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2024-06-11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篇1

一、导入语增添趣味性

一个良好的导入语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导入语就像是戏剧的报幕, 还未开场先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语文新课的导入语如果运用得好, 可以有效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营造一种浓烈的课堂氛围。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表明一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浓烈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 并且在探索的实践中产生愉悦。只有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并且乐于学习, 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巧妙运用导入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 运用教师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知识型激趣法指的是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 转化为优美的教学语言, 给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语文教师, 往往会因为其人格魅力感染到学生, 学生想要知道的东西教师都能回答上来, 并且除了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师都能快速地给出令学生称赞的答案, 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继而喜欢上语文课。

(二) 借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 运用丰富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资料来教学, 有利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而形象, 多彩的图片和美妙的音乐能够迅速地吸引住学生的目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 前后知识联系法

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把以前学习过的相关联的知识拿出来讲, 不仅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内容, 还能让学生对新课有所了解、充满想象。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进行新课的导入, 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新课的学习欲望。

(四) 情感感染法

在新课导入时,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再加入真实感情进行导入, 将教师自己的感情与文章中的读者情感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打动学生, 让学生与读者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形成一种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质疑的习惯

(一)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我国的学生学习通常都是被动式的、灌输式的学习态度, 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或者家长要是不督促学生, 学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因此, 要克服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据调查研究表明, 一个人一辈子用到的知识, 学校学习只占据总知识的百分之二十, 而走出学校后通过自学学到的知识占百分之八十。这就说明学习知识不能靠教师或者家长灌输, 而是要自己主动去学。

(二)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首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自己去查阅工具书弄懂新课中的生字、生词, 了解书中的一些释句。其次, 了解文章的编排结构和文章主旨, 每个段落的大意等, 善于提出疑问, 比如说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作顺序?再次,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先学会自己去学习、理解和分析文章, 遇到自己不懂的难题, 可以先用笔进行注明, 然后再去请教老师, 最后做好笔记, 及时总结。此外,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学生可以在课后找一些习题来练习, 看看自己到底对文章掌握了多少, 对学过的进行巩固, 渐渐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自学质疑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例如:学习写景抒情的文章, 启发学生观察身边景色, 仿写一首小诗, 或画一幅风景画。学习写人叙事的文章,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感悟。还可以结合名人的读书方法来激发兴趣。比如, 介绍毛泽东同志怎样圈点、吸收、批判《三国演义》的读书方法, 让孩子明白自学的好处。介绍高尔基、安徒生等自学成才的故事, 激发学生努力的激情。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有奖活动, 促使孩子自觉自学质疑。

(四) 检查督促学生自学

好习惯的养成是终身得益的, 教师为了使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 必须随时检查、督促。检查方法有多种, 可通过提问, 可通过检查孩子的练习、作业等。通过自学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深化了学生的情感活动, 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发展了学生的整体能力。

三、讨论交流

“讨论”是几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自学质疑就是要给学生造就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发挥、相互促进、开发潜能的机会, 而讨论是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讨论的方式为方便起见, 一般是两桌四个人为一小组, 可选出组长, 从讲台起向后, 前桌的向后转180°面向后两人, 面对面就各自的质疑表达己见, 并对不同见解提出再质疑, 做到畅所欲言。教师在这个阶段或是巡回各小组之间, 或是深入某一小组倾听讨论情况, 尽可能了解掌握整体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理解、认识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宁娟.对加强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课外语文, 2014 (10) .

[2]李妍.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及综合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金庆峰.开放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1) .

[4]倪美青.构建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体系[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3 (2) .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篇2

丁利均

重庆市北部新区竹林实验学校 重庆 北部新区401120 摘要:开放式阅读教学是对封闭式阅读教学的“扬弃”,即改变过去单一的精读细讲的课堂模式,增加开放式的“少讲、多读、多悟”的课外阅读课。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环境、激励机制、课型体系、评价体系。阅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改善学生的阅读方法,挖掘学生阅读潜能为主线,牢牢把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这一基本理念。开放式阅读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得以转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1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提出

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是我校市级课题,它的提出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其中写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中小学生阅读行动计划”。为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提高学生从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中收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阅读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灵魂”,我市特制定了“重庆市中小学生阅读行动计划”。

开放式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深化的产物。语文教育应为造就新时代的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于是在教学中,我校对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验。

2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1探索并构建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环境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阅读教学的时间、空间和阅读内容。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工作:建立四级书库,编写校本教材,保证有书可读;开设阅读课程,保证阅读时间;拓展阅读时空,增加阅读信息量;组织推荐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节目等,从纸质阅读到网络阅读,再到视听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界”。

2.2建立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激励机制。

学生普遍存在没时间阅读或阅读不能坚持的问题,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为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激将法”,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阅读动机、培养阅读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如:采用榜样激励。以阅读好的学生为样板,有了“领头雁”,就能影响和带动一大片学生的阅读热情;采用目标激励。明确具体的阅读目标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鼓励学生每月读一到两本课外书,做好读书笔记,写三至四篇日记或者心得,争取到初中毕业,读满260万字以上的课外书。激励机制是贯穿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是推动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助推器。

2.3建立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

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评价,要体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方式和评价目的的多样化,教师要打破自己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和评价权威的局面,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让家长参与学生的阅读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参考如下: 1制定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课堂评价量表 2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1)教学成绩(2)教学能力(3)育人功能(4)科研能力(5)学生评教 3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1、读。

2、写。

3、听。

4、说。

5、看。

6、学。

3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结果分析 3.1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得到转换

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阅读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以学生疑点为教学起点,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成为和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

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把学生看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由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自主阅读探究,疑难能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到解决。

3.3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已历经一年多,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喜欢学语文的学生已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几。由于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中,经过讨论交流、探究,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经统计,朗读水平明显提高,优秀率快速提升,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能力提高。多数学生能提出有价值、有独到见解的问题,主动探究的欲望不断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较快。在学校组织的每次考试中,实验班语文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

4结束语

总之,开放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的。通过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课堂教学、作业、课外阅读等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适应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而教师既是全过程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相信,随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随着它的普及和推广,必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之我见 篇3

一、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灵活性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产生厌烦感。教师要采用开放性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语文,去探究语文,进而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那些不确定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他们需要运用多种资源和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这个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全面分析,能够进一步构建、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好地联系新旧知识,不仅有助于巩固语文知识,还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搭建平台,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要想更好地进行开放性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1)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2)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研究,在此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2.突出课堂主体,开放教学过程

在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高开放性教学的效果。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思考和感悟,开放思维的空间,突破参考答案的束缚,使学生从多角度探讨问题,用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如在教学《台阶》时,我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让学生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学生能走进文本,品读父亲,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进一步感受了父亲的形象。

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些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运用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人人参与质疑解疑,这样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再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思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这样能够互相补充,资源共享,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提供原动力。

3.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把握好开放的度

在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开放的度。开放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语文问题进行怎样的开放教学,问题开放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学的开放度,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和探究,对学生那些不成熟的见解、想法进行及时点拨、反馈,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如学习《奇妙的克隆》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探讨“克隆人”的利弊,有80%的学生认为克隆人可以为自己服务,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及时对这一现象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克隆人”既是福音,也是恶兆,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它的两面性,在放与收中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4.走出课堂,拓宽开放性学习空间

在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可以开展专题学习、课外教学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领域,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接龙、文章新解、异组辩论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增添课堂上缺少的活力元素,拓宽学生开放性学习的空间。开放性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寻信息、搜集材料,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助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开放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开放性教学策略,拓宽语文教学的开放度,给学生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开放性教学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自己健康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不仅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主观能动性, 引导其积极主动地探究所学知识, 而且能够让教师在设计与组织开放式教学活动过程中,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束缚, 就应该将开放式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堂中, 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将语文教学延伸至实际生活

任何知识一旦与实际生活脱离, 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落脚点, 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语文知识便是如此, 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学习和公文写作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语文知识。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积极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创建自由开放式的课堂环境, 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朗诵和演讲等活动, 并积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 去把握住生活中一切能够获取语文知识的实践学习机会, 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语文知识, 进而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 并在感受与体验过程中掌握更多新颖丰富的语文知识, 鼓励学生在开放的大自然课堂中进行阅读与写作。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积累到更多新颖丰富的写作素材, 获得写作灵感, 拓宽写作思路, 也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在参与形式多样的实践学习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二、积极开展开放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讲, 只是通过单纯的语言讲解往往难以获得透彻的理解, 也无法将所学知识准确、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 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可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情感, 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锻炼, 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被语文知识的魅力吸引, 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比如,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 文中涉及很多卷云、高积云等词语, 对于学生来讲过于陌生, 同时对于千变万化的云状, 教师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其效果。对此, 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特殊天气, 带领学生去户外观看, 或者是鼓励学生向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咨询。通过开展实践教学,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 也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查阅和记录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创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而开放式教学模式, 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得到充分激发, 也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比如, 在教学《变色龙》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情景剧的形式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对文章中人们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如, 在教学《范进中举》时, 也可以采用舞台剧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轮番扮演, 进而让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并且通过不断变换扮演的角色, 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邻居们的心理特点, 从而对文章的内涵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四、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应该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因此, 教师在利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活动以及设计教学环节时,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与水平, 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开放的课堂教学, 指的不仅仅是教学场景的开放, 还要注重教学思路的开放。在以往的教学中, 课堂主动权一般由教师来掌握, 并通过提问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勇于突破这种身份的限制,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提问,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相关知识, 而且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准确的掌握,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不断转化教学思路,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

小议初中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利弊 篇5

小议初中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利弊

摘要: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具有社会性强、动手能力强、不必拘束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特点,所以,大家公认这种作业形式是新课改后涌现出来的一种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作业形式,它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本文针对开放性语文作业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积极寻找了一些应对办法,以期让这项作业形式更加完美适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教学;开放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3-0119-02 在新课改进行中,在不断为中小学生减负的背景下,开放性作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许多中小学也在教改实验中进行着摸索。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具有社会性强、动手能力强、不必拘束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特点,所以,大家公认这种作业形式是新课改后涌现出来的一种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作业形式,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寓作业于快乐之中。而事实证明,这种开放性新的作业形式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但是,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不利的因素和隐藏的问题。现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将开放性的中学生语文作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作如下归纳,以期引起同行的进一步探索。 一、初中语文开放性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开放性作业,学生的完成情况存在两极分化之势:开放性作业更有利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而那些学困生,对此缺少自信,缺乏重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间的差异更为明显。我们留的开放性作业,都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如果不积极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势必会引发学业上的差距,两极分化现象与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2.由于这些作业动手动口的作业多,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作业样式多,所以它更有利于性格外向、爱好广泛的学生,而那些平时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总是对这样的作业积极性不足。例如学了《散文两篇》之后,我们留的作业是把《荷叶?摇母亲》一文背过后制作成录音磁带,并辅以音乐效果在班内展示。那些喜欢朗读、爱表现的同学做得非常棒,如同参赛作品一般,让人赏心悦目,而有的同学由于缺乏主动性,对于这样的形式不感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检查作业时他们就只能当个观众了。 3.开放性作业不利于那些分数功利性较强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更能够偷个小懒,对于老师的要求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例如,我们留《皇帝的新装》一课的课本剧表演作业,有的成绩优秀的同学认为快要到期末考试了,这种形式在考试中又不考,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同学对此甚至是不闻不问的,总是想:他们演,我看看。只愿当个看客。 4.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客观条件不好解决,如有的学生家中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查取资料,有的学生没有课外教辅,对于查阅作者简介等题则是理所当然地坐享其成,这样久而久之易造成推脱自己学习责任的不良后果。 二、主要解决办法 在革新的道路上,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让我们的创新教学体现出价值。所以,当我们了解了存在的问题之后,就一一对应地去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针对学困生对开放性作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应做好动员与协调工作,更多关注学困生。比如给予作业降低难度、数量减少的优待;多采用分级评比来提高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即,让他们的作业不在班上大范围内去作比较,而是和自己比,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学困生比,这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干劲;还可以将开放性作业分等级并细化指导,为学困生降低难度。其次,性格内向的同学本来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再加之课外的兴趣爱好偏少,有时他们想参与其中,也苦于自己没有才艺而只能旁观。例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一课后,我们留的开放性作业是:用另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你对文中作者塑造的紫藤萝花的理解。有的同学写诗,有的同学找到类似主题的散文给大家读,还有的同学用摄影、绘画等形式来展现,可性格内向的同学找不到自己要如何去表达。对此,我们要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加关注,一则给他们更确切的提示和指点,二则给他们以鼓励。但凡他们有点小成就,要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展现的平台,并以此为契机大加表扬。再次,教师要不断完善作业的评价体系,以便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我们平时习惯于将最优的作业拿来夸赞、展示,这只是在班级这个大范围内的横向比较,以后我们要多多看到学生个人的进步,采用纵向比较的方向,让学生和自己的过去比,多发现学生的优点。我们要还建立起相应的等级评价机制,把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基本等级,让同级别的学生间来比,这就缩小了相对差距,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表扬。 最后,教师可通过建立就近学习小组,采用互帮互助的形式去共同完成作业,以解决有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 三、实践与反思 大部分学生普遍对开放性作业的兴趣热情较高,往往会花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因此完成的质量也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图热闹,而忽略了作业的目的,偏离了作业的方向,有时事倍功半。但总体上学生们是乐意接受的。如何让学生喜欢的作业方式更科学地服务于学习呢?在将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开放性作业显然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作业方式。即便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目前中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试题,其实施势在必行。但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恰当把握好作业的开放面、开放度和开放量。当然,也不能将传统作业一棍子打死,也应恰当结合传统作业方式合理搭配。同时,采用开放性作业形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自身素质过硬,能较好地调控学生和组织学生活动,并能及时做好评价。 改革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敢于迈出改革的步子,要认真反思走过的道路,同时也要敢于纠正自己错误,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既要有满腔的热情,也要有冷静的头脑,这样,才能把新教改的路走稳、走好。

刍议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 篇6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 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因此,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开放教学情境,创设民主和谐气氛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素质。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我看不是老师讲得如何,而是看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学生是否真正的动起来了。学生在动,说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了。

例如,我在教授《杨修之死》这节课时,是这样做的:

上课前,我先展示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剧照,刘备、孙权、曹操的照片轮流切换。与此同时,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也在教室里回荡。一下子,学生的情绪与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而后,我又放了一段《三国演义·杨修之死》中的杨修片断。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又被提升了一步,大家纷纷各抒己见,表述的非常好。有一位同学还总结了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是我课前没有准备的。

由此可见,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都会成倍增长。

二、开放教学时空,联系生活实际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开放教学时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把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语文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课堂,并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能力。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语文的教学空间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即是语文学习的价值观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认识生活这本大书。

三、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语文。要使语文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利用。我们在要求学生学好教科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的同时,要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古今不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真正在学问上有所造就的人无一不是阅读了大量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学习《登上地球之巅》以后,同学们迫切希望了解祖国其他的名山大川。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校园网络查找名山大川资料,另一方面引导家中有电脑的学生从网上查阅并下载,其他学生则从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查找。通过广泛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虽说找到资料只是一点收获,但树立新的学习观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的,它使学生终身受益。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引导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源拓展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搜寻资料,获取选择信息的技能。此外,学生只学好书中的文章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写法类似的……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在延伸阅读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更好地阅读。

此外,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入社会、贴近生活。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本书,生活就是一所无门的大学,“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导的。开放式教学要贴近主体生活的大千世界,要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高科技知识、因特网等富有时代的气息的知识都要让学生有所接触、有所了解,使其保持一颗创造、好奇、新颖的童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是目前教学的当务之急,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是现代教学的特点。语文课程资源随处可见、信手拈来,但我们不能局限于这种表面现象,我们应挖掘深层次的、潜在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去探讨、去创造。

四、开放教学评价,教师是导学过程中的平等对话者

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有开放的评价机制,评价不应该只是一张考卷、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的、三维的。

当然,我们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华罗庚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布置写胡适新诗《尝试集》的读后感。华罗庚写道:卷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转一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认为:陆游诗中的“尝试”是指“一试”,整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世界上没有一试便成功的事情。”而胡适诗中的“尝试”则指“试验”,整个意思是指“自古以来的成功都是一次一次的尝试得来的。” 胡适误解了陆游。

华罗庚的读后感,令老师大吃一惊:一个14岁的初中生胆敢批评大名鼎鼎的诗人、学者,太狂妄,太放肆!愤愤地批上四个字:“懒人懒话”。呜呼哀哉,初生牛犊遭到了当头棒喝,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老师无情地摧毁了。华罗庚从此爱上了数学。也许是一个大文学家的天才被扼杀了,大文学家由此变成了大数学家!是否如此?可以深思。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篇7

一、开放的阅读课堂要营造开放、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开放是一种教风和学风, 表现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它主要包括课堂开放、思维开放和教法开放等。开放的教学应该是素质教育中各学科教学的共性。但与其它学科相比, 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尤其需要开放。因为阅读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本身就呈现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文学欣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活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只有在宽松和谐的开放性课堂氛围中, 学生才有机会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挖掘作品的内在意蕴, 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要实施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 也必须致力于营造开放、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鼓励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名家名篇, 不迷信老师, 不迷信教材, 敢于向阅读教材、向老师挑战, 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新。尊重中学生的阅读个性, 允许学生存在阅读理解上的差异, 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苏霍姆林斯曾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讲话。”魏书生老师的教室里放有透明的玻璃鱼缸、图书柜, 学生的课桌上摆放着座右铭:一是自己崇拜的伟人名字或照片, 二是要追赶的同学的名字, 三是针对自己的弱点写一句医治的格言。至于时间空间的开放很好理解, 由课内到课外, 由教室到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编辑室微机室语音实验室, 到自然到社会。环境是无言的老师, 它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它的优化开放, 便于多种教育渠道的畅通, 从而达到多元化教育的目的。同时, 开放的阅读课堂还应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参与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 采用自已以为最好的方式, 去圆满地达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阅读自主权。比如, 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基木目标和较高目标, 由学生自主选择, 阅读篇目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改变过去阅读课堂上教师一统天下的专制作风。魏书生老师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在教学中随时随处跟学生“商量”, 将老师的意愿化成了学生自己的意愿, 给阅读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这种环境中, 学生以主人公的高度责任感自觉学习探索, 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是封闭式的课堂, 唯教材是从, 唯老师是从, 唯标准答案是从, 学生将永远欣赏不到文本那五彩纷呈的开放性结构, 将永远体会不到创新阅读的美好境界。

二、开放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思维的开放,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在封闭式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永远是单一的、僵化的。而开放性阅读教学则要求学生思维的开放, 要求学生开放手脚, 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在阅读中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审美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由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 看似“天马行空”、实则会挖掘出文章丰富的内涵。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描述了心中的乐园, 有现实的美景, 也有幻想的世界。然后教师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 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 了解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了解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欢乐。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 在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 很容易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 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社会、丰富积累, 体会生活中无穷无尽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三、开放性阅读教学要灵活运用多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开放性阅读教学灵活运用多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决不能满足于一口教室、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 要学好用好学校配置的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 更要开放脑筋, 结合教学实际, 创造手段。比如:让艺术进入课堂;号召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引导学生参与校刊班刊的编辑, 参加校广播站的编辑和播音;自编自印学生文集;录制、播放学生的演出节目等。

构建初中语文开放性课堂探析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放性课堂,构建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当今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封闭性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 现代大语文教学观强调语文教学要具有开放性。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可供选择性, 教学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学评价整体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内容, 指出语文教学有了开放性, 才能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保证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 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高超艺术, “最要紧的是看学生, 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 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 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 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教学观念上来看, 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 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 于是就包办代替, 结果适得其反。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 不仅要看“教”, 而且要看“学”, 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二、注意语文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语文教学内容有开放性, 教学方法也必然要具有开放性:课本的教学与课外读本阅读指导会有不同, 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存在差异,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学习指导各具特点, 书本内容教学与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利用差别较大。人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 这便形成教师主体自身的独特性, 因此, 教学方法要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单就专长而言, 语文教师有的擅长书法, 字写得漂亮;有的擅长讲解, 声音响亮动听;有的擅长写作, 文章脍炙人口;有的擅长唱歌, 歌声悠扬……像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 他的专长是“擅长商量”。他利用“擅长商量”的优势, 无论到哪里上公开课, 有的课甚至上课前十分钟才拿到教材, 都能把课上得有声有色, 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教师的个性从中体现, 教学风格在个性张扬中逐渐形成。

教学方法有开放性既包括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又有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创造。我国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多数不拘一格选用教学方法, 往往会有自己选择和侧重的角度, 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式, 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学方法, 并且还结合教学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方法”“讲讲、读读、议议、练练”“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六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创造, 反映着各种独特的个人教学特点, 从而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是一个复杂的主体, 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学风上的差异也带来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的开放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 学生在学习时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 并倾向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在加德纳的理论基础上, 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问题, 即根据学生智力特点设计出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这就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如果所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化, 没有供学生选择的余地, 怎么能够给予广大学生充分的满足呢?对于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又有何益呢?所谓“慷慨者逆声而击节, 蕴藉者见密而高蹈, 浮慧者观绮而跃心, 爱奇者闻诡而惊听”。虽然刘勰说的是文学, 而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实行多学科教学联动、整合, 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 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新的课程标准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 为教学增设了“综合、探索”的领域。开设这类跨学科的、综合联动性教学活动, 要求我们教师寻找各学科间的交融处, 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认知水平,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因此, 这类教学活动, 学科间知识纵横贯穿, 跨学科联动探索无限, 长此以往, 语文学科课程不断拓展、丰富, 师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不断得以培养提高。实施课程联动、整合的过程, 有利于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间、师生间、教师间的合作精神。所以, 实行多学科教学联动、整合, 不失为语文教学所探索的一种模式, 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最主要的是指课堂教学组织的开放性。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它不仅要有师生的双向交流, 还要有生生交流, 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趋向共识。同时还必须尽快改变“封闭式”小课堂教学的现状, 带领学生大胆走向社会课堂, 体验多彩的生活, 开展多样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开放性教学, 语文课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小鸟自由飞翔的天地, 成为学生思想的骏马自由奔驰的原野, 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开放初中语文课堂促进合作学习 篇9

1. 开放学习策略

好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善于总结、归纳, 有的善于形象辨别, 有的理解能力强, 有的想象力丰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进行学习, 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点拨。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肯定同学们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然后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 将他们引导到正确的理解上。例如, 在学习古诗《水槛遣心二首 (其一) 》时, 有的小组采用“理解诗意、感情吟读”的学习方法, 有的采用“想象画面、感情吟读”的学习方法, 也有的运用“析句一吟读一角色扮演”的方法。实践证明, 用不同的方法, 避免了以往老师单调的教法, 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开放学习内容

学习一篇课文时, 优等生可在篇章结构、遣词造句、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等方面多花些时间, 中等生则可在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等基础知识方面加强练习, 做到人人学有长进, 避免了同一进度下差生跟不上优等生的现象。结合学习《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举例, 让学生以“我喜欢青海湖的什么”为题进行小组讨论, 有的小组以“我喜欢青海湖的美景”为重点, 有的小组以“我喜欢青海湖的传说”为重点, 也有的小组以“我喜欢青海湖的丰富物产”为重点, 从不同的层次与角度来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3. 开放学习目标

开放的学习目标, 是指老师应一改传统的做法, 以师生合作商议的方式, 制定出一个有层次、有进阶又因人而异、因材而定的学习目标, 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最大地受益。结合课文举例, 《梦想成真》一文的初级学习目标可以是:掌握生字词,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中级学习目标是仔细阅读课文, 寻找托尼成功的根源;高级学习目标是:说说成功人士的事例。探求成功的秘诀等。

总之,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学习精神, 初中语文课堂只有在开放的形式下才能更好的贯彻这一精神, 只有在开放的课堂里, 学生才能大胆的合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老师们充分准备、大胆实践和认真总结, 就能使我们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 篇10

一、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作为教师, 首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育理念如果改变了, 则素质就会增强, 教学技能也能得到提升。这样,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得到发挥,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激发, 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义无反顾地理论洗脑

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 还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体地位的发挥等, 教师都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要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 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作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 不能一味摒弃, 要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三、强化文本意识, 优化教学环节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的文本意识。对学生而言,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关键是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分析,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从教材选编的角度讲, 语文教材是专家根据《课程标准》, 依据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选编课文, 而不是依据具体学情选编课文。

四、要在教材内容的挖掘和处理、教学环节的有机渗透上下工夫

教师不仅要对文本的基本内容烂熟于心, 还应在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处理上下工夫。一篇文章要想处理得游刃有余, 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水平的若干有价值取向的语文问题。

五、打造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初中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文化内涵, 打造出个性精彩的课堂。个性课堂是教师的精、气、神, 也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

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应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充分预习、自我初步消化上, 又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这种有目的的预习一旦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就会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自我探究的意识, 为下一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夯实基础。而对问题的探究意识, 往往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开放式阅读;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开放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学校采用开放式阅读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实际教学效率。

一、改变观念为开放式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性人才,更加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素质高的人才。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长久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老师需改变自己错误落后的思想观念,在重视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应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采用开放式阅读教学给予学生自我一定的思考空间。老师的观念及时发生转变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应该改变过去的灌输式观念方式,让学生自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这两个成语?成语是根据什么内容概括出来的?表达的具体意义和应用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自我阅读基础上逐步地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答案,适当的时候老师还可以进行内容扩展,让学生讲述自己从阅读中学到的其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掌握方向,不会感觉到迷茫,实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二、制订开放教学目标,符合学生需求

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老师基本按照教育标准需求来指导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只是老师应用的方法,并不是对于学生方面进行服务。经过多年的教育分析发现,阅读是学生和知识书本交流的一种方式,相对来说,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大幅度降低,而这种感受正是学生自身必须掌握和需要的。过去由于教学目标的过分统一,时间久了对于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也无法真正体现出阅读带来的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开放式阅读教学,根据不同主体的实际目标方向为出发点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层次水平自由地进行选择,如此才可以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提升水平,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自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深入的意义,通过自我思考更好地了解人物,学习到课文隐含的精神内容,此外依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深入的阅读分析学习,查找相关资料,老师起到引导性作用,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学习性,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倡开放式内容,促进学生自我阅读

过去部分初中语文教学虽然采取了阅读的教学方式,但是整體实施过于表面,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重要的作用。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可是阅读教学必须打破这种常规的观念和做法。将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出发点,带领学生学习基本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自我展开阅读学习,在自由的阅读当中收获丰富的感悟和进行独立的思考。提倡开放式阅读可以改变这种错误的常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凸显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开放式阅读教学不能完全否认教材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方式是将教材作为出发点,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表达了童年的美好时光,老师可以将这种主题作为出发点,结合其他的阅读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处理,让学生基于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讨论,让学生从这些阅读中收获良好的体验。此外,阅读式教学必须摆脱教材内容的束缚,给予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四、实施开放式过程,提升阅读能力

固定方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全程学生都是机械地获得老师教授的关键点,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较低,自身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力不够,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知识的力量。在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时候,需要突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型地位,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感受,构建自己的网络知识结构,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让知识为自我的生活和实际服务。在开放式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例如,在学习《敬业和乐业》该篇议论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划分,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寻找文章的深刻意义点,在讨论中学习作者的专业方法,分析论证的具体步骤。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自我表达得到了发挥,在讨论中加深了理解能力,不仅能够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还能体会到深入的思想和感受。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老师应改变自身的思想,广泛地使用开放式阅读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浅析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

[2]阎秀凤.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初中语文试卷中开放题的解题技巧 篇12

“开放性”试题主要指这样一类试题:命题者不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 就题干中提出的某一问题、观点或现象, 考生是赞成还是反对, 肯定还是否定, 可以敞开思路, 各抒己见, 或分析概括, 或评价鉴赏, 只要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即可。其实, 只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然后认真揣摩, 一般是能够解答好的, 得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认为回答这类主观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题干的具体要求

题干既是考查点的具体表述, 又明确了考生答题的要求和方向。所以首先要明确答题方向, 即从题干中辨明主观开放性命题的种类。其次得明确题干中的考查点和具体要求。譬如有的要求点明“深刻哲理”, 有的要“展开合理想象”, 有的问“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有的要求另举例阐述文中观点, 有的要求对文章从内容或形式上加以评价或鉴赏, 甚至具体规定了要运用什么表达技巧 (如固定句式) 等。因此, 开放性题目虽然没有固定答案, 但并不等于可以随意发挥, 注意题目的指向, 读懂题干, 领会具体要求, 是答题的基础。

二、把握文章的主旨

开放性命题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较强, 侧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所以题目设计往往扣住文体, 因文而起。把握文体的整体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就是要符合文中的主旨、中心思想乃至观点等。如何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这就要学会体验和感悟文本内容。体验, 也就是在阅读时, 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 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 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有意识的情感体验能增强读者的情感活动, 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体验人物内心情感, 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文章、陶冶情操的目的。感悟, 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感受作品思想内容, 能结合体验, 结合自身的思想, 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 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把握文章主旨, 这是答题的根本。

三、明确自己的观点

在解答这类题时, 不少时候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 必须明确赞同还是反对, 正确还是错误, 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 要把握住文段中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要提醒的是, 有的问题也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不是绝对的错与对的关系。这是答题的指向。

四、语言表述清楚流畅

阅读理解的答题在语言表述上也有要求, 语言表述清晰、理由阐述充分, 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 如果表述内容空洞, 颠三倒四, 就不能得分。我认为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是不要说一些公式化的大话空话,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并且表述具体, 必须联系文本, 联系实际, 联系自身。“言之有理”就是要自圆其说, 陈述的道理要合乎情理, 必须立足弘扬当前先进的文化思想、正确的价值取向, 要能说服阅卷者, 这是答题的思路。

上一篇:教育资源建设下一篇:工业废渣粉