认为学生的好习惯就从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养成。明确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并且脚踏实地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一个班主任,如果能让自己班的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并且把自己该做的事都做好了,都做到位了。这个班主任想不成为优秀班主任都难,这个班集体想不成为优秀班集体也难。

一、订规则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有个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班规。

我在每期开学之前的一周之内就会把班规定下来。我来梁山小学已经5年了,每学期的班规都是在上学期的班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增减的。我们的班规不是什么大话套话,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事,学生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我们班一日常规,从早晨上学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哪个时段做什么事,该怎样做都清清楚楚。包括学习方面的、礼仪方面的、活动方面的、清洁方面的、就餐方面的、安全方面的。

我们不但有一日常规,还有一周常规,每周一升旗仪式上要穿校服。每周一的班队活动课以组为单位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找材料,自己编排展示。

二、记规定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必须让学生记住这些制度和规定。制度订好了,就要给学生解读,让他们熟悉记住这些规定。让他们自己心里有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每天早晨吃完早饭学生要准备上学了,按规定他要先戴好红领巾,出门时要高兴地向家人说再见。不能在路上玩耍,到校见到教师领导要敬队礼并说:教师好!等等。只有让学生记住了这些规定学生才能照着规定去做。

怎么让学生记住这些规定,班主任就要想办法了。中高年级好说,开学第一天就将这些规定打印出来发给大家,必须在一周之内熟记,到时教师抽背。学生就会用心去记的,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带这个班,就这样要求的话,到中高年级根本不用另花时间去读,学生浏览几遍就记住了。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求他这么去做的。关键是怎样让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记住这些规定。我的做法是:给他们讲这些规定,每天讲一两条,讲后面规定之前抽背前面的规定,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加强记忆,也可以请家长帮忙在家督促记忆。我在第一册时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学生回去干什么?就记这些规定,每天将这些儿歌记几句。大概1个月之内就能记个八九不离十了。

三、抓落实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落实制度和规定。制度订好了,学生也记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要抓落实了,首先应让他们明白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接下来就应该尽快地让他们把这些规定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这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班主任若不想自己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就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明白:我们不是来当监工的,也不是来当甩手掌柜的,我们是来为学生服务的。为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让他们成长为有用的人。有了这种思想,你就会尽到你的责任,尽力去做好你该做的事。

(二)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要想你班的学生尽快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特别是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必须按规定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正如魏书生老先生所说的: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这样坚持一两年就会看到学生们惊人的变化。

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一定要有一段时间的集中强化训练。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走、怎么上课、怎么就餐、怎么做清洁、等等需要做的太多太多。以至于好多一年级的班主任不知从何下手,到头来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而效果却不是很好。

我的做法是:开学的前三天全天强化训练常规,首先训练排队,因为学校的很多地方需要学生排队。如,课间操、吃饭、放学、上体育课、音乐课、阶梯教室的公开课、教室里面对面批改作业需要排队等等,让学生们排队做到快、静、齐。在训练学生排队时,教室里的学生哪些从前门出,哪些从后门出都要有规定。排队训练得差不多了再一样一样地训练其他项目。

这样,经过三天的集中强化训练,学生们对常规就会有一定的了解,在上课时就不会有学生蹲在板凳上,也不会有学生爬桌子了。三天过后还得每天在相应的时间训练相应的常规。就是该上课时就落实上课时的常规,下课了就该落实下课的常规,该吃饭了就应落实就餐常规。也可以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集中强化训练。

总之,低年级的常规落实每一项都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虽然累点,但当学生养成习惯后,中高年级你就轻松多了

四、常检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应该做到时常检查和监督。

一、二年级凡事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督促检查基本上由教师完成。作为班主任,要有“看不惯”的态度。就是要求学生对常规中的每一条都应该做到位,不能“差不多”。三、四年级可以适当放手,培养一些班干部当教师的助手,和班主任一起完成督促和检查的任务。而到了五、六年级就基本可以放手了,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那么,怎样实施检查和督促的职责呢?我的做法是:下放权力,从五年级开始我就将以前自己做的分到每个学生头上,实行责任包干制。让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现在我班的常规基本不要我操心了,所以工作起来也比较轻松。

转变来自一件小事 篇7

那天, 教语文的张老师有点神秘地对我说:“请教你一个不是技术问题的问题。”我在学校里是公认的“技术专家”, 找上门来的老师无一不是请教技术难题的。我有点好奇地问:“什么问题啊, 张老师?”“现在学校提倡网络教学, 我就试着开设了一个网络课程。昨天我在课程论坛上发帖提出一个讨论题, 希望学生积极回答, 可是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了, 浏览的人不少, 就是没有人发言。学生都不回答, 我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还是头一次遇到, 看着张老师无助的表情, 我虽然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但心里突然有种不同于以往的冲动。“您把论坛的地址和您的账号告诉我, 我先上去看看。”

再见到张老师, 他脸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 对我说:“魏老师, 你用了什么招数, 刚才我上论坛一看, 大家发言非常踊跃。”我脸上平静, 心里还是有些窃喜, “是吗?这招还真有效果?”“不要卖关子了, 到底是咋弄的?”看来, 张老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您走后, 我就想这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网络学习中的教学组织策略问题。前不久我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的网络教学课题培训, 王陆教授谈到学生不积极发言, 主要是由于互相认识, 怕回答不上来或答错了丢面子, 于是都等着别人先发言。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小技巧就是教师用一个新用户的身份登录, 带头发一个帖子回答问题, 可以故意回答得幼稚些或者暴露明显的错误。其他学生看到就会想, 这样的回答也敢发, 那我也行!教师自己用另一个用户名在论坛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这叫‘分身’策略。于是, 我就……”“哈哈, 原来那个‘砖头哥’是你呀, 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是技术的问题, 有了技术只是前提, 要将技术和教学整合好, 还得依靠教学理论和策略。现在我技术过关了, 今后得多学习教学理论。”

中午, 我走在学校的操场上, 觉得阳光异常明媚。回想走过的道路, 我始终把技术作为自己的归宿, 不知不觉成为了学校的一名“技术工人”, 以至于自己也对这个选择产生了怀疑。向前看, 一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学与技术外, 更应该去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与策略, 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规律, 用新的理论、方法和策略去引领教学。为广大教师服务, 不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更应该提供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策略的支持。只有这样, 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在不断的学习、研究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进步。

月子中的一件小事 篇8

周五这天下午, 来了一位女生, 小个子, 黑皮肤, 穿着发灰的校服, 怯怯地站在门口。她敲了敲门, 然后用怯懦的眼神打量着屋子里的人。这位学生平时十分内向, 几乎从来不和别人交流, 我们心想, 她怎么也会来探望老师?便欢声叫她进来。然而, 她却迟迟没有进来, 并示意要妻子出去。妻子起身问道:“你怎么了, 干吗不进来啊?”她支吾着说:“回家没车费了, 想向老师借钱。”其实每到周五来我们家借钱回家的学生总有三五个, 我们也习以为常了, 有则给, 没有则让他们再去找别的同学借。今天也不例外, 已经有五个学生来过了, 然而我和妻子的包里除了一张一百元外, 没有任何零钱了。妻子无奈地看了孩子一眼, 告诉她老师没有零钱了, 让她去向别的同学借借。最后孩子拖着缓慢的步伐走了。

本来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了。谁知, 第二周星期日学生返校的下午, 这孩子再次出现在我家门口, 依然是怯怯地站着, 手里捧着一袋子西红柿, 还是不肯进门, 只是叫妻子出去。妻子一出去, 她便将一袋子西红柿塞给了妻子, 说西红柿是自己家种的, 非常的甜。妻子想拒绝, 想留给她当水果, 可这孩子怎么也不肯接受, 而且脾气极其的倔强, 妻子只好给她拿些饼干。这时妻子想起了上星期借钱的事情, 便详细地问了起来。孩子回答说:“我没借到钱, 走了一段路程, 直到钱够打车的地方才坐车回家的。”

送走了学生, 妻子的眼圈红了, 我们半天都没有说话, 深深地为自己的行为自责。想想那天的情景, 孩子是多么的无助呀!她性格内向, 不敢轻易开口, 所以借不到钱, 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信任的老师身上, 而老师也没能帮助她, 所以只好选择步行。其实当时我们完全可以把一百元钱拿给孩子或者找别的同事借上几十元零钱, 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地轻而易举, 然而我们没有, 我们因为平时的习以为常, 忽略了这个学生的特殊性。

巧妙机智地处理每一件小事 篇9

三、循序渐进, 家校联合

大家都应该知道, 学前的孩子年龄还小, 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总会具有很大的反复性, 今天答应你做到了, 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 这是孩子们进步中的曲折, 绝不是我们的工作徒劳无功。因此, 在教育潜能生时, 我们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仅要给潜能生帮助, 而且要给他们时间。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在学校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课余还利用校讯通和家长及时沟通, 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及行为, 以免出现家校教育两层皮的现象。

总之, 对潜能生我们要倾注爱心, 让我们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 滋润这些可爱的幼苗,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虎林市第四小学)

在班主任工作中, 总是有很多很难处理的事情, 这些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不妥当, 不但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还会影响班级的管理和师生的关系。那么, 我们该怎么做呢?

案例一:

2011年9月, 我又一次接了班主任的工作, 半路从别人的手里接管班级, 要有多不好带显而易见。学生得重新适应老师, 教师也得适应学生。这个班级学生虽然不多, 却很不好带, 不是家庭关系复杂, 就是单亲家庭, 要不就是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 可想而知, 学生的思想得有多复杂!这些学生不是专横跋扈, 就是胆小懦弱, 文化课的基础差, 又不肯用功, 无论是与他们沟通还是上课, 不知有多费劲, 可我还是接下了这个班级。

怎样与学生沟通, 建立起相互信任、又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是我接过这个班以后一直思考的问题。终于机会来了, 记得那天我刚到学校就去了班级, 还没等我走进班级, 就被关某拦在了门外, 他低着头哭着对我说他的英语卷没拿回来, 卷子不能交给老师了。平时他很乖巧, 也很听话, 从不惹事, 看他哭得那么伤心, 就对他说:“不要哭了, 先回去吧。”

事后, 我向学生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那是一次英语测试, 测试结束后, 英语教师叫学生把卷子拿回家让家长签字, 签字后再拿回来交给老师。关某因为没考好, 拿回去的卷子让他爸爸给撕了, 不仅挨了打, 他的爸爸还把暖瓶给摔了。我还了解到平时关某在家做事特别小心, 什么活都干, 他的妈妈是他爸爸给他后娶的继母。这时我才知道他当时为什么表现得那么无助, 于是我决定去家访。

就在那天下班, 我去了关某的家, 他的继母正在家做饭, 他在小屋写作业, 我就和他的继母聊了起来……不一会儿, 他的爸爸回来了, 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聊了很多, 从孩子的学习环境, 到家长的以身作责, 还有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他爸爸承认平时忙起来了就不管孩子, 只有事情发生了才去问、去指责, 就是不太忙的时候也是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状态, 在孩子面前也承认简单粗暴的管教方法是不对的, 以后不会再这么处理问题了。经过这件事, 不仅关某和我的关系近了, 班里的其他同学和我也亲了, 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说, 我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

案例二:

小宝是我教过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 小时候父母离异后, 他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因为他大脑有点毛病, 又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疼爱, 爷爷奶奶格外惯着他。由于大脑有毛病, 他的学习跟不上, 也听不懂, 老师也不敢管太严, 怕他犯病。爷爷奶奶为了他不过早地走上社会学坏, 又能省点心, 还是把他留在了学校。

由于不健全的家庭和爷爷奶奶的娇惯, 从小他就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 再加上家庭的原因, 他不会和人沟通与交流, 所以和同学的关系很不好, 同学们都不愿意搭理他, 很疏远他。为了引起学生、老师对他的关注, 他的一些言行和举动叫人不能理解。例如上课时, 学生们都在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 很和谐的教室里却会听到他发出的一声怪叫, 或者一声刺耳的响动, 引起班级的骚动。他这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还有我, 不要忽略了我。

刚开始我没意识到这一点, 和平时一样对他说服教育, 他很不服, 总是理直气壮, 即使承认错误也很勉强。一次劳动中, 他又和同学吵了起来, 当时我没有说什么, 就把另一个学生叫到了另一边去做了思想工作。安排好那个学生后, 我来到他的身边, 模拟了他刚才的做法, 他又拿出了平时的态度说:“干啥, 你找事啊?”这时我说:看来你也不喜欢老师刚才的做法, 你说我刚才的行为像谁平时的做法?”他看了看我, 没吱声, 却没有了刚才的逆反的表情。于是, 我趁此机会和他进行了沟通, 经过这次的交谈, 他的行为和言谈有了改变, 尽管有时老毛病还是会犯, 还做不到与同学友好相处, 做错事后还不知道要向人家道歉, 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霸气和蛮横。同学们也说他改变了不少, 还知道做值日了。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 教育无大事, 又处处是大事。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 不光要有爱心就可以的, 还要磨炼自己的教育机智, 抓住每一个可教育的机会, 在关键时能帮助孩子。

《一件小事》 篇10

大家好,我叫窦立国,人称快递哥窦窦,我是送快递中长的最帅的,长得最帅的当中跑得最快的,跑得最快的当中最会说的,谢谢大家!

最近我看到一条新闻说,去年在全国毕业的大学生有600多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今年全国毕业生有700多万, 找工作的形势那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从来都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机会满地都是,工作遍地都有,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去找。 刚来北京的时候因为我没有什么文化,就找到了一个在酒楼当保安的工作每天给人开开门,然后扶着人家下车,别碰这头。 那时候从农村来,我就特别想学一门手艺,每天都在惦记着,我要是能学厨师多好啊,绞尽脑汁在想,我要学厨师我要学厨师。 终于有一天,那个机会来了。 那天天哗哗下大雨了,雨特别大,很多来这吃饭的客人都没带雨伞,客人都被雨浇湿了。 我一看这样,觉得不是特别好,因为来吃饭的都是我们的客人,都是上帝呀! 我就拿个雨伞在雨里不停地来回接送客人,不一会全身上下被雨浇的呱呱湿,全淋透了。 没想到,酒楼经理看见我在雨里接送客人了,当天下午就跟我说:“小窦,你看你表现得这么好,有什么想法没有? ”

我说我特别想学厨师。 酒楼经理说:“对,这人啊得有一个手艺,明天你就到后厨学厨师去。 ”听完这个消息以后啊,我那个激动的啊,那个脑子都懵了。 心蹦蹦蹦乱跳,终于可以学厨师去了! 工资还从原来当保安时候的600元, 涨到750元,这么大一个便宜事,就让我给捡着了。

2008年的时候 ,我来到了现在工作的这家快递公司 。 刚来的时候,我没有业务,每天取不到件,挣不到钱。 于是我就自己去印了1万张名片跟小广告,每天早晨八点半,我就到那几个我负责的楼门口,见人就发:“你好! 给你发张名片,以后发快递找我。 ”两个月以后,生意就上来了,每天取的件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正是这一张张小小的名片,让我再5年的时间里边,挣到了200多万元,平均每个月挣3万多元,最高的一个月挣了20多万元。我在北京还买了5辆车,在老家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特别满足。

2013年的时候 ,我发觉上升的空间没有了 。 我就想 ,能不能毛遂自荐,给我们老板写一封信。 我说,老板,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啊,让我去管理一个分公司,我以前发名片,我特别热爱这家公司,我怎么拼尽全力,我努力想办法提高我的业绩跟服务质量。 就这样,我们老板说:“好吧,那给你一家分公司管理吧! ”从2013年到现在,我所管理的分公司,从我接手时全公司倒数第二名,现在已经变成全公司正数第一名了。

从下雨接送客人,再到满大街发名片,再到给老板写信, 这些小事难吗? 其实一点都不难,谁都可以做得到。 就因为好多人没有把这些小事放到眼里,所以就丢了大事。 老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虽然我们的起点没有很多人高,但我们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边有活儿,手多动一点,脑子多想一点,我们一定可以成就我们自己的大的梦想。

接下来我的梦想是,买一辆大黄蜂跑车,我要开着跑车去送快递。

评语:

我特别喜欢拿自己干的事当回事儿的人, 还有就是你的性格太可爱了,一般人在台上讲我特别牛,我们多少会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不好的感觉。 你讲的时候完全没有,就像唠家常一样,其实你在打拼的时候,可能挺艰难的,有心酸的故事,但是你把那些艰难心酸都过滤掉了,带给我挺多的正能量。

整个演讲,可以给那些年纪轻的,好高骛远的,不愿意做基层工作的年轻朋友们去讲,其实特有震动的。

影响名人一生的一件小事 篇11

翻译家傅雷:母亲的眼睛让他终生难忘

傅雷的童年非常不幸。他4岁时父亲傅鹏蒙冤入狱,不久便离开人世。母亲在父亲被囚禁时,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无暇照料孩子们,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病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了下来。极大的悲哀几乎从心理上摧毁了母亲,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一次,傅雷不喜欢上课,逃学了。没想到,学堂的老师找到他家并责备母亲管教不严,母亲忍气吞声承担了儿子逃学的责任。傅雷回家以后,母亲问他,今天学堂的功课怎么样,傅雷不知实情,敷衍了几句,母亲当时没说什么。晚上傅雷睡熟后,母亲跪在丈夫的灵牌前哭了一阵,儿子的逃学让她万念俱灰,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在母亲的脑海:不如我们母子都随丈夫一起去了。她找出一块很结实的土布,趁儿子还在熟睡,就把他的手脚捆绑起来。这时,傅雷从梦中突然惊醒,他看到了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这双眼睛傅雷一生都不会忘记。

傅雷立刻猜到母亲的疯狂念头,他声泪俱下地恳求母亲饶了他这一回,但是母亲已绝望了。母亲把他拖向一个离家不远的深水塘,他拼命地喊救命。直到几位邻居奔出来,把母亲推倒,才救出了傅雷。

从那以后,傅雷再也不敢逃学了。不久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同大学的附中。在学习期间,国内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作为热爱祖国渴望民族富强的进步学生,傅雷也参加了运动。可是迫于政府的压力,学校决定将他交给警察机关治罪。傅雷的母亲听到消息以后,当即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把傅雷送到法国留学。

留法期间,傅雷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总感到无论走到哪里,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总是在背后盯着她。傅雷用极大的热忱投入了多种艺术活动,集中精力探索古希腊的艺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在文学方面,傅雷对法国出名的作家作品都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他从法国18世纪的文学开始一直研究到了当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罗曼·罗兰。通过对其深入研究,他知道莫扎特与贝多芬,体会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体会到了一个伟大心灵的悲痛与反抗。

1931年,傅雷回到上海,受刘海粟的邀请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史和法文。一年后,他辞职,开始做翻译工作。1933年他翻译了菲利普·苏卜的《夏洛外传》。译书是一件枯燥而单调的事,傅雷也曾有过懈怠,但是一想起母亲的那双眼睛,他便马上打起精神,潜心工作。傅雷的一生几乎是在书斋里度过的,他把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梅里美的名作介绍给了中国读者。翻译时,他总是把原著看过四五遍后才译,就拿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来说,傅雷就前后译过3次。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约翰·克利斯朵夫》都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赞赏。

李四光 :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他的好奇心

李四光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坪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有的藏在草垛背后,有的藏在大树背后,而他最喜欢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有一天,小四光突然想到,在平整的草坪上,这块凸起的大石头屹立在这儿,显得十分不相称。李四光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陈二爹。“陈二爹,您说坪上那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噢,别人都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小四光更不明白了,他又去问爸爸:“爸爸,陈二爹说,坪上那块石头是天上掉下来的。您说是真的吗?”“也有可能。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

“真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我也不能确定。”李四光感到很不满足:“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父亲回答不了他,他就下决心,一定要当个科学家,探求其中的奥秘。

李四光从小上的是私塾,后来到武昌求学。他到武昌水陆街的湖北省务处报名,小心谨慎地从钱袋子里掏出一元钱买了张报名表。由于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弄得他很紧张,在填表时把自己的年龄(十四)填在了姓名栏里。填错了就得新买一张报名表,对借钱来读书的李四光来之不易。他想了想决定把原名李仲揆改了,他把“十”改成了“李”,把“四”保留了下来。“李仲揆”变成了“李四”,他觉得太俗,这时他抬头看到大厅中央一块横匾上有四个大字:“光被四表”,于是就在“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

李四光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高等小学堂,没过几年,便被保送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学的是造船专业,回国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当时中国根本没有钢材来建造船只。于是1913年7月,李四光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他想学成归国后把我国的铁矿开采出炼成钢,这样就有造船的材料了。可是一年后,他又决定改学地质,因为他觉得,如果不知道矿藏在哪里是不能开采的,还是不能达到目的。这样,学地质便成了他终生的选择。

回国后,在太行山麓的一次地质考察中,李四光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存在的遗迹。这时,李四光才意识到,故乡那块大石头,也许是被冰川推移过来的一块大漂砾。

1933年,李四光回到故乡,对这块大石头进行了仔细考察,鉴定出它是片麻岩,不是陨石。而在那一带地区的地层外没有这种片麻岩,说明它不是原来就有的石头。哪里有片麻岩呢?秦岭!如果这是事实,究竟是什么力量将其推移到这么远的地方呢?冰川!只有冰川能将它推移到这儿。进一步考察后,李四光发现这一带广泛分布着冰川带来的砾石和黏土堆积物,他专门写了一篇《扬子江流域第四纪冰期》的论文,特别提到了他儿时捉迷藏玩的大石头。这个“使他迷惑不解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聂耳:邻居木匠给了他音乐启蒙

聂耳原名聂守信,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境况困难。聂耳该上三年级了,学校马上就要开学,可是哪有钱交学费买书呢?妈妈悄悄把聂耳爸爸在世时最喜欢的八音钟卖了,学费有了着落。可书费呢?开学那天,小聂耳拉住妈妈的衣角说:“妈妈,我有书了。”他从书包里拿出两个订得整整齐齐的本子。妈妈翻开本子一看就呆住了,聂耳用香烟盒纸工工整整地抄了两本,一本国语,一本算术。

贫寒的生活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家有一位邻居姓邱,是位木匠,闲暇时喜欢拿一枝短笛坐在门口吹,那美妙的旋律时而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悠扬舒缓,时而像森林里的小鸟一样活泼跳跃。年幼的聂守信陶醉不已,忍不住跑到邱木匠家,跟他学习吹笛子。聂守信很聪明,学得很快,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哥哥也跟着一起学。后来,他们用压岁钱买了一枝竹笛和一把二胡。从此他的家就乐声不断,常引得路人停下脚步聆听。

后来,聂守信又学会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在学校,他是学生音乐团出色的小指挥,在他家居住的胡同,他又是街坊儿童小乐团的热心组织者。中学毕业后,聂守信被云南省立师范学校录取。一天,他亲眼看见国民党当局杀害了三位革命者,还割下他们的头,挖出他们的心,暴尸示众。聂守信对此感到无比愤怒,他开始思考民族的命运,并加入了共青团。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他被当局列入黑名单,无奈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这一年,他刚18岁。

初到上海,他在一家云南人开的商号里当伙计。一天,他在报上看到了“明月歌剧社“招收学员的广告,想到自己从邱木匠那里受到启蒙至今,一直没有机会投身艺术,便马上跑去报名。主考人是音乐家黎锦晖,他见这个年轻人身上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热情,又有音乐基础,立即录取了他。在歌剧社,聂守信很快就成了首席小提琴手,由于他的耳朵特别敏锐,大家就叫他“耳朵先生”,后来,他干脆改名叫聂耳。

“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危难,歌剧社的节目仍然是风花雪月,聂耳认为年轻人不应沉迷于靡靡之音,离开了歌剧社。不久,他结识了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他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一首又一首明快有力的歌曲从他心中涌出,冲击着中国人麻木怯懦的心灵。

1935年,由田汉和夏衍等人创作的电影《风云儿女》需要一首主题歌,田汉写好了歌词,负责谱曲的聂耳看到歌词后激动不已,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忘我地投入了创作,时而在钢琴上弹奏,时而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时而在地板上走来走去,楼下的房东太太差点把他撵出去。谱好之后,导演许幸之被那激昂有力的旋律深深打动,不过他觉得结尾不够有力,歌曲原来的结尾是“前进!前进!前进!”在他的建议下,聂耳把它改成“前进!前进!前进进!”变得更有气势了——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一件小事》 篇12

繁华 (顾及学生隐私, 姓氏省略, 下同) 是我特别欣赏的六 (1) 班男生。他学习优秀, 好强上进, 社交能力强。从小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属于全能型选手, 深得老师器重。我担任六 (1) 班心理素质教育课, 特地选他作课代表。他做事认真负责, 全班同学都自觉服从他的指挥。但就是这个我十万个放心的优秀生, 今天也有了异常的举动。

上午课间时, 全校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里或做操或有节奏地行走或做着各自喜欢的游戏, 操场上一片生机。我正在巡视, 这时, 只见篮球场外, 繁华双臂抱膝坐在地上, 头深埋在臂弯间, 一动也不动。我上前去, 碰碰他的胳膊:“繁华, 你怎么了?”旁边同学也在喊:“繁华, 老师叫你呢。”他还是毫无反应。

我了解繁华, 他是一个开朗自信的学生, 今天有这样的举动, 肯定遇到了不小的打击。“在这儿会被篮球打中的, 到我那儿去吧。”我把他硬拉到我的心理咨询室──“燕子小屋”。看他涨红的脸孔, 我想他现在需要彻底地发泄情绪, 于是把他领到放松发泄室后让他自由活动。放松发泄室设有放松治疗椅、沙袋等器材和多种玩具, 还可播放轻柔放松的音乐, 也可在地毯上摸打滚爬, 怎么舒服怎么来。学生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泄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过了约半小时, 他从发泄室走出来, 看起来面部平静了一些。我请他洗脸后坐下, 倒了一杯水递给他:“想不想跟我说点什么?无论你想说什么, 我都愿仔细聆听。”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老师, 我怎么也想不通, 我刚才快要崩溃了。”他激愤地向我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班主任规定全班同学读《小学生必读书目》中的10本书, 然后做了一份试卷, 选拔90分以上者参加校级比赛。繁华考了92分, 但因为没有读完老师要求的10本书, 老师没让他去参加比赛。今天上午, 他主动请求老师, 还是遭到拒绝, 之后就发生了我看到的那一幕。我静静地听着,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失望和难过。我以倾听为主, 偶尔插上一句, 表示理解他的心情。等他告一段落, 我请他先回教室上课, 下午三节课后再来。

【问题的分析】

下午来到学校, 我找他的班主任和他周围的同学了解情况, 并到他家做了家访, 和他说的基本一致。班主任还对我说:因为各科老师都很看重他, 给了他比较多的荣誉, 现在他虚荣心很强, 希望借这个机会, 使他理性看待荣誉, 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他的同学都很羡慕他, 只是觉得他很强势, 容不得别人说出他的错误, 他的父母对这个儿子倍感自豪, 历数儿子的种种荣誉, 夸奖儿子在家懂事孝顺, 凡事报喜不报忧, 从来不用父母操心。

根据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描述, 结合他的异常行为, 我认为繁华正处于受挫心理状态。所谓挫折, 是指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 而使预定的目标不能达到。受挫以后, 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或是苦闷、彷徨、灰心、失望等。繁华没捞到参加竞赛, 面子上挂不住, 虚荣心得不到满足, 在挫折面前感到无能为力, 只能抱怨老师, 以此来安慰和解脱自己。这种心理状态, 在调节失控状态下已经产生异常行为, 如不及时疏导, 会导致各种消极心理与反常行为,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虚荣心理也是繁华长期形成的负面心理。荣誉和赞美声堆砌成虚假的完美无缺的围城, 阻碍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使他情不自禁地逃避缺点, 虚荣心不断增强。如果得到适当的心理疏导, 使学生以理性的心态正确对待, 可以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把生活尽快引领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 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辅导过程】

针对他的现状, 我决定采取受挫心理疏导和虚荣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辅以多种心理疗法, 增强他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

下午三节课后, 他如约前来, 脸上挂着极不自然的表情。我请他到单人咨询室坐下。

师:现在感觉怎样?

生:上午在你这儿舒服了点, 一出去又感觉很难受。

师:你难受的是什么?

生:我考了92分, 班主任明明说超过90分就可以参赛的, 现在说话不算话, 我找他没用, 他是班主任, 又不能找他出气。真是憋闷死了。

师:要是你是班主任, 你会怎么做?

生:全班同学都参加。

师:听说只有5个名额。

生:那就从高分往下录取。

师:你们班主任怎么做?

生: (想了想) 也是这样做的。除了我。

师:为什么没让你参加?

生:我没看完他规定的书。

师:班主任为什么要你们看书?

生:好选拔参加比赛。

师: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生: (想了想) 可能是促进学生读书吧。

师:也就是说, 多读书才是主要的, 参加比赛是为了促进读书。

生: (想了好一会儿) 应该是吧。

师:那你读书了吗?

生:我才读了两本。

师:没完成班主任的规定?

生:是的。

师:也就失去参赛资格了?

生: (沉默良久———耳语) 好像是的。

师:也就是说, 班主任做的也不错?

生: (鼓起勇气) 其实, 我觉得班主任的做法其实也有道理, 可是我考92分还捞不到参加比赛, 多丢人啊。

师:你真正在意的是比赛还是丢人?

生: (沉默一会儿) 是丢人。

师:你班上没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生:57人。

师:你感觉他们丢人吗?

生:没感觉丢人。

师:他们不丢人, 为什么你丢人呢?

他沉没不语。

咨询告一段落。我教他和我一起做渐进放松疗法, 帮助他获得从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 直至全身各部位肌肉紧张、放松的精确感觉, 目的是感受肌肉的紧张, 然后把紧张消除, 借以减轻情绪低落和焦虑, 增加自信心。我请他每天晚上做一次, 长期坚持。推荐他多听舒缓轻柔的音乐, 借给他《新编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爱迪生的故事》等10本书, 基本上都是关于挫折后调整心态或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 让他挑选着看看, 过两天再来。

过了两天, 他如约前来, 脸上带着微笑和我打招呼。

师:我看你今天轻松了些。

生:是的, 我以前反应有些激烈, 现在想通了:这只是一件小事, 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巧我班上参加校级比赛的学生, 全都考得不好, 都没捞到参加县级比赛。我看他们个个都很轻松, 没什么压力。我豁然开朗:不管谁再优秀, 总有落选的时候, 县级的、市级的、省级的、还有国家级的, 一道道关口, 都是考验人的时候。完全没必要灰心丧气。真奇怪, 我前几天看人的时候, 我看同学个个目光中都流露出轻蔑的余光, 现在, 我看每个人的笑容中都饱含着友爱和亲切, 同学们都对我很好。

师:和同学聊天了?

生:是。不过没聊这件事。

师:为什么?

生:自尊心作怪吧。

师:坦然面对自己的行为, 会伤害自尊心吗?

生: (沉默良久) 老师, 我都想通了, 就是真正做到不容易。

师:尝试一下, 怎么样?

(他犹豫地点了点头)

一周后, 他自己来找我, 看到他自信的笑容, 我知道, 风雨过后的蓝天会更加广阔。

【辅导成效】

他主动找班主任承认错误, 又报名参加了“迎六一书法比赛”, 获得县级一等奖。能够把自己定位于平凡的学生, 虚荣心理减弱, 开始接受别人的意见, 学习更加踏实刻苦。开朗、自信的笑容又回到脸上。

【案例反思】

上一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建设下一篇: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