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健康

2024-11-27

社区心理健康(精选12篇)

社区心理健康 篇1

摘要:在我国新医改不断推进的浪潮下, 社区健康管理越来越能满足社区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同时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方向,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 提高社区健康水平已经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与意义出发, 对发展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加强社区健康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析, 以期为广大社区医务工作者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与实践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策略

1 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是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1]健康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对个人及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 为其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 并对危害其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社区健康管理是指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健康管理, 在社区内将被动的疾病治疗变为主动的疾病预防与管理, 是现代医学服务的一个新模式。

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调动个人及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程度的健康效果。加强社区健康管理, 可以预防和控制个人疾病的发展与群体疾病的蔓延, 降低发病率、病死率以及疾病致残率, 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降低医疗成本, 可以建立有效的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档案以形成科学、完整的健康信息系统, 为医疗卫生部门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加强社区健康管理, 可以全面提高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 对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与问题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范围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 “六位”一体, 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良好的基础医疗条件, 因此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健康管理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既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 同时提高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在我国健康管理还是一个新兴行业, 加之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贫穷与患病人数众多, 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 因此发展社区健康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 既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社区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医疗卫生费用上涨等诸多问题。

2.1 社区人口老龄化

社区人口老龄化为社区健康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老年人群是多种疾病的易发群体, 加之体质上的衰退导致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对疾病监测与预防能力下降, 以及在日常保健与康复护理上都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与物力。

2.2 社区人口慢性病发病率升高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社区人口慢性病发病率增高不仅造成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 降低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同时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2.3 医疗卫生费用上涨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与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增大, 多种因素导致医疗卫生费用的增加, 很多社区群众不愿将钱花在疾病预防与日常保健上, 忽视了健康管理的作用, 影响了社区健康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3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的策略

3.1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政府合作

与政府合作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人们还不愿意为购买健康管理而付费的实际问题。政府出资进行财政支持, 主要包括社区卫生管理系统的建设费用、居民的部分医疗费用与医保费用, 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宣传与教育的费用支出。社区服务中心出力, 对社区居民进行档案数据系统的建立, 对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与制定管理方案, 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 大力宣传并开展健康管理教育。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政府联手, 共同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提升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

3.2 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化

社区健康管理系统是以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融医疗、康复、保健、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 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 以此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的一种系统。[3]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 应用信息、网络、数字化技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就医情况等进行整体评估与分析, 减少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人力与物理投资, 实现办公与信息处理的自动化, 并逐步实现网上在线的健康监测、管理与教育。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化, 可以在社区医务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 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拉起一张保护网。

3.3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教育

疾病的发病要通过一个不断累积与发展的过程,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做到将疾病防患于未然, 病患可以熟知疾病的康复与保健知识, 提升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物遗传因素, 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进行干预, 使得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摒弃不健康的行为。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要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渠道对多人群以多种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校园里可以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灌输健康管理知识, 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讲解健康管理的文化课程;在家庭里贴挂健康管理宣传活页;在社区里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俱乐部等。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文化水平, 知病懂病防病,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4 小结

社区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初级探索阶段, 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是解决我国医疗矛盾的一大出路,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医疗体系与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改善看病难与看病贵的实际状况, 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权力。虽然要全面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功能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但是在我国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才能真正的将社区健康管理建设成一项惠民利民的服务项目, 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建勋, 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 (01) .

[2]邓晨珂, 等.社区发展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12, 26 (09) .

[3]胡玉宁, 等.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综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 16 (04) .

[4]马远珠, 等.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27 (03) .

社区心理健康 篇2

一、精心搭建心理教育平台

1、组建机构,健全制度。社区成立了由书记、主任全面负责,社区管段民警、综治特派员、青教委员、社区团总支书记为力量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帮扶中心,在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帮扶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实施。健全“八项工作制度”:即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青少年心理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制度、问题青少年心理帮教安置工作制度、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协调制度等,针对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薄弱环节,认真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项满足青少年心理成长需求的各项教育活动。

2、摸清底数,完善网络。组建了以街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服务站、居民青少年教育预警台的三级工作网络体系,重点摸清“三个底数”:一是社区6-18 岁的青少年底数;二是社区内可利用资源底数;三是社区家庭在青少年心理教育中的需求底数。组织社区内78 名党员骨干志愿者组成社区心理服务点信息员,积极发现和消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主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摸底,对社区青少年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服务,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平台。

3、组建队伍,齐抓共办。落实专兼职相结合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心理关怀”帮扶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专门聘请了一批高素养、经验丰富的机关老干部、中小学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社区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老专家等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依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全面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4、依托阵地,优化环境。高度重视社区阵地建设,依托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立了“一校一室一中心”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即一个各项制度健全的“阳光驿站工作室”、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青少年提供现代化的电教设施,以及读书阅览和体育锻炼等,通过立足社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为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了宽松的育人平台。

5、寓教于训,增强实效。社区在每周四设立社区专家心理辅导工作接待日,在接受青少年的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指导青少年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如意志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方法辅导、考试焦虑辅导等等,以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

二、因材施教拓宽教育渠道

1、坚持学校、社区和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三位共振”。“青少年成长档案”是社区探索出的一条“配合学校、依托社区、走进家庭、面向社会”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新模式,通过对青少年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作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成长轨迹做出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凸显了动态评价的服务方式。根据青少年成长档案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通过与学校、家庭的有效对接,为青少年成长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造了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共振”的社会教育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2、坚持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布局与循序渐进。在重点摸清“三个底数”的基础上,将社区未成年人分成三个年龄段建立不同形式的青少年成长档案,健全不同阶段的心理教育模式,即:6-12 岁的能力自护教育模式(锻炼孩子独立意识的能力)、13-18 岁的“三观”教育模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19-25 岁的未来家长责任教育模式(树立孩子成人后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意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实施科学管理,将不同年龄段需要实施心理干预的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登记在册,认真记录其每一次心理辅导时的心理健康表现情况,实行定人跟踪管理服务。团10#社区年1 月10 日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时间:年2 月26 日地点:社区心理咨询室活动内容:为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为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服务,为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基”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咨询理念,我们倡导“幸福从心开始”,积极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氛围,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去年,社区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挂牌仪式,中心组成员由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和社区干部们自愿报名组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后,成员的研摩活动便成为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制定了学习制度,规定了学习任务,还要对学习结果进行测评。社区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下一阶段,我社区还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教研活动,用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开展,通过设立科研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突出校本培训的超前作用,使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更超前。社区每期开展一次大型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向周边地区辐射,提高社区心理咨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出一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教科研成果。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校本培训之中,开展多维培训,组织社区成员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技巧,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理论水平又有一定辅导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为先,教育为主,发展为重”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三级预防机制,根据级别、对象、目标、内容、参与人员的不同而区别安排活动。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四大教育平台。首先以主任工作、副主任活动、党员为主,让他们的工作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上墙工程”,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其次是成立各种社团,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之后就是学科渗透,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就是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了。“为了配合心理教学,我们特意开辟了一个叫�6�7心灵驿站�6�8 的心理辅导室。” “心灵驿站”分两个辅导室,一个是暖色调、温馨柔和的个别辅导室,另一个是蓝色调的、清新淡雅的团体辅导室。个别辅导有四种方法:和学生面谈、写信、电话谈心或网络在线辅导。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正稳步有序地开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正日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犹如和煦的春风滋润着每一位的心田。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时间:年6 月1 日地点:社区心理咨询室活动内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探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2、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3、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三、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社区心理健康 篇3

【摘 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现状的分析, 思考、探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转型期,快速的生活节奏,多样化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出现不适,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社区的功能也日趋健全,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也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生存状态,构建出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

一、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区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为需要心理咨询的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从而达到保持与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目的。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尚不成熟,社区居民无法享受到系统有效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多年来,在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体制改革和物质方面的建设被作为了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服务层次较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轻精神重物质的局面长期存在。基于这种现状,政府没有将人们心理健康和地区域经济事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高度,也没有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作为基本权益与福利。社会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经费、场地、专业设施等物质支持匮乏,因此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发展缓慢。

2.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虽已经开始重视社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但社区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受到政策、资金、机构、编制、分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限制,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缺乏有效保障机制,使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3.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编制、人才引进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开展相关工作多是聘请专业人员讲座的形式,严重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社区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工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欠缺,难以应对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实际工作中,没有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能力。

4.培训体系发展滞后。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社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功能的实现需要社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质,具备沟通的能力。但是目前社区普遍缺乏体系化的业务培训,心理服务的水平及实际效果较差。

5.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虽然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心理问题,但是了解和关注程度参差不齐,加之社区开展此类活动前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居民的需求,只是当做工作任务完成,这就导致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没能吸引社区居民的兴趣,出现了参与率较低的现状 。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反思“重物质轻精神”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和服务的投建力度。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中,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各相关职能部门达成共识,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真正纳入社区日常工作,制定并推行高质量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计划,在组织领导、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加大投入,落实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的绩效作为社区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另外要加強社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如民政局、妇联、公安局等的分工协作,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结合社区实际,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2.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财政预算,一直以来社区此项工作都收到资金匮乏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纳入到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范畴中,政府拨款,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的协调发展。政府拨款数量有限,可以考虑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途径,从公益角度和市场化运作角度适当吸引民间资本,以此来满足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经费保障。

3.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是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人力支持。在解决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人才专门开展此项工作,提高薪资待遇,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从业信心。社区应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积极寻求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制定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服务原则,真正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队伍。

4.加大宣传教育。

虽然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仍有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对心理健康抱有偏见。因此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客观评价。社区制定可行性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的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改变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面,普及常用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丰富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

5.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必须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关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压力的应对、情绪的管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的维护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积极关注各种群体,如老人、单亲家庭、妇女、失业人员、青少年等,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实际心理问题。不仅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要提高教育和服务的质量,找到符合当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模式,从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实效,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和谐、祥和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凯瑞,戴军,李红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及发展困境[J].中国医学,2010(5) .

[2]刘丽英.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分层次交融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学,2013(6).

社区心理健康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社区的126例中老年人群, 时间:2010年6月~2012年10月。男74例, 女52例;年龄在44~69岁, 平均为 (52.5±1.5) 岁。文化程度:初级及以下40例、高中及中专60例、大专及以上26例;职业:农民42例、工人44例、干部40例。生活方式:独居69例、与家人同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63例。比较两组人群的职业和文化程度以及生活方式等资料,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社区老年人群实施常规性的健康宣传和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宣传和教育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促进模式, 如下。

为了促进和保障社区健康促进模式的快速、和谐、友好发展, 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规范来保障其的健康的发展。比如建立相关的健康教育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以及考核方案等。同时还需要明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等[3]。

为了促进中老年人群的健康, 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社区健康教育队伍。要努力地培养一些全科医生人才队伍, 让社区的相关健康人员具备动员和倡导以及教育等技能。要形成多方位性的网络健康教育宣传平台, 同时还体现出政府负责和部门配合以及全社区动员以及群众参与等特点, 此外, 要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和探讨符合中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模式。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社区, 还可以尝试创建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和短信信息平台, 进而能够更好地为中老年人群传输相关慢性疾病知识。

要对社区健康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 比如要建立相关的健康教育场地和配套相关的健康娱乐设施。此外, 还可以建立并完善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档案, 定时对中老年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和调查。

不断地扩大志愿者的队伍, 要积极地倡导和组织一些对中老年人群事业有兴趣和爱好的人群, 主要是从事医学和社会学等各领域的个人或者集体参与进来, 进而更好地为中老年人群服务。

在社区中要设立社区健康生活指导站以及健康咨询服务点, 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点主要是满足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而健康咨询则是针对性居民进行卫生教育等知识进行解释, 同时对其进行就医指导等。此外, 还可以在社区的卫生服务中放置一些宣传资料, 以方便就诊人群进行阅读。并在门诊电子屏幕上滚动性低播放不同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可以为中老年人群开具一些健康处方, 以方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并指导养生和预防以及治疗疾病。采用入户调查等方式, 对中老年人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同时还可以采用电话随访等进行指导。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人群的慢性疾病发生率和生存质量以及对疾病知识的预防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慢性疾病的概念和种类、慢性疾病的预防和预后、慢性疾病的治疗等。每个问题设置3个选项, 分别为知晓、部分知晓、不知道, 其所对应的分数为2、1、0分。知晓:总分≥15分部分知晓:10~15分;不知道:<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知晓率和疾病发生率采用[例 (%)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知晓40例, 占63.5%;部分知晓22例, 占34.9%;不知道1例, 占1.6%;知晓率为98.4%;患病情况:高血压1例、心脏病2例、糖尿病1例;发病率为6.3%。对照组:知晓31例, 占49.2%;部分知晓20例, 占31.7%;不知道12例, 占19.1%;知晓率为80.9%;患病情况:高血压2例、心脏病1例、糖尿病3例、脑卒中1例、肺气肿1例;发病率为12.7%。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发生慢性疾病的几率等进行比较,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为促进中老人群的健康, 可以为中老年人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主要是在社区建立一些公共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等, 但是需要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根据中老人群的自身特点来对其进行访谈等干预。通过讲解一些成果的案例, 引导中老年人群改变一些危害健康的行为[4]。此外, 通过宣传和讲解相关疾病知识, 增强其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 提高其的自我保健意识。制定出相关的健康计划, 让中老年人群享受成功的喜悦。制定一些简单易懂的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同时组织人群中老年人群观察录像等, 同时指导其使用网络来获取相关健康知识。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 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发生慢性疾病的几率等进行比较,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社区中老年人群实施社区健康促进模式, 能够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进而有效地提高其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 减少其发生各种慢性疾病几率。

参考文献

[1]曹兰萍.社区妇女健康保键的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当代医学, 2011, 11 (2) :155-157.

[2]吴雯, 赵燕萍, 刘军.社区健康促进俱乐部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评价.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2) :276-277.

[3]高珊.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意义.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0) :338-339.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 篇5

文章介绍了国外关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效果及满意度,影响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效果的因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方法及其模式,以及有关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有关研究.

作 者:陈传锋 武雪婷 严建雯 CHEN Chuan-feng WU Xue-ting YAN Jian-wen 作者单位:陈传锋,CHEN Chuan-feng(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武雪婷,WU Xue-ting(宁波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严建雯,YAN Jian-wen(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社区心理健康 篇6

关键词:学生社区;心理健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41-01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学生社区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寻求实践途径不但可以创新高校心理工作指导模式,而且可以提升社区管理的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一、构建高校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意义

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基本细胞,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生活、学习、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环境与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的情感、工作和学习效率,社区环境对学生行为具有按时、熏陶和感染作用[1]。可以说,大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前沿、最有利的战场之一,心理健康进社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价值。心理健康进社区畅通学生了寻求心理支持与帮助的渠道,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有的放矢地给予疏导,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心理健康进社区增加了以人为本的公寓管理服务元素,突出帮助学生情感发展和精神发展,不但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公寓环境,减少公寓内心理危机事件与治安犯罪等事件的发生,实现了校园稳定于和谐的目的;心理健康进社区有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真诚、信任的心灵沟通模式,使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经过自我选择而排除心理矛盾,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涉及的方面进行有益的补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美国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美国高校实行住宿学院制,宿舍学院内部配有专职管理人员,要求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其学历通常都在硕士以上,专职管理人员不仅与学生同吃同住,并且要及时对学生在学业规划、心理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遇到问题进行指导,举行各种团体咨询与训练活动。刘青春在《中西方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比较及经验借鉴》中报道美国加州社区学院在学生社区设有专门的学生服务机构—学生事务办公室,由该办公室负责困难帮扶、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疑问和困惑解答。周莉、徐紫薇在《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研究及启示》中报道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场所精致化,人员高度专业化,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心理中心有三个宿舍区咨询地点,方便回到宿舍的同学们进行咨询,并配有专业测试工具、供学生阅读的刊物,热线电话,设立值班医师及心理专家提供电话咨询,为紧急的心理问题提供建议,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或精神医学博士学位。

我国部分高校也在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勇研究指出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呈极其显著相关。王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西安的几所高等院校的520名理健康素质大学生进行了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共同的行为活动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比如环境适应性问题、就业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多出现于公寓这个日常生活、学习的场所,都是直接导致“宿舍效应”的心理因素,同时调查结果显示93.3%的大学生表示支持在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信息传播载体的多样化,新生对于心理健康传播形式的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其中网络、通讯的方式是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收的。王海洋、徐畅通过建立学生公寓“三心”(心理健康、心理训练、心理拓展)基地,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空间,丰富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培养学生“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有效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董雪、王娟提出建设优秀的公寓心理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公寓管理队伍,东华理工大学在学生公寓配置一名学生社区主任心理学硕士,来进行有关心理工作的开展,并将朋辈心理辅导有效应用于学生社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辅助本公寓没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的开展,以舍长、层长、楼长为主线,带动整个公寓,使公寓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有机融合,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三、总结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学生社区担负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虽然学生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对优势,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高校学生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面临较多的难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进高校社区处于萌芽探索阶段,科学系统的服务体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亟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探索新型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迎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是高校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构建系统化、专业化、持续化的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是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难点。

参考文献:

[1]朱利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J].广东教育,2011(12):33-35.

作者简介:张明(1987-),女,汉族,山东人,助教,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组织管理工作。

社区心理健康 篇7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 例如工作学习压力问题、价值取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情绪情感烦躁苦闷和感到孤独寂寞的问题等。面对这些心理问题, 我国还没有一个普遍可行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健康需求。本文通过设置潜伏期、暴露期和消亡期3个层次, 分析了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而在预防、治疗和愈后3个方面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支持。

1 我国社区居民的心理状况

1.1 潜伏期社区居民的心理状况

儿童在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受到的作用较大, 例如:在家庭环境方面, 父母关系不和, 或农村父母亲常年不在家, 缺少父母亲关爱;被隔代或同辈抚养, 易被溺爱而产生放纵、任性的行为;家庭贫困, 父母缺乏教育, 可能会走上小偷小摸、抢劫犯罪的歧途。在学校环境方面, 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经常被同学们取笑疏远, 融入不到同学们中去。儿童处于对社会懵懂的成长期, 这些不良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很大, 很可能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创伤, 随着儿童的成长, 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极其不稳定的时期。青少年往往注重自我, 希望走出与父母不一样的道路。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往往是“重身轻心的心理”。父母更喜欢把自己的梦想愿望加注在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同, 可能会摆出家长的威严责骂孩子。在学校方面, 老师更倾向于在学习上的帮助, 拥有“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价值取向, 让大多数青少年失去了自己的美好童年, 每日与各种辅导作业为主, 备感学习压力。而老师却缺乏耐心和关心, 甚至有歧视、冷落的行为。在我国某些贫困地区, 许多青少年求学艰苦, 往往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青年正处于人生的“精神断乳期”, 独立意识增强, 社会经验又不足, 很容易被社会生活方面的挫折所击倒, 其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比其他年龄段的都多。比如个头的高矮、身体的胖瘦和容貌的俊丑等这些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 青年人则相当敏感, 很容易由此产生心理焦虑。再如, 考试成绩欠佳、求职就业不顺、人际关系失和、恋爱婚姻受挫、个人处境维艰和家庭遭遇不幸等这些挫折, 青年人的承受力更远不如成年人, 往往由此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的不平衡[1]。农村地区青年的文化水平明显低于城市, 更易沾染不良恶习。

中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这一时期的个体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较为成熟, 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顶峰, 拥有充沛的体力、丰富的知识经验, 也是家庭生活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 也开始面临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的下降等各方面的转折。这一时期, 也是中年人开始自我整合和重新评估自己, 并容易由此产生一系列消极情绪的时期。中年人肩负着“上有老, 下有小”的双重责任, 工作压力大, 身体方面开始出现种种小问题, 婚变离异、职场失意、亲子沟通不顺和同事间的矛盾等, 这些都易使中年人产生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11日在昆明表示,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预计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 达31%。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是老年人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例如:家庭不和睦、子女不孝顺和生活没有愉悦感;老伴先行离去, 感到孤独寂寞;自身生活不规律, 身体状况较差;老人退休或离职后鲜少往来无人问津;终日足不出户,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有缺陷, 少有亲人朋友关注等。这些潜在的因素都极有可能让老年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重则厌世自杀。

1.2 暴露期社区居民的心理状况

有调查资料显示,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通常以偏食、任性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多动、吃手指[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 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对孩子溺爱, 造成了孩子厌食挑食、任性暴躁的现象。而农村留守儿童则恰恰相反, 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留守儿童更多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厌学的情况屡见不鲜;生活态度冷漠, 孤僻内向, 脾气暴躁;心理承受力弱, 自卑自闭, 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任性, 逆反心理严重;部分儿童、青少年上网成瘾, 吸烟赌博, 甚至养成小偷小摸、敲诈勒索和抢劫犯罪的行为等[4]。

在情绪问题方面, 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 青春期前的儿童中, 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 学前儿童只有0.3%, 而14~16岁少年则上升为4.7%[5]。青少年因无父母亲管教, 家长和老师的忽视、压制和不公平和学习压力与感情问题等而引起的烦恼及焦虑等现象并不少见。在学业问题方面, 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造成他们厌学、逃学、旷课和沉迷网络的情况突出。在某些落后地区, 很多青少年甚至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在危险行为问题方面, 沾染吸烟酗酒、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和敲诈勒索等恶习。

有心理问题的青年人易被生活中各种压力击垮, 从此一蹶不振, 终日吸烟酗酒不务正业;性格孤僻, 不善交际, 几乎没有可以交往的朋友;心情经常抑郁烦躁暴怒, 有厌世反社会情绪, 情感意志脆弱;工作屡次失败, 对自己失去信心;人际关系紧张, 有各种过激行为, 自杀、报复和相信伪科学;参与“黄毒赌”偷盗、抢劫和凶杀等犯罪活动;拉帮结派, 打架斗殴, 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青年作为社会中最鲜活的代表, 暴露期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 会对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家庭、工作和同事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使中年人往往产生抑郁、烦躁、孤独寂寞的心理。经常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 甚至越来越缺乏自信。诸如失眠, 内分泌失调等一些身体症状, 也凸显了中年人的种种不顺心。有的中年人拿孩子出气, 产生家庭暴力等。轻则自伤、自残, 重则自杀或者走向极端, 伤及无辜, 危害社会。

老年人则是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 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各种常见病的发生, 易使得他们对死亡产生恐惧心理;退休或离职的老年人易产生失落感、无用感和自卑感, 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 甚至产生厌世自杀的心理;一些不和睦、子女不孝顺的家庭, 易使老人产生被嫌弃、抑郁和厌世的心理, 这在农村发生的情况较多;空巢老人则易显示出孤独寂寞、抑郁的心理或行为;随着老年人身体器官的老化, 使得他们的识别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 性格变得固执己见,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产生孤僻的心理;老年人接受外界的信息迟缓, 由此产生猜忌怀疑的心理, 再加上理解能力的下降, 容易产生误会;有的老年人生活不规律, 与人交流的时间少, 生活不愉快等, 可能会诱发各种神经症, 诸如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和神经衰弱等[6]。

1.3 消亡期社区居民的心理状况

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通过健康咨询、家庭保健、智力检测和心理咨询等途径, 及时发现、纠正儿童的问题, 帮助孩子回归正途,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孩子的教育问题显得更加需要和迫切。

青少年在父母、老师、亲人和朋友们的规劝后, 一般会及时醒悟, 重新树立生活目标和信心。青少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长期处于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即使明白是非, 但是由于缺乏自制力, 会继续在该环境中听之任之。所以,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果暂时得到解决, 更需要关注其在未来行为中的表现。家庭、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建立健康向上的场所显得尤为重要。

青年人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制力和执行力, 且社会学习力强。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青年人会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会懂得与亲人、朋友多交流, 多倾听他人的意见, 从而变得更加成熟, 更加懂得应对家庭、社会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压力。

由于中年人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来源于家庭和工作, 舒适的家庭、工作环境对中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中年人在接受心理治疗后, 会更加积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环境, 努力解决对自己心理健康不利的环境因素, 中年人的心胸会更加宽广、心态更加也平和。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 身心对周围的环境都极为敏感, 所以, 即使老年人心理问题已逐渐好转, 但仍易反复发生。家庭因素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作用最大, 老年人都希望子女关爱自己, 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中安度晚年。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包容老年人晚期出现的种种不合理要求,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和谐的心身环境, 杜绝老年人再次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2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干预措施的思考

2.1 预防干预

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较多, 学校每周应至少进行一次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父母应多倾听与尊重青少年的意见建议;老师要正确看待青少年成长, 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 多多关心青少年学习外的生活。学校可以开设文化补习班或夜班、技能培训班及讲座等, 为青年人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提供帮助, 从而增强青年人的自信心。区委会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联系, 在社区多做心理健康的宣传, 可定期举办社区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关会议和讲座, 以聊天的形式促进中年人的交流。傍晚是居民结束一天的辛苦劳动开始放松的时刻, 利用傍晚时间, 在社区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打破邻里间彼此陌生的场面, 弘扬健康向上的娱乐精神。针对老年人, 社区应长期举办老年活动, 诸如唱歌跳舞等, 愉悦老年人身心, 丰富精神生活;可举办一定的旅游活动, 丰富老年生活, 避免抑郁自闭的心理产生, 使老年人由“安度晚年”上升为“欢度晚年”。

2.2 治疗干预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需经过专业的培训, 对有心理问题的居民进行归档。可以培训居委会人员和父母, 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治疗措施, 以便及时预防、发现和治疗居民和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鼓励社区居民与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居民多多交流。学校要设置心理问题咨询室, 并做好保密工作。父母和老师应多关注青年人的生活状态, 与走上歧途和有心理问题的青年人多多交流, 及时纠正他们的认知行为问题。中年人大多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除了药物治疗外, 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合理安排时间。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例如跑步、打羽毛球和爬山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 身体和心理各方面都易出现问题。建立老年护理中心, 便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各种心身问题;组织家庭主妇, 对易出现心身问题的老年人多予以生活照顾和心理疏导;宠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鼓励空巢老年人养宠物, 让老年人不再感到孤独寂寞;倡导子女们多多关爱老人, 对不孝顺的子女予以重点教育, 给老人们以精神慰藉;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 使老年人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 适应自己衰老的这一客观规律, 提倡老年人“善待自己关爱自己”的理念。

2.3 愈后干预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电脑和人工调研等手段, 对患有心理问题的居民进行定期回访。对心理问题已被治愈的儿童和青少年, 老师要逐渐一视同仁, 避免儿童和青少年产生错觉, 认为老师会一直选择自己做一些事情, 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 如果受到其他挫折, 可能会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青年人应从此次心理健康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 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 探索自己的心理问题, 遇到困境时及时向长辈或心理健康服务者求助。中年人则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学会更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老年期是心身健康最脆弱的时期, 而且常见病会反复地发生, 应对老年人定期做体检, 定期为老年人解决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活动需要长期得持续下去。

3 结语

我国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大, 了解我国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症下药, 可以有效减少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但是,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设备投入。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志坚.迈向21世纪服务青年的走向[J].江苏省团校学报, 1998年创刊号, 1998 (1) :4.

[2]缪佩君.社区心理服务在应对中年危机中的积极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 12 (2) :44-45.

[3]赵冬梅, 鲍玉莲.社区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1999, 14 (7) :416-417.

[4]叶敬忠, 王伊欢, 张克云, 等.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05 (10) :73-78.

[5]杨丽.社区流动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服务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9 (8) :2076-2078.

社区心理健康 篇8

1 基本概念

1.1 功能社区

功能社区是指由学校、企业、机关等相同处境人群构成的社群, 是青少年和劳动力人群聚集的场所。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 (包括企业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 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 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 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1.2 心理健康管理

(1) 健康的概念。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 人们认识到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躯体因素有关, 而且与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因此, 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有利于阐明疾病的本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关于健康的含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说明健康的人不仅只是身体健康, 心理也要健康, 而且还要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者应取得和谐与统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2,3,4]。

(2) 心理健康管理概念。心理健康管理是根据心理健康体检结果, 对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健康训练、心理健康促进、心理问题调适、积极心理开发以及对心理健康风险因子进行预防干预的全面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预防心理问题与疾病发生。心理健康管理是全面健康管理的核心与重要前提基础。

2 心理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2.1 精神障碍日益增多

据WHO估计, 每年自杀未遂1000万以上, 全世界20%的自杀发生在中国, 是唯一女性自杀超过男性的国家。据德国的一项调查:普通人群一生中的精神障碍发病率超过50%, 精神障碍的人群认知度很低, 疾病的慢性化很常见, 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2002年德国Fritzsche等对综合性医院心理问题和需求调查发现:精神疾病 (ICD-10) 占44%、心理社会问题 (SCL-90) 占43%、专家们认为需要干预的达41%、患者有求助意愿的达54%。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普通门诊患者结果是:精神正常人10%, 精神障碍病人15%, 精神亚健康者75%, 其中70%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 30%为单纯精神障碍患者。2010年07月24日全国精神疾病预防与康复2010学术交流会上发布:2010年6月在全国进行一项大样本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揭晓, 来自山东、浙江、青海、甘肃四省的63000名成年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约有1.73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 据此估算, 成年人群患病率高达17.5%。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精神卫生专业治疗, 不到总数的10%。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上升到疾病总分担的1/4;保守估计在中国有1.9亿人一生中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我国目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达1600多万人;1.5亿青少年中有3000万受情绪或压力困扰。

2.2 心身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病

心身疾病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范围很广,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植物神经系统障碍、代谢和内分泌障碍以及过敏性疾病。心身疾病几乎涵盖了人类的各个系统, 如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冠心病;胃肠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泌尿生殖系统: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不调;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换气综合征;皮肤系统:荨麻疹、斑秃等。国内有资料显示, 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 有近1/3的患者属于心身疾病, 这些疾病虽然有了很多相应躯体治疗措施, 但是离开心理治疗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早在半个世纪前美国就建立了“心身医学研究所”, 现已形成了医学上的一个分支。目前,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心身疾病预防已引起大家的重视了, 很多心理学技术对心身疾病的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生物反馈疗法、精神分析技术、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

2.3 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1) 性格与疾病的关系:根据不同性格人群的行为特点, 医学上一般会把普通人群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性格类型。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 (Friedman, M) 和罗森曼 (Roseman.R.H) 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A型行为 (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工作缺乏耐心, 易产生敌对情绪, 常有时间紧迫感等) 与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显著相关。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针对3300名18~3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 A型性格的人步入中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更大。统计显示, 85%的心脑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在心脏病患者中, A型性格占98%;A型性格患冠心病的风险比B型性格高5倍。深入的研究显示在A型性格中, 敌意和愤怒是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与A型相对的是B型性格:生活节奏较慢, 喜欢从容不迫、悠闲自得、随遇而安的生活节奏, 为人处事比较随和, 少有侵犯性, 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和困难, 社会适应能力好, 易知足, 容易感到幸福, 是一种“长寿性格”。C型性格指那种情绪受压抑的抑郁性格, 表现为害怕竞争, 逆来顺受, 有气往肚子里咽, 爱生闷气等, 这类性格的人比一般人患癌症的几率高3倍多, 20世纪德国心理学家用癌 (Cancer) 第一个字母来命名这类性格。由此可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即使患病, 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消极的心理状态如焦虑、忧郁、长期紧张等可引起各系统功能失调, 促使疾病的发生。

(2) 不良情绪能导致很多疾病: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指出, 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消化系统, 皮肤和性器官是重灾区。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等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绪有密切关系。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结肠癌, 费城的一位权威医生就曾经说过:“结肠是人类精神状态的一面镜子, 当精神紧张时, 结肠也会收缩。”

一些前瞻性研究发现焦虑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据Adamis等研究焦虑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增高, 焦虑的情绪与血压增高水平相关。Jonas等对2992例血压正常者, 7~16年的随访, 发现具有高抑郁症状评分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成倍增加。Gafarov等在研究焦虑行为对男性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影响时, 在对2149名患者随访10~20年后, 结果显示42%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高水平的焦虑状态。高水平焦虑状态也许是中年男性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因素。最新一项来自南非的关于高血压与情绪障碍的研究认为:焦虑不仅可导致血压正常的人群血压升高, 也能使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急剧上升, 尤其在老年人群中。专家们普遍认为焦虑抑郁导致高血压的机理是:人在应激状态下,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 使血液粘稠度增加, 促发血管收缩, 使血压升高;严重的精神压力造成交感神经系统亢奋, 交感神经长期兴奋导致心输出量增加, 并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 久之形成高血压病;下丘脑功能紊乱:下丘脑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 心排出量增加, 血压升高。下丘脑功能失调, 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紊乱, 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 水钠潴留, 或使各种促凝物质和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的血栓素 (TX) A2释放, 使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加, 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血压升高。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将玻璃管插在摄氏零度、冰和水混和容器里, 收集人在不同情绪呼出的“气水”。结果发现:悲痛时呼出的水汽冷凝后则有白色沉淀;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 凝成的水澄清透明、无色、无杂质。如果生气, 则会出现紫色的沉淀。将“生气水”注射到白老鼠身上, 老鼠居然死了。由此可见, 生气对健康的危害非同一般。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情绪与气体疾病息息相关, 如认为五种情绪 (怒、喜、思、悲、恐) 对应五脏 (肝、心, 脾、肺、肾) , 任何一种情绪失衡都会导致对应内脏受损。中医历来重视意疗, 如《素问.保命仝行论》中有:“一曰治神, 二曰知养身, 三曰知毒药为真……”的论述, 把“意疗”摆到防病的首位, 古迹中也记载了很多情志治疗的经典案例。

2.4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威胁

长期饮酒对身体多系统造成损坏:比如引起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高血压、气管炎, 对神经系统也有损坏, 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尼古丁是一种让人成瘾的物质, 一氧化碳能降低人把氧气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现代人的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癌症都有吸烟有关系;暴饮暴食由于短时间内进入大量的谷氨酸钠 (味精的主要成分) , 会干扰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 暴饮暴食还能诱发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熬夜和压力过大都能导致很多健康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不良生活方式不好, 却总是无法改变, 这是与潜意识一些不良运作模式息息相关, 如果能及时得到专业的心理学帮助, 会事半功倍。

因此, 要想达到WHO提出的健康标准, 我们除了维护躯体健康以外, 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通过调整心理状态来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基于此, 我们提出了功能性社区高端心理健康管理的理念。

3 心理健康管理的重大意义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从节约医疗保健经费开支与降低发病率的目的出发, 率先开始了对健康心理学的研究。1976年《健康心理学》正式成为心理学的第38个分支。每个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节约医药成本, 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可以同时做这方面的科研调查) 。让个人更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通过本机构的产品, 您将全方位高质量地提升健康水平, 提升幸福指数。高端心理健康管理的设想

4 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框架

4.1 组织构架

以全方位服务高端人群为目标、建立高端心理健康管理平台为核心、提供身心一体的服务为宗旨, 成立健康管理机构。机构拥有全面的管理人才和健康专家。专家涵盖身体健康指导、身心健康指导和心理成长服务。将为客户开展健康体检 (包含身体和心理) 、成长体验服务、支持性团体服务、个人心理咨询、企业EAP服务多方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

4.2 专家团队建设

根据服务计划和目标, 可以根据客户相应要求直接聘请国内外相应专家, 采取授课或者体验的方式开展服务, 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公司会每年2次请国外专家直接来带领小团体成长小组, 也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心理学专家来开工作坊。

4.3 服务流程

4.3.1 心理体检概念

心理体检是通过多维度多级别心理测评量表, 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试、分析、评估的整个过程, 是客观、系统、全面了解一个人心理状态的科学方法。其目的是为诊治心理问题、维护、促进与改善心理健康, 管理与控制心理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4.3.2 心理健康评估

指对所收集的个人、群体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连续的科学分析与评价过程, 目的是为诊断心理问题与疾病、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管理与预防心理问题、控制心理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4.3.3 心理健康风险评估

心理健康风险评估:用于分析预测个体未来发生某种心理疾病或因应急事件诱发不良心理后果的可能性大小, 是一种对个体未来心理健康走向及心理疾病/心理伤害危险性的量化估测。它以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评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 以循证健康心理学为主要依据, 结合评估者的观察和经验, 对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和未来心理疾病发生风险做出客观量化的评估与分级, 为个体心理健康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心理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重要依据与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管理服务。

4.3.4 心理健康危险因素

指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因素, 包括个人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品质、不良习惯、生活状态等, 具有遗传性、潜在性、可变性、传播性、聚集性以及可测可控性等特点。

4.3.5 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是根据心理体检结果, 运用健康管理学的理念, 对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健康训练、调适、促进、咨询、积极心理开发以及对心理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 使个体能够达到和保持心理活动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社会适应和社会功能保持良好状态的全面过程。

4.4 服务项目

4.4.1 心理测量

量表如SDS (抑郁自评量表) 、SAS (焦虑自评量表) 、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SCL-90 (90项症状清单) 、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SQ (应对方式问卷) 等。

4.4.2 心理学讲座

量表如SDS (抑郁自评量表) 、SAS (焦虑自评量表) 、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SCL-90 (90项症状清单) 、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SQ (应对方式问卷) 等。

4.4.3 团体成长班和工作坊

如成长小组;简快个人成长班、PET亲子沟通技巧、亲密之旅工作坊、团体素质拓展和减压, 激发潜能六步骤等。

4.4.4 员工心理健康计划

为企业做EAP, 即员工帮助计划, 为企业组织内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 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 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提高绩效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

4.5 服务形式

1.《宁静致远成长小组》:成长小组采用巴林特小组的组织模式, 采用精神分析技术为核心技术, 以团体成员互助为形成, 帮助团体成员了解自己、摆脱工作或生活中的困境, 已达到内心的宁静, 或者长足的成长。小组可以由8-12人组成, 可以是开放式, 也可以是半开放式, 也可以是封闭式。小组定期 (可以根据团体成员要求灵活安排) 活动, 除了在活动时, 也可以在生活中形成互助的团体。为团体成员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持性组织, 成为团员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2.《PET亲子沟通技巧》:托马斯·戈登博士 (Dr.Thomas Gordon) , 戈登国际培训中心的创始人, 于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开始教授他最原始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被授予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金奖, 2000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州心理协会的终身成就奖和首个被授予国家父母讲师协会的事业成就奖, 1997、1998和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至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500万父母已学习完整的系统具体的方法, 有效解决亲子冲突, 维持亲子和谐。这是一个可以复制的工具性技巧, 适用更多的沟通领域。

3.《简快成长小组》, 采用NLP技术, NLP是包含了传统的神经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及催眠治疗学, 也叫神经语言程式学, 创始人是身兼数学家、心理治疗师和计算机专家的理查德.班德勒, 和语言学家约翰葛林德 (John Grinder) 和首创于七十年代初期。这两位创办人研究了三位在二十世纪里最杰出的沟通及治疗大师。小组可以为10~15人, 每周半天活动, 每次让一个人说出自己最困扰的事情, 治疗师引导他回忆这件事让他想起以前类似的情景, 用NLP技术重塑这些事件的意义, 然后引导探索本体状态, 建立经验掣带到未来生活中。每次成长一个人, 其他人支持。

5 互联网技术下功能社区心理健康管理模式[5,6,7,8]

5.1 纵向互联网技术

5.1.1 四级网络技术

四级网络模式是指以区医疗预防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组织网络, 向家庭 (个人) 提供综合性心理保健服务的形式。这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健康保健的主要模式, 指在三级医疗网健全的城市 (上海、北京、天津) , 通过区医疗预防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庭 (个人) 构成社区卫生服务的双向网络, 即:区医疗预防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 (个人) 是现阶段最理想的运作模式, 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畅通的绿色服务通道, 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健康保健的发展方向。实践已经证明, 该模式在心理健康保健服务中, 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联动, 上海市闵行区就是一个典范。

5.1.2 三级网络技术

三级网络模式是指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为组织网络, 向家庭 (个人) 提供综合性心理健康保健服务形式。这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健康保健的主要服务网络模式, 这种模式也是目前中国中等城市采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健康保健主要方式, 其原因是我国中等城市一般无一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健康保健直接由二、三级医院在社区建中心和站点的方法, 即: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科 (全科医疗科) →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 (个人) 。实践也已经证明, 该模式由于具有特有的优势和运作机制, 心理健康保健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该模式现在也叫“心理健康保健服务共同体”模式。

5.2 横向互联网技术

5.2.1 机构内部的资源整合

(1) 精准量表编制

系统要收录国内外权威和精准心理量表, 量表范围要涵盖认知、情绪、人格、学习、心理健康、行为问题、职业兴趣、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 可有效实现心理特征的全方位考查。

(2) 直观详尽的专业报告

测验完成后, 系统自动呈现内容丰富的测评报告。专业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具有参考性的指导建议。要求有多种统计图表, 图文并茂, 理解直观。

可对指定团体进行整体分析, 生成团体分析报告。快速把握整体心理状况, 详尽了解每个成员在团体中的表现情况, 图文并茂, 理解直观。也可以对个体进行测试报告。

(3) 自动筛选和智能预警

自动筛选测验结果是异常成员, 及时发现识别危机因素, 便于及时跟踪处理, 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防止危机爆发, 减少损失。

根据具体情况, 自主调节预警灵敏度, 筛选具有某一共性的群体, 使之更符合具体的使用情境。

5.2.2 自身的穿戴式设备

Psious公司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心理疾病。它能基于手机智能应用, 为用户营造超现实的虚拟环境, 以缓解或治疗焦虑情绪, 用户在虚拟环境中逐渐放松警惕, 将内在的焦虑情绪逐渐暴露出来。Psious的技术能适用于多种移动端设备, 如智能手机进行远程治疗。

具体方法是患者戴上虚拟现实头盔, 在心理治疗师引导下, 模拟体验让患者产生恐怖的场景, 就是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 害怕什么就强迫患者体验什么, 最终克服心理难关, 让心灵重获新生般舒畅。暴露治疗法已被证实可用于蜘蛛恐惧症、恐高症、飞行恐惧症, 正处于研究探索中的还有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惊恐障碍与广场恐惧症、小动物恐惧症、驾驶恐惧症和公开演讲障碍等、战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文献

[1]鲍勇, 杜学礼, 张安等.基于健康管理的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 (待续)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 (6) :831, 90.

[2]杜学礼, 鲍勇.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健康管理发展战略 (二)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11) :1341, 1344.

[3]杜学礼, 鲍勇.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健康管理发展战略 (三)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12) :1391, 1397.

[4]Xu Ting Bao Yong (*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g Yin Tian Mi.Patient perception and the barriers to practicing patient-centered communication:A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of Chinese patients and physician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http://dx.doi.org/doi:10.1016/j.pec.2015.07.019.

[5]徐婷, 鲍勇.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 (LCSAS) 中文修订版在临床医生中的信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 (11) :829-833.

[6]池捷, 王微微, 鲍勇.基于信息化医院社区健康服务联动模式与需求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6) :915-917.

[7]董恩宏, 鲍勇.患者信任对健康成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 (5) :355-35.

社区心理健康 篇9

1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均主要存在非卫生系统主办和卫生系统主办这两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一种是以社区为单位,由地方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性强,系统性高,如中国新疆克拉玛依、中国广西桂林、美国和英国。 另外一种是在卫生系统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补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内容,内容全面,效果显著,如中国武汉、中国深圳、中国杭州、澳大利亚和日本[8]。 以下以国内为例分析这两种服务模式:

非卫生系统主办模式由民政部门主办,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新疆克拉玛依、 广西桂林等地区采用这一模式[9]。 在设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室的同时,定期邀请心理治疗师免费进行社区坐诊,开展讲座,把心理健康知识带进社区。 该模式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管理并提供经费支持,承担具体的服务工作。 其工作人员由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和社区行政人员组成,通过在社区中发放心理健康小册子、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社区行政人员主要负责心理知识宣教工作,心理服务人员主要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10]。

卫生系统主办模式是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模式。 武汉、深圳、杭州等地区实行这种模式[11]。 该模式由卫生部门主办,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进行管理规划并提供经费支持,构建社区、区和市3级服务平台,分别负责心理健康宣教,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保证居民更好地得到全面、连续的服务。 工作人员由心理师、精神科医师和相关社区服务人员组成。 由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决定了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各个部门能积极配合,共同参与[12,13]。

2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效果的比较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世界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方向。 美国自1965年就已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14], 此后,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地也相继成立心理学会, 定期举行区域性会议。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十分健全[15],是人们预防和治疗心理疾患的重要场所,减轻了心理疾病患者对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比较之下,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诸多不足。 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虽已进入探索阶段,但发展还不成熟,中小城市的实践研究较少,广大农村地区更为不足。

2.1人力配置不充足

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每3000人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包括临床精神科医生护士、 心理学医生、心理咨询师、全科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 只有接受了专业的心理教育、心理培训后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人员才能承担解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重任。

相对而言,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却是专职的工作人员数量少,开展服务的时间较短。 我国各地的调查结果显示,沿海大城市社区工作人员中专职人员占51%,廊坊为67.2%,深圳仅为28.89%[16,17,18],而重庆只有6.2%的社区真正配置了专业心理辅导人员[12]。 尽管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工作人员的心理学专业背景欠缺却是不争的事实。 调查发现,有心理学学位的占总体的三至四成,具有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仅占二至三成,尚有三成人员既没有心理学背景也没有资格证书,在短期培训后便从事心理服务工作[12]。 因此,这些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心理健康服务技能掌握的也不够。 调查显示,仅一半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服务知识有一定了解,41.9%的工作人员把心理问题视为精神病。 86.8%的社区医生愿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但仅有40.1%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服务[19,20,21]。

2.2物质保障不到位

我国当前心理卫生服务网络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调查显示,六至七成工作人员认为经费缺乏是开展活动最主要的困难之处,只有2%的社区每年用于心理健康服务的经费高于5000元[22,23]。 此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施也缺乏场所保障。 蔡晓军[24]在赤峰市的调查显示,65%的居民认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专门场所。 何华敏等[12]的调查显示,六至七成的重庆社区居民希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能得到各级领导重视,希望上级给予经费保障,提供专门的工作场地和设施。

2.3心理宣教不普及

国外由于开展社区心理服务较早,大部分居民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愿,遇到问题会主动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信任心理医生,愿意在他人帮助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尽管我国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很大[25], 但现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却十分有限。 从地域上看, 城市心理健康服务的规模和力度高于农村, 城乡差距显著。 但即使是一二线城市也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6],社区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力度及规模还不够, 只有很少一部分社区进行宣教活动, 而农村地区则几乎成为盲区。 有关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现状的调查显示,尽管部分社区开展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但68.1%的社区没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46.2%的社区尚未开展过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剩下的社区在近5年内也只开展过1~2次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有关心理健康知晓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社区居民了解心理健康的有87.7%,大连市有81.4%,赤峰市仅有54.7%[24],知晓率最低的城市尚且不到50%[27],91.0% 的社区居民对健康的理解还停留在生物模式[22]。 社区阅览室中有63%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但主要集中在城镇社区,近一半的农村社区甚至没有社区阅览室。 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 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服务观念,不愿接受心理健康指导,在意他人的目光,甚至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以心理咨询为耻[28]。

2.4服务形式不全面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相对成熟,如美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机构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数量多、分布广、水平高,有效连接了家庭、社区与精神专科医院。 如美国的社区关爱(communities that care, CTC)项目,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充分利用社区、 学校、家庭和个人的资源,促进居民和社区的健康发展。 日本通过危机干预、劳动雇佣等方式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英国采取将服务对象分类的方式,将服务对象分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心理咨询方法。 而澳大利亚分类更为细致,除了以上四类,还有孕妇、新任妈妈、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根据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方法有效地进行完全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安排专人随访,直至患者痊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此外,法国的分区化服务模式,瑞典的郡议会与地方市政府共同负责的模式也有助于人们预防、治疗心理疾患。 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逐步转向了大范围的“正常人”的心理困惑, 同时,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更专业,内容更多样, 趋向成熟。

而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具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或特殊人群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心理服务的能力[29]。 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还相对单一。 一方面是大众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但主要以布置宣传栏、板报、发放宣传手册或折页等形式为主,宣传教育的主题宽泛,这种单向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递难以保证完全契合社区居民个体的需求;另一方面,专注小范围人群的“异常心理”,采用一对一、 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的形式解决其心理问题,但由于专业队伍有限又难以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此外,我国社区也没有建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以老年人为例,5943篇有关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文献中,大部分都聚焦于老年人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的探讨[30],但对于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却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2.5服务效果不理想

国外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上至政府下达社区,在整个社会的支持下,以收到实效为目标,旨在解决社区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例如由丧偶、离婚、失业、疾病等各式各样的压力、刺激与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31]。 国外社区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教会人们如何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通过对强大刺激和重大挫折如偶然性的家庭成员死亡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疏导,进行危机干预,尤其是对自杀的干预。

虽然据北方三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研究中显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率为100%,但只有真正落到实处的服务,才能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一数字只能说明心理健康服务仅仅在形式上是存在的,而真正颇具实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却寥寥无几,很少有居民真正能从中获得帮助。张曼华等[4]调查显示,虽然社区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绝大多数社区居民却不了解其功能,甚至有近七成居民在被问及所在社区有无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时回答“没有”。 张瑞凯等[23]的调查中,虽然社区开展了平均每月一两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但高达81.8%的被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参加过,可见收效甚微。

3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

3.1构建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三级预防模式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不是治疗心理疾病,而是以预防为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为居民营造身心健康的社区氛围。 一般采用普遍性、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三级预防模式。 一级预防通过加强宣传,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二级预防是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筛查出有可能在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心理学干预,避免精神疾病的出现,如果已经出现精神疾病,应促使患者尽早入院检查,接受治疗;三级预防是针对心理疾病患者治疗康复的活动,如患者出院后,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 咨询,由于长期相处,人员对患者相对比较熟悉,并能通过其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加快患者恢复, 尽快回归社会,创造无心理疾患的健康社区。

3.2构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专业队伍

社区心理工作队伍的素养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有力保证,而人员的匮乏以及专业化的限制势必阻碍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因此我国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 建立心理服务工作者培训机制,如在一些高校中增设该专业的课程,提供更多临床实习的机会[32],提高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 政府应设定各级各类心理服务人员的准入标准, 对社区心理服务人员定期开展系统培训。 只有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满足居民的需求。

3.3构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物质保障体系

物质保障是社区心理服务正常运作的基础。 首先,开展社区心理服务需要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 根据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开设心理咨询室是一种重要的服务方式,根据社区人群数量的多少,心理咨询室配备相应数量的心理咨询师和必要的心理测量、 心理治疗工具,以保障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 其次,需要设备支持,如开通免费热线电话、 咨询网站、心理服务信箱等。 再次,需要保障稳定的资金流动。 近年来由于心理疾患引发的异常行为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关注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 但由于受到重生理轻心理、重治疗轻预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上仍非常有限,因此大部分心理健康服务尚处于勉强维持正常运转的状态。

3.4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

社区心理服务应根据居民的现实需求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 如针对居民出现的心理危机,需要工作人员立即上门进行危机干预;针对某些存在心理问题隐患的居民个人或家庭,则可以组织心理工作人员进行家访活动;针对社区中比较常见的、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则应提供集中服务,如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和各种心理讲座等,并将此类活动固定下来,使其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还应考虑居民个性化需求[33],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活动。 以老年群体为例,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一系列的社会压力如退休、死亡、家庭问题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有话无人交流,遇到问题不知怎样应对,大部分的老年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应建立心理医生定期寻访制,坚持每月到老人家里寻访一次,帮助老人化解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 同时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应举办相应活动,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当然由于年龄或身体健康等因素,老年人学习接受新事物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活动开始时应适当降低难度, 不让他们感到费力无趣, 使其保持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不断应对压力和挑战,坚持参与并愉快投入活动中,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3.5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制度设置、人员配备、物质保障以及服务形式等落实不到位是我国与国外社区心理服务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 如有制度规范却不遵照执行、有专业队伍却忙于各种行政事务、有物资投入却没有相应产出、有多样形式却如隔靴搔痒效果平平。 因此,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评估势在必行。 社区应定期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性和满意度,并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做出评价和总结,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持。 卫生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立法部门也应制订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使心理服务行为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3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区心理健康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人们开始注重心理健康,并愿意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中去。 我国应该在结合具体国情的前提下,向国外优秀社区学习,重视并支持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为其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这对于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维护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评价法,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体系建设、现状及效果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国外较为成熟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人力配置、物质保障、宣传普及程度、服务形式及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务实模式,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的建构设想,即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三级预防模式、重视专业队伍的建设、落实物质保障、提供多样的心理服务、探索科学的评估机制。

社区心理健康 篇10

脑卒中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很多脑卒中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 导致生活能力明显下降、不能独自行走, 生活必须依赖别人的帮助, 从而出现情绪低落, 悲观失望, 其中很多患者因家庭不和、经济困难、子女照顾不够、得不到相应关爱而出现悲观、孤独、情绪低落等, 从而引起生理与心理平衡失调, 进而引起PSD的发生。因此, 充分认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严重性, 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水平、恢复脑卒中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是当务之急。而加强对社区医生进行有关脑卒中忧郁症知识的培训, 可能是关键的一环。典型的忧郁症患者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 主动性很差, 往往被动就医, 一般不会夸大其症状。对于脑卒中抑郁症的治疗, 不论是否接受过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培训, 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医生认为应先治疗脑卒中, 再治疗抑郁症, 但实际上, 抑郁症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的疾病, 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应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过分地强调躯体疾病治疗优先, 而不给与抑郁症的相应治疗, 这不仅会延长躯体疾病的病程, 而且会导致抑郁症症状的恶化。这表明, 对社区医生进行有关脑卒中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帮助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康健社区研究人群中所有脑卒中新、老病例均作为心理干预效果评价的样本。

1.2 入选标准

(1)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2) 都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1.3 排除标准

(1) 有精神障碍病史; (2) 有明显失语和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检查。

1.4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病例组是通过心理治疗社区干预2年后的脑卒中的病例。

对照组在与病例同一社区、没有通过心理治疗社区干预2年后的脑卒中的病例, 与病例按1:1配对, 配比因素为性别和年龄 (±2岁) 。

1.5 方法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 针对整个康健社区范围内居民进行。主要内容包括: (1)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 组织经过培训的调查宣传员, 入户进行以脑卒中知识为主的健康宣传;逐户发放宣传品, 主要包括:脑卒中流行现况, 主要危险因素, 高危人群, 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2) 组织防保科医师参与定期对社区内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体检 (包括测量血压、血糖) 和与脑卒中相关的知识讲座。 (3) 抑郁状态评定本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4) 定期组织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全科医师参与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对社区内心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 对抑郁症状的持续时间和关于预后良好的解释;2) 与病人讨论躯体性症状, 精神症状与基本情感障碍之间的关系;3) 有关治疗药物可能预期出现的长期作用与不良反应的说明;4) 叮嘱家属照管病人时特别警惕自杀的危险性;5) 激励病人的自尊心, 强调人生价值和病人一生中所取得的学识与成就, 对美好生活的依恋与难以割舍的情怀, 动情晓理[1,2,3,4,5,6,7,8]。

2 资料收集

2.1 心理健康调查内容及指标:

(1) 抑郁自评量表 (SDS) :SDS有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项目组成, 每一句就相对应一个有关症状, 按照1-4级计分。反应抑郁状态四组特异性症状。SDS评定的抑郁程度指数按照公式计算:抑郁严重程度=各条累计分/80 (最高总分) , 所得抑郁严重度指数 (SDSZS) 。指数范围为0.25-1.0, 指数越高, 抑郁程度越重。 (2) 焦虑自评量表 (SAS) :SAS含有20个与焦虑症状相关的自评项目。各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粗分, 再乘以1.25之后取整, 即得焦虑自评量表标准总分 (SASBZ) 。标准分越高, 焦虑程度越高。

2.2 资料收集方法与整理

(1) 2009年3月至9月, 在社区内脑卒中患者中进行基线数据的收集, 同时对社区内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2001年3月至5月, 在社区以与基线资料收集的相同方法再次收集所需数据 (排除两年内迁入居民) 。 (2) 所有资料均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 以统一问卷、统一方法收集, 整理后统一录入微机, 建立DbaseⅢ数据库, 并通过计算机逻辑检测和抽样复核, 以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资料分析运用SPSS软件包进行资料分析。所用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 所有分析显著性水平均定α=0.05。

3 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干预组基线资料中患者77例,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42例, 平均年龄72.36±9.6岁;2年后资料中患者55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32例, 平均年龄72.04±10.15岁。对照组基线中患者共13人, 其中男性7例, 女性6例, 平均年龄70.92±11.35岁;2年后资料中患者共18人其中男性10例, 女性8例, 平均年龄70.39±8.01岁。病例与对照组各心理卫生指标的比较列于下表。由表可见, 干预2年后, 脑卒中患者与对照人群在抑郁、焦虑各指标方面仍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SASBZ、SDSZS均有显著性改变。对照社区各项指标改变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经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 监测和干预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已逐渐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利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 在社区水平探讨了脑卒中综合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从干预效果来看, 2年的社区干预使干预组的脑卒中患者在抑郁指数和焦虑标准分两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而对照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区一般居民相比, 仍有明显差距。抑郁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的代谢水平、遵医嘱的情况、脏器功能损伤度以及医疗、卫生保健费用的使用情况等均有关联。通过减轻患者抑郁及焦虑的严重程度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 建议开展在社区水平上的心理卫生监测与干预工作, 这将对帮助其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心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医生在提供某些信息时要得当有度, 这又需要大量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全科医师共同参与。本研究结果表明, 脑卒中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使干预组内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但仍未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开展脑卒中社区三级预防,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脑卒中社区干预项目中, 应根据其影响因素, 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卫生干预的有关内容。

摘要:目的 探讨在社区范围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干预的有效性。为适宜的社区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要求。方法 按群体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 选取上海市徐汇区康健社区内脑卒中患者分别作为干预组与对照组。2009年, 收集基线资料, 同时开始在干预社区实施脑卒中综合干预措施。2011年, 再次以相同的方法收集两组相关资料, 通过两组基线与2年后资料的比较, 分析社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总标准分和抑郁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对干预组干预后的病例对照分析, 探讨上述心理卫生指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年后, 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总标准分、抑郁严重度指数较干预前显著性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社区水平的脑卒中干预项目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 但仍未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 达到心理健康标准。在脑卒中社区干预项目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卫生干预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心理健康,脑卒中,抑郁,社区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张伟, 唐牟尼, 邱建昌, 等.成都地区≥55岁人群抑郁障碍患病率情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23 (12) :883-885.

[2]龙理良, 陈新, 赵英, 等.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对生命质量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3) :266-267.

[3]孙安静.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调查及干预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17) :1435.

[4]胡志, 秦侠, 徐晓超, 等.老年躯体疾病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 18 (4) :35-37.

[5]林茵.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 2006, 26 (8) :1013-1014.

[6]范珊红, 化前珍, 马艳, 等.西安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2) :483-485.

[7]韩冬梅, 付云, 仝晓燕, 等.包头市老年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杂志, 2002, 22 (6) :466-467.

社区心理健康 篇11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工作应围绕建设和谐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居民为核心内容,和谐社区文化建设要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进一步挖掘社区居民潜能出发,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社区文化;心理和谐;非营利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92-02

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被广为关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工作应围绕建设和谐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居民为核心内容。

1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

什么是社区?《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对“社区”一词的注释为:“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此词最早由滕尼斯提出。基本要素有:(1)有一定的地域;(2)有一定的群体;(3)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相应的管理机构;(4)有满足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 社区的存在离不开社区文化,而社区文化又是通过社区居民的互动活动逐渐形成的。社区文化能使社区居民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区文化应该是社区居民在其所在社区内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为满足生活、学习、交往等需要而表现出来的文化活动和生活方式,包括承载这些活动和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氛围,是长期形成的具有社区特点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活动、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总和,它是维系整个社区的价值观纽带。社区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影响着社区居民行为方式和道德思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教育和约束着社区居民的行为。

建设和谐社会在社区的具体化就是建立和谐社区,而和谐社区的核心是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治性,提高社区居民凝聚力,增强互助精神,改善社区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社区和谐的最终目标。因此,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实现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方式,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形活动建立起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价值观,从而使社区居民心理能够达到和谐,建立新型的社区邻里人际关系。

2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功能的定位

和谐社区文化建设要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谐社区的一方面就是社区心理和谐。心理和谐就是个体具有健康的人格,具体表现在对内能理性协调以及对外积极适应一种状态。 “健康人格的是一个人在积极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必然是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坦然面对并积极适应任何艰难负载的客观环境。”。在个体心理和谐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内的一种交互融洽的交往氛围和心态的总和就是社区心理和谐。如何促进社区心理和谐?这既需要社会环境的包容度,又需要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的提高。通过建立和谐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一条可行之道。“在城市社区文化日益分化的今天,构建和谐社区的社区人文环境,在社区文化的层面上实现社区整合,已经成为社区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从社区管理的角度来看,新社会环境下社会人对社区文化需求的明显的目的性。社区居民更多地关注健康、关注生活质量、关注社区环境建设和安全、关注家庭需求、关注社区交往等。社区文化建设应当与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相结合,准确地将当前社区文化进行功能定位,既要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使居民乐于参与,同时又要引导和培育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

2)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来看,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应能够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并能提升居民的潜在能力。笔者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定位应以社区居民的发展为中心,以多样化服务为手段,以多层次的活动平台为依托,创建起全面而独特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其个体的以下几方面潜能:(1)组织创新能力。(2)学习能力。通过社区中的各种文化活动,从各个角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居民能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3)交往能力。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解决人际交往矛盾,从而从心理层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而社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决定了社区发展不仅要满足居民在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居民在精神、文化、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在当前应当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居民的利益,尊重居民的意思表示,以此为出发点组织和建设社区文化,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培育公共参与精神,从而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真正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促进社区居民的发展。

3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在我们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1)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高于社区居民。根据李波等人的研究,从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群来看,离退休的积极,在职的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参与度较低。

2)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相对单一。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倾向,如建立“市民学校”、“社区图书馆”等,但对这些硬件设施的利用率较低。文化活动方面相对单一,比较多的是采用健身器材的建设、定期组织文艺活动、旅游活动等。

3)社区文化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和共享缺乏系统的思路。社区文化资源的经费有限,配置比较简陋,同时对在现有投入经费不足的状况下,缺乏有效调动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社区资源的系统思路,往往忽视了社区中的一些企业或学校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4)政府对社区评估导向不合理。过于注重对硬件评估,而忽略轻居民对文化建设的感受。

5)缺乏居民之间多层次的沟通机制,缺乏团体文化,缺乏宣泄情绪的有效渠道(居民互相认可的居民节日)。虽然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划分为层面,可以从社会阶层划分,也可以从文化阶层划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区居民应该固守层次感,否则,将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当然,不同层次之间的居民缺乏沟通,原因多重,但应当看到目前缺乏多层次之间的沟通机制是其中一重要原因,因而也很难形成有相当稳定性的社区文化。当前,虽然社区也会有自己的一些节日,但大部分是是行政主导的节日,因而居民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并不高,因此,居民也缺乏宣泄情绪的一种有效渠道。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

1)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尚未转变。政府主导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活动简单可行,但居民参与热情并不高。

2)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思路忽视了居民的需求。

3)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民主意识参与不够成熟。目前来看,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虽然在不断提高,但长期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也使基层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进行引导和培育。

4从进一步挖掘社区居民潜能出发,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在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始终围绕着以社区居民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开拓思路新思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活动吸引居民参与,满足居民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模式、建立多样的非营利组织,培养居民自主参与的意识。这两种模式又可以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拓展,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平等、和睦、诚信、合作的精神。

针对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探索建设心理和谐的社区文化:

4.1围绕居民需求,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开发内容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对于和谐社区建设,只有社区的文化活动人们乐于参与,才能进一步形成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居民之间从兴趣爱好出发,形成特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促进社区心理和谐。目前,社区可以组织的活动需要更加多样化:

1)继续开展令居民满意而且感兴趣的健身活动、休闲旅游、社区环境建设。

2)继续深入开展适应多层次(年龄层次、收入层次、文化层次等)需求的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的年龄层次比较单一,对于针对在职的职工、在读的学生、在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等这些群体感兴趣的活动,相对比较欠缺。如对于在职职工需要解决的青少年托管、亲子教育等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开展社区互助行动来满足;对于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社区文化也应将其覆盖在内,通过开展阶层互助活动形成阶层互动。

3)加强社区信息的宣传工作,尝试创建社区活动简报。通过简报的形式,将与社区居民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书面形式通报给社区居民,如社区开展即将开展的活动预告、社区已经开展的活动的进展情况、居民服务和需求情况等等。通过这种渠道,可以使社区居民知晓社区事务,关心社区工作。

4.2完善现有社区资源,拓展并创建社区文化活动平台

1)加强并完善社区教育平台。通过特定的教育形式为社区居民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教育。(1)从社区学校的教学内容上,可以更加丰富。针对居民的实际状况开展各类培训辅导讲座,开设兴趣类讲座班,使社区居民在情操陶冶,也可以开设技能培训类的课程。(2)从教育资源上,可以进一步拓展。对于教师资源,可以通过招募社区居民志愿者,也可以联系各类院校,让大学生走入社区,让专业老师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开设讲座,还可以联系社区内的各类机构和企业进入社区来开设讲座,从而调动各方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举办有社区特色的社区节日。举办受居民欢迎的各种社区节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节日,同时也结合本社区的文化特色,举办节日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互助节、青少年交往节等,通过节日缓解压抑的情绪,成为宣泄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即能增进互相之间的交往,又有利于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发展。

3)完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健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作机制。目前我们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比较滞后,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应当包括社区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兴趣活动室等。从运作方面,应该从资金、地域、制度上给予给多的优惠。通过政府投资、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

4)建立社区文化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两种方式建立起日常信息沟通机制,一种是我们前面的社区小报的形式;另一种是通过社区互联网络建设,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作为社区管理者,目前应当关注并逐步开始着手准备电子社区建设的思路和设想,尝试着利用目前的网络建立起一些信息互动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极大地吸引社区内各类居民的网络参与,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居民参与。

4.3引导并鼓励建立多样的居民社团组织

在社区中更多地成立一些社团,这些社团是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是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社区居民通过社团活动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丰富文化生活,实现民主管理。

1)引入非营利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居民自主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培育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使非营利组织成为社区文化中心的核心中坚力量。

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首先,社区管理者要认可这种社团组织的重要性,然后,建立起完善的政策配套来引导这些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如政府购买服务向这些社团优先考虑,社团活动中的资金支持、场地支持等,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这些团体良好地成长。要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团活动,宣传相应的政策,及时发布社区需求状况,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居民群体申请成立社团。

从程序层面,规范非营利性社团的成立和运作。由于社团可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因而需要对社团进行相应的管理。社团的价值取向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一致,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文化需求,活动能形成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

从组织构架方面要全面考虑。针对社团的综合管理,应当事先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架构,有明确的服务目的,有专职、兼职和职员者的完整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相互协调。对每一个社团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来经营,并进行管理 。以下是一个社区资源中心的机构图,节选自案例《巴里敦社区资源中心》。

从这个组织结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社区资源中心的自治组织的情况,受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和监管。目前我们引入社团时,也应该多借鉴各方经验。

2)引入志愿者机制,服务于更多领域。对于社区社团的工作人员,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通过引入志愿者来实现其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如前面所举巴里敦社区资源中心的案例中,此中心有专职的工作人员约100名,兼职的大学指导教师有许多,还有更多的则是志愿者。再如美国蒙特立公园市的社区服务中心中,活动项目非常多样,工作人员占少数,大量的是由志愿者组成的工作人员。我们目前的调查表明,某街道的居民希望参与志愿者服务,但是志愿者项目和平台很少,因此,我们建议否街道可以将部分事务由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参与完成,如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引进志愿者。这一方面可以形成社区管理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参与其中的社区居民志愿者的心理需求,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需求是行为的原动力,心理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一定要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各种平台满足显在的居民需求,同时要引导、提升并满足潜在的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为社区心理和谐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何东亮.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

[2]周晨虹,杨庆立.和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境界[J].理论学习,2006,2.

[3]徐永祥,上海.社区发展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波,王丹,李林英,等.北京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4.

[5](美)Robet T .Golembiewsk , Jerry G.Stebenson 主编.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社区心理健康 篇12

1 社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 生活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因此,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 不但要求生活水平有“量”的提高, 还要有“质”的提高, 但是, 纵观我国各大城市, 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1 社区环境卫生差

社区中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动物粪便随地排放, 小摊废弃物堆积;“白色污染”和“垃圾围城现象”十分突出;小广告随处张贴, 传单满天飞, 纸张浪费严重;未做到垃圾分类, 一些化学污染品渗入地下水, 污染水质, 影响居民身体健康。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生活及工业污水乱排乱倒现象严重, 污染内河水质, 使原本清澈见底的河道变成了臭水沟。锅炉燃烧等民用燃煤直接向大气排放烟尘、油烟、二氧化硫;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建筑工地产生扬尘, 且无除尘装置;垃圾腐烂、污水等产气等。

1.2 社区环境布局不合理

许多社区内缺少停车位或没有明确标示停车的标志, 这就给社区内小汽车停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区内道路的设计不合理也给社区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城市绿化面积不足、布局不够合理、结构不够科学, 绿化面积小、质量差, 社区内花木修剪维护工作不到位;社区内还普遍存在私拉电线问题及偷电现象也较严重。噪音污染, 街道旁小贩叫卖声、来往汽车鸣笛声、娱乐音响声、工业噪音等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作息。

1.3 社区环境法制不完善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社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强烈, 导致居民随地吐痰, 生活垃圾乱扔。我国对于社区小商小贩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 社区内随处可听到商贩的叫卖声, 垃圾遍地都是。

1.4 社区周围交通实施不理想

居住在郊区大型社区的老人、儿童, 平时出去商场、学校等地, 由于公共交通的供给不足往往会成为交通弱势群体, 因此对社区周边交通的关注成为社区交通的重要方面。

1.5 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环境关注不够

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社区护士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 服务态度欠佳, 社区护士人数较少, 社区医疗设备缺少, 导致社区居民没有得到及时的全方位的健康指导, 对社区中的一些不到位的安全设施也听之任之, 如池塘周围没有围栏和警告牌。

2 采取的措施

2.1 明确社区环境危害, 采取相应对策

由于社区环境污染会造成以下危害社区居民的某些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可以造成多个脏器的损害;蓄积性强的污染物引起的持续性蓄积危害, 如铅、汞、二恶英等。社区护士应定期为社区居民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 对慢性疾病可以进行详细的调查, 确定是否与环境有关, 以防止其他的社区居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 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 实施多元化措施

社区环境保护要发动居民监督管理社区环境问题, 及时掌握社区环境状况, 积极改善社区道路拥挤状况, 对现有的污水管网进行优化与升级, 使其发挥作用;拆除破旧建筑、临时搭盖违章建筑、禽畜舍以及露天厕所等;购置垃圾收集车辆, 配备环卫工人, 增加垃圾回收装置, 如垃圾桶、垃圾屋、垃圾围等的品种与数量。通过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使居民了解当前社区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自己能为环保做什么, 形成“保护环境光荣, 破坏环境可耻”的舆论氛围。

2.3 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认识

对于环境保护我们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环保执法适应我国环保工作实际, 务必加强执法程序和监督机制建设。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切实理顺执法程序, 对社会危害性较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应着重处罚;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 保证行政执法合法高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取缔一些不符合规划功能, 利用杂务间、车库等建设的饮食店, 并对沿街超标排放的饮食店限期整治。

2.4 合理规划社区布局, 提高绿化质量在社区合理地建立固定停车点, 取消集贸市场, 建立集中商贸区

加强社区绿化, 将森林引入社区, 将公园引向街头, 在街道、小区空旷处以及房屋庭院等处种植花草, 尽量选用适合北方生长的四季长绿树种, 以乔木为主、灌木花卉相结合, 做到经济性、实用性、观赏性与实效性高度平衡。在小河、池塘等处设置护栏或警示牌, 以防社区居民不慎掉入,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5 规划社区交通, 提供社区居民交通便利

根据社区居民的出行情况和公共交通的需要情况在社区周围设置合理的公交站, 引进出行时需要量较大的公交车, 需要社区地理位置与城市公交线路的相互协调, 方便社区居民出行。

2.6 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宣传环境保护

社区护士还可以展开相应的健康讲座、分发健康小册子来宣传环境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 提高人们的环境安全的意识, 以促进环境与健康的协调, 减少某些疾病的患病率

平时应密切观察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多做一些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 保护居民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袭, 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检查饮水和食品卫生、限制社区居室装潢环境污染, 等等。在进行卫生管理工作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 对待社区居民就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 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以利更好的开展社区卫生工作。

摘要: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安全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损害的发生, 本文分析了社区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积极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社区环境,安全隐患,健康,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玉玲.社区预防与保健[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9, 16 (4) :77~80.

[2]鲍建勇.建构人性化的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探讨[J].理论探讨, 2010, 9:279~281.

上一篇:初中物理的反思教学法下一篇: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