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热

2024-05-18

艺考热(精选4篇)

艺考热 篇1

据《解放日报》报道, 春节长假结束后, 中央戏剧学院的“艺考”迎来了全国各地的23000余考生, 其中表演系就有9700余人报名, 而该系的实际招收人数仅50人, 录取比例为194:1。节后全国各地的主要艺术院校都有类似情况上演, 有些考生为了能圆未来的演艺“明星”梦, 在家长陪同下, 全家坐飞机辗转各省市艺校, 轮番赶考, 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初试放榜, 一名女生得知自己落榜后, 竟情绪失控哭泣倒在地上。“艺考”热近年来一直持续攀升, 其中有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的因素, 也有因“艺考”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希望借此“曲线”进高校的。但也有受目前社会思潮影响的因素, 有些考生认为, 读了艺术院校后, 将来能当演艺“明星”, 能上电视和银幕, 拿高片酬, 有名有利, 于是对艺校考试趋之若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前不久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少年儿童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调查显示:目前, 有近七成的孩子最崇拜的偶像是文艺体育明星, 而把科学家作为偶像的孩子只有2.3%, 这一结果也让课题组颇感意外。

艺考热 篇2

“艺考热”缘何“高烧”?

2007年,山东普通高校艺术类报考人数达16.9万人。河南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8.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四成。

郑州大学音乐系主任巩伟认为,受利益驱动,高校艺术类专业扩招是造成艺考虚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国家收费标准,本科艺术类专业学费一般每生每年1万至1.5万元,有的达到1.8万元,这对办学经费紧张的高校来说无疑是个“金矿”。2000年以前,全国只有几十所艺术类院校,目前,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700多所设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

“没钱玩不起‘艺术’”

很多家长把艺考当作跨入高校的捷径。郑州市一个考美术专业的男生家长告诉记者,她儿子文化课成绩不好,所以上高二时决定改攻美术专业,一年多前,通过熟人把儿子送入某高校一位专业教师的个人“画室”,这位教师是参与省统考出题和改卷的,很多人想投靠他,没关系进不去,他只收二三十名学生,每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上万元。此外,平时经常给老师送点礼品、请老师吃顿饭等,这些开销也不少。

一个去年考入一所本科院校舞蹈专业的山东籍学生对记者说,她在考试前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由目标大学的老师开办,一节课一二十人,学生是通过私下关系找到该老师的。老师是考官之一,找老师上课就是给他送钱,总共上了十几次课,一节课2个小时200多元,一节课老师就能收入4000元。

培训班上课大部分时间是练基本功,老师给纠正一下不规范动作,指点一下为考试准备的舞蹈。参加这种培训班的目的不是学什么,而是通过培训打探考试信息。“考前培训班花了两三千元,不算多。考试前,老师表示可以帮助疏通一下关系,要家里准备点钱。这笔钱是我艺考过程中最大的一笔支出,钱给了,心里就踏实了。没有钱,‘艺术’根本玩不起。”

来郑州招考的某高校美术专业教师说,由于艺术专业考试不像高考文化课组织严密,如美术专业,从安排考试模特、布置考场、监考、收考卷、评分到登录成绩等,各个细小的环节如果监督保密工作不完善,就有可能作弊。有些家长和工作人员想尽办法钻空子搞“运作”,每个环节点成为家长的“使钱点”。

中介“黑”家长多少钱

为了保险,艺考中有些考生和家长相信招生中介,花钱“运作”某个院校的专业合格证。郑州一所艺术特色中学的老师说,由于艺术专业教育不像文化课有全国统一的考试评价标准,考生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心里没底,这给一些招生中介可乘之机。他们往往以“帮助运作保证拿到某高校的专业合格证”为诱饵,把考生凭自身努力考取的合格证说成是自己“运作”的功劳,反过来向考生索取费用。

河南一位考生家长说,有点像“有病乱投医”,去年儿子参加了6所院校的专业考试,花了一万元找中介重点“运作”一所院校,结果拿到了两个没让中介运作的学校的专业成绩合格证,中介解释说“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钱送得少”。这位家长叹息:“自己找上门给中介送钱,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艺术专业就业率偏低

一些高校艺术专业专家学者提醒准备艺考的考生和家长,冷静看待艺考热,防止盲目选择,贻误考生前途。家长和考生要考虑到未来就业问题,目前,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同等其他专业,近年艺术专业扩招,未来几年,艺术专业人才大批量增加,就业压力会加大。对此,家长要有清醒认识。

浅谈对“艺考热”的理性思考 篇3

【关键词】“艺考热”;原因;理性

随着2012年艺术考试尘埃落定,艺考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批判、反思、探索都无法给“艺考热”降温。尽管困难重重,广大考生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个行列,想另辟蹊径或走一条捷径。艺术考试热就是在这样的动机下形成发展的。从最近几年参加艺术考试的人数来看,“艺考热”仍在持续高涨。依据江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2年最新数据,江苏省今年共有46954人报考艺术类专业,与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江苏省艺考报名总人数增加了2006人。

一、“艺考热”的原因

(一)艺考对考生文化课的分数要求相对较低

光凭这一点就对莘莘学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譬如09年高考,对普通考试而言,文科本科一批需要达到552分,而艺术类考生本科仅需要312在以分数论高低的教育观念下,一分之差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还是比较难得。对大学的向往,对繁重学业的畏惧,使得很多学生都想通过艺考这条路圆自己的大学梦。这一现象也对我们的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这要求国家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单一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判断一个学生的选拔模式,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列入参考指标。这样以来学生才有更加公平的入学机会和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

(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所学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升学率。 升学率是学校及老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尺度,与学校及老师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纤细。而升学率取决于学生考试的好坏及分数的高低。学校如果不能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有所作为,取得明显的效果,就会引导学生走一条捷径。这一捷径便是艺术考试。老师通常把高考当作一个跳板,只有借助它人生才会更上一层楼吗,揭开新的篇章。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比普通考试低得多,那么艺术考试无疑是一个更得力的跳板。学校会引导各种程度的学生去走艺考这条路。那些在重点线徘徊的学生借助艺术考试便可很容易考入重点院校。这样一来,不仅学校的整体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也会大大增加。

(三)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不仅表现在招生人数的增加,而且高校专业设置的增多。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是最近几年随着艺术考试的发展才设置的。艺术类专业受高校欢迎的背后是利益的趋使。总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比普通文理专业至少要高出一倍。正是在利益的影响下,不少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内的艺术科系得以快速发展。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日益出现娱乐化的倾向。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对中学生有着深刻影响。其中如火如荼的选秀节目尤甚,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达人秀等。能歌善舞的选手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从广大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备受大家瞩目的明显。他们身上的光环无疑能激发出少男少女们的明显梦。他们影响着中学生的审美观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李宇春、周笔畅中性化的风格成为学生追捧的一种时尚。李宇春、何洁等都是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成名让四川音乐学院的生源成倍增长。四川音乐学院的分数线也大幅度提高。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被称为明星的摇篮。这些学校也是众多考生趋之若鹜的地方。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理性对待艺术考试

(一)艺术是不是你的正确选择

艺术考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生从小接受过艺术的训练和熏陶,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并对艺术感兴趣。他们今后仍希望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成为艺术家。另一类则是艺术考试的“投机者”,看重的是它较低的文化课分数。其实艺术是条艰辛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本为少数,而真正称得上是艺术家的更是少之又少。文化课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先天上就存在不足。因为艺术家虽然是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他们需要的是更为深厚和扎实的文化底蕴。艺术家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触类旁通,不断创新。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功都不是可以投机的。将要走上艺术道路的学生应该切实考虑自己的天赋、兴趣。

(二)艺考成为新的独木桥

高考本就是一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竞争。艺术考试被认为是通向大学的一条捷径。如今这条捷径有成了新的独木桥。“考热”持续升温,艺术考试的队伍不断扩大。98年山东省报考艺术专业的人数为3.2万而09年则达到14.6万。很多学生盲目跟风是的艺术考试竞争加剧。然而艺术考试的录取率却不尽人意,有下降的趋势。2006年,山东省首次出现艺术本科录取率低于普通高考。

(三) “冷眼”看待“艺考热”

藝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那些有着艺术梦想而文化课较弱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但是,众多的考生也迷失在这一大潮中。很多考生都是在经历了艺考之后才冷静下来,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一领域并且在此行业继续深造的机会也很小。如果选择改行,那么长期的精力和金钱的投入也会付之东流。 艺术考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光是几年的学费就比普通学生高出很多,另外艺术学习所必须配备的器材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普通家庭是负担不起的。就目前而言,艺术生的就业前景并不光明,因此投入产出比也应是考生应该考量的。

参考文献:

[1]张裕,艺考培训竟成庞大产业链[N].文汇报.2009-3-4

[2]桑实,艺考,独木桥还是阳关道?[J].考试·高考文科.2011-11

[3]方东明,“艺考热”的背后[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艺考热 篇4

“艺考热”持续升温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考生共报考103086人,比2008年的98456人增加4630人,增长4.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艺术模特类1127人,比去年增加378人,增长50.47%;其次是编导制作类15412人,比去年增加3436人,增长28.69%;影视表演类6304人,居第三,比去年增加1275人,增长25.36%。以下排序为;服装模特类852人,比去年增加152人,增长21.71%;空乘类3204人,比去年增加546人,增长20.54%;书法类1341人,比去年增加193人,增长16.81%;播音与主持类15203人,比去年增加1725人,增长12.8%;美术类66992人,比去年增加1496人,增长2.28%。

据悉,2008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计划招收40人,报名人数达到500余人。

据中国传媒大学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在该校北京考点报名的人数达到8500人左右,加上外地5个考点,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有18000余人,而2008年该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广告学院、动画学院等6个学院计划招收艺术类学生只有705名。该校今年只计划招生60人的播音主持专业炙手可热,吸引了7000余名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100:l。同时,该校表演专业计划招生25人,报名者达3000余人。

据资料统计,每年艺考生人数占到国内一半的山东省,参加艺考的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该省报名参加艺术高考的考生人数为3.2万。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5.6万,2004年为9.3万,2005年达14.6万,2006年则突破了16万人次,200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6.92万余人。近四年来涨了四倍。而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的四川省2007年音乐类招生专业统一考试中,报考人数达12917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3%。在广东,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比往年也有所增加,其中,星海音乐学院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2。

2009年湖北省艺术类考生约占全省高考人数的60%,达到4.5万人。2002年全省艺术考生为1.5万人。6年间,艺术生源增长2.5倍。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开办艺术类专业。规模最大的专业院校,年招生数已在1000人以上。近几年来,上海本地参加美术类高考的学生,基本稳定在每年6000人至8000人。以实用美术类的“工艺设计”专业为例,2003年,上海仅有几所高校开办这一专业,毕业生900余人。到了2007年,开办“工艺设计”专业的院校已达到十几家,毕业生2100多人。

从历年的报考方向来看,美术类考生人数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门类。2007年,山东的16.92万名考生中,美术为9.81万余人,音乐2.35万余人,艺术文化4万余人,其他6600余人。河南的8.2万名考生中,美术也占到了52410人。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报名火热、入学竞争加剧,但是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近年来,艺术类学生就业比普通文理科学生还要困难。

1.就业难

与艺考的连年火爆相比,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其中的美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据山东某高校招办称:“美术专业从4年前开始,已成为我校就业率最低的三个专业之一。”据山东省2006年统计显示,2006年189个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序中,排在后30位的专业中有21个专业属文学艺术类专业,其正式就业率均在50%以下,有些甚至在30%以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48.6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3.08%)、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2.73%)、艺术设计(38.41%)、音乐表演(38.31%)等。

按照2007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04———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统计,艺术类部分专业就业率已低于60%。

北京市人事局2007年发布的就业白皮书显示,艺术类专业与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已供过于求。

某专业调查机构的大学生就业数字显示,我国本科就业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中,音乐、美术和音乐表演3个专业,以相对较低的就业签约率垫底。2009年六七月份,我国总共约有610万毕业生离校,在尚未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是艺术生。

众多艺术院校毕业生为就业苦不堪言,给自身发展带来忧患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就业从事本专业机会少

据某服装表演专业的负责人透露,学生一毕业真正能从事模特专业的比例只有10%左右,很多学生最终转型为服装设计、艺术院校的模特教师或者时尚编辑。艺术院校表演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能够一毕业就靠演戏养活自己的比例很低,其余学生有的转行,有的成为“北漂”,等待机会,靠打工或者父母接济维持生活。一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大三学生,至今没有得到过任何影视剧的拍摄机会。一位某艺术学院研究生介绍,该学院06届本科生28人,其中1/3正在读研或者还在考研,其余就业人员中只有两人作教师还算是本专业工作,其余的都没有找到对口工作。

近两年里,选择自由职业或隐性就业的美术类毕业生,约占30%。一部分油画、国画等纯艺术专业毕业生选择成为独立艺术家,这往往要经过10年以上的磨砺,成功率极低。虽然半数以上学生都能找到工作,但其中一部分很难“专业对口”,只能转行。这一形势,今后会更为严峻。花费10余万,学了4年,一毕业就改行,艺术考生,你愿意这样吗?

3.薪酬低

众所周知,学艺术需要的花费很多,有机会考上大学了,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也高出普通文、理科专业至少两倍,最多的要高出三倍。南京一位学音乐的高中生报出了他的费用情况:每学期学费800元加上聘请名师、买音乐器材费,最后一年的考前辅导费,艺术专业测试报名费等,高中三年下来就得花上好几万元。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上大学后,家长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南京某高校动画设计专业为例,一年的学费为1.5万元,加上一年的住宿费1500元及生活费等,一年至少得两万元。学生还得自配电脑,这又是一大笔费用。

投入这么大,回报又有多少呢?据调查,2004年左右毕业的艺术生,如果在汉口从事广告、室内装潢设计等工作,月薪能达到两三千元,甚至更高。但现在的月薪却大幅缩水,与艺术生的巨大投入形成强烈反差。加之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师资力量、生源素质不佳,导致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拿低端的工资。

造成“艺考热”的原因

1.考生们的不良报考动机

近年来,各类选秀节目进行得如火如荼,让众多无名小辈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许多立志考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们认为艺人的收入异常丰厚,当了大明星,一年就能赚普通人一辈子赚不到的钱。

还有一些学校、考生和家长之所以把目光盯在艺术类院校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报考艺术类院校是一条高考捷径。可是,“捷径”背后无形的风险并未引起重视。按照目前国内高考招生制度,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专业低一半。比如在山东,要正常考上普通高校本科,至少需要500多分,而艺术类考生达到200多分就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对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考生来说,有时一分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艺术类考生与普通类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差距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很多艺术类考生其实是学习成绩比较差而半路出家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企图通过短时间的速成学习,让自己顺利拿到一张通往大学的“绿卡”———专业成绩合格证。可这些根本没有艺术基础只突击了几个月的考生,或许能拿到专业考试合格证, 但一进入大学后就明显后劲不足了,跟不上学校课程进度,慢慢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生开始逃课,有的则沉溺于网吧。

不少中学盲目追求升学率,利用艺术院校独特的招考方式和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引导学习后进的学生加入艺考大军中。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带动,艺术院校普遍降低入学门槛和要求,几年下来,这种“高升学率”促成了庞大的在校生数量。特别是美术专业,因为相对于音乐、表演类专业对考生先天条件的要求而言,学习美术投入成本较少,容易“速成”,因此也就造就了美术类毕业生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

2.高校结构调整过程的问题

艺术类考试之所以这么火与高校结构调整也有一定关系。在大学设置的各种专业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是近几年才应运而生的。艺术类院校和专业扩招后使得艺考热变得越来越猛,而高校扩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高利益的驱动,十年前开始的高校改革,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上大学也成为了一种投资,大学的“教育成本”,学生要自己“买单”的比重大幅增加,高校的规模发展与学生数量间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纽带。艺术类专业的学费,至少高出普通文、理类专业两倍,最多的要高出三倍,达到一万到两万元不等,在“财力”的制衡与影响下,不少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内的艺术系科得以大规模扩建,更有不少大学处于完善学科建制的目的,增设艺术专业。不少高校的艺术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扩大录取人数和增加规模的同时,教学质量和水平得不到保证,造成了对学生求学的不负责任。

理性对待艺术高考

在艺术类扩招和“火爆”报考的形势下,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艺考,成为高校、考生、家长、培训机构等都乐意接受的现实,从而出现了不少相关利益的链接。在这种情形下,“高薪”“高待遇”成为了不少高校招生的宣传手段,也成了考生和家长“一相情愿”的希望。它掩盖了中国艺术人才的真实需求现状,促成了艺术类专业人数的粗放式增长。

早在艺考过热现象刚出现时,不少教育专家就对艺术人才将来过剩的问题产生过忧虑。而“高温不退”的艺考热使得这一矛盾在近几年内迅速激化,这个在中国教育史上独特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已逐渐被社会重新认识。

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课加上数学成绩的最低分数是440分,平均分数是520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类考生不含数学成绩的文化课平均分数是390分,4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50%左右,相当一批考生与文理科本科线持平。从2008年开始,不少重点艺术院校收缩招生人数,提高试题难度和门槛,全国多数艺考重点省区,采用“省联考”制度,从高考难度看,目前艺考类的录取比例已经低于普通文科和理科,认为艺术高考相对容易的观点已成历史,2006年,山东省首次出现艺考本科录取率低于普通高考,艺考本科录取率为24.6%,艺考已不再是上大学的捷径,通过艺考上大学的难度已超过普通高考。

但全国范围内,现有艺术类在校生的数量十分庞大,每年新步入社会的艺术类毕业生仍会加剧已有的就业矛盾。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状态和就业环境使现有矛盾变得更加糟糕。

艺术教育的普及本来是件好事,但家长的急功近利和培训班的推波助澜,使艺术教育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现在许多艺术培训班只是千篇一律地教孩子应考技巧,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只能培养出艺术工匠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艺考热】推荐阅读:

上一篇:东方国际广场下一篇:CAPP软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