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2024-12-03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共12篇)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EP中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20例,分为A组(手术保守组)69例和B组(药物保守组)51例,对比两组的持续EP、重复EP、宫内妊娠发生率。结果 血β-HCG恢复正常所需时间:A组14.22d、B组21.26d;平均住院时间A组5d、B组14.36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而两组治疗成功率、持续EP发生率、宫内妊娠率、重复EP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EP效果相当,可根据患者情况、生育要求、生理条件、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个体化选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异位妊娠,手术保守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疗效比较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病,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大量内出血可以导致孕妇死亡,所以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EP发病率不断上升,已占所有已知怀孕总数的1%[1]。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EP保守治疗的方法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动态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监测和阴道彩色超声的应用,EP的早期诊断和保守治疗已成为可能[2,3,4,5]。而且HCG浓度越低,流产和异位妊娠等EP的发生率越高[4]。但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医生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现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位院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保守手术治疗(A组)与药物保守治疗(B组)EP的疗效比较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EP患者中排除危重患者及需根治手术外,符合本研究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2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1)手术保守治疗组(A组)69例,采用以手术保守治疗为主,甲氨蝶吟(MTX)、中药为辅助治疗;年龄21~33岁,中位数为25岁,其中未生育者37例,生育1胎者32例。(2)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1例,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药为辅助治疗,年龄22~32岁,其中未生育者37例,生育1胎者14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保守手术的指征:(1)出血量在100mL以下,未出现休克或休克已经纠正,生命体征平稳;(2)无明显输卵管炎症,无大范围粘连和破坏;(3)囊胚的位置、大小及能留存合适的输卵管的长短;(4)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器械,有利输卵管保守治疗的操作。本组69例均于病灶系膜处注射MTX 20~40 mg,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活血化瘀中药煎成汤剂保留灌肠,7d为1个疗程。69例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具体手术方式有以下两种。

1.2.1. 1 剖腹保守手术治疗23例,剖腹后对输卵管未破裂或破裂口直径≤3cm采用:

(1)输卵管整形术:10例患者采用从创口处挤出孕囊,然后缝合创口的手术。(2)输卵管开窗术:7例行将输卵管开窗从中取出孕囊,然后将切口缝合。(3)输卵管伞端孕囊挤压术:有6例将孕囊从伞端挤出。

1.2.1. 2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46例,具体做法是:

在下腹部切一小口,插入电刀切开输卵管,然后将孕囊吸出,电凝止血、冲洗。

1.2.2 B组

1.2.2. 1 选择病例的标准

(1)异位妊娠包块直径<3 c m;(2)腹痛不明显;(3)血β-HCG<2000 IU/L;(4)肝、肾功能正常。

1.2.2. 2 治疗方案

MTX 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6]、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3 d。在治疗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清β-HCG值,于第7天开始配合中药,如丹黄祛瘀、大黄蛰虫胶囊等活血化瘀、杀胚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EP病灶吸收。腹痛缓解或消失,腹部肿块缩小,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者为有效。本组51例中,有效48例,有效率为94.1%。另3例因出现腹痛加重及内出血症状而改行手术治疗。

1.3 临床观察

A组及B组同时观察,主要内容有:(1)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腹痛、阴道出血等病情的变化,(2)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对于B组患者,若患者已无明显腹痛,血β-HCG较治疗前下降>15%以上,包块缩小或无增大,生命体征平稳,随访不困难的患者可以出院,但要求每周复查1次血β-HCG和B超检查,若血β-HCG呈持续下降,可改为1个月来院复查一次,3个月后可试行输卵管通液,以后改为门诊或电话随访直至血β-HCG降至正常。这样做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院床位周转率。

1.4 判定疗效标准

1.4.1 治愈

(1)血-HCG降到正常;(2)腹痛消失;(3)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

1.4.2 失败

(1)治疗期间腹痛加剧,内出血增多;(2)血β-HCG持续不降或升高,包块不缩小或增大。

1.5 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注:两组成功率、宫内妊娠率、重复EP率经卡方检验,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HCG平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经t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

3 讨论

对于EP的治疗应根据腹痛程度、血β-hCG高低、有无生育要求等分别采取个体化的不同治疗方案。凡不符合B组治疗的患者均纳入A组治疗。

A组69例,占总数的57.5%。因为在术中可同时手术分离盆腔粘连,合并对侧输卵管慢性炎症者亦可同时行造口、通液等手术,对慢性输卵管炎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从而减少再次EP的概率,同时给予MTX局部化疗,术后应用中药辅助治疗。能抑制残留滋养细胞生长,破坏绒毛,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再次同侧EP的发生,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7,8]。但手术操作对患侧输卵管可能造成一定损伤,因此,手术要精细,减少对输卵管的损伤,盆腔留置防粘连药物等[5]。本组69例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无持续EP者,内宫内妊娠43例,占62.3%,重复EP 6例,占8.7%。

B组51例,占总数的42.5%,成功率占94.1%。B组患者均采用MTX肌内注射,用量按50 mg/m2给药,同时给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3 d。用药后第4、7日分别监测血β-HCG浓度。如果β-HCG下降<15%或反而反升则需重复给药一次。于第7天开始并配合中药,如丹黄祛瘀、大黄蛰虫胶囊等活血化瘀、杀胚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EP病灶吸收。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者为成功。本组51例中,成功48例,中转的手术3例,成功率为94.1%。随访3年,无持续EP者,内宫内妊娠31例,占60.8%,重复EP 5例,占9.8%。应用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EP会出现重复用药、血β-HCG的反弹、剥离痛[1]。因此需严格掌握好指征,密切观察及监测病情变化,并要有耐心、信心,以期能达到疗效安全、有效、无创的效果。

目前所用的物药MTX通过干扰滋养细胞DNA合成,使滋养细胞生长受阻,以致胚胎萎缩死亡,可起到杀死胚胎的作用,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2]。而米非司酮,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孕酮受体,拮抗孕酮活性,是孕激素拮抗剂,从而达到阻断孕酮的生理作用,使胚胎发育受阻继而杀死胚胎和滋养细胞,对输卵管的正常组织无破坏作用,能保持其完整性[6]。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黄祛瘀、大黄蛰虫胶囊等杀胚药物,达到起效快,疗效高于单一用药,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EP病灶吸收[5]。本组资料成功率高、重复用药率低,主要与选择对象血β-HCG<2000 IU/L有关,因血β-HCG>2000 IU/L患者,需第2次注射MTX的者增多。

EP治疗方法要因人而异,诊断确立后根据病情、生理、生育要求,选择能达到最好的预后和风险最小的治疗方法。手术保守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是目前能保留生育能力的疗法[8]。A组在术中采用小剂量MTX预防持续性EP发生,用活血化瘀中药灌肠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成功率100%,与张萍报道成功率98.27%相似[9]。从目前看是该法治疗EP是可靠有效的。B组采用MTX、米非司酮联合并加用中药治疗提高EP治疗成功率和宫内妊娠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似,两组成功率、宫内妊娠率及重复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间相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于有不孕病史、盆腔炎症病史者手术可同时对盆腔病变进行诊断及相应治疗,多倾向手术治疗,而初次妊娠者减少手术带来对输卵管损伤或盆腔手术后粘连并发症,多倾向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刘芳.异位妊娠5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68-70.

[2]王红英.血清人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孕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4):361-362.

[3]谢峰,姜萍.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0):17-19.

[4]庞翠红.早期妊娠血清孕酮与妊娠结局的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2):41-42.

[5]吴丽丽.447例异位妊娠治疗方法临床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3):253-254.

[6]Crochet P,Agostini A.Days after a single dose of methotrexate forprognostic value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levels 4 ectopicpregnancy[J].BJOG,2012,119(4):506.

[7]张金芝,李淑敏.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及特点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9,25(4):425-427.

[8]丁丽吴凡.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6):71-72.

[9]张萍.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8例[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31-32.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2

1、预防肠梗阻,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会引起肠梗阻。饱食后不要剧烈运动,以避免发生肠扭转。发生肠梗阻后,即使在缓解期,也不要吃较硬的食物,最好以半流饮食为主。

2、老年人应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少吃肉。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黄豆芽、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食。要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因为老人牙齿衰老、脱落,易造成咀嚼不全,食物易形成团块阻塞肠腔。同时老年人要防治便秘,平时应多活动、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粪便软化,预防肠梗阻。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3

【关键词】胃溃疡;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24-02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大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三十到五十的人群,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的影响下,胃溃疡呈大出了规模爆发的趋势。已有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80%的白领患有不同程度的胃溃疡。胃溃疡的危害极大,长期拖延可致癌,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然而保守治疗的疗效和易复发性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64例胃溃疡病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经胃镜、钡餐等检查确诊,溃疡数目1~3个, 溃疡直径为4~20 mm不等。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 手术治疗组32 例, 男21 例, 女11 例, 年龄35~64岁, 平均(44.6±16.3)岁, Johnsen/Csendes 分型:Ⅰ型 23 例,Ⅱ型 6 例,Ⅲ型3例;保守治疗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 33~67 岁,平均 (47.3±15.1) 岁,Johnsen/Csendes 分型:Ⅰ型24 例,Ⅱ型5 例, Ⅲ型3 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 Johnsen/Csendes 分型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治疗组采取手术治疗即行Billroth Ⅰ式对胃部分切除。其中Ⅰ型患者,将胃的远端切除,对幽门保留,缝合胃小弯侧双层, 吻合大弯侧与十二指肠, 并与十二指肠残端重建消化道;Ⅱ型患者, 将胃的远端大部分切除, 切除量大于65%, 选择屈氏韧带以远 10到15 cm 处空肠,吻合结肠与残胃, 与空肠重建消化道,对肠系膜间隙适当关闭;Ⅲ型患者,切除胃远端大部分,在术中对切片活检,排除恶性溃疡。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即内科治疗,对胃溃疡患者均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及酸中毒、止血、输血等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可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通过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溃疡面明显缩小;有效指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溃疡面有所缩小;无效指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溃疡面没有缩小甚至有所扩大。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 用显效、有效和无效来判断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1.4对患者的电话随访

对胃溃疡患者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均电话随访,记录上腹饱满、幽门梗阻、出血、穿孔、疼痛、癌变及复发等的情况。

2 对比结果

2.1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根据实验统计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2.2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根据实验统计结果,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38%, 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3.75%, 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 (P<0.05)。

2.3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根据对所有观察患者治疗半年后的随访结果统计,手术治疗组复发率为12.50%,保守治疗组复发率为 21.88%,手术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胃溃疡的癌变率在2%左右。胃溃疡发病机制目前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理论是天平学说,即当黏膜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处于平衡状态时,黏膜是正常的,当攻击因子大于保护因子时,黏膜正常的防御功能被破坏,进而出现病理性改变。目前,我国胃溃疡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胃溃疡患者多采用的保守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或者是出现胃穿孔之后,才给予手术治疗,这样的做法将会延误了治疗时机,降级了预后,增加了病死率。事实证明,通过给予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全除了感染现象,其他并发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采用Billroth I 式, 手术操作简单。I 型胃溃疡, 胃部远端切除, 吻合后的残胃与十二指肠残端, 接近正常胃肠道,比较符合生理解剖,因此术后少发并发症。Ⅱ型胃溃疡,胃部远端大部分切除, 可降低术后胃溃疡的复发。随着对胃溃疡发生机制的不断研究,其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等强效抑酸剂可缓解胃溃疡的临床症状,抗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目前尽管内科保守治疗胃溃疡已取得较快进展, 但对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癌变率、高复发率问题,仍是较大难题。因此, 针对胃溃疡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通过临床观察统计, 對胃溃疡的治疗采用手术治疗,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高于保守对照组, 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相吻合。因此,采用手术办法治疗胃溃疡具有明显优势, 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4 结语

根据以上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只要能够正确的掌握患者的身体实际状况和患病的情况及类型,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制定医疗计划时根据病人的类型选择好正确的手术方式,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胃溃疡的治疗是非常有效果的,其治愈率要远远高于通过保守治疗的患者。因此,相关的医疗人员应尽量推广对胃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白东莉,例胃溃疡胃镜检查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产科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06例,年龄19~41岁、平均(27.4±5.2)岁。已婚79例。已育55例。不良孕产史44例。孕次1~4次,平均(2.1±1.6)次。产次1~3次,平均(1.1±0.2)次。腹部手术史49例。停经天数56~184 d、平均(88±21)d。最终诊断为输卵管异位妊娠91例,其中左侧46例、右侧45例,宫角妊娠10例、瘢痕妊娠5例。纳入标准:1符合保守治疗指征,无腹腔大出血表现,B超声未见盆腔积液,未发生输卵管破裂,生命体征平稳;2保守治疗相对指征,HCG 4000~6000 IU/L,包括直径4 cm以上;3无药物禁忌证;4临床确诊,无误漏诊;5知情同意;6未合并其他类型可影响研究基本,如卵巢囊肿。在告知患者保守或手术治疗利弊后,其中选择药物保守治疗57例纳入保守组,选择手术治疗49例纳入手术组,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异位妊娠部位、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保守组:

米非司酮片,200毫克/次,口服,用药前禁食2 h,用药后禁食2 h,连用3 d,第3日双臀深部肌肉注射MTX,50 mg/m2,同时口服宫外孕方剂。阴道出血较长者,输注红细胞悬液。1周后,复查血β-HCG水平,复查超声,血β-HCG降幅>20%,且包块缩小,酌情延长1个疗程,若血β-HCG降幅<20%,或包块缩小效果不理想,需进行第2个疗程,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

1.2.2 手术组:

据患者生育需求,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切开术34例,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15例。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标准三孔操作。若保留输卵管,在突出部位纵行切开,或扩大原破口,抓钳取出妊娠物、血管,冲洗切口,电凝止血,在输卵管系膜处注射甲氨蝶呤20 mg,若切除输卵管,则电凝输卵管峡部,离断,术后随访。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1周后,血β-HCG水平,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费用。

1.4 疗效判定。

1治愈: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表现消失,B超声提示孕囊包块消失,血β-HCG转归;2失败:阴道流血增多,血β-HCG上升,或B超声提示孕囊增大或血流仍较丰富,或行子宫切除治疗,若为保守治疗转手术治疗则一律视为失败。

1.3统计学处理:WINDOWS EXCEL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进行计算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 结果

保守组成功52例,5例失败,手术组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子宫切除术,保守组失败率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输卵管通畅66.0%(33/50),低于手术组94.1%(3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保守组:无效5例分别在治疗第1、5、11、12、13天,腹痛加剧,阴道出血增多,1例见盆腔积液,怀疑为孕囊破裂转为手术治疗,均为输卵管切除术。有效52例中,1个疗程11例、2个疗程41例。34例患者出血β-HCG一过性升高,17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阵发性腹痛加剧,1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但B超声显示未见孕囊破裂,对症处理后好转。

手术组:所有患者治疗后,2 d复查血β-HCG均显著下降,未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组治疗后1周β-HCG、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低于保守组,手术组治疗费用高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孕8周以上但未破裂患者保守或手术治疗尚无明确定论,从此次研究来看,手术治疗疗效更确切,可有效避免孕囊破裂,降低输卵管切除风险,这一点对于有生育需要患者非常重要,而保守治疗成功率虽可达90.35%,但一旦失败孕囊破裂多需行输卵管切除术。此外,手术可有效疏通输卵管,合并处理输卵管堵塞、弯曲,有助于预防异位异位妊娠复发,研究中手术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达94.1%(32/34),高于保守组66.0%(33/50)。保守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可避免手术创伤。

西医治疗异位妊娠疗较较好,妊娠终止率高,但更适用于无明显下腹痛、无阴道出血、无孕囊破裂,以及生命体征平稳、无大量宫腔出血者患者。临床上,常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部分医院还以5-氟尿嘧啶(5-FU)、氯化钠治疗。甲氨蝶呤杀胚效果较强,米非司酮有助于软化宫颈,助孕囊排除。近年来,有部分医院以超声引导下局部给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过程中孕囊破裂风险[2]。保守治疗还常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常用宫外孕Ⅰ~Ⅱ号,常用药物包括丹参、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药物,党参、黄芪等补气血虚药物,此外,有报道称全蝎、蜈蚣也具有一定杀胚效果。但目前,许多医院以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运用中医方剂时不注重辩证。一项Meta分析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总有效率、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较西药组有比较优势[3]。

综上所述,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各有优劣,需据患者需要、孕囊破裂风险、医院应急水平选择合适的疗法。

参考文献

[1]李艳娟.宫外孕Ⅱ号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109-110.

[2]董毅,黄子娇.急诊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03-1405

肱骨上端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篇5

①骨折后对病情的不了解,想要摆脱外固定带来的限制,想要早日康复,故要向患者耐心说明治疗的目的及必要性、重要性,让其知道固定的具体时限,患者才能静心配合各种治疗。

②骨折后应选择富含钙、磷、钾、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鱼、瘦肉、贝类、豆制品等。老年人应更加注意高钙、丰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另外不能持续用某种方法悬吊或固定治疗,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都应下床适当活动,活动量以自身感觉能承受为准。

③患处在伤后2-3日属肿胀高峰期,可先行冷敷,减少渗出。3日以后可行热敷,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改善静脉回流,并适度做患肢远端握掌、伸指练习,达消肿目的。局部疼痛多因体位及固定物松脱,骨折位再次移动所致,故只要通过调节患肢摆放在体位与外固定物的位置来缓解疼痛,再移位的骨折需重新复位固定,治疗3-6周后复查x线见骨折位置良好,局部肿痛缓解,即开始渐进行肩部耸肩,前屈后伸,与环转肩内外收,肩上举等功能锻炼,防止因粘连引起冷凝症(肩)。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6

关键词: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12-0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典型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消化道癥状常见有恶心?呕吐等,伴压痛或反跳痛,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尽快采取手术治疗[1]?为了进一步研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9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发病时间均在3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均给予超声检查,阑尾肿胀轻,管壁及横切面呈连续性靶环状,阑尾纵切面呈现出管状回声,腔管内没有液性暗区出现?中性粒细胞0.7-0.9,白细胞计数(10-20)×109/L?临床有49例患者体温在38℃以上,占50.52%,有23例患者体温在37℃以下,占23.71%,另外25例患者体温在37-38℃,占25.77%;有78例患者临床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占80.41%;有69例患者存在转移性右下腹痛,占71.13%;有54例患者临床有压痛感或反跳痛,占55.67%?其中,A组48例,B组49例?A组中有35例男性患者,占72.92%,女性患者13例,占27.08%;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最大的患者65岁,年龄平均为(31.54±2.97)岁;B组4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占65.31%,女性患者17例,占34.69%;最小的患者15岁,最大的患者63岁,年龄平均为(30.33±3.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的48例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加有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注射液的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次/日,给予24小时持续心电监测,全身支持疗法?B组的49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实施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手术后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全身支持疗法,禁饮食,应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1.3 治愈标准

右下腹无压痛和反跳痛,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随访A组有5例复发,复发最快时间15天,复发后经过采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痊愈?B组没有出现手术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病例,以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最快时间?复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检验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A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最快活动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复发时间较B组均有明显差异,B组有明显优势,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手术治疗是主流认识,特别是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是首选,这已经是共识[2]?然而,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看法认为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果有复发或症状加剧,再考虑手术治疗,理由如下:(1)鉴于许多患者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而带来的恐惧感而拒绝手术,这些患者强烈要求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在此情形下,医院应从患者角度出发,理应先采用保守治疗[3] ;(2)从现实情况来看,手术费用较保守治疗费用要高,目前在基层医疗单位,来看病的普通群众出于经济性考虑,也宁可先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只作为保守治疗失效的替补手段[4];(3)实践也证明,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也取得一定的效果,有部分病例因此痊愈,因此,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先采取保守治疗也是有实践基础的?

本研究分别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实施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但是,保守治疗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医疗单位仍发挥着治疗作用,因此,治疗方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长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岩.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0(25):265-266.

[2] 徐托,张尚文,伍世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炎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2,18(30):50.

[3] 黄青红.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5):83-84.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7

关键词: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为临床一类常见性病症, 肱骨近端骨折主要指颈部与其上部位骨折, 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1],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其治疗原则为坚强固定、正确复位, 同时进行适当的早期功能训练。本文主要就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展开分析讨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 我院骨伤科所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28例;年龄19~71 (58.2±3.5) 岁;病程在1~10 (4.1±0.5) d。29例为左侧骨折, 51例为右侧骨折。致伤原因:62例交通事故, 12例跌伤, 4例坠落伤, 2例其他。根据Neer分型:43例为Ⅱ型, 31例Ⅲ型, 6例Ⅳ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保守组40例患者给予手法复位保守治疗, 手术组40例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保守组:根据致伤原因采取对应的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对于外展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而言, 给予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法整复, 并以超肩关节夹板予以固定;对于内收型, 其治疗原则和外展型类似, 而手法与固定形式反之。

手术组:给予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 使其保持仰卧位;垫高伤肩, 沿锁骨外1/3从肩锁关节向内, 至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 再转向外下延伸, 开一12~14cm左右的弧形切口。将皮肤和皮肤组织以及深筋膜切开, 将胸大肌与三头肌分离后保护头静脉, 将三角肌向外牵开, 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暴露。将局部的淤血块清除, 同时确定骨折两端部位。术者在助手持续牵引伤肢的情况下进行骨折端的复位, 待其复位相对稳定后再以钢板或螺丝钉进行固定。最后将伤口洗净并给予负压引流。术后7d, 若伤口恢复良好, 则可进行适量的早期恢复训练, 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并根据愈合情况将内固定物适时取出。

1.3 疗效评判标准

以Constant ̄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 标准[2]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判, 总分100分, 其中包括40分的肩关节活动范围、25分的力量、20分的日常活动、15分的疼痛。优:得分90~100;良:得分80~89;可:得分70~79;差得分<70。

骨折端的对位恢复效果以X线分级[3]。优:骨折达到解剖对位;良:骨折端错位较小, 成角小于10°;可:骨折端成角<15°;差:骨折端错位较大, 成角>15°即为。总有效率= (优+良+可)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保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比较两组差异不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注:与保守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骨折端对位恢复情况比较

手术组患者骨折端的对位恢复总有效率为92.5%, 保守组患者骨折端的对位恢复总有效率为82.5%,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详见表2。

注:与保守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作为一类常见性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4%~5%[4]。由于肱骨近端由头部和大小结节等部位构成, 大量网状松质骨骨小梁充斥其中, 致使骨折的发生率很高。临床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常采取理想复位的原则, 即维持骨折端的稳定, 使肱骨头血液循环供应充足, 同时进行早期的恢复性训练。当骨折相对稳定或骨折位移不大时, 常采取手法复位保守治疗, 而当骨折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或骨折位移较大时, 则以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牵引复位固定、外展架固定、超肩关节夹板固定等。多数学者研究表明, 成角畸形超过45°或部分错位超过1cm的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应采取保守治疗[5]。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 成角畸形小于45°、部分错位小于1cm的小位移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亦可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关键是将位移的干骺端骨块与肱骨头以及结节骨块进行复位内固定, 使肩袖恢复原位, 不会造成由于其他周边软组组的剥离而引起的肱骨头血液循环损伤, 同时保证肩外展时骨折与肩峰不存在相互抵触的现象[6]。相对保守治疗而言, 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组织的损伤较大, 且会对局部的血运造成明显损害, 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但作为临床常用方法, 其损伤和并发症也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是一种见效快, 疗效确切的方法。

本研究中, 保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比较两组差异不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组患者骨折端的对位恢复总有效率为92.5%, 保守组患者骨折端的对位恢复总有效率为82.5%,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提示,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确切, 保守治疗适用于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适用于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 且更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加速患者早期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汪正宇, 徐祝军, 胡旭峰, 等.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20例:与7例保守治疗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22) :4150-4154.

[2]范震波, 胡汉生, 李穗, 等.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J].广东医学, 2012, 33 (10) :1445-1447.

[3]沙宪辉, 王冬, 李娜, 等.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0) :51-53.

[4]陈波涛, 丁勇, 解庆琪, 等.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经尺骨鹰嘴截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32 (7) :110-114.

[5]陈波涛, 刘振宇, 丁勇, 等.老年患者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17 (12) :1080-1083.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90例, 男50例, 女40例, 年龄23~52 (43.6±4.2) 岁。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制定的肱骨骨折的诊断标准[3];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肱骨骨折。骨折类型:Ⅰ型30例, Ⅱ型20例, Ⅲ型34例, Ⅳ型6例。致伤因素:跌扑伤30例, 高处坠落22例, 交通意外3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23~52 (43.6±4.1) 岁;骨折类型:Ⅰ型15例, Ⅱ型10例, Ⅲ型17例, Ⅳ型3例。致伤因素:跌扑伤15例, 高处坠落11例, 交通意外19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23~52 (43.5±4.2) 岁;骨折类型:Ⅰ型15例, Ⅱ型10例, Ⅲ型17例, Ⅳ型3例。致伤因素:跌扑伤15例, 高处坠落11例, 交通意外19例;均为单一闭合性骨折;骨折前患侧关节可正常活动。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多发性开放骨折;病理性骨折。两组性别、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大体一致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行臂丛神经麻醉, 伤肩垫高, 顺锁骨外1/3由肩锁关节向内至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 转向外下延伸, 弧形切口12~14cm, 逐层切开, 分离三角肌与胸大肌后, 向外牵拉三角肌, 可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尽量将局部淤血块清除, 确定骨折两端部位。在助手持续牵引上肢情况下操作者复位骨折端, 复位平稳后予以螺丝钉或钢丝固定。洗净伤口, 负压引流。术后1周如切口恢复较佳, 可予以早期适度训练恢复, X线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对照组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 外展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局麻后予以手法整复, 超肩关节夹板固定;内收型治疗原则与外展型相似, 手法与固定形式相反。

1.3 观察指标

随访3个月,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日常生活等各项评分。

1.4 疗效标准[4]

疗效参照Murley及Constant标准评估:项目包括骨折端对位、肌力恢复情况、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情况等指标, 共100分[4]。骨折端对位40分, 关节疼痛15分, 肌力情况25分, 日常生活情况20分。优:骨折完全愈合, 骨折完全达到解剖对位, 评分90~100分;良:评分80~89分, 骨折端成角<10°;可:评分70~79分, 骨折端成角低于15°;差:骨折端成角>15°, 评分低于70分。将优、良归为临床有效[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8.0软件系统处理,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取χ2或t检验,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7%, 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的评估比较

术后随访3个月, 研究组的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接近盂肱关节, 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极易引起冻结肩, 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保持肩关节一定的活动度。肱骨近端骨折后二头肌间沟移位, 骨性解剖结构改变, 肩袖功能紊乱, 骨折后周围血运受到影响, 造成肱骨头坏死等诸多问题。对于肱骨骨折的治疗, 1970年由Neer[5]提出Nee分类及肱骨骨折四部分骨折分类标准, 根据骨折移位骨块的数量分为四部分, 无移位骨折为临床一部分骨折, 临床治疗通常趋向于保守治疗, 安智全等[6]采用保守法治疗108例一部分骨折病人, 优良率为77%, 但同时指出, 若外固定时间过长或功能锻炼缺乏, 则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因此应重视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国内外学对于二、三部分骨折的治疗建议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目的是恢复肩袖正常的生理功能、恢复盂肱关节的对应关系, 从而为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手术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粉碎程度、骨质状态及肩袖的完整性。对: (1) 无移位骨折:将患肢悬吊2~3w, 待疼痛感消失或明显减轻时开始关节功能锻炼; (2) 外展型骨折:对于畸形角度不大且有嵌插的骨折患者无需复位, 悬吊患肢2~3周后行关节功能锻炼;无嵌插的骨折以手法复位, 固定3~4周后行关节功能活动[7]; (3) 内收型骨折:有移位者皆应采取手法及切开的方式进行复位并加以固定。骨折不必绝对解剖复位, 但对于大结节骨折需要解剖复位, 以保证肩峰下间隙与肩袖功能的正常, 术中减少手术操作对骨折区血供的影响, 注意保护软组织。少数四部分骨折, 内固定、切开复位的手术难度较大, 且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多数学者主张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杨吉青等[8]探究四部分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 通过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结果发现二者的满意度分别为80%、30%。因此对于四部分骨折, 尤其是切开复位困难的年龄较大且伴骨折疏松患者, 可首选人工关节置换术, 术后配合功能锻炼, 疗效明显。

本研究对肱骨骨折进行手术及保守治疗,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3%,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随访3个月, 研究组的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陈坤壮等[9]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疗法的关键是复位内固定移位的干骺端骨块、结节骨块、肱骨头, 恢复肩袖原位, 避免因其他临近软组织剥离导致肱骨头血液循环受损, 确保肩外展时肩峰与骨折避免相互抵触, 与保守治疗法相比, 手术切口内固定法是对组织的损伤较大, 但可促进骨折迅速康复的方法[10]。综上所述, 肱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探析肱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异。入选肱骨骨折患者9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进行手术切开内固定疗法, 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 随访3个月,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及日常生活等。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随访3个月, 研究组骨折端对位、关节疼痛、肌力况及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肱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保守治疗,肱骨骨折

参考文献

[1]韦胜旺, 赵友明, 杨杰, 等.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2, 33 (2) :169-170.

[2]陈志宏.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23) :122-123.

[3]邵基新.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19 (6) :174-175.

[4]刘军.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9 (23) :113-114.

[5]冯浩, 罗兵.肱骨骨折骨不愈合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3 (15) :169-170.

[6]安智全, 何小健, 尹纪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15) :121-122.

[7]高峰.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对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3 (10) :174-176.

[8]杨吉青, 尚希福, 江和明, 等.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1, 11 (4) :134-136.

[9]陈坤壮, 蔡立雄, 温建强, 等.通用型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 (10) :1377-1379.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9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Ⅰ期切开引流术,保守治疗

阑尾周围脓肿一直以来多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 但常存在住院时间长, 愈后易复发, 需再次手术治疗等缺点。近几年, 对阑尾周围脓肿的Ⅰ期手术治疗逐渐得到重视, Ⅰ期手术, 且不同方式的Ⅰ期手术与保守治疗的选择尚存争议。比较我院近年来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 分析其临床优势与不足。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阑尾周围脓肿住院患者68例, 有急性阑尾炎病史, 发病时间大于72 h, 腹部CT或B超提示下腹部包块, 证实为蜂窝织炎或脓肿[1];男41例, 女27例;年龄18~70岁, 平均 (39.6±28.1) 岁。病程3~7 d, 平均5 d。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 保守治疗组27例, 男15例, 女12例;Ⅰ期切开引流术组10例, 男6例, 女4例;Ⅰ期阑尾切除组31例, 男20例, 女11例。三组一般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同时手术组立即准备手术。①保守治疗组采用三代头孢类联合抗厌氧菌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7~14 d。对于脓肿直径>3 cm、病情稳定、感染中毒症状较轻的患者, 采用B超定位下或直接扪及包块后, 经皮空针穿刺治疗。隔日一次或根据B超提示脓肿大小再次穿刺抽脓, 直至不易抽出脓液。注意无菌操作;②Ⅰ期切开引流术组:经右下腹麦氏切口行脓肿冲洗引流术, 术中吸尽脓液后用甲硝唑液溶液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用纱布将腹腔液体吸干净, 右下腹壁另开口置烟卷引流, 缝合切口, 甲硝唑加丁胺卡那霉素冲洗、浸泡。根据引流情况3~7 d拔除引流管;③取麦氏切口16例, 右下腹直切口15例, 打开脓腔吸尽脓液, 清除坏死阑尾及其他坏死组织, 清除粪石等脓腔异物。根据手术情况, 行单纯阑尾根部结扎或加缝扎, 阑尾根部结扎+荷包缝合包埋或全层缝合肓肠壁。阑尾切除后再次清理脓腔, 用0.5%甲硝唑溶液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放置腹腔引流14例。手术治疗组术后继续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术后疗效、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价

保守治疗组治愈20例 (74.1%) , I期切开引流术组治愈7例 (70.0%) , Ⅰ期阑尾切除组治愈31例 (100%) 。保守治疗组及I期切开引流术组未治愈患者均转手术治疗后治愈。无死亡病例。

2.2 三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1。

三组比较, Ⅰ期阑尾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与I期切开引流术组 (P<0.05) 。

2.3 平均住院天数

保守治疗组与I期切开引流术组及Ⅰ期阑尾切除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 (13±4.8) d, (15±5.9) d, (9±3.1) d, Ⅰ期阑尾切除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传统治疗观点认为, 脓肿形成是炎症局限的表现, 保守治疗的治愈率很高, 阑尾周围脓肿导致组织炎症水肿和广泛粘连, 不易分离和寻找阑尾, 手术操作困难且危险, 手术有可能破坏机体已经建立起来的使炎症局限的屏障, 导致炎症扩散;保守治疗可使症状稳定或有治愈的可能, 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痛苦;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本组资料表明, 保守治疗及引流均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 有研究表明, I期手术切除阑尾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赵玉东[2]对635例病例行I期阑尾切除引流术资料作回顾分析, 635例全部治愈, 伤口甲级愈合的95.9%, 切口感染4.10%, 术后无一例发生肠瘘, 腹腔脓肿, 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 采用保守治疗治愈。表明阑尾周围脓肿采取I期手术切除阑尾, 引流脓肿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避免复发和阑尾周围炎症肿块以及脓肿引起并发症。

急性阑尾周围脓肿不是I期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 注意术后护理, 能及早控制炎症、缩短病程。Ⅰ期阑尾切除且可以避免复发及二期手术,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王子卫, 韩文妙.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与治疗.腹部外科, 2002, 15 (5) :264-265.

肱骨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选择探讨 篇10

关键词:骨折,肱骨近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骨科所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60例) 。诊断标准 (参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例均表现为骨折的特征如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等。同时X线检查显示骨折亦是诊断的直接佐证之一。

本研究共收集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各30例。同时在病例的选择上为确保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可比性, 注意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的骨折分型上的组间均衡性。影响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处于均衡状态。经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诊断、依据受伤机制的骨折分型等方面,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保守治疗组

在选择手法复位时, 因手法是逆着损伤机制进行, 因此笔者选择按受伤机制的进行的分类方法。在手法复位时, 依其受伤机制, 按外展型、内收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法复位。①外展型骨折移位明显肱骨近端骨折在局麻下行手法整复, 超肩关节夹板固定。②内收型骨折治疗原则与外展型相同, 手法及固定形式相反。

1.2.2 手术治疗组

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在高位臂丛麻醉下, 患者仰卧位, 伤肩垫高, 自肩锁关节前下方沿锁骨外1/3向内到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 转向外下延伸。作弧形切口, 长约12~14 cm, 切开皮肤、皮组织和深筋膜, 在三头肌和胸大肌之间分离, 保护头静脉, 将三角肌向外牵开, 即显露肱二头肌长头肌腿。术后用外展架将伤肤固定于外展60°~70°, 前屈35°~40°[1], 术后在伤肢无痛的情况下, 即开始伤肢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1~2 d后拔去负压引流, 10~14 d后拆除缝线, 4~6周拆除外展架。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eonstant和Muriey[2]肩关节评分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 (由骨科医师完成查体) 、力量三部分进行评分, 按总分评定治疗效果。优:骨折愈合, 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低于70分。

从x光片上测量骨折端的位置情况分级:优:骨折达解剖对位;良:骨折端错位在SMM以内, 骨折端成角在10°以内;可:骨折端错位在ICM以内, 骨折端成角在15°以内;差:骨折端错位大于ICM, 骨折端成角大于15°。

2结果

2.1 患者日常生活评分情况见表1。

2.2 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情况见表2。

2.3 患者力量评分情况见表3。

注:经χ2检验, 两组日常生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保守治疗组在日常生活的改善方面较手术组为优。

2.4 骨折端对位情况评分见表4。

2.5 总体疗效评价情况见表5。

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就评分绝对值而言, 保守组较手术组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高, 但是经χ2检验, 两者在肩关节活动分类评分上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本临床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通过治疗后的随访 (一年以上) , 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和Mu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根据患者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合治疗前影像学等资料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发现两种治疗方法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保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肩关节疼痛的恢复, 日常生活的恢复上有较明显优势, 且远期疗效较好, 并发症少。

注:经χ2检验, 两组平均力量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张磊, 杨海涛, 曹前来, 等.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728-731.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生育年龄的常见病,且易复发。因而,研究如何降低保守性手术后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孕三烯酮的临床应用,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又多了一条新途径。本院对34例行保守性手术后患者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住院行保守性手术(即保留生育机能的手术)患者62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1岁。62例中有人流史48例,不孕症13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腰骶部坠痛、月经过多、性交痛等症状。盆腔检查可扪及包块或结节,B超均证实盆腔包块。所有病例查血、尿常规正常,心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全部患者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分为两组,按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拟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进行分期,两组R-AFS分期及一般临床特征没明显差异。治疗组34例术后1周开始辅以孕三烯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每次2.5mg,每周2次,连续3~4月为1疗程。对有生育要求者,治疗3个月后停药,嘱其尽快怀孕。对照组28例术后未加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每月复诊,主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情况,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随诊4次。复诊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妇科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

1.3 疗效判断: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盆腔发现包块或痛性结节等4项指标,全部消失为症状控制良好,而出现任何一项为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

2.1 疗效:治疗组31例术后复查中,痛经、性交痛等症状缓解迅速,多在用药6~8周后出现闭经,停药1个月左右月经复潮。盆腔检查:子宫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宫旁、附件未及结节,无触痛,B超示盆腔内未见异常。至手术后1年,仅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痛经和非经期下腹坠痛,B超未提示盆腔包块,症状控制率达91.18%,复发率8.82%。对照组28例术后症状控制良好18例,复发患者共9例,7例出现非经期下腹痛,B超证实盆腔包块2例,症状控制率64.29%,复发率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2.2 副作用:孕三烯酮组5例肝功能损害,为肝转移酶轻度升高,配合护肝药物治疗可恢复正常, 其余副反应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潮热、轻微唑疮等;但因疗程短,尚可耐受,且停药后症状即可缓解。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可发生远处转移、种植[1]。该病又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且易复发。目前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与联合治疗,对年轻患者多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而行保守性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达约50%[2]。术中常见病灶与附件、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紧密粘连,分离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破裂,以致术中病灶难以彻底清除。这可能是术后易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治疗上除控制症状外,还应预防其复发。药物治疗使异位病灶发生坏死吸收,控制术后残存病灶,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3]。

孕三烯酮是三烯类合成激素,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具有双重机制,有复杂的激素和抗激素特征,还可抑制垂体FSH与LH的分泌,从而降低人体自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同时,孕三烯酮与孕激素的受体(PR)结合力极强,也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而对雌激素受体(ER)的作用甚微。由于它具有抗雌激素、抗孕激素和抗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因而可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孕三烯酮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术前、术后的辅助用药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有作者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症状改善率达88%,复发率6%[4]。本文以孕三烯酮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的辅助用药,随访1年,症状控制率达91.18%,复发率8.82%,明显降低了复发率,不良反应少,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但由于本资料病例不多,且随访时间短,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361

[2] 郎景和.妇科手术笔记[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99

[3] 邵方,王劲红,王雅萍,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辅助治疗临床观察[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8):621

[4] 王开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辅助治疗临床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3):228-229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篇12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 男性30例, 女性14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72岁。伤情:单纯肩胛骨骨折3例, 合并胸腔脏器损伤及肋骨骨折者38例, 合并肝脾挫裂伤15例, 脑外伤9例, 下颈椎椎体折脱位3例, 肱骨骨折3例, 肱骨髁间骨折、锁骨骨折各1例。肩胛骨骨折分类情况;体部骨折26例, 盂窝骨折8例, 盂缘骨折4例, 肩峰骨折3例, 肩胛冈骨折2例, 外科颈骨折1例。受伤情况:交通事故撞伤20例, 砖墙倒塌及空中坠落物砸伤15例, 坠落跌伤7例, 刀刺伤2例。经保守治疗36例。其余8例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取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置于上肢手术架上, 手术均采用肩关节后侧入路:切口自肩峰外侧沿肩胛冈走向切开直至肩胛冈内侧, 切口可以在肩峰端向远端中线延伸2.5cm。切开皮肤、皮下后潜行游离皮瓣, 充分显露三角肌后头及中头部分。将三角肌自肩胛冈剥离向下方牵开, 显露三角肌下方的冈下肌及小圆肌。自二肌间隙进行分离后分别将冈下肌、小圆肌向上、下方向牵开, 这样就可以显露后方的肩关节囊, 将其切开后沿肩胛盂颈向下剥离, 可以充分暴露肩胛盂、颈、肩胛骨外侧缘以及肩胛体大部分。可以进行骨折的相关处理, 如果骨折需要处理肩胛冈基底部显露比较困难时, 可以在距离肱骨大结节后方2.5cm处冈下肌腱性部分将其离断或者部分离断, 向内侧翻开即可获得良好的暴露。

2 结果

保守治疗36例, 骨折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无遗留疼痛症状者。手术者除1例盂窝骨折遗留轻度关节活动疼痛外, 其余均无不适, 活动良好。

3 讨论

由于肩胛骨周围有较多肌肉包绕, 故骨折较少见。从本组病例来看, 直接暴力是肩胛骨骨折的主要病因, 尤其见于体部骨折, 肩胛盂骨折少见。肩胛骨骨体较薄, 发生骨折后可以行内固定的地方比较少, Ⅰ、Ⅱ型骨折因为移位以及波及关节面比较少, 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对于Ⅲ~Ⅴ型骨折由于骨折波及范围比较广泛, 关节面移位, 骨折片之间分离在冠状面、矢状面都可以发生, 盂肱关节发生移位或者肱骨头脱位, 肩关节功能丧失, 采取保守治疗, 需要将肩关节制动3~4周后才开始指导功能锻炼, 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因为其生活要求较高, 肩关节功能丧失对生活质量影响大, 所以现在主张进行手术治疗。现在认为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指征如下。

(1) 体部骨折, 骨折片严重移位、突破关节囊, 影响肩关节活动。

(2) 盂缘骨折, 较大的盂缘骨折, 会遗留盂肱关节不稳定导致肩关节脱位。

(3) 盂窝骨折, 盂窝关节面呈阶梯状, 高低不平超过5mm, 伴肩关节半脱位, 或伴有上部悬吊复合体断裂, 或盂窝上下两部分分离。

(4) 解剖颈、外科颈骨折, 移位明显或同时伴有肩锁韧带的损伤或同侧的锁骨骨折。

(5) 严重移位的肩峰、肩胛冈骨折。

(6) 喙突骨折, 有神经血管束压迫症状。

笔者体会: (1) 应重视肩胛骨骨折分型, 对有移位的不稳定的肩胛骨骨折及伴有肩胛带损伤或神经血管损伤者应尽早手术, 以避免遗留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或凝结肩, 手术可以对移位的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内固定, 制动时间少, 可以减少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感, 有信心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 肩关节后入路可以解决绝大多数肩胛骨Ⅲ~Ⅴ型骨折, 只要有肩胛区清晰的解剖概念是不会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的; (3) 肩胛骨的固定点除了相关资料上推荐的喙突、外侧缘、肩胛冈基底以及肩胛颈以外, 还有肩胛冈可以选择, 因为该处相对较厚, 选择克氏针或者重建钢板固定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固定; (4) 术后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功能指导计划。总之, 后侧入路能够解决主要临床分型的几类肩胛骨骨折,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入路, 手术干预影响肩关节功能的Ⅲ~Ⅴ型肩胛骨骨折, 可以使骨折获得满意的复位以及牢靠的固定, 为患者功能锻炼、恢复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Kavanagh等也报道肩关节后侧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少, 疗效好, 骨折愈合快, 并推荐这一治疗方式。

另外, 笔者主张对于有肩胛骨Ⅲ~Ⅴ型骨折患者在手术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多发伤病情、年龄等情况进行科学的临床决策分析, 对于本身生存质量差以及肩关节功能要求不高的患者没有必要进行手术, 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565.

[2]卢世壁.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骨折分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4.

[3]Kligman M, Roffman M.Glenoid fossa fracture[M].Harefuah, 1997, 132 (8) :546.

上一篇:校园客户端下一篇:地域文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