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源大学生(共12篇)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1
大学并轨制度的实行、相对提高的学费和双向选择的分配趋向, 在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大学校园。农村生源大学生中的贫困生越来越多。经济上的贫困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即所谓心理贫困。本文所指的主要是农村生源泉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等一系列压力所导致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主要心理反映是:自卑与依赖, 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 自大与虚荣、妒忌等心理现问题。心理贫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 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任务。
1 导致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
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贫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这些因素的交叉影响在学生身上形成了几个难以解脱的矛盾。
1.1 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
这是大学生心理贫困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逐渐实行大学生缴费上学, 绝大多数大学又设在大中城市, 消费水平较高, 要顺利完成学业, 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不少农村生源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堪重负, 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同学之间消费上的相互攀比, 更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 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障碍和人格扭曲。
1.2 自尊与自卑的矛盾
自卑心和自尊感是贫困生的一对心理矛盾, 而且往往是自尊心越强, 自卑感也就越强。贫困生主要来自贫困地区, 家境较为贫寒, 同时由于教育条件落后而使自己在学习、生活、素质等方面往往不如别人,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从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然而, 贫困生又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 尊重满足与否所引起的情感反应非常强烈, 对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相当敏感, 老师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和平常的举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使他们感到压力。面对强大的压力, 贫困生往往会因此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心里的积郁和苦闷得不到正常的宣泄和释放, 心理问题越积越多, 甚至于到了无法摆脱的地步。
1.3 前途未卜与家庭期望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建立, 竞争机制的引入, 大学生不再由国家统包统分, 他们必须进入人才市场, 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 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 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现实明白地告诉他们, 大学毕业就等于“捧到”“铁饭碗”的美好生活已成为历史, 职业稳定感荡然无存, 而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艰难投资四年的希望将成为泡影。作为农村生源的贫困生, 他们上大学极不容易, 他们被倾注了父母甚至全村父老乡亲的厚望, 因而生怕自己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 无颜见“江东父老”。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 一旦受到挫折便会为此焦虑不安, 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甚至绝望而演变成心理疾病。
1.4 良好愿望与助贫方式不当的矛盾
对贫困生的各种资助工作, 本来是件好事, 资助者具有良好的愿望, 但是由于采取的方式不当, 使一些农村生源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 感到是在接受“施舍”, 挫伤了自尊心, 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2 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扶贫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量事实表明, 一个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很难在其它方面得到顺利发展。因此, 对于“双困生” (即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 的心理问题, 高校要给予高度关注, 做好其心理扶贫工作。但是, 在做好工作中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 讲究一定的技巧, 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或者事与愿违的结果。“双困生”的心理扶贫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物质支持是解决心理贫困的必然要求, 是心理工作的首要原则。邓小平同志说过, 只讲革命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是唯心主义。心理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所引起的, 满足贫困学生的经济需求是做好心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体系, 充分发挥其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拓宽勤工助学途径, 努力探索社会力量资助贫困生的途径和方法, 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同时, 物质问题的解决, 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消除心理问题, 甚至有的贫困生因接受了物质帮助而加重心理矛盾。因此, 在物质支持的基础上, 还必须进行精神鼓励。对经济困难学生, 在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同时, 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 使其树立理性观念, 坦然面对现实。
2.2 思想引导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这是心理扶贫工作的重要原则。思想与心理是既有区别, 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俄国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普列汉诺夫认为, 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基本形态, 它们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 是对社会存在自发的、不系统的反映形式。思想体系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 是对社会存在系统的、深刻的反映形式。因此, 思想与心理, 脱离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唯心主义。“双困生”问题, 既要进行思想教育, 又要加强心理辅导, 但以心理辅导为主, 因为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直接源泉和动力。通过思想教育, 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引导他们理智地、科学地直面挫折, 用坚强的意志克服暂时的困难。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 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增强自我意识与自信心, 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 提高心理素质。
2.3 他助与自助相结合
他助与自助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一方面, 心理扶贫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帮助;另一方面, 心理扶贫的效果, 还要靠受扶贫者的思想心理运动转化的实现。他助只是解决问题的外因, 而自助才是解决问题、矛盾的内因。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 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助人自助”,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双贫生”在接受他人物质、精神帮助的同时, 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作用, 把物质和精神变成自己的内在追求, 积极把握各种有利的机会, 克服自卑感和“等、靠、要”思想, 努力做到自力更生, 同时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修养、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塑造。
2.4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共同性的一面, 又有其个性的一面。只有科学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共性与个性, 才能掌握从一般到个别和从个别到一般的教育工作规律, 才能有针对性地和有成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和心理引导工作。因此, 要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以个别教育为主。集体教育, 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双困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其次,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创造条件, 最大限度让他们参与所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个别教育中,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 个性品格迥异, 不同的学生所遭遇的问题不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集体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个别教育要以个别谈心为主。
2.5 教育与体验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客体的关系, 首先是实践关系。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价值目标的推动下, 按照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 人的认识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因此, “双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一方面要依靠教育, 另一方面要靠实践体验。只有两者的结合, 才能使认识转化为行动, 情感得到升华, 情绪得以牢固控制。高校应当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健全人格, 克服心理矛盾的重要作用, 并为其实践体验积极创造条件。
总之, 大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 有赖于学校、老师、同学和学生自己以及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同时务必要贯彻上述基本原则,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摘要:导致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物质贫乏与现实需要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前途未卜与家庭期望的矛盾;良好愿望与助贫方式不当的矛盾。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扶贫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思想引导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他助与自助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教育与体验相结合。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贫困
参考文献
[1]龙晓东,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03 (5) .
[2]胡春光, 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2) .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2
农村生源毕业生回原籍落户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公安局、民政局、农业局(农委)、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现就切实做好未落实工作单位普通大中专院校(含技工学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回原籍落户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未落实工作单位普通大中专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是指1997年以来未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派遣到工作单位的大中专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以下简称“农村生源毕业生”)。
二、回原籍落户的农村生源毕业生仍属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村民的各项权利,履行各项村民义务。
三、农村生源毕业生可凭毕业证、《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以及迁入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回家庭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直接办理落户手续。公安派出所为其出具《落户证明书》(式样附后),由本人交本村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得拒绝接收。
四、农村生源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并办理就业手续后,应及时将户口迁往工作单位所在地。
五、本通知可以公告形式在省内城乡地区张贴。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3
【摘 要】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对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成因并探索提高农村生源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 普通工科院校 农村生源 学习困难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34-02
目前,在广西各普通工科院校就读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该部分学生较城市生源学生更明显地表现出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听、说方面。对此,本文试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对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并探索提高农村生源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一、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状调查
本文以广西普通工科学校农村生源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在英语学习困难具体表现及成因。为了研究方便,同时使课题更具有针对性,项目选取了广西科技大学2013级来自各学院100名农村生源非英语专业学生和40名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以及其他教师所任教的班级部分农村生源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英语水平摸底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问卷以电子问卷或纸质形式发放给研究对象,要求其如实作答。访谈采取“一对一”形式。英语水平摸底测试包括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考察。笔者根据所得出的结果,结合语言学及教育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提出相关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农村生源学生,在英语读、写、译方面成绩总体优于听、说方面成绩。读、写、译方面得分占总分的70%~75%但听力、口语得分在50%~60%,部分学生甚至表示听力根本听不懂,全靠猜来作答;非英语专业有个别学生放弃考口语。
二、成因分析
综合调查结果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造成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是导致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导致农村地区教育经费少、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薄弱等不利于农村学生学习的结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农村中学教学设施简陋,没有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设施。农村的师资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因为自身水平有限,课堂教学时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例偏低,学生缺少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英语语言环境,导致听力、口语水平差。习惯了汉语授课的学生,进入大学很难听懂课堂的英语授课,学习出现困难。
(二)地域客观条件影响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生源学生母语主要是其民族语言或方言,英语学习开始较晚。壮、苗、瑶族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认为,民族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尤其表现在口语方面。他们的口语带有方言味,甚至因为民族语言的原因,对某些音标很难正确发音。如壮族的学生,大多数无法正确对[t]、[d]和 [k]、[g]这两对清浊音进行正确发音。因为发音不准,担心别人笑话而不好意思开口,从而很少参与课堂口语活动,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哑巴英语”。
其次,广西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长没有能力为孩子配置电脑、学习机等学习用具,这样他们通过使用音频、视频资料学习英语的机会相对城市生源学生大大减少,家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广西高考中,英语听力所占比例不高,口语是自主选择的考试内容,不作为必考内容。因此,在广西高校的学生中,除了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参加高考英语口语考试。而工科院校开设的英语专业招生时文理兼收,对于英语口语要求不是太高。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 说过:“语言测试与教学是‘伙伴关系”。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包括积极和消极作用。在广西大多数农村高中学校,英语教学基本上以高考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因此教师注重教授学生语法、阅读、写作技能。分数比例较低的听力、可以自主选择考的口语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是造成学生听力、口语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在大学,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且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分数比例骤增到35%,教师会在大学英语课堂大幅度增加听、说内容,加强听、说训练,而且要求学生每学期期末参加口语考试。这样一来,农村生源学生很难适应,英语学习困难表现明显。
(四)学生自身因素
在中学阶段,农村学生大多数习惯了“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在大学,教师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依旧沿用中学的中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很难适应大学阶段学习。其次,因为高校基本上位于城市,农村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很少有机会外出开阔眼界的学生,来到陌生的城市,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其内向的性格、自卑的心理让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不敢开口、不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英语学习。
三、对策研究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从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做起。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有了经费投入,就可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让农村生源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二)改善学习客观条件
要提高农村生源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想办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尽管我们不能改变他们客观的地域、经济条件,但针对农村生源学生因家庭困难不能购买电脑、学习机等学习设备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如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向学生免费开放自主学习中心,让他们能自行选择所需的音频、视频资料。学校尽可能安排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心值班,在线上或线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针对性提高弱项
针对农村生源学生在听力、口语水平低下的情况,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这两方面的训练。在听力方面,教师首先应纠正学生不良的听力习惯,再给学生介绍听力技巧,包括从基本的语音技巧、意群划分技巧和理解技巧,让其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听力效率。此外,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生的水平,不能一开始就听难度大的材料,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要做到循序渐进。而且,选材应注重多样化,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对听力材料感兴趣。在口语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后开展多种口语活动。课堂活动甚至可以从最基础的纠正音标做起。每节课前10分钟,安排学生就天气、校园热点、国家大事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简短的汇报。不管最初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提高自信心。在进入新单元学习课文前,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热身练习,课后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通过唱英文歌、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在线用英语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四)加强学生自我提升
农村生源学生自踏进大学校门起,应尽快转变学习观念,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向、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逐步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寻求帮助。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英语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年青一代成长、谋生的重要工具。深入研究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周忠新. 河北省农村生源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项目(SK13LX250);广西科技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013007)
【作者简介】莫旻荧(1983-),女,广西梧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李婷婷(1988-),女,广西岑溪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4
1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以后, 越来越多的农村生源学生被高校所录取, 但是其档案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从而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档案管理需要, 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档案管理需求。具体而言, 目前我国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的原始档案资料缺乏完整性
档案的首要因素是完整, 档案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资料信息的真实完整。但是, 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 经常可以发现农村生源学生, 由于其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在专业档案管理人员配备及档案管理办公条件方面, 与城镇学校相比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 直接导致农村生源学生的档案资料缺乏完整性, 甚至学生最为重要、最为基本、最为原始的纸质档案资料都难以得到及时搜集、整理、归档。例如, 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需要学生高中毕业生登记表、高校招生体检表、入团志愿书、中学期间奖惩记录等一些最为原始的档案资料, 但是农村生源学生的档案资料中经常有缺失现象, 不仅造成高校招生工作难度, 而且也使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 缺少第一手真实参考依据。
1.2 农村生源学生档案资料记录载体的形式较为单一
档案资料的保存是需要各种载体的, 如果学生档案保存载体较多的话, 则其档案信息资料必将也更为丰富, 其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也较高, 更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 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 由于农村生源学生主要是来源于农村地区的中学, 在客观条件限制下, 保管学生档案信息的载体主要是纸质材料, 造成学生档案信息保存载体较为单一的问题。
和现代档案载体相比较起来, 虽然纸质档案材料具有一些优势, 但是也存在着不易保存和容易损坏的问题。例如, 在一些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 由于嫌弃学生名字不好听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生的姓名、年龄、成绩进行任意改动, 从而造成学生档案资料真实性较差, 更是给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等带来不便。
1.3 农村生源学生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
和城镇生源的学生档案比较起来, 农村生源学生档案在规范性方面较为缺乏, 具体而言,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在高校招生中, 一些地方的农村中学把学生的档案没有按照规定和要求寄送, 而是让学生自带, 从而严重违反了本人不可以自带自己档案的相关规定。而一些学生在自带档案到校以后, 并没有及时将档案上交给学校, 而是自己长期保存在宿舍, 甚至一些学生不懂档案保密规定, 私自拆开档案, 从而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的保密性、严肃性;第二, 随着各个高校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 经常在学生中出现同名同姓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重复出现的名字, 如果难以对其做到规范化管理的话, 对学生姓名、学号进行标注, 将给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带来较多安全隐患和问题。例如, 在我国西北某高校中就曾经出现过两个同名同姓的农村生源学生, 由于其档案缺乏规范性, 导致档案管理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甄别, 最终出现档案串档问题, 直到学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才发现自己的档案出现了问题, 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2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档案管理完善对策
针对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 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不断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2.1 要建立健全中学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其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 凭规矩办事, 以制度管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只有做到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履行程序、执行标准、照章办事, 才能够保障农村中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 各个中学档案管理部门要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 对于其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出全面规划, 制定和落实适合学校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要能够在细节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实施, 做到立卷有标准、保密有条例、借阅有规定、档案室管理有措施等。第二, 要不断强化中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 对中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验收、总结、检查、布置, 确保中学, 特别是农村中学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正常开展;第三, 要不断强化对中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工作, 并以制度化的规定加以固化, 从而形成各个中学运转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不断提高农村中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2 要不断加大中学档案管理资金投入
中学档案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基础是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根据我国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档案管理必须要有充足的档案管理办公场所, 要配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 特别是要有相应的计算机设备, 同时要有严格的防火、防盗、防虫安全系统和湿度、温度调控系统。中学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更是要能够通过对现代档案管理工具的使用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目前, 在我国城镇中学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电子档案管理设备, 但是在大部分农村中学中, 缺乏电子档案的资金投入, 在人员配置和技术手段方面也没有同步进行, 并且由于电子档案可更改性的缺陷, 造成许多农村中学档案管理仍然在沿用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因此, 农村中学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学生档案进行全面搜集, 通过充足资金投入, 尽快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不断攻克电子档案存储难题和改善电子档案的技术条件, 从而使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得以保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无纸化办公、办公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加快资金投入, 建立电子档案, 使电子档案在更大空间得到空间, 搜集、存储、使用电子档案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2.3 要不断加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不断加快高校档案管理的检索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步伐, 为档案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目前,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涉及到十分复杂的技术, 需要对各种声音、动态影像、静态图像、图形、数据、文字等各种信息的综合处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信息的转换和压缩, 录像、录音档案资料的采集, 图形、照片档案资料的采集, 档案纸质信息的采集等。因此,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结合本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抓住有利时机, 有步骤、有重点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档案工作信息化取得一定进展以后, 要能够进一步推动, 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全面铺开, 加快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 例如在网络系统、微缩系统、文件扫描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等方面。
2.4 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高校农村生源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乃至整个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档案管理质量的优劣, 最终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而档案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工作, 涉及计算机应用、情报、历史、档案等方面的各种信息。因此,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更要能够全面掌握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 将档案管理信息化操作技术和科技手段熟练运用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一切服务于、服从于学校教学中心工作, 使档案管理能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第二, 要不断做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在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 要能够把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要能够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 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 特别是要加强信息化方面的培训, 强调要与情报学、图书馆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 从而使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不断掌握工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不断拓宽其学习领域, 更新自身素质能力结构。
摘要: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 学生档案管理居于首要地位。农村生源学生档案存在着原始档案资料缺乏完整性, 档案资料记录载体的形式较为单一, 管理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建立健全中学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不断加大中学档案管理资金投入, 不断加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是完善高校农村生源学生档案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校,农村生源,档案管理,学生档案
参考文献
[1]高淑侠, 浅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J].徐州工学院学报, 2006 (10) :17-19.
[2]侯英杰,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初探[J].兰台世界, 2008 (2) :49-47.
[3]刘新蓉、杨莉、赵保中、艾莉, 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 (9) :131-133.
[4]罗春叶,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 2008 (4) :75-81.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5
有些职校录取前会面试
“我们今年计划面向全省招5000名初中毕业生,目前已经有4000余名学生报名。接下来,我们将对报名的考生进行面试和职业能力测试。”7月8日,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杨乐文告诉记者,每年经过面试、职业能力测试后,有20%左右的学生将被“刷下来”,“职业教育最终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不能没有任何门槛。”
南昌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孙佳乐告诉记者,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等南昌比较热门的中职学校,每年招生的情况也不错。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
记者了解到,中职院校的招生“苦乐不均”,办学有特色、办学质量高的中职院校,学生慕名而来。办学没特色、质量又不高的学校,招生压力很大。
孙佳乐告诉记者,每年南昌有近40%的初中毕业生要读职业学校,南昌市中职学校85%以上的生源来自农村。
学位上升通道将打通
“目前中职学校数量并不少,但„散、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既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影响到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我省一所中职学校的校长说。
此外,中职生的上升通道目前确实十分有限,尽管有“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有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入读高职招生政策,但中职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高职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十分雷同。
6月26日,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到,我省将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如果中职生到研究生的通道能打通,中职教育的吸引力、社会认可度以及培养质量均将大大提升。”我省多所中职院校负责人称。
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生源流失 教学条件 教学水平 个人原因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53-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进步,特别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精力不断加大,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虽然近些年农村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和城市学校教育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学校生源的流失日益严重,学校的发展逐渐陷入生源困境。本文首先给出作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学生流失的统计数据,并对此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据此,得出生源流失原因及提出相关措施,根据相关措施的施行,生源流失现象明显改善。
一、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关乎农村学生的个人发展,关乎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关乎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办好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地区平均生活水平、为国家各行各业提供后备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农村地区几乎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学生生源流失严重。
2009年,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中学,根据本地小学毕业情况,应报道人数为167人,然而实际开学报到人数为126人,有41名应到学生流失,去了城市中学就读;2010年,该中学应报到人数为168人,实际报道人数为 119 人,有 49名应到学生去城市中学就读;2011年,该中学应报道人数为149人,实际报道人数为 89 人,有 60名应到学生流失去了市里中学就读,这一数字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化步调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差距日益加大,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生源流失原因
(一)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改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差的情况,学校大量投入,增添新的桌椅等基础设施等,但是、图书馆书籍资料严重不足且陈旧,校舍、教学仪器实验室等资源仍严重不足,缺乏音体美等相关设备,这满足不了学生做实验、查资料的要求以及老师教学时的相关要求。可见,基础设施的配备不足,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这是由于农村经济上的落后,而直接导致的制约结果。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去市里追求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的学校接受教育。
(二)农民对优质教学条件及升学率的需求
再苦不能苦教育。一些家长认为城市里的教学水平高,认为城市里的学生接受的教育要比农村教育好很多,因此就宁可舍近求远,在诸多困难因素的情况下还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市里的学校念书;同时,在教育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一些家长也萌生了名校意识。看到城市里的升学率和考入重点高中的比率很高,不经过理性分析,就义无返顾地将孩子送去读书。
(三)学生个人原因
随着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日益普及和多样化,城市中的激烈竞争和攀比意识也出现在农村学生当中。很多学生除了在衣食方面开始攀比外,也不顾及家庭的经济因素和父母承受的经济压力,而竞相要求去城市里读高中,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很多学生憧憬城市的学校,并非为了真的认为城市教育优于农村教育,只是为了和自己的同学相比,更有炫耀和攀比的资本。
三、相关对策研究
(一)提高学校基础设施配备
学校的基础设施从某种方面来讲关乎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水平。首先,针对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基础教学条件低下的情况下,学校在政府投入为主,多方面、多渠道筹措经费,增添基础设施配备,添加了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并重新修建了体育场;同时,修建了新的宿舍,改善了学生的食宿条件。这样就使得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去读书,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二)提高教学水平,加大重点中学升学率
教学水平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因此,首先,除了继续重点强化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等教学科目外,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运用名校远程教育的方式,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再次,吸收一部分新鲜老师加入到学校的教学队伍中来。新老师的加入,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丰富了学校教学,开阔了老师的视野,通过老师间的相互交流,启发了老师在实际与学生接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特色教育的方法,这充分实现了老师的个人价值,也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也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是家长考虑送子女上市里读书的主要原因,它的提高,使得家长对农村的学校的信任度增加,而不再舍近求远。
(三)加强学校与家长、同学间的沟通
农村学校针对家长、同学所考虑和担忧的因素,除了在积极改善各种教学设施、提升教学水平外,还加大和家长、同学之间的沟通。详细为其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力,介绍学校的优势所在,同时认真分析农村家庭具体情况,通过实际行动和理念宣传,使家长愿意将子女留在本地学校读书。
另外,对于部分毕业生不愿意继续深造以及成绩较低无法进入理想高中就读的情况,学校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联系职业高中,使得学生可以学到一技之长。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一些列措施的积极实施和家长、学生的努力配合,2012年应招收人数为123人,而实际报到人数为 80 人,有43人去了市里学校。这同2011年,相比,学生流失现象有了显著提高。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国战略,加快 “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 边远贫困、 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7
高校科技人才聚集,前沿知识密集,理应成为引领科学技术发展潮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排头兵”。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扶持政策、服务指导、舆论氛围等进行了统筹安排,[2]此后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综观众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情况,笔者发现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寥寥无几。
一、培养与提升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客观现实需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使高等教育的录取比率由扩招前(以1998年为准)的33.75%提高到2015年的74.33%,其中2013年更是达到峰值76.09%;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高达770万,再创新高。[3,4]然而,社会和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增加,特别是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需求疲弱,中国出口受阻,市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反而略有下降,于是出现了“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等社会难题。[5]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2015年全国“两会”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靠限制高等教育规模,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1]这就需要通过创新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通过创业促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根据2014年6月1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谈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6]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为20%~23%。[7]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截至目前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与社会文化、政策支持、制度保障、舆论氛围等有很大关系。
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是: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教育资源、社会阅历、自身素质、人脉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而创业成功的概率也远远低于城市生源大学生,“双面的夹击”致使他们在就业创业、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难上加难,这需要引起管理部门、教育学家甚至整个社会的足够关注。因此,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还是作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现实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特别是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都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界定及创新创业素质的内涵解析
(一)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界定及其基本特点
截至目前,我国对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界定因基于不同视角,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和定义。笔者综合范绪枝、康敏等学者的研究,[8,9]认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是指那些来自农村地区,并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在我国,考入高等院校一般是要带户口入学的,因此在高考录取中就出现了来自城市和农(乡)村的考生,我们称来自农(乡)村的那一批考生为农村生源,相应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就被界定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有些学者亦把他们称作“农二代”大学生。
农村生源大学生除具有普通大学生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殊性,例如:家庭经济相对贫困、生活阅历相对简单、社会圈子相对较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等。受限于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意识普遍不高,同时受到农村生活习俗、文化礼仪、价值观念等的长期熏陶,与城市(镇)生源大学生相比,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包括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心理调适、挫折承受等在内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都明显有待加强。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概念及其内涵解析
创新创业素质可以分解为创新素质与创业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等多个方面,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与环境影响等所获得的、稳定的打破常规、突破常规的精神品质和思维能力,通常体现为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超强的预测力以及捕捉机会的能力等;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念、创业能力、创业特质、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具体体现为创业的欲望与热情、责任感与冒险精神、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优秀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必要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等。需要说明的是,创新素质与创业素质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常常将其二者合称为创新创业素质。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创新创业素质的内涵,笔者尝试构建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内涵模型,如图1所示。
三、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尽管随着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人口正在大幅下降,但目前仍占社会总人口的46.27%,[3]每年从农(乡)村考取大学,进入城市(镇)学习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也占有高考录取人数的相当比例。无论是家庭经济的现实情况,甚或光耀门楣的主观需求,他们更希望通过创新、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虽然不满足于现状,有着强烈的创新创业渴望和浓厚的创新创业热情,但囿于主要经历在相对落后和闭塞的农村、生活阅历相对狭窄和简单等“先天性”原因,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总体来看还普遍较低。
结合前文所构建的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品质和人格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责任心和意志力较强,性格上虽然比较坚韧,但自信心和挫折承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害怕失败尤其是“承受不起失败”的心理导致他们遇事犹豫不决,偶尔的小挫折可能会让他们反思创新创业的方向是否正确,甚至就此彻底放弃;在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方面,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对自己所在行业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谈不上深入,通过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工程训练等途径,积累了部分实操技能,但诸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公关礼仪等知识则严重匮乏,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素养还有待加强;相对来说,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力才是农村生源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语言表达、沟通交流、业务拓展、领导感召等都是他们的“传统”劣势。
与此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统治着高校师生的教与学。[10]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需要转变,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只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部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时候只是为了狭隘的提高就业率,甚至考虑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均成功率仅有2.4%,[11]因而认为对就业的帮助也不大,从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实质性的作为。
在此情况下,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在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限的课时里面,只能讲授入门级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这往往会虚而不实,对于农村生源大学生最为缺乏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融资运作等纵深知识基本上涉及不到。此外,尽管各大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实训活动,但很少有涉及农业或农村的内容,造成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12]创新创业教育的效度也大打折扣。有鉴于此,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亟待加强。
四、培养与提升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全覆盖、分阶段的创新创业校内指导体系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针对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分阶段的创新创业指导。大一阶段,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确创新创业的意义及目的,通过开展培训交流、案例分享、行业观察、市场调研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引发创新创业兴趣,使他们从内心渴望创新、乐于创业;大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创业综合知识的储备与积累以及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拓展。因此,不仅要鼓励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激励他们广泛涉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门类知识,厚积薄发,为创新创业打好基础,此外,这一阶段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创业心理训练,例如采用创新创业仿真系统等,帮助大学生充分挖掘心理潜能,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特质;大三阶段主要进行创新创业方法的指导,既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名人讲堂等邀请成功创业者“现身说法”,给予学生技术和运作方面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创新大赛、创业计划等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在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中,掌握创新创业的一般方法,这一阶段可以尝试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库、点子库或优秀方案库等,以便进行跟踪指导;到了大四阶段,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全力做好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竞争的思想准备,成熟的创新创业方案就可以从多方面筹措资金,着手创办小企业、小公司,接受行业与市场的考验,在社会大学堂中继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以后的事业奠定基础。
(二)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创新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广泛的相关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得到锻炼,创新创业素质予以提高。目前,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参与率还很低,高校可以尝试在开展“金点子”创意集市、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榜样力量等校内“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拓展“第三课堂”,利用所在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创意园以及其他创业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企业调研、方案设计等工作,感受如何把握市场、如何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创造经济效益。
针对目前农村生源大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城市做“北漂”、做“蚁族”,也不愿意返乡创业的现实情况,高校一方面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3];另一方面可以与政府部门联合,在广大农村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构建高校教学与农村实践的联动机制。此外,强化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农村振兴计划的选拔和招录制度,可以为广大农村输送优秀的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和创新型人才,从而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自觉、自愿返乡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可以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资源。
(三)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育
大学生思维灵活、敢于尝试,拥有较高的创新创业潜能,但这些潜在的创新创业者能否转化为现实中真正的创新创业者,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需要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大部分的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毕业时希望选择稳定性高的“铁饭碗”工作,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然而,也有一部分农村生源大学生可能会“初生牛犊不怕虎”,抱着满腔的热情毅然创业,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则尤其需要承受挫折和打击的心理素质。事实上,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经济实力等诸多方面,导致他们“失败不起”,因而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诸如此类的创新创业心理,都是真正的创新创业者应极力避免的。
目前,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辅导教材在市场上还难觅踪影。高校一方面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方面的专家,合作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学》等专业教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指导、心理测试、有效训练等多种方式,积极预防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品质。这其中,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需要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在涉及他们的心理辅导和拓展训练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教育者既要注意保护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又要注意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创新创业,充分考虑自身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这种来自家庭的支持(积极影响)或反对(消极影响)态度对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已持续多年,随着近年来就业、创业环境的改变,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在逐渐细化和深入;但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也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农村人口中的佼佼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对新型城镇化这一国家战略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并引导他们积极回流农村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我们相信,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对农村政策的越来越灵活,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返乡创新创业活动一定会越来越活跃。
摘要:在政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以“创客”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活动发展迅速。高校科技人才聚集,前沿知识密集,担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与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应该顺应形势,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构建内涵模型,分析总结现状,提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途径,即设立全覆盖分阶段的创新创业校内指导体系、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育。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8
关键词:农村生源,就业心理,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农村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他们面对就业压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和主要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背景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他们的贡献智慧和才干。本论文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从就业观念与期望值等因素对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96份, 收回率98%。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值得肯定的就业心理
(1) 怀有感恩之心, 回报社会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 他们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 受到社会的正面影响后, 更立志在学成之后回报社会, 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的愿意到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 如“三支一扶”、弃笔从戎, 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有较浓的乡土情节, 造福家乡的心理
中国人传统的乡土情节对农村大学生们的影响颇深, 基于这种现实情感, 农村大学生往往愿意返回家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 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 为农民同胞提供培训, 咨询等技术服务, 立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价值。
(3) 乐观自信, 积极求职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大学期间受到良好的教育, 熟练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立志在大学毕业之后运用自己的所学及才智, 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
(4) 坚韧自立, 敢于竞争的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因家庭的原因造就了不屈的精神, 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 把求职时的压力变成求知的动力, 遇到用人单位拒绝的时候, 也会毫不退却,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地做好职业生源规划, 敢于竞争, 不怕失败, 始终保持主动。
2.心理失衡方面
(1) 功利心理
每一个农村生源大学生得身上都寄托着父母亲人的希望和期盼, 代表着农民对“读书有用论”信念的坚守和追求。正因如此, 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时候除了有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之外, 更多注重功效和实惠, 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追求高收入、高职位和生活条件好的单位, 对现实需要较高, 当现实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容易生心理问题。
(2) 焦虑心理
面对就业, 农村生源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就业目标都会产生的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当的焦虑可以使农村大学生产生压力感, 促使他们积极努力;但农村生源大学生们通常夸大求职困难, 反复考虑自己的前途, 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感到迷茫。许多学生在苦苦等待中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 并且干扰了他们的正常求职
(3) 依赖心理
大多数农村生源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向家长或高中老师征求意见, 有的甚至由师长做主。在大学毕业前求职时, 缺乏独立意识与进取精神, 依赖性强缺少主见。在经过多次碰壁后, 对择业失去信心, 把择业自主权推给他人, 依赖导师、家人和他人。沮丧地呆在学校里等待着学校推荐或回原籍二次分配。
(4) “怀才不遇”心理
农村生源大学生曾经在学校期间成绩相对优异, 并且获得师长亲朋的认可以及尊敬。在求职时, 认为自己应该是社会精英, 过高估计自己, 只看自己的优点, 看不到缺点, 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 求职失败后就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产生失落、抑郁等消极心理现象。
(5) 怨恨心理
对于经历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农村大学生们, 在大学中依旧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但往往在求职中优异的在校成绩不敌强大的人情关系。再加上缘自一种普遍的社会认识, 很多就业单位同等条件下, 不选择农村大学生。这农村生源大学生对周边的一切看不惯, 充满敌意。
(6) 自卑心理
一些农村生源大学生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择业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 过分退缩, 害怕挫折, 对自身缺乏正确评价, 自认素质不理想, 缺乏自信心, 悲观失望, 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为胆小畏缩, 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 招聘中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给人以无能的印象, 阻碍了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 挥使求职不易成功。
三、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失衡的成因
1.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新毕业生队伍不断壮大, 压力也逐渐加大。社会上求职中也多少存在不公平竞争或某些阴暗交易, 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失衡而蒙上了阴影。
2.就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 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 就业成本也连年上涨。农村生源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资本, 与城市生源大学生相比, 农村大学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 能够得到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援助较少, 普遍缺失社会支持。很少有熟人为他们向用人单位引荐。再加上他们没有经济实力进行创业。在这样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下, 农村大学生职能求职无门, 望洋兴叹。
3.高校因素
目前高校在学科结构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追求变化趋势,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缺乏对学生就业负责的精神, 造成专业结构与和劳动力需求结构脱节。在人才培养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 忽视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 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采取有效的措施, 没有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很少留意他们的就业思想动态, 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的困惑不能及时解答。
4.自身因素
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一流的教育, 社会也没有给予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他们从小学起, 读的学校大多是非重点,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水平较差。即使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 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如表达能力, 交际能力都较城市大学生差。部分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 得过起过, 在求职时, 后悔莫及。
四、应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心理失衡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应从法律上明确农村生源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性, 制定和完善相关就业和职业培训法律。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 除对他们的就业权利进行保护外, 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促进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政府出面组织到用人单位实习,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 以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机会。
2.加强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培训
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培训力度, 提高对培训机构的投入和补贴。并使培训的内容和农村大学生就业需求相一致, 充分利用一切培训资源,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传授谋生的本领, 使得农村大学生们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
3.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平台
在毕业生求职竞争中, 尽量减少社会资本的影响, 杜绝不正风气, 真正做到“公平, 公正, 公开”, 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主导作用。使农村生源大学生能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 缓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4.帮助农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农村大学生要实现充分就业最重要的是转变就业观念。教育他们择业时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摆正心态, 降低就业期望值, 鼓励其到基层单位, 返乡就业, 把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 对自己得出实际的评判, 把自己摆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求职。
5.协助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农村生源大学生一入校开始, 就要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并协助农村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职业测评或其他途径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 正确认识他们的职业取向。在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帮助他们不断总结、反思, 并及时修正。
6.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帮助解决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以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为今后的求职奠定良好的基础。情况允许下, 可以预防为主, 尝试将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提前演示,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冲突, 促进对其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白延泉.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新思考.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3) :20.
[2]杨立功.生源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7) :1.
[3]赵显伟.高校农村籍贫困大学生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 2009, (12) :1.
[4]车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迈的“三重门”.工人日报, 2009, (4) :13.
[5]求职之路.教育新闻.树人网.
农村学校生源“移民”问题及对策 篇9
一、关于农村学校生源移民问题的分析
1. 义务教育办学制度改革诱发了农村学校移民现象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办学制度的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方式, 引进了社会资金, 将私立学校作为公办学校的补充方式, 同时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经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责任不明确, 县、乡两级政府对自身责任模糊;二是县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 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不利于教育系统的稳定;三是私立学校给农村学校带来了冲击, 私立学校的优惠招生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诱发了农村学校生源移民现象。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地区间教育水平差距悬殊
研究发现, 农村与城市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不均、师资队伍质量不均。由于经费投入多倾向于城市学校, 师资质量水平不均, 教学水平相对较好的教师基本都任教于城市学校, 农村学校很难聘用到高水平的教师;另外, 在硬件设施方面, 城市学校也优于农村学校,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办学的资金相对匮乏。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加剧了农村与城市间教育的不均衡。
3. 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入学加剧农村学校生源移出
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提高和城市发展对建设工人需求的增加, 越来越多从农业生产解脱出来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 这一社会群体往往被冠以“农民工”的称谓。由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导致随家长 (监护人) 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数量明显增多, 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就读学校自然从农村学校变为城市学校, 这也是导致农村学校生源移民现象的又一主要原因。
二、农村学校生源移民产生的社会影响
1. 生源移民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
农村学校生源流出后, 导致了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主要包括师资和教学设施两个方面:一方面, 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后, 农村学校教师出现相对剩余, 致使一些任课教师改任后勤人员或教辅人员, 未能充分发挥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职能;一方面, 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后, 使得农村学校校舍、教室、桌椅等教学设施出现剩余和闲置, 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服务功能, 导致了国家教育资金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2. 移民后学生的寄宿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学生的寄宿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移出学生在城市的寄宿环境, 二是留守学生在乡镇学校的寄宿环境。移民学生到城市学校就读后, 多数选择自行租房解决饮食起居问题。由于学生的自理和自制能力不强、缺少家长的监护, 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农村学校合并后, 将乡镇中心学校改成寄宿制学校, 周边村屯的高年级学生需要到中心学校寄宿读书。由于缺乏管理寄宿制学校的经验和受经济条件制约, 往往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匮乏, 饮食、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并不同程度地存在防火、防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 移民学生的家校途中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在政府对学生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下, 国家和当地政府拨付巨额资金, 为学校配备了国际标准的校车。由于政府配套的标准校车仅负责学区范围内接送学生, 致使路途遥远且又不在学区范围内的农村学生无法享受这一待遇, 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学生不得不乘坐家庭私自雇佣的班车。被雇佣的车主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 经常出现超载超员现象, 并在国内出现了多起类似原因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惨剧。因此说, 交通安全问题是伴随农村学生流向城市的又一社会问题。
4. 生源移民问题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据调查得知, 移民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据了家庭总支出的八成, 已成为家庭支出的绝大部分,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上学移民导致了家庭生活水平下降。且有四成以上的移民学生家长迫于经济压力, 在种田之余去附近的工地等用人单位做零工, 以此缓解家庭经济现状。此外, 从消费角度看, 农村学生移民后, 改变了农村家庭的消费结构。近七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消费水准随着入城有所上升, 由于学生的生活消费由农村转向城市, 影响了农村的经济消费结构, 使得大量农民手中的资金流向城市, 不利于现代化的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5. 生源移民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从对家长的调查得知, 自孩子从农村转入城市就学后, 家庭的经济支出明显增加, 家长普遍认识到教育开销的增加影响到了家庭的生活质量。通过访谈得知, 部分家长为了解决接送孩子的交通问题, 分别采取租房陪读、购置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联合租用面包车等解决方式。这些工具的购置和日常运行消费、以及租房生活的相关费用, 都是伴随孩子到城市读书所产生的额外消费, 不难得出结论, 农村儿童到城市就读现象确实加大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针对农村学校生源移民问题的解决建议
1.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1) 简政放权, 增强农村学校办学活力。简政放权是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实行上、下级分权,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放权的同时, 应建立和完善各种教育法规, 加强宏观调控, 保证教育事业的正确方向,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区别的对策。
(2) 农村学校应自身提高竞争力。农村学校应立足于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这一根本点, 争取从师资、学校环境、教学质量等方面加强建设和管理, 只有做到“打铁首先自身硬”, 才能在招生环节扭转当前的劣势。
(3) 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融入农村教育。通过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共同努力, 吸引社会资金到农村教育当中, 并制定相关鼓励措施, 在政府教育资金相对匮乏的情况之下, 为农村教育的补给另辟生命之源。
(4) 尝试北京市东城区实行的“一长执两校”管理模式。让名校校长一人担当两所学校的校长、法人, 负责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两校由同一年级组长来统筹安排班级和课程, 实现课表套排、教师混编、任课老师统筹安排、课程一体化, 共享设施完备的实验室。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和普通资源的融合, 每所学校在比对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和方向。
2. 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给与调整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导致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改变农村学校落后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占有程度, 主要包括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1) 加大对农村学校设备和资金的投入。要解决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失衡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 只有拥有充足的办学资金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 才能保障农村学校顺利开展办学活动。
(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相继出台了“免费师范生”、“硕士计划”等优惠政策为农村学校补充高质量的师资, 同时结合“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和“国培计划”等国家政策为农村教师提供职后培训。仅仅依靠上述优惠政策不能彻底解决农村师资问题, 还需当地政府出台地方政策, 吸引高校师范毕业生投身本地农村教育事业、挽留农村优秀的师资力量。
(3) 建立城乡间师资流动机制。参照重庆、山西等地做法, 普遍尝试城乡教师流动的工作制度, 改变原来教师属于学校的管理理念, 打破校际和城际界线, 所有教师属于区域内的共享教育资源, 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农村和城市教师质量失衡问题。
3. 合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
(1) 认真贯彻教育管理精神。当地政府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精神, 保证农村学生能够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要深入实际, 做好调研,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财力支付、校舍建设、食宿配套建设、教师定编、地理位置特殊性、学龄人口变化等多方面制约因素;还要适时调整政策的执行方式, 切实做到明确标准、实事求是, 力戒简单粗暴、“一刀切”。
(2) 加强农村教师的自身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新形势, 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加强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建设, 强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稳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 保障布局调整后各项配套设施与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落实;加强对调整后校舍的扩建与修缮、添置和补充相应的教学设施, 如桌椅、宿舍、实验器材等, 充分考虑调整后农村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4)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中央要加强对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的有效监督, 防止在撤并校过程中损害农民及农村学生的切身利益;在充分保证农村学生受教育的质量的同时, 避免农村校舍、教学设施的闲置或浪费, 切实保障农村的公共财产安全及使用效益。
4.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的建设及管理
基于国家教育部对农村学校宿舍建设标准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营养餐工程, 农村寄宿制学校应做好卫生和安全管理。
(1) 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投入。建议国家和当地政府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 保证寄宿制学校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更新上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的改善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
(2) 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适当放宽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编制, 根据学生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 应按比例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和后勤人员。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和言传身教, 后勤人员负责从“服务育人”角度为住宿生提供生活保障。
(3) 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宿条件。当地政府和学校领导应注重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的条件, 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 切实保障生活用水、学习设施、体育器材等方面的基本设施。
(4) 贯彻执行国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营养餐计划》。重视贯彻落实最新出台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营养餐计划》, 预防食品安全, 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需求, 使国家的优惠政策惠及每位学生。
5. 确保农村学校的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管理是农村学校正常办学的安全保障, 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 需要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安全体系是校园安全的日常保证, 制定并严格执行健全的安全制度对学生的保护、对学校人文环境的维护有重要的作用。
(1) 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对校门的管理, 做到校门设专人昼夜值守;校内人员携带有效证件;校外人员进校要履行会客登记手续, 严格限制与学校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2) 校内设施安全管理检修制度。包括对环境设施、教学设施和体育活动器材的定期检查、维修、更换, 确保使用安全,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采取警示措施或停止使用。
(3) 防火防电制度。组织学生学习消防知识并进行演习。经常对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安全检查。
(4) 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制度。在学生日常管理上, 加强管理和陪护教师的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强化卫生管理。同时, 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对教职人员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四、小结
经调查研究得知, 农村学校生源移民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教育、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 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纷纷探寻问题解决的良方。本研究结合吉林省的农村教育实际, 对农村学校生源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并相应地提出了问题解决对策。希望大家从不同区域、不同视角对这一社会问题加以辩证分析和解决, 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程斯.基于义务教育法的中小学择校现象研究.教学与管理, 2011 (3) .
[2]何双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关注学生安全问题.中国教育学刊, 2009 (5) .
[3]范先佐.布局调整后的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教育管理, 2007 (12) .
[4]曹剑丽.从择校现象看政策对薄弱学校摆脱困境的助力.教学与管理, 2011 (5) .
[5]刘贤伟.城市化背景下城郊农村学生择校问题研究.南京师大硕士学位论文, 2008.
[6]赵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生源困境下农村学校的发展路径 篇10
一、生源困境下学校面临的问题
1.学生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近几年,农村每年生源缩减幅度介于5%~15%之间,现农村学校学生数和办学高峰时相比约减少了1/3。相应地每班学生数也在减少,约在35~40人之间。苏北某地处城郊、占地近80亩的乡镇初级中心中学,在2003年拥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多人,平均每班学生数近70人,那时学生是“前贴讲台后靠墙”。2011年在校学生不足700人,分布在20个班级中,班均学生约35人。且班级相对优秀的学生大都转进城区重点学校或其他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这些“留守”的学生基本上是原班级的中等生和后进生,不但学习成绩相对后进,而且学习的热情也不高。
2.教师人数富余、素质偏低。生源减少致使教师相对富余,富余教师的工作量严重不足,平均周课时6~7节。许多学校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不带课,部分五十岁以上的教师直接回家休养。许多没有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舍弃了个人工资中的绩效部分,在外从事第二职业。由于历史问题,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大多通过各种途径流失,现在,农村学校的在职教师大多原始学历偏低、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能力偏弱、研究成果不多;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不济。
3.办学资源闲置、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进和教育均衡化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大都拥有了宽敞优美的校园、明亮整洁的教室、功能完备的校园广播器材、种类多样的体育器材;乡镇中心中小学大都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图书室、实验室,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配备一定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然而,随着生源的陡然回落,这些教学资源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乡镇学校教室的空置率约为20%~30%,教学设备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但使用率不高;室外乒乓球台间杂草丛生;图书室门前冷落,新购图书少有人翻阅;实验室里面的器材、物品上大都蒙上灰尘。这主要是生源减少造成的闲置和浪费。
二、促进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小班化教学。大班额授课制的最大局限就是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班级人数的减少无意中为农村学校的小班化教学准备了条件。“小班因其人数少,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互动,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需要”[1];而且教学管理相对容易,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国外小班一般为20~25人,有的甚至在15~20人之间,我国大陆的小班一般在30~35人之间”。[1]农村学校不妨根据本校实际,自主确定小班人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不是必然能显现的,因此,学校要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诸因素,使小班教学发挥最大功效。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富余,意味着教师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因此,学校要利用本校教师富余的时机,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学校困境,让教师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其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升其师德修养和教育理念。再次,学校要根据教师的需求,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结对子”等方式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引导教师向他人学习;也可以通过让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任务让其自我研磨、提升自己;还可以要求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汲取新知识、拓宽视野,如鼓励年轻教师报考教育硕士等。同时,要在学校内营造教研氛围、竞争意识。
3.强化资源建设,缩小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尽管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趋于相对充足,但也仅仅达到了合格的水平,和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实验室容量偏小、图书内容陈旧、教育教学设备老化、学生食宿条件简陋、缺乏标准的操场等问题都急需解决。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力求实现城乡教学资源的相对平衡。学校也可以采用请求政府增加投入、呼吁社会捐助、自身闲置资源置换等形式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其使用率,避免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参考文献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11
关键词:高校农村生源;城乡差距;教育公平
2011年10月,《读者》杂志中刊登了一篇名为《穷孩子有没有春天》的文章,文中就近几年出现的高校中农村生源不断下降的问题做了介绍,通过几位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深刻揭示了目前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孩子在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过程中遇到极大的阻力。2009年1月,新华社发表温家宝总理的署名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高校中农村子女的比例为何越来越少·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一、高等教育的城乡差距现状
据《南方农村报》2011年5月19日题为“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引发总理担忧”的报道,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以上。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在北大、清华、北师大、南开大学等这些国家重点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学生比例也一直呈下降趋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至2005期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到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2010级王斯敏等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而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步入大众化的今天,寒门子弟想要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步伐却放缓了。不禁要问,寒门子弟的春天在哪里·
二、造成高校农村生源下降的原因分析
1.造成高校农村生源下降的显性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由来已久,这也是我国的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长期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城乡发展极不均衡,教育天平倾斜。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享少量的教育资源。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1)城乡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
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为941.7,农村为472.8元。城乡教育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城乡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492.2元和476.1元;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671.2元和861.6元。两者的差距都扩大至3.1倍。
到2003年,农村普通初中生均经费为1486.65元,比2002年增长了22.8%,仍只有全国普通初中生均经费平均水平的77.2%;农村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326.31,比2002年增长了25.3%,也只有全国普通小学生均水平的84.9%。
(2)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
首先,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反映在师资水平上。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分别相差2.2和7.6个百分点,高学历教师分别相差20.7和14.2个百分点。
根据数据显示,城乡之间的师资质量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学历越高的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中分布的比例就越低,与城镇高学历教师比例差距越大。同时农村师资还呈现出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特点,这势必影响农村的教育质量。
此外,农村学校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场所的学生平均占有率都远远低于城市学生的平均值。
2.造成高校农村生源下降的隐性因素分析
(1)保送、加分制度
保送招生制度是由中学根据高中毕业生的高中学业成绩、各种竞赛获奖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素质表现向高校推荐保送,由高校进行审核决定录取的免试入学制度,它实质上是一种推荐选才制度。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为607.66万人,保送生13452人,占0.22%。
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则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艺术加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来自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资料显示,最近五年北大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艺术特长生,迄今没有一位來自农村。当城里孩子下课后到处去参加各类辅导班,而农村的孩子还要回家帮着家长干农活,之后才开始挑灯夜读。“城里孩上辅导班,农村孩子玩泥巴”,城乡孩子的距离越拉越大。
(2)高校招生的城市化偏向
高考升学选拔公正主要体现在计划分配的公正与考试内容公正两个方面。目前存在主要依据城市学生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能力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及在考试内容的城市中心现象。从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到考题,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从城市的价值观出发,完全将农村学生置之度外,农村学生一开始就和城市学生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五线谱、歼-10不是每个农村孩子都能触及的,对于他们来说,能保证每日正常的学习,认真刻苦地将书本知识掌握就很知足了,而什么iphone、股市、房价那些东西都太遥远,似乎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在他们的世界里。
(3)文化、信息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文化资源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的分布不均衡,许多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在城市十分齐全,而在农村则很少见到,即便有,也是资源匮乏,或挪为他用。城市孩子周末或在家长陪同下,或与同学三五结伴去这些场馆参观,不仅增长见识,开拓眼界,还可以培养其浓厚的兴趣,而农村的孩子可能在地里播种、拔草,虽是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但是在高考中却一无是处。这种文化、信息资源的城乡差距,在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学生综合素质的差距,农村孩子如何跟城里孩子比·
三、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从国际对比来看,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已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教育资源的分配又极为不合理,有限的教育经费优先投入了高等教育和城市地区的重点中学,精英教育理念造就了巨大的城乡教育差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足以发现国家对教育公平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关注。纲要第四章中明确提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在纲要第十八章中又重申“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2.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要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先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纲要第十七章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
3.高考實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从高考本身出发,出题者应顾全农村学生的视角和处境。避免出现试题偏爱城市生活的弊端,改变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一刀切”的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地举办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与招生工作。其次,还应改革高考评价体系,对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使高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并把关注的眼光投向贫困家庭学生、农村家庭学生,体现更大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4.制定有利于农村的教育制度
改变基础教育阶段扶强抑弱、劫贫济富的“重点学校”政策,改变目前高校招生名额过于向城市倾斜的不公,逐步过渡到比较平均地分配招生名额。改变过多、过滥的高考加分政策,实行公平竞争。高校招生应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地区招录的比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01.
[3]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J].2006,3.
[4]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高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刘欣.基础教育政策与公平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朱迎春,周志刚.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
[8]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2.
[9]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我国转型期重大教育政策问题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农村生源大学生 篇12
1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现状
作为一名长期参与高校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教师, 多次参与组织学生实验能力培训和比赛, 特别是在学校近期所组织的全校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中, 更是近距离对当前高校学生实验能力有了全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总结出高校学生中, 农村生源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城镇学生相比, 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农村生源学生经常会在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犯有错误, 甚至一些错误是常识性的错误。但是, 如果对他们施以正确指导, 这些刻苦钻研的学生实验能力将有十分明显的提升。文章将通过在实验教学中的两个实验案例, 揭示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 并将以此为基础分析形成原因, 提出相应完善对策。
1.1 案例一
作为高校中十分简单的实验, 就是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从而完成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进行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水来检验生成何种气体。在试验中, 城镇生源学生基本都操作过类似实验, 因此对于这样的实验基本都可以较好完成。长期接受理论教学, 而很少有过动手实验能力的农村生源学生却容易将问题简单化, 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农村生源学生的弯管打孔能力较弱。在实验开始之前, 所有的学生拿到试管的都是直的, 也就是说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弯折和切割, 但是由于农村生源学生平时很少进行试管的弯折, 所以他们在操作过程中, 试验管的损坏率十分高;同样, 在气体收集和其他发生的试验中各需要一个弯折度在60度和120度的试管, 但是农村生源学生对于试管弯折的角度把握的并非十分到位, 甚至一些学生把那些刚刚才弯折好的试管没有正确摆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冷却, 而是直接放在了实验台上进行冷却, 烫伤试验台桌面;在试管切割以后, 为了让试管管口变的更为圆润, 需要将试管口放在火上烧一下, 或者橡皮塞在进行打孔时候, 农村生源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正确掌握操作要领, 从而打出来的孔不是打歪了就是大小不合适。
第二, 农村生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是十分注重实验细节。农村生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二氧化锰和氯酸钾药品用量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导致药品浪费或者氧气收集不足等问题;一些学生未能在实验之前就将两种药品混合均匀, 就把药品直接加到试管中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往往过于注重对表象的观察, 但是却未能对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第三, 实验现象不是十分明显。有的农村生源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 最终做出的实验结果不是十分的明显, 造成这样的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的不足, 他们未能把将要燃烧的铁丝缠绕起来;一些学生把尚未燃尽的火柴急于投进试管里面;一些学生没有把燃烧的铁丝伸到试管底部, 从而使氧气未能完全燃烧尽。
第四, 农村生源学生的水的电解器操作使用不是十分规范。农村生源学生在进行电解水的过程中, 对于电解器不能进行正确运用, 他们在对电解器电源进行接线时的操作不规范, 导致实验电路不同而手足无措;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已经把水加到电解器中开始试验的时候, 由于反应速度十分慢, 经过一番查找, 发现原来是忘记在水中添加电解液, 此时也只能把水倒掉以后再再重新开始, 耗费了时间精力, 也表现出仓促不够冷静的实验作风。
1.2 案例二
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检验的试验中, 具体对于实验人员有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 要求学生能够组装好启普发生器, 制取四瓶二氧化碳, 并要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瓶子里面是否已经装满二氧化碳;其次, 要求实验人员能够根据器材自己来组装启普发生器, 并对其实验原理进行阐述;再次, 要求实验人员能够证明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烧伤的化学反应;最后, 实验人员要能够证明二氧化碳和哪些盐不发生化学反应, 和哪些盐发生化学反应。但是, 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 农村生源学生经常容易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农村生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例如, 许多农村生源学生在实验之前没有正确涂抹凡士林, 忘记对于实验设备气密性的检查。
第二, 农村生源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不强。许多农村生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如果没有教师在身边进行指导的话, 面对铜丝、破洞试管等一堆实验器材而无处下手, 一筹莫展, 甚至连较为简单的启普发生器都不知道如何自行设计, 从一个角度反应出农村生源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第三, 农村生源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不是十分完整。完成第三和第四实验要求的时候, 不少农村生源学生将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二钠溶液中分别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 然后看到瓶子有明显变憋现象, 于是就认为实验已经结束。但其实, 此时桌上只用掉两瓶二氧化碳, 还有两瓶是做什么的?许多学生并没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些农村生源学生在二氧化碳制取完成以后, 并没有及时将启普发生器关闭掉, 而是任由二氧化碳继续在空气中进行排放, 直到实验结束, 证明部分农村生源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往往不是十分规范。
2 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农村生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胆怯心理
对于各种理工科教学而言, 离不开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更好观察、检验学习内容, 如果不做好实验是难以学好这些知识的。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往往发现, 城镇生源学生往往比农村生源学生更喜欢做实验。农村生源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条件的限制, 往往具有缺乏对生活常见现象的分析能力、胆怯心理较为明显、实验基础较为薄弱、知识面较窄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有些农村生源学生成长于留守儿童, 在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以后, 较为保守听话。他们往往在英语、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方面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 但是对于理工科而言, 却是他们成绩的一块短板。
2.2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
目前,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还不是十分全面, 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的教学仍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 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模式僵化, 甚至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把教学目标、教学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都进行详细阐述。教师为了害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损坏实验仪器, 用相当长的时间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长时间讲解, 而只留很少的时间给学生亲自去操作, 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也只能够依葫芦画瓢, 简单记录几个实验数据。甚至在一些实验器材极度紧张的农村中学里, 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只能通过语言描述方式完成实验;也有的农村中学教师觉得做实验较为麻烦, 浪费时间、实验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试验成功率较低等, 出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做法, 从而严重束缚农村生源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和提高。
3 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提升对策
3.1 要加大对农村中学实验经费的投入
实验室作为学生实验能力提升的主要场所, 是中学办学的一个基本条件, 也是保证教学大纲顺利实施、实行探究式教学、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场所。因此, 实验室建设投入应该是中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要基于地方实际, 做好农村中学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使基础教育与实验室建设与素质教育改革同步进行, 教育主管部门特别要做好本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充分做好学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建设规划工作, 专职负责实验室工作、督导实验教学的检查工作。农村中学要配备专职人员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和领导, 选派相关教师专门负责实验室的日常教学指导工作。
政府同时也要加大对学校化学实验装置器材的添置、装备, 要基于学校教学资源现状, 从学校教学特点出发, 配置教学仪器的配备工作, 确定每个年度的实验器材的消耗和补充工作, 充分做好实验室配套仪器室的设置, 要有专门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存放。
3.2 高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教学是合理实施理工教学大纲、全面提高理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把实验教学工作列入日常教学环节中, 要开展实验教学质量督察、学生实验能力培训、实验教学成绩评定工作;高校要能够按照教材规定和教学大纲要求来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 对于教学大纲内的实验教学环节, 要优先进行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认真做好实验教学的演示。
3.3 改变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学习方式
要提升高校农村生源学生学习方式, 提升农村生源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就要鼓励学生投身到实验中去,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验中提升实验能力, 使其主动改变传统的讲实验、背实验的实验学习方式, 使他们能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学习, 不断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好落实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福根, 从农村实验教学现状谈解决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 (2) .
[2]孙武政, 当前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对策[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9, (1) .
[3]唐加富, 钟扬荣, 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适应新课程改革[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