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感悟

2024-09-27

引导感悟(共11篇)

引导感悟 篇1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 要基于小学教材中的例文引导小学生进行品读感悟。这样, 才能促进小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以文为例, 品味文本语言

通过对一定文本的品读, 体会和学习文本字词的表达, 形成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的提高, 是运用教材要达成的目的。因此, 用好例文, 要在对文本的鉴赏上下功夫,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品味文本语言, 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例如, 在教学《回声》一文中的“波纹”一词时, 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颗小石子落到平静的水面上的情境。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波纹。

师:是呀, 我们刚才看到的波纹是很美丽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美丽的“纹”。 (大屏幕再一次给学生呈现斑马身上的斑纹、老人脸上的皱纹)

生:老师, 我发现了水面上的波纹、斑马身上的斑纹、老人脸上的皱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是一圈一圈的, 所以很漂亮。

文章是由字词组成的, 作者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是以基本的字词来实现的, 读者通过阅读字词, 实现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感受文章的美。

二、立足全文, 触摸文本结构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立足全文触摸课文的结构,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习得写作时谋篇布局的方法。

例如, 笔者在教学《秦兵马俑》时, 是这样引导小学生立足全文, 触摸文本结构的。

师:同学们, 这一篇课文写了秦兵马俑的哪一些特点?

生1: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生2:还写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师:那么作者在描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时候是这么样写的呢?

生:作者在描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时候是围绕面积和数量来写的。

师:作者在描写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时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生:是围绕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兵车俑等展开写的。

师:是呀, 作者在描写秦兵马俑的特点时就是用先分后总的方法进行描写的, 这样的描写方法能够把一件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接下来, 学生根据课文的文章结构方法, 发挥想象, 在模写的过程中, 实现了能力的提高, 促进了课堂的生成和发展。同学们在自由的探究中, 实现了教学的目的。这样的课堂, 没有海阔天空的渲染、抽象的情感传递, 仅仅是围绕教学的目标, 指向明确地进行探究、体验和生成。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有选择地用教材“教”, 教材是为“学”服务的, 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这样的选择, 是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的体现。

三、适度拓展文本, 引导随文练笔

读写结合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对文本进行适度拓展, 以文本中的某一个点为基点, 引导小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这样, 就能够有效地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 笔者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 抓住了课文结尾处“现在, 小木偶会哭, 会笑, 会生气, 会着急, 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这一句话, 引导小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 让他们根据这一个句子进行拓展性练笔。这样, 小学生通过想象小木偶各种各样的表情以后, 对小木偶精彩离奇的人生进行想象,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文本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

笔者运用教材达到了随文练笔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 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例”, 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解读, 增加阅读的体验, 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文本拓展, 再穿插有效的小练笔, 就能够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读写双收”。

总之,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文为例, 引导小学生品味文本语言;要立足全文, 引导小学生触摸文本结构;要适度拓展文本, 引导小学生随文练笔。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品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巧妙引导,感悟科学魅力 篇2

一、引导设计实验,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变以往“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特别是从四年级开始,在学生提出假设后,教师要利用有结构的材料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启发学生利用材料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实验方法,从而建构起对科学的新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基本都能把实验设计出来。但是他们受到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对实验的考虑是缺乏周密性、严谨性的,制定出来的研究方案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使实验更加科学。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溶解》单元中有这样的一个活动:分离食盐和水。我就先让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分离呢?有的说直接放在太阳下晒,就跟海水晒盐一样,盐就可以出来了,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然后继续追问,晒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我们的课堂上能不能更快地将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呢?同时我出示一组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蒸发皿、火柴),让学生根据材料来设计实验。因为在上个学期《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中已经用过加热的方法,所以学生很容易想到将食盐水倒一点在蒸发皿中加热。很快小组设计好了实验,并将实验方法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接着在小组交流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没有考虑到食盐水的量,所以我就继续引导,让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在这活动中要减少食盐水的量,如果这个变量不控制的话,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虽然这样的一个过程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对于如何设计实验、控制条件、注意一些实验的细节等想法就会更加清晰,也为他们后续的设计实验和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当然在学生设计实验的时候,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设计,要特别表扬那些有独特见解、别出心裁的学生;要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合作交流来不断完善方案。

二、引导解决困难,让探究更有意义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着颇具权威的角色,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不应再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灌输知识,而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样的心理与知识水平上,与学生一起去动手,去讨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放得开,感受到教师就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而教师正可以借此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求证态度的暗示性教育熏陶,使每次实验成为师生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如教四年级(下)《电》单元中,当学生制作了一个小开关,在觉得非常有成就时,我就让他们来做一个能分别控制红绿灯的小开关,这时的活动达到高潮。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大多小组都是男同学在操作,女同学在边上看,只有少数的几个小组是女同学在积极参与。而且做红绿灯还是存在着比较多的困难。因为前面只学习了简单电路,如果在这基础上只给小组材料,不做提示的话还是比较难以完成任务的。于是我让她们的活动暂停,先讨论:按照我们前面的经验,什么样的两盏灯泡才能亮?而这里的小开关是控制断和开的,那么又应该怎样连接?学生经过讨论画出了实物连接图。然后根据实物连接图,再来连接红绿灯,这次的活动就顺利多了。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巡视,掌握实验进程情况,看看各组读数,记录是否及时,同组间配合协作得如何,发现问题及时指点纠正,对于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尽量启发学生克服,对于确有难度的则给予适当引导、帮助,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深度,更加精彩。

三、引导分析归纳,帮助思维提升

学生在探究后对信息的整理、归纳和分析的指导也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对探究前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判断,要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如口头表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图画、表格等,准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这时要求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使学生通过交流既要表达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还要能吸收别人的成果,从而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如教五年级(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我给各组提供了七种材料(石块、泡沫、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哪些材料在水中是会浮的,哪些材料在水中是会沉的,并说说预测的理由。然后根据学生的交流将做好的一块块材料的卡片板贴在黑板上分类,一类是沉(↓)的,一类是浮(↑)的,将有争议的一些放在另外一边。继续引导:这些都是我们的预测,必须要经过验证我们才能确定到底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带着不同的想法开始了实验,有些小组预测正确了,她们就开心的叫了起来,有的小组预测错了,她们就开始反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思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有什么因素有关。接着根据实验结果,再将黑板上的材料重新分类,让学生再根据这些分类来思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因为前面有了许多的活动,所以学生的思维就更加开阔了。

正如一本书中阐述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是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只要我们坚持做了,课堂上教师精彩的巧妙的引导一定会让科学课更富有生命力,学生更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是无穷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小学)

挖掘课文资源 引导学生感悟 篇3

一、创设乐学氛围, 激发学生望月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才能以学为乐。在《望月》一课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做的。

二、沟通学生心灵, 感悟望月的情趣

杜威说:“当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就收起了生活中的话, 当他们进入到生活中的时候又收起了课堂里的话。”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作为教师应当全身心地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在《望月》课堂教学中, 我这样过渡:“美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 只要用心去欣赏, 不同的心情会领略出不同的美, 美有多种:下面的诗句分别是大诗人们在不同的心境下领略月景之美的记录, 请你用自己的读书方式朗读这些诗句, 你能从中领略到这些诗句分别体现了哪一种美?生在自读自悟、讨论。

交流后发言:

生:我觉得“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将诗人的绵绵思乡情表现出来, 说不出什么, 但读来就会涌起一种感觉!

师:诗的美就体现在让人觉得意蕴无穷, 心为之一动。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可见诗人多么惆怅。忧愁到什么程度!唉!“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有感情地朗诵) (鼓掌)

朱家珑同志曾打过一个比方:“……我们绝不能因为牛肉之类比较难消化就从孩子的食谱中将其取消, 那样做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

三、师生互动对话, 激发想象的火花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最佳时期, 他们常常会借助幻想等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的世界中的事物。师语:“在孩子的眼里, 月亮是更美妙无穷的。咱们来看看我们的同龄人是怎样描述月亮的。”生读文找出相关语句 (像眼睛, 天的眼睛) 。师问:“小外甥怎么会将月亮和眼睛联系在一起呢?”这一理解不单是理解, 同时渗透给学生:找到联系点展开合理想象。

(1) 填空:我困了, 月亮 (睁不开眼睛了) ;大事不好了, 月亮 (掉到井里去了) ;我难过了, 月亮 (躲到云里哭了) … (2) 通过学习, 你对月亮有哪些感悟, 试着写一写。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 篇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文学是意识的,也是审美的。作为审美客体的载体——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作品中无所不在、处处充溢的成分,能够形成基调性的深厚的缜密的语言情绪,增加文体中的审美信息量。”(胡平《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

如何挖掘文本语言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美感的陶冶,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激发想象 入景入境 在创造中体悟语言的丰富内蕴

在教学梭罗的《神的一滴》一文第二节时,为了让同学们品读文段感受作者的情感,我抓住“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一句,让学生做编导来设计怎样演出这场山林舞台剧?背景,灯光,音响,角色等等,该怎样安排?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同学们创造了这样的场景:巍峨的山茂密的林作背景,蓝天的倒影作幕布,太阳的光线作“灯光”,林中的鸟鸣虫唱为伴奏,而水上的水鸟,游鱼,甚至人就是舞台剧的主角。多么绚烂的一幅图画啊,山的青,树的绿,花的红,水的碧,天的蓝,鸟的白,色彩斑斓;多么生动的一幅画面啊,山的静穆,水的灵动,花木的静谧,鸟鱼的翔动,动静结合。在这样一个可以上演“山林舞台剧”的地方,谁还能无动于衷,不感动不陶醉其中呢?

同学们通过发挥想象,入景入境,在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语言的美。这样学生们就会很自然地在优美文字的引领下体验作者所体验的情景:游者像和风一样在湖上漂浮,在湖心放任自流的慵懒和随意形成了强大的诱惑的力量。体会到作者 “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的深厚感情。作者体验到了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可以挥霍但不会觉得虚空的富有。而这种体验就是这个“圆形剧场”——瓦尔登湖的美丽和神韵对作者的心灵的直接作用的结果,从而体现出了作为“神的一滴”的那种净化人的心灵、引导人的精神的特性和圣洁。学生在自我的创造中创造中体悟语言的丰富内蕴,加深了对文本语言的深刻理解,获得了一种真正意义的审美享受。

二、进行变式 字斟句酌 于平淡处汲取语言的审美信息

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鲁迅先生以冷静深刻的思考、深沉强烈的感情、高超独到的手法、精准丰富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也用如椽之笔形象地阐释了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众、对民族的独特的思考,常常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也正是由于其文具有丰富深刻的内蕴,更需在阅读时仔细品味,努力捕捉作品中的审美信息即情感信息,以期获得思想的碰撞、情感的陶冶和心智的启迪。鲁迅先生作为语言艺术大师,常常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强烈的情感,带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体验,做到了“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在看似平淡处捕捉语言的审美信息,挖掘语言的深意,顿悟语言的极强的表现力。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刘和珍的喋血的过程,鲁迅先生作了如下的详细的描述:“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段叙述表面上看可谓平静冷静到极点,没有一处直抒胸臆,没有一处议论,没有一个生僻的字眼。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往往因对其内容的易于理解而不细加体味,一读而过。我就有意识的将文段加以改造,去掉了“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的三个逗号,将中弹及子弹射入的部位、角度的描写都去掉,投影给学生,让他们品味表达效果的不同。

通过合作探究和老师的讲解,学生们感受到:看似平淡的描写,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那是字字血泪!句句悲愤!“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十几个字的一句话,却用了三个逗号,而这三处停顿,却造成了强烈的表达效果。我们仿佛看到先生在写这几个字时,目光如炬,一字一顿,力透纸背,对自己学生遇害的哀痛悲愤尽现在这三处停顿上。“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说明是背后的偷袭,且击中要害;“其一是手枪”,说明了有当官的有政府的手枪队;“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说明是居高临下甚或是走到跟前,也是致命之伤,“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面对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面对救助同伴的爱国青年,面对已经受伤的自己的同胞,竟实行这样的枪杀!这样的棒杀!这样的虐杀!其手段的残忍狠毒令人发指,行径的卑劣无耻更令人切齿!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执政府前”发生的!政府的凶残狠毒,反动文人的阴险下劣,全都昭然若揭;而三位学生的爱国情操,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精神,虽殒身而不恤的勇毅,更令人感奋钦佩!可以说这段描述的语言饱含了“超于字典意义以外的内涵义”即强烈的情感意味,字字句句传达出强烈的情感信息,引起读者内心的巨大震动。

这种变式教学,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引发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感知了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了丰赡的审美信息,收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三、强化诵读 咏之悟之 在吟诵中品享语言的诗情画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百遍”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思考,反复品悟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去反复地进行大量的阅读。如何立足课堂这个主阵地利用好文本进行阅读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而诵读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以读激情,以读促思。让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建筑美、绘画美以及洋溢其中的诗情画意,从而提高学生感知语言美的能力。

但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注意诵读的常规指导(断句、重读、快慢、高低等)采取不同的诵读形式(因文制宜,先听后读、先读后听读、跟读,仿读,角色读,齐读,师生交叉读,配乐读等)外,更注意学生主体化的阅读。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注意创新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会读,读出个性,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才能使学生在读中求知、陶情、启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感知语言美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时,在叫学生阅读时,就由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读,并且要求说出喜欢的理由并读出内在的一种情感。结果同学们很快进入阅读的境界。当一位同学读“微雨寒村图”的“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几句时,很有情感,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我让她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她自豪地回答:这段的景和我家周围的景很相似。很显然,她融入了自我的生活体验,画面的描写引起了情感的共鸣。我又顺势让她说出“泊”、“添”、“加”、“画”几个动词表情达意的作用,然后,再让她朗读,那种悠闲的味道就更足了。这样以问带读,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再以读生情,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又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吟诵中欣赏了文本的诗情画意。

引导多元开放 促进感悟生成 篇5

课堂要让儿童认识一个事物、懂得一个道理或养成一种习惯,就要与学校其他活动、家庭和社区相关的生产生活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安排好具体时间,设计好具体内容。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苗快快长》(人教版)的前两周周末,就把“种植”这个体验活动相关的日期、自己的行动、小苗生长情况和自己的感悟制成“种植记录”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和家长按提示完成。后来在收回的“种植记录”中,他们的感悟多种多样:“食用的豆子做种子不可靠。”“同一块地太阳照得多的地方小苗长得快。”“君子兰浇水太多会烂根。”……这些感悟是学生课外亲历体验的生成。这些生成虽不免粗糙、片面,或表述不够科学,但生命成长的不易得到了初步感悟,也为课堂的深入交流、观点碰撞和生成的提升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开放体验的空间

对学生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弥补学校空间狭小的不足,让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超越学校空间的限制,扩展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扩展到美丽的大自然中,让学校的教育空间在情境的创设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但是对一些学生体验较为肤浅的,要开放体验区域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调查访问。一位教师在教学《给垃圾找家》(人教版)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乱扔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感到可耻的道德情感,设计了社区、学校、公园和马路等不同区域,让家长带领孩子自主选择一个区域观察垃圾处理情况并作分析。事后学生在调查记录中写道:“在琴岗路旁,有一堆垃圾,那臭味让我当场作呕,其他路人捂着鼻子绕着路走。”“我住的生活小区有些居民,常不规则扔垃圾,弄得垃圾满天飞。”……学生把这些感悟带到课堂,爱护环境的情感建立水到渠成。

三、开放体验的形式

体验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要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家乡人民的生活变化真大”一课时,让学生课前按衣食住行等四个方面分组调查,结果在课堂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拿着奶奶当年的一件嫁妆,用感人的语言讲述奶奶当年在重大节日和做客等庄重场合才能穿这件嫁妆的故事,而后讲述自己对穿衣四季分明的考究;有的用一张老房子照片讲述了祖辈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故事,而后讲述现在居住的优越条件;有的用两组统计数字对比讲述道路交通的变化……这样学生在丰富而又精彩的课堂交流中,体验到国家的开放政策好,体验到家乡人民的聪明勤劳。

四、开放体验的内容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学活动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实际生活中发现契机,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笔者在教学《让我走近你》一课时,根据当今老龄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选择了老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表,先把自己事先搜集准备好的一个在50年代参加中国人民海军的军人照片和他立功的奖状给大家看;接着让大家发表看法,然后我把这个老人请到课堂现场,对同学们说:“刚才那张照片上的老人就是这位老爷爷。随着岁月的流逝,他褪去了青春活力,现在需要你我他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和照顾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老爷爷开心呢?”学生纷纷上台,为老人讲述故事和笑话,敲打揉搓为老人按摩肩背,表演文艺节目……活动结束时,我肯定了学生们的做法,并告诉他们关爱老人应该成为自己的日常行动。这些扩展性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不但懂得应该了尊重和关爱老人,而且还懂得了怎样去尊重和关爱老人。

五、开放体验的深度

一位老师在教学《我想要与我能要》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父亲不同意买溜冰鞋的插图,然后让学生轮流表演不同个性的父親去说服儿子不能买溜冰鞋。表演虽然有趣,但学生思路总是受老师暗(下转第54页)(上接第96页)示,体验的宽度和厚度达不到编者的意图。后来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把“说服儿子”改为“对待儿子”,结果学生有的说今年要购置大宗家产暂时不能买,有的说会影响学习成绩不能买,有的说学习成绩提高了再买,有的说可以买但是要有节制地玩……这样,快乐健康的正当要求在不同情况下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且初步感知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不能一刀切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六、开放体验的评价

新课标倡导评价主体、角度和尺度多样化。一位老师教学《给垃圾找家》,在交流讨论环节,有个学生说:“我在路上发现了一个年轻人乱扔西瓜皮。”另一个学生说:“你应该善意制止并动员其一起捡掉。”老师评价说:“你有一双发现不爱护环境行为的慧眼,如能做到这位同学所希望的那样一起清理水果皮,那你会成为更具文明魅力的人。”这样开放的评价既委婉地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指明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同时肯定和鼓励了另一个学生的正确意见。

(作者单位:上杭临江城东小学

福建龙岩364200)

引导学生抓住情感主线感悟真情 篇6

一、把握情感切入点, 感受被困的小鱼

“被困的小鱼, 也许有几百条, 甚至有几千条。”这句话写出了浅水洼里的小鱼数量多。这些小鱼是等待解救的对象, 是课文的主角。教学时就从这句话入手, 引起学生对被困小鱼的关注。

1. 感受浅水洼里的小鱼多。

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困在海滩上的浅水洼里, 这情景学生从没见过, 也很难想象出来。教学时首先播放课件:以课文插图的背景为画面, 镜头慢慢地往左推移, 定格在一片十分开阔的沙滩上, 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的浅水洼, 水洼里有数不清的小鱼, 画面强烈地冲击着学生视觉。在播放课件时, 相机引出文中形容小鱼多的词语“成百上千”, 接着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找出与“成百上千”对应的句子:“被困的小鱼, 也许有几百条, 甚至有几千条。”通过图、词、句三者对应, 学生就能借助句子理解词语“成百上千”, 凭借画面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被困的小鱼数量众多。

2. 感受小鱼的无奈。

句中的“困”写出了身处水洼中的小鱼光靠自己无力回到大海。教学时, 屏幕上“困”的“囗”用鲜红的颜色加以强调, 依托画面, 学生产生了联想, 由“囗”想到浅水洼, 从“木”想到了水洼里的小鱼。他们感受到浅水洼像“囗”, 没有一个与大海相通的出口, 把小鱼围得严严实实的, 水洼里的小鱼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 无可奈何, 只好拥挤在一起。

浅水洼里的小鱼多, 学生很震撼。这些小鱼都无力逃离水洼, 无法回到大海, 学生很同情。这样以感受被困的小鱼多为切入点, 为后续学习中引导学生感悟小男孩执着地救小鱼做了铺垫。

二、把握情感支撑点, 体会小鱼在乎生命

“用不了多久, 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 被太阳蒸干。”这句话对浅水洼里的水的变化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学生很容易从中感受到浅水洼里的水将越变越少, 温度将越升越高, 意识到小鱼的身体越来越难受, 它们将面临死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 你有什么愿望?学生把自己当作身处险境的小鱼进行交流。期待得到救援, 企盼重返大海, 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大家的共同心声。动情的倾诉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小鱼都不愿意死, 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他们留恋大海、留恋亲人、留恋亲爱的伙伴。只要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小鱼十分在乎生命, 就有助于他们对小男孩执着救小鱼的行为的认可, 促进他们对小男孩说的话的认同, 为学习下文奠定了牢靠的情感支撑点。

三、把握情感着力点, 体验小男孩在乎小鱼

“他走得很慢, 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 捡起里面的小鱼, 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是课文中写小男孩救小鱼的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 “走、弯下腰、捡起、扔”是小男孩救小鱼的一连串动作, “不停地、每个、用力地”体现了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的生命。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圈画出写小男孩动作的词, 然后出示改动后的句子:“他走得很慢, 在水洼前弯下腰去, 捡起里面的小鱼, 把它们扔回大海。”引导学生把这个改动后的句子与课文的原句进行比较, 引起学生关注“不停地、每个、用力地”这几个词。紧接着结合课文插图, 让学生了解到:小男孩“用力地”扔是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小鱼再一次落在沙滩上, 受到痛苦的折磨;小男孩“用力地”扔, 小鱼一定能平安地回到大海, 就能在清凉的海水中与伙伴们快乐地游戏, 幸福地生活;小男孩“用力地”扔, 小鱼就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实现了逃出被困水洼的美好愿望。学生便能从“用力地”一词感受到小男孩的爱心。随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原句内容进行表演, 从“不停地、每个”中知道“走、弯下腰、捡起、扔”这些动作必须反复重复, 在表演中感受到:虽然救起一条小鱼的动作很简单, 但是要不停地重复完成这些动作确实十分辛苦。小男孩腰酸背痛, 始终不肯停歇;小男孩坚持不停地救小鱼, 他的愿望是让每条小鱼都回归大海。通过表演,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之深切地体验到小男孩在乎小鱼渴望回归大海的迫切心情, 小男孩的爱心行动感动了学生。

四、把握情感提升点, 感悟小男孩珍爱生命

“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是小男孩的话, 说出他不停地捡鱼、扔鱼的原因。他的话文字简单, 简短朴实, 表达出了真挚、强烈的情感。教学时, 要从标点符号入手引导感悟。首先, 让学生知道句子中的“……”叫省略号, 表示小男孩的话还没说完, 请学生接着往下说, 在说中理解了“叨念”, 在说中意识到:留给小鱼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小男孩捡鱼扔鱼的动作越来越快, 他顾不上自己的劳累, 竭尽全力拯救更多的小鱼。然后进行朗读训练, 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 在读中感悟到:在小男孩的眼里, 每条小鱼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它们都在乎自己能否离开浅水洼, 回到大海中快乐地生活;小男孩对小鱼无比怜惜, 不忍心看着小鱼干死。珍爱生命的信念使小男孩有了强大的动力。他纯真、美好的心灵让大家感动。在此基础上, 进行“想想说说”训练: (1) 一只野兔受了伤, 躺在大树旁。 (2) 一只小鸟从窝里掉下来, 鸟妈妈直叫唤。让学生想想野兔、小鸟及鸟妈妈的感受, 说说自己打算怎么办。他们踊跃发言:帮助受伤的野兔处理伤口, 给它准备足够的食物;想办法把小鸟小心地送回窝里等等。学生与小男孩产生强烈的共鸣:尊重生命主体的感受, 珍爱生命。

引导感悟 篇7

一、关注生活, 寻找创作源泉

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 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思的写出来, 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 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 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校园的小花园里有一片小竹林, 课间, 我让学生去观察他们的各种姿态, 欣赏他们摇曳的风姿, 把校中之竹变成“胸中之竹”, 这样写起来, 挥洒自如, 得心应手。草坪上, 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 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悄悄地跟过去, 观察一下它那对美丽的大翅膀, 它翩翩起舞的姿态, 它自由自在地陶醉大自然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 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周二的兴趣小组、周三的大扫除, 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咛、上学路上的景色、伙伴间的游戏, 一阵风雨、一次游戏、一张照片、一个过客等等。只要留意生活, 只要你真心地去感受生活, 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 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们, 让你进一步感悟生活的滋味, 丰富敏感的心灵。“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 只有丰富的生活积累, 才会有话可写, 有情可发。

二、拓展空间、发现素材

1. 拓展选材空间。

以往受命题作文的限制, 学生往往需要在应付的基础上, 努力地述说着苍白无力的话语, 纺织着“美丽”的谎言, 真正精彩纷呈的生活却埋没了它的光华。事实上, 作文的空间应该是开放的。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1) 校内外结合。除了要在校内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外, 尤其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门, 亲身去观察、感受、体验生活, 收集生活丰富的习作素材。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展览、社区, 游览名胜古迹, 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进行各类比赛, 在活动中体验生活。这样当学生下笔写作时, 那种真挚的情感, 创意的思维便显得自然贴切了。

(2) 课内外融合。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 作文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内所学的写作技巧与课外收集的素材有效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的作文得到生活的滋润。

2. 挖掘丰富的情感空间。

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把握机会, 拨动学生的情怀, 触动他们情感的涟漪使之迸发出来。例如, 在考试结束后, 学生都想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 可以抓住这个契机, 在公布成绩之前, 让他们先来畅谈自己心里的感受。

3. 提倡自由的表达空间。

学生平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实践中的喜怒哀乐都是真挚的, 发自内心的, 应当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出来。自由作文是情感无拘束地表达的最好方式, 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让心灵自由放飞, 让情感自由挥洒。例如, 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今天上午第三节上课时, 我忐忑不安, 因为下暴雨了。下课铃声一响, 我匆匆跑下楼, 拜托老天爷别哭了, 可它哭得越来越厉害。我来到校门口, 许多家长在校门口接孩子。我渴望爸妈能来接我, 但知道那是妄想, 因为爸爸今天出差了。妈妈今天值班。雨不停地下着, 路上的行人不多, 雨水汇成了小溪流, 雨珠子打在我的脸上好像在帮我洗脸, 痒痒的, 我觉得自己好可怜, 像一只落汤鸡, 找不着回家的路。走了长长的路终于到家了, 照照镜子, 我快认不出自己了。哎, 都怪自己粗心忘记带伞了。”

自由作文是学生情感表达的好方式, 要鼓励学生写自由作文, 表达自己想说的话。那样日积月累, 学生作文本上那充满个性的亲情逸趣, 既是写作的最佳素材, 更是学生成长轨迹的见证。

三、善于感悟, 敢于表达情感

要引导学生对所感悟的生活素材进行不断地思考提炼、加工整理, 善于从中捕捉和挖掘生动的瞬间, 笔下才有可能人物鲜活、生活充实, 写出的文章才别具有特色, 真实感人, 富有新意。学生在习作时, 倾吐出心声, 表达出不同心灵对生活的种种认识, 才能打动读者, 引起心灵的共鸣, 学生的习作才可能是优秀的习作。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感悟初中文言文之美 篇8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审美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教材作为依托,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进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对所学的文章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 通过自身的演绎给学生提供一个美的体验, 促进他们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想象, 在自己的内心对所学的文章有一个自己的见解。例如在《爱莲说》的教学中, 先请同学猜谜:“一个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袄, 坐在绿船上”, 再辅以荷花的美丽图片展示, 学生仿佛来到了荷香扑鼻的池塘边, 沉醉其中, 学习兴趣盎然;教《出师表》之时, 教师可以选用部分与《出师表》相关的、富有一定审美的句子进行演绎, 引导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提高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热情。如教师吟咏并解释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千载无, 远比管乐盖有余。”这样做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

二、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情感之美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 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 学生在文章的朗读过程中, 能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能体会文言文的情感之美。相比于现代文, 文言文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更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时, 对语气、节奏、断句等要有一个科学的指导。在指导朗读《木兰诗》, 可以用“情读”展现当时人物之情和当时情景之情。“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亲人归来, 激动万分, 所以这里的画面就是流动组像的, 速度是快的。爷娘颤巍巍地相扶着走到村口, 虽步履老迈, 但也是竭力走快;阿姊在打扮, 心情急又想打扮得漂亮;小弟举刀一点不犹豫, 恨不得可以马上将美味佳肴端至久别的阿姊面前。朗读时语调上扬, 语速稍快, 语气欢欣。学生通过朗读, 引发联想, 可以再现当时的情景。由此可见, 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朗读, 获得美的体验, 也是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赏析精彩语段, 品味语言之美

中国的语言之美博大精深, 而不同题材的文章, 其语言美又存在较大的区别。文言文的语言之美在于其用词之美、其修辞之美, 在赏析其精彩语段的过程中, 在感受它语言之美的同时, 也要带领学生深刻品味文章的深刻含义, 引起学生对文章的无限想象。如《与朱元思书》中, 写富春江的山, 先引导学生从形、色、声的角度看山, “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用来形容山的高大, 仿佛相挣脱大地的束缚, 与蓝天进行亲密接触一般, 层峦迭嶂。极为壮观。而如此壮观的高山所包围的幽谷, 也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好, “泉水叮咚, 百鸟和鸣”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 各种鸟儿竞相比赛唱歌, 好一派生机勃勃之感。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进行细致描写, 能够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通过品位语言, 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 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文言文的特点, 充分挖掘文言文的语言之美, 通过赏析教材语段,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之情。

四、探讨人物形象, 感受人格之美

文言文是古代人们表现情感的重要形式, 通常文言文中塑造的人物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因此, 我们在教师学, 要引导学生探讨文言文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的人格之美。例如:教学《陈涉世家》时, 就要引导学生对陈胜、吴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进行细致剖析, 剖析他们的语言特点、神情特点等等, 进而感受他们两人的人格魅力。《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 而诗人感时落泪, 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屈原的《离骚》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 不低头, 不屈服, 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苏轼的《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 穿着芒鞋, 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向我们展现出人格美的光华。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之中, 人格之美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在人格美的熏陶之下, 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语:文言文的美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探寻文言文之美的欲望, 进而提升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的四点措施: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审美欲望;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情感之美;赏析精彩语段, 品味语言之美以及探讨人物形象, 感受人格之美, 希望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学生爱上文言, 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丁莉娟, 赵志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引导感悟 篇9

一、在“律动”中体验音乐

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节课开始,我采用欣赏不同的音乐,即兴编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学生表演。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我还常常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了一些律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数鸭子》一课,先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的形象和老爷爷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由诙谐的表演,

同的乐器和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而且也可以通过更加具体和专业化的训练来增加感性经验的储备,并随着这种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纯化、不断提高,使得他们的感受能力更加接近音乐艺术的实质。比如,随着音乐学习的实践,他们对听辨音准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他们就可能逐渐地学会用不同的高低关系来感受音乐当中由音高不同趋势所产生的紧张或者松弛。通过音乐学习的实践,增加了对生活及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对于开阔眼界、活跃思维都有着十分良好的作用。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和完善途径的同时,对人的感性知觉和对音乐的全面了解会有所帮助。

二、通过美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最富想象力的一门艺术,它常常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开启记忆与想象的闸门,各种生动的意识总是随着音乐的进行在我们的头脑中涌动。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优秀作品,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让学生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别具异域风光的环境美,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赋予事物以千姿百态,能令顽石点头,可叫老树开口。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则会使人想起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总之,在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欣赏艺术美,抑或理解社会美,都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诱导和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进而全面开发和提高他们的智力。

三、通过美育实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由于音乐是表演的艺术,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炼毅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逐渐地挑战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激励自己不断地克服困难。在多次音乐表演或比赛中,学生们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必须付出很多心血,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德将是无法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老师首先根据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边范唱边表演动作,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二、运用游戏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根据小学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水平,选择各种有趣味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使学生在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新颖生动、富于童趣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这种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声音长短的教学中,课前我制作了一个"魔盒"教具,将一个彩色线轴安放在小纸盒中,然后在盒子的正面挖一

完成的。

四、通过美育学习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美育对学生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性思维力的提高大有裨益。音乐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力,在进行音乐的欣赏和二次创作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在学校美育过程中,只有把音乐当中的形象保存在大脑当中,领略作者的志趣,把握其中的主旨,才能获取美的感受和享受。美育中这些对右脑视知觉分析器官的多通道协同训练,扩展了形象思维的活动空间,推动着大脑左右两半球思维机能在生理上的平衡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力有所提高。

五、通过美育让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审美教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互通有无的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美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而且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对今天的生活有了更新的认识。因此,对今天的教育也有了新的解释,“美育”在今天的时代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远见的教师,必须注意确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和以此开发学生智力的主导意识。通过美育学习,加强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通过音乐感染,以情寄人,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真、善、美”,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审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明确审美标准,提高审美能力,树立审美理想,真正成为一个自觉的、健康的、智力发达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

建筑绘画

屈梅

(南阳理工学院建筑系,河南南阳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建筑绘画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建筑绘画教学应依据学生情况、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并探索其教学方法。以期使他们在学校教育环节中综合艺术素质得到提高,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绘画技能训练艺术素养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所处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长期以来,建筑学中的艺术教育更多的还是处于一种配角地位。西方当代的建筑设计已意识到这种结果所带来的某种创作视角的弊端,由此设计便成为连结艺术与技术的边缘科学。当代的建筑学子是中国未来建筑业的主力军,因此,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设计意识的培养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而建筑绘画课程则是这一任务的承担者。

建筑绘画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而又艰巨的。我国现有的应试式教育体制造成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不合格(除美术生外),加之现阶段国内建筑领域忽视绘画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学专业对学生入学前的绘画基础普遍要求不高、甚至有无基础均可,教师面对的是由零开始的学生,最后交给社会的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熟练的绘画技巧和技能从事设计创作的建筑设计师,因此美术教育在建筑院校开展的难度是较大的。在不可能马上改变教育体制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教学思路,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个小孔,并露出线头。

上课时,我出示教具,告诉学生:这是一只神奇的盒子,它能够测量出每一个同学的一口气有多长。然后,我唱一个音,并请一同学捏住线头,让他在我开始发出声音的同时向外匀速拉线,待声音停止时,我从"魔盒"外侧把线剪断,告诉同学我的一口气有多长。并把线拉直放在黑板上。再请一个同学做,把他的一口气的长度和我的比较,让学生知道声音有长有短。这个游戏学生非常喜欢。每个孩子都兴趣浓厚,跃跃欲试,想比一比,看谁一口气唱的声音长。这样就使他们在直观演示中通过参与、观察和思考,理解声音有长有短。

三、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孩子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我们一般把打击乐器放最后演奏,我觉得打击乐器可以随时用在音乐课上。例如:每堂课我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说说自己的事,同学们生动地创造自己的节奏型。我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音乐剧。以《夏天的夜晚》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器用在欣赏民族乐曲时。比如:聆听《老鼠娶亲》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锻炼了自学能力,调动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培养了集体主义合作精神。

教学浅谈

王攀

学形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近些年来,同仁们在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争论比较激烈。有的重技能培养,有的重思维转变,也有的重艺术修养的提高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是按照绘画艺术自身的规律进行呢,还是按照所谓的“靠近建筑”的模式进行呢?我认为应依据学生情况、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关于建筑绘画技能训练环节

此部分如果按照绘画艺术自身的规律进行,在大学前两年每周四课时的教学时间里,要解决好素描和色彩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很艰难了,再加上观念的不适应,理科学生习惯于抽象的演绎思维,习惯于平面化、公式化的理解,在以感觉为主线的艺术思维模式面前往往产生“失重”的心理负担,对物体处于空间里的形式理解和表达障碍重重。由最初开始对美术课因好奇而兴趣盎然,随着打击的频至而产生怯懦和畏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使学习的兴趣、信心慢慢散退,进而转入漫不经心的应付,所以在技能教学环节不能采取此法。建筑绘画技能训练应从兴趣入手,由“风景速写、快速水彩画”来带动学习氛围,逐渐转向“几何体、色彩固有属性、色彩表现技巧”的学习,在具备一定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概念式的教学方式,从“偏向建筑”的思维角度出发,发挥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不能急,只能按部就班,而理性知识则可以先入为主,配合技能训练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其次,不能放松课余学习,课余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往

四、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如果一位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鉴赏《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时,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动画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运用电教媒体,使学生的内在情感自然流露

电教媒体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它能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各种画面和音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例如,在教学《神奇的音响世界》时,我利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揭示大自然的声音与情景。在欣赏《国歌》时,学生没有深刻体会音乐的内涵,很难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我就让学生观看旧时代的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的影片及新中国诞生时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情景,并强调:这首国歌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和鲜血凝成的。这样,在下一次欣赏演唱时,学生终于用激昂的歌声唱出了每一个音符。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 篇10

中国的语言文字该怎么教,怎么学,最有发言权的该是咱们中国人。中国的语文教育有数千年的优良传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泼掉封建传统教育的“脏水”的同时,把“小孩子”也泼掉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硬搬苏联文学教学法的一套,割断了自家的教育传统,结果把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搞得十分繁琐、复杂,久而久之,积非成是,语文教改,举步维艰。

教学生学习汉语言,自应考虑汉语言的特点。跟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同,汉语言对性、数、格、时态、语态的处理极为简易,词的形态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全靠意会。汉语的词又是富有弹性的,用得巧妙,能够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在模糊中求准确,且富有诗意,这就是汉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十个字,平自如话,连小学生读起来也不会有多少困难,然而,诗中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趣、韵味却是很难用语言说得清的。如果用西方条分缕析的那一套来讲,肯定是圆凿方枘,格格不入。学习这样的作品,中国人的办法就是多吟诵,多感悟。

摈弃繁琐分析,注重整体感悟,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教学思想的根本转变。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事先设计好一连串问题,上课时一一问来,结果把一篇颇有感染力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究其实质还是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是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和规范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言以蔽之,是一个“牵”字。整体感悟则相反。谁去“感”,谁去“悟”?自然是学生自己去“感”,自己去“悟”。也就是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学生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于学生,是“导”而不是“牵”。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具体操作呢?这也没有一定之规。由于课文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技巧的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人们所说的“教学之妙,存乎一心”。但这并不等于说,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没有规律可循。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精读理解,而后熟读积累,最后迁移运用。各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因而,引导感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下面就结合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白杨》一课的实例,具体地说一说。

一、初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教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读阶段要让学生“悟”什么?初读阶段的“悟”应是“鸟瞰式”的,“全景式”的。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通过审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领悟课文,是于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如教《白杨》一课,他先问学生:“看了课题,你脑海里立即出现了什么问号?”一个学生说:“白杨有什么特点?”于老师当即肯定学生提得好,并在课题后面画了个问号。又一个学生说:“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他不会单纯是写白杨的吧?”老师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又在课题后面画了个大问号。又一个学生说:“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老师也予以肯定,并在后面画了一个小问号。接着,老师便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来解决。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所以读得十分投入。通过初读,学生大体上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些浅层次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二、精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教学一篇课文也是如此。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最忌巨细无遗,胡子眉毛一把抓。当我们在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打蛇要打七寸,浇花要浇花根。突破了重点、难点,全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

于老师教《白杨》就是这样做的。他没有从头到尾,一段段地搞繁琐分析,而是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领悟。表面看似乎是解词,其实是通过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来理解全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切实管用的感悟语言的方法,给人以“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感。

于老师先板书了“高大挺秀”这一词语,并指名朗读相关课文,让学生借助上下文来体会“高大挺秀”的意思。接着,老师叉以“高大挺拔”与“高大挺秀”对照,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用了一个“秀”字?并让大家通过读书来体会。有的同学说:“因为这儿是个大沙漠,没有山,没有水,很荒凉,难得看到绿色植物,所以在大沙漠里看到白杨树,就分外显得秀美了。”有的同学说:“我认为白杨树本身就是很秀美的。它又高又大,笔直笔直的,风一吹来,树叶哗啦哗啦地响。大沙漠上浑黄一片,颜色很单调,这时看到一行排列整齐的白杨树,便能给人一个新的惊喜。”……同学们发言后,于老师总结说:“作者赞美的白杨树,仅仅是因为它‘外秀’吗?白杨树不仅‘外秀’,而且‘内秀’。也就是说它有着高尚的品格,可贵的精神。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读一读第14节,体会体会就知道了。”

在此基础上,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讨论“爸爸”前后两次“沉思”的内容有何不同,从而使大家悟出:老一代像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为建设边疆作出了贡献;而新一代也像小白杨那样,“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于老师虽然只抓了三个词语予以点拨、品味,但因为抓住了关键,所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此外,于老师还针对学生在初读时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带领学生一一讨论,各抒己见,以求得解决。

三、熟读迁移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

用语言。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一文中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诘问之,令其善疑,诱以审问,则其作文时,必能标新领异,剥去肤词。”可见,过去的蒙学教育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于老师教语文,特别重视迁移性的练习,并注重练后的评议。《白杨》这篇课文教过以后,于老师独出心裁地设计了这么一个课堂小练笔: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用于老师的话说这叫做“造段”。他先让学生读读包含这几个关联词语的那段话,体会体会这几个关联词语是怎么用的。然后作了规定:“我们以课文中的这位叔叔的事儿为题材写一段话,巧了,这位叔叔也姓杨,我们就称他杨叔叔吧。”学生写好了,于老师还请两位同学当众读了自己的写话,并带领同学进行了评议。通过评议,学生知道哪儿好,为什么好,哪儿不好,为什么不好,进一步锻炼了感悟语言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引起动机,培育自信。

学生感悟得怎样,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读书热情。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所说,“每一种学习过程都有其运动的、观念的和激情的成分”。于老师善于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设置悬念,激发读书兴趣,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境界,所以他上的课经常是妙趣横生,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

读书感悟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大概没有谁持否定态度。然而,在口头上承认是一回事,能不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又是一回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老师喊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便马上要他坐下,另让别的同学回答。可是于老师从不这样。当被喊起的同学一时答不上来时,他总是对其他举手的同学说,“大家先不要着急,把发言的机会留给这位同学好吗?我想他一定能够回答得出来!”老师的信任极大地增强了这个同学的自信心。

二是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教师要在导读的过程中来导悟。学生能不能读得有感情,这往往跟学生感悟的到位不到位有关。教师恰如其分地“导读”,实际上也是“导悟”。反之,学生是不是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只要听一听他的朗读就知道了。这便是所谓“读中见悟”。

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经验的积淀,与导读、导悟是否到位息息相关。凡读书,熟则能悟,悟则能化,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是遵循规律,“导”得得法。

怎样就算“导”得得法了?我以为关键在于顺应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导”就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撑,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于老师经常以创设情境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感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感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等。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种情境的。反过来,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自能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如“警觉”一词,对三年级的学生很难讲清楚,他便结合课文的情节即兴作了表演,学生一看就心领神会。由此可见,创设情境不啻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其他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来帮助学生领悟课文语言,也是于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篇11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更无悟。我在教学《我为你骄傲》一课时,摒弃了繁琐的分析,而是巧施妙计,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 最后用给老奶奶写便条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学生不仅在朗读中加深了感悟,也受到了品格的熏陶。初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句子,为进一步学习理解做好了准备。在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感悟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时,引导学生精读。在读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闪现创新的火花。

二、激发想象,理解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读中有所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阅读,学生就会促进或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凭借联想,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让学生想象出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景物、场面,使其在头脑中活起来。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盲女孩安静的内心世界,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去倾听、去触摸,深入文本体验、感知安静内心的多姿多彩和她对生命的热爱。此时,在学生眼前,语言文字已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丰富的语言形象,这样的感受是入情入境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提供感悟的契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创新。

三、创设情境,入境感悟

要想有所悟必须先有所感。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和语言感悟能力的局限,他们在阅读一篇课文时,无法自然地“入情入境”。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录音、课件等辅助媒体,创设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感染,有所感悟。

只有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才能使朗读具有真情实感。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再现当时的场景,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品读,让学生在悲壮的情境之中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五壮士英勇献身、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四、对比词句,加深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比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

1.添词、减词比较

课文中有些句子不仅表达得非常准确,而且具体、生动。有时有意去掉句子中的限制性词语,引导学生同原句比较,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准确、具体、生动地表达的。

2.换词比较

课文中有的词语用得十分准确、巧妙,如果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可以有助于学生领悟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另外,对于课文中某些难以理解的新词, 有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改换成同义词,帮助学生理解,使其在比较剖析中感悟。

五、角色扮演,体验感悟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 学生的内心体验一旦被唤起 ,会成为阅读理解的催化剂。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引导学生扮演文中角色,通过角色转换,使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差、心理差,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心地体会、真心地感悟。让学生充当文中角色,可以使学生忘记课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形成兴趣盎然、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习氛围。

六、课外延伸,深化感悟

学生爱追根溯源,文本阅读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文本阅读后,引导学生追究,启发想象,延伸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和内容的拓展中,加深对语言内涵和语言情感的感悟。

【引导感悟】推荐阅读:

产业引导07-21

引导实施05-09

引导途径05-18

激光引导05-21

评价引导05-26

规划引导05-28

引导模式06-06

理解引导06-09

引导06-10

心灵引导06-13

上一篇:赋权参与下一篇:拱桥缆索吊装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